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获得信任的厂房——一个企业走出困境的故事

一座获得信任的厂房——一个企业走出困境的故事

一、收获信念的厂房——一个脱困企业的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穆希琳[1](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肖霄瑶[2](2020)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研究》文中提出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劳动,也最热爱劳动的一个时期。因此,梳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延安时期的“劳动光荣”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中国传统劳动文化融合后产生的结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丰富的理论成果。本文以1935年—1948年延安时期出版发行《陕甘宁边区实录》《中国工人》《中国妇女》《中国青年》等珍贵史料为考察对象,进行了文献的梳理整合,力求系统、客观、全面地分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运用文献研究法——笔者通过对1935年至1948年延安时期出版发行的珍贵史料及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整合,以便系统、客观、全面地得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运用历史研究法——不同历史时期会展现出不同的理论景观,所以必须秉承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思想加以解读,必须将其置于“延安时期”这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中。因此,将本文的参考文献及其受众置于当时的整个社会历史大背景当中,如此才能做出具有时代意义的客观全面分析;运用分析归纳法——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并非只是针对单独群体的理论,而是对于不同的劳动群体具有不同的劳动理念,笔者在认真阅读延安时期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进行侧重点上的选取,通过对资料分类整理,划分出工农劳动研究资料、妇女劳动研究资料、青年劳动研究资料三类。使研究更具体并更有针对性。本文主要由八大部分组成:一是绪论部分,分析了本文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二是相关概念及理论渊源,采用先宏观后微观的形式,在宏观层面上界定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延安时期劳动观;在微观层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及中国传统劳动文化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提供了理论渊源;三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传播内容;四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产生背景;五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主要内容,本文选取了工农劳动群体、妇女劳动群体、青年劳动群体三类劳动群体进行研究;六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践行的四类特点;七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旧中国劳动问题的破解,包括劳资问题、妇女劳动问题等;八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劳动观的宝贵价值与当代意义。通过研究,论文的创新之处有:一是对于延安时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内容进行了简要梳理。从而证实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传播较为发达的一个时期;二是浅析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产生背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除了有“二源”理论支撑背景之外,还有现实与意识层面的外部因素;三是浅析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四是阐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宝贵价值与当代意义。

王海伦[3](2020)在《空间视域下中国工业题材小说研究(1978-2000)》文中认为工业题材小说着眼于工业生产的宏大题材,在反映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工人的现代性发展的同时,在工业化进程中对社会和人进行着重构,是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晴雨表。作为记录我国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工业社会的文学文本,新时期工业题材小说通过对工业、工厂和工人的书写,再现着我国阶段时间内工业生产样貌及其相关方面的变化。其作为一种文学生产方式,建构出我国新时期特定的工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个人空间。在空间视域下对新时期工业题材小说进行重新审视,需要以空间批评的方法为核心,将文学生产与空间建构、文化表征、时代语境结合起来,从生产、生活和个人三个空间维度来分析。首先,新时期的工业题材创作面临整体社会景观和具体的工厂生活的变化,基于空间理论和其在文学中的表征作用,从工厂空间和工业生产两个方面入手,梳理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下工厂环境和国有经济体制的衰落历程,从空间的身体性角度分析工业生产对人的规训以及工人的反抗和对生产秩序的重建,呈现出新时期工业题材小说生产空间的基本样貌和整体变化。其次,在空间的视域下去分析新时期工业题材小说中的生活空间,通过工人生活的私有空间的逼仄和公有空间的扩张,反映空间权力对工人生活的理性规划和对个人心理的扭曲压迫,并从爱情、婚姻、家庭和日常等不同侧面来探究生活空间中的情感变迁和生活体验。最后,对新时期工业题材小说中个人空间的研究从工人形象和工人身份两方面展开,挖掘工人群体在困顿中求生,在平凡生活中共赴时艰、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并通过空间与人的关系,在对工人身份认同和主体意识的研究中,探究工人群体由集体人向个体人的转变过程和其对自我价值和生命价值的重新确认。

