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钻孔点上的地质构造条件对确定供水井位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田辉[1](2020)在《基于SWAT与Visual Modflow的海伦市水资源模拟与合理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伦市位于松嫩平原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贫困县和革命老区。1980年以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地下水资源被高强度开发,生态地质环境受到了破坏,诸如水土污染、黑土流失等问题呈现出日益加重的变化趋势,已成为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重要因素。海伦市地表水较为发育,近些年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养殖及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导致地表水质量下降,影响了粮食安全与供水安全。因此,开展通肯河上游海伦地区水文、水资源研究工作,查明流域水资源数量与质量、水环境质量、及水生态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化配置方案,为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饮水保障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干旱-半干旱区典型农业区通肯河流域上游海伦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水文气象要素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考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趋势下水资源的变化,构建通肯河流域上游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定量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过程,计算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构建基于水质、水量、生态需水量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新模式,为流域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本次研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结合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利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实现通肯河流域上游海伦市地表径流过程的模拟。充分利用水文气象、土地利用、土壤数据,建立土壤属性数据库,以DEM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利用ArcSWAT软件完成河网生成、子流域划分、流域边界的确定、水文响应单元生成,构建了流域地表水模型。利用2008年1月-2009年12月径流数据对模型校准,2010年1月-2016年12月径流值对模型验证。R2为0.895,ENS为0.87,表明模型能够真实反映研究区径流的实际变化趋势。(2)根据地表水循环与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构建了海伦市SWAT-Visual MODFLOW的耦合模型。通过深入分析通肯河流域水文地质资料,查明海伦市地下水赋存规律,利用Visual MODFLOW Flex6.1软件构建了研究区地下水数值模型。利用11个地下水长观井的水位数据对模型进行调参后,相关系数可达0.99,水位残差控制在0.84m,所建模型能够真实反映研究区地下水运动情况。运用ArcGIS软件,实现了SWAT与Visual MODFLOW最小计算单元之间数据的融合。(3)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利用SWAT模型实现了通肯河流域上游2030年地表径流的预测、预报。R/S法计算出的Hurst指数结果显示降雨在时间序列具有状态相反性。小波法分析显示年降水量存在4-5a、10-15a、17-23a、25-35a的变化周期,其中,4-5a的震荡明显,贯穿整个观测期。通肯河流域2010年-2030年平均径流量为3.1513×108m3/a。其中,2017年-2030年平均径流量为3.2215×108m3/a;2025年-2030年平均径流量为平均径流量为3.0552×108m3/a。由于受气候变化,特别是降雨量的影响,地表径流量明显偏少。地表水水质分析结果显示,海伦市地表水水质在Ⅱ类至Ⅴ类不等,丰水期水质优良,枯水期水质不佳。(4)考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利用耦合模型实现了通肯河上游2025年和2030年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预测、预报。通肯河流域2025年地下水水资源流入总量为38430.85×104m3,其中,地下水的储存量9368.82×104m3,河流的渗漏(补给地下水)2252.30×104m3,降雨的入渗补给量为26811.07×104m3;地下水的开采量为13028.31×104m3(农业灌溉10960.95×104m3,集中开采量2067.36×104m3),地下水的排泄量为6942.30×104m3,蒸发量(潜水蒸发)为18462.06×104m3。通肯河流域2030年地下水水资源流入总量为37609.60×104m3,其中,地下水的储存量8272.36×104m3,河流的渗漏(补给地下水)2281.61×104m3,降雨的入渗补给量为27055.99×104m3;地下水的开采量为12992.90×104m3(农业灌溉10990.98×104m3,集中供水2001.92×104m3),地下水的排泄量为6468.53.30×104m3,蒸发量(潜水蒸发)18149.26×104m3。较2025年,地下水资源量变化不大,主要由于气象条件和人类开采量变化不大所致。根据农业区的特点,选择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硝酸根(NO3-)、亚硝酸根(NO2-)、铵根(NH4+)、氯离子(Cl-)四种典型离子,进行典型离子运移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到2025年底,四种典型离子高浓度异常区域面积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在剖面视图下,垂向方向运移明显,并且贯穿整个承压含水层,浓度范围的面积有所扩大。农业施肥水和生活污水渗漏,是区域地下水水质变化的主要诱因。(5)分析了影响通肯河流域上游海伦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因素,建立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框架。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通肯河流域上游区海伦市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得到了海伦市陆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值为0.3431×108m3;海伦市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值为1.8881×108m3;海伦市湿地、水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值为0.1211×108m3;海伦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数值为2.3523×108m3。所建数学模型简单、实用,能够满足通肯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定量分析与研究。(6)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根据海伦市现有耕地面积、人口规模发展趋势、农业现代化发展、生态环境状况,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效率合理性、开发利用效率、生态环境效益等准则,利用灰色预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对海伦市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研究。结果显示,基于SWAT-Visual Modflow Flex模型和灰色模型对流域水资源的预测结果,2025年水资源配置结果最优,其次为2020年水资源配置结果。
