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础利用能力分析

城市基础利用能力分析

一、城市地基使用能力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军[1](2022)在《中国农民城》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9月,浙江龙港市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到全国首个"镇改市"的历史性跨越。朱晓军将目光聚焦于这座奇迹之城,历时两年,对龙港"造城者"群体进行了深入采访与书写。从一路带领龙港发展的陈定模、李其铁,到进城创业一心创造财富的陈智慧、杨恩柱……《中国农民城》用一个个人物揭开龙港成长之谜,在呈现个体命运的同时,尽显龙港在历史发展中的风起云涌。朱晓军用朴素的创作风格和真诚的叙事力量谱写了龙港传奇,细致而宏观,轻盈而厚重,龙港这座城在他笔下发出了别样光芒。

程霖[2](2021)在《地铁隧道开挖引起地下管线变形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持续增长。大规模地铁隧道的建设,对既有地下结构产生影响,地下管线便是受到地铁施工影响的地下结构之一。地铁施工引起地层变形,使管线受到附加位移荷载而产生附加变形和内力,增加了管线出现破坏事故的风险。管线附加变形为管线安全评价的重要指标,正确计算管线变形和内力是管线安全评价的关键。目前,隧道开挖引起的管线变形计算依赖于数值模拟及经验方法,理论方法研究尚不充分。如何利用传统的弹性地基梁方法,求解管线的轴向变形、管土脱空以及带接头管线的变形,成为地下工程领域的重要的科学问题。为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离心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管土相互作用规律,提出了管线变形的理论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管线接头的弯矩传递性能,将管线分为匀质管线和带接头管线两类。在匀质管线方面,建立了考虑管线轴力和几何非线性的管线变形计算模型,推导了轴向变形与竖向变形联立的控制微分方程组,并采用最优化方法进行微分方程组的求解。对管土相对位移规律进行研究,提出了考虑管土脱空的双层弹簧弹性地基梁模型,结合地基弹簧的理想弹塑性本构关系,给出了管土相对位移与管土作用力间变化关系的4种折线模型,分别列出了控制微分方程并采用传递矩阵法进行求解。(2)在带接头管线方面,将管节视为弹性地基梁,管线接头按是否有弯矩传递的能力简化为“自由铰”与“弹簧铰”。采用传递矩阵法求解带接头管线的变形和内力。在弹性地基梁控制微分方程中引入“相当荷载”以及接头刚度折减系数,基于傅里叶级数法给出了带接头管线接头相对转角的解析解。建立了接头刚度折减系数与接头转动刚度的关系,提高了傅里叶级数解的实用性。从结果精度看,傅里叶级数解作为解析解,精度高于传递矩阵法;从计算过程看,傅里叶级数法需要提前求出荷载函数对应的级数系数,增大了方法使用难度及前期工作量。(3)采用“拖拽式”隧道开挖模拟方法,进行了3组隧道垂直下穿管线的离心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管线外表面粗糙程度越高,管线所受地层水平位移荷载越大,管线轴力越大。管线刚度和地层损失较小时,未发现管土产生明显脱空;增大地层损失和管线刚度后,隧道开挖中线上方管线底部与土体相互作用力接近于0,说明管土产生了脱空。带接头管线接头处出现转角突变,同时管节变形呈现出一定的刚性特征。为获得管土相互作用参数,进行了室内加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推算了竖向地基系数及水平向地基系数。将离心模型试验结果与理论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正确性。(4)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隧道下穿管线的有限元模型,管线与土体用实体单元划分,管土相互作用由接触单元模拟。推导了竖向地基系数与接触刚度的对应关系,给出了法向接触刚度的试算方法。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地层位移拟合曲线代入理论方法,所得管线变形和内力的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正确性。(5)采用本文理论方法进行了管土相互作用影响因素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地层荷载能够引起显着的管线轴向拉压应变,在计算中应予以考虑。隧道垂直于管线时,管土脱空是易于产生的,隧道与管线平行时,管土沉降差异较小,管土不易产生脱空。提出了一个无量纲的管土相对刚度系数,基于考虑管土脱空的理论方法给出了管线弯矩和沉降的简便估算方法。对带接头管线进行参数分析表明,管线接头相对转角存在极限值,隧道垂直于管线时,该极限值为1.1Smax/is,隧道平行于管线时,该极限值为0.33Smax/is。(6)采用本文理论方法对实际工况进行了计算,将管线沉降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理论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吻合,证明了理论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陈奇祥[3](2021)在《基于多源观测信息的气溶胶颗粒类型辨识与时空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大气气溶胶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各种固态和液态颗粒物所组成的分散系统,是地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气溶胶颗粒能够吸收和散射太阳短波辐射和地球长波辐射,直接影响地球辐射收支平衡,也可以作为凝结核,改变云的微观物理特性,进而影响太阳辐射能量的时空分布。此外,气溶胶颗粒还能通过吸收和散射过程影响光学遥感探测信号,导致背景噪声增强、目标信号减弱。由于不同类型气溶胶颗粒的辐射物性差异显着且具有高度的时空异变性,因此,快速识别气溶胶颗粒类型并表征其时空分布规律在气溶胶辐射与气候效应研究、太阳能预测与有效利用、资源遥感与目标探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协同地基太阳光度计、VIIRS卫星以及气溶胶颗粒采样等多源观测信息,本文获得了哈尔滨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单次散射反照率、粒子谱分布等物性参数的季节变化特征;利用AERONET全球站点数据,验证了VIIRS深蓝算法气溶胶产品精度,并基于该产品分析了我国东北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空间分布及季节变化;采集并分析了哈尔滨春季气溶胶颗粒的形貌、元素组成等理化特性,并采用因子分析法解析了哈尔滨春季气溶胶颗粒的主要来源。对比了AOD440-AE440-870、AE440-870-SSA440、FMF440-SSA440和SAE440-670-AAE440-670四种气溶胶颗粒类型辨识方法在AERONET典型站点的类型辨识结果,建立了四种辨识方法中不同气溶胶颗粒类型的关联关系;依据2017年春季哈尔滨的地基与卫星观测信息,验证了气溶胶颗粒类型辨识识别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四种辨识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气溶胶颗粒光学辨识方法能够捕捉较为显着的气溶胶颗粒类型及其变化,但难以准确描述气溶胶颗粒化学组分的变化。建立了一种计算背景气溶胶光学厚度阈值的统计计算方法,获得了全球范围背景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最佳阈值分布;优化了AOD-AE辨识方法并分析了中国地区2013年-2020年间典型气溶胶颗粒类型的时空分布特性;结合AERONET中国站点数据,总结了中国地区典型气溶胶颗粒的辐射物性。研究发现:沙尘型气溶胶主要出现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城市工业/生物质燃烧型气溶胶主要出现在我国东部以及中部地区;西北和东北地区背景气溶胶占比呈现出春夏低、秋冬高的特点,而东南省份背景气溶胶占比呈现出夏秋高、春冬低的特点。最后,发展了一种区分模态的气溶胶复折射率反演方法并获得了我国粗细模态气溶胶粒子复折射率的区域分布特征,该反演方法对细模态和粗模态粒子复折射率实部的反演偏差分别为0.32%±0.64%和0.28%±0.56%,对细模态和粗模态复折射率虚部的反演偏差分别为-2.11%±11.59%和-8.4%±26.42%;提出了一种基于气溶胶颗粒类型辨识的地表PM2.5浓度多元回归计算方法,指出了气溶胶颗粒类型辨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地表PM2.5浓度的计算精度。

