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86~2001年内蒙古大学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统计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郑小凤[1](2021)在《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高等教育,当以人才为本。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理应重视体育人才。以往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如今转换一下视角,研究国家和学校能为西部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激励体育教师潜心教学、科学研究,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敬业精神,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而制度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教师价值和行为选择。正是基于此,从制度视角研究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以体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更新和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建国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根据制度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建国后我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战略调整等,将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了解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制度,掌握当下的政策热点,预测未来的制度走向,为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职业发展有关的潜在联系。具体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3)通过访谈法获得西部地区13所高校的学校制度以及专家观点,具体详细了解每所学校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度实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以运动项目为主,大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运动专项化”。制度高度统一化,初步建立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的培训进修、任职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文革结束以后,各体育院系、师范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培养体育人才;考核制度进入量化考核阶段;职称晋升制度得到恢复;薪酬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0世纪90年代,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进入分类探索时期;职称评审权下放,制度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人口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执教时间,以及学校特征变量学校地理位置、省份、招生体育专业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职称评定在职业发展某个或某些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变量和维度对教学发展、科研发展、职称职务提升、薪资增长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探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学校制度对职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达到0.346,并探索建立调节效应模型。(3)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各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有差别,评定方式也各有特色。通过对13所高校的对比分析发现,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评定职称必备条件和任选条件;另一类是量化打分。在职称评定中,多数高校已经进行分类评定,有的高校将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影响体育教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将比赛成绩纳入其中,而各高校的规定各不相同,没有突出体育教师的特殊性。绩效考核突出量化标准,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不太一样,但都是侧重教学、科研的考核,教学占的比重更大。学校进修与培训制度明确,考核制度不太全面,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奖励不足,薪酬制度满意度较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高校制度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包文化[2](2021)在《基于PTA技术的抗虫转基因玉米的培育及玉米黏虫的RNAi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黏虫(Mythimna separata)是属于鳞翅目夜蛾科的农业害虫,主要危害玉米等粮食作物。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方法,而基于RNAi技术的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Host-induced gene silencing,HIGS)为培育抗虫转基因植物开辟了新途径。大多数鳞翅目昆虫的RNAi效率较低,因此提高RNAi效率是基于RNAi的鳞翅目害虫控制措施的关键所在。Ms Chi1和Ms Chi2是玉米黏虫中编码几丁质酶(Chitinase)的两个基因。本研究中,首先获得了过表达hp Ms Chi1和hp Ms Chi2的转基因水稻,评价了其对受试昆虫的HIGS效应,并利用小RNA高通量测序进一步分析了HIGS触发的si RNA的类型和特征。另一方面,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人工micro RNA(Artificial micro RNA,ami RNA)的PTA(Polycistronic-t RNA-ami RNA)表达系统,将其稳定转化并获得了同时干扰玉米黏虫多个基因的转基因玉米。比较分析了PTA和hp RNA技术诱导的RNAi效率。最后,对Ms AGO2、Ms Dcr2和Ms SID1等RNAi机制核心蛋白进行了生化特性分析,为玉米黏虫的RNAi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黏虫中的HIGS效应及其si RNA特征分析本研究首先获得了稳定表达Ms Chi1和Ms Chi2基因hp RNA表达盒的转基因水稻hp Ms Chi1-Ox和hp Ms Chi2-Ox。通过靶基因表达量、死亡率统计、体重和体长的测量来评估取食转基因水稻后玉米黏虫的RNAi效应。结果表明,hp Ms Chi2-Ox水稻比hp Ms Chi1-Ox水稻对玉米黏虫产生更显着的RNAi效应。利用小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取食转基因水稻后的Ms Chi2基因特异性的si RNA的丰度和特征。在hp Ms Chi2-Ox水稻和取食hp Ms Chi2-Ox水稻的玉米黏虫肠道中均有效积累了Ms Chi2特异的si RNA,其20-24 nt的si RNA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主要分布在导入区;(2)以22 nt类型si RNA居多;(3)具有正义链偏好性。2.Ms Chi2的表达特征及其编码蛋白的生物活性分析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Ms Chi2基因主要在玉米黏虫体壁和肠道组织中高表达,这可能与玉米黏虫蜕皮时几丁质的降解有关。几丁质酶活性实验显示,Ms Chi2蛋白具有水解几丁质的活性。为了验证几丁质酶在玉米黏虫幼虫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我们将几丁质酶抑制剂(Psammaplin A)与人工饲料混合饲喂玉米黏虫,同时以ds Chi2与人工饲料混合饲喂作为平行对照。实验结果表明,与ds Chi2饲喂效果相似,几丁质酶抑制剂对玉米黏虫表现出明显的杀虫活性。3.PTA表达系统提高玉米黏虫靶基因的沉默效率ami RNA是根据mi RNA的表达特点和作用原理设计的一种新型RNAi技术。本研究首次引入了针对多个靶基因进行干扰的基于ami RNA的PTA表达系统。构建了针对玉米黏虫Ms Chi2、Ms Actin和Ms REase等基因的PTA表达盒,并获得了稳定表达PTA的转基因玉米PTA-Ox。与hp Ms Chi2-Ox水稻相比,取食PTA-Ox玉米的玉米黏虫表现出更高且更持久的RNAi效应,同时能够同时沉默三个靶基因。取食PTA-Ox玉米的玉米黏虫在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器官中表现出更明显的发育异常的表型。我们推测这种发育异常可能与Ms Chi2基因的系统性沉默有关。上述结果证明了我们建立的多靶基因沉默系统的有效性。4.玉米黏虫RNAi核心基因的功能验证为了进一步探讨玉米黏虫RNAi机制,我们对Ms AGO2、Ms Dcr2和Ms SID1等RNAi机制蛋白进行了生化活性分析。在凝胶迁移实验中,Ms AGO2蛋白通过浓度依赖性方式结合并阻滞了32P标记的ss RNA迁移率。Ms SID1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与32P标记的ds RNA的特异性结合,而这种ss RNA/ds RNA结合活性被未标记的竞争物所消除。Ms Dcr2蛋白将ds RNA切割成大小为20-24 nt的si RNAs,而对照组GST蛋白没有表现出这种活性。上述RNAi机制核心蛋白的生化活性可能是玉米黏虫体内存在系统性RNAi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si RNA特征和RNAi机制成分的分析,为玉米黏虫RNAi机制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并且PTA系统为提高鳞翅目害虫的RNAi防治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白乌云[3](2021)在《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文中提出羊草是欧亚草原东部中国北方半干旱草原优势种之一,分布范围广,生态适应性强,在对异质环境的长期适应过程中,发生了丰富的种内变异。羊草具有混合繁殖策略,快速的根茎克隆繁殖是其不断扩大种群规模和生存空间,成为草地群落优势种的关键。然而就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的种内变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尚缺乏系统研究,以野外原位观测为主的种内变异研究无法区分遗传变异和表型可塑性对种内变异的相对贡献。本文以不同地理来源66份羊草材料为试验材料,采用非破坏性研究方法,在同质园栽培条件下研究羊草种内变异,将可塑性的影响排除在外,并通过分析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遗传分化的母环境效应影响,试图揭示羊草对地理和气候因子的大尺度长期适应机制。主要发现如下:(1)羊草性状种内变异显着,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羊草性状的种内变异总体表现为:根茎子株相关性状(29)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29)表型性状。表型性状中,叶长变异最小,茎长变异最大;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中,单向最大扩展距离的变异最小,扩展面积的变异最大;根茎子株相关性状中,克隆生长率的变异最小,母株根茎克隆增加倍数的变异最大。羊草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总体表现为:表型(29)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29)根茎子株相关性状(29)质量性状。内蒙古中部地区羊草遗传多样性相对最高,综合值较高的优良羊草种质主要来源于黑龙江省西部和内蒙古中部地区。(2)羊草种内变异是对原生境气候和地理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原生境气候对羊草性状种内遗传分化的影响顺序为:表型(单株产量)(29)根茎繁殖(29)母株抽穗率(29)母株分蘖。气温+降水量综合因子是导致羊草性状种内遗传分化的最重要气候因子;其次为平均气温和低温因子,尤其是低温和温差对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影响不可忽略,低温和较大日温差显着抑制羊草根茎克隆繁殖。纬度是影响羊草性状种内分化的最重要地理因子。纬度增加显着抑制羊草生长和根茎克隆繁殖。随纬度增加、经度减小和海拔升高,羊草呈叶片小型化、植株矮小化和根茎克隆繁殖力减弱趋势。(3)原生境气候和地理通过调节营养生长与根茎克隆繁殖关系来影响根茎克隆繁殖力茎长、株高、叶宽和叶片大小是显着影响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的重要地上部性状,表现为羊草茎长越长、植株越高大、叶片越宽大,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也相应越强。原生境地理和气候除了直接影响羊草根茎克隆繁殖以外,通过影响营养生长,并通过营养生长与根茎克隆繁殖之间的正反馈调节关系间接影响根茎克隆繁殖。(4)临近休眠前的果后营养期是羊草根茎克隆繁殖最重要时期,且这一关键时期的克隆生长受原生境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秋末果后营养期,羊草输出大量根茎子株,并加快根茎扩展速度,是羊草扩大种群规模和生长空间的最重要时期。羊草这一克隆生长关键时期的表现受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显着影响,表现为来自低纬度、气温较高、降水量相对充沛、温差变化较小生境的羊草,在生长季后期输出更多的根茎子株,克隆生长率更高,根茎扩展更快,可见生长季末期输出大量冬性枝条和根茎加速向外扩展是羊草长期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性进化结果。(5)植物内源激素参与调控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羊草根茎不同部位中检测出IAA-Asp等植物内源激素类物质8种,18个比较组中的8个比较组中5类植物内源激素类物质存在显着差异。12-OH-JA-Ile、CH3O-IAA和IAA-Asp在根茎节中的含量显着高于根茎节间和根茎水平芽,根茎节中SA随根茎克隆繁殖力增强而呈下降趋势。根茎节是羊草根茎克隆生长最重要的部位,其植物激素调控下的分化活性和分化选择决定羊草种群生存发展策略。
