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灌注损伤心肌线粒体呼吸酶系的变化及川芎嗪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宋欣丽[1](2021)在《龙牙楤木总皂苷抗MIRI机制研究及中成药防治MIRI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1.通过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龙牙楤木总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且探讨其保护作用是否与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内质网应激有关。2.通过Meta分析方法对中成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疗效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使用中成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通过结扎左前降支30min后复灌,构建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组分别按50、100、200mg/(kg·d)灌胃处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测定大鼠心肌梗死面积,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的含量,TUNEL(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中线粒体结构和形态变化,提取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线粒体,活性氧荧光(DCFH-DA)探针法观察线粒体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变化、JC-1荧光探针法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比色法观察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形成及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变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内质网经典信号通路PERK-eIF2α通路中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kinase R-like ER kinase,PERK)、p-蛋白激酶R 样内质网激酶(p-protein kinase R-like ER kinase,p-PERK)、真核起始因子 2(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eIF2α)、p-真核起始因子 2(p-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p-eIF2α)相关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PERK、eIF2α中mRNA的含量。2.临床研究:通过全面搜索并筛选数据库中自建库到2021年1月1日以来发表的关于中成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对相关结局指标利用RevMan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乳酸脱氢酶(LDH)等。研究结果实验研究:实验一:TTC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心肌梗死面积占总心肌面积百分比分别为:0%、72%、56%、52%、31%。其中,与sham组相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组心肌梗死面积所占比例明显增加,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提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龙牙楤木总皂苷各剂量组和I/R组相比较,从各组心肌梗死面积所占百分比可见,龙牙楤木总皂苷各组梗死面积比值均低于I/R组,并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加,心肌梗死面积所占比值逐渐降低,统计学分析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剂量组统计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龙牙楤木总皂苷中剂量组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龙牙楤木总皂苷高剂量组结果提示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TUNEL染色结果显示,从颜色上看,sham组:大部分心肌细胞的细胞核呈现为蓝色;I/R组:大部分心肌细胞的细胞核呈现为黄褐色;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黄褐色细胞核所占比例介于sham组和I/R组之间,但呈逐渐减少的趋势。sham组细胞凋亡很不明显,可见存在少量散在凋亡细胞;具体的凋亡细胞百分比见下表。与sham组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百分比则明显增加,阳性凋亡细胞数明显升高,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提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龙牙楤木总皂苷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酶联免疫法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CK-MB、cTnT含量,均有所显着升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龙牙楤木总皂苷低剂量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P>0.05),龙牙楤木总皂苷中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龙牙楤木总皂苷高剂量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实验二:透射电镜结果显示:sham组心肌细胞大小及形态基本规则,肌原纤维排列规则;肌细胞内线粒体丰富,线粒体结构完整、形态规则,线粒体内脊排列密集、结构清晰。I/R组心肌细胞大小及形态有较大差异,可见萎缩及坏死肌细胞,肌原纤维排列紊乱;肌细胞内线粒体分布不均,部分聚集,线粒体大小及形态有较大差异,内脊大多模糊。龙牙楤木总皂苷低剂量组心肌细胞形态有一定差异,肌原纤维排列不规则;肌细胞内线粒体丰富,线粒体肿胀,内脊扩张、大多结构模糊;中剂量组心肌细胞大小及形态稍不规则,细胞核呈长梭形,肌原纤维排列稍不规则;肌细胞内线粒体丰富,线粒体结构完整、形态规则,线粒体内脊部分结构清晰、部分模糊;高剂量组心肌细胞大小及形态基本规则,肌原纤维排列规则;肌细胞内线粒体丰富,线粒体结构完整、形态规则,线粒体内脊排列密集、结构清晰。DCFH-DA探针法检测ROS水平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ROS水平均显着升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ROS水平呈现出逐步走低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比色法观察ATP水平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ATP水平均有所降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ATP水平呈现出逐步增高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JC-1荧光探针法观察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水平均有所降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水平呈现出逐步增高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比色法观察SDH活性水平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SDH活性水平均有所升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SDH活性水平呈现出逐步走低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实验三: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ERK、eIF2α的表达。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PERK、eIF2α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而与I/R组相比较,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PERK的表达也没有明显改变,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PERK、p-eIF2α的表达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p-PERK、p-eIF2α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p-PERK、p-eIF2α表达水平呈现出逐步走低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P<0.01,P<0.01,P<0.01)。qRT-PCR 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ERK、eIF2α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PERK、eIF2α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PERK、eIF2α表达水平呈现出逐步走低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P<0.01,P<0.01,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 sham组相比,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PERK、eIF2α的表达没有明显改变,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而与I/R组相比较,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PERK、eIF2α的表达也没有太大差异,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P>0.05,P>0.05)。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PERK的表达。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p-PERK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p-PERK表达水平呈现出逐步走低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eIF2α的表达。