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速公路砾石隧道设计之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婧红[1](2021)在《TBM洞挖料用作混凝土骨料和胶凝砂砾石骨料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TBM洞挖料作为施工产生的工程废料,现如今依然被当做建筑垃圾而丢弃。大量的洞挖料作为弃料占据着土地资源并伴随着环境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工程问题。而另一方面,由于多年来对天然砂石骨料的大量开采,可用的资源逐渐减少,因此天然砂石料价格变得越来越高。随着人类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步提高,继续开采天然砂石作为骨料的做法将变得不可持续。因此,本文基于以上问题,对TBM洞挖料作为骨料的可行性进行了以下研究,主要研究内容:(1)TBM洞挖料作为骨料,进行了相应的原材料质量检验,并遵照《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中所列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办法,对包含表观密度、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等在内的8项指标进行试验。其中有针片状含量这一项,试验结果检测其含量为0,破除了TBM洞挖料不可用作骨料的担忧。通过对TBM洞挖料的颗粒筛分试验,观察各级粒径下洞挖料所占比重,用作制定配合比方案。(2)进行了TBM洞挖料作为混凝土骨料的抗压强度试验。试验设置了五级水灰比(0.55、0.60、0.65、0.70、0.75)、三种取代率(25%、50%、100%)、两种龄期(7d、28d),采用边长为150mm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至设定龄期后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均能达到预期的C10-C25强度范围,并通过分别控制水灰比与取代率两个变量,对比了在不同变量下抗压强度的变化趋势,进一步探究了两种因素对抗压强度的影响作用。(3)进行了TBM洞挖料作为胶凝砂砾石骨料的抗压强度试验。试验分为直接利用洞挖料和掺入8%细颗粒料利用洞挖料,试验成型了三组胶凝材料配比下,边长为450mm立方体全级配试件,在同条件养护180d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发现加8%细颗粒料的洞挖料强度的整体趋势大于直接利用洞挖料的强度;抗压强度结果中最小值大于0.75倍的强度设计标准值。最后将本次试验结果与大同守口堡水库生产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在水泥50 kg/m3与粉煤灰40 kg/m3与水泥40kg/m3与粉煤灰40 kg/m3两种胶材配比下,TBM洞挖料作为骨料的胶凝砂砾石试件的抗压强度均大于大同守口堡水库生产试验结果。
卢杰[2](2021)在《基于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的幂律流体渗透注浆机理及结石体固结效应研究》文中提出由注浆工程实践与理论研究表明: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对砾石土层的注浆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的渗透注浆机理尚未考虑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对渗透扩散过程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查阅与分析、理论推导、计算机编程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在我国分布广泛的砾石土层与目前注浆实践工程中常用的幂律型水泥浆液(水灰比(W/C)为0.50-0.70的水泥浆液)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的幂律流体柱形渗透注浆机理的研究,并对结石体进行了固结效应研究。本文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以迂曲度理论与幂律流体流变方程为基础,建立了考虑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的幂律流体渗流运动方程。(2)在结合考虑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的幂律流体渗流运动方程与幂律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柱形渗透扩散模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推导了考虑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的幂律流体柱形渗透注浆机理,并说明了其适用范围与相关参数确定方法;并依据当前文献中开展的渗透注浆模型试验对考虑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的幂律流体柱形渗透注浆机理进行了理论验证。(3)依托多物理场耦合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平台与达西定律,建立了基于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的幂律流体柱形渗透注浆机理的三维数值模拟模型。(4)利用建立的三维数值模拟开展了水灰比为0.5,0.6与0.7的幂律型水泥浆液在砾石土体中渗透注浆过程的数值模拟。(5)通过对比理论分析、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考虑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的幂律流体柱形渗透注浆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考虑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的幂律流体柱形渗透注浆机理的三维数值模拟可成功地模拟幂律流体在考虑孔隙曲折效应的砾石土层中的渗透扩散形态;依据考虑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的幂律流体柱形渗透注浆机理得到的扩散半径理论计算值、数值模拟值较不考虑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的幂律流体柱形渗透注浆扩散机理公式得到的扩散半径理论计算值、数值模拟值更接近模型试验值。