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决葡萄酒被铁污染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卢更[1](2019)在《Fenton/CaO调理污泥水蒸气气化过程中砷的迁移转化规律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水蒸气气化是一种常见的污泥能源化技术,可将污泥中的有机质转化为H2、CO等气体燃料。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采用Fenton/CaO预调理技术,能够显着提高污泥水蒸气气化产H2量,改善灰渣吸附性能,同时减少NOx、SOx等污染性气体的生成。为进一步考察Fenton/CaO调理对污泥水蒸气气化过程中重金属释放的影响,本论文选择具有较大价态毒性差异的砷元素为代表,研究其迁移转化规律及机理。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1)缺乏针对污泥及其衍生产物的砷含量及形态分析方法;(2)Fenton/CaO调理污泥中砷的含量和赋存形态未知,相关规律及机理有待研究;(3)残留调理剂对污泥水蒸气气化过程中砷迁移转化行为的作用机制尚需明晰。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建立了适用于不同污泥样品及其衍生产物的砷含量及形态分析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硝酸-氢氟酸-双氧水消解体系)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的方法,可测定不同固态样品中砷的总量。采用磷酸提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PLC-HG-AFS的方法,可测定不同形态砷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分离参数,采用15 mmol/L磷酸氢二铵(NH4)2HPO4(用10%(v/v)乙酸溶液调pH至6.0)的流动相和1.5 mL/min的流速,可使污泥中三价砷As(III)、二甲基砷DMA、一甲基砷MMA、五价砷As(V)等所有砷形态在9.0 min内依次完全分离。在Fenton/CaO复合调理污泥中,砷主要以铁-砷化合物的形式富集。Fenton调理能够氧化污泥中的As(III),促进部分DMA转化为MMA。Fenton调理残留的Fe(III)水解生成FeO(OH),其对不同砷形态的吸附能力不同。砷的甲基化程度越高,吸附率越低。残留的CaO调理剂会与氢离子反应,进一步促进FeO(OH)和CaSO4·2H2O的生成。在热干化过程中,升高温度会提高Fe(II)的氧化程度,同时促进As(III)的氧化。当温度为393-453 K时,CaO会抑制MMA向DMA的逆向转化。在气化反应中,残留含铁含钙物质抑制了砷元素以气体形式释放,并改变了砷在固相产物中的赋存形态。Fenton调理和CaO调理均能减少热态反应时砷的释放,在873 K和1073 K下两者之间还存在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其抑制砷释放的效果。在脱挥发分阶段,DMA和MMA挥发,碳还原了含铁物质中的Fe(III),同时也促进了As(V)的还原。焦中砷以As(III)居多并以无定形铁/铝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的形式存在。残留含钙物质具有吸附作用,提高了固体产物中As(III)和As(V)的含量。水蒸气气化时,硫酸盐促进了As(III)向As(V)的转化,此时灰中超过90%的砷为As(V)。当温度升至1273 K,砷的不稳定性增强,Fenton调理和Fenton/CaO调理污泥的气化灰中砷含量低于检出限。综上所述,采用Fenton/CaO复合调理技术,选择1073 K的污泥水蒸气气化温度,有利于控制砷的释放并提高灰渣中砷的稳定性。
谢瑾[2](2018)在《微生物发酵法提高水苏糖纯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苏糖是唇形科水苏属植物中天然存在的非还原性功能性低聚糖,具有增殖肠道益生菌、抑制腐败菌生长,促进肠道蠕动等众多功能。同时,水苏糖具有天然、绿色、使用量低、无副作用的优点,其作为功能性食品的配料受到广泛关注,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开发价值。从天然原料中直接提取生产的水苏糖产品纯度较低,“杂糖”的存在降低了水苏糖的功能特性,限制了它的使用。因此,开发一种提高水苏糖纯度的新技术对于开拓水苏糖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建立一套提高水苏糖纯度的工艺技术,为高纯度水苏糖的大规模生产提供理论及实践指导。本实验以干基草石蚕为原料,以总糖和蛋白含量为指标,筛选并确定最佳的复水时间为3 h,通过高温提取草石蚕获得水苏糖糖液,分别以黑曲霉、米曲霉、乳酸菌和乳杆菌为发酵菌株,对提取液进行发酵,以水苏糖保留率和蔗糖降解率筛选单菌发酵的菌株,研究表明,与乳酸菌相比,曲霉降解蔗糖的能力较强,但消耗果糖的能力较差,在曲霉菌发酵过程中易造成“果糖”堆积,而乳酸菌(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能快速消耗果糖,但蔗糖利用率低。其中黑曲霉和乳酸菌(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纯化水苏糖的潜力相对较高,黑曲霉发酵36 h后,水苏糖的保留率为91.23%,蔗糖的降解率为65.59%,乳酸菌在发酵36 h后,水苏糖保留率为94.33%,蔗糖降解率为28.39%,宜被选用作为发酵纯化的菌株。同时研究表明,果糖基转移酶与微生物发酵法联合纯化水苏糖不可行。基于各菌株对果糖、葡萄糖、蔗糖、水苏糖等的利用规律,选择合适的菌株组合进行混菌发酵,分析、优化混菌发酵工艺。研究显示,低接种量更有利于水苏糖纯化,最优的混菌发酵组合为0.01%黑曲霉和0.01%乳酸菌,混菌发酵纯化水苏糖的效果要优于单菌发酵。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钠能使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水解糖的速度和微生物消耗单糖的速度处于平衡状态,减缓了水苏糖的降解。