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日学者从雷公藤中分离出消炎物质(论文文献综述)
樊湘珍[1](2021)在《鹅不食草通过抑制DNA损伤修复通路增敏肺癌化疗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化疗耐药是当今肺癌临床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导致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尚无切实有效的方法应对,因此,寻找克服肺癌化疗耐药的新策略迫在眉睫。范可尼贫血(FA)通路可通过修复DNA损伤在拮抗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已证明了传统中草药鹅不食草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活性。研究表明,鹅不食草及其成分对多种癌症可发挥良好的抗癌效应,然而,鹅不食草的化疗增敏作用及机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鹅不食草乙醇提取物(ECM)及单体化合物山金车内酯C(ArnC)分别与DNA交联剂联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抗癌作用,并阐明其潜在机制。方法: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采用回流萃取法提取ECM,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对ECM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体外实验中选用腺癌人类肺泡基底上皮细胞(A549)/人肺癌细胞(H1299)为实验对象。探究ECM和DNA交联剂如顺铂(CDDP)或丝裂霉素C(MMC)在NSCLC细胞中的协同细胞毒性,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存活力,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线上协同软件对两种药物的组合效应进行评价,人类基因表达数据库分析评估FANCD2的表达与肺癌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法检测ECM对DNA交联剂诱导的DNA损伤修复途径的影响,应用彗星实验评价细胞DNA损伤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周期分布。在第二部分中,体内实验选择4周龄雄性BALB/c裸鼠,A549细胞皮下接种建立NSCLC模型。肿瘤可扪及后,每隔1天测量肿瘤大小。14天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对照组(Control,采用含10%乙醇的生理盐水每天灌胃);ECM低剂量组(ECM-L,灌胃,每天100 mg/kg);ECM高剂量组(ECM-H,灌胃,每天200 mg/kg);(4)CDDP 组(CDDP,腹腔注射,2mg/kg,每 3 天 1 次);CDDP+ECM 低剂量组(CDDP+ECM-L);CDDP+ECM 高剂量组(CDDP+ECM-H)。每3天记录小鼠体重,治疗共持续27天。Western blotting法和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及DNA损伤修复通路相关分子表达,评价ECM和CDDP的联合抗癌作用。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肌酐(Cr)、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观察ECM对裸鼠肝肾功能的影响。在第三部分中,检测ArnC和DNA交联剂在NSCLC细胞中的协同细胞毒性及机制。MTT法检测细胞生存活力,并采用协同软件对两种药物的联合效应进行评价。Western blotting测定细胞凋亡和DNA损伤修复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另外,还建立 A549 CDDP 耐药株(A549-Re)和 H129 CDDP 耐药株(H1299-Re),观察ArnC对耐药的逆转效应。结果:HPLC-MS/MS分析发现ECM的主要成分包括绿原酸、咖啡酸、芦丁、异氯原酸B、异氯原酸A、异氯原酸C和短叶老鹳草素A,与文献报道一致。体外实验中,ECM单独处理对NSCLC细胞有中等的细胞毒性,联合处理表明ECM可显着增强CDDP的细胞毒性,ECM和CDDP联合具有协同效应。ECM和MMC联合亦产生协同作用,表明ECM可增强DNA交联剂的细胞毒性。流式细胞术表明CDDP单独处理可诱导H1299细胞较低水平的凋亡,然而,ECM可浓度依赖性提高CDDP诱导的细胞凋亡水平。与CDDP单药处理相比,ECM和CDDP联合明显诱导caspase-3及其底物PARP的切割。ECM和MMC联合可观察到类似的结果,表明ECM可促进DNA交联剂诱导的NSCLC细胞凋亡。机制方面,数据库分析表明NSCLC组织中FANCD2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FANCD2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相关。ECM显着降低NSCLC细胞中FANCD2的总蛋白水平和单泛素化水平。CDDP低浓度刺激A549细胞2周,FANCD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CDDP、MMC和HU等DNA交联剂可明显提高A549和H1299细胞FANCD2的单泛素化水平,而ECM可明显减弱DNA交联剂的这种影响。此外,ECM剂量依赖性抑制CDDP诱导的FANCD2核灶形成,促进γ-H2AX的表达。在H1299细胞中,与ECM单药处理相比,ECM和CDDP联合处理显着提高了尾矩水平。这些结果表明ECM通过抑制FANCD2蛋白单泛素化增强DNA交联剂诱导的DNA损伤水平以发挥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DDP单独处理明显诱导S期阻滞,而ECM可显着降低CDDP诱导的S期延迟,并诱导H1299细胞G2/M期积累,同时,ECM单独处理也能诱导G2/M期阻滞。ECM联合处理显着抑制CDDP诱导的Chk1磷酸化。体内实验中,ECM单独给药可适当减小肿瘤的体积和重量;给药第21天开始,CDDP+ECM-H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减小于CDDP组;给药27天,CDDP+ECM-L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CDDP组。高、低联合组的肿瘤重量均较CDDP组明显减轻。与control组相比,CDDP组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稍降低、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稍升高,而联合组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明显低于CDDP组、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明显高于CDDP组,表明ECM具有体内化疗增敏效应,ECM和CDDP联合可明显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抑制肿瘤的生长。机制方面,CDDP组肿瘤组织中FANCD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ontrol组,然而,ECM可显着逆转这种效应,高、低剂量联合组FANCD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DDP组。联合组肿瘤组织中γH2AX的水平明显高于CDDP组。这些结果表明ECM主要通过作用于DNA损伤修复通路发挥化疗增敏效应。药物安全性方面,ECM单独给药既不会引起小鼠体重减轻,也不会引起明显的肝毒性和肾毒性。CDDP组及联合组小鼠体重有所减轻,联合组与CDD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鼠血清ALT、AST、Cr、BUN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些结果表明,ECM和CDDP联合使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最后一部分中,ArnC单独处理对NSCLC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然而,AmC可显着增强CDDP的细胞毒性作用,ArnC和CDDP对NSCLC细胞具有协同效应。AmC和MMC联合可观察到类似的现象。这些结果表明ArnC具有DNA交联剂化疗增敏作用。从凋亡情况来看,CDDP单独处理可稍微升高PARP切割带水平;然而,ArnC和CDDP联合可显着升高PARP切割带水平,表明AmC可显着增强CDDP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方面,CDDP可剂量依赖性升高FANCD2蛋白的单泛素化水平,然而,ArnC可明显逆转这种趋势,说明ArnC可通过靶向FA通路发挥对NSCLC的抗癌活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敏感株相比,H1299-Re和A549-Re细胞的耐药性明显增强,ArnC可逆转NSCLC CDDP耐药株细胞的耐药性。结论:本研究探讨了ECM及其活性成分ArnC的化疗增敏效应及其机制。我们发现ECM及ArnC可抑制DNA交联剂诱导的FA通路激活,是新型FA通路抑制剂。ECM及ArnC与CDDP联合具有协同抗癌效应,可作为联合化疗的新型抗癌药物。本研究为NSCLC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策略,并为克服化疗耐药提供参考。
