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铁的制备方法及进展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方法及进展

一、纳米氧化铁的制备方法及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1](2021)在《石墨烯/铁基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对含能组分的催化分解与铝热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固体推进剂作为国防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其具备高比冲、高密度及高燃烧速率等特征,而燃烧催化剂是其中必不可缺的关键组分之一。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燃烧催化剂对改善推进剂点火燃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石墨烯具备大比表面积、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在推进剂领域广受关注,不仅可以单独应用于推进剂中,又可与纳米催化剂复配使用,利用两组分互补协同作用,使复合催化剂发挥最大功效。本文以设计、合成高效石墨烯基催化剂催化含能组分分解为目标,主要制备了六种石墨烯基纳米材料,具体内容包括:(1)通过自组装法制备出三维大孔网状结构的rFe2O3/rGO复合物。运用XRD、SEM、TEM及XPS等手段对所制备材料进行表征分析。采用DSC研究rFe2O3/rGO对含能组分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的催化分解效果,发现rFe2O3/rGO较rFe2O3对CL-20的催化分解活性更高,表观活化能降低了19.69 k J·mol-1。热分解动力学研究发现,催化剂的加入并未改变CL-20的分解机理。进一步比较研究了rFe2O3和rFe2O3/rGO对CL-20的撞击感度的影响,发现石墨烯的引入使CL-20撞击感度降低了2.0 J,有效提高了CL-20安全使用性能。(2)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制备出一种花状微球结构的γ-Fe2O3/rGO复合物。之后对其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发现石墨烯起分散颗粒和调节颗粒尺寸两方面的作用。随着石墨烯浓度的增加,γ-Fe2O3由微米级球状转变为纳米级花状颗粒,并且均匀分散于石墨烯表面,形成稳定的三维网状交联结构。采用DSC研究γ-Fe2O3和γ-Fe2O3/rGO-2对CL-20和环四亚甲基四硝铵(HMX)的热分解行为的影响,发现γ-Fe2O3/rGO-2比γ-Fe2O3使CL-20和HMX表观活化能降低更多,分别降低了32.34和88.63 k J·mol-1。热分解动力学分析发现,γ-Fe2O3/rGO-2使CL-20分解机理由随机成核随后生长模型转变为自催化枝状成核模型。(3)采用简单的一步溶剂热法制备出一种亚纳米尺寸的无定形am-Fe2O3材料。并通过对反应温度和煅烧温度的调控,获得了不同结晶状态下的Fe2O3材料。运用DSC比较了无定形氧化铁和结晶性好的氧化铁对HMX的催化分解活性,发现随着结晶度的增强,HMX的放热分解峰温从283.16℃分别降低至265.41、268.93和273.54℃,即无定形氧化铁的催化活性优于结晶性好的氧化铁。之后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出无定形am-Fe2O3/rGO复合材料。通过DSC对比研究了am-Fe2O3和am-Fe2O3/rGO对HMX和CL-20的催化分解作用,发现适量石墨烯浓度下的am-Fe2O3/rGO复合物催化活性均优于am-Fe2O3。(4)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一种CoFe2O4/rGO复合材料,其中CoFe2O4纳米颗粒粒径为22 nm左右。将CoFe2O4/rGO复合材料用作促进含能组分放热分解的催化剂及铝热剂中的氧化剂,研究了石墨烯浓度对复合物的催化活性、铝热行为及激光点火性能的影响。DSC测试结果表明石墨烯浓度在调节CoFe2O4/rGO的催化含能组分分解效率方面起重要作用。随着石墨烯浓度的增大,CoFe2O4/rGO的催化活性逐渐降低。铝热行为研究与激光点火实验表明较低的石墨烯浓度才能在保证铝热剂即容易点火并能维持燃烧的情况下,又具备较高能量水平。综合分析表明,只有适量浓度的石墨烯与CoFe2O4复合,才能发挥CoFe2O4/rGO的最大功效。(5)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铋离子掺杂氧化铁材料(Bi-Fe2O3),然后通过自组装法将Bi-Fe2O3负载到石墨烯上,获得一种三维多孔结构的Bi-Fe2O3/rGO复合材料。将Bi-Fe2O3和Bi-Fe2O3/rGO用作催化HMX分解的催化剂和铝热剂中的氧化剂,研究Bi掺杂对催化活性、铝热行为、能量释放以及点火性能的影响。采用DSC研究Fe2O3、Bi-Fe2O3和Bi-Fe2O3/rGO对HMX的热分解性能的影响。发现Bi掺杂在Fe2O3晶格中引入更多的缺陷,使其表面活性位点增加,而石墨烯的引入能抑制颗粒团聚,从而使Bi-Fe2O3/rGO表现最优的催化分解效果,使HMX的放热分解温度和表观活化能分别降低了11.37℃和349.53 k J·mol-1。通过铝热行为研究发现,Al/Bix-Fe2O3的铝热反应速率比未掺杂的Al/Fe2O3的反应速率更快,表明掺杂可以提高铝热剂的释能速率。激光点火实验表明铋掺杂使得Al/Fe2O3的点火延迟时间从31.5ms缩短至19 ms,即掺杂有效提高了铝热剂对激光的刺激响应能力,但是还原氧化石墨烯的阻燃特性会对铝热剂的激光点火产生抑制作用。(6)通过碱金属K和稀土金属Ce对铁酸铋进行掺杂调控,得到两种高纯度的KxBi1-xFeO3与CexBi1-xFeO3。并采用一锅法制备了两种纳米尺度的KxBi1-xFeO3/rGO和CexBi1-xFeO3/rGO复合材料,运用DSC研究了BiFeO3、BiFeO3/rGO、KxBi1-xFeO3/rGO和CexBi1-xFeO3/rGO对含能主要组分HMX和RDX的热分解行为的影响。对比分析表明,掺杂可以提高BiFeO3对含能组分的催化活性。将其与石墨烯原位耦合后,KxBi1-xFeO3/rGO和CexBi1-xFeO3/rGO复合物对催化含能组分分解活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陈小勇[2](2021)在《磁场调控氧化铁纳米酶催化活性的作用规律探究》文中指出相较于天然酶,纳米酶因其成本低、易批量生产、稳定性好以及催化活性可调节等优点,已经引发了广泛的关注。纳米酶的催化活性对其在生物医学范畴的利用极为重要。磁场是一种可调节、无组织穿透深度限制同时具备优异安全性的外源性刺激,在酶活性调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磁刺激调控纳米酶活性的规律仍不清楚。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磁热转换效率的氧化铁纳米酶,利用磁热-光谱系统实时地监测交变磁场对氧化铁纳米酶催化活性的影响,最后对磁调控纳米酶活的机制进行了探究。这项工作有望为磁响应性纳米酶的设计和基于磁性纳米酶的肿瘤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具体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高温热分解法以羟基氧化铁为前驱体成功制备了6 nm、13 nm和20 nm的三种氧化铁纳米颗粒,分别命名为SPIO-6、SPIO-13a和SPIO-20,并通过TEM,XRD,VSM,FTIR,DLS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所合成的颗粒形貌均一、粒径分布窄,磁化强度分别为22.7、37.1和53.5 emu/g。无外加交变磁场时颗粒尺寸越小催化活性越高;有外加磁场时,颗粒的磁热效率越高,酶催化活性提高的幅度越大。(2)采用高温热分解法以油酸铁络合物为前驱体制备出了另一种13 nm的氧化铁纳米颗粒,命名为SPIO-13b。通过表征得出SPIO-13b和SPIO-13a的尺寸相同,SPIO-13b的饱和磁化强度是30.6 emu/g,小于SPIO-13a。未加磁场时,SPIO-13a和SPIO-13b的催化活性相近;而加不同场强的交变磁场,SPIO-13a的活性增幅明显大于SPIO-13b;进一步实验证明了磁刺激增强纳米酶活的根本原因是纳米热效应,其增强纳米酶活性的幅度取决于颗粒本身的磁热转换效率。(3)采用水热法合成了70 nm的氧化铁纳米环(FVIO),通过表征得出纳米环具有独特的涡旋磁畴,饱和磁化强度是68 emu/g,具有很好的磁热转换效率,SAR值高达2100 W/g。此外,磁刺激可以显着增强其酶活性,350 Oe下酶活增幅为39.2%。进一步验证了交变磁场作用下纳米酶活性增强的幅度取决于颗粒本身的磁热转换效率。

李瑶,王云龙,任磊[3](2021)在《氧化铁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氧化铁纳米材料是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唯一可运用于临床的无机纳米材料,在磁共振医学影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化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化学修饰改造为代表的优化策略在氧化铁纳米颗粒尺寸大小的调控、成分结构的改造以及表面功能化修饰中大量运用,使得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氧化铁纳米颗粒在医学健康领域,特别是肿瘤治疗方面的运用得到极大的拓展.本文将探讨以氧化铁纳米颗粒为基元的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分别就当前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生物学效应功能、氧化铁纳米颗粒在肿瘤治疗,以及肿瘤免疫微环境调节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最后,讨论了氧化铁纳米颗粒作为肿瘤药物向临床转化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苗玉清[4](2021)在《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对比剂的构建及其磁共振T1增强成像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得益于独特的磁学特性和良好的生物安全性,铁氧体纳米材料作为影像探针已在磁共振成像临床诊断和影像学研究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近期研究表明:尺寸小于5 nm的超小铁氧体材料可展现较好T1弛豫效能和低的r2/r1比率,可以作为T1对比剂。然而,其磁学结构和弛豫增强机制仍有待阐明。