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行菊组织培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白凤麟[1](2020)在《太行菊组织培养技术初探》文中认为针对太行菊,对其根、茎和叶采用组织培养技术使其快速生长繁殖,获得预期产量。本试验包括选取太行菊种子、种子消毒、无菌苗培育、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增殖、生根壮苗和炼苗移栽等过程。经试验结果分析可得:无菌苗在1/2 MS培养基生长最好;组织(根、茎和叶)愈伤诱导的最适浓度为MS+8 g琼脂粉+30 g蔗糖+2.0 mg/L 6-BA+1.0 mg/L NAA+1.0 mg/L 2,4-D;丛生芽增殖的最适浓度为MS+30 g蔗糖+8 g琼脂粉+0.2 mg/L 6-BA+2.0 mg/L NAA。
郭雅坤[2](2020)在《太行菊属植物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关系》文中研究说明太行菊属(Opisthopappus Shih),中国特有物种,为我国第二批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上,属下暂定两种:太行菊(Opisthopappus taihangensis(Ling)Shih)和长裂太行菊(Opisthopappus longilobus Shih)。通过高通量测序对太行菊属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研究,并进行功能基因注释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以期揭示太行菊属下分类及其系统发育地位,为太行菊属利用及遗传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太行菊属叶绿体基因组中有42.4%的序列是基因编码区(64100bp),共编码基因85个,包括38种t RNA基因,4种r RNA基因(在反向重复区各有两个拷贝),28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编码基因平均长度是754bp;非基因编码区占整个叶绿体的57.6%,其中包括基因间区(GC含量为36.7%),长度为87069 bp。太行菊叶绿体基因组(cp DNA)全长151169 bp,长裂太行菊cp DNA基因组全长151403 bp,GC含量基本相同,为38.3%。太行菊和长裂太行菊叶绿体全序列进行比对后发现有391个SNP位点,118个Indels位点。共线性分析显示,太行菊与长裂太行菊两物种的遗传图谱上锚定标记的排列次序一致性良好,且遗传距离近;选择压分析结果d N/d S比值小于1,表明叶绿体蛋白编码基因的选择压力为负选择。基因功能注释显示,太行菊属叶绿体基因组中涉及脂肪酸代谢通路、嘌呤代谢通路、四环素生物合成的142条unigene被注释到19条KEGG通路中。GO注释包括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成分。在细胞生物学过程和代谢过程中鉴定到的蛋白质总量百分比最大(100%);其次是生物信号,生物定位,占10%至100%;分子功能中参与结合和催化功能的蛋白数量占总数的80%以上;在细胞成分中,细胞器、细胞部分和细胞蛋白的数量占比是100%。COG功能分析表明,叶绿体基因组蛋白被分为6个功能组,分别为:(1)能量产物和转化率;(2)翻译;(3)核糖体结构与生物发生;(4)转录;(5)翻译后的修改和修复;(6)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的运输和代谢。利用菊科其他16个物种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基于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太行菊属下两个物种聚为一支,杭白菊、小红菊和蒙氏马先蒿聚为一支,且太行菊属在进化上更先进一些。
景晓雅[3](2020)在《太行菊属植物根内外微生物多样性》文中研究表明太行菊属植物属菊科(Asteraceae)菊亚族(Chrysantheminae),属下有2种:长裂太行菊(Opisthopappus longilobus Shih)和太行菊(Opisthopappus taihangensis(Ling)Shih)。太行菊属植物生长在悬崖峭壁、岩石缝中,分布区较为狭窄,且生长区土壤较为贫瘠。因此,解析太行菊属植物特殊生境的生存机制,对太行菊属植物科学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以太行菊分布地(红豆峡、京娘湖、高家台、邢台大峡谷、合漳乡)和长裂太行菊分布地(关山、青龙峡、林氏祖庭、万仙山、大双村)根和根际土壤为研究材料。通过扩增细菌16Sr RNA基因V3-V4、真菌ITS序列,利用高通量Hiseq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太行菊属植物根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物种组成和差异分析。实验结果证实太行菊和长裂太行菊共有534种根际细菌,334种根际真菌,495种内生细菌,83种内生真菌;太行菊独有14种根际细菌、45种根际真菌、52种内生细菌、8种内生真菌;长裂太行菊独有14种根际细菌、33种根际真菌,26种内生细菌、7种内生真菌。太行菊属植物在P<0.05水平有9种根际微生物和4种根内生微生物在丰富度存在显着差异。在P<0.01水平有33种根际种微生物和41种内生微生物在丰富度方面存在极显着差异。变形菌门是太行菊属植物根内外生优势细菌门,子囊菌门为太行菊属植物根内外生优势真菌门。UPGMA分析结果表明,太行菊与长裂太行菊根际微生物呈现较高多样性,且地理位置是影响太行菊与长裂太行菊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关键影响因素。RDA/CCA分析表明气候因子也是影响太行菊与长裂太行菊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且不同样品影响程度不一样。借助常规微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太行菊属植物根内外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筛选出具有降解纤维素功能的细菌4种,真菌5种;溶磷细菌8种,真菌2种;解钾细菌5种,真菌5种。盆栽实验证实真菌QLX23对拟南芥株高、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均有明显增加,并鉴定为哈氏木霉菌。本实验初步明确了太行菊属植物内外生微生物的种类、丰富度、功能和多样性,为解析太行菊属植物特殊生境生态适应机制和适生演化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指导。