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p-eIF2α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p-eIF2α表达水平呈现出逐步走低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龙牙楤木总皂苷低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研究:最终纳入研究96项,中文文献92篇,英文文献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CK-MB(SMD:-1.86,95%CI:[-2.33,-1.38],I2=95%,P<0.00001);CK(SMD:-102.21,95%CI:[-129.34,-75.09],I2=100%,P<0.00001);cTnI(SMD:-0.80,95%CI:[-0.97,-0.62],I2=99%,P<0.00001),cTnT(SMD:-1.55,95%CI:[-1.8,-1.3],I2=100%,P<0.00001);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MD:-0.42,95%CI:[-0.34,-0.51],I2=45%,P<0.00001);不良事件发生率(MD:-0.28,95%CI:[-0.22,-0.36],I2=12%,P<0.00001);LVEF(SMD:-4.89,95%CI:[-3.9,-5.87],I2=86%,P<0.00001);HsCRP(SMD:-5.04,95%CI:[-6.92,-3.16],I2=99%,P<0.00001);MDA(SMD:-4.25,95%CI:[-5.22,-3.28],I2=99%,P<0.00001);SOD(SMD:-15.26,95%CI:[-10.74,-19.78],I2=99%,P<0.00001);NO(SMD:-15.26,95%CI:[-5.29,-7.51],I2=97%,P<0.00001);LDH(MD:-13.83,95%CI:[-20.31,-7.35],I2=0%,P<0.00001)。研究结论1.龙牙楤木总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减少心肌酶漏出,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损伤心肌组织和线粒体结构,抑制SDH活性,同时降低ROS生成,减缓蛋白磷酸化,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线粒体功能障碍、抑制内质网应激的过度激活有关。龙牙楤木总皂苷的保护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发挥大鼠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最适有效剂量在200mg/(kg·d)左右。2.中成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疗效肯定,尤其在降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效果显着,但鉴于纳入研究数量偏少、样本量较小、方法学质量偏低,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段飞鹏[2](2018)在《速效救心丸对糖氧剥夺诱导心肌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缺血性心脏病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生命的一类重大疾病,这一类疾病占我国居民疾病死亡的40%以上。缺血性心脏病多是由于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病变,管腔狭窄,从而引起心肌供血不足,甚至心肌梗死的心血管疾病。速效救心丸是由川芎和冰片等制成的滴丸型中成药,临床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缓解心肌梗死症状,是由国家级中成药制剂专家章臣贵教授研制成功的现代中药制剂,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经典理论与现代制剂技术的首次结合产物,具有吸收快、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疗效高、服用方便等特点,在临床急救以及常规治疗中均取得很好的疗效。但目前速效救心丸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因而本课题将对其物质基础以及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以期阐明其物质基础及药效作用机理,并为其二次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目前抗心肌缺血类药物的研究,多集中于在扩张血管、溶栓、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血管新生等改善血流的角度去评价药物的抗心肌缺血作用,从源头上改善心肌缺血的病理状态。在血栓堵塞血管引发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状态下,送医之前其改善血流的效果是极其有限的,因而此时在缺血状态下对心肌细胞的保护,是抗心肌缺血药物的重要保护机制。在缺血状态下,氧气供应不足,极易引发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能量代谢紊乱,线粒体凋亡从而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因而本课题将以速效救心丸为研究对象,对其物质基础进行分析,并以体外糖氧剥夺细胞模型为技术手段,对其成药以及主要活性成分的线粒体保护的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UHPLC-QTOF高分辨质谱对速效救心丸成分进行分析,对其入血成分进行鉴定,通过HPLC-QQQ测定速效救心丸中阿魏酸,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含量及灌胃给药30分钟后血中浓度。结果:通过对速效救心丸的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别得到15个化合物,其中有9个化合物在血液中也检测到,均为苯酞类化合物。速效救心丸中阿魏酸,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含量分别为17.63μg/丸(含量符合国家药典标准),47.52μg/丸,35.07 μg/丸,4.91 μg/丸。大鼠灌胃162mg/mL速效救心丸4 mL后,取30 min血清检测得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含量分别为64.19 ng/mL,336.80 ng/mL,131.65 ng/mL。上述结果表明藁本内酯为速效救心丸的主要成分,其在肝脏中容易发生Ⅰ相代谢生成以洋川芎内酯-Ⅰ主的代谢产物。(2)针对主要入血成分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Ⅰ,通过电化学反应模拟藁本内酯在体内的Ⅰ相代谢,对藁本内酯代谢产物进行制备。首先通过电化学反应-质谱(EC-MS)联用技术对藁本内酯在体内的Ⅰ相代谢进行模拟和分析,发现藁本内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洋川芎内酯-Ⅰ、洋川芎内酯-H、环氧藁本内酯,这与体内的代谢产物是一致的,进一步通过对反应电压、电解液、流速进行优化后,得到其最佳反应条件:电解液乙酸铵浓度:40mM,溶液pH值:7.4,流速:50 μL/min,反应电压:1.6V。然后选择制备电极大量反应,从120 mg藁本内酯制备并纯化得到洋川芎内酯-Ⅰ、洋川芎内酯-H和环氧藁本内酯各5 mg、2 mg、6 mg。为后述活性研究提供样品。(3)通过构建糖氧剥夺心肌细胞模型模拟体内心肌缺血环境。本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并采用seahorse细胞能量代谢分析系统考察线粒体呼吸链传递过程以及糖酵解水平,评价速效救心丸及主要成分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Ⅰ对糖氧剥夺心肌细胞损伤后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发现糖氧剥夺后线粒体肿胀、嵴稀少、嵴不完整、且结构模糊,在给予速效救心丸及主要成分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Ⅰ后,线粒体明显增多,且肿胀明显减轻,嵴较完整规则,结构较清晰,这说明速效救心丸及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Ⅰ对缺糖缺氧环境下细胞内线粒体生理结构具有保护作用。②通过seahorse细胞能量代谢系统对线粒体功能进行评价,发现给予速效救心丸及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Ⅰ后,线粒体基础呼吸值升高,线粒体最大呼吸容量显着增加,质子漏水平以及ATP生成量均有所提高,其中藁本内酯保护效果要优于速效救心丸组。③通过对糖酵解能力的检测,发现糖氧剥夺后,心肌细胞糖酵解能力旺盛。阳性药曲美他嗪和洋川芎内酯-Ⅰ均能显着增加细胞自身糖酵解能力、最大糖酵解能力以及最大糖酵解储备能力。而速效救心丸和藁本内酯可以有效提高心肌细胞糖酵解储备能力,但对最大糖酵解能力无显着影响。④通过对线粒体呼吸控制率以及复合物Ⅰ和复合物Ⅱ呼吸活性的测定,发现速效救心丸和洋川芎内酯-Ⅰ可以显着提高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效率,对线粒体复合物Ⅰ和复合物Ⅱ具有保护作用。因此,速效救心丸、藁本内酯及洋川芎内酯-Ⅰ对糖氧剥夺所致线粒体损伤及线粒体功能障碍均具有保护效果。(4)基于前期研究结果发现速效救心丸及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Ⅰ能保护线粒体结构的完整性,线粒体功能亦得到明显改善。因此,本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速效救心丸、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Ⅰ对糖氧剥夺心肌细胞线粒体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主要通过检测细胞外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线粒体含量、细胞内Ca2+水平、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浓度、线粒体膜MPTP通道开放度以及细胞凋亡率,综合评价其对线粒体凋亡的保护作用,以及通过检测促凋亡蛋白Bax、抑凋亡蛋白Bcl-2、线粒体MPTP通道蛋白VDAC1、线粒体及胞浆细胞色素C水平、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凋亡诱导因子AIF,阐明速效救心丸对糖氧剥夺心肌细胞线粒体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速效救心丸可以显着抑制LDH的释放,增加细胞内线粒体含量,降低线粒体内Ca2+浓度,维持线粒体膜电位稳定,降低线粒体内ROS水平,抑制线粒体凋亡,此外其还通过调节Bax/Bcl-2比例,抑制MPTP通道的开放,减少细胞色素C由线粒体向胞外释放,抑制caspase 3表达的上升,阻断caspase凋亡途径,同时下调AIF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然而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I可以显着抑制LDH的释放,增加细胞内线粒体含量,降低线粒体内Ca2+浓度,维持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内ROS水平,抑制线粒体凋亡,但其对MPTP通道的开放并无显着抑制作用,表明其并不是通过抑制MPTP通道的开放抑制线粒体凋亡,而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结论:目前共从速效救心丸中鉴定15个苯酞类成分,且其中9个化合物吸收入血,其主要入血成分为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I。在缺糖缺氧条件下,速效救心丸及其主要成分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I均可通过抑制细胞内活性氧浓度和Ca2+水平的上升,保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抑制线粒体凋亡,可知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I可能为速效救心丸抗心肌缺血线粒体保护的主要药效成分。此外,速效救心丸可通过抑制MPTP通道的开放,减少细胞色素C的释放,阻断caspase凋亡途径,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发挥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