郭晓媛[2](2021)在《滋肾丸干预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滋肾丸(ZiShenWan,ZSW)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的干预作用及机制,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分析ZSW治疗DN的靶点及通路,为ZSW治疗DN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动物实验: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雄性6周龄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ZSW高剂量组、ZSW中剂量组、ZSW低剂量组(n=10);非糖尿病db/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10)。适应性喂养2周后,ZSW各剂量组给予ZSW乙醇提取物灌胃(高剂量:6.0g/kg;中剂量:3.0g/kg;低剂量:1.5 g/kg);阳性对照组给予达格列净灌胃(1.0mg/kg);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同时给予等体积去离子水灌胃。每天灌胃1次,持续12周。每2周检测体重、尾静脉FBG;每4周检测尿液ACR、NAG酶、NGAL和CysC;给药12周后摘眼球取血,称量右肾脏重量,固定或冻存肾组织。血清检测HbA1c、BUN和CRE。肾组织经HE染色、PAS染色、Masson染色后光镜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进行病理半定量评分;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分析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物α-SMA和E-cadherin的表达强度;TUNEL染色观察分析肾小管上皮细胞核的损伤水平;Western blot及RT-qPCR分别检测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1以及焦亡相关炎症因子IL-1β、cleaved IL-1β和IL-18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2.细胞实验:正常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进行复苏、传代及培养。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筛选细胞培养条件及药物干预剂量,以高渗葡萄糖(45μmol/L)培养HK-2细胞48 h诱导焦亡及EMT,分为高糖组、ZSW低剂量组、ZWS中剂量组、ZSW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ZSW各剂量组给予ZSW乙醇提取物干预(高剂量:15μg/ml;中剂量:7.5μg/ml;低剂量:3.75μg/ml);阳性对照组给予达格列净干预(0.1μmol/L)。另设空白组为正常对照、甘露醇组为高渗对照。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UNEL染色评估细胞核的损伤、LDH试验评估细胞膜的损伤、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焦亡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IL-1β、IL-18水平;Western blot 及 RT-qPCR 分别检测细胞 NLRP3、ASC、Caspase-1、IL-1β、cleaved IL-1 β、IL-18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3.网络药理学:通过检索数据库筛选ZSW的药物活性成分和DN的疾病靶点,获得ZSW治疗DN的作用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ZSW治疗DN的“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ZSW治疗DN的关键靶点的PPI网络,筛选ZSW治疗DN的核心关键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和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和通路分析。[结果]1.动物实验:(1)药效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FBG、HbAlc、BUN、血CRE及尿ACR、NAG酶、NGAL、CysC显着升高(P<0.01)。经ZSW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显着降低(P<0.01)。(2)肾组织病理学:模型组肾小球出现体积增大、基底膜不均匀增厚、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管出现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染色面积、基底膜厚度、肾小管损伤指数显着升高(P<0.01)。ZSW不同程度减轻上述病理改变,显着降低病理半定量评分(P<0.01)。(3)肾小管上皮细胞EM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表达强度、肾组织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herin表达强度、肾组织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ZSW显着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和E-cadherin表达强度,不同程度降低肾组织α-SMA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肾组织E-cadherin的蛋白及mRNA表达(P<0.05或P<0.01)。(4)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核碎裂增多,TUNEL染色阳性率显着升高,肾组织IL-1β、cleaved IL-1β和IL-18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ZSW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核碎裂,显着降低细胞TUNEL染色阳性率,显着降低肾组织IL-1β、cleaved IL-1β和IL-18蛋白及mRNA表达(P<0.01)。(5)肾组织NLRP3炎症小体活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组织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ZSW不同程度降低上述指标的蛋白表达(P<0.05或P<0.01),显着降低NLRP3、ASC mRNA表达(P<0.01),高剂量ZSW显着降低Caspase-1 mRNA表达(P<0.01)。2.细胞实验:(1)EMT:高糖培养使HK-2细胞形态发生间质细胞样改变,迁移能力显着增强,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ZSW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的间质样改变,显着降低细胞迁移能力,显着降低α-SMA蛋白及mRNA表达,不同程度升高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P<0.05或P<0.01)。(2)焦亡:高糖培养使HK-2细胞的细胞核及细胞膜损伤加重,焦亡水平升高,IL-1β、IL-18释放增加,IL-1β、cleaved IL-1β和IL-18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ZSW明显减轻细胞核及细胞膜损伤,显着降低焦亡水平,显着减少IL-1β、IL-18释放以及 IL-1β、cleaved IL-1β 和 IL-18 蛋白及 mRNA 表达(P<0.01)。(3)NLRP3炎症小体活化:高糖培养使HK-2细胞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ZSW不同程度降低上述指标的蛋白及mRNA表达(P<0.05 或 P<0.01)。3.网络药理学:经筛选获得ZSW的56个有效活性成分,与数据库中DN的疾病靶点映射获得166个ZSW治疗DN的靶点,与51个ZSW的有效活性成分共同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通过PPI网络筛选获得154个关键核心靶点,诸多靶点涉及炎症反应相关,主要富集在钙通道复合体、膜区、突触和细胞质等细胞组分;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神经递质结合等分子功能;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氧化还原、突触传递等生物学过程;包含NOD样受体(NLR)信号通路在内的炎症反应、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细胞增殖分化、内分泌抵抗、神经组织传导等相关信号通路。[结论]1.ZSW有效降低db/db小鼠血糖,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小管早期损伤指标及肾功能,减轻肾组织病理损伤,抑制肾小管上皮EMT及焦亡,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实现的。2.ZSW有效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EMT及焦亡,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实现的。3.ZSW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DN,干预炎症反应是ZSW治疗DN的重要作用机制。
林子欣[3](2021)在《青钱柳化学成分分离、网络药理学和三萜类化合物合成通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是我国特有的植物,集用材、绿化、保健、药用于一身。青钱柳叶片为新资源食品,制茶作饮料具有清热解暑、降血压以及延年益寿等功效。三萜和黄酮是青钱柳叶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的生物活性,如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等。目前中国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和癌症(Cancer)患病人数正在逐年增长。对于青钱柳叶片提取物如何治疗糖尿病和肝癌的潜在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涉及较少。本论文以青钱柳叶片为研究对象,提取化合物并鉴定结构;利用转录组学确定三萜类化合物的合成通路,采用网络药理学探究青钱柳叶片黄酮以及三萜活性成分对糖尿病和肝癌的潜在作用机制,预测可能的目标化合物,为青钱柳治疗糖尿病和肝癌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青钱柳植物的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通过MS、1H-NMR、13C-NMR等波谱的解析和化学方法,以及参考对照文献,鉴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这些化合物是:5-羟基-2-甲氧基-1,4-萘醌(QQL-01)、4-Pregnene-3,20-dione(QQL-02)、熊果酸内酯(QQL-03)、槲皮素(QQL-04)、儿茶素(QQL-05)、山奈酚(QQL-06)、积雪草酸(QQL-07)、熊果酸(QQL-08)、山俞酸(QQL-09)、齐墩果酸(QQL-10)、Hederagenin(QQL-11)、β-谷甾醇(QQL-12)、香草酸(QQL-13)、柚皮素(QQL-14)、L-焦谷氨酸(QQL-15)、木犀草素(QQL-16)、没食子酸(QQL-17)、白桦脂酸(QQL-18),其中有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QQL-04、QQL-05、QQL-06、QQL-15和QQL-17,7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QQL-03、QQL-07、QQL-08、QQL-10、QQL-12、QQL-13、QQL-18。将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并结合文献中所搜集的化合物筛选出黄酮类化合物和三萜类化合物进行抗肿瘤和抗糖尿病的网络药理学实验。