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风病诊疗标准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方珣[1](2020)在《现代岭南名医头痛医案收集整理及数据挖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整理现代岭南名中医诊治头痛的经验,分析岭南地区头痛发病特点、诊断、用药规律,探讨与之相关的病因、病机、证候类型,从整体上把握现代岭南头痛证治的规律,为今后岭南地区头痛的辨证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文献收集:收集现代岭南名中医医案,纳入标准是:本课题以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历次获“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者,以及由国务院两部一局确定的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到图书馆、文献馆实地采集,期刊文献数据库搜索下载等形式,对现代岭南名老中医治疗头痛现存医案进行收集整理。2.文献整理:将文献收集的全部资料按照类别进行整理区分,并通过excel软件把整理完成的相关资料输入进表格。运用SPSS21.0及运用R(3.6.1)语言中的arules扩展包进行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对所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及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对头痛证治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结合专业知识分析岭南名医治疗头痛临证思路、用药规律等内涵。结果:1.医案收集整理结果:本课题共收集涉及头痛医案的岭南名老中医62人,头痛相关着作28册,文献98篇,经初步整理,总计收集医案164例,有效处方282条。2.头痛医案数据挖掘结果:头痛医案中出现症状总计86种,症状出现的总频数为1256次。其中频数≥5的症状有27种,共计频数为898次,累计频率为71.5%。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头重、耳鸣、失眠、恶心呕吐、烦躁、纳差、颈项不适(胀、痛、紧缩)等。出现舌象为28种,出现的总频数为98次。其中,舌淡频数最高,占17.61%,其次为苔白、舌红、舌暗、苔腻、苔黄、苔薄、胖舌、苔厚(频数≥10)。医案中共出现脉象11种,出现的总频数为188次。其中,脉弦最高,占36.2%,其次为脉细、脉数、脉滑、脉沉、脉缓、脉浮、脉弱(频数>5)。医案中出现证型有22种,出现的总频数为349次。本证中,以肝阳上亢频数最高,占23.78%,其次为风寒头痛、瘀血头痛、痰湿内阻、风邪上扰、肝火上炎、风热头痛、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少阳头痛(频数≥10)。共用药物119味,累计用药次数3191次。川芎的使用频数实际最高,为122;排在第二位的是白芍,为99;第三位是茯苓,频数为91。对频数前38味药物进行因子分析,可取得10类药物组合。经聚类分析,得到具有平肝潜阳、祛风止痛、活血化瘀、益气升阳、化痰祛浊、健脾补气、疏肝解郁等作用的7类处方组合。经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头痛医案中方证对应的规律,如肝阳上亢证常用天麻、钩藤、白芍、黄芩、草决明等药,寓含天麻钩藤饮之意,旨在平肝潜阳;风寒头痛常用川芎、白芷、防风、羌活、蔓荆子等药,类似清上蠲痛汤组方,为祛风散寒止痛常用组方;瘀血头痛常用桃仁、红花、川芎、地龙、赤芍等药,为血府逐瘀汤组方;益气升阳用葛根、北芪、白术,类似黄芪葛根汤组成;痰湿内阻常用半夏、白术、竹茹,类似温胆汤,体现了治疗痰湿的基本组方;健脾补气常用茯苓、党参、黄芪、白术,类似四君子汤;疏肝解郁常用白芍、柴胡、枳壳、泽泻组成,类似柴胡疏肝散。这些常用药物和方剂体现了岭南医家的基本思维特点,也反映了岭南地区头痛常见的基本证型。结论:1.岭南地区头痛发病病位在肝为主,病邪以实为主,证型以肝阳上亢为主,依次为风寒头痛、瘀血头痛、痰湿内阻、风邪上扰、肝火上炎、风热头痛、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痰热互结。2.针对头痛的治法主要有平肝潜阳、祛风止痛、活血化瘀、益气升阳、化痰祛浊、健脾补气、疏肝解郁。3.数据挖掘结果提示本病常用组方为:天麻钩藤饮、清上蠲痛汤、血府逐瘀汤、黄芪葛根汤、四君子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逍遥丸。
邵明琪[2](2017)在《医疗纠纷处置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目前的医患关系十分紧张,医疗纠纷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困扰医疗机构正常运行的难题,并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与有序发展。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为了调解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未取得较好的成效。本文从医疗纠纷的现状出发,运用危机管理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并使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剖析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一是政策法规不健全,医疗纠纷处置中缺少法律支持;二是医疗机构在诊疗活动中存在医疗缺陷,导致医疗纠纷处置陷于危机;三是医疗费用过重,加大了医疗纠纷处置的难度;四是社会诚信不足,医患之间矛盾加剧,致使医疗纠纷演变成“医闹”;五是处置医疗纠纷的工作人员处置能力有限,无法及时妥善解决医疗纠纷。同时借鉴国内外运行较成功的医疗纠纷处置方法,进行相关对策研究,包括健全法律法规,提升医疗质量水平,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建立医疗风险基金等。
王幸龙,张社峰,王爱凤[3](2017)在《王松龄教授从肝论治头风病经验》文中研究说明王松龄教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级学位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 a余,经验丰富,学贯中西。头风病乃内科常见病症,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古代医家多从外风论治,亦有从痰瘀论治者,现代医家认识亦各有千秋。王教授认为:该病与肝郁关系密切,临床多兼夹他证,主张从肝论治头风病,并提出疏肝活瘀除头风的观点。
关瑞花[4](2016)在《正天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常为搏动性的头痛,多呈单侧疼痛,常伴恶心和呕吐。少数典型者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障碍等先兆,可有家族史。在我国偏头痛1年患病率约为9.3%。偏头痛致残率较高,疾病负担重。先兆偏头痛是缺血性脑卒中和脑白质损害的危险因素。偏头痛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偏头痛的防治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中医药治疗头痛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正天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适应证候研究是以西比灵为对照的正天胶囊治疗偏头痛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一部分,该研究已纳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按照国际头痛协会《偏头痛临床研究指南》的要求,设计了前瞻性、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案。目的进一步评价正天胶囊治疗偏头痛缓解期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探讨正天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适应证候。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对照设计,试验药与阳性药比较,采用非劣性设计。正天胶囊是正天丸的改剂型品种,因正天胶囊前期文献报道较少,故本试验样本数的确定参考正天丸计算。主要通过门诊及广告招募的方式收集患者,严格按照随机数字表入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首先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进行理化检查,检查结果符合条件的患者方可入组。试验组服用正天胶囊,每次2粒(0.45g/粒),每日3次,饭后服用,同时服用西比灵模拟剂5mg,每晚一次。