本论文围绕着超小尺寸铁氧体纳米材料在磁共振成像应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具有核/壳结构的准顺磁新结构;并通过研究不同核壳组分超小铁氧体与其弛豫性能的构效关系,阐明了准顺磁纳米对比剂T1弛豫增强机制;构建了不同的准顺磁铁氧体纳米对比剂,并将其应用于乳腺癌磁共振检测以及肝脏特异性成像。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两步掺杂的策略,实现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对比剂的核壳组分调控。首先,利用碳酸锌、芥酸铁作为前驱体,通过动态同步热分解法制备了超小锌铁氧体纳米颗粒(ZnxFe3-xO4)。通过调控两种金属前驱体的投料比调控锌铁氧体纳米颗粒中锌离子的掺杂水平(x=0.1-0.9),实现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晶核组分的调控。利用阳离子交换反应调控表面锰取代水平,实现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表面壳层的组分调控。TEM、EDS mapping、EXAFS等表征结果显示锌元素和铁元素均匀分布在铁氧体纳米颗粒中,而锰元素则主要分布在铁氧体纳米颗粒的表面,证明所设计的合成策略可实现准顺磁超小铁氧体核壳组分的调控。2.研究了准顺磁超小铁氧体中核壳组分对弛豫性能的影响,阐明了准顺磁铁氧体弛豫增强机制。结果表明,晶核中锌离子的掺杂可以影响准顺磁铁氧体的磁化强度,进而通过调节外球弛豫的贡献调控其弛豫性能;表面锰离子的取代可以缩短表面水分子的停留时间(τm),通过影响内球弛豫的贡献调控弛豫性能。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对比剂可以看作为一个大分子。通过改变其磁性晶核和表面自旋无序壳层的组分可以人为的调制其周围水分子的弛豫参数例如电子弛豫时间T1e和水分子停留时间τm以及内外球弛豫之间的耦合。当锌掺杂量为0.4,表面锰取代水平为0.2(简写为Zn0.4F@Zn0.4Mn0.2F)时,准顺磁铁氧体纳米对比剂的弛豫率r1达到20.22 mM-1s-1,是原始超小氧化铁纳米颗粒的5.2倍,是临床使用的钆基对比剂马根维显(Gd-DTPA)的6.5倍。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独特的核-壳结构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化学手段调节核-壳组分以调节其内球弛豫模型和外球弛豫模型的贡献,最大化地增强其弛豫性能。3.构建了不同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对比剂,实现了活体微小乳腺癌磁共振检出以及肝特异性磁共振成像。选用乳腺癌皮下肿瘤小鼠模型和乳腺癌肺转移小鼠模型两种肿瘤模型探究核壳组分调控的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活体T1对比增强性能。活体磁共振T1成像结果显示核壳组分调控的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比原始的氧化铁纳米颗粒(γ-Fe2O3-AMD)对比增强更明显,其对比增强比是γ-Fe2O3-AMD的4.5倍。小鼠肺转移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核壳组分调控的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能够以较高的灵敏度检测乳腺癌肺转移的病理状态。准顺磁超小锰铁氧体(3 nm)的肝脏特异性对比增强性能研究:系统评估了准顺磁铁氧体中组分与肝脏磁共振增强成像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锰掺杂量的增加,准顺磁锰铁氧体的弛豫率r1先增加到最高值10.35 mM-1s-1(Mn0.75Fe2.25O4),然后下降到7.64 mM-1s-1(Mn1.57Fe1.43O4)。活体磁共振肝脏成像信号(ΔSNR)和MnxFe3-xO4纳米颗粒在肝脏中的分布随着锰掺杂水平的增加而近乎线性地增加。然而,体内外生物安全性评价均表明,较高锰掺杂量(x>1)的准顺磁超小锰铁氧体纳米颗粒具有显着的毒性。系统的多因素评价表明,锰掺杂量为0.75-1的准顺磁超小锰铁氧体活体内肝脏对比增强效应高于其他锰掺杂量的锰铁氧体纳米颗粒,是最佳的肝脏特异性T1对比剂。综上,本课题通过研究组分与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弛豫效能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准顺磁铁氧体纳米颗粒弛豫率的提高,阐明了核壳结构-弛豫机制及组分与肝脏对比增强性能的关系,有效地监测小鼠乳腺癌肺转移的病理状态。

朱芃芃[5](2020)在《纳米α-Fe2O3的制备及初步应用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无机铁盐为原料,分别采用氧化沉淀法和直接沉淀法制备α-Fe2O3纳米颗粒。氧化沉淀法以硫酸亚铁为原料,H2O2为氧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合成纳米氧化铁,探究了氧化过程中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Fe2+浓度等因素对Fe2+转化率的影响,找到了最佳的氧化反应条件。直接沉淀法以硝酸铁为原料,通过研究SDS用量、沉淀温度、pH、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产物的影响得到纳米氧化铁的最佳制备条件。在直接沉淀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探究不同种类铁盐对产物的影响,以氯化铁为原料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纳米氧化铁。借助TG、FTIR、XRD、SEM等一系列表征手段对合成的产物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方法及同种方法不同种类铁盐所得产物,得到最佳的制备工艺。实验结果如下:采用氧化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铁,对于浓度为0.9 mol/L的亚铁溶液,当过氧化氢用量为15 m L,反应时间为15min时,Fe2+的转化率为99.1%,合成产物粒径为30-50nm。以硝酸铁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铁,在SDS用量0.03g,沉淀温度65℃,pH等于8的条件下制备的氧化铁前驱体经500℃煅烧2h所合成的产物粒径约为50nm,粒度均匀。以氯化铁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的纳米氧化铁由50nm左右的球状微粒组成。氧化沉淀法的流程较为复杂,生产周期长,而且合成的氧化铁颗粒团聚严重;直接沉淀法操作简单,而且用该方法制备的氧化铁颗粒均匀,分散性较好,结晶度高。因此更适宜用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铁。在直接沉淀法的基础上,使用不同种类的铁盐得到的氧化铁产品也有所不同,氯化铁制备的纳米氧化铁产品颗粒均匀,分散性较好,因此能更好的应用于光催化领域。而用氯化铁和硝酸铁为原料制备的氧化铁产品强度相差不大,因此使用氯化铁作原料制备纳米氧化铁更好些,综合以上分析,最好的方案为使用氯化铁作原料直接沉淀制备纳米氧化铁产品。将制备的纳米氧化铁用于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用制备的纳米氧化铁作为光催化剂,其投加量为0.2g/L时,催化效率最高,在底物浓度为20mg/L,光催化反应75min时,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达到42%,而相同条件下,以市售氧化铁作光催化剂,其降解率不足20%。

宋永红[6](2020)在《铁磁性组装体的制备及其在磁感应致热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磁性纳米材料的磁感应致热(磁热)是指在交变磁场中产生的局部升温效应。利用这种非接触式、无深度限制的磁热效应,磁性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器官复苏、神经控制、能源催化、自愈合以及行为控制等领域内都极具应用潜力。在这些应用中,将磁性纳米材料与其他功能性基元进行共组装能够进一步实现多种功能的协同。然而,当前制备的磁性组装体在交变磁场中的热转换效率并不理想,导致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较大剂量的磁性纳米材料。面对这一挑战,本论文基于高性能的铁磁性方形氧化铁纳米颗粒(CIONs),制备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铁磁性组装体,包括磁性纳米胶束、磁性三维支架以及磁性三维弹体,并充分利用其磁热效应进行整体加热。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双亲性共嵌段聚合物(PHEP-b-PEG)制备了铁磁性的药物胶束(EMM),在胶束的粘流态疏水性内核中载负有多个铁磁性方形氧化铁纳米颗粒(CIONs)。EMM在水中均匀分散,其水合粒径在100 nm左右,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饱和磁化强度为116 emu/g,是目前商业化造影剂Resovist的2倍,r2弛豫率高达271 m M-1s-1。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EMM具有优异的磁热效果,其热转化效率(SAR值为2518 W/g,ILP值为6.5 n Hm2/kg)远高于临床上使用的磁性材料。通过快速响应磁热刺激,粘流态PHEP内核中的化疗药物大黄素能够迅速释放,释放速率优于传统的聚乳酸(PLA)胶束(非粘流态内核)。在外磁场的引导下,EMM能够高效的靶向到肿瘤部位,提升肿瘤细胞对纳米药物的摄取;进而在交变磁场的刺激下,EMM能够以极低的剂量杀伤肿瘤细胞,实现化疗与磁热疗协同抗肿瘤的功效。(2)以商用海绵为模板,利用简便的浸涂法由CIONs制备了一系列超疏水的三维铁磁性海绵(FMS)。CIONs在浸涂液中分散性良好,能够均匀的分布在海绵的骨架上。基于CIONs的量产实现了大尺寸FMS(0.6 L)的合成。FMS表现出强铁磁性,其饱和磁化强度高达168 emu/g,具备快速的磁性响应速度,在交变磁场中的磁热性能远优于普通球形氧化铁制备的磁性海绵。通过比较相同尺寸(2*2*2 cm3)的具有磁热效应的FMS和具有光热效应的多巴胺海绵(PDA海绵)非接触加热性能发现,当海绵表面温度达到105℃时,铁磁性海绵的中心温度增长到140℃,而PDA海绵的内部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快速下降,证明了磁致发热效应在三维气凝胶支架整体加热中的优势。(3)以聚二甲基硅氧烷基聚脲共聚物(PDMS-PUa)为模板,采用溶液混合-模具成型法由CIONs制备了一系列铁磁性弹体。在交变磁场中,该弹体具备优异的磁热性能,能在极短时间内提高弹体的温度。此外,对比相同体积(1*1*1 cm3)的磁性弹体与石墨烯弹体的愈合效果发现,磁热处理30 min后磁性弹体在不同深度下的缺损均完全愈合,而光热处理30 min后的石墨烯弹体除表面之外其内部仍然未愈合。同时,纳米尺寸CIONs的均匀分布提高了弹体的力学性能。通过这种非接触式且无深度限制的磁热效应实现了弹体的加速自愈合,有望提高基于弹体的柔性器件的使用寿命。

