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11块提高水驱采收率作法及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饶华[1](2012)在《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沉积特征研究》文中提出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在井网加密后进一步表现出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发育、储层含凝灰物质、非均质性强,这些地质特点导致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除贝16主体区块和贝14区块腹部以外,注水见效平面差异大,总体开发效果不好。同时,地质上如砂体间精细联通关系、非均质性、油水关系等问题还没有解决。因此,迫切要求开展精细油藏描述、深刻认识储层特点,为实施注水开发调整、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供地质依据。本论文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开发井测井资料、部分钻井资料、地震资料及开发动态资料,完成了兴安岭油层小层统层及单砂体精细划分对比研究,将85个小层进一步细分为169个单砂体,并建立全区至单砂体级精细井间联通关系。依据岩心观察描述及分析化验资料,确定了兴安岭油层近岸水下扇沉积模式,绘制了主力单砂体沉积微相图86张。从动静态资料分析可知,辫状沟道、辫状沟堤及辫状沟间是有利的沉积微相。系统进行单砂体识别及平面追踪、非均质性研究等成果的基础上,加深了苏德尔特兴安岭油层地质认识,并探索了一套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油藏描述方法,为海塔盆地及国内其它类似地区精细油藏描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徐淑娟[2](2010)在《卫城油田卫22断块精细地质模型与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卫城油田卫22断块厚层块状非均质油藏的地质特点和开发现状,综合应用各种勘探开发资料,以石油地质学、现代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开发地质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储层评价技术、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等现代油藏描述技术和方法,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对卫城油田卫22断块进行了精细油藏描述和剩余油分布研究。利用三维地震、钻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对该区进行了构造精细研究,编制了油藏剖面图和大比例尺小间距等值线的微构造图,逐步搞清了区内小断层的发育分布规律和小幅度微构造的分布特征。运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基准面旋回对比,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在骨架剖面对比的基础上,完成了该区小层的划分与对比,将卫22断块地层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10个短期基准面旋回,为储层的精细描述、建模奠定了基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沉积背景和沉积特征的分析,进行了储层沉积微相研究,认为卫22断块发育水进式三角洲沉积,该区位于三角洲前缘相带。沉积微相主要为分流河道、河口沙坝、前缘沙席、河道间和浅湖相,储积砂体以分流河道和河口沙坝砂体为主,前缘沙席次之。通过对储层物性的综合评价认为卫22断块为严重非均质的中低渗透储层,各个小层中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受沉积相带控制,层间、层内矛盾突出是开发生产面临的主要矛盾。综合以上研究成果,采用多信息协同和随机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卫城油田卫22断块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根据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特征,运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了沉积微相模型;运用相控建模技术和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建立了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并进行了原始地质储量拟合。在石油地质储量计算基础上,对卫22断块油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该油藏的剩余油分布及定量描述研究,分析了剩余油的分布特征,认为油藏的可动油高值区域一般存在于砂岩尖灭区、井网不完善区和构造高部位,并大多呈分散状、片状、连续状分布。
