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力发电厂大型取水浮船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唐国华[1](2017)在《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鄱阳湖是一个吞吐型、季节性、大型浅水湖泊。认识鄱阳湖演变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科学规律,特别是深入认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对策建议,对保障鄱阳湖区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论文首先分析河漫湖(洪泛湖)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收集、分析了东汉至民国时期的鄱阳湖流域发生的435年水旱灾害历史记录和江西北部和中部138次地震记录,为鄱阳湖历史演变和湿地生态系统演化提供了背景资料。利用保存至今的史料和历代诗词考证了鄱阳湖的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松门山以南形成辽阔的大水面是在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到南宋时期全面形成,自然因素是这一时期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明清时代,鄱阳湖演变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进一步扩展。新中国建立以后,鄱阳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并堤加固、围湖造田等活动,阻止了鄱阳湖自然扩展的趋势。然后从现代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近些年湖水位低枯现象及原因、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鄱阳湖水文及水环境演变过程。以生态水文关系为主线,从鄱阳湖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湿地植被演变、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分布与变化、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等方面研究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机理。最后根据鄱阳湖历史演变的线索和水文、水环境现状,已揭示的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内在联系和动态演变机制,采用类比法预测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发展的可能前景;论证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目标和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鄱阳湖湿地健康的有关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1)根据鄱阳湖流域水旱灾害历史记录进行了科学分级并赋予了相应湿润指数,改进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将鄱阳湖历史干湿阶段统计参数序列化。(2)利用地理、水旱灾害、地震、气候变化等历史文献和历代诗词,论证了鄱阳湖南部湖域大水面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北宋后期全面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明清以前自然因素是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1949年以后人类活动主导了鄱阳湖演变。(3)利用2010年以来在湖区进行的7次网格式定点定位、流场—水质同步监测资料分析研究,揭示了鄱阳湖区氮磷污染物分布、转移、扩散和消减特征,对于鄱阳湖污染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4)应用生态水文学知识,剖析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内在关系和演变机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论文提出的鄱阳湖管理对策建议,也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张静文[2](2015)在《铁矿矿山充填采矿用胶结充填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地下胶结充填采矿所面临的需要积极寻求价格低廉、来源广泛、性能优良的充填材料作为水泥的替代品,降低胶结剂成本的难题,以铁矿矿山地下充填料为研究对象,全固废胶结充填料采取就近取材的原则,根据不同矿区尾矿及原材料的特点设计了粉煤灰体系胶结充填料和钢渣-矿渣体系胶结充填料两种方案。并以矿渣-钢渣-脱硫石膏胶结剂为基础,探讨了矿渣在硫酸盐激发下的水化机理和矿渣-钢渣体系胶结剂固化重金属的原理及效果。通过对矿渣-钢渣-脱硫石膏胶凝体系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化铅进行对比研究,揭示其固化机理,特别是铅在固化体中的赋存状态对固化效果的影响,以及铅离子的介入对C-S-H凝胶和钙矾石晶体结构产生的影响。为利用矿渣-钢渣体系充填用胶结剂对危险固体废弃物进行地下安全充填填埋提供基础研究和理论支撑。其中粉煤灰体系充填料按粉煤灰75%、脱硫石膏10%、石灰15%,胶凝材料:尾矿为1:4,所制备的料浆流动性良好,养护90天后抗压强度最高为11.35MPa,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97%。以钢渣和尾砂为主要原料的胶结充填材料,当钢渣掺量为60%、矿渣掺量28%、脱硫石膏掺量12%时,料浆流动性能满足自流型胶结充填的流动性要求,充填体28d抗压强度为4.09MPa,满足矿山充填强度要求。按胶砂比1:4制备的充填体自由膨胀率为0.27%,后期趋于稳定,有利于提高充填接顶率,28d抗压强度为5.98MPa,满足充填接顶强度要求。论文综合采用XRD、SEM、TG/DSC、IR、NMR等方法分析了在硫酸盐的激发下矿渣的水化产物和水化机理,提出了矿渣水化的四个阶段。铅离子浸出试验结果表明矿渣钢渣胶凝材料对铅离子有较普通硅酸盐水泥更为良好的固化效果。研究发现矿渣-钢渣胶凝体系更能激发Pb离子与Ca离子的置换作用,使铅离子更容易被捕获进入C-S-H凝胶及钙矾石的硅氧四面体网络体中平衡电荷,或替换其晶格中的被捕获的Ca离子,形成大量的含铅钙矾石、含铅类沸石相、含铅C-S-H和铅铁矾类((Pb,H+)(Al3+,Fe3+,Fe2+)3(SO42-, AsO43-)2(OH)6)等大分子复盐沉淀从而固化铅离子阻止其浸出。
张国峰[3](2014)在《泥沙对电厂取排水及水域环境的影响分析》文中认为电厂的冷却水域通常为江、河、湖、海及水库等,由于自然水域常常伴有泥沙的输运、沉淀,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电厂周围水域会有泥沙的淤积。泥沙淤积会导致取水涵管堵塞,取水温度升高,电厂冷却效果下降。因此,泥沙对电厂取排水及水域环境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泥沙环境下电厂取排水的问题。重点是研究泥沙环境下不同取排水布置对冷却水域及水域环境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电厂取排水工程布置的基本原则、泥沙输运基本原理;其次,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没有潮汐潮流作用下沿河道而建的电厂取排水域建立合理的三维数学模型,对沿海而建的有潮汐潮流作用的电厂取排水域建立合理的三维数学模型;再根据中国海事服务网以及BLM-Shipping软件对相关海域潮汐潮流进行监测,对本文所采用的数学模拟进行验证,得出与实际潮汐潮流运动规律基本相符的结论。通过FLUENT软件模拟分列式、重叠式、差位式三种取排水方式分别在河道、潮汐、潮流条件下泥沙淤积过程。得到不同取排水布置下的取排水温度分布和泥沙体积分数分布,对比数值模拟结果,分析成因。