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代教会女学与中国传统女教(论文文献综述)
胡金环[1](2021)在《近代中国放足运动与学校女子体育发展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
付玉[2](2021)在《清末女子留日教育研究(1899~191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妇女长期被束缚,她们中的大多数被剥夺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和自由。清政府早期派遣的留美、留欧幼童都是男性,女子留学也就自然被排除在外。教会女子学校为中国女性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门之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兴女学为更多中国女性提供接触新式教育的机会。少数女子开始走出闺阁,负笈日本留学。清末女子留日教育是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发展起来的,留日女性身上肩负着时代和国家赋予的使命。19世纪下半叶,中日两国的女子教育都经历着一系列变革,这为中国女性留日创造条件。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留日的中国女性是夏循兰,她于1899年前往日本,继此中国女子留日正式拉开序幕。受到中国男性留日以及日本部分人士游说的影响,少数中国女性负笈东洋。在中国女性留日的初期,江浙地区和湖广地区的生源比较多,而且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开始自发前往日本。随着1905年第一批官派女子留学日本得以实现,第一次留日热潮开始形成。在官费与自费的相互影响下,中国女性赴日人数有了明显的增加。留日女性大多选择师范、家政等专业,这与国内女学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师资短缺问题有很大关系。日本贤妻良母的女子教育目的和短期速成的课程设置也吸引着更多的中国女性。留日学生群体中还出现了自主管理的组织,与官方管理机构共同发挥作用。在学习的同时,留日女性也踊跃参与各种社会活动。1907年开始,速成教育的弊端逐渐显现,而国内女子教育的发展却取得一定成效。与此同时,留日学生逐渐形成一股革命力量,留日女生群体也加入其中。这不仅与清政府期望培养的贤妻良母相违背,甚至还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这就为限制留日女性的数量埋下伏笔。1907年之后,留日女学生的选拔标准及修读要求都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教育质量,但也限制了留日女性人数的增长。回国后的留日女性或是成为教师,或是创办女学校,为中国女子教育事业的壮大增添力量。她们的组织和宣传使更多的中国女性接受教育,这也为两部女学堂章程的颁布创造条件。清末留日女性也重视女学对女权的作用,并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女性争取权利,解放中国妇女,使其地位得以提升。
杨方[3](2021)在《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性别歧视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性别平等至今仍然是世界性的美好愿景。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不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十个国家之一,而且无论是在消除义务教育性别差距方面,或者女性在全社会就业人员中的占比,还是最近的互联网领域中女性创业者数量,都有相当可观的成绩;这跟两百年多前的封建社会相比,跟一百多前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比,跟七十多年前的旧中国相比,都是翻天覆地的巨变。但“建设一个妇女免于被歧视的世界,打造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解放事业的伟大成就和重要经验是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及其早期实践是研究新中国妇女事业的逻辑起点。实现妇女解放的前提是妇女接受教育,成为自身解放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特别注重妇女教育事业。党和国家有关妇女教育的方针、政策如何落地重要、发挥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考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为指导,以局部区域为代表,以当事人为对象,运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口述史研究等多种方法,结合相关档案材料,既有利于挖掘、丰富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教育的史料,也有利于发现、梳理妇女解放、妇女教育事业发展的特色、经验、历史贡献和当代启示。泰兴地处苏北,解放初期的广大农村有三种不同类型,即老解放区、恢复区和新解放区,由于战争频繁,男子人口比例长期低于妇女,而且还有不少缺乏劳动力或者劳动力不足的烈军工属。以泰兴为样本,研究这一时期妇女教育问题,具有典型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妇女教育。国民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时期,基本确立了“人人平等,教育人人”、教育形式上不局限于学校、除了知识技能还要将革命思想融进教育并提高妇女政治参与能力的主要内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妇女人口中占绝大多数的农村妇女是决定中国革命胜败的重要力量,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苏区妇女教育模式,即妇女干部培养、妇女识字培训、女童学校教育、女工职业教育紧密结合;抗日战争时期,妇女解放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结合,在民主根据地,妇女支前、妇女生产、妇女参政,无不体现出妇女的力量;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主要围绕服务解放战争和解放区建设展开,重点是培养妇女干部和提高妇女觉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全国女性教育重新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化、大众化改革,使女性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妇女教育问题,可以设立四个“观测点”,即:女童入学教育,识字扫盲教育,妇女社会教育,妇女干部教育。女童教育既是妇女解放和妇女教育的起点,也是从源头上阻隔农村文盲、半文盲妇女产生的重要途径。新中国初期泰兴当地政府加强女童入学教育的政策措施,满足了农村妇女的内在要求,切合了当地社会的具体实际,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中国初期泰兴女童入学教育的基本经验就是提升学龄女童入学率、降低辍学率,具体教育实践中主要把握好了四个关键点,即:整体设计,协同推进;统筹兼顾,循序渐进;深入基层,有的放矢;创新教法,确保质量。泰兴的农村识字扫盲工作开展比较早,早在1941年冬,当时的泰兴抗日民主根据地就开展大规模的冬学运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泰兴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积极动员农民继续参加冬学运动,并成立了专门的妇女识字班,开展识字扫盲;农村妇女在区乡妇联干部、村妇女干部和妇女代表的动员下,参与积极性远高于男性,不仅参加人数多,而且持续时间长,至1956年渐成高潮。泰兴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识字运动,宏观上讲为开展救灾备荒、实行土地改革、推进互助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具体而言,不仅使广大妇女能力素质得到了提高,而且切实增加了家庭收入,从而也为妇女地位的提升营造了氛围。通过社会教育活动促进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是促进妇女自身解放的重要路径。