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们能听到中国企业的合唱吗?

2004年我们能听到中国企业的合唱吗?

一、2004年能否听到中国企业合唱?(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波[1](2020)在《生计与放歌: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文化解读》文中研究指明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为了配合劳动而歌唱的一种民歌体裁。它产生于集体劳动当中,不同的集体性劳动,产生了不同的劳动号子。长白山林区号子是在木材采伐、运送劳动中产生,并在长白山林区流传的不同音乐形态的劳动号子的总称。它是中华民族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中创造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了汉、朝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是揭示东北地区民间音乐文化形成的活化石,因此,整理和挖掘这笔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深远。本文以长白山林区号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影视拍摄等方法,阐释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歌唱主体的行为,长白山林区号子曲目的时空分布、传承机制,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功能及蕴含的价值,进而揭示人类的生计劳动对人类歌唱行为的影响及意义。本文的基本构架为:绪论、正文与结论三大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围绕以伐木为手段的生计活动与人类的歌唱行为,阐述选题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动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生计移民的流入与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形成。晚清以来,关内及朝鲜半岛天灾人祸交错,大量破产的农民不顾清政府的“禁令”涌入长白山区求生存,其中一部分人选择以砍伐、运木劳动为生计手段,长白山林区号子由此而发源。长白山林区号子先后以不同身份的人群为承载主体,广泛流布于长白山林区的江河、铁路沿线及各大楞场。第三章阐述了长白山林区号子的种类及形态。该章剖析了“伐区作业”“运材作业”“贮存作业”生产环节的不同劳动方式对长白山林区号子的音乐结构、力度、节拍、旋律等音乐元素的深刻影响,进而阐释了生计劳动与林区号子音乐形态之间的深层关联。第四章阐释了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功能与价值。长白山林区号子在劳动过程中具有激发力量、纾解疲劳、信息传达和标识角色的功能。除此之外,长白山林区号子还具有彰显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促进长白山林区社会的族际融合、推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社会价值。第五章主要阐述了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未来走向。随着机械臂力逐渐取代人力,长白山林区号子流布的数量持续减少,特别是自长白山林区全面停止采伐以来,原木生产劳动完全退出了长白山林区,与这些劳动相伴而生的林区号子也随之走向没落。如何保护与传承长白山林区号子便成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课题。最后是全文的结论部分。长白山林区号子以其多样的功能,满足了不同形式的采伐劳动的多重需求,致使以运木为生计手段的汉、朝移民与它结下不解之缘,成为长白山生计文化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整合不同民族文化元素的音乐符号,承载汉、朝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能唤起每一个汉族、朝鲜族成员的家国情怀及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进而促进了长白山林区社会的族际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一体化的进程;它彰显了移民群体“其境愈困,其志愈坚”的精神追求,为长白山林区的林业转型发展乃至东北经济振兴提供精神保障。

王卫星[2](2020)在《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文中指出66年前,新中国在内蒙古包头创建了包钢,获评“百年老店”的企业文化底蕴是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企业传播学诞生于1923年,由英国人桑德拉·奥利弗教授最早提出。企业传播学是研究企业如何运用组织效能、传播媒介与社会交流的学科。新媒体时代,诸如“华为”“宝武集团”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企,企业文化传播已经从“软实力”转化为产品畅销和企业发展的“硬核”。包钢集团亟需拥有专业的,尤其是基于市场化分工形成的新媒体传播团队,也缺乏基于市场竞争的传媒技术和推广模式。包钢的新闻传播类工作具有大型国有企业的组织属性,实际仍以宣传部引领企业传统媒体为主的运行格局。因相对保守的宣传理念,企业文化传播的认知有待更新。在融媒体视阈下,具有对内传播受众与对外传播发端双重条件的员工群体,受制度约束与意识认同的局限,导致包钢企业文化双向传播中,媒介延伸到人的未融合、不互动、不高效。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载体中,新媒体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传播面狭窄,削弱了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力,进而局限了包钢的社会影响力。本文具体点出问题:相关包钢的视频尤其是宣传片,内容同质化,不精致不活泛,格调高大上、枯燥、教条,格式千篇一律;短视频“生拍直传”较多,影响企业文化产生高辨识度的传播效果;媒介上,对内传播渠道单一,对外传播途径固化,富于泛众化发布,而缺少分众化细分,在跨界印象与垂直推送方面需要强化。针对问题探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多样化视频传播,提取包钢企业文化精髓,改善内容和表现手法在创作与制作上的不足;新媒体产品须加专业化技术分类处理,加强对细节的把握;拍摄专业纪录片,具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接地气而充满人情味。策略:首先,在包钢现有新媒体产品的基础上,布局传播类型的多元化。以短视频为主,多渠道网络传播,精准推荐,分场合、分对象、分层次的对外传播,制作“1+1>2”高附加值的新媒体产品。其次,注重人文关怀的拍摄取材,刻画细节表达,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改善内容表现力的不足。还要增强视频传播力度,拓展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提高包钢跨界、跨行业的知名度。综合运用网络传播平台、社交媒体,员工发挥协同效应显着增强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着实扩大包钢的社会影响力。传媒转型升级飞快,5G已来,互联网+等等。笔者选题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缘起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现状与趋势及工作经历的观察与思考;基于暑期调研访谈结合视频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做了对包钢企业文化传播模式的探析研究。目前对“视频化传播国有企业文化”的研究较少,具体到“视频化传播包钢企业文化的研究”微乎其微。这也说明包钢的影响力还不够大。长期以来,关于“视频化传播国有企业文化”的研究存在薄弱环节而出现研究空档。“国有企业文化传播”这一大块研究“田野”势当倍加珍惜并开发应用。综上,本论文谨此展开研究,以期解决问题。正文分六块:引言+四章+结语。引言,介绍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内容创新及预期效果。第一章,概论新媒体时代的企业传播,层递引论企业传播学,具体到企业文化传播的论述。第二章,更具体论述包钢企业文化传播,以包钢企业形象引入包钢企业文化正题,以图表、框架式分类研究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视频。从包钢企业媒体定制传发的三大网络视频平台,选取含有“包钢”内容的各类视频,做了311个视频分析,从中提取包钢企业文化传播元素,部分在附录表中做了详细深入分析。笔者调研包钢新闻宣传部门,查找资料,归纳总结出《包钢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第三章,因包钢传统媒体《包钢日报》及“包钢电视”存在企业文化传播的内容偏差与渗透不足等问题,着重从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分析与传/受状况调查,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笔者谨以有限的文学思维提炼确定标题,以新闻传播学理论及新媒体理论支撑论证。采用了实地与网络相结合的调查研究方法:调查访谈包钢三个基层单位轨梁厂、无缝厂、动供厂,合计227名基层及一线员工,并作答55份调查问卷;网络回收1188份有效调查问卷,按每份答卷的答题速度、认真态度、思考创见三个要素,筛选出作答质量比较高的问卷713份;笔者融合了相当于长期田野调查的十几年工作体察。以期量化与质化相结合做研究。另外,调查访谈了包钢媒体从业人员。综上,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概括为:一部神曲《草原晨曲》;一匹神马“双翼神马”;一场历史性的重大剪彩“周恩来总理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将包钢企业文化浓缩传播为公众难忘的包钢印象。传播包钢企业文化正能量的载体以主打产品品质与颂扬榜样典型人物为主,包钢产品品牌对外传播成效显着,但是过度的典型人物宣传反而“以少盖多”忽略了众望所归的对基层员工的传播。包钢企业文化传播,赋权在宣传部,赋能在新闻中心,实际仍存在重视对内传播而轻视对外传播的问题。第四章,重点从包钢新媒体传播路径与策略展开论述。做了媒介影响分析,传播内容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度与满意度分析。新媒体路径分析了:包钢融媒体的传播规划、公众号的运行、新媒体产品呈现进程的媒介影响、传播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及满意度分析。关于新媒体如何呈现包钢企业文化的传播策略,摘要概括四个不同角度给出结论:深入了解包钢企业文化内涵,掌握基层的鲜活的素材;把握企业媒体的传播节点,厘清多重传播价值链接;优化公众号的内容,促动包钢员工个人或团队自发的对外传播;以全媒体思路与措施,拓展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持续扩大包钢的影响力。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创新虽有不足之处,但可为其他企业运行企业文化传播提供传播模式的启示。本文将新闻传播学与企业文化传播理论相结合,调查数据,探测传播进路补充了一些研究空位;通过5W、第三人效果、精准推荐、后受众等新闻传播学理论,探析研究包钢企业文化传播,对其他企业文化传播或有借鉴与参考价值。