付宇[2](2019)在《城市岩溶空间分布规律及塌陷风险评价研究 ——以深圳某区为例》文中提出深圳是中国第一个全部城镇化的城市,也是我国岩溶分布的主要地区。目前探查出的可溶岩面积约占城区面积的10.8%,且多为覆盖型岩溶,埋藏于第四系地层之下,必须借助于勘探手段,才能查明岩溶的发育程度或分布情况。如何准确、经济的确定城市地下岩溶性质及位置规模等特征,是当前城市岩溶探测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开展城市岩溶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深圳地区早期曾发生过20多次岩溶塌陷,分布在全市各区覆盖层较薄区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畜伤亡、居民房屋倒塌、工程项目停顿等,损失巨大。目前深圳已被划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发展速度快,经济总量大,人口密度大,国际影响大,一旦发生岩溶塌陷灾害将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不可估量的损失。城市作为人口与经济的集中区,塌陷引发的风险最为突出。因此,从防灾减灾角度出发,探明城市地下岩溶发育分布规律,开展城市岩溶塌陷风险评价研究,是确保位于岩溶分布区城市地质安全的重要措施,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本文以深圳某区30km2范围为研究区域,采用多学科综合的方法对城市岩溶的探测、发育分布、塌陷风险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综合分析了岩溶发育的地质环境背景,采用了适合城市岩溶的综合探测方法,揭示了地下岩溶的发育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岩溶发育影响因素。在岩溶塌陷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研究区塌陷点岩溶塌陷的作用机理。基于城市环境的特殊性,将城市法定图则应用于风险评价,结合岩溶塌陷形成的基础地质条件、人为条件、承灾体易损性条件,综合使用多种评价方法,构建了研究区风险评价体系和模型,实现了研究区地面塌陷灾害的风险等级评价。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是:(1)综合研究了岩溶区地质环境背景区域可溶岩为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的大理岩、灰岩,主要分布在第四系冲洪积和残坡积下,少量位于石炭系测水组砂岩和花岗岩之下。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岩溶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岩溶水的富水程度为中等,松散岩类孔隙水的富水程度为贫乏中等。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东西南北存在多条断裂,将研究区与周围切割开。北西向碧岭断裂、北东向的汤坑断裂、北东向的坪山断裂、北西向的咸水湖断裂对区域岩溶发育影响最大。(2)采用了适合城市环境下的岩溶综合探测方法以前期科研成果为基础,遵循重点区域重点调查原则,以探明溶洞、土洞为目标,使用了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弹性波CT、瞬变电磁这四种物探方法以及钻探手段对重点区域展开探测,共完成高密度电法测线48条,地质雷达测线14条,弹性波CT成像3对,瞬变电磁测线2条,地质钻孔共43个。经反复对比试验,综合考虑采用高密度电法对研究区岩溶进行探测,对重点区域实施钻探验证,搜集片区已有钻探数据对物探成果进行补充,探明了研究区溶洞的位置、规模、形态及填充,是一种快捷、经济、无损且较好地反映城市地下岩溶信息的有效方案。(3)揭示了城市岩溶发育特征、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区岩溶主要是覆盖型岩溶,分布全区。岩溶发育形态以溶洞、土洞、溶蚀溶槽为主,岩溶总体上处于弱中等发育的水平。溶洞多为半填充、全填充溶洞,从西到东,溶洞填充物呈现出含砾粘性土粘性土、砂质粘性土细沙、中粗砂这一变化过程。大部分无填充,半填充溶洞处于发育期。溶洞剖面整体呈现出椭圆形或不规则面状。溶洞总体分布呈现出较大的不均匀性,溶洞发育以小中型溶洞为主,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及西部,大型溶洞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仅有少量大型、特大型溶洞分布。多层溶洞主要分布在硼茜矿区东侧,牛角龙区域和咸水湖区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岩溶高程分布规律呈西高东低的趋势,与区域地势变化一致。岩溶垂向分布规律表现为随深度增加发育逐渐减弱,总体在1540m埋深范围比较发育,多层溶洞发育深度较浅。随着埋深的增加,小型、中型溶洞比例逐渐降低,而大型特大型溶洞比例逐渐增加。反映在平面上岩溶发育深度规律为西部发育较浅,中部发育最深,东部发育深度次之。岩溶发育主要受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条件的影响。其中地质构造起主导作用,区域内存在多条断裂构造,在丰富的的地表水系、地下水补给作用下,不仅为地下岩溶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也控制了岩溶发育方向。(4)研究了岩溶地面塌陷成因与机理分析得出研究区岩溶塌陷主要受岩溶发育、岩性、盖层条件影响,并存在大气降水、地下水位波动、人类抽排地下水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研究了研究区塌陷点受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下降的致塌机理。对咸水湖塌陷点的降雨下渗致塌过程进行了模拟验证,在覆盖层较薄的岩溶地区,在降雨或积水影响下,当上部土体达到饱和或有一定深度的降水,土体重度增加,可能发生岩溶地面塌陷。(5)构建了城市岩溶地面塌陷风险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敏感因子分析、专家决策等多种方法,主要考虑了岩溶发育程度、地下水位变幅、岩溶发育深度这三种基础因子对塌陷的影响,重点考虑到城市岩溶塌陷受人类活动强度这一人为因素的影响,将城市法定图则纳入评价计算,建立了岩溶地面塌陷风险评价模型。根据风险度评价数学模型进行风险性计算,对研究区进行了岩溶塌陷的风险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高、中、低、无四个风险等级,其中岩溶塌陷的高风险区,面积为2.53km2;中等风险区面积为6.5km2,低风险区面积约为4.74km2。无风险区为研究区内非碳酸盐岩分布区,面积约为15.44km2。
唐崇峰[3](2019)在《供水井大流量供水时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开采优化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日益提高,以及国家“水十条”的出台,优质矿泉水日渐成为稀缺资源。如何科学有效开采矿泉水资源既是科学问题也是技术问题。从学科范畴来讲,矿泉水供水井优化开采属于水利工程学科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对于一个矿泉水水源地,供水井大流量条件下的优化开采,一直制约着矿泉水大型生产企业的产能,这也是水文地质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湖南绥宁县瓦屋塘优质矿泉水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现场进行开采性抽水试验,获得供水井大流量供水时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并以此开展开采优化机制研究,研究成果可以直接为伊利集团矿泉水大型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收集资料、分类整理、现场勘探调查、研究区域出露泉点流量监测、前期钻孔、简易抽水试验、生产性大流量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试验数据整理分析计算拟合得到研究区水文地质参数。2、在对大量抽水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研究区渗透率K为0.4541.2m/d、导水系数T为15.341.8m2/d、含水层厚度M为2778.8m、贮水系数(亦称储水系数、释水系数)?为0.0940.535m/d、影响半径R(亦称降落漏斗)为12510m等水文地质参数和S-t、Q-t等一系列抽水历时曲线。得到抽水试验期间地下水位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特征。3、进一步揭露了研究区地下矿泉水动态Q-S曲线特征,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Q-S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得出Q-S关系方程:Q=342.18237+77.21498s-2.35102s2(W2井),Q=3475.63902-138.65221s+1.79326s2(S1井)。