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森工林区东方白鹳生物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潘鹤思[1](2020)在《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 ——基于政府“规制-激励”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天然林分布集中,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屏障,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黑龙江省可采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陷入森林资源“优势陷阱”和“资源诅咒”困境。虽然国家提供了大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但囿于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资金不足等原因,一直停留在“覆盖到”和“能补偿”的层面上,导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边际效率递减。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被多数学者认为是解决政府补偿困境、引导利益相关者参与、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因此,本文立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缺口和黑龙江省林区补偿的现实需求,基于“受益者付费”原则识别多元化补偿主体,构建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框架,以此为逻辑起点,探索政府补偿监管效率、揭示企业补偿参与意愿和居民补偿支付意愿是实现多元化补偿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从政府规制和激励驱动视角研究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问题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相关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梳理,探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领域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科学界定森林生态效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及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内涵,并从生态价值理论、外部性及公共物品理论等方面构建基础理论体系分析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基于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现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补偿现状,评估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并归纳目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的问题,探究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的合理性。其次,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机理分析。从庇古税、科斯定理和集体行动理论方面确定多元主体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依据。利用米切尔评分法,从“影响性-积极性-紧密性”三维视角识别出森林生态效益的利益相关者,然后结合“受益者付费”原则和“权责利”差异取向原则确定补偿主体,包括政府、受益企业和城镇居民。归纳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分别研究引入政府“规制-激励”前、后多元补偿主体间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综上分析得出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有两种补偿途径,一种是政府补偿途径,另一种是受益企业和城镇居民补偿途径,其中受益企业和城镇居民补偿需要政府的规制和激励才能实现。再次,基于政府补偿、受益企业补偿和城镇居民补偿层面的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这一部分本文每章节遵循“规范分析-理论框架-实证检验-推出结论”的研究范式。在政府补偿研究中,论文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条件性为研究视角,分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过程中政府监管效率问题。利用演化博弈模型结合Matlab仿真技术分析政府和林场在补偿实施过程中“监管-管护”的博弈关系。研究得出政府监管积极性不足,补偿效率低下,为此提出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与政府购买服务融合的激励机制设计;在受益企业补偿研究中,论文从政府规制和激励的视域出发,构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受益企业补偿参与意愿研究框架,运用Double Hurdle两阶段模型实证检验推动受益企业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城镇居民补偿研究中,论文从政府激励视域出发,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和二元Logistic模型探索社会信任对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激励作用。研究得出政府规制和激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协同受益企业和城镇居民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最后,基于对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补偿机理、政府补偿、受益企业补偿和城镇居民补偿等关键问题的深入探索,同时充分参考实证分析结果,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多元化补偿实施的对策保障体系:第一,强化多元主体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思想认知;第二,加强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的配套支持;第三,创新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实施途径。本文旨在从多元化补偿主体的视角拓宽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筹资渠道,以期多维度、深层次地解构多元化补偿主体的内在层次逻辑及各自有效的补偿途径,同时为加快政府购买服务机制设计、引导社会资本融入、实现共享共建的环境治理格局提供切实有价值参考。
温薇[2](2019)在《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补偿作为调整生态环境与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政策体制,是协调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已逐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激励机制。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确立,生态补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更加凸显出举足轻重的位置,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地区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了从原来的政策推动到现在法律规制的转变,倡导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复杂关系,除实践较多的跨流域生态补偿外,跨地域、跨功能区等方式的生态补偿实践却寥寥无几,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凤毛麟角,我国有效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并未形成。黑龙江省作为林业生态大省,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但由于省内区域间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同,导致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尤为突出,特别是主体功能区间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效益的不均衡。因此,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优势,建立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已然势在必行。本文以黑龙江省为样本调研区域,在已有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和跨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究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即跨越黑龙江省不同区域空间范围,通过科学调控、协调互补等手段,以政府、公众、企业为补偿主体,主体功能区为补偿客体,市场为导向,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企业参与机制、政府协商机制、跨区域管理优先级机制、生态合作和生态交易等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实现区域间资源均衡配置,促进环保和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收集和整理,归纳评述了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研究现状,在博弈理论、协同理论和区域协调理论等全新理论指导下,系统的采用ArcGIS空间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问卷调查等统计分析方法,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和生态建设协调为切入点,重点从公众和社会视角开展研究,确定不同利益主体协同演进为趋向的作用机理。从博弈视角出发,侧重研究跨区域生态补偿主客体的利益关系,逻辑关系,社会、公众的支付意愿、主体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方案、政策执行、协调机制构建与运行等内容中寻找协调路径。同时,基于调研数据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牡丹江、双鸭山、绥化等8个不同地区进行了差异化分析,运用离差系数最小化模型、CVM调查法、探索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全面计量了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度和支付意愿值,从公众角度测算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标准;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与大小兴安岭实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的预期效果分析,梳理省域范围下不同区域之间补偿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倡企业在发展受限时可以通过为生态服务付费,买卖碳排放权等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破解企业发展受限难题;最终针对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协调保障进行了探讨,提出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平台建设、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持续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的产业政策体系、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等构成的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体系。