曹学良[3](2009)在《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后期开发技术政策研究》文中指出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在中国陆上已开发油田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开发水平比较低,同时也意味着开发潜力较大。为了能够进一步认识该类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后期的科学开发,本文石油地质、油藏工程和经济评价等理论,运用渗流力学理论、数理统计、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等多种理论和方法相结合,深入研究这类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后期开发技术政策和剩余油分布的特征,总结了开发以来各阶段技术政策,在研究宏观剩余油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后期的开发技术政策研究,以期达到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最终采收率的目的。本文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总结了中渗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技术政策、开发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得到了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具有稳产期短、见水快、断层发育、构造复杂的特点;2.总结分析了中渗复杂断块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潜力所在。得出剩余油分布潜力主要在二三储层、大断层边角附近和井网控制不了的地方等;3.应用数学方法计算油藏开发过程中的合理井网密度、压力系统、油水井数比、合理的注采速度,优选了合理的相关指标,并计算了相应的合理界限;4.确定了开发技术政策适应性评价方法:根据储层和流体本身的特性、结合研究得到的指标体系,从理论上研究了开发技术政策适应性的评价方法,研究得到的理论体系运用到实际油田中,得出这类油藏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所能够达到的开发效果,从而得出实际油藏的开发潜力。5.建立开发技术政策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这方面采用多学科交叉进行研究,主要运用渗流力学理论、数理统计、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等多种理论和方法相结合,得出适应性评价体系。以上研究成果对中原油田中渗复杂断块油藏高效开发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给相似油田制定各阶段开发技术政策提供借鉴,对中原油田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渗复杂断块油藏中后期高效开发的技术政策。
王爱国[4](2008)在《微地震监测与模拟技术在裂缝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油田注水和压裂微地震实时监测是目前国内外方兴未艾的研究热点课题,在油田的推广应用中主要面临着如何实现自动化监测、提高系统灵敏度和实时精确定位的难题。为此研制了一套以三分量MEMS检波器为核心硬件的微地震监测系统,并结合GPS系统对监测过程进行精确授时。同时编制数据化记录和处理软件,实现网络化自动监测功能,通过开发计算机判别标准和实时定位理论系统,对数据和微震源进行自动化处理和计算。利用本系统对花岗岩单轴压裂过程的声发射事件进行了研究。由于当岩石受力变形和断裂时会产生声发射现象(弹性波),因此对其声发射事件的分析可用来研究岩石裂纹形成机制和断裂过程。研究发现岩石试样破裂失稳可划分为四个过程。在整个应力加载过程中,发现声发射事件次数随岩石应变呈增长趋势,后在岩石发生宏观断裂前呈减少趋势;声发射能量一直呈增长趋势,在岩石宏观断裂时达到最大;其声发射信号的频率一般为:0-800Hz;研究同时也表明可通过统计声发射事件数量来判断现场实际应用中岩石断裂发生几率,也可通过对事件本身的定位(微震源定位)来研究岩石断裂位置,因此这套系统可应用于煤矿、水库、和油田压裂等微地震的监测。利用该系统对东辛油田营11进行了六个月现场注水微震监测,对监测数据的处理表明营11注水区域裂缝发育方向基本上为NE90°-NE125°;同时营11地区油藏地应力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其水平最大主应力的方向主要分布在NE90°-NE130°的范围内,研究范围中西北区块的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近似为东西向,研究区块的东部边界的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近似为NE130°左右,模拟结果与裂缝监测方位相符较好,两者结合给出了这个地区合理开发部署建议。