杨鑫尚[4](2021)在《子女升学与父母劳动供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已有经济学研究集中于考察家庭向学龄前子女和向高龄老人提供照料服务有何影响,对向中间年龄段的家庭成员提供照料服务有何影响的研究存在中间缺失(Missing Middle),本文在梳理有关儿童照料、陪读等方面文献的基础上,使用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CTUS)数据和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研究子女升学对父母劳动供给的影响。具体过程为:首先对不同升学状态家庭父母的劳动供给状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分别使用概率模型(Probit)、最小二乘估计(OLS)和归并模型(Tobit)方法估计子女升学对父母劳动供给的影响并研究影响的性别差异。接下来使用工具变量估计(IV)、倾向得分匹配(PSM)和更换估计方法等多种方式对估计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从升学阶段、家庭收入水平和父母职业特征等角度进行异质性分析。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子女升学会使父母劳动参与率降低5.4%、有酬劳动时间减少0.4058小时,无酬劳动时间增加0.1474,同时发现子女升学对父母劳动供给影响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父母分别选择减少有酬劳动时间和降低劳动参与率来适应子女升学,这将强化“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性别分工模式,并造成更大的性别不平等。第二,子女升学对父母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于同性之间,目前“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性别分工模式不一定是最优选择。第三、子女升学通过增加父母生活照料和教育照料时间,减少娱乐照料时间来增加降低父母劳动参与率,减少有酬劳动时间和增加无酬劳动时间。第四,由于低收入家庭父母有酬性劳动受子女升学影响严重,但中、高收入父母不受影响,这使低收入家庭父母终生收入受到影响,子女升学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通过结论得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鼓励社会推行和提供工作时间上弹性,工作地点上灵活的工作制度和岗位。第二,在贫困户识别的过程中增加对家中子女升学情况的调查,对于家中有正处于升学过程子女的贫困家庭应给予更多的关注,除了资助学费等必要的教育补助手段外,还应关注升学期贫困家庭的就业减贫问题,防止出现“因升学致贫”现象。第三,提倡“家务共担”的性别平等观念,以降低女性因照顾子女升学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比率。
张帅[5](2021)在《西北矿区浅表水系统稳定性控制机理与矿区规划原则 ——以榆神矿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浅表水系统稳定性作为维系矿区生态系统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纽带,是煤炭开采动态响应指标及矿区规划的核心。深入研究采动浅表水稳定性控制机理与矿区规划原则对提升我国西北矿区煤炭资源开发的整体性、有序性、系统性、科学性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以岩土、覆岩损伤及渗流特征为基础,提炼了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计算方法,构建了采动浅表水系统稳定性的定量评价模型,提出了动态规划方法保障采动浅表水稳定的矿区规划原则,论文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揭示了采动岩土损伤及渗流演化机理。提出了非均质岩石损伤宏细观表征方法,揭示了非均质、裂隙形态对渗透率影响的内在机理,构建了非均质岩石应力-渗流-损伤-本构模型,定量揭示了不同采动损伤程度岩土层渗透率演化特征。提出了采动覆岩渗透率数值表征方法,实现采动覆岩渗透特性的实时更新。(2)给出了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确定方法。提出了采动覆岩损伤程度数值计算方法,揭示了采动岩土层最大损伤值与采高、岩土层层位的关系,分析了岩土层不同类型裂隙的水流特性,给出了考虑覆岩整体渗透性的岩土层破断损伤的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计算方法,基于改进的采动覆岩变形及三维空间渗透率的动态模型,揭示了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时空演化特征。(3)阐明了采动浅表水系统响应特征及控制机理。提出了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数值化处理方法,构建了考虑浅表水侧向补给、入渗补给及多开采单元浅表水渗漏模型,揭示了不同开采单元影响下浅表水响应特征,探讨了开采高度、煤水间距、恢复时间、开采范围对浅表水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机制,阐明了浅表水系统多矿井开采扰动效应。(4)提出了浅表水系统稳定约束下的矿区规划原则。提出了矿区采动浅表水稳定性评价方法,实现榆神矿区不同开采强度浅表水系统稳定性分区,创新出基于动态规划及优化模型的多矿井科学产能布局方法,以榆神矿区为例,构建了基于浅表水系统稳定的矿井布局新模式,量化了榆神矿区典型地质条件矿井布局方案,明确了动态规划方法保障采动浅表水稳定的矿区规划原则。该论文有图185幅,表53个,参考文献251篇。
张雷[6](2021)在《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文中提出毛乌素沙地作为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并且沙漠化等生态灾害频发。为了防治沙漠化,人工植被建植作为主要技术手段和措施被广泛应用于该地区。毛乌素沙地经过40多年的治理,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柳、杨柴和柠条等人工灌木林,并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风蚀破口”进行了不同补植模式的应用实践。然而,什么样的恢复措施、什么样的补植模式才是好的生态恢复,仍然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人工建植的沙柳和杨柴灌木林为研究对象,从林龄和微地形方面,分析了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群落变化特征和演替方向,构建了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特征,并对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风蚀破口”的不同补植模式进行了评价,最终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本研究在丰富基于统计学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研究的同时,旨在为指导我国沙区植被恢复和退化恢复植被优化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制定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政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沙柳和杨柴种群均在退化,其重要值也下降到造林34年和38年的0.8475和0.4994,群落向着油蒿群落正向演替,但是杨柴的演替速度更快些;群落演替后期草本层均出现了多年生禾草,群落趋于稳定。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群落特征指标值增加,但飞播杨柴的提升速度较沙柳造林慢。微地形研究表明,杨柴个体大小随着坡位的下降呈明显的减小趋势;杨柴种群活力丘间低地最高,迎风坡次之,背风坡最差;演替进程上背风坡更快;此外,从立地条件来看,丘间低地的地上生物量、全氮和土壤含水量较高,迎风坡坡中的地上生物量和速效钾较高,背风坡坡上风蚀最大。(2)以生物多样性、固碳调节、土壤肥力调节、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等5个生态系统服务类别为准则层,构建了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防风固沙权重最大,为0.42,生物多样性次之,为0.25,再次是涵养水源,为0.17。(3)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分析显示,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大部分生态系统服务增益显着;生物多样性和固碳调节在造林初期增益最快,且沙柳林增速快于杨柴林;土壤肥力调节在造林中段增益最为明显;涵养水源在沙柳林造林初期没有减损,而在杨柴林略有减损;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在造林初期防风固沙功能增效显着,并分别在造林23年和14年后能提供稳固的防风固沙功能。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各阶段可分为4类生态系统服务簇:(1)植被提供服务匮乏型;(2)水土保持保护型;(3)植物土壤保育型;(4)多功能型。微地形方面,坡中相比坡上,固碳调节、土壤肥力调节处于增益状态;坡下相比坡中,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处于增益状态;丘间低地相比坡下,全部处于明显的增益状态。此外,丘间低地相比迎风坡和背风坡均呈明显的增益状态;背风坡相比迎风坡,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增益,其它减损。(4)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评价分值增高,且分别在造林8年和30年后与油蒿群落的得分相近。微地形结果表明,丘间低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得分最高,其次为坡中,坡上和坡下略低,且迎风坡优于背风坡。对“风蚀破口”不同补植模式的评价结果表明,沙柳沙障的固碳能力、土壤肥力调节和防风固沙等效益恢复的最好,紫穗槐生物多样性恢复最好,樟子松人工林均最差;得分上,紫穗槐仅略低于沙柳沙障,可以继续推广,而相对于樟子松,乡土的沙柳更值得推广,该地区也更适合灌木林的营建。(5)裸沙地土壤肥力调节与涵养水源为协同关系,土壤肥力调节在权衡中相对其它服务收益是以损耗生物多样性为前提的。油蒿群落固碳调节与土壤肥力调节、涵养水源三者之间存在协同关系,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在权衡中已达到相对饱和,均不再收益。随着林龄的增加,沙柳人工灌木林土壤肥力调节和涵养水源一直为协同关系,但仍以权衡为主,固碳调节在权衡中均不收益,生物多样性在权衡时收益开始增多并出现协同关系。随着林龄的增加,杨柴灌木林协同关系略有增加,但仍以权衡为主,规律基本一致,就是防风固沙均不收益,涵养水源均相对收益,只是权衡程度在降低,竞争在减小。微地形方面,协同关系的数量坡下>坡中>坡上和丘间低地,但防风固沙均不收益。不同坡向权衡和协同关系类似,只是背风坡权衡程度更高,竞争更激烈。此外,沙柳人工灌木林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肥力调节各自评估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杨柴人工灌木林所有多样性指数与单位面积生物量、土壤有机质、速效P和土壤含水量均呈显着正相关,而所有的指标与风蚀桩高度变化均呈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杨柴人工灌木林相比沙柳人工灌木林可以更快的演替到油蒿群落,但是飞播杨柴提升群落生态效益的速度较沙柳造林慢。沙柳和杨柴造林初期以生物多样性、固碳调节和防风固沙增益为主,但是并没有过多的消耗土壤含水量,中期以土壤肥力调节为主,且沙柳和杨柴分别在造林23年和14年以后可提供稳固的防风固沙功能。此外,微地形对群落演替和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优化抚育时应根据功能需要分部位经营。整体上,人工促进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是成功的,但是在今后选择物种时应更多的考虑乡土灌木树种。
