一、人力资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及其困境(论文文献综述)
胡鑫[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三农”工作作出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战略部署。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乡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目前,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众多原因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乡村人才队伍发展瓶颈制约,这就为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论文采用比较研究、系统分析、规范研究等方法,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探寻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具体来说,论文由以下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绪论。这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这一章首先对人力、人才、人力资本、人才资源、人才支撑体系等概念进行了释义;其次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最后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包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拥有的机遇。第三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国外学者的相关思想,即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即以农为本思想、政以才治思想、养护农民思想。第四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在释义和阐述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紧迫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释义和阐述乡村专业人才内涵、类型、作用以及乡村振兴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释义和阐述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合理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在释义和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客观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在阐述社会各界内涵、社会各界是乡村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必然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第五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实施阳光工程、实施雨露计划、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包括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包括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包括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第六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包括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即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即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即教师定期服务乡村、医生定期服务乡村、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即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才兼职取酬、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即增加财政涉农资金、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在系统梳理了人力、人才、人才资本、人才资源等概念基础上,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具体维度,全面阐释了人才支撑体系概念。二是论文以各类人才资源为研究主体,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实践路径。三是论文完整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陈元祥[2](2021)在《云南边疆贫困地区的人才困境与政府应对研究 ——基于Y、R、L三县的分析》文中提出边疆贫困地区的人才发展问题是新时代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研究云南边疆贫困地区的人才困境,并从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因地制宜地提出对策建议,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云南边疆贫困地区人才振兴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云南边疆贫困地区的Y、R、L三县的人才发展情况进行个案分析,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其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并对其人才发展趋势进行了交互分析。结合走访调研情况,建立了数学分析模型,借助数学分析工具,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人才转化”的概念,定义了“人才转化率”,论证了其与“人才增长率”的关系,以及在云南边疆贫困地区人才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运用人才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总结出了云南边疆贫困地区人才困境的基本特征:一是人才资源总量少,地区人才密度低。主要表现为“人才转化率”低、引进增量小、减量大;二是人才结构不优,分布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专业、能级结构和产业、行业分布不合理;三是人才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受教育程度不高和高端人才少;四是人才贡献率低,增长缓慢。主要问题:一是育才引才留才难。主要包括育才成本高、渠道单一,高层次人才难引,紧缺人才难寻,回流人才少;二是人才结构性矛盾凸显。主要包括岗位需求与编制分配失称,职称评审管理失序,行业分化与供给不足冲突;三是人才发展投入不足。主要包括市场配置与人才投入失衡,教育投入不足、发展缓慢,职业技术培训不足;四是人才效能不高。在深入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从政府治理理念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公共政策现代化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破局之策:一是重视边疆贫困地区的发展。主要是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扭转地方政府的治理偏好,转化主流社会的刻板印象;二是改善边疆贫困地区的传统劣势。主要是改善地缘劣势和提升人文环境,包括构建和谐政治文化和加快推进城市化;三是强化边疆贫困地区的人才政策供给。主要是推动差异聚才:包括发展边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育才,发扬边疆贫困地区民族文化聚才,承接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聚才。实施共享聚才:包括“两权分离”用才和强化人才信息化建设。强化政策激励:包括完善普惠性激励政策和强化特惠性激励政策。加强对口培养:包括“走出去”与“请进来”培养。最后,总结了本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不足与需要改进之处。得出了“发展是解决云南边疆贫困地区人才困境的根本举措”,“人才是实现云南边疆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第一资源”两个基本结论。
左天宇[3](2020)在《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供需预测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我国的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发展原则,着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调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质量、效率、动力的“三大变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人才资源的重要性引起社会广泛共识。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在本世纪初的前十年,较好的资源禀赋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出现环境破坏、发展动力不足、新旧动能转化困难、人才资源匮乏等问题。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还存在一定的供需矛盾,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把握住科技人才资源发展这一关键问题,有重点的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为内蒙古的高质量发展奠定雄厚的人才基础。本文在系统的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后,结合内蒙古区域特点,建立包括经济活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六个维度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内蒙古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计算结果显示2009-2018年内蒙古发展质量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发展质量整体不高,其中创新发展维度在内蒙古的发展质量提升中占较大比重。通过测算各个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与科技人才资源的相关度,结合内蒙古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高质量发展对科技人才资源的影响。建立高质量发展对科技人才资源的需求预测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将四川省设为高质量发展地区,对内蒙古和四川省高质量发展所需求的科技人才资源数量和结构运用组合预测模型进行测算。结合内蒙古现阶段科技人才资源在总量、学历结构、部门结构、投入和产出的供给现状与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需求进行供需分析,得出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在总量和结构上的供需缺口,找到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在总量和结构中与高质量发展地区存在的差距。体现在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规模较小、科技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和科技人才投入与产出偏低等问题上。为提升内蒙古区域发展质量,要加大科技人才投入、创新科技人才开发的新理念、优化人才结构、改善人才的发展机制以及合理的引导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的发展壮大,为内蒙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兰芳[4](2020)在《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研究》文中认为“人才聚则事业兴”,在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攻坚时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三期叠加时代的中国发展与人才的集聚共享有着紧密的联系。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人才管理曾指出:要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党内外、国内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同时,在我国区域经济建设中,在国家的各项政策之下,区域金融集聚区纷纷被创建,随着其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升,区域金融的发展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通过金融人才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手段也越来越明确。