叶航[4](2020)在《基于比较转录组研究太行菊属物种的适应性分化》文中提出物种分化是产生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和前提,是进化生物学的核心议题与研究热点。太行菊属(Opisthopappus Shih),为中国太行山所特有,属下包括长裂太行菊(Opisthopappus longilobus)与太行菊(Opisthopappus taihangensi)两种。太行山独特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研究局域尺度下物种适应性分化的理想材料。本文中,通过比较转录组分析以及环境影响分析,鉴定了两物种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与正选择直系同源基因,同时筛选出对太行菊属植物适应性分化可能存在重要作用的关键气候因子。长裂太行菊与太行菊转录组组装后分别产生5.35E+05条和2.64E+05条Unigene,这些Unigene注释在NR(长裂太行菊:37.48%;太行菊:35.19%)、GO(长裂太行菊:18.65%;太行菊:12.25%)、KEGG(长裂太行菊:1.22%;太行菊:2.38%)、egg NOG(长裂太行菊:34.24%;太行菊:37.66%)、Swiss-Prot(长裂太行菊:46.36%;太行菊:48.47%)数据库。在太行菊属植物中共鉴定出341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长裂太行菊相对于太行菊,1925个基因显着上调表达,1485个基因显着下调表达。差异表达基因被显着富集在代谢过程、能量传递、信号转导、环境适应等GO term与KEGG pathway。长裂太行菊样本与太行菊样本中鉴定出59753对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其中有5832对直系同源基因受到正向选择。正选择直系同源基因被显着富集在转录调节、结合细胞物质或成分、光合作用、多糖合成等生物学途径。表达量变化最显着的前十个差异表达基因中,Unigene c286931_g1_i1在太行菊中上调表达,在长裂太行菊中下调表达,且被显着富集在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代谢、内源刺激响应、化学物质响应4个GO term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和磷酸戊糖途径两个KEGG pathway中。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对GR37042受到正向选择,且同时被显着富集在6个GO term(DNA结合、转录活性调节、DNA结合转录活性调节、细胞核、含核酸复合物代谢过程)以及1个KEGG pathway(转录因子)中。根据比对结果,前者是果糖-1,6-二磷酸酶而后者是CCAAT盒结合因子。推测这两类基因对太行菊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分化可能具有关键作用,并将其视为候选基因。环境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地的环境异质性影响了太行菊属物种间的遗传分化。Mantel检验,MMRR分析,以及db RDA分析均显示,遗传距离与地理、环境距离显着相关,环境变量对遗传变异的解释率达到60%以上。解释变量的前向选择结果表明,bio6(最冷月份的最低温度)与bio14(最干燥月份的降水量)是影响太行菊属植物遗传分化的重要气候因子。
侯慧敏[5](2020)在《太行菊属(Opisthopappus Shih)群体遗传学分析 ——基于简化基因组数据》文中指出太行菊属(Opisthopappus Shih)为中国特有的多年生草本,集中分布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具有重要的经济、药食及观赏价值。但由于其生长地的限制性、自身低繁育率及人为采摘严重,名列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本文采用dd RAD-seq(Double digest 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技术,对太行菊属不同物种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分析其群体遗传学特征。1.测序后,获得的高质量数据(HQ read data)的Q30及Q20均达90%以上,GC含量低,在原数据中占比98.25%。以野菊基因组为参照,与过滤后的HQ data比对分析,双端比对率范围为89.84%-98.60%,具有非常高的覆盖度。所有样本中得到818,625-1,631,437个tag,测序深度为6.45X-23.02X,从标签中共识别149,495个有效SNPs。SNP位点数目与染色体长度呈正比,C:G>T:A为SNP主要突变类型。突变位点的偏好碱基为A/T。SNP位点多定位基因间区,其次为内含子、外显子区。2.群体遗传学分析中,太行菊属呈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o=0.2710~0.3157;He=0.1680~0.1925;Pi/π=0.1772~0.2027;Hd=0.1892)。长裂太行菊(π=0.1907,Hd=0.1907)相对于太行菊(π=0.1878,Hd=0.1879)具有较高的多样性。估算的近交系数FIS俱小于0,表明杂合子过多的情况在太行菊属种群内普遍存在。两物种种群间FST值皆超过0.25,表明两物种间有相对高的遗传分化。但连锁不平衡中LD较缓慢的衰减速度,及低于0.15的FST值,反映了各物种内种群间的较低程度的遗传分化。3.系统进化树表明,研究种群被分为两个支系,Ⅰ支系包括种群均为太行菊种群,Ⅱ支系种群俱为长裂太行菊,分别对应太行菊属的两个不同物种。主成分分析与Structure分析均与系统发育树相一致。基因流分析显示出物种间存有权重轻、数量少的迁徙事件及物种内种群之间具有权重高、数量多的迁徙事件。Structure分组间也表现出轻微的混杂,说明种间、物种内某些种群间存在双向基因交流。4.在进化过程中,物种一般具有更多特异性基因以适应环境改变。无论是OL&OT、OLa&OTd还是OLb&OTc组,长裂太行菊具有的特异性SNPs多于太行菊,暗示着长裂太行菊比太行菊有更大的适应潜力。而且长裂太行菊和太行菊边缘种群特异SNPs高于中间种群,边缘种群生境相较于中间种群,可能更为苛刻。5.选择性清除分析中,GO注释表明,两物种富集结果相似,但长裂太行菊受选择基因还参与了转运过程。KEGG Pathway功能注释表明两种间的代谢途径存在较大的差别,长裂太行菊主要富集于新陈代谢相关途径,太行菊重点富集在遗传信息加工途径。两个物种对环境的响应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恰恰是对环境的适应。
