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素分类的一个预言被证实(论文文献综述)
袁子奕[1](2021)在《超新星马约拉纳中微子集体振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微子振荡作为超越标准模型的现象,其性质得到广泛研究。中微子质量本征态与味道本征态的不完全对应导致了极其丰富的振荡现象。中微子在环境中的传播会因物质效应、自相互作用效应的存在与否导致完全不同的振荡结果。超新星极端的物理环境使得其成为天文学和粒子物理学十分理想的实验室。观测超新星爆发产生的中微子信号及光信号,有助于研究早期宇宙的演化和基本粒子的性质。超新星爆发时,超过99%的能量转换成了中微子,导致中微子在超新星中传播时自相互作用效应占主导地位,进而导致一系列超新星中微子独有的现象。在本文中,我们在两味中微子和单角近似下,通过数值方法得到了存在中微子磁矩和强磁场时中微子的演化模式。我们分三步研究了马约拉纳中微子的磁矩效应在超新星中微子集体振荡中发挥的作用和其导致的现象。首先研究了质量本征态与味道本征态一致时,由中微子磁矩引起的振荡现象;随后研究了质量本征态与味道本征态不一致时,中微子真空混合和中微子磁矩共同引起的振荡现象;最后研究了不同磁矩大小如何对正反质量顺序情况下的中微子末态能谱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中微子混合及中微子驱动的超新星爆发。如果之后的中微子实验能够观测到足够多的超新星中微子事例,结合本文的研究有可能解决中微子质量顺序问题和中微子磁矩问题。
张吉才[2](2020)在《气相钨系化合物激光光谱与质谱研究》文中指出以钨原子为代表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其电子自旋多重度高、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强、电子态结构复杂,气相分子的光谱研究结果非常有限。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对钨原子化合物,即WO、WS、[W(CO)6]+和[Re(CO)6]+分子,开展激光光谱和质谱实验研究。一方面,通过高精度光谱得到分子常数,为理论计算提供基准数据,并帮助理解分子的化学成键特性和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气相原子分子的质谱实验,研究其化学反应动力学特性,为同族超重元素的单原子化学反应研究提供直接的数据参考。首先,我们自主设计并搭建了激光光谱与质谱实验平台,并对自由基分子的产生、分子束性质和质谱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可以有效的将激光溅射产生的大量金属原子团簇进行二次解离,变为更小的碎片离子,随后这些碎片产物与气体等离子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目标化合物自由基,超声射流冷却后,这些化合物自由基分子离子具有很低的振动和转动温度,非常适合激光光谱实验。另外,改进后的Wiley-Mclaren型飞行时间质谱仪对正负离子工作良好,质量分辨率好于1500,为后续开展分子离子化合物实验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其次,我们测量了WO自由基分子的高分辨光谱,研究其低能量电子态结构。通过放电辅助的激光溅射装置配合O2/Ar混合气,我们制备了气相WO自由基分子,测量了在18900-23500 cm-1范围内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并归属到12个电子激发态跃迁,其中新发现四个电子激发态。通过光谱的振转拟合分析,得到了WO分子在不同电子激发态的分子常数,包括振动频率、非谐性项、带源、转动常数(键长)、离心畸变等。首次测量了在无碰撞条件下所有电子振动态的荧光退激曲线,获得其寿命。实验观测到的光谱出现反常的同位素位移,利用电子振动态能级结构和寿命,给出了合理解释。结合之前的发射谱实验结果,可以确定在实验测量能量范围内的所有?<3的电子态都被观测到,通过与高精度理论计算比较,发现实验观测到的5个0+对称性电子态远多于理论计算预言的2个,需要更高精度的理论计算进行验证,并帮助理解WO分子复杂的电子态结构。再次,我们开展WS自由基分子的低能量电子态研究。通过激光溅射二硫化钨(WS2)靶材制备了WS自由基分子,测量了13100-21500cm-1范围内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观测到42个电子振动跃迁谱带,归属到11个电子激发态跃迁,大多数电子激发态都是首次被实验观测。通过光谱的振转拟合分析,精确确定了WS分子基态的自旋轨道分裂大小为2181.10(9)cm-1,得到了不同电子激发态的分子常数,包括电子态能级、振动频率、非谐性项、转动常数(键长)、离心畸变、激发态寿命等。另外,实验结果给出了第一电子激发态和第二激发态的自旋轨道分量,以及第六个到第十二个?=1的电子激发态能级的完整的信息,为高精度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开展强电子关联和强自旋轨道耦合的分子体系的电子态结构计算提供了基准数据。最后,开展了气相W/Re羰基化合物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我们通过将激光溅射纯金属Re和W靶材产生的原子、离子产物与不同比例的He与杂质气体(O2、H2、H2O等)等混合气体来研究过量CO条件下的稳定反应产物。同时我们也进行了高精度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发现W/Re离子与充足的CO反应的稳定产物为[Re(CO)6]+和[W(CO)6]+离子,这与我们的飞行时间质谱实验结果一致,为下一步在实验上开展Bh元素的单原子羰基化学反应实验提供了直接的数据支持。
罗雪丹[3](2020)在《原子核对能隙与形变能的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原子核质量(核结合能)是核的基本性质之一,一直都是核物理学科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已知大约有3000个原子核的质量在实验上被测量出来,而理论预言大约还有5000个原子核的质量在实验上仍未能测量,因此原子核质量的理论计算及预言能力分析尤为重要。自然界中稳定核素大部分是偶偶核,表明原子核中质子数、中子数各自成对存在时结合能较大。这种核子间的对相互作用(对关联)会引起原子核质量公式出现奇偶质量差(奇偶效应)并对原子核形变产生影响。计算邻近原子核奇偶质量差提取对能隙,是研究对关联的常用方法。但是奇偶质量差中除了对关联贡献外,还包含了壳修正,核形变,同位旋效应等其他残余作用的贡献。系统分析奇偶质量差与这些残余作用的关联,有助于提纯对能隙,提供提取壳修正能的可选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原子核集体模型提出原子核存在形变,原子核位于基态时的能量与原子核为球形时的能量差叫做原子核的形变能。几乎所有的原子核都存在集体振动运动,分析形变能与核形变参数、壳修正能、对能隙之间的关联,对于改进理论模型,理解核力性质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帮助。