由此可见,本文探索的考虑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的幂律流体柱形渗透注浆机理较不考虑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的幂律流体柱形渗透注浆扩散机理公式更能反映幂律流体在砾石土层中的渗透注浆扩散规律。(6)通过分别对取自玉楚高速某隧道K24+702开挖掌子面区域内的强-中风化硅质板岩与幂律型水泥浆液对其形成的结石体开展了点载荷试验与单轴压缩试验研究,进而对比分析它们的强度来定量评价幂律型水泥浆液在强-中风化硅质板岩中形成的结石体固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强-中风化硅质板岩结石体单轴抗压强度较未形成结石体的强-中风化硅质板岩的点载荷强度具有明显的提升,其结石体强度增长绝对值超过3.8 MPa,甚至最大增长超过13MPa;结石体强度增长率的提升幅度为195%~665%。由此可见,幂律型水泥浆液加固强-中风化硅质板岩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效果。本文取得研究成果,不仅能够弄清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对幂律流体在砾石土层中渗透扩散过程的影响,对流体力学与渗透注浆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可为砾石土层的实践注浆工程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参考,对解决砾石土层的防灾减灾难题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赵慧龙[3](2021)在《浅埋偏压大断面隧道洞口段施工稳定性研究 ——以格鲁吉亚3003号隧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隧道工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受地形影响,隧道洞口段频频出现高边仰坡、大偏压以及浅埋等不利的地质条件,如何保障隧道洞口段边仰坡的稳定性及选择安全合理的洞口进洞施工方案是隧道工程的重难点之一。论文以在建的格鲁吉亚E60高速公路F3标段3003号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控量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隧道洞口段边仰坡支护方案及隧道洞口段的进洞方案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考虑隧道洞口段地质的变化情况,基于洞口段进行的补充地质勘察资料,利用Midas GTS NX软件,建立了隧道洞口段的数值分析模型,对原支护方案下洞口段边仰坡的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原支护方案难以满足边仰坡施工稳定性要求,需要根据补勘地质资料进行洞口段边仰坡的支护设计。(2)基于补勘地质资料的分析,提出了隧道洞口段边仰坡的变更支护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变更支护方案下的隧道洞口段数值分析模型,对隧道洞口段边仰坡的位移、应力及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验证了变更后隧道洞口段边仰坡支护方案的安全性。(3)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建立了三种辅助施工措施的隧道洞口段数值分析模型,对全断面法和台阶法等不同施工方案下隧道洞口段的施工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基于施工引起的隧道洞口段地表位移、隧道围岩变形和应力以及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建议隧道洞口段采取台阶法的施工方案,提出了洞口段采用管棚注浆和玻璃纤维构件加固核心土确定施工稳定的辅助施工措施。(4)对建议的台阶法施工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台阶长度下隧道洞口段的施工稳定特性。基于数值模拟结果,从洞口段的地表位移、隧道围岩的变形和应力以及支护结构的应力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建议洞口段台阶法施工的台阶长度以10 m为宜。(5)开展隧道洞口段现场施工监测工作,基于现场监控量测数据,研究了边仰坡地表沉降及洞内围岩变形的变化规律。将现场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论文所确定的边仰坡支护及进洞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4](2021)在《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提出作为路面的基础,稳定、坚实、耐久的路基是确保路面质量的关键,而中国一直存在着"重路面、轻路基"的现象,使得路基病害导致的路面问题屡禁不止。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路面病害与路基质量的关联性,从而促进了路基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近几年路基工程相关的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水平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基工程五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地基处理新技术、路堤填料工程特性、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路基支挡与防护等。可为路基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金星辉[5](2020)在《浅谈卵砾石层隧道施工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日新月异,完成了很多长大隧道工程。