从理论上来讲,金融人才的集聚既要依靠市场,又要依靠政府行为的创新。所以,有效吸引金融人才、加快金融人才集聚成为当前政府关注的重点。在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筑巢引凤”正成为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吸引金融人才,着力在本地打造金融人才集聚区。本文之所以选择政府行为作为研究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切入点,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外部环境对区域人才集聚的效应至关重要,而区域外部环境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政府的行为和绩效,它对人才集聚效应的产生与发挥具有宏观的支撑作用。这里的区域既是指行政区域,也指经济区域和地理区域。由于区域的差异性,不同区域的人才集聚模式只能借鉴,不能模仿,区域地方政府只有经过不断试错、多次博弈才能找到适宜于本区域人才集聚特点的合作机制。第二,政府提供的人才集聚环境表现为两种效应,分别是人才集聚的经济性效应和不经济性效应。当政府制定了合理的人才集聚政策和长期发展战略,为人才集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使人才集聚在不断的动态博弈中处于一种和谐的发展机制下,人才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组合达到理想状态时,人才集聚就表现为经济性效应;当政府没有制定或者制定了违背区域发展规律的人才集聚政策和长期发展战略,人才集聚中各要素就会相互冲突、形成内耗,使人才集聚总效应低于人才分散状态下的效应之和。如果人才集聚表现为经济性效应,那么政府就应该进一步加强人才集聚的相关政策和战略;如果人才集聚表现为不经济性效应,那么政府和企业就应该改变各自的战略政策或者采取措施防止人才集聚不经济效应进一步恶化。基于上述问题的提出,本文围绕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从理论、实证、对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分析。按照“政府行为的动因需求——现实考量——运行机制——绩效检验——路径提升”的思路,沿着从理论到事实,从事实到对策,理论结合事实并指导对策,事实检验理论和对策的途径,综合分析政府行为与人才集聚的逻辑关系问题,以期为区域金融人才的集聚与政府行为的良性互动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路与参考。首先,理论层面。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现实背景、写作目的以及理论与实践意义,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以及所用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的研究展望。随后对文章涉及的如政府行为、金融人才集聚等核心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界定。并分别对政府行为、人才集聚等相关基础理论做了归纳,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最后,梳理了相关文献。其次,事实层面。第一,对区域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动因需求进行分析。从行为对象层面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人才的积累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行为主体层面看,政府是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资源的提供者和管理者,同时,政府行为影响着组织和个体行为的选择。第二,对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现实情况进行了考量。首先,利用区位熵系数法完成了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金融人才集聚程度的测定,总结了各省市金融人才的集聚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区域当前在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通过对各区域间各级政府促进金融人才集聚的政府行为资料、政策文件的分析和对政府部门的深度访谈,整理分析了现有的政府行为内容,归纳总结当前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指出了政府在区域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主要的行为内容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制度建构行为、组织协调行为、经济管理行为和社会服务行为。同时指出政府在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也面临着各种困境、存在着不足。第三,通过实证方法检验了政府行为的绩效。主要采用面板回归模型从政府行为促进金融人才集聚的有效性,以及政府行为对金融人才集聚的区域联动效应检验两方面来分析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有效性。第四,对国外发达国家区域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经验梳理总结。选取美国、新加坡和日本作为借鉴对象,比较了不同国家促进区域人才集聚的具体政府行为模式,具体分析了不同国家的移民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法律环境建设举措及政府创新服务行为等。提炼国外政府在推动金融人才集聚中可供借鉴的经验,作为我国政府的参考借鉴。最后,对策层面。为进一步推动区域金融人才集聚,本文提出了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首先明确了政府的角色定位,而后从制度建构、组织协调、经济管理和社会服务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建议,完善政府政策体系、优化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以寻找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最佳契合模式。
吴娅欣[5](2020)在《金融集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门槛效应研究 ——基于65个城市数据的实证检验》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收入差距是造成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持续处于高位的城乡收入差距,不仅降低了居民消费总量,损害了社会的公平公正,还制约了劳动力质量的提升,引发了社会的不稳定,这些因素反过来又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总之,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平衡、充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金融作为经济运行的基础资源,是调节社会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工具,金融集聚作为金融资源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今后金融发展的重要形态,对城乡收入差距必然会产生重要影响。伴随全球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作为金融天然空间载体的城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在城市集群发展趋势下形成的城市群也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和人口集聚的主要载体,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区。因此,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本文选择十大城市群内的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利用2006-2016年的数据,基于面板门槛模型从银行业集聚、证券业集聚和保险业集聚三个角度考察了金融集聚基于人力资本水平、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3个因素的城乡收入差距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金融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的确存在非线性特征,表现出基于人力资本水平、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要随着相应门槛值的跨越才能逐渐体现出来,即要想发挥出金融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首先要提升各城市和城市群的人力资本水平、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2)当各城市和城市群的人力资本水平、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时,其银行、证券和保险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效应,其中证券业集聚在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下就可以发挥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3)以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门槛时,可以看出伴随经济的发展,银行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不显着,当人均实际GDP跨越0.3039(50876.25元)的门槛值后,银行业集聚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甚至不再显着;(4)样本城市和城市群基于三个门槛变量的通过情况有所不同,跨越人力资本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门槛的样本城市和城市群相对较多,而跨越城镇化水平门槛的样本城市和城市群还较少,这反映出各城市和城市群在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城镇化建设还需进一步推进。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1)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发展理念,为各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为金融集聚发挥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2)各城市和城市群要正确认识自身所处发展阶段,根据自身不同的人力资本、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权衡现阶段银行、证券和保险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以选择对城乡收入差距发挥出缩小作用的行业集聚,制定适宜的发展规划,同时进一步提升其集聚水平,以促进其发挥出对周边农村地区强有力的辐射带动作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金融体系,在保障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同时,逐渐重视证券业和保险业的作用,以保障证券业和保险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4)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各城市和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补短板、创优势,为实现金融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提供城镇化保障。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厘清基于三个细分行业的金融集聚水平对城市和城市群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提供了基于三个门槛变量的一套量化的参考体系,并给出了截止2016年底各个城市和城市群所处的门槛区间,为各城市和城市群了解自身发展阶段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其如何合理利用金融集聚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理论借鉴,有助于开拓基于城市层面研究城乡收入差距的新视野,并对城市群内部城市及城市群之间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发展战略的制定及金融中心的建设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韩联郡[6](2019)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文中研究说明“制度重于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建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其落脚点则是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方能形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造就科技人才的生动局面。