一方面基于实验测量AME2016的核质量提取对能隙,通过皮尔逊线性相关系数分析对能隙分别与对能、壳修正以及同位旋不对称度之间的关联。我们分别采用四个公式计算实验对能隙,分析各种残余作用在奇偶质量差中的贡献。研究发现,对能隙与对能两个物理量之间高度相关,表明对关联是影响奇偶质量差最重要的因素。各公式计算幻数核的对能隙与其周围核的对能隙相比存在突变,由此可知,壳效应对奇偶质量差有一定的影响。将原子核按照质子数、中子数的奇偶性分为四类,我们系统分析了对能隙与核壳修正之间的相关性。计算结果基本表明两者之间显着相关,其中五点公式计算的关联最强,这说明奇偶质量差中壳修正的贡献不能忽略。系统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可以提供一种计算或者检验壳修正能的可选方法。与此同时通过同位素链,我们分析了对能隙与同位旋不对称度的相关性,发现两者之间一些呈现出高度相关的特征。这为改进核质量模型提供一个可能的途径。另一方面,基于WS4核质量模型给出的原子核形变参数及形变能,我们研究了原子核形变能与核形变、壳修正以及对能隙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原子核形变能与核形变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对于质子数Z为幻数,N为非幻数的区域,两者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821。双幻核的形变参数与壳修正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15,说明双幻核基态也存在略微偏离球形的弱形变状态,而壳修正越强,核就越趋于球形。对于部分大形变原子核,例如N=100、N=105的原子核,其形变参数与壳修正之间显示出高度相关的特征。形变与壳修正之间的强相关性或许可以提供一种间接提取壳修正的方法。最后研究原子核形变能与对能隙的关联,结果表明,在双幻核区域,形变能与对能隙的相关系数在0.8左右。
杨毅[4](2020)在《重夸克偶素的光生产生》文中研究说明重夸克偶素的研究是当今高能物理学中比较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特别是其在高能加速器中的产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因此对其产生机制的研究引起了许多理论物理学家们的兴趣。近年来,许多实验结果都已经证实在pp、pA、AA对撞机中利用光子诱导相互作用进行强子物理研究是可行的。在本文中,我们将研究重夸克偶素在高能对撞机中的光生产生。首先,我们基于NRQCD因子化理论推导了单举过程的产生截面并利用此截面计算了在γp散射中的单举J/Ψ的直接光生产生和分解光生产生过程的截面分布。然后,将我们的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当我们考虑了分解光生产生过程之后是能够很好的描述HERA能区J/Ψ产生的实验数据。最后,将这个包括了直接光生产生过程和分解光生产生过程的模型与分解坡密子模型相结合研究了 LHC能区重夸克偶素的光生衍射产生。我们预测了LHC能区pp,pPb和PbPb碰撞中单举衍射J/Ψ,Ψ(2S)和T光生产生的快度分布和横动量分布。我们的数值结果表明分解光生产生过程在重夸克偶素的光生产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杨梦婷[5](2017)在《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基于中子在氢上俘获的方式测量sin2(2θ13)》文中研究说明中微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到目前为止,中微子是所有基本粒子中人们了解最少的粒子之一。1998年,日本超级神冈实验以确凿的实验证据发现"大气中微子振荡"现象,"中微子振荡"现象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超出标准模型的实验证据。在三代中微子的理论框架下,中微子振荡可以用6个参数进行描述,即三个混合角(θ12、θ23、θ13)、两个质量平方项(Δm212、Δm232)和一个CP相位角(δCP)。在2012年之前,6个参数中有两个半(△322的正负、δCP和θ13)未知,其中,混合角013的测量有很重要的物理意义,θ13的大小影响中微子CP破坏程度及下一代中微子实验的发展方向。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目标是:在90%的置信水平下,能够精确测量sin2(2θ13)到0.01。2012年3月8日,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利用55天的实验数据,发布第一个物理测量结果,以超过 5σ 的置信水平,测量到 sin2(2θ13)= 0.092 ± 0.016(stat.)± 0.005(syst.),这是实验上首次测量到非零θ13。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通过反β衰变(Ve + P → e++n)和液体闪烁体对反应堆中微子事例进行探测。末态产生的正电子会迅速与电子发生湮灭,释放2个背对背、能量分别为0.511 MeV的γ,这个信号被称为"快信号";末态产生的中子慢化后,经过一定的特征俘获时间被俘获,产生γ,这个信号被称为"慢信号"。根据快慢信号的能量及时间关联关系,对反应堆中微子事例进行甄别。末态产生的中子主要有两种俘获方式:中子在钆核上俘获(nGd)、中子在氢核上俘获(nH)。本论文基于中子在氢核上俘获(nH)的方式挑选反应堆中微子事例,通过对比远近点实验大厅的中微子事例率测量混合角013,这种方式测得的混合角θ13相对nGd方式测量的结果精度稍差,但由于其不同的挑选样本和系统误差,可以对nGd的测量结果进行强有力地检验,有很重要的物理意义。nH俘获方式其特征俘获时间较长(~200μs),且中子在氢上的俘获峰(~2.22 MeV)与天然放射性事例的能量区间重叠,会导致更多的偶然符合本底事例混入挑选样本中,使得nH俘获样本事例的挑选及物理分析面临更多的挑战。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挑选样本中的偶然符合本底事例,要求快信号的起始能量从1.5 MeV开始,且快慢信号的距离小于50厘米。论文首先对挑选事例样本的标准进行论述,挑选得到nH俘获事例样本,并对混入样本的的四种本底(偶然符合本底、快中子本底、9Li/8He、AmC本底)进行估计,给出具体物理结果及误差,其中偶然符合本底在近、远点分别约占挑选样本的12%、54%。然后,对nH事例挑选的效率以及非关联误差进行简单阐述,并考虑快信号能量在1.5 MeV处的振荡效应,对其挑选效率进行修正。最后,通过构造x2函数的方法,利用挑选的反应堆中微子样本的事例率信息,拟合给出621天实验数据的结果sin2(2θ13)= 0.071 ± 0.011,并对拟合结果进行检验和误差分析。