李丁[4](2020)在《基于AHI/TROPOMI的气溶胶AOD/SSA遥感反演 ——以中国东部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大气气溶胶是导致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和开展空气污染监测治理的关键因素。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的显着高值区。当前广泛使用的卫星遥感AOD产品以极轨卫星为主,观测频次有限,难以满足大气环境动态监测需求。同时,相比于气溶胶总量,人为气溶胶的占比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关键参数单次散射反照率(Single Scattering Albedo,SSA)直接影响辐射强迫正负水平。然而受限于复杂的气溶胶性质和卫星传感器有限的光谱波段,SSA的卫星遥感产品较少。为此,本文以中国东部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静止卫星Himawari-8/AHI和最新的大气成分高光谱卫星Sentinel-5P/TROPOMI,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针对AHI JAXA三个版本Himawari8/AHI Level-3逐小时气溶胶AOD产品,利用分布在中国东部的11个地基太阳光度计站点数据和MODIS C6 AOD产品,进行交叉验证分析。结果表明,V010版本AOD产品能有效地捕捉AOD的逐小时变化特征,但是低估严重(RMSE>0.3)。最新的V030版本AOD产品基本解决了低估问题(斜率接近1),但是其精度在各个站点有明显差异(R:0.73-0.91),且总体表现不如MODIS产品,仍有改进空间。(2)将改进的时间序列(Improved Time-Series,ITS)算法应用于AHI传感器的AOD反演上。该算法基于K-ratio不变的核心策略,充分地利用了静止卫星的高时间分辨率特性。在此基础上根据AERONET站点长期地基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重构了适合于中国地区的气溶胶类型,进而反演每小时内多个的AOD。与地基观测数据和MODIS AOD数据交叉对比结果显示,ITS反演精度比AHI JAXA Level-2产品有显着提高(R>0.8,RMSE<0.2)。(3)提出了一种基于Gradient Boost Regression Tree(GBRT)决策树模型的SSA快速反演算法。利用紫外波段对吸收性气溶胶的高敏感性和TROPOMI具有与OMI相同波段设置的优势,以OMI紫外波段产品(Ultraviolet absorbing index(UVAI)、SSA、AOD等)作为训练集,并通过AERONET地基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构建预测模型,从而使用TROPOMI UVAI数据获取高分辨率的SSA产品,反演效率高。(4)提出了一种基于辐射传输模型的多源卫星数据协同反演气溶胶SSA算法。首先使用Optical Properties of Aerosols and Clouds(OPAC)气溶胶模型结合中国东部AERONET观测数据预设气溶胶模式,然后根据中国地基Lidar观测重建气溶胶垂直廓线形状,进而建立查找表(look-up table,LUT)反演SSA。反演结果与SONET地基数据和其他卫星产品交叉比较,一致性好且精度较高。该论文有图87幅,表16个,参考文献195篇

李晓慧[5](2020)在《明挖施工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保障城市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2015年国务院提出积极“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2017年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通知”,由此,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亦成为涉及到国家政策层面的重要科学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工程参建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保证工程实体质量,顺利推行综合管廊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论文研究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质量管理标准化的过程评价方法,以期为专项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提供科学性的技术评价手段。首先,在充分综述综合管廊、质量管理标准化及工程质量评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综合管廊的内涵特性和施工特点,总结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核心内容,概括五大责任主体在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凝练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的理念与指标体系,以“质量行为”和“实体质量”为研究对象,提出具有“清单式”和“可追溯性”显着特点的综合管廊质量管理标准化过程评价方法;该方法将定性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指标,以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确保质量管理清单的完备性和权威性,以及质量管理过程的问题可追溯性和质量可控性。最后,以郑州市某在建综合管廊工程项目为例,从基础工程验槽开始,到主体结构验收结束,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进行了过程评价;期间,对项目设计方、施工方以及监理方均进行了工程质量相关的追溯性问责,且对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进行了质量管理标准化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Z值分别达到1.2845和1.2268,实现了预期的“符合”等级。研究提出的地下综合管廊质量管理标准化过程评价方法具有清单的完备性、问题的可追溯性,以及方法的可行性;可以推荐为相关工程质量标准化过程管理的参考评价方法。