因此,本文以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从资源视角对人才资源的特性以及科技人才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对新中国60年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分析,并基于政策文本对科技人才政策从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称谓和政策体系四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最后借助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探讨了科技人才政策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逻辑。全文分七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第二章为立论基础。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故首先在人才资源视角下对科技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度安排。第三章主要对60年间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宏观历史梳理。首先,对建国后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溯源;其次,以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节点对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分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1976年)、经济体制探索阶段(1977-1991年)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9年);然后,对三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文本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分阶段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维度有四个方面: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的称谓和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比较。描述性分析以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包括科技人才数量、留学生人数与归国留学生比例、R&D经费及其强度、专利授权量、论文产出、成果数量和新产品增加值等数据,实证性分析则是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科技人才政策绩效的测度指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第六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借鉴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即“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首先,对SSP范式理论做了概述;其次,对SSP范式在本研究的适用性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SSP范式下的三要素进行了阐释,并对SSP范式下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再次,通过具体分析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政策收益,总结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演变与政策绩效提升的关系;最后,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探讨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绩效”函数的对应规则建立在结构与状态匹配度基础之上,在三个历史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是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直接原因,而推动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即“超越意识形态”思想的应用、科技人才市场化的管理范式的形成。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国家经济体制从宏观上决定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科技人才管理体制范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此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探索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规律对于科技人才政策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认为,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人才,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市场化是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不应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或者受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张琳莉[7](2019)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开发研究》文中提出科技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创新水平和创新绩效。科技人才作为科技资源的核心,是最具有创新性和革命性的资源,在推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何把人口大国变为人才强国,这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稀缺的问题。有研究指出,科技人才的缺乏是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落后的重要原因,在当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快建立各类人才的竞争优势,努力建设人才强国,就迫切需要对我国人才资源,尤其是高精尖等科技人才进行综合开发,通过持续地创新开发手段以更好地实现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本研究通过系统地整合人力资本理论、人才需求理论和人才流动等相关的理论,分析发现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当前逐步确立了正确的科技人才发展的格局,依托国家重大项目推动科技人才多元化引入,通过东部对口支持西部促进西部科技人才开发,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政策破解“难引难留”的困境,增加科技人才的培养的投入力度等;但是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重视科技人才的程度不够、人才开发的机制不健全、产业集群尚未形成、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发达地区的政策吸引、文化多元和民族复杂性等,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流出问题依旧突出、科技人才不合理且开发不平衡、人才政策的竞争力较弱、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科技人才开发浮于表面等问题。在分析当前问题和借鉴国内外其他国家地区科技人才开发的基础之上,提出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开发的建议,要注重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转变观念、形成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的良好氛围,在人才资源开发机制上实现突破,培育产业集群,形成人才聚集效应、加大教育投入,发挥科技人才政策的后发优势,充分抓住并利用国家战略机遇等。本研究不仅对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开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也对其他领域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此外,本研究也对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开发问题的解决具有现实的政策指导价值,而且对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董淑太[8](2019)在《区域人才集聚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中国将建成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将超过70%,创新将替代投资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科技创新活动中最为核心的要素是人才,人才的储备成为未来区域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同时随着区域间科技创新综合竞争力水平的不断升级,传统的依赖“人口红利”进行创新的时代已将过去,人才成为区域竞争的核心焦点之一。作为掌握着大量的知识、技术和经验等智力资本的人才,将直接影响到区域未来综合科技创新实力的排名,甚至是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升级的成功与否。然而,改革开放40年来,区域间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效率也在逐步扩大的趋势,研究如何通过区域的人才集聚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理论借鉴和现状分析的前提下,对我国30个省市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评测,利用SBM-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人才集聚的规模、强度和均衡度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论文写作思路如下:首先,对人才集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确定人才集聚规模、强度和均衡度的衡量标准;同时,根据人才流动理论、集聚经济理论、科技创新的相关理论阐述,从而得出人才集聚规模、强度和均衡度对科技创新效率影响的理论假设;其次,借鉴了反映产业专业化程度的“区位商”概念,构建人才区位商指标来反映区域的人才均衡度,从而对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参考国内外文献研究,结合数据的可得性和代表性,构建了科技创新效率的指标,采用Super-SBM模型对中国2001-2016年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评测,并对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变化进行分析;最后加入控制变量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现代化、城镇化水平、外商投资,运用SBM-Tobit模型回归,从人才集聚规模、强度和均衡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现代化、城镇化水平和外商投资七个指标实证分析人才集聚对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影响程度,并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基于上述研究发现:(1)我国的科技创新效率区域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大致呈下降趋势,东部沿海省市的科技创新效率最高,北京、上海地区的人才集聚水平、科技创新投入的规模和强度、创新成果的传播和扩散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呈超常发展的态势,科技创新效率增长速度最快,纯技术效率在已超越了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增长最为缓慢,科技创新投入产出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人才集聚对科技创新效率有着正向促进作用。人才集聚规模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最大,现阶段人才集聚规模还没有达到科技创新效率的转折点,人才集聚产生的的回波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人才集聚产生的正效应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同时人才集聚均衡度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要小于人才集聚的规模,说明现阶段人才集聚的规模是制约科技创新效率的最主要因素。(3)经济发展水平和外商投资对科技创新效率有着积极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现代化和城镇化水平对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着。城镇化水平对科技创新规模效率有着阻碍作用,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并没有改善区域科技创新的环境。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实施差异有序的人才政策,实现人才集聚规模与区域科技创新的阶段相适宜。通过精准地分析区域内科技创新的现状,实施差异有序地的人才引进政策,实现人尽其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局面。(2)科学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实现区域人才集聚均衡度与产业发展的科学匹配。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引导人才的区域流动,有针对性的吸引多层次人才的流入,实现人才引进与科技创新效率协同推进。(3)优化区域的科技创新环境,实现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协同发展。通过完善和优化科技创新与城镇化水平发展的协调发展机制,最终实现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和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双赢。