裂缝误差分析表明监测结果可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监测结果表明系统还应该进一步提高监测灵敏度和完善算法功能,以符合在低渗透油田开发管理中的推广应用。油田水力压裂是改造低渗透油气藏的重要手段,并且水力压裂的破裂能量更高,更有利于监测。在油田生产过程中,水力压裂产生裂缝有多长,裂缝朝哪个方向延伸,压裂井是否和周围的水井连通等问题在以前都无法即时直接地解决。因此利用微地震监测系统对西南油气分公司新场和马井地区进行了水力压裂监测试验,水力压裂微地震试验研究结果给出了可靠的裂缝三维图像,揭示了裂缝发育状况。同时发现水力压裂裂缝生长速率是不均匀的,在水力压裂的不同时间段,裂缝生长速率差别很大,在开始断裂的一段时间内,裂缝生长的最为迅速,而后裂缝生长速度减慢;通常裂缝两翼常常是不对称的;裂缝面基本上是垂直的。研究发现岩石破裂与晶体结构有重要关系,而储层岩石的矿物成分及晶体结构也影响了岩石的破裂,宏观及微观上岩石的裂缝都是呈Z字型发展,具体的发展模式还要看储层的岩石性质。并且水饱和对岩石的波速具有影响,一般水饱和的岩石比干燥岩石波速要大,而与油气饱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水-岩化学作用对岩石的断裂也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可以增强岩石的破裂强度,另一方面也可能降低岩石的破裂强度,具体的影响还要看岩石的结构和成分,以及地层水的化学性质。另外,地温场也能够对岩石的破裂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主要表现为高温增加岩石的裂缝孔隙度,从而加剧水-岩作用。总之,本文利用自行研制的微地震监测系统对油田生产中的注水和水力压裂诱生微地震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可以合理的解释出裂缝的发育规律,这一技术在未来油田的生产中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肖利平[5](2006)在《卫城低渗、复杂断块油田稳产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卫城油田低渗复杂断块油田存在的层间吸水不均,层间矛盾突出,井况事故严重,注采完善程度低,油井严重供液不足,稳产基础差等问题,通过加强地质基础研究、深化储层、构造认识等一系列的做法,落实了剩余油的地区分布量,介绍了挖潜改造措施,使开发效果得到显着改善,水驱控制程度变好,区块连续三年实现产量上升,采油速度上升,投入产出比为1∶1.67。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提出了注水开发老油田的分析指标,为老油田的稳产积累了认识资料。
赵明宸[6](2007)在《东辛油区断块油藏工艺措施适应性评价及优化配置》文中指出近几年,我国大部分老油田都进入高含水期,目前我国主要产油量来自于老油田。老油田的挖潜深度不断加大,采取的稳产措施也逐年增多,因此对稳产措施效果和措施适应性进行评价十分必要。针对油田调剖等措施效果单因素评价方法结论不够全面的缺点,综合考虑措施前后的生产动态资料、水驱曲线、监测资料和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调剖措施等措施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把综合评价的结果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结论客观地反映措施的效果,避免了单因素评价的片面性,使措施效果评价系统化,定量化。油田开发是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具有开发周期长、不可重复性的特点。开发的过程就是对油田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即包括石油科学,又涉及多门其他学科。为了最大限度地改善油田的开发效益,迫切需要利用现代科学,综合地对油田开发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确定最优的开发方案,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允许的情况下,使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低。根据油田生产实际,确定了油田开发措施增油中的多目标体系,建立了措施增油的目标规划模型。模型把措施效果的偏差量最小最为目标值,对多个目标的求解作了字典序处理,避免了加权处理;考虑了油田措施效果的不确定性,用随机数代替了原来模型中的确定值;运用遗传算法对多目标随机规划模型进行求解。现场应用的结果表明,此模型不论从模型的建立还是计算结果都更能反映油田实际。通过研究,取得了多方面进展。形成了一套理论方法体系,体现了综合、交叉、高新、实用。建立了油田稳产措施规划的不确定性规划模型,实践证明,现代科学的综合运用是解决石油开发问题的一项极为有力的武器。特别是一些新理论交叉,使得研究工作不断开辟新境。