为含沙水域环境下电厂取排水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张金林[4](2013)在《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冲淤对电厂取水口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冷却水是保证火电厂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火电厂冷却水取水防沙条件的好坏,对电厂今后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目前有关电厂取水防沙问题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处于天然中小型河流、水库以及湖泊的电厂取水口,而对处于大型河流及大型枢纽变动回水区内取水口泥沙问题的研究则寥寥无几。华能江津油溪电厂一期新建工程取水工程水源为长江,长江来沙条件变化大、含沙量高,且工程河段为典型的“S”型河段,水沙条件复杂多变,控制条件多,还需兼顾天然情况及水库蓄水后变动回水区的泥沙运动规律,因此,电厂取水位置选择较困难。鉴于此,本文采用资料分析、现场查勘、长河段一维数学模型计算及小变率河工物理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包括:①通过资料收集、现场勘查和河工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表明:工程河段天然情况基本保持冲淤平衡状态。②采用长河段一维泥沙数学模型和河工物理模型试验对小南海蓄水后工程河段泥沙运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小南海水库蓄水后,工程河段位于水库变动回水区,具有水库和河道的双重特性,天然情况下的冲淤平衡状态将被打破。随着小南海水库运行时间的增长,工程河段泥沙淤积具有累积性增加的趋势,其泥沙运动规律及淤积分布在总体上符合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淤积的一般规律。③水库运行30年末,拟建工程取水口上游的胜中坝、陡沙坎、关刀碛、金刚沱内,取水口附近的九块田、燕坝以及取水口下游的葫芦碛尾、马粪沱等区域发生明显淤积,但金刚沱附近左岸深槽附近为主流区,流速大,泥沙不易落淤,其上下游长约2km的区域均为不淤区,且上游金刚沱淤积区及下游葫芦碛淤积区亦未出现向下或向上发展的趋势,取水河段取水防沙条件较好,是优良的取水河段。④拟建工程取水水源为大型河流,且取水工段处于弯顶以下河道主流区,该河段为上游河道漂浮物向下输移的必经之地,建议取水工程采用蘑菇头式取水头部结构离岸取水,综合考虑蘑菇式取水头部的选址要求、取水防沙条件结合其对航运、行洪、鱼类产卵等影响,要求蘑菇头顶部高程不高于178.63m,防淤高度不小于4m,基础埋深不小于3m。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处于变动回水区内的取水工程选址及结构布置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
乔冬晨[5](2013)在《大唐长山热电厂600MW级超临界机组扩建工程水资源论证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参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地方的相关文件,以大唐长山热电厂机组扩建项目为依托,进行水资源论证研究。首先对建设项目概况及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其次对项目的取用水的合理性做了分析,包括节水措施和潜力分析等。再次,论文对取水水源做了论证,并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证。最后总结全文,提出合理性建议。大唐长山热电厂扩建工程水资源论证工作,首先进行等级的划分,分类等级由地表取水量、取水和退水影响分类指标的最高级确定。并进行了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的确定。取水规模、水源及位置,确定取水规模、取水水源、取水位置。并根据水资源状况,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确定项目用水现状,进行建设项目的用水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的取水资源的论证,依据资料进行水量分析,病给出水资源质量评价,分析取水可靠性与可行性。最后对取水的影响进行阐述。在我国,水资源短缺现象十分严重。如不对此加以重视,将会对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带来巨大影响。如何对水资源加以保护和科学管理,是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而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等工作是维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重要手段。
李德勇[6](2010)在《P公司G国电站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质量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工程企业实力和管理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工程总承包形式进行的项目建设,已经成为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承揽海外工程的主要手段。目前随着一批质量优良的品牌工程的成功建设,为我国企业争得了声誉,也为促进国家间交往做出了贡献。电站项目工程总承包是工程总承包的一种形式,本文通过对一个电站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质量管理案例研究,结合有关理论,探讨了质量这一项目管理核心目标的管理方法,分析了项目管理三要素——进度、成本、质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人、机、料、法、环”等因素对质量的影响。提出了总承包项目建设的质量控制手段。本文研究的主体对象是电站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控制措施也是针对电站工程建设过程提出的,希望能为该领域项目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贵清[7](2010)在《循环经济的多维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工业化已进行200多年的今天,循环经济之所以蓬勃而起,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和历史缘由。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稀缺、生态破坏、粮食匮乏、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降低等深层生态经济问题日趋严重。显然,传统工业化已难以为继,支撑其经济增长的化石能源、矿产和森林资源等,已被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开发耗费过半。进入21世纪,国际社会达成共识:欲实现人口、经济与环境多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循环经济替代非循环经济是可行模式之一。占世界人口85%的发展中国家,欲生存、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与时俱进,尽早转变高碳、非循环型经济发展方式。论文主要采用界面分析法。在界定生态维、经济维、工业维与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维的界面整合理论中,辅以规范与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并融汇整体论、组织理论以及系统生态方法,突出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主体,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循环经济进行多维度的广角论证。尽管发达国家已先后于20世纪初和50年代以来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中国也从80年代始,注重生态经济研究,但总的来看循环经济理论仍鲜为人知。本文着力于开掘循环经济的多维、复合生态经济理论。全文主要论述了如下观点:第一,自然生态循环是人类各社会经济阶段发展方式的基础。循环经济融合于自然生态循环之中,并替代其它非循环型经济模式,有其科学理论的多维时空序演化的历史必然性。