刘佳凯[7](2020)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水文连通及其对植被结构的影响》文中提出水文连通是滨海湿地影响生态-水文过程的基础要素之一,在有效参数化水文连通的基础上揭示其对植被结构的影响,不仅对湿地水文连通及生态水文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还能为湿地恢复与保护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在黄河三角洲潮间带、潮上带、河滨带和生态补水区设置1m2,100 m2和106 m2的小尺度、中尺度和大尺度样地,对土壤、水文和植物进行了样方调查,并基于野外调查和无人机航拍数据,结合图论理论与网络模型分别在三个尺度构建了水文连通的参数化方法,分析了植物种群、群落和景观特征及空间结构,并量化了水文连通对植被结构的影响及尺度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四个区域小尺度基于土壤含水量和图论理论构建的点连通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162,0.495,0.610和1.217,中心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7.871,5.340,7.977和4.172。在中尺度,结合土壤水分含量、微地形以及图论理论构建的中尺度水文连通指数在四个区域的平均值分别为0.871,0.551,0.483和1.531。在大尺度,结合地形、土壤含水量和网络模型构建的水文连通网络的参数估计可知,四个区域80%的结点中心度数指数分别为2.496,0.969,0.829和1.814。三个尺度上结果都显示生态补水区和潮间区的水文连通较强,而潮上区和河滨区相对较弱,而不同尺度上的差异主要源于参数化方法对水文过程的敏感性和水文过程的不同。对植被结构而言,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种群的平均地径和生物量会随水文连通的增强而增加,而种群密度则会随着水文连通的增强而减少;水文连通对种群空间结构没有显着影响。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种群在没有水文连通的样地中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均显着高于连通的样地;而种群空间结构复杂性低于连通的样地;在连通的样地中,随着水文连通的增强,种群空间结构间的复杂性和紧密性都会下降。水文连通指数和土壤盐度是不同群落中差异最显着的两个环境因子,土壤盐度主要决定了群落的分布,而水文连通则对各个群落的特征和空间结构有显着影响;尤其对于盐度较高区域的盐地碱蓬群落,水文连通与其生物量、覆盖率和群落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紧密性和连接性均呈显着正相关。对植被景观而言,在水文连通较强的区域,植被景观斑块的平均面积较大,但同时面积方差也较大;而在空间结构上植被斑块的空间结构紧密性更强,空间结构的连接性更高,结点的平均连接数也越高。在盐度较低的区域,植被斑块所占面积比例更大,斑块面积中位数更大,斑块形状更加规则;而空间结构的密度更高,且结点相对位置更加中心化。尺度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水文连通较强的区域水文连通的变异性主要来源于水文连通较强的点,反之则主要来源于水文连通较弱的点。此外,在水文连通性较弱的区域,水文连通对生物量和植被覆盖率影响的变异性主要来源于误差较小的拟合点,在连通性较强的区域则来自于误差较大的点。对于植被空间结构而言,三个尺度上水文连通对结构复杂性影响的变异性来源较为均匀,而大尺度和小尺度上水文连通对紧密性影响的变异性主要来源于误差小的点,中尺度误差来源相对较为均匀;大尺度水文连通对结构连通度的影响变异性来源较为均匀,而中尺度主要来源于误差较大的点。本研究的水文连通参数化方法和水文连通对植被结构的影响结果可用于黄河三角洲潜在及易损湿地斑块的识别,并为以植被恢复为目的的湿地恢复提供理论指导。
刘晓佩[8](2020)在《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测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教育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优化我国高等学校区域布局,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成为建设教育强国“补短板”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签署的部省合建协议中,重点支持14所部省合建高校建设2-3个优势学科,通过优势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推动优势学科和特色行业与优势产业互动提升。因此,研究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服务地方特色行业与优势产业的能力和水平,聚焦评价优势学科的社会贡献度是考察部省合建高校建设效果的重要依据,成为部省合建高校建设研究的重要议题。优势学科作为学科发展的高水平形态,相对于其他学科具有前瞻性、特色性以及实用性等特点,关注优势学科的建设,一方面,对于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是提高我国教育发展整体水平的关键因素。优势学科评价具有导向作用,对于实现优势学科资源配置等“硬环境”以及“软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的社会贡献评价研究有利于带动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众多学者研究基础上,构建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评价指标体系,取其精华,选取符合客观实际、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指标,构建符合部省合建高校特殊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既是“部省合建”政策实施动态调整的保障机制,也是激发高校自身发展的动力,为引导部省合建高校不断提升学科发展水平提供借鉴。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寻求能够反映优势学科社会贡献的指标,通过德尔菲法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评价指标体系,以教育评价领域相关的专家为调研对象,检验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N大学与Z大学为评价对象,分析其在社会贡献的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水平的对策与建议。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评价指标体系概述,对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进行了阐述,并从研究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评价的必要性出发,阐释研究的可行性。第三章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首先,通过收集、梳理,得出指标初始构建维度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其次,邀请相关领域的20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调查法,最终确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家合作、社会服务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再次,选取克朗巴哈信度系数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检验,表明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可靠性;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第四章为实证分析,在第三章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取N大学与Z大学为评价对象,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两所高校优势学科在社会贡献的现实状态和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为对策建议。根据第四章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能力的举措:第一,制定优势学科发展规划,引领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创新人才;第三,加强人才引进培育,建设一支适应“本土”优势学科发展的学科队伍;第四,优化科研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五,加快优势学科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社会服务效能。
祝琳琳[9](2020)在《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及线上服务已风靡全球,在电商交易过程中,用户依赖网络口碑进行购物决策已成为常态。然而,随着用户生成内容的不断增多,在线评论作为用户生成内容的形式之一,其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信息超载的问题逐渐显现,大量涌现的在线评论会导致用户信息搜寻成本变高,消费者的决策效率更低,因此从大量评论中及时准确地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变得愈加困难。由于用户的个体特征差异和任务特征差异,用户的认知水平和信息处理模式很难达成一致,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因此从大量评论中再进一步寻找高质量并且能够符合用户感知需求的评论信息也成为了更大的挑战。本研究以电子商务购物网站的在线评论为研究对象,以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为研究核心,主要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从信息处理视角出发,构建了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机理模型;2.应用信息丰富度理论,检验了信息丰富度、情感极性和产品类型三个影响因素在不同水平下,每个影响因素对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的不同影响方向;3.基于耶鲁态度改变模型和线索利用理论,从评论信息的媒介、评论信息的内容、评论信息的来源方面,结合评论信息的接收者,构建了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评价指标体系。4.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等相关技术深入剖析在线评论的语义内容和情感强度并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实现了对真实评论信息质量的评价与分析;5.基于S-O-R框架,揭示了由信息层面的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到用户行为层面的购买意愿的路径关系。围绕上述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机理,进而分析了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的影响因素,然后构建了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评价指标体系、对相关网站的真实在线评论数据进行了实际评价应用分析,最后揭示了由在线评论信息质量转向购买意愿的内部实现路径。本文综合运用了信息丰富度理论、耶鲁态度改变模型、线索利用理论和刺激-机体-反应框架,结合多因素方差分析、层次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模糊综合评价和偏最小二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关键词抽取、依存句法分析和情感分析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阐述了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研究选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而后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行述评,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技术路线和研究创新点。第2章首先界定了在线评论和信息质量的相关概念,然后介绍了本文研究涉及到的相关的理论和模型、统计分析方法和自然处理技术。第3章对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的概念和关键特征进行了分析,将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的要素分为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平台要素和环境要素。从信息处理视角出发,分析了在线评论信息获取、信息认知处理、信息质量评价、内部态度形成和外部行为反应五个阶段,分析了影响信息认知处理的情境因素包括信息接收者人口特征和任务特征,并厘清了各个阶段之间的路径关系,进而构建了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机理模型,本章研究为全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全文的核心理论研究框架。