车志远[4](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高露洋[5](2020)在《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是对中国改革历程的生动记录,内在蕴含了民族国家、现代化、改革之丰富语义,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表征符号。思考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创作,有助于审视中国改革的独特性与复杂性,探究改革政治的多重面向,为反思文学与政治的互动关系提供新的视域。首先,工业小说中改革政治的核心内涵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以科学技术为方法,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工业小说始终将国家置于现代化的时间序列上,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现实,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受文化保守主义影响,部分工业小说尝试将儒家文化、家族文化等传统文化内核与工业生产、企业家精神相结合,试验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促进现代化的可能性与代价;“工业史”小说则尝试修复国家与工人之间的紧密关系,通过叙写工业历史,缓释当下工人群体的身份焦虑。科学技术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手段,在新时期工业小说中继续以“红”与“专”的形式得到呈现。知识分子作为科技的主体成为叙述的中心,工人在生产中处于从属地位,但知识分子的留洋与工人为国分忧,暗示了“红”与“专”的对立。科学管理一方面被视为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方法,具有无可争议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工人将科学管理视为压迫自身的方法。工人在失去科技话语权后,只能成为被管理的劳动力。新世纪工业史小说将“红”与“专”统一起来,工人子弟通过接受教育,既保证了工人文化的延续,又掌握了科学技术,完成了新世纪关于“又红又专”的想象。打工小说赋予“南方”以现代化的象征功能,集中呈现了打工者追求现代文明过程中的热望与代价,亦是中国现代化的缩影。南方或是现代文明的等价物,隐含了城与乡、现代与前现代的二元结构;或是检验劳动致富的实践空间;或是封闭的城市,拒绝打工者的闯入;或是生活的寓所,承载了打工者所有的喜怒哀乐。打工小说中的南方具有多样化的价值属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表意空间。其次,改革的推进伴随着阶层分化等社会矛盾的出现,使人们对改革产生质疑。工业小说与改革进程相呼应,反思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整合出现分裂的社会认同,修正社会对改革的认知。这突出表现在干部群像的改革实践以及对工人苦难的想象。不同阶段的改革实践赋予了干部形象特殊的政治意图和身份想象:他们或以“开拓者”之姿态表征国家改革的坚定意志;或以自身的失败反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必要性;或被“污名化”处理,成为改革代价的道德镜像;或成为“职业经理人”,探求解决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与资本逻辑矛盾的可能性。总之,干部形象的多种类别充分说明了中国改革的历时性与复杂性。工业小说中的苦难书写不仅仅在于展示苦难,更在于赋予苦难意义,达到阐释苦难的目的。《抉择》将苦难道德化,肯定工人对苦难的承担,通过惩治腐败回报工人对国家的忠诚,修复工人与国家的关系,消解了现实苦难的悲剧意义。《车间主任》认为苦难源于工人缺乏改革意识,苦难的克服有赖于工人自我的蜕变,简化了苦难生成的复杂性。《问苍茫》将苦难归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借助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情怀与马克思主义话语寻找解决现实矛盾的方法,最终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进退失据。《无碑》将苦难视为打工者融入现代文明的必要代价,以个人奋斗的失败反思资本逻辑中的劳动美学。最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书写工业历史,记忆工人文化,想象工人未来,成为工业小说创作的中心。在后工业社会,工人文化的再生产分化成两种不同的路径:一是对工人文化的浪漫怀旧,反思改革对社会道德文化的冲击,抚慰工人群体的精神伤痛,重建工人文化的当代价值;一是消解工人文化的崇高性,突出工人的失败图景,突破工业小说传统的叙述模式。两种路径都存在明显的认知偏见,彰显了后工业社会记忆工人文化的难度。

邬维瑶[6](2019)在《CT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许多学者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有三个基础,分别是公司战略、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多年来随着专家学者对企业文化乐此不疲的深入探讨研究发现,优良企业的稳健发展不仅仅是某个方面的突出的优势,他们大多同时拥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管理,为使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前行,以强制方式达到管理目的已不是上策,企业逐渐开始倡导以一种文化氛围使员工以自省、自觉、自律来进行自我激励,提高企业的自运行能力,实现持续提供精神动力。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企业文化、兼并重组企业文化建设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经验,以资产重组后的国有企业CT集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CT集团部分管理者和员工的调查访谈,对CT集团企业文化现状和文化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企业文化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包括文化建设中忽略了统一性、制度规范未能与时俱进、未能有效应对企业文化冲突、未能坚持“以人为本”、领导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不够和宣传培训不到位等,并从多方面进行剖析,最终提出优化策略。从逐步推进集团文化的整体规划和统一、及时更新和完善企业制度、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积极应对企业文化冲突、促进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协调发展和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培训这六个方面去优化CT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分析提出的优化对策能对优化CT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并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李娟[7](2019)在《万里援疆家国情——福建省第七批援疆指挥部援助昌吉州纪实》文中研究指明题引在幅员辽阔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天撒珠串般地镶嵌着一片集山地、草原、森林、平原、大漠为一体的宝地。这片宝地上,雪山巍峨,森林茂密,水丰草绿,禾菽弥望、葡园千亩,棉海辽远。这片宝地,春夏之时呈现南国秀丽山水的温婉,秋冬之际彰显粗犷雄浑壮美的北国景致。这就是被誉为"乌鲁木齐后花