基于不同阶段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基于区域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新中国初期泰兴农村妇女社会教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2年,在苏北行署领导下,主要围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生产救灾、贯彻婚姻法等中心工作开展;1953-1956年,在江苏省委和扬州专区的领导下,主要结合基层普选、增产节约、农业合作化和统购统销运动等开展。但不管哪个阶段,形势政策、思想政治、生产劳动、卫生健康都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和主要内容。苏北妇女社会教育促进了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农村妇女自我意识越发觉醒和增强,主体作用日益显现,社会地位显着提升。但也暴露出教育对象的局限性、教育过程的间歇性、教育内容的抽象性和教育形式的有限性等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妇女干部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及社会整体氛围都是显着的影响因素。培养妇女干部、重视妇女参政是中国共产党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最具特色的重要举措。泰兴属于革命老区,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许多妇女积极分子脱颖而出成长为妇女干部,为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发展和民主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成立妇女自己的组织动员机构,将妇女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构,推举妇女干群模范,是这一时期泰兴妇女解放事业的三条战线。围绕这三条战绩,泰兴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培养路径更加多样,教育内容也日渐丰富;而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妇女干部的工作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通过学习时势政策,其业务水平也得到相当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妇女干部队伍的稳步发展,切实引导了社会舆论导向——她们不仅以其成功形象吸引着同辈人的效仿,而且影响、教育了守旧的父母及周遭“他者”,从而既在更大程度上获得社会认可,又反过来触动社会文化转型。但妇女干部教育同样也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现实社会环境甚至家庭方面的制约。新中国初期的泰兴农村妇女教育,不仅对农村社会秩序的重建、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妇女解放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留下了可供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借鉴的历史经验。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其经验就在于,要以农村妇女素质的提升促进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在推进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促进妇女解放。新中国初期泰兴妇女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妇女解放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其经验对于加强与改善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对于实现《北京宣言》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王芳[4](2021)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变革研究(1908-1924)》文中研究表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女子高等教育机构,从“初级师范”到“高等师范”的历史沿革,不仅造就出一批引领时代风气、对现代女性发展影响深刻的知识女性,而且展现出中国女性教师培养的发展轨迹。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大学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最终都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因此,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最重要载体。本论文主要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08-1924年的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收集各种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分析法梳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从初创、发展、转型再到消失的历史发展过程,围绕其课程设置分析出不同阶段课程设置的社会背景、教育宗旨、特点及成效,最后得出对其课程设置变革的思考和启示。本研究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08-1924年的历史演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时期(1908-1912),这一时期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课程设置开始引入近代西方科学科目,但是受中国社会“贤妻良母”女子教育理念的支配,所以课程多注重道德品行和家事技能的培养,着力塑造一群合格的贤妻良母。第二阶段为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时期(1912-1919),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自由平等”思想,提出“五育”教育宗旨,课程设置更加多元实用。但后期袁世凯“贤妻良母主义”的回潮,课程设置有所倒退。第三阶段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时期(1919-1924),这一时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的影响下,教育平权理念得到伸展,其教育宗旨也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转变为“超贤妻良母主义”,课程设置更加适应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更加体现出民主科学的取向和要求,并由此培养出了一批具有独立人格的“新女性”。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在1908-1924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课程设置也经历了多次变革,这是对特定时期社会背景、女子教育宗旨变化以及学制改革等不同因素所做出的反应。从“贤妻良母”的课程设置再到独立自主“新女性”的课程设置的转变,不仅反映了中国女性意识从传统“贤妻良母”到“社会人”再到独立自主“现代人”角色的转变,也反映了中国自近代以来“新女性”主体意识觉醒和转化的历史过程,给我们今天思考教育中的女性教育和女教师培养留下了许多的宝贵启示。