本文旨在突破区域限制,拓宽生态补偿协调渠道,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建设性的协调机制和保障体系,促使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得到推广使用,为黑龙江省的生态补偿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完善我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肖南云[3](2018)在《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表明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要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森林作为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多种森林生态产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要以丰富的森林资源作为依托。因此充分发挥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森林生态产品的开发。这不仅能促进林区经济转型,提升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林区居民的收入,同时也为黑龙江省老工业的振兴提供生态保障,为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提供生态保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生态保障,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真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自2005年——2016年国家新颁布的有关林业发展的政策有50余项,这为森林生态产品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森林生态产品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为森林生态产品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黑龙江省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森林生态产品开发提供资源保障;我国良好的宏观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然而,长期以来黑龙江省森林生态资源毁损严重、经济支撑力度不足、市场体系不完善、社会参与度不足以及缺乏科技人才支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的开发。因此本文在深入剖析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影响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的各方面指标进行评价,确定其影响度的强弱。运用经济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测量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供需平衡状况,以交易平台构建、价格确定及风险管理为森林生态产品开发途径,按照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的强弱提出对策建议,保障森林生态产品的顺利开发。本论文首先以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以促进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为目标,在大量文献资料分析、统计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供需理论、博弈理论以及公共选择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力求立足科学研究的前沿,在考虑森林生态产品的特殊属性前提下,提出本命题研究的逻辑思想。明确界定了森林生态产品是具有特殊生态功能的无形产品,具备自然属性、公共属性、市场属性及社会属性等特殊属性。森林生态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开发与一般产品不同,森林生态产品开发是在对其开发能力进行评价的前提下,运用经济学与生态学方法对其供需进行测算后,通过交易平台建设、价格确定以及风险管理等开发途径将其生态功能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产品的过程。其次在对黑龙江省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明确黑龙江省森林生态功能类型,深入分析了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三个层面构建了包含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层次、16个具体指标的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体系。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使抽象、不具体的问题数学化、系统化,对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指标的多目标、多准则问题转化为多层次单目标问题,所得结果简单准确,更容易被参阅者接受和被决策者采用。森林生态产品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只通过客观的数据来评价其开发基础的影响因素并不能够完全、真实地反应指标的重要程度,因此本文将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对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分析,并创新地将生态产品供给量、森林生态产品需求量以及生态满意度引入到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指标中。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最主要指标是环境能力指标,尤其是其中的政策环境、自然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其次是经济能力指标,对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影响最小的是社会能力指标。在16个具体指标中,政策环境、林业资本投入、生态产品需求量、科技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这五项评价指标的权重之和在总权重占比达到0.6272,说明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首先需要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充足的资金保障和有效的生态产品需求,同时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是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基础。研究所得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利用性,使得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基础评价指标的情况更加清晰、直观,为提出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对策建议提供依据。再次,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了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由于森林生态产品的特殊属性对其供需的分析不能仅仅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因此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供需状况进行测算,得出黑龙江省2008-2015年生态供需情况,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急需对森林生态产品进行开发。建立交易平台,明确生态产品价格以及进行在开发的各个阶段进行风险管理是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必要途径,尤其是森林生态产品的定价问题是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关键,基于森林生态产品所具有的特殊属性,本文采用博弈定价的方法,在分析政府、森工企业、其他企业及个人三方博弈主体的基础上,利用已知的数据分析获得博弈主体各方都满意的均衡价格,均衡价格为882.77元/亩(13241.55元/公顷)。最后依据影响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指标的强弱提出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对策建议。黑龙江省拥有广袤的森林资源,对森林生态产品进行开发,可促进森林生态产品的产能增加,提高森林生态产品的供给量,以此保障黑龙江省及全国的粮食安全;保障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促进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同时对森林生态产品进行开发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全国的生态平衡。
殷亚杰[4](2016)在《敖鲁古雅驯鹿(Rangifer tarandus)食性及其栖息地容纳量与种群生存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敖鲁古雅驯鹿(Rangifer tarandus)是我国唯一的驯鹿种群,一直被鄂温克人所驯养。这一驯鹿种群经过300多年闭锁、隔离驯养,形成了其特有的生活习性,是栖息在北半球最南部的稀有小种群。敖鲁古雅驯鹿是我国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动物,同时也是鄂温克族人民独有的经济动物,具有较高的经济、观赏和文化价值。近年来,随着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的不断开发,驯鹿可利用栖息地面积和食物资源逐年减少,加上驯鹿种群规模小和长期的近亲繁殖,以及饲养管理粗放、兽害、偷猎、疾病等原因,使得我国驯鹿种群数量始终难以逾越1000头,种群退化、生存状况令人堪忧。敖鲁古雅驯鹿种群分布具有典型的区域局限性、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一种群居的野生动物,由鄂温克人长期半散放驯养,已经使其失去了迁徙的习性,形成了不同于环北极圈其它驯鹿大种群的生态种特征。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从保护生物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敖鲁古雅驯鹿种群现状、食物组成和营养容纳量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驯鹿种群生存力分析,旨在为敖鲁古雅驯鹿种群的保护、恢复和发展提供科学参考。2011年-2015年间,对分布在内蒙古根河市各林业局驯鹿种群数量与年龄结构、采食植物进行了实地试验与调查,并采集了驯鹿的新鲜粪样和活动区域内可能采食的植物标本。研究结果表明:自2012年以来,敖鲁古雅驯鹿一直分布在根河、金河和阿龙山各林业局,由8个部落点和1个部落景区共25家所饲养,种群数量始终未超过700头。驯鹿种群年龄结构基本合理,成年驯鹿为鹿群的主体,占整个种群的40%左右;幼体和亚成体比例相当,二者占种群的50%左右;老年个体数量较少,不足10%。鹿群性比失调,雌鹿虽多于雄鹿,但其比例仅为1.7:1。2011-2014年,共采集植物样本83种(属)、驯鹿粪便样本2675份,制成粪便复合样本240份。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驯鹿全年的食物组成研究得出:驯鹿全年共取食40科73种(属)植物,其中木本植物10科18种,草本植物18科40种,蕨类植物4科5种,苔藓植物5科5种,地衣植物3科5种。一年四季均采食的植物有12科15种,其中石蕊科(38.76%)、禾本科(4.58%)、莎草科(3.80%)、杜鹃花科(3.37%)和塔藓科(3.21%)植物采食比例较高,构成了驯鹿全年的主要食物。鹿蕊和雀鹿蕊在各季节均有较高的采食比例,其中鹿蕊在春、夏、秋和冬各季节的取食比例为18.13%、7.18%、21.05%和37.56%,雀鹿蕊在各季节的取食比例为15.41%、7.26%、16.49%和21.65%,二者为驯鹿全年的大宗食物。在食物组成上,驯鹿春季主要以木本植物的嫩枝叶和草本植物的嫩芽、嫩叶为食,平均取食量为47.43%;夏季草本植物的叶子是其主要食物,占总采食量的49.96%;秋、冬季节驯鹿主要以地衣植物为食,其采食比例分别为42.06%和68.03%,表明驯鹿食物组成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差异。在取食多样性上,驯鹿夏季取食植物的种类最多,为59种,其次为春季和秋季,分别为51种和33种,冬季取食植物种类最少,仅28种。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食物生态位以夏季最高,分别为3.57、0.87和28.30,冬季最低,仅为2.17、0.65和5.03,表明冬季是驯鹿一年中生活最艰难的季节。鹿蕊、雀鹿蕊和喇叭石蕊是驯鹿冬季主要食物,三者占驯鹿冬季食物组成的63.97%。2012-2015年,用样方法对根河、金河、阿龙山和满归4个林业局14个林场3种地衣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实地试验与调查,共布设间距大于2km、长度2.5-3km的样线214条,10m×10m大样方768个。