胡明卫[7](2005)在《胡十二块沙三中4-8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利用地质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油藏工程及计算机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重新对复杂断块油藏胡十二块的构造进行解释。在沉积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指导下,综合静态、动态所有信息,精细研究井间砂体规模、连续性、连通性及参数在三维空间的分布规律,建立精细储层地质模型;进行沉积微相研究,充分利用测井、录井资料,研究主力小层的沉积微相,分析纵向的沉积微相的变化规律和平面上的沉积微相特征;研究储层内流体性质变化对水驱油及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建立储层预测模型,选择合适的储层随机建模方法,建立高精度的储层静态预测模型,与生产史进行匹配分析,建立储层动态预测模型;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预测剩余油分布特征和规律,最终建立剩余油分布模型,找准了剩余油的分布,在此基础上部署了调整方案,指导油田开发。
孟翠萍,韩新宇,汪惠娟,魏秀玲,王素莲[8](2003)在《卫11块提高水驱采收率作法及效果》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原始测井曲线与新井电测曲线的对比 ,利用注入体积倍数法 ,分析了卫1 1块各小层的水驱动用状况 ,研究了高含水区块剩余油的分布现状 ,针对性地实施了打调整井、压裂、转注、调剖、回采、提液等油水井措施 ,达到了水驱动用程度提高 1 1 .76个百分点 ,水驱采收率提高 5 .5 4个百分点。
潘远基,卢慧晶,李增仁,董庆生,张晓萍[9](1999)在《细化注采管理 控制自然递减》文中研究说明中原油田采油三厂管辖文明寨、卫城和马寨三个复杂断块油田,“八五”期末二年,由于没有新区投入,储量接替不足,油田井况恶化,注采关系难于协调,工艺技术和油藏认识跟不上开发实际需要等矛盾日益突出,原油产量大幅下降,老井自然递减加大,地层能量下降,油田开发面临严峻形势。针对这一状况,通过加强地质基础研究,深化油藏分层认识,进一步细化油田注采管理,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老井自然递减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油田九六到九八三年保持稳产,取得了显着的开发生产效益。其细化注采管理的主要作法,为老油田高含水期控水稳油提供了可贵经验。
二、卫11块提高水驱采收率作法及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卫11块提高水驱采收率作法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沉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层序地层学 |
1.2.2 单砂体 |
1.2.3 沉积特征 |
1.3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
2 区域概况 |
2.1 区域地质简况 |
2.2 勘探开发历程 |
2.2.1 圈闭预探阶段 |
2.2.2 滚动勘探与油藏评价阶段 |
2.2.3 油藏精细评价与油田开发阶段 |
3 地层层序及划分对比研究 |
3.1 区域地层层序及特征 |
3.1.1 区域地层层序 |
3.1.2 目的层段岩电特征概述 |
3.2 井间地层统层对比及小层精细划分 |
3.2.1 小层划分对比方法 |
3.2.2 小层划分对比原则 |
3.2.3 对比标志层及特征 |
3.2.4 小层精细划分对比与精度分析 |
4 区域沉积体系及沉积微相研究 |
4.1 区域沉积背景及沉积体系分析 |
4.1.1 区域沉积背景及物源方向确定 |
4.1.2 沉积体系分析 |
4.2 沉积微相研究 |
4.2.1 沉积微相研究方法 |
4.2.2 典型沉积相标志 |
4.2.3 单井相分析 |
4.2.4 沉积微相类型及相模式 |
4.3 沉积结构单元划分 |
4.4 沉积微相分布及演化特征 |
5 储层特征研究 |
5.1 储集层岩性及物性特征 |
5.2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5.3 主要储集砂体及油层分布特征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2)卫城油田卫22断块精细地质模型与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0.5 创新点 |
1 油田概况 |
1.1 区域地质概况 |
1.2 卫22断块油藏基本特征 |
1.3 开发情况 |
2 微构造研究 |
2.1 多方向油藏剖面图研究 |
2.2 断层特征分析 |
2.3 构造创新点 |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
3.1 层序界面的特征与识别 |
3.2 沙三下亚段层序地层划分 |
3.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4 沉积微相研究 |
4.1 沉积构造特征 |
4.2 沉积微相及沉积层序 |
4.3 单井相分析 |
4.4 砂体展布特征及沉积微相分布 |
4.5 沉积相模式及演化 |
5 储层特征研究 |
5.1 储层物性图版研究 |
5.2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5.3 油层特征及油层分布研究 |
5.4 储层综合评价 |
6 储层地质建模 |
6.1 概述 |
6.2 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 |
6.3 体积计算 |
7 剩余油分布研究 |
7.1 油藏地质模型的建立 |
