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别墅调查有结果

庐山别墅调查有结果

一、庐山别墅调查有了结果(论文文献综述)

吴奕霖[1](2017)在《我国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认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争文化遗产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近几十年,国际社会以战后遗产、军事遗产、纪念性遗产等课题研究对国际战争期间及战后的遗产保护研究进行了各方面诸多的探讨。以美国、UNESCO为首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战争文化遗产相关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驱动了该类型遗产保护发展。历经几十年的文化遗产保护,我国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在保护发展中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国内现存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类型丰富,具有独特的遗产文化和重要的精神感染力,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推进作用。深入挖掘战争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科学、社会、教育等价值,传承文化精神,珍惜美好和平稳定的生活。其中,认定作为遗产保护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必要的操作步骤,系统及完善的操作程序和认定方法是遗产保护的关键。但国内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及类型的复杂性,缺乏针对性的认定方法,仍需进行大量研究工作。本文以此为前提,深入研究、探讨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的认定方法。全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通过阅读文献,分析文化遗产认定基础理论,理清国内外文化遗产认定发展历程。同时,全面梳理我国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背景、意义、国内外理论发展研究,分析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在类型划分、时空分布、价值构成、组成现状等方面的特点,并且结合我国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现状提出其遗产认定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在通过对国内外文化遗产认定实践,总结提炼出文化遗产的认定具有动态性、层次性和关联性三大基本特征,并建立文化遗产的整体性认定方法。深入剖析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保护对象、保护原则、内在联系、内在属性,提出事件性是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内部的内在联系,而战争功能性是其内在属性。结合以上内容以及第二章所提出的认定中存在问题,建构一套以事件脉络为基准的整体性认定方法用于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的保护认定。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将文章中所建立的认定方法运用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将台堡革命旧址、重庆抗战金融机构旧址群、洋渡历史文化名镇四个类型的已制定保护规划的近现代战争物质文化遗产实际案例,以及近现代漫画非物质文化遗产案例。并将此研究方法所得保护规划策略与原保护规划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多种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类型下认定方法的适用性及可行性。最后梳理本文认定方法的完成度和不足之处,对今后的战争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化。

易红全,胡海胜[2](2015)在《庐山别墅景观遗产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庐山别墅始建于19世纪后期,经过近150年的历程,别墅景观已经成为庐山文化景观和庐山旅游景点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庐山仍保留有16种风格之多的636栋别墅。由于缺乏保护意识、技术、人才以及管理混乱等原因,庐山别墅景观的保护与利用仍处在较低的层次,甚至出现随意改造、破坏别墅的现象。通过对别墅景观遗产概念的界定,揭示庐山别墅景观遗产存在的价值和问题,提出订立专项法规、建立保护机制、遵循自然规律的保护建议以及创新旅游开发模式、完善开发管理体系、开拓营销推广渠道的可持续利用建议。

刘丽琼[3](2015)在《高中生文化遗产意识的培养研究》文中指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进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璀璨的文化,留下了无数优秀的文化遗产。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先辈们留下来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山东曲阜的“三孔”、甘肃敦煌莫高窟、北京颐和园及天坛、明清皇家陵寝等诸多历史文化遗存,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纽带,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把它们继承下来,传承下去。毋庸讳言,在遗产保护的认识和工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如重利用轻保护,重开发轻保护,我国虽有保护文化遗产的有关法律、法规,但目前在不少方面显示人们的文化遗产意识还较薄弱。进入21世纪,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通过学习,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设置了历史课程选修模块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这向我们高中历史教师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如何发挥历史教育功能,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遗产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保护文化遗产、繁荣民族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高中历史新教材融入了学习、认识、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新理念,不仅宣传中国文化,也介绍外国文化。这就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利用教材因素,以适当的形式导入文化遗产概念并培养学生的文化遗产意识。同时,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利用地方文化遗产资源,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宣传,以增强培养文化遗产意识的效果。本文试图就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学科)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文化遗产意识做粗浅的探讨与论述。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选题缘由、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主体部分。以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教师的个人访谈为前提,阐述了培养高中生文化遗产意识的理论基础、主要原则、实践方法;在挖掘、整合历史教材渗透点的同时,重点对培养高中生文化遗产意识的主要路径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检测与反思。主要对培养高中生文化遗产意识的教学实践进行检测与反思,并围绕如何进一步培养高中生的文化遗产意识提出了一些建议。