研究结果发现:鹿蕊为该地区的优势种,其平均盖度为4.93%,平均高度为14.1mm,平均干物质生物量为44.90kg/ha;雀鹿蕊次之,其平均盖度、高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72%、13.2mm和23.25kg/ha;喇叭石蕊各项指标最低,分别为0.90%、10.0mmm和5.93kg/ha。在4个林业局中,满归林业局地衣植物的生长情况最好,其干物质生物量为132.36kg/ha;其次为阿龙山林业局和金河林业局,其干物质生物量分别为103.56kg/ha和.49.91kg/ha;根河林业局最差,其干物质生物量仅为40.33kg/ha。满归林业局作为驯鹿的历史分布区,经过近10年的修复,地衣植物恢复状况良好。能量是限制驯鹿冬季生存的主要营养素,以鹿蕊、雀鹿蕊和喇叭石蕊提供的能量为基础对根河、金河、阿龙山和满归4个林业局驯鹿冬季营养容纳量进行了估算。结果发现:4个林业局驯鹿冬季营养容纳量分别为759、926、1407和2078头,8个部落点所在林场的容纳量为1468头。基于驯鹿生物学特性、我国鄂温克人对驯鹿特殊的养殖方式和管理方法,本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广袤,但真正适合鄂温克猎民点驻扎及其驯鹿所能采食到达的区域非常有限,即其可利用的空间是有限的,导致驯鹿种群的实际容纳量远低于大兴安岭的理论容纳量。因而为了保证驯鹿种群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认为:利用地域优势,在根河和金河林业局开展小种群驯鹿旅游业;利用地衣植物生长优势,在阿龙山和满归林业局开展驯鹿种群扩繁;同时在各个林业局划定1-2处适合驯鹿生长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实现自然环境保护与驯鹿种群复壮的共同发展。在驯鹿养殖过程中,鉴于地衣植物的生长情况和驯鹿经营方式的差异,合理控制每个小种群的数量,确保驯鹿种群的可持续发展。应用Vortex9.99对我国驯鹿种群生存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理想条件下(无近交、无灾难,无近交衰退),种群能够快速生长,并维持在各自的环境容纳量水平。异质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0.067,周期增长率λ=1.069,净生殖率R0=1.257,雌体的平均世代时间T=3.57,雄体的平均世代时间T=4.32;驯鹿经5.5年左右种群基因更换1次。在自然条件下(有近交、有灾难),敖鲁古雅驯鹿种群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除玛利亚·索亚种群外,其余7个亚种群均呈现负增长,异质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0.071,周期增长率λ=0.929;所有亚种群均有灭绝的风险,灭绝概率在4%-100%,其中达玛拉、达瓦、杨双虎和巴拉杰依亚种群的灭绝概率均为100%,灭绝时间分别为21年、39年、21年和17年。灵敏度分析发现偷猎和兽害是影响驯鹿种群发展的最大因素,尤其是偷猎,直接关系到驯鹿种群的发展方向。其次是仔鹿死亡率,关系到种群的存栏量和发展速度。通过对敖鲁古雅驯鹿种群的现状、可利用栖息地及食源植物的生长与分布状况的调查,以及营养容纳量的估算和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发现敖鲁古雅驯鹿种群发展形势并不乐观,因此,为了加快敖鲁古雅驯鹿种群复壮扩繁,加强驯鹿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加强驯鹿栖息地的保护,严禁偷猎和进行地衣植物的非法采集及林副产品过度开采。
马丽[5](2015)在《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我国面积最大、森林蓄积量最多、国有林业最集中的省份,黑龙江省为我国森林资源供给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没有科学规划,片面强调经济效益,经过多年高强度开发,黑龙江省国有林区陷入了可采森林资源危机和森工企业经济危困的“两危”境地。针对“两危”,国家及地方政府通过实施“天保工程”、制定经济转型发展规划等方式,转变林区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进经济转型,林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也逐步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速开始放缓、森林经营开始向提供生态产品转变、林产产业发展速度加快、林业科技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林区民生得到更多关注。新常态为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也由于总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面禁止采伐森林、支柱产业发展受阻、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给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常态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新常态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历程、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保障措施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将对我国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理论和经济阶段发展理论提供新的素材;另外,围绕主导产业选择、人力资源培育、转型模式构建等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将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提供明确的转型方向和具体措施,有助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快速进行。本文以相关概念和理论的阐述入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历程和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运用历史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经济转型和林区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面临的环境和总体思路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对其中的重点任务: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培育和转型模式选择等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规范研究,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和保障措施。具体来说,研究内容包括:理论分析与现状分析结合的研究部分。通过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新常态等概念和经济增长等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和把握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理论脉络,提出经济转型能促进林区发展的假设;通过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历程、现状以及转型成绩和问题的分析,为经济转型和林区发展关系问题提供数据支撑。在理论假设和历史数据的支撑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二者辩证关系进行了验证,得出二者互为因果关系的结论。总体思路设计部分。对于新常态给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从明确转型方向和目标、确立转型原则、分析转型内容和重点任务、明确转型主体、选择转型时机等方面构建了新常态下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整体框架。其中,转型内容包括发展战略转型、人力资本转型、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经济体制转型;重点任务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培育、转型模式构建、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和保障制度建设。重点任务分析部分。在对国有林区结构调整、人力资源和经济转型模式探索等问题的现状分析基础上,分别利用动态偏离份额方法、Logistic回归等数学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要尽快出台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非林木产业,实现衰退产业的扶持和引导,才能促进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国有林区人力资源存在着后续力量不足、人才外流严重、培训效果差的问题,政府科技供给和职工家庭经济因素会影响人力资源的培育。对策建议部分。针对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人力资本转型、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模式转型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黑龙江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并从制度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政策保障、法律保障、民生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研究结论主要包括:(1)经过现状分析和研究,认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第三产业比重偏小、森林资源危机未彻底缓解且森林质量不高、人才缺乏且结构失衡、政策体系不完善、负担沉重、体制机制改革进展缓慢等,制约了经济发展;(2)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和林区发展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因果关系,不仅经济转型能够促进林区的发展,林区发展也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转型;(3)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同时,新常态也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4)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发展水平都处于落后位置,产业结构调整还有着很大的空间,并且这种偏离主要是由于竞争力不足带来的,森林旅游和林区经济作物采集是后续主导产业的首选;(5)人力资源问题是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中一个关键制约因素,人力资源后续力量不足、人才外流严重、培训效果差等问题是主要制约问题,影响培训意愿的因素主要是家庭经济因素和政府科技供给因素;(6)围绕国有林区经济转型问题,黑龙江省各地区进行了多种探索,许多地方也都形成了新的成功模式,这些经验和做法为黑龙江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带来很好的启示。研究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文献梳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数学建模等方法,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选择应用上有所创新,对于完善经济发展与经济转型理论、促进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当然,由于新常态的长期性、研究对象的广泛性和研究内容的系统性,本研究在研究深度、广度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而这些内容也将成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郭玉荣[6](2014)在《东北虎迁地保护研究及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场构建策略》文中提出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是拯救濒危物种的两个主要途径。我国对东北虎(P.t.altaica)这一全球濒危物种,采取了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拯救措施。就地保护主要通过建立与俄罗斯毗邻的自然保护区和进行大范围森林栖息地的恢复。迁地保护方面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建立东北虎迁地保护繁育中心,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截至2012年,已成功饲养繁育东北虎3212只,积累了珍贵的东北虎迁地保护数据和经验。