魏梦莹[3](2020)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文中提出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源于俄罗斯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与传播,既是俄罗斯传统中国形象的延续,同时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生变化。本论文以佩列文、索罗金、克鲁萨诺夫等八位作家笔下涉及中国形象的文学文本为研究基础,利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将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归纳为三种类型: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分别具有哲理性、独立性、实验性等特点。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源于18世纪俄国人构建的“哲人之邦”形象。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它依然是作家关注的重点,以库切尔斯卡娅笔下的“墨家经典”,佩列文笔下的“梦境典故”和道家学说为代表。他们对中国经典的理解更深刻,引用更准确,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库切尔斯卡娅塑造的“墨家经典”是主人公精神迷茫期的“避风港”,其目的在于借“异国情调”消解当代俄罗斯人文化身份迷失的焦虑。佩列文在借鉴中国“梦境典故”时,常掺杂着对道家学说的思考。他将中国哲学思想消融于主体意识之中,并提升到美学高度,使其笔下的中国形象具有一种诗意和神秘主义特性。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是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尤为突出的一类中国形象。在当代俄罗斯作家眼中,中国不再是考量西方问题的参照物,而是具有自身特色和独立性的世界大国。中国的成功引起他们注意,于是在当代俄罗斯文学中流行起“中俄联姻”的主题,其根源可追溯至19世纪“欧亚主义者”对中国的畅想。克鲁萨诺夫笔下的“中俄混血沙皇”、扎伊奇克笔下的“欧亚帝国”就属这种类型。而这类形象的产生,与近年我国国家实力的提升与国家影响力的扩大紧密相关,是俄罗斯作家对当代中国认知的一种呈现和理解。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源于19世纪“黄祸论”对俄罗斯人的影响。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它依然是作家关注的重点,且表现出鲜明的实验性,主要体现在克利莫夫斯卡娅笔下诡异的“中国蓝烟”,多连科笔下“滑稽可笑”的中国道士,索罗金笔下令人担忧的“CHINA XXI”(21世纪的中国)等形象中。克利莫夫斯卡娅的中国书写,在于借中国劳工形象审视苏联社会,影射肃反运动给人民留下的恐惧与创伤。多连科笔下的“滑稽”道士,在于借中国道教讽刺普京,与他个人的政治立场紧密相连。索罗金笔下的中国书写,则体现出当代俄罗斯人在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时,所产生的危机意识和“羡嫉心理”。

张军广[4](2019)在《非洲孔子学院发展中的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研究》文中认为本土化是非洲孔子学院发展的关键,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是非洲孔子学院发展的重要抓手。但无论是非洲孔子学院的本土化发展,还是本土汉语教师培养,都必须和当地政治经济状况、社会文化传统、教育政策等因素相适应。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前提,本研究以促进非洲孔子学院实现内涵式发展,增强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聚焦非洲孔子学院本土汉语师资建设问题。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宏观呈现全球背景下非洲孔子学院当前的发展状况、特色和面临的挑战;依据组织变革中的内外驱动力等有关理论,对影响非洲孔子学院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社会文化、教育生态、汉语需求、课程设置和教学等进行较深入的中观分析;微观上,通过深度剖析肯尼亚孔子学院发展及本土汉语教师学习、从教和成长的典型个案,探究非洲孔子学院发展和本土汉语教师培养之实践路径。研究发现,宏观层面上,非洲孔子学院的办学规模快速增长,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但也存在因环境特殊、需求快速增长及其他因素造成的师资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如何进一步取得所在国家政府和民众的广泛认同与支持,推动汉语进入所在国大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实现本土人才培养的提质增效是非洲孔子学院发展过程中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观上看,非洲孔子学院对本土汉语人才培养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人才培养数量、质量、学历层次、课程设置和教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民众学习汉语的多样需求,形成了一定的本土化发展特色,但所在国家的社会状况、经济条件、多语环境、社会文化及教育传统等问题也对孔子学院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内容、形式及层次提出了更多样化的要求。微观分析发现,受当地教育环境及现有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模式影响,本土汉语教师成长面临着从专业选择、语言学习、就业到职业发展等多方面困难。非洲孔子学院发展和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是一项系统过程。基于自身的职能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非洲孔子学院需要从被动适应式发展转向主动内涵式发展,推动汉语进入当地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本土汉语师资标准、教育体系及质量保障制度建设,提高汉语及孔子学院的社会认知度和认同度,树立孔子学院“汉教”品牌。本土化是非洲孔子学院发展、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然途径,但鉴于非洲孔子学院发展及本土汉语教师培养问题的复杂性,探索适合非洲场域的孔子学院本土化发展和本土汉语教师培养道路,任重而道远!