邹蕾蓉,李华锋,钟燕[4](2009)在《透视庐山老别墅的建筑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庐山老别墅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别墅的建筑材料、结构、庭院景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系统分析庐山别墅的建筑特征,对庐山近现代别墅建筑文化的传承具有一定的价值,也对当下庐山老别墅建筑的修复和改造工程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依据。

邹蕾蓉,钟艳[5](2009)在《庐山近代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文中指出阐述庐山近代建筑的发展、保护和再利用,提出庐山别墅群旅游体验的再利用定位。从"参与体验"和"形式体验"两个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庐山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建议。

王西武[6](2009)在《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以长沙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住用地与耕地的矛盾加剧。中国山地资源十分丰富,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山地别墅为解决城市居住用地紧张问题和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愿望提供了有效途径。系统研究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理论、手法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探讨适合当前社会发展,体现山地别墅特色文化内涵的设计理论,对当前和今后我国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并指导山地别墅环境景观建设。(1)综述了国内外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指出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山地别墅环境景观某一方面,研究不够全面。今后应加强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理论、手法的系统化研究。(2)针对目前山地别墅环境景观现状,结合国内外山地别墅环境景观研究,提出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应以生态学理论、园林美学理论、行为心理学理论和风水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因地制宜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原则、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文化原则、尊重原始地形保护原生植被原则、充满人性关怀原则、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文化延续原则和合理利用地方资源,控制经济成本原则。(3)分析了山地别墅环境景观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和景观价值方面的特点,从自然特征、生态特征、视觉特征、空间特征、功能特征和文化特征等角度分析了山地别墅环境景观特征。(4)通过对长沙地区6个山地别墅环境景观现状的调查分析表明:长沙地区山地别墅环境景观周边环境良好,具有良好的借景资源;因山就势,合理利用原始自然地形;山体破坏严重,原生植被保留较少;别墅环境景观与周边环境融合不强;地方特色不足。提出了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主要内容:项目概况及现状分析、总体景观布局、功能区划分、景观空间划分、地形设计、生态设计、交通系统设计、植物景观设计、文化定位、节点设计、标志小品边界和本土化设计。山地别墅环境景观的研究有利于缓解城市用地矛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通过对金科.东方大院示范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案例研究,归纳总结得出今后山地别墅环境景观应注重山地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融合、基址文脉的挖掘、生态设计与特色景观的营造等方面,协调统一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丁志敏[7](2007)在《以世界遗产精神观照庐山百年规划历程(1905-2005)》文中研究指明1982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4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志着风景名胜区事业在中国的开端。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发展,中国的风景名胜区事业正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其标志是2000年《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作为技术规范的公布实施和2006年《风景名胜区条例》作为正式法律法规的公布实施。 随着中国在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和中国的世界遗产项目逐年增加,作为世界遗产的风景名胜区作为一个群体已经形成并不断扩大。在每年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创造了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日益引起社会公众和专家学者的关注。作为对风景名胜区发展影响重大的技术行为和协调风景名胜区发展各个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作为世界遗产的风景名胜区规划更加多了一份保护人类共同遗产的责任,以履行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陆续开始风景名胜区规划工作起,这些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都已制定并实施了二十个年头左右,也都陆续到了进行下一轮规划修编的时候,大量的实践工作亟需已经发展了的理论指导,所以“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建设和发展完善已迫在眉睫。 本研究从对作为世界遗产的风景名胜区这个群体中的特殊个体即世界文化景观——庐山的研究入手,以世界遗产精神观照和反思庐山百年规划历程,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发现和提炼出一般意义。并参照刘滨谊教授创建的人类聚居环境学哲学基础的三元论理论范式,在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的景观学基础理论框架上进一步丰富和细分,针对作为世界遗产项目的风景名胜区这一特定群体,尝试以世界遗产精神的价值取向为统率,从“世界遗产学”、“环境伦理学”和“风景科学—景观学”这三个学科来源,从资源调查评价、技术内容阶段和技术方法手段三方面获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支持,从集中管理、公众参与和第三国策三方面集合起先进管理经验保障,从而架构起“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理论框架。

