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亚失去了核均势?(论文文献综述)
李娇娇[1](2021)在《“9·11”事件后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研究》文中指出
江天骄[2](2021)在《美国实战威慑核战略:理论、历史与现实》文中指出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基础的国际防扩散制度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如今却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对于全球防扩散与核裁军进程出现的倒退,美国负有特殊的责任。这突出表现在三个相互关联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问题上。首先,经典核威慑理论并不能充分解释美国矛盾的核战略和防扩散政策。以实战威慑和延伸威慑构成的绝对自由核战略才是长期指导美国核政策实践的根本。其次,通过对20世纪50~60年代的冷战史进行再挖掘可以得知,一般认为的美国核战略在主张核武器用于实战的保守派和主张核武器仅用于威慑的自由派之间摇摆,实际上夸大了自由派对美国核战略的影响。美国在大多数总统任期内将绝对自由核战略作为拱卫其构建战后国际秩序和获得对苏联战略优势的关键。最后,核武器与非核武器的互动是当前核时代的一个显着特征。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传统的核威慑和战略稳定正面临极为复杂的挑战。然而,美国依旧以核常融合、攻防兼备构筑绝对优势,并以新兴技术、跨域威慑确保全面制胜。其结果持续引发由核武器与常规武器互动、谋求技术先发优势以及追求绝对自由所导致的"三元悖论",从而对全球战略稳定和国际防扩散制度产生进一步冲击。
张皓,宗蔚,聂姣[3](2020)在《威慑视角下印度核安全战略中“不首先用核”原则的演变》文中提出"不首先用核"是印度核战略学说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其威慑战略的重要环节,该原则的演变影响着地区和全球核安全局势的走向。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印巴间关系的不确定性,使得印度对"不首先用核"原则产生了诸多质疑和批评,而该原则的存废及其潜在风险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含桀[4](2019)在《核阴云下的南亚版“灵活反应”机制(上)》文中研究说明位于南亚的印度与巴基斯坦均属有核国家,印巴拥有的核武器当量与五个核大国相比小得多。尽管核武器当量小,但是南亚的城市中大量的人口使得任何核攻击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这些城市里人口密集,建筑物不坚固,即使和平时期消防器材也不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一地区任何擦枪走火的事件都足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联系到近期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的交火,对核阴云下南亚版"灵
杨傲[5](2017)在《核军控谈判研究 ——以冷战后美俄核裁军为例》文中研究指明1945年,核武器正式登上了世界舞台并在国际政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冷战期间,伴随着苏联和美国不断地进行核军备竞赛,世界陷入了对核武器的恐惧之中,对于核裁军的呼声也没有停止。苏联解体前,美苏就进行过诸多核军控谈判,并签署了一系列的核军控条约,其中的一部分条约还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冷战的结束。冷战后,美俄两国关于核军控的讨论并没有停止,反而变得日益活跃。随着两国对核武器实质性的削减,国际社会对于核军控也有了新的认识。纵观冷战后美俄两国的核军控发展,不难看出,谈判是其中的核心环节。核军控谈判是一种特殊的外交谈判,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将着重讨论核军控谈判的实施过程、核军控谈判与核威慑理论的关系、首脑参与核军控谈判的重要性以及核军控谈判的特点。本文首先对核军控谈判的内涵进行探讨,阐述了核军控谈判的相关理论。其次通过对冷战后美俄签署的一系列核裁军条约进行梳理,介绍核军控谈判的实施过程,并从不同角度对几个条约进行了评析。而后通过对这些谈判过程加以归纳,结合着外交谈判的一般规律,探讨了核军控谈判的相关特点。最后对于中国未来应如何面对及实施核军控进行了探讨,以期找到参与的新思路。
潘东[6](2016)在《冷战后美国南亚政策的演变》文中研究说明冷战后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就南亚地区而言,1998年印巴两国的核试验使美国核不扩散的目的受到挑战;1999年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发生了自印巴第三次战争以来的严重冲突——卡吉尔冲突,使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遭到破坏;2001年美国发生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9·11事件,而恐怖主义的源头是阿富汗境内的基地组织,南亚由于自身的地理位置——紧邻阿富汗,而且巴基斯坦又与阿富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南亚地区在美国的反恐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同年12月份印度议会遭遇恐怖袭击,印度认定是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组织所为,印巴在美国反恐的关键时期走向战争的边缘使美国的反恐政策面临着挑战;2009年奥巴马上台,此时美国面临着两场战争一场金融危机,此时美国的反恐任务仍没有结束,并且迫切需要摆脱国内危机促进经济发展。