近年来,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路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是由于西部地区多山、河流众多,且我国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工程具备规模大、周期短、隧道长大等显着特点,有数量众多的公路隧道修建在卵砾石土层中,施工较为困难。因此,本文对卵砾石层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王云青[6](2020)在《卵砾石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渭武高速小山坪隧道为大断面浅埋公路隧道,主要穿越复杂的卵砾石地层,属于典型的软弱破碎岩土体结构,围岩整体自稳及成洞条件差,易坍塌,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开展卵砾石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施共技术研究对同类型隧道建设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价值。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及监控量测等方法,开展卵砾石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施工技术的研究,主要的工作和结论如下:(1)从勘察资料分析和围岩物理力学特性试验可以看出,小山坪隧道主要穿越地层岩性为第四系晚更新统冲洪积卵砾石土,平均厚度35m;卵砾石土体粘聚力C为0.01 1MPa,内摩擦角φ为42°,只在有约束的条件下,才具有一定的承载力;经综合分析,[BQ]值远远小于V级围岩综合分级标准250划定值。(2)首先,运用弹塑性理论模型和FLAC3D数值模型对未支护条件下不同埋深隧道围岩的塑性区半径和周边位移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卵砾石层隧道开挖会发生大变形破坏和坍塌,据此提出超前预支护技术的采用和施工工法的选取是保证隧道开挖稳定的关键。其次,对小山坪隧道超前小导管、R32N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等超前预加固技术的方法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不同施工工法、不同开挖进尺等工况下围岩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留核心土的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开挖进尺为1m时是该卵砾石层隧道最佳的施工工法。(3)通过小山坪隧道围岩变形现场监测和数据整理分析,得出了该卵砾石层隧道的围岩变形规律。数据分析表明,隧道拱顶最终沉降量在22mm至41.8mm之间,远远小于200mm的极限位移控制值,说明采取的超前预支护技术和施工工法是科学合理的。并通过隧道围岩稳定时间的统计分析得出了二次衬砌的最佳施作时间为36天左右。
李永强[7](2020)在《白鹤桥隧道支护结构分析与稳定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兰海高速渭源至武都段白鹤桥隧道位于秦岭山脉西延部分的陇南山地,洞身穿越地层主要以砂卵砾石为主,围岩稳定性较差。依据其工程地质特征、《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隧道围岩分级标准等,确定白鹤桥隧道全线围岩级别为Ⅴ级,具有典型的软弱围岩隧道特征,其施工方法及支护结构的选取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本文以白鹤桥隧道为工程背景,在近一年的现场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支护结构及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根据白鹤桥隧道软弱破碎围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在分析隧道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和支护结构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超前支护、初期支护结构的有效性是控制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在施工和运营阶段长期稳定的关键。并对超前预支护方案(超前管棚、超前小导管和R32N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初期支护方案(挂网喷射混凝土+钢支撑+一次模筑衬砌等)、二次支护方案和支护结构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2)运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白鹤桥隧道在支护结构作用下不同开挖阶段、不同埋深情况下围岩的变形收敛规律,进一步评价支护结构对控制围岩变形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隧道拱顶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在不同开挖阶段差异明显,上台阶和中台阶开挖阶段的位移占总位移量的80%~85%;最大竖向位移发生在隧道的拱顶处,周边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两侧拱腰处;隧道位移随埋深呈缓慢线性增大,但总的变形收敛均小于允许位移值。(3)通过对三个典型断面位移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隧道位移急剧增长阶段一般持续10天左右,占总收敛值的80%左右,30天左右基本稳定,总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最大为26.84mm、32.30mm,且均小于允许位移值,说明隧道围岩是稳定的,更进一步表明隧道采用的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是科学合理的。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数值模拟预测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是比较接近的。