李烨[8](2003)在《庐山地区资源开发的环境评价及对策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主要针对庐山地区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该区的客源市场,结合武陵源风景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导致的后果,分析庐山地区进行总体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该区总体开发规划措施。 庐山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以政治、风景、文化、教育、宗教等五大名山着称,是中国第一家世界文化景观类型的世界遗产地,其文化资源和内涵十分丰富,与丰富的自然资源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 庐山本为一个整体,但由于人为的条块分割,使庐山并不是以一个整体发展。庐山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也应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但由于庐山被分割为三块:山上、山南和山北,旅游业并不是整体的发展。长期以来,庐山主要是停留在山上旅游线路开发上,景点开发利用率低,特别是丰富的文化内涵开发和利用更是不够。当前山上由江西省委派九江市作为一个特区管理,山北由九江县管理,山南由星子县管理,在资源开发中各种利益的瓜分形成了当前的局面。该区旅游支柱产业的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仍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深层次开发还远远不够。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山上旅游资源的开发已经超过其旅游环境容量,而且正在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性开发和开发性破坏,乱建宾馆、饭店、索道、商店,尤其是在风景区的核心区普遍出现人工化、城市化和商业化的现象,造成风景区的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严重下降,完全破坏了遗产高品质、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功能和社会公益性质。由于大量的工程建设,已经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如局部有地质灾害发生,植被缩减,水体污染等,同时影响水源涵养林,使蓄水能力减弱。前些年山上及山体周边也搞了一些开发,但也是各自为政、分而治之,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有些景点的改造不是“画龙点睛”,而是“画蛇添足”成为败笔。 山南虽然有丰寓的旅游资源,也已经认识到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但是未能将旅游市场打开,因而无充足的客源市场。由于资金缺乏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导致一些旅游资源破坏。该区仍以农业经济为主,第二产业以采矿业为主,而且采矿业基本上进行的是一种无序的开发,因此对环境破坏极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开采时没有进行植被再造工作,造成山体斑驳,进而造成视觉上的污染;未进行任何防护措施将固体废弃物堆放,进而导致水土流失,鄱阳湖湖水的污染和库容的缩减。由于资源开发不合理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庐山整体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 庐山当前虽然存在着一些管理及环境上的问题,但整体运营情况还算良好,只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小如张家界风景几 个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其环境质量变化及发展趋势的问题;人。1一年代有更多的学者对其景K内水体污染、空气质量恶化、景K建设人*化及索道修建造成的负面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但是都没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在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注的帕况卜,才编制了撤退性的整改规划,采取了补救措施,不仅造成巨入的资源浪费、经济损人,而h.造成巨人的负面影响。 既然庐山地k整体上处于一种错位和超载开发状态,那么该区改变其原有的开发模式,建设庐山旅游人巾场,进行总体开发显然是必要。同时进行整体开发也是可能的,首先如果将庐山地K作为一个整体发展,严格控制山上人口、建筑面积,分流一部分游客到山下去,惭。似缓解山L的)一六力,改善山_L的环境质量,又可以带动山下经济的发展,而山一卜由于以旅游业为支针产业,减少了对矿产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在客观上也进行了环境保护,这样实现了整个庐!11地区环境一U经济效益的双赢。其次该区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山上山下资源形成厂补,便捷的交通为庐山旅游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分析其客源市场,该区客源区域结构v多极化态势,游客学历普遍较高,因此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山下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老人文旅游资源,确立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共同开发的战略,强化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增加旅游文化内涵。 庐山总体开发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旅游业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围绕建设庐山人市场的总体规划构想,提出总体规划构想和一些具体实施对策:理顺管理体制,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明确保护第一的发展方针,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影l响,强化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强化旅游南线开发,确定旅游景区环境容量,加人执法力度。 