冯轶凡[5](2020)在《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分析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屈辱。随着西方列强一步步的瓜分和蚕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更是将中国推向了“亡国灭种”的崖边。在民族矛盾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情况下,先进的中国人摆脱了传统“夜郎自大,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良、改革和革命,试图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复兴。在自我反省与向西方国家学习的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于是将救国的希望寄托在发展教育之上,提倡“兴女学”,试图通过女子教育,培养出社会发展、国家进步所需要的女性人才,这一救国思路贯穿于整个中国近代,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在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女子高等教育被视为挽救民族危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则有效途径。五四时期的中国是一个有声音的中国。新思想、新文化的广泛传播,引起了社会众多新变革,女子教育的变革便是其中的一项。五四时期女学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女子高等教育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的伟大转变,诞生了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所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而且在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带领下,国立大学纷纷破除女禁,招收女子,国立大学实现了男女同校。此外,北洋政府还颁布了“壬戌学制”,从制度上保障了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女子高等教育取得了空前的成绩。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对女性个人的发展、妇女解放运动的推进,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还对中国近代社会挽救民族危机、推动民族复兴事业的前进,产生着深远持久的作用。在五四爱国运动过去百年之久的当下,世界又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又有了新的时代命题,回顾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与广大爱国女性人才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作出的独特贡献,以史为鉴,吸取智慧,有助于当下中国更好的开展女子高等教育,开发女性智慧,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女性人才,早日迎来民族的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文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视角看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分别从民族解放事业的推动、近代以来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的推动、五四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激发以及女性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增强四方面来进行分析。通过对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进行分析,得出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是中国近代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复兴事业前进的应有之义以及女性自我解放运动中的重要一环。第二部分: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状况。对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进行归类分析,分别从教学理念、人才的培养目标、学科设置、教学内容、学生管理以及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六方面进行了大量地史实分析(包含一些相关数据整理和归纳),剖析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与民族复兴事业之间的相关联系,展现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所蕴含的助力民族复兴事业前进的内容。第三部分: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成就及局限性。五四时期女性高等教育在肩负思想启蒙与民族复兴的双重使命下,蓬勃的发展了起来。五四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不仅实现了量的增加和质的提升,还在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知识、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女性以及搭建女子高等教育爱国与革命传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此外,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集中表现在女子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有待提高和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被高估这两点上。第四部分: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特点。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近代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其独有的特点:民族复兴的主题贯穿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始终、女子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形成了良性的互动以及女子高等教育展露出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国际视野与传统思想相碰撞等新的亮点。第五部分: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分析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对女性个人、对社会、乃至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对当下中国开展高等教育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以及利用高等教育培育出民族复兴进程中所需要的女性人才提供现实指导。
黄薇[6](2019)在《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文中指出从鸦片战争后西方帝国主义入侵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里,处在中西文明冲突与交汇点上的上海,社会生活与中国传统习俗发生了明显的偏离和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但迄今尚无专门着眼于西方基督宗教传播对上海社会风尚的影响。实际上,直到上个世纪中叶,上海一直是西方在华传教运动的中心。天主教和新教在上海的传教与社会事业,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占有较大的份额和突出的地位。因此,作为城市宗教与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无疑受到了包括基督宗教文明在内的西方文明的巨大影响。此前数量众多的以上海近代化为题的研究着作中,多将“西方”视作一个整体,很少注意到他们因不同的身份、国籍、行业、宗教信仰等,而产生的差别。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劝说”和“规训”两个维度,探索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下在华基督教会与传教士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关注点的变迁,及其对上海社会风尚造成的影响。“劝说”是指通过运用各种策略,使被劝说者愿意采用劝说者提出的意见或行为趋向。