(2)对青钱柳四个不同发育时期叶片的转录组学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F1和F2时期中萜类骨架合成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Mevalonate通路,在F3和F4时期中萜类骨架合成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MEP通路。萜类骨架合成途径和三萜合成通路上的HMGS、FDPS、SQS和LUP酶在F1和F2时期呈现上调趋势,可能是青钱柳叶F1和F2时期合成为三萜成分的关键基因。青钱柳F3和F4时期三萜合成减少,萜类骨架合成主要受GGPS酶调控合成二萜和倍半萜。(3)使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和分子对接技术对青钱柳三萜类成分抗糖尿病作用的机制进行分析。结合文献检索鉴定出的39种三萜化合物以及实验鉴定出的3种三萜化合物进行预测。总共筛选出33个作用于36条信号通路的抗糖尿病潜在靶蛋白。最后,筛选出7种化合物,15种靶蛋白和15种信号通路在青钱柳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结果为使用青钱柳抗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框架。此外,分子对接验证显示,当针对关键靶蛋白进行测试时,超过90%的活性成分具有结合活性,而文献检索表明,鉴定出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糖尿病作用,表明结果高度可靠。(4)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分析平台和査阅文献,筛选青钱柳主要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并整合各成分对应靶点,结合肝癌的疾病靶点,筛选出59个交集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建立成分-靶点网络(C-T)、PPi蛋白互作网络、成分-靶点-通路网络(C-T-P)。网络拓扑学结果分析得到4种核心成分可能在青钱柳治疗肝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预测结果得到AKT1、EGFR、ESR1等16个核心靶点是青钱柳是治疗肝癌的潜在靶蛋白。癌症通路(hsa05200)、PI3K-Akt信号通路(hsa04151)、Micro RNAs in cancer(hsa04151)和Proteoglycans in cancer(hsa05205)等多个具有与肝癌相关的靶蛋白通路可能被证明是肝癌发展的关键途径。
臧莉[4](2021)在《大叶冬青叶中27-O-p-(E)-coumaroyl ursolic acid抑制乳腺癌细胞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考察大叶冬青叶中三萜类化合物27-O-p-(E)-coumaroyl ursolic acid(27-CAUA)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干预细胞程序性死亡通路的研究。方法:采用MTT法比较27-CAUA对不同乳腺癌细胞系和正常乳腺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观察27-CAUA对不同乳腺癌细胞系和正常乳腺细胞的形态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7-CAUA对细胞内蛋白EGFR、Her2、LC3A/B、BRUCE及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与定位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7-CAUA对细胞内蛋白Her2及LC3A/B的表达及27-CAUA对乳腺癌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m RFP-GFP-LC3串联荧光蛋白腺病毒感染乳腺癌细胞,观察27-CAUA对乳腺癌细胞自噬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1.27-CAUA对MDA-MB-468、MDA-MB-435S及HCC1806细胞生长均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对正常人体乳腺细胞MCF-10A,随剂量增加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2.EGFR蛋白检测结果显示,人乳腺细胞MCF-10A EGFR表达,MAD-MB-468细胞EGFR过表达,MDA-MB-435S细胞EGFR低表达,HCC1806细胞EGFR不表达。3.27-CAUA干预MDA-MB-468细胞和HCC1806细胞中Her2位置迁移,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通路变化。4.27-CAUA可诱导HCC1806细胞BRUCE及LC3A/B表达,经腺病毒转染后的细胞出现明显的自噬体-溶酶体的融合,表明27-CAUA可诱导HCC1806细胞自噬溶酶体形成。27-CAUA不能诱导MDA-MB-468细胞自噬溶酶体的形成。5.27-CAUA可诱导MDA-MB-468细胞Cleaved Caspase-3表达的增加。Annexin-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27-CAUA可诱导MDA-MB-468细胞凋亡,27-CAUA无促进HCC1806细胞凋亡作用。结论:1.大叶冬青叶中三萜类化合物27-CAUA以剂量依赖性方式诱导乳腺癌细胞MDA-MB-468、HCC1806及MDA-MB-435S程序性死亡。2.27-CAUA可促进EGFR过表达乳腺癌细胞Her2的转移,也可促进EGFR不表达乳腺癌细胞Her2的转移,但移动方向受EGFR影响。3.27-CAUA诱导Her2的位移导致不同乳腺癌细胞出现程序性死亡,且导致乳腺癌细胞程序性死亡通路发生变化。
杨建萍[5](2021)在《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扶阳通痹基本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作为风湿免疫性疾病,属于临床难治病,是现代医学界的难题之一,也是中医药研究的重点。中医药辨治RA历史悠久、手段多样、经验丰富、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1,2]。郭立中教授临床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着重从阳气立论,不仅着眼于病证本身,更关注人体正气和预后的长远疗效。郭教授辨治的RA患者远期疗效显着,特色鲜明,有必要对其辨治RA的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研究目的:(1)系统挖掘和整理郭立中教授临床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学术思想。(2)从网络药理学角度阐明郭教授扶阳通痹治法方药(即扶阳通痹基本方)的可能取效机制。研究方法:(1)门诊收集和整理郭立中教授2013年3月—2020年1月门诊诊治的所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案,根据RA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得到70例344诊次病案信息,建立病案数据库,运用频次频率分析、内外关联规则和K-均值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病案中症状、舌象、脉象、病机、病理因素、方药之间的规律,并结合郭立中教授本人意见,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2)运用现代网络药理学的手段,对郭立中教授辨治RA的扶阳通痹基本方(“人机结合”研究所得)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探讨其取效的可能内在机制。研究结果:(1)郭立中教授辨治的RA患者病案数据挖掘结果:①本研究共纳入70例344诊次RA患者病案,其中男性患者12例(占17.14%),共计58诊次(占16.86%);女性患者58例(占82.28%),共计286诊次(83.14%),女性RA患者和诊次远远高于男性。②RA发病的高发年龄主要有两个阶段:50-69 岁,频次为 199(占 57.84%);30-49 岁,频次为 114(占 33.13%)。③RA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四肢多发关节疼痛、失眠、畏寒、口干不欲饮、疲劳、咳嗽、自汗、便溏,其频次(频率)分别是131(占38.08%)、120(占34.88%)、89(占 25.87%)、75(占 21.80%)、74(占 21.51%)、74(占 21.51%)、56(占16.28%)和52(占15.12%)。④RA患者主要舌象为质淡红、质红、质暗红、苔薄白、苔白腻、齿痕舌、苔黄腻、苔白黄腻和苔少,其频次(频率)分别为 112(占 32.56%)、100(占 29.07%)、92(占 26.74%)、70(占 20.35%)、68(占 19.77%)、47(占 13.66%)、43(占 12.50%)、24(占 6.98%)和 20(占5.81%)。⑤RA患者的主要脉象有紧、滑、弱、细、沉、虚、浮和弦,其频次(频率)分别为 171(占 49.71%)、118(占 34.3%)、113(占 32.85%)、102(占 29.65%)、96(占 27.91%)、77(占 22.38%)、52(占 15.12%)和 31(占9.01%)。⑥RA临床最为常见的病机证候有寒湿凝滞、气血痹阻、筋骨失养、阳虚气弱、肝肾阳虚和阳虚寒凝,其频次(频率)分别为143(占41.57%)、85(占 24.71%)、73(占 21.22%)、68(占 19.77%)、58(占 16.36%)和 42(占12.21%)。⑦虚、寒、湿、瘀、痰是RA最为常见的病理因素,其频次(频率)分别为 259(75.29%)、219(63.66%)、178(51.74%)、125(36.34%)和 41(11.92%)。⑧RA患者所有诊次病案中共计出现中药130种,其中最为常用的中药有炙甘草、附子、淫羊藿、生姜、朱茯神、桂枝、油松节、杜仲、砂仁、白术、黄芪、苍术、威灵仙,巴戟天、刺五加和当归等,其频次(频率)依次是325(94.48%)、282(81.98%)、276(80.23%)、257(74.71%)、228(66.28%)、222(64.53%)、192(55.81%)、188(54.64%)、183(53.20%)、164(47.67%)、149(43.31%)、142(41.28%)、102(29.65%)、94(27.33%)、89(25.87%)和78(22.67%),以温阳、理气健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和补肾添精功效的中药为主。⑨症状内关联规则研究显示:失眠与纳差,畏寒与失眠,失眠与四肢多发关节疼痛,畏寒与四肢多发关节疼痛等症状组合关联度较高。⑩舌象组合关联度较高的有:苔薄腻与质暗红,舌体胖大与质淡红,苔薄白腻与质淡红等。(11)脉象关联度较高的组合有:脉沉与脉弱,脉细与脉紧,脉沉与脉滑等。(12)病机证候关联度较高的组合有:肝肾阳虚与寒湿凝滞,寒湿凝滞与气血痹阻,气血痹阻、寒湿凝滞与肝肾阳虚等。(13)最常用的病理因素组合有寒、虚、湿、瘀等。(14)最常用的药物组合有附子、桂枝、炙甘草、生姜、淫羊藿,两两之间有较高的关联性。(15)郭教授临床常用的治法有:补阳气、强筋骨,助阳温通、化痰止咳、宣痹止痛,补益肝肾、祛风除湿、疏筋强骨,补益心脾、温潜浮阳、交通心肾,理气畅中祛痹,祛风湿散寒、补肝肾强筋骨、通经络止痹痛,温通解表、散寒祛湿,扶阳添精等8个聚类治法。