王智[6](2020)在《太行菊属植物形态与生境异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太行菊属(Opisthoppus)太行菊(Opisthoppus taihangensis)和长裂太行菊(Opisopappus longilobus)为太行山特有濒危物种,两个种在叶和苞叶形态特征上存在差别,中国植物志英文版中将两个种合并为一个种。本文从表型差异、生态位差异等角度出发,对两个种间的形态分化进行研究,预期为两个种的分类地位与可持续利用和科学保护提供线索。太行菊与长裂太行菊在花形态上有着丰富的变异,且同一表型性状在不同种/不同种群内的变异幅度也很大;聚类结果中,太行菊与长裂太行菊没有形成明显的两支。叶形态上,太行菊与长裂太行菊存在显着差异,聚类分析可很好将研究种群聚为两支。根据花、叶形态指标前两个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太行菊与长裂太行菊形成不同支系,表明叶形态中的叶面积、单侧叶裂数、叶柄宽和叶片长,花形态中的总苞直径、花瓣长和萼片长度等指标可以作为两个种划分的分类依据。相关性分析发现,太行菊属不同种的表型变异在种群间和种群内都受到生态环境影响,其中花形态特征受土壤因素影响较多,叶形态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多。在37个环境变量中,14个变量(bio 2、bio 3、bio 4、bio 8、bio 11、bio 13、bio 15、elev、T_Ca CO3、T_GRAVEL、T_OC、T_SAND、T_SILT、T_TEB)是影响太行菊属两个种分布的重要因素。基于主效生态因子的Schoener’s D和Hellinger’s I值分别为0.2870和0.5468,生态位模拟直方图几乎不重叠,表明太行菊与长裂太行菊具有不同的生态位。太行菊与长裂太行菊的分布区域分别在太行山的南部和北部,与不同的环境因素和不同的生境条件有关。环境上的异质性导致太行菊和长裂太行菊形态上产生分化并引起生态位产生差异。
郭晋宏[7](2019)在《太行菊属植物根际土壤环境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太行菊属(Opisthopapus Shih)是一种中国特有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耐旱、耐寒,通体含芳香油,干后香味持久,花朵具有清热去火、清肺润燥的功效,有一定的药用性和观赏性。属下有太行菊(Opisthopappus taihangensis Shih)和长裂太行菊(Opisthopappus longilobus Shih)两种,分布区主要在太行山脉,生境特殊、分布区狭窄。由于生活环境分散碎片化和人为活动的挑选采摘,已被列入我国濒危保护植物。本文通过测定太行菊属不同种群根际土壤和植株中19种养分元素含量情况,分析太行菊属植物根际土壤种间、种内养分元素含量情况及差异,以及根际土壤养分元素与环境条件之间的适应性,揭示太行菊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特征及差异,为太行菊属植物合理化保护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太行菊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特征太行菊属根际土壤pH值呈现中性或弱碱性(7.5-8.5),其中太行菊根际土壤pH值范围为6.58.13(AVG=7.51,C·V%=0.03),长裂太行菊根际土壤pH值范围为6.58.5(AVG=7.43,C·V%=0.03)。太行菊和长裂太行菊植物根际土壤有机质(SOM)(>4g·kg-1)、铁和钙元素含量较高,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较少。养分元素含量差异主要表现在有机质(F=9.315)、有效磷(F=8.874)、硫(F=3.767)、钙(F=2.949)、钛(F=1.577)和铁(F=1.993)。在太行菊和长裂太行菊物种内,养分元素具有显着差异的主要表现在有机质、铁、钛和锰元素,太行菊根际土壤有机质(SOM)含量最高(F=8.682)的种群为神农山(SNS),海拔约为1028m,最低的种群有宝泉(BQ)和林氏祖庭(LSZT),海拔分别约为895m和530m;长裂太行菊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F=8.276)最高的种群为高家台(GJT),海拔约为805m,最低的种群为北武当(BWD)和炉峰山(LFS),海拔分别约为1160m和1020m。太行菊根际土壤中铁、钛和锰元素含量较高的种群为宝泉(BQ),海拔约为895m,含量较低的种群为林氏祖庭(LSZT),海拔约为530m;长裂太行菊根际土壤中铁、钛和锰含量普遍略微高于太行菊。太行菊根际土壤中有机质(0.885)、全磷(0.843)和全钾(0.686)的贡献率要高于其他养分元素,所以,太行菊根际土壤中主要养分元素是全磷、有机质和全钾;长裂太行菊根际土壤中碱解氮(0.909)、速效钾(-0.686)、有机质(0.885)、全磷(0.665)和全钾(-0.651)的贡献率要高于其他养分元素,所以,长裂太行菊根际土壤中主要养分元素是碱解氮、全磷、速效钾、有机质和全钾。2.太行菊属植株养分含量特征太行菊属植株中铁、钙元素含量较多,且长裂太行菊植株中铁、钙元素含量高于太行菊,与根际土壤含量特征相符。养分元素含量差异主要表现在硫(F=5.707)、钙(F=4.272)、有机质(F=3.705)和磷(F=1.932),与根际土壤种间养分元素差异情况基本相符。在太行菊植株内,铁和锰元素的F值分别为0.906、0.618,在长裂太行菊植株内,铁和钛元素的F值分别为0.927、0.758,所以,养分元素具有显着差异的主要表现在铁、钛和锰元素,与根际土壤种内养分元素差异相差不大。3.基于生态位模拟的太行菊属根际土壤养分与生态环境关联性土壤、地理和环境距离矩阵进行MMRR相关性分析,发现太行菊和长裂太行菊根际土壤养分元素分别与地理条件、环境因子(气候、降雨、温度等)显着相关,其中太行菊物种根际土壤受地理条件影响较大,长裂太行菊物种根际土壤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综上所述,太行菊属植物根际土壤酸碱度多呈弱碱性,根际土壤和植株中钙、铁元素含量很高,且长裂太行菊钙、铁元素含量高于太行菊,推测太行菊属植物生长需要矿质元素钙、铁,适应生存于岩石狭缝生境。两物种种间和种内各养分元素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地处河南不同海拔太行菊属植物根际土壤有机质、钙和铁等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受所处地理位置海拔影响较大;处于相近海拔位置的长裂太行菊,受环境气候因子影响较大。表明太行菊属根际土壤养分元素含量与各自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有一定联系,且长裂太行菊部分元素含量高于太行菊物种,可能与长裂太行菊演变过程较为进化、适应性强有关。本研究揭示了太行菊属植物根际土壤环境养分含量特征,为其合理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也为其药用和观赏价值发挥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韩霜,马丽,裴冬丽[8](2019)在《太行菊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太行菊叶片、叶柄、茎尖和茎段为试材,采用MS培养基,在其中添加不同的激素对太行菊的不同外植体进行培养,研究了濒临灭绝的太行菊再生植株的方法。