研究自2009年开始,选择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为研究地,应用问卷调查法、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SWOT分析法、回归模型等方法对东北虎迁地保护中的种群分布格局,种群繁育管理,种群谱系管理,种群疾病防治,疫源疫病防控,科普教育管理以及种群的野化训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策略分析。结果如下:(1)东北虎种群遗传管理过程中谱系记录保存完整,采取的标识方法有耳标标识、东北虎虎皮纹理特征、微芯片标记、雪地足迹指标测定、DNA个体识别技术等。从最初的人工谱系记录逐渐发展到把微卫星DNA分析技术纳入到遗传管理中,在遗传多样性监测、繁殖核心种群构建、繁殖体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保障了种群的健康发展,提升了遗传多样性的保存能力。(2)东北虎种源繁育的主要优势是种源储备充足,维持了一个可持续、稳定、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储备种源。东北虎奠基种群来源清楚,种源繁育严格,繁殖后代血统纯正,前期扩大种群数量采取一年两胎的办法,后期发展核心种群,利用DNA技术,采取精生精育策略,性比维持在1:1左右。(3)圈养东北虎的产子年龄、妊娠期长度和胎成活率等繁殖参数与野生虎没有显着差异,而产子间隔、胎产子数在圈养条件下有所改变。圈养虎首次产子年龄平均为4.1岁,野生虎为4±0.4岁。平均产子间隔为384.9天,而野生东北虎约为650.92天,相差较大。东北虎平均的胎成活率为58.02%,野生东北虎幼崽出生一个月内的胎成活率为53%-59%。圈养虎的胎产子数平均为2.96只,高于野生虎的2.4±0.6只(P=0.034)。平均妊娠期为108.22天,成功受孕的交配期平均为9.4天,与野生虎交配、妊娠期相近。(4)疾病是威胁野生东北虎和圈养虎及大型猫科动物种群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圈养虎的疾病研究非常重要,将来可用于野生种群的疾病防治。除基础仪器设备及实验室设施外,需要不断完善医疗技术手段,并且需要与国内外科学研究机构合作攻克疫病方面的科学难题,建立并培养专业科研团队。(5)迁地环境下,如果对虎粪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将给空气、水、土壤造成污染,并传播疾病,研究发现虎粪可作为有机肥,较其他家畜粪便的有机质、水分、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更高。pH值趋于中性,更能够满足微生物发酵要求。虎粪能够改善土壤中的氮和磷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虎粪的有效利用能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6)圈养虎在野化训练的过程中对猎物种类的反应差异并不显着,对投入的活体猎物,如鸡、猪、羊、牛,其反应大致相同,没有特殊偏好。在野化训练过程中,东北虎对猎物都能产生捕食反应,主动追击猎物。通过连续三年的初步野化训练,圈养东北虎从不会捕食猎物到能够主动追捕猎物,其捕食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捕食效率也随着野化训练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7)人工饲养繁殖的东北虎,特别是展区的笼养虎个体,生活空间狭小,饲喂食物为牛羊肉,常年处于与游人近距离接触的嘈杂环境中,大大降低了紧张程度和恐惧感,丧失了参与捕食、警戒、隐蔽等行为活动。半散养东北虎具有较大面积的空间,与人直接接触的机率相对较小,并且经常有机会捕食投入的活动物,因此其机警程度和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增强,研究表明不同性别和年龄东北虎的反应并没有明显差异。(8)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东北虎迁地保护的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和科普宣传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普教育方式采取了多元化教育模式。开展东北虎认养活动主题鲜明、具有特色。东北虎观赏旅游,一方面发挥了科普教育的功能,另一方面成为很有发展前景的旅游产业项目,也是拉动地方经济和筹集东北虎保护经费的重要举措。(9)应用管理有效性评估框架体系对东北虎迁地保护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管理有效性能力总体趋于良好。但国家和地方的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资金渠道不畅、经费短缺是“猫科中心”发展的最大障碍。此外,在东北虎野化训练和重引入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10)东北虎野化训练是个长期的过程,在没有东北虎保护区建设野化训练场进行野化训练,结合东北虎迁地保护的内涵,在自然保护区选择建立野化训练场,对如何建立野化训练总体布局、附属设施进行阐述,构建管理评价理论体系包括3个阶段目标,6个层次,16个分系统,50个具体指标,180个二级指标,以对未来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场的有效管理进行评估。
陈常美[7](2013)在《东北林区主要珍贵用材树种种质遗传多样性评价与保护策略》文中研究指明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红松、黄檗、胡桃楸均为该林区重要的珍贵树种,其分布区亦以东北林区为主,但它们的遗传多样性家底不清,严重影响了种质资源科学保护策略的制定。本文应用SSR技术对东北林区大尺度范围内81个群体的红松、17个群体的黄檗和30个群体的胡桃楸遗传多样性本底开展了研究,意在揭示它们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为其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磁珠富集法分别开发了红松、黄檗、胡桃楸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13、15、20对。2.应用上述引物,对东北林区范围内采集的红松、黄檗、胡桃楸样品分别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红松Nei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0.2622,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平均值为0.5369,说明该地红松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黄檗Nei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0.1531,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平均值为0.4159;胡桃楸Nei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0.1774,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平均值0.5017。3.红松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0.3785,即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37.85%,说明东北地区红松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种群间的基因流Nm为1.24,表明红松种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但不是很高;黄檗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为0.1311,种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即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13.11%,Nm=1.5836;胡桃楸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为0.1039,即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10.39%。4.对采集的81个红松群体、17个黄檗群体和30个胡桃楸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张广才岭和小兴安岭地区分布的红松、黄檗、胡桃楸的遗传多样水平均高于其他地区,推测原因可能是当第四冰期来临时在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形成了我国天然红松、黄檗、胡桃楸的避难所。依据对红松、黄檗、胡桃楸的遗传多样的研究和基于DIVA-GIS作图,提出了相应的种质资源保护策略。
王宇剑[8](2012)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与海洋、森林被广泛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本文在综合分析湿地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根据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湿地资源数量、类型优势、分布特征以及该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结合大兴安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找出了该地区目前湿地生态旅游所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地区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建议。以加格达奇甘河湿地公园建设为实证,通过SWOT分析,显示加格达奇湿地生态旅游在该地区具有一定优势。结果显示,虽然大兴安岭地区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但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在保护利用的基础上,将湿地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及市场优势,加快大兴安岭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刘洋,李振卓,付艳中,宋淑艳[9](2012)在《野生东方白鹳人工饲养条件下昼夜摄食量观察》文中研究表明文章详细介绍了人工饲养条件下3只野生东方白鹳的昼夜摄食量和活动情况。东方白鹳的摄食量最小为1 160 g,最大为1 860 g,日均摄食量为1 533 g,可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陈军林[10](2011)在《黄河三角洲繁殖东方白鹳生境选择和环境容纳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是大型濒危涉禽,IUCN红色物种名录将其列为濒危物种,目前全球的数量不足3000只。近年来,东方白鹳的繁殖区不断扩展,在迁徙停歇地、越冬地都有东方白鹳繁殖的报道。其中作为东方白鹳最重要迁徙停歇地的黄河三角洲地区,近年来繁殖种群不断壮大,已经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繁殖种群。了解该繁殖种群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生境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该地区能容纳多少东方白鹳繁殖,对于该物种的保育工作以及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都有重要意义。2010年2月至7月间,根据遥感影像图,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生境资源状况进行调查;通过线路调查法了解东方白鹤的繁殖情况以及对各类生境的利用情况;采用样方法调查觅食微生境状况,并分析影响觅食生境选择的生态因子。通过分析东方白鹳在繁殖季节的最小觅食需求而积(s)和最适宜的觅食生境(S),以及对最优觅食生境的利用情况(利用系数i),利用公式K=(S1/s)/i估算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对东方白鹳的空间容纳量。2010年有28对东方白鹳在此繁殖,22对完成孵化,共孵出幼鸟73只,成功出飞65只,繁殖情况较以往各年有明显增长。对11类主要生境类型进行生境偏爱指数(Pi)的计算,显示东方白鹤最喜欢的生境类型是芦苇湿地(7.509)和浅水湿地(7.460),繁殖前期东方白鹳偏好已经收割的芦苇湿地,繁殖后期偏好浅水湿地。东方白鹤喜欢在水而积比例大于75%、水深在5-15cm之间、植被高度较低、盖度小、距离公路在500-1000m之间,距离隐蔽物和距离巢近的生境觅食;不喜欢在水面积比例小于50%、水深小于5cm、植被高度大于100cm、植被盖度过大、距离公路太近、距离隐蔽物和巢太远的地点觅食。繁殖前期,有接近一半(45.45%)的个体对干扰产生警戒或逃逸行为,繁殖后期,这一比例下降到不足15%,繁殖后期东方白鹳对干扰的耐受程度增加。东方白鹳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生境类型,觅食努力程度不同: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繁殖后期东方白鹳的觅食位移极显着大于繁殖前期(P=0.004),在浅水湿地的觅食位移极显着大于在芦苇湿地(P=0.000);东方白鹳在繁殖后期的觅食持续时间显着长于在繁殖前期的觅食持续时间(P=0.042,),在浅水湿地的觅食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在芦苇湿地的觅食持续时间(P=0.011)。东方白鹳在营巢孵化期每天外出觅食时间显着小于育雏期。在营巢孵化期上午9:00-11:00有一个觅食低谷期。繁殖前期,东方白鹳的适宜觅食生境面积63.74km2,繁殖后期,适宜觅食生境锐减至24.45km2,东方白鹳的生境质量在繁殖季节变化明显,繁殖后期适宜生境明显减少且片段化。东方白鹳的空间容纳量在繁殖前期为333对,在繁殖后期锐减至79对。