(16)郭教授临床从扶阳辨治类风关的基本方:扶阳通痹基本方,由附子、淫羊藿、桂枝、生姜和炙甘草组成。(2)以郭教授常用的扶阳通痹基本方(FYTBF,药物组成:附子、淫羊藿、桂枝、生姜和炙甘草)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研究后可知:①扶阳通痹基本方共含有140个有效化合物成分。②扶阳通痹基本方有效成分可以作用104个靶点,扶阳通痹基本方和RA的交集基因靶点有68个,Degree值较高的有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白细胞介素-6(IL-6)、VEGFA、CASP3等靶基因。③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机制可能和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DNA结合转录激活物活性、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核受体活性、配体激活转录因子活性和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因素有关。④KEGG生物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机制,可能与乙型肝炎、前列腺癌、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细胞凋亡通路、胰腺癌、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研究结论:(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中老年女性为主;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四肢多发关节疼痛、失眠、畏寒、口干不欲饮、疲劳、咳嗽、自汗、便溏、舌(淡)红、脉紧等;症状涉及肢体关节、肝肾、心(神)、肺系和脾胃系统症状;病性总属本虚标实,阳虚气弱、肝肾阳虚为本虚,寒湿凝滞、气血痹阻为标实;治疗上遵循“建极先建中,建中先拨通”治分次第的医学理念,温通解表、散寒祛湿法等八法循序渐进,各有侧重,主次分明;用药上以温通阳气祛寒湿、温补阳气、活血通络等药物为主;附子、(生、干、炮)姜等用量打破常规,高效且无毒。(2)网络药理学研究显示,扶阳通痹基本方(FYTB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调控的结果。扶阳通痹基本方中140个活性成分(如山柰酚、槲皮素等)多数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生物功能,可交叉调控RA相关的68个靶点,通过影响各类转录因子活性,可以直接或间接调控炎症通路(如NF-kB信号通路、IL-6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凋亡通路(如TP53信号通路、AGE-RAGE 通路等)。
高沙尔·卡依尔哈力,热子亚·麦麦吐逊,祖丽皮亚·玉努斯[6](2021)在《地锦草内生细菌多样性、拮抗及促生特性测定》文中认为【背景】植物内生细菌既能抑制病原菌对植物的侵染,也具有促生作用。分离具有拮抗和促生活性的内生细菌可为开发微生物菌肥提供理论依据。【目的】筛选内生细菌中的优势拮抗、促生菌种资源。【方法】以地锦草为材料,采用4种分离培养基分离该植物内生细菌,通过形态特征以及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内生细菌的分类归属。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内生细菌对棉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的拮抗活性。通过固氮、解磷、产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产铁载体能力等指标初步检测地锦草内生细菌的促生活性。【结果】共分离到133株内生细菌,分属于4门5纲8目13科25属,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门(52.63%),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占15.79%。发现有8株菌相似性小于98.65%,可能为潜在新物种。拮抗活性结果表明,22株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菌株DHL56、DHN17、DHP3、DHP8对这3种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均为芽孢杆菌属。菌株DHP8抑制作用最强,对棉花立枯丝核菌、小麦赤霉病菌抑制率分别为73.80%、71.25%,对玉米小斑病菌抑制率为61.70%。促生潜力结果表明,76株菌具有固氮能力;19株菌具有解磷能力;37株菌能产吲哚乙酸,菌株DHL55产吲哚乙酸的量达到105.67mg/L;7株菌能合成铁载体。其中有9株菌同时有固氮、解磷、产吲哚乙酸能力;菌株DHP8具有固氮、解磷、合成铁载体能力。DHP8不仅具有一定促生潜力,还对棉花立枯丝核菌、小麦赤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需进一步研究。【结论】地锦草内生细菌种类丰富,获得多株具有优良拮抗和促生活性的菌株,为进一步开发微生物农药及菌肥资源提供新的菌株材料。
李小锦[7](2020)在《铁皮石斛内生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植物内生菌是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放线菌是活性天然产物的重要产生菌,因此,植物内放线菌作为微生物资源开发具有很大潜能。铁皮石斛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其内生放线菌与宿主之间可能会发生水平基因转移或基因重组,从而使内生放线菌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生理活性物质。因此,本研究以铁皮石斛植物内生放线菌为研究对象,对其次级代谢产物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本研究以河北省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与应用实验室分离、保藏的13株铁皮石斛内生放线菌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13株供试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3株供试菌株中,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有6株,假诺卡氏属(Pseudonocardia)4株,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1株,分枝酸杆菌属(Mycolicibacter)1株,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1株,表明铁皮石斛内生放线菌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对供试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α-葡萄糖苷酶、乳腺癌MCF-7细胞系、病原指示菌抑制活性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有6株供试菌株表现出对α-葡萄糖苷酶50%以上的抑制活性,2株菌株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在70%以上,7株菌株表现出对乳腺癌MCF-7细胞40%以上的抑制率,有12株供试菌株至少抑制一种病原指示菌,其中,2055473、205518-1、205524、205527表现出较强广谱抑菌活性,总的来看,供试菌株对病原细菌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病原真菌。综合三种活性测定结果来看,有10株内生放线菌同时具有两种及两种以上活性,其中链霉菌属的活性优于其它属的供试菌株,其活性物质值得深入研究。综合活性结果和活性菌株次级代谢产物初步分析,选定了一株活性较好且次级代谢产物丰富的链霉属菌株205527作为出发菌株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通过HPLC检测化合物峰的紫外特征吸收,确定利用F发酵培养基对其进行批量发酵,利用发酵罐发酵,共得到发酵产物145 L,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旋蒸浓缩,得到粗提物浸膏30.63g。利用薄层层析、凝胶柱层析、Biotage快速制备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浸膏进行分离、纯化,分纯的化合物用1H-NMR、13C-NMR、和LC-MS进行结构鉴定,最终得到4个活性化合物,化合物分别为4-N-羟基-1-N-甲基-3-E-苯亚甲基-6-E-亚异丁基-2,5-哌嗪二酮、1H-吡咯-2-甲酰胺、(3Z,6E)-1-N-甲基-3-苯亚甲基-6-(2S-甲基-3-羟丙基)-哌嗪-2,5-二酮和水杨酰胺。
马曼迪[8](2020)在《藜杀虫活性成分追踪及应用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植物藜(Chenopodium album Lin.)为研究对象,以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 Kaltenbach)为目标害虫,以萝卜蚜的触杀率和拒食死亡率为目标指数,研究植物藜对蚜虫的杀虫活性,拓展新的植物源农药源。研究通过对植物藜初步萃取分离并筛选出活性较高的萃取相;对这一萃取相进一步柱分离,确定出植物藜杀虫活性物质所在馏分位置;对该馏分用液质联用(UPLC-Q-TOF-MS)进行成分分析,推断出植物藜杀虫的主要化学成分。研究参照国家标准,将植物藜乙醇提取物配置成乳油制剂,筛选出合适的溶剂、乳化剂类型和添加量、适宜的原药含量,最终确定出乳油制剂的配方,并对配置的乳油制剂杀虫活性进行检测。结论如下:采用液-液分配萃取法对植物藜乙醇粗提物进行连续等量萃取,获得石油醚萃取相(P-Fr),氯仿萃取相(C-Fr),乙酸乙酯萃取相(E-Fr),正丁醇萃取相(B-Fr)和水相(W-Fr)。测定各萃取相对萝卜蚜的触杀率和拒食率,结果表明:正丁醇萃取相的杀虫活性最为显着,对蚜虫表现出很强的触杀和拒食作用;在100mg/m L浓度下,处理72h后,藜正丁醇萃取相对萝卜蚜的校正死亡率为98.36%、平均拒食率为83.33%,72 h的毒力回归方程y=4.775+1.029x,半数致死浓度LC50=1.654 mg/m L。对植物藜正丁醇萃取相进行大孔树脂柱层析初级分离,得到0%乙醇馏分、10%乙醇馏分、30%乙醇馏分、50%乙醇馏分、70%乙醇馏分、90%乙醇馏分,共6个馏分;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10 mg/m L浓度下各馏分对萝卜蚜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10 mg/m L,处理72 h后,90%乙醇馏分的校正死亡率达到95.12%,生物活性显着高于其它馏分。因此,植物藜杀虫活性物质主要富集在90%乙醇馏分。对活性最高的90%乙醇馏分进行柱层析细分离,得到FrⅠ-FrⅤ共5个馏分。通过对各馏分进行触杀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5 mg/m L,处理72 h后,FrⅤ馏分的校正死亡率达到97.15%,生物活性显着高于其它馏分;FrⅤ馏分经UPLC-Q-TOF-MS进行进一步的成分分析,其主要的化学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bis(2-ethylhexyl)phthalate,DEHP)和N-异丁基十八碳-2E,4E-二烯酰胺(N-Isobutyl-(2E,4E)-octadecadiena-mide)。以植物藜乙醇提取物为原药进行植物源农药乳油制剂的配制,配置标准参照国家同类标准,组成为:15%藜乙醇提取物、20%吐温-80、19.5%二甲基酰胺和无水乙醇(添加至100%);在1g乳油稀释500倍后,仍可以对萝卜蚜达到接近50%的校正死亡率。因此,试验配制的乳油制剂对萝卜蚜具有一定的触杀效果。