同步发酵纯化水苏糖的效果优于滞后发酵,在发酵36 h后,同步发酵的水苏糖保留率高于滞后发酵的10.12%;严格控制发酵液pH在5.5-7.0,有利于减缓水苏糖的降解,且不影响蔗糖的发酵;相比静置发酵,摇床发酵可为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以及减缓糖化酶的作用,更有利于水苏糖的纯化;带渣发酵纯化水苏糖的效果好于传统提取液单独发酵,水苏糖不断溶出及草石蚕渣中残留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使微生物生长更协调。最后探究了活性炭、膜处理及离子交换树脂等纯化工艺,对糖液的脱色、脱蛋白和除盐效果影响。研究显示,高温高压提取草石蚕所得蛋白类物质多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其游离氨基酸组成中带电荷氨基酸占较高比例,经发酵后谷氨酸含量显着增加。活性炭脱色条件:1%添加量,55℃,90 min。D001型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D301型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最适宜水苏糖中杂质的去除。在料液温度为35℃,以3.77BV/H流速对提取液进行离交,蛋白和灰分脱除率高达93.70%、97.81%,脱色率达99.5%。草石蚕提取液冻干样中铁、铜含量较低。钠含量较高,但树脂对其脱除效率较好,脱除率高达98.57%。草石蚕提取液冻干样中富含酚酸类物质,经微生物发酵、活性炭脱色及树脂纯化后,这些酚酸类物质可全部吸附去除。草石蚕提取液经0.01%黑曲霉+0.01%乳酸菌混菌组合发酵36 h后,进行离心过滤、活性炭脱色、100 KDa膜包过滤,使用D001和D301树脂床串联离交,冷冻干燥后,样品水苏糖含量高达78.13%。
王峻峻,张红印,王海英,杨其亚,李超兰[3](2014)在《控制葡萄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赭曲霉毒素A(OTA)是一种有毒的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在葡萄及其制品中经常被检出。本文综述了控制葡萄及其制品中OTA的主要措施,包括抑制OTA产生菌的生长及其产毒和去除已产生的OTA两方面。葡萄中的致病菌主要是青霉和曲霉,而炭黑曲霉是其中最主要OTA产生菌,通过模拟葡萄生长及葡萄制品的生产过程,发现温度、光照、湿度等因素是影响OTA产生菌的生长及其产毒的重要因素。去除OTA的方法概括的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其中生物降解OTA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汤海青,欧昌荣,殷居易,顾晓俊,吴维儿,何卫敏[4](2014)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酒中铁的不确定度评定》文中研究说明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酒中铁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根据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的检测原理和方法,结合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CNAS—GL06《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规定的基本程序,考察分析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酒中铁含量测量不确定性的来源。利用测量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他相关数据,计算并评定测量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结果表明,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酒中的铁含量,其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溶液浓度,其次为测量重复性。
王利[5](2009)在《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的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t animia,IDA)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的国家中该病发病率很高。目前,缺铁性贫血的防治主要通过服用补铁剂来实现,常见的补铁剂有硫酸亚铁、氯化亚铁、葡萄糖酸亚铁、乳酸亚铁等,但他们在体内的生物利用率较低,并且存在明显的毒副作用。多肽螯合铁是蛋白质水解生成的多肽与二价铁离子螯合而成的生物态铁,具有稳定性好、吸收率高、毒性小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补铁剂。我国猪血资源丰富,猪血营养价值很高,但因其色泽差,血腥味重,适口性差,且血红蛋白不易消化吸收,因而未被很好利用。以猪血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作为一种新型的铁营养强化剂,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本论文主要研究“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pig haemoglobin polypeptide chelateiron)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质,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对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1)纯化后的产品中未发现游离Fe2+、Fe3+,总铁含量11.18%,多肽含量为70.36%,水分为2.15%,其他(主要为盐和抗氧化剂)16.31%;(2)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易溶于水,并随着水中酸性或碱性的增强溶解度增大,中性条件下溶解度最小,随温度变化不大,难溶于有机溶剂;(3)在固体和水溶液状态,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均比硫酸亚铁稳定;(4)猪血红蛋白多肽与铁螯合前后的紫外和红外光谱都有明显的变化,说明形成了新物质。