第4章围绕信息丰富度理论,结合情感极性和产品类型,利用实验与问卷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设计系统原型模拟用户阅读评论过程。主要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了三因素不同水平下,信息丰富度、情感极性和产品类型对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信息丰富度下,不同情感极性对信息质量感知具有不同的影响。信息丰富度高的情况下,负面评论的信息质量感知高,而在信息丰富度为中的情况下,正面评论的信息质量感知较高。在不同的信息丰富度下,不同产品类型对信息质量感知具有不同的影响。信息丰富度高的情况下,体验型产品的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较高,而在信息丰富度低的情况下,搜索型产品的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较高。不同产品类型的正负情感极性对信息质量感知具有不同的影响。当产品为体验型产品时,负面评论的信息质量感知较高,而当产品为搜索型产品时,正面评论的信息质量感知较高。第5章基于耶鲁态度改变模型,结合线索利用理论,分别从评论信息的媒介、评论信息的内容、评论信息的来源方面,并结合评论信息的接收者中的用户人口特征和产品涉入度,构建了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分别为:①评论信息的媒介:文字长度、图片数量和视频长度;②评论信息的内容:在线评论文本因素、在线评论数量因素和在线评论补充因素。其中在线评论文本因素包括内部线索描述数量、外部线索描述数量、商家描述数量、物流描述数量、内部线索描述情感强度、外部线索描述情感强度、商家描述情感强度、物流描述情感强度、文本总体情感强度和文本可读性;在线评论数量因素有评分星级、点赞数和一致性;在线评论补充因素有卖家回复数量;③评论信息的来源:评论撰写者等级。利用层次聚类分析对调查用户进行了分类,然后分别确定了高、低涉入度组被调查者对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评价指标的不同权重结果。第6章应用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评价指标体系,对某品牌体验型产品运动鞋在京东和苏宁易购上的产品评论质量进行了评价。首先通过Python获取评论数据,然后分别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其中与文本相关的评价指标需要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量化。然后利用量化数据对两个平台的评论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涉入度组和低涉入度组两组评价指标权重下,京东评论的信息质量感知均高于苏宁易购;当对产品涉入度高时,选择查看京东的评论更能获得高质量的评论信息,但是总的来看,高涉入度用户较难从现有平台中获取符合感知需求的高质量评论信息。第7章基于S-O-R框架,将评论的信息质量感知和社会临场感视为刺激因素(S),信任和满意度为机体因素(O),购买意愿为反应因素(R),同时选择在线评论文本的正面和负面情感极性作为调节变量,通过实验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研究数据,并利用SmartPLS软件的偏最小二成方法验证假设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质量感知和社会临场感都对信任和满意度产生积极影响;在线评论的满意度会影响购买意愿;文本情感极性的调节作用存在,正面评论的信息质量感知对信任、满意度和购买意愿具有更显着的影响。第8章在在线评论质量感知机理分析、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影响因素分析、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评价研究、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评价评价应用研究、信息质量感知对购买意愿影响分析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依照在线评论“信息生成—信息管理—信息行为”的过程,分别从激励高质量在线评论信息生成、有效展开在线评论信息管理、促进由在线评论信息向购买行为转化的角度为在线评论平台管理者提出在线评论管理的提升策略。第9章主要总结了研究结论,提出了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的展望。本文的研究工作在理论层面上完善和丰富了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评价理论体系、为信息质量的感知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为在线评论质量感知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在实践层面上,为商家提供了评价在线评论信息质量的有效指导、有助于推动个性化高质量在线评论推荐服务、为开展口碑营销提供了从评论信息质量层面分析的实践思路。
郭剑[10](2020)在《呼伦贝尔草原返青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草原是世界上绿色植物中覆盖面积最大、数量最多、更新速度最快的一种再生性自然资源,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草原返青期是草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指示器,特别是在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研究高纬度地区草原植被返青期的时空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将对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和适应性管理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使用中值法提取了呼伦贝尔草原20012015年遥感返青期,分析了返青期时空格局,以及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使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和敏感性分析方法探讨了气温、降水对返青期的影响及返青期所需热量与不同气象因子的关系,量化了不同类型草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呼伦贝尔草原返青期集中发生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整体为第120±11.6天(平均值±标准差)。返青期空间上呈现由西南部和东部向大兴安岭地区推迟的趋势。从草原类型来看,返青期表现为从温性草原到温性草甸草原再到低地草甸和山地草甸逐渐推迟,四种草地类型返青期分别为第116±14.3天、第121±7.9天、第123±9.2天、第125±6.7天。全区返青期时间上呈现出总体提前的趋势,平均变化速率为-2.0days/decade;其中,具有显着提前和推迟趋势(p<0.05)的面积占比分别为9.3%和4.4%;在草原类型中,温性草原总体呈推迟趋势,其余三种类型均呈提前趋势。(2)在研究时段内,气温年际变化不明显,降水则显着增加,而且年内分布不均。20012015年,年均温总体上呈现不显着降低趋势(-0.70℃/decade);从季节上看,冬季均温降低趋势(-1.04℃/decade)快于春季(-0.20℃/decade);春季各月份中,3月均温降低趋势(-1.50℃/decade)最大,4月均温变化趋势(-0.02℃/decade)最小,5月均温则呈升高趋势(0.33℃/decade)。同期年降水显着增加的面积占59.5%,平均增加趋势为152.1mm/decade,但是在春季和冬季,降水未表现出显着增加的趋势,其中,3月和4月降水呈不显着降低趋势,分别为-1.5 mm/decade、-10.5 mm/decade,5月则表现出增加趋势(20.9 mm/decade),显着增加面积占22.7%,可以得出,春季降水逐渐向5月集中。(3)就温性草原而言,冬季日最低温度的升高可以促进植被返青,为-2.23days/℃(敏感性),显着作用面积占比为38.5%;4月降水增加促进返青期提前,为-1.44 days/mm,显着作用面积占比为32.5%。除温性草原外,其余类型的返青期则受5月气温的影响较大,受春季各月份降水影响较小。具体来看,温性草甸草原,21.6%的区域随着5月日最高气温的升高,返青期提前,为-0.33 days/℃,15.6%的区域由于5月日最低气温的作用表现为返青期推迟,为2.64 days/℃,大于日最高气温的敏感性。低地草甸和山地草甸,返青期受5月日最低气温的影响最大,分别推迟6.19 days/℃、4.24 days/℃,显着影响面积占比分别为37.3%、36.7%,显着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均大于5月日最高气温;春季各月份降水对温性草甸草原、低地草甸和山地草甸影响较小,敏感性在±0.4days/mm内。(4)在有效温度为0℃、时间区间为返青期前60天的前提条件下,植被返青所需热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最为密切。用有效积温表示植被返青所需热量,整个研究区有效积温变化趋势为2.9℃-days/year,仅有7.8%呈显着增加趋势。返青期最早的温性草原所需有效积温最高,为144±130℃-days(平均值±标准差)。在植被返青所需热量的影响因素中,以地表辐射最大,其次为冷激日数和降水。地表辐射增加直接导致有效积温增加,四种草地类型显着影响面积占比均大于95%;而冷激日数的增加可以降低有效积温,对各草原类型的影响排序分别为,温性草原(81.3%)>低地草甸(53.7%)>温性草甸草原(43.5%)>山地草甸(21.2%);降水对有效积温的影响最小,全区呈显着影响的面积仅占28.9%。
二、1986~2001年内蒙古大学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统计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86~2001年内蒙古大学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宏观制度相继出台 |
1.1.2 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 |
1.1.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不可或缺 |
1.1.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成长 |
1.1.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1.7 论文的局限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1.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 |
2.1.2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2.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2.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3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变量测量的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比较研究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
3.3.1 基本概念 |
3.3.2 基本理论 |
3.3.3 研究假设 |
3.4 相关量表的修订与测量 |
3.4.1 量表修订 |
3.4.2 变量测量 |
3.4.3 量表评价 |
4 建国后基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梳理 |
4.1 初创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
4.1.1 初创阶段 |
4.1.2 曲折发展阶段 |
4.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
4.2.1 进修培训制度 |
4.2.2 考核制度 |
4.2.3 职称晋升制度 |
4.2.4 薪酬制度 |
4.2.5 聘任制度 |
4.3 探索改革阶段(1992—2019) |
4.3.1 宏观制度分析 |
4.3.2 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3.3 有关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 结果分析 |
4.4.1 前两个阶段制度呈现的特点 |
4.4.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3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型构建 |
5.1 数据质量评价 |
5.1.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5.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
5.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 |
5.6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假设验证 |
5.7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
5.8 分析讨论 |
5.8.1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
5.8.2 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
5.8.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