沈国强[7](2020)在《锰/铁基氧化物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吸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基于吸附技术的污染处理工艺的应用日渐广泛。吸附过程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其中高效吸附剂的开发与应用是核心,因此吸附剂结构与吸附过程的构效关系研究将为高效吸附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对地壳中储量丰富的铁、锰基氧化物的结构调控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微-介孔结构构建、自旋态电子结构调控、非晶态结构合成和原子级分散,评价其对有机染料、抗生素和毒性金属离子等典型污染物吸附过程的影响,旨在阐述氧化物结构的调控过程及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发高效的氧化物吸附剂。从微-介孔复合结构构建出发,采用高锰酸盐室温温和还原的手段可控合成了超短微孔水锰矿纳米颗粒。相比于长微孔的纳米棒和纳米片,短微孔结构对降低内扩散阻力、提高吸附位点暴露程度起到关键作用,相比于常规水锰矿纳米片和纳米棒吸附剂,短微孔水锰矿对金属离子的饱和吸附量提高了2.15倍和1.84倍,且吸附速率常数提高了两个数量级;进一步采用热驱动拓扑相变的手段,在铁氧化物纳米片组装的纳米花球结构中引入了丰富的微-介孔结构,结果表明饱和吸附量提高了2.7倍,吸附速率常数提高了2.5倍。微-介孔复合结构的构建可有效提高吸附剂的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通过可控调控金属氧化物自旋态电子结构,研究了自旋态转变的机理及对吸附过程的影响规律。借助二氧化钛量子点与介孔分子筛协同作用构建的限域空间,实现了负载型量子尺寸纳米氧化铁的制备。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揭示了分子筛载体与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氧化铁从高自旋到低自旋转变的机理。低自旋氧化铁与载体之间的电子转移使吸附剂形成强正电荷表面且表面低自旋铁离子与阴离子之间的作用力大大加强,二者协同作用提高了吸附剂对阴离子染料、抗生素和砷酸盐的吸附能力,吸附速率比普通氧化铁和商业活性炭提高了两个数量级以上,吸附容量是商业活性炭的8倍以上,对实际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在95%以上。通过氧化物结晶化学结构调控,实现了对污染物的强吸附作用。通过提高前驱体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合成了超分散的非晶态氧化锰吸附剂。分别通过亲水性分子筛和双亲性炭黑为载体负载型非晶态氧化锰吸附剂,实现了对水中低浓度重金属离子一次吸附处理达到国标排放标准(GB 25466-2010),和对燃油中低浓度金属离子、溶解性水分及氧化酸性物的有效吸附脱除,一次去除率在90%以上。进一步,通过对负载量的精确控制,实现了羟基氧化铁在分子筛表面的原子级分散,展现出对铅离子的高选择性吸附能力,饱和吸附量达到1000 mg g-1,选择系数高出常规氧化铁和羟基氧化铁三个数量级以上。说明精细化学结构的设计是提高吸附选择性的有效手段,为功能化吸附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策略。

吴鑫昌[8](2020)在《α-Fe2O3的形貌控制与表征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α-Fe2O3的制备和在能源方面的应用一直是当今研究的热点课题,其研究领域主要在光电化学催化和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中,从已有的研究看,人们已获得了各种形貌的纳米α-Fe2O3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性能,但目前仍有大量新颖的α-Fe2O3形貌被制备出来并被用于锂离子电池和光电化学催化等领域。基于此,本文用水热合成法,开展了各种形貌的α-Fe2O3形貌控制的研究,并对合成的六种形貌的纳米α-Fe2O3用X-射线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吸光度以及拉曼光谱等方式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用电池测试系统测试了纯α-Fe2O3及其碳复合材料的单位密度容量、循环寿命和倍率充放电性能并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实验;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线性伏安扫描(LSV)、电化学阻抗(EIS)等电化学性能测试;再用盐酸多巴胺为碳源,对六种形貌的α-Fe2O3进行碳包覆处理,得到了α-Fe2O3/C复合材料,并用XRD,XPS,热重分析(TG),TEM等方法对复合后的样品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并进行了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首次以沙枣胶为原材料进行碳化,并进行了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研究表明:通过简易水热法,在硝酸铁体系中制备了梭状、长鼓状、鼓状、圆片状和十四面体形貌的α-Fe2O3,在氯化铁体系中制备了准立方体形貌的α-Fe2O3。在硝酸铁体系中,乙二醇的量一定时,样品在c轴生长方向上的尺度会随着乙醇比例的增加而减小,得到的形貌发生从梭状、长鼓状、鼓状、圆片状α-Fe2O3的演变;通过添加F-能获得形貌均匀的十四面体;在氯化铁体系中,制备的物质主要为准立方体形貌的氧化铁。在两种体系内,样品的形貌在保温时长小于2小时则发育不完善;至4小时时则基本形成了标准形貌,且具有较小的粒径;适量增加样品的浓度时样品则分化为大小两种粒径(粒径相差约1.5倍)的颗粒,且小粒径占多数(体积比70%左右)。测试了六种α-Fe2O3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保温时长8小时下得到材料性能较差,保温时长2小时下的样品性能有了一定的提高;十四面体α-Fe2O3光电化学催化性能较好在VRHE为1.52V时获得了15.79mA·cm-2的光响应电流,在光电化学催化分解水制氢的应用中有较高的应用潜力。以盐酸多巴胺为碳源,对六种形貌的α-Fe2O3进行碳包覆并得到了形貌较好的α-Fe2O3/C复合材料。包碳后的α-Fe2O3/C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最高在0.5C放电倍率下,100次循环后的比容量为280mAh·g-1;首次以沙枣胶为原料,用两步法碳化及酸刻蚀,制备了含氮掺杂且具有空心结构的纳米多孔碳微球,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C/3倍率充放电下,40次循环,284mAh/g),适宜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王辉[9](2020)在《基于催化发光方法快速检测丙酮的纳米材料制备及其敏感特性研究》文中指出丙酮作为常见挥发性有机物之一,具有高挥发性、易燃、易爆等特点,在工业或实验室中广泛被用作有机溶剂。另一方面,丙酮也是一型和二型糖尿病呼吸生物标志物,在生物医药领域被做为衡量人体健康指标之一。目前用于检测丙酮方法多依赖于大型仪器,如气相色谱法,在进行检测时需要进行预实验,存在操作繁琐,检测时间长,价格昂贵等不足。气敏传感器能够实现小型化,但其稳定性、抗干扰性有待提高,工作一段时间后,待测物气体可能会与传感器上的敏感材料产生化学反应,从而附着于传感器表面,使其检测性能变差。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检测方法来实现对丙酮气体的快速、高灵敏检测。近年来,纳米材料催化发光方法由于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稳定性好及装置体积小等特点,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领域引起科研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效稳定的催化发光传感器成为当今研究热点。本文以常见金属盐为原料,通过简单的制备工艺合成了单一金属氧化物和复合金属氧化物纳米敏感材料,设计了3种基于催化发光方法的检测丙酮传感器,并系统研究其催化发光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以共沉淀法合成制备针簇状羟基氧化铁纳米材料,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对丙酮气体有良好的催化发光响应信号,基于这种现象设计一种检测丙酮的催化发光传感器。为了探索该传感器对丙酮检测的敏感特性,分别进行气体浓度、反应温度和载气流速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反应温度为225℃,载气流速为250mL/min条件下检测性能最优;CTL信号与浓度的线性方程为:y=226.68x-2476.41。同时,此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恢复时间短等特点,其响应时间为34s,恢复时间为1517s,且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检测出来的信号强度相对误差能保持在2.5%左右。此外,在多种常见挥发性有机物,如丁酮、甲醇、氯仿、氨水、乙醇、甲醛、乙腈、丁醇、氯苯和甲苯的干扰下,该种传感器对丙酮仍有较好的响应,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2)用简单水热法合成制备具有花状结构的聚乙二醇1500(PEG1500)与镁氧化物复合材料。通过前期优化制备方案,设计合成出质量比分别约为1:2.03和0.1:2.03下的不同PEG1500/MgO复合纳米材料,由材料性能初探结果表明,质量比为0.1:2.03的PEG1500/MgO复合纳米材料催化发光的响应性最好。基于这种复合材料研制了一种新型催化发光传感器,该传感器对丙酮气体具有较强的响应信号,且响应时间为12s,恢复时间约15s左右,相对误差能保持在5%以下。同时,在该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CTL信号强度与浓度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式为:y=1936.73x-4642.08。为了探究其最佳检测条件,先从160240℃的范围内分5个不同温度梯度进行研究,通过比较CTL信号强度和信噪比的变化规律选定220℃为最佳反应温度,之后在200400mL/min的范围内,同样比较上述两种评估因素,最后选定350mL/min为最佳载气流速。该种传感器检测下限较低,在气体浓度为35mg/L的条件下仍有明显响应信号。此外,还发现在多种常见挥发性有机物,如乙酸乙酯、甲醇、氯仿等的干扰下,该种传感器仍对丙酮有良好的选择性。(3)以FeCl3·6H2O和Mg(CH3COO)2·4H2O为原料,分别以摩尔比1:1、1:5和1:10制备了不同形貌结构的铁镁复合纳米材料,研究发现基于摩尔比为1:10的块状多面体铁镁复合纳米材料检测信号最强,并将其制作成催化发光传感器用于对丙酮气体的检测。通过最佳性能探究实验得出,该种传感器在反应温度230℃,载气流速300mL/min的条件下检测效果最好,信号最强,且响应时间为12s,恢复时间约15s左右,相对误差能保持在3%左右,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此外,该传感器在70700mg/L范围内的CTL信号与待测物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y=514.567x-3507.92。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种传感器仍只对丙酮有较好的响应,表明该传感器有良好的选择性。图[25]表[4]参[76]