谢锐勤[8](2019)在《国资国企司法治理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僵尸企业”,法院并没有按照普通民商事案件简单处置,而是专门出台司法解释和司法文件,并且在立案、审理、执行等审判流程中体现出强烈的服务国企改革导向,服务党政政策导向。事实上,法院对于“僵尸企业”的处置手法并非孤例,而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针对涉国资国企案件一脉相承的做法。那么,法院在国企改革问题上为什么会有强烈的公共政策导向呢?该如何评价该导向呢?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分类法,国资国企无论在定性上还是定量上,重要性都显而易见,并且得到《宪法》隆重其事的规定。对于国资国企治理的研究,立法保护和行政保护的研究较为充分,而司法保护研究相对欠缺。本文以国资国企为研究对象,以司法解释和司法案例为载体,对国资国企司法治理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以中国宪制为总基调,以司法治理为主命题,以立审执等案件审判流程为实践基础,以国资国企司法政策为理论基础,以司法治理现代化为归宿,展现“中国渐进式双轨制保护模式”。具体到司法实践,首先体现在筛选机制上。从法院受理涉国资国企案件的筛选机制可见,对于涉及部队军产案件、改制与破产案件、行政部门案件、社会稳定案件,法院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拒绝司法。对于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保障企业改制与破产、防范并化解金融风险、发挥司法建议功能,法院采取综合治理的态度能动司法。在拒绝司法中,党政的策略是确保国企改革顺利推进,国企的策略是追求案件一揽子解决,社会行动者的策略是创造条件寻求司法救济,法院的策略是韬光养晦应对挑战。在能动司法中,党政的策略是让法院为国企改革保驾护航,国企的策略是通过法院确认和保护改革成果,社会行动者的策略是通过适度让利换取权益尽快变现,法院的策略是通过全面整合资源力求标本兼治解决案件。上述司法角色定位基于政治形势判断。司法既要服务国家治理目标,又要完成改革任务分工,还要确定并发展自主性,力求进退应矩。正是在不断规范司法与政治的边界中,区分司法与党政的发展方式下,法院通过及时确认改革成果,推动国企改革以法治方式前进。其次体现在审理术上。在涉国资国企案件审理中,对于涉及上级公司案件、行政部门案件、国企与非公案件、金融债权案件、社会稳定案件,法院采取优先保护与案结事了的态度进行处置。实践中,通过扩大或缩小法律适用,建立统一协调机制,达到医治“生病企业”的目的。审理中,党政的策略是既通过法院提升治理效率与效益,又通过支持公正司法树立法治形象。国企的策略是既将意识形态优势转化为制度利益,又通过巧用司法解释与拖延案件进度减少损失。社会行动者的策略是既确认主要收益落袋为安,又有意让程序空转减少损失。法院的策略是既配合党政政策服务大局,又通过创设法律制度自我保护。审理中,参与者都有最低限度的同意,使得司法公正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态势。上述司法角色定位基于权力资源配置。司法既要落实国家治理,又要抑制地方保护主义;既要形塑独立社会功能,又要巧用调判结合方式。正是在司法自治与回应的平衡中,法官着力弥补司法制度不足,法院着力弥补公共政策不足,努力建构适合国情的多元法律秩序。再次体现在执行机制上。在涉国资国企案件执行中,对于涉及上级公司案件、行政部门案件、国企与非公案件、社会稳定案件、产权保护案件,法院一方面采取内外有别的态度倾斜保护,另一方面又服从大势所趋推动平等保护。实践中,通过健全执行联动机制,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既名正言顺服务大局,又推动政策转型走向平等保护。执行中,党政的策略是既采取多道防线自我保护,又支持法院巩固经济绩效。国企的策略是既制造事件保全利益,又以大局为重适度让利。社会行动者的策略是既抵抗地方保护主义,又穷尽手段增强胜算。法院的策略是既适当控制执行幅度照顾各方利益,又尽力减少执行积案以完成司法任务。执行中,参与者都使出浑身解数相互博弈,法院则通过选择性执行达到利益平衡,避免司法政治化。上述司法角色定位基于专业化实践。司法既要提升执行治理水平,又要增强制约行政能力,还要规范执行自主建设。在党带头解决执行难的语境下,法院建立健全平等保护体系,努力让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具体到司法解释,法院充当涉国资国企案件“立法者”的角色。从“立法”阶段来看,法院经历了 1978—1992年的萌芽期,1993—2002年的壮大期,2003-2012年的平稳期,2013年至今的成熟期。总体“立法”特点是回避政治问题、防止资产流失、维护社会稳定、迈向平等保护、夯实司法权力,法院一方面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另一方面仍努力建构平等观念与制度。在法院“立法”中,党的策略是既保障非公经济信心,又树立法治国际形象。人大的策略是既合理配置立法资源,又总结司法经验教训。国务院的策略是既与司法合力推进国企改革,又持续调适两者权力边界。国企的策略是既服从党政政策安排,又确保好处“一个都不能少”。社会行动者的策略是既希望增加法律制度供给,又希望法院坚守司法公正底线。法院的策略是既在渐进式改革中积累治理国企技术,又在参与者的阳谋下进行专业化与自主性建设。上述司法角色定位基于国家治理转型。法院既要平衡好司法与政治的关系,又要保障国企改革顺利推进;既要认真对待社会转型,又要确认公共沟通成果;既要提高司法治理绩效,又要构建自主司法体系。在司法规则要适应国情的语境下,法院推动司法公正分阶段实现,推动主体性司法道路建构,从而更好实现司法治理现代化。从涉国资国企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可见,在国家与社会的博弈中,法院采取老人老办法,逐步减弱对国资国企的倾斜保护;采取新人新办法,逐步增强对非公经济的平等保护。通过司法双轨制配合渐进式改革,达到经济与司法平稳过渡的目的,并逐步向顶层设计转型。博弈的背后是政治使命必然要求,国资国企既是经济安全的物质基础,又是国家安全的政治基础,法院应服务于党的使命。国企治理也是治理绩效必然要求,既要坚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理念,又要有效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法院应确认好改革成果。在国企治理与司法治理的分工配合中,要推动“表达”与“实践”、“意识”与“制度”、“书本”与“行动”有机结合。博弈的目的是不断提升国企治理的合法性与现代性。在从运动治理向司法治理转型中,法院要学会规范好政策与司法之间的距离;在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上,党与司法要致力于实现现代化与法治化;在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的利用上,司法要推进自主型治理道路;作出属于法院的贡献。在推进民族复兴的目标指引下,中国司法要与中国地位相匹配,应展现出大国司法形象,应具备中国司法自信,应坚定走中国法治道路,这是改变西方“中心”与“边缘”支配格局的必然选择。从国资国企司法治理来看,法院“以中国为中心”,展现了“中国渐进式双轨制法治模式”的道路自信,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制度自信,这既是终结“终结的预言”,也是对“西方中心论”的反思与升华。法院“以中国为方法”,展现了“主体性司法”的文化自信,展现了“立法者的司法”的理论自信,这既是对改革开放的认同,也是对“中国特色”教条化的反思与升华。法院参照“经济发展阶段论”模式,展现了“渐进式司法公正”的中国智慧,展现了“增量式司法公正”的中国方案,这既是对司法公正的建构与进化,也是对党治理国家合法性转换的反思与升华。于党和国家而言,现代化一直在路上,而人民利益是永远不变的归宿,改革要和正在成为主流人口的期望值相匹配。司法将在多元主义法治观的指引下,推进法治国家建设。