同时美国认为在美国将注意放到中东和南亚地区的反恐上面的这段时期,亚太地区迅速崛起使美国的国际地位受到挑战,对此美国提出了阿富巴政策,将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连为一体,促进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国内经济发展和稳定并系统解决恐怖主义;同时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平衡亚太地区的各方面势力,而印度可以在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梳理冷战后美国南亚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发展脉络,分析美国南亚政策演变的原因,观察冷战后这几十年美国南亚政策的走向,美印、美巴的关系经历着怎样的变迁。
任威典[7](2016)在《供给区域安全公共产品:中国参与南亚地区安全合作的新视角》文中提出近年来,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逐渐成为中国外交布局的重要支柱之一。在中国周边外交整体战略中,南亚是东北亚地区外各区域中安全形势最为严峻的,域内各国面临着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的复杂安全局面。受制于地区国家间关系的冲突与对抗、地区合作组织发展程度的滞后、域外国家地区政策的相互矛盾等因素,南亚地区尚未发展出高度机制化、行之有效的地区安全合作进程。南亚地区复杂的安全局面不仅加深了地区内各国的安全困境,同时也对中国有着重大影响。中国与南亚地区有漫长的边境线,南亚地区安全对于中国西部边境的安全与稳定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和特别重大的意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南亚地区的“通道安全”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南亚地区最大的邻国和南亚地区安全的利益相关方,中国有必要参与到南亚地区安全合作进程中去,与区域内国家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南亚安全环境。区域安全公共产品理论为中国参与南亚地区安全合作进程提供了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视角:通过参与南亚地区区域安全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而参与南亚地区安全合作进程,中国与南亚地区各国均可获得一个更好的安全环境。区域安全公共产品是安全层面的区域公共产品,同时也是区域公共产品的最高形态。西欧和东盟合作框架下的区域安全公共产品供给证明,一个行之有效的区域安全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对于维护区域安全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形之下,南亚地区安全局势长期未能得到改善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该地区缺乏一个长期有效的区域安全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一方面,区域安全公共产品内在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特点,有助于保障南亚地区内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有均等享用的机会;另一方面,该产品的“区域性”特征有助于保障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中国以参与供给南亚地区急需的区域安全公共产品的方式参与南亚地区安全合作可以帮助地区内各国应对各类复杂的安全问题、营造更为良好的地区安全环境,保护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同时,以区域安全公共产品的方式参与南亚地区安全合作,对中国公平、公正、有影响力的国家形象之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也在事实层而对个别国家所谓“中国插手地区事务、争夺地区主导权”等消极言论形成了有力的驳斥和反制。
王晓飞[8](2015)在《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研究(1965-2014) ——基于现实主义均势理论的视角》文中提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及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度上面,新加坡虽然是个小国,但却尽显辉煌的成就,发挥出了与它的国土面积及人口数极其不对称的作用力,成为世界上众多小国争相学习的榜样。究其原因,其根本性是在于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后,被誉为新加坡“国父”的李光耀,根据新加坡特有的国情及立足于新加坡特殊的地理环境,并结合当时在美苏争霸下的国际形势,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动向,构建了作为小国新加坡所独具特色的外交战略——大国平衡外交。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是新加坡维护国家安全,拓展国家生存空间,并促进国家加快发展的产物,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同时又呈现出不断的发展性。