梁芳[10](2020)在《竹纤维活性炭基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具有高能量、高功率密度和高稳定循环特性的能量转化与储存设备,电极材料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器件。优化调控电极材料对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比分析竹材和竹纤维的热解特性,优化选择竹活性炭的前驱体,采用同步炭化-活化方法制备具有三维孔状结构竹活性炭材料。通过氮掺杂表面改性、与石墨烯和金属氧化物复合制备竹活性炭基电极材料,探索制备工艺对材料孔隙结构、表面特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构建其孔隙结构-表面特性-电化学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比模型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热解特性,竹材和竹纤维的热解过程可分为水分蒸发,纤维素、半纤维素和部分木质素的热解和残余物降解三个阶段。竹材、竹纤维及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主要热解温度范围分别为130-560℃、232-390℃、300-400℃、200-300℃和200℃至热解过程结束。升温速率可促进热解反应的进行,当升温速率为40℃/min时,竹纤维的质量损失率为85.69%,仅次于纤维素,但活化能达到最低,为144.32KJ/mol,与其他样品相比,竹纤维热解活性最高,有利于促进活化过程中的造孔反应。(2)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的优化制备工艺为竹纤维与KHCO3的活化比例为1:4,炭化温度为700℃。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材料(NBFC-700-004)呈无定形炭结构,氮元素含量为4.73%,比表面积为1500.9 m2/g,平均孔径为1.78nm,氮元素类型主要以吡咯氮和石墨化氮为主,含量分别为35.3%和30.4%。NBFC-700-004具有高的正电荷密度,循环稳定性良好,首次放电比容量和充电比容量分别为1035.7 mAh/g和477.6 mAh/g,首次库伦效率分别为44.05%。(3)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材料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优化制备工艺为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与石墨烯的复合比例为10:1,水热时间为12h。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与石墨烯复合材料(NBFC/GR-10:1-12h)形成以微孔为主的完整导电网络结构,微孔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为706.76 m2/g和0.32 cm3/g,分别占总比表面积(孔体积)的85%和76%。氮元素含量为5.79%,主要为吡咯氮和石墨化氮,其含量分别为27.8%和35.2%。NBFC/GR-10:1-12h的首次库伦效率可达53.73%,经过300次充放电循环后,可逆比容量为396.2 mAh/g,与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相比提高了51.2%,表现出了优异的比容量可逆性。(4)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与氧化铁复合材料的优化制备工艺为水热温度为180℃、水热时间为10h,氧化铁与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材料的复合比例为2:1。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与氧化铁复合材料(Fe2O3/NBFC-2:1-180-10h)的表面结构呈单一相,均为氧化铁颗粒。复合材料主要是石墨化氮,其含量为40.4%;吡啶氮和吡咯氮的含量分别为30.1%和28.1%。Fe2O3/NBFC-2:1-180-10h在电流密度为0.1A/g下循环充放电300次后的可逆比容量为311.6 mAh/g,与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材料相比提高了37.4%。除首次外,库伦效率保持在99%以上,表现出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二、纳米氧化铁的制备方法及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氧化铁的制备方法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石墨烯/铁基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对含能组分的催化分解与铝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石墨烯在含能材料中的应用
        1.2.1 石墨烯对含能材料感度的影响
        1.2.2 石墨烯对含能材料热分解和燃烧性能的影响
    1.3 金属、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
        1.3.1 金属/石墨烯催化剂
        1.3.2 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催化剂
    1.4 石墨烯基铝热剂
    1.5 石墨烯基聚合物
    1.6 石墨烯功能化改性
        1.6.1 石墨烯共价键功能化
        1.6.2 杂原子掺杂石墨烯
    1.7 本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氧化铁/石墨烯复合物的自组装制备及催化CL-20 分解与铝热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2.2.2 样品制备
        2.2.3 样品表征
        2.2.4 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物相与结构分析
        2.3.2 rFe_2O_3/rGO对含能组分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2.3.3 rFe_2O_3/rGO对 CL-20 热分解动力学的影响
        2.3.4 rFe_2O_3/rGO对 CL-20 热安全性研究
        2.3.5 Al/rFe_2O_3/rGO铝热行为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溶剂热法制备花状微球氧化铁/石墨烯复合物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样品制备
        3.2.3 样品表征
        3.2.4 催化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γ-Fe_2O_3 结构调控
        3.3.2 物相分析
        3.3.3 比表面积分析
        3.3.4 γ-Fe_2O_3/rGO催化性能研究
        3.3.5 γ-Fe_2O_3/rGO-2对CL-20 热分解动力学影响
        3.3.6 γ-Fe_2O_3/rGO-2对CL-20 的热安全性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定形氧化铁/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无定形am-Fe_2O_3 的制备
        4.2.2 无定形am-Fe_2O_3/rGO的制备
        4.2.3 材料表征
        4.2.4 催化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物相与结构表征
        4.3.2 am-Fe_2O_3与am-Fe_2O_3/rGO催化性能测试
        4.3.3 am-Fe_2O_3/rGO_(10)对CL-20热安全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溶剂热法制备铁酸钴/石墨烯复合物及其催化与铝热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铁酸钴的制备
        5.2.2 石墨烯负载铁酸钴的制备
        5.2.3 铝热剂的制备
        5.2.4 样品表征
        5.2.5 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物相表征
        5.3.2 结构表征
        5.3.3 电化学活性表面积分析
        5.3.4 CoFe_2O_4/rGO对 AP的催化活性研究
        5.3.5 CoFe_2O_4/rGO_(15)对HMX的的催化活性研究
        5.3.6 CoFe_2O_4/rGO_(15)对AP与 HMX热分解过程研究
        5.3.7 Al/CoFe_2O_4和Al/CoFe_2O_4/rGO的铝热行为研究
        5.3.8 Al/CoFe_2O_4和Al/CoFe_2O_4/rGO的激光点火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铋掺杂氧化铁/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及催化HMX分解与铝热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Bi_x-Fe_2O_3 的制备