5.8.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 |
5.8.5 人口特征变量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评价 |
5.8.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验证 |
5.8.7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观探析 |
6.1 职称晋升制度比较 |
6.1.1 职称情况 |
6.1.2 学术成果 |
6.1.3 职称晋升人数比较 |
6.1.4 职称晋升方式比较 |
6.2 绩效考核制度比较 |
6.3 培训与进修制度比较 |
6.4 奖励制度比较 |
6.5 薪酬制度比较 |
6.6 结果分析 |
6.6.1 职称晋升制度各不相同 |
6.6.2 职称晋升受限 |
6.6.3 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 |
6.6.4 体育教师工作量量化不足 |
6.6.5 高校支持进修与培训 |
6.6.6 明确的奖励制度 |
6.6.7 奖励“一刀切” |
6.6.8 薪酬偏低 |
7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
7.1.1 国家给与西部地区政策支持 |
7.1.2 国家制度突出“以教师为本” |
7.1.3 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督 |
7.2 学校制度是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
7.2.1 激励高校制度创新 |
7.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7.2.3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
7.2.4 合理运用激励制度 |
7.2.5 完善薪酬制度 |
7.2.6 突出体育学科的学科差异 |
7.2.7 注重制度公平 |
7.3 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
7.3.1 正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
7.3.2 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初始量表 |
附录2:调查问卷 |
附录3:正式量表 |
附录4:访谈提纲 |
附录5:项目分析 |
附录6:H大学职称评审分值表 |
附录7: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基于PTA技术的抗虫转基因玉米的培育及玉米黏虫的RNAi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几丁质简述 |
1.2 几丁质酶简述 |
1.2.1 昆虫几丁质酶分类及其功能 |
1.3 几丁质酶抑制剂及其功能 |
1.3.1 几丁质酶抑制剂的分类 |
1.4 玉米黏虫及其防治方法 |
1.5 RNAi的发现 |
1.6 昆虫不同RNAi途径与机制 |
1.6.1 siRNA途径 |
1.6.2 miRNA途径 |
1.7 人工miRNA的概述 |
1.8 RNAi途径中的关键蛋白 |
1.9 RNA干扰信号在昆虫体内的传递 |
1.9.1 显微注射法 |
1.9.2 口服饲喂递送法 |
1.9.3 植物介导的递送法 |
1.9.3.1 转基因植物递送 |
1.9.3.2 非转基因递送 |
1.10 影响昆虫RNAi效率的潜在因素 |
1.10.1 昆虫核酸酶 |
1.10.2 昆虫肠道pH |
1.10.3 dsRNA的长度和浓度 |
1.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hpMsChi1/2-Ox转基因水稻抑制黏虫的生长发育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玉米黏虫 |
2.1.2 试剂、菌株和载体 |
2.2 实验方法 |
2.2.1 Southern杂交实验 |
2.2.2 Northern blot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转基因水稻基因组DNA的酶切 |
2.3.2 靶标基因探针制备 |
2.3.3 鉴定转基因水稻的拷贝数 |
2.3.4 转基因水稻的玉米黏虫饲喂实验 |
2.3.5 不同转基因水稻株系沉默效率的比较 |
2.3.6 小RNA文库的建立与高通量测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几丁质酶全长ORF克隆、重组表达及水解活性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供试玉米黏虫 |
3.1.2 试剂、菌株和载体 |
3.2 实验方法 |
3.2.1 玉米黏虫MsChi2基因表达谱分析 |
3.2.2 MsChi2基因克隆载体的构建 |
3.2.3 MsChi2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4 MsChi2重组蛋白体外活性鉴定 |
3.2.5 Western blot检测 |
3.2.6 几丁质酶活性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sChi2基因时空和织特异性的表达谱分析 |
3.3.2 MsChi2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3 MsChi2重组蛋白诱导表达与纯化 |
3.3.4 Western blot分析 |
3.3.5 MsChi2蛋白几丁质酶酶活性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几丁质酶抑制剂杀虫活性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1.1 供试玉米黏虫 |
4.1.2 试剂、菌株和载体 |
4.2 实验方法 |
4.2.1 体外转录合成dsRNA |
4.2.2 几丁质酶抑制剂饲喂实验 |
4.2.3 几丁质酶粗酶液提取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体外合成玉米黏虫MsChi2基因dsRNA |
4.3.2 几丁质酶抑制剂对玉米黏虫的杀虫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TA表达盒系统提高玉米黏虫靶基因沉默效率 |
5.1 实验材料 |
5.1.1 试剂、植物材料和载体 |
5.2 实验方法 |
5.2.1 构建报告基因的PTA表达盒 |
5.2.2 农杆菌转化及侵染实验 |
5.2.3 报告基因PTA表达盒的沉默效应的检测 |
5.2.4 构建玉米黏虫靶标基因的PTA表达盒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TA表达系统的建立 |
5.3.2 报告基因的单独的amiRNA或tRNA片段的扩增 |
5.3.3 Golden Gate无缝组装以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
5.3.4 报告基因PTA表达盒的RNAi效率验证 |
5.3.5 玉米黏虫多靶基因特异性PTA表达盒的构建 |
5.3.6 玉米黏虫MsREase基因的结构域预测以及进化树分析 |
5.3.7 玉米黏虫的靶基因单个amiR和tRNA片段的扩增 |
5.3.8 玉米黏虫靶基因PTA表达盒的组装以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
5.3.9 获得稳定表达PTA表达盒的转基因玉米 |
5.3.10 PTA-Ox玉米饲喂玉米黏虫 |
5.3.11 不同转基因玉米株系沉默效率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玉米黏虫RNAi途径核心蛋白的功能验证 |
6.1 实验材料 |
6.1.1 试剂、菌株和载体 |
6.2 实验方法 |
6.2.1 MsAGO2、MsSID1和MsDcr2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6.2.2 原核表达MsAGO2、MsSID1和MsDcr2蛋白 |
6.2.3 Western blot检测 |
6.2.4 凝胶迁移实验 |
6.2.5 体外检测Dicer酶切割活性实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玉米黏虫RNAi通路核心蛋白结构域及进化树分析 |
6.3.2 玉米黏虫RNAi通路核心蛋白诱导表达与纯化 |
6.3.3 Western blot分析 |
6.3.4 玉米黏虫MsAGO2蛋白酶活性检测 |
6.3.5 体外检测玉米黏虫MsDcr2蛋白切割活性 |
6.3.6 MsSID1蛋白酶活性检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创新点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3)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羊草概述 |
1.2 羊草克隆繁殖策略 |
1.2.1 羊草繁殖策略 |
1.2.2 羊草根茎克隆可塑性 |
1.3 植物种内变异的生态学意义及影响因素 |
1.3.1 植物种内变异的生态学意义 |
1.3.2 植物种内变异的影响因素 |
1.3.3 植物种内变异机制 |
1.4 气候变化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
1.4.1 气温升高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
1.4.2 降水变化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
1.4.3 气候变化驱动因子联合作用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
1.5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7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地概况 |
2.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及其地理分布 |
2.3.1.1 羊草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 |
2.3.1.2 基于数量性状的羊草材料聚类分析 |
2.3.2 羊草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
2.4 讨论 |
2.4.1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显着 |
2.4.2 羊草性状遗传多样性较高 |
2.5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原生境气候、地理因素对羊草性状种内分化和分布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地概况 |
3.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
3.3.2 G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
3.3.3 B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
3.3.4 地理因素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
3.3.5 距离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原生境气候驱动羊草性状遗传分化 |
3.4.2 原生境地理影响羊草性状遗传分化 |
3.4.3 加强适应性管理,降低气候暖干化对羊草草原的影响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地上部性状对根茎克隆繁殖力的影响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地概况 |
4.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地上部性状与根茎克隆繁殖力曲线拟合分析 |
4.3.2 地上部性状与根茎克隆繁殖力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
4.4 讨论 |
4.4.1 羊草营养生长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关系 |
4.4.2 羊草分蘖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关系 |
4.4.3 羊草有性繁殖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一定权衡 |
4.4.4 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调控机制 |
4.5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羊草根茎克隆繁殖时间动态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地概况 |
5.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根茎克隆繁殖相关性状的时间动态 |
5.3.2 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根茎克隆繁殖相关性状时间动态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秋末果后营养期是羊草扩大种群规模和生长空间的最重要时期 |
5.4.2 秋末果后营养期也是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遗传分化的关键时期 |
5.5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羊草根茎克隆繁殖相关代谢组学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方法 |
6.2.3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试验材料的典型性验证 |
6.3.2 代谢物检测结果 |