通过大国平衡外交,新加坡所信守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渐趋被国际社会所接纳,促进了新加坡与区域内及区域外大国之间的关系发展,形成了在政治上的多边参与及经济上的多方卷入的局面。这为现今地区及全球开展相互间在政治上和经济的良性互动,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启示。在冷战期间,在区域内,新加坡借助于印尼与马来西亚对等的关系发展,建立了区域内的大国平衡格局,不仅抑制了印尼及马来西亚的威胁,同时还摆脱了受猜忌的存在状态,进而以东南亚地区一员的身份,融入到了整个东南亚地区;在区域外,新加坡依托于美日的关系发展,填补了英军撤离后的大国真空,同时,又极力地拉入苏联来平衡美日在东南亚的势力发展,通过对中国的借重,平衡了苏联在东南亚的势力影响,牵制了苏联对东南亚的势力扩张,并利用印度的进入,稀释了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从而使得在东南亚地区呈现出区域外大国相互制衡的关系局面,建立了区域外大国平衡的格局,消除了东南亚地区因某个大国做大、做强而雄霸东南亚的政治隐患。在冷战后,新加坡对大国平衡外交战略进行了建设性的发展,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同时,加大了对东南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度,以及针对性地倾注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这为冷战后东盟在维护东盟地区的整体利益、促进东盟成员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助推东盟与中、美、日等区域外大国关系的发展,助以前瞻性的引领。本论文在绪论部分,着重概述该问题研究的意义所在、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内外对该问题的有关研究进展状况,以及本论文所注重的研究方法和所采用的结构样式。除绪论之外,本论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章是整个论文的根基所在,解析大国平衡外交的理论架建、大国平衡外交的内涵与外延及大国平衡外交的生存空间。大国平衡外交需要特定的理论予以支撑,即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均势理论。现实主义均势理论推动了大国平衡外交由理论走向实践,并在实践中向更高的层级发展。大国是大国平衡外交所要涉及的根本性对象,大国问的关系变化,为大国平衡外交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支持。此外,大国平衡外交的存在与发展,则需要一定的条件性。斗而不破的国际社会是大国平衡外交的生存空间,没有相对稳定的国际社会,大国平衡外交只能以虚拟性的存在,从而缺失现实存在的价值性。第二章阐述新加坡实施大国平衡外交的背景因素。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中,国家外交政策的首要原则就是服务于国家利益。显然,一国所采取何种外交政策,与其所处的环境,存在着一定的根源性。新加坡在独立初期,整个国家内外交困而面临生存的脆弱性。如何生存?关系到新加坡能否存在,生存是新加坡整个国家所压倒性的一切。新加坡实施大国平衡外交,是顺应国家生存之要务。第三章分析在冷战期间,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具体运作过程及所取得的成效。通过大国平衡外交,新加坡的国家安全得到了较为全面的维护,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新加坡成为世界上众多小国中的一个成功的典范。第四章探讨在冷战后,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发展性。冷战结束后,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的多极化进程则进一步凸显,这使得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关注点发生了显着性的变化,新加坡对国家安全的维护及对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基于东盟的层面。同时,在稳固美日关系发展的前提下,以中国为代表的区域外大国,在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体系上的重要性得到了显着的提升。这体现了李光耀所一直倡导的,新加坡的外交政策不仅要具有审时度势性,而且还要具有紧跟世界形势变化的与时俱进性。第五章着重从总体上研习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特性,以及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实施对中国的影响性。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有着鲜明的新加坡特性,赋有深刻的新加坡烙印,这是新加坡的国家利益在使然。中国是个世界性的大国,在世界上,尤其是在作为近邻的东南亚地区存有广泛的利益取向。新加坡以大国平衡的外交方式,在获取其国家利益的同时,则会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到中国的利益。对于有利中国的,我们要积极地参与进去,而对于那些不利于中国的方面,一方面,我们要始终不懈地坚持我们的原则,不拿原则作交易;另一方面,我们要利用中国是大国的有利条件,引领中新关系朝向互利双赢的方向发展。论文的结语部分,从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高度及基于中国的视角,对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进行评判,肯定其积极性,指出其消极性,并提出了应对之策。总之,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战略的“得”与“失”,给国际关系的发展容纳了更多的思索空间。