严健[8](2019)在《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冻胀特性及防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川和西藏两省区作为三大国家战略中“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交汇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加快川藏铁路、藏区高速公路等快速进出藏区通道的建设以及对现有进藏大通道的改扩建工作已成为迫切的战略需求。在上述工程中,高海拔寒区特长隧道屡见不鲜,其中穿越冻土和冻岩地层的隧道修建已成为工程中面临的重要难题。本论文依托多座典型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并主要以国道317线(川藏公路北线)新建雀儿山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研、文献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和原位测试等综合手段,对寒区特长公路隧道冻土和冻岩地层下隧道施工期、运营期围岩-结构冻胀特性和防冻问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调研并比较分析了典型高海拔寒区特长隧道的围岩和构成分布、地质和水文特点、寒区气候指标特征;探明了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冻害与进洞里程、围岩类型、通风及地下水等因素的相关性;就特长隧道不同地层时的冻害成因、冻害特征,冻胀机理、冻胀破坏模型进行了概括;讨论了冰碛冻土和裂隙花岗岩隧道冻胀性分级标准,并应用上述标准对典型高海拔寒区隧道进行了冻胀性分级。(2)对隧道贯通前后隧道洞内外温度场、围岩-结构温度场和风场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现场测试,揭示了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低温大风成因;利用SST湍流模型分析,探明了不同通风方式,特别是运营期平导压入通风方式下寒区特长公路隧道主洞、平导和横通道中温度场和风场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3)对雀儿山隧道进出口段冰碛地层冻土热力学参数取值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冰碛地层季冻土物理特性和温度特性,同时,以冻融圈冻胀理论为依据,利用数值计算得到了冰碛地层围岩温度场随埋深和时间的冻融规律,并就隧道冻胀力、冻胀变形量进行了计算;设计了针对冰碛地层隧道的“温度+冻胀压力+冻胀应力”原位测试方案,通过现场试验验证进一步明确了冻胀作用时冰碛地层-衬砌结构的冻胀特性。(4)通过施工检测就衬砌背后空洞、不密实等缺陷进行了统计,利用热液固耦合计算得出空洞存水冻胀时,随着未冻水体积含量、存水空间大小、存水空间位置变化所导致的冻胀力及相应的结构冻胀应力、损伤和变形发展规律;同时计算得出了裂隙花岗岩不同裂隙倾角、间距等工况下裂隙水冻胀对结构内力、变形的影响,最后,通过原位测试及与前人研究成果的比较验证,进一步明确了寒区隧道空洞及裂隙共存花岗岩在冻胀作用时围岩-衬砌结构的冻胀特性。(5)分别就高海拔寒区特长隧道通风升温系统以及不同地层施工防冻措施进行了研究,并就运营期隧道洞口端保温隔热材料选型、厚度和设防范围等关键参数进行计算,通过现场测试和数值计算对其升温效果和保温层效果进行了分析。
凌新鹏[9](2019)在《新疆伊犁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水毁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伊犁西部山区由于特殊的地质及区域气候,山区水毁灾害频发,对高速公路正常运营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开展该区域水毁诱因以及防治措施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区域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及地质等资料的系统搜集,基于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对果子沟段高速公路水毁进行详细调研,通过水毁病害范围研究,总结出该地区主要的水毁病害类型,主要有路基类、路基防护类、桥梁涵洞类以及泥石流综合类,并分析了路基及路基防护水毁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基础防冲刷深度不足。从而,进一步对区域小流域洪水特征研究,通过河流水文特征进而分析计算区域洪水设计流量、冲刷以及防护的局部冲刷,确定合适的基础防冲刷埋深,进一步指导依托工程设计应用。另外,从公路水毁防治技术方面,提出防治的原则以及防治的对策,并总结山区高速公路水毁抢修的措施。最后,依托果子沟高速公路水毁项目,以路基防护水毁病害、桥梁水毁病害及泥石流水毁综合病害为典型案例进行防治工程案例设计,并进行实施后效果评估。综合以上分析,该研究成果对伊犁果子沟水毁防治有较好的适用性,对减小该区域的经济损失以及社会影响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为相似的山区高速公路水毁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黄明坚[10](2018)在《山区二级公路避险车道安全性评估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大下坡段是山区公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大多数山区公路交通事故都与长大下坡有关。