结果表明:太行菊的叶片、叶柄作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分别为44.44%和44.11%,所需时间较长,而茎尖、茎段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48.44%和68.75%,培养时间较短。茎段最适合作为诱导愈伤组织的繁殖材料。为了使茎段能更好的诱导出愈伤组织,课题组又对诱导茎段愈伤组织的激素浓度组合进行了研究,A组:MS+6-BA 1.0 mg·L-1+NAA 0.5 mg·L-1+2,4-D 0.1 mg·L-1,B组:MS+6-BA 1.0 mg·L-1+NAA 1.0 mg·L-1+2,4-D 0.1 mg·L-1,C组:MS+6-BA 2.0 mg·L-1+NAA 0.5 mg·L-1+2,4-D 0.1 mg·L-1,D组:MS+6-BA 2.0 mg·L-1+NAA 1.0 mg·L-1+2,4-D 0.1 mg·L-1。试验表明,C组激素浓度组合最适合太行菊茎段的愈伤组织诱导。35 d后愈伤组织不再增加后进行继代培养,45 d后将植株转移至生根培养基1/2MS+NAA 0.12 mg·L-1中进行生根培养。
李佳[9](2018)在《濒危植物太行菊属群体遗传学研究 ——基于SSR和nSSR》文中研究指明太行菊属(Opisthopapus Shih),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特有属,有太行菊(Opisthopappus taihangensis Shih)和长裂太行菊(Opisthopappus longilobus Shih)两种。该属植物通体富含芳香油,干后香味较持久,其花具有清肝明目、清热润喉的功效,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目前,生境的破碎化和人为的过度采摘,加上其分布范围狭窄,繁殖能力较弱,已被列入我国第二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本文采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和nSSR(Nuclear 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结合生态位模拟(ENM),分析该属群体遗传分化的格局及成因,推测其在第四纪冰期的潜在避难所,揭示其进化历史的动态,预测其过去到未来分布模式的变化,解释气候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并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转录组数据设计了63对SSR引物,筛选出11对扩增结果稳定的引物。在424个扩增位点中有416个多态性位点,多态位点比率(PPB)为98.11%。11对引物中,引物10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指数最高(Ht=0.2811,GST=0.3906);所有种群中,红豆峡(HDX)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I=0.3522),北响堂(BXT)最低(I=0.0544)。种群内的遗传变异(66%)高于种群间(34%)的遗传变异,与遗传分化系数相吻合(GST=0.3752)。19个种群分为三支,分布在河北的长裂太行菊种群(WDS,JNH,BXT)单独成支,太行菊种群WWS,SNS,FXF,LSZT,GS,YTS为一支,其他种群为最后一支。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相关(r=0.1030,P<0.05)。引物9和引物11所在转录组序列,Blast为PI3K蛋白,该蛋白与种子萌发、细胞凋亡等有关,可能通过温度及降水量影响太行菊属的生长发育。引物1Blast的转录因子AaMIXTA1以及引物4和8Blast的DEAD-box ATP-dependent RNA helicases,可能对其抗逆过程有调控作用。2.根据文献查找并设计了30对nSSR引物,筛选出12对扩增结果稳定的引物,共统计出了98个扩增位点,其中包括97个多态性位点,多态位点比率(PPB)为98.98%。12对引物中,引物8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指数均最高(Ht=0.4099,GST=0.5191);所有种群中,关山(GS)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I=0.4130),王屋山(WWS)种群最低(I=0.1222)。种群内的遗传变异(57%)高于种群间(43%)的遗传变异,与遗传分化系数相吻合(GST=0.4466)。所有种群聚为三支,同SSR结果基本一致,支持地理距离在遗传结构中起一定作用(r=0.0982,P<0.05)。3.以太行菊属44个分布点进行生态位模拟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最大熵模型(MAXENT)确定出6个载荷最高的气候因子(bio 2,bio 3,bio 6,bio 8,bio 11,bio 13)。在末次间冰期(LIG),太行菊属植物的地理分布范围扩大并向西迁移;末次盛冰期(LGM)时,在中国西部和南部的分布区域急剧减少;中新世(MH)与当代分布区基本一致;冰期来临时,太行菊属在河南、山西和陕西形成了冰期避难所;从当代到2070年,太行菊属的地理分布区域先缩小后扩增并向东移动,主要分布在位于河北、山西和河南的太行山区。4.双尾t检验结果显示太行菊和长裂太行菊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环境因子在这两个物种中有明显的差异,包括bio 7(温度年较差),bio 14(最干月降水量),bio 15(降水量季节性变动系数),bio 17(最干季节降水量)和bio 19(最冷季节降水量)。在太行菊中,遗传参数主要与环境因子bio 4,bio 7,bio 14,bio 15,bio 17和bio 19相关,长裂太行菊主要与bio 4,bio 7,bio 15相关。综上所述,影响太行菊属遗传多样性和生态位的环境因子很相似。正是这两个物种之间不同的生态位,使得它们利用不同的环境资源,最终导致了两个物种遗传方面的差异。