朱宝莉[5](2019)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 ——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为例》文中提出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问题的“重灾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近几十年来,一些民族地区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纷纷开启了以旅游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收减贫之路,旅游扶贫已然成为我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战略选择。上世纪90年代中期,贵州省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一条以“民族村寨”为基本单元的乡村旅游扶贫发展之路,从区域层面来看,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扶贫成效。现阶段,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村寨贫困人口受益成为了当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落脚点。长期以来,政府主导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的典型特征,也是旅游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扶贫目标进一步向重点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聚焦,此种单纯依靠政府的旅游扶贫模式在实践中日渐暴露出了不足。政府主导下的旅游扶贫虽然可在短期内能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扶贫成效,暂时改善民族村寨和居民的贫困面貌,但并不足以从根本上为消除贫困提供持久性的保障和支持。就旅游扶贫开发而言,其在本质上系一种兼具了产业性和社会性特征的扶贫方式,贫困居民脱贫是旅游扶贫开发的合法性基础,经济运作的成功则构成了旅游扶贫成功的先决条件。在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不同利益相关者价值诉求和行动逻辑上的冲突,既可能对旅游扶贫的可持续性带来不利影响,也可能使旅游扶贫偏离本来的扶贫目标。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重要的是要在确保贫困人口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达成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平等协商、有效合作的实现。因此,亟需构建一套能切实保障村寨贫困人口获益的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文章在总体上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进行展开。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和分析,形成对影响民族地区旅游扶贫问题的初步认识;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和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案例地旅游扶贫开发中贫困人口受益状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进一步明晰其中存在的问题;再次,综合运用反贫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等,对影响民族村寨居民旅游扶贫效应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为确保贫困居民旅游脱贫目标的实现,主张建立民族村寨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并结合案例地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应对措施。通过系统考察和论证,文章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当前民族村寨贫困人口普遍受益不足的现状,进一步印证了完全由政府主导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精准扶贫的现实需求,亟需实现扶贫体制机制上的转变;其二,民族村寨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不足是阻碍地区旅游扶贫目标实现的最大障碍,旅游扶贫中必须注重贫困人口的主体性地位的发挥;其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过程是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斥着“权力—利益”纷争的博弈过程。找到参与各方利益上平衡点,协调多元主体间的关系是保证旅游扶贫目标实现的关键。其四,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构建一个以贫困人口为核心,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至关重要。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整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本课题的研究视角给予了必要说明;其次对国内外旅游扶贫的研究现状和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阐述;最后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并指出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本课题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的概述。本研究主要涉及的理论有反贫困理论、内源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反贫困理论为旅游扶贫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了贫困的内涵和外延、反贫困历经的各主要发展阶段及关注内容;内源发展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支撑。基于以上两章的梳理和分析,本章中初步提出了研究假设:一是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开发中主体性地位必须得以确立;二是多元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协同和合作机制建立是保障贫困人口受益的关键。第三章是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概况的介绍和回顾。具体内容包括近些年来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出台的相关经济和文化政策;贵州旅游开发的过程,以及贵州独特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历程、路径和已经取得的重要成绩。第四章是对案例地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的受益状况的调查和分析。首先,分别介绍了两个案例地---黔东南州的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各自的社区概况、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和社区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其次,从贫困人口的经济受益和非经济受益两个方面对村寨贫困人口的实际旅游受益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最后,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影响案例地居民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的具体因素入手,探索了居民旅游扶贫效应感知、居民对旅游扶贫政府管理评级和旅游扶贫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居民对旅游扶贫经济和社会正效应、居民对政府管理评价均显着影响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支持度和满意度,其中居民对政府管理政策评价影响程度最高;尽管两地旅游发展历程和特点存在差异,但从社区获益来看,两地旅游收益大部分均被外来经营者和少数社区精英所获取,而当地贫困人口实际承担了更多的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体现出极大的不公平。第五章是对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各参与主体的行动逻辑和策略分析。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将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社区和贫困人口等五大类,并以具体案例地为例分析了各自主体参与旅游扶贫的行动逻辑和发展策略(因当前力量较弱,对民族村寨社区旅游影响不大,没有单独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在旅游扶贫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不连续、权利分配的不平衡和组织力量的不均衡等是造成旅游扶贫效应低下的滥觞。第六章为民族村寨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及路径选择。基于合作型反贫困的基本要义和现实的推逼,亟待构建一套能切实凸显村寨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的多元合作的旅游扶贫机制。首先对五大主体在旅游扶贫中的角色和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具体路径和策略:贯彻“有限政府”理念;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挖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对接外部市场;推进社区精英为引领的民族村寨组织化建设;从产权改革角度保障贫困人口的利益所得等。

晁晓峰[6](2018)在《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纪录片家族中意识形态性最强、与政治关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文献纪录片具有弘扬主旋律、进行国族建构和社会整合的功能。修辞是语言发出者利用语言的选用和调整,以产生说服或认同效果为目标。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是创作者通过选择题材内容、采用一定的创作策略、风格,组合使用影像视听语言,创作出文献纪录片文本,目的是使观众认同作品所承载的意识形态。本文认为,中国文献纪录片的主导风格是格里尔逊式和形象化政论。在中国文献纪录片多个发展阶段中,这两种风格以强烈的观点倾向性和兼容性较强的修辞策略,成为构建国家民族、塑造集体记忆、反映当代意识形态的有力形态。根据政治经济、媒体政策、文艺思潮等外部因素进行权力支点选择是进行政治修辞的必要前提和措施。本文将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2年是意识形态的人文化呈现时期,这一时期创作者用“纪录”突破“汇编”美学,主要选用文化作为支点,利用纪录山川河岳进行国家民族精神的建构。1993-2002年受到纪实观念影响,以伟人题材作品为代表的这一时期文献纪录片利用平视的视角和故事化的讲述方式进行主旋律的弘扬。2003-2010年的创作思潮受到新纪录电影的影响,在重大历史题材和人文历史题材作品中充分利用情景再现等新虚构纪录手段,对历史进行当代的编织,完成符合当下意识形态的诠释。在政策的主导下,2010年开始,纪录片进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在对时代主题的反映中,非逻辑的论证这一政治修辞手段被广泛运用到“中国梦”、“反腐”等现实题材作品中,完成了当下国家主题展现的政治修辞。在纪录、诠释和论证三种政治修辞手段的选择中,每个阶段都体现出了不同的使用特征。它们的组合使用形成了文献纪录片不同的形态风格。它们内在的关联互动生发了文献纪录片的艺术性质。