当大型货车沿公路下坡行驶时,车辆制动毂的温度在公路纵坡的底部附近急剧上升,而当车辆制动毂的温度超过260℃时,车辆制动毂失效,从而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为减少车辆在长大下坡行驶事故,长大下坡段采用交通标志、标线、公路纵坡优化、车辆限速等措施,或对车辆制动毂采用淋水降温装置等措施,而避险车道设计也是防止车辆行驶失控并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关键措施,因此避险车道的合理设计是保障避险车道的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本文以G234公路避险车道初步设计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山区公路避险车道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山区公路车辆的运行速度和避险车道的设置的可能位置,采用AHP-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建立避险车道设计安全评估模型,并利用所建立的避险车道设计安全评估模型评价大竹山避险车道设计的安全性及合理性,并对待设计的庙下元避险车道的设计提出有益的建议。其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在分析避险车道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山区公路避险车道的各种因素,利用AHP-模糊数学方法建立避险车道设计的安全性评估模型。2)利用运行速度模型对G234公路安全性分析,分析表明,大竹山-庙下元地段大货车最大运行速度为50 km/h,而西江村刘家组地段最大运行速度可达58.07 km/h。3)利用大货车制动毂温度变化模型,分析大竹山-庙下元地段长大下坡大货车制动毂的温度变化,建议施工图设计阶段,在K37+500K38+000段,即庙下元3号高架桥位处纵坡设为反向坡或平坡,将大竹山-庙下元地段长大下坡分为大竹山长大下坡段和庙下元长大下坡段两段,并分别计算大货车的制动毂温度,分析表明K38+140和K34+100位置可分别设置大竹山避险车道和庙下元避险车道。4)大货车制动毂温度变化表明,西江村刘家组地段大货车制动毂温度仅局部达291.37℃,即将开始的施工图设计方案对西江村刘家组地段进行设计变更,因此建议西江村刘家组不必设置避险车道。5)利用上述避险车道设计安全评估模型,分析大竹山避险车道的初步设计,大竹山避险车道综合评分值为78.03,属于基本安全。为完善大竹山避险车道设主,建议大竹山避险车道施工图设计阶段需增加避险车道渐变段和引道段的长度,增大避险车道的竖曲线半径,同时需完善避险车道附属设施和交通安全设施设计。6)分析表明,庙下元避险车道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地形因素,建议减少避险车道制动床的纵坡,适当增加避险车道制动床的长度,从而可有效降低庙下元避险车道的工程成本。
二、高速公路砾石隧道设计之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公路砾石隧道设计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TBM洞挖料用作混凝土骨料和胶凝砂砾石骨料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隧道洞挖料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道路建设 |
1.3.2 试验探究 |
1.3.3 法律框架与应用探讨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TBM洞挖料用作骨料的试验分析 |
2.1 TBM洞挖料用作混凝土骨料的原材料品质检验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外加剂 |
2.1.4 TBM洞挖料品质检验 |
2.2 TBM洞挖料用作混凝土骨料试验方案确定 |
2.3 TBM洞挖料用作胶凝砂砾石骨料的原材料品质检验 |
2.3.1 水泥 |
2.3.2 粉煤灰 |
2.3.3 细颗粒料 |
2.3.4 砂砾石料 |
2.3.5 颗粒筛分试验 |
2.4 TBM洞挖料用作胶凝砂砾石骨料试验方案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TBM洞挖料用作混凝土骨料的试验结果分析 |
3.1 再生混凝土骨料 |
3.2 TBM洞挖料用作混凝土骨料抗压强度的分析 |
3.2.1 同一水灰比不同取代率对抗压强度影响 |
3.2.2 同一取代率不同水灰比对抗压强度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TBM洞挖料用作胶凝砂砾石骨料的试验结果分析 |
4.1 胶凝砂砾石材料概况 |
4.1.1 胶凝砂砾石材料基本介绍 |
4.1.2 胶凝砂砾石与混凝土的区别 |
4.1.3 胶凝砂砾石研究现状 |
4.2 TBM洞挖料用作胶凝砂砾石骨料抗压强度结果分析 |
4.2.1 试验过程 |
4.2.2 试验数据分析 |
4.3 对比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的幂律流体渗透注浆机理及结石体固结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渗透注浆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当前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1.5 采用的研究方案 |
1.6 具有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的幂律流体柱形渗透注浆机理 |
2.1 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 |
2.2 考虑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的幂律流体渗流运动方程 |
2.3 基于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的幂律流体柱形渗透注浆机理 |
2.4 参数确定方法及适用范围 |
2.5 理论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柱形渗透注浆机理三维数值模拟 |
3.1 构建三维数值模拟模型 |
3.2 考虑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的幂律流体柱形渗透注浆机理三维数值模拟 |
3.3 不考虑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的幂律流体柱形渗透注浆扩散机理三维数值模拟 |
3.4 考虑与不考虑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的幂律流体柱形渗透注浆扩散机理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