2.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的抗氧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猪血红蛋白多肽、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和维生素C对碱性邻苯三酚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O2-·)均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清除能力依次为:维生素C>猪血红蛋白多肽螫合铁>猪血红蛋白多肽;(2)当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浓度较低时,对H2O2清除率顺序为:维生素C>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猪血红蛋白多肽;当浓度高于0.505 mg/mL时,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组对过氧化氢清除率甚至高于维生素C,说明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清除H2O2的能力较强,是一种较好的抗氧化剂。3.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的抗贫血功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初断乳SD大鼠通过喂养低铁饲料和饮用去离子水,辅以每周尾静脉放血,四周后成功建立了缺铁性贫血大鼠模型;(2)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抗贫血效果明显优于氯化亚铁、葡糖糖酸亚铁,与氯化高铁血红素相当。因此,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可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补铁剂,用来改善缺铁性贫血症状。
薛丽霞[6](2008)在《酒堡葡萄酒加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葡萄酒的加工方式有很多种,酒堡就是其中的一种。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规模小、投资少、工艺技术含量高的酒堡技术是我国葡萄酒特色加工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不同地块、同一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以及长期贮藏的玫瑰香葡萄进行酿酒试验,研究不同原料来源对酿酒品质的影响,并对原料的处理方式、酿酒酵母、果胶酶、澄清剂种类进行筛选,以此为依据,确定酒堡葡萄酒加工工艺参数。采用溶液萃取法提取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用GC/MS法分离检测,比较分析主要香气成分,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的玫瑰香葡萄理化特性不同,山地阳坡的葡萄品质表现最好,汉沽地区与昌黎地区的玫瑰香葡萄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出汁率较低,还原糖较高。(2)葡萄酿酒品质山地葡萄酒明显好于平地葡萄酒,山地阳坡葡萄酒优于阴坡的葡萄酒,葡萄经贮藏后再酿酒,与贮藏前相比原酒品质没有太大差异,在贮藏过程中被SO2伤害严重的葡萄不宜酿酒。(3)对原料进行50%手工破碎,0.01%果胶酶2处理,酶解时间为1 h、酶解温度为30℃左右,添加200 mg/L的ICV活性干酵母,在20~25℃条件下发酵,发酵结束后以0.04%比例加入果胶酶澄清剂,并采用冷冻处理,是酒堡葡萄酒的最佳加工工艺。(4)芳香物质测定结果表明:山地葡萄酒的香气成分最多,检测到20种,其中含量较多的是烯类和醇类,而平地葡萄酒检测到13种,烯类和酚类含量较多,葡萄经贮藏后,葡萄酒香气成分减少,特有的香气成分是酯类。
齐颖[7](2007)在《蜂蜜柑橘酒发酵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重庆产的柑橘和天然纯蜂蜜为原料,采用现代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通过对发酵菌种的筛选、菌种的驯化,柑橘品种的筛选,柑橘原料的处理方式,发酵工艺及参数,产品稳定性试验和中间放大试验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形成了一套蜂蜜柑橘酒的发酵技术。主要研究结果为:(1)通过对不同原料处理方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柑橘浊汁或清汁与蜂蜜为原料发酵制得的蜂蜜柑橘酒理化品质相近,但浊汁发酵后柑橘果香更浓,所以选择柑橘浊汁作为最佳的发酵原料。(2)通过对Y1、Y2、Y3和Y4四支菌株对柑橘浊汁发酵性能的研究发现,Y1菌株发酵得到的原酒酒度较高,达到11.2度,而且在酒香、柑橘果香、口感三方面均优于其它三支菌株。(3)通过对筛选出的最适发酵菌株Y1与OF、Z、L、OK活性干酵母对柑橘浊汁发酵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OK活性干酵母发酵柑橘浊汁制得的原酒酒精度较高,达到11.2度,残糖含量较低,达到4.16g/L,而且酒体与筛选出的优良发酵菌株Y1发酵所得的酒体相似,说明Y1和OK活性干酵母均适合蜂蜜柑橘酒的发酵。(4)通过对最适发酵菌株Y1菌种驯化前后发酵特性的比较试验研究,发现驯化后的最适发酵菌株Y1比驯化前的酵母菌株,发酵制得的蜂蜜柑橘酒酒香、口感、色泽均有所改善,说明驯化后的最适发酵菌株Y1发酵效果更好。(5)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研究,确定了蜂蜜柑橘酒主发酵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采用驯化后的Y1菌株,柑橘浊汁最适初始pH值3.6,装液量80%,加入80mg/LSO2,接种量5%,发酵温度24—26℃,发酵时间9天。