        6.2.2 石墨烯负载Bi_(0.2)-Fe_2O_3的制备
        6.2.3 Bi_2O_3 的制备
        6.2.4 铝热剂的制备
        6.2.5 表征与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物相分析
        6.3.2 价态分析
        6.3.3 结构表征
        6.3.4 Bi_x-Fe_2O_3的催化性能研究
        6.3.5 Bi_(0.2)-Fe_2O_3对HMX热分解过程研究
        6.3.6 Al/Bi_x-Fe_2O_3及Al/Bi_x-Fe_2O_3/rGO铝热行为研究
        6.3.7 Al/Bi_x-Fe_2O_3及Al/Bi_x-Fe_2O_3/rGO激光点火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钾、铈掺杂铁酸铋/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水热法制备铁酸铋
        7.2.2 溶胶凝胶法制备铁酸铋
        7.2.3 共沉淀法制备铁酸铋
        7.2.4 模板法制备铁酸铋
        7.2.5 M_xBi_(1-x)FeO_3 的制备
        7.2.6 M_xBi_(1-x)FeO_3/rGO的制备
        7.2.7 表征与测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物相与结构表征
        7.3.2 BiFeO_3对HMX的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7.3.3 K_xBi_(1-x)FeO_3/rGO对 HMX的热分解性能影响
        7.3.4 Ce_xBi_(1-x)FeO_3/rGO对 HMX和 RDX的热分解性能影响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2)磁场调控氧化铁纳米酶催化活性的作用规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酶的概述
        1.2.1 纳米酶的简介
        1.2.3 纳米酶的催化活性
        1.2.4 纳米酶的种类
        1.2.5 氧化铁纳米酶
    1.3 纳米酶的活性调控
        1.3.1 通过纳米效应调控酶活
        1.3.2 纳米酶活性的远程调控
    1.4 选题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尺寸氧化铁纳米酶的制备及酶活测定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3 实验部分
        2.3.1 不同尺寸油相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
        2.3.2 不同尺寸水相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
        2.3.3 氧化铁纳米颗粒的表征方法
        2.3.4 比吸收率的测定
        2.3.5 氧化铁纳米酶的用量
        2.3.6 氧化铁纳米酶催化活性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尺寸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形貌和尺寸表征
        2.4.2 不同尺寸氧化铁纳米颗粒的晶体学形态分析
        2.4.3 不同尺寸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磁学性能表征
        2.4.4 不同尺寸氧化铁纳米颗粒的水合粒径和红外谱图
        2.4.5 无外加磁场下的酶催化活性测试
        2.4.6 外加磁场下的酶催化活性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磁调控氧化铁纳米酶活增强机制探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3.3 实验部分
        3.3.1 油酸铁络合物前驱体的制备
        3.3.2 SPIO-13b的制备及转水
        3.3.3 SPIO-13b的表征方法
        3.3.4 不同温度下纳米酶催化活性的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SPIO-13b的表征分析
        3.4.2 磁刺激下SPIO-13a和 SPIO-13b酶活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磁调控氧化铁纳米酶催化活性的规律验证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4.3 实验部分
        4.3.1 FVIO的合成
        4.3.2 FVIO的表面功能化
        4.3.3 FVIO的表征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FVIO的形貌分析
        4.4.2 FVIO的表征分析
        4.4.3 FVIO的产热分析
        4.4.4 FVIO在磁刺激下的活性增强分析
    4.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附录 Ⅱ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氧化铁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
    1.1 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物理制备法
    1.2 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生物合成法
    1.3 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化学合成法
2 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生物调节效应
3 纳米氧化铁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3.1 氧化铁纳米颗粒的药物递送运用
    3.2 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磁热运用
    3.3 氧化铁纳米颗粒的酶催化运用
4 总结与展望

(4)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对比剂的构建及其磁共振T1增强成像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超小铁氧体纳米对比剂的构建
        1.2.1 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的制备
        1.2.2 影响超小铁氧体T_1对比性能的因素
    1.3 超小铁氧体纳米对比剂在磁共振成像领域的研究进展
        1.3.1 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作为单模态MRI T_1探针
        1.3.2 响应肿瘤微环境实现可T_1-T_2增强转换的智能成像探针
        1.3.3 基于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构建多模态成像探针
        1.3.4 基于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构建诊疗一体化平台
    1.4 本论文的出发点、研究目标及内容
第二章 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对比剂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前驱体芥酸铁的制备
        2.3.2 磁晶核组分可控的准顺磁超小铁氧体(Zn_xFe_(3-x)O_4)的制备
        2.3.3 表面壳层组分可控的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的制备
        2.3.4 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
        2.3.5 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的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制备方法可行性验证
        2.4.2 晶核组分对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弛豫性能的影响
        2.4.3 表面壳层组分对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弛豫性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对比剂弛豫增强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核壳组分可控的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3.3.2 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体外弛豫率的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准顺磁超小Zn_xF@Zn_xMn_yF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3.4.2 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体外弛豫性能研究
        3.4.3 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弛豫增强机制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对比剂用于乳腺癌磁共振增强成像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修饰AMD3100 制备及表征
        4.3.2 肿瘤模型的建立
        4.3.3 活体磁共振成像
        4.3.4 细胞毒性实验
        4.3.5 药代动力学测定
        4.3.6 组织分布测定
        4.3.7 Zn_(0.4)F@Zn_(0.4)Mn_(0.2)F-AMD纳米颗粒体内清除实验