本文指出庐山现存的环境问题,及任其发展下去可能导致的后果,分析了庐山总体开发规划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一些又体的实施对策,这对于促进庐山地区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庐山别墅调查有了结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庐山别墅调查有了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认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相关概念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我国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概况及其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概述
        2.1.1 我国近现代战争背景
        2.1.2 主要战争事件
    2.2 文化遗产认定的相关理论
        2.2.1 认定的基础理论
        2.2.2 国内外文化遗产认定发展现状
        2.2.3 文化遗产的理论思考
        2.2.4 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的认定
    2.3 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资源状况及特点分析
        2.3.1 国内外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状况
        2.3.2 近现代战争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体情况及其特点分析
        2.3.3 近现代战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体情况及其特点分析
    2.4 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的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2.4.1 近现代战争文物的认定现状
        2.4.2 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认定存在的问题
3 基于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特点的认定方法构建
    3.1 国内外文化遗产认定的实践
        3.1.1 国外文化遗产认定的实践
        3.1.2 国内文化遗产认定的实践
        3.1.3 文化遗产认定实践的启示
        3.1.4 认定的基本特性
    3.2 文化遗产的整体性认定方法构建
        3.2.1 文化遗产的认定主体与认定客体
        3.2.2 文化遗产的认定流程
        3.2.3 文化遗产的认定价值标准及其指标
    3.3 我国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认定方法构建的先导研究
        3.3.1 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及保护原则
        3.3.2 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的价值确立
        3.3.3 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的内在联系——事件性
        3.3.4 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的内在属性——战争功能性
    3.4 我国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事件整体性认定方法构建
        3.4.1 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的事件整体性建立
        3.4.2 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的事件整体性认定方法建构
        3.4.3 解决的问题
4 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认定在案例中的应用
    4.1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认定
        4.1.1 前期识别
        4.1.2 综合评估
        4.1.3 保护策略研究
    4.2 将台堡革命旧址的认定
        4.2.1 前期识别
        4.2.2 综合评估
        4.2.3 保护策略研究
    4.3 重庆抗战金融机构旧址群的认定
        4.3.1 前期识别
        4.3.2 综合评估
        4.3.3 保护策略研究
    4.4 洋渡传统风貌镇的认定
        4.4.1 前期识别
        4.4.2 综合评估
        4.4.3 保护策略研究
    4.5 近现代漫画的认定
        4.5.1 近现代漫画前期认识
        4.5.2 综合评估
        4.5.3 保护策略研究
    4.6 小结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国近现代战争一览表
    B.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与同类型遗产比较研究列表
    C. 将台堡革命旧址与同类型遗产比较研究列表
    D. 重庆抗战金融机构旧址群与同类型遗产比较研究列表
    E. 洋渡古镇与同类型遗产比较研究列表
    F. 近现代漫画与同类型遗产比较研究列表
    G.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H.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及实践成果目录
    I. 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认定相关图纸