“规训”则是一种“权力—知识”相结合的产物。在文化上的规训,即通过文化风气的熏陶,风俗习惯的养成,乃至意识形态的灌输,从而将其纳入到与规训者相同的文化语境中,减少“西方人”在殖民化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和摩擦。本文依据传教士出版的各种回忆录、书信集,中外教会机构的档案,教会出版机构出版的大量书籍、期刊等中西文献,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全文共分六章,楔子部分阐述了鸦片战争前,西方世界各种游记、笔记里的中国形象,以及传教士初来中国时在生活上的各种摩擦与碰撞;第一章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勾勒了基督宗教在近代上海的发展历史,简要描绘了基督教的传教情况,及其在中西思想交流、学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慈善等方面的作用;第二章主要讨论了基督教东来后,与上海本土文化相遇时的摩擦。教会如何旗帜鲜明地反对诸如缠足、溺婴、一夫多妻等陋俗;第三章讨论了基督教倡导的城市生活理念,诸如合理饮食、积极运动、俭朴衣着、注意公共卫生等;第四章聚焦于基督宗教对于神职人员、中国教牧的日常规训,以餐饮、衣着、居家环境等要求为例,反映出基督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双向互动;第五章讨论了基督宗教在上海这个城市环境下,如何对教徒进行道德约束以及灵性的培养,以及如何实施适度的惩戒。本文最后认为基督教是随着西方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侵略而的,但基督教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其中包含人类社会某些基本的价值观,为上海城市的现代化提供了部分道德基础,因而能引起上海本土文化的共鸣。基督宗教在上海的福音事业,对城市现代化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这些观念主要的言说者和传播者,传教士们无法摆脱时代及其自身身份的局限性,这就决定这些观念影响的有限性。尤其是20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声势浩大的“非基督教运动”的兴起,使得基督教会与传教士渐渐处于社会的边缘角色,虽然留下雪泥鸿爪却并不能给上海城市社会风尚的变化带来决定性的影响。
周娜[7](2017)在《臣属与自决:近代中国女学生身体生成研究》文中指出女子教育现代化,体现为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等教育认识现代性的增加,更深刻反映为教育主体——女学生朝向现代化的发展。本文以近代女学生身体发展为着眼点,探讨女学生身体早期现代化中臣属与自决两种趋向,目的是从身体史视角窥探中国女子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复杂性与独特性。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问题化近代女学生身体,意味着本研究不是就女学生身体生成而谈身体生成,是在女子教育早期现代化与近代社会的关系图景中,通过考察女学生身体生成面向,试图挖掘中国女子教育早期现代化真实图景。国族陆沉危机,使得国族建构和国民塑造成为中国早期现代化核心任务。在想象并进而实施国家建构中,改造女性身体,塑造新女国民,成为近代朝野人士持续不坠的关怀。正是在这种“改造与规范女性身体,塑造有利于国族建构的女性形象”的运作逻辑下,新式女子教育兴起,并持续发展。这样的兴学动机,意味着女子教育早期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民族国家话语规训和打造女学生身体。受女权学说及教育现代化影响,唤醒女性主体意识及涵养适应工业化社会的女性是女子教育早期现代化又一重要构成。无论是民族国家话语对身体的规训和模塑,还是在女权学说及教育现代化影响下身体的自我建构,都是在女学生由校园中的“生”身体转变为“熟”身体过程中展开的。近代女学生身体的发展和建构是在充斥在学校场域中的多种话语影响下实现的。因此,考察影响女学生身体发展的主要话语力量,呈现它们之间交错复杂的关系,为本文首先要完成的工作。基于上述认识,本文第一部分对影响近代女学生身体生成的历史语境进行分析。民族国家话语、女权学说与教育现代化以互构、碰撞的复杂联系构成了影响女学生身体发展和建构的历史语境。三种力量对近代女学生身体生成分别有什么影响?就女学生身体生成而言,它们之间关系以何种构图方式存在?这是本部分试图回答的问题。国族建构与国民塑造的时代任务,赋予民族国家话语规训与掌控女学生身体的绝对权力,以启发女学生国民主体意识。为有效达成此目的,男性精英同时加惠于女权学说,试图通过启发女学生的男女平权意识,从而涵养她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女权学说与民族国家话语以这种独特的形式实现互构。作为影响近代女学生身体生成的重要话语力量,在配合民族国家话语激发女学生国民主体意识的同时,女权学说激发了学生的女性主体意识。在这个层面上,唤醒女性自决的女权学说,同强调服从、臣属的民族国家话语产生冲突。作为构筑现代化民族国家的一种努力,教育早期现代化竭力维护民族国家话语对学生身体的主导性影响;而教育早期现代化的相对独立性,使得近代女子教育对民族国家话语保持谨慎的反思。如果说,第一部分重在梳理和分析影响女学生身体发展和建构的话语力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文章的第二、第三、第四部分分别交代上述语境中女学生身体的发展与变化。第二部分着重考察民族国家话语如何通过打造强壮身体、规范服饰装扮、开展学校国民教育等规训技艺,模塑和打造一种既纯净、温顺又兼具生产性的女学生身体,及上述行动对女子教育早期现代化有何深刻影响。第三章从现代教育时间与身体、现代卫生理念与身体两个角度,检视教育现代化建制与女学生身体建构的联系。该部分力图呈现,作为一种力量,教育早期现代化如何透过教育现代化建制的完善侵入女学生日常生活,并对女学生身体的开发和管理产生什么具体的影响。第四部分考索重点是,在女权学说鼓动下,女学生由自我“客体”转变为“主体”中,身体所经历的自决化建构及这些建构行动对女学生独立身体形成的意义。行文中,主要从服饰装扮自决、学潮运动、学生自治、男女社交公开及追求恋爱婚姻自由等方面,剖析近代女学生自决化身体的形成,及这一过程中所暴露出的摇摆与犹疑。臣属于民族国家及趋向自决,但尚待完善,是近代女学生身体生成的两大趋向。透过对近代女学生身体生成的考察,可以发现中国女子教育早期现代化是在民族国家话语、女权学说及教育现代化构成的动力体系的推动下发展的。中国女子教育早期现代化的三重动力体系,不但正当化了新式女子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同时赋予新式女子教较强的发展活力。
刘昱均[8](2017)在《《女四书》德性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女性德性思想是指导女性内修于心外修于行的道德、伦理思想,是指导女性个体成长、价值实现的品质依托,是将尚善贯穿于女性道德品质养成之中,将道德品质养成贯穿于女性人生活动之中,因此而表现于外在行为的内在道德品质。女性是占人口半数的社会成员,在家庭、社会中发挥着不同于男性的重要作用,其自身德性品质培养对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子女有成、社会安定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女性德性品质的养成正是指导女性走向成功,女性价值作用发挥的内在德性品质支撑。社会对于女性德性思想的要求应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女训书代表——《女四书》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为女性德性伦理的培养曾经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也受到封建宗法等级社会之局限性的制约,但其在为家庭和谐,社会安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曾在封建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社会从农耕时代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女性德性教化相对减弱减少,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女权提升着实使女性有了不同于以往的社会地位,在家庭之外,女性承担起了诸多社会职责,在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工业时代之初,中国被动迎来了西方世界的先进生产工具和思维方式,国内对于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培养与管理同样显得盲目而盲从,女性德性伦理思想的培养与教育曾一度荒芜无序,其作用的发挥也因此平淡无为。