(6)通过对蜂蜜柑橘酒后发酵的发酵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后发酵3个月为最佳的后发酵时间,制得的柑橘酒酒体苦味较轻,酒香浓郁,酒精度可达到11.4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42%。(7)对后发酵原酒进行脱苦和澄清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2%—0.4%的β—环状糊精可以达到较好的脱苦效果,柠檬苦素脱除率达到94.0%—96.2%;添加1%壳聚糖和0.1%明胶澄清室温静置24h为最佳的澄清方法,而且对蜂蜜柑橘酒的品质影响较小,可溶性固形物的保存率达97.2%,还原糖的保存率达97.6%,而总酸的保存率达94.3%。(8)通过对蜂蜜柑橘酒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柑橘酒对氧化、铁、铜均稳定,但是蛋白质不稳定,可以通过添加150mg/L的皂土处理,可使酒体中过量的蛋白质沉淀,以达到酒体蛋白质稳定的效果。(9)在实验室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进行10kg、20kg、30kg的中型放大试验,三次中型放大试验的结果平均为:酒度可以达到11.36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6.35%,(?)酸含量达6.18,总黄酮含量为46.8mg/L,且酒香、果香协调,品质稳定。说明该工艺稳定可行。因此,通过以上的试验研究,蜂蜜柑橘酒的工艺流程为:酶解↓抑菌剂柑橘→分选→榨汁→灭酶→过滤→成分调整→主发酵(9D)→倒桶→后发酵(3个月)→下胶澄清→脱苦→过滤→陈酿→过滤→调配→灌装→杀菌→冷却→成品酒蜂蜜柑橘酒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柑橘汁初始pH值为3.6,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2%,发酵罐装液量为80%,发酵温度为24—26℃,菌株接种量5%,SO2添加量为80mg/L,主发酵周期为9天,后发酵周期为3个月,倒桶后添加0.2%—0.4%的β—环状糊精、1%壳聚糖—0.1%明胶和150mg/L的皂土。
瞿亚平[8](2006)在《离子交换法在己内酰胺精制脱硫酸铵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在实验室两柱连续离子交换小试装置上,选用了多组牌号树脂在不同的温度、停留时间下进行了条件试验,并在此成果基础上,在工业装置建立的三柱连续交换试验装置上进行了验证试验,其目的是考察不同牌号离子交换树脂对己内酰胺水溶液精制的适应性,并确定了能满足己内酰胺水溶液精制需要的树脂种类,为工业装置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依据。根据小试、中试结果,对现有工业装置上离子交换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离子交换树脂的选用、树脂的使用、树脂的再生等方面进行优化,有针对性制订整改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表明现有工况下最佳的操作条件为:控制进离子交换反应器己内酰胺水溶液电导率25~30μs/cm、消光值在1.5以下、交换温度45~48℃、反应停留时间35~40分钟。中国石化巴陵分公司为把握好己内酰胺良好的发展机遇,把己内酰胺做大作强,一方面对原有引进的50kt/a己内酰胺装置进行优化与挖潜,以增加产能,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己内酰胺生产成套新技术,以降本减费。以钛硅分子筛催化制备环己酮肟化技术解决了环己酮肟化扩能生产技术问题;以离子交换、EDI及磁稳定床等技术解决了己内酰胺水溶液精制脱除杂质的问题。通过采用以钛硅分子筛催化制备环己酮肟化技术为主的成套新工艺实施己内酰胺“七改十四”扩能改造,增加了产品市场份额,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更好地为满足了用户对己内酰胺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离子交换树脂与EDI组合工艺解决了扩能后己内酰胺水溶液精制问题,该组合精制工艺与原离子交换工艺比较,具有两大优势:第一,预处理吸附装置对己内酰胺水溶液消光值有更好的除去作用,针对性强,除去率高;第二,EDI的投用可以有效减少再生废水的产生,适应己内酰胺新工艺绿色环保生产的要求。这为巴陵分公司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己内酰胺生产新工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王永红[9](2006)在《新型陶瓷分离膜制备科学基础和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孔陶瓷膜作为一类新型的分离介质,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低,寿命长,易清洗、耐腐蚀等一系列独特优点,已经在食品、饮料、化工、冶会、材料、环保等行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与有机聚合物分离膜相比,无机陶瓷膜的高制备成本和有限的品种规格尚不能满足工业化推广应用,特别是恶劣介质环境和诸如生体、医药等新领域的需求。本论文以发展陶瓷膜改性制备技术,降低其制各成本,改善陶瓷膜的使用性能为目标,研究了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钛复合陶瓷分离膜及全氧化钛陶瓷膜的制备,微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及其化学稳定性等,并依据本实验室发展的烧结动力学方程,研究了胶态粒子包覆法制备大孔陶瓷支撑体的烧结过程与机理。论文取得了如下创新性结果: 1.从胶体分散稳定理论出发,利用胶态悬浮粒子法进行了氧化锆和氧化钛陶瓷微滤膜制备和表征,研究了分散剂与陶瓷粉体的作用机理。 稳定的陶瓷粉体浆料是成功地制备陶瓷分离膜的工艺核心,我们以立方氧化锆(8YSZ)和氧化钛悬浮浆料为对象,较全面地研究了体系的pH值、温度、固含量、分散剂对浆料分散性与稳定性的影响;详细分析讨论了陶瓷颗粒与有机添加剂的作用机理;以此为工艺基础,采用简单的浸渍—涂覆技术在管状氧化铝支撑体上制得高质量的YSZ和TiO2微滤(MF)膜,进行了孔径和水通量表征。