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颈椎病平片诊断的再认识(附14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笑[1](2018)在《热敏灸手掌面尺侧治疗第8颈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与温度差异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寻第8颈神经根受累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手掌面尺侧区域热敏点,对探寻出的高度敏化点进行热敏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情况和手掌面尺侧温度差异。方法:1.研究对象:本试验共纳入符合第8颈神经根单侧受累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33例。2.试验步骤:采用陈日新教授热敏灸步骤:回旋灸、循经往返灸、雀啄灸和温和灸对患侧手掌面尺侧依次进行热敏点探查,记录所有热敏点出现的时间、位置及热敏化形式。选取每位受试者探灸前后温度差异最大的高敏点进行2个疗程的热敏灸治疗,于探查前后、热敏灸治疗后分别进行红外热图采集。3.评价分析:选取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价症状,用红外热成像分析系统统计区域及热敏点温度。对数据使用SPSS 21.0系统进行分析,以得出热敏灸手掌面尺侧高敏点前后症状与温度变化情况。结果:1.热敏灸2个疗程结束后,治愈者为0,好转者19例,未愈者11例。总有效率为63.33%。2.热敏灸治疗后田中靖久颈椎病量表总得分高于治疗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颈部疼痛、手指麻木、感觉和手的功能四项得分高于治疗前(P均<0.01),上肢麻木、椎间孔试验、肌力、腱反射及工作和生活能力得分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30例受试者在探灸后共出现45个热敏点,热敏点出现形式以扩热、透热和传热为主。与少府、后溪临近的热敏点最多,分别占35.6%、31.1%。4.探灸前患侧温度低于健侧,治疗后患侧温度高于治疗前(P均<0.01)。探灸后、治疗后热敏点温度均高于探究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述温度差异在0.7℃左右。结论:1.热敏灸手掌尺侧高敏点对于第8颈神经受累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改善手指麻木、感觉等局部症状。2.治疗前患侧手掌尺侧温度较健侧呈低温象,热敏灸治疗可轻度改善患侧手掌尺侧温度。3.热敏点出现形式以扩热和透热为主,热敏点位置较为分散,大部分热敏点大致在手少阴心经循行路线上。
赵琬清[2](2013)在《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微创治疗探讨》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近年来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的临床研究资料的温习和回顾,就当前各种非手术疗法的应用及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以便在临床上更好地推广应用。研究方法:纵观近年来针刀闭合性松解术及临床常用非手术疗法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研究现况并探讨针刀闭合性松解术的优势,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更深入研究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及治疗方向。结果:针刀闭合性松解术具有集针刺与切割松解的独特作用,能从根本上解决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软组织损伤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相较于其它常用非手术治疗方法,针刀闭合性松解术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疗效明显,疗程短,远期疗效巩固的特点。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为目前针灸科常见病及疑难病,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具有中西合参优势互补,独特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及推广
叶建龙[3](2010)在《针刀疗法与等离子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临床观察等离子刀与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广泛推广等离子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4月至2009年12月期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病房选择符合标准的60例神经根颈椎病患者随机分配在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刀治疗,治疗组采用在X光透视仪下行等离子刀低温消融术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的各种症状评分。结果:(1)治疗组优良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和93.33%,对照组优良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86.67%。(2)两组治疗后疼痛症状、麻木症状、不适感、体征计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具有显着差异(p<0.01);组间治疗前后差值计分在疼痛症状、不适感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麻木症状、体征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3)治疗后的体格检查、肌力、病史、舌脉及X线综合评分比治疗前计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5)。结论:(1)等离子刀与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所改善或痊愈,等离子刀有明显优越性;(2)等离子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改善疗效显着,起效快,疗效稳定,而且手术操作简单,微创,安全,患者依从性好,不影响以后手术治疗等优点。
