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肿瘤栓塞化疗术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江海林[1](2021)在《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血管介入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血管介入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Transradial access,TRA)行外周血管介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患者对经该途径介入手术的接受度。研究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我科TRA行外周血管介入手术408例患者,共行762例次手术(男性291例、501例次,女性117例、261例次),平均年龄(57.7±10.7)岁,平均身高(168±7.3)cm。其中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610例次,消化道血管(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造影(±栓塞)术31例次、骨肿瘤术前栓塞术70例次、膀胱癌栓塞(±化疗)术15例次,子宫动脉栓塞(±化疗)术31例次,肾动脉成形术5例次。将桡动脉鞘插入至桡动脉内视为穿刺成功,将导管进入靶血管并完成后续操作视为手术成功,记录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及手术的成功率。对既往有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史的患者,询问其若再次手术时经桡动脉或股动脉的选择。观察记录穿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762例次手术中,穿刺成功742例次,TRA穿刺成功率为97.38%(742/762),有20例次左侧桡动脉穿刺失败,其中16例次因桡动脉痉挛(Radial artery spasm,RAS)导致穿刺失败,另有4例次为前次桡动脉穿刺后桡动脉狭窄,后改行左侧尺动脉途径(7例次)、股动脉途径(Transfemoral access,TFA)(13例次)。742例次手术中,手术成功728例次,TRA的手术成功率为98.11%(728/742)。共有22例次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96%(22/742)。3例次插管过程中出现RAS,9例次术后出现皮下小范围血肿或淤血,9例次术后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1例次出现前臂疼痛。97例曾行经股动脉操作的患者中,95例更倾向再次手术时行TRA途径。有131例肝癌患者共行333次经TRA行TACE术,其中2次者73例、≥3次者58例,穿刺成功率为98.8%(329/333)。1例HCC患者已行左侧桡动脉途径手术9次,桡动脉搏动仍显着,符合再次穿刺要求。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血管介入是安全的、可行的,患者的接受度高。第二部分:不同体位经桡动脉途径及经股动脉途径行TACE术手术者辐射剂量的对比研究研究目的比较不同体位经桡动脉途径及股动脉途径行TACE术手术者多个部位所受辐射剂量。研究方法研究2019年1月-2019年11月我院120例首次行TACE术的肝癌患者,按体位及入路途径不同随机分成四组,每组30人。其中A组为足先进体位,左上臂外展呈70-90°置于架手板上,经左侧桡动脉途径穿刺;B组为常规头先进体位,左手置于左侧腹股沟处,经左侧桡动脉途径穿刺;C组为常规头先进体位,经右侧桡动脉途径穿刺;D组为常规头先进体位,经右侧股动脉途径穿刺。术前在手术者身上贴热释光剂量计(thermoluminescent dosemeter,TLD),分别位于头部眼眶旁、颈部甲状腺部、左前胸部、盆腔、左腕、右腕及足部共计7个,术后测量TLD辐射剂量。记录每台TACE手术的透视时间(Fluoroscopy Time,FT)、剂量面积乘积(Dose-Area Product,DAP)、空气比势动能(Air Kerma,AK)、手术者各个部位TLD的数值,对术者辐射剂量进行标准化,标准化计算方式为使用术者部位辐射剂量除以透视时间,比较四组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四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均无统计学差异,四组患者的肿瘤大小、数量、有无肝外转移、有无血管侵犯及巴塞罗那分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分期也均无统计学差异。插管至腹腔干的平均透视时间分别为A组(47.5±36.1)秒,B组(53.6±21.3)秒,C组(76.0±45.2)秒,D组(40.3±28.3)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的透视时间、DAP、AK均无统计学差异。各组手术者各部位所受有效辐射剂量中盆腔(P=0.03)、右腕(P<0.01)及总剂量(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头部、甲状腺部、胸部、左腕、足部辐射剂量无统计学差异。经标准化换算后对各组不同部位的辐射剂量进行比较,甲状腺、胸部、盆腔、左腕、右腕及总剂量在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A组的不同部位的术者辐射剂量均较低,而C组在不同部位均有较高的术者辐射剂量。结论在本研究中,经右侧桡动脉途径插管至腹腔干所需透视时间更长。不同体位经桡动脉途径行TACE术时手术者所受有效辐射剂量具有统计学差异,且从趋势上看,A组手术者甲状腺部、胸部、盆腔、左手及右手剂量较低,C组所受剂量较高。采用足先进左侧桡动脉体位行TACE术可有效减少手术者的辐射剂量、降低辐射的风险。