7.2 油藏水驱历史拟合 |
7.3 模拟结果分析 |
7.4 剩余油分布定量描述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校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 |
(3)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后期开发技术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 主要研究成果 |
1.4 创新点 |
2 油藏概况及开发特点 |
2.1 油藏概况 |
2.1.1 地质概况 |
2.1.2 开发历程 |
2.2 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基本做法 |
2.2.1 复杂断块油藏的基本地质特征 |
2.2.2 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基本程序 |
2.3 开发中后期提高开发效果的主要做法 |
2.3.1 细分层系、井网重组 |
2.3.2 注采系统调整 |
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历史开发技术政策适应性评价 |
3.1 历史开发技术政策适应性评价指标 |
3.2 开发技术政策适应性评价 |
3.2.1 评价指标计算 |
3.2.2 适应性评价 |
3.3 生产特征 |
3.4 主要认识 |
4 宏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潜力分析 |
4.1 剩余油分布规律 |
4.1.1 影响剩余油分布因素 |
4.1.2 剩余油分布类型 |
4.2 剩余油潜力分析 |
4.2.1 渗饱-水驱曲线计算剩余油储量 |
4.2.2 剩余油潜力分析 |
5 中渗复杂断块油藏采收率和井网适应性研究 |
5.1 采收率预测 |
5.1.1 采收率预测经验关系式形式筛选 |
5.1.2 构建典型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 |
5.1.3 采收率预测公式构建 |
5.2 开发井网形式论证 |
5.2.1 理论井网及模拟方案设计 |
5.2.2 五点法井网 |
5.2.3 九点法井网 |
5.2.4 主要认识 |
5.3 合理井网密度研究 |
5.3.1 井网密度计算方法 |
5.3.2 井网密度经济界限 |
5.3.3 中渗复杂断块油藏井网密度分析 |
5.3.4 油藏注采特征参数 |
6 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层系划分及组合研究 |
6.1 层系组合 |
6.1.1 隔层遮挡能力的量化描述及对采收率的影响 |
6.1.2 逐层上返开发规律研究 |
6.1.3 开发层系组合影响规律研究 |
6.2 井网加密及层系组合研究 |
6.2.1 模型简介 |
6.2.2 开发规律研究 |
6.2.3 加密技术政策界限 |
6.3 中后期二次加密及层系组合数值模拟 |
6.3.1 数值模拟结果 |
6.3.2 主要认识 |
6.4 中后期井网优化重组技术政策研究 |
6.4.1 井网细分组合 |
6.4.2 加密调整 |
6.4.3 注采井网完善重组调整 |
7 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压力系统研究 |
7.1 注采压力系统研究 |
7.1.1 油藏注采压力系统现状 |
7.1.2 合理地层压力 |
7.1.3 合理流动压力界限 |
7.1.4 合理平衡注采比 |
7.1.5 合理注水量研究 |
7.2 二、三类层启动压力研究 |
7.2.1 启动压力梯度的基本表达式 |
7.2.2 启动压力梯度规律 |
7.2.3 不同渗透率储层最大注采井距的计算 |
8 经济技术界限和开发技术政策评价系统 |
8.1 经济技术界限研究 |
8.1.1 老区新井经济界限 |
8.1.2 措施增产界限 |
8.2 开发技术政策宏观评价系统 |
9 剩余油挖潜主要对策及应用效果 |
9.1 剩余油挖潜主要对策 |
9.2 中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应用效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个人简历 |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微地震监测与模拟技术在裂缝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油气田微地震监测研究 |
1.1.1 微地震监测研究简述 |
1.1.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3 中国微地震监测研究 |
1.2 微地震监测的现场应用 |
1.2.1 用微地震监测技术在水力压裂时对裂缝成像 |
1.2.2 用微地震监测技术进行水驱前缘监测 |
1.2.3 用微地震监测技术进行储层描述 |
1.2.4 微地震在地应力监测中的应用 |
1.2.5 微地震监测技术在其它工程方面的应用 |
1.3 地下流体化学性质对裂缝的影响 |
1.3.1 烃类与岩石矿物之间的化学发应 |
1.3.2 水与岩石之间的化学发应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工作中的一些新作法 |
第二章 岩石化学属性与裂缝预测技术优选 |
2.1 岩石化学性质与裂缝预测方法 |
2.2 岩石化学特征与裂缝定量预测的基本理论 |