龙晓[9](2018)在《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文中指出珠江三角洲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产业积淀,成为近代中国甘蔗制糖工业的起点以及上世纪90年代以前闻名全国的制糖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在生产、管理、科研上都曾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城市发展,制糖工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留下大批见证往日“甜蜜事业”的宝贵遗产。近年来对工业遗产关注的升温以及城市更新模式的转变,为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的重生带来机遇和挑战。本研究尝试通过历史梳理和案例分析,解析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形成背景,归纳揭示其特征、构成与价值,分析当前保护利用现状及问题,以进一步形成对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的深入认识和保护共识,为制糖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建议与思路。文章对首先对珠三角制糖工业以及机器制糖厂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尝试解释甘蔗机制糖厂从生产资料逐渐步入“遗产化”进程的过程及其背后的动力因素。通过对珠三角所有千吨级大型机制糖厂及部分中小型糖厂及其遗存的大量资料搜集、整理、归纳出珠三角制糖工业遗产在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及典型布局,分析遗产要素构成,揭示制糖工业遗产所蕴含的历史、科技、社会、艺术价值。再结合当前珠三角甘蔗制糖工业遗产的保存情况、保护等级、利用方式等现状,借助对珠江三角洲制糖工工业遗产总体价值评价,分析当前珠三角甘蔗制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保护分级及保护利用建议。研究认为,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是在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伴随甘蔗种植重心向粤西转移而衰落的背景下,机器制糖厂从蔗糖工业生产资料逐步进入“遗产化”过程而形成的。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所蕴含的价值,充分展现了南方工业遗产的地方特性和时代特征,在全国工业遗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极其特殊的意义。但目前对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存在价值认知不足、保护滞后、开发方式与主体单一等问题,形势严峻;结合遗产价值判断尽快形成针对性普查、科学评价体系和准确的法定保护身份认定,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改造方式,能引导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

赵建亮[10](2017)在《价值观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基于北京同仁堂集团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党的十八大报告里正式将可持续发展列入国家战略以来,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就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根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2011年中国企业长期激励调研报告》显示: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也不过7-8年。因此,去探究中国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从相关文献资料来看,以战略管理视角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去研究企业价值观如何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将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依托于“扎根理论”这一质性研究工具,本文选取典型案例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对其从1979年至今的四个发展阶段的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做出研究。研究得出北京同仁堂在这四个阶段的可持续发展过程的特点,即经济绩效越来越高,社会绩效更加全方位,环境绩效由被动转为主动。并发现北京同仁堂的核心价值观是传承精神、追求质量完美、企业责任感和卓越创新。最后,得到企业价值观通过战略选取进而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型图,其理论模型即为“企业价值观—企业战略选取—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点:首先,本文从战略管理的视角来研究企业价值观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其次,本文得出企业价值观是通过影响企业对战略的选取,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扎根理论使得本论文的案例研究具有更好的规范性和说服性。

二、收获信念的厂房——一个脱困企业的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收获信念的厂房——一个脱困企业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工会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1.2.3 互助互济
        1.2.4 工会互助制度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1.3.3 论文篇章结构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现实意义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国内文献回顾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2.2 国外文献回顾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2.3.1 学术贡献
        2.3.2 研究局限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2)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研究背景
        1.1.2 现实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研究意义
        1.2.2 现实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4.3 研究现状评述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可能创新点