戚剑玲[7](2018)在《古弦新韵 ——京族独弦琴文化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南方海疆跨界民族——京族的民间器乐文化独弦琴艺术有着独特的文化传承机制和跨文化交流意义,同时在当代彰显出衔接中外文化的中介能动价值。“京族独弦琴艺术”作为京族器乐文化的代表,在201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京族独弦琴艺术的发展与变革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京族独弦琴从少小民族的民间民族乐器,变为一种国家层面的文化展示,其发展动因可分为内源式动因以及外源式动因。当下各少数民族在国家的支持下,自我意识、文化自觉、民族自觉得到提升,这是京族独弦琴艺术发展的内源式动因。其外源式动因则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国家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纳入国家非遗体系的过程,既是一个多元一体文化格局整合与更新的过程,也是少数民族文化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过程。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时代背景下,京族独弦琴艺术的发展成为中国京族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众多少数民族代表性器乐文化现当代发展的一个缩影。京族独弦琴是其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活载体,他们在神话史诗、历史典籍以及族群日常生活中被不同的话语表述赋予不同的象征。当下的京族独弦琴被赋予了京族礼仪之器、民族重器的社会文化角色,在民间传承、节日场域、学校教育等各个不同的场域皆具有独特的角色定位,关联着各种社会主题的互动和整合。而从文化的协同发展来说,京族独弦琴在中越两国是同源异枝的发展关系,中越独弦琴协同发展的历程及其公共外交价值具有丰富的民族学意蕴。独弦琴艺术在中越两国历史上都曾有过式微的阶段,而到了现当代,由于各种政治与文化的考量,独弦琴艺术又逐渐成为两国显性的国家非遗文化符号之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民间文化交流场域。在当下全球注重差异与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下,获得接续传统、重启新机的历史机遇,并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文价值表达提供了一个民族志案例。在整个变迁过程中,国家少数民族政策以及非遗政策越来越成为塑造京族独弦琴时代意蕴的重要因素。“古弦”与“新韵”之间的张力,建构了当代京族独弦琴文化发展的开放性结构,这种开放性结构有助于京族的当代发展以及中越边疆优良文化生态的维护,同时有利于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

陈培刚[8](2017)在《高师音乐基础课程的多元文化理念与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当今世界的时代背景、国际趋势以及当代中国音乐文化使命出发,对高师音乐基础课程的基本理念作了分析和思考。本文认为当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面临多种挑战:第一、来自单一音乐文化问题的挑战;第二、全球化的挑战;第三、来自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第四、知识转型与社会变革对未来人才新需求的挑战。第五,来自振兴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挑战。由于目前的高师音乐基础课程理念存在单一化倾向:在音乐教育哲学上强调“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知识型上存在着“现代性”特征,在课程文化上存在“欧洲中心”意识,这样的状况造成了学生对世界多元音乐文化产生了认知障碍,扭曲了对“音乐”这个概念的基本认知,对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复兴以及中国音乐文化认同产生了不利影响;并且,由于缺少对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国际理解,中国学生未来走向世界也将面临文化上障碍。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即:将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理念全面渗透到现有的高师音乐基础课程中,从音乐基础课程的不同层面对音乐作出学理剖析,挖掘世界多元文化音乐的内在价值,引导学生对世界多元音乐文化作出全面深刻的反思;用一种新的音乐解释性体系取代原来的欧洲基本乐理,以此走出“欧洲中心”的价值体系,为认识彼此文化的长短建立学理基础,为重新公正、合理地评价不同音乐文化的价值找到新的理论支点,为培养新世纪人才提供必备的国际素养。为此,笔者在对高师音乐基础课程文化理念进行历史回顾、反思的基础上重构了基于多元文化理念的课程设计,提出了新的课程目标、课程设计原则、方法、实施策略,并以《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为例设计了新的课程;提出了基于多元文化课程理念的5种音乐教学方法:1.基于情境认知的身心参与模式(口传也在其中);2.冲突·理解模式;3.连接·分享模式;4.知识众筹模式;5.反思批判模式。

张娣[9](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杨荣国[10](2017)在《“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古代丝绸之路基础上创造性形成的、全方位推进中国与欧亚非各国各领域务实合作的一种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新型多边跨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其致力于欧亚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欧亚非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欧亚非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实现欧亚非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一带一路”倡议是党中央根据全球形势变化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首次在国际社会提出的宏大区域合作倡议,是我国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一带一路”倡议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并获得了相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国际社会和“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仍存在诸多疑虑和误解,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也始终夹杂着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这将严重制约和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和成效。可以说,疑虑与不信任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而如何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同与深厚的社会民意基础将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成败的关键。面对国际社会和“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疑虑、误解和责难,公共外交作为一种改变国际公众心目中一国国家形象定位、培养国际公众对一国的好感、对该国国家利益的理解以及对其政策的支持的外交努力,应该发挥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因此,有必要调动国内各类政府行为体与非政府行为体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和实施以传播丝路文化、传递丝路友谊、讲好丝路故事、弘扬丝路精神为内涵的“一带一路”公共外交,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向“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公众全面、准确、鲜活地展示、宣介和传播“一带一路”倡议,以增进“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公众对“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国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与外部环境、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以及赢得更多的参与者、建设者和支持者。本文在吸收借鉴中西方公共外交理论、结合中西方公共外交实践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外交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观点和方法,提出了涵盖理论分析、历史分析、概念界定、环境评估、战略规划、路径选择等环节构成的“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分析框架,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这一新命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集中阐释了公共外交的基本理论,从基本概念、特点功能、发展历程与发展动力等方面对公共外交的相关概念范畴以及兴起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从理论维度、理论范式、构成要素与运行等方面对公共外交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第二章主要概述了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提出背景和战略意义,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概述与展望的基础上,提出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向“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公众开展和实施“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对于营造“一带一路”良好国际舆论环境、夯实“一带一路”社会民意基础、应对和缓解中国崛起困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第三章主要从主体对象、战略内涵、目标任务、核心理念等方面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相关概念范畴进行了界定和说明;第四章主要从现实基础、挑战障碍和影响因素三方面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实施环境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明确开展和实施“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所拥有的资源与优势以及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第五章主要结合“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目标任务、实施对象、实施环境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战略规划进行了探讨,包括明确“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体制架构、确定“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策略安排、选择“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开展形式、制定“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效果评估体系;第六章主要探寻了“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实践路径,包括构建“一带一路”公共外交话语体系、丰富“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公关模式、拓展“一带一路”公共外交交流领域、推进“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政策布局、加强“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机制建设。