2.2.1 格里菲斯破裂准则 |
2.2.2 库伦—纳维破裂准则 |
2.2.3 岩石破裂率计算 |
2.2.4 应变能密度准则 |
2.2.5 储层裂缝密度计算的二元法 |
2.3 岩石化学特征与裂缝定量预测与分布规律 |
2.3.1 岩石化学强度参数及裂缝评定标准 |
2.3.2 岩石化学性质与裂缝评定标准 |
2.4 储层化学性质与油藏裂缝系统评价 |
2.4.1 储层化学特征与裂缝成因、机制 |
2.4.2 裂缝系分类和组合模式 |
2.4.3 地化特征和构造对裂缝分布的控制因素 |
2.5 直接裂缝监测技术优选 |
2.5.1 化学监测方法 |
2.5.2 物理监测方法 |
2.6 小结 |
第三章 微地震监测系统研究 |
3.1 微地震监测硬件系统设计 |
3.1.1 微震仪设计 |
3.1.2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3.1.3 硬件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
3.2 数据采集软件开发 |
3.2.1 采集软件框架 |
3.2.2 主程序流程图 |
3.2.3 采集模块设计中的时间精度问 |
3.2.4 曲线显示流程 |
3.2.5 数据保存 |
3.3 采集系统的运行 |
3.4 GPS 授时软件 |
3.5 结论 |
第四章 岩石破裂声发射信号监测 |
4.1 室内样品和观测系统简介 |
4.2 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
4.2.1 实验过程 |
4.2.2 岩石断裂机制及声发射信号分析 |
4.2.3 施压过程中的噪声变化 |
4.2.4 声发射事件频率变化 |
4.2.5 声发射事件与岩石压裂损伤程度 |
4.3 地下岩石破裂机制 |
4.3.1 地下岩石破裂机制 |
4.3.2 微地震特征 |
4.4 结论 |
第五章 震源计算及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5.1 地面实时监测站的设立 |
5.2 震源求解方法 |
5.2.1 空间三分量极化分析 |
5.2.2 纵横波时差法 |
5.2.3 多级检波器定位 |
5.2.4 误差分析 |
5.3 微地震波形滤波方法 |
5.3.1 巴特沃斯滤波 |
5.3.2 切比雪夫滤波 |
5.4 FFT 频域分析 |
5.4.1 FFT 算法 |
5.4.2 实际波形FFT 转换 |
5.5 波初至时间拾取方法 |
5.5.1 纵横波初至时间 |
5.5.2 到时差计算 |
5.6 速度模型及微震特点 |
5.6.1 速度模型建立 |
5.6.2 现场微震的波形 |
5.6.3 微震强度 |
5.6.4 微震发生次数 |
第六章 油田注水开发微地震监测和模拟 |
6.1 区域概况 |
6.2 营11 现场监测 |
6.2.1 监测站 |
6.2.2 微震监测结果 |
6.2.3 全区域裂缝分布情况 |
6.3 注水前缘分析 |
6.3.1 监测理论 |
6.3.2 信号强度 |
6.3.3 利用微震点分析注水效果 |
6.4 营11 储层裂缝地应力数值模拟 |
6.4.1 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方法 |
6.4.2 油藏构造应力场数值分析平面模型的建立 |
6.4.3 主应力分布规律 |
6.4.4 平面内各向应力分布规律 |
6.4.5 应力强度和等效应力规律 |
6.4.6 裂缝对开发动态的影响 |
6.5 营11 区块建议 |
第七章 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 |
7.1 水力压裂直接裂缝监测技术 |
7.1.1 水力裂缝的复杂形态 |
7.1.2 监测原理与地面站点布设 |
7.1.3 现场监测流程 |
7.2 现场试验工区选择 |
7.2.1 构造特征 |
7.2.2 储层特征 |
7.2.3 沉积特征 |
7.3 水力压裂与监测 |
7.4 微地震监测结果 |
7.4.1 新906-1 井的裂缝监测结果 |
7.4.2 监测揭示的裂缝生长特点 |
7.5 裂缝监测评价 |
7.5.1 裂缝发育方向与地应力的关系 |
7.5.2 天然地震资料的地应力方向分析 |
7.5.3 测井资料确定的地应力方向 |
7.5.4 岩心实验确定的地应力方向 |
7.5.5 监测裂缝与地应力 |
第八章 地层的地化特征与裂缝评价 |
8.1 地层的地化特征对岩石断裂和监测的影响 |
8.1.1 岩石晶体结构(或微结构)与岩石破裂 |
8.1.2 水饱和对地层地震波速和各向异性的影响 |
8.1.3 水-岩化学作用对岩石破裂的力学效应 |
8.1.4 现场宏观破裂分析 |
8.2 工区地层特征与裂缝评价 |
8.2.1 初始气水分布 |
8.2.2 压后储层与裂缝评价 |
8.2.3 新场气田 |
8.3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东辛油区断块油藏工艺措施适应性评价及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的来源及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综合评价的发展概况 |
1.2.2 综合评价方法在石油工程方面的应用 |
1.2.3 工艺措施优化配置方法 |
1.2.4 油田稳产措施规划模型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课题拟采取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东辛油区调剖措施效果评价与适应性分析 |