(2)庐山别墅景观遗产的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庐山别墅景观的形成与演进
    (一)庐山别墅景观的历史沿革
    (二)庐山别墅景观的现状分析
二、庐山别墅景观遗产分析
    (一)别墅景观遗产的概念界定
    (二)庐山别墅景观遗产的特性分析
        1.体现了别墅景观遗产的普遍性
        2.代表了庐山文化景观中的中西文化融合
    (三)庐山别墅景观遗产的价值分析
        1.旅游价值
        2.建筑价值
        3.文化价值
        4.其他价值
    (四)庐山别墅景观遗产的问题分析
        1.别墅开发无规范,破坏遗产资源
        2.管理职能多重叠,妨碍遗产管理
        3.修缮技术低水平,中断文化延续
三、庐山别墅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一)庐山别墅景观遗产的保护
        1.订立法规,确立多层次保护条例
        2.建立机制,构建综合型管理体系
        3.遵循规律,形成科学化保护策略
    (二)庐山别墅景观遗产的可持续利用
        1.抓住利用重点,创新旅游开发模式
        2.深化服务职能,完善开发管理体系
        3.依托广大市场,开拓营销推广渠道

(3)高中生文化遗产意识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缘由
        1. 是弥补高中生文化遗产意识缺失的现实需要
        2. 是充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内涵之一
        3. 是提升学生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
        4. 是应对国家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积极措施
        5. 是顺应世界保护文化遗产潮流的必然行动
    (二) 培养高中生文化遗产意识的可行性
        1. 中国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广
        2. 高中历史教科书文化遗产资源及高考试题的涉及面广
        3. 黄姚古镇地方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三) 概念界定
        1. 文化遗产
        2. 文化遗产意识
    (四) 文献综述
    (五)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3. 创新之处
一、高中生文化遗产意识培养的认识现状和理论基础
    (一) 研究现状
        1. 学生问卷调查情况
        2. 教师访谈情况
    (二) 理论基础
        1.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4. 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依据
    (三) 研究原则
        1. 真实性原则
        2. 创新性原则
        3. 适度、典型性原则
        4. 课内外相结合原则
        5. 关注学生生活原则
二、高中历史教学渗透文化遗产意识培养的主要路径
    (一) 高中历史教材培养文化遗产意识的主要内容
        1. 必修第一册(政治史)文化遗产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及其渗透点
        2. 必修第二册(经济史)文化遗产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及其渗透点
        3. 必修第三册(文化史)文化遗产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及其渗透点
    (二)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渗透文化遗产意识的主要路径
        1. 挖掘历史教材,认识文化遗产
        2. 还原历史风貌,欣赏文化遗产
        3. 走进历史深处,珍惜文化遗产
        4. 感悟历史真谛,宣传文化遗产
        5. 传承历史文明,保护文化遗产
    (三) 文化遗产教育课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 开展培养文化遗产意识的课外活动
        1. 组织课外阅读
        2. 开设讲座
        3. 开展调查访问
        4. 开办文化遗产展览会
        5. 举办手抄报比赛
        6. 观看历史影视剧
三、高中生文化遗产意识培养研究后的检测、反思与建议
    (一) 对学生课内外表现的检测
        1. 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明显提高
        2. 学生对文化遗产的重视态度有很大改变
        3. 学生进一步懂得了对文化遗产要珍惜、要保护
        4. 学生历史视野有所拓宽,团结合作和动手能力有所增强
    (二) 对教学的反思
        1. 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开展教学
        2. 坚持通过课堂内外来组织文化遗产意识的培养教育
    (三) 高中生文化遗产意识的培养的建议
        1. 对老师的建议
        2. 对学生的建议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致谢

(5)庐山近代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庐山近代建筑的发展
2 庐山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现状
    2.1 庐山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
    2.2 庐山近代历史建筑的再利用
    2.3 庐山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规划及应用
3 庐山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建议
    3.1 建筑上和环境上形成“形式体验”, 产生与众不同的独特氛围
        3.1.1 以保护为主, 不同建筑采取不同的保护和利用要求。
        3.1.2 保护环境和历史风貌的完整性, 形成鲜明的历史意象。
        3.1.3 外观及色彩的设计上整体规划。
    3.2 引起游客的参与感, 产生丰富体验
        3.2.1 开发新景点路线, 深入挖掘老建筑的价值。
        3.2.2 整体整合资源, 产业经营。