刘影[6](2017)在《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的高压合成和压力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介绍高压在铜氧化物超导体合成方面,以及在新型量子功能材料如铁基超导体和拓扑绝缘体压力效应研究方面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一)在高温高压下制备了Sr2CuO3+δ超导体,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结构和物性研究。在本组刘清青博士原有的实验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在具有最佳掺杂的Sr2CuO3.4超导体中,大大提升了超导相含量,同时得到了Tc=75K和Tc=48K两个超导相共存材料。通过透射电镜分析,并将其与高压制备的Tc=75K样品,退火处理后的Tc=89K与Tc=95K样品透射电镜结果进行对比,得知Tc=48K样品新相具有对称性为2√2ap×2√2ap×cp的Pmmm调制结构,并绘制出所有已知超导相与其调制结构的对应表。(二)对新发现的具有四方超导相的FeS进行了系统的压力下电输运以及结构研究。当加压至0.4GPa时,即有小部分的四方相FeS转变为六方结构并且一直存在。在更高的7.4GPa出现正交相,9.0GPa转变为单斜结构。四方相FeS的超导在压力下被抑制,这一点与四方相的FeSe材料不同。随着压力增加,S-Fe-S键角略微变化,压力下的不稳定性使阴离子高度变小,远离1.38?。阴离子高度的减小以及压力下结构的不稳定可能是导致超导被压制的主要原因。另外由四方相到正交相的结构转变导致的金属-半导体相变在6.0GPa被观测到。9.6GPa以后的电阻反常上升可能是由于单斜结构的电子能带结构变换引起的。结构相变与阴离子高度决定了压力对超导性的抑制,这也侧面印证了对FeS超导体阴离子高度相比FeX4的四面体规则性来说是决定超导温度的主要因素这一观点。最终,我们建立了四方相FeS的压力温度相图,揭示了超导相FeS的结构和物性随压力的变化。(三)通过进行压力下的电输运性质和晶体结构的测量并辅以理论计算,系统研究了拓扑绝缘体HfTe5的压力效应。结果表明,伴随压力的升高可能先由弱拓扑性向强拓扑性转变,同时因为Lifshitz相变而产生的电阻异常所在温度Tp随着压力出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压力上升到5.5GPa,Tp最大并伴随着超导现象的出现。该超导转变温度在20GPa左右最高,达到约5K。高压晶体结构研究表明,随着压力增加由Cmcm相转变为C2/m相,进而变为P-1相,其中超导的出现是由C2/m结构相变引起的。基于此,我们对HfTe5压力下的奇异拓扑量子现象以及拓扑相变的发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通过压力这一手段丰富了我们对于新型拓扑量子材料的研究。
李佳杰[7](2016)在《基于相对论Hartree-Fock-Bogoliubov理论研究极端条件下的有限核性质》文中认为基于有效场论与密度泛函理论发展起来的协变密度泛函(CDF)理论已经被成功应用于描述原子核(A≥10)基态以及激发态性质.该模型也可扩展应用于致密星的研究,包括引入超子以及其他奇异粒子自由度.本论文将基于含交换项的CDF理论——密度依赖的相对论Hartree-Fock(DDRHF)理论及其扩展的相对论Hartree-Fock-Bogoliubov(RHFB)理论,研究处于不同极端条件包括同位旋、质量与温度的原子核结构特性,并探索与之相关的物理,尤其是交换项所引入的新物理.首先,论文研究了中等质量丰中子核区原子核的壳结构演化,并着重分析了由于交换项自然引入的新自由度——洛伦兹赝矢量(π-PV)和张量(ρ-T)耦合的效应.通过Foldy-Wouthuysen约化,π-PV与ρ-T耦合可分解为中心与二阶张量组分.在此基础上,自洽研究了二阶张量和中心组分对N=16、32和34亚壳结构同位旋演化的影响,并结合对关联效应研究,确认24O和52,54Ca具有中子幻数或亚幻结构、预言48Si为新的中子亚幻滴线核.研究发现,洛伦兹π-PV和ρ-T耦合对新幻数结构N=16、32的产生起重要作用,其中1/3的贡献为二阶张量效应;而由于二阶张量和中心组分的相互抵消,π-PV与ρ-T耦合对亚幻结构N=34的同位旋演化影响微弱.需要指出的是,在非相对论的模型中人们需要额外引入较强的二阶张量力来解释N=16、32和34的幻数特性,而在含交换项的CDF理论中二阶张量力成分自然包含在介子-核子耦合的交换项中,因此也证明了在CDF理论中明确考虑交换项的必要性.针对处于电荷与质量极端条件的原子核即超重原子核,论文基于RHFB理论系统探索了超重核区(Z=110-140)可能存在的球形幻数结构,并分析了幻数结构的形成机制及其相关的物理.论文采用双核子分离能隙和有效对能隙来量化影响超重原子核稳定的关键物理——壳效应,并预言超重核区的球形幻数结构分别为质子数Z=120、138与中子数N=172、184、228、258.特别地,最精细的RHF泛函PKA1倾向于支持(Z,N)=(120,184)为208Pb之后的超重双幻核.研究分析表明,不同于普通的原子核,超重核的壳效应更加敏感地依赖于平均场的基本特性,如自旋-轨道耦合、有效质量,而且超重幻数结构与赝自旋对称性密切相关.其中,质子幻数结构Z=120源于低轨道角动量赝自旋伙伴态的劈裂,相应的质子密度分布呈现类气泡结构;而中子幻数N=184则由分别处于幻数结构上下的两对高-j和低-j赝自旋伙伴态的近似简并给出,相应的中心区域中子密度分布平缓.针对原子核中可能存在的新奇结构——气泡现象,论文结合赝自旋对称性的探索,对整个核素图上可能的原子核中心密度偏低区域进行了系统研究,考察了不同类型的对相互作用对类气泡结构与赝自旋-轨道劈裂,以及类气泡结构对自旋轨道劈裂的影响,并预言在34Si和34Ca这样一对镜像系统中分别存在显着的质子和中子类气泡结构.自洽的理论研究表明,在34Si和34Ca中由于亚壳结构Z(N)=14的存在,质子或中子s1/2态的占据几率极低,从而显着降低了中子或质子的中心区域密度;而在其他中等质量或重核区,由于近似守恒的赝自旋对称性和显着的对关联效应,自洽的理论计算不支持在一些可能的候选核如46Ar和206Hg中存在类气泡结构.在超重核区,研究表明可能存在类气泡结构,其中,决定质子幻数结构Z=120的显着赝自旋轨道劈裂与质子分布的类气泡结构密切相关.由于类气泡结构的存在,低角动量态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被明显压低,相应的赝自旋轨道劈裂则变得更为显着.在论文的第四部分,基于自主发展的有限温RHFB理论,系统研究了幻数同位素与同中子素中的对相变现象.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对相变的临界温度Tc和零温时的平均对能隙?(0)线性相关,即Tc=0.60?(0)(有限程的Gogny力)和Tc=0.57?(0)(零程的Delta力).由于量子的壳效应和连续态效应,研究还发现了两种类型的对保持现象,即类型I与类型II.类型I对保持现象出现于具有亚壳结构的原子核中,这是由于热激发使得价核子开始大量占据亚壳结构上方的能级,从而对关联效应得以重新介入或增强,进而提高了对相变的临界温度.类型II则存在于滴线附近的弱束缚原子核中.对这些原子核,连续态效应变得十分重要,而热激发进一步增强了连续态的贡献和对关联效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热原子核的熵与比热和对相变现象密切相关,其中对相变直接决定了比热的S形状.对于稳定核,熵的模型依赖性主要源于有效质量上的差别;而对于弱束缚原子核,由于对核力的同位旋矢量属性描述上的模型差异,熵和比热的模型依赖性相对复杂.