杨星[9](2020)在《山豆根内生真菌TRXY-46抑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文中提出植物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是指在植物的组织和器官中度过全部或部分生命历程,且对宿主不会明显致病的真菌。多数内生真菌不仅能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而且产生的代谢产物多数有新颖的结构,是新型天然药物和新型无公害农药的关键来源。山豆根是豆科槐属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富含生物碱、多糖以及黄酮类化合物,有消炎、抑制肿瘤以及抑菌等药理活性。目前国内外对山豆根内生真菌代谢产物鲜有研究。三七炭疽病、根腐病和黑斑病是三七栽培时的主要病害,影响严重了三七药材的质量。而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越南槐部分内生真菌对三七3种病原菌均有一定抑制活性。基于此,本文以三七3种病原菌为靶标菌,选择越南槐中抑菌活性较好的内生真菌菌株进行活性测试和形态学初步鉴定,并对其中抑菌活性最强的菌株TRXY-46的抑菌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选择23株有较好活性的越南槐内生真菌菌株测试抑制三七的3种病原菌的活性,共有5株菌株对三七的3种病原菌抑制率都大于50%,具有潜在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2)选择5株潜在活性菌株,测试其代谢产物对三七的3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效果,在2 mg/m L时,有2株菌株代谢产物对三七的3种病原菌抑制率都大于90%,分别是TRXY-46和TRPH-87,其中TRXY-46对三七的3种病原真菌抑制率都达到了100%,大于阳性对照(多菌灵),值得深入研究。(3)根据真菌的形态学鉴定结果,初步推断菌株TRXY-46和TRPH-87均是球孢菌属(Rhexocercosporidium sp.)真菌。(4)选择菌株TRXY-46通过大量发酵后,在其固体发酵产物中共分离获得15个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波谱特征以及与相关文献比较,最终确定了15个化合物的结构,没有发现新的天然化合物,但这15个化合物都是第一次从Rhexocercosporidium属内生真菌分离获得的,分别为:异肉豆蔻酸(1),除莠菌素A(2),除莠菌素B(3),除莠菌素F(4),2’-O-demethylherbicidine F(5),cyclo-(L-Tyr-L-Pro)(6),金雀异黄素(7),大豆甙元(8),6,4’-二羟基-7-甲氧基异黄酮(9),4-羟基苯乙酸(10),4-甲氧基苯乙酸(11),胡萝卜苷(12),丁二酸(13),2-羟基苯甲酸(14),二甲基异咯嗪(15)。(5)将分离获得的15个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抑制三七的3种病原菌的活性实验,共有6个化合物显示出一定的抑菌作用,分别是从TRXY-46菌株中分离获得的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4、化合物5、化合物10和化合物11。抗菌活性MIC值在512~32μg/m L之间,抑制三七根腐病病原菌(Fusarium solani)和三七黑斑病病原菌(Alternaria Panax Whetz.)活性最高的为4-羟基苯乙酸(10),其MIC值分别为64μg/m L和32μg/m L,抑制三七炭疽病病原菌(Colletotriehum gloeosporioides)活性最高的为4-甲氧基苯乙酸(11),其MIC值为32μg/m L,跟阳性对照多菌灵的抑制作用比较,这些化合物的抑菌效果都不强,没有表现出开发利用的价值。其他化合物无显示出抑菌活性。
张振[10](2020)在《SH20中药汤剂抑制小鼠GL261胶质瘤生长的体内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建立GL261小鼠脑胶质瘤原位荷瘤模型,观察SH20中药汤剂在体内对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为胶质瘤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及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1.SH20中药汤剂治疗胶质瘤的临床疗效观察:SH20中药汤剂是一种由白花蛇舌草、黄芪等20种中草药组成的复方制剂,源于临床收治的一例WHO Ⅳ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我们回顾并收集了该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定期临床随访、影像学复查,完善分子病理基因检测,进一步分析和探讨SH20中药汤剂的有效性及研究价值。2.GL261小鼠脑胶质瘤原位荷瘤模型的建立:所有小鼠采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随后将小鼠以颅骨水平位固定于立体定向头架上,取小鼠前囟向前1.5mm,向侧方1.5mm处为肿瘤接种部位,用颅骨钻打孔,然后用钝头的10 μl注射器将原代培养的GL26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10万/ul)沿骨孔垂直缓慢插入小鼠脑内,接种完毕后采用外科缝线缝合小鼠头部皮肤切口,密切观察小鼠接种后表现。小鼠在接种胶质瘤细胞10天后,随机选择三只解剖取脑肉眼观察、冰冻切片、HE染色,以确定脑胶质瘤模型构建成功。3.SH20中药汤剂治疗GL261恶性胶质瘤:将小鼠分为五组:a空白对照组、b模型对照组、c SH20中药汤剂低剂量治疗组、d SH20中药汤剂高剂量治疗组、e替莫唑胺治疗组。接种后标记小鼠,a组和b组小鼠在接种7天后的第8-21天,灌胃蒸馏水0.3ml/只/日;c组小鼠在肿瘤细胞接种后的第8-21天,通过灌胃给予SH20单倍药液(0.3ml/只/日)治疗;d组小鼠在肿瘤细胞接种后的第8-21天,通过灌胃给予SH20三倍药液(0.3ml/只/日)治疗;e组小鼠在接种胶质瘤细胞后的第8-21天,通过灌胃给予新鲜配制的替莫唑胺(25mg/kg/d)进行治疗。每天定时定量给药,观察小鼠一般情况,记录进食量、体重,接种21天后将每组半数小鼠眼球取血,检测血细胞及肝肾功能变化,然后断头处死。4.将处死小鼠取脑行肉眼观察、HE染色,计算肿瘤大小、抑瘤率,未处死的剩余小鼠继续饲养统计中位生存期。结果 1.SH2O中药汤剂抑制了患者脑肿瘤生长,并有效延长了其无进展生存期。2.成功构建GL261小鼠脑胶质瘤原位荷瘤模型。3.各组小鼠在接种术后早期均出现进食量及体重下降,经给药治疗一周后,空白对照组、SH2O中药低剂组、替莫唑胺组小鼠进食量和体重均开始增加,但SH2O组中药高剂量及、模型对照组小鼠进食量和体重增长缓慢。替莫唑胺组小鼠与其他各组比较白细胞数量下降明显(P<0.05),血小板计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着,而与其他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SH20中药组与空白对照和模型对照组比较,ALT明显降低(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着差异。SH2O中药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AST明显降低(P<0.05)。SH20中药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ST降低明显(P<0.05),其余组间AST无明显差异。各组之间BUN、Cr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结果无统计学意义。4.脑组织切片HE染色可见模型对照组小鼠肿瘤细胞核大深染,细胞排列紧密,呈梭形或不规则样;治疗组细胞核染浅,细胞排列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稀疏。SH20中药汤剂组、替莫唑胺组脑肿瘤体积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治疗组之间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间肿瘤抑制率比较,TMZ组最高,SH2O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SH2O中药汤剂低剂量组及替莫唑胺组小鼠生存期较模型对照组均显着延长(P<0.05),而SH2P中药汤剂高剂量组小鼠较模型对照组生存时间未见明显延长(P>0.05)。结论 1.通过临床病例观察提出本课题假说:SH2O中药汤剂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安全有效,能够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2.SH2O中药汤剂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荷瘤小鼠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表明SH2O中药汤剂具备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3.SH2O中药汤剂相比传统TMZ安全性较高,但过高剂量可导致小鼠进食量减少及体重下降。4.SH20中药汤剂能够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但高剂量SH20中药汤剂不利于生存期延长。
二、中日学者从雷公藤中分离出消炎物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日学者从雷公藤中分离出消炎物质(论文提纲范文)
(1)鹅不食草通过抑制DNA损伤修复通路增敏肺癌化疗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研究背景 |
一、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 |
二、化疗耐药机制研究 |
第二节 中药抗肿瘤及鹅不食草研究概况 |
一、中药抗肿瘤研究概况 |
二、鹅不食草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ECM通过抑制DNA损伤修复通路增敏肺癌化疗的体外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节 ECM通过抑制DNA损伤修复通路增敏肺癌化疗的体内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讨论 |