该方程对地下水位降深、出水量具有预测指导作用。4、本项目在生产井上进行了大流量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常采用此法,试验操作便捷、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水文地质参数测定)、突变型抽水试验、衰减型抽水试验三种不同工况的抽水试验,探究最佳开采优化机制。对三种试验工况数据整理分析绘制各种历史曲线和Q-S曲线,通过分析曲线特征得知:降深24m时稳定出水量824.7m3/d,降深40m时S1井稳定出水量约900m3/d,突变型、衰减型抽水工况与试验达到稳定流抽水工况相比,经过计算,在相同抽水时间内,能获得更多的矿泉水水量。衰减型抽水试验工况为最佳开采优化方案。该方案不仅能避免产生扰动影响地层井孔稳定性,而且有利于地下矿泉水恢复不破坏地下水动态平衡,不产生过大降落漏斗,从而避免地面塌陷、沉降等地质灾害,还能获得优于普通稳定流抽水的出水量及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5、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参数,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Feflow建立研究区水文地质模型,计算得到更加精确的矿泉水可开采量,与抽水试验高度吻合,模型可靠性高。6、研究表明最优开采量呈季节性变化,枯水季开采量可取750850m3/d,丰水季开采量可达15002000m3/d。不同季节流量均达到了四级泉标准,能够满足高温季节矿泉水需求量大、低温季节矿泉水需求量小的市场需求。
高杰[4](2019)在《安利煤矿露天开采对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影响预测分析》文中指出煤炭资源开发是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大,因开采而造成的地下水资源破坏和污染日益加剧。露天开采是煤矿开采方式中对地下水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论文针对煤矿露天开采对地下水资源影响的科学问题,开展“鄂尔多斯市鸿森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棋盘井安利煤矿露天开采项目”对地下水影响的现状分析、模拟预测与保护措施研究。论文对项目区内集中式供水井、分散式岩溶供水井的水量水位及棋盘井矿、原安利煤矿的矿井涌水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岩溶水水量、水位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水质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指数超标。煤矿在建设、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三个时期对地下水影响较大。论文建立了项目区地下水数值模型,对地下水数值模型进行可靠性分析和校正。使用地下水数值模型对岩溶水资源量进行计算,分析得出项目区岩溶水的补给方式和排泄方式。该项目露天开采对岩溶水含水层不存在直接性断层破坏,但对岩溶水含水层存在污染风险。建设期间,项目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来自首采区拉沟对潜层含水层的破坏,而生产生活污水仅在事故状态下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在运行期间,煤矿开采及工业场地排水会对潜层含水层造成破坏,但不会破坏岩溶含水层;服务期满后,当出现雨洪等极端条件,雨水淋浸会对采坑和外排土场岩溶地下水造成污染。论文针对露天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煤矿建设前,合理规划利用有限地下水资源;建设期、运行期针对矿坑排水、工业场地生产生活污水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保障地下水水质安全;服务期满后,利用现有供水井或已废弃的供水井作为监测点对开采区地下水环境进行定期检测。后期为露天煤矿开采项目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荣立[5](2018)在《西平县水源地地下水数值模拟及脆弱性研究》文中认为地下水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开采使用资源,水源地合理的开发利用及科学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本文以驻马店市西平县拟建二期水源地项目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及脆弱性评价手段对于水源地地下水动态变化进行预测研究。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水源地地下水动态特征;第二部分采用基于AHP-熵权的指标系数法研究水源地地下水脆弱性;第三部分采用数值法及回归分析法对研究区地下水均衡量及允许开采量进行预测,并提出合理开采方案。以下为本次研究主要结论:(1)收集研究区自然地理状况以及水文地质资料等,分析了研究区的地下水流场特征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排关系;采用GMS软件中的Borehole模块构建三维地质结构模型;采用MODFLOW模块构建了研究区地下水流模型。并进行了模型识别验证,精度达到了要求,可用于地下水流动态特征的模拟。(2)以研究区水文地质资料为基础,运用AHP法、熵权法、AHP-熵权指标系数法分别对水源地进行了脆弱性评价。评价指标的选取是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的强弱反复甄别而来,其中包含水位埋深(D)、富水性(R)、水力传导系数(C)、包气带介质(I)、包气带岩性(A)、含水层厚度(M)、污染源(P)、等七个评价参数,建立了DRCIAMP模型作为评价体系,将研究区基于此模型运用三种方法进行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根据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得到脆弱性指数分布,经比较,结果表明:基于AHP-熵权的脆弱性评价方法能够较好的反映出评价样本对权重本身的影响,评价指标客观,评价结果可靠。地下水脆弱性指数处于4.28.5之间,研究区脆弱性划分为四个等级,由西南向东北呈逐渐递减的状态,其中:高脆弱性(>7.0)的地区位于西南专探乡一带,占总体的22.51%;较高脆弱性(6.07.0)的区域位于谭店乡-双庙王沿线以及人类活动集中的县城一带,占总体的19.34%;地下水脆弱性中等(5.06.0)区域位于焦店-西平县城一带,占总体的37.03%;低脆弱性(4.05.0)区域位于徐楼一带,占总体的21.12%。(3)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对西平县拟建二期水源地进行了开采量预测,提出了两种开采方案,分别运用数值法、回归分析法、解析法对研究区中深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储量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研究区中深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11.2万m3/d,研究区中深层地下水储存量2.114亿m3,西平县地下水总储量7.526亿m3。对比分析两种设计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在保证供水量的情况下以保护水源地长期开采为目标,拥有经济环保性;第二种方案在方案一的基础上扩大了水源地开采量,确保供水系统不会制约城市未来快速发展,但会造成水源地局部降落漏斗增大,水源地开采中心位置脆弱性增高的现象。通过分析,两种开采方案供水量是有保障的,且均不会破坏水源地地下水动态平衡。在所建地下水数值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运行预测及AHP-熵权指标系数法所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可对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可为当地政府部门制定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政策提供借鉴思路。