许梅[2](2020)在《桂枝加大黄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观察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发热、肝区疼痛、腹胀便秘、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情况,以及中医证候、KPS评分、肝功能指标的情况,探讨桂枝加大黄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作用及安全性,以及对中医证候、KPS评分、肝功能指标情况的影响,为桂枝加大黄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住院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n=23),对照组给予TACE术后患者常规西医对症处理(退热、止吐、护肝、止痛),治疗组予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前d1穴位埋线治疗以及d1-d7桂枝加大黄汤随证加减水煎剂内服治疗,于术后d1-d7监测记录患者发热、肝区疼痛、腹胀便秘、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记录患者术前d1及术后d7的肝功能情况,分别于术后d1-d7运用中医证候积分表进行证候积分评测、以及KPS评分。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探讨桂枝加大黄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结果:(1)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TACE术前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及KPS评分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2)治疗组在发热程度控制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腹胀便秘程度分级上,治疗组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治疗组在恶心呕吐程度分级上病例数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治疗组肝区疼痛发生病例及疼痛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症状持续方面,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术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相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术后两组的KPS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术后d7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升高,但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加大黄汤联合穴位埋线可有效减轻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发热、腹胀便秘、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程度,以及缩短该症状的持续发生时间,可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中医临床证候及KPS评分,以及术后肝功能损伤的恢复情况。
王秀蓓[3](2019)在《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规律,构建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并探讨该方案对肝癌患者症状、功能状态、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为改善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了解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及规律:在96名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三个时间点,采用问卷调查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分析其发生规律。2.构建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及规律,结合文献,初步构建肝癌介入护理方案。经专家小组讨论,确定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3.评价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根据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140名肝癌患者。依据患者所在院区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探讨该方案对患者症状、身体功能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全部数据录入SPSS 17.0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1.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主要有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疲乏、焦虑、失眠、便秘。各症状的发生率为(2.1%~27.1%),发生率前3位的是疼痛、疲乏、焦虑。各症状严重度评分为(2.20~4.40)分,严重度前3位的是疼痛、失眠、恶心。各症状持续时间为(2.00~4.08)小时,持续时间前3位的是疲乏、恶心、发热。症状对患者日常活动产生的影响主要有行走、进食、床上翻身、睡眠。受影响的各日常活动发生率为(12.5%~44.8%),其中进食和睡眠受影响较多,受影响的各日常活动严重度评分为(2.00~2.85)分,其中行走和睡眠受影响较严重。2.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小组讨论,分别从评估、预防、护理三方面对8个症状展开管理,构建了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共包含102条护理措施。3.将构建的护理方案应用于临床,干预组患者疼痛、恶心、焦虑、疲乏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功能状态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发热、呕吐、失眠、便秘的发生较对照组有所减轻,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半年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率变化不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数目多,各症状发生率及严重度随时间变化明显,对日常活动的影响程度属中度。