谢卫红[6](2019)在《乐海围垦区道路网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道路建设进入高峰期,保障道路建成后的安全高效运营是重中之重。但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分布区域十分广泛,软土因为其压缩性高、变形量大且持续时间长,抗剪强度低等缺点,可能会引起路面开裂、桥头跳车、路堤严重变形甚至失稳等工程灾害,是道路的安全和稳定的重大隐患。因此,为了解决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带来的沉降或者差异沉降等问题,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本文主要介绍了软土的定义及其工程特点,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等。以浙江省温州市乐海围垦道路网工程为工程实例,首先对该工程的地质特征和水文特征等进行调查研究,结合项目存在特殊的周边环境和复杂的软土地质条件,从施工成本、工程进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选择了低能量强夯法作为该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法。低能量强夯法在处理地基过程中可适当的降低夯击能量,有效的提高地基承载力性能,处理的成本低,同时操作也很简单,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低能量强夯法在地基处理过程中被经常采用,该工法是近年来经10多年开发研究、渐趋成熟的加固软土新技术。该工法和强夯处理法之间有着显着的差异,根据强夯法的基本原理,在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将土体的结构进行破坏,然后再重新施加力,达到重新固结的目的;但是强夯法在软粘土的处理过程中,由于软粘土本身的性质不同,所以导致在强度恢复过程中非常缓慢,因此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粘性土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的情况。而采用低能量强夯法,可以在确保土体的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或不发生显着的破坏情况下,采用合适的工艺方法对土体进行夯实。通过对低能强夯法加固机理及关键指标分析,为数值模拟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有限元数值模型的基本假定和基本理论,使用Midas GTS NX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对不同夯击能加固深度的计算,得出了1500kN·m为项目最佳的夯击能选择,所以选择落距为7.5m。通过对现场进行了低能强夯法试验段,来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通过现场监控数据和监测数据的分析,采用低能量强夯法对地基的处理效果能够满足规范和工程需要,且其经济性较好,是所有地基处理方法中最适合本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法。根据低能量强夯法的特点,制定了地基处理加固的方案,拟定了地基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低能量强夯法的验收标准等。最后,利用监测工作从而对软土地基的操作结果展开了研究,根据结果我们观察到,此次项目中围绕软土地所运用的低能量强夯法可以实现加固的效果。在进行针对性处理后,后续形成的软土地可以符合设计标准,为同类型软土地区的地基处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庞冰[7](2019)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城市水资源与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增强城市自身的雨水消纳功能,加快解决城市雨季的内涝问题刻不容缓。本文基于“海绵城市”理念,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结合含地下水的非饱和地基土算例,研究降雨入渗过程对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工程特性的影响。首先,对降雨入渗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探讨了降雨入渗对土层力学参数的影响,系统分析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对比了渗井原理和散体材料桩渗水的相似之处。结合土力学经典的理论公式,在降雨条件下对天然地基和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降雨后土体回弹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容重的改变对地基的特性产生较大的影响。降雨入渗后,地下水位将升高,地下水位以上的土体竖向有效应力增大,地下水位以下的土体竖向有效应力减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能显着降低地基沉降量,提高地基承载力。其次,采用ABAQUS软件对算例进行流固耦合作用的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降雨时刻的位移场、应力场、孔压场和渗流场。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由于考虑了降雨前后多参数的耦合作用,对土体的应力分布及沉降的模拟结果比理论计算更精确,更符合实际情况。由渗流场可知,降雨入渗后复合地基周围的雨水向渗透系数大的桩体汇聚,桩体的存在加快了雨水的入渗速度,并通过桩体导入到更深的土层中。由地基土体孔压场的分布,通过计算可知,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能显着提高雨水的入渗量,可以有效地将较多的雨水导入到更深的土层中,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最后,对待建工程开展模拟分析,验算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具有承载和导水的双重作用,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

吴敬龙[8](2019)在《非均匀地基条件下地下综合管廊受力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一种浅埋地下框架结构,易受到非均匀地基差异等方面因素的干扰,导致管廊结构出现非均匀沉降、结构裂缝、结构渗漏水、廊体结构扭转等病害问题。目前,有关非均匀地基差异对管廊结构影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和问题探讨方面,缺乏相关理论分析作技术支撑。基于湖南省省级工程建设新技术研发与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单舱矩形综合管廊立式预制及拼装成套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索引号:430S00711/2018-42557),开展了现场原位试验,包括:单舱矩形立式预制综合管廊静载试验和施工回填全过程管廊结构应变及周边土压力监测试验,得到了更贴合实际的试验结果,并结合相关理论和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开展了数值分析。通过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相互对比,验证了三维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在此数值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模拟开挖换填段几种常见非均匀地基工况,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深入探讨了非均匀地基下地下综合管廊的受力变形特性,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基于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的数值分析能够较全面模拟单调静载作用下立式预制管廊混凝土损伤的非线性变化过程,所采用的CDP计算模型参数是合理的;同时,探明了单调静载作用下管廊结构的变形破坏机理以及荷载、应力集中和腋角钢筋设置对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规律。(2)基于M-C模型与D-P模型相结合的土体参数、CDP模型计算参数、改进后的地应力初始平衡法、预应力钢绞线初始应力张拉、生死单元模拟动态施工回填过程等方法确定的数值模型能很好地反映管廊与土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地质情况良好、均匀地基地段,管廊周边土体应力整体上随填土高度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对管廊顶部和底部土体影响最大。