第二,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演替时序包括了采集与狩猎、农业经济、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及后工业化的知识与信息经济时期。这些经济形态与自然生态循环有着内在的规律性,即:多维复合进化。第三,传统工业化使人类社会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其高速废物排放和能源低效率利用,远远超过了生态分解速度及自然承载力,阻断了物质循环通道,破坏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地球生物圈。第四,循环经济是构建良性循环产业链网体系的可行模式。其主要内容有:改变现有单向、线式、非循环工艺流程,实施废物资源化和源头无害化治理工程,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和生物质能利用体系,把循环经济作为实施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构建以森林为主体的绿色产业网络。第五,引进、吸收国外循环经济成功案例,建立完善人口、资源、环境紧约束的循环经济机制与制度,形成中国式循环经济形态。构建循环经济保障体系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包括建立政府层面的生态伦理与道德教育体系,夯实法制、法规基础,做好循环经济产业全国发展纲要和区域规划以及改革财政与金融支持机制。
文骐,朱志军,许志敏[8](2009)在《足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发展轨迹(1970~1979)》文中指出 1970年 1970年/1月 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农垦部直属的云南、福建、广西和广东汕头橡胶垦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海南、湛江橡胶垦区及其所属企业单位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分别下放给所在省、自治区革命委
王东[9](2008)在《海水雾化冷冻脱盐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淡水资源的紧缺已经成为环渤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该地区附近最大的水资源是大面积不可直接利用的海水。每年冬季气温剧降出现大面积的海冰,根据海冰形成机理,海冰含盐量远远低于海水含盐量,对海冰进行进一步简单处理便可以用于工农业生产及生活饮用。本研究课题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利用海冰资源,开发海冰淡化技术是我国科技人员的首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水间接利用方式,符合我国国情,其成果有原始创新性。在海冰形成过程中,最初形成的冰晶、冰针和冰片会发生合并,合并过程中包裹海水形成了“盐胞”,故海冰具有一定的含盐量。本论文通过海水雾化冷冻法、重力脱盐法以及离心脱盐法分别对原始海水和雾化冷冻生成的粗海冰进行了淡化研究。海水雾化冷冻脱盐法是通过用离心泵将原始海水输送到高处的雾化喷嘴,海水经雾化喷嘴被雾化成海水滴,海水滴在下落过程中与周围的冷空气发生热交换,并部分被冷冻成固体海冰。在海水和粗海冰下落处,用尼龙网拦截形成的粗海冰,未发生冷冻的海水则通过尼龙网网孔脱离冰体,并收集在容器中。因为雾化冷冻的过程十分迅速,所以相当一部分卤水来不及脱离冰体,因此盐度相对于渤海湾自然形成的海冰的盐度较高。实验表明,海水经雾化冷冻形成的粗海冰融水的盐度从原始海水盐度的25.5‰降低到12—20‰,而渤海湾海冰盐度一般为3—8‰。重力脱盐法是利用重力作为对海冰和卤水混合物施加的外力,使卤水受力大于其附着在冰表面的粘性附着力,形成的卤水在重力作用下脱离冰体。实验表明,在-4℃的环境温度下,重力脱盐7h后,雾化冷冻形成的粗海冰的盐度从16‰下降到了10.4‰,脱盐率为35%。离心脱盐法是通过离心运动,对海冰和卤水混合物施加一个外力,使卤水受力大于其附着在冰表面的粘性附着力和盐胞管中的表面张力之和对其的约束,形成卤水在离心受力过程中的离心移动。通过连续施加离心力,达到卤水与冰晶体的分离。实验表明,经过离心脱盐后,海冰融水的盐度可以降到10‰以下,在环境温度为-1℃,离心时间40min,离心转速3000r/min,重力脱盐后的海冰盐度从14.2‰下降到2.9‰,脱盐率为79.57%。实验表明,以雾化冷冻法得到的海冰为原料进行重力脱盐和离心脱盐,最终可以达到良好的淡化效果。
程智卿[10](2008)在《大型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泵系统与基础结构振动性能分析》文中认为现代火力发电厂中,循环水泵是电厂的主要附机之一,在整个机组运行过程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循环水泵机组运行稳定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电厂的运行。运行稳定性是衡量水泵机组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标,振动的大小成了描述机组运行稳定与否和安装质量好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循环水泵为立式泵,立式泵的电机和循环水泵分层布置,水泵与电机基础相互独立。与常用泵区别在于电机与水泵的分层布置,同时泵及电机的支撑也有所不同。鉴于电机层和水泵层的基础结构的特殊性,为避免产生共振,保证基础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该项目的研究。本文通过ANSYS和SAP2000软件对水泵-电机本身进行建模分析,用模态分析和稳态分析方法,求出水泵的临界转速,得出了水泵转子临界转速远远高于水泵本身工作转速的结论,求出了水泵-电机系统本身的自振频率、振型和强迫振动位移,得出了水泵本身在工作转速下不会发生共振和线位移满足规范要求的结论。通过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水泵基础结构建立不同边界条件、不同模型进行分析,得出水泵基础结构的动力特性(频率、振型),在强迫振动下振动线位移。对基础结构建立不同的模型分析,得出水泵基础与泵房基础分开建模能反映其动力特性,但泵房基础整体建模优于分开建模;通过结构与地基相互作用模拟分析,得出了对底板支撑在桩基上的基础结构可以在建模时按“固接”模拟的结论;通过各种工况下水泵基础结构振动幅值分析发现,泵与泵之间的振动影响比较小,结构的振动主要是泵与其自身基础发生的强迫振动;通过结构模型扰力点的振动幅值相对比可以看出,电机层设置有现浇板的模型整体性较好,振动幅值很小;电机层不设置现浇板的模型整体性差,模型振动幅值相对有现浇板的模型振幅值大,但没有超出《泵站设计规范》限值。合理选择基础结构形式,可有效的避免泵体与基础结构发生共振。
二、火力发电厂大型取水浮船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火力发电厂大型取水浮船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鄱阳湖与鄱阳湖流域 |
1.1.1 鄱阳湖简介 |
1.1.2 鄱阳湖流域 |
1.1.3 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1.2 鄱阳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鄱阳湖历史演变 |
1.2.2 鄱阳湖水文特性研究 |
1.2.3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研究 |
1.2.4 鄱阳湖水生态研究 |
1.2.5 研究成果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2章 湖泊演变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2.1 鄱阳湖的成因 |
2.1.1 湖泊成因分类 |
2.1.2 鄱阳湖成因分析 |
2.1.3 河漫成湖的主要因素 |
2.2 鄱阳湖地区地形地质结构 |
2.2.1 鄱阳湖地区的地质状况 |
2.2.2 鄱阳湖地区的地形地貌状况 |
2.2.3 鄱阳湖地区的地貌成因分析 |
2.3 形成鄱阳湖的河流及其演变 |
2.3.1 汉代及其以前的长江中下游河段演变 |
2.3.2 鄱阳湖水系的演变 |
2.4 鄱阳湖入湖水量与湖盆蓄水面积、容积关系分析 |
2.4.1 鄱阳湖水位和水面面积、蓄水量关系 |
2.4.2 季节性水文节律 |
2.4.3 鄱阳湖流域径流量与湖盆蓄水的关系 |
2.4.4 小结 |
2.5 长江水文条件与鄱阳湖蓄水关系——江湖水文关系 |