2.相关概念及理论渊源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宏观层面上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2.1.2 宏观层面上的延安时期劳动观
    2.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理论渊源
        2.2.1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重要的理论源头
        2.2.2 中国传统劳动文化的优秀因素是深厚滋养
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传播
    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
    3.2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劳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3.3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生产方式的决定性作用
    3.4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劳动是资本增值的源泉
    3.5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合格劳动人必须接受教育
    3.6 对列宁妇女劳动观的宣传和发展
4.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产生背景
    4.1 现实背景:边区缺乏支持抗战需要的物质条件
        4.1.1 区域层面:边区地广人稀且自身发展落后
        4.1.2 经济层面:大力支援抗战及改善人民生活
        4.1.3 政治层面: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后盾
    4.2 意识形态背景:劳动文化及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中国的传播
        4.2.1 文化层面:劳动与文化相辅相成
        4.2.2 思想层面:思想自由化发展提升了生产的效率化
5.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主要内容
    5.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工农劳动观
        5.1.1 成立工人联盟以保障工人权益
        5.1.2 建立延安工人合作社以团结散漫工人
        5.1.3 改善劳动工人的生活以维持工人生产积极性
        5.1.4 签订劳资双方平等的劳动合同并尊重工人意见和建议
        5.1.5 提升工人的文化道德素养以丰富工人的教育知识
        5.1.6 用农民能够接受并听懂的方式引导农民进行生产
        5.1.7 分配农民土地使农民具有劳动的必要条件
    5.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妇女劳动观
        5.2.1 解放妇女是民族解放及社会解放的重中之重
        5.2.2 妇女必须进行劳动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5.2.3 男同志必须要尊重女同志以保证男女平等
        5.2.4 妇女必须参加生产合作社以保证妇女的劳动生产效率
        5.2.5 确保妇女地位:妇联组织的产生
        5.2.6 建立女子大学:对妇女进行生产教育
    5.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青年劳动观
        5.3.1 自觉发挥青年自身拥有的高度劳动热情
        5.3.2 建立活跃的青年联盟以激励青年生产热情
        5.3.3 建立陕甘宁边区学校:对青年进行劳动教育
6.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践行的特点
    6.1 劳动与战斗结合
    6.2 劳动与民生结合
    6.3 劳动与教育结合
    6.4 劳动与宣传结合
7.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错误劳动观的破解
    7.1 针对当时工业方面缺少资本和技术人才问题的解决
    7.2 统一战线下的劳资关系及其应对
    7.3 批判了针对妇女劳动者的压迫及剥削
8.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宝贵价值与当代意义
    8.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宝贵价值
        8.1.1 极大程度地改善了边区经济状况
        8.1.2 劳动妇女大众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8.1.3 人民生活的改善,工人工资的大幅上涨
        8.1.4 边区受教育劳动人群大大增加
        8.1.5 边区的“二流子”得到了劳动改造
        8.1.6 劳动者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
        8.1.7 热爱劳动、热衷生产成为时尚
        8.1.8 树立劳动模范、发挥劳动模范的榜样作用
    8.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当代意义
        8.2.1 尊重劳动、保护劳动的长远意义
        8.2.2 促进社会主义劳动和谐关系
        8.2.3 发挥妇女劳动者能顶半边天作用
        8.2.4 “劳动光荣”理念的持续
        8.2.5 尊重体力劳动与实现脑力劳动
        8.2.6 弘扬劳模文化和英雄精神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3)空间视域下中国工业题材小说研究(1978-2000)(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析
    1.3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工业题材小说中生产空间的裂变
    2.1 工厂的解构和重组
    2.2 工业的生产和规训
3 工业题材小说中生活空间的书写
    3.1 物理空间的变迁
    3.2 情感空间的敞开
4 工业题材小说中个人空间的聚焦
    4.1 工人形象的塑造
    4.2 工人身份的重塑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一)选题依据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注释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注释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注释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注释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注释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二、工业小说范畴的厘定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改革主体:新时期民族国家想象的建构