对照组服用西比灵5mg,每晚一次,同时服用正天胶囊模拟剂,每次2粒(0.45g/粒),每日3次,饭后服用。入组筛选当天、基线期4周、治疗期4周、8周、12周和停药后4周随访时各评价一次,采用SAS9.2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作为有高度显着性统计学意义。主要疗效指标为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次要疗效指标为头痛发作次数、天数、程度、持续时间、偏头痛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量表(PRO)和使用止痛剂次数和数量、体重等。结果主要疗效指标:治疗后4周至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均有所增加,治疗后12周,西比灵组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低于正天胶囊组,(P=0.00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4周,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均有所降低,且西比灵组低于正天胶囊组,(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正天胶囊和西比灵在治疗期和随访期均能明显减少头痛发作次数,治疗后12周两组疗效最明显,且正天胶囊优于西比灵,随访4周两组疗效均较治疗后12周减轻,且正天胶囊组优于西比灵组。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的非劣效性分析显示,西比灵较正天胶囊非劣效不成立;治疗后12周、随访4周,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的非劣效性分析显示,正天胶囊非劣效于西比灵。说明正天胶囊在治疗偏头痛远期疗效(治疗12周、随访4周)优于西比灵。正天胶囊临床适应证候:正天胶囊在治疗偏头痛风证证候时,疗效优于西比灵组。偏头痛属风证证候的患者,使用正天胶囊治疗组在治疗后随访4周,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比使用西比灵治疗组高,p<0.05,统计学有差异。说明正天胶囊在治疗偏头痛属风证患者时远期疗效优于西比灵。偏头痛属血瘀证患者,使用正天胶囊治疗组和使用西比灵治疗组,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随访4周,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以及相对基线水平的变化幅度均无统计学差异,偏头痛属血瘀患者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以及随访4周头痛发作天数、发作次数、总持续时间、使用止痛剂次数、PRO量表总分下降值两组比较,以基线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及考虑中心效应,考虑中心效应及中心与分组的交互效应,正天胶囊组下降值与西比灵组无统计学差异正天胶囊和西比灵在治疗偏头痛属血瘀证[丝]时,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相当。偏头痛属火热证患者治疗12周后发作次数下降值两组比较,以基线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考虑中心效应,正天胶囊组下降值与西比灵组有统计学意义,中心效应显着(P=0.044)。即正天胶囊和西比灵在治疗偏头痛火热证时,说明在治疗火热证时,正天胶囊远期疗效较西比灵差。偏头痛属痰湿证的患者,使用正天胶囊治疗组在治疗后4周,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比使用西比灵治疗组高,统计学有差异。偏头痛属痰湿证患者治疗4周后发作持续时间下降值两组比较,以基线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考虑中心效应及中心与分组的交互效应,正天胶囊组下降值与西比灵组有统计学差异,中心效应显着,分组与中心间交互效应显着。偏头痛属痰湿证患者治疗8周后PRO量表总分下降值两组比较,以基线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考虑中心效应及中心与分组的交互效应,正天胶囊组下降值与西比灵组有统计学差异,中心效应显着,分组与中心间交互效应不显着。即正天胶囊和西比灵在治疗偏头痛痰湿证时,短期疗效前者优于后者,远期疗效相当。偏头痛属血虚证患者,使用正天胶囊治疗组和使用西比灵治疗组,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随访4周,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以及相对基线水平的变化幅度均无统计学差异。偏头痛属血虚证患者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以及随访4周头痛发作大数、发作次数、总持续时间、使用止痛剂次数、PRO量表总分下降值两组比较,以基线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以及考虑中心效应,考虑中心效应及中心与分组的交互效应,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正天胶囊和西比灵在治疗偏头疼属血虚证时,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相当。偏头痛属阳虚证患者,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随访4周,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以及相对基线水平的变化幅度均无统计学差异。偏头痛属阳虚证患者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以及随访4周头痛发作天数、发作次数、总持续时间、使用上痛剂次数、PRO量表总分下降值两组比较,以基线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以及考虑中心效应,考虑中心效应及中心与分组的交互效应,正天胶囊组下降值与西比灵组无统计学差异。正天胶囊和西比灵在治疗偏头疼属血瘀证时,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相当。治疗以风证、痰湿证的偏头痛患者,正天胶囊明显优于西比灵,其中风证以远期疗效(停药随访4周)为主,痰湿证以近期疗效(治疗后4周)为主。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做两两比较,正天胶囊血瘀证患者在治疗4周头痛次数减半率高于火热证、血虚证、阳虚证,低于痰湿证,说明正天胶囊在治疗4周痰湿证起效最快,其次是血。正天胶囊血瘀证患者在随访4周头痛次数减半率低于风证、火热证、痰湿证、血虚证、阳虚证,明显下降。结论正天胶囊、西比灵在改善偏头痛患者的病情及证候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1.正天胶囊在治疗偏头痛远期疗效(治疗12周、随访4周)非劣效于西比灵。2.正天胶囊治疗风证、痰湿证的偏头痛患者,正天胶囊明显优于西比灵,其中风证以远期疗效(停药随访4周)为主,痰湿证以近期疗效(治疗后4周)为主。体现了正天胶囊改善中医证候的优势,在治疗偏头痛对于实证起效比虚证快,血瘀可能是贯穿偏头痛疾病始终的因素。
李世强[5](2015)在《偏头痛患者的症状分布特点和发病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偏头痛是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的病种之一,其发病率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竞争压力的激增而逐年升高。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HIS)将其分为两种主要亚型:发作性偏头痛(episodic migraine, EM)和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 CM)。每月头痛发作小于15天的头痛称为发作性偏头痛,每月头痛发作大于15天的头痛称为慢性偏头痛。CM是致残性疾病,累及全球人口的1.3%-5.1%。偏头痛的发作可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各种理化因素的刺激,精神因素以及体内代谢水平变化等。引起偏头痛的发病因素较多,伴随的临床症候较为复杂。因此,我们更应关注偏头痛的相关研究,提高辨证论治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偏头痛的特色和优势。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总结现有偏头痛病例中偏头痛的主要症状及其伴随症状,并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发病病程,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偏头痛患者中医症候的分布特点,初步研究偏头痛患者的发病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偏头痛患者病历165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等,以及症候表现,从一般情况及偏头痛症状与中医证型分布进行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65例偏头痛患者中,40-50岁头痛患者最多,大学水平的职员患者占主要部分。头痛主要为胀痛、昏蒙和隐痛。伴随症状主要表现为口渴、皮肤干燥、小便泛黄、心烦易怒等。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肝阳上亢型最多见,其次为肾阴亏虚型和脾气虚型,瘀血阻络型最少。结论:偏头痛患者的发病率、患病率日益增加,早期诊断和干预、加强预防成为降低其患病率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历增高及脑力劳动者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偏头痛患者中医辨证肝阳上亢证、脾气亏虚证、肾阴亏虚证、气滞血瘀证四个证型有一定代表性,能够为中西医结合证治提供客观依据。