胡朝晖[4](2007)在《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颈椎病是严重的颈椎退变性疾病,也是脊椎外科的常见病。颈椎退变性疾病早期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最后选择。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颈椎间融合后,导致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增大,促使邻近节段发生退变或原有退变加重。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近年发展的新技术,其目的是替代病变的椎间盘并行使其功能,保留运动节段和减少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为颈椎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人工颈椎椎间盘能否达到正常椎间盘的力学性能要求,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颈椎间孔大小对椎间孔狭窄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颈椎间孔形态改变与其生物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又是评估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颈椎间孔形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颈椎人工椎间盘能否恢复正常的椎间盘功能,以及对邻近节段有无影响,尤其是CADR后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采用X线、CT和尸体标本实体测量颈椎间孔,并进行比较,为实验和临床提供资料。(2)探讨C4/5、C5/6ADR组、椎间盘完整组、椎间盘摘除组、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组不同状态不同载荷下,对邻近上位(C3/4、C4/5)椎间孔的影响。(3)观察5例C4/5、C5/6ADR和30例同节段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的影响。第一章颈椎间孔的解剖学和影像学测量目的为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颈部疾患诊治提供解剖学和影像学资料。方法陈旧防腐标本9具;新鲜尸体9具,标本男10具,女8具。对C2-T1颈椎间孔高度和宽度进行实体测量;行颈椎双斜位X线测量;CT扫描三维重建测量。对测量结果用SPSS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实体测量的颈椎间孔高度平均值为7.36±0.48mm,宽度平均值为5.35±0.52mm;X线测量的颈椎间孔高度平均值为9.60±0.58mm,宽度平均值为6.85±0.78mm。CT测量的颈椎间孔高度平均值为7.42±0.50mm,宽度平均值为5.41±0.52mm。2、实体测量值、CT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比较:实体测量的椎间孔平均高度值和CT测量值小于X线测量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体测量椎间孔平均宽度值和CT测量值小于X线测量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CT测量值与实体测量值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3、CT测量与实体测量的椎间孔平均高度约为X线测量值的78%;CT测量与实体测量的椎间孔平均宽度约为X线测量值的80%。4、实体测量值、CT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分别作椎间孔高度和宽度的线性相关分析,实体测量值和CT测量值呈高度正相关性;CT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存在明显正相关性;实体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存在明显正相关性。结论1、实体标本测量值和CT测量值小于X线测量值,但三者之间有明显正相关性。2、螺旋CT可以方便,准确地测量颈椎间孔的高度和宽度。第二章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探讨颈椎C4/5、C5/6ADR、椎间盘摘除、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后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影响,为临床应用CADR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11具(C3—T1),对C4/5、C5/6完整组、髓核摘除组、ADR组以及椎间融合内固定组,在不同载荷下测量不同状态邻近上位椎间孔高度、宽度的改变,并比较加载前后组内及组间的变化范围。对测量结果用SPSS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C4/5、C5/6ADR、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后,在轴向、前屈、后伸、侧弯加载状态下,其邻近上位(C3/4、C4/5)椎间孔变化为:(1)CADR组与完整组、椎间盘摘除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椎间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椎间盘摘除组小于椎间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椎间融合组大于完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颈椎间孔随不同体位改变较大:屈曲、对侧弯时增大,在轴向、后伸、同侧弯时减小。结论1.