(6)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以长沙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国内研究现状与进展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3 相关概念
        1.3.1 别墅
        1.3.2 山地
        1.3.3 山地别墅
        1.3.4 景观与景观设计
    1.4 研究内容
        1.4.1 理论研究
        1.4.2 实地调研
        1.4.3 调查总结分析
        1.4.4 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理论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2 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理论
    2.1 生态学理论和恢复生态学理论
        2.1.1 生态学理论
        2.1.2 恢复生态学理论
    2.2 园林美学理论
    2.3 行为心理学理论
    2.4 风水学理论
3 山地别墅环境景观特征
    3.1 山地别墅环境景观
        3.1.1 影响因素
        3.1.2 山地别墅环境景观价值
    3.2 地别墅环境景观特征
        3.2.1 自然特征
        3.2.2 生态特征
        3.2.3 视觉特征
        3.2.4 空间特征
        3.2.5 功能特征
        3.2.6 文化特征
4 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
    4.1 长沙地区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调查
        4.1.1 具有优美的周边环境
        4.1.2 因山就势,合理利用原始自然地形
        4.1.3 山体破坏严重、生态恢复不理想
        4.1.4 别墅区景观与周边环境融合不足
        4.1.5 地方特色不足
    4.2 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概论
        4.2.1 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的意义和依据
        4.2.2 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的目标
    4.3 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原则
        4.3.1 因地制宜,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4.3.2 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因素
        4.3.3 尊重原始地形、保护原生植被
        4.3.4 体现人性关怀
        4.3.5 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和文化延续
        4.3.6 合理利用地方资源,控制经济成本
        4.3.6 景观先行
    4.4 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的内容
        4.4.1 概况及现状分析
        4.4.2 总体景观布局,功能区划分与景观空间划分
        4.4.3 地形设计
        4.4.4 生态设计
        4.4.5 交通系统规划
        4.4.6 植物景观设计
        4.4.7 文化定位
        4.4.8 节点设计
        4.4.9 标志、小品、边界
        4.4.10 本土化设计
5 金科·东方大院示范区环境景观设计
    5.1 设计概论
        5.1.1 项目概况
        5.1.2 项目定位
        5.1.3 设计思考
    5.2 设计内容
        5.2.1 概况及现状分析
        5.2.2 总体景观布局、功能区划分和景观空间划分
        5.2.3 地形设计
        5.2.4 生态设计
        5.2.5 交通系统
        5.2.6 植物景观设计
        5.2.7 节点设计
        5.2.8 文化定位
        5.2.9 标志、小品、边界、无障碍设计
        5.2.10 景观本土化设计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长沙地区居住区常见植物名录
附录二:长沙金科·东方大院植物名录表
附录三: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以世界遗产精神观照庐山百年规划历程(1905-200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缘起——研究背景及动机
    1.2 研究对象、内容和目的
    1.3 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1.3.1 基础理论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小史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
    2.1 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精神
        2.1.1 世界遗产的由来——《世界遗产公约》
        2.1.2 世界遗产精神——价值理性的终极取向
        2.1.3 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历程
    2.2 风景、景观、文化景观和世界文化景观
        2.2.1 风景、景观
        2.2.2 文化景观
        2.2.3 世界文化景观
    2.3 风景名胜区、风景区规划
        2.3.1 风景名胜区——本土概念内涵更新
        2.3.2 风景区规划
    2.4 国家公园和国家公园运动
        2.4.1 国家公园——一个先进的参照体系
        2.4.2 美国国家公园及其规划体系的发展阶段和内容、特点
        2.4.3 国家公园运动在世界各国的蓬勃发展
第3章 观照评析:庐山百年规划历程回顾
    3.1 庐山概况
        3.1.1 庐山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貌、气候等)
        3.1.2 庐山历史沿革(称谓、行政建制)
        3.1.3 庐山文化演进(道、释、儒、耶和"三大趋势")
    3.2 九江租界和庐山租借地的开辟
        3.2.1 九江租界的设立
        3.2.2 庐山租借地的开辟
    3.3 庐山首次规划——1905年kuling estate plan
        3.3.1 规划设计
        3.3.2 规划管理
        3.3.3 小结
    3.4 收回庐山牯岭租借地后的历次总体规划
        3.4.1 1936年、1946年行政院办公房屋计划、国家公园计划
        3.4.2 1956~1968年的"疗养城"规划构想