二、2004年能否听到中国企业合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能否听到中国企业合唱?(论文提纲范文)

(1)生计与放歌: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文化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学术的研究回顾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及田野工作
第二章 移民的流入与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发源及流布
    2.1 汉、朝移民的流入与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发源
        2.1.1 汉族移民的流入
        2.1.2 朝鲜移民的流入
        2.1.3 木帮的形成与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发源
    2.2 伐木生计方式与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流布
        2.2.1 长白山林区号子流布载体的变迁
        2.2.2 长白山林区号子流布曲目的量变
        2.2.3 长白山林区号子流布方式的多元
        2.2.4 长白山林区号子流布路径的嬗变
第三章 原木生产劳动与长白山林区号子的音乐形态
    3.1 长白山林区号子及其组成要素
        3.1.1 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概念
        3.1.2 长白山林区号子的组成要素
    3.2 伐区作业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3.2.1 调查设计工序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3.2.2 集材工序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3.3 运材作业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3.3.1 水力运材工序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3.3.2 机械运材工序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3.4 贮存作业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3.4.1 平地运木工序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3.4.2 上楞工序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第四章 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功能与价值
    4.1 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功能
        4.1.1 激发力量功能
        4.1.2 纾解疲劳功能
        4.1.3 信息传达功能
        4.1.4 利益分配功能
    4.2 长白山林区号子的社会价值
        4.2.1 彰显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4.2.2 促进了长白山林区社会的族际融合
        4.2.3 推动了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
第五章 生计变迁与传承困境
    5.1 长白山林区号子传承困境的表现
    5.2 长白山林区号子传承困境的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感谢辞