邵冰洁[10](2018)在《广义菊属牧草种质资源创新初步研究》文中指出广义菊属植物是菊科春黄菊族中的一部分,是重要的种质资源。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广义菊属植物中具有优良抗性和良好饲用前景的重要种质,通过收集、保存、扩繁、多倍体育种、杂交育种的方式对广义菊属植物进行种质资源创新,并对杂交后代进行优良牧草品种的筛选和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小滨菊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5 mg/L NAA;最佳继代培养基MS+0.5 mg/L 6-BA+0.2 mg/L NAA;最佳生根培养基1/2MS+0.3 mg/L NAA。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0.2 mg/L 6-BA+0.5 mg/L NAA,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的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NAA。2.以蒙菊、线叶菊种子为外植体的组培快繁结果为:蒙菊诱导愈伤和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MS+1.0 mg/L 6-BA+0.1 mg/L NAA,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0.2 mg/L 6-BA+0.2 mg/L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3 mg/L NAA;线叶菊种子的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2 mg/L NAA,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 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3 mg/L NAA。3.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蒙菊、太行菊、甘菊的萌动种子,诱导多倍体的生成。测定诱导后代的形态学指标,并通过染色体压片法和流式细胞法对后代进行倍性鉴定。蒙菊在处理时间6 h,秋水仙素浓度500 mg/L的条件下,变异率最高,达到6%。对蒙菊诱导后代的鉴定结果发现,叶片下表皮气孔的大小和密度可以快速辨别植株倍性,并通过此法鉴定出太行菊和甘菊的多倍体后代。4.以蓍状亚菊、灌木亚菊、星毛短舌菊等野生牧草资源和课题组内的优良杂交后代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设计杂交组合58个,共杂交花序392个,杂交小花数6253个,收获种子395粒,获得发芽植株73株,经形态学和细胞学两种方式鉴定了杂交种14株。初步的杂交结果为:蓍状亚菊×太行菊(3株)、蓍状亚菊×甘菊(1株)、(铺散亚菊×太行菊)× ’金色穹庐’(3株)、(小山菊× ’万代风光’)×灌木亚菊(1株)、’金色穹庐’ ×(铺散亚菊×太行菊)(3株)、朝鲜菊×’太行龙湫’(1株)、’金色穹庐’×朝鲜菊(2株)。5.选取四个杂交亲本和七个杂交后代不同时期的材料,进行饲料常规成分的检测。对这些材料的营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整体的饲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行龙湫’、小山菊杂种1号花蕾期材料为良好牧草资源,太行菊等十五种植物材料为中等牧草资源,大部分材料花蕾期和花后均具有较好的饲用价值,可作为天然牧场的补充草种,增加天然牧场的植物多样性和营养丰富性。
二、太行菊组织培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行菊组织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太行菊组织培养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仪器及药品 |
1.2.1 试验仪器 |
1.2.2 试验药品 |
2 试验方法 |
2.1 太行菊种子选取 |
2.2 无菌苗生长 |
2.3 诱导愈伤组织 |
2.4 丛生芽增殖培养 |
2.5 生根壮苗 |
2.6 炼苗移栽 |
2.7 结果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无菌苗生长 |
3.2 诱导愈伤组织 |
3.2.1 根的诱导 |
3.2.2 茎的诱导 |
3.2.3 叶的诱导 |
3.2.4 综合根、茎和叶的诱导情况 |
3.3 丛生芽的增殖培养 |
4 讨论与结论 |
4.1 无菌苗生长 |
4.2 太行菊组织愈伤诱导 |
4.3 丛生芽增殖 |
4.4 生根壮苗 |
(2)太行菊属植物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太行菊属植物研究概况 |
1.1.1 太行菊属生物学特性 |
1.1.2 太行菊属的生境与繁殖方式 |
1.1.3 太行菊属的药用价值 |
1.1.4 太行菊属分类地位 |
1.2 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
1.2.1 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
1.2.2 叶绿体基因组的变异及核质互作 |
1.2.3 系统发育学上的应用 |
1.2.4 叶绿体基因组研究技术 |
1.3 科学问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与流程 |
2.2.1 叶绿体DNA的提取及检测 |
2.2.2 片段化及文库构建 |
2.2.3 桥式PCR |
2.2.4 Illumina测序与数据分析 |
2.2.5 叶绿体基因组的拼接组装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1 叶绿体基因组的注释 |
2.3.2 叶绿体基因组圈图 |
2.3.3 SNP/Indel分析 |
2.3.4 叶绿体比较基因组圈图 |
2.3.5 叶绿体同源基因分析 |
2.3.6 共线性分析 |
2.3.7 系统发育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原始测序数据质控 |
3.2 原始测序数据质量剪切 |
3.3 测序数据统计 |
3.4 基因组组装 |
3.5 基因功能注释 |
3.5.1 各数据库结果汇总表 |
3.5.2 COG功能分析 |
3.5.3 KEGG通路分析 |
3.5.4 GO注释 |
3.6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3.6.1 基因组圈图 |
3.6.2 SNP/Indel分析 |
3.6.3 同源基因分析 |
3.6.4 比较基因组圈图 |
3.6.5 共线性分析 |
3.6.6 Ka/Ks分析 |
3.6.7 系统发育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太行菊属叶绿体基因组的特点 |
4.2 太行菊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
4.3 太行菊属植物分子标记的开发 |
4.4 太行菊属内物种分化与进化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太行菊属植物根内外微生物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太行菊属植物 |
1.1.1 太行菊属植物的生物特性 |
1.1.2 太行菊属植物生境概况 |
1.2 土壤微生物研究动态 |