二、黑龙江森工林区东方白鹳生物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森工林区东方白鹳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 ——基于政府“规制-激励”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范畴界定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生态补偿内涵与类型 |
2.2.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相关概念 |
2.2.3 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概念 |
2.3 理论基础 |
2.3.1 生态价值理论 |
2.3.2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理论 |
2.3.3 演化博弈理论 |
2.3.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5 计划行为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评估及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3.1.1 黑龙江省自然条件概况 |
3.1.2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概况 |
3.1.3 黑龙江省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
3.2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评估 |
3.2.1 评估方法 |
3.2.2 数据来源 |
3.2.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核算 |
3.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 |
3.3.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发展历程 |
3.3.2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概况 |
3.3.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监督管理概况 |
3.4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的问题 |
3.4.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法规不健全 |
3.4.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主体单一及多元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
3.4.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
3.4.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总量不足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机理分析 |
4.1 多元主体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依据 |
4.1.1 庇古税视角的政府主体 |
4.1.2 科斯定理视角的市场主体 |
4.1.3 集体行动理论视角的社会主体 |
4.2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主体识别 |
4.2.1 森林生态效益利益相关者分析 |
4.2.2 森林生态效益利益相关者的属性分类 |
4.2.3 多元化补偿主体识别及利益取向分析 |
4.3 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耦合模式及逻辑框架 |
4.3.1 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分阶段实施特征分析 |
4.3.2 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耦合模式 |
4.3.3 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逻辑框架 |
4.4 受益企业和城镇居民自愿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博弈分析 |
4.4.1 应用演化博弈论进行分析的可行性 |
4.4.2 演化博弈情景设定 |
4.4.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演化稳定策略及均衡点分析 |
4.5 引入“规制-激励”机制的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博弈分析 |
4.5.1 演化博弈情景设定 |
4.5.2 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
4.5.3 关联主体演化策略讨论及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5 政府补偿途径下的监管博弈分析与激励机制设计 |
5.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条件性的理论分析 |
5.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监管博弈模型构建 |
5.2.1 问题描述与情景假设 |
5.2.2 演化博弈模型建立 |
5.3 基于非对称视角的监管博弈分析 |
5.3.1 林场管护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
5.3.2 政府监管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
5.3.3 政府-林场系统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
5.4 政府-林场稳定策略讨论及数值仿真 |
5.4.1 不同演化情形分析结果 |
5.4.2 监管博弈仿真分析结果讨论及结论 |
5.5 改善政府主体监管效率的激励机制设计 |
5.5.1 提高政府主体监管效率的视角—政府购买服务 |
5.5.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与政府购买服务有效融合的机制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规制-激励”视角的受益企业补偿参与意愿分析 |
6.1 理论分析与假设 |
6.1.1 理论分析与框架 |
6.1.2 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与数据 |
6.2.1 问卷设计 |
6.2.2 调查实施 |
6.2.3 样本特征 |
6.3 受益企业补偿参与意愿实证分析 |
6.3.1 模型选择 |
6.3.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激励”视角的城镇居民补偿支付意愿分析 |
7.1 研究视角与理论分析 |
7.1.1 研究视角与理论假设 |
7.1.2 条件价值评估法与原理 |
7.2 研究设计与数据 |
7.2.1 问卷设计 |
7.2.2 数据来源与调研方法 |
7.2.3 样本特征 |
7.2.4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7.3 城镇居民补偿支付意愿的交叉分析 |
7.3.1 公共信任与支付意愿 |
7.3.2 人际信任与支付意愿 |
7.3.3 控制变量与支付意愿 |
7.4 城镇居民补偿支付意愿的实证分析 |
7.4.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支付水平 |
7.4.2 模型选择 |
7.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保障实施的对策建议 |
8.1 强化多元主体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思想认知 |
8.1.1 助推受益企业形成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观 |
8.1.2 强化城镇居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认知 |
8.2 加强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的配套支持 |
8.2.1 构建可操作性的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政策框架 |
8.2.2 搭建政府主导型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
8.3 创新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实施途径 |
8.3.1 提高政府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效率 |
8.3.2 创新受益企业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融资渠道 |
8.3.3 培育城镇居民社会信任体系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相关数据 |
附录2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利益相关者调查问卷 |
附录3 黑龙江省受益企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参与意愿调查问卷 |
附录4 黑龙江省城镇居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支付意愿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参与情况 |
致谢 |
(2)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跨区域 |
2.1.2 跨区域生态补偿 |
2.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 |
2.1.4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博弈理论 |
2.2.4 协同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生态补偿制度背景分析 |
3.1.1 生态补偿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
3.1.2 生态补偿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
3.2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区划情况 |
3.2.1 宏观方面 |
3.2.2 微观方面 |
3.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分析 |
3.3.1 生态补偿整体概况 |
3.3.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状况 |
3.3.3 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
3.4 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功能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面临的主要问题 |
3.4.1 缺失市域范围下跨区(县)域补偿协调机制 |
3.4.2 缺乏省域范围下跨市域生态补偿横向协调机制 |
3.4.3 缺少省域范围内的跨区协作监管机构 |
3.4.4 区域间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错综复杂 |
3.4.5 跨区域生态补偿法律约束缺失 |
3.4.6 跨区域生态补偿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经济博弈分析 |
4.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范畴 |
4.1.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内涵 |
4.1.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维度 |
4.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目标与内容 |
4.1.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度 |
4.2 生态功能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
4.2.1 生态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之间的博弈 |
4.2.2 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博弈 |
4.2.3 生态功能区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