张远军[9](2015)在《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国防工业是国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因此,国防工业的科技资源配置问题也就成为国防经济学需要高度关注的重要内容。我们知道,国防工业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物质技术基础,更是推进现代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保障。国防工业科技资源是国防工业建设与发展的“第一资源”,其配置结构的好坏、配置效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国防工业的国防科技创新能力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建设,影响到我国国防工业的转型升级,更是影响到我国战斗力生成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论文综合运用了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工具,坚持历史与现实、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沿着概念界定、理论支撑、实证分析与对策思考的研究思路进行论文撰写。首先,论文在科学界定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主要分类、要素构成与基本属性的基础上,运用历史与现实、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通过梳理分析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历史轨迹与现实状况,认为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还存在着“资源有限性约束较强”、“交易费用较高”、“适应性效率较低”、“规模效益不高”、“军民分割问题突出”和“与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度较小”等主要问题。其次,论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来设计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配置目标,分析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呈现的主要特点和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然后围绕“谁来配置”和“怎样配置”的思路,分析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及主要配置方式。同时,在学习借鉴一般科技资源配置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特有属性,试图归纳出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一般要求。第三,运用制度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工具,深入分析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与国防科技进步、国防工业转型升级的互动机理。通过分析国防科技进步的特殊性,构建了测算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对国防科技进步贡献度的测算理论模型,并从理论上解释了国防工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国防科技进步的作用机理。同时,在界定国防工业转型升级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了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影响国防工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与机理。第四,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深刻分析影响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各类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我国国防工业领域的航空航天工业部门为例,运用DEA分析工具来构建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模型,从国内、区域、省域等不同层次进行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研究得出配置效率虽然“明显改善”,但是依旧存在“区域失衡现象突出”、“配置规模与配置结构不尽合理”和“阶段性特征显着”等问题的效率评价结果。最后,根据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认为实现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遵循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着眼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时代背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需要,始终坚持市场在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在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调控作用,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全球化配置的战略补充作用,努力推进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军民一体化配置。
车延年[10](2012)在《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探析》文中认为在任何时期的任何一项活动中,人力资源都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倘若没有人力资源,其它的各类社会资源也都无法充分、协调地发挥其特有的功能。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地位越来越突出。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人力资源开发是世界上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的领域,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也不例外。人力资源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开发水平、开发效果在某些情况下决定了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充分、合理、高效地开发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不仅是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保障,也是我国西部地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实基础。所以,进一步拓宽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是解决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帮扶力度在逐步加大,整个西部地区与以往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的一系列倾斜政策有效地改善了西部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减少了贫困人口的数量,而且大部分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但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基础仍十分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因此,与其它地区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十分明显。同时,西部民族地区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并缺乏科学的规划,致使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一直停滞不前,人才的匮乏严重阻碍了西部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本选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理论与实践研究两个层面入手对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进行了较为全面、综合地探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专门性理论研究,较为系统地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宏观环境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该地区人力资源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高,进而推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人力资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及其困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力资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及其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人力 |
2.1.2 人才 |
2.1.3 人力资本 |
2.1.4 人才资源 |
2.1.5 人才支撑体系 |
2.2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
2.2.1 产业兴旺 |
2.2.2 生态宜居 |
2.2.3 乡风文明 |
2.2.4 治理有效 |
2.2.5 生活富裕 |
2.3 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 |
2.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 |
2.3.2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挑战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机遇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 |
3.1.2 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 |
3.1.3 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 |
3.2.2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 |
3.2.3 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 |
3.3 国外学者相关思想 |
3.3.1 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 |
3.3.2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 |
3.3.3 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 |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4.1 以农为本思想 |
3.4.2 政以才治思想 |
3.4.3 养护农民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
4.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4.1.1 职业农民 |
4.1.2 新型农民 |
4.1.3 新型职业农民 |
4.1.4 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
4.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4.2.1 乡村专业人才 |
4.2.2 乡村专业人才的类型 |
4.2.3 乡村专业人才的作用 |