当时代的车轮驶入互联网时代时,面临不同于以往时代背景特征的现代女性,应当具备怎样的德性伦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重要作用价值,研究传统《女四书》中的德性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取证于历史,总结于今时,运用于未来,构建一个符合现代女性德性伦理需求的理论框架是本文欲达成的方向,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义务。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从已有的知识理论体系中获得,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是我们走向进步的经验所在。本文以中国古代女训书——《女四书》为基础,以其中的女性德性思想为研究重心,理性地分析看待其中的诸多传统女性德性伦理内容,用辩证思维的眼光分析对待,取其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女性德性思想精华,剔除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意识,从而为现代社会需要的女性德性思想找到内容及方向。全文包括导言和四个章节,共五部分。本文围绕《女四书》的形成及德性思想的来源,《女四书》德性伦理之哲学依据和理论基础,《女四书》德性思想的结构内涵,以及《女四书》德性思想的理论特色与现代价值,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发现了指导人类社会进步中的与女性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进而指导现代女性德性伦理理论的构建。第一章《女四书》之形成及德性思想来源,是就《女四书》四部不同时期问世的女训书:《女诫》《女论语》《内训》《女范捷录》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统治者及家庭社会的需求等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现每本书的出现都非偶然所致,其价值作用的发挥亦是经历了产生的起点,发展的高点,演进和衰微的过程。而每一个终点又是下一个发展的始点,循环推进,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 2000多年的作用,为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充足的实践经验。第二章《女四书》德性伦理之哲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是就《女四书》中女性德性思想的哲学依据和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的剖析,分析和阐述了建立于儒家伦理思想基础上的阴阳哲学观,发挥了世间二元理论与男女两性的对称关系,以男女性别特征为依据,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生活模式。《易经》中的乾坤天地观为女性德性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哲学依据;儒家思想中的人伦观念成为《女四书》中女性德性思想人伦差序观念的伦理依据,从而使男女分工及社会地位的不同成为合理;儒家礼教观年成为《女四书》中女性德性思想在个人家庭社会安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理论依据,是儒家以“礼”为外在行为的“仁”的伦理思想的具体表现;儒家人生观为女性德性思想在人生定位上作用的发挥提供了理论支持,为以修身齐家为基础的治国平天下提供了可靠的家庭保障。在古代中国社会,女性因儒家上述哲学伦理观的规范而备受约束,并因此有了不同于现代女性的价值与生活,其历史合理性因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合理。第三章《女四书》德性思想之结构内涵,将《女四书》中的女性德性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道德规范及实践要求进行了有效的分析,从中发现了女性德性形成中德心的培养与德行的实践二者间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关系,二者成为以道德德性与伦理德性为内容的德性规范,前者包括慎静、贤淑、谦让、柔顺、勤俭,后者包含仁爱、孝慈、悌友、忠信等,从而实现道德规范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正是《女四书》德性思想结构内涵的体现。《女四书》德性思想的结构内涵帮助人们理解《女四书》德性思想作用的发挥,优秀德性品质的传承,从而将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女性伦理道德规范用于对现代女性德性伦理理论的构建之中。第四章《女四书》德性思想的伦理特色与现代价值,是以《女四书》德性思想的近现代转化为基础,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价值成果为现代女性德性伦理素养提升服务,结合新时空的变化,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特征,现代女性德性伦理思想的建构需要保留普适性的传统女性德性伦理内容用于现代女性德性伦理的建构,并结合人类文明中道教与佛教的积极思想,为现代女性道德素质提高谋出路。现代女性德性伦理理论的构建需要以时代发展的现实状况为背景,以人类文明进步为目标。与社会发展、时代特征有机结合,社会转型期既是契机也是挑战,女性在家庭社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既要发挥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又要发挥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价值,需要现代人思考。在如何协调女性在家庭与职场中面临的时空经历上的矛盾冲突等问题,从培养发挥现代女性的道德伦理素养出发,结合问题的现实性,得出可行性问题解决方案,从而促进现代女性健康快乐地生活工作,是建立现代女性德性伦理理论的目标所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与出发点。
陈雁[9](2017)在《由姊妹而同学:基督教与近代上海女学校、女学生》文中研究表明教会女校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进入中国,得益于从欧美来到中国口岸城市的女传教士们,她们将在母国所受的教育与中国女校这个发挥她们自主与理想的性别空间有机结合,挑战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中国女教传统,开创了"女子有才始有德"的新型性别观。很快,中美女教士们共同组成女校经营团队,将明清时代"闺塾师"们所开拓的女性文人的社会空间进一步拓展。19世纪50年代前后新式女学在江南出现,随后迅速发展,促使中国女子教育与女性社交网络的形态出现了大的转变。新式女校推动女子教育走出家门,女学生藉由女校建立起了相互扶持的新型社交关系——同学。
韩玉婷[10](2015)在《清末民国女子家事教育探析》文中提出绪论一选题的缘起在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细致,由于男女性别体质的差异,特别是随着父权制的确立,"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女子生活和活动便多固守于家庭,其接受教育的机会也多局限在家庭之中。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开始向现代工商业社会变迁,接踵而来的是民族灾难、亡国灭种的危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强烈
二、近代教会女学与中国传统女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代教会女学与中国传统女教(论文提纲范文)
(2)清末女子留日教育研究(1899~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问题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清末女子留日教育背景 |
第一节 中国女子教育经历着转型与变革 |
一、教会女子学校开创先例 |
二、维新派兴女学推波助澜 |
第二节 日本具有接收中国留日女性的可能性 |
一、藩校和寺子屋为近代女校的发展奠基 |
二、《学制令》与女子初等教育体系 |
三、普及义务教育和发展中等教育 |
第二章 初迈国门:艰难的负笈东洋之路(1899~1905) |
第一节 各界推动下的初步发展 |
一、留学救国的现实需求 |
二、日本亚洲主义者的鼓动 |
第二节 早期留日的中国女学生 |