4.2.4 生态功能区与企业的博弈 |
4.2.5 生态功能区与社会公众的博弈 |
4.2.6 生态功能区、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多方博弈 |
4.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假设 |
4.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一般均衡分析 |
4.5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博弈模型 |
4.5.1 利益共享博弈模型 |
4.5.2 智猪博弈模型 |
4.5.3 跨区域静态博弈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 |
5.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构建原则 |
5.1.1 公平与效率原则 |
5.1.2 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 |
5.1.3 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的原则 |
5.2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机理分析 |
5.2.1 政府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
5.2.2 生态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 |
5.2.3 公众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
5.2.4 企业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
5.2.5 生态功能区与政府、公众、企业等多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机理 |
5.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设计 |
5.3.1 公众参与机制 |
5.3.2 企业参与机制 |
5.3.3 政府协商机制 |
5.3.4 政府与功能区之间的跨区管理优先级机制 |
5.3.5 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生态合作机制 |
5.3.6 多利益主体的生态交易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公众意愿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
6.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
6.2 公众参与的协调构成 |
6.3 公众补偿的协调运行 |
6.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公众补偿额度测算 |
6.4.1 公众补偿支付额度测算的流程框架 |
6.4.2 基于CVM调查法的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现状分析 |
6.4.3 公众补偿支付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4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额度测算 |
6.4.5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差异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社会视角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
7.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
7.2 社会视角的协调构成 |
7.3 社会视角的补偿协调运行 |
7.4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实例 |
7.4.1 社会视角下跨区域生态补偿实例利益主体选择 |
7.4.2 政府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
7.4.3 企业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
7.4.4 “哈大齐—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措施 |
8.1 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
8.1.1 搭建跨区域利益共享平台 |
8.1.2 搭建政府主导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对话平台 |
8.1.3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基金监管平台 |
8.2 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 |
8.2.1 国家财政投资 |
8.2.2 企业投资 |
8.2.3 社会公众投资 |
8.3 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政策体系 |
8.3.1 制定跨区域生态补偿产业政策 |
8.3.2 深化林权改革 |
8.3.3 创新产业格局 |
8.4 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 |
8.4.1 搭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商合作 |
8.4.2 实现生态功能区间的跨区协作 |
8.4.3 建立生态功能区间的利益协调 |
8.5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 |
8.5.1 静态评价 |
8.5.2 动态评价 |
8.5.3 反馈系统 |
8.6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保障体系 |
8.6.1 法律保障 |
8.6.2 社会保障 |
8.6.3 制度保障 |
8.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产品 |
2.1.2 森林生态产品 |
2.1.3 森林生态产品开发 |
2.1.4 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供需理论 |
2.2.4 博弈理论 |
2.2.5 公共选择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现状 |
3.1.1 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自然资源概况 |
3.1.2 生态产品开发的生态林业建设状况 |
3.1.3 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经济状况 |
3.1.4 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社会文化状况 |
3.1.5 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科学技术支持状况 |
3.1.6 林业法律制度现状 |
3.2 黑龙江省主要森林生态产品功能 |
3.2.1 调节功能 |
3.2.2 文化功能 |
3.2.3 生命支持功能 |
3.2.4 固碳释氧功能 |
3.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3.1 森林自然资源损毁 |
3.3.2 经济支持力度不足 |
3.3.3 市场体系不完善 |
3.3.4 社会参与度不足 |
3.3.5 缺乏科技和人才支撑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 |
4.1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指标定性分析 |
4.1.1 评价指标确认原则 |
4.1.2 评价指标选取方法 |
4.1.3 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指标确认 |
4.1.4 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指标定量分析 |
4.2.1 AHP法获取开发能力评价指标主观权重 |
4.2.2 熵权法获取开发能力评价指标客观权重 |
4.2.3 层次分析一熵权法获取评价指标复合权重 |
4.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供给与需求分析 |
5.1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供给与需求基础分析 |
5.1.1 森林生态产品供给基础分析 |
5.1.2 森林生态产品需求基础分析 |
5.2 基于生态足迹的森林生态产品供需及平衡分析 |
5.2.1 供需测算模型构建 |
5.2.2 森林生态产品供需测算 |
5.2.3 2008-2015年森林生态供需动态测算 |
5.2.4 供需测算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途径 |
6.1 建立森林生态产品交易平台 |
6.1.1 森林生态产品交易类型 |
6.1.2 森林生态产品交易方式 |
6.1.3 交易方式选择 |
6.2 森林生态产品定价构建 |
6.2.1 森林生态产品定价方法比较及选择 |
6.2.2 确定博弈定价的利益相关者 |
6.2.3 森林生态产品的博弈定价模型 |
6.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定价实证分析 |
6.3.1 价格区间及收益模型确定 |
6.3.2 均衡价格的确定 |
6.4 森林生态产品开发风险管理 |
6.4.1 开发初期风险分析及管理 |
6.4.2 建设期风险分析及管理 |
6.4.3 运营期风险分析及管理 |
6.5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对策建议 |
7.1 改善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环境 |
7.1.1 优化政策环境 |
7.1.2 提升科技环境 |
7.1.3 改善森林自然环境 |
7.1.4 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
7.1.5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环境 |
7.2 增强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经济支持力度 |
7.2.1 加大林业资本投入 |
7.2.2 拓宽融资渠道 |
7.2.3 增加森林生态产品有效供给 |
7.3 改善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社会因素 |
7.3.1 加强森林生态产品宣传 |
7.3.2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
7.3.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7.3.4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论文创新之处 |
8.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敖鲁古雅驯鹿(Rangifer tarandus)食性及其栖息地容纳量与种群生存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驯鹿及相关研究进展 |
1.1.1 驯鹿的生物学特征 |
1.1.2 驯鹿的分类和分布 |
1.1.3 驯鹿的研究进展 |
1.2 食草动物食性研究方法概述 |
1.2.1 直接观察法 |
1.2.2 利用法 |
1.2.3 胃容物分析法 |
1.2.4 粪便DNA分析技术 |
1.2.5 粪便显微分析法 |
1.3 容纳量研究概述 |
1.3.1 容纳量的概念 |
1.3.2 容纳量的类型及研究方法 |
1.3.3 容纳量的应用领域 |
1.4 种群生存力分析研究概述 |
1.4.1 PVA研究进展 |
1.4.2 PVA的研究方法 |
1.4.3 PVA常用软件包 |
1.4.4 我国PVA研究的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地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范围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水文特征 |
2.5 土壤类型 |
2.6 植被类型 |
2.7 动物资源 |
2.8 本章小结 |
3 驯鹿食性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粪样的采集 |
3.1.2 对照植物的收集 |
3.1.3 样品的处理 |
3.1.4 实验室制片 |
3.1.5 显微片的镜检 |
3.2 驯鹿食物多样性分析 |
3.3 研究结果 |
3.3.1 驯鹿全年食物组成 |
3.3.2 驯鹿食物组成的季节性差异 |
3.4 讨论 |
3.4.1 驯鹿的食物组成 |
3.4.2 驯鹿食物组成的季节性差异 |
3.5 本章小结 |
4 驯鹿冬季容纳量研究 |
4.1 研究地点 |
4.2 研究方法 |
4.2.1 调查区域的设置 |
4.2.2 主要食物种类的确定 |
4.2.3 冬季主要食物总能量的估算 |
4.2.4 驯鹿冬季日营养需求量的确定 |
4.2.5 容纳量的计算 |
4.3 研究结果 |
4.3.1 生境食物供给量 |
4.3.2 驯鹿冬季维持生存的最低营养需求量 |
4.3.3 驯鹿营养容纳量的估算 |
4.4 讨论 |
4.4.1 地衣植物对容纳量的影响 |