    4.4 结果讨论
        4.4.1 Zn_(0.4)F@Zn_(0.4)Mn_(0.2)F-AMD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4.4.2 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颗粒活体磁共振成像研究
        4.4.3 Zn_(0.4)F@Zn_(0.4)Mn_(0.2)F-AMD纳米颗粒的药代动力学及安全性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对比剂(Mn_xFe_(3-x)O_4)用于肝脏磁共振增强成像
    5.1 引言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3nm Mn_xFe_(3-x)O_4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5.3.2 3nm Mn_xFe_(3-x)O_4纳米颗粒的表面PEG1000
        5.3.3 体外弛豫率测量
        5.3.4 活体小动物肝脏成像
        5.3.5 组织分布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准顺磁超小Mn_xFe_(3-x)O_4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5.4.2 准顺磁超小Mn_xFe_(3-x)O_4纳米颗粒的磁学性能表征
        5.4.3 准顺磁超小Mn_xFe_(3-x)O_4纳米颗粒体外弛豫率表征
        5.4.4 准顺磁超小Mn_xFe_(3-x)O_4纳米颗粒体活体磁共振肝脏成像研究
        5.4.5 准顺磁超小Mn_xFe_(3-x)O_4纳米颗粒体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评价
        5.4.6 准顺磁超小Mn_xFe_(3-x)O_4纳米颗粒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5)纳米α-Fe2O3的制备及初步应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α-Fe_2O_3及铁的氧化物的基本结构
    1.2 α-Fe_2O_3的制备方法
        1.2.1 沉淀法
        1.2.2 水热法和溶剂热法
        1.2.3 溶胶-凝胶法
        1.2.4 水解法
        1.2.5 固相法
    1.3 纳米氧化铁的应用
        1.3.1 磁性材料
        1.3.2 催化剂
        1.3.3 气敏材料
        1.3.4 锂电池负极材料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1.4.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主要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沉淀法制备纳米α-Fe_2O_3的理论分析
    2.1 沉淀法制备纳米材料的过程
    2.2 纳米粒子形成的热力学、动力学分析
        2.2.1 纳米粒子成核的热力学基础
        2.2.2 纳米粒子成核的动力学基础
        2.2.3 粒子的生长速率分析
    2.3 纳米粒子的团聚与分散
        2.3.1 团聚的类型
        2.3.2 团聚的形成机理
        2.3.3 团聚的控制方法
        2.3.4 液相法制备纳米粉体防团聚的方法
    2.4 沉淀的干燥与煅烧
        2.4.1 洗涤
        2.4.2 干燥
        2.4.3 煅烧
第三章 氧化沉淀法合成纳米α-Fe_2O_3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原料
        3.1.2氧化沉淀法合成α-Fe_2O_3
        3.1.3 仪器与设备
        3.1.4 测试及表征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过氧化氢用量与转化率的关系
        3.2.2 反应时间与转化率的关系
        3.2.3 亚铁离子初始浓度与转化率的关系
        3.2.4 产物的XRD分析
        3.2.5 产物的FTIR分析
        3.2.6 产物的形貌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直接沉淀法合成纳米α-Fe_2O_3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原料
        4.1.2直接沉淀法合成α-Fe_2O_3
        4.1.3 仪器与设备
        4.1.4 表征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分散剂用量对粒径的影响
        4.2.2 反应温度对粒径的影响
        4.2.3 pH对粒径的影响
        4.2.4 煅烧温度对粒径的影响
        4.2.5 煅烧时间对粒径的影响
    4.3 以六水合氯化铁为原料制备α-Fe_2O_3
        4.3.1 X射线衍射分析
        4.3.2 形貌表征
        4.3.3 FTIR分析
    4.4 两种铁盐制备的氧化铁产品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纳米氧化铁的光催化实验研究
    5.1 光催化实验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催化剂投加量对光催化的影响
        5.2.2 底物浓度对光催化的影响
        5.2.3 反应时间对光催化的影响
        5.2.4 纳米氧化铁的稳定性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铁磁性组装体的制备及其在磁感应致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磁性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1.1.1 磁感应加热
        1.1.2 磁共振增强成像
        1.1.3 磁运输
        1.1.4 水处理
    1.2 磁性纳米材料组装体的制备进展
        1.2.1 磁性纳米材料零维组装体
        1.2.2 磁性纳米材料一维组装体
        1.2.3 磁性纳米材料二维组装体
        1.2.4 磁性纳米材料三维组装体
    1.3 磁性组装体在磁热中的应用
        1.3.1 肿瘤治疗
        1.3.2 组织复苏
        1.3.3 操控神经信号表达
        1.3.4 能源催化
        1.3.5 自愈合
        1.3.6 行为控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零维磁性药物胶束的制备及其在磁感应热疗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磁性纳米方块(CION)的制备
        2.3.2 EMM纳米颗粒的制备
        2.3.3 EMM的磁热性能评估
        2.3.4 EMM的体外药物释放
        2.3.5 细胞培养与细胞摄取
        2.3.6 磁性胶束的体外安全性
        2.3.7 体外磁热疗与化疗
        2.3.8 构建荷瘤小鼠模型
        2.3.9 磁共振增强成像
        2.3.10 体内荧光分布
        2.3.11 体内磁热疗与化疗
        2.3.12 体内安全性评估
        2.3.13 磁热安全性评估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EMM的制备与表征
        2.4.2 EMM磁热性能测试
        2.4.3 EMM药物释放
        2.4.4 磁场靶向下EMM的细胞摄取
        2.4.5 EMM体外磁热与化疗协同效应
        2.4.6 磁共振增强成像
        2.4.7 EMM体内分布
        2.4.8 EMM体内磁热与化疗协同效应
        2.4.9 EMM体内安全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铁磁性三维支架的制备及其磁感应加热效应
    3.1 引言
    3.2 实验准备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磁性纳米方块(CION)的大规模制备
        3.3.2 铁磁性海绵的制备
        3.3.3 接触角测试
        3.3.4 磁热测试
        3.3.5 磁热与光热的传热比较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铁磁性海绵的制备
        3.4.2 铁磁性海绵的表征
        3.4.3 铁磁性海绵的磁热性能
        3.4.4 海绵的磁热与光热的比较
        3.4.5 铁磁性海绵的循环使用性能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宏观磁性弹体的制备及其磁感应热操控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准备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磁性纳米方块(CION)的制备
        4.3.2 PDMS-PUa聚合物的制备
        4.3.3 不同磁性纳米方块(CION)掺杂量的磁性自修复弹体的制备
        4.3.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4.3.5 磁性自修复弹体的磁热升温性能
        4.3.6 磁性自修复弹体的力学性能
        4.3.7 磁性自修复弹体的磁热修复
        4.3.8 斜面修复液滴实验
        4.3.9 磁热修复与整体加热修复对比
        4.3.10 磁热深层修复与光热深层修复对比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磁性弹体的制备与表征
        4.4.2 磁性弹体的力学性能
        4.4.3 磁性弹体的磁热性能
        4.4.4 磁性弹体的自修复过程
        4.4.5 磁性弹体的内部愈合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锰/铁基氧化物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吸附过程和机理
        1.2.1 物理吸附