一、学生来源:江浙湖广最多 |
二、就读学校:实践女学校为主 |
三、留日形式:从伴读转向自发 |
第三章 小有规模:第一次留日热潮的形成(1905~1907) |
第一节 速成教育下的留日女性 |
一、官费派遣使生源扩大 |
二、贤妻良母的教育目的 |
三、短期速成的课程设置 |
四、官方与自主管理结合 |
第二节 留日期间的自我解放活动 |
一、组织社团及创办报刊 |
二、参与反帝反封建斗争 |
第四章 限量求质:从速成向高等专门教育过渡(1907~1911) |
第一节 限制留日女学生数量的原因 |
一、速成教育降低留日质量 |
二、国内女子教育迅速发展 |
三、违背初衷的女学生组织 |
第二节 留日女子教育由量向质转变 |
一、越来越严格的管理规定 |
二、留日女学生资格的变化 |
三、追求高等专门教育为主 |
第五章 清末留日女性群体的影响 |
第一节 促进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 |
一、提供师资或创办女学堂 |
二、为女学堂章程的颁布创造条件 |
第二节 推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 |
一、认识到女学对女权的作用 |
二、身体力行于妇女解放运动 |
附录一 清末女性留日重要事件简表 |
附录二 清末留日学生人数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的形成 |
一、传统中国妇女教育及其近代嬗变 |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
三、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问题的基本主张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理论与实践 |
一、国民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教育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学制改革与女童入学教育 |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根据地学制与女童入学教育 |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女童教育概述 |
三、新中国初期学制改革与小学教育 |
四、学校教育恢复中的女童入学教育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学校教育 |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
二、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
三、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入学的基本状况 |
四、影响女童入学教育的多元因素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入学教育成就 |
一、苏北农村女童入学率的提升 |
二、苏北农村女童辍学率的降低 |
三、苏北农村女童教育环境的改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识字扫盲教育政策与措施 |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概述 |
二、全国农村识字扫盲的方针政策 |
三、江苏农村识字扫盲的具体措施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识字扫盲运动中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状况 |
一、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文盲率 |
二、“三区”并存下的妇女参与社会变革 |
三、政府主导的升级识字扫盲教育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的识字扫盲教育成就 |
一、苏北农村妇女能力素质的提高 |
二、苏北农村妇女家庭收入的增加 |
三、苏北农村妇女家庭地位的改善 |
四、苏北农村识字扫盲教育的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概述 |
二、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内容 |
一、形势政策教育 |
二、思想政治教育 |
三、生产劳动教育 |
四、卫生健康教育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主要成效 |
一、农村妇女主体作用的显现 |
二、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
三、农村妇女自我意识的增强 |
四、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
一、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成就 |
一、苏北农村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 |
二、苏北农村妇女干部培养路径多样 |
三、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内容丰富 |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的意义 |
一、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妇女解放 |
二、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社会进步 |
三、妇女干部教育与妇女自身解放 |
四、妇女干部教育的制约因素探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 |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 |
一、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 |
二、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 |
三、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 |
四、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当代启示 |
一、为新时代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
二、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改革提供方法 |
三、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口述材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变革研究(1908-192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五、文献综述 |
六、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产生 |
一、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转型 |
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发展历程 |
第三章 从培养“贤妻良母”到“新女性”: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变革(1908-1924) |
一、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时期:培养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 |
(一)社会背景:变法维新与新式女子学堂 |
(二)教育宗旨:贤妻良母主义 |
(三)课程设置的特点:中体西用 |
(四)课程设置的成效:保守觉醒的女学生 |
(五)小结 |
二、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时期:培养健全人格的贤妻良母 |
(一)社会背景:民国成立与两性双轨制的崩溃 |
(二)教育宗旨:超贤妻良母主义到贤妻良母主义 |
(三)课程设置的特点:多元实用 |
(四)课程设置的成效:叛逆反抗的女学生 |
(五)小结 |
三、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时期:培养独立人格的新女性 |
(一)社会背景: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男女同校 |