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条理清晰,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疲乏、恶心、焦虑等症状的发生,有效促进患者功能状态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满足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理念,对临床护理工作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韦群英,黄毅超,刘云军[4](2014)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海扶刀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文中研究说明总结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海扶刀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方法。护理内容主要包括:治疗前加强认知、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饮食调理,积极防治并发症,重视出院指导及随访。认为加强治疗前、后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
罗志萍,陈玉叶,毛守英[5](2008)在《骨巨细胞瘤动脉栓塞化疗术的护理》文中研究说明
李成利[6](2007)在《MRI实时导引与监控肿瘤冷冻消融的动物学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改进兔VX2脑瘤模型的制作方法,探讨磁共振导引与监控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兔脑瘤的可行性,评价影像与病理学联系及治疗效果。方法全麻下通过颅骨钻孔种植瘤块的方法建立VX2移植性脑瘤模型22只(两只颅内感染)。6只兔随机分为A、B两组,脑瘤直径0.8cm时在磁共振实时导引和监控下对肿瘤进行消融治疗,消融时间分别为5分钟、10分钟两个循环,随后分别在术后当时、术后7天、术后14天行MR扫描后两组分别处死一只,进行病理学检查。剩余14只兔随机分为C、D两组,C组在脑瘤直径0.8cm时进行冷冻消融治疗,消融时间为10分钟,两个循环,D组瘤兔不进行治疗,术后MR定期扫描,观察肿瘤大小变化,记录C、D两组兔的死亡时间,自种植脑瘤术后两个月仍不死亡者取截尾值。结果22只新西兰兔除2只感染外,其余全部有脑瘤生长,同时期种植的肿瘤大小较一致,形态规则,肿瘤的MRI表现和病理学改变相一致,能够满足介入治疗的需要。所有冷冻消融手术均成功进行,脑瘤的坏死程度和冷冻时间有明显相关性,5分钟两个循环组(A组)肿瘤细胞部分死亡;10分钟两个循环组(B组)肿瘤细胞死亡彻底,且坏死范围与冰球大小一致。治疗组(C组)瘤兔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改良瘤块植入法制作的兔VX2脑瘤模型成瘤稳定,适合MRI观察和介入治疗研究;脑瘤氩氦刀消融治疗安全可行,10分钟两个循环的消融时间可以使肿瘤细胞彻底坏死,能显着提高兔脑瘤的生存时间。目的:研究MR导引与实时监控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全身各系统肿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并探讨该技术联合局部125I粒子、缓释5—FU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象及方法:2004年10月~2007年1月应用0.23T开放式MR结合Ipath200光学导引系统对全身各个系统40例肿瘤患者的51个病灶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其中肝脏恶性肿瘤1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9例,胆管细胞癌5例,胃癌肝脏转移2例及肺癌肝脏转移1例);颅内肿瘤5例(脑内转移瘤2例;脑胶质瘤2例;脑膜瘤1例);肺肿瘤13例(原发性肺癌12例:Ⅲa期9例;Ⅲb期1例;Ⅳ期2例;肺转移瘤1例);骨肿瘤4例(骨样骨瘤1例;肺癌骨转移瘤2例;多发骨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颌面部造釉细胞瘤1例。肿瘤病灶最大径线1.5cm~12.0cm不等。冷冻消融术采用Cryo-Hit低温冷冻系统(氩氦刀),每个靶部位均经两个冷冻/解冻循环。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选择直径2mm或3mm的冷冻探针。对于较大的病灶,可以在MR实时导引监测下,采用多方向、多点穿刺冷冻消融。40例患者共行106次冷冻消融治疗。冷冻消融术后一周内内行1.5T常规MR扫描结合增强扫描,确定消融毁损区范围,对残余肿瘤,择日可再次对病灶残存区行冷冻消融术。大部分患者冷冻消融术后行局部(125)I放疗粒子及缓释5-氟尿嘧啶化疗粒子植入术。脑肿瘤、肺肿瘤及骨骼肌肉系统的肿瘤冷冻治疗术开始前同时先行MR导引下穿刺活检术,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血常规及凝血四项检查。脑肿瘤患者术前行fMRI检查。疗效评价标准:按照中国氩氦刀治疗协作组根据WHO标准设定近期疗效评价标准:①临床缓解(CR):根治性冷冻的患者(即手术中冷冻冰球范围大于肿瘤边缘1-1.5cm以上),手术后CT或MRI检查提示肿瘤病变冷冻后消失,或肿瘤病变冷冻后明显缩小,影像学证实病变无增殖特性,为冷冻后灭活组织,肿瘤血供消失;或CT密度值显着降低、MRI各序列呈低信号的凝固坏死灶,无新病灶出现,临床肿瘤症状、体征消失至少4周,体重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或恢复正常。②部分缓解(PR):减瘤负荷冷冻治疗或姑息性冷冻治疗者,冷冻范围占肿瘤体积50%以上,手术后CT或MRI检查提示冷冻病变部分完全消失或明显缩小;CT密度值显着下降或MRI各序列呈低信号的凝固坏死灶,残存肿瘤病变无增殖活性,无新病灶出现至少达4周以上,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③临床无变化(SD):姑息性冷冻治疗的患者,冷冻范围占肿瘤体积50%以下,手术后CT或MRI检查提示冷冻的肿瘤病变消失或明显缩小,CT密度值显着降低或MRI各序列呈低信号的凝固坏死灶。残存肿瘤病变增大25%以下,无新病灶出现,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善。④临床进展(PD):部分姑息性冷冻治疗的病人,手术后CT或MRI检查提示冷冻的肿瘤病变无明显缩小,并显示新的增殖特性,CT密度无明显降低或MRI各序列信号无改变。残存的肿瘤病变增大25%以上并出现新的病灶,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生活质量下降。