6.3.3 代谢物分类及功能注释 |
6.3.4 差异代谢物分析结果 |
6.4 讨论 |
6.4.1 IAA结合物对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的作用 |
6.4.2 JA代谢物对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的作用 |
6.4.3 植物内源激素互作调控羊草根茎克隆生长 |
6.5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结论 |
7.1 全文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子女升学与父母劳动供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主要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贡献与不足 |
1.4.1 本文贡献 |
1.4.2 本文不足 |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文献回顾 |
2.1.1 经济学视角:儿童照料对父母劳动供给和家庭性别分工的影响 |
2.1.2 社会学视角:陪读对家庭劳动供给和性别分工的影响 |
2.2 文献评述 |
三、制度背景 |
3.1 新中国以来升学考试制度变迁 |
3.2 本章小结 |
四、理论依据和研究假说 |
五、数据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 数据的选取和处理 |
5.2 变量选取和定义界定 |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六、实证分析 |
6.1 基准估计结果 |
6.2 子女升学对父母劳动供给影响的性别差异 |
6.3 异质性分析 |
6.4 机制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七、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5)西北矿区浅表水系统稳定性控制机理与矿区规划原则 ——以榆神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Current Research Status)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Main research contents,methods and technical routes) |
1.4 主要创新点(Main Innovations in Dissertation) |
2 榆神矿区煤水赋存特征及覆岩(土)物理力学特性 |
2.1 我国西北矿区煤水资源分布特点(Coal and Water Resource Distribution in Northwest Coalfields) |
2.2 榆神矿区地质条件概况(Geological Settings of Yushen Mining Area) |
2.3 榆神矿区地质条件分类 (Geology classification regarding Yushen Mining Area) |
2.4 覆岩土物理力学特性(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Overlying Rocks/Soils) |
2.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3 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确定方法及演化规律 |
3.1 采动岩土损伤及渗流应力关系(Rock/Soil Damage due to Mining and Seepage-Stress Relationship) |
3.2 采动覆岩变形损伤及渗透特性演化特征(Evolution of Strata Deformation and Damage and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
3.3 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计算方法(Calculation Method for Equival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Overburden Strata) |
3.4 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时空演化模型(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model of equival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
3.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4 采动浅表水系统稳定性评价及控制机理 |
4.1 采动浅表水漏失机制(Mechanism of mining-induced shallow water loss) |
4.2 考虑开采扰动的等效渗透系数数值化处理方法(Numerical method for equival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processing considering mining disturbance) |
4.3 采动浅表水定量评价模型及演化特征(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odel of shallow water and its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
4.4 采动浅表水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ability of shallow water system) |
4.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5 榆神矿区浅表水系统稳定约束下的矿区规划原则 |
5.1 榆神矿区开采浅表水系统稳定性评价(Stability evaluation of shallow water system in case area) |
5.2 基于浅表水系统稳定的矿井布局方法(Mine layout method based on shallow water system stability) |
5.3 榆神矿区三、四期局部区域矿井布局(Layout of local mines in the 3rd and 4th phases of Yushen area) |
5.4 榆神矿区典型地质条件矿井布局 (Layout of mines with representative geological settings in Yushen area) |
5.5 基于浅表水系统稳定的矿区规划原则(Mine planning principle considering shallow water system stabilization) |
5.6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Main Conclusions) |
6.2 展望(Prospect)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各向异性岩石模拟方法及细观节理损伤演化 |
附录2 破碎煤岩体渗透率模型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生态恢复概述 |
1.2.1.1 恢复生态学的概念及内涵 |
1.2.1.2 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
1.2.1.3 生态恢复评价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系统服务概述 |
1.2.2.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内涵 |
1.2.2.2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2.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
1.2.3.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概述 |
1.2.3.2 权衡与协同的类型 |
1.2.3.3 权衡与协同的研究方法 |
1.2.4 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实践与恢复成效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质地貌特征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特征 |
2.1.4 水文特征 |
2.1.5 植被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生态系统服务类别的选择 |
2.2.3 测定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3.1 遥感数据处理 |
2.3.2 基本数据计算公式 |
2.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3.4 数据标准化处理 |
2.3.5 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的计算 |
2.3.6 综合评价 |
2.3.7 多种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量化方法 |
2.3.8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变化 |
3.1 沙柳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变化 |
3.1.1 沙柳灌木林的分布特征 |
3.1.2 不同林龄沙柳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 |
3.1.2.1 沙柳的生长特征 |
3.1.2.2 生物多样性特征 |
3.1.2.3 地上生物量特征 |
3.1.2.4 土壤理化性质 |
3.1.2.5 风蚀桩高度变化 |
3.1.2.6 物种重要值 |
3.2 飞播杨柴灌木林群落特征变化 |
3.2.1 杨柴灌木林的分布特征 |
3.2.2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群落特征 |
3.2.2.1 杨柴的生长特征 |
3.2.2.2 生物多样性特征 |
3.2.2.3 地上生物量特征 |
3.2.2.4 土壤理化性质 |
3.2.2.5 风蚀桩高度变化 |
3.2.2.6 物种重要值 |
3.3 微地形对飞播杨柴灌木林群落特征的影响 |
3.3.1 微地形对杨柴生长特征的影响 |
3.3.2 微地形对群落特征的影响 |
3.3.3 微地形对物种重要值的影响 |
第四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
4.1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分析 |
4.2.1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 |
4.2.1.1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损益分析 |
4.2.1.2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簇类型及随林龄增加的变化特征 |
4.2.2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 |
4.2.2.1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损益分析 |
4.2.2.2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簇类型及随林龄增加的变化特征 |
4.2.3 微地形对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特征的影响 |
4.2.3.1 不同坡位、坡向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值 |
4.2.3.2 生态系统服务随坡位下降的变化特征 |
4.2.3.3 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坡向的损益分析 |
4.3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 |
4.3.1 不同林龄沙柳人工灌木林评价 |
4.3.2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评价 |
4.3.3 飞播杨柴14 年后不同坡位、坡向评价 |
4.3.4 “风蚀破口”中的不同补植模式评价 |
4.3.4.1 不同补植模式下各指标实测值对比 |
4.3.4.2 不同补植模式恢复成效评价结果 |
第五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及其相互关系 |
5.1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
5.1.1 裸沙地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5.1.2 油蒿群落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5.1.3 不同林龄沙柳人工灌木林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5.1.4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5.1.5 微地形对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
5.1.5.1 坡位对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
5.1.5.2 坡向对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
5.2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间相互关系 |