(3)在管廊回填过程中,管廊结构受力变形呈线弹性增长,顶板和底板跨中位置变形最大,且底板变形大于顶板;在预制接口处,顶板和底板外侧压应力主要集中在插口一端,内侧拉应力主要集中于承口一端:前期回填阶段土体沉降量占整个回填过程的70%,路面回填压实阶段占30%左右,管廊底部沉降呈“W”型分布。(4)在横向非均匀地基下,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管廊结构受力变形不断增加,顶板和底板受力左右相反对称,呈横向“S”型分布,左右侧板受力上下相反对称,呈线性分布,其中,底板变形最大,顶板次之,侧板最小;随着横向非均匀地基差异的增大,管廊结构发生扭转变形,对右侧板的变形影响最大,顶板影响最小,整体竖向转角位移大于横向水平转角位移,呈线性增长。(5)纵向非均匀地基下,地基刚度较小侧接口处顶板跨中和地基刚度较大侧接口处底板跨中受力变形明显增大,而换填土交界处几乎未发生变化,呈纵向“S”型分布;同一接口处,底板内侧跨中变形大于顶板内侧跨中变形,承口端内侧跨中变形大于插口端内侧跨中变形;同一填土高度下,纵向非均匀地基差异越大,换填交界处两侧管廊接口处轴向应力变化更加明显。(6)纵向非均匀地基下,不同接口处的纵向水平开口位移差异明显增大,地基刚度较大侧管廊接口处顶板影响最大;且地基刚度较大侧管廊向上弯曲变形,地基刚度较小侧管廊向下弯曲变形,呈纵向“S”型分布;地基刚度较大侧管廊接口处承口端和插口端的竖向差异沉降大于地基刚度较小侧,整体竖向差异沉降呈现“由换填交界处向两侧不断递减”的特点。

周青[9](2019)在《基于多源高时空分辨率同步观测资料的北京云垂直结构研究》文中提出云高、云层数以及云厚度等云宏观垂直结构参数影响地气系统能量收支平衡,且与天气系统的演变以及气溶胶和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机制密不可分。本论文以超大城市综合气象观测试验获取的高精度、时空同步多源遥感数据为基础,利用北京南郊观象台Ka波段毫米波雷达、激光云高仪、L波段探空、葵花8静止气象卫星、风廓线雷达等连续观测数据,研究并探讨云垂直结构反演方法,并通过设备相互对比验证从而分析了云宏观垂直结构反演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并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探空数据研究了北京地区云垂直结构的气候特征,最后初步提出了基于多源数据判识“云锋区”的综合判别方法。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并改进了基于探空秒数据和毫米波雷达反射率因子的云垂直结构判识方法。通过探空与毫米波雷达观测对比,毫米波雷达观测云顶高度平均偏低422.0 m,而云底高度则平均偏高350.7 m,总体二者一致性较好,引起二者偏差的主要原因主要有观测云高的物理原理不同、气球漂移、降水时雷达衰减、云垂直结构算法的局限性等。2.利用毫米波雷达、激光云高仪和葵花8卫星反演云高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三种设备云检测结果一致率高达74.4%,其中毫米波雷达观测云底高度比激光云高仪高0.08 km,而云顶高度则比葵花8卫星高0.82 km。雾霾天气下云高仪观测云底一般低于毫米波雷达,降水条件下毫米波雷达观测云底和云顶均偏低,且云底观测偏差随雨强增大而减小,而云顶偏差随雨强增大而增大。相反,随着云厚增大,云顶偏差逐渐变小,云底偏差则逐渐变大。在对降水情况下毫米波雷达观测云高进行订正后,冬季云底高度均值为4.42 km,夏季云顶高度均值为9.34 km。3.利用探空秒数据统计了北京的云垂直结构分布特征。北京夏季云出现频率最高(22.7%),冬季最低(9.9%);北京地区平均云顶高度、云底高度、云层厚度及云层间距分别为6.2 km、4.0 km、2.2 km、1.7 km,各云层的平均高度均呈现出春夏季大于秋冬季的特征;北京地区云层以混合云层为主,暖云层所占比重为秋季最大,冬季最小,冷云层所占比重为春季和冬季最大,夏季最小。4.利用Ka波段毫米波雷达三年观测数据研究了北京云垂直结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降水云所在高度低于非降水云,而雷达反射率则强于非降水云;夏季和秋季的云顶高度和雷达反射率强度均比春季和冬季要高。云底高度出现频率有两个峰值,分别位于0–1 km和5–6 km处,而云顶高度出现频率峰值位于9–10 km处。从季节变化来看,秋季平均云量最高,冬季最低;其中夏季云量峰值集中在15时到20时之间。北京地区以中高云为主。高云和降水云集中分布在北京的雨季(从5月到10月),而中云则主要分布在冬季和春季。5.基于锋面理论首次提出“云锋区”概念---即云团与其上下层环境大气的交界处且要素梯度变化剧烈的过渡带区域。利用探空、毫米波雷达、风廓线雷达研究发现“云锋区”各要素均具有梯度变化不连续、脉动幅度较大等共同特征,并通过个例综合给出“云锋区”的合理范围。

张彩红[10](2019)在《基于GIS的银川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城市地质调查成果服务体系日趋完善,针对城市规划的评价类报告和图件日益增多。2017年,《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7-2025)指出,地质工作者要在城市规划阶段为规划人员提供规划布局建议和地质适宜性意见等。本文根据银川市勘察资料,建立了银川市三维地质结构模型;通过分析影响银川市工程建设适宜性的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对银川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基于我国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发展趋势及银川市工程地质特点,本次研究共构建了11个评价指标,分别为:地形坡度、地貌类型、岩土压缩性、2m切面承载力、3m切面承载力、6m切面承载力、地下水埋深、砂土液化等级、距活动断裂距离、距河流湖泊距离和交通便捷性。利用GIS空间分析等工具得到银川市建设用地适宜性等级分区图。根据规范将银川市建设用地适宜性等级分为四级,分别为:适宜建设区、较适宜建设区、建设适宜性差区和不适宜建设区,编制银川市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图后可得出以下结论:(1)适宜建设区约占整个评价区面积27.17%,该区普遍为非液化区或轻微液化区,场地稳定性好,可作为低层、多层建筑物的天然地基,部分地区可作为高层建筑物的天然地基。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大于10m,岩土压缩性不均匀,工程建设应该考虑不均匀沉降,对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少部分地基土进行处理。建议规划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等;(2)适宜性较好区占整个评价区面积28.94%,该区普遍为非液化区或轻微液化区,极少数严重液化区,场地稳定性较好,部分地区可作为低层、多层建筑物的天然地基,不满足高层建筑物承载力要求,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小于5m,压缩性较高,工程建设需对地基土进行处理,提高其承载力。建议规划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等;(3)建设适宜性差区占整个评价区面积34.62%,该区极少数地区可作为低层、多层建筑物的天然地基,不满足高层建筑物的承载力要求,地下水埋深浅,压缩性高,存在大量中等液化区和严重液化区,工程建设时需考虑排水、液化区处理、地基土压缩性处理等,建议规划仓储物流、绿地与广场用地等;(4)不适宜建设区占整个评价区总面积9.26%,该区天然地基不满足常见建筑物的承载力要求,地下水埋深浅,压缩性高,均为中等液化和严重液化区,存在三条活动断裂,场地稳定性差。建议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等。

二、城市地基使用能力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地基使用能力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民城(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苍凉方岩下
    1
    2