结果所有患者在开放式MR导引下均成功准确地穿刺至病变靶点;术中MR能清楚的实时显示冷冻探针及冰球呈逐渐增大的带状和梨形信号缺失。冰球边界清晰,尽可能完全覆盖病灶或超出病灶边缘5~10mm,肺肿瘤治疗时为预防气胸,冰球仅覆盖病灶但不超过病灶范围。在MR实时导引下,根据TPS计划将放射性125I粒子及相应剂量5-FU化疗粒子行肿瘤区分层种植,重点分布肿瘤周边区。40例患者的51个病灶共行106次冷冻消融治疗。治疗有效率(CR+PR)/(CR+PR+SD+PD)为82.5%(33/40)。1、17例肝肿瘤患者进行27次冷冻消融术,共39次冷冻消融治疗。4例患者术中同时使用2个冷冻探针。患者手术次数为1-4次不等。患者均同时行局部挖125I放疗粒子、缓释5-FU化疗药物植入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仅1例患者胸片示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体温轻度升高,均未经处理自行好转。术后随访3个月,治疗有效率(CR+PR)为82.35%(14/17)。2、5例脑肿瘤患者进行9次手术,共15次冷冻消融。3例原发肿瘤同时行穿刺活检术。无脑损伤(出血与梗塞)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无肿瘤复发及转移。3、13例肺肿瘤患者共进行26次冷冻消融术。2例患者术中同时使用2个冷冻探针。患者手术次数为1-4次不等。患者均同时行局部125I放疗粒子、缓释5-FU化疗药物植入术。1例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多年的患者,术后当天出现气胸,行闭式引流术后第三天好转,去除闭式引流;1例中央型肺癌患者术后仍痰中带血,但较术前明显好转。其余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总有效率(CR+PR)为69.2%。4、1例颌面部巨大造釉细胞瘤,8次肿瘤切除手术后复发,分4次MR介入导引氩氦刀冷冻消融术,行15次冷冻消融治疗。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面部肿块及疼痛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7个月复查,肿瘤无复发。5、4例骨肿瘤患者,共进行11次冷冻消融治疗。1例为股骨头骨样骨瘤行MR介入导引穿刺活检及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2例为肺癌腰椎及髂骨转移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1例多发血管外皮细胞瘤行髂骨及腰椎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结合骨水泥灌注成型术辅助治疗,术后肿瘤消融完全,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消失。结论开放性MR导引下经皮介入治疗具有微创伤,可重复性、并发症少等特点,是安全、可行的。联合局部其它辅助治疗(如植入125I放射粒子和5-FU缓释粒子),MR导引与监控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肿瘤使得大多数失去了常规手术根治切除机会的肿瘤患者重新获得微创外科治疗的机会。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何武兵[7](2005)在《骶骨肿瘤的外科治疗 ——附37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骶骨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2 年1 月~2004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37 例骶骨肿瘤的治疗结果及经验。其中男性21 例,女性16 例,年龄18~79 岁,平均45岁。就诊时病程平均6 月(1~72 月)。良性肿瘤10 例,低度恶性肿瘤15例和高度恶性肿瘤12 例。包括脊索瘤10 例、神经鞘瘤6 例、骨巨细胞瘤4例和软骨肉瘤3 例等。手术33 例,采用前后路联合切口19 例,结扎髂内动脉18 例;前方入路3 例;后方入路11 例,其中2 例术前以DSA 介入栓塞髂内动脉。6 例行骶骨重建。4 例接受第2~3 次手术。11 例术后接受辅助放、化疗。结果术中无1 例直肠损伤、失血性休克和死亡,术后切缘感染或坏死7 例,硬膜破裂5 例,脑脊液漏2 例。双侧S3 以上神经根基本保存的患者29 例中,术后2 周,大小便基本正常。32 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 年2 个月(3 月~14 年);术后局部复发34.4%。术后2、3 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6%和87.5%。随访2 年,29 例行走、大小便功能满意,占90.6%。结论早期及时的诊断是彻底切除骶骨肿瘤的重要条件。外科治疗效果较满意,是目前多数原发性骶骨肿瘤的选治疗方法。术前DSA 介入栓塞可避免剖腹,减少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髂内动脉结扎,或暂时阻断腹主动脉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尽可能保留S1~3 骶神经,术后效果满意率高。骶骨切除重建骨盆稳定性,可使病人更快康复。辅助放、化疗可减少复发,提高疗效。
刘玉金[8](2003)在《骨肿瘤介入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简述了骨肿瘤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重点对骨肿瘤的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化疗以及非血管介入治疗作了综述,突出介绍了各种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强调部分良性骨肿瘤可应用介入微创手段达到治愈,大部分恶性骨肿瘤应用介入治疗可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手术保肢和姑息治疗。
方菊飞,何晓红[9](2001)在《骨肿瘤栓塞化疗术的护理》文中认为
方菊飞,何晓红[10](2000)在《骨肿瘤栓塞化疗术的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骨肿瘤尤其是脊柱、骨盆、股骨等肿瘤由于血供丰富,手术时大量出血,术野不清导致手术时死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先进检查器械的诊疗应骨肿瘤尤其是脊柱、骨盆、股骨等肿瘤由于血供丰富,手术时大量出血,术野不清导致手术时死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先进检查器械的诊疗应