孙晨[3](2018)在《川芎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有效部位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采用中药化学方法制备川芎不同化学部位,包括川芎水提物、川芎醇提物、川芎挥发油、川芎总生物碱、川芎总酚酸,围绕川芎活血化瘀功效用于治疗心肌缺血的应用,探讨其发挥作用的有效物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1.分别建立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和垂体后叶素(Pit)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心痛组、川芎水提物组、川芎醇提物组、川芎挥发油组、川芎总生物碱组和川芎总酚酸组。川芎各组预防性给药川芎不同提取部位,按生药量计算,给药量为3.33g/kg,消心痛组给予消心痛9mg/kg,均为1次/d,持续5天。然后腹腔注射ISO 40mg/kg或舌下静脉注射Pit 0.5U/kg。用心电图记录造模前后的大鼠心电图变化,试剂盒测定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AST、CK、LDH和氧化损伤相关性的SOD、MDA的含量或活性,测定心肌组织cTnT含量;每组均随机取3只大鼠心脏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组织中与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另在Pit致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试验中,各组另取8只大鼠,同法复制本模型,做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2.对筛选出的有效部位挥发油,进一步开展相关机制研究。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心痛组、川芎挥发油低、中、高剂量组、高剂量+LY组。经给予川芎挥发油低、中、高剂量(1.67g/kg,3.33g/kg,13.32g/kg)或其消心痛(9mg/kg)5天后,同法复制Pit致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在造模前10分钟,川芎挥发油高剂量+LY组腹腔注射LY294002(PI3K/Akt通路特异性阻断剂)0.3mg/kg。随后检测大鼠心电图变化、试剂盒测定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AST、CK、LDH和氧化损伤相关性的SOD、MDA的含量或活性。取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匀浆处理,按试剂盒说明测定cTnT、Ca2+含量、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活性;另各组随机取3只大鼠心脏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组织Akt、p-Akt、Bax和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各组另取8只大鼠,同法复制Pit致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做HE染色观察心肌缺血后形态学变化和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检测(Tunel法)。结果:1.川芎治疗急性心肌缺血有效部位筛选结果(1)川芎对ISO致SD大鼠急性缺血损伤的影响在ISO致SD大鼠急性缺血损伤实验中,模型组大鼠血清LDH、CK活性上升,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增加,心肌组织cTnT含量增加,与正常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心电图T波异常抬高或者倒置,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较,消心痛和川芎不同部位(水提物、醇提物、挥发油、生物碱、总酚酸)能改善缺血后心电图T波异常抬高或者倒置的情况,明显降低血清LDH、CK、MDA和心肌组织cTnT含量,而SOD活性明显增强,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急性缺血后,模型组心肌组织Bax的表达升高、Bcl-2表达水平下降,消心痛和川芎不同部位能使心肌组织Bax的表达下降、Bcl-2表达水平上升,显着降低Bax/Bcl-2比例,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2)川芎对Pit致SD大鼠急性缺血损伤的影响在Pit致SD大鼠急性缺血损伤实验中,模型组大鼠血清LDH、CK活性上升,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增加,心肌组织cTnT含量增加,与正常组相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心电图T波异常抬高或者倒置,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出现心肌纤维断裂、炎性浸润等现象,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较,消心痛和川芎不同部位(水提物、醇提物、挥发油、生物碱、总酚酸)能改善缺血后心电图T波异常抬高或者倒置的情况,明显降低血清LDH、CK、MDA和心肌组织cTnT含量,而SOD活性明显增强,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急性心肌缺血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Bax的表达升高、Bcl-2表达水平下降,消心痛和川芎不同部位能使心肌组织Bax的表达下降、Bcl-2表达水平上升,显着降低Bax/Bcl-2比例,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HE病理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肌有炎性浸润、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纤维化,部分心肌细胞核固缩、坏死等现象。川芎不同部位能减轻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和纤维化的情况,减少缺血后心肌炎性浸润、坏死的情况。2.川芎有效部位抗急性心肌缺血机制研究结果在Pit致SD大鼠急性缺血损伤实验中,模型组大鼠血清LDH、CK活性上升,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增加,心肌组织cTnT含量增加,ATP酶活性下降(Na+-K+-ATP酶、Ca2+-ATP酶和Mg2+-ATP酶),Ca2+浓度显着增加,与正常组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心电图T波异常抬高或者倒置,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出现心肌纤维断裂、炎性浸润等现象,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出现心肌纤维断裂、炎性浸润等现象,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较,消心痛和川芎挥发油各剂量组(低、中、高)能改善缺血后心电图T波异常抬高或者倒置的情况,明显降低血清LDH、CK、MDA和心肌组织cTnT含量,而SOD活性明显增强;并使心肌组织ATP活性酶增强(Na+-K+-ATP酶、Ca2+-ATP酶和Mg2+-ATP酶),Ca2+浓度显着下降,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急性心肌缺血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p-Akt表达下降,Bax表达升高、Bcl-2表达水平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心痛和川芎挥发油各剂量组(低、中、高)能使心肌组织p-Akt表达增强,p-Akt/Akt比例显着增加;并使Bax的表达下降、Bcl-2表达水平上升,显着降低Bax/Bcl-2比例,结果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是,川芎挥发油高剂量+LY组对缺血心肌相关指标的改善作用较弱,其心肌酶谱、氧化损伤相关酶、Ca2+浓度及ATP酶活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心肌形态学改变的病理损伤和心肌细胞凋亡情况也较川芎其他组严重。心肌组织蛋白p-Akt、Bax、Bcl-2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较,也未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川芎水提物、醇提物、挥发油、生物碱、总酚酸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心电图,降低心肌损伤酶谱的水平,抗氧化,使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下降而Bcl-2表达上升;在相同生药量剂量下,以川芎挥发油效果更优。2.川芎挥发油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有抗氧化损伤和抑制细胞凋亡作用,其机制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的磷酸化密切相关。
李雪丽[4](2014)在《中药复方双参宁心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线粒体保护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冠心病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心肌缺血、缺氧是冠心病的重要病理改变,及时恢复血流再灌虽然能够挽救心梗患者的生命,但随之引起的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 I/R)损伤极易导致心肌顿抑、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事件发生,严重影响心梗患者的预后。目前,研究认为心肌I/R损伤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能量代谢障碍、自由基损伤、钙超载和细胞凋亡等,而线粒体不仅是高耗能心肌细胞ATP的主要来源,更具有参与调控细胞内钙稳态、ROS产生、细胞的凋亡和自噬及细胞信号转导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因此,近年来线粒体在心肌I/R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已经受到广泛关注,而保护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增强其缺血耐受性成为防治I/R损伤的重要策略。中医学认为,心血瘀阻致使心脉失养,不通则痛,从而引起“胸痹”、“心痛”,其特点与现代冠心病心绞痛基本相符。心气虚是胸痹心痛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其中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发病过程中多虚实相间,互相兼杂。