3.5 理论分析、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幂律流体加固砾石土层结石体固结效应研究 |
4.1 工程概况 |
4.2 强-中风化硅质板岩点载荷试验 |
4.3 强-中风化硅质板岩结石体单轴压缩试验 |
4.4 强-中风化硅质板岩结石体固结效应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讨论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3)浅埋偏压大断面隧道洞口段施工稳定性研究 ——以格鲁吉亚3003号隧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方法与进展 |
1.2.2 隧道边仰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 隧道进洞施工方案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格鲁吉亚E60 公路3003 号隧道概况及洞口段施工方案 |
2.1 E60 公路3003 号隧道概况 |
2.2 工程地质及水文概况 |
2.3 工程重难点分析 |
2.4 洞口段边仰坡支护方案及存在问题 |
2.5 隧道洞口段进洞施工方案及存在问题 |
2.5.1 洞口段进洞辅助施工措施初选 |
2.5.2 洞口段进洞施工方案初选 |
2.6 本章小结 |
3 隧道洞口段边仰坡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方案确定 |
3.1 原支护方案下隧道洞口段边仰坡稳定性分析 |
3.1.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1.2 模型参数确定 |
3.1.3 数值模拟方案 |
3.1.4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3.1.5 原支护方案支护效果评价 |
3.2 变更支护方案下隧道洞口段边仰坡稳定性分析 |
3.2.1 边仰坡变更支护方案 |
3.2.2 数值模型及参数确定 |
3.2.3 变更支护方案的稳定性分析 |
3.3 变更支护方案与原支护方案的支护效果对比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隧道洞口段进洞施工稳定性分析及施工建议 |
4.1 辅助施工措施数值模型建立 |
4.1.1 注浆管棚模型 |
4.1.2 玻璃纤维构件加固掌子面-超前核心土模型 |
4.1.3 机械预切槽喷射混凝土护拱模型 |
4.2 数值模拟方案 |
4.2.1 全断面开挖施工阶段模拟 |
4.2.2 台阶法开挖施工阶段模拟 |
4.3 全断面施工稳定性分析 |
4.3.1 地表位移分析 |
4.3.2 围岩变形分析 |
4.3.3 围岩应力分析 |
4.3.4 隧道支护结构应力分析 |
4.3.5 全断面施工稳定性评价 |
4.4 台阶法施工稳定性分析及参数优化 |
4.4.1 台阶法施工稳定性分析 |
4.4.2 台阶法施工参数优化分析 |
4.4.3 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的施工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5 隧道洞口段监控量测分析 |
5.1 洞口段监控量测方案与实施 |
5.1.1 监控量测的目的 |
5.1.2 监控量测的项目 |
5.1.3 测点和测线布置 |
5.1.4 监控量测频率 |
5.2 隧道洞口地表沉降监测 |
5.2.1 左洞洞口地表沉降监测 |
5.2.2 右洞洞口地表沉降监测 |
5.3 隧道拱顶沉降及净空收敛监测 |
5.3.1 左洞洞内监测 |
5.3.2 右洞洞内监测 |
5.4 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5.4.1 洞口地表沉降对比分析 |
5.4.2 隧道拱顶沉降对比分析 |
5.4.3 隧道拱腰收敛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索 引 |
0 引 言(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 地基处理新技术(山东大学崔新壮老师、重庆大学周航老师提供初稿) |
1.1 软土地基处理 |
1.1.1 复合地基处理新技术 |
1.1.2 排水固结地基处理新技术 |
1.2 粉土地基 |
1.3 黄土地基 |
1.4 饱和粉砂地基 |
1.4.1 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新进展 |
1.4.2 高真空击密法地理处理技术 |
1.4.3 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
1.4.4 微生物加固饱和粉砂地基新技术 |
1.5 其他地基 |
1.5.1 冻土地基 |
1.5.2 珊瑚礁地基 |
1.6 发展展望 |
2 路堤填料的工程特性(东南大学蔡国军老师、中南大学肖源杰老师、长安大学张莎莎老师提供初稿) |
2.1 特殊土 |
2.1.1 膨胀土 |
2.1.2 黄 土 |
2.1.3 盐渍土 |
2.2 黏土岩 |
2.2.1 黏 土 |
2.2.2 泥 岩 |
(1)粉砂质泥岩 |
(2) 炭质泥岩 |
(3)红层泥岩 |
(4)黏土泥岩 |
2.2.3 炭质页岩 |
2.3 粗粒土 |
2.4 发展展望 |
3 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卢正老师提供初稿) |
3.1 路堤材料性能 |
3.2 路堤结构性能 |
3.3 发展展望 |
4 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长沙理工大学曾铃老师、重庆大学肖杨老师、长安大学晏长根老师提供初稿) |
4.1 试验研究 |
4.1.1 室内试验研究 |
4.1.2 模型试验研究 |
4.1.3 现场试验研究 |
4.2 理论研究 |
4.2.1 定性分析法 |
4.2.2 定量分析法 |
4.2.3 不确定性分析法 |
4.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4.3.1 有限元法 |
4.3.2 离散单元法 |
4.3.3 有限差分法 |
4.4 发展展望 |
5 路基防护与支挡(河海大学孔纲强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5.1 坡面防护 |
5.2 挡土墙 |
5.2.1 传统挡土墙 |
5.2.2 加筋挡土墙 |
5.2.3 土工袋挡土墙 |
5.3 边坡锚固 |
5.3.1 锚杆支护 |
5.3.2 锚索支护 |
5.4 土钉支护 |
5.5 抗滑桩 |
5.6 发展展望 |