首次采用生物力学方法,研究C4/5、C5/6CADR、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大小的影响。发现CADR后其邻近上位椎间孔变化接近正常,椎间融合后其邻近上位椎间孔变化明显,初步证明CADR符合颈椎正常的生物力学要求,为临床应用人工颈椎间盘提供了理论依据。2.椎间融合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孔径变化明显,可能是引起颈椎退变和/或退变加速的原因之一。3.颈椎间孔随不同体位改变较大:屈曲、对侧弯时增大,在轴向、后伸、同侧弯时减小。第三章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C4/5、C5/6ADR和前路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术式对邻近上位椎间孔的影响。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6年2月因C4/5、C5/6椎间盘病变而接受手术病例35例,按照手术方式及随访时间分为3组:(1)CADR组5例,随访时间12~27月,平均14.7月;(2)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短期随访组(融合组一)15例,随访时间12~30月,平均15.8月;(3)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中长期随访组(融合组二)15例,随访时间5~8年,平均6.75年。分析术前和术后6月、1年、2年、5年时的JOA评分、Odom评级、影像学资料。运用SPSS 13统计软件分析患者C3/4椎间孔高度、宽度和椎间隙高度与C3椎体高度的比值R1、R2、R以及JOA评分、Odom评级。结果(1)三组术后各随访段的JOA评分、Odom评级较术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月CADR组与融合组一JOA评分、Odom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融合组一与融合组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融合组二JOA评分、Odom评级出现下降,与组内术后12个月、2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2)CADR组与融合组一术后各随访段R1、R2、R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二术后12月、2年R1、R2、R,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R1、R2、R显着下降,与术后12月、2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CADR和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近期疗效较好,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孔径影响不明显,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2.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中远期邻近上位椎间孔孔径变小,是颈椎退变或加速退变原因之一。
梁干清[5](2000)在《颈椎病平片诊断的再认识(附14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祁冀[6](2020)在《扳法对骶髂关节和颈总动脉的生物力学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髂后上棘的解剖形态、骶髂关节(SIJ)的关节间隙CT下形态和分布特征以及斜扳法对SIJ的生物力学效应,为临床上SIJ错位的诊疗提供参考。研究颈部扳法对兔颈总动脉重度粥样硬化(CAS)斑块破裂及血管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其安全性提供补充。方法:1.观测280例干燥髋骨髂后上棘的解剖形态和相对位置。2.回顾75例健康成年人CT资料,观测第1-3骶椎(S1、S2、S3)平面SIJ的滑膜关节间隙和骨间韧带的形态和相对面积。3.6具人体骨盆标本依次切断耻骨联合及韧带,进行垂直压缩、拉伸和斜扳试验,观测SIJ的应变和相对运动。4.兔随机分为手法Ⅰ组(颈部扳法)、手法Ⅱ组(推桥弓)、CAS组和对照组,CAS造模及手法干预后,检测血流剪切力、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通过病理(HE、油红O、Masson三色)及免疫组化染色(CD34、CD68)对斑块成分进行分析。5.对兔颈总动脉进行轴向拉伸试验,分析力学特性。结果:1.髂后上棘有4种形态,“U”形(43.2%)、“V”型(38.2%)、“W”型(11.1%)、增生型(7.5%),未见性别或双侧差异(P>0.05)。2.(1)在S1平面,滑膜间隙为直线型;S2、S3平面滑膜间隙的相对面积逐渐增加,男性多呈弧线型,女性多呈“S”型。(2)在S1、S2平面,男性的滑膜间隙所占面积比例显着高于女性(P<0.05)。3.(1)正常SIJ在斜扳试验中的相对角位移小于压缩和拉伸试验(P<0.05),SIJ上部相对位移小于压缩试验(P<0.05),SIJ下部相对位移与压缩试验相比无差异(P>0.05)。(2)斜扳试验中SIJ的相对位移明显小于腰椎-髂嵴间的相对位移(P<0.05)。(3)随着耻骨联合和韧带逐步被破坏,SIJ在斜扳试验、压缩和拉伸试验中的相对角位移和相对位移大致呈增加趋势,但斜扳试验中SIJ的相对角位移不超过压缩试验。(4)卸载应力后,与初始状态比较,所有SIJ的相对角位移和相对位移不超过0.02°,相对位移不超过0.02mm。4.(1)手法Ⅰ组、手法Ⅱ组兔血清hs-CRP、血流剪切力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2)手法Ⅰ组和手法Ⅱ组斑块内脂质含量高于CAS组(P<0.05),胶原纤维含量和CD68 IOD值高于CAS组(P<0.05);手法I组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密度高于CAS组(P<0.05)。5.手法Ⅰ组兔颈总动脉的弹性模量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SIJ错位的临床诊断需考虑髂后上棘和关节间隙形态的特殊性。斜扳法可致SIJ发生轻微的旋转和分离,该效应在耻骨联合和韧带损伤、关节稳定性明显下降时增加,但近似于生理载荷的效应,且手法复原后该效应可能消失。颈部扳法可致重度CAS兔颈总动脉血流剪切力升高,加速不稳定斑块破裂,甚至血管弹性降低。