徐瑶[9](2013)在《美国海外基地体系的演变 ——一项基于战略认知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美国自内战结束以后的海外扩张及军事部署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在全球构建的庞大的基地网络体系已然成为美国国家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成为美国政府维持并扩大国家利益的有效手段。冷战结束后,美国决策者的战略认知在地缘认知、威胁认知及大国认知3个层面上都发生着变化,美国遍布全球的海外军事基地体系也随着决策者战略认知的变化而处于不断调整与变迁中。本文通过建立美国决策者的战略认知、国家战略再到基地部署的逻辑演进与分析视角,主要试图说明以下问题:(1)美国不断根据变化的地缘环境和决策者对此的判断与认知,调整和重塑在欧亚大陆的军事基地体系,亚太地区更是成为美军优化基地部署及前沿军力的核心环节。(2)美国决策者意识到所处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其海外基地和驻军所发挥的功能也大大拓展,必须有效应对包括传统大国间军事竞争到各种不同性质的非传统安全威胁。(3)美国愈加重视中国实力的快速上升及不断推进的军事现代化,近年来“空海一体战”构想成为美国调整其亚太地区军事部署的指导思想,对中国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构成了一系列挑战。(4)传统的军事联盟仍然成为冷战后美国维持军事基地准入的重要政治支撑,但自愿性同盟及其他更为灵活的合作形式将成为未来美国海外军事部署的重要形式。(5)基地部署及维持方式成为美国与东道国关系中的重要议题,美国遍布全球的基地体系也引发了各种争议与思考。应该说,一国特别是世界上大国获取海外军事基地的历史现象由来已久,海外基地的地缘特征、部署特点、获取方式及发挥功能等要素也必定随着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以及一国决策者对国家利益的认知变化而不断变迁。只有用发展和辨证的眼光看待这一现象,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一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并为我所用。
周宏刚[10](2013)在《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印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中印两国的相互认知对于亚洲的繁荣与稳定以及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三家印度英文主流报纸《印度时报》、《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为研究对象,抽取2003至2011年间与中国相关的4687篇报道。由于印度的官员、受教育阶层以及对外交政策有影响力的人士都讲英语,印度英文媒体对政府的外交决策具有重要的舆论影响力。一般认为,《印度时报》是印度右翼势力的代言人;《印度教徒报》代表左翼政党的利益;《印度快报》对中国保持警惕,但态度较为温和,总体上“中间偏右”。三家报纸的基本上能够代表印度英文媒体对中国的看法。2003年以来,中印关系回暖,经贸交往带动了中印关系的全面发展。虽然中印关系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两国政府发展友好关系的决心从未动摇,两国全面合作的进程从未中断。反映在舆论界,就是中印关系成为三家报纸持续报道的焦点。9年间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的恢复期。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是中印友好关系的新起点。《印度时报》关于中国的报道从2002年的76篇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120篇。三家报纸讨论的是要不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如何评价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第二阶段,2004年到2006年的稳定发展期。由于中印两国的交往已停滞多年,三家报纸对中国有一些好奇,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印度应该在哪些方面学习中国,如何开拓中国市场。与此相应的是,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稳步增长,反映出中印关系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三阶段,2007年到2011年的怀疑挫折期。中印贸易不平衡的加剧、边界问题的悬而未决以及地缘竞争的愈演愈烈,这些都成为中印关系的障碍。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持续走高,但是报道倾向开始发生变化,从友好转向猜忌,中国的国家形象开始下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以议题为经,以时间为纬,分析了三家报纸在政治、经济、军事等七大议题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印度时报》采用二元对立的框架,把中国看成竞争者和敌对者,处处担心中国,反映出其自卑的心态。《印度教徒报》采用中印一体的框架,把中国看成友好的邻居,折射出其乐观自信的心态。《印度快报》采用对比的框架,既强调在经济上与中国合作,又在政治军事上高度警惕中国。中国形象受到三家报纸报道框架的制约,通过议题的设置、报道数量的多少、报道角度的选择以及报道手法的运用体现出来。