第三节 ArnC通过抑制DNA损伤修复通路逆转肺癌化疗耐药的机制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讨论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2)滋肾丸干预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糖尿病肾病炎症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主要参与成分 |
3 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主要信号转导通路 |
4 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中医病机与辨证 |
5 中医药干预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 |
6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现代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滋肾丸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滋肾丸的源流与命名 |
3 滋肾丸的方证与方义 |
4 滋肾丸的制方与化裁 |
5 滋肾丸的名家应用经验 |
6 滋肾丸的临床应用研究 |
7 滋肾丸的现代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滋肾丸干预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实验二 滋肾丸干预高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实验三 滋肾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资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青钱柳化学成分分离、网络药理学和三萜类化合物合成通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青钱柳研究概述 |
1.1.1 青钱柳的生物学特性与资源概况 |
1.1.2 青钱柳叶片的化学成分研究 |
1.1.3 青钱柳叶片提取物的药理活性研究 |
1.2 网络药理学研究现状 |
1.2.1 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 |
1.2.2 网络药理学研究现状 |
1.2.2.1 网络药理学应用于中药治疗糖尿病机制 |
1.2.2.2 网络药理学应用于中药治疗肝癌机制 |
1.2.2.3 网络药理学应用于中药治疗其它疾病的研究 |
1.3 植物三萜类化合物合成通路研究现状 |
1.4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青钱柳化学成分分离 |
2.1 仪器、试剂和材料 |
2.1.1 仪器 |
2.1.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2 实验部分 |
2.2.1 青钱柳叶乙酸乙酯部分的提取 |
2.2.2 青钱柳叶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分离 |
2.2.2.1 组分Fr.1 的分离 |
2.2.2.2 组分Fr.2 的分离 |
2.2.2.3 组分Fr.3 的分离 |
2.2.2.4 组分Fr.4 的分离 |
2.2.2.5 组分Fr.5 的分离 |
2.2.3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2.3 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 |
2.3.1 化合物QQL-1 |
2.3.2 化合物QQL-2 |
2.3.3 化合物QQL-3 |
2.3.4 化合物QQL-4 |
2.3.5 化合物QQL-5 |
2.3.6 化合物QQL-6 |
2.3.7 化合物QQL-7 |
2.3.8 化合物QQL-8 |
2.3.9 化合物QQL-9 |
2.3.10 化合物QQL-10 |
2.3.11 化合物QQL-11 |
2.3.12 化合物QQL-12 |
2.3.13 化合物QQL-13 |
2.3.14 化合物QQL-14 |
2.3.15 化合物QQL-15 |
2.3.16 化合物QQL-16 |
2.3.17 化合物QQL-17 |
2.3.18 化合物QQL-18 |
2.4 讨论 |
第3章 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组学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RNA-seq测序 |
3.2.2 不同发育时期青钱柳叶三萜含量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发育时期青钱柳叶三萜含量变化 |
3.3.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3.3 .青钱柳叶片三萜生物合成的途径预测 |
3.4 讨论 |
第4章 青钱柳三萜类化学成分抗糖尿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流程 |
4.1.2 软件与数据库 |
4.1.3 三萜活性成分的收集和筛选 |
4.1.4 三萜活性成分靶点预测 |
4.1.5 三萜成分抗糖尿病相关靶点的收集及筛选 |
4.1.6 三萜成分抗糖尿病的C-T网络构建 |
4.1.7 三萜成分潜在抗糖尿病的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 |
4.1.8 三萜成分潜在抗糖尿病靶点的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 |
4.1.9 三萜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的网络构建 |
4.1.10 分子对接实验 |
4.2 实验结果 |
4.2.1 活性成分筛选结果 |
4.2.2 三萜成分的潜在抗肿瘤靶点的筛选 |
4.2.3 三萜成分抗糖尿病的C-T网络构建结果分析 |
4.2.4 PPi网络的构建结果分析 |
4.2.5 三萜成分抗糖尿病潜在靶点GO富集结果分析 |
4.2.6 三萜成分抗糖尿病潜在靶点KEGG通路富集结果分析 |
4.2.7 三萜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的网络构建结果分析 |
3.2.8 分子对接实验 |
4.3 讨论 |
第5章 青钱柳黄酮类化学成分抗肝癌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软件与数据库 |
5.1.2 化合物的选择 |
5.1.3 成分靶点预测 |
5.1.4 抗肝癌相关靶点的收集及筛选 |
5.1.5 “成分-靶点”网络的构建 |
5.1.6 PPi网络构建 |
5.1.7 黄酮成分潜在抗肝癌靶点的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 |
5.1.8 黄酮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的网络构建 |
5.1.9 分子对接实验 |
5.2 实验结果 |
5.2.1 黄酮成分筛选结果 |
5.2.2 黄酮成分潜在抗肝癌靶点的筛选 |
5.2.3 黄酮成分抗肝癌的C-T网络构建结果分析 |
5.2.4 PPi网络的构建结果分析 |
5.2.5 黄酮成分抗肝癌潜在靶点GO富集结果分析 |
5.2.6 潜在抗肝癌靶点KEGG通路富集结果分析 |
5.2.7 黄酮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的网络构建结果分析 |
5.2.8 分子对接实验 |
5.3 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4)大叶冬青叶中27-O-p-(E)-coumaroyl ursolic acid抑制乳腺癌细胞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实验流程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药物 |
1.3 主要试剂 |
2 主要实验设备和仪器 |
3 主要溶液配制 |
4 实验方法 |
4.1 细胞培养 |
4.2 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 |
4.3 显微观察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和乳腺癌细胞MDA-MB-468、HCC1806的细胞形态 |
4.4 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蛋白表达 |
4.5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蛋白表达 |
4.6 mRFP-GFP-LC3串联荧光蛋白腺病毒感染细胞以验证自噬的发生 |
4.7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27-CAUA对多种乳腺癌细胞及正常人体乳腺细胞增殖的影响 |
2 27-CAUA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
3 不同乳腺癌细胞系EGFR的表达 |
3.1 免疫荧光法检测四株细胞EGFR的表达 |
3.2 流式细胞术检测四株细胞EGFR的表达 |
4 27-CAUA对乳腺癌细胞中EGFR的影响 |
4.1 免疫荧光法检测 |
4.2 流式细胞术检测 |
5 27-CAUA对乳腺癌细胞中Her2转移的影响 |
5.1 免疫荧光法检测27-CAUA对乳腺癌细胞中Her2的影响 |
5.2 流式细胞术检测27-CAUA对乳腺癌细胞中Her2的影响 |
5.3 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刺激条件下乳腺癌细胞中Her2的变化 |
6 27-CAUA对乳腺癌细胞自噬的影响 |
6.1 27-CAUA调节自噬抑制剂BRUCE/Apollon对细胞中LC3 的影响 |
6.2 EGFR的表达对自噬过程中LC3的影响 |
6.3 mRFP-GFP-LC3串联荧光蛋白腺病毒标记自噬的发生 |
7 27-CAUA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7.1 流式细胞术检测27-CAUA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7.2 27-CAUA对乳腺癌细胞中Caspase-3的影响 |
讨论 |
1 大叶冬青叶中三萜类化合物27-CAUA对多种乳腺癌细胞及正常乳腺细胞抑制作用研究 |
2 大叶冬青叶中三萜类化合物 27-CAUA 对乳腺癌细胞中 Her2 的影响 |
3 大叶冬青叶中三萜类化合物 27-CAUA 对乳腺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三萜类化合物抗乳腺癌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扶阳通痹基本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与文献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1.1 流行病学调查 |
1.2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1.3 RA的临床诊断 |
1.4 RA的西医治疗 |
1.4.1 治疗原则 |