1.2.1 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2 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3 根际土壤微生物方法研究进展 |
1.3 植物内生菌多样性研究动态 |
1.3.1 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2 植物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3 植物内生菌多样性方法研究进展 |
1.4 植物与微生物互馈调控 |
1.4.1 植物对土壤微生物影响 |
1.4.2 土壤微生物对植物影响 |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5.4 技术路线 |
2 太行菊属植物根际微生物多样性 |
2.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1.1 土壤样品采集 |
2.1.2 土壤样品的处理 |
2.2 样品DNA抽提以及检测 |
2.2.1 土壤总DNA的提取 |
2.2.2 DNA检测 |
2.3 PCR扩增及测序 |
2.4 数据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测序样品质量检测 |
2.5.2 OTU分析 |
2.5.3 物种分布分析 |
2.5.4 多样性分析 |
2.5.5 RDA分析 |
3 太行菊属植物内生微生物多样性 |
3.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3.1.1 植物根部样品采集 |
3.1.2 根部样品的处理 |
3.2 样品DNA抽提以及检测 |
3.2.1 根部总DNA的提取 |
3.2.2 DNA检测 |
3.3 PCR扩增及测序 |
3.4 数据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测序样品质量检测 |
3.5.2 OTU分析 |
3.5.3 物种分布分析 |
3.5.4 多样性分析 |
3.5.5 RDA分析 |
4 太行菊属植物根内外功能微生物的筛选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培养基 |
4.1.3 菌种纯化与保存 |
4.1.4 功能菌的筛选 |
4.1.5 功能微生物验证 |
4.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菌种纯化和保藏 |
4.3.2 功能微生物的筛选 |
4.3.3 功能验证实验 |
4.3.4 菌种鉴定 |
5 结论与讨论 |
5.1 太行菊属植物根内外微生物微生物多样性 |
5.2 太行菊属植物根内外功能微生物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比较转录组研究太行菊属物种的适应性分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择作用驱动下的适应性分化 |
1.2 太行菊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与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解决的问题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采集 |
2.2 RNA提取、纯化、建库以及测序 |
2.3 数据分析 |
2.3.1 转录组数据组装、注释 |
2.3.2 差异表达分析及同源基因筛选 |
2.3.3 同源基因选择压力分析 |
2.3.4 候选正选择基因功能分析 |
2.3.5 环境响应分析 |
3 结果 |
3.1 转录组数据拼接与组装 |
3.2 转录组注释 |
3.2.1 NR与GO注释 |
3.2.2 KEGG注释 |
3.2.3 egg NOG注释 |
3.3 差异表达基因 |
3.4 同源基因鉴定与选择压力分析 |
3.5 候选基因分析 |
3.6 环境影响分析 |
4 讨论 |
4.1 转录组组装与功能注释 |
4.2 太行菊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性 |
4.3 环境异质性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太行菊属(Opisthopappus Shih)群体遗传学分析 ——基于简化基因组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太行菊属植物研究进展 |
1.1.1 形态分化研究 |
1.1.2 遗传分化研究 |
1.1.3 谱系地理研究 |
1.2 种群基因组学(population genomics)研究 |
1.2.1 基因组水平上的核苷酸多样性 |
1.2.2 选择作用(selection) |
1.3 DNA测序技术发展及应用 |
1.3.1 直接测序技术发展 |
1.3.2 简化基因测序应用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太行菊属简化基因组建库与SNP确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采集 |
2.1.2 基因组总DNA提取 |
2.1.3 简化基因组测序文库制备 |
2.1.4 高通量测序 |
2.1.5 数据过滤、整理及质量评估 |
2.1.6 SNP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原始数据统计 |
2.2.2 数据质控 |
2.2.3 高质量数据获取 |
2.2.4 群体SNP统计 |
2.2.5 SNP注释 |
3 太行菊属群体遗传分化研究 |
3.1 分析方法 |
3.1.1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2 单倍型多样性估算 |
3.1.3 连锁不平衡分析(Linkage disequilibrium,LD) |
3.1.4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3.1.5 主成分分析 |
3.1.6 系统进化树重构 |
3.1.7 群体分化指数F_(ST)计算 |
3.1.8 基因流分析 |
3.1.9 群体特异性SNP确定 |
3.1.10 选择性清除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群体遗传多样性 |
3.2.2 单倍型多样性 |
3.2.3 连锁不平衡分析 |
3.2.4 群体分化指数 |
3.2.5 系统进化树分析 |
3.2.6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3.2.7 主成分分析 |
3.2.8 基因流分析 |
3.2.9 群体特异性SNPs |
3.2.10 选择性清除分析 |
4 讨论与展望 |
4.1 简化基因组建库及SNPs检测评估 |
4.2 太行菊属群体遗传学特征 |
4.3 太行菊属不同物种的适应特征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太行菊属植物形态与生境异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太行菊属 |