(2)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研究意义及选题缘起背景
    (二)文献综述
        1.新媒体时代传播研究
        2.对视频客户端本身及其传播企业的研究
        3.国有企业传播研究
        4.趋向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之处
        1.研究方案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2.研究内容
        3.研究创新
一、新媒体时代的企业传播
    (一)新媒体时代概述
    (二)企业传播
二、包钢企业文化传播
    (一)包钢企业形象
    (二)包钢企业文化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
    (四)三大视频平台中传播相关包钢的报道分析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分析与传/受关系调查
    (一)传统媒体的偏差与不足
    (二)包钢企业文化传播资源分析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传/受状况调查
四、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路径与策略
    (一)包钢新媒体传播路径
    (二)包钢文化传播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及学术会议
    1.发表论文
    2.科研项目情况
    3.参加学术会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3)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二、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俄罗斯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源起与流变
    第一节 古代罗斯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一、“中国”概念的产生:从“希诺瓦”到“契丹”
        二、栋宇峥嵘·物产丰富·勤劳聪慧
    第二节 沙俄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一、贤明的皇帝·品德高尚的智者·勤劳聪明的百姓
        二、“僵化落后的国家”·“停滞保守的民族”
    第三节 苏联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一、骁勇善战·渴望和平·勤劳淳朴
        二、发展迅速·文化底蕴丰富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
    第一节 库切尔斯卡娅笔下的中国文化与“墨家经典”
        一、《莫佳阿姨》中的中国文化空间构建
        二、《莫佳阿姨》中的墨家经典与“兼爱”思想
    第二节 佩列文笔下的“梦境典故”与道家学说
        一、《苏联太守传》中的“南柯梦”典故及其故事形态构建
        二、《夏伯阳与虚空》中的“庄周梦蝶”典故及其象征含义
        三、《变形者圣书》中隐含的道家思想与“神变”主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
    第一节 克鲁萨诺夫笔下的“混血沙皇”与中国文化传统
        一、《天使咬伤》中的人物形象体系划分
        二、《天使咬伤》中的中国文化传统及其误读
    第二节 扎伊奇克笔下的“欧亚帝国”与中国儒家文化
        一、《欧亚交响曲》中的“欧亚帝国”形象构建
        二、《欧亚交响曲》中的中国儒家文化符号
    第三节 佩列文与索罗金笔下的中国文化传统书写
        一、佩列文笔下“天”的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二、索罗金笔下汉语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
    第一节 克利莫夫斯卡娅笔下诡异的“中国蓝烟”
        一、《中国蓝烟》中“危险”的中国劳工形象
        二、《中国蓝烟》中的中国空间构建
    第二节 多连科笔下“滑稽狡诈”的中国道士
        一、《2008年》中具有讽刺意味的道教符号
        二、《2008年》中“滑稽可笑”的道士形象
    第三节 索罗金笔下令人担忧的“CHINA XXI”
        一、《尤》中的负面中国饮食文化隐喻
        二、《特辖军的一天》中停滞保守的“俄罗斯的长城”意象
        三、《糖制的克里姆林宫》中令人焦虑的“中国商品”形象
        四、《暴风雪》中冷酷无情的中国“拯救者”形象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基础研究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非洲孔子学院发展中的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
        1.孔子学院
        2.本土汉语教师
        3.汉语教师本土化
    (三)研究综述
        1.孔子学院发展研究
        2.汉语教师的职业素质
        3.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模式
    (四)研究问题、内容与方法
        1.研究问题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二、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理论基础
        1.组织变革理论
        2.跨文化传播理论
        3.外语教师教育理论
    (二)分析框架
三、“汉语热”下的非洲孔子学院发展态势
    (一)孔子学院全球建设是非洲孔子学院发展的背景
    (二)先发地区是非洲孔子学院发展取向的重要参考
        1.亚欧美及大洋洲地区孔子学院的发展成就
        2.亚欧美及大洋洲地区孔子学院的发展困境与未来走向
    (三)当前非洲孔子学院的发展机遇、成就与挑战
        1.非洲孔子学院发展的关键机遇:中非合作
        2.非洲孔子学院取得的主要成就:规模效益
        3.非洲孔子学院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供需不平衡
四、本土化:非洲孔子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前孔子学院时期汉语在非洲的传播经验
        1.发端:汉语的伴生性传播
        2.发展:汉语的学校传播
    (二)当前孔子学院在非发展的社会环境
        1.非洲的社会、语言和教育
        2.新时期中非合作过程中的语言和文化冲突
        3.本土化是非洲孔子学院发展的基本逻辑
    (三)汉语教师本土化是孔子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1.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现状与成就
        2.本土汉语教师培养面临的困境
        3.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是非洲孔子学院发展的重要抓手
五、非洲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师培养个案分析
    (一)肯尼亚孔子学院及汉语教师本土化背景
        1.社会环境
        2.教育环境
        3.语言教育政策
    (二)肯尼亚汉语教学及教师需求
        1.专门用途汉语需求分析
        2.大中小学汉语教学及本土教师需求分析
    (三)肯尼亚孔子学院(课堂)的本土化发展
        1.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
        2.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
        3.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
        4.莫伊大学孔子学院
        5.内罗毕广播孔子课堂和鲁辛加学校孔子课堂
    (四)孔子学院中的本土汉语教师:个体成长的案例
        1.“我选汉语”
        2.“我去中国学习”
        3.“我回来教汉语”
        4.“我想回中国读博”
六、非洲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师培养建议
    (一)非洲孔子学院本土化发展策略
        1.寻求差异化政策供给
        2.推动当地汉语教育政策变革
        3.优化应对挑战的对策
    (二)非洲本土汉语教师培养对策
        1.分步推进本土汉语教师标准建设
        2.协力构建本土汉语教师教育体系
        3.完善本土汉语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 A 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招生简介(英文版)
附录 B 2018年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招生简章
附录 C Questionnaire(S4-7)
附录 D Questionnaire(S8)
附录 E 狮子小学问卷调查原始统计结果
附录 F 本土老师访谈提纲
附录 G 本土汉语教师访谈节选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 ——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学术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民族村寨旅游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田野点的选择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1.4 研究思路、限定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必要的限定和说明
        1.4.3 研究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和技术路线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反贫困主要理论
        2.1.1 经济增长的反贫困理论
        2.1.2 权威干预反贫困理论
        2.1.3 参与式反贫困理论
    2.2 内源性发展理论
        2.2.1 内源性发展理论的背景和内涵
        2.2.2 内源式发展和外源式发展的区别
        2.2.3 内源式发展理念的旅游利益相关者分类
        2.2.4 内源式发展与精准扶贫的契合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1 利益相关者影响
        2.3.2 利益相关者参与
        2.3.3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2.3.4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本章小结
第3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概况
    3.1 特色村寨建设与旅游扶贫
        3.1.1 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
        3.1.2 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和开发的相关政策
        3.1.3 特色村寨建设助推旅游扶贫开发
    3.2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过程
        3.2.1 贵州贫困现状和原因
        3.2.2 贵州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
        3.2.3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历程
    3.3 贵州旅游扶贫取得的成绩
        3.3.1 乡村旅游是贵州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
        3.3.2 贵州乡村旅游扶贫成绩显着
    本章小结
第4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应
    4.1 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发展概况
        4.1.1 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社区概况
        4.1.2 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旅游资源概况
        4.1.3 岜沙苗寨和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4.2 两个村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实际受益状况
        4.2.1 两个村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经济受益
        4.2.2 两个村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非经济受益
    4.3 两个村寨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调查
        4.3.1 研究假设
        4.3.2 问卷设计与调查
        4.3.3 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效应感知
    4.4 两个村寨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的验证与分析
        4.4.1 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感知差异分析
        4.4.2 村寨居民旅游扶贫感知对旅游态度的影响
    4.5 两个村寨贫困居民旅游参与存在主要问题
        4.5.1 贫困居民参与度有待提高
        4.5.2 村寨整体参与层次较低
        4.5.3 贫困居民旅游受益的持续性不强
        4.5.4 贫困居民旅游参与的可实现性不强
    本章小结
第5章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原因
    5.1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政府因素
        5.1.1 科层制工作机制自身影响了扶贫实效
        5.1.2 重经济发展轻扶贫目标
        5.1.3 地方政府的“自利性”
    5.2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市场因素
        5.2.1 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益贫性体现不足
        5.2.2 旅游漏损弱化了扶贫效应
        5.2.3 旅游企业的逐利本质与扶贫的弱关联性
    5.3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社区因素
        5.3.1 社区权利约束
        5.3.2 社区精英俘获
        5.3.3 农村基层组织功能的缺位
    5.4 影响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应的贫困人口因素
        5.4.1 参与旅游的动力不足
        5.4.2 参与旅游的资本不足
    本章小结
第6章 民族村寨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和路径选择
    6.1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背景和意义
        6.1.1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背景
        6.1.2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意义
    6.2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理念和内容
        6.2.1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理念
        6.2.2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内容
    6.3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基础和原则
        6.3.1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基础
        6.3.2 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构建的原则
    6.4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不同主体角色职能定位及相互合作
        6.4.1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不同主体的角色职能定位
        6.4.2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不同主体的合作机制
    6.5 民族村寨多元合作旅游扶贫机制的实施路径
        6.5.1 贯彻“有限政府”的旅游扶贫开发理念
        6.5.2 激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的内生动力
        6.5.3 依托本地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6.5.4 精英引领民族村寨的组织化建设
        6.5.5 从制度上保障贫困人口的利益所得
结论
附录1
附件2
参考文献