2.5.1 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及其条件 |
2.5.2 湖口站流量倒灌分析 |
2.5.3 长江低水位对鄱阳湖的拉空作用 |
2.5.4 湖口梅家洲对鄱阳湖蓄水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序列参数化 |
3.1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1.1 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背景 |
3.1.2 历史气候的定义与内涵 |
3.1.3 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记录分级及其代表性分析 |
3.2.1 水旱灾害属性 |
3.2.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纪录 |
3.2.3 鄱阳湖流域历史旱涝灾害等级化 |
3.2.4 历史水旱灾害系列的代表性分析 |
3.3 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推求历史阶段干湿统计参数 |
3.3.1 湿润指数 |
3.3.2 水文统计的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3.3 基于历史湿润指数推求统计参数的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4 鄱阳湖流域湿润指数系列化 |
3.4.1 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特征 |
3.4.2 两宋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3 元朝至明初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4 明清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5 两宋至民国各干湿时期湿润指数系列参数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鄱阳湖的历史演变 |
4.1 前言 |
4.2 北宋时期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 |
4.2.1 彭蠡泽的变迁 |
4.2.2 鄡阳平原的沉陷 |
4.2.3 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时间 |
4.2.4 鄱阳湖南部湖区扩展的原因 |
4.2.5 小结 |
4.3 明清时期人与自然抗争中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1 明清时期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2 明清时期鄱阳湖流域堤防建设与维护造田 |
4.3.3 碟形湖的形成与堑湖捕鱼 |
4.3.4 结束语 |
4.4 现代湖区围垦、开发过度和退田还湖 |
4.4.1 新中国建立后鄱阳湖区大规模的圩堤建设 |
4.4.2 围湖垦殖的效益与问题 |
4.4.3 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干堤加固 |
4.4.4 结束语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鄱阳湖水文与水环境现状 |
5.1 鄱阳湖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1 鄱阳湖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2 有关鄱阳湖的几个地理概念 |
5.1.3 近60年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 |
5.2 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 |
5.2.1 流域降水 |
5.2.2 鄱阳湖进出湖流量分析 |
5.2.3 入湖出湖流量变化原因剖析 |
5.2.4 森林植被改善增加河道湖泊基流 |
5.2.5 小结 |
5.3 近十多年鄱阳湖低枯水位现象 |
5.3.1 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 |
5.3.2 低枯水位发生的原因分析 |
5.4 鄱阳湖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 |
5.4.1 第一次鄱阳湖科考关于泥沙与沉积情况 |
5.4.2 入湖泥沙过程 |
5.4.3 最近15年冲淤变化 |
5.4.4 入江水道冲刷对湖口出流的影响 |
5.5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 |
5.5.1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结果 |
5.5.2 入湖污染负荷 |
5.5.3 湖区水流特征 |
5.5.4 鄱阳湖区污染物运动、消减特征 |
5.5.5 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 |
6.1 生态水文学与系统生态学 |
6.1.1 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
6.1.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研究思路 |
6.2 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 |
6.2.1 上世纪 80、90 年代鄱阳湖浮游生物状况 |
6.2.2 鄱阳湖浮游生物的种类和密度的现状 |
6.2.3 鄱阳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时空变化 |
6.2.4 水文过程变化对鄱阳湖藻类动态变化的影响 |
6.2.5 鄱阳湖蓝藻水华种类、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
6.3 鄱阳湖湿地植被动态变化 |
6.3.1 上世纪 80、90 年代的植被概况 |
6.3.2 鄱阳湖湿地植被现状 |
6.3.3 湿地植被鄱阳湖水文要素的响应 |
6.3.4 人类活动对湿地植被的影响 |
6.3.5 鄱阳湖湿地植被呈现退化趋势 |
6.4 大型底栖动物动态演变 |
6.4.1 三十年来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动态变化 |
6.4.2 水文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
6.4.3 鄱阳湖钉螺分布与特性 |
6.5 鄱阳湖鱼类资源的动态演变 |
6.5.1 三十年来鄱阳湖鱼类资源变化情况 |
6.5.2 水文要素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和鱼类响应 |
6.6 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 |
6.6.1 鄱阳湖越冬候鸟的监测 |
6.6.2 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的食性功能群 |
6.6.3 越冬候鸟空间分布特征 |
6.6.4 越冬候鸟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响应 |
6.7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 |
6.7.1 碟形湖的形成、特征与分布 |
6.7.2 碟形湖湿地生态的系统特征 |
6.7.3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意义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及其对策建议 |
7.1 国内外湖泊湿地管理的实践和经验 |
7.1.1 北美五大湖治理和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
7.1.2 美国佛罗里达大沼泽的保护和治理 |
7.1.3 云南洱海的保护和治理 |
7.1.4 国内外湖泊保护和管理的主要经验 |
7.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趋势 |
7.2.1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动力机制 |
7.2.2 鄱阳湖水体形态和水环境演变趋势预测 |