    第一节 民族国家神话与现代性反思的阙如
    第二节 文化保守主义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重构
    第三节 “工业史”书写与缓释身份焦虑
第二章 改革路径:科技霸权与工人的失落
    第一节 科技主体:工人主体地位的消解
    第二节 科学管理:效率与公平矛盾的凸显
    第三节 科学信仰:工人与科技再结合的可能性
第三章 改革前沿:“南方”的现代化想象
    第一节 文明之地:无悔的现代性追求
    第二节 财富之所:虚幻的奋斗传奇
    第三节 封闭之城:永远的都市异乡人
    第四节 生存之寓:被忍受的现实痛楚
第四章 改革干部:公平与效率的困境
    第一节 “开拓者”型:官僚体制与卡理斯玛支配的失败
    第二节 “无力回天”型:“好人”没用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吁求
    第三节 企业家型:改革正义与干部形象的污名化
    第四节 职业经理人型:身份焦虑与社会主义价值诉求
第五章 改革阵痛:工人苦难与认同政治的重整
    第一节 《抉择》:主流话语与苦难的道德化
    第二节 《车间主任》:改革神话与苦难的内在化
    第三节 《问苍茫》:诗性正义与苦难的本质化
    第四节 《无碑》:资本逻辑与苦难的价值化
第六章 怀旧与消解:后工业社会工人文化的再生产
    第一节 怀旧:工人文化的浪漫想象
    第二节 消解:工人文化的否定性书写
    第三节 工人文化再生产的可能性与限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CT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企业文化及其建设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现状
    2.2 国内企业文化研究现状
    2.3 整合重组型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2.4 文献小结
第三章 CT集团基本概况及企业文化建设情况
    3.1 CT集团概况
        3.1.1 发展背景及企业战略
        3.1.2 组织结构
        3.1.3 部分子公司基本情况
    3.2 CT集团人力资源现状
    3.3 CT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情况
第四章 CT集团企业文化存在问题及原因调查
    4.1 调查目的
    4.2 调查对象与程序
    4.3 调查结果
        4.3.1 精神文化层面
        4.3.2 制度文化层面
        4.3.3 行为文化层面
        4.3.4 物质文化层面
    4.4 CT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4.1 文化建设忽略了统一性
        4.4.2 制度规范未能与时俱进
        4.4.3 未能坚持“以人为本”
        4.4.4 未能有效应对企业文化冲突
        4.4.5 领导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不够
        4.4.6 宣传培训不到位
第五章 CT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优化策略
    5.1 逐步推进集团文化的整体规划和统一
    5.2 及时更新和完善公司制度规范
    5.3 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理念
    5.4 积极应对企业文化冲突
    5.5 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协调发展
    5.6 加强企业文化宣传培训
第六章 CT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优化保障措施
    6.1 人员保障
    6.2 制度保障
    6.3 经费保障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企业文化建设调查问卷
附录2: 企业文化建设访谈问卷

(7)万里援疆家国情——福建省第七批援疆指挥部援助昌吉州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题引
第一章开局之年
    1.身未动,心已远
    2.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心语声声诵援疆
第二章福地之约
    4.比较优势
    5.思路决定出路
    6.福地之约
第三章二十里店村的春晚
    7.要致富先修路
    8.坐拥馕坑唱馕歌
    9.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10.二十里店村的春晚
第四章玛纳斯碧玉璀璨葡酒香
    12.碧玉之都
    13.破壁突围
    14.葡酒之乡
    15.初心如磐
第五章““奇台礼物”
    16.奇台面粉
    17.电商梦
    18.奇台礼物
第六章南菇北移百果香
    19.谋定而后动
    20.致富梦
    21.菇菌朵壮百果香
第七章情暖木垒河
    22.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23.情暖木垒河
    24.“木垒联盟”
第八章洒满阳光的校园
    25.诗和远方
    26.师者为师
第九章组团的战士援疆的兵
    27.组团而战
    28.起死回生之手,安民济世之心
    29.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第十章真情像草原一样宽阔
    30.解一人困,解全家贫
    31.““圆梦行动”
    32.圆梦行动,福建在行动
第十一章书生报国手中笔
    33.初心能抵日月长
    34.责任
尾声向祖国报告向福建报告

(8)国资国企司法治理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认真对待国资国企司法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对象
        二、特殊在哪里
        三、宪法规定与司法实践
        四、研究语境
        五、问题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立法层面
        二、行政层面
        三、司法层面
        四、为什么以司法治理为进路
    第三节 理论脉络和内容结构
        一、以中国宪制为总基调
        二、从案件审判流程来论述
        三、以司法治理现代化为归宿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公法与私法的交叉学科研究
        二、策略博弈分析法
        三、法律实证研究
    第五节 可能的贡献
    第六节 可能的不足
第一章 法院受理涉国资国企案件的筛选机制
    第一节 材料与问题
        一、材料1: 不予受理企业改制案件
        二、材料2:能动司法受理涉外案件
        三、材料3:能动司法服务国企改革
    第二节 受理还是不受理
        一、司法规定
        二、司法实践
    第三节 能动还是克制
        一、司法规定
        二、司法实践
    第四节 为什么拒绝司法
        一、党政的策略
        二、国企的策略
        三、社会行动者的策略
        四、法院的策略
        五、小结与反思:实事求是?