(6)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 文献纪录片的内涵与外延
        (二) 文献纪录片文本的政治修辞现象
    二、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 对文献纪录片的综合研究
        (二) 对“纪录片修辞”的研究
        (三) 和“纪录片政治修辞”相关的研究
    三、本研究展开思路
        (一)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方法和任务
        (二) 本研究的展开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文献纪录片政治修辞的理论架构
    第一节 政治修辞的内涵解析
        一、文献纪录片的意识形态性质
        二、政治修辞:发出意识形态“声音”
    第二节 政治修辞的文本显现
        一、政治修辞的手段:纪录、诠释与论证
        二、政治修辞的主导风格:格里尔逊模式和形象化政论
    第三节 政治修辞的作用机制
        一、权力关系:政治修辞的作用支点
        二、修辞效果:观众对意识形态的认同
第二章 国家话语的人文化呈现:人本主义思潮中政治修辞初现(1978-1992)
    第一节 折射政治动向:作品内容回归现实
        一、反映“拨乱反正”的政治形势
        二、为正面历史人物与革命事件立传
        三、宣传“改革开放”政策
    第二节 “纪录”:政治修辞人文化的主导手段
        一、“人声”出现软化政治话语
        二、与“新闻”分家淡化宣教色彩
    第三节 “论证”:回归逻辑的政论手段
        一、使用“论据”:客观理性的论证手段
        二、“知识”权力:政治修辞的新支点
第三章 主旋律的大众化表达:纪实观念下政治修辞转向(1993-2002)
    第一节 对主旋律的坚守
        一、“一面提示”:用发展成就弘扬主旋律
        二、“合作”模式:对主旋律性质的保障
    第二节 故事化:主旋律表达的大众化策略
        一、将政治观点寓于故事讲述之中
        二、平视视角带来“日常化”效果
        三、故事结构的变化突出叙述主旨
    第三节 故事讲述迎合大众:纪录与诠释相结合
        一、多种纪录手段贴近观众的接受习惯
        二、对文献史料的诠释契合大众心理
第四章 在历史诠释中表现政治:新纪录电影理念下政治修辞变更(2003-2010)
    第一节 “历史相对论”推动对历史的诠释
        一、格里尔逊风格的回归加强政治修辞力度
        二、复归历史题材构建新型文化记忆
        三、红色记忆的强化与国族软形象的“硬化”
    第二节 “新虚构”:诠释历史的技术手段
        一、“情景再现”等手段填补文献空白
        二、“新虚构”的人物串联起历史碎片
        三、与观众的“契约”:通往意识形态的认同之路
    第三节 凸显当下意识形态:历史叙事的政治诉求
        一、与历史的时空对话:强化与重构文化记忆
        二、历史故事的编织带来“主体化”的认同效果
        三、象征与归纳论证导向政治意图
第五章 国家主题的多元化展现:产业化进程中政治修辞新阶段(2011-2017)
    第一节 发展动力:政策与产业的双轮驱动
        一、“意识形态+产业”:纪录片双重属性的确立
        二、政策保障:对重大题材作品创作的扶持
        三、产业助力:新型产业格局带动精品创作
    第二节 国家主题展现方式的多元化
        一、技术美学下政治内容的视听呈现
        二、周期性叙事的戏剧化策略
        三、中国故事的“世界讲述”
    第三节 论证手段主导政治话语表达
        一、“向人民汇报”:政治成就的影像展现
        二、兼容叙事:政治话语的“论证化”表达
        三、非逻辑论证:“论证”手段的发展
余论
    一、文献纪录片政治修辞策略的嬗递
    二、政治修辞的生成:三个手段的共生整合
    三、政治修辞提升文献纪录片的艺术品质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纪录片主要片目(1976—2017)
致谢