7.2.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衰退 |
7.2.4 湖泊萎缩和人类活动加剧叠加,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丧失 |
7.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
7.3.1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
7.3.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
7.3.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原则 |
7.3.4 关于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问题 |
7.4 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永保“一湖清水” |
7.4.1 完善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
7.4.2 加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管理 |
7.4.3 因地制宜处理湖区周边农业污染和面源污染 |
7.4.4 鄱阳湖湖汊和碟形湖中的水产养殖禁止投放肥料饲料 |
7.5 休养生息,把湖区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 |
7.5.1 坚决制止酷渔滥捕,保护天然水产资源 |
7.5.2 有序采砂,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需求 |
7.5.3 保护候鸟,人鸟和谐相处 |
7.5.4 封洲轮牧,巩固防治血吸虫病的成果 |
7.6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保障机制 |
7.6.1 改革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体制 |
7.6.2 以“河长制”为抓手,把流域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铁矿矿山充填采矿用胶结充填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铁矿资源特点 |
2.2 矿山充填的意义 |
2.3 国内外矿山充填现状及评价 |
2.3.1 我国矿山充填现状及难点问题 |
2.3.2 矿山充填技术的发展 |
2.3.3 胶结充填技术的最新成就 |
2.3.4 现有充填技术评价 |
2.4 国内外膏体充填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2.4.1 膏体充填的特点 |
2.4.2 国内外膏体充填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2.4.3 膏体充填技术与理论的发展趋势 |
2.5 充填材料的选择依据 |
2.6 固化重金属的发展现状 |
2.6.1 固化/稳定技术的应用现状 |
2.6.2 固化/稳定技术机理概述 |
2.6.3 固化/稳定技术性能评价标准 |
2.7 水泥固化重金属的机理 |
2.7.1 C-S-H凝胶对重金属离子的固化 |
2.7.2 钙矾石(AFt)对重金属离子的固化 |
2.7.3 矿渣在固化重金属中的应用 |
3 原料及实验方法 |
3.1 实验原料 |
3.1.1 钢渣 |
3.1.2 矿渣 |
3.1.3 脱硫石膏 |
3.1.4 粉煤灰 |
3.1.5 铁尾矿 |
3.2 实验方案 |
3.2.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3.2.2 实验工艺流程 |
3.3 实验仪器设备 |
3.4 实验方法 |
3.4.1 铁矿矿山充填用胶结剂及胶结剂试块的制备方法 |
3.4.2 铁矿矿山胶结充填料试块的制备方法 |
3.4.3 矿渣粉液相震荡水化实验及其离子浓度测试 |
3.5 样品测试方法 |
3.5.1 强度测定 |
3.5.2 流动性测定 |
3.5.3 重金属浸出试验 |
3.6 样品分析及表征 |
3.7 参照国家标准 |
4 粉煤灰体系膏体胶结充填料性能研究 |
4.1 激发剂配方对充填料试块强度的影响 |
4.2 充填料性能评定 |
4.3 充填料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
4.4 小结 |
5 矿渣-钢渣体系胶结充填料性能研究 |
5.1 胶凝材料原料对料浆流动性的影响 |
5.1.1 粉煤灰对流动性的影响 |
5.1.2 矿渣对流动性的影响 |
5.1.3 石膏种类对流动性的影响 |
5.1.4 尾砂细度对流动性的影响 |
5.2 料浆浓度的优化控制 |
5.3 胶凝材料配比正交优化 |
5.3.1 正交因素水平的确定 |
5.3.2 正交试验 |
5.4 平行试验 |
5.5 矿渣掺量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
5.6 矿渣粉细度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
5.7 充填体强度发展趋势 |
5.8 小结 |
6 充填接顶用胶结充填料 |
6.1 胶凝材料配比正交优化 |
6.2 矿渣掺量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
6.3 水化产物及水化机理分析 |
6.3.1 净浆水化产物XRD及SEM分析 |
6.3.2 充填料水化产物SEM分析 |
6.3.3 水化机理分析 |
6.4 充填体微膨胀性能 |
6.5 小结 |
7 矿渣-脱硫石膏水化机理的研究 |
7.1 试验原料及方法 |
7.2 矿渣-石膏净浆水化试块的强度与XRD图谱分析 |
7.3 矿渣-石膏净浆水化试块的红外与差热分析 |
7.4 矿渣-石膏净浆水化试块的SEM分析 |
7.5 矿渣-石膏净浆水化试块的NMR分析 |
7.6 水化液相离子浓度的测试 |
7.6.1 原始矿渣微粉在去离子水中溶解行为研究 |
7.6.2 饱和矿渣溶液中加入脱硫石膏后离子浓度变化研究 |
7.7 小结 |
8 矿渣钢渣胶凝体系对Pb~(2+)的固化作用 |
8.1 试验及分析方法 |
8.1.1 配制铅溶液 |
8.1.2 制备含铅净浆块 |
8.1.3 浸出试验 |
8.1.4 XAFS样品和参照样品制备 |
8.1.5 XAFS光谱数据采集与处理 |
8.2 铅离子浸出试验 |
8.3 铅离子浓度对固化体强度的影响 |
8.4 矿渣-钢渣胶凝体系及水泥固化体试样的XRD分析 |
8.5 矿渣-钢渣胶凝体系及水泥固化体试样的XANES分析 |
8.6 矿渣-钢渣胶凝体系及水泥固化体试样的EXAFS分析 |
8.7 矿渣-钢渣胶凝体系及水泥固化体试样的SEM及能谱分析 |
8.8 矿渣-钢渣胶凝体系固化Pb~(2+)的机理分析 |
8.9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泥沙对电厂取排水及水域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泥沙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国内电厂取排水口水流及泥沙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取排水、潮汐及泥沙的基本理论 |
2.1 取排水基本理论 |
2.1.1 取水口的分类 |
2.1.2 取排水布置方式 |
2.2 河流泥沙动力学 |
2.2.1 泥沙起动机理 |
2.2.2 泥沙的运动形态 |
2.2.3 泥沙运动的受力分析 |
2.3 潮汐基本原理 |
2.3.1 潮汐现象 |
2.3.2 潮汐分类 |
2.3.3 潮流基本理论 |
2.3.4 高、低潮与转流和最大流速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泥沙淤积对电厂取排水影响的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1 控制方程 |
3.2.2 悬沙与河床的相互作用 |
3.3 相同泥沙条件下不同取排水方式下的数值模拟 |
3.3.1 分列式取排水 |
3.3.2 重叠式取排水 |
3.3.3 差位式取排水 |
3.4 三种取排水方式影响范围比较 |
3.5 从温排水角度分析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潮汐潮流作用下泥沙淤积对取排水的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潮汐潮高和潮流流速方程 |
4.3 潮汐河口下泥沙的输运方程 |
4.4 潮汐、潮流物理模型的选取 |
4.4.1 典型潮汐潮高验证 |
4.4.2 典型潮流流速验证 |
4.4.3 潮汐物理模型的选取 |
4.4.4 潮流物理模型的选取 |
4.5 潮汐电厂取排水影响的数值模拟 |