马克[7](2017)在《头尾部Facet关节的方向与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颈椎退变性疾病,现代骨科中常常将颈椎间盘突出症称之为退行性颈椎病。颈椎的关节突关节又称为Facet关节或小关节,是由上一个椎体的下关节突覆盖于下一个椎体的上关节突和周围起到稳定保护作用的软骨和肌肉韧带共同构成,与椎间盘联合运动,二者共同组成的三关节复合体出现应力异常时会导致颈椎的退变,继而发展为颈椎间盘突出症。当椎间盘退变突出时,势必导致椎间隙高度的变化,进而关节突关节结构形态也会改变,附带着软骨撞击磨损,造成了Facet关节的退行性变。正常Facet关节的空间方向于颈椎处多趋向于冠状面,而随着退行性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发展,Facet关节的空间方向愈来愈趋向于矢状面;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Facet关节的方向趋向于矢状面是退行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还有学者认为Facet关节的方向偏离冠状面是颈椎退变突出后解剖结构二次重塑的结果。至于哪种学说更符合颈椎退行性变现象,还尚未有统一的定论。目前文献中对Facet关节角度大多是以螺旋CT或磁共振矢状位Facet关节重叠部分的中点进行的单层测量,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颈椎Facet关节面头部和尾部进行角度测量的文献尚未见报道。目的研究分析头尾部Facet关节的方向与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相关性。方法收集郑大一附院骨外科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之间前来门诊或病房就诊的疑似有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询问完整病史后,给予每位患者颈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侧位DR片,颈椎64层螺旋CT平扫+三维重建,颈椎MRI平扫。从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排除颈椎术后、曾有结核等感染性病史、肿瘤性疾病以及脊柱畸形的患者,选取仅有颈5/6节段椎间盘突出且突出压迫脊髓的患者25人;再从我院体检科选取无颈椎间盘突出及其疑似症状、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25人,给予相同的影像学检查。分别记录其性别、年龄,并于两组中每个样本都选取颈4/5、颈5/6两个节段,在螺旋CT的横断面测量每个节段对应椎间盘上下缘的头尾部Facet关节的方向与椎体矢状线的角度。上述角度的测量为减少误差,分别以两名主治医师采用双盲法于我院HIS系统中Pacs软件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使用统计学方法和SPS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根据排除标准和纳入标准入选颈椎间盘突出组的25名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25名患者进行对比分析。1.颈椎间盘突出组的颈5/6节段头、尾部Facet关节角均小于颈4/5节段的头、尾部Facet关节角,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颈5/6节段头、尾部Facet关节角均大于颈4/5节段头、尾部Facet关节角,且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颈椎间盘突出组颈5/6节段头部Facet关节、尾部Facet关节相比,颈4/5节段头部Facet关节、尾部Facet关节相比,无明显不同;对照组颈5/6头、尾部对比和颈4/5头、尾部对比,均无明显不同。(见表3)3.颈椎间盘突出组颈5/6节段头部Facet关节角比正常对照组颈5/6节段头部Facet关节角小;尾部Facet关节角亦是如此;颈椎间盘突出组颈4/5节段头部Facet关节角比正常对照组颈4/5头部Facet关节角小,;尾部也是如此。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Facet关节方向的变化可能是颈椎的发生退变突出的病因,且Facet关节面越趋向于矢状位颈椎的退行性变越严重;2.颈椎病变节段相邻的正常节段,也可能正在退变或即将发生退变,其退变尚未达到病变节段的程度。
郑皓云[8](2014)在《清宫正骨治疗青少年颈痛寰枢关节紊乱初步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青少年颈痛寰枢关节紊乱患者采用清宫正骨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方面的改变,论证清宫正骨手法治疗青少年颈痛寰枢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64名青少年颈痛寰枢关节紊乱患者采用清宫正骨治疗,分别测量治疗前后寰枢外侧关节间隙差值、寰齿关节间隙差值、枢椎棘突角位移、寰齿前距。采用三种方法对患者颈椎曲度进行测量,并使用关节角度尺(GN-JDC)测量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活动度;填写病例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视觉模拟评级法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颈痛量表评分(NPQ)、临床症状与体征评分等。最后将所有资料录入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64名患者治疗后寰枢外侧关节间隙差值、寰齿关节间隙差值、枢椎棘突角位移、寰齿前距与手法治疗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手法治疗后视觉模拟评级法评分(VAS)、颈痛量表评分(NPQ)、临床症状、临床体征、颈椎4个方向生理活动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着改善,且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Borden氏法测量治疗前后颈椎曲度有改善,但还未能证明其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颈椎曲度指数(CCI)、Harrison氏法测量治疗前后患者颈椎曲度明显改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视觉模拟评级法评分(VAS.)