因此,“胸痹”、“心痛”的重要治则常不离益气活血,祛瘀止痛。复方双参宁心(SSNX)是本院研发的治疗气虚血瘀证冠心病心绞痛的组分中药,由人参、丹参和延胡索中的活性成分群组成,即人参总皂苷、丹参总酚酸和延胡索总生物碱成分按原方比例配伍而成。其中,人参益气补虚,丹参活血化瘀,延胡索辛散温通、行气止痛,三药配伍,标本兼治,以达益气活血,理气止痛之功效。SSNX组分特色明显,疗效确切,极具应用前景,值得深入研究开发。前期药理研究表明,SSNX对缺血心肌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有效改善缺血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促进心功能的恢复。由于心梗后心功能的恢复与具有完整舒缩功能的心肌细胞的数量以及细胞的能量代谢状态密切相关,且初步研究发现SSNX可能通过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和降低细胞不可逆损伤达到抗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作用,因此,深入系统的阐明SSNX的这一保护作用及机理,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有力依据和参考。正常情况下,心肌所需ATP约97%来源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以维持心肌细胞的舒缩功能和离子泵功能,而I/R引起的线粒体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将直接导致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此外,心肌I/R可导致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降低,线粒体膜电位(△Ψm)降低,促凋亡蛋白释放启动细胞凋亡等。最近的研究发现,横跨线粒体内膜和外膜的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PTP)对I/R过程中心肌细胞的死亡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特别是在再灌注初期, ROS的爆发性生成,Ca2+的迅速聚集以及pH的逐渐恢复均为mPTP的开放提供了有利条件,而mPTP的开放将直接导致线粒体内膜通透性转换,线粒体肿胀甚至破裂,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目前,通过直接干预mPTP组成成分或间接减少mPTP开启诱因来抑制mPTP的开启被认为是防治心肌I/R损伤的重要策略。基于此,本研究将采用在体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和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来研究SSNX及其主要入血活性成分对心肌能量代谢和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并研究其对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动物实验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如下:1.建立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初步评价SSNX对心肌I/R损伤的保护作用。主要实验方法为采用NBT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心肌酶LDH和CK-MB的漏出,心肌组织MDA的含量及GSH-Px的活力变化。2.在确定SSNX抗心肌I/R损伤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SSNX对I/R损伤心肌能量代谢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本实验主要采用HPLC法测定心肌高能磷酸物ATP, ADP和AMP的含量并计算总腺苷酸量(TAN=ATP+ADP+AMP)和细胞能荷,评价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状态;采用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的凋亡程度,Western blot实验测定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3.考察SSNX对I/R心肌线粒体损伤的影响。本实验首先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及形态的改变;然后分离制备新鲜线粒体和胞浆部分,分别测定线粒体代谢酶Complex I、Complex IV和柠檬酸合酶(citrate synthase,CS)的活力,线粒体通透性转换程度及胞浆Cyt c的含量。依据前期对SSNX体内药代动力学和药动学/药效学数据分析研究结果,选择SSNX主要入血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i、Re、丹酚酸A (salvianolic acid A, SAA)、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 RA)、延胡索乙素(tetrahydropalmatine, THP)和脱氢紫堇碱(dehydrocorydaline, DHC)进行细胞水平的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如下:1.建立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体系,考察Rg1、Re、SAA、RA、THP、 DHC对正常培养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细胞缺氧或缺氧复氧(hypoxia reoxygenation, H/R)损伤模型,通过测定心肌细胞LDH漏出,细胞活力以及ROS的产生,初步明确各成分对心肌细胞缺氧或H/R损伤的保护作用。2.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心肌细胞ATP含量,并进一步分析心肌细胞胞外02和胞内氧O2消耗的情况,考察各成分对缺氧或H/R损伤所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的影响。3.采用流式仪分析心肌细胞的凋亡百分数和△Ψm的改变,Western blot实验测定cleaved-caspase3、Bax、Bcl-2和p-Akt (Ser473)蛋白表达的变化,考察SAA、RA、THP和DHC对H/R损伤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4.采用流式仪分析心肌细胞mPTP开放的程度,Western blot实验测定心肌细胞HKI、mitoHKII、GSK-3β和p-GSK-3β(Ser9)蛋白表达的变化,考察有效成分对H/R损伤导致mPTP开放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 SSNX22.5mg·kg"1和45mg·kg-1可明显减小大鼠I/R损伤心肌梗死面积和降低心肌酶LDH和CK-MB的漏出;并明显改善I/R损伤导致的心肌纤维变性、坏死,心肌细胞间质水肿及炎性细胞的浸润,降低I/R心肌组织MDA的生成和增加GSH-Px活力。2. SSNX45mg·kg-1可明显减少I/R导致的ATP耗竭,并改善心肌细胞能荷状态;同时,SSNX22.5mg·kg-1和45mg·kg-1均能明显降低I/R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中45mg·kg-1剂量组能显着降低cleaved-caspase3的蛋白表达。3. SSNX22.5mg-kg-1和45mg-kg-1能够明显减轻I/R导致的线粒体肿胀和维持线粒体的基本形态及基质密度,并且SSNX可明显减少I/R诱导的线粒体Cyt c释放,促进线粒体Complex I酶活力恢复和降低Ca2+诱导的线粒体肿胀速率。4. SAA、RA、THP、DHC可明显抑制H/R损伤所致心肌细胞LDH的漏出,并能增加细胞活力和降低ROS的产生;SAA和RA还可明显增加H/R后心肌细胞ATP水平,但THP和DHC对缺氧和H/R损伤心肌细胞ATP水平均没有表现出明显改善作用。5.Rg1和Re对H/R损伤所致心肌细胞LDH漏出和ATP水平降低未见明显的改善作用,但Rg1和Re对缺氧损伤心肌细胞活力的下降和ROS的产生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明显增加缺氧损伤心肌细胞胞内02的消耗和细胞内ATP水平;同时,Rg1和Re可显着增加心肌细胞p-Akt (Ser473)蛋白的表达。6. SAA、RA和THP能够明显抑制H/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中,SAA和RA能够明显改善H/R损伤导致的细胞△甲m下降,但THP对△Ψm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保护作用;此外,SAA和RA均能明显降低H/R导致的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并增加细胞p-Akt (Ser473)蛋白表达,并且SAA还能显着降低Bax/Bcl-2蛋白表达。7.SAA可明显减轻H/R损伤导致的心肌细胞mPTP开放程度,SAA对H/R损伤造成的mitoHKII蛋白表达降低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可明显增加细胞p-GSK-3β(Ser9)蛋白表达,并且当Akt信号通路被LY294002阻断后,SAA增加p-GSK-3β(Ser9)蛋白表达的作用明显降低。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1. SSNX通过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而发挥抗大鼠心肌I/R损伤作用。2. SSNX对I/R损伤心肌线粒体的结构和形态具有保护作用,通过降低Cyt c释放阻断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并能促进Complex I酶活力恢复和降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程度,从而降低心肌细胞的不可逆损伤。因此,线粒体保护是SSNX发挥抗心肌I/R损伤作用的重要途径。3.SSNX主要入血活性成分SAA、RA、THP和DHC均具有显着的抗心肌细胞H/R损伤作用,其中SAA、RA和THP是其抗心肌细胞凋亡的物质基础,并且SAA和RA还能够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实现的。4.SAA可能通过增加p-GSK-3β (Ser9)蛋白表达使GSK-3β失活从而降低心肌细胞mPTP开放程度发挥抗H/R损伤作用,且该保护作用是Akt信号通路依赖的。5. SSNX主要入血活性成分Rg1和Re对缺氧损伤心肌细胞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并明显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状态,其保护作用与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密切相关。