张冬爽[6](2015)在《《伤寒论》与《千金方》头痛病证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头痛既是一种病证,也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它可以发生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有时亦是某些相关疾病加重或恶化的先兆。在对头痛古代文献的梳理中,《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元及明清诸家对于头痛的认识研究很多,但对于《千金方》(包括《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头痛的研究却很少。《千金方》中虽对头痛无专篇论述,而散在于各卷中,但内容丰富,治法繁多,值得探讨。其中《千金翼方》卷九、卷十,又称为“唐本伤寒论”,在记述上既继承了张仲景的辨证思路,又有孙思邈自己的学术思想。因此,比较《伤寒论》和《千金方》辨治头痛的异同,以探讨《千金方》对《伤寒论》辨治头痛规律的继承和发展,既可以对古代文献中关于头痛的记述进行补充,又对临床治疗头痛探索新思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梳理《伤寒论》和《千金方》关于头痛的相关条文,由头痛的定义与病名入手,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和治疗手段三个方面,比较《伤寒论》和《千金方》辨治头痛的异同:《伤寒论》中关于头痛的记述共17处,其中只有2处在《千金方》中未见,且条文多收录于《千金翼方》卷九、卷十伤寒卷中,只有少部分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对于头痛的其他记述亦相当丰富,它集唐以前其他医籍相关内容、孙思邈个人经验和民间效方于一体,按照一定体例载于各卷之中。以《千金方》中同类卷名进行大致分类,头痛的记述主要见于“针灸”、“脏腑”、“伤寒”、“妇儿”、“五官”、“中风”、“杂病”、“补益”类中。在头痛的病名方面:(1)《千金方》丰富了《伤寒论》中对于头痛的描述,不仅包括“头痛”、“头项强痛”,还增加了“头风”、“偏头痛”、“厥头痛”等多种描述。(2)《千金方》在命名原则上较《伤寒论》更为规范,与现代命名原则较为接近,不仅包括以症状、部位、性质命名,还增加了以病因命名,并将以同种方法治疗的头部相关疾病以总称形式命名,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在头痛的病因病机方面:(1)《千金方》完整继承了《伤寒论》中关于头痛的六经辨证思路,丰富和发展了脏腑辨证思路,并补充了广义伤寒对头痛的辨治思路。(2)《千金方》延续张仲景妊娠、产后、杂病的诊治思想,专设妇人方卷,并列于卷首。关于头痛的记述不再局限于产后头痛,另有妊娠后因气血偏盛或偏衰而致的妊娠头痛、房劳过度或虚损日久所发的杂病头痛。(3)《千金方》在杂病头痛方面,较为详细的补充了因风邪侵袭所致的头风及痰浊内阻而致的痰饮头痛。在治则治法方面:(1)《千金方》完整继承了《伤寒论》以六经辨治头痛的相关治法。(2)《千金方》辨治头痛在治法上较《伤寒论》更为全面,不仅丰富了汗、下、温三法,“八法”的其他治法也都有所体现。治法因病因病机而立,《千金方》在病因病机上的发展进而衍生出的相应治法,为现代临床治疗头痛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手段方面:(1)《千金方》治疗头痛在剂型的选择上较《伤寒论》更为多样。对《伤寒论》和《千金方》中方剂的剂型进行统计,虽然在结果上《千金方》中仍以汤剂为最多,但丸、散、膏、酒剂的数量也不容小觑,而且在各剂型的制备上也有了很大提高。(2)《千金方》在治疗头痛的外治法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亦收录了大量的民间疗法,既对张仲景记述的塞鼻法和药摩法内容进行了发挥,又发展了涂敷法和药枕法。(3)《千金方》在针灸卷中对头痛针刺穴位已有专篇记述,备选腧穴数量明显增多,选穴以阳经穴为主,集中于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和督脉。腧穴所在部位以头部为主,以发挥腧穴的近治作用,亦兼顾各经脉四肢上的穴位,以发挥腧穴的循经远治作用。(4)《千金方》治疗头痛注重灸法,认为治疗头痛,不管病因是否因风所致,都可先以灸法一试,并将灸法应用在治未病上,拓展了灸法的治疗范围。(5)《伤寒论》和《千金方》对“针灸并用”、“针药并用”都十分推崇,实例虽不多,却可为现代治疗头痛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在方药方面,一方面因为《千金方》“一药多名”的情况较多,且所载药物部分现在已不常用,故在统计中药名称时仍需更多的考证;另一方面因为现代中药学常用的分类方法与《千金翼方》不同,且当时对于药物的理解与现代中药学教材中记述的中药性能均有所差异,故用现代中药学的理论去研究汉唐时期的药物,并将其进行对比,此法有待商榷。因此本文并未在方药方面进行对比。本文通过对《伤寒论》和《千金方》辨治头痛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和治疗手段三个方面的对比,探讨《千金方》对《伤寒论》辨治头痛规律的继承和发展,意在加深隋唐时期对头痛的认识,并拓宽现代临床辨治头痛的思路。
姜德海[7](2014)在《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中医证候相关性,为建立偏头痛身心同治的综合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调查的240例偏头痛患者中,筛选出符合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纳入标准的180例病人,采用结构式问卷收集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评定表、中医证候评定表。采用关联规则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180例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患者的研究表明了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中医证候相关,具体如下:偏头痛烦躁焦虑状态的患者与风火候、风瘀候关联。偏头痛惊悸不安状态的患者与风火候、阳虚寒凝候关联。偏头痛郁闷不舒状态患者与风瘀候、气血两虚候、阳虚寒凝候关联。偏头痛思虑过度状态患者与风痰候、气血两虚候、阳虚寒凝候关联。偏头痛精神萎靡状态患者与风痰候、气血两虚候、阳虚寒凝候关联。结论: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中医证候存在相关性。
张尊路[8](2014)在《偏头痛患者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分布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偏头痛(migraine)的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分布特征及其与头痛指数、TCD的相关性,以期为建立偏头痛身心同治综合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临床上240例偏头痛患者中,筛选出符合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纳入标准的180例病人,采用结构式问卷收集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烦躁焦虑、惊悸不安、郁闷不舒、思虑过度、精神萎靡五种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分级量化表。建立数据库,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探讨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在偏头痛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偏头痛头痛指数、TCD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偏头痛患者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一般资料分析:本课题所收集的240例偏头痛患者中,经筛选,有180例符合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占偏头痛患者总数的75.0%。