为6.23±1.79;NPQ颈痛量表评分为10.84±2.18;颈椎左旋角度49.06±9.14°,右旋角度59.09±9.60°,前屈角度59.08±9.67°,后伸角度56.16士9.72°;临床症状评分为8.59±2.52,临床体征评分为10.69±2.34。治疗后:视觉模拟评级法评分(VAS)为1.52±1.47;NPQ颈痛量表评分为4.45±2.19;颈椎左旋角度59.75±8.43°,右旋角度67.80±7.53°,前屈角度70.22±6.27°,后伸角度70.05±5.41°;临床症状评分为3.48±1.23,临床体征评分为3.05±1.79。影像学表现方面:寰枢外侧关节差值治疗前后改善率大于80%者32人,改善率在50%-80%者13人,改善率50%以下16人,无改善3人;寰齿关节间隙差值治疗前后改善率大于80%者19人,改善率在50%-80%者22人,改善率50%以下19人,无改善4人;枢椎棘突角位移治疗前后改善率大于80%者18人,改善率在50%-80%者11人,改善率50%以下31人,无改善4人。结论:①青少年颈痛寰枢关节紊乱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②青少年颈痛寰枢关节紊乱多由不良生活、学习习惯导致,其致病因素及临床表现与中老年颈椎病有一定区别。③清宫正骨手法可降低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评分。④影像学方面,清官正骨手法可改善患者颈椎寰枢关节紊乱X线表现;同时,清宫正骨手法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⑤根据统计结果分析,清宫正骨手法治疗青少年颈痛寰枢关节紊乱疗效确切。
王占超[9](2012)在《比格犬颈椎后纵韧带压迫模型的建立及其交感神经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颈椎病是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年轻白领人群的逐渐增长,高负荷工作压力及伏案工作时间的延长,颈椎病已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社会病。其主要表现可有颈部疼痛不适、上肢酸胀麻木疼痛、身体感觉异常以及行走步态不稳、四肢肌力下降等障碍。一般来说,颈椎病的诊断并不复杂,详细的询问病史、仔细的体格检查以及相应的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医师的工作经验能准确的定位颈椎病的类型,可明确的定位神经受压损伤部位,针对病因对神经及时减压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我国对颈椎病的分类包括以下几种: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以及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国内外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及治疗已基本达成共识并已形成基本的诊疗规范。但对于交感型颈椎病,由于对其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因而在其诊断及治疗方面尚存有诸多争议。在全国第二次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中学者们将交感型颈椎病定义为: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的一系列反射性症状。其临床症状以头痛、头晕、耳鸣、心动过速、视物模糊、肢体发凉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为主。其主要体现在局部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如颈部向上的椎动脉血管外膜神经兴奋性收缩可致血管血供不足,出现头晕、头痛症状;如眼动脉支及耳动脉分支的血管神经兴奋性收缩可有视物模糊、耳鸣等症状;交感神经兴奋时胃肠部迷走神经受抑制,可表现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交感神经心内支兴奋性增高可引起心悸、心慌等。目前对于交感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提出颈椎不稳是引起交感型颈椎病的原因之一,对该类患者行颈前路椎间隙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后其交感神经症状常有改善,但临床上大多数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并无明确的颈椎不稳征象,我们对其行颈前路椎间隙减压内固定术后该类患者症状也能缓解。由此看来,颈椎不稳不能解释所有出现交感性症状的颈椎病因。我们对多数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患者行颈椎MRI检查,发现该类患者大多有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多节段颈椎间盘膨出压迫相应后纵韧带,此现象引起我们对交感型颈椎病的重新思考。多年来,学者们发现颈部交感神经分布较为丰富,其中椎旁结构包括椎体、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等,均有交感神经纤维支配。课题组在前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中利用新西兰大白兔做颈椎后纵韧带神经分布研究,乙醛酸化学染色标记交感神经表达的神经肽Y可观察到颈椎后纵韧带含有丰富的交感神经纤维。更有学者提出,炎症等因素刺激或局部环境改变可导致神经纤维增生,对神经纤维表达的多肽分析是检测神经纤维数量的一种有效方法。目的:鉴于当前诸多学说不能满意解释颈交感神经紊乱症状,而常规的颈前路减压手术在切除了椎间盘及后纵韧带可使部分患者交感神经症状得以改善,我们设想是否颈后纵韧带受压与此类患者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症状有关。颈后纵韧带受压后其上分布的交感神经纤维是否有所变化,以及该变化是否会引起颈部相关的不适反应。本实验中我们拟建立颈椎后纵韧带受压动物模型,并于模型建立成功后饲养数周并取出新鲜的后纵韧带组织进行化学染色观察其上神经分布形态,并且通过对比格犬后纵韧带组织的提取液进行测量,检测神经纤维在后纵韧带组织中的含量,精确计算不同动物模型颈后纵韧带神经纤维含量的差异。方法:以往在神经组织的疾病诊断和科研中,应用常规HE染色可以观察到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的全貌,但是它们的细微结构和某些特殊成分需要特殊的染色方法才能显示。