吕磊[5](2012)在《PI3K/Akt信号通路在川芎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中的作用》文中提出背景:血运重建术已经成为缩小急性心肌梗死后最终梗塞面积,保存左室功能,改善临床预后的最有效方法,但同时也能导致严重的缺血再灌注(IR)损伤,影响治疗效果。对心肌IR损伤保护措施的研究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近年研究发现,再灌注时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蛋白激酶B(Akt)激活是心肌保护的重要机制之一,能通过激活下游靶目标,促进心肌细胞存活、缩小梗死面积,是减轻IR损伤的新靶点。川芎嗪(TMP)是中药川芎的有效单体成分,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及活血化淤等作用,由于其来源广泛,使用安全,机制多样,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以往川芎嗪对心肌IR保护作用的研究主要针对心脏功能和抗氧化等单一指标,缺乏整体和全面的评价,亦未说明川芎嗪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是否与剂量有关;川芎嗪预处理是否通过PI3K/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信号通路在心肌IR损伤中发挥作用,eNOS及其下游产物一氧化氮(NO)是否参与川芎嗪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国内外均未见正式报道。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建立在体大鼠IR模型,1、观察川芎嗪对在体大鼠心肌IR的保护作用(包括评价心肌坏死程度的酶学标志、心肌梗死面积、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炎症反应和心肌细胞凋亡等)以及不同剂量川芎嗪对心肌的保护作用。2、探讨川芎嗪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PI3K/Akt信号通路在川芎嗪对大鼠心肌IR损伤保护中的作用;PI3K/Akt下游靶点eNOS的激活与NO产生对川芎嗪抗凋亡、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8只,体重250-28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川芎嗪低、中、高剂量组(TMP-L,M,H组,缺血前5min静脉给予川芎嗪5mg/kg、10mg/kg和30mg/kg)、川芎嗪+渥曼青霉素组(TMP+Wort组,缺血前5min静脉给予川芎嗪10mg/kg,再灌前15min给予渥曼青霉素15ug/kg)、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组(L-NAME组,再灌前15min给予L-NAME30mg/kg)及川芎嗪+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组(TMP+L-NAME组,缺血前5min静脉给予川芎嗪10mg/kg,再灌前15mmin给予L-NAME30mg/kg)。结扎前降支缺血35min,再灌120min建立在体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左前降支近端穿线但不结扎。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光镜观察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测定血浆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心肌梗死面积,缺血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酶(MPO)、白细胞介素-1p(IL-1β)水平,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测定caspase3活性以及NO含量等,RT-PCR法测定心肌中的eNOS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中的磷酸化Akt、磷酸化eNOS及eNOS的表达。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结果:1、IR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为(50.4+4.6)%,中、高剂量川芎嗪预处理能减少心梗面积[分别为(38.7+4.5)%和(36.3+4.3)%,P均<0.05],TMP-L组和TMP+Wort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分别为(46.9±3.1)%和(49.8±4.7)%,与IR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相比,川芎嗪中、高剂量组血浆CK-MB和LDH水平降低,心肌组织MDA含量减少,SOD活性增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程度较轻。2、与IR组相比,川芎嗪预处理(川芎嗪中剂量组)能增加NO含量[(0.40±0.04) pmol/g比IR组(0.30±0.03)μmol/g, P<0.05],降低凋亡指数[(15.0±2.9)%比IR组(25.2±3.3)%,P<0.05]和caspase-3活性[(4.03±1.14)nmol/mg比IR组(9.54±2.69) nmol/mg,P<0.05]。Wort和L-NAME均抑制了TMP增加NO的作用(比IR组,P均>0.05)。3、川芎嗪预处理后,MPO活性和IL-1β水平分别为(6.237±0.901) U/mg和(0.140±0.021)pg/mg,均显着低于IR组[MPO活性为(8.670±±1.260)U/mg,IL-1β水平为(0.235±0.026) pg/mg,P均<0.05],川芎嗪增加了心肌e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L-NAME显着抑制上述指标的变化并取消了川芎嗪所致的e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4、中、高剂量川芎嗪组Akt磷酸化水平分别为1.61+0.18和1.65+0.18,明显高于IR组(0.79±±0.10,P<0.05),低、中、高各组川芎嗪eNOS磷酸化水平分别为1.69±0.41,1.87±0.33,3.21±0.62,高于IR组(0.94±0.22,P<0.05)。渥曼青霉素显着抑制川芎嗪所致的Akt和eNOS磷酸化,分别为0.54±0.15和0.53±0.14(比IR组,P>0.05)。结论:1、川芎嗪预处理能减少大鼠心肌IR所致的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肌坏死和超微结构损伤的程度,减少氧化应激,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川芎嗪对大鼠心肌IR保护作用与剂量相关。2、PI3K/Akt-eNOS信号通路参与介导川芎嗪对在体大鼠心肌IR损伤的保护作用。3、川芎嗪能减少大鼠心肌IR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其机理可能与上调并激活eNOS,增加NO的生成有关。
郝颖智[6](2011)在《川芎嗪—香草酸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研究及机制初探》文中认为脑卒中大体上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而缺血性脑卒中约占70%-80%。缺血性脑卒中的易发部位在大脑中动脉,该动脉的闭塞形成局灶性脑缺血。临床表现有偏瘫、口齿不清、触觉降低等特征。缺血性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存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因此积极开发和研制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具有重大的医学价值。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化学名称是四甲基吡嗪,是中药川芎的主要生物碱。川芎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能,可以活血祛瘀,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川芎嗪具有抗氧化作用、钙拮抗作用、促进神经发生作用等,用于治疗心肌缺血、脑缺血等疾病。本研究以川芎嗪为母核利用药物拼合原理合成一系列先导化合物TMP-Xs:26-2PH (TMP-Vanillic acid,川芎嗪-香草酸)、10PH、18PH、23PH、25PH、26-1PH、34-2PH、35-2PH、38-2PH、40PH、43PH,通过原代神经元细胞从中筛选出具有促进神经发生的TMP-Vanillic acid,进一步通过行为学、组织病理学、生理生化、免疫组化等方法,从整体、组织、分子水平研究了TMP-Vanillic acid的对实验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1 TMP-Xs对原代神经元细胞的影响目的:筛选出对神经元有促进生长的先导化合物。方法:用怀孕16-18d的孕鼠取全脑培养原代神经元细胞,培养48h后加药:26-2PH (TMP-Vanillic acid:60pμM、30μM、15μM)、10PH (100μM、50μM、10μM)、18PH (60μM、40μM、20μM)、23PH (60μM、40μM、20μM)、25PH (60μM、40μM、20μM)、26-1PH (50μM、40μM、30μM、20μM)、34-2PH (50μM、40μM、30μM) 35-2PH (60μM、40μM、20μM)、38-2PH (60μM、40μM、20μM)、40PH 40μM、20μM)、43PH (60μM、40μM、20μM),药物继续孵育12h、24h、36h、48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10PH、18PH、23PH、25PH、26-1PH、34-2PH、35-2PH、38-2PH、40PH、43PH对神经元细胞有毒性,而TMP-Vanillic acid能促进神经元的生长。结论:从合成的一系列TMP-Xs先导化合物中筛选出具有促进神经元生长的化合物:川芎嗪-香草酸(TMP-Vanillic acid)2 TMP-Vanillic acid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研究2.1 TMP-Vanillic acid对小鼠断头张口呼吸时间的影响目的:研究TMP-Vanillic acid对小鼠全脑缺血的影响。方法:给药10d,末次给药后小鼠在4℃冰水中游泳3min后用剪刀在耳后部快速断头,记录小鼠断头后张口呼吸时间。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MP-Vanillic acid组(200mg/kg、100mg/kg、50mg/kg)能不同程度的延长4℃冰水游泳模型小鼠断头张口呼吸时间,而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减少,药效增加,与TMP+Vanillic acid联合用药以及两个原料药相比,无显着差异。结论:TMP-Vanillic acid能显着延长冰水游泳模型小鼠断头张口呼吸时间,对小鼠全脑缺血有保护作用。2.2 TMP-Vanillic acid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大脑梗死面积的影响目的:研究TMP-Vanillic acid对MCAO模型大鼠大脑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MCAO模型,给药10d后断头取脑,冠状切成5片,并迅速将脑片置于1.2%TTC染液中,37℃温孵30分钟,染色后置于10%甲醛溶液中避光保存24 h。以梗死组织重量占全脑重量的百分比作为脑梗死范围。结果:假手术组大脑均被染成玫瑰红色,无梗死;MCAO模型大鼠梗死面积占全脑的18.86%;TMP-Vanillic acid 120mg/kg组和TMP-Vanillic acid 60mg/kg组均能显着降低MCAO模型大鼠脑组织的梗死面积,使梗死面积分别降低到14.14%和12.51%。结论:TMP-Vanillic acid对大脑中动脉栓塞造成的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2.3 TMP-Vanillic acid对MCAO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目的:研究TMP-Vanillic acid对大鼠脑缺血后行为学的影响。2.3.1 TMP-Vanillic acid对MCAO模型大鼠神经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复制MCAO模型,通过神经症状评分检测TMP-Vanillic acid对脑缺血大鼠行为障碍的影响。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没有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其他组大鼠在脑缺血3d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7d后有所改善。