4.2.4 乡村振兴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4.3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
4.3.1 农民工 |
4.3.2 新生代农民工 |
4.3.3 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 |
4.3.4 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合理性 |
4.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
4.4.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4.4.2 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 |
4.4.3 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 |
4.4.4 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客观性 |
4.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
4.5.1 社会各界 |
4.5.2 社会各界是乡土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 |
4.5.3 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 |
4.5.4 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必然性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
5.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 |
5.1.1 实施阳光工程 |
5.1.2 实施雨露计划 |
5.1.3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
5.1.4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
5.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 |
5.2.1 实施特岗教师计划 |
5.2.2 实施“三支一扶”计划 |
5.2.3 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
5.2.4 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 |
5.2.5 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
5.3 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的路径 |
5.3.1 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 |
5.3.2 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 |
5.3.3 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
5.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路径 |
5.4.1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
5.4.2 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
5.4.3 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 |
5.4.4 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
5.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路径 |
5.5.1 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 |
5.5.2 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
5.5.3 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 |
5.5.4 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 |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
6.1 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
6.1.1 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 |
6.1.2 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
6.1.3 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 |
6.2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
6.2.1 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2 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3 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3 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 |
6.3.1 教师定期服务乡村 |
6.3.2 医生定期服务乡村 |
6.3.3 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3.4 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4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
6.4.1 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
6.4.2 科技人才兼职取酬 |
6.4.3 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 |
6.5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
6.5.1 增加财政涉农资金 |
6.5.2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
6.5.3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云南边疆贫困地区的人才困境与政府应对研究 ——基于Y、R、L三县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研究维度 |
(二)典型理论 |
(三)学科范式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理论层面 |
(二)实践层面 |
(三)宏观层面 |
(四)微观层面 |
三、文献简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主题 |
一、研究内容 |
(一)论文名称的界说 |
(二)概念与理论工具的选用 |
(三)困境的识别与概括 |
(四)成因的析出与困境的解决 |
二、研究主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访谈法 |
(三)个案研究法 |
(四)实证分析法 |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人才 |
二、边疆 |
三、贫困地区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经济人”假设 |
三、“中心-外围”理论 |
第三章 Y、R、L三县人才发展个案分析 |
第一节 人才发展概况 |
一、县情简介 |
二、人才发展总体趋势 |
三、人才发展核心指标变化情况 |
(一)人才资源总量变化情况 |
(二)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比例 |
(三)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 |
(四)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 |
(五)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
(六)人力资本投资 |
(七)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例 |
(八)人才贡献率 |
第二节 交互分析 |
一、交互分类 |
二、卡方检验 |
第四章 云南边疆贫困地区的人才困境 |
第一节 云南边疆贫困地区人才困境的基本特征 |
一、人才资源总量少,地区人才密度低 |
(一)“人才转化率”低 |
(二)人才引进增量小 |
(三)人才减量大 |
二、人才结构不优,分布不合理 |
(一)专业、能级结构不合理 |
(二)产业、行业分布不合理 |
三、人才素质不高 |
(一)受教育程度不高 |
(二)高端人才少 |
四、人才贡献率低,增长缓慢 |
第二节 云南边疆贫困地区人才困境的主要问题 |
一、育才引才留才难 |
(一)育才成本高、渠道单一 |
(二)高层次人才难引 |
(三)紧缺人才难寻 |
(四)回流人才少 |
二、人才结构性矛盾凸显 |
(一)岗位需求与编制分配失称 |
(二)职称评审管理失序 |
(三)行业分化与供给不足冲突 |
三、人才发展投入不足 |
(一)市场配置与人才发展投入失衡 |
(二)教育投入不足,发展缓慢 |
(三)职业技术培训不足 |
四、人才效能不高 |
第五章 云南边疆贫困地区人才困境的成因 |
第一节 主观原因 |
一、思想原因 |
(一)边疆贫困地区重视不足 |
(二)主流社会的刻板印象 |
二、政策原因 |
(一)国家政策的推引 |
(二)上级政策的依赖 |
第二节 客观原因 |
一、地缘环境 |
(一)地理生态脆弱 |
(二)自然资源禀赋低缺 |
(三)基础设施薄弱 |
二、人文环境 |
(一)政治文化失谐 |
(二)城市化进程缓慢 |
第六章 云南边疆贫困地区人才困境的破局之策 |
第一节 重视边疆贫困地区的发展 |
一、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 |
二、扭转地方政府的治理偏好 |
三、转化主流社会的刻板印象 |
第二节 改善边疆贫困地区的传统劣势 |
一、改善地缘劣势 |
二、提升人文环境 |
(一)构建和谐政治文化 |
(二)加快推进城市化 |
第三节 强化边疆贫困地区的人才政策供给 |
一、推动差异聚才 |
(一)发展边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育才 |
(二)发扬边疆贫困地区民族文化聚才 |
(三)承接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聚才 |
二、实施共享聚才 |
(一)“两权分离”用才 |
(二)强化人才信息化建设 |
三、强化政策激励 |
(一)完善普惠性激励政策 |
(二)强化特惠性激励政策 |
四、加强对口培养 |
(一)“走出去”培养 |
(二)“请进来”培养 |
第七章 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发展是第一要务 |
二、人才是第一资源 |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 |
一、理论层面 |
二、技术层面 |
第三节 不足及需要改进之处 |
一、数据收集 |
二、数据处理 |
三、文献甄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卡方分布表 |
致谢 |
(3)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供需预测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框架 |
(四)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1.可能的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高质量发展 |
2.科技人才资源 |
3.科技人才资源开发 |
(二)理论基础 |
1.人力资本理论 |
2.人才学理论 |
三、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需求分析 |
(一)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的影响 |
1.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内蒙古发展质量综合评价 |
3.内蒙古高质量发展与科技人才资源相关性分析 |
4.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对科技人才资源影响分析 |
(二)科技人才资源需求预测模型的构建 |
1.灰色预测模型的构建 |
2.回归预测模型的构建 |
3.组合预测模型的构建 |
(三)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对科技人才资源需求预测 |
1.样本的选择和数据收集 |
2.高质量发展地区的选择 |
3.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科技人才资源预测 |
4.基于回归预测模型的科技人才资源预测 |
5.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科技人才资源预测 |
四、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供给现状 |
(一)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供给现状 |
1.科技人才资源政策分析 |
2.科技人才资源供给总量分析 |
3.科技人才资源部门结构分析 |
4.科技人才资源学历结构分析 |
5.科技人才资源投入分析 |
6.科技人才资源产出分析 |
(二)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供需矛盾分析 |
1.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总量供求缺口分析 |
2.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学历结构供求缺口分析 |