朱通[6](2018)在《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瞬变电磁噪声压制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瞬变电磁法作为电法勘探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受地形影响小,工作效率高,对低阻体分辨率好,且是纯异常测量,因此,瞬变电磁法广泛应用于深部金属矿勘察、地热开发,油气及水资源勘查等领域。但在野外实际数据采集过程中,瞬变电磁容易受到周边各种噪声干扰,尤其对于晚期数据,能量低,信号弱,噪声的存在严重污染了有用信号,容易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造成虚假异常。因此,寻找合适的去噪方法来处理实测数据,提高数据分析质量,对于获取更为准确的地下地质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大量阅读文献,总结出瞬变电磁法野外常见的噪声干扰,并分析噪声产生机制以及噪声特点,EMD分解作为一种已被证实的信号处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中。通过推导HHT变换原理,了解EMD分解机理。针对EMD分解边界效应影响,本文采用多项式拟合法,通过对端点处插值出端点以外的数据,来抑制端点效应。根据天电噪声特点,本文采用了Alpha稳定分布来对天电噪声进行模拟,通过改变幅值再加入到理论模拟中进行干扰信号仿真,并分析受天电干扰后曲线来设定阀值。根据TEM衰减近似指数规律,然而在某一时窗内,数据可以用多项式拟合函数来进行拟合,通过插值方法对含天电干扰部分进行插值来替换天电干扰后的数据,实现对天电干扰的去噪,并与MATLAB平滑滤波处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前者拟合效果较好,效率低,后者虽能够压制噪声,但效果不如前者。在理论数据上加入分别不同强度的高斯白噪声,其曲线形态随噪声强度越大,畸变形态越明显。最后利用EMD分解方法进行分解,通过时频分析,对噪声的经验模态函数置零,对有用信号进行合成,达到消噪目的。工频干扰影响极大,文中分别模拟了不同强度的50Hz谐波,混合频率信号,以及同时加入高斯白噪声与正弦波分别加入到理论数据中,分析了影响规律,同时借助EMD分解,对含谐波干扰曲线进行不断分解,通过去噪前后数据曲线对比,EMD处理后的数据与原始数据吻合程度高,表明希尔伯特-黄变换在处理噪声方面有不错的效果。最后本文通过一个实例,给出一套瞬变电磁数据处理流程,通过前期数据筛选,利用EMD方法对数据预处理,并与原始数据对比,表明该方法实用性。
吕全标[7](2017)在《桂林毛村流域岩溶含水层水力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岩溶区的分布相当广泛,总面积达到3.46×106km2,占中国土面积的1/3,且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由于岩溶区含水介质差异较大,常形成宽大稀疏的裂隙管道,水量时间变化较大,所以对岩溶含水层水力特性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点。岩溶地下水资源是中国西南地区水资源的供给补给的重要来源,但由于岩溶发育完整,水文响应迅速以及岩溶地区土层较薄,岩溶地下水极易受到污染,而目前西南岩溶地区的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探究岩溶管道的连通性,于是研究岩溶含水层的水力特性对维护西南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为此,本文首先通过前期物探资料选取了岩溶发育较好的桂林市毛村地下河流域中下游的大岩前地区作为研究区。在大小裂隙区域分别打两口钻井,然后通过定流量抽水试验研究大小裂隙间的水力联系和各向异性方向,以及各联系间的水文地质参数;再通过抽水条件下的示踪试验,刻画研究区的含水介质特征,并对抽水试验得出的结果进行验证。基于以上试验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以zk3-1号钻井为抽水井进行定流量抽水试验,抽水流量为7.18m3/d,抽水共持续19h。观测井zk3-2、zk3-3和zk3-4分别下降了:10.7m、2m和10.8m。根据抽水试验数据计算出研究区的主要渗透张量分别为:7.128m2/d和0.672m2/d,给水度为1.19E-04,优势方向为东偏南18.47°,即指向zk3-2的方向2、示踪试验以zk3-1为接收孔,其他孔为投放孔。根据抽水条件下的定流量示踪试验所获得BTC曲线可知,投放孔zk3-2和zk3-3与接收孔zk3-1之间有一条连通性较好的优势流通道,但zk3-2与zk3-1之间的运移通道以优势流通道为主,而zk3-3与zk3-1之间的运移通道以含水介质的弥散作用为主;而投放孔zk3-4与接收孔zk3-1之间运移通道主要为相对均匀,岩溶发育较差的含水介质。3、示踪剂回收率不仅受到各向异性的影响,更加受到基质弥散作用的影响。对比示踪剂的回收率以及浓度曲线形态与抽水试验数据所得的渗透系数以及各向异性主方向可知结果相互吻合。结合抽水试验数据所得的结论与示踪试验所得结论可知本次试验所获得的水文地质参数真实可靠,可为岩溶含水层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提供参考,为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王玉海,沙晶,范浩敏,王邦贤[8](2016)在《豫西缺水山区找水方法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渑池县作为较典型的豫西缺水山丘区之一,地下水形成自然条件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含水层富水性弱,开采难度大,人畜饮水困难。此种背景条件下,河南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勘查院开展了"渑池县严重缺水山区人畜饮用水水源地调查",通过收集析已有资料,研究缺水山区的地层结构特征、控水储水构造、地下水赋存、分布、循环演变规律;进行找水靶区的调研论证,并在缺水山区施工供水示范井。本文通过缺水山区找水方法步骤进行初步探讨,以调查分析研究、物探勘察解读等为手段,运用"以含水层为条件,地质构造为基础,地下水流运动规律为主导的储水构造三位一体找水模式"为指导,作为缺水山区找水的方法步骤,以此为开展省内缺水山区找水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谢婷婷[9](2016)在《Visual MODFLOW对某磷矿开采矿坑涌水量的预测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在农业方面一直对含磷复合肥的使用量较高,因此对磷矿石的需求量和磷矿山的开采度也较大。随着磷矿山的深度开采,地下水不断涌出,预测地下水流场变化及涌水量对矿山开采十分关键。现用于地下水涌水量预测的方法较多,如水文地质比拟法、稳定井流解析法、非稳定流解析法、涌水量曲线方程法、水均衡法、解析法等,以上方法对于矿区裂隙含水层涌水量的预测存在局限性。随着计算机的应用与进步发展,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在国内外得到大量运用。Visual MODFLOW具有可视化、适用性、仿真度高和方便灵活等优点,本研究通过Visual MODFLOW对矿区补、径、排条件,水文地质环境进行刻画,模拟磷矿开采过程对地下水环境的动态影响,预测矿山裂隙含水层地下水流场分布变化及地下水涌水量。研究对象为雷波县某磷矿区,其磷矿床呈层状中等倾薄矿体,主要赋存于寒武系下统麦地坪组。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旱季分明,区内山脉纵横、河流深切,北、西分别有溜筒河、阿依戈河,河流最终汇入东北的金沙江。研究区内褶皱、断裂发育,F1、F2断层对矿床充水有直接影响,地下水在沟谷排泄补给地表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本研究根据磷矿的开采范围、开采顺序、中段标高、服务年限要求及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在查明矿床充水因素的基础上,概化模型范围为9.50km×10.27km,模型边界以河流及自然分水岭为界,垂向划分6层分别反映第四系孔隙透水层、龙王庙组岩溶裂隙中等含水层、沧浪铺组上段岩溶裂隙中等含水层、筇竹寺组上段岩溶裂隙中等含水层、麦地坪组和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岩溶裂隙强含水层。模型校正中,首先对稳态模型进行校正,结合观测井水位实测值,对模型参数取值、参数分区及边界条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及优化。由稳态模型敏感性分析可知,河流边界入渗参数、降雨入渗补给量和渗透系数对模型地下水流场分布影响显着,而初始水位值和储水系数对地下水位影响较小。在稳态模型校正基础上,为了得到地下水涌水量动态变化,对非稳态模型进行校正。非稳态条件下,利用观测井动态实测数据和敏感性分析,进一步优化模型参数。非稳态模型敏感性分析知,降雨入渗、边界条件、储水系数和初始水位对动态地下水水位波动影响显着。将校正后的非稳态模型用于矿区开采不同阶段,预测地下水流场分布及涌水量动态变化。研究区以等效抽水井的形式对涌水量进行预测,根据矿区位置、开采顺序和最低坑道高程布置等效抽水井。通过不断调整等效抽水井抽水量,使模型水位降至拟开采高程,由此确定该开采高程条件下的涌水量。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开采至1650m和1540m标高时,地下水总体流向与现状条件下的地下水总体流向基本一致,水流主要由地势高的区域流向标高低的河流地带,但局部偏向抽水区。开采至1650m和1540m标高条件下,最大涌水量分别为800m3/d和1920m3/d。进一步对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条件下的涌水动态变化进行预测,水位线降至1650m标高条件的涌水量,平水期涌水量为9340m3/d,丰水期涌水量为37310m3/d,枯水期涌水量为3030m3/d。