4.5.1 潮汐对重叠式布置的影响 |
4.5.2 潮汐对分列式布置的影响 |
4.5.3 潮汐对差位式布置的影响 |
4.6 潮流电厂取排水影响的数值模拟 |
4.6.1 潮流对重叠式布置的影响 |
4.6.2 潮流对分列式布置的影响 |
4.6.3 潮流对差位式布置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4)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冲淤对电厂取水口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流泥沙研究现状 |
1.2.2 水库泥沙问题研究现状 |
1.2.3 变动回水区的泥沙问题研究现状 |
1.2.4 电厂取水口的泥沙问题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冲淤规律分析 |
2.1 泥沙运动的基本规律 |
2.1.1 泥沙颗粒的受力情况 |
2.1.2 泥沙的起动 |
2.1.3 泥沙的沉速 |
2.1.4 推移质与悬移质运动规律 |
2.2 水库泥沙淤积 |
2.2.1 水库淤积的形态及特点 |
2.2.2 水库淤积计算 |
2.3 变动回水区的泥沙淤积的特点 |
2.3.1 推移质淤积段特点 |
2.3.2 悬移质淤积段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华能江津电厂取水构筑物及取水位置初选 |
3.1 工程概况 |
3.2 取水构筑物的选择 |
3.2.1 取水构筑物的分类 |
3.2.2 蘑菇头式取水口的应用发展 |
3.2.3 江津电厂取水构筑物的初选 |
3.3 取水位置的选择 |
3.3.1 江津电厂取水位置的初选 |
3.3.2 初选取水河段河床演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学模型计算分析 |
4.1 一维泥沙数学模型概述 |
4.2 模型基本方程 |
4.2.1 恒定流计算 |
4.2.2 非恒定流计算 |
4.2.3 河道阻力计算 |
4.3 数值计算方法 |
4.3.1 水流计算方法 |
4.3.2 泥沙计算 |
4.3.3 河道变形计算 |
4.4 计算条件及模型验证 |
4.4.1 水库调度方案 |
4.4.2 计算范围及断面划分 |
4.4.3 边界条件 |
4.4.4 模型验证 |
4.5 计算结果分析 |
4.5.1 泥沙淤积情况 |
4.5.2 泥沙淤积量、淤积速率 |
4.5.3 泥沙淤积分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物理模型设计及相似性验证 |
5.1 物理模型设计的主要特点 |
5.1.1 物理模型的相似准则 |
5.1.2 模型基本比尺关系 |
5.1.3 悬移质泥沙运动相似比尺关系 |
5.1.4 推移质泥沙运动相似比尺关系 |
5.2 江津电厂取水工程物理模型设计 |
5.2.1 基本资料 |
5.2.3 模型范围、比尺与制作 |
5.2.4 模型沙的选择 |
5.2.5 模型流量及尾水控制条件 |
5.3 模型相似性验证 |
5.3.1 几何相似性验证 |
5.3.2 糙率的相似性验证 |
5.3.3 流速流向验证 |
5.3.4 河床冲淤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6.1 试验边界条件 |
6.1.1 模型进口水沙 |
6.1.2 出口水位控制 |
6.2 泥沙冲淤结果分析 |
6.2.1 天然情况下泥沙淤积 |
6.2.2 小南海蓄水后泥沙淤积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取水口的选定及取水河段泥沙淤积分析 |
7.1 电厂取水口位置的选择 |
7.1.1 取水要求 |
7.1.2 通航要求 |
7.1.3 防淤高度及蘑菇头河床面高程 |
7.1.4 基础埋深 |
7.1.5 电厂取水口位置的确定 |
7.2 取水河段泥沙淤积情况 |
7.3 泥沙淤积对电厂取水口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大唐长山热电厂600MW级超临界机组扩建工程水资源论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及任务 |
1.4.1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 |
1.4.2 水资源论证的任务 |
1.5 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意义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 |
2.1 项目背景及由来 |
2.2 工作等级 |
2.3 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
2.4 水平年 |
2.5 取水规模、水源及位置 |
2.5.1 取水规模 |
2.5.2 取水水源 |
2.5.3 取水位置 |
2.6 项目所在地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概况 |
2.6.1 嫩江流域概况 |
2.6.1.1 流域概况及水文特征 |
2.6.1.2 气候 |
2.6.1.3 水利工程现状 |
2.6.1.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6.1.5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
2.6.2 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
2.6.2.1 水资源状况 |
2.6.2.2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
2.6.2.3 项目区用水现状 |
2.6.2.4 水功能区 |
2.6.3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2.6.3.1 地表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
2.6.3.2 地下水开采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建设项目取用水分析 |
3.1 建设项目取水合理性分析 |
3.1.1 取水符合产业政策 |
3.1.2 取水符合水资源规划 |
3.2 建设项目用水合理性分析 |
3.2.1 用水结构和用水量 |
3.2.2 水量平衡分析 |
3.2.3 用水指标合理性分析 |
3.3 节水措施与节水潜力分析 |
3.3.1 节水措施 |
3.3.2 节水潜力 |
第四章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
4.1 水源论证方案 |
4.2 地表水取水水源论证 |
4.2.1 依据的资料 |
4.2.2 来水量分析 |
4.2.3 用水量分析 |
4.2.4 可供水量分析 |
4.2.5 水资源质量评价 |
4.2.5.1 水质评价参数选择 |
4.2.5.2 水质评价方法 |
4.2.5.3 评价标准 |
4.2.5.4 评价结果 |
4.2.6 取水口位置合理性分析 |
4.2.7 取水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五章 取水的影响分析 |
5.1 取水影响分析 |
5.1.1 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
5.1.2 对其他用户的影响 |
5.1.2.1 取用地表水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 |
5.1.2.2 取用地下水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 |
5.2 退水影响分析 |
5.2.1 退水系统及组成 |
5.2.2 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规律 |
5.2.3 退水处理方案和达标情况 |
5.2.4 退水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的影响 |
5.2.5 入河排污口(退水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 |
5.3 水资源保护措施 |
5.3.1 工程措施 |
5.3.1.1 施工期 |
5.3.1.2 运行期 |
5.3.2 非工程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取用水的合理性 |
6.2 取水水源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
6.3 取用水对水资源状况和其他取用水户的影响 |
6.4 退水影响及水资源保护措施 |
6.4.1 退水影响 |
6.4.2 水资源保护措施 |