    第五节 为什么能动司法
        一、党政的策略
        二、国企的策略
        三、社会行动者的策略
        四、法院的策略
        五、小结与反思:利益均沾?
    第六节 司法角色定位:基于政治形势判断
        一、司法服从国家治理需要
        二、司法完成改革任务分工
        三、司法确定并发展自主性
        四、小结与反思:进退应矩?
    第七节 反思与展望:走向自主型司法
        一、司法与政治:调整权力边界
        二、司法与党政:区分发展方式
        三、司法与改革:确证成果合法
第二章 涉国资国企案件审理术
    第一节 材料与问题
        一、材料4:不良债权系列案件
        二、材料5: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第二节 司法规定
        一、涉及上级公司案件
        二、涉及行政部门案件
        三、涉及国企与非公案件
        四、涉及金融债权案件
        五、涉及社会稳定案件
        六、小结与反思:保护理念
    第三节 司法实践
        一、专项资金支持
        二、减免缓诉讼费
        三、开通绿色通道
        四、组建专业团队
        五、出台指导意见
        六、统一协调机制
        七、效果导向:“生病企业”的医院
        八、小结与反思:戴着镣铐跳舞?
    第四节 为什么如此审理
        一、党政的策略
        二、国企的策略
        三、社会行动者的策略
        四、法院的策略
        五、小结与反思:螺旋式上升?
    第五节 司法角色定位:基于权力资源配置
        一、司法治理落实国家治理
        二、司法抑制地方保护主义
        三、司法形塑独立社会功能
        四、司法巧用调判结合方式
        五、小结与反思:过渡性策略?
    第六节 反思与展望:法律多元主义
        一、法官弥补司法制度不足
        二、司法弥补公共政策不足
        三、建设多元一体法治国家
第三章 涉国资国企案件的执行机制
    第一节 材料与问题
        一、材料6:债权执行系列案
        二、材料7:基本解决执行难
    第二节 司法规定
        一、涉及上级公司案件
        二、涉及行政部门案件
        三、涉及国企与非公案件
        四、涉及社会稳定案件
        五、涉及产权保护案件
        六、小结与反思:平等保护势在必行?
    第三节 司法实践
        一、区别对待执行
        二、案件报告制度
        三、地方保护主义
        四、执行联动机制
        五、执行和解机制
        六、业务指导机制
        七、小结与反思:政策转型导致制度变迁?
    第四节 为什么如此执行
        一、党政的策略
        二、国企的策略
        三、社会行动者的策略
        四、法院的策略
        五、小结与反思:司法政治化?
    第五节 司法角色定位:基于专业化实践
        一、司法提升执行治理水平
        二、司法增强制约行政能力
        三、司法规范执行自主建设
        四、小结与反思:执行的春天到了?
    第六节 反思与展望:迈向平等保护
        一、司法理念:平等保护
        二、司法行动:平等制裁
        三、路径安排:党与司法
第四章 作为涉国资国企案件“立法者”的法院
    第一节 “立法”情况
        一、总体概况
        二、具体情况
    第二节 “立法”特点
        一、回避政治问题
        二、防止资产流失
        三、维护社会稳定
        四、迈向平等保护
        五、夯实司法权力
    第三节 为什么是法院“立法”
        一、党的策略
        二、人大的策略
        三、国务院的策略
        四、国企的策略
        五、社会行动者的策略
        六、法院的策略
        七、小结与反思:司法法治国?
    第四节 司法角色定位:基于国家治理转型
        一、司法与政治之间的平衡
        二、司法确认公共沟通成果
        三、司法治理推进国企治理
        四、小结与反思:合二为一?