5.2.1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间相互关系 |
5.2.2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间相互关系 |
第六章 讨论 |
6.1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的演替方向 |
6.2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随林龄增加的生态系统服务变化 |
6.3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随林龄增加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6.4 毛乌素沙地微地形对植被发育及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6.5 人工促进沙地植被恢复的必要性和物种选择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论文选题来源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与科研工作 |
(7)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水文连通及其对植被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文连通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文连通理论发展 |
1.2.2 水文连通参数化方法 |
1.2.3 水文连通的应用 |
1.3 水文连通对植被结构的影响 |
1.3.1 水文连通对植物种群的影响 |
1.3.2 水文连通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1.3.3 水文连通对植被景观的影响 |
1.3.4 水文连通对生态系统的其他影响 |
1.4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2.1 地质特征 |
2.2.2 地貌特征 |
2.3 气候条件 |
2.4 土壤特征 |
2.5 水文条件 |
2.5.1 河流及其水文状况 |
2.5.2 地下水 |
2.5.3 海岸及浅海水文 |
2.6 植被特征 |
2.7 动物资源 |
2.8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水文连通参数化方法构建 |
3.2.2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水文连通分析 |
3.2.3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被结构分析 |
3.2.4 水文连通对植被结构的影响 |
3.2.5 水文连通对植被结构影响的尺度效应 |
3.3 实验方案 |
3.3.1 样地设置 |
3.3.2 土壤指标测定 |
3.3.3 植被样方记录 |
3.3.4 微地形数据记录 |
3.3.5 正射影响获取及处理 |
3.4 数据分析 |
3.4.1 图论理论 |
3.4.2 网络模型 |
3.4.3 数据分析 |
3.4.4 统计学分析 |
3.5 技术路线 |
4 水文连通参数化方法及分析 |
4.1 水文连通参数化方法构建 |
4.1.1 小尺度水文连通参数化 |
4.1.2 中尺度水文连通参数化 |
4.1.3 大尺度水文连通参数化 |
4.2 水文连通量化分析 |
4.2.1 小尺度水文连通分析 |
4.2.2 中尺度水文连通量化分析 |
4.2.3 大尺度水文连通 |
4.3 讨论 |
4.3.1 水文连通变异性分析 |
4.3.2 变异性来源分析 |
4.3.3 尺度差异原因分析 |
4.3.4 参数化方法的水文学意义及应用 |
4.4 小结 |
5 水文连通对优势种群结构的影响 |
5.1 优势种群特征分析 |
5.1.1 盐地碱蓬种群特征分析 |
5.1.2 芦苇种群特征分析 |
5.2 优势种群空间结构分析 |
5.2.1 盐地碱蓬种群空间结构特征 |
5.2.2 芦苇种群空间结构特征 |
5.3 水文连通的影响分析 |
5.3.1 水文连通对盐地碱蓬种群特征的影响 |
5.3.2 水文连通对盐地碱蓬种群空间结构的影响 |
5.3.3 水文连通对芦苇种群特征的影响 |
5.3.4 水文连通对芦苇种群空间结构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种群特征和空间结构变异性 |
5.4.2 水文连通对盐地碱蓬的影响 |
5.4.3 水文连通对芦苇的影响 |
5.5 小结 |
6 水文连通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6.1 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
6.1.1 植物群落划分与分布 |
6.1.2 植物群落特征比较 |
6.2 植物群落空间结构分析 |
6.2.1 植物群落空间结构参数化方法 |
6.2.2 植物群落空间结构表达 |
6.2.3 植物群落空间结构分析 |
6.3 水文连通的影响分析 |
6.3.1 群落环境因子比较 |
6.3.2 水文连通对植物群落分布影响 |
6.3.3 水文连通对植物群落特征影响 |
6.3.4 水文连通对植物群落空间结构影响 |
6.4 讨论 |
6.4.1 植物群落组成与分布的影响因子 |
6.4.2 植物群落特征的响因子 |
6.4.3 群落空间结构的影响因子 |
6.4.4 群落生物量与覆盖率的变异性 |
6.4.5 群落空间结构的变异性 |
6.5 小结 |
7 水文连通对植被景观结构的影响 |
7.1 植被景观格局分析 |
7.1.1 景观结构指数选取 |
7.1.2 各区域总体景观格局分析 |
7.1.3 植被斑块格局分析 |
7.2 植被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
7.2.1 植被空间结构参数化 |
7.2.2 植被空间结构分析 |
7.2.3 各区域植被空间结构对比 |
7.3 水文连通的影响分析 |
7.3.1 水文连通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
7.3.2 水文连通对植被空间结构的影响 |
7.4 讨论 |
7.4.1 景观格局的影响因子 |
7.4.2 景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子 |
7.4.3 植被斑块面积的变异性 |
7.4.4 植被空间结构的变异性 |
7.5 小结 |
8 水文连通对植被结构影响的尺度效应 |
8.1 水文连通对生物量影响的尺度效应 |
8.2 水文连通对植被覆盖率影响的尺度效应 |
8.3 水文连通对植被空间结构影响的尺度效应 |
8.3.1 空间结构复杂性 |
8.3.2 空间结构紧密性 |
8.3.3 空间结构连接性 |
8.4 讨论 |
8.4.1 尺度效应原因分析 |
8.4.2 尺度转化 |
8.5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1.1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水文连通 |
9.1.2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被优势种群结构 |
9.1.3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物群落结构 |
9.1.4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被景观结构 |
9.1.5 水文连通对植被结构的影响 |
9.1.6 水文连通对植被结构影响的尺度效应 |
9.2 不确定性分析 |
9.2.1 水文连通的季节异质性 |
9.2.2 水文连通参数化的普适性 |
9.2.3 水文连通-植被相互关系 |
9.3 本文特色及创新点 |
9.4 展望 |
9.4.1 应用前景 |
9.4.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高校社会贡献倍受重视 |
1.1.2 部省合建高校“引人注目” |
1.1.3 高校社会贡献评价指标体系的缺失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4 研究思路和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1.5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比较研究法 |
1.6.3 德尔菲法 |
1.6.4 层次分析法 |
1.6.5 实证研究法 |
第2章 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
2.1 相关理论依据 |
2.1.1 综合评价理论 |
2.1.2 测度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部省合建高校 |
2.2.2 优势学科 |
2.2.3 社会贡献 |
2.2.4 评价指标体系 |
2.3 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评价研究的必要性 |
2.3.1 有利于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提升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
2.3.2 有利于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
2.3.3 有利于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带动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
2.4 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的评价研究的可行性 |
2.4.1 社会贡献研究的继承性与科学性 |
2.4.2 社会贡献研究的联系性与适应性 |
2.4.3 社会贡献研究的特殊性与可测性 |
第3章 构建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评价指标体系 |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思路及方法 |
3.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2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3.1.3 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
3.2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
3.2.1 确定评价目标 |
3.2.2 初建指标体系 |
3.2.3 指标筛选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 |
3.4 指标体系内涵解释 |
3.4.1 人才培养 |
3.4.2 科学研究 |
3.4.3 国际交流与合作 |
3.4.4 社会服务 |
3.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5.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
3.5.2 指标权重确定过程 |
第4章 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的实证分析—以N大学与Z大学为样本 |
4.1 选择依据 |
4.2 N大学与Z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概况 |
4.2.1 N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概况 |
4.2.2 Z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概况 |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数据处理的方法 |
4.4 两所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社会贡献数据比较研究 |
4.4.1 两所高校单项数据比较 |
4.4.2 两所高校综合数据比较 |
4.5 两所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
4.5.1 学术队伍得到充实,但高层次人才稀缺 |
4.5.2 产出科研成果的数量增多,但质量有限 |
4.5.3 授权专利数量增加,但成果转化率不够高 |
4.5.4 对外开放力度有待提高 |
4.5.5 社会服务的意识和机制存在偏差 |
第5章 提升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的对策建议 |
5.1 制定优势学科发展规划,引领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
5.1.1 将优势学科发展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中 |
5.1.2 地方政府支持优势学科建设,服务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5.1.3 高校立足产教融合政策,推动学科实力转化现实生产力 |
5.2 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创新人才 |
5.2.1 推进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机制 |
5.2.2 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 |
5.2.3 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
5.3 加强人才引进培育,建设一支适应“本土”优势学科发展的学科队伍 |
5.3.1 加快遴选和培养学科带头人 |
5.3.2 建设高水平的学科梯队 |
5.3.3 打破优势学科对外合作壁垒,拓展人才成长的国际空间 |
5.4 优化科研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5.4.1 把打造科研“硬环境”作为基础条件 |
5.4.2 把营造科研“软环境”作为重要支撑 |
5.4.3 把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作为关键环节 |