成忠群[8](2016)在《X射线双星演化中的动力学过程》文中指出双星广泛地存在于宇宙之中,其由于耦合了两颗恒星的演化而具有丰富多彩的观测特征,成为天体物理研究中的重要天体。一般来说,双星演化的耦合程度主要由系统的轨道周期决定,但双星的轨道周期与两颗子星演化之间的影响却是相互的:一方面子星在演化中可以通过星风、潮汐作用、物质交流等过程缓慢地改变双星的轨道周期,造成双星轨道间距的收缩或扩张、轨道偏心率的改变;另一方面轨道周期的演化也会反作用于两颗子星,改变它们的参数与演化路径,以至于影响子星最终的演化产物。在现有的双星演化程序中,双星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轨道周期演化等过程可以结合相应的物理模型加以计算,并从初始的双星输入参数得到比较确定的演化结果。然而,双星演化过程中一些随机的并且剧烈的动力学过程往往会显着地改变双星的演化路径,并给计算结果带来极大的不确定。在本文中,我们针对双星演化过程中的两种可能的动力学过程——超新星爆发与球状星团中恒星的动力学碰撞——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应的观测数据,探讨动力学因素对X射线双星演化的影响。文章结构如下:在第一章中,我们简要介绍双星及双星演化的基础知识,包括双星观测特征、恒星的演化、双星的相互作用过程和双星演化中的角动量损失机制,以及X射线双星的形成等内容。在第二章中,我们分别介绍两种可能发生在X射线双星演化中的动力学过程。第一种为大质量恒星的超新星爆发,主要内容包括超新星的观测特征、爆发机制,超新星爆发对双星系统的影响、中子星的Kick速度以及观测对其大小的限制等。第二种为发生在球状星团中恒星的动力学碰撞过程,主要包括星团中恒星或双星的碰撞截面、单星的碰撞形成双星、双星的碰撞及其所遵守的Hills-Heggie定理、双星在球状星团演化中的作用等内容。在第三章中,我们就Be/X射线双星中脉冲星的自转周期分布与其轨道参数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由于这类系统经历过超新星爆发现象,并成功的保留了超新星爆发过程产生的轨道周期、偏心率以及轨道倾角等参数,使它们成为限定超新星爆发过程和中子星的Kick速度的理想天体。观测发现Be/X射线双星中中子星自转周期和轨道周期的分布都存在着两个双峰,一种观点认为它们可能是由两种超新星爆发过程——电子俘获超新星和铁核塌缩超新星——产生。然而通过研究Be/X射线双星中脉冲星与Be星星风盘的相互作用,以及中子星吸积产生的X射线爆发活动等特征,我们提出Be/X射线双星中中子星自转周期的双峰分布主要是由中子星在X射线爆发时的不同吸积模式产生,而超新星爆发过程对中子星自转的影响仅限于改变中子星的轨道参数,影响中子星与Be星星风盘的相互作用过程。在第四章中,我们研究恒星动力学碰撞对球状星团中低光度X射线源的丰度的影响。众所周知,球状星团中小质量X射线双星(LMXB)与毫秒脉冲星(MSP)的丰度要比星系场中高出数个量级,这被认为与星团中恒星的动力学碰撞有关。然而,球状星团中是否也存在比星系场中超丰的激变变星(cV)和磁层活动双星(AB)等低X射线光度的密近双星系统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通过研究近70十个球状星团中低光度X射线源的X射线辐射,我们发现它们的X射线辐射率并不比星系场环境的中恒星高,这表明星团中并不存在超丰的CV和AB。我们推测在像球状星团一样的致密恒星环境中,主序双星在经双星演化过程形成密近的CV和AB之前,就被恒星的动力学碰撞过程大量瓦解了,导致观测到的球状星团中低光度X射线源辐射率偏低。在第五章中,我们研究球状星团中主序双星的动力学碰撞与X射线源的形成过程。相比单星于单星之间的碰撞,星团中恒星的动力学过程主要由双星与单星或双星与双星的碰撞主导。双星的轨道间距在动力学碰撞中将遵守Hills-Heggie定理,即软双星在碰撞后轨道间距将扩张或被瓦解,而硬双星则会发生轨道收缩,形成更为密近的双星系统。我们发现球状星团中主序双星的碰撞模型能更好地解释观测到的球状星团低光度X射线源辐射,尽管球状星团中的主序双星也可以通过单纯的双星演化通道形成X射线源,但观测显示双星动力学碰撞通道是产生星团中X射线源的主要方式,在一些球状星团中其贡献甚至要比双星演化通道高出两个量级。此外,利用X射线观测给出的球状星团中密近X射线双星的丰度与主序双星的在星团中的占有比fb,我们从观测上证实了Hills-Heggie定理对硬双星在动力学碰撞中的预言,即硬双星经动力学碰撞后轨道间距将发生收缩,释放的引力能将转化为球状星团恒星的动能。最后,在第六章中我们对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简单介绍此研究课题中还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未来可以开展的工作。
方晨[9](2013)在《轰出更重元素》文中认为继2012年114和116号元素获得正式命名之后,最近,瑞典隆德大学物理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又发现了115号元素存在的证据,验证了10年前俄罗斯和美国实验合作组的结果。这些超重元素的人工合成,既是一个只有少数人才能玩的"游戏",也是一场竞争激烈的国际比赛。
王青[10](2011)在《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现实的表现、未来的趋势等,都是国际社会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核恐怖主义是当今国际和平与安全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核恐怖主义作为恐怖主义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具有与其他恐怖主义活动相似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借助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研究,我们一方面可以丰富国际刑法学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刑法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对恐怖主义问题的研究,已经超越了学科界限,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共同关注的问题。恐怖主义问题是国际法、国际政治、国际刑法、国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学、犯罪学、政治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的选取与对恐怖主义的不同认识有重要关联。研究核恐怖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层面上,它事关国际社会秩序和国际整体局势;在国家层面上,它事关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需要进一步完善国际法依据,建立以联合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为核心的全球核安保机制,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并推进核安全在国家层面的实现。应当看到,核恐怖主义犯罪的最终消除只有根除它滋生的土壤才能完成,这有赖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渐进落实以及对文明多样性的尊重。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本部分以2010年4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核安全峰会为切入,结合恐怖主义犯罪发生的趋势和后果探讨了选题的由来。恐怖主义是人类社会肌体的顽疾,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速了历史车轮的运转的同时,也塑造着恐怖主义的新面孔。