特别是考察研究了强酸、碱介质中腐蚀后的结构稳定性,表明氧化钛膜比氧化铝支撑体及其膜层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和结构强度,为陶瓷膜在恶劣环境下长期应用提供了优越分离膜材和技术依据。 2.利用溶胶包裹粉体工艺和反应烧结法,以较低的烧结温度制备了大孔氧化铝陶瓷膜支撑体,为陶瓷膜的低成本制备技术开发提供了技术参考,具有显然的材料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研究发现,在商业钛白粉(主要成分为金红石型氧化钛)的反应助烧作用下,多孔氧化铝陶瓷膜支撑体的烧结温度由通常的超过1600℃降到1300℃。较详细地研究了材料微结构与氧化钛的添加量,有机助剂和烧结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TiO2粉体加入量逐步增大到10wt.%时,材料孔隙率逐渐减少,孔(半)径也随之从2.4μm降低至0.8μm;有机添加剂的加入量大于25wt.%会导致混合不均而生坯烧结不充分;1400℃保温2—4小时是比较恰切的烧结条件,超过1600℃烧结容易产生微裂纹,优化条件下制得的多孔支撑体,开孔率可达>40%,弯折强度为50MPa,而且具有更好的抗碱腐蚀性能。 为了制备大孔氧化铝陶瓷膜支撑体,而又能显着降低烧结温度,提出了一种溶胶包裹的工艺技术;在1350℃—1500℃温度范围内,烧结支撑体的开孔率达到39%,孔径分布为6.63μm—7.71μm,力学强度为>45MPa;流体渗透性实验结果显示,典型试样的氮气通量为51.3 km3·m-2·hr-1·bar-1,纯水渗透率为98.4m3·m-2·hr-1·bar-1。这些性能参数可通过调节撑体的孔结构、孔径分布、孔隙
罗耀文,刘霞,张艳芳[10](2004)在《红葡萄酒蓝色下胶试验影响因素的探讨》文中认为葡萄酒中铁含量过高容易引起铁破败病,蓝色下胶法是一种有效的除铁方法。本文对影响此试验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判断铁是否除净时采用黄血盐或者黄血盐与赤血盐的混合液具有同样的效果;红葡萄酒的颜色对结果的判断有干扰,可以采取过滤或放置24小时后再判断,而定性反应中试剂添加量对结果的判断没有明显影响。本文还探讨了蓝色下胶反应的机理。
二、解决葡萄酒被铁污染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决葡萄酒被铁污染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Fenton/CaO调理污泥水蒸气气化过程中砷的迁移转化规律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污泥能源化利用技术及存在问题 |
1.2 砷的分析方法 |
1.3 影响能源化过程中砷迁移转化行为的因素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污泥及其衍生产物中砷形态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污泥样品中砷含量的检测方法 |
2.3 原有砷形态的分析方法及其不足 |
2.4 砷形态分析方法的逐步改进 |
2.5 小结 |
3 Fenton/CaO调理污泥中砷的赋存形态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与方法 |
3.3 Fenton调理对干污泥中Fe/As赋存形态的影响规律 |
3.4 Fenton/CaO调理对干污泥中Fe/As赋存形态的影响规律 |
3.5 小结 |
4 调理污泥水蒸气气化过程中砷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样品及方法 |
4.3 残留调理剂对污泥气化过程中砷含量分布的影响 |
4.4 残留调理剂对污泥气化过程中砷价态转化的影响 |
4.5 残留调理剂对污泥气化过程中砷化合物结合形态的影响 |
4.6 小结 |
5 全文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下一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会议论文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奖励 |
(2)微生物发酵法提高水苏糖纯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草石蚕 |
1.1.1 草石蚕概述 |
1.1.2 草石蚕的营养组成及利用现状 |
1.2 水苏糖 |
1.2.1 水苏糖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1.2.2 水苏糖的生理功能 |
1.2.3 水苏糖的应用 |
1.3 功能性低聚糖的制备 |
1.3.1 功能性低聚糖的概述 |
1.3.2 功能性低聚糖的制备 |
1.4 功能性低聚糖的纯化 |
1.4.1 非功能性低聚糖的去除 |
1.4.2 低聚糖的精制除杂 |
1.5 高纯水苏糖的生产现状 |
1.6 论文的立体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论文的立体背景 |
1.6.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单菌发酵提高草石蚕水苏糖纯度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复水时间对提取液糖及蛋白含量的影响 |
2.3.2 黑曲霉发酵过程中糖分的变化 |
2.3.3 米曲霉发酵过程中糖分的变化 |
2.3.4 乳酸菌发酵过程中糖分的变化 |
2.3.5 果糖基转移酶催化果糖残基的转移反应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混菌发酵提高水苏糖纯度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菌株接种量对水苏糖纯化效果的影响 |
3.3.2 不同接种量组合的同步发酵及蔗糖酶抑制剂对水苏糖纯化的影响 |
3.3.3 微生物同步发酵和滞后发酵对水苏糖纯化效果的影响 |
3.3.4 调节发酵液pH对水苏糖纯化的影响 |
3.3.5 静置发酵与摇床发酵对水苏糖纯化的影响 |