交感神经属肾上腺能神经,它能够释放单胺类神经递质,因此可以用现实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方法研究交感神经纤维分布。神经肽Y可由交感神经纤维表达,我们可通过借助神经肽Y的染色观察后纵韧带交感神经纤维的形态。放射免疫技术为一种将放射性同位素测量的高度灵敏性、精确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相结合的体外测定超微量(10-9~10-15g)物质的新技术。我们课题组在前一课题中对新西兰大白兔颈椎后纵韧带神经纤维表达的神经肽Y标记并应用乙醛酸染色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发现新西兰大白兔颈椎后纵韧带分布有丰富的交感神经。本实验中我们选取成年健康的比格犬作为实验动物,实验步骤可分如下三步。第一步为动物模型建立:订购16只健康成年雄性比格犬,对其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各八只,实验组采取颈前路C4/5椎间盘髓核组织取出后回植入该椎间隙的方法,并适当向后挤压后纵韧带组织,造成比格犬颈椎后纵韧带受压模型;假手术对照组采取相同的颈前路显露方法,但仅限显露C4/5椎前结构,并不处理该椎间隙。第二步为两组动物经一段时间饲养过后,每组随机选出两只比格犬,颈前路手术取出后纵韧带组织,对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形态学观察。第三步为对两组剩余的12只比格犬行颈前路手术,对取出的后纵韧带组织进行神经肽Y标记的放射性免疫学定量分析。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比格犬颈椎体后缘有较为宽厚的后纵韧带,其宏观形态呈倒三角形,化学染色及神经放射性免疫测量过程顺利。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一)比格犬颈椎后纵韧带受压模型的建立成功、可靠,比格犬颈椎体形态与人类相似,脊柱序列完整,可操作性高,且比格犬饲养方便、手术耐受性高。(二)对随机选出的四只比格犬C4/5椎间隙后纵韧带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发现比格犬后纵韧带分布有较为丰富的交感神经纤维,组间比较发现每高倍镜视野下后纵韧带压迫组比假手术对照组有更为稠密的神经纤维表达。(三)对两组12只比格犬C4/5椎间隙后纵韧带神经纤维表达的神经肽Y行放射性免疫分析,其结果为:后纵韧带受压组含有较明显的交感神经纤维增生(NPY浓度分别为:61.78pg/100μl;73.22pg/100μl;63.67pg/100μl;79.78pg/100μl);65.33pg/100μl;68.81pg/100μl,与假手术对照组(NPY浓度分别为:34.31pg/100μl;42.91pg/100μl;35.23pg/100μl;39.72pg/100μl;36.41pg/100μl;40.62pg/100μl)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统计软件为SPSS13.0,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01)。结论:从比格犬饲养容易、颈前路手术解剖结构清晰、比格犬手术耐受力良好、内固定牢靠及后纵韧带取材方便等特点可知比格犬适宜建立颈椎动物模型。对犬后纵韧带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可知比格犬颈后纵韧带含有较为丰富的交感神经纤维,后纵韧带受压后其上交感神经纤维增生,神经放射性免疫神经肽Y定量检测提示后纵韧带受压组比格犬后纵韧带神经肽Y含量显着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后纵韧带神经肽Y的表达。由此我们可以设想在临床上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在长期多节段颈椎间盘膨出压迫后纵韧带的情况下,颈椎后纵韧带上交感神经纤维是否也出现异常增生,为下一步研究后纵韧带神经异常传导通路奠定了基础。
唐晓杰[10](2012)在《单开门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测量并比较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术后颈椎活动度的改变,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手术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例纳入标准: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并排除其他并发症;⑵行颈椎后路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并除外因颈椎不稳行侧块螺钉内固定的患者,手术均由我科同一组医师实施;⑶年龄在50-75岁,病史在3个月-36个月之间;⑷术前、术后均有完善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共72例,男38例,女34例,年龄52-70岁,平均年龄65岁,术前对入选患者应用头盔式颈椎活动度测量仪(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提供,国家专利号ZL200620002019)测量患者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右旋活动度,术后24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并测量患者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右旋活动度,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术前、术后颈椎活动度的差异显着性。结果本组的7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其中63例患者术后得到完整随访,男35例,女28例,年龄52-69岁,平均年龄61岁,9例患者失访,随访时间为术后24个月。经统计学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前屈、后伸、左旋和右旋颈椎活动度较术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左侧弯和右侧弯颈椎活动度较术前有所减少,但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术后24个月,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和右旋活动度较术前有明显下降,而左侧弯和右侧弯颈椎活动度无明显改变。