在性别分布上,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患者男女比例为1:3.25;首次就诊年龄分布以31-42岁为最多,共70人,占38.89%;在职业分布上,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患者以脑力劳动者为主,其次为脑体混合者,共占81.11%;在文化程度分布上,偏头痛的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患者以大专以上文凭为主,占50%,其次为中学文凭,占38.33%。2、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分布特征:28.89%的偏头痛患者存在两种不同的心理紊乱状态;所有患者以烦躁焦虑状态所占比例最大,占65.56%;其次为思虑过度状态、郁闷不舒状态,分别占24.44%、20.56%;精神萎靡状态与惊悸不安状态所占比例较少,各占12.78%、5.56%。偏头痛患者的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整体构成不同(X2=152.87,V=4,P<0.05)。3、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头痛指数的相关性:头痛指数的大小分别排序,结果如下:烦躁焦虑>惊悸不安>郁闷不舒>思虑过度>精神萎靡,不同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下的头痛指数差异具有显着性(F=106.6,P<0.001),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头痛指数具有相关性。4、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患者的TCD分布特征:偏头痛间歇期,有131例患者颅内血管血流速度正常,38例流速增快,11例流速减慢;发作期,有23例患者颅内血管流速正常,115例流速增快,42例流速减慢,经统计学分析可认为偏头痛间歇期的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颅内血管血流速度无关联。偏头痛发作期有23位患者TCD指标未见明显异常,占患者总数的12.78%,有115位患者TCD示血流速度增快,血管存在痉挛状态,占患者总数的63.89%,42位患者TCD示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存在扩张状态,占患者总数的23.33%。经统计学分析可认为偏头痛发作期的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颅内血管血流速度有关联;但Pearson列联系数rp=0.334,说明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颅内血管血流速度有关联,但关联性不强。结论:1.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分布特征:偏头痛的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整体构成不同,偏头痛患者以烦躁焦虑状态所占比例较大;其次为思虑过度状态、郁闷不舒状态;精神萎靡状态与惊悸不安状态所占比例较少。2.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头痛指数的相关性:不同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下的头痛指数差异具有显着性,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头痛指数具有相关性。3.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患者的TCD分布特征:偏头痛间歇期的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颅内血管血流速度无关联;偏头痛发作期的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颅内血管血流速度有关联。
孙鑫鑫[9](2014)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系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偏头痛是原发性头痛常见的一种类型,属于慢性神经血管共患的疾病,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目前关于偏头痛的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尤其是随着祖国医学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报道层出不穷。养血清脑颗粒作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偏头痛的常用药物,其疗效也得到多数病人的认可。本文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研究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材料和方法按照Cochrane协作网规定的系统评价原则,制定检索策略,全面检索国内外有关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包括计算机检索清华同方CNKI系列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MEDLEY Cochrane Library,Pubmed,并且手工检索相关的中文医学期刊,依据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按照改良的Jadad评分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分,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5.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12个试验共纳入1412例患者,联合用药组781例,总有效率为93.1%,西药单用组631例,总有效率为81.1%,中成药单用组138例,总有效率为81.9%。但所纳入的RCTs质量普遍不高。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对照两药单用能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且不增加药物的副作用。结论本次系统评价收集的研究结果提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好,但纳入研究的试验方法学质量普遍低下,且存在发表性偏倚,最终结论的可靠性受到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高质量的大样本量、多中心、采用盲法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为这种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手段提供更多确凿的临床证据。
王玉贤[10](2011)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目的自加入WTO后,我国国际化和标准化的进程大大加快,标准化研究已成为当前中医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目前对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方法较为单一,没有体现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优势和特色。同时由于缺乏客观科学地评价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的标准,使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在国际上缺乏共同交流的基础而难以得到认可。本研究在获得中医临床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将这些疗效反映出来,建立相应的中医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和方法,为初步形成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打下基础。2方法研究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艾滋病毒感染无症状期延缓发病的研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血瘀型无症状期HIV感染者60例,随机分入中药艾灵颗粒(广安门医院艾滋病院内制剂)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每组30例,每三个月进行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病毒载量的测定,每月进行临床复诊和记录症状体征。