2.1 东辛油区调剖措施的现状 |
2.2 东辛油区调剖措施效果评价 |
2.2.1 调剖措施效果单因素评价方法研究 |
2.2.2 调剖措施效果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2.2.3 调剖措施效果评价实例 |
2.2.4 东辛油区总体调剖措施效果评价分析 |
2.3 东辛油区调剖措施适应性分析 |
2.3.1 油藏参数对调剖措施效果的影响 |
2.3.2 开发参数对调剖措施效果的影响 |
2.3.3 调剖参数对调剖措施效果的影响 |
2.3.4 措施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法 |
2.4 东辛油区调剖措施效果预测 |
2.4.1 基于油藏数值模拟的调剖措施效果预测模型 |
2.4.2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调剖措施效果预测模型 |
2.5 东辛油区区块整体调剖的优化决策 |
2.5.1 调剖井筛选指标体系的建立 |
2.5.2 多因素模糊综合选井决策方法 |
2.5.3 实例分析—以营93 块为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辛油区分层注水措施效果评价与适应性分析 |
3.1 分层注水措施效果评价与适应性分析的研究思路 |
3.2 分层注水措施评价方法 |
3.2.1 分注措施效果单因素评价方法研究 |
3.2.2 分注措施效果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3.2.3 分注措施效果评价实例 |
3.2.4 东辛油区分注措施效果总体分析 |
3.3 东辛油区分层注水措施适应性分析 |
3.3.1 油藏参数对分注措施效果的影响 |
3.3.2 开发参数对分注措施效果的影响 |
3.3.3 施工参数对分注措施效果的影响 |
3.3.4 分注效果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3.4 东辛油区分注措施效果预测 |
3.5 东辛油区分注措施选井的优化决策 |
3.5.1 措施井筛选指标体系的建立 |
3.5.2 实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辛油区水井酸化措施效果评价与适应性分析 |
4.1 酸化措施应用现状 |
4.1.1 酸化措施概述 |
4.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 水井酸化效果评价 |
4.2.1 单因素评价法 |
4.2.2 酸化措施效果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4.2.3 酸化效果评价实例 |
4.2.4 评价结果总结 |
4.3 油层酸化适应性分析 |
4.3.1 油藏情况对措施效果的影响 |
4.3.2 施工参数对措施效果的影响 |
4.3.3 生产情况对酸化措施效果的影响 |
4.4 选择注水井酸化的原则及酸化效果预测 |
4.4.1 注水井污染的机理及诊断 |
4.4.2 酸化选井原则及方法 |
4.5 酸化效果预测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辛油田营8块工艺措施优化配置 |
5.1 稳产措施确定性规划模型 |
5.2 油田措施不确定性规划模型 |
5.3 稳产措施不确定性多目标动态规划在营8 断块应用 |
5.3.1 营8 断块地质概况及油藏特征 |
5.3.2 营8 断块开发效果评价 |
5.3.3 营8 断块工艺措施优化配置模型的建立 |
5.3.4 采油工艺措施单井配置结果 |
5.3.5 配套措施方案效果预测及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7)胡十二块沙三中4-8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构造研究 |
1.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 |
1.2.3 沉积微相分析 |
1.2.4 储层随机模拟 |
1.2.5 开发动态分析及油藏模拟 |
1.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4 主要成果认识 |
2.概况 |
2.1 勘探开发概况 |
2.2 油藏基本特征 |
2.2.1 构造特征 |
2.2.2 地层特征 |
2.2.3 岩性特征 |
2.2.4 储层物性特征 |
2.2.5 油藏类型 |
3.精细沉积微相模型 |
3.1 研究方法简述 |
3.1.1 岩心相分析 |
3.1.2 测井相分析 |
3.2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
3.2.1 沉积相类型及标志 |
3.2.2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3.3 单井相研究 |
3.3.1 沉积相剖面综合分析 |
3.4 连井剖面相研究 |
3.4.1 H12—153~H12—60剖面 |
3.4.2 H12—57~H12—44剖面 |
3.5 沉积微相展布 |
3.5.1 8砂组沉积期 |
3.5.2 7砂组沉积期 |
3.5.3 6砂组沉积期 |
3.5.4 5砂组沉积期 |
3.5.5 4砂组沉积期 |
3.6 沉积模式 |
3.6.1 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
3.6.2 沉积坡折带前积式砂体沉积模式 |