        1.2.2 化学吸附
    1.3 吸附性能评价
        1.3.1 吸附容量和去除率
        1.3.2 吸附速率与吸附动力学模型
        1.3.3 吸附平衡与吸附等温线模型
        1.3.4 吸附分配和选择系数
    1.4 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
        1.4.1 吸附质浓度和吸附剂投加量
        1.4.2 溶液初始pH
        1.4.3 吸附温度
        1.4.4 吸附时间
        1.4.5 竞争吸附污染物
    1.5 金属氧化物吸附剂
        1.5.1 铁氧化物吸附剂
        1.5.2 锰氧化物吸附剂
    1.6 氧化物吸附剂的改性
        1.6.1 粒子/孔径尺寸的影响
        1.6.2 形貌调控
        1.6.3 表面结构功能化改性
        1.6.4 载体的影响
        1.6.5 煅烧温度的影响
    1.7 吸附剂的脱附和再生
    1.8 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目标
        1.8.1 微孔-介孔复合结构氧化物吸附剂的构建及吸附性能研究
        1.8.2 利用自旋态调控增强氧化铁吸附性能研究
        1.8.3 超分散非晶态氧化物的构建及吸附性能研究
第2章 短微孔水锰矿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2.2.2 短微孔水锰矿纳米颗粒的制备
        2.2.3 水锰矿纳米棒和纳米片的制备
        2.2.4 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评价
        2.2.5 吸附剂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水锰矿的组成和结构
        2.3.2 水锰矿的吸附动力学
        2.3.3 水锰矿的吸附等温线
        2.3.4 短微孔水锰矿的吸附性能
    2.4 短微孔水锰矿的通用合成方法
    2.5 小结
第3章 微-介孔氧化铁纳米花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3.2.2 微-介孔氧化铁纳米花的制备
        3.2.3 吸附剂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微-介孔氧化铁纳米花的组成与结构
        3.3.2 微-介孔氧化铁纳米花的形成机理
        3.3.3 微-介孔氧化铁纳米花的吸附性能
    3.4 小结
第4章 低自旋纳米氧化铁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4.2.2 低自旋氧化铁吸附剂的制备
        4.2.3 吸附剂的表征
        4.2.4 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纳米氧化铁吸附剂的制备过程
        4.3.2 纳米氧化铁的组成与结构
        4.3.3 纳米氧化铁的自旋态转变
        4.3.4 低自旋氧化铁的吸附性能
        4.3.5 低自旋氧化铁的吸附机理
    4.4 低自旋氧化铁在吸附-催化协同作用中的拓展应用
        4.4.1 吸附-协同催化促进光降解有机污染物
        4.4.2 低自旋铁促进析氧反应催化活性
    4.5 小结
第5章 负载型非晶态氧化锰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5.2.2 MCM-41负载非晶态氧化锰的制备
        5.2.3 VXC负载非晶态氧化锰的制备
        5.2.4 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评价
        5.2.5 吸附剂的表征
    5.3 MCM-41负载非晶态氧化锰吸附剂
        5.3.1 吸附剂的组成与结构
        5.3.2 MCM-41负载非晶态氧化锰吸附剂的合成过程
        5.3.3 MCM-41负载非晶态氧化锰的吸附性能
    5.4 双亲性炭黑负载非晶态氧化锰吸附剂
        5.4.1 吸附剂的组成与结构
        5.4.2 吸附剂对模拟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吸附
        5.4.3 吸附剂对燃油中污染物的吸附
    5.5 小结
第6章 原子级分散羟基氧化铁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方法
        6.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6.2.2 MCM-41负载原子级分散羟基氧化铁的制备
        6.2.3 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评价
        6.2.4 吸附剂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分子筛负载羟基氧化铁的组成与结构
        6.3.2 分子筛负载羟基氧化铁的吸附性能
        6.3.3 选择性吸附机理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工作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α-Fe2O3的形貌控制与表征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组成及电化学原理
        1.1.1 正极材料
        1.1.2 负极材料
        1.1.3 电解质材料
        1.1.4 隔膜材料
        1.1.5 其他材料
    1.2 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原理
    1.3 光催化的基本原理
    1.4 α-Fe_2O_3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1.5 α-Fe_2O_3在光催化中的研究进展
    1.6 α-Fe_2O_3制备方法
    1.7 选题思路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实验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实验原料及设备
    2.3 结构表征以及性能测试
        2.3.1 形貌、结构表征
        2.3.2 电化学性能表征方法
第三章 α-Fe_2O_3的形貌演化以及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3.1 实验过程
        3.1.1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
        3.1.2 电化学性能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α-Fe_2O_3的XRD衍射分析
        3.2.2 制备条件对α-Fe_2O_3形貌的影响
        3.2.2.1 硝酸铁体系中制备的α-Fe_2O_3形貌
        3.2.2.2 氯化铁体系中制备的α-Fe_2O_3形貌
        3.2.2.4 硝酸铁体系与氯化铁体系制备的α-Fe_2O_3形貌的对比
        3.2.3 电化学性能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α-Fe_2O_3/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4.1 实验过程
        4.1.1 α-Fe_2O_3/C复合材料的制备
        4.1.2 α-Fe_2O_3/C复合材料电极的制备
    4.2 结果与讨论
        4.2.1 α-Fe_2O_3/C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XRD)分析
        4.2.2 α-Fe_2O_3/C复合材料的透射电镜分析
        4.2.3 α-Fe_2O_3/C复合材料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4.2.4 α-Fe_2O_3/C复合材料热重(TG)分析
        4.2.5 α-Fe_2O_3/C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4.3 α-Fe_2O_3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改性研究
        4.3.1 制备步骤
        4.3.2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α-Fe_2O_3光电催化性能研究
    5.1 实验过程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结构表征
        5.2.2 光催化性能
    5.3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催化发光方法快速检测丙酮的纳米材料制备及其敏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丙酮应用现状及危害
    1.3 丙酮现有的检测方法
        1.3.1 气相色谱法
        1.3.2 气敏传感器
        1.3.3 其他检测方法
    1.4 纳米敏感材料研究现状
    1.5 催化发光方法研究现状
        1.5.1 催化发光方法简介
        1.5.2 催化发光方法检测丙酮等有害气体的研究进展
    1.6 选题依据及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制备羟基氧化铁纳米材料实验药剂
        2.1.2 制备PEG1500/MgO复合纳米材料实验药剂
        2.1.3 制备铁镁复合纳米材料实验药剂
    2.2 实验仪器
    2.3 催化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
        2.3.1 X射线衍射(XRD)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4 纳米材料催化发光反应简介
        2.4.1 催化发光反应装置简介
        2.4.2 催化发光反应流程
    2.5 纳米敏感材料对丙酮气体检测特性研究
第三章 基于催化发光方法羟基氧化铁制备及对丙酮检测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羟基氧化铁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3.3 基于羟基氧化铁的催化发光传感器的制备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实验材料的表征