《印度时报》最关注的是经济和社会议题,议题设置是“封闭式”的,焦点效应突出,加上故事化手法的运用,能够增强报道的系统性和说服力,但是容易以偏概全,误导读者。《印度教徒报》对政治和文化议题关注较多,议题设置是“开放式”的,议题分散,报道手法比较客观,但是这些都削弱了报道的力度。《印度快报》注重军事和环境议题的报道,关注宏观议题,对事件的历史和国际背景的介绍较多,报道手法客观、冷静,常常采用对比的视角。《印度快报》对中国的立场表面上比较温和,而实际上关注的都是事关全局利益的战略性议题。本文最后从新闻生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报道框架的各种因素,包括国家利益、市场压力、政党政治、职业理念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国际传播中,媒体中的国家形象受国家利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市场和政党政治的压力。三家报纸中不同的中国形象体现了中印关系的复杂性,也反映出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中国形象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自身状况的改善。
二、南亚失去了核均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亚失去了核均势?(论文提纲范文)
(2)美国实战威慑核战略:理论、历史与现实(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美国核战略的悖论:追求绝对自由的核战略 |
(一)“纯威慑”理论及其推论 |
(二)“纯威慑”理论与美国核战略的悖论 |
(三)追求绝对自由的美国核战略 |
三重新审视冷战时期美国核战略:一以贯之的实战威慑 |
(一)原子弹问世之初美国的实战威慑倾向 |
(二)“大规模报复战略”中的实战威慑 |
(三)“灵活反应战略”中的实战威慑 |
四新时期的挑战:新技术革命对全球战略稳定的冲击 |
(一)以核常融合、攻防兼备构筑绝对优势 |
(二)以新兴技术、跨域威慑确保全面制胜 |
(三)新技术革命引发的三元悖论 |
五结论 |
(3)威慑视角下印度核安全战略中“不首先用核”原则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纪之交印度的核武化与核学说的定型 |
(一)拥核国地位既成事实 |
(二)核试验后印度的核战略初步定型 |
1.拥核后印度核战略的萌芽 |
2.核战略学说的发展与“不首先用核”原则的提出 |
3.核战略学说的完善和定型 |
(三)激进核战略的“退潮”与核战略的“自我约束” |
二、印度核战略的新动向———有关“不首先用核”存废之争 |
三、印度放弃“不首先用核”原则的潜在风险与代价 |
(4)核阴云下的南亚版“灵活反应”机制(上)(论文提纲范文)
从克什米尔这个导火索说起 |
针锋相对的南亚核武库 |
南亚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问题 |
(5)核军控谈判研究 ——以冷战后美俄核裁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
1.4.1 论文预期的创新点 |
1.4.2 论文研究的几大难点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军控谈判概述 |
2.1 军控谈判 |
2.1.1 军控与裁军 |
2.1.2 军控外交、军控谈判与军事外交 |
2.2 核军控谈判 |
2.2.1 核军控谈判的内涵 |
2.2.2 核军控谈判的传统形式与功能 |
2.2.3 核军控谈判的新发展 |
2.3 核军控谈判理论依据 |
2.3.1 军事外交理论 |
2.3.2 国际关系理论 |
2.3.3 外交谈判理论 |
第三章 核军控谈判的过程分析 |
3.1 核军控谈判的背景 |
3.1.1 STARTⅠ条约谈判背景——冷战末期的破冰谈判 |
3.1.2 STARTⅡ条约谈判背景——美俄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
3.1.3 《莫斯科条约》谈判背景——单极格局主导的谈判 |
3.1.4 新START条约谈判背景——奥巴马坚持推进的谈判 |
3.2 核军控谈判的过程 |
3.2.1 过程艰难的STARTⅠ条约谈判 |
3.2.2 较为顺利的STARTⅡ条约谈判 |
3.2.3 俄方让步较大的《莫斯科条约》谈判 |
3.2.4 新START条约谈判中的新分歧 |
3.3 核军控谈判的成果及评析 |
3.3.1 START I条约——美俄大幅核裁军的第一步 |
3.3.2 STARTⅡ条约——条约效果并不理想 |
3.3.3 《莫斯科条约》——“自助式”削减模式 |
3.3.4 新START条约——更主动更灵活 |
第四章 核军控谈判的特点分析 |
4.1 核军控理论及观念引领谈判 |
4.1.1 核军控理论引导 |
4.1.2 核军控观念先行 |
4.1.3 首脑核观念牵引 |
4.2 核军控谈判首脑参与频繁 |
4.2.1 首脑双边会晤 |
4.2.2 首脑宣言 |
4.3 核军控谈判的核技术因素 |
4.3.1 专业技术水平影响谈判 |
4.3.2 技术是双方谈判的主要分歧 |
4.3.3 条约签订后的核查及销毁技术 |
4.4 核军控谈判的影响深远 |
4.4.1 核军控谈判对国内政治的影响 |
4.4.2 核军控谈判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
第五章 美俄核军控谈判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
5.1 美俄核军控对中国的影响 |
5.1.1 美俄对中国核力量的担忧 |
5.1.2 中国威胁论的不断升级 |
5.1.3 中国对美俄核军控的回应 |
5.2 中国核军控谈判新思路 |
5.2.1 从战略及理论的高度重视核军控谈判 |
5.2.2 注重核军控谈判中的核技术因素 |
5.2.3 注重核军控多边谈判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成果 |
(6)冷战后美国南亚政策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大纲 |