(7)古弦新韵 ——京族独弦琴文化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方法
    三、文献综述
    四、田野点介绍
    五、中心论点
第一章 历史记忆的文化符号
    第一节 神话传说中的独弦琴意象
        一、初始形制:大自然的馈赠
        二、神赐之器:融合了大传统和小传统的文化记忆
        三、传统遗产:民族精神的自我隐喻
    第二节 多重源流与角色差异:典籍中之历史角色
        一、独弦琴的前身
        二、各民族同类乐器之名近形异
        三、典籍中的中越同源乐器
    第三节 作为族群遗产与国家非遗符号的独弦琴
        一、独弦琴在京族音乐发展中的角色分析
        二、申遗:国家舞台的现身
        三、文化自觉与角色建构
    小结
第二章 独弦琴艺人的身份重构
    第一节 早期民间艺人的文化角色
        一、民间独弦琴艺人的社会身份
        二、早期独弦琴艺人的角色认同
        三、群体意识的历史积淀
    第二节 文化主体的异质融入:非遗时期之前国家派驻的传承者
        一、政府主导的转型
        二、资源与契机
        三、回馈与互惠
    第三节 非遗时期的传承人:个人特质、社会阶层与地域的交互影响
        一、年龄分布
        二、性别比例
        三、教育程度与职业
        四、参与社区活动状况
    第四节 自我、族性与国家:一位传承人的微型生活史
        一、代际传承下的自然身份
        二、文化实践与身份变迁
        三、身份意识与国家认同意识的叠加
    小结
第三章 仪式场域与展演空间
    第一节 传统哈节仪式空间中的京族独弦琴
        一、京族哈节的仪式场域与独弦琴敬演
        二、非遗的乡土根性及其曾经的历史危机
        三、族群文化的复兴与人文重建的交融
    第二节 镜像视角下的哈节独弦琴:作为国家非遗文化符号的出场
        一、以实体图像为代表的符号展示
        二、以弹奏展演为代表的音律展示
        三、以海洋文化为代表的旅游展示
    第三节 汉族康王节中的京族独弦琴:民族间的共赢汇融
        一、京汉文化互动的历程
        二、京汉文化互动的现实趋势
        三、民族间的共赢汇融
    小结
第四章 独弦琴的现代传承
    第一节 校本课程中的独弦琴: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一、非遗制度影响下的京族地区民族文化教育情况
        二、校本课程中的京族语言文化
        三、校本课程中的独弦琴:改变部分京族青少年的命运
    第二节 族群遗产传承培训与青少年文化认同
        一、传承培训的必要性与多样化
        二、独弦琴传承培训的发展规划
        三、自我文化的形塑过程
    第三节 青少年族群文化认同与国家文化认同
        一、京族族群文化认同与国家文化认同的历史
        二、区域族际关系与族际互动
        三、民族认同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亲诚惠容:中越独弦琴协同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越南音乐背景与音乐分区
        一、国土与人民
        二、音乐地理分区
        三、越南独弦琴音乐历史
    第二节 中国睦邻政策之下的边疆独弦琴交流
        一、中越关系以及中国边境地区的睦邻政策
        二、同源文化交流交往
        三、边疆文化协同发展
    第三节 独弦琴在中越关系中的作用
        一、京族独弦琴作为中越公共外交的优势资源
        二、京族独弦琴公共外交的文化实践
        三、以琴为桥构架桂越边疆友好文化网络
    小结
第六章 古弦新韵的延展
    第一节 曾经的独弦“独语”
        一、逼仄的生境与独语的琴声
        二、族群边界的文化表征
        三、从代际间的线性传承到多样化传承
    第二节 曲目变化的传统基础与现代意愿
        一、族际音乐文化交流的表现
        二、文化差异与多元共生
        三、接续传统,重启新机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文价值表达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表达
        二、多元文化的相处之道
        三、中国非遗制度与民心相通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高师音乐基础课程的多元文化理念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高师音乐基础课程理念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音乐概念的历史回顾
        一、近代以来的音乐文化变迁
        二、中国“音乐”概念词源寻踪
    第二节 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的历史回顾
        一、中国音乐教育审美化的历程
        二、音乐教育审美化的成因
        三、审美:一种效果历史
    第三节 我国音乐知识型的历史回顾
        一、知识型和音乐知识型
        二、音乐知识型的变迁
第二章 高师音乐基础课程理念反思
    第一节 课程哲学的反思
        一、审美取向的音乐教育哲学反思
        二、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崛起
        三、两种哲学是否可以兼容?
    第二节 对课程文化的反思
        一、单一化倾向的隐忧
        二、缺位的多元:少数民族多元音乐文化的生态危机
        三、我国实施多元文化音乐课程面临的挑战
        四、新的抉择:走向多元文化课程理念的音乐课程
    第三节 课程范式的反思
        一、现代性的追求
        二、范式转换的挑战
        三、音乐课程范式变革之路
第三章 高师音乐基础课程多元文化理念的建构
    第一节 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理念的提出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缘起
        二、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理念的提出
    第二节 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理念与多元文化音乐课程
        一、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理念
        二、多元文化音乐课程
        三、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理念与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的区别
        四. 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理念的文化意义
    第三节 高师音乐基础课程多元文化理念的建构
        一、建构目的
        二、建构原则
        三、实施路径
第四章 基于多元文化理念的高师音乐基础课程设计
    第一节 当前高师音乐基础课程设计的基本问题
        一、价值取向
        二、基本要素
        三、基本方法与技术
    第二节 基于多元文化理念的音乐课程目标建构
        一、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二、课程目标确立的原则
        三、基于多元文化理念的音乐课程目标
    第三节 基于多元文化理念的音乐课程内容设计
        一、设计依据
        二、设计原则
        三、设计策略
        四、课程设计范例:《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内容设计
第五章 高师音乐基础课程多元文化理念的实施策略与教学实践
    第一节 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理念关照下的教学策略选择依据
        一、教育的哲学基础
        二、师生伦理
        三、文化、社会、历史与政策
        四、.教育技术基础
    第二节 走向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理念的实施策略
        一、基于情境认知的身心参与模式
        二、冲突·理解模式
        三、连接·分享模式
        四、知识众筹模式
        五、反思批判模式
    第三节 基于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理念的教学实践案例
        一、基于情境认知的身心参与模式
        二、冲突理解模式
        三、连接·分享模式
        四、知识众筹模式
        五、反思批判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上篇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下篇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思考
    五、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公共外交及其基本理论
    第一节 公共外交的兴起与发展
        一、公共外交的概念界定及其辨析
        二、公共外交的基本特点与功能
        三、公共外交的发展历程与动力
    第二节 公共外交的理论体系
        一、公共外交的理论维度
        二、公共外交的理论范式
        三、公共外交的构成要素与运行
第二章 “一带一路”倡议与公共外交
    第一节 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一、新中国成立后寻求国际承认的公共外交
        二、改革开放后服务经济建设的公共外交
        三、冷战结束后强调和平发展的公共外交
        四、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理念与方略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公共外交
        一、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背景
        二、 “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内涵
        三、国际社会对 “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反应
        四、中国实施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战略意义
第三章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概念界定
    第一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主体对象
        一、主体选择:政府与非政府行为体
        二、对象确定:域内外国家公众
    第二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战略内涵
        一、传播丝路文化
        二、传递丝路友谊
        三、讲好丝路故事
        四、弘扬丝路精神
    第三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目标任务
        一、短期目标:消除疑虑误解、提升 “一带一路”认同
        二、中期目标:夯实社会民意基础、增进各国战略互信
        三、长期目标:强化共同体意识、化解中国崛起困境
    第四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核心理念
        一、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理念
        二、开放包容、互鉴互融的文明共同体理念
        三、复兴发展、互存互荣的命运共同体理念
第四章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实施环境
    第一节 实施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现实基础
        一、理论基础:中国外交思想与理论的创新与丰富
        二、实践基础:中国公共外交工作的拓展与深化
        三、资源基础:硬实力与软实力资源的潜能与优势
        四、经验借鉴:国外公共外交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第二节 实施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挑战障碍
        一、中国崛起的结构性矛盾
        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偏见
        三、国际舆论的歪曲与抹黑
        四、域内外大国的干涉与影响
        五、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的挑战
        六、国民素质与外交素养偏低
    第三节 实施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影响因素
        一、国内支撑体系的有效性
        二、文化与文明间的融合度
        三、域内外国家的政治社会环境
        四、国家间关系与地区地缘形势
第五章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战略规划
    第一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体制架构
        一、机构设置与定位
        二、隶属关系与层级
        三、权责分配与分工
        四、组织运行与管理
    第二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策略安排
        一、主题形象策略
        二、信息传播策略
        三、公关营销策略
        四、人文交流策略
        五、危机管控策略
    第三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形式选择
        一、媒体网络公共外交
        二、文化宗教公共外交
        三、跨国企业公共外交
        四、对外援助公共外交
        五、华人华侨公共外交
    第四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效果评估
        一、效果评估的理论依据
        二、效果评估的方法技术
        三、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
        四、效果评估的过程控制
第六章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构建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话语体系
        一、 “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战略
        二、 “一带一路”国际话语创新
        三、 “一带一路”国际话语传播
        四、 “一带一路”意见领袖培养
    第二节 丰富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公关模式
        一、政府公关:政府主导下的公关外交
        二、游说外交:政府与民间合作的公关外交
        三、委托外交:非政府部门的公关外交
        四、战略沟通:项目运作下的公关外交
    第三节 拓展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交流领域
        一、教育学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二、科技医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三、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四、体育旅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推进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政策布局
        一、针对域内大国公众的公共外交
        二、针对域外大国公众的公共外交
        三、针对域内中小国家公众的公共外交
        四、针对域外中小国家公众的公共外交
    第五节 加强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机制建设
        一、高层磋商机制
        二、交流对话机制
        三、整合引导机制
        四、人才培养机制
        五、投入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2004年能否听到中国企业合唱?(论文参考文献)

  • [1]生计与放歌: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文化解读[D]. 刘海波. 延边大学, 2020(05)
  • [2]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D]. 王卫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 魏梦莹. 黑龙江大学, 2020(01)
  • [4]非洲孔子学院发展中的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研究[D]. 张军广.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1)
  • [5]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 ——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为例[D]. 朱宝莉.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6]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研究[D]. 晁晓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5)
  • [7]古弦新韵 ——京族独弦琴文化发展历程研究[D]. 戚剑玲. 云南大学, 2018(01)
  • [8]高师音乐基础课程的多元文化理念与教学研究[D]. 陈培刚.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1)
  • [9]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10]“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战略研究[D]. 杨荣国. 兰州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2004年我们能听到中国企业的合唱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