4.4.2 人为因素对容纳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驯鹿种群生存力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2 种群参数估计 |
5.2.1 物种描述 |
5.2.2 种群组成与分布 |
5.2.3 年龄结构与性比 |
5.2.4 繁殖系统 |
5.2.5 繁殖率 |
5.2.6 死亡率 |
5.2.7 灾害 |
5.2.8 交配垄断 |
5.2.9 环境容纳量 |
5.2.10 种群近交繁殖 |
5.2.11 收获 |
5.2.12 人为补充 |
5.3 结果 |
5.3.1 理想状态下种群动态 |
5.3.2 各种因子影响下种群动态 |
5.3.3 参数灵敏度分析 |
5.4 讨论 |
5.4.1 近交衰退对种群的影响 |
5.4.2 环境容纳量对种群的影响 |
5.4.3 灾害频率对种群的影响 |
5.4.4 死亡率对种群的影响 |
5.4.5 驯鹿文化传承对种群的影响 |
5.5 保护与管理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历程与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 |
1.5.2 研究的不足 |
2 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有林区 |
2.1.2 经济转型 |
2.1.3 新常态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产业结构与产业周期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资源禀赋与经济转型理论 |
2.2.5 人力资本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历程、成效与问题分析 |
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历程 |
3.1.1 建国前的黑龙江省林区发展历程 |
3.1.2 建国后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历程 |
3.1.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历程 |
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取得的成效 |
3.2.1 森林资源总量及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
3.2.2 经济总量和结构有了明显的增长和改善 |
3.2.3 职工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存在的问题 |
3.3.1 森林资源结构逐渐恶化 |
3.3.2 产业结构调整仍不理想 |
3.3.3 人力资源结构失衡且流失严重 |
3.3.4 资金使用和政策效果不明显 |
3.3.5 理念转变和制度建设举步维艰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促进林区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假设与理论模型的建立 |
4.1.1 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 |
4.1.2 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
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1 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指标选择 |
4.2.2 国有林区发展的指标选择 |
4.3 基于黑龙江省森工集团数据的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2 经济转型影响国有林区发展的结构方程实证检验 |
4.3.3 国有林区发展影响经济转型的结构方程实证检验 |
4.3.4 模型结论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环境分析和思路设计 |
5.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新常态的内涵与特征 |
5.1.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新常态的背景 |
5.1.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新常态的内涵 |
5.1.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
5.2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5.2.1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面临的机遇 |
5.2.2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面临的挑战 |
5.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
5.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方向目标与原则 |
5.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内容 |
5.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重点任务 |
5.3.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执行主体 |
5.3.5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成本与时机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产业结构调整 |
6.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与现状 |
6.1.1 国有林区产业分类的标准 |
6.1.2 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现状 |
6.1.3 三次产业内部亚产业结构分析 |
6.2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内容 |
6.2.1 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
6.2.2 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
6.2.3 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 |
6.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3.1 产业评价与主导产业确立的基准 |
6.3.2 动态偏离份额方法模型的建立 |
6.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3.4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人力资源培育 |
7.1 人力资源培育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 |
7.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
7.2.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源的数量现状 |
7.2.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源的质量现状 |
7.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源的培训情况 |
7.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源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7.3.1 职工数量总量富余但后续人力资源匮乏 |
7.3.2 人才外流现象非常严重而吸引人才力度不够 |
7.3.3 重“量”不重“质”使得专业技术培训流于形式 |
7.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源培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7.4.1 研究的设计和调查的安排 |
7.4.2 模型、变量与假设 |
7.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模式选择 |
8.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做法、成效和经验 |
8.1.1 通北林业局——“以农养林”模式 |
8.1.2 鹤北林业局——“外向经济”发展模式 |
8.1.3 上甘岭林业局——“以牧养林”发展模式 |
8.1.4 朗乡林业局——“森林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8.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典型模式带来的启示 |
8.3 本章小结 |
9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与保障措施 |
9.1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
9.1.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本转型 |
9.1.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结构转型 |
9.1.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模式转型 |
9.2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保障措施 |
9.2.1 制度保障 |
9.2.2 资金保障 |
9.2.3 技术保障 |
9.2.4 政策保障 |
9.2.5 法律保障 |
9.2.6 民生保障 |
9.3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东北虎迁地保护研究及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场构建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中国东北虎的分布与数量 |
1.1.2 中国东北虎致危因素分析 |
1.1.3 中国东北虎就地保护措施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东北虎迁地保护概述 |
1.2.2 研究地——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概况 |
1.2.3 东北虎的未来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东北虎迁地保护种群研究 |
2.1 引言 |
2.2 东北虎迁地保护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
2.2.1 研究方法 |
2.2.2 研究结果 |
2.2.3 讨论 |
2.2.4 小结 |
2.3 东北虎迁地保护种群的遗传管理及效果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结果 |
2.3.3 讨论 |
2.3.4 小结 |
2.4 东北虎迁地保护种源繁育管理 |
2.4.1 研究方法 |
2.4.2 研究结果 |
2.4.3 讨论 |
2.4.4 小结 |
2.5 东北虎种群繁殖参数分析 |
2.5.1 研究方法 |
2.5.2 研究结果 |
2.5.3 讨论 |
2.5.4 小结 |
3 东北虎疫病防控研究 |
3.1 引言 |
3.2 东北虎疾病防治分析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研究结果 |
3.2.3 讨论 |
3.2.4 小结 |
3.3 东北虎疫源疫病防控 |
3.3.1 研究方法 |
3.3.2 研究结果 |
3.3.3 讨论 |
3.3.4 小结 |
4 东北虎迁地保护野化训练研究 |
4.1 引言 |
4.2 东北虎迁地保护捕食行为研究 |
4.2.1 试验地点及条件 |
4.2.2 研究结果 |
4.2.3 讨论 |
4.2.4 小结 |
4.3 不同环境东北虎对人为干扰的反应 |
4.3.1 试验地点及条件 |
4.3.2 结果与分析 |
4.3.3 讨论 |
4.3.4 小结 |
5 东北虎科普教育与管理有效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东北虎迁地保护科普教育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结果 |
5.2.3 讨论 |
5.2.4 小结 |
5.3 东北虎迁地保护管理有效性评价 |
5.3.1 研究方法 |
5.3.2 研究结果 |
5.3.3 讨论 |
5.3.4 小结 |
6 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场构建策略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3 研究结果 |
6.3.1 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评价理论体系的构建 |
6.3.2 野化训练场设计研究 |
6.3.3 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概况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坤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东北林区主要珍贵用材树种种质遗传多样性评价与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遗传多样性及研究进展 |