本研究通过Visual MODFLOW对开采条件下裂隙含水层的流场变化及地下水涌水量进行定量分析,为磷矿涌水及矿山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鑫[10](2016)在《云南省文山州德厚水库三叠系岩溶水溶质运移规律》文中指出地下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地下水作为短时期内非可再生资源频频遭到污染与破坏。地下水污染情况的加重,使地下水污染预测与防治逐步成为了国际科学界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结合实际项目云南省文山州德厚水库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对德厚水库集水范围内主要污染源所造成的三叠系岩溶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数值研究。本文在充分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勘察和水文地质专项调查,系统阐述了德厚水库所在流域内区域地质背景、含水层组类型、水文地质条件。结合上述条件分析出德厚水库所在流域内主要污染源为三个渣厂,分别对三个主要污染厂进行了详细勘察及水文地质钻探,并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和取样检测。将渣厂内水文地质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归纳计算结合野外调查获得的地质内容,得出该地区的渗透系数、弥散系数、降雨入渗系数等相关水文地质参数。对研究区内岩溶洼地及裂隙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区内岩溶洼地与裂隙发育的优势方向相吻合的规律,总结出德厚水库所在研究区内渗透张量为一个平卧的椭球体,以“渗透张量”理论为指导思想进行相关水文地质参数的应用。通过取样检测分析出三个主要污染厂所在区域内污染现状,运用GMS软件中的MODFLOW和MT3D模块进行地下水流场及污染物溶质运移模拟,将现状与模拟结果比对调整,确保模拟准确性。本论文量化地描述了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羽扩展范围,对在三叠系岩溶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溶质运移规律进行系统性分析,为德厚水库建设环境影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钻孔点上的地质构造条件对确定供水井位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钻孔点上的地质构造条件对确定供水井位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WAT与Visual Modflow的海伦市水资源模拟与合理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表水文模型研究 |
1.2.2 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 |
1.2.3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 |
1.2.4 生态环境需水量 |
1.2.5 水资源合理配置 |
1.2.6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
1.4.1 科学问题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交通位置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气象水文条件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质概况 |
2.2.1 古生界 |
2.2.2 中生界 |
2.2.3 新生界 |
2.2.4 侵入岩 |
2.2.5 构造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5.1 地下水形成与分布 |
2.5.2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 |
2.5.3 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
2.5.4 地下水动态特征 |
2.5.5 地下水水化学 |
2.6 水资源开发利用 |
2.6.1 水利工程 |
2.6.2 现状供水量 |
2.6.3 现状用水量 |
2.7 地表水水质现状 |
2.7.1 样品采集 |
2.7.2 水质评价 |
2.8 地下水水质现状 |
2.8.1 样品采集 |
2.8.2 水质评价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SWAT的海伦市地表水径流模拟 |
3.1 模拟理论与运算过程 |
3.1.1 地表径流 |
3.1.2 蒸散发量 |
3.1.3 土壤水分运移 |
3.1.4 地下水 |
3.1.5 河道汇流 |
3.2 数据库构建 |
3.2.1 DEM高程数据 |
3.2.2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
3.2.3 土壤类型数据 |
3.2.4 气象资料 |
3.3 模型建立与运行 |
3.3.1 子流域 |
3.3.2 水文响应单元 |
3.3.3 模型运行 |
3.4 结果分析 |
3.4.1 模型的验证 |
3.4.2 模拟结果 |
3.4.3 各乡镇地表水资源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 |
4.1 模型简介与耦合原理 |
4.1.1 模型简介 |
4.1.2 耦合原理 |
4.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2.1 含水层概化 |
4.2.2 边界条件概化 |
4.3 数学模型及其离散 |
4.3.1 数学模型 |
4.3.2 模型的离散 |
4.4 参数分区与初始条件 |
4.4.1 渗透系数分区 |
4.4.2 初始水头 |
4.5 源汇项输入 |
4.5.1 地下水的补给 |
4.5.2 地下水的排泄 |
4.6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4.6.1 模型的识别 |
4.6.2 模型的验证 |
4.7 模型计算结果 |
4.7.1 海伦市地下水资源量 |
4.7.2 各乡镇地下水资源量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域水文过程模拟与预报 |
5.1 研究方法 |
5.1.1 R/S法(重标极差法) |
5.1.2 Morlet(小波法) |
5.1.3 降雨量分析与延展 |
5.1.4 测站降雨量分析与计算 |
5.2 2030年地表径流模拟与预报 |
5.2.1 通肯河流域 |
5.2.2 扎音河流域 |
5.2.3 海伦河流域 |
5.2.4 克音河流域 |
5.2.5 三道乌龙沟 |
5.3 各乡镇地表径流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下水的模拟与预报 |
6.1 地下水水量、水位预报 |
6.1.1 2025年地下水水量、水位预报 |
6.1.2 2025年各乡镇地下水资源量 |
6.1.3 2030年地下水水量、水位预报 |
6.1.4 2030年各乡镇地下水资源量 |
6.2 地下水水质预报 |
6.2.1 地下水取样 |
6.2.2 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
6.2.3 典型离子模拟与预测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7.1 供水量分析 |
7.1.1 供水量现状分析 |
7.1.2 地表水供水能力预测 |
7.1.3 地下水供水能力 |
7.2 需水量分析 |
7.2.1 现状用水量 |
7.2.2 生态环境需水量 |
7.2.3 生态环境需水量(W_E)计算结果 |
7.2.4 需水量预测 |
7.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水资源合理配置 |
8.1 遵循的原则 |
8.2 研究方法 |
8.2.1 目标函数 |
8.2.2 约束条件 |
8.3 灰色模型对水资源的预测 |
8.3.1 模型建立 |
8.3.2 模型的求解 |
8.4 水资源合理配置 |
8.4.1 合理配置评价指标体系 |
8.4.2 熵权法确定权重 |
8.4.3 多目标智能灰靶决策模型 |
8.4.4 评价结果 |
8.4.5 乡镇水资源配置结果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博士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城市岩溶空间分布规律及塌陷风险评价研究 ——以深圳某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发育特征 |
1.2.2 岩溶探测方法 |
1.2.3 岩溶塌陷风险评价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2 地质环境背景 |