3.高质量发展对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部门结构供求缺口分析 |
五、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供需矛盾及成因分析 |
(一)科技人才资源发展主要问题 |
1.科技人才资源总量较小,高层次科技人才数量不足 |
2.科技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 |
3.科技人才资源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匹配 |
4.科技人才资源投入不足,产出效率偏低 |
(二)科技人才资源发展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
1.科技人才资源的投入不足 |
2.人才发展观念落后 |
3.人才发展环境吸引力低 |
4.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
六、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培养对策建议 |
(一)创新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的工作理念 |
1.加大科技人才投入,完善科技人才投入机制 |
2.创新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理念 |
(二)优化人才结构,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
1.创新人才的引进机制 |
2.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
3.深化产学研机制,提高科技产出 |
(三)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 |
1.改进科技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 |
2.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 |
3.建立科技人才储备制度 |
(四)引导科技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和流动 |
1.合理配置科技人才资源 |
2.引导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攻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4)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缘由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缘由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政府行为 |
(二)人才与人才集聚 |
(三)区域金融人才集聚 |
二、理论基础 |
(一)政府行为相关理论 |
(二)人才集聚相关理论 |
(三)区域集聚经济学理论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政府行为研究综述 |
(二)关于人才集聚研究综述 |
(三)关于政府行为对人才集聚作用研究综述 |
(四)简要评述 |
第二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动因分析 |
一、金融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反馈效应 |
(一)金融人才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机制 |
(二)研究设计 |
(三)实证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二、政府行为影响着组织和个人的行为选择 |
(一)从人才角度出发 |
(二)从政府角度出发 |
(三)从区域共享角度出发 |
第三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现实考量 |
一、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金融人才集聚比较 |
(一)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现状分析 |
(二)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共性问题 |
二、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政府行为实践 |
(一)长三角地区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
(二)珠三角地区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
(三)京津冀地区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
(四)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内容 |
三、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困境 |
(一)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与人才流动障碍 |
(二)人才集聚政策同质与引才留才机制保守 |
(三)政府行政权力主导与市场力量调动乏力 |
(四)人才评价体系缺乏与政府政策效力不足 |
(五)激励机制滞后与人才积极性不足 |
第四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绩效分析 |
一、政府行为促进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实证检验 |
(一)实证模型设定 |
(二)变量定义与样本选取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二、政府行为对金融人才集聚的区域联动效应检验 |
(一)模型构建 |
(二)变量选取与统计描述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三、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的政府行为绩效评价 |
第五章 国外区域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比较与借鉴 |
一、国外政府推动区域人才集聚的具体实践 |
(一)美国 |
(二)新加坡 |
(三)日本 |
二、国外区域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典型模式分析 |
(一)基础服务型政府行为模式 |
(二)战略指导型政府行为模式 |
(三)计划控制型政府行为模式 |
三、国外区域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经验借鉴 |
(一)明确政府的角色地位,政府行为本土化 |
(二)坚持市场的主导地位,政府行为辅助化 |
(三)遵循区域的个性发展,政府行为协同化 |
第六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 |
一、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
(一)领路者:完善科学目标规划 |
(二)监督者:强化组织运行管控 |
(三)服务者:重视载体环境建设 |
(四)赋能者:强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模式 |
二、创新制度建构行为 |
(一)重视人才集聚的制度环境,宏观调控人才资源 |
(二)健全人才集聚法治和信用体系建设 |
(三)保持政策连贯性,升级迭代创新政策 |
(四)强化政策协调性,加强区域的协同共生 |
三、完善组织协调行为 |
(一)创新聚才引智机制 |
(二)完善市场化引才育才机制 |
(三)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
(四)推进区域金融人才互认机制,创新人才共享渠道 |
四、提升经济管理行为 |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宏观经济环境 |
(三)关注和引导优质企业发展,加强区域金融产业集聚 |
(四)完善政府对人才的经济投入,建立多元化管理机制 |
五、优化社会服务行为 |
(一)营造良好的金融人才环境平台 |
(二)促进人才集聚服务机构发展 |
(三)完善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监督体系 |
(四)优化金融教育理念,实施科学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金融集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门槛效应研究 ——基于65个城市数据的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总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关于金融集聚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现状 |
1.2.3 关于金融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4 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金融集聚 |
2.1.2 城乡收入差距 |
2.2 相关理论借鉴 |
2.2.1 金融集聚理论 |
2.2.2 收入分配理论 |
2.2.3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
第3章 金融集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 |
3.1 金融集聚的动因 |
3.1.1 经济金融发展 |
3.1.2 地理区位优势 |
3.1.3 基础设施建设 |
3.1.4 政府政策支持 |
3.1.5 人力资本优势 |
3.1.6 规模经济效益 |
3.2 金融集聚发展的四个阶段 |
3.3 金融集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两种效应 |
3.3.1 聚集效应 |
3.3.2 扩散效应 |
3.4 金融集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分析 |
3.4.1 人力资本水平门槛效应 |
3.4.2 城镇化水平门槛效应 |
3.4.3 经济发展水平门槛效应 |
第4章 城市群金融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
4.1 金融集聚现状分析 |
4.1.1 银行业集聚的现状特征 |
4.1.2 证券业集聚的现状特征 |
4.1.3 保险业集聚的现状特征 |
4.2 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
4.2.1 城乡收入差距的统计特征 |
4.2.2 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情况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和城市群金融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
5.1 实证设计 |
5.1.1 方法选取与模型构建 |
5.1.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1.3 变量说明 |
5.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1 门槛显着性检验及门槛值估计结果 |
5.2.2 基于人力资本水平门槛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3 基于城镇化水平门槛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4 基于经济发展水平门槛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5 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一资源”视角下的科技人才政策供给 |
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2.1.1 人才资源的概念 |
2.1.2 人才资源的特性 |
2.1.3 “第一资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2 人才政策与人才资源开发 |
2.2.1 人才资源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
2.2.2 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 |
2.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建构 |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历程 |
3.1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溯源 |
3.2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分期 |
3.3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3.1 过渡时期政策框架的形成 |
3.3.2 全面建设时期政策的曲折 |
3.3.3 “文革”期间政策的偏离 |
3.4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4.1 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 |
3.4.2 科学建制化的恢复和发展 |
3.4.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 |
3.5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5.1 “第一资源”共识的形成 |
3.5.2 科技人才管理体制的变革 |
3.5.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四章 基于政策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