5.4.4 把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作为核心要素 |
5.5 加快优势学科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社会服务效能 |
5.5.1 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政策 |
5.5.2 完善高校成果转化的管理机制 |
5.5.3 创新高校研究成果转化的应用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在线评论研究现状 |
1.3.2 信息质量研究现状 |
1.3.3 信息质量感知研究现状 |
1.3.4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在线评论的相关概念 |
2.1.1 在线评论的内涵 |
2.1.2 在线评论的本质 |
2.1.3 在线评论的作用 |
2.2 信息质量的相关概念 |
2.2.1 信息质量的内涵 |
2.2.2 信息质量的类型 |
2.2.3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 |
2.3 相关理论与模型 |
2.3.1 信息丰富度理论 |
2.3.2 耶鲁态度改变模型 |
2.3.3 线索利用理论 |
2.3.4 刺激-机体-反应框架 |
2.4 相关统计分析方法 |
2.4.1 多因素方差分析 |
2.4.2 层次聚类分析 |
2.4.3 主成分分析 |
2.4.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4.5 偏最小二乘法 |
2.5 相关自然语言处理方法 |
2.5.1 关键词抽取 |
2.5.2 依存句法分析 |
2.5.3 情感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机理分析 |
3.1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的内涵与特征 |
3.1.1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的内涵 |
3.1.2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的特征 |
3.2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的要素 |
3.2.1 主体要素 |
3.2.2 客体要素 |
3.2.3 平台要素 |
3.2.4 环境要素 |
3.3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的过程 |
3.3.1 信息获取阶段 |
3.3.2 信息认知处理阶段 |
3.3.3 信息质量评价阶段 |
3.3.4 内部态度形成阶段 |
3.3.5 外部行为反应阶段 |
3.4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认知处理的情境影响 |
3.4.1 信息接收者人口特征 |
3.4.2 信息接收者任务特征 |
3.5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过程路径分析 |
3.5.1 层次递进 |
3.5.2 反馈选择 |
3.5.3 有序循环 |
3.6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机理模型构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影响因素分析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4.2.1 研究假设 |
4.2.2 研究模型 |
4.3 实验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4.3.1 实验方法概述 |
4.3.2 实验操纵与实验评论材料选择 |
4.3.3 被试参与者 |
4.3.4 问卷项测量 |
4.3.5 实验步骤和过程 |
4.4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4.4.1 人口统计分析 |
4.4.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4.4.3 假设检验 |
4.5 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
4.5.1 信息丰富度对信息质量感知的影响 |
4.5.2 情感极性对信息质量感知的影响 |
4.5.3 产品类型对信息质量感知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评价研究 |
5.1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评价的基本原则 |
5.2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评价的理论基础 |
5.3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评价指标的选取 |
5.3.1 评论信息的媒介 |
5.3.2 评论信息的内容 |
5.3.3 评论信息的来源 |
5.3.4 评论信息的接收者 |
5.4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5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5.1 调查设计与数据获取 |
5.5.2 用户分类过程与结果 |
5.5.3 权重计算过程与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评价应用研究 |
6.1 评价对象数据采集及处理 |
6.1.1 评价对象选择 |
6.1.2 数据采集 |
6.1.3 数据清理及预处理 |
6.2 评价指标量化设计 |
6.2.1 评论信息媒介指标量化设计 |
6.2.2 评论信息内容的文本因素指标量化设计 |
6.2.3 评论信息内容的数量因素指标量化设计 |
6.2.4 评论信息内容的补充因素指标量化设计 |
6.2.5 评论信息来源指标量化设计 |
6.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计算过程 |
6.4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评价结果 |
6.4.1 评价指标量化处理结果 |
6.4.2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6.5 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对购买意愿影响分析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理论基础与因素确定 |
7.2.1 理论基础 |
7.2.2 刺激因素的确定 |
7.2.3 机体因素的确定 |
7.2.4 反应因素的确定 |
7.3 研究假设与模型 |
7.3.1 信息质量感知对信任和满意度的影响 |
7.3.2 社会临场感对信任和满意度的影响 |
7.3.3 信任和满意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 |
7.3.4 信息质量感知和社会临场感对购买意愿的影响 |
7.3.5 在线评论情感极性的调节作用 |
7.4 研究方法 |
7.4.1 实验设置与问卷设计 |
7.4.2 数据收集 |
7.5 数据分析与结果 |
7.5.1 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7.5.2 假设检验 |
7.6 结果讨论与说明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在线评论信息质量管理的提升策略研究 |
8.1 激励高质量在线评论信息生成 |
8.1.1 提供多角度撰写高质量评论的指导与提示 |
8.1.2 追溯用户评论产生的真实购买与效益 |
8.1.3 营造高质量评论良性循环的环境 |
8.2 有效展开在线评论信息管理 |
8.2.1 建立面向用户需求的评论分类和排序方式 |
8.2.2 利用卖家回复进行适当的评论管理 |
8.3 促进由在线评论信息向购买行为转化 |
8.3.1 满足用户不同涉入度的信息要求 |
8.3.2 提高用户信息质量感知和满意度 |
8.3.3 重视高质量信息的影响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呼伦贝尔草原返青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气候变化的事实 |
1.1.2 植物物候变化的生态影响 |
1.1.3 植物物候变化的气候反馈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物候期监测研究进展 |
1.2.2 返青期对温度、降水的敏感性研究进展 |
1.2.3 植被返青所需热量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植被状况 |
2.1.4 水资源分布 |
2.1.5 土壤类型 |
2.1.6 地貌特征 |
2.2 数据来源 |
2.2.1 遥感数据 |
2.2.2 气象数据 |
2.2.3 地面实测返青期数据 |
2.3 数据处理 |
2.3.1 遥感数据预处理 |
2.3.2 气象数据预处理 |
2.4 研究方法 |
2.4.1 返青期提取方法 |
2.4.2 TS-MK趋势检验 |
2.4.3 偏相关分析 |
2.4.4 敏感性分析 |
第三章 植被返青期和气象因子的时空特征 |
3.1 植被返青期时空变化特征 |
3.1.1 植被返青期多年平均值 |
3.1.2 植被返青期时间标准差 |
3.1.3 植被返青期多年变化趋势 |
3.2 气象因子时空变化特征 |
3.2.1 气温 |
3.2.2 降水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植被返青期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
4.1 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变化规律 |
4.1.1 冬季气温变化规律 |
4.1.2 春季气温变化规律 |
4.2 返青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4.2.1 植被返青期对冬季温度的响应 |
4.2.2 植被返青期对春季气象因子的响应 |
4.2.3 植被返青期对3月气象因子的响应 |
4.2.4 植被返青期对4月气象因子的响应 |
4.2.5 植被返青期对5月气象因子的响应 |
4.3 返青期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
4.3.1 植被返青期对冬季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
4.3.2 植被返青期对春季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
4.3.3 植被返青期对3月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
4.3.4 植被返青期对4月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
4.3.5 植被返青期对5月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植被返青所需热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5.1 植被返青所需热量时空特征 |
5.1.1 0℃有效积温 |
5.1.2 5℃有效积温 |
5.2 气象因子的时空特征 |
5.2.1 冷激日数多年变化趋势 |
5.2.2 返青期前降水多年变化趋势 |
5.2.3 地表辐射多年变化趋势 |
5.3 有效积温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5.3.1 0℃有效积温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5.3.2 5℃有效积温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5.4 讨论 |
5.4.1 有效积温的时空分布 |
5.4.2 影响积温的因素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论文选题来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1986~2001年内蒙古大学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统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郑小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基于PTA技术的抗虫转基因玉米的培育及玉米黏虫的RNAi机理研究[D]. 包文化. 内蒙古大学, 2021
- [3]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D]. 白乌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子女升学与父母劳动供给[D]. 杨鑫尚. 内蒙古大学, 2021
- [5]西北矿区浅表水系统稳定性控制机理与矿区规划原则 ——以榆神矿区为例[D]. 张帅.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6]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D]. 张雷. 内蒙古大学, 2021
- [7]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水文连通及其对植被结构的影响[D]. 刘佳凯.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8]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社会贡献测度研究[D]. 刘晓佩. 南昌大学, 2020(01)
- [9]在线评论信息质量感知研究[D]. 祝琳琳.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呼伦贝尔草原返青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郭剑. 内蒙古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