3.3.6 带渣发酵对水苏糖纯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草石蚕水苏糖的精制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草石蚕提取液中蛋白质和氨基酸成分分析 |
4.3.2 活性炭脱色条件优化 |
4.3.3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型和动态吸附条件的优化 |
4.3.4 树脂纯化对铁、铜、钠含量的影响 |
4.3.5 树脂纯化对酚酸含量的影响 |
4.3.6 对比特殊样品的水苏糖含量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本论文主要创新 |
三、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3)控制葡萄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葡萄及葡萄制品中OTA的污染现状 |
2 对OTA产生菌的控制 |
2.1 葡萄中OTA主要产生菌 |
2.2 控制OTA产毒菌的生长及产毒 |
3 葡萄及其制品中OTA的清除 |
3.1 物理方法 |
3.2 化学方法 |
3.3 生物学方法 |
3.3.1 葡萄酒酿造过程OTA的降解 |
3.3.2 微生物降解 |
4 结论 |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酒中铁的不确定度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铁标准使用液的配制 |
1.2.2 样品前处理 |
1.2.3 试样测定 |
1.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1.4 测量不定度来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量重复性产生的标准不确定度 |
2.2 移取样品体积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
2.3 定容样品体积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
2.4 溶液浓度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
2.4.1 标准品引入的不确定度 |
2.4.2 由铁标准储备液稀释配制标准工作液产生的标准不确定度u2(C) |
2.4.3 溶液浓度预估值的标准不确定度u3(C) |
2.4.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产生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AA) |
2.4.5 样品液浓度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
2.5 不确定度的合成 |
2.6 扩展不确定度及结果 |
3结论 |
(5)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的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微量元素铁的研究进展 |
1.1.1 微量元素铁的分布、含量及生理功能 |
1.1.2 不同形式铁的吸收特点 |
1.1.3 铁的吸收代谢及调控机制 |
1.1.4 缺铁性贫血的危害及其检查 |
1.1.5 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
1.1.6 多肽螯合铁盐作为铁添加剂的理论依据 |
1.1.7 补铁添加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目前补铁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理化性质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产品成分分析试验结果 |
2.2.2 猪血红蛋白多肽鳌合铁的溶解度试验结果 |
2.2.3 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的理化稳定性试验结果 |
2.2.4 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螯合铁的紫外扫描分析 |
2.2.5 猪血红蛋白多肽螫合铁红外光谱扫描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的抗贫血功能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酒堡葡萄酒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内外葡萄酒工业的产业概况 |
1.1.1 国外葡萄酒工业的产业概况 |
1.1.2 国内葡萄酒工业的产业概况 |
1.2 国内外酒堡葡萄酒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酒堡葡萄酒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内酒堡葡萄酒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
1.3 现代化大型葡萄酒产业与酒堡葡萄酒加工的异同及优劣分析 |
1.3.1 现代化大型葡萄酒产业与酒堡葡萄酒加工的异同概述 |
1.3.2 现代化大型葡萄酒产业与酒堡葡萄酒加工的优劣分析 |
1.4 国内外酒堡葡萄酒加工技术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1.4.1 国外酒堡葡萄酒加工技术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1.4.2 国内酒堡葡萄酒加工技术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1.5 影响酒堡葡萄品质的环境因素 |
1.5.1 土壤结构 |
1.5.2 温度 |
1.5.3 水分 |
1.5.4 光照 |
1.5.5 土壤质地 |
1.5.6 采收期 |
1.6 影响酒堡葡萄酒品质的因素 |
1.6.1 原料问题 |
1.6.2 酒堡葡萄酒生产工艺 |
1.6.3 关于葡萄酒生产设备 |
1.7 葡萄与葡萄酒的芳香成分的研究进展 |
1.8 玫瑰香葡萄品种生产现状(天津为例) |
1.8.1 自然环境与立地条件 |