一、克林顿时期的美国南亚政策 |
(一) 克林顿的第一任期 |
(二) 1998:转变之年 |
(三) 美国的后续行动 |
(四) 调解卡吉尔冲突 |
1、拉合尔会谈 |
2、卡吉尔冲突 |
3、美国调停 |
(五) 克林顿南亚之行 |
1、南亚之行的原因 |
2、《美印关系:21世纪展望》 |
3、访问巴基斯坦 |
小结 |
二、布什政府时期的美国南亚政策 |
(一) 9·11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
1、9·11之前美国的南亚政策 |
2、9·11事件 |
(二) 印巴——战争边缘 |
1、印度议会遭遇袭击 |
2、美国干预作用 |
(三) 民用核协议——美国区别对待印巴 |
1、《美印十年防务框架协议》 |
2、《美印民用核合作协议》 |
3、巴基斯坦的困境 |
小结 |
三、奥巴马政府时期的美国南亚政策 |
(一) 美国的阿富巴政策 |
1、奥巴马上任时美国面临的形势 |
2、阿富巴政策的内涵 |
3、阿富巴政策的得与失 |
(二) 印度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
1、再平衡战略的提出 |
2、再平衡战略的内容 |
3、美印关系全面提升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供给区域安全公共产品:中国参与南亚地区安全合作的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现有研究综述 |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区域安全公共产品与南亚地区安全合作 |
第一节 区域安全公共产品 |
第二节 南亚地区的安全公共产品 |
第三章 南亚区域安全公共产品的需求性分析 |
第一节 南亚地区的传统安全问题 |
第二节 南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
第三节 南亚地区所需求的区域安全公共产品 |
第四节 南亚地区安全公共产品需求的主要特点 |
第四章 中国视角下的南亚区域安全公共产品供给路径构建 |
第一节 中国参与南亚地区安全公共产品供给的原则 |
第二节 中国参与南亚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的模式选择 |
第五章 中国参与南亚区域安全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中国参与南亚安全公共产品供给的内部性挑战 |
第二节 中国参与南亚安全公共产品供给的外部性挑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研究(1965-2014) ——基于现实主义均势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由来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学者关于新加坡外交的研究现状 |
一、国内学者关于新加坡外交的研究现状 |
二、国外学者关于新加坡外交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选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第四节 论文选题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大国平衡外交的阐释 |
第一节 均势理论:大国平衡外交的理论架建 |
一、均势的涵义 |
二、均势理论的生成轨迹及在国际关系中的实践 |
三、均势理论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及评判 |
第二节 内涵与外延:大国平衡外交的肢体构架 |
一、大国的认知 |
二、平衡的哲学思考 |
三、小国的生存战略衍生出大国平衡外交 |
第三节 斗而不破的国际社会:大国平衡外交的生存空间 |
一、大国势力充斥国际社会 |
二、国际社会总体上引领大国关系相对稳定的发展趋势 |
第二章 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形成的背景因素 |
第一节 国内背景因素 |
一、政治因素:由殖民地衍变为集权制国家 |
二、经济因素:空守缺失腹地的“帝国枢纽” |
第二节 国际背景因素 |
一、国家安全因素:“马来海洋中的华人岛屿” |
二、国际格局因素:具有相互依赖性的多极化渐趋发展 |
第三节 李光耀个人因素 |
一、不一般的人生历程 |
二、实用主义的外交理念 |
第三章 冷战期间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发展好睦邻关系,构建区域内的大国平衡格局 |
一、化解敌意情绪,实现与马来西亚关系的正常化 |
二、冰释猜忌心理,实现与印尼关系的正常化 |
第二节 实施多边卷入策略,搭建区域外的大国平衡格局 |
一、引入美日,填补英国撤离后的大国真空 |
二、拉入苏联,牵制美日 |
三、借重中国,消解苏联的势力 |
四、接近印度,稀释中国的影响力 |
第四章 冷战后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演进 |
第一节 冷战后新加坡所处的国际环境 |
一、大国关系形态的嬗变 |
二、东盟的发展获得了历史性的提升 |
第二节 建构冷战后美日角色的新定位 |
一、冷战后新美关系的发展 |
二、冷战后新日关系的发展 |
第三节 铸造冷战后发展中大国的平衡格局 |
一、新加坡在冷战后与印度的关系发展 |
二、新加坡在冷战后与俄罗斯的关系发展 |
三、新加平坡在冷战后与中国的关系发展 |
第五章 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特性及对中国的影响 |
第一节 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以东盟为立足点 |
一、新加坡外交战略与东盟外交战略相链接 |
二、新加坡为东盟的发展提供内驱力 |
第二节 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具有不均等性及动态性 |