疗前、疗后进行安全性指标血尿常规、x片、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的测定。探讨中医药对HIV感染者早期干预的疗效,寻找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相关的核心指标。第二部分为艾滋病期中西医协同治疗的研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接受HAART的艾滋病期患者90例,随机分入中药艾灵颗粒协同HAART组和HAART+安慰剂组,每组45例,每三个月进行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病毒载量的测定,每月进行临床复诊和记录症状体征。疗前、疗后进行安全性指标血尿常规、X片、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的测定。探讨中医药协同HAART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效果,筛选临床疗效评价相关性指标和核心症状。第三部分生存质量量表研究。通过对已发表的国内艾滋病相关文献和病例回顾性研究,经统计分析筛选艾滋病患者的常见症状、寻找患者比较关注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分析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社会歧视问题,收集专家在艾滋病生存质量量表方面的意见。参考有关治疗指导文件、生存质量评价量表和心理量表,参照国际通用量表格式,整合文献研究、病例分析的结果编制条目,形成条目池。经几次讨论和专家会议后初步形成量表,并对量表进行信度(克朗巴赫α系数(Cronbach’sa)、分半信度)、效度(相关系数)的检验。并在临床对量表进行试用,探讨该量表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了解艾滋病人生存质量和影响因素。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参考国际通用艾滋病疗效评价标准和国家艾滋病治疗相关文件,提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评价标准。3结果3.1无症状期研究临床症状体征积分:①中药艾灵颗粒组有较明显的改变,疗后总积分下降明显(P<0.01),患者临床常见的乏力、自汗、盗汗、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明显(P<0.01),对纳呆、气短、腹胀、腰痛、皮疹也有改善(P<0.05);②安慰剂对照组乏力、呕吐、气短、自汗症状改善比较明显(P<0.05)。一般生活质量:①中药艾灵颗粒治疗组患者体重稳定(P>0.05),卡诺夫斯基积分生存质量有提高,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感冒次数有所减少(P>0.05);②安慰剂对照组患者体重保持稳定(P>0.05),卡诺夫斯基积分保持稳定(P>0.05),感冒次数有所减少(P>0.05),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CD4+T淋巴细胞数量:①中药艾灵颗粒治疗组疗后6个月CD4+T细胞数量提高较为明显,与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安慰剂对照组CD4+T细胞数量疗后12个月CD4+T细胞下降明显,与疗前比较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疗后9个月较疗前也有明显下降,与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组间比较显示:疗后3个月中药艾灵颗粒治疗组对CD4+T细胞的疗效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没有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疗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中药艾灵颗粒治疗组对CD4+T细胞的疗效优于安慰剂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病毒载量:①安慰剂对照组和艾灵颗粒治疗组疗后6个月病毒载量均有所下降,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中药艾灵颗粒治疗组疗后12个月病毒载量较疗前有轻度增加,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安慰剂对照组疗后12个月病毒载量较疗前升高,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③组间比较,疗后6个月两组疗效未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疗后12个月艾灵颗粒治疗组疗效优于安慰剂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全性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尿常规、心电图、X线改变未见统计学差异。3.2艾滋病期研究临床症状体征积分:①中药艾灵颗粒协同HAART (AZT+3TC+NVP)治疗明显改善艾滋病患者临床症状,疗后总积分下降明显(P<0.01),对患者临床常见的乏力、纳呆、气短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0.05);②艾滋病期HAART组方(AZT+3TC+NVP)+安慰剂治疗对乏力症状有明显的改善(P<0.01)。一般生活质量:①中药艾灵颗粒协同HAART (AZT+3TC+NVP)治疗能保持体重的稳定(P>0.05),有效地提高患者卡诺夫斯基积分(P<0.01),患者感冒次数有所减少(P>0.05);②HAART组方(AZT+3TC+NVP)+安慰剂治疗患者体重保持稳定(P>0.05),卡诺夫斯基积分有所提高(P<0.01),感冒次数有所减少(P>0.05);两种治疗均能提高患者提高患者卡诺夫斯基积分,改善生存质量。CD4+T淋巴细胞数量:①中药艾灵颗粒协同HAART (AZT+3TC+NVP)能够明显促进CD4+T细胞数量的恢复,其疗后6个月、12个月(P<0.05),9个月、15个月、18个月与疗前相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②HAART组方(AZT+3TC+NVP)+安慰剂治疗能够提高CD4+T细胞计数水平,其疗后6个月、9个月CD4+T细胞数量升高明显,与疗前比较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③组间分析显示,疗后18个月中药艾灵颗粒协同HAART (AZT+3TC +NVP)组对CD4+T细胞的疗效优于HAART组方(AZT+3TC+NVP)+安慰剂组,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病毒载量:①HAART组方(AZT+3TC+NVP)+安慰剂组与中药艾灵颗粒协同HAART (AZT+3TC+NVP)组均能降低病毒载量,疗后6个月病毒载量的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显示,两组各时期疗效均未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中药艾灵颗粒协同HAART (AZT+3TC+NVP)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6.08%,与HAART组方(AZT+3TC+NVP)+安慰剂组(72.72%)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中药艾灵颗粒协同HAART (AZT+3TC+NVP)组换药率为4.34%,与HAART组方(AZT+3TC+NVP)+安慰剂组(22.72%)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安全性指标:两组对尿常规、心电图、x线的影响均未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3.3生存质量量表研究整个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0.865,除社会领域外,各领域的α系数均>0.60,各领域间相关系数均小于各个领域的α系数。总量表分半信度为0.738,除社会领域外,各领域的分半系数均>0.60。每个条目与所属领域总分的相关系数均>0.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且大于该条目跟其他领域的相关系数。量表临床调查单因素分析显示:①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在生理领域的得分高于单纯中医药治疗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女性艾滋病患者心理领域得分低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接受教育时间≤9年者较>9年者独立水平得分高,无症状期、接受中医药者分别较发病期、中西医结合治疗者独立水平得分高,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①男性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及一般性问题上的得分高于女性;②接受教育时间>9年者较≤9年者在生理领域的得分低,已婚者较未婚、离婚或丧偶者在社会关系方面的得分高。