表现为左侧前爪不能完全伸展,行走时向左侧旋转或倾倒,甚至不能行走。尼莫地平组和TMP-Vanillic acid小剂量组在给药3d后和药7d后均能改善大鼠脑缺血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3.2 TMP-Vanillic acid对MCAO模型大鼠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复制MCAO模型,通过横木行走实验检测TMP-Vanillic acid对脑缺血大鼠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结果:在给药3d后,假手术组大鼠能顺利通过横木,而模型组大鼠横木行走能力明显降低,尼莫地平组、TMP-Vanillic acid组、TMP组均能明显促进大鼠横木行走的能力恢复,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但TMP+Vanillic acid联合用药组未起到促进作用;在给药7d后,各组大鼠横木行走能力有所提高,尼莫地平组和TMP-Vanillic acid小剂量组与模型组对比有显着促进作用。2.3.3 TMP-Vanillic acid对MCAO模型大鼠感觉障碍的影响方法:复制MCAO模型,通过揭除胶布潜伏期实验检测TMP-Vanillic acid对脑缺血大鼠感觉障碍的影响。结果:假手术组揭除胶布的时间在20s左右,而模型组所用时间明显延长,各给药组能缩短大鼠揭除胶布的时间,尤其是TMP-Vanillic acid小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但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3.4 TMP-Vanillic acid对MCAO模型大鼠前肢抓握力的影响方法:复制MCAO模型,通过前肢抓握力实验检测TMP-Vanillic acid对脑缺血造成的行为障碍的影响。结果:脑缺血组大鼠缺血后前肢的抓握力量显着低于假手术组,在给药3d后和7d后各组大鼠的抓握力显着高于模型组,且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大鼠的抓握力也有所提高。结论:通过神经症状评分、横木行走实验、揭除胶布潜伏期实验、前肢抓握力实验证明TMP-Vanillic acid对脑缺血造成的运动障碍以及触觉障碍具有改善作用。2.4 TMP-Vanillic acid对MCAO模型大鼠病理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目的:研究TMP-Vanillic acid对MCAO模型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复制MCAO模型,给药10d后,通过升主动脉经心快速灌注250m1 37℃生理盐水,再缓缓灌注300ml 4℃4%多聚甲醛进行固定,断头取脑制成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和Nissl染色,光镜下观察皮层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1)HE染色:假手术组大鼠大脑皮层未见病理损伤,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完整;模型组皮层神经细胞大量变性坏死,胞膜胞核轮廓不清,多数神经细胞胞核和胞质缺失成空泡状TMP-Vanillic acid 120mg/kg、60mg/kg给药组,尼莫地平组与模型组相比,胞核固缩深染,胞体皱缩,结构完整可辨的神经细胞数量较多,变性坏死组织范围相对较小、程度较轻;TMP组、TMP+Vanillic acid联合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损伤程度较轻,但作用不及TMP-Vanillic acid小剂量组。(2)Nissl染色: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缺血组大鼠皮层细胞结构模糊,尼氏小体含量明显减少,部分胞质自溶,颗粒脱失,染色浅淡或着色不均。其中TMP-Vanillic acid大剂量干预组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尼氏小体的脱失程度较模型组减轻,尼氏小体着色较深。结论:TMP-Vanillic acid能减小MCAO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的损伤。3 TMP-Vanillic acid抗实验性脑缺血损伤的机制研究3.1 TMP-Vanillic acid的抗氧化作用目的:研究TMP-Vanillic acid对MCAO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复制MCAO模型,分别制成10%、1%脑组织匀浆,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SOD含量和MDA含量。结果:TMP-Vanillic acid能提高脑缺血后SOD的活性,与TMP以及TMP+Vanillic acid的联合用药相比无显着差异。3.2 TMP-Vanillic acid的钙拮抗作用目的:研究TMP-Vanillic acid对脑缺血后大鼠的钙拮抗作用。方法:复制MCAO模型,制成2%脑组织匀浆,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Ca2+-Mg2+ATP酶含量。结果:缺血后Ca2+-Mg2+ATP酶活性反馈性升高,尼莫地平组、TMP-Vanillic acid组、TMP组均能显着提高缺血大鼠Ca2+-Mg2+ATP酶的活性,而TMP+Vanillic acid的联合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3 TMP-Vanillic acid对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目的:研究TMP-Vanillic acid对VEGF的影响。方法:复制MCAO模型,制成20%脑组织匀浆,采用ELISA检测VEGF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定位检测VEGF在大鼠大脑皮层的表达。结果:缺血后,模型组VEGF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降低,TMP-Vanilic acid小剂量组和TMP组能显着提高VEGF的含量;缺血后VEGF在大脑皮层表达降低,而TMP-Vanilic acid能提高VEGF在大脑皮层的表达。结论:TMP-Vanillic acid抗实验性脑缺血的机制可能与其提高SOD活性、Ca2+-Mg2+ATP酶的活性以及提高VEGF蛋白表达有关。结语综上所述,川芎嗪-香草酸(TMP-Vanillic acid)对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表现为:延长小鼠断头张口呼吸时间,减小MCAO模型大鼠大脑的梗死面积,改善MCAO模型大鼠神经症状,提高横木行走能力,缩短揭除胶布潜伏期,提高大鼠前肢的抓握力,减小病理组织损伤等。TMP-Vanillic acid的作用与其抗氧化作用,钙拮抗作用以及促进VEGF表达有关。
鹿中华,王锦权[7](2008)在《川芎嗪对脓毒症致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脓毒症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危重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脓毒症并发的多器官功能损伤中,肝脏是受累的重要器官之一。川芎嗪具有抑制机体过度的炎症反应、抗脂质过氧化、免疫调节功能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心、脑、肾等缺血性疾病以及神经肌肉疾病、急性坏死性胰腺
张庆梅[8](2007)在《川芎嗪对失血性休克脑代谢的保护作用探讨》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建立兔失血性休克模型以及扩充血容量,探讨川芎嗪对休克过程脑保护作用效应。方法:复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即假手术组(n=8),失血性休克组(n=8),休克+回输血加等量NS组(n=8),休克+回输血加等量NS+川芎嗪(80mg/kg)组(n=8)。失血休克组于休克2小时时,休克+回输血加等量NS组、休克+回输血加等量NS+川芎嗪组在干预2小时时检测脑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SDH)、ATP酶含量;血浆和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乳酸(LD)含量;以及血清中LDH含量,组间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脑组织中SDH、ATP酶活性在休克组、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川芎嗪组与休克组、灌注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组织和血清中LD含量在休克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川芎嗪组与休克组、灌注组比较LD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组织和血清中MDA含量、MPO活性在休克组、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川芎嗪组与休克组、灌注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组织中NO含量在休克组、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川芎嗪组与休克组、灌注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LDH含量在休克组、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川芎嗪组与休克组、灌注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川芎嗪对失血性休克代谢障碍及脑组织细胞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
马学芳[9](2006)在《益气通脉口服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基因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实验目的:研究益气通脉口服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实验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取心脏进行心肌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法测caspase-3、bel-2、bax及fas蛋白表达。 实验结果:(1)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数量减少,细胞直径变小,细胞体积变小。益气通脉口服液可以使心肌细胞数量增多,细胞直径变大,细胞体积变大。(2)凋亡标志因子caspase-3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表达增多,益气通脉口服液可降低其表达。且用药剂量增大表达逐渐降低。(3)抑凋亡基因bel-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表达减少,益气通脉口服液可使bel-2表达增多。且用药剂量增大表达逐渐增高。(4)促凋亡基因bax与fas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表达增高,益气通脉口服液可使bax与fas表达降低,且用药剂量增大表达逐渐降低。 实验结论:益气通脉口服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起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降低easpase-3表达,增高bel-2表达,降低bax与fas表达来表现。且中、大剂量益气通脉口服液组作用优于硫氮卓酮组。