    3
    4
第二章江南垟的“猴子”
    1
    2
    3
    4
    5
第三章九人班底
    1
    2
    3
    4
    5
第四章对岸是天堂
    1
    2
    3
    4
第五章让百姓都知道
    1
    2
    3
    4
第六章穷而强悍的陈家堡
    1
    2
    3
    4
    5
第七章挑战的最终是自己
    1
    2
    3
第八章屋顶的钟楼
    1
    2
    3
第九章先干起来再说
    1
    2
第十章退地风波
    1
    2
    3
第十一章由波谷到波峰
    1
    2
    3
    4
第十二章十万引擎推动下
    1
    2
    3
第十三章落地就要生根
    1
    2
    3
第十四章飞起来的翘头鸟
    1
    2
    3
第十五章连出两张错牌
    1
    2
    3
    4
第十六章龙港是艘船
    1
    2
    3
尾声

(2)地铁隧道开挖引起地下管线变形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
        1.2.2 地下管线变形的计算方法
        1.2.3 地下管线变形的试验研究
    1.3 现有研究工作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隧道开挖引起地下管线变形的理论计算方法
    2.1 考虑轴力的管线变形控制微分方程及其优化解
        2.1.1 计算模型与计算假设
        2.1.2 控制微分方程的建立
        2.1.3 控制微分方程求解
        2.1.4 算例及方法验证
    2.2 考虑管土脱空的管线变形计算
        2.2.1 计算模型与计算假设
        2.2.2 控制微分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2.2.3 算例及方法验证
    2.3 带接头管线的变形计算
        2.3.1 计算模型与计算假设
        2.3.2 带接头管线变形计算的传递矩阵法
        2.3.3 带接头管线变形的傅里叶级数解
        2.3.4 算例及方法验证
    2.4 本章小结
3 隧道穿越施工中管土相互作用离心模型试验
    3.1 离心模型试验原理
        3.1.1 相似原理及量纲分析
        3.1.2 离心模型试验误差
    3.2 离心模型试验设计
        3.2.1 离心模型试验设备
        3.2.2 试验方案
        3.2.3 原型参数确定
        3.2.4 模型参数确定
        3.2.5 试验模型整体设计
    3.3 离心模型试验过程
        3.3.1 模型制备
        3.3.2 试验流程
    3.4 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3.4.1 地表及地层沉降分析
        3.4.2 管线变形和内力
    3.5 本章小结
4 隧道穿越施工中管土相互作用数值模拟
    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1.1 模型假设和单元选择
        4.1.2 计算参数的选取
        4.1.3 隧道开挖过程模拟
        4.1.4 计算方案
    4.2 计算结果分析
        4.2.1 隧道与管线垂直时管线变形和内力分析
        4.2.2 隧道与管线平行时管线变形和内力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管土相互作用影响因素分析及实例计算
    5.1 匀质管线参数分析
        5.1.1 地层水平荷载的影响
        5.1.2 几何非线性的影响
        5.1.3 管土脱空的影响
    5.2 带接头管线参数分析
        5.2.1 接头与隧道中线相对位置的影响
        5.2.2 地层沉降及管线参数的影响
    5.3 实例计算
        5.3.1 监测方案及实测数据
        5.3.2 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多源观测信息的气溶胶颗粒类型辨识与时空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NOMENCLATURE)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气溶胶颗粒理化特性研究现状
        1.2.2 气溶胶颗粒光学观测研究现状
        1.2.3 气溶胶颗粒类型辨识研究现状
        1.2.4 气溶胶颗粒类型时空特性研究现状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气溶胶颗粒物性的多源观测信息获取
    2.1 引言
    2.2 气溶胶颗粒物性的地基观测信息获取
        2.2.1 CE318 型太阳光度计
        2.2.2 气溶胶光学厚度计算
        2.2.3 气溶胶辐射物性反演
        2.2.4 哈尔滨地区气溶胶颗粒的辐射特性分析
    2.3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卫星观测信息获取
        2.3.1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卫星观测原理简介
        2.3.2 VIIRS卫星AOD产品的精度验证
        2.3.3 东北地区气溶胶颗粒的时空特性分析
    2.4 气溶胶颗粒理化特性的表征与解析
        2.4.1 气溶胶颗粒采样
        2.4.2 气溶胶颗粒的理化特性表征
        2.4.3 气溶胶颗粒排放源解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气溶胶颗粒的类型辨识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气溶胶颗粒类型辨识方法介绍
    3.3 辨识方法的颗粒类型转换关系与空间关联性研究
        3.3.1 典型AERONET站点选取
        3.3.2 典型站点气溶胶颗粒的类型辨识
        3.3.3 辨识方法间气溶胶颗粒类型的转换关系
        3.3.4 辨识方法间的空间关联性
        3.3.5 低气溶胶负载下典型站点气溶胶颗粒的类型辨识
    3.4 气溶胶颗粒类型光学辨识方法校验
        3.4.1 哈尔滨春季气溶胶颗粒类型辨识
        3.4.2 基于多源卫星观测信息的类型辨识方法校验
        3.4.3 基于气溶胶颗粒理化特性信息的类型辨识方法校验
        3.4.4 气溶胶颗粒类型辨识方法的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地区气溶胶颗粒类型的时空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背景气溶胶光学厚度阈值的统计计算
        4.2.1 全球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特征
        4.2.2 背景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多对数正态分布拟合
        4.2.3 背景气溶胶光学厚度阈值的优选
    4.3 基于AOD-AE的气溶胶颗粒类型辨识方法优化
    4.4 中国地区气溶胶颗粒类型时空分布
    4.5 中国地区背景气溶胶颗粒子类型的细分
    4.6 中国地区典型气溶胶颗粒类型的特性统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气溶胶类型辨识在复折射率反演与PM_(2.5)浓度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气溶胶模态复折射率的反演
        5.2.1 研究背景
        5.2.2 气溶胶颗粒模态复折射率的反演流程
        5.2.3 模态复折射率反演方法的数值验证
        5.2.4 中国典型地区的气溶胶颗粒模态复折射率分布特征