一、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不均等性:倾向性的平衡 |
二、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动态性:发展性的平衡 |
第三节 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之策 |
一、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对中国的有益性影响 |
二、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对中国的负面性影响 |
三、中国的应对之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美国海外基地体系的演变 ——一项基于战略认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主要理论创新与代表性观点 |
第四节 基本的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架构 |
注释 |
第一章 冷战结束以前美国的海外基地体系 |
第一节 地缘政治理论及美国的战略认知 |
第二节 实力的增长与海外扩张的酝酿-1898年以前 |
第三节 美国1898到1945年的基地体系 |
第四节 冷战前期(1945-1970年)美国的全球基地扩张 |
第五节 冷战后期(70年代以后)美国的海外基地体系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冷战后美国的地缘认知与欧亚大陆基地体系 |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的地缘认知与国家战略 |
第二节 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基地的调整 |
第三节 美国在欧洲基地的调整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冷战后美国的威胁认知与基地的功能拓展 |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的国家利益认知与海外基地 |
第二节 海外基地传统功能的延续:威慑、威逼与战争 |
第三节 反恐与美国大中东地区基地拓展 |
第四节 非传统安全与美国海外基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冷战后美国的大国认知与中国周边基地调整 |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对中国的认知与基地调整 |
第二节 美国海外驻军与中国的国家利益 |
第三节 美国军事基地调整对中国的政策启示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美国海外基地的安全困境:评介与思考 |
第一节 美国与东道国的相互作用 |
第二节 美国海外基地与联盟困境 |
第三节 美国海外驻军的争议与思考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一 研究总结 |
二 本研究的政策启示 |
三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2 基本统计 |
2.1 样本分布 |
2.2 报道篇幅 |
2.3 稿件来源 |
2.4 发稿地点 |
2.5 消息来源 |
3 议题分析 |
3.1 政治议题 |
3.2 经济议题 |
3.3 军事议题 |
3.4 文化议题 |
3.5 社会议题 |
3.6 环境议题 |
3.7 科技议题 |
小结 |
4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
4.1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
4.2 报道框架的体现 |
5 新闻生产过程的制约因素分析 |
5.1 国家利益 |
5.2 市场压力 |
5.3 政党政治 |
5.4 西方文化 |
5.5 职业理念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样本摘要 |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会议及课题目录 |
四、南亚失去了核均势?(论文参考文献)
- [1]“9·11”事件后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研究[D]. 李娇娇. 新疆大学, 2021
- [2]美国实战威慑核战略:理论、历史与现实[J]. 江天骄. 国际安全研究, 2021(02)
- [3]威慑视角下印度核安全战略中“不首先用核”原则的演变[J]. 张皓,宗蔚,聂姣. 南亚研究季刊, 2020(02)
- [4]核阴云下的南亚版“灵活反应”机制(上)[J]. 含桀. 坦克装甲车辆, 2019(08)
- [5]核军控谈判研究 ——以冷战后美俄核裁军为例[D]. 杨傲.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6]冷战后美国南亚政策的演变[D]. 潘东.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7]供给区域安全公共产品:中国参与南亚地区安全合作的新视角[D]. 任威典.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12)
- [8]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研究(1965-2014) ——基于现实主义均势理论的视角[D]. 王晓飞. 云南大学, 2015(09)
- [9]美国海外基地体系的演变 ——一项基于战略认知的研究[D]. 徐瑶. 复旦大学, 2013(03)
- [10]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D]. 周宏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