1.8.2 生产现状 |
1.8.3 优质果品实施产前标准化栽培技术 |
1.8.4 建立健全产、贮、运、销、深加工一条龙服务体系 |
1.9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葡萄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2 主要指标测定方法 |
2.2.1 还原糖测定 |
2.2.2 总酸—NaOH滴定法 |
2.2.3 酒度测定—蒸馏法 |
2.2.4 总酚测定—福林肖卡法 |
2.2.5 单宁测定—高锰酸钾滴定法 |
2.2.6 葡萄酒香气成分的测定 |
2.3 实验方案 |
2.3.1 技术路线 |
2.3.2 不同地块玫瑰香葡萄酿酒品质研究 |
2.3.3 不同立地条件玫瑰香葡萄酿酒品质研究 |
2.3.4 玫瑰香葡萄长期贮藏对酿酒品质的影响研究 |
2.3.5 酒堡葡萄酒酿酒工艺参数的确定 |
2.3.6 对成品酒的香气成分的测定 |
2.3.7 中试试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汉沽不同地块玫瑰香酿酒品质的比较 |
3.1.1 玫瑰香葡萄果实基本成分的测定 |
3.1.2 发酵情况 |
3.1.3 原酒基本成分的测定 |
3.2 昌黎玫瑰香葡萄酿酒品质的比较研究 |
3.2.1 不同立地条件玫瑰香葡萄果实基本成分测定 |
3.2.2 不同立地条件玫瑰香葡萄酿酒品质的比较研究 |
3.3 玫瑰香葡萄长期贮藏对酿酒品质的影响研究 |
3.3.1 贮藏后玫瑰香葡萄果实基本成分的测定 |
3.3.2 发酵情况 |
3.3.3 玫瑰香葡萄长期贮藏对酿酒品质的影响 |
3.4 酒堡酿酒工艺参数的确定 |
3.4.1 原料不同处理方式对酿酒品质的影响研究 |
3.4.2 酿酒酵母的筛选 |
3.4.3 酿酒用果胶酶的筛选 |
3.4.4 不同澄清剂澄清效果的研究 |
3.4.5 冷冻处理对酒的影响 |
3.4.6 对实验酿制酒的评价 |
3.5 香气成分的测定 |
3.6 中试试验 |
3.6.1 工艺流程 |
3.6.2 发酵温度、比重记录情况 |
3.6.3 原酒指标分析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附录 |
(7)蜂蜜柑橘酒发酵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果酒 |
1.1.1 果酒的概述 |
1.1.2 果酒的研究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 |
1.2 蜂蜜的研究现状 |
1.2.1 蜂蜜的化学成分与营养价值 |
1.2.2 蜂蜜的药理作用 |
1.3 柑橘的研究现状和柑橘果酒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
1.3.1 柑橘资源 |
1.3.2 柑橘的营养价值 |
1.3.3 柑橘的利用 |
1.3.4 柑橘的贮藏 |
1.3.5 中国柑橘产业的现状 |
1.3.6 柑橘果酒加工中注意的问题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和仪器设备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培养基 |
3.1.3 主要试剂及溶液 |
3.1.4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柑橘果汁的制备 |
3.2.2 最适柑橘原料处理方式的选择试验 |
3.2.3 菌种活化及扩大培养试验 |
3.2.4 最适发酵菌种的筛选试验 |
3.2.5 最适发酵菌种与活性干酵母的比较试验 |
3.2.6 菌种驯化前后发酵性能的比较试验 |
3.2.7 柑橘果酒主发酵工艺参数的确定 |
3.2.8 原酒脱苦方法的研究 |
3.2.9 原酒澄清方法的研究 |
3.2.10 柑橘果酒稳定性的研究 |
3.3 分析测定方法 |
3.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柑橘品种的选择试验 |
4.2 柑橘汁与蜂蜜的基本成分分析 |
4.3 最适原料处理方式的选择试验 |
4.4 果胶酶对柑橘汁的澄清试验研究 |
4.5 最适发酵菌株的筛选 |
4.6 最适发酵菌种与活性干酵母发酵性能的比较 |
4.7 菌种驯化前后发酵特性的比较试验研究 |
4.8 主发酵工艺参数的研究 |
4.8.1 柑橘汁最适初始pH值对主发酵效果的影响 |
4.8.2 最适SO_2添加量对主发酵效果的影响 |
4.8.3 最适Y_1菌株接种量对主发酵效果的影响 |
4.8.4 最适装液量对主发酵效果的影响 |
4.8.5 最适发酵温度对主发酵效果的影响 |
4.8.6 主发酵时间的确定 |
4.8.7 主发酵工艺条件的正交试验研究 |
4.9 后发酵时间的确定 |
4.10 原酒脱苦技术的研究 |
4.11 柑橘酒的澄清试验研究 |
4.11.1 单一澄清剂的澄清试验研究 |
4.11.2 复合澄清剂澄清效果研究 |
4.11.3 最佳澄清方法的效果分析 |
4.12 蜂蜜柑橘酒稳定性的研究 |
4.13 蜂蜜柑橘酒的中试试验研究 |
4.14 蜂蜜柑橘酒的质量标准 |
4.14.1 感官指标 |
4.14.2 酒理化指标 |
4.14.3 卫生指标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一览表 |
(8)离子交换法在己内酰胺精制脱硫酸铵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离子交换树脂应用研究的意义 |
1.1.1 离子交换树脂发展沿革 |
1.1.2 离子交换树脂应用现状 |
1.2 己内酰胺工业生产的发展 |
1.2.1 己内酰胺的用途 |
1.2.2 己内酰胺的发展 |
1.2.3 己内酰胺的主要生产方法 |
1.3 离子交换树脂在己内酰胺精制中的作用 |
1.4 本项目的来源、意义 |
1.4.1 项目的来源 |
1.4.2 研究的目的 |
1.4.3 研究的意义 |
1.4.4 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离子交换树脂连续交换与吸附试验 |
2.1 试验原材料及公用工程条件 |
2.1.1 原材料 |
2.1.2 公用工程条件 |
2.2 己内酰胺水溶液消光值、碱度及电导的分析方法 |
2.2.1 己内酰胺水溶液在290nm处消光值的测定 |
2.2.2 己内酰胺水溶液酸值或碱值的测定(参照DSM 374) |
2.2.3 己内酰胺水溶液电导率的测定 |
2.2.3.1 方法原理 |
2.3 两柱连续性试验 |
2.3.1 试验流程 |