频发的恐怖袭击是人类冲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爱好和平的人们从未停止反恐怖主义的斗争。在目睹了“9.11”恐怖袭击的灾难性后果之后,我们不能再坐等一场核“9.11”的来临,为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发生,这即是理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从跨学科的角度对核恐怖主义犯罪进行多视角的研究是全面认识和寻找对策的基础,也是对恐怖主义进行综合治理的必要前提。国际政治学中的国家利益、国际格局、国际关系等相关理论为研究核恐怖主义带来了很好的启迪,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国际犯罪问题也契合于国际刑法的两重性——国际属性和刑法属性。历史的研究方法、比较的研究方法和实证的研究方法也是研究核恐怖主义犯罪不可或缺的方法。尽管人类社会至今尚未出现严重的核恐怖袭击后果,但是其潜在危险性已经十分明显,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发生,意义重大。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和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面临的困境。在介绍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前,笔者给出了相关的概念以及该类犯罪的类型与特征。以《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的国际法律文件对核恐怖主义做出了相关规定,并确立了防范和制止核恐怖主义犯罪的条文基础和制度框架,彰显了国际社会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决心和行动。应当看到,在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上,我们还有改进的空间,主要包括公约等法律制度方面、国际社会合作方面以及实践操作层面等,如资金和应急管理与处置。第三部分着重探讨了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理论基点,这是集中体现本文理论深度的一章。理论基点的不同选择,将带来对国际问题不同的认识结果,进而导致国家在国际法律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首先,是从国际关系视角去认识和分析核恐怖主义犯罪。国家利益理论、相互依存理论以及全球化理论分别对包括核恐怖主义在内的恐怖主义有独特的解读,依据不同理论确立的国家战略和制定的国家政策直接影响着反恐的立场和行动。核恐怖主义在国际关系发展中并非一个被动的客体,而是给国际关系带来巨大挑战和机遇的事物,其中挑战主要体现在对国际格局构成的冲击、使国家安全利益内容复杂化、致使原有规则体系失效和对国际合作进行实质性的考验等方面;机遇主要包括了密切了国际主体间的利益联系、使核安全和反恐怖地位凸显以及对新型合作模式的寻求等方面。其次是统一国际刑事政策的确立与实施。统一国际刑事政策的发展和完善具有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并以科学、法治和国际原则为指导。针对原有刑事政策的不足,防范核恐怖主义的统一国际刑事政策倡导从事后打击到事前预防、从军事打击到综合治理和从单边主义到国际合作,将复杂多变的核恐怖主义犯罪现象与相对稳定的国际刑事法律相连接,为防范这种超级恐怖主义犯罪确立了理论根基。第四部分针对当前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中存在的不足并依据相关的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在国际层面上应当完善公约等配套法规、建立统一的国际反恐联盟和加强核恐怖主义事件的管理等内容。法律文件的完善包括了实体性规定和程序性规定的完善两个方面、限制核能军用和促进核能民用两个辅助部分;反恐联盟的建立需要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加强集体安全制度、优化机构职能、调整国家核安全战略等方面;加强核恐怖主义事件的管理需要完善硬件装备和软件技术、严格保管核材料和核武器、加强教育和提高认识等内容。第五部分回归中国实际,结合当代中国面临的核恐怖主义犯罪威胁,探讨了在国际社会核恐怖主义犯罪日益严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加入相关国际条约并使其尽早内化的努力,以及坚持限制核能军用、发展安全清洁的民用核能的基本立场。无论是构建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法律体系还是加强反核恐怖主义的实践,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不断在新形势下寻找防范核恐怖主义的新路径,并且愿意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就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作出各种尝试。
二、核素分类的一个预言被证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核素分类的一个预言被证实(论文提纲范文)
(1)超新星马约拉纳中微子集体振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中微子振荡 |
2.1 中微子真空振荡 |
2.2 中微子物质效应 |
2.3 密度矩阵理论 |
2.4 两味近似与等效摆模型 |
2.4.1 真空振荡 |
2.4.2 物质效应 |
3 超新星中微子集体振荡 |
3.1 超新星简介 |
3.2 超新星中微子 |
3.3 超新星球模型 |
3.4 中微子自相互作用 |
3.4.1 摆模型自相互作用 |
3.4.2 球模型自相互作用 |
3.5 无磁矩超新星中微子流演化 |
4 超新星马约拉纳中微子集体振荡 |
4.1 马约拉纳中微子磁性 |
4.2 超新星中微子流演化模拟参数和方法 |
4.3 中微子磁性对超新星中微子集体振荡的影响 |
4.4 超新星马约拉纳中微子集体振荡的模拟研究 |
4.4.1 中微子质量反序的模拟 |
4.4.2 中微子质量正序的模拟 |
4.4.3 中微子质量顺序的影响 |
4.4.4 中微子磁矩大小的影响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气相钨系化合物激光光谱与质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分子光谱与质谱理论简介 |
2.1 双原子分子理论 |
2.1.1 双原子分子波函数 |
2.1.2 双原子分子能级结构 |
2.1.3 同位素效应 |
2.1.4 双原子分子角动量耦合规则 |
2.1.5 电子态跃迁选择定则 |
2.2 质谱基本理论 |
2.2.1 质谱分析工作原理及分类 |
2.2.2 飞行时间质谱原理 |
2.2.3 Wiley-McLaren型飞行时间谱仪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平台和技术方法 |
3.1 激光光谱与质谱实验平台 |
3.1.1 腔室及真空系统 |
3.1.2 气相金属化合物自由基分子及离子产生系统 |
3.1.3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系统 |
3.1.4 飞行时间质谱系统 |
3.1.5 信号采集及时序控制系统 |
3.2 实验技术和方法 |
3.2.1 过渡金属化合物自由基产生技术 |
3.2.2 超声射流冷却技术 |
3.2.3 激光光谱方法 |
3.3 实验仪器及样品 |
3.3.1 实验仪器 |
3.3.2 实验样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O自由基分子激光诱导荧光光谱研究 |
4.1 研究意义与现状 |
4.2 实验过程 |
4.3 结果与分析讨论 |
4.3.1 振动及转动分析 |
4.3.2 [21.2]0~+–X0~+和[22.2]0~+–X0~+跃迁系统 |