        3.4.2 待测物浓度与催化发光信号强度对应关系的研究
        3.4.3 反应温度对催化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
        3.4.4 载气流速对催化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
        3.4.5 纳米材料传感器选择性研究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催化发光方法PEG1500氧化镁制备及对丙酮检测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PEG1500氧化镁复合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4.3 基于PEG1500/MgO纳米材料的催化发光传感器的制备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实验材料的表征
        4.4.2 待测物浓度与催化发光信号强度对应关系的研究
        4.4.3 反应温度对催化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
        4.4.4 载气流速对催化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
        4.4.5 纳米材料传感器选择性研究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催化发光方法铁镁复合材料制备及对丙酮检测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铁镁复合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5.3 基于铁镁复合材料的催化发光传感器的制备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实验材料的表征及分析
        5.4.2 待测物浓度与催化发光信号强度对应关系的研究
        5.4.3 反应温度对催化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
        5.4.4 载气流速对催化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
        5.4.5 纳米材料传感器选择性和使用寿命研究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竹纤维活性炭基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锂离子电池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锂离子电池发展概况
        1.2.2 锂离子电池结构和工作原理
        1.2.3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1.3 竹活性炭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的应用
    1.4 竹活性炭制备方法
    1.5 氮掺杂竹活性炭制备方法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
        1.7.1 竹纤维素热解特性研究
        1.7.2 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电化学性能研究
        1.7.3 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石墨烯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
        1.7.4 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氧化铁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
    1.8 技术路线
2 竹材热解特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备
        2.2.3 试验方法
        2.2.4 动力学模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升温速率对热解特性影响
        2.3.2 升温速率和转化率对热解动力学影响
    2.4 小结
3 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电化学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备
        3.2.3 试验方法
        3.2.4 表观形貌和孔隙结构基本表征
        3.2.5 电化学性能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竹纤维活性炭基本形貌和孔结构
        3.3.2 竹纤维活性炭电化学性能
        3.3.3 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基本形貌和孔结构
        3.3.4 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电化学性能
    3.4 小结
4 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石墨烯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备
        4.2.3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混合比对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石墨烯复合材料形貌和结构影响
        4.3.2 混合比对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石墨烯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影响
        4.3.3 水热时间对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石墨烯复合材料形貌和结构影响
        4.3.4 水热时间对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石墨烯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影响
    4.4 小结
5 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氧化铁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设备
        5.2.3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复合比例对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氧化铁复合材料形貌和结构影响
        5.3.2 复合比例对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氧化铁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影响
        5.3.3 水热时间对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氧化铁复合材料形貌和结构影响
        5.3.4 水热时间对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氧化铁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影响
        5.3.5 水热温度对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氧化铁复合材料形貌和结构影响
        5.3.6 水热温度对氮掺杂竹纤维活性炭/氧化铁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影响
    5.4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纳米氧化铁的制备方法及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石墨烯/铁基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对含能组分的催化分解与铝热性能研究[D]. 张婷. 西北大学, 2021(12)
  • [2]磁场调控氧化铁纳米酶催化活性的作用规律探究[D]. 陈小勇. 西北大学, 2021(12)
  • [3]氧化铁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李瑶,王云龙,任磊. 科学通报, 2021(10)
  • [4]准顺磁超小铁氧体纳米对比剂的构建及其磁共振T1增强成像应用研究[D]. 苗玉清. 西北大学, 2021(12)
  • [5]纳米α-Fe2O3的制备及初步应用实验研究[D]. 朱芃芃.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6]铁磁性组装体的制备及其在磁感应致热中的应用[D]. 宋永红.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1)
  • [7]锰/铁基氧化物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吸附性能研究[D]. 沈国强. 天津大学, 2020(01)
  • [8]α-Fe2O3的形貌控制与表征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D]. 吴鑫昌. 云南大学, 2020(08)
  • [9]基于催化发光方法快速检测丙酮的纳米材料制备及其敏感特性研究[D]. 王辉.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10]竹纤维活性炭基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技术研究[D]. 梁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标签:;  ;  ;  ;  ;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方法及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