        3.4.3 1982~2002年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3.4.4 1984年江西省庐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3.4.5 2004~2020年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3.5 庐山景区、景点规划述要
        3.5.1 大天池风景点规划
        3.5.2 西谷控制性详细规划
        3.5.4 其他规划
        3.5.5 小结
    3.6 以世界遗产精神观照庐山百年规划历程
    3.7 以环境伦理道德观照庐山百年规划历程
第4章 个案研究:1982~2002年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实施情况
    4.1 前期准备和政策依据
    4.2 风景名胜资源调查评价
    4.3 规划师、规划设计机构和规划理念
    4.4 规划定位和原则
        4.4.1 规划定位
        4.4.2 规划原则
    4.5 规划内容要点
        4.5.1 人口规模与接待床位
        4.5.2 总体布局
        4.5.3 中心区(牯岭)布局
        4.5.4 道路交通规划
    4.6 规划实施情况和出现的问题
        4.6.1 严重的城市化倾向和过度开发
        4.6.2 香港运通年公司拍卖名人别墅事件
        4.6.3 庐山莲花洞森林公园违法占地建别墅事件
    4.7 规划范式探讨、重要意义和局限不足
        4.7.1 规划范式探讨
        4.7.2 重要意义
        4.7.3 局限不足
    4.8 以世界遗产精神观照反思其实施情况
        4.8.1 世界遗产的"原真性"和"原整性"原则
        4.8.2 以"原真性"和"原整性"原则观照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第5章 走出庐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实践和理论
    5.1 我国风景区规划实践历程
        5.1.1 从行业先驱的实践角度考察
        5.1.2 从行业的普遍实践角度考察
    5.2 我国风景区规划理论研究历程和现状
        5.2.1 我国风景区规划理论研究历程
        5.2.2 我国风景区规划理论研究现状
第6章 理论架构: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框架
    6.1 景观三元论的范式意义和科学价值
    6.2 景观规划实践的客体范围细分
    6.3 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架构
        6.3.1 "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的价值取向
        6.3.2 "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的主要学科来源
        6.3.3 "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的现代技术支持
        6.3.4 "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的先进管理保障
    6.4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庐山地区资源开发的环境评价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1.1 庐山基本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自然条件
        1.1.3 历史地位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区内研究现状
        1.3.2 课题研究现状
        1.3.3 存在问题
    1.4 论文思路
第二章 庐山地区资源及环境评价
    2.1 庐山资源及环境评价
        2.1.1 资源评价
        2.1.2 环境评价
        2.1.3 环境破坏原因分析
        2.1.4 小结
    2.2 星子县资源及环境评价
        2.2.1 资源评价
        2.2.2 资源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
        2.2.3 小结
第三章 区域对比分析
    3.1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概况
    3.2 环境问题现状
    3.3 环境问题主要成因
    3.4 旅游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3.5 小结
第四章 庐山地区资源开发总体规划
    4.1 理论依据
        4.1.1 发展理论
        4.1.2 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
        4.1.3 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
    4.2 客源市场分析
        4.2.1 庐山旅游市场基本情况
        4.2.2 庐山长假客源分布情况
    4.3 庐山地区资源总体开发分析
        4.3.1 总体开发必要性分析
        4.3.2 总体开发可能性分析
    4.4 庐山地区总体开发规划措施
        4.4.1 总体规划构想
        4.4.2 具体实施措施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5.1 全文主要结论
    5.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庐山别墅调查有了结果(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认定研究[D]. 吴奕霖. 重庆大学, 2017(06)
  • [2]庐山别墅景观遗产的可持续利用研究[J]. 易红全,胡海胜. 旅游论坛, 2015(03)
  • [3]高中生文化遗产意识的培养研究[D]. 刘丽琼.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8)
  • [4]透视庐山老别墅的建筑特征[J]. 邹蕾蓉,李华锋,钟燕. 农业考古, 2009(06)
  • [5]庐山近代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J]. 邹蕾蓉,钟艳.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3)
  • [6]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以长沙地区为例[D]. 王西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02)
  • [7]以世界遗产精神观照庐山百年规划历程(1905-2005)[D]. 丁志敏. 同济大学, 2007(02)
  • [8]庐山地区资源开发的环境评价及对策分析[D]. 李烨. 中国地质大学, 2003(02)

标签:;  ;  ;  ;  ;  

庐山别墅调查有结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