6.5 取水方案 |
6.6 退水方案 |
6.7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历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P公司G国电站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质量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项目工程总承包的理论背景 |
第三节 论文问题的提出 |
第一章 案例 |
第一节 P 公司简介 |
第二节 行业现状 |
第三节 G 国电站工程总承包项目介绍 |
一、该项目的背景 |
二、项目的机遇和挑战 |
第四节 P 公司对该项目管理情况 |
一、项目的整体管理 |
二、项目的范围管理 |
三、项目的进度、成本等管理 |
第五节 G 国项目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的制定 |
一、项目的质量目标 |
二、项目质量计划的制定 |
第六节 G 国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
一、项目管理组织 |
二、项目保证体系的编制 |
第七节 项目执行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特点 |
一、该项目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
二、该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
三、该项目调试、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
第八节 G 国项目质量管理的效益与问题 |
一、该项目质量管理取得的效益 |
二、该项目质量管理的难点 |
三、该项目质量管理当中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质量管理与项目质量管理有关理论概述 |
一、质量管理有关概念 |
二、项目质量管理有关理论 |
第二节 项目三要素的相互作用及策略分析 |
一、进度与质量的协调分析 |
二、成本与质量的协调分析 |
三、三要素协调策略 |
第三节 影响G 国项目质量的因素分析及控制 |
一、项目设计对质量的影响 |
二、项目人员对质量的影响 |
三、采购件对质量的影响 |
四、工程建设方法和装备对质量的影响 |
五、环境因素的质量影响 |
第四节 对项目质量管理风险的分析 |
一、项目质量计划中的风险分析 |
二、项目质量保障中的风险分析 |
三、项目质量控制中的风险分析 |
第五节 对G 国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循环经济的多维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目标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目标 |
1.2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难点与拟创新点 |
1.4.1 主要难点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1.5 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1.6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6.1 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和发展 |
1.6.2 国外主要学者的循环经济思想及评述 |
1.6.3 国内学者的循环经济研究 |
第2章 循环经济形态及其多维理论概述 |
2.1 循环经济形态的界定 |
2.1.1 循环经济形态内涵与外延 |
2.1.2 循环经济形态的特征 |
2.1.3 循环经济形态的模式转变 |
2.2 循环经济形态多维复合理论概述 |
2.2.1 循环经济多维复合理论的内容 |
2.2.2 自然生态循环理论 |
2.2.3 自然经济循环理论 |
2.2.4 全经济循环理论 |
2.2.5 多维循环理论 |
2.3 人类经济形态演变的历史轨迹 |
2.3.1 采集渔猎活动融入自然生态循环 |
2.3.2 人类走向农业经济循环 |
2.3.3 传统工业化经济形态的生态非循环 |
2.4 循环经济形态内在规律 |
2.4.1 人类社会进化时序不可逆 |
2.4.2 自然生态循环进化时序不可逆 |
2.4.3 生态自我修复的能量转化不可逆 |
2.4.4 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 |
2.5 小结:解铃还需系铃人 |
第3章 生态维:循环经济的自然时空序 |
3.1 自然生态循环的时间序 |
3.1.1 采集狩猎时期的自然生态循环时序 |
3.1.2 农业阶段的自然生态循环时序 |
3.1.3 传统工业循环阻滞了自然生态循环 |
3.2 自然生态循环的空间序 |
3.2.1 自然生态循环的微观空间序 |
3.2.2 自然生态循环的宏观空间序 |
3.3 生物圈自然生态循环的总时空序 |
3.3.1 能量转化 |
3.3.2 矿物循环 |
3.3.3 水循环 |
3.3.4 信息传导 |
3.3.5 总动力源 |
3.4 小结:不可替代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
第4章 经济维:经济形态演替的人类社会时序 |
4.1 自然经济时期 |
4.1.1 自然经济的界定 |
4.1.2 采集狩猎时期的"天然"经济 |
4.1.3 人工种养的自然经济期 |
4.2 农业经济时期的自然经济 |
4.2.1 气候环境变迁促进农业自然经济发展 |
4.2.2 农业与手工业自然经济 |
4.2.3 自然经济是物能均衡的生态循环 |
4.3 传统工业经济时期 |
4.3.1 矿物能量开发是基础 |
4.3.2 获取超额经济财富是动力 |
4.3.3 科学技术进步是媒介 |
4.3.4 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是表象 |
4.3.5 危害人类生存是本质 |
4.4 小结:克服逻辑差异是发展的动力 |
第5章 工业维:循环的时序差导致生态循环网络破裂 |
5.1 循环时序差异的表象 |
5.2 生态失衡致使自我循环功能消失 |
5.3 食物链断裂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
5.4 温室效应引发全球大气环流灾变 |
5.5 淡水与能源匮乏衍生诸多逆向效应 |
5.6 工业社会的自我反省 |
5.6.1 深层生态经济问题 |
5.6.2 深层生态经济问题的根源 |
5.6.3 工业社会的反思 |
5.7 小结:经济社会的能动性不能超越自然生态循环的阈限 |
第6章 复合维:协调生态与经济时序差重建生态良性循环 |
6.1 循环经济形态的良性生态循环特征 |
6.2 循环经济形态的良性生态结构的构建 |
6.2.1 复合生态系统的要素组成 |
6.2.2 循环经济形态的良性生态系统的结构 |
6.3 循环经济形态的良性循环生态功能 |
6.3.1 良性循环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 |
6.3.2 复合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反馈机制 |
6.4 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系统的重建与评价 |
6.4.1 复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6.4.2 复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6.4.3 复合生态系统的信息流特征 |
6.4.4 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评价 |
6.5 评价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指标体系 |
6.6 小结:协调"时差"是循环经济的核心 |
第7章 循环经济:构建良性循环经济形态的产业链网体系 |
7.1 循环经济的良性循环模式 |
7.1.1 废物多次资源化模式 |
7.1.2 源头无害化治理模式 |
7.1.3 雨水直接利用型模式 |
7.1.4 生物能源利用型模式 |
7.2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外延 |
7.2.1 低碳经济的内涵 |
7.2.2 低碳经济产业体系 |
7.2.3 低碳经济的途径 |
7.3 循环经济产业综观网络分析 |
7.3.1 两极输入与网结缺损 |
7.3.2 综观网络模型分析 |
7.3.3 生物产业生产力分析 |
7.3.4 环境产业生产力分析 |