    第五节 反思与展望:司法治理现代化
        一、服务:“不换思想就换人”
        二、维护:“司法公正阶段论”
        三、建构:“主体性司法道路”
第五章 司法治理与法治道路
    第一节 司法双轨制
        一、社会的胜利
        二、国家的胜利
    第二节 为什么博弈
        一、国企治理是政治使命必然要求
        二、国企治理是治理绩效必然要求
        三、国企治理与司法治理分工配合
    第三节 目的:提升合法性与现代性
        一、运动治理与司法治理
        二、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三、法律移植与实践资源
        四、小结与反思:什么是法院的贡献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司法自信与法治道路
        一、外部视角:“以中国为中心”
        二、内部视角:“以中国为方法”
        三、司法治理:“阶段论”
        四、展望未来:“变化态”
    第五节 反思与检讨:解释限度
结语
附件: 论文相关司法解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感恩奋斗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珠江三角洲甘蔗制糖工业的历史地位
        1.1.2 工业遗产保护的新趋势
        1.1.3 城市更新模式的转变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概念解析
        1.3.1 珠江三角洲
        1.3.2 制糖工业
        1.3.3 工业遗产的概念界定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相关文献综述
        1.5.1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
        1.5.2 制糖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1.5.3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的研究
第2章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的发展、转移和制糖工业遗产的形成
    2.1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的发展历程
        2.1.1 甘蔗制糖工业的缘起——土糖寮的古法甘蔗饴糖
        2.1.2 工业化起点——新式机器制糖厂的兴起
        2.1.3 恢复调整期
        2.1.4 发展鼎盛期
        2.1.5 衰落转移期(1980年代中叶至2000)
    2.2 珠江三角洲机制糖厂的转变过程
        2.2.1 榨蔗制糖阶段
        2.2.2 制糖为主,综合利用为辅阶段
        2.2.3 炼糖、转产、停产阶段
        2.2.4 保护利用时期
    2.3 制糖工业转移和制糖工业遗产形成的动力因素
        2.3.1 价格开放,种蔗受挫
        2.3.2 “三来一补”导致成本上升
        2.3.3 耐旱蔗种的研发推广
        2.3.4 陆运和水利设施完善
        2.3.5 糖业政策加速转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珠三角制糖工业遗产的特征、构成、价值
    3.1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的特征
        3.1.1 时间分布的晚近特征
        3.1.2 选址分布的滨水特征
        3.1.3 规划布局紧凑集约
    3.2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的构成
        3.2.1 基于生产与非生产的分类要素构成
        3.2.2 基于物质与非物质要素构成
        3.2.3 制糖工业遗产的要素构成系统
    3.3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的价值
        3.3.1 历史价值——见证制糖工业化起步
        3.3.2 科技价值——领先全国的技术水平
        3.3.3 社会价值——推动珠三角早期城镇化
        3.3.4 艺术价值——体现工程美学与产业风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4.1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的现状
        4.1.1 保存状况
        4.1.2 保护现状
        4.1.3 再利用现状
    4.2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
        4.2.1 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4.2.2 评价体系建立与因子的选取
        4.2.3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结果及分析
    4.3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问题
        4.3.1 价值认知不足
        4.3.2 保护工作滞后
        4.3.3 再利用方式与主体单一
    4.4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策略
        4.4.1 制糖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分级
        4.4.2 制糖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建议
    4.5 案例简析——紫坭糖厂更新改造
        4.5.1 糖厂概况
        4.5.2 糖厂历史沿革
        4.5.3 保护利用现状及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5.1 主要结论
    5.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专着书目
    学位论文
    学术期刊文献
    网络文章
附录
    附图一: 制糖工业与甘蔗分布图(一)
    附图二: 制糖工业与甘蔗分布图(二)
    附图三: 1984年广东省的蔗区和糖厂分布图
    附图四: 20年代初广东省的蔗区和糖厂分布图
    附表一: 广东省甘蔗制糖厂信息一览表
    附表二: 珠江三角洲甘蔗制糖工业遗产基础资料汇编
    附表三: 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权重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价值观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基于北京同仁堂集团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方法
        1.4.2 案例研究方法
        1.4.3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价值观
        2.1.1 企业价值观的定义
        2.1.2 企业价值观的维度
    2.2 企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2.3 企业可持续发展
        2.3.1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2.3.2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维度
    2.4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
    2.5 文献综述小结
第3章 案例选择、数据收集和方法
    3.1 案例选择
        3.1.1 数据的获取性
        3.1.2 案例的典型性
    3.2 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
        3.2.1 数据收集
        3.2.2 数据处理方法
第4章 案例的扎根理论分析过程
    4.1 案例企业发展情况介绍
        4.1.1 第一阶段:恢复名号新发展(1979 年—1991 年)
        4.1.2 第二阶段:组建集团促增长(1992 年—2001 年)
        4.1.3 第三阶段:“1032”新战略(2002 年—2009 年)
        4.1.4 第四阶段:建设文化新动力(2010 年—至今)
    4.2 案例资料编码
        4.2.1 第一阶段:恢复名号新发展(1979 年—1991 年)
        4.2.2 第二阶段:组建集团促增长(1991 年—2001 年)
        4.2.3 第三阶段:“1032”新战略(2002 年—2009 年)
        4.2.4 第四阶段:建设文化保增长(2010 年—至今)
第5章 研究结果
    5.1 北京同仁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5.2 北京同仁堂价值观的核心
    5.3 北京同仁堂价值观对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第6章 管理启示与展望
    6.1 管理结论与启示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收获信念的厂房——一个脱困企业的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研究[D]. 肖霄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空间视域下中国工业题材小说研究(1978-2000)[D]. 王海伦.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1)
  • [4]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5]改革政治的多层想象 ——新时期以来工业小说研究[D]. 高露洋. 河北大学, 2020(02)
  • [6]CT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D]. 邬维瑶. 广西大学, 2019(06)
  • [7]万里援疆家国情——福建省第七批援疆指挥部援助昌吉州纪实[J]. 李娟. 回族文学, 2019(06)
  • [8]国资国企司法治理实证研究[D]. 谢锐勤.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9]珠江三角洲制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D]. 龙晓.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10]价值观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基于北京同仁堂集团的案例研究[D]. 赵建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一座获得信任的厂房——一个企业走出困境的故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