2.3.2 试验控制参数 |
2.3.3 试验过程 |
2.3.4 结果与讨论 |
2.4 三柱连续交换试验 |
2.4.1 试验流程 |
2.4.3 试验控制 |
2.4.4 试验过程 |
2.4.5 结果与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50KT/A 己内酰胺水溶液三塔串联工业装置 |
3.1 工业装置原材料及公用工程条件 |
3.1.1 原材料 |
3.1.2 公用工程条件 |
3.2 交换产物的分析方法 |
3.3 工作流程 |
3.4 工艺控制参数 |
3.5 控制方法 |
3.6 讨论与分析 |
3.6.1 离子交换树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6.2 树脂应用理化性能分析 |
3.6.3 树脂使用问题的工业应用分析 |
3.7 小结 |
3.7.1 现有离子交换树脂存在的主要问题 |
3.7.2 影响离子交换运行的原因 |
3.7.3 离子交换树脂的更换 |
3.7.4 新工艺对离子交换树脂提出了新的要求 |
3.7.5 A-26 OH 型阴离子树脂具有较高吸附能力 |
第4章 工业装置离子交换扩改方案及评价 |
4.1 离子交换扩改内容 |
4.1.1 离子交换操作方法的优化与改进 |
4.1.2 离子交换扩能改造的方案 |
4.2 新离子交换装置与原工业装置运行结果对比 |
4.3 EDI 工业装置与现离子交换装置运行技术参数对比 |
4.4 巴陵分公司采用该技术改造现装置前景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两柱连续交换试验流程图 |
附录C 三柱连续交换试验流程图 |
附录D 70KT/A 离子交换与吸附装置流程图 |
致谢 |
(9)新型陶瓷分离膜制备科学基础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发展中的无机膜科学与技术 |
第一节 无机膜技术概论 |
第二节 陶瓷烧结理论与无机膜制备科学 |
第三节 无机膜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
第四节 本论文立题依据,研究目标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胶态悬浮粒子法成型氧化锆陶瓷膜 |
第一节 胶态体系的稳定与分散理论 |
第二节 立方氧化锆悬浮浆料的稳定与分散 |
第三节 立方氧化锆微滤膜的制备及性能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复合氧化钛陶瓷微滤膜制备和表征 |
第一节 浸渍—涂覆法(dip—coating)工艺原理 |
第二节 复合氧化钛微滤膜的制备和渗透性能 |
第三节 复合氧化钛微滤膜苛性环境下的化学稳定性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低温制备大孔氧化铝陶瓷膜支撑体过程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反应烧结制备大孔氧化铝陶瓷膜支撑体 |
第三节 溶胶包裹法制备大孔氧化铝陶瓷工艺过程 |
第四节 溶胶包裹法和反应烧结制备大孔氧化铝陶瓷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溶胶包裹法制备大孔氧化铝陶瓷膜烧结动力学研究 |
第一节 陶瓷膜烧结动力学理论 |
第二节 溶胶包裹法制备大孔氧化铝陶瓷烧结动力学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多功能全氧化钛陶瓷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第一节 全氧化钛陶瓷膜研究命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大孔氧化钛陶瓷膜支撑体制备关键技术 |
第三节 氧化钛陶瓷膜支撑体制备及性能 |
第四节 担载型全氧化钛陶瓷膜制备与性能表征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回顾与展望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及专利 |
(10)红葡萄酒蓝色下胶试验影响因素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准备试验 |
1.2.2 正式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判断蓝色下胶后铁是否除尽的方法 |
2.2 红葡萄酒的试验结果 |
2.3 其它的试验结果 |
3 讨论 |
3.1 蓝色下胶反应原理 |
四、解决葡萄酒被铁污染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Fenton/CaO调理污泥水蒸气气化过程中砷的迁移转化规律及机理研究[D]. 卢更.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2]微生物发酵法提高水苏糖纯度的研究[D]. 谢瑾.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3]控制葡萄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研究进展[J]. 王峻峻,张红印,王海英,杨其亚,李超兰. 食品工业科技, 2014(16)
-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酒中铁的不确定度评定[J]. 汤海青,欧昌荣,殷居易,顾晓俊,吴维儿,何卫敏. 酿酒科技, 2014(06)
- [5]猪血红蛋白多肽螯合铁的性质研究[D]. 王利. 西南大学, 2009(S1)
- [6]酒堡葡萄酒加工技术研究[D]. 薛丽霞. 天津科技大学, 2008(06)
- [7]蜂蜜柑橘酒发酵技术的研究[D]. 齐颖. 西南大学, 2007(06)
- [8]离子交换法在己内酰胺精制脱硫酸铵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 瞿亚平. 湖南大学, 2006(02)
- [9]新型陶瓷分离膜制备科学基础和性能研究[D]. 王永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04)
- [10]红葡萄酒蓝色下胶试验影响因素的探讨[J]. 罗耀文,刘霞,张艳芳.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