2.1 气象水文特征 |
2.2 地形地貌特征 |
2.3 地层岩性特征 |
2.4 可溶岩分布特征 |
2.5 地质构造特征 |
2.6 水文地质特征 |
2.6.1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
2.6.2 地下水水位埋深特征 |
2.6.3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6.4 地下水化学特征 |
2.6.5 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
3 城市岩溶发育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 |
3.1 城市岩溶探测 |
3.1.1 地球物理勘探 |
3.1.2 地质钻探 |
3.1.3 探测方法对比 |
3.2 岩溶发育特征分析 |
3.2.1 岩溶类型 |
3.2.2 岩溶形态特征 |
3.2.3 地下溶洞填充特征 |
3.2.4 岩溶发育程度 |
3.3 岩溶发育空间分布规律 |
3.3.1 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 |
3.3.2 岩溶发育规模 |
3.3.3 岩溶发育深度 |
3.4 岩溶发育控制条件 |
3.4.1 水文条件 |
3.4.2 地形地貌条件 |
3.4.3 地质构造条件 |
3.4.4 岩性条件 |
4 城市岩溶地面塌陷机理研究 |
4.1 岩溶地面塌陷基本特征 |
4.2 岩溶地面塌陷成因分析 |
4.2.1 岩溶地面塌陷典型案例分析 |
4.2.2 岩溶地面塌陷成因 |
4.3 岩溶地面塌陷机理研究 |
4.3.1 地表水下渗致塌机理分析 |
4.3.2 地下水下降致塌机理分析 |
4.4 岩溶地面塌陷数值模拟分析 |
5 城市岩溶地面塌陷灾害风险评价 |
5.1 风险评价方法及研究思路 |
5.1.1 风险评价方法 |
5.1.2 塌陷风险评价思路 |
5.2 评价因子选择与评价模型构建 |
5.3 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 |
5.3.1 评价模型建立 |
5.3.2 评价条件层及因子层权重计算 |
5.3.3 判断矩阵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5.3.4 评价因子量值划分 |
5.3.5 危险性评价 |
5.4 岩溶地面塌陷易损性评价 |
5.4.1 评价模型建立 |
5.4.2 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5.4.3 易损性评价 |
5.5 岩溶地面塌陷风险评价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供水井大流量供水时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开采优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地形地貌 |
2.2 气象水文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层与构造 |
2.4.1 地层岩性 |
2.4.2 地质构造 |
2.4 水文地质特征 |
2.4.1 地下矿泉水水类型 |
2.4.2 地下水的富集情况 |
2.4.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4.4 矿泉水形成机理 |
2.5 小结 |
3 抽水试验原理、准备、操作及参数分析 |
3.1 抽水试验目的原理类型与设计方法 |
3.1.1 抽水试验原理 |
3.1.2 抽水试验的目的 |
3.1.3 抽水试验类型 |
3.1.4 抽水试验设计方法 |
3.2 抽水试验准备 |
3.2.1 抽水井、观测孔布置 |
3.2.2 水位观测孔的布置原则和意义 |
3.2.3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主要技术要求 |
3.2.4 大型群孔干扰抽水试验的主要技术要求 |
3.3 瓦2抽水试验及数据观测 |
3.3.1 瓦2 抽水试验 |
3.3.2 水位观测 |
3.3.3 流量观测 |
3.4 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分析要求 |
3.4.1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现场资料整理的要求 |
3.4.2 对群孔干扰抽水试验现场资料整理的要求 |
3.5 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及参数计算方法 |
3.5.1 Theis配线法 |
3.5.2 Jacob直线图解法 |
3.5.3 水位恢复法 |
3.6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
3.6.1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方法 |
3.6.2 简易抽水试验观测孔参数分析 |
3.6.3 生产井瓦2 抽水试验参数分析结果 |
3.6.4 生产井S1 前期抽水试验参数分析结果 |
3.6.5 生产井S1 近期抽水试验参数分析结果 |
3.6.6 影响半径的计算 |
3.7 小结 |
4 地下水动态均衡分析 |
4.1 地下水补给量 |
4.1.1 地下水均衡法原理及适用范围 |
4.1.3 计算降雨入渗补给量 |
4.2 研究区天然排泄 |
4.3 均衡量分析 |
4.4 允许开采量 |
4.4.1 基于生产井W2 抽水试验的允许开采量计算 |
4.4.2 基于生产井S1 抽水试验的允许开采量计算 |
4.5 数值法计算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 |
4.5.1 FEFLOW简介 |
4.5.2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5.3 地下水渗流模型的建立 |
4.5.4 初始条件 |
4.5.5 模拟评价结果 |
4.6 小结 |
5 开采优化机制 |
5.1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地下水动态特征 |
5.1.1 瓦2 大流量抽水试验流量变化特征 |
5.1.2 瓦2 大流量抽水试验水位降深变化特征 |
5.1.3 恢复试验地下矿泉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 |
5.1.4 简易抽水试验地下矿泉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 |
5.2 生产井流量-降深关系 |
5.3 突变型抽水试验地下水位动态 |
5.4 衰减型抽水试验地下水位动态预测 |
5.5 影响本次试验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因素分析 |
5.6 开采优化措施及建议 |
5.6.1 允许开采量的确定方法 |
5.6.2 流量分区 |
5.6.3 开采优化措施 |
5.6.4 对后期开采建议 |
5.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三角堰流量表 |
附录 B 井函数W(u)数值表 |
附录 C 前期抽水试验成果统计表 |
附录 D 地下水自记水位计Levelogger产品规格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安利煤矿露天开采对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影响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煤炭资源与水资源现状及矛盾 |
1.1.2 内蒙古地区煤炭资源与地下水资源 |
1.1.3 煤炭资源开发对区域水资源生态系统的影响 |
1.1.4 安利煤矿基本信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露天煤矿开采地下水水量变化数值模型研究现状 |
1.2.2 露天矿开采对地下水影响的分析研究现状 |
1.2.3 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对地下水影响的保护策略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项目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项目区概况分析 |
2.2.1 矿区地理位置 |
2.2.2 气象水文条件 |
2.2.3 地形地貌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3 项目区地下水数值模型建立 |
2.3.1 数学模型 |
2.3.2 模拟区域 |
2.3.3 模型边界条件概化 |
2.3.4 模型初始参数设置 |
2.4 地下水环境水质监测布点 |
2.4.1 布点原则 |
2.4.2 布点方案制定 |
2.5 地下水环境水质分析方法及标准 |
第3章 安利煤矿露天开采区地下水水文地质调研与水质分析 |
3.1 引言 |
3.2 项目区地下水赋存特征分析 |
3.2.1 含水层、隔水层划分及特征 |
3.2.2 岩溶含水系统边界结构 |
3.2.3 岩溶地下水赋存特征 |
3.3 项目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循环特征 |