1.4.2 一般治疗 |
1.4.3 药物治疗 |
1.4.4 免疫净化 |
1.4.5 外科治疗 |
1.4.6 功能锻炼 |
2 中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2.1 RA的中医病名探讨 |
2.2 RA的病因病机研究 |
2.2.1 病因研究 |
2.2.2 病机研究 |
2.3 RA的中医治疗 |
2.3.1 辨证分型论治 |
2.3.2 辨证分期论治 |
2.3.3 成方及验方治疗 |
2.3.4 中成药和中药制剂治疗 |
2.3.5 针灸治疗 |
2.3.5.1 针刺治疗 |
2.3.5.2 艾灸治疗 |
2.3.5.3 耳针治疗 |
2.3.6 推拿治疗 |
2.3.7 药浴、热敷 |
2.3.8 穴位贴敷 |
2.3.9 穴位注射疗法 |
2.3.10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
2.3.11 中医调护 |
3 述评 |
第二部分 郭立中教授辨治RA的病案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案资料来源 |
2.2 疾病诊断标准 |
2.3 病案纳入标准 |
2.4 病案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案信息采集 |
3.2 病案信息预处理 |
3.3 病案数据处理方法 |
3.3.1 郭教授辨治RA病案数据库的建立 |
3.3.2 病案数据清理 |
3.3.3 病案数据术语规范化 |
3.4 病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 |
3.5 病案数据挖掘方法 |
4 结果 |
4.1 病案一般情况 |
4.1.1 性别比例分布 |
4.1.2 年龄频次频率分布 |
4.2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4.3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
4.4 脉象频次频率分布 |
4.5 病机证候频次频率分布 |
4.6 病理因素频次频率分布 |
4.7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4.8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4.8.1 内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4.8.1.1 临床症状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2 舌象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3 脉象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4 病机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5 病理因素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6 药物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2 外关联规则结果 |
4.8.2.1 临床症状与舌象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2 临床症状与脉象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3 临床症状与病机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4 临床症状与病理因素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5 临床症状与药物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6 脉象与病机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7 脉象与药物外关联规则项集 |
4.9 K-均值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4.9.1 病机证候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4.9.2 药物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4.9.3 病机证候与药物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阳气多伤的时代背景 |
5.2 阳气不足、寒湿凝滞在类风湿关节炎形成中的作用 |
5.3 “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
5.3.1 一般情况 |
5.3.2 临床症状 |
5.3.3 舌象 |
5.3.4 脉象 |
5.3.5 病机与辨证 |
5.3.6 病理因素 |
5.3.7 聚类处方与治法 |
5.3.8 扶阳通痹基本方释义 |
5.3.9 常用中药与配伍 |
5.3.9.1 单味中药 |
5.3.9.2 药对 |
5.3.9.3 附子用量与减毒 |
第三部分 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扶阳通痹基本方的有效成分筛选 |
1.2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预测 |
1.3 RA的疾病相关靶点检索 |
1.4 绘制RA和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靶点Veen图 |
1.5 构建“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网络关系图 |
1.6 构建蛋白质互作关系网络及筛选核心靶点蛋白 |
1.7 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 结果 |
2.1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活性成分 |
2.2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 |
2.3 RA的疾病相关靶点 |
2.4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靶点和RA疾病相关靶点Veen图 |
2.5 扶阳通痹基本方的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的网络图 |
2.6 绘制PPI关系图和barplot图 |
2.7 GO与KEGG富集功能分析 |
3 讨论 |
3.1 中药活性成分分析 |
3.2 关键蛋白和靶基因分析 |
3.3 KEGG通路分析 |
第四部分 典型病案选 |
1 寒湿凝滞,气血痹阻案 |
2 阳虚阴浮,心肾不交案 |
3 痰湿凝滞,气血痹阻案 |
4 阳虚寒凝,气血不畅案 |
5 心脾阳虚,血不养神案 |
6 阳虚气弱,筋骨失养案 |
7 肝肾阳虚,寒湿凝滞案 |
8 阳虚水停,寒湿凝滞案 |
9 阳虚感寒,痰湿内伏案 |
10 湿热瘀阻,气血不畅案 |
结论 |
本论文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1 不足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缩写语表 |
附表2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3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4 病机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5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6 药物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
附表7 病机系统聚类分析位点结构 |
附表8 病机与药物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
附表9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列表 |
附表10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作用靶点 |
附表11 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可能关键靶标列表 |
附表12 PPI中关键靶蛋白Degree值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地锦草内生细菌多样性、拮抗及促生特性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 |
1.2.2 内生拮抗菌株的筛选 |
1.2.3 内生细菌促生潜力研究 |
(1)内生固氮细菌的筛选 |
(2)内生溶磷细菌的筛选 |
(3)产吲哚乙酸内生细菌的筛选 |
(4)合成铁载体内生细菌的筛选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分析 |
2.2 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 |
2.3 地锦草内生细菌促生潜力研究 |
2.3.1 具有固氮作用内生细菌的筛选 |
2.3.2 具有溶磷能力内生细菌的筛选 |
2.3.3 产吲哚乙酸菌株的筛选 |
2.3.4 合成铁载体细菌的筛选 |
3 讨论与结论 |
(7)铁皮石斛内生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铁皮石斛 |
1.2 植物内生菌 |
1.3 植物内生放线菌研究进展 |
1.3.1 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 |
1.3.2 植物内生放线菌生物活性多样性 |
1.4 铁皮石斛内生菌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13株铁皮石斛内生放线菌系统发育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16 S r RNA基因的扩增 |
2.3 实验结果 |
2.3.1 13 株内生放线菌16S r RNA基因PCR扩增结果: |
2.3.2 13 株内生放线菌种属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2.3.3 13 株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皮石斛内生放线菌活性测定 |
3.1 实验材料 |
3.1.1 供试材料 |
3.1.2 培养基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菌株的发酵和处理 |
3.2.2 α-葡萄糖苷酶提取 |
3.2.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测定 |
3.2.4 乳腺癌MCF-7 肿瘤细胞抑制活性测定 |
3.2.5 病原指示菌抑制活性测定 |
3.2.6 活性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初步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活性测定结果 |