4.3.3 [21.5]0~+–X0~+跃迁系统 |
4.3.4 [23.3]1–X0~+跃迁系统 |
4.3.5 D’1–X1跃迁系统 |
4.3.6 振动激发态寿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S自由基分子激光诱导荧光光谱研究 |
5.1 研究意义及现状 |
5.2 实验过程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振动分析 |
5.3.2 基态自旋轨道分裂 |
5.3.3 低激发态自旋轨道分裂 |
5.3.4 转动分析 |
5.3.5 激发态寿命测量 |
5.3.6 ?=1激发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W/Re羰基配合物飞行时间质谱研究 |
6.1 研究意义与背景 |
6.1.1 研究意义 |
6.1.2 研究现状 |
6.2 实验过程及标定 |
6.2.1 实验过程 |
6.2.2 反应系统标定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1 W/Re与CO反应稳定产物及理论对比 |
6.3.2 O_2杂质对W/Re羰基稳定产物的影响 |
6.3.3 H_2杂质对W/Re羰基稳定产物的影响 |
6.3.4 O_2和H_2杂质对W/Re羰基稳定产物的影响 |
6.3.5 H_2O杂质对W/Re羰基稳定产物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3)原子核对能隙与形变能的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Weizs?cker-Skyrme核质量模型 |
2.1 宏观部分 |
2.2 微观部分 |
第三章 原子核对能隙的系统研究 |
3.1 皮尔逊相关系数 |
3.2 原子核的对能隙 |
3.3 原子核对能隙与对能的关联 |
3.4 对能隙与壳修正之间的关联 |
3.5 原子核对能隙与同位旋不对称度的关联 |
第四章 原子核形变能的系统研究 |
4.1 原子核形变 |
4.2 原子核的形变能 |
4.3 原子核形变与壳修正之间的关联 |
4.4 原子核形变能与对能隙的关联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重夸克偶素的光生产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1.2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及评述 |
1.2.1 国内对重夸克偶素产生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外对重夸克偶素产生的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评述 |
1.3 本文的内容结构及方法思路 |
1.3.1 本文侧重研究的内容 |
1.3.2 本文的整体结构及框架 |
1.3.3 主要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二章 本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粒子分类 |
2.1.1 不直接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轻子 |
2.1.2 直接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强子 |
2.1.3 传递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规范玻色子 |
2.2 夸克模型与重夸克偶素 |
2.2.1 夸克模型与三代夸克 |
2.2.2 重夸克偶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重夸克偶素产生的理论模型 |
3.1 能量标度和因子化 |
3.1.1 能量标度 |
3.1.2 因子化 |
3.2 重夸克偶素产生的理论模型 |
3.2.1 色单态模型 |
3.2.2 色蒸发模型 |
3.2.3 基于非相对论量子色动力学的因子化方案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RQCD下重夸克偶素的光生产生 |
4.1 产生机制 |
4.2 理论体系 |
4.2.1 重夸克偶素光生产生的总产生截面和快度分布 |
4.2.2 NRQCD框架下直接光生产生过程的产生截面 |
4.2.3 NRQCD框架下分解光生产生过程的产生截面 |
4.2.4 分解坡密子模型 |
4.3 数值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 |
5.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展望 |
附录A 部分子层次的微分产生截面 |
附录B 单位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和论文情况 |
(5)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基于中子在氢上俘获的方式测量sin2(2θ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中微子物理简介 |
1.1.1中微子简史 |
1.1.2 中微子物理待解决的问题 |
1.1.3 标准模型中微子 |
1.1.4 中微子相互作用 |
1.2 中微子来源 |
1.2.1 太阳中微子 |
1.2.2 大气中微子 |
1.2.3 加速器中微子 |
1.2.4 反应堆中微子 |
1.2.5 其他类型中微子 |
1.3 中微子探测方法 |
1.3.1 反β衰变 |
1.3.2 辐射化学技术 |
1.3.3 中微子与物质的散射 |
1.4 中微子振荡的提出 |
1.4.1 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 |
1.4.2 大气中微子异常 |
1.5 中微子振荡理论 |
1.6 中微子振荡参数的实验测量 |
1.6.1 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 |
1.6.2 大气中微子振荡参数 |
1.6.3 混合角θ_(13) |
1.6.4 小结 |
1.7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 |
2.1 实验的物理背景及目标 |
2.2 实验规划与探测器设计 |
2.2.1 实验规划 |
2.2.2 中心探测器系统 |
2.2.3 反符合探测器系统 |
2.2.4 电子学系统 |
2.3 探测器中的物理事例 |
2.3.1 反应堆中微子事例 |
2.3.2 天然放射性本底事例 |
2.3.3 宇宙线μ引起的本底事例 |
2.3.4 AmC本底事例 |
2.3.5 地球中微子事例 |
2.3.6 太阳中微子及大气中微子 |
2.4 nH IBD分析的特点 |
2.5 实验进展与最新结果 |
第三章 中微子事例的挑选与本底事例率的研究 |
3.1 实验数据信息 |
3.2 数据重建算法 |
3.3 中子基于氢俘获的电子反中微子事例的挑选 |
3.3.1 PMT打火事例 |
3.3.2 低能事例和Muon反符合 |
3.4 Muon反符合效率 |
3.5 多重符合度的效率 |
3.6 挑选样本的分布 |
3.7 本底事例研究 |
3.7.1 偶然符合本底 |
3.7.2 快中子本底 |
3.7.3 ~9Li/~8He本底 |
3.7.4 AmC本底 |
3.7.5 α-n本底 |
3.8 Side-by-side对比 |
3.9 小结 |
第四章 探测器的探测效率和非关联误差研究 |
4.1 电子反中微子事例挑选的效率 |
4.1.1 快慢信号的能量、时间及距离的选择效率 |
4.1.2 快信号能量选择效率的修正 |
4.1.3 "Spill-in"和"Spill-out"效应 |
4.2 探测器非关联误差 |
4.3 小结 |
第五章 sin~2(2θ_(13))的拟合结果 |
5.1 事例率分析的X~2定义 |
5.2 反应堆预测IBD事例数 |
5.2.1 反应截面σ(E_v) |
5.2.2 基线长度 |
5.2.3 探测器的靶质子数 |
5.2.4 振荡概率公式及参数 |