徐庆连[10](2005)在《川芎嗪对严重烧伤大鼠心、肾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和意义严重烧伤早期即出现内脏器质性和功能损伤。心脏是机体内耗氧量大,对缺氧反应非常敏感的一个器官,而肾脏是体内血流量最多的一个器官。近期研究发现烧伤休克引起的心肌缺血和缺氧可在伤后1h出现,心肌固有收缩力因肌纤维受到损伤而降低,血清心肌酶升高,病理检查发现心肌纤维广泛肿胀,排列紊乱、断裂和局灶性坏死。烧伤休克所致的肾脏血流量降低主要是由于血流量减少,血压降低以及毛细血管渗出增多,组织水肿、组织间压力增高、毛细血管灌流阻力增加所致,病理上显示毛细血管内皮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内质网发达,线粒体肿胀及空泡变性。本课题通过TBSA 为30%Ⅲ大鼠来研究伤后早期心脏和肾脏超微结构及血清/浆乳酸脱氢酶(LDH)、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和肌酐(Cr)变化,发现它们与心脏和肾脏等损伤之间的关系,寻找出早期诊断心、肾损伤的敏感性指标,并且通过川芎嗪的治疗作用来研究它对烧伤早期心脏、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二、再灌注损伤心肌线粒体呼吸酶系的变化及川芎嗪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灌注损伤心肌线粒体呼吸酶系的变化及川芎嗪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龙牙楤木总皂苷抗MIRI机制研究及中成药防治MIRI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上篇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内质网应激 |
(一) 内质网应激的主要路径 |
(二) 内质网应激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
(一) 线粒体形态动力学异常 |
(二) 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 |
(三) 活性氧产生过量 |
(四) 钙稳态异常 |
(五) 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
1.中药复方汤剂 |
2.中成药 |
3.中药单体及有效成分 |
4.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下篇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龙牙楤木总皂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1 实验器材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实验二 基于线粒体功能障碍探讨龙牙楤木总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1 主要仪器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结果 |
4 小结 |
实验三 基于内质网应激探讨龙牙楤木总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1 主要实验材料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讨论 |
1 研究的临床意义 |
2 龙牙楤木总皂苷抗MIRI的研究基础 |
3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选择 |
4 研究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中成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系统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速效救心丸对糖氧剥夺诱导心肌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速效救心丸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藁本内酯研究进展 |
第三章 中药抗心肌缺血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一章 速效救心丸入血成分分析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第二章 藁本内酯代谢产物的制备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第三章 速效救心丸、藁本内酯及洋川芎内酯-I对糖氧剥夺诱导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保护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第四章 速效救心丸、藁本内酯及洋川芎内酯I对糖氧剥夺诱导心肌细胞线粒体凋亡保护作用的影响 |
第一节 速效救心丸对糖氧剥夺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第二节 速效救心丸对糖氧剥夺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凋亡蛋白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第三节 藁本内酯以及洋川芎内酯-I对糖氧剥夺所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本文创新点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3)川芎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有效部位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川芎抗心肌缺血有效部位筛选 |
1.1 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试验 |
1.1.1 实验材料 |
1.1.1.1 实验药物 |
1.1.1.2 实验动物 |
1.1.1.3 实验试剂 |
1.1.1.4 实验仪器 |
1.1.2 实验方法 |
1.1.2.1 造模与给药 |
1.1.2.2 心电图检测 |
1.1.2.3 血清LDH、AST、CK、SOD、MDA和心肌组织cTnT检测 |
1.1.2.4 心肌组织Bcl-2、Bax蛋白水平检测 |
1.1.2.5 统计学分析方法 |
1.1.3 结果 |
1.1.3.1 川芎不同部位对ISO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的影响 |
1.1.3.2 川芎不同部位对ISO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心肌酶学指标的影响 |
1.1.3.3 川芎不同部位对ISO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MDA、SOD的影响 |
1.1.3.4 川芎不同部位对ISO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
1.2 垂体后叶素致大鼠心肌缺血试验 |
1.2.1 实验材料 |
1.2.1.1 实验药物 |
1.2.1.2 实验动物 |
1.2.1.3 实验试剂 |
1.2.1.4 实验仪器 |
1.2.2 实验方法 |
1.2.2.1 造模与给药 |
1.2.2.2 心电图检测 |
1.2.2.3 血清LDH、AST、CK、SOD、MDA和心肌组织cTnT检测 |
1.2.2.4 心肌组织Bcl-2、Bax蛋白水平检测 |
1.2.2.5 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 |
1.2.2.6 统计学分析方法 |
1.2.3 结果 |
1.2.3.1 川芎不同部位对Pit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的影响 |
1.2.3.2 川芎不同部位对Pit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心肌酶学的影响 |
1.2.3.3 川芎不同部位对Pit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MDA和SOD的影响. |
1.2.3.4 川芎不同部位对Pit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Bcl-2、Bax的影响 |
1.2.3.5 川芎不同部位对Pit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形态学的影响 |
1.3 小结 |
2.川芎挥发油抗垂体后叶素致大鼠心肌缺血机制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药物 |
2.1.2 实验动物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造模与给药 |
2.2.2 心电图检测 |
2.2.3 血清LDH、AST、CK、SOD、MDA检测 |
2.2.4 心肌组织Ca2+、ATP酶和cTnT检测 |
2.2.5 心肌组织Akt、p-Akt、Bcl-2、Bax蛋白水平检测 |
2.2.6 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 |
2.2.7 Tunel检测心肌组织凋亡 |
2.2.8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3 结果 |
2.3.1 川芎挥发油对Pit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的影响 |
2.3.2 川芎挥发油对Pit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酶学的影响 |
2.3.3 川芎挥发油对Pit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MDA和SOD的影响 |
2.3.4 川芎挥发油对Pit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Ca~(2+)、ATP酶的影响 |
2.3.5 川芎挥发油对Pit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Akt、p-Akt、Bcl-2、Bax蛋白的影响 |
2.3.6 川芎挥发油对Pit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HE染色的影响 |
2.3.7 川芎挥发油对Pit致急性缺血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2.4 小结 |
讨论 |
1.冠心病的中医学认识 |
2.冠心病的现代认识 |
3.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选择 |
4.川芎抗心肌缺血的有效部位评价 |
5.川芎挥发油抗心肌缺血的机制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1: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
(4)中药复方双参宁心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线粒体保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线粒体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中药的防治现状 |
1 心肌缺血/再灌注导致线粒体内稳态失衡 |
2 线粒体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
3 中药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心肌缺血/再灌注线粒体能量代谢调节新策略及中药干预 |
1 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加速心肌I/R损伤进程 |