    5.3 地表PM_(2.5)浓度回归计算
        5.3.1 研究背景
        5.3.2 数据简介
        5.3.3 基于气溶胶颗粒类型辨识的PM_(2.5)回归计算
        5.3.4 MRM与ACM-MRM的结果对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AHI/TROPOMI的气溶胶AOD/SSA遥感反演 ——以中国东部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2 卫星反演气溶胶理论
    2.1 基本参数介绍
    2.2 辐射传输公式推导
    2.3 本章小结
3 AHI-AOD验证与反演算法
    3.1 数据介绍
    3.2 官方产品验证
    3.3 ITS算法反演AOD
    3.4 本章小结
4 SSA反演算法
    4.1 数据介绍
    4.2 SSA反演算法介绍
    4.3 机器学习模型反演SSA
    4.4 辐射传输模型反演SSA
    4.5 反演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效果评价与应用
    5.1 时间序列分析
    5.2 算法组合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明挖施工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1.2.2 质量管理标准化
        1.2.3 工程质量评价方法
        1.2.4 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相关内涵分析
    2.1 城市综合管廊基本属性
    2.2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
    2.3 工程建设责任主体
    2.4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及特点
        2.4.1 检查清单
        2.4.2 可追溯过程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构建
    3.1 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对象及原则
        3.1.1 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对象
        3.1.2 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原则
    3.2 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内容及指标
        3.2.1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质量行为标准化管理内容
        3.2.2 质量行为标准化评价指标
        3.2.3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实体质量标准化管理内容
        3.2.4 实体质量标准化评价指标
    3.3 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方法
        3.3.1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建立
        3.3.2 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指标权重
        3.3.3 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实施
        3.3.4 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结果应用
    3.4 本章小结
4 郑州市某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实例
    4.1 某城市综合管廊工程项目介绍
        4.1.1 工程概况
        4.1.2 现场条件
        4.1.3 施工重点及难点
    4.2 某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
        4.2.1 评价体系
        4.2.2 评价指标权重
        4.2.3 模糊综合评判
        4.2.4 评价结果分析
        4.2.5 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部分检查清单
附录B 问卷调查表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乐海围垦区道路网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软土与软土地基处理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软土特征及常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2.1 软土特征
        2.1.1 软土地基的鉴别
        2.1.2 软土的工程性质
    2.2 处理目的
    2.3 常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2.3.1 化学加固法
        2.3.2 减轻荷载法
        2.3.3 换填法
        2.3.4 排水固结法
        2.3.5 注浆加固法
        2.3.6 高压旋喷桩
        2.3.7 复合地基法
        2.3.8 水泥搅拌桩法
        2.3.9 CFG桩法
        2.3.10 强夯法及低能量强夯法
    2.4 本章小结
3 温州市乐海围垦区道路网工程项目概况
    3.1 项目背景及地理位置
    3.2 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3.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2.2 工程意义
    3.3 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
    3.4 沿线环境敏感区分布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3.5 项目区域内其他运输方式对项目的影响
    3.6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3.6.1 气象条件
        3.6.2 水文地质条件
    3.7 工程地质条件
    3.8 地基土分析与评价
    3.9 道路技术标准
        3.9.1 道路设计标准
        3.9.2 桥涵设计标准
    3.10 本章小结
4 温州市乐海围垦区道路网项目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4.1 地基处理方法适用性分析
    4.2 地基分区域处理方案
    4.3 吹砂区域地基处理要点
        4.3.1 水泥土搅拌桩处理要点
        4.3.2 高压旋喷桩处理要点
        4.3.3 泡沫混凝土处理要点
    4.4 主次要区域低能强夯法施工要点
        4.4.1 低能量强夯施工要点
        4.4.2 低能量强夯检测验收
        4.4.3 乐海围垦区道路网低能量强夯注意事项
    4.5 路基处理施工要求
        4.5.1 路基填筑与压实度要求
        4.5.2 雨天施工措施
        4.5.3 保质保量措施
    4.6 本章小结
5 低能量强夯法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研究
    5.1 强夯法加固机理及关键指标分析
        5.1.1 强夯法加固机理
        5.1.2 强夯法关键指标分析
    5.2 有限元数值模拟
        5.2.1 模型建立理论基础