4.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 政策分类的依据 |
4.3 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初步统计 |
4.3.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
4.3.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 |
4.3.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 |
4.4 科技人才政策演变模式与特征 |
4.4.1 数量的演变 |
4.4.2 发布机构的演变 |
4.4.3 政策对象称谓的演变 |
4.4.4 体系的演变 |
第五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评估 |
5.1 评估方法的选择 |
5.2 各阶段政策绩效的描述性评析 |
5.2.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政策绩效 |
5.3 基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5.3.1 测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
5.3.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
5.3.3 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政策绩效的关系 |
第六章 基于SSP范式理论的绩效分析与检验 |
6.1 SSP范式理论概述 |
6.2 政策绩效SSP范式分析的初步设计 |
6.2.1 SSP范式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6.2.2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三要素 |
6.2.3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 |
6.3 SSP范式下的科技人才政策分析 |
6.3.1 政策状态 |
6.3.2 政策结构 |
6.3.3 政策选择的收益分析 |
6.3.4 结构演变与绩效提升 |
6.4 政策绩效提升的动因分析 |
6.4.1 超越意识形态:绩效提升的逻辑起点 |
6.4.2 人才市场化:绩效提升的基本途径 |
6.5 提升政策绩效的一个框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7)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分析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西部欠发达地区 |
2.1.2 科技人才 |
2.1.3 科技人才开发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人才需求理论 |
2.2.3 人才流动理论 |
3 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开发现状分析 |
3.1 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开发的举措 |
3.1.1 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 |
3.1.2 依托重大项目推动科技人才引入 |
3.1.3 东部对口支持西部促进科技人才开发 |
3.1.4 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政策 |
3.1.5 增加教育投入力度 |
3.2 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开发的成效 |
3.2.1 重视人才的观念逐渐形成 |
3.2.2 科技人才数量和质量显着提高 |
3.2.3 科技人才为地区发展提供才智支撑 |
3.3 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开发存在的问题 |
3.3.1 科技人才开发不平衡不合理 |
3.3.2 人才政策的竞争力较弱 |
3.3.3 科技人才开发存在浮于表面现象 |
3.3.4 对人才流出问题解决力度不够 |
3.4 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开发问题的成因 |
3.4.1 经济发展水平低 |
3.4.2 重视科技人才的程度不够 |
3.4.3 人才开发机制不健全 |
3.4.4 产业集群尚未形成 |
3.4.5 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
3.4.6 发达地区的政策吸引 |
3.4.7 文化多元和民族复杂性 |
4 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科技人才开发 |
4.1 国外发达国家科技人才开发典型做法 |
4.1.1 美国不断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培养的投入 |
4.1.2 德国构建完善的科技人才管理体制 |
4.1.3 日本主动培养和吸引实战型与创新型科技人才 |
4.2 国内其他地区科技人才开发做法 |
4.2.1 广东加大对科技人才的经费支持 |
4.2.2 天津以“京津冀一体化”为机遇推进高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 |
4.2.3 湖北依托重点项目并完善科技人才制度 |
5 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开发的建议 |
5.1 建立科技人才开发的良好氛围 |
5.1.1 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
5.1.2 建立人本开发模式 |
5.2 注重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
5.2.1 国家政策上的倾斜 |
5.2.2 国家资金上的扶持 |
5.3 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开发机制 |
5.3.1 建立公开的选用机制促进人才柔性流动 |
5.3.2 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和保障机制 |
5.4 培育产业集群形成科技人才聚集效应 |
5.4.1 发挥产业集群与科技人才聚集的互相促进作用 |
5.4.2 促进地区的产业集群形成 |
5.4.3 构建产业集群集聚人才的保障机制 |
5.5 加大科技人才培养的教育投入 |
5.5.1 发展专业教育提高劳动者专业技术能力 |
5.5.2 重视高等教育吸引高精尖科技人才 |
5.6 充分抓住并利用国家战略的机遇 |
5.6.1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 |
5.6.2 “精准扶贫”的政策机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区域人才集聚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人才集聚的研究现状 |
1.2.2 科技创新效率的研究现状 |
1.2.3 人才集聚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借鉴 |
2.1 概念界定 |
2.1.1 集聚与人才集聚 |
2.1.2 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 |
2.1.3 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效率 |
2.2 相关理论借鉴 |
2.2.1 关于人才流动的相关理论 |
2.2.2 关于集聚经济的相关理论 |
2.2.3 关于科技创新的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节 |
第3章 人才集聚对科技创新效率的机理分析 |
3.1 人才集聚的溢出效应 |
3.1.1 区域人才集聚的知识溢出 |
3.1.2 区域人才集聚的技术外溢 |
3.2 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机理 |
3.2.1 企业是科技技术活动的核心主体 |
3.2.2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知识创新的主力军 |
3.2.3 各创新主体的协同发展 |
3.3 人才集聚对科技创新效率的作用机理 |
3.3.1 人才集聚规模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关系 |
3.3.2 区域人才集聚强度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 |
3.3.3 区域人才集聚均衡度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人才集聚与科技创新效率的现状分析 |
4.1 区域人才集聚的发展现状 |
4.1.1 规模稳健增长 |
4.1.2 创新能力显着提升 |
4.1.3 集聚均衡度差异明显 |
4.2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
4.2.1 区域科技创新投入 |
4.2.2 区域科技创新产出 |
4.3 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测度 |
4.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3.2 超效率SBM模型 |
4.3.3 指标体系构建 |
4.3.4 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
4.4 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综合分析 |
4.4.3 技术效率分析 |
4.4.4 纯技术效率分析 |
4.4.5 规模效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才集聚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
5.1 变量选择和模型构建 |
5.1.1 变量选择 |
5.1.2 模型构建 |
5.2 样本平稳性检验 |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2 相关性检验 |
5.2.3 单位根检验 |
5.2.4 协整检验 |
5.3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5.3.1 技术效率回归分析 |
5.3.2 纯技术效率回归分析 |
5.3.3 规模效率回归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9)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目的 |
1.1.3 论文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国防工业 |
1.2.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 |
1.2.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论文框架图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历史演进及存在的问题 |
2.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分类与属性 |
2.1.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主要分类 |
2.1.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要素构成 |
2.1.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基本属性 |
2.2 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的历史演进 |
2.2.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状况 |
2.2.2 “三线”建设与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调整 |
2.2.3 “军民结合”与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调整 |
2.2.4 “有所为有所不为”与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调整 |
2.2.5 军民融合与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调整 |
2.3 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现状┈以航空航天工业部门为例 |
2.3.1 关于样本数据选择合理性的说明 |
2.3.2 我国航空航天工业部门科技资源总量的空间配置 |
2.3.3.我国航空航天工业部门科技资源空间配置变化情况 |
2.4 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1 资源有限性约束较强 |
2.4.2 交易费用较高 |
2.4.3 适应性效率低 |
2.4.4 规模效益不高 |
2.4.5 军民分割问题突出 |
2.4.6 与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度较低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目标、方式和要求 |
3.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目标、原则与特点 |
3.1.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目标 |
3.1.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原则 |
3.1.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特点 |
3.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与方式 |
3.2.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主体 |