2 干预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新策略 |
3 中药干预改善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研究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Akt信号通路的激活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
1 Akt的结构及质膜激活 |
2 Akt在心肌I/R损伤中的作用 |
3 Akt介导的心肌线粒体保护作用机制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实验研究 |
前言 |
参考文献 |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双参宁心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一 双参宁心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效学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二 双参宁心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双参宁心主要入血活性成分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作用研究 |
一 双参宁心主要入血活性成分对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考察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二 双参宁心主要入血活性成分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作用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双参宁心主要入血活性成分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机制研究 |
一 双参宁心主要入血活性成分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呼吸代谢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二 双参宁心主要入血活性成分抗缺氧/复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三 丹酚酸A抗缺氧/复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研究——抑制mPTP开放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讨论 |
创新点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PI3K/Akt信号通路在川芎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绪论 |
第一部分 川芎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及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川芎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中的作用 |
前言 |
材料及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一、 图表索引 |
附录二、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6)川芎嗪—香草酸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研究及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拼合原理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川芎嗪改善心肌缺血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川芎嗪抗脑缺血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四 VEGF与脑缺血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 TMP-XS对原代神经元细胞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川芎嗪-香草酸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作用研究 |
实验一 川芎嗪-香草酸对小鼠断头张口呼吸时间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川芎嗪-香草酸对MCAO模型大鼠大脑梗死面积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川芎嗪-香草酸对MCAO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川芎嗪-香草酸对MCAO模型大鼠病理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川芎嗪-香草酸抗实验性脑缺血损伤的机制研究 |
实验一 川芎嗪-香草酸的抗氧化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川芎嗪-香草酸的钙拮抗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川芎嗪-香草酸对MCAO大鼠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基本情况 |
基本情况 |
硕士阶段参与的课题 |
论文发表 |
(8)川芎嗪对失血性休克脑代谢的保护作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药品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1.4 实验仪器及器械 |
2.实验分组 |
3.实验方法 |
3.1 失血性休克模型建立及药物干预 |
3.2 标本处理与检测指标 |
4.统计分析 |
结果 |
1.脑组织琥珀酸脱氢酶和ATP酶的变化 |
2.脑组织及血清丙二醛的变化 |
3.脑组织及血清一氧化氮的变化 |
4.脑组织及血清髓过氧化物酶的变化 |
5.血清乳酸脱氢酶的变化 |
6.脑组织及血清乳酸的变化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9)益气通脉口服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基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造模方法 |
2.3 给药方法 |
2.4 观察项目及检测方法 |
2.4.1 心肌病理学检测 |
2.4.2 caspase-3检测 |
2.4.3 bcl-2检测 |
2.4.4 bax检测 |
2.4.5 fas检测 |
2.5 统计学处理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心肌病理学检测 |
3.2 caspase-3检测 |
3.3 bel-2检测 |
3.4 bax检测 |
3.5 fas检测 |
讨论 |
1.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理论认识 |
1.1 祖国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 |
1.2 西医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认识 |
2.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
2.1 实验动物的选择 |
2.2 结扎血管的选择 |
2.3 关于造模因素 |
3 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凋亡的关系 |
3.1 凋亡 |
3.2 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凋亡 |
4.关于细胞凋亡指标的选择 |
4.1 caspase-3 |
4.2 bcl-2 |
4.3 bax |
4.4 fas |
5.益气通脉口服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
5.1 益气通脉口服液的立法与方义 |
5.2 益气通脉口服液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研究 |
5.2.1 检测指标的意义 |
5.2.2 实验结果分析 |
5.2.3 益气通脉口服液方中单味药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
6 对比药物的选择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申明 |
(10)川芎嗪对严重烧伤大鼠心、肾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川芎嗪对严重烧伤早期所致心脏及肾脏功能和超微结构损伤保护性研究 |
第二部分 川芎嗪对严重烧伤早期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的影响性研究 |
第三部分 川芎嗪对严重烧伤早期心、肾损伤时p38MAPK 活化及TNF-αmRNA 表达的影响 |
全文总结 |
致谢 |
综述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再灌注损伤心肌线粒体呼吸酶系的变化及川芎嗪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龙牙楤木总皂苷抗MIRI机制研究及中成药防治MIRI的系统评价[D]. 宋欣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速效救心丸对糖氧剥夺诱导心肌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D]. 段飞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3]川芎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有效部位和机制研究[D]. 孙晨.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12)
- [4]中药复方双参宁心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线粒体保护机制研究[D]. 李雪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1)
- [5]PI3K/Akt信号通路在川芎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中的作用[D]. 吕磊. 南京大学, 2012(07)
- [6]川芎嗪—香草酸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研究及机制初探[D]. 郝颖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0)
- [7]川芎嗪对脓毒症致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鹿中华,王锦权.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8(04)
- [8]川芎嗪对失血性休克脑代谢的保护作用探讨[D]. 张庆梅. 新疆医科大学, 2007(02)
- [9]益气通脉口服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基因的影响[D]. 马学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6(12)
- [10]川芎嗪对严重烧伤大鼠心、肾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D]. 徐庆连. 江西医学院,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