4.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
4.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
4.1.1 基准面及基准面旋回 |
4.1.2 地层基准面旋回的识别与对比 |
4.1.3 陆相层序地层控制因素 |
4.2 沙三中4~8高分辨率层序格架的建立 |
4.2.1 胡12断块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
4.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4.3 储层特征分布预测 |
4.3.1 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 |
4.3.2 层序对储层砂体分布的控制 |
5.储层参数及其三维模型 |
5.1 储层地质知识库概述 |
5.1.1 地质统计学的基本思想 |
5.1.2 地质知识库的建库步骤和基本内容 |
5.2 胡12块油田储层地质知识库的建立 |
5.2.1 根据油藏地质研究所确定的知识库参数 |
5.2.2 根据地质统计所确定的知识库参数 |
5.3 建模基本原理 |
5.3.1 地质统计学 |
5.3.2 随机模拟 |
5.4 二阶段相控随机建模 |
5.4.1 储层骨架模型的建立——顺序指示条件模拟 |
5.4.2 储层参数模型的建立——顺序高斯模拟 |
5.5 胡12块油田的储层地质模型 |
5.5.1 网格的定义 |
5.5.2 数据分析 |
5.5.3 非均质性分析 |
5.5.4 模型的建立及随机建模结果优选 |
5.5.5 模型认识与分析 |
6.胡12块沙三中~4~S_3中(?)基本特征 |
6.1 油层分布特点 |
6.2 开发简历 |
6.3 油层物性及流体性质 |
6.4 压力系统 |
6.5.1 储层物性分析 |
6.5.2 润湿性测试 |
6.5.3 驱替试验 |
6.5.4 压汞和退汞曲线 |
6.5.5 敏感性实验 |
7.油藏开发特征分析 |
7.1 油藏非均质性研究 |
7.1.1 胡十二块油藏非均质性 |
7.1.2 油藏的微观非均质 |
7.2 流体性质的影响 |
7.2.1 地层油 |
7.2.2 地层水 |
7.3 产液剖面和吸水剖面 |
7.3.1 产液剖面 |
7.3.2 吸水剖面 |
7.4 对目前注入水的水体评价 |
7.4.1 吸水指示曲线 |
7.4.2 吸水剖面 |
7.4.3 注入压力与注入量关系 |
7.5 水驱地质储量和采收率预测 |
7.5.1 水驱特征曲线法 |
7.5.2 按目前开采情况下的水驱采收率预测 |
7.5.3 无因次采出曲线 |
7.6 注水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7.6.1 累积注采比大于1.0而地层压力低于原始地层压力 |
7.6.2 油藏采出程度低,综合含水高,水驱动用储量低 |
7.6.3 吸水剖面愈来愈不均匀,不吸水厚度愈来愈大 |
7.6.4 侧钻井、新井水淹分析 |
7.6.5 老井的潜在产能 |
7.6.6 注入水中加入少量的化学剂能改善低渗层吸水能力 |
8.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8.1 模型及输入参数 |
8.1.1 地质模型的建立 |
8.1.2 网格划分 |
8.2 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
8.2.1 拟合情况 |
8.2.2 剩余油分布规律 |
8.3 不同调整方案动态预测 |
9.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卫11块提高水驱采收率作法及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沉积特征研究[D]. 饶华. 浙江大学, 2012(01)
- [2]卫城油田卫22断块精细地质模型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 徐淑娟.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2)
- [3]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后期开发技术政策研究[D]. 曹学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4]微地震监测与模拟技术在裂缝研究中的应用[D]. 王爱国. 中国石油大学, 2008(07)
- [5]卫城低渗、复杂断块油田稳产技术[J]. 肖利平.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6(06)
- [6]东辛油区断块油藏工艺措施适应性评价及优化配置[D]. 赵明宸. 中国石油大学, 2007(03)
- [7]胡十二块沙三中4-8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D]. 胡明卫. 西南石油学院, 2005(04)
- [8]卫11块提高水驱采收率作法及效果[J]. 孟翠萍,韩新宇,汪惠娟,魏秀玲,王素莲.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3(S1)
- [9]细化注采管理 控制自然递减[J]. 潘远基,卢慧晶,李增仁,董庆生,张晓萍. 内蒙古石油化工, 19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