策划与实施 |
(5)浅谈卵砾石层隧道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人为施工对卵砾石层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3 卵砾石层隧道施工技术及其应用 |
3.1 工程概况 |
3.2 超前预支护施工技术 |
3.3 卵砾石层隧道常用施工工法 |
3.3.1 三台阶法 |
3.3.2 分步开挖法 |
3.3.2. 1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
3.3.2. 2 单侧壁导坑法(CD法)。 |
3.3.2. 3 双侧壁导坑法(DCD法)。 |
3.3.2. 4 十字中隔墙法(CRD法)。 |
3.4 小山坪隧道施工工法开挖步骤 |
4 结语 |
(6)卵砾石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围岩稳定性理论研究现状 |
1.2.2 隧道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3 卵砾石层隧道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2.4 隧道围岩监控量测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工程地质概况及隧道围岩分级 |
2.1 工程地质概况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工程地质条件 |
2.1.3 水文地质条件和气象 |
2.2 小山坪隧道围岩特性试验研究 |
2.2.1 围岩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2.2.2 洞身工程地质评价 |
2.3 小山坪隧道围岩分级 |
2.3.1 围岩分级标准 |
2.3.2 小山坪隧道围岩分级 |
2.4 本章小结 |
3 卵砾石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
3.1 卵砾石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 |
3.1.1 自然因素 |
3.1.2 人为施工因素 |
3.2 卵砾石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判据 |
3.2.1 强度判据 |
3.2.2 塑性区判据 |
3.2.3 位移判据 |
3.3 基于理论计算的不同埋深围岩稳定性分析 |
3.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3.2 隧道弹塑性模型计算的解析解 |
3.4 基于数值模拟的不同埋深围岩稳定性分析 |
3.4. 1FLAC3D理论和模型的建立 |
3.4.2 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卵砾石层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
4.1 卵砾石层隧道超前预支护施工技术 |
4.1.1 小山坪隧道超前支护方法 |
4.1.2 超前支护作用机理 |
4.1.3 超前预报技术 |
4.2 卵砾石层隧道常用施工工法 |
4.2.1 三台阶法 |
4.2.2 分步开挖法 |
4.3 基于FLAC3D模拟施工工法优化研究 |
4.3.1 模拟工法的选取 |
4.3.2 模拟参数的选取 |
4.3.3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3.4 三台阶法开挖位移分析 |
4.3.5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位移分析 |
4.3.6 不同开挖进尺开挖时位移分析 |
4.4 小山坪隧道施工工法开挖步骤 |
4.5 本章小结 |
5 卵砾石层隧道稳定性的监控量测 |
5.1 监控量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5.1.1 主要内容 |
5.1.2 必测项目 |
5.1.3 选测项目 |
5.2 小山坪隧道监测方案 |
5.2.1 测点埋设方案 |
5.2.2 监测频率 |
5.2.3 围岩稳定性控制基准和位移警戒基准 |
5.3 基于监测数据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
5.3.1 洞口浅埋段地表下沉分析 |
5.3.2 围岩监测变形分析 |
5.3.3 隧道围岩稳定时间和稳定时变形值的统计分析 |
5.4 监控量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白鹤桥隧道支护结构分析与稳定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弱围岩隧道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
1.2.2 隧道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3 隧道稳定性监控量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白鹤桥隧道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及地震-新构造活动 |
2.2.4 水文地质条件及气象条件 |
2.3 围岩物理力学特征分析与分级及特殊工程地质评价 |
2.3.1 围岩物理力学特征分析 |
2.3.2 围岩分级 |
2.3.3 特殊工程地质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白鹤桥隧道支护结构及作用机理分析 |
3.1 隧道围岩受力-变形破坏机制 |
3.2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方法 |
3.3 白鹤桥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方案 |
3.3.1 白鹤桥隧道净空断面及支护结构类型 |
3.3.2 白鹤桥隧道超前支护方案 |
3.3.3 白鹤桥隧道初期支护方案 |
3.3.4 白鹤桥隧道二次衬砌支护方案 |
3.4 白鹤桥隧道支护结构作用机理分析 |
3.4.1 超前支护结构作用机理分析 |
3.4.2 初期支护结构作用机理分析 |
3.4.3 二次衬砌结构作用机理分析 |
3.5 隧道施工方案及应注意的问题 |
3.5.1 隧道施工方案 |