        5.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3 夯击能对有效加固深度的影响
    5.4 低能强夯法现场处理效果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海绵城市的发展现状
    1.3 地层蓄水研究现状
    1.4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特性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降雨入渗理论分析
    2.1 非饱和地基土降雨入渗分析
        2.1.1 降雨渗流理论
        2.1.2 降雨入渗对土体回弹模量的影响
        2.1.3 降雨入渗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2.1.4 降雨入渗对土体容重的影响
    2.2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2.3 渗井原理
    2.4 降雨入渗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2.5 降雨入渗对沉降的影响
        2.5.1 天然地基的沉降
        2.5.2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沉降
        2.5.3 结果分析
    2.6 降雨入渗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2.6.1 天然地基的的承载力
        2.6.2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2.6.3 结果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降雨入渗模拟分析
    3.1 材料参数及模型的建立
        3.1.1 天然地基
        3.1.2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
    3.2 应力分布的模拟分析
    3.3 孔隙水压力的模拟分析
        3.3.1 天然地基的孔压
        3.3.2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孔压
        3.3.3 地基蓄存水量的结果分析
    3.4 沉降的模拟分析
        3.4.1 天然地基的沉降
        3.4.2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沉降
        3.4.3 结果分析
    3.5 渗流速度的模拟分析
        3.5.1 天然地基的渗流矢量
        3.5.2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渗流矢量
        3.5.3 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程案例分析
    4.1 工程简介
        4.1.1 水文地质条件
        4.1.2 地基承载力评价
    4.2 模型的建立
    4.3 结果分析
        4.3.1 承载力
        4.3.2 孔压
        4.3.3 沉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8)非均匀地基条件下地下综合管廊受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与说明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 背景
        1.1.2 意义
    1.2 国内外地下综合管廊发展动态
        1.2.1 国外地下综合管廊发展动态
        1.2.2 国内地下综合管廊发展动态
    1.3 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受力特性研究现状
    1.4 非均匀地基对管廊结构的影响及相关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现场原位试验
    2.1 试验简介
    2.2 试验目的
        2.2.1 预制综合管廊单调静载试验
        2.2.2 管廊施工回填全过程现场监测试验
    2.3 试验主要设备与传感器布置
        2.3.1 试验主要设备
        2.3.2 测试内容与传感器布置
    2.4 试验测试
        2.4.1 单调静载试验过程与加载方式
        2.4.1.1 分级加载
        2.4.1.2 持荷时间
        2.4.1.3 开裂荷载确定原则
        2.4.2 管廊施工回填现场监测试验过程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5.1 单调静载作用下管廊结构各测点受力变形分析
        2.5.2 回填阶段管廊周边管-土接触面法向应力分析
        2.5.3 回填阶段管廊结构受力变形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地下综合管廊三维数值模型验证
    3.1 模型建立
        3.1.1 本构模型的选取
        3.1.2 单元类型与网格划分
        3.1.3 接触面相互作用类型模拟
        3.1.4 初始地应力平衡与生死单元
        3.1.5 荷载模型与边界条件设定
    3.2 计算结果验证与分析
        3.2.1 CDP模型计算的有效性验证
        3.2.2 单调静载作用下管廊结构受力性能分析
        3.2.2.1 顶板受力破坏非线性分析
        3.2.2.2 顶板腋角位置受力分析
        3.2.2.3 顶板荷载-位移分析
        3.2.2.4 顶板跨中开裂弯矩理论近似值与试验值对比分析
        3.2.3 回填阶段管廊周边土体应力及沉降变化规律分析
        3.2.3.1 管-土接触面法向应力模拟验证分析
        3.2.3.2 不同位置土体应力变化规律分析
        3.2.3.3 管廊底部土体沉降变化规律分析
        3.2.4 回填阶段管廊结构受力变形规律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非均匀地基条件下管廊结构受力特性研究
    4.1 概述
    4.2 模型设计
        4.2.1 建立数值模型
        4.2.2 不同地基工况模拟
    4.3 横向非均匀地基条件下管廊结构受力特性研究
        4.3.1 管廊结构应力分析
        4.3.2 管廊结构变形分析
        4.3.3 管廊结构位移分析
    4.4 纵向非均匀地基条件下管廊结构受力特性研究
        4.4.1 管廊结构应力分析
        4.4.2 管廊结构变形分析
        4.4.3 管廊结构位移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基于多源高时空分辨率同步观测资料的北京云垂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云观测技术发展概况
        1.2.1 探空观测云垂直结构
        1.2.2 卫星遥感观测云垂直结构
        1.2.3 毫米波雷达观测云垂直结构
    1.3 云宏观垂直结构分布特征研究现状
        1.3.1 地面与探空观测
        1.3.2 卫星及综合遥感观测
    1.4 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问题的提出
        1.4.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多源观测的云垂直结构识别算法介绍
    2.1 Ka波段毫米波雷达探测云垂直结构
        2.1.1 毫米波雷达的观测特点
        2.1.2 毫米波雷达的系统组成和探测能力
        2.1.3 基于毫米波云雷达的云垂直结构识别方法
    2.2 L波段无线电探空判定云垂直结构方法
        2.2.1 温度露点差法