3.2.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方式 |
3.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一般要求 |
3.3.1 军事需求牵引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 |
3.3.2 国防科技创新与装备发展拉动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 |
3.3.3 国家安全环境变迁与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相吻合 |
3.3.4 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与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相协调 |
3.3.5 国防工业转型升级和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相互动 |
3.3.6 市场导向配置与政府调控配置相结合 |
3.3.7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体制变革相适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与国防科技进步、国防工业转型升级的互动机理 |
4.1 科技资源配置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4.1.1 技术进步 |
4.1.2 科技资源配置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
4.1.3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4.1.4 科技资源配置、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 |
4.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与国防科技进步 |
4.2.1 国防科技进步的特殊性 |
4.2.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对国防科技进步贡献度测算的理论模型 |
4.2.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国防科技进步理论模型 |
4.2.4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部门配置结构影响国防科技进步的理论模型 |
4.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与国防工业转型升级 |
4.3.1 国防工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
4.3.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影响国防工业转型升级的机理 |
4.3.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促进国防工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和市场 |
4.3.4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与国防工业转型升级的博弈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效率评价 |
5.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 |
5.1.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5.1.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 |
5.2.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目的 |
5.2.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内容 |
5.2.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遴选 |
5.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以航空航天工业部门为例 |
5.3.1 评价方法选择的研究基础 |
5.3.2 基于DEA的Malmaquist指数的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模型 |
5.3.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3.4 我国航空航天工业部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总体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优化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思考 |
6.1 坚持市场导向配置国防工业科技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6.1.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市场导向配置的目标任务与运行方式 |
6.1.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市场导向配置的动因分析 |
6.1.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市场导向配置的风险分析 |
6.1.4 提高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市场导向配置效益的措施建议 |
6.2 坚持政府调控配置国防工业科技资源,规避市场导向配置风险 |
6.2.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政府调控配置的目标任务与运行方式 |
6.2.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政府调控配置的动因分析 |
6.2.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政府调控配置的风险分析 |
6.2.4 提高国防工业科技资源政府调控配置效率的措施建议 |
6.3 坚持全球化配置国防工业科技资源,摆脱资源有限性约束 |
6.3.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全球化配置的目标任务与运行方式 |
6.3.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全球化配置的动因分析 |
6.3.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全球化配置存在的风险分析 |
6.3.4 推进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全球化配置的措施建议 |
6.4 坚持军民一体化配置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突破军民分割藩篱 |
6.4.1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军民一体化配置的目标任务与运行方式 |
6.4.2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军民一体化配置的动因分析 |
6.4.3 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军民一体化配置的约束因素分析 |
6.4.4 积极推进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军民一体化配置的措施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一、 人力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
二、 人力资源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三、 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和特征 |
第二节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 |
一、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
二、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 |
三、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
四、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 |
五、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误区 |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利因素 |
一、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推进为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带来了机遇 |
二、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带来了生机 |
三、 丰富的资源推动了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
一、 固定的思维方式和陈旧的传统观念制约着人力资源的开发 |
二、 相对落后的经济延缓了人力资源的开发 |
三、 复杂、恶劣的自然环境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 |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
一、 人力资源的数量方面 |
二、 人力资源的质量方面 |
三、 人力资源的结构方面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不够 |
二、 人力资源分布不合理、流动性差 |
三、 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教育发展滞后问题 |
四、 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单一 |
五、 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完善,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
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模式及对策措施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模式 |
一、 以“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为核心 |
二、 以“梯次开发”和“跨区域开发”模式为重要补充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措施 |
一、 转变观念,为西部民族地区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
二、 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
三、 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推进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进程 |
四、 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主体的多元化,促进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 |
五、 继续完善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各项机制,减少人才流失现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人力资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及其困境(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 胡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2]云南边疆贫困地区的人才困境与政府应对研究 ——基于Y、R、L三县的分析[D]. 陈元祥.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内蒙古科技人才资源供需预测及对策研究[D]. 左天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研究[D]. 兰芳. 吉林大学, 2020(08)
- [5]金融集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门槛效应研究 ——基于65个城市数据的实证检验[D]. 吴娅欣. 西南大学, 2020(01)
- [6]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D]. 韩联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开发研究[D]. 张琳莉.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8]区域人才集聚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D]. 董淑太. 西南大学, 2019(01)
- [9]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及优化研究[D]. 张远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02)
- [10]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探析[D]. 车延年. 青海师范大学, 2012(04)
标签: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