二、骨肿瘤栓塞化疗术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骨肿瘤栓塞化疗术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血管介入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血管介入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不同体位经桡动脉途径及经股动脉途径行TACE术手术者辐射剂量的对比研究 |
一、前言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的相关通路并发症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桂枝加大黄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文献研究一:现代医学对肝癌的认识及TACE综合征的研究 |
1 肝癌流行病学 |
2 肝癌的治疗 |
3 TACE术后综合征的相关研究 |
4 小结 |
文献研究二:中医对肝癌的认识和TACE综合征的研究 |
1 中医对肝癌的认识 |
2 肝癌TACE后的中医认识 |
3 中药治疗 |
4 外治治疗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研究背景 |
2 导师学术思想 |
3 临床运用 |
4 作用及药理分析 |
5 穴位分析 |
6 特色与优势 |
7.疗效分析 |
8.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肝癌 TACE 术后并发症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1.肝癌及介入治疗的现状 |
2.肝癌介入护理的研究进展 |
3.患者自我报告结局的研究进展 |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部分 了解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工具 |
2.2 资料收集 |
2.3 统计分析 |
3.研究结果 |
3.1 患者一般资料 |
3.2 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 |
4.讨论 |
4.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4.2 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自我症状的发生情况 |
第二部分 构建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 |
1.方案初步构建 |
1.1 文献回顾 |
1.2 专家问卷初步形成 |
2.专家小组讨论 |
2.1 对象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部分 应用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 |
1.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本量估算与分组 |
2.研究方法 |
2.1 干预内容 |
2.2 评价指标及研究工具 |
2.3 资料收集 |
2.4 统计分析 |
2.5 伦理考量 |
2.6 质量控制 |
3.研究结果 |
3.1 患者一般资料 |
3.2 患者症状发生情况的比较 |
3.3 患者功能状态的比较 |
3.4 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
3.5 患者半年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率的比较 |
4.讨论 |
4.1 患者一般资料 |
4.2 本护理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的发生 |
4.3 本护理方案有利于促进患者功能状态的恢复 |
4.4 本护理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4.5 本护理方案未能减少患者半年内非计划性再入院 |
5.小结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
1.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测量工具 |
1.1 EORCT QOL量表 |
1.2 FACT-Hep量表 |
1.3 QOL-LC量表 |
2.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 |
2.1 总体生活质量 |
2.2 生活质量各领域 |
3.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
3.1 患者一般资料 |
3.2 疾病因素 |
3.3 心理因素 |
3.4 治疗因素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一 伦理审查批件 |
附录二 知情同意书 |
附录三 肝癌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
附录四 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的症状量表 |
附录五 “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专家问卷 |
附录六 症状记录表 |
附录七 KPS功能状态评分表 |
缩略词与中英文对照 |
致谢 |
(4)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海扶刀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评价 |
1.4 结果 |
2 护理 |
2.1 治疗前护理 |
2.1.1 术前相关检查 |
2.1.2认知行为干预 |
2.1.3 心理干预 |
2.1.4 术前准备 |
2.2 治疗后护理 |
2.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
2.2.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
2.2.2. 1 皮肤灼伤及继发感染 |
2.2.2. 2 体温异常 |
2.2.2. 3 瘤破裂出血 |
2.2.2. 4 肝、肾功能障碍 |
2.2.2.5胸腔积液、肺损伤 |
2.2.3 饮食与活动指导 |
2.2.4 出院指导及随访 |
3 体会 |
(5)骨巨细胞瘤动脉栓塞化疗术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及预后 |