        2.2.2 相对湿度阈值法
        2.2.3 温度湿度二阶导数法
        2.2.4 改进的相对湿度阈值法
    2.3 激光云高仪反演云底高度方法
    2.4 葵花卫星反演云顶高度算法
    2.5 小结
第三章 L波段探空与地基毫米波云雷达探测云垂直结构的对比分析
    3.1 引言
    3.2 设备与数据
    3.3 探空与毫米波雷达总体比较
    3.4 探空与毫米波雷达观测实例分析
    3.5 探空与毫米波雷达观测差异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地基毫米波雷达与激光云高仪、葵花卫星观测云高的一致性分析
    4.1 引言
    4.2 设备与数据
    4.3 云底高度、云顶高度总体比较
    4.4 降水和云厚等因素对云高偏差的影响
    4.5 不同云类型对云高偏差的影响
    4.6 毫米波雷达订正后的云高特征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探空的云垂直结构气候特征分析
    5.1 引言
    5.2 数据与方法
    5.3 基于探空资料的全国云底高度气候特征分析
        5.3.1 不确定性分析
        5.3.2 云底高度的地理分布和季节变化
        5.3.3 云底高度的频率分布情况
        5.3.4 云底高度的日变化
    5.4 基于探空资料的北京地区云垂直结构分析
        5.4.1 总体分布特征统计
        5.4.2 北京地区云垂直结构参数统计
        5.4.3 北京地区云的垂直分布及季节变化
        5.4.3.1 云高的频率分布情况
        5.4.3.2 云出现频率的垂直分布及季节变化
    5.5 小结
第六章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云垂直结构研究
    6.1 引言
    6.2 数据与方法
        6.2.1 基于NCFAD的统计方法
        6.2.2 云出现频率统计方法
    6.3 结果分析
        6.3.1 云垂直结构季节变化特征
        6.3.2 云垂直结构分类统计特征
        6.3.3 云垂直结构日变化特征
    6.4 小结
第七章 基于多种设备观测的云锋区综合判识
    7.1 引言
    7.2 基于锋面理论的云边界特征分析
    7.3 数据与方法
        7.3.1 基于探空的“云锋区”识别方法
        7.3.2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云锋区”识别方法
        7.3.3 基于风廓线雷达的“云锋区”识别方法
    7.4 个例分析
        7.4.1 层状云个例
        7.4.2 对流云个例
    7.5 小结
第八章 总结
    8.1 论文主要结论
    8.2 论文的特色和创新点
    8.3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10)基于GIS的银川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工程地质环境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形地貌
        2.2.1 地貌类型及特征
        2.2.2 GoCAD建模
    2.3 工程地质条件
        2.3.1 地质构造
        2.3.1.1 区域地质背景
        2.3.1.2 活动断裂主要特征
        2.3.2 地层岩性
        2.3.3 水文地质条件
        2.3.3.1 含水岩组划分
        2.3.3.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3 银川市工程建设适宜性影响因素分析
    3.1 地形地貌条件
        3.1.1 地形坡度
        3.1.2 地貌类型
    3.2 岩土体性质
        3.2.1 地基承载力
        3.2.2 岩土压缩性
        3.2.2.1 压缩性计算
        3.2.2.2 压缩性分布及工程危害
    3.3 地下水条件
        3.3.1 地下水分布
        3.3.2 工程危害
    3.4 不良地质作用
        3.4.1 活动断裂
        3.4.1.1 活动断裂分布
        3.4.1.2 工程危害
        3.4.2 砂土液化
        3.4.2.1 液化等级计算
        3.4.2.2 液化分布及工程危害
4 银川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
    4.1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流程
        4.1.1 评价方法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确定指标权重
    4.2 研究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指标体系说明
        4.2.2 评价指标分级量化
    4.3 研究区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 银川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5.1 评价指标综合叠加分析
        5.1.1 评价指标单图层
        5.1.2 评价指标叠加分析
    5.2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分析
        5.2.1 叠加结果分析
        5.2.2 评价结果应用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城市地基使用能力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民城[J]. 朱晓军. 江南, 2022(01)
  • [2]地铁隧道开挖引起地下管线变形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D]. 程霖.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基于多源观测信息的气溶胶颗粒类型辨识与时空特性研究[D]. 陈奇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4]基于AHI/TROPOMI的气溶胶AOD/SSA遥感反演 ——以中国东部地区为例[D]. 李丁.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5]明挖施工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方法研究[D]. 李晓慧. 郑州大学, 2020(02)
  • [6]乐海围垦区道路网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D]. 谢卫红.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7]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性能研究[D]. 庞冰.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8]非均匀地基条件下地下综合管廊受力特性研究[D]. 吴敬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9]基于多源高时空分辨率同步观测资料的北京云垂直结构研究[D]. 周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
  • [10]基于GIS的银川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 张彩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  ;  ;  ;  ;  

城市基础利用能力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