1.1.1 太行菊属生物特性 |
1.1.2 太行菊属应用价值 |
1.1.3 太行菊属形态变异研究 |
1.2 生态位分化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1 研究目的 |
1.3.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太行菊属形态分化研究 |
2.1 太行菊属花形态差异研究 |
2.1.1 种群选择与花朵样品的采集 |
2.1.2 花表型性状的选取及测定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太行菊属种群间花表型性状特征 |
2.2.2 太行菊属花表型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3 太行菊属花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 |
2.2.4 太行菊属花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
2.3 太行菊属叶形态差异研究 |
2.3.1 种群选择与叶片样品的采集 |
2.3.2 叶表型性状的选取及测定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太行菊属种群间叶表型性状特征 |
2.4.2 太行菊属叶表型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2.4.3 太行菊属叶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 |
2.4.4 太行菊属叶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
2.5 主要关键表型性状及环境对其的影响 |
2.5.1 分析方法 |
2.5.2 太行菊属叶表型性状分析 |
2.5.3 表型性状与生态因子相关性分析 |
3 太行菊属生态位分化研究 |
3.1 材料来源及分析方法 |
3.1.1 物种分布点来源 |
3.1.2 环境变量的选择 |
3.1.3 预测模型参数选择 |
3.1.4 生态位模型参数选择 |
3.2 分析结果 |
3.2.1 模型验证以及关键因子选取 |
3.2.2 太行菊属适宜分布区 |
3.2.3 太行菊属生态位分化 |
4 讨论 |
4.1 太行菊属不同种的表型分化 |
4.1.1 太行菊与长裂太行菊种间表型差异 |
4.1.2 太行菊属表型关键性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
4.2 太行菊属不同种的生态位分化 |
4.2.1 太行菊属的潜在地理分布格局 |
4.2.2 太行菊属不同种的生态位分化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太行菊属植物根际土壤环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根际土壤研究动态 |
1.1.1 根际土壤营养元素研究动态 |
1.1.2 根际土壤微量元素研究动态 |
1.2 太行菊属生物学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
1.2.1 太行菊属生物学特性及分布 |
1.2.2 太行菊属应用价值 |
1.2.3 太行菊属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3 技术路线 |
2 太行菊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特征分析 |
2.1 材料的采集 |
2.1.1 材料的采集与处理 |
2.1.2 太行菊属根际土壤样品的测定 |
2.2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太行菊属种间根际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特征及差异 |
2.3.2 太行菊属种内不同种群根际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特征及差异 |
2.3.3 太行菊属种间和种内根际土壤中微量元素差异特征 |
3 太行菊属植株养分含量特征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的采集与处理 |
3.1.2 太行菊属植株样品的测定 |
3.2 测定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太行菊属种间植株中营养元素含量特征及差异 |
3.3.2 太行菊属植株种内不同种群营养元素含量特征及差异 |
3.3.3 太行菊属植株种间和种内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及差异 |
4 基于生态位模拟太行菊属根际土壤养分与生态环境关联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主要根际土壤养分元素 |
4.2.2 主要环境因子的确定 |
4.2.3 太行菊根际土壤基于生态位模型的关联性分析 |
4.2.4 长裂太行菊根际土壤基于生态位模型的关联性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太行菊属种间植株和根际土壤养分元素含量特征及差异 |
5.2 太行菊属种内植株和根际土壤养分元素含量特征及差异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太行菊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无菌外植体的获得 |
1.2.2 愈伤组织的诱导 |
1.2.3 继代培养 |
1.2.4 生根培养基 |
1.2.5 练苗移栽 |
1.2.6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愈伤组织的诱导 |
2.1.1 外植体筛选 |
2.1.2 培养基筛选 |
2.2 继代培养 |
2.3 生根培养 |
3 讨论 |
(9)濒危植物太行菊属群体遗传学研究 ——基于SSR和nSSR(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群体遗传学 |
1.1.1 群体遗传学研究内容 |
1.1.2 本研究中的分子标记 |
1.2 太行菊属的生物学特性及研究现状 |
1.2.1 太行菊属的生物学特性 |
1.2.2 太行菊属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的采集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2.2.2 基因组DNA的检测 |
2.2.3 SSR引物筛选及PCR扩增 |
2.2.4 nSSR引物筛选及PCR扩增 |
2.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于SSR的太行菊属群体遗传学研究 |
3.1.1 SSR标记 |