5.3 sin~2(2θ_(13))的拟合结果 |
5.4 检验sin~2(2θ_(13))的拟合结果 |
5.5 sin~2(2θ_(13))的误差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A 常数因子1.267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的高压合成和压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压物理科学与技术 |
1.2.1 高压物理学及其发展 |
1.2.2 高压的产生与分类 |
1.2.3 静高压下压力的标定 |
1.3 金刚石压砧(DAC)及其高压在位物性测量方法 |
1.3.1 金刚石压砧(DAC)概述 |
1.3.2 金刚石压砧主要组成部分 |
1.3.3 几种金刚石压砧装置 |
1.3.4 几种辅助金刚石压砧实验技术 |
1.3.5 金刚石压砧在位测量方法 |
1.4 超导电性研究概论 |
1.4.1 超导的发现及发展 |
1.4.2 超导基本理论 |
1.5 高温超导体的研究 |
1.5.1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 |
1.5.2 铁基高温超导体 |
1.6 高压技术在超导研究中的应用 |
1.7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固相反应法和前驱体法 |
2.3 六面顶高压合成装置 |
2.3.1 六面顶压机的工作原理 |
2.3.2 六面顶压机的实验方法 |
2.3.3 六面顶压机的注意事项 |
2.4 基本物性测量装置 |
2.4.1 多用途测量系统(MaglabExa Measurement System) |
2.4.2 超导量子磁强计(SQUID)和低温物性测试系统(PPMS) . 512.4.3 拉曼光谱测量系统 |
2.4.3 拉曼光谱测量系统 |
2.5 金刚石压砧和高压实验方法 |
2.5.1 金刚石压砧的基本原理 |
2.5.2 金刚石压砧高压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 |
2.5.3 高压实验样品组装 |
2.5.4 红宝石标压系统 |
2.6 DAC在高压物理测试中的应用 |
2.6.1 高压电学性质测试技术 |
2.6.2 高压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实验技术 |
2.6.3 高压拉曼光谱测试技术 |
第三章 Sr_2CuO_(3+δ)超导体的高温高压合成及顶角氧有序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Sr_2CuO_(3+δ)超导体的合成 |
3.2.1 Sr_2CuO_3前驱体的合成 |
3.2.2 Sr_2CuO_(3+δ)的高压合成 |
3.3 超导样品的物性测量 |
3.3.1 Sr_2CuO_(3+δ)的磁性测量 |
3.3.2 Sr_2CuO_(3+δ)的电阻测量 |
3.3.3 Sr_2CuO_(3+δ)的透射电镜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四方超导FeS的压力效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四方FeS的制备与基本物性 |
4.3 四方FeS的高压电学研究 |
4.4 四方FeS的高压拉曼光谱研究 |
4.5 高压下结构的演变 |
4.6 分析讨论 |
4.7 小结 |
第五章 拓扑绝缘体HfTe_5的压力效应研究 |
5.1 引言 |
5.1.1 拓扑绝缘体 |
5.1.2 量子霍尔效应与量子自旋霍尔效应 |
5.1.3 二维拓扑绝缘体 |
5.1.4 三维拓扑绝缘体 |
5.1.5 ZrTe_5和HfTe_5 |
5.2 HfTe_5单晶样品的制备和基本表征 |
5.3 HfTe_5单晶高压电学测试 |
5.4 HfTe_5单晶高压结构演变 |
5.5 分析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7)基于相对论Hartree-Fock-Bogoliubov理论研究极端条件下的有限核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原子核理论 |
1.2 极端条件下的原子核 |
1.3 本文提纲 |
第二章 相对论Hartree-Fock近似及其扩展 |
2.1 有效拉氏量与能量密度泛函 |
2.1.1 有效拉氏量与哈密顿量 |
2.1.2 Hartree-Fock近似与能量泛函 |
2.2 相对论Hartree-Fock近似 |
2.2.1 核物质 |
2.2.2 球形核 |
2.3 有效相互作用 |
2.3.1 同位旋标量和同位旋矢量特性 |
2.3.2 有效质量 |
2.3.3 自旋-轨道耦合 |
2.4 相对论Hartree-Fock-Bogoliubov近似 |
2.4.1 协变密度泛函理论 |
2.4.2 正则基 |
2.4.3 有效对相互作用 |
2.4.4 对关联的评估 |
2.4.5 球形核 |
2.4.6 DWS基下的RHFB方程 |
2.5 有限温RHFB近似 |
2.5.1 热力学与统计力学 |
2.5.2 有限温RHF近似 |
2.5.3 有限温BCS近似 |
2.5.4 有限温RHFB近似 |
2.5.5 球形核 |
第三章 奇特核的幻数结构与特性 |
3.1 引言 |
3.2 洛伦兹赝矢量和张量耦合 |
3.3 洛伦兹赝矢量和张量耦合对Ca元素同位旋演化的影响 |
3.3.1 质子道 |
3.3.2 中子道 |
3.3.3 奇特幻数核: ~(52,54)Ca |
3.4 亚壳N = 32, 34的演化 |
3.4.1 N = 32的演化 |
3.4.2 N = 34的演化 |
3.5 丰中子区N = 16的幻数特性 |
3.5.1 奇特幻数核: ~(24)O |
3.5.2 亚壳N = 16的演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重核的幻数结构与特性 |
4.1 引言 |
4.2 超重幻数结构及其模型差异 |
4.2.1 幻数结构 |
4.2.2 模型差异 |
4.3 双幻核能级结构 |
4.4 总结 |
第五章 类气泡核的结构与特性 |
5.1 引言 |
5.2 类气泡原子核 |
5.2.1 sd壳:质子亚气泡结构 |
5.2.2 sd壳:中子亚气泡结构 |
5.2.3 超重核中的亚气泡结构 |
5.2.4 小结 |
5.3 对效应 |
5.3.1 对关联: 表面或体效应? |
5.3.2 赝自旋-轨道劈裂 |
5.4 气泡结构诱发的自旋-轨道劈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相变及其特性 |
6.1 引言 |
6.2 对相变 |
6.2.1 比率T_c/?_n(0) |
6.2.2 Tc在同位素与同中子数链的演化 |
6.3 对保持现象 |
6.3.1 对保持: 亚闭壳核 |
6.3.2 对保持: 弱束缚核 |
6.4 熵与比热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插图目录 |
表格目录 |
附录一 Dirac self-energies and Hartree-Fock potentials |
A.1 Dirac Hartree-Fock equations |
A.2 Dirac Hartree-Fock potentials |
A.2.1 Scalar coupling: Γ = 1 |
A.2.2 Vector coupling: Γ = γ~μ |
A.2.3 Pseudovector coupling: Γ = γ~5γ~μ |
A.2.4 Tensor coupling: Γ = σ~(μν)?~ν |
A.2.5 Vector-Tensor coupling: Γ = γ_μσ~(μν)?_ν |
A.2.6 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on |
A.3 Numerical recipe |
附录 Mathematical formulae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X射线双星演化中的动力学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双星的相互作用与演化 |