(二)教育宗旨:超贤妻良母主义 |
(三)课程设置的特点:民主科学 |
(四)课程设置的成效:独立张扬的女学生 |
(五)小结 |
第四章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变革的特点与启示 |
一、课程设置变革的特点 |
(一)课程设置由“服务家庭”走向“服务社会” |
(二)课程设置由“女性特质课程”走向“大众化课程” |
(三)课程设置由“中体西用”走向“民主科学” |
二、课程设置变革的启示 |
(一)女性的独立受制于时代条件限制 |
(二)女性的全面发展要注重与时俱进 |
(三)根据女性发展需求开设女性特色课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1.研究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五四时期 |
2.女子高等教育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历史研究法 |
3.个案研究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 |
(一)民族解放的事业推动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 |
1.中国近代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客观需要的推动 |
2.中国近代民族复兴事业前进需要的推动 |
(二)近代以来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的推动 |
1.近代以来“教育救国”思想的推动 |
2.近代以来教育制度的推动 |
(三)五四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激发 |
1.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 |
2.五四运动的刺激 |
(四)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增强 |
1.女子解放意识的觉醒和增强 |
2.女子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增强 |
二、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
(一)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主要的机构 |
1.以培养“新女性”为目标的女子大学 |
2.体现教育平等的男女同校的大学 |
(二)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理念和目标 |
1.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统一的教学理念 |
2.培养“独立人格、全面发展、爱国爱群”的新女性 |
(三)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和教学内容 |
1.丰富多样、规范科学的学科设置 |
2.与时俱进、贴切生活的教学内容 |
(四)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学生管理 |
1.明确细致的学生管理体制 |
2.民主严格的学生管理 |
(五)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 |
1.关注女性问题与文学语言的演说活动 |
2.扫除社会中关于女子腐朽观念的话剧活动 |
(六)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活动 |
1.组织爱国主义运动 |
2.发展社会服务活动 |
3.刊行《北京女学界联合会汇刊》 |
三、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就及局限性 |
(一)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就 |
1.女子高等教育学校量的增加和质的提升 |
2.培养了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女性 |
3.形成了女子高等教育爱国与革命的光荣传统 |
(二)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局限性 |
1.女子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有待提高 |
2.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被高估 |
四、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 |
(一)民族复兴的主题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
1.民族复兴的主题引导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 |
2.民族复兴的主题体现在女子高等教育之中 |
(二)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良性的互动 |
1.女子高等教育与社会紧密相关 |
2.社会给予女子高等教育重要保障 |
(三)女子高等教育展露新亮点 |
1.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
2.国际视野与传统思想相碰撞 |
五、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 |
(一)促进了近代妇女的解放 |
1.宣传了妇女解放思想 |
2.改造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关于女子的腐朽观念 |
3.提高了近代女子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
(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
1.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启蒙了民众的思想 |
2.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
3.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女性人才 |
(三)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
1.对当下中国开展高等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
2.对推行和落实国家教育战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3.有利于发扬和继承教育先辈的民族责任意识和爱国精神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及研究回顾 |
(一) 选题意义 |
(二) 部分概念界定 |
(三) 研究回顾 |
二、史料运用 |
(一) 在沪出版的教会期刊概述 |
(二) 其他史料 |
楔子: 到中国去! |
(一) 想象中的异邦 |
(二) 艰难的开始 |
第一章 近代基督宗教在上海的传播和发展 |
一、成功与失败: 基督教在沪的早期活动 |
二、挑战和回应: 条约体制下基督教在上海的传播 |
(一) 开埠初期上海城市发展与移民潮 |
(二) 鸦片战争后上海天主教发展 |
(三) 基督新教在上海的发展 |
三、调整与适应: 蓬勃发展的福音事业 |
四、吸纳与融合: 城市生活中的西方元素 |
第二章 劝说: 基督教反对什么? |
一、传教士与在华西人的反缠足运动 |
二、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禁烟运动 |
三、传教士对近代中国女性生活的认识和批判 |
四、传教士对中国一夫多妻制的再诠释 |
第三章 劝说: 基督教赞成什么? |
一、性别与任务: 怎样做一个好妻子 |
二、健康与卫生: 怎样居住在大城市? |
(一) 教会与城市公共卫生 |
(二) 个人生活与卫生理念 |
三、滋养与修饰:怎样做一个近代都市人? |
(一) 西食东渐 |
(二) “假辫子”和“剪辫子” |
四、观剧与体育:怎样做一个时髦的青年 |
(一) 走,我们看戏去 |
(二) 运动也快乐 |
第四章 规训:宗教戒律中的行为养成 |
一、餐食有礼、进退有度 |
二、都会时尚与着装规训 |
(一) 教会的基本着装理念 |
(二) 服饰变革风潮下的教会着装取向 |
(三) 时尚潮流中的基督教会的规训 |
(四) 女传教士的时尚天性与自我规训 |
三、居住环境的布置 |
第五章 :规训:灵性追求和道德约束 |
一、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
二、基督徒的娱乐休养 |
三、基督教会的规训与惩戒 |
结论: 基督宗教在上海:殖民沧桑中的“文化掮客” |