二、颈椎病平片诊断的再认识(附14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颈椎病平片诊断的再认识(附14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热敏灸手掌面尺侧治疗第8颈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与温度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受试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剔除标准 |
1.6 不良事件的处理 |
1.7 脱落病例的记录 |
1.8 质量控制 |
2.课题主要仪器、设备 |
2.1 医用红外热成像仪 |
2.2 艾灸条 |
2.3 红外热图采集操作规范 |
3.研究方法 |
3.1 试验样本量 |
3.2 对照与盲法 |
3.3 试验步骤 |
3.4 观察指标 |
3.5 安全性评价 |
3.6 统计学分析 |
3.7 试验技术路线图 |
4.研究结果 |
4.1 受试者完成试验情况 |
4.2 基线分析 |
4.3 症状及疗效 |
4.4 温度变化情况 |
4.5 热敏点情况 |
4.6 脱落、剔除病例及不良反应 |
4.7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第8颈神经皮节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 |
1.1 手掌尺侧属于第8颈神经皮节 |
1.2 第8颈神经受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现代病理机制 |
1.3 中医病因与病机简述 |
2.穴位热敏化现象与特征 |
2.1 穴位热敏化现象 |
2.2 热敏化分布特征与经络、经穴的相关性 |
3.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
3.1 热敏灸效果优于传统灸法 |
3.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研究结果分析 |
4.1 热敏灸改善局部症状及机理探讨 |
4.2 热敏灸可改善患侧低温状态 |
4.3 热敏点情况分析 |
4.4 相关课题结果讨论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综述 下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定位诊断 |
参考文献 |
附录2: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 |
附录3:硕士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4:课题工作照 |
(2)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微创治疗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中西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1.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研究 |
1.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命名 |
1.2 典型症状 |
1.3 体征 |
1.4 西医学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主要学说 |
2. 传统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研究 |
2.1 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
2.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分型 |
二. 传统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
1. 针灸 |
1.1 临床治疗选穴要点 |
1.2 临床应用操作及常用手法 |
1.3 针灸临床的优势及不足 |
2. 推拿及牵引 |
2.1 临床治疗要点 |
2.2 临床应用操作及常用手法 |
2.3 推拿及牵引临床的优势及不足 |
3. 小针刀闭合松解术 |
3.1 临床操作要点 |
3.2 临床应用操作及常用手法 |
3.3 针刀闭合性松解术的优势及不足 |
4. 中药及其它疗法 |
4.1 临床治疗要点 |
4.2 临床应用 |
4.3 中药及其他疗法的临床优势及不足 |
三.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
四.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探讨与临床应用 |
1. 针刀医学对软组织损伤的新认识 |
2. 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 |
3. 针刀医学的治疗原则 |
4. 针刀闭合性松解术的临床探讨 |
五.李玉堂教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总结 |
1. 部位选择 |
2. 操作规范 |
3. 典型病例 |
六.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针刀疗法与等离子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祖国医学对CSR的论述 |
1.1 病症认识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论治 |
2.现代医学对CSR的论述 |
2.1 命名与分类 |
2.2 解剖学研究 |
2.3 生物力学研究 |
2.4 神经根性痛的研究 |
3.CSR的诊断学研究 |
3.1 物理学检查 |
3.2 影像学检查 |
3.3 神经电生理检查 |
3.4 鉴别诊断 |
4.CSR的治疗学研究 |
4.1 药物疗法 |
4.2 推拿牵引疗法 |
4.3 针灸疗法 |
4.4 中医药综合疗法 |
4.5 物理疗法 |
4.6 微创技术 |
4.7 手术疗法 |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2.1 病例来源 |
2.2 受试病例的选择与退出 |
2.3 病例分组方法 |
2.4 治疗方法 |
2.5 疗效观察 |
2.6 统计学处理 |
3.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病例一般情况 |