1.1 双星系统简介 |
1.1.1 主序星双星 |
1.1.2 X射线双星的发现 |
1.1.3 致密星的吸积 |
1.1.4 激变变星 |
1.1.5 X射线双星 |
1.2 双星的相互作用与演化 |
1.2.1 单星的演化 |
1.2.2 双星的物质交流 |
1.2.3 公共包层演化 |
1.2.4 双星轨道角动量损失的其他机制 |
1.2.5 双星的演化与X射线双星的形成 |
2 双星中的动力学过程 |
2.1 超新星爆发 |
2.1.1 超新星的分类与爆发成因 |
2.1.2 超新星爆发对双星的影响 |
2.1.3 对脉冲星Kick速度的观测限制 |
2.2 球状星团中的动力学过程 |
2.2.1 碰撞截面 |
2.2.2 单星的碰撞 |
2.2.3 双星的碰撞 |
2.2.4 双星系统在球状星团中的动力学演化 |
3 Be/X射线双星中的中子星自转周期与轨道周期分布 |
3.1 Be/X射线双星 |
3.1.1 Be星星风盘 |
3.1.2 Be/X射线双星与超新星爆发 |
3.1.3 Be/X射线双星的X射线观测 |
3.2 中子星自转周期与轨道周期分布 |
3.2.1 中子星的自转演化与平衡周期 |
3.2.2 Be/X射线双星中中子星自转周期与轨道周期的双峰分布 |
3.2.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3.3 吸积方式对中子星自转周期的影响 |
3.3.1 高质量X射线双星中中子星的吸积模式 |
3.3.2 吸积模式对Be/X射线双星中中子星自旋的影响 |
3.3.3 超新星爆发与Be/X射线双星的轨道参数 |
3.4 结论 |
4 球状星团中的低光度X射线源的丰度 |
4.1 球状星团中的X射线源 |
4.1.1 球状星团中的X射线源简介 |
4.1.2 球状星团中X射线源的动力学形成 |
4.1.3 动力学碰撞因子与低光度X射线源 |
4.1.4 球状星团中X射线源存在的问题 |
4.2 球状星团的X射线观测 |
4.2.1 X射线数据处理 |
4.2.2 K波段数据处理 |
4.3 星团X射线光度的相关性分析 |
4.3.1 与星团质量的关系 |
4.3.2 与动力学碰撞因子的关系 |
4.3.3 与其他球状星团参数的关系 |
4.4 讨论 |
4.4.1 球状星团中密近双星的形成途径 |
4.4.2 动力学形成通道与原初双星演化通道 |
4.4.3 主序双星的演化与动力学瓦解 |
4.5 结论 |
4.6 附表 |
5 球状星团中的低光度X射线源的动力学形成 |
5.1 球状星团中恒星的碰撞因子 |
5.2 双星的碰撞与低光度X射线源的形成 |
5.3 动力学形成通道与原初双星演化通道 |
5.4 验证Hills-Heggie定理 |
5.5 结论 |
5.6 附表 |
6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10)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核恐怖主义犯罪概述 |
1.1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含义、类型与特征 |
1.1.1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含义 |
1.1.2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类型 |
1.1.3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特征 |
1.2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与发展 |
1.2.1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 |
1.2.2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趋势 |
第2章 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理论基点 |
2.1 国际关系理论与核恐怖主义犯罪 |
2.1.1 国际关系基本理论概述 |
2.1.2 核恐怖主义犯罪给国际关系发展带来的挑战 |
2.1.3 核恐怖主义犯罪给国际关系发展带来的机遇 |
2.2 统一国际刑事政策与核恐怖主义犯罪 |
2.2.1 统一国际刑事政策的基础 |
2.2.2 统一国际刑事政策的原则 |
2.2.3 统一国际刑事政策的内容 |
第3章 国际层面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对策完善 |
3.1 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的现实与问题 |
3.1.1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公约体系及其不足 |
3.1.2 核安全合作机制及其缺陷 |
3.1.3 实践层面上的困境 |
3.2 公约及配套法律规范的完善 |
3.2.1 防范与惩治核恐怖主义犯罪公约之完善 |
3.2.2 反扩散的 NPT 之完善 |
3.3 统一国际反核恐怖主义联盟的建立 |
3.3.1 联合国框架内集体安全制度的加强 |
3.3.2 联合国机构的组织协调与职能优化 |
3.3.3 调整国家核安全战略并切实履行国际义务 |
3.4 核恐怖主义事件的管理与处置措施的完善 |
3.4.1 核恐怖主义事件的管理 |
3.4.2 核材料与核武器的保管 |
3.4.3 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
第4章 中国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路径选择 |
4.1 中国面临的核恐怖主义威胁 |
4.1.1 来自周边地区的威胁 |
4.1.2 潜在的核和辐射源危险 |
4.1.3 境内恐怖分子实施核恐怖袭击的企图 |
4.1.4 外围领域存在的漏洞 |
4.2 中国惩治与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对策 |
4.2.1 中国的基本立场 |
4.2.2 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法律体系及其完善 |
4.2.3 加强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实践 |
4.2.4 完善核恐怖主义事件的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学术成果 |
后记 |
四、核素分类的一个预言被证实(论文参考文献)
- [1]超新星马约拉纳中微子集体振荡研究[D]. 袁子奕. 武汉大学, 2021(12)
- [2]气相钨系化合物激光光谱与质谱研究[D]. 张吉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0(01)
- [3]原子核对能隙与形变能的系统研究[D]. 罗雪丹.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4]重夸克偶素的光生产生[D]. 杨毅. 贵州大学, 2020(04)
- [5]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基于中子在氢上俘获的方式测量sin2(2θ13)[D]. 杨梦婷. 山东大学, 2017(08)
- [6]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的高压合成和压力效应研究[D]. 刘影.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17(09)
- [7]基于相对论Hartree-Fock-Bogoliubov理论研究极端条件下的有限核性质[D]. 李佳杰. 兰州大学, 2016(11)
- [8]X射线双星演化中的动力学过程[D]. 成忠群. 南京大学, 2016(08)
- [9]轰出更重元素[J]. 方晨. 科学世界, 2013(10)
- [10]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 王青. 吉林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