4结论通过艾滋病毒感染无症状期中医药治疗研究表明:①中药艾灵颗粒治疗能改善无症状期HIV感染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卡诺夫斯基积分:②与无症状期疗效相关的症状体征有乏力、自汗、盗汗、皮肤瘙痒、纳呆、气短、腹胀、腰痛、皮疹;③中药可减缓无症状期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减少,对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免疫功能的维护是有效的,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进入发病期;④中药使无症状期感染者病毒载量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通过艾滋病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表明:①艾滋病期艾灵颗粒协同HAART (AZT+3TC+NVP)治疗能显着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卡诺夫斯基积分,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HAART治疗;②艾滋病期相关的核心症状有乏力、纳呆、气短、腹泻等;③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提高艾滋病期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方面较单纯HAART治疗具有优势,且这种优势可能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更加明显;④中药艾灵颗粒协同HAART (AZT+3TC+NVP)组降低艾滋病期患者病毒载量的效果更好;⑤中药艾灵颗粒与(AZT+3TC+NVP)的协同治疗,能够缓解其毒副反应,降低换药率,从而有可能降低因为频繁换药导致的耐药风险。通过量表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中国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初)》在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运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可以在临床以及科研中应用;②《中国艾滋病患者生存量表(初)》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婚况、文化程度、病程、治疗措施通过不同层面影响不同领域的得分;③多因素分析显示,多种因素作用下,性别、文化程度、婚况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该量表可纳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标准体系。综合以上研究,我们认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应包含HIV/AIDS常见临床症状体征评价、艾滋病生物学指标评价、一般生活质量评价、生存质量量表评价以及终点事件评价,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形成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初)》,为今后进一步制定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评价的国家标准提供参考。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是中医药研究的重要课题,艾滋病中医药临床治疗的疗效评价更是一项目意义重大而极其艰难的任务,需要中医界以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努力。本研究由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研究时间、经费的限制,仅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作了一个初步探讨,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有待今后的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中国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初)》也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修订,通过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建立全国常模,以利于更好的评价和使用。
二、头风病诊疗标准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头风病诊疗标准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岭南名医头痛医案收集整理及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1 岭南医家医案研究概况 |
1.1.1 “岭南”地域界定及岭南医学 |
1.1.2 现代岭南名医的界定 |
1.1.3 岭南医家医案收集整理 |
1.1.4 祖国医学对头痛的研究 |
1.1.5 现代医学对头痛的研究 |
第二章 现代岭南名老中医头痛医案收集整理 |
2.1 医案的收集 |
2.1.1 收集范围 |
2.1.2 收集方法 |
2.1.3 医案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
2.1.4 医案资料的整理 |
2.1.5 相关问题处理 |
2.2 收集结果 |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岭南名老中医头痛医案证治规律研究 |
3.1 研究对象 |
3.1.1 涉及医家 |
3.1.2 涉及文献 |
3.2 选案标准 |
3.2.1 头痛诊断标准 |
3.2.2 医案纳入标准 |
3.2.3 医案排除标准 |
3.3 研究方法 |
3.3.1 统计学依据 |
3.3.2 数据规范化 |
3.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4.1 一般情况分析 |
3.4.2 频数分析 |
3.4.3 高频药物因子分析 |
3.4.4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
3.4.5 关联规则分析 |
3.5 数据挖掘结果讨论 |
3.5.1 岭南地区头痛病证特点 |
3.5.2 岭南名医头痛论治特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医疗纠纷处置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
一、相关概念 |
(一)医患关系 |
(二)医疗纠纷 |
(三)医疗纠纷处置 |
二、相关理论工具 |
(一)危机管理理论 |
(二)社会冲突理论 |
第二章 医疗纠纷处置的沿革与现状 |
一、医疗纠纷处置的沿革 |
二、医疗纠纷处置的现状 |
第三章 医疗纠纷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政策不健全,医疗纠纷处置缺乏依据 |
二、医疗管理存在医疗缺陷,医疗纠纷处置陷于危机 |
三、医疗费用过重,增加医疗纠纷处置难度 |
四、社会诚信不足,医疗纠纷处置存在阻力 |
五、工作人员处置能力有限,难以妥善处置医疗纠纷 |
第四章 国外医疗纠纷处置的方式与启示 |
一、美国 |
二、英国 |
三、德国 |
四、日本 |
五、启示 |
第五章 提升医疗纠纷处置能力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
一、补充完善法律法规,依法处置医疗纠纷 |
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疗风险管理 |
三、构建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减少医疗费用纠纷危机 |
四、健全社会诚信体系,改善医患双方矛盾 |
五、建立医疗风险基金,化解医疗纠纷处置的冲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王松龄教授从肝论治头风病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外感、内伤因素与头风病的发生 |
2 肝郁与头风病的发生关系密切 |
3 疏肝活瘀除头风 |
3.1 辨证分型 |
3.1.1 肝郁气滞证 |
3.1.2 肝郁脾虚证 |
3.1.3 肝郁化热证 |
3.1.4 肝郁阴虚证 |
3.2 疏肝必活瘀 |
3.3 善用风药 |
4 病案举例 |