3.3.2 活性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的初步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菌株205527 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
4.1 实验材料 |
4.1.1 供试内生放线菌菌株 |
4.1.2 指示菌 |
4.1.3 培养基 |
4.1.4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菌株的发酵和处理 |
4.2.2 次级代谢产物分离纯化 |
4.2.3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4.3 实验结果 |
4.3.1 分离纯化结果 |
4.3.2 纯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8)藜杀虫活性成分追踪及应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
1.2.1 杀虫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
1.2.2 杀虫植物的活性成分 |
1.2.3 植物源农药作用方式 |
1.2.4 植物源农药剂型概述 |
1.3 植物藜研究概况 |
1.4 试虫简介 |
1.5 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
2 植物藜不同萃取相对萝卜蚜的生物活性筛选 |
2.1 研究材料 |
2.1.1 供试植物 |
2.1.2 供试昆虫 |
2.1.3 试验设备 |
2.1.4 试验溶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植物藜乙醇提取物的制备 |
2.2.2 藜乙醇提取物的萃取分离 |
2.2.3 触杀活性测定 |
2.2.4 拒食活性测定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藜乙醇提取率及萃取产出率比较 |
2.3.2 藜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蚜虫的杀虫活性 |
2.3.3 不同质量浓度下藜正丁醇萃取相对萝卜蚜的触杀活性 |
2.3.4 植物藜不同浓度正丁醇萃取相对萝卜蚜的拒食活性 |
2.4 小结 |
3 植物藜杀虫活性成分追踪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植物 |
3.1.2 供试昆虫 |
3.1.3 试验试剂 |
3.1.4 试验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藜正丁醇萃取相大孔树脂柱层析初步分离与活性测定 |
3.2.2 薄层色谱(TLC) |
3.2.3 高活性馏分硅胶柱层析细分离与活性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藜正丁醇萃取相大孔树脂柱层析初步分离与活性测定 |
3.3.2 薄层色谱检验 |
3.3.3 90%乙醇馏分硅胶柱层析细分离与活性测定 |
3.4 小结 |
4 植物藜杀虫活性成分的鉴定 |
4.1 试验材料 |
4.1.1 供试植物 |
4.1.2 试验试剂 |
4.1.3 试验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色谱检测条件 |
4.2.2 质谱检测条件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植物藜FrⅤ馏分的化学成分定性分析 |
4.4 小结 |
5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制 |
5.1 试验材料 |
5.1.1 供试植物 |
5.1.2 供试昆虫 |
5.1.3 试验试剂 |
5.1.4 试验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植物原药的制备 |
5.2.2 藜乙醇提取物乳油的研制 |
5.2.3 乳油质量检测 |
5.2.4 乳油生物活性测定 |
5.2.5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乳油溶剂筛选 |
5.3.2 乳化剂筛选 |
5.3.3 原药含量的确定 |
5.3.4 乳油配方的确定 |
5.3.5 乳油的质量检测 |
5.3.6 乳油杀虫活性的测定 |
5.4 小结 |
6 结论与说明 |
6.1 结论 |
6.2 说明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山豆根内生真菌TRXY-46抑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现状 |
1.1.1 植物内生真菌的定义 |
1.1.2 植物内生真菌的起源 |
1.1.3 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 |
1.1.4 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学与生态学作用 |
1.1.5 内生真菌活性代谢产物产生机制探索 |
1.1.6 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方法 |
1.1.7 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研究 |
1.2 山豆根的研究现状 |
1.2.1 山豆根的化学成分 |
1.2.2 山豆根的药理活性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豆根内生真菌TRXY-46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供试菌株 |
2.2.2 培养基 |
2.2.3 试剂 |
2.2.4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内生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
2.3.2 菌株对三七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筛选 |
2.3.3 活性内生真菌的发酵 |
2.3.4 代谢产物的提取 |
2.3.5 菌丝代谢产物对三七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2.3.6 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
2.3.7 分离单体化合物的鉴定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2 讨论 |
第三章 单体化合物对三七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供试菌株 |
3.2.2 培养基 |
3.2.3 配制溶液 |
3.2.4 试剂 |
3.2.5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2 讨论 |
第四章 总结 |
4.1 主要结论 |
4.1.1 菌株对3种三七病原菌的拮抗活性 |
4.1.2 菌株代谢产物对3种三七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
4.1.3 菌株TRXY-46和TRPH-87 的形态学鉴定 |
4.1.4 菌株TRXY-46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
4.1.5 单体化合物对三七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3 存在问题与讨论 |
4.3.1 内生真菌的形态鉴定 |
4.3.2 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分离 |
4.3.3 单体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实验 |
4.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10)SH20中药汤剂抑制小鼠GL261胶质瘤生长的体内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SH20中药汤剂治疗胶质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
背景介绍 |
立项依据 |
第二章 SH20中药汤剂抑制胶质瘤生长的体内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及试剂准备 |
1 实验动物及细胞株 |
2 实验设备 |
3 试剂试剂及耗材 |
4 试剂配制 |
方法 |
1 GL261胶质瘤细胞复苏、培养、传代 |
2 构建荷瘤小鼠模型 |
3 鼠脑肉眼观察及切片HE染色观察 |
4 动物分组及给药 |
5 毒性比较 |
5.1 一般情况观察 |
5.2 各组小鼠进食量比较 |
5.3 各组小鼠体重变化 |
5.4 各组小鼠血细胞及肝肾功能比较 |
6 鼠脑肉眼观察及HE染色病理学比较 |
7 荷瘤小鼠肿瘤体积比较 |
8 各组小鼠生存时间比较 |
9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实验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中药有效成分治疗胶质瘤的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中日学者从雷公藤中分离出消炎物质(论文参考文献)
- [1]鹅不食草通过抑制DNA损伤修复通路增敏肺癌化疗的机制研究[D]. 樊湘珍.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滋肾丸干预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及机制研究[D]. 郭晓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青钱柳化学成分分离、网络药理学和三萜类化合物合成通路研究[D]. 林子欣.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大叶冬青叶中27-O-p-(E)-coumaroyl ursolic acid抑制乳腺癌细胞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臧莉. 皖南医学院, 2021
- [5]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扶阳通痹基本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D]. 杨建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地锦草内生细菌多样性、拮抗及促生特性测定[J]. 高沙尔·卡依尔哈力,热子亚·麦麦吐逊,祖丽皮亚·玉努斯. 微生物学通报, 2021(02)
- [7]铁皮石斛内生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D]. 李小锦. 河北大学, 2020(08)
- [8]藜杀虫活性成分追踪及应用的初步研究[D]. 马曼迪. 郑州大学, 2020(02)
- [9]山豆根内生真菌TRXY-46抑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 杨星. 广西大学, 2020(02)
- [10]SH20中药汤剂抑制小鼠GL261胶质瘤生长的体内实验研究[D]. 张振. 扬州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