7.4 小结:构建循环经济形态的三项重要工作 |
第8章 国内外循环经济的经验、效果及启示 |
8.1 欧盟的循环经济发展 |
8.1.1 丹麦的循环经济 |
8.1.2 英国的循环经济 |
8.1.3 德国的循环经济 |
8.1.4 瑞典的循环经济 |
8.2 北美的循环经济 |
8.2.1 美国的循环经济 |
8.2.2 加拿大的循环经济 |
8.3 日本的循环经济 |
8.3.1 形成日本式循环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 |
8.3.2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型社会 |
8.3.3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及其政策法规体系 |
8.4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
8.4.1 莱芜钢铁集团 |
8.4.2 鲁北国家级生态工业园 |
8.4.3 柴达木资源开发中的循环经济 |
8.5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
8.5.1 共性的经验启示 |
8.5.2 个性国家经验分析 |
8.5.3 健全的法律、政策系统 |
8.5.4 全社会共同参与 |
8.6 小结:构建循环经济形态须树立预防在先的良性循环理念 |
第9章 构建中国循环经济形态的支撑保障体系 |
9.1 普及生态伦理与环境道德 |
9.2 加快法制法规建设 |
9.3 做好循环经济产业区域规划 |
9.4 建立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 |
9.4.1 价格激励 |
9.4.2 利益激励 |
9.4.3 产权激励 |
9.5 改革财政与金融支持政策 |
9.5.1 购买性支出政策 |
9.5.2 财政补贴政策 |
9.5.3 财政税收政策 |
9.5.4 财政信贷政策 |
9.5.5 价格政策 |
9.6 小结:是全社会支撑了循环经济发展 |
第10章 结语: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海水雾化冷冻脱盐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资源概况 |
1.1.1 世界水资源状况 |
1.1.2 水资源在我国的分布特点 |
1.2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1 国外海水淡化发展概况 |
1.2.2 我国海水淡化发展概况 |
1.3 主要的海水淡化方法 |
1.3.1 蒸馏法 |
1.3.2 膜法 |
1.3.3 溶剂萃取法 |
1.3.4 水合物法 |
1.3.5 离子交换法 |
1.3.6 吸附法 |
1.3.7 冷冻法 |
1.4 海冰淡化方法 |
1.4.1 浸泡脱盐法 |
1.4.2 离心法脱盐 |
1.4.3 浸泡离心脱盐法 |
1.4.4 重力脱盐法 |
1.4.5 挤压脱盐法 |
1.4.6 微融脱盐法 |
1.5 海水雾化冷冻技术概况 |
1.5.1 雾化冷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海水雾化冷冻脱盐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理 |
2.1.2 实验所用仪器 |
2.1.3 实验装置示意图 |
2.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2.1 环境温度对雾化冷冻脱盐效果的影响 |
2.2.2 风速对雾化冷冻脱盐效果的影响 |
2.2.3 冷冻时间对雾化冷冻脱盐效果的影响 |
2.2.4 喷射角度对雾化冷冻脱盐效果的影响 |
2.2.5 海水滴粒径对雾化冷冻脱盐效果的影响 |
2.2.6 接冰器尼龙网目数对雾化冷冻脱盐效果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力法与离心法海冰脱盐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重力法脱盐和离心法脱盐试验原理 |
3.1.2 重力脱盐方法及示意图 |
3.1.3 离心脱盐方法及示意图 |
3.1.4 实验所用仪器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重力法脱盐效果 |
3.2.2 离心转速对脱盐效果的影响 |
3.2.3 环境温度对脱盐效果的影响 |
3.2.4 离心时间对脱盐效果的影响 |
3.2.5 离心时间对海冰的TDS 的影响 |
3.2.6 离心试管上下两段盐度差别 |
3.2.7 正交试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大型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泵系统与基础结构振动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1.1 泵站分类及循环水泵站工艺 |
1.1.2 泵房结构类型及适用范围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立式机组振动产生原因 |
1.2.2 水泵房基础计算方法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2 振动特性分析原理及模型建立 |
2.1 概述 |
2.2 模态分析原理 |
2.2.1 特征向量法 |
2.2.2 Ritz向量分析法 |
2.2.3 特征向量法和Ritz向量法的比较 |
2.3 稳态(谐响应)分析原理 |
2.3.1 Fourier(变换) |
2.3.2 复频函数的求解 |
2.3.3 动力分析振型叠加法 |
2.4 模型建立 |
2.4.1 模型参数设置 |
2.4.2 简化原则及计算假定 |
2.4.3 关于计算模型的分析 |
3 循环水泵-电机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
3.1 概述 |
3.2 水泵转轴计算 |
3.2.1 临界转速的定义 |
3.2.2 临界转速计算 |
3.2.3 结果分析 |
3.3 循环水泵泵体动力特性分析 |
3.3.1 计算假定及循环水泵模型效果图 |
3.3.2 水泵系统模态分析 |
3.3.3 泵体谐响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水泵基础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
4.1 概述 |
4.2 动力特性分析 |
4.2.1 结构动力计算一般步骤 |
4.2.2 自振频率 |
4.2.3 振型计算结果 |
4.2.4 结构高度变化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4.3 水泵基础结构的振动幅值 |
4.3.1 工况设置 |
4.3.2 各工况下扰力点的振幅 |
4.3.3 电机层框架截面变化振幅最大值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建议 |
5.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火力发电厂大型取水浮船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D]. 唐国华. 南昌大学, 2017(12)
- [2]铁矿矿山充填采矿用胶结充填料研究[D]. 张静文. 北京科技大学, 2015(06)
- [3]泥沙对电厂取排水及水域环境的影响分析[D]. 张国峰.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3)
- [4]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冲淤对电厂取水口影响的研究[D]. 张金林. 重庆交通大学, 2013(03)
- [5]大唐长山热电厂600MW级超临界机组扩建工程水资源论证研究[D]. 乔冬晨. 吉林大学, 2013(08)
- [6]P公司G国电站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质量管理[D]. 李德勇. 黑龙江大学, 2010(07)
- [7]循环经济的多维理论研究[D]. 刘贵清. 青岛大学, 2010(12)
- [8]足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发展轨迹(1970~1979)[J]. 文骐,朱志军,许志敏. 改革, 2009(04)
- [9]海水雾化冷冻脱盐技术的研究[D]. 王东. 天津大学, 2008(08)
- [10]大型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泵系统与基础结构振动性能分析[D]. 程智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