(4)正天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偏头痛的西医药物研究进展 |
1.1 病因 |
1.2 西医发病机制 |
1.3 偏头痛西医药物治疗 |
1.3.1 发作期的急性对症用药 |
1.3.2 预防性用药 |
参考文献 |
2 偏头痛的中医药物研究进展 |
2.1 偏头痛的病名 |
2.2 偏头痛的病机特点 |
2.2.1 贯穿偏头痛始终的核心病机 |
2.2.2 随证候变化的病机因素 |
2.3 偏头痛的辨证论治 |
2.3.1 分证论治 |
2.4 偏头痛的评价 |
2.4.1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疗效评价 |
2.4.2 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PRO)评价现状 |
2.5 治疗偏头痛的中成药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正天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候研究 |
前言 |
研究目的 |
受试人群 |
1. 一般资料 |
2. 筛选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病例退出标准及处理 |
诊疗标准 |
1. 诊断标准 |
2. 疗效评价指标 |
研究方法 |
1. 方案设计 |
2. 治疗过程 |
3. 观察指标 |
4. 观察与评价时点 |
5. 统计学分析 |
6. 质量控制 |
研究结果 |
一. 疗效分析 |
1. 入组情况 |
2. 人口学资料 |
3. 基线分析 |
4. 主要疗效对比分析 |
二、正天胶囊治疗偏头痛的适应证候分析 |
1. 各证候疗效组间比较 |
三、安全性分析 |
分析与讨论 |
1. 疗效的评价 |
2. 正天胶囊临床适应证候 |
3. 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相对安全 |
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 创新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偏头痛诊断标准 |
附件2:头风病证候诊断标准 |
附件3:偏头痛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量表 |
附件4:SF-36生活质量量表 |
附件5:指标分析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偏头痛患者的症状分布特点和发病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中医学对头痛的认识 |
综述二:西医学对偏头痛的研究概况 |
研究内容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伤寒论》与《千金方》头痛病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概况 |
1.2.1 张仲景辨治头痛的研究概况 |
1.2.2 《千金方》辨治头痛的研究概况 |
2 头痛的概述 |
2.1 头痛的病名 |
2.2 头痛的定义与范围 |
2.2.1 头痛的定义 |
2.2.2 头痛的范围 |
3 《伤寒论》与《千金方》头痛病名的对比 |
3.1 《伤寒论》中头痛的相关病名 |
3.2 《千金方》中头痛的相关病名 |
3.3 小结 |
4 《伤寒论》与《千金方》头痛条文对比 |
4.1 《伤寒论》头痛的条文梳理 |
4.2 《千金方》头痛的条文梳理 |
4.3 《伤寒论》与《千金方》头痛相似条文对比 |
4.4 小结 |
5 《伤寒论》与《千金方》头痛病因病机对比 |
5.1 《伤寒论》头痛的病因病机 |
5.1.1 六经头痛 |
5.1.2 杂病头痛 |
5.2 《千金方》头痛的病因病机 |
5.2.1 妇人头痛 |
5.2.2 伤寒头痛 |
5.2.3 脏腑头痛 |
5.2.4 杂病头痛 |
5.3 小结 |
6 《伤寒论》与《千金方》头痛治法对比 |
6.1 《伤寒论》与《千金方》头痛治则治法对比 |
6.1.1 《伤寒论》头痛的治则治法 |
6.1.2 《千金方》头痛的治则治法 |
6.1.3 小结 |
6.2 《伤寒论》与《千金方》头痛治疗手段对比 |
6.2.1 《伤寒论》与《千金方》治疗头痛剂型对比 |
6.2.2 《伤寒论》与《千金方》头痛内治法对比 |
6.2.3 《伤寒论》与《千金方》头痛外治法对比 |
6.2.4 《伤寒论》与《千金方》头痛针灸法对比 |
7 《伤寒论》与《千金方》治头痛方药对比 |
结论 |
附一 《千金方》治头痛(方剂)条文表 |
附二 《千金方》治头痛(腧穴)条文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 诊断标准 |
(二) 纳入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一) 调查表主要内容 |
(二) 资料收集 |
(三) 观察指标 |
(四) 统计分析 |
结果 |
一、一般资料 |
(一) 性别分布 |
(二) 年龄分布 |
(三) 工作性质分布 |
(四) 文化程度分布 |
二、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头痛指数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 |
三、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分布 |
四、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中医证候分布 |
五、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证候的相关性 |
结论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二、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患者头痛指数与中医证候旳相关性分析 |
三、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分布规律 |
四、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
五、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一、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
二、中医学对头痛的病因病机认识 |
(一) 六淫外袭 |
(二) 内伤不足 |
(三) 情志失调 |
(四) 跌仆损伤 |
三、偏头痛中医相关因素的分析 |
(一) 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认识 |
(二) 偏头痛中医证候的认识 |
(三) 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 |
四、研究结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详细摘要 |
(8)偏头痛患者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分布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 临床资料 |
(一) 诊断标准 |
(二) 纳入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 调查表主要内容 |
(二) 资料收集 |
(三) 观察指标 |
(四) 数据管理 |
(五) 统计分析 |
结果 |
一、 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一般资料分析 |
(一) 性别及年龄分布 |
(二) 工作性质分布 |
(三) 文化程度分布 |
二、 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分布特征总结 |
三、 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头痛指数的相关性 |
四、 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患者的 TCD 分布特征 |
讨论 |
一、 偏头痛的病因病机探讨 |
(一) 感受外邪 |
(二) 饮食不节 |
(三) 情志失调 |
(四) 久病致瘀 |
二、 偏头痛与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相关性探讨 |
(一) 思虑过度状态 |
(二) 烦躁焦虑状态 |
(三) 郁闷不舒状态 |
(四) 惊悸不安状态 |
(五) 精神萎靡状态 |
三、 中医情志病的认识 |
四、 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分布特征及与相关因素研究 |
(一) 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一般资料分析 |
(二) 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分布规律分析 |
(三) 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头痛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