3.3.1 地下水补给 |
3.3.2 地下水径流 |
3.3.3 地下水排泄 |
3.3.4 地下水动态特征 |
3.3.5 寒武奥陶系岩溶地下水与石炭二叠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地下水关系 |
3.4 工业场地区、排土场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 |
3.4.1 工业场地含水层结构及包气带特征 |
3.4.2 排土场地含水层结构及包气带特征 |
3.5 地下水污染源及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 |
3.5.1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
3.5.2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
3.5.3 项目区地下水环境水位调查及监测 |
3.5.4 地下水环境水质监测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露天煤矿开采区地下水水位水量数值模型计算与环境保护措施 |
4.1 引言 |
4.2 项目区地下水数值模型的校正与计算 |
4.2.1 地下水数值模型的校正 |
4.2.2 稳定流数值模型建立、校正及可靠性分析 |
4.3 地下水数值模型计算及动态分析 |
4.3.1 地下水数值模型对岩溶水资源量及水均衡计算 |
4.3.2 数值模型对地下水动态分析 |
4.4 露天煤矿建设期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4.4.1 首采区拉沟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
4.4.2 建设期生产、生活污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
4.4.3 排土场对地下水环境影分析 |
4.5 露天矿运行期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4.5.1 露天开采对含水层结构的影响 |
4.5.2 底板突水对岩溶水的影响 |
4.5.3 石炭系底部隔水层渗漏对岩溶水的影响 |
4.5.4 井田内断层导水对岩溶水的影响 |
4.5.5 矿坑排水对含水层疏干的影响 |
4.5.6 排土场排矸对岩溶地下水质的影响 |
4.5.7 工业场地设施、装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4.6 露天煤矿服务期满后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评价 |
4.7 露天煤矿开采区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
4.7.1 前期合理规划有效利用当地水资源 |
4.7.2 建设期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
4.7.3 运行期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
4.7.4 服务期满后地下水环境监测方案与污染防治对策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西平县水源地地下水数值模拟及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模拟研究现状 |
1.2.2 地下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交通位置 |
2.2 气象、水文 |
2.3 水文地质研究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2.3.1 水文地质的研究 |
2.3.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2.4 地形地貌 |
2.5 地质条件 |
2.5.1 地层岩性 |
2.5.2 地质构造 |
2.6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
3.1 地下水类型、含水岩组划分及分布规律 |
3.1.1 含水岩组的岩性特征及分布规律 |
3.2 区域主要含水岩组的特征 |
3.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
3.3.1 地下水的补给条件 |
3.3.2 地下水的径流条件 |
3.3.3 地下水的排泄条件 |
3.4 地下水动态特征 |
3.5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3.6 水文地质参数求解 |
3.6.1 单孔(井)抽水试验计算参数 |
3.6.2 群孔抽水试验计算参数 |
3.7 本章小结 |
4 地下水数值模型与求解 |
4.1 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
4.2 三维地质结构模型 |
4.3 模拟范围与边界条件的概化 |
4.3.1 模拟范围 |
4.3.2 含水层结构的概化 |
4.3.3 计算区的边界条件 |
4.3.4 地下水信息及动力条件 |
4.3.5 地下水的输入和输出 |
4.4 水文地质数学模型 |
4.4.1 地下水源汇项的处理 |
4.4.2 计算区网格剖分 |
4.4.3 水文地质参数分区 |
4.5 数值模型 |
4.5.1 定解条件 |
4.5.2 计算时段及步长 |
4.5.3 模型求解及分析 |
4.6 模型识别与验证 |
4.6.1 模型验证 |
4.6.2 参数识别 |
4.7 本章小结 |
5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5.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1 层次分析法AHP |
5.2.2 熵权法 |
5.2.3 AHP-熵权指标系数法 |
5.3 不同方法下的权重值计算 |
5.3.1 基于AHP法的权重值 |
5.3.2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
5.3.3 基于AHP-熵权的综合权重 |
5.3.4 基于ARCGIS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5.4 评价结果分析和验证 |
5.4.1 评价结果分析 |
5.4.2 评价结果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地下水资源开采预测及分析 |
6.1 水源地开采方案设计 |
6.2 开采量预测 |
6.2.1 数值法计算中深层地下水开采量 |
6.2.2 回归分析法计算中深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 |
6.2.3 解析法计算地下水中深层允许开采量 |
6.3 中深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瞬变电磁噪声压制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TEM方法概述、瞬变电磁法去噪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1 本文研究思路 |
1.4.2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噪声来源与特征 |
2.1 地质噪声 |
2.1.1 深层介质激发极化影响 |
2.1.2 覆盖层的影响 |
2.2 电磁噪声 |
2.2.1 天电噪声 |
2.2.2 人文噪声干扰 |
2.3 仪器自身及线圈位置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希尔伯特-黄变换理论 |
3.1 Hilbert-Huang变换基本概念 |
3.1.1 Hilbert变换 |
3.1.2 瞬时频率基本概念 |
3.1.3 固有模态函数(IMF)概念 |
3.2 经验模态分解 |
3.2.1 EMD分解方法 |
3.2.2 筛选停止准则 |
3.2.3 经验模态分解完备性与局部正交性 |
3.3 经验模态分解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3.3.1 包络拟合 |
3.3.2 端点效应 |
3.4 基于EMD滤波与消噪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瞬变电磁数据特点与仿真去噪 |
4.1 天电噪声模拟 |
4.2 天电噪声干扰处理 |
4.2.1 多项式拟合去噪 |
4.2.2 MATLAB平滑函数滤波处理 |
4.3 高斯白噪声模拟与去噪 |
4.3.1 高斯白噪声模拟曲线 |
4.3.2 EMD分解对不同高斯白噪声进行去噪 |
4.3.3 平滑滤波对不同高斯白噪声进行去噪 |
4.4 谐波对瞬变电磁数据影响及去噪模拟 |
4.4.1 50HZ正弦干扰时噪声模拟与去噪 |
4.4.2 50HZ及不同频率噪声叠加模拟与去噪 |
4.5 理论数据同时加入高斯白噪声与正弦波干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EMD分解的瞬变电磁实测数据处理 |
5.1 前言 |
5.2 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
5.2.1 地貌 |
5.2.2 地层 |