附录一: 汉语基督教文献库中日常生活类文献书目 |
附录二: 近代江南地区出版饮食类书籍 |
附录三: 近代教会在沪文化机构选录 |
附录四: 本文主要图表目录 |
附录五: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项目 |
致谢 |
(7)臣属与自决:近代中国女学生身体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价值 |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一) 关于“近代”的概念界定 |
(二) 对“女学生”的内涵界定 |
(三) 对“身体”“身体生成”“臣属”“自决”的内涵剖析 |
(四) 对本研究中“话语”的内涵理解 |
三、学术史分析 |
(一) 身体史研究取向 |
(二) 教育史与身体史交叉研究分析 |
(三)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研究转向 |
四、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 研究理论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重难点与创新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多重力量交织:近代女学生身体生成历史语境 |
第一节 民族国家话语下女性身体:由家到国的超越 |
一、改造女性身体:国族建构之基 |
二、身体国家叙事之脱胎 |
第二节 女权学说下女性身体:由“无我”到“自我”的觉醒 |
一、女权学说的传入与根植 |
二、身体主体意识之萌芽 |
第三节 教育早期现代化、民族国家话语与女权学说的互构与冲突 |
一、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双重性:依附与独立 |
二、三重话语力量的互构与碰撞 |
三、学校:三重话语力量角逐场所 |
小结 |
第二章 规训与臣属:民族国家话语与女学生身体 |
第一节 民族国家话语下的理想女学生 |
一、理想女学生言说的生产 |
二、更迭的理想女学生形象 |
第二节 “强国强种”的身体打造 |
一、“孱弱纤细”到“强健刚烈”:女性美的转变 |
二、“健而美”体格塑造:讲究体育 |
三、“缠足”到“天足”:解放小脚 |
四、“不剪发”与“天乳”:规制发式与乳房 |
第三节 振国族的服饰变革 |
一、“垂衣裳而天下治”:服饰教化 |
二、涵养服从与爱国情操:服饰画一 |
三、“素裙革履”:塑母仪形象 |
第四节 制式化:女学生身体国家化策略 |
一、完善学校章程与课程设置 |
二、检查制度与惩罚体系的实施 |
第五节 “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身体养成 |
一、踊跃参加女子国民捐 |
二、抵制洋货行动 |
三、要求参政权运动 |
小结 |
第三章 唤醒与自决:女权学说与女学生身体 |
第一节 女权学说下的身体建构 |
一、民主思想与女学生建构 |
二、女权学说与女学生身体唤醒 |
第二节 “装扮在我”的身体 |
一、“我的头发我做主” |
二、“美就是权力”的服装变革 |
第三节 公共展演的身体:女学潮运动 |
一、辛亥革命前:压抑中的觉醒 |
二、“五四”时期:觉醒后的积极 |
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凌厉中的犹疑 |
第四节 自我管理的身体:学生自治与教育平权 |
一、实施学生自治 |
二、要求教育平权 |
第五节 “我的身体我做主”:质疑传统礼教 |
一、要求男女社交公开 |
二、争取恋爱婚姻自由 |
小结 |
第四章 陶冶与建构:教育早期现代化建制与女学生身体 |
第一节 现代教育时间与身体教化 |
一、现代时间观的引入 |
二、机械化:现代时间制下的身体 |
三、现代时间制中的学校 |
四、现代教育时间下的女学生身体 |
第二节 现代卫生理念与身体再造 |
一、现代卫生建制与女性身体 |
二、学校现代卫生教育的开展 |
三、卫生教育对身体的干预与规范 |
小结 |
结语 |
一、近代女学生身体生成趋向:臣属与自决 |
(一) 近代女学生身体发展:多种面向互构 |
(二) 身体生成的主导面向:臣属于民族国家 |
(三) 身体发展趋向自决,但尚待完善 |
二、三重话语力量构成中国女子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动力体系 |
(一) 三重话语力量正当化新式女子教育 |
(二) 三重话语力量赋予近代女子教育发展活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介绍 |
致谢 |
(8)《女四书》德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关键概念和问题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 |
第一章 《女四书》之形成及德性思想来源 |
第一节 《女四书》形成之基 |
一、《列女传》出世 |
二、《女诫》之形成 |
三、《女诫》成书之特征及德性思想来源 |
四、《女诫》女教之续进 |
第二节 《女论语》之形成 |
一、《女论语》形成背景 |
二、《女论语》问世 |
三、《女论语》成书之特征及德性思想来源 |
第三节 《女四书》形成之终 |
一、《内训》问世 |
二、《内训》成书特征及德性思想来源 |
三、《女范捷录》形成特征及德性思想来源 |
四、《女四书》形成 |
第二章 《女四书》德性伦理之哲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阴阳哲学观 |
一、阴阳思想及性别联系 |
二、阴柔阳刚的易学本义 |
三、阴卑阳尊的哲学内涵 |
第二节 宗法人伦观 |
一、血缘人伦观 |
二、夫妻人伦观 |
三、差序人伦观 |
第三节 儒家礼教观 |
一、礼教基础:“仁”爱 |
二、礼教原则:男女有别 |
三、礼教规范:三从四德 |
第四节 女性人生观 |
一、义以为上,安贫乐道 |
二、修齐治平,扬名后世 |
三、女性人生,安忍子成 |
第三章 《女四书》德性思想之结构内涵 |
第一节 《女四书》女性德性思想之结构内涵的含义 |
一、女性德性思想之基本定位 |
二、德性二分结构:德心与德行 |
三、道德德性与伦理德性之区别与关联 |
第二节 《女四书》之道德德性 |
一、慎静 |
二、贤淑 |
三、谦让 |
四、柔顺 |
五、勤俭 |
第三节 《女四书》之伦理德性 |
一、仁爱 |
二、孝慈 |
三、悌友 |
四、忠信 |
第四章 《女四书》德性思想的近现代转化与价值意义 |
第一节 《女四书》德性思想之近现代转化 |
一、新文化运动前后女性德性思想的转化 |
二、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传统女性德性转化 |
三、改革开放以来潜在传统女性德性与越境伦理道德的交流与碰撞 |
第二节 不同时代背景下《女四书》德性思想变迁之比较 |
一、工业时代女性德性之进步发展 |
二、新时代下女性德性教化之不足 |
三、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德性教化差异 |
第三节 《女四书》德性思想的现代价值意义 |
一、互联网时代特征 |
二、现代女性相关德性生活 |
三、基于价值需求的现代女性德性伦理回归 |
四、现代女性德性思想构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近代教会女学与中国传统女教(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国放足运动与学校女子体育发展的关系研究[D]. 胡金环.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2]清末女子留日教育研究(1899~1911)[D]. 付玉.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D]. 杨方. 扬州大学, 2021(02)
- [4]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变革研究(1908-1924)[D]. 王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五四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分析视角[D]. 冯轶凡.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D]. 黄薇. 上海大学, 2019(02)
- [7]臣属与自决:近代中国女学生身体生成研究[D]. 周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8]《女四书》德性思想研究[D]. 刘昱均.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5)
- [9]由姊妹而同学:基督教与近代上海女学校、女学生[J]. 陈雁. 社会科学辑刊, 2017(02)
- [10]清末民国女子家事教育探析[J]. 韩玉婷. 婚姻·家庭·性别研究, 2015(00)
标签: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