3.2 疗效评分 |
3.3 疼痛症状评分表 |
3.4 麻木症状评分表 |
3.5 体征评分表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历 |
(4)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 |
第一章 颈椎间孔的大体解剖和影像学测量 |
1.1 前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章 颈人工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C4/5、C5/6人工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临床观察 |
3.1 前言 |
3.2 资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综述一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颈椎间孔形态及颈椎间孔狭窄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扳法对骶髂关节和颈总动脉的生物力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骶髂关节扳法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2 颈部扳法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3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髂后上棘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正常SIJ的关节间隙形态及分布特征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扳法对SIJ的应力-应变及相对运动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扳法对兔颈总动脉重度CAS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扳法对重度CAS兔颈总动脉拉伸性能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附录 |
综述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骶髂关节半脱位影像学诊断标准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7)头尾部Facet关节的方向与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清宫正骨治疗青少年颈痛寰枢关节紊乱初步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关于青少年颈痛的研究现状 |
综述二:关于寰枢关节紊乱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部分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 |
(9)比格犬颈椎后纵韧带压迫模型的建立及其交感神经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比格犬颈椎后纵韧带压迫模型的建立及标本收集 |
动物模型的建立 |
一、实验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后纵韧带标本的收集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动物 |
三、实验操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后纵韧带神经纤维分布形态学研究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后纵韧带神经纤维分布定量研究及其影响因素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综述 1 |
参考文献 |
Review 2 |
References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单开门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四、颈椎病平片诊断的再认识(附14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热敏灸手掌面尺侧治疗第8颈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与温度差异研究[D]. 王笑.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2]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微创治疗探讨[D]. 赵琬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4)
- [3]针刀疗法与等离子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叶建龙.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2)
- [4]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观察[D]. 胡朝晖. 中南大学, 2007(01)
- [5]颈椎病平片诊断的再认识(附14例分析)[J]. 梁干清. 医学文选, 2000(S1)
- [6]扳法对骶髂关节和颈总动脉的生物力学效应研究[D]. 祁冀.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7]头尾部Facet关节的方向与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D]. 马克. 郑州大学, 2017(02)
- [8]清宫正骨治疗青少年颈痛寰枢关节紊乱初步临床研究[D]. 郑皓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9]比格犬颈椎后纵韧带压迫模型的建立及其交感神经分布研究[D]. 王占超. 第二军医大学, 2012(10)
- [10]单开门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D]. 唐晓杰. 宁夏医科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