5.2.3 地质构造 |
5.3 数据预处理及流程图 |
5.4 单点曲线去噪处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桂林毛村流域岩溶含水层水力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区水文地质参数的研究 |
1.2.2 岩溶区含水介质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创新点与预期成果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背景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气象 |
2.1.4 土地利用类型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 钻井地质条件 |
2.3.1 钻井概况 |
2.3.2 地层岩性 |
2.3.3 岩芯化学分析 |
第三章 岩溶含水层的基本特性与含水层参数计算方法分析 |
3.1 岩溶水的定义和特征 |
3.2 潜水含水层参数计算方法分析 |
3.2.1 利用变换的Theis公式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
3.2.1.1 渗透连续性基本微分方程 |
3.2.1.2 潜水含水层的基本微分方程 |
3.2.1.3 泰斯(Theis)井流公式 |
3.2.1.4 利用Theis公式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
3.2.2 各项异性含水层理论基础 |
3.2.2.1 含水层特征及分类 |
3.2.2.2 含水层的不同特征 |
3.3 各向异性数学模型及其解析解 |
第四章 抽水试验及含水层参数计算 |
4.1 抽水试验方案布置 |
4.1.1 钻井布置 |
4.1.2 钻井结构与设计要求 |
4.1.3 成井施工技术要求 |
4.1.4 抽水试验技术要求 |
4.1.5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
4.2 含水层参数计算 |
4.2.1 抽水试验概况 |
4.2.2 渗透系数椭球体与水文参数计算 |
4.3 小结 |
第五章 示踪试验与含水层介质的刻画 |
5.1 示踪试验理论研究 |
5.1.1 示踪剂的分类与选择 |
5.1.2 流场结构与示踪曲线类型 |
5.2 示踪试验概况 |
5.2.1 试验目的 |
5.2.2 示踪剂的选择与投放方法 |
5.2.3 野外自动荧光仪工作原理及特性 |
5.2.4 投放孔与接收孔的布设 |
5.2.5 Qtracer2估算方法 |
5.3 含水介质探测结果分析 |
5.3.1 zk3-2 号孔→zk3-1 号孔BTC曲线分析 |
5.3.2 zk3-3 号孔→zk3-1 号孔BTC曲线分析 |
5.3.3 zk3-4 号孔→zk3-1 号孔BTC曲线分析 |
5.4 示踪试验误差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豫西缺水山区找水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作区概况的分析研究 |
2 确定主要含水目的层 |
2.1 碎屑岩类分布区 |
2.2 碳酸盐岩类分布区 |
2.3 火成岩及变质岩分布区 |
3 找水靶区选定 |
3.1 地质图研读 |
3.2 水文地质图判读 |
3.3 野外调查研究 |
4 合理的物探方法选择 |
4.1 瞬变电磁剖面法 |
4.2 EH4电磁剖面 |
5 合理的凿井位置确定 |
6 合理的钻探方法选择 |
7 结语 |
(9)Visual MODFLOW对某磷矿开采矿坑涌水量的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预测矿坑涌水量的方法 |
1.2.2 地下水数值模拟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工程概况 |
2.2.1 开采矿床、规模及年限 |
2.2.2 矿山拟开采方案 |
2.3 气候 |
2.4 地形地貌 |
2.5 水文 |
2.6 区域地质背景 |
2.6.1 地层岩性 |
2.6.2 地层构造 |
2.6.3 岩浆岩 |
2.7 区域稳定性及地震 |
第3章 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
3.1 矿区地质概况 |
3.1.1 矿区地层 |
3.1.2 地质构造 |
3.2 矿区水文地质概况 |
3.2.1 含水层和隔水层 |
3.2.2 断层含水性 |
3.3 矿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3.4 含水层间及其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 |
3.4.1 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 |
3.4.2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 |
3.5 矿区充水因素分析 |
第4章 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 |
4.1 数值模型 |
4.1.1 充排水分析 |
4.1.2 水文地质模型 |
4.1.3 研究区模拟范围及含水层 |
4.1.4 模型边界条件概化 |
4.1.5 大气降雨入渗补给情况 |
4.2 稳态模型校正及敏感性分析 |
4.2.1 稳态模型校正 |
4.2.2 敏感性分析 |
4.3 非稳态模型校正及敏感性分析 |
4.3.1 非稳态模型校正 |
4.3.2 敏感性分析 |
第5章 涌水量预测 |
5.1 开采对地下水流场预测与分析 |
5.1.1 预测模型的建立 |
5.1.2 流场预测 |
5.2 开采对地下水涌水量预测与分析 |
5.2.1 平均涌水量预测 |
5.2.2 不同降雨量条件下涌水量预测 |
结论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云南省文山州德厚水库三叠系岩溶水溶质运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概况 |
2.2 地质背景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第三章 研究区主要污染点现状 |
3.1 砒霜厂1号现状分析 |
3.2 渣厂2号现状分析 |
3.3 渣厂3号现状分析 |
第四章 水文地质试验与参数 |
4.1 渗透张量 |
4.2 渗透系数 |
4.3 降雨入渗系数 |
4.4 弥散度 |
4.5 给水度 |
第五章 研究区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5.1 概念模型建立 |
5.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3 数值模型建立 |
5.4 结果输出与模型验证 |
第六章 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模型 |
6.1 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
6.2 砒霜厂1溶质运移模拟 |
6.3 渣厂2、渣厂3溶质运移模拟 |
6.4 溶质运移规律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钻孔点上的地质构造条件对确定供水井位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WAT与Visual Modflow的海伦市水资源模拟与合理配置研究[D]. 田辉. 吉林大学, 2020(01)
- [2]城市岩溶空间分布规律及塌陷风险评价研究 ——以深圳某区为例[D]. 付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3]供水井大流量供水时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开采优化机制[D]. 唐崇峰. 西华大学, 2019(02)
- [4]安利煤矿露天开采对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影响预测分析[D]. 高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西平县水源地地下水数值模拟及脆弱性研究[D]. 荣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8(12)
- [6]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瞬变电磁噪声压制研究与应用[D]. 朱通. 长安大学, 2018(01)
- [7]桂林毛村流域岩溶含水层水力特性的研究[D]. 吕全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8]豫西缺水山区找水方法探讨[J]. 王玉海,沙晶,范浩敏,王邦贤. 地下水, 2016(03)
- [9]Visual MODFLOW对某磷矿开采矿坑涌水量的预测研究[D]. 谢婷婷.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10]云南省文山州德厚水库三叠系岩溶水溶质运移规律[D]. 张鑫.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