2 护 理 |
2.1 术前护理 |
2.1.1 心理干预 |
2.1.2 饮食护理 |
2.1.3 完善各种必要检查 |
2.1.4 术前准备 |
2.1.5 |
2.2 术中护理干预 |
2.3 术后护理 |
2.3.1 体位 |
2.3.2 病情观察 |
2.3.3 并发症的预防 |
2.3.4 发热护理 |
2.3.5 功能锻炼 |
2.3.6 疼痛护理 |
3 小 结 |
(6)MRI实时导引与监控肿瘤冷冻消融的动物学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1 |
英文摘要1 |
中文摘要2 |
英文摘要2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参考文献 |
背景研究 |
一、MR介入技术的发展 |
二、氢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肿瘤的机制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MR导引与实时监控冷冻消融兔VX_2脑瘤模型实验研究 |
摘要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表 |
第二部分 MR导引与监控下肿瘤冷冻消融术临床应用研究 |
一、磁共振导引实时监控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肝肿瘤初步研究 |
摘要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二、磁共振导引实时监控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脑肿瘤初步研究 |
摘要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三、磁共振导引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近距离放化疗治疗中晚期肺肿瘤 |
摘要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四、磁共振导引与实时监控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颌面部肿瘤初步研究 |
摘要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五、磁共振导引与实时监控冷冻消融治疗骨骼肿瘤初步研究 |
摘要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表 |
总结 |
一、基础研究显示 |
二、临床研究显示 |
综述一 |
综述二 |
致谢 |
发表论文和着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一 |
英文论文二 |
英文论文三 |
(7)骶骨肿瘤的外科治疗 ——附37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骶骨肿瘤的外科治疗(附37 例报告)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骶骨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骨肿瘤介入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动脉内灌注化疗 |
1.1 临床应用 |
1.2 灌注方法 |
1.2.1 大剂量冲击疗法 |
1.2.2 皮下埋置微型药盒灌注法 |
1.2.3 保留导管定时灌注法 |
1.2.4 经皮穿刺区域性动脉内直接注射化疗药物法 |
1.2.5 肢体区域隔离灌注化疗[2] |
1.3 疗效评价 |
2 栓塞治疗 |
2.1 栓塞材料 |
2.2 临床应用进展及疗效评价 |
2.3 栓塞并发症及其防治[5] |
3 非血管介入治疗 |
3.1 经皮椎体成形术 |
3.2 经皮肿瘤切除术 |
3.3 经皮注射药物治疗 |
4 血管内与非血管内介入联合治疗 |
(9)骨肿瘤栓塞化疗术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护理 |
2.1 术前护理 |
2.1.1 心理护理: |
2.1.2 完善各种必要的检查, 如: |
2.1.3 双下肢血运感觉、活动功能的测定: |
2.1.4 饮食护理: |
2.1.5 术前准备: |
2.2 术后护理 |
2.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
2.2.2 下肢的观察: |
2.2.3 并发症的预防: |
3 小 结 |
四、骨肿瘤栓塞化疗术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血管介入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D]. 江海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2]桂枝加大黄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许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症状的肝癌介入护理方案构建及应用研究[D]. 王秀蓓. 苏州大学, 2019(08)
- [4]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海扶刀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护理[J]. 韦群英,黄毅超,刘云军.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10)
- [5]骨巨细胞瘤动脉栓塞化疗术的护理[J]. 罗志萍,陈玉叶,毛守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18)
- [6]MRI实时导引与监控肿瘤冷冻消融的动物学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D]. 李成利. 山东大学, 2007(03)
- [7]骶骨肿瘤的外科治疗 ——附37例报告[D]. 何武兵. 福建医科大学, 2005(08)
- [8]骨肿瘤介入治疗进展[J]. 刘玉金. 中国肿瘤, 2003(06)
- [9]骨肿瘤栓塞化疗术的护理[J]. 方菊飞,何晓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1(S1)
- [10]骨肿瘤栓塞化疗术的护理[A]. 方菊飞,何晓红. 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会议暨专题讲座论文汇编, 2000
标签:桡动脉论文; 肝癌介入治疗论文; 介入手术论文; 肝癌晚期治疗方法论文; 放化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