(四) 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患者的 TCD 分布特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1、偏头痛的流行病学资料 |
2、偏头痛的影响及负担 |
3、选题缘由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设计 |
2、研究对象 |
2.1 诊断标准 |
2.2 文献的筛选 |
2.3 检索策略 |
2.4 文献质量评估 |
2.5 资料数据的提取 |
2.6 结局评价指标的选择 |
3、研究方法 |
3.1 统计方法及Me-ta分析 |
3.2 敏感性分析 |
3.3 偏倚风险的检测 |
3.4 漏斗图分析 |
研究结果 |
1、文献检索结果 |
1.1 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 |
1.2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1.3 纳入文献的信息 |
1.4 临床疗效的判定结果 |
2、Me-ta分析的结果 |
2.1 近期疗效分析的森林图 |
2.2 远期疗效的评定 |
2.3 敏感性分析 |
2.4 偏倚风险图 |
2.5 漏斗图分析 |
讨论 |
1、文献质量评价的分析 |
2、意向性治疗的分析 |
3、养血清脑颗粒与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机理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偏头痛的中西医认识及治疗现状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
附录二:改良的Jadad量表 |
附录三:资料提取表的设计 |
附录四: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 |
附录五: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我国中医药疗效评价标准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三 我国艾滋病中医药诊疗标准化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1 艾滋病毒感染无症状期中医药治疗延缓发病研究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方案设计 |
1.2.2 诊断标准 |
1.2.3 病例纳入标准 |
1.2.4 病例排除标准 |
1.2.5 样本量的计算 |
1.2.6 随机方法 |
1.2.7 观察方法及指标 |
1.2.8 关键技术 |
1.2.9 研究用药 |
1.2.10 统计方法 |
1.2.11 质量控制 |
1.3 研究结果 |
1.3.1 临床研究结果 |
1.3.1.1 患者基线资料 |
1.3.1.2 症状体征总积分 |
1.3.1.3 体重、卡洛夫斯基积分、感冒次数 |
1.3.1.4 免疫指标(CD_4~+T淋巴细胞计数) |
1.3.1.5 血浆病毒载量 |
1.3.2 安全性指标 |
1.4 讨论 |
1.4.1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
1.4.1.1 症状体征结果分析 |
1.4.1.2 卡氏积分结果分析 |
1.4.1.3 免疫指标结果分析 |
1.4.1.4 病毒载量结果分析 |
1.4.2 安全性指标结果分析 |
1.5 结论 |
2 艾滋病期中西医协同治疗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方案设计 |
2.2.2 诊断标准 |
2.2.3 病例纳入标准 |
2.2.4 病例排除标准 |
2.2.5 样本量的计算 |
2.2.6 随机方法 |
2.2.7 观察方法及指标 |
2.2.8 关键技术 |
2.2.9 研究用药 |
2.2.10 统计方法 |
2.2.11 质量控制 |
2.3 研究结果 |
2.3.1 临床研究结果 |
2.3.1.1 患者基线资料 |
2.3.1.2 临床症状积分 |
2.3.1.3 体重、卡洛夫斯基积分、感冒次数 |
2.3.1.4 免疫指标(CD4+T淋巴细胞计数) |
2.3.1.5 血浆病毒载量 |
2.3.2 安全性指标 |
2.3.3 不良反应及换药率、死亡率 |
2.4 讨论 |
2.4.1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
2.4.1.1 症状体征结果分析 |
2.4.1.2 卡氏积分结果分析 |
2.4.1.3 免疫指标结果分析 |
2.4.1.4 病毒载量结果分析 |
2.4.2 安全性指标结果分析 |
2.4.3 不良反应及换药率、死亡率分析 |
2.5 结论 |
3 中国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量表研究方案设计 |
3.1.1.1 文献研究和病例研究 |
3.1.1.2 量表条目形成 |
3.1.1.3 量表的试用和修订 |
3.1.1.4 量表信度和效度的考核 |
3.1.2 量表调查对象入选标准 |
3.1.3 调查对象排除标准 |
3.1.4 统计方法 |
3.2 量表的研制及评价 |
3.2.1 量表研究样本来源及调查情况 |
3.2.2 信度 |
3.2.3 效度 |
3.3 生存质量量表使用调查结果 |
3.3.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
3.3.2 生存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 |
3.3.3 生活质量相关因素的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
3.3.4 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4 讨论——中国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研究及结果分析 |
3.4.1 生存质量量表研究结果 |
3.4.2 生存质量分析 |
3.4.2.1 各领域得分情况分析 |
3.4.2.2 单因素分析t检验及方差分析 |
3.4.2.3 多元回归分析 |
3.5 结论 |
第三部分 研究总结 |
1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1.1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
1.2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分期综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2 小结 |
附:主要参考文献,研究观察用表,诊疗标准等 |
参考文献 |
附一:临床观察登记表 |
附二:症状体征积分表 |
附三:卡诺夫斯基积分表(Karnovsky Score) |
附四:中国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初) |
附五:填表说明 |
附六:知情同意书 |
附七:艾滋病诊断标准 |
附八:专家咨询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头风病诊疗标准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岭南名医头痛医案收集整理及数据挖掘研究[D]. 方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2]医疗纠纷处置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 邵明琪. 苏州大学, 2017(05)
- [3]王松龄教授从肝论治头风病经验[J]. 王幸龙,张社峰,王爱凤. 中医研究, 2017(01)
- [4]正天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候研究[D]. 关瑞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5]偏头痛患者的症状分布特点和发病因素研究[D]. 李世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2)
- [6]《伤寒论》与《千金方》头痛病证的比较研究[D]. 张冬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2)
- [7]偏头痛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D]. 姜德海.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3)
- [8]偏头痛患者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分布特征的研究[D]. 张尊路.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3)
- [9]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系统评价[D]. 孙鑫鑫.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06)
- [10]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的初步研究[D]. 王玉贤.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