3.1.2 基于SSR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
3.1.3 SSR群体遗传结构 |
3.1.4 遗传多样性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
3.2 基于nSSR的太行菊属群体遗传学研究 |
3.2.1 nSSR引物的多样性 |
3.2.2 基于nSSR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
3.2.3 nSSR群体遗传结构 |
3.2.4 遗传多样性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
3.3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模拟预测分析 |
3.3.1 重要环境因子的确定 |
3.3.2 太行菊属分布区模拟 |
3.3.3 主成份分析和生态位分析 |
4 讨论 |
4.1 太行菊属的群体遗传分化研究 |
4.2 环境因子对太行菊属的影响 |
4.3 太行菊属适生区的迁移 |
4.4 太行菊属的濒危及保护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广义菊属牧草种质资源创新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我国广义菊属牧草植物分布概况 |
1.2. 广义菊属植物野生牧草资源 |
1.3. 广义菊属植物组培快繁相关研究进展 |
1.4. 广义菊属植物多倍体育种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广义菊属植物的染色体数 |
1.4.2. 多倍体育种常用途径 |
1.4.3.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育种相关成果 |
1.4.4. 多倍体育种的鉴定方法简介 |
1.4.5. 多倍体育种的作用及应用价值 |
1.5. 广义菊属植物杂交育种相关研究进展 |
1.5.1. 杂交育种方法相关研究 |
1.5.2. 广义菊属远缘杂交育种相关研究进展 |
1.5.3. 杂交后代的鉴定方法 |
1.6. 牧草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广义菊属种质资源的收集 |
3. 广义菊属种质资源组织培养研究 |
3.1. 小滨菊快繁及再生体系的初步建立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2. 蒙菊、太行菊组织培养相关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外植体的选择 |
3.3.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选择 |
4. 广义菊属种质资源多倍体育种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蒙菊多倍体诱导和鉴定结果分析 |
4.2.2. 太行菊菊多倍体诱导和鉴定结果分析 |
4.2.3. 甘菊多倍体诱导和鉴定结果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秋水仙素对广义菊属诱导效果的相关讨论 |
4.3.2. 秋水仙素诱导后代鉴定方法的相关讨论 |
5. 广义菊属牧草资源杂育种初步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杂交亲本的选择 |
5.1.2. 杂交授粉及播种方法 |
5.1.3. 杂交后代的鉴定 |
5.1.4. 数据统计和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以亚菊属野生种为亲本的杂交结果 |
5.2.2. 以亚菊属杂交种为亲本的杂交结果 |
5.2.3. 以菊属为亲本的杂交结果 |
5.2.4. 以短舌菊属为亲本的杂交结果 |
5.2.5. 以小甘菊属为亲本的杂交结果 |
5.2.6. 以女蒿属为亲本的杂交结果 |
5.3. 结论与讨论 |
5.3.1. 植株倍性对杂交的影响 |
5.3.2. 关于杂交不亲和原因的讨论 |
5.3.3. 广义菊属植物杂交育种形态学性状遗传规律的相关探讨 |
5.3.4. 广义菊属植物杂交后代鉴定方法的相关讨论 |
6. 优质牧草资源的筛选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方法 |
6.1.3. 数据分析与统计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广义菊属材料的各项牧草指标测定结果 |
6.2.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
6.3. 结论与讨论 |
6.3.1. 牧草相关指标测定的讨论 |
6.3.2. 关于牧草相关指标分析方法的讨论 |
6.3.3. 不同时期牧草营养指标含量的动态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2. 结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太行菊组织培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太行菊组织培养技术初探[J]. 白凤麟. 种子科技, 2020(24)
- [2]太行菊属植物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关系[D]. 郭雅坤.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太行菊属植物根内外微生物多样性[D]. 景晓雅.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基于比较转录组研究太行菊属物种的适应性分化[D]. 叶航.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太行菊属(Opisthopappus Shih)群体遗传学分析 ——基于简化基因组数据[D]. 侯慧敏.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太行菊属植物形态与生境异质性研究[D]. 王智.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太行菊属植物根际土壤环境特征研究[D]. 郭晋宏.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8]太行菊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韩霜,马丽,裴冬丽. 北方园艺, 2019(06)
- [9]濒危植物太行菊属群体遗传学研究 ——基于SSR和nSSR[D]. 李佳.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10]广义菊属牧草种质资源创新初步研究[D]. 邵冰洁.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