1.2 遗传多样性保护的相关研究 |
1.3 SSR分子标记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1.4 东北林区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的概况 |
1.4.1 东北林区主要珍贵用材树种及种质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1.4.1.1 红松及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1.4.1.2 黄檗及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1.4.1.3 胡桃楸及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区域概况 |
2 SSR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不同采样地点样地基本信息 |
2.2 磁珠富集法开发SSR引物 |
2.2.1 实验材料 |
2.2.2 菌株、质粒、培养基与主要试剂 |
2.2.3 技术路线 |
2.2.4 主要试验方法 |
2.2.4.1 DNA的提取 |
2.2.4.2 DNA质量的检测 |
2.2.4.3 限制性酶切及连接因组酶切 |
2.2.4.4 磁珠富集含有SSR位点的片段 |
2.2.4.5 阳性克隆的筛选 |
2.2.4.6 试验数据分析 |
2.2.4.7 引物的多态性和特异性验证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材料 |
2.3.2 方法 |
2.3.2.1 总DNA的提取 |
2.3.2.2 模板DNA的纯化 |
2.3.2.3 DNA浓度检测 |
2.3.2.4 红松、黄檗、胡桃楸SSR引物的筛选 |
2.3.2.5 PCR扩增 |
2.3.2.6 毛细管电泳方法检测片段大小 |
2.3.2.7 数据处理 |
2.3.2.8 数据分析 |
2.4 SSR引物开发实验结果 |
2.4.1 获得的短基因组DNA质量检测 |
2.4.2 SSR富集文库 |
2.4.3 阳性克隆的蹄选 |
2.4.4 阳性克隆测序 |
2.4.5 PAGE检测情况 |
2.4.6 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和引物筛选结果 |
2.4.7 筛选的引物对数统计 |
2.5 SSR实验结果 |
2.5.1 DNA提取结果 |
2.5.2 毛细管电泳结果 |
2.6 小结 |
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红松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1 红松物种和种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 |
3.1.2 种群遗传分化 |
3.1.3 种群间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及UPGMA聚类分析 |
3.2 黄檗遗传多样性相关分析 |
3.2.1 黄檗物种和种群水平的逮传多样性 |
3.2.2 种群遗传分化 |
3.2.3 种群间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及UPGMA聚类分析 |
3.3 胡桃楸遗传多样性相关分析 |
3.3.1 胡桃楸物种和种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 |
3.3.2 种群遗传分化 |
3.3.3 种群间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及UPGMA聚类分析 |
3.4 分布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松、黄檗、胡桃楸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1 红松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2 黄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3 胡桃楸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5 讨论 |
3.5.1 红松遗传多样性水平比较 |
3.5.2 黄檗遗传多样性水平比较 |
3.5.3 胡桃楸遗传多样性水平比较 |
4 三种植物的保护建议 |
4.1 针对红松的保护建议 |
4.2 针对黄檗的保护建议 |
4.3 针对胡桃楸的保护建议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本文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生态旅游与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
2.1 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
2.1.1 生态旅游的产生及发展概况 |
2.1.2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现状与动态 |
2.2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
2.2.1 湿地的定义 |
2.2.2 湿地的分类 |
2.2.3 湿地生态旅游的内涵 |
3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基础理论 |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概念及基本观点 |
3.1.2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3.2 生态学理论 |
4 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 |
4.1 大兴安岭地区概况 |
4.1.1 地理位置及区划说明 |
4.1.2 地貌概况 |
4.1.3 土壤概况 |
4.1.4 气候、水文概况 |
4.1.5 经济发展概况 |
4.2 大兴安岭地区湿地资源概况 |
4.2.1 湿地类型、面积及分布 |
4.2.2 重点湿地概况 |
4.2.3 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概况 |
4.3 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 |
4.3.1 旅游资源概况 |
4.3.2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
4.3.3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
5 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的潜力分析 |
5.1 优势分析 |
5.1.1 丰富的生物资源 |
5.1.2 交通便利 |
5.1.3 特色的旅游资源 |
5.2 劣势分析 |
5.2.1 春季旅游受限 |
5.2.2 接待能力及宣传意识薄弱 |
5.3 机遇分析 |
5.3.1 政策机遇 |
5.3.2 市场机遇 |
5.4 挑战分析 |
5.4.1 市场挑战 |
5.4.2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利用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挑战 |
5.5 小结 |
5.6 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
6 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项目实证分析——以加格达奇甘河湿地公园为例 |
6.1 加格达奇甘河湿地公园开发条件分析 |
6.1.1 湿地公园概况 |
6.1.2 旅游资源评价 |
6.2 加格达奇甘河湿地公园开发的整体思路 |
6.2.1 开发现状 |
6.2.2 甘河湿地公园 SWOT 分析 |
7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可能给大兴安岭地区带来的影响 |
7.1 经济影响 |
7.1.1 积极影响 |
7.1.2 消极影响 |
7.2 社会影响 |
7.2.1 积极影响 |
7.2.2 消极影响 |
7.3 生态环境影响 |
7.3.1 积极影响 |
7.3.2 消极影响 |
8 结论 |
8.1 结论与建议 |
8.2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野生东方白鹳人工饲养条件下昼夜摄食量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
1.1 形态特征 |
1.2 生活习性 |
2 研究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动物来源及个体情况 |
2.2 实验方法 |
3 结论 |
3.1 控制噪音 |
3.2 定期消毒 |
3.3 保持温度 |
(10)黄河三角洲繁殖东方白鹳生境选择和环境容纳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濒危水鸟的生境选择研究 |
1.2 种群环境容纳量研究概况 |
1.2.1 营养容纳量 |
1.2.2 空间容纳量 |
1.3 东方白鹳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 |
1.3.1 东方白鹳种群现状 |
1.3.2 东方白鹳的保护生物学研究 |
1.3.3 东方白鹤种群保护存在的问题 |
1.4 本研究的目标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环境 |
2.2 生物资源 |
2.3 水位的年周期变化 |
2.4 芦苇覆盖的年周期变化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东方白鹳繁殖个体确认和繁殖期划分 |
3.2 种群数量动态调查 |
3.3 生境选择 |
3.3.1 生境资源调查 |
3.3.2 景观尺度的生境选择 |
3.3.3 觅食微生境选择 |
3.3.3.1 野外样方设置 |
3.3.3.2 生境偏好 |
3.4 觅食行为观察 |
3.4.1 觅食行为观察 |
3.4.2 觅食行为时间分配 |
3.5 生境质量初步评价 |
3.5.1 评价指标的建立 |
3.5.2 生境质量评价 |
3.6 环境容纳量估算 |
第四章 结果 |
4.1 种群数量动态和繁殖活动 |
4.2 生境选择 |
4.2.1 景观尺度的生境选抒 |
4.2.1.1 生境资源分布 |
4.2.1.2 觅食生境选择 |
4.2.1.3 巢选择 |
4.2.2 觅食微生境选择 |
4.3 觅食策略 |
4.3.1 觅食集群 |
4.3.2 对干扰的反应 |
4.3.3 觅食努力 |
4.3.3.1 觅食活动范围的变化 |
4.3.3.2 觅食持续时间的变化 |
4.3.4 觅食时间分配 |
4.4 生境质量初步评价 |
4.4.1 繁殖前期生境质量评价 |
4.4.2 繁殖后期生境质量评价 |
4.5 环境容纳量估算 |
4.5.1 东方白鹳的资源需求 |
4.5.2 环境容纳量的估算 |
第五章 讨论 |
5.1 资源状况对种群动态的影响 |
5.2 生境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
5.2.1 景观尺度的生境选择 |
5.2.2 觅食微生境选择 |
5.3 觅食策略 |
5.3.1 对干扰的反应 |
5.3.2 生境质量对觅食的影响 |
5.3.3 觅食活动时间分配 |
5.4 环境容纳量 |
5.4.1 空间环境容纳量的测定条件 |
5.4.2 影响东方白鹳环境容纳量的环境因子 |
5.4.3 黄河三角洲容纳东方白鹳的潜力分析 |
5.6 保护建议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四、黑龙江森工林区东方白鹳生物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 ——基于政府“规制-激励”视角[D]. 潘鹤思.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2]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D]. 温薇.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3]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问题研究[D]. 肖南云.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4]敖鲁古雅驯鹿(Rangifer tarandus)食性及其栖息地容纳量与种群生存力分析[D]. 殷亚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5]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 马丽. 东北农业大学, 2015(03)
- [6]东北虎迁地保护研究及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场构建策略[D]. 郭玉荣.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1)
- [7]东北林区主要珍贵用材树种种质遗传多样性评价与保护策略[D]. 陈常美.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8]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 王宇剑.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9]野生东方白鹳人工饲养条件下昼夜摄食量观察[J]. 刘洋,李振卓,付艳中,宋淑艳. 天津农林科技, 2012(02)
- [10]黄河三角洲繁殖东方白鹳生境选择和环境容纳量分析[D]. 陈军林. 安徽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