3.5.2 应注意的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4 白鹤桥隧道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4.1 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判据和影响因素 |
4.1.1 隧道围岩极限位移的确定 |
4.1.2 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 |
4.2 FLAC3D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
4.3 基于FLAC3D的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4.3.1 计算假定 |
4.3.2 模型的建立 |
4.3.3 支护参数的选取 |
4.4 隧道支护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4.4.1 埋深30m隧道计算结果分析 |
4.4.2 埋深60m隧道计算结果分析 |
4.4.3 埋深90m隧道计算结果分析 |
4.5 基于数值模拟的白鹤桥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现场监控量测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
5.1 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
5.1.1 监控目的 |
5.1.2 监控内容 |
5.1.3 量测断面布置 |
5.1.4 监控量测频率 |
5.1.5 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 |
5.2 监测数据分析 |
5.2.1 埋深30m围岩监控数据分析 |
5.2.2 埋深60m围岩监控数据分析 |
5.2.3 埋深90m围岩监控数据分析 |
5.3 基于现场监测的白鹤桥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 |
5.4 隧道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冻胀特性及防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寒区隧道温度场及多场耦合研究现状 |
1.2.2 冻土和冻岩冻胀特性研究现状 |
1.2.3 寒区冻土冻岩隧道冻胀损伤机理研究 |
1.2.4 寒区特长隧道防冻保温技术措施 |
1.3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选题依据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高海拔寒区特长隧道冻害及冻胀性分级 |
2.1 高海拔寒区隧道及冻害现象 |
2.1.1 高海拔隧道主要冻害现象 |
2.1.2 寒区隧道冻害因素分析 |
2.2 寒区高海拔典型特长隧道调查分析 |
2.3 冰碛地层工程特性及冻胀性分级标准 |
2.3.1 冰碛地层工程特性 |
2.3.2 冰碛地层冻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 |
2.3.3 冰碛地层冻胀率及冻胀性分级标准 |
2.4 冻结花岗岩石及岩体冻胀性分级标准 |
2.4.1 裂隙岩石及其冻胀率计算 |
2.4.2 冻结花岗岩冻胀性分级标准及依托工程冻胀性分级 |
2.4.3 不同冻胀级别隧道防冻要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风场-温度场研究 |
3.1 雀儿山隧道风场-温度场现场测试 |
3.1.1 现场监测目的 |
3.1.2 风场-温度场现场测试仪器设备 |
3.1.3 测点及测试断面布置 |
3.1.4 测试时间及频率 |
3.1.5 风场-温度场测试结果分析 |
3.2 隧道风流场-温度场理论模型 |
3.2.1 隧道内风流场及气固换热的基本假定 |
3.2.2 洞内风流湍流模型 |
3.2.3 风流温度场控制方程 |
3.2.4 气固换热及换热系数 |
3.2.5 围岩-结构温度场方程 |
3.3 基于SST湍流模型的洞内风流场—温度场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 |
3.3.1 模型主要尺寸参数 |
3.3.2 计算参数的确定 |
3.3.3 模型建立 |
3.4 隧道风场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3.4.1 风向 |
3.4.2 气压 |
3.4.3 风速 |
3.5 隧道温度场分布及变化规律 |
3.5.1 洞内气温场 |
3.5.2 二衬表面温度场 |
3.5.3 围岩温度场 |
3.6 现场测试及数值分析结果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冰碛地层-结构冻胀特性分析 |
4.1 寒区冰碛地层隧道冻胀特性的数值计算分析 |
4.1.1 热力学参数取值方法 |
4.1.2 隧道冰碛地层三维数值模型建立 |
4.1.3 冰碛地层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4.2 冰碛地层围岩-结构冻胀力原位测试及结果分析 |
4.2.1 原位测试原理和方案 |
4.2.2 现场测试结果分析 |
4.3 现场冻胀力测试及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岩质地层-结构冻胀特性分析 |
5.1 雀儿山隧道岩质地层地质及缺陷检测分析 |
5.2 岩质隧道热-流-固-损耦合理论模型 |
5.2.1 渗流场与温度场的基本方程 |
5.2.2 渗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分析 |
5.2.3 渗流荷载和冻胀荷载 |
5.2.4 围岩-结构损伤本构模型 |
5.2.5 耦合方程的求解 |
5.3 岩体冻胀力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 |
5.3.1 衬砌背后空洞存水冻胀数值模型的建立 |
5.3.2 裂隙水冻胀数值模型的建立 |
5.3.3 计算参数的确定 |
5.4 衬砌背后空洞存水冻胀计算结果分析 |
5.4.1 不同位置空洞存水冻胀对结构内力及位移的影响 |
5.4.2 未冻水体积含量对结构应力及位移影响规律分析 |
5.4.3 冻胀力作用下结构损伤扩展规律 |
5.5 岩体裂隙水冻胀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5.5.1 岩体不同倾角下裂隙水冻胀力对结构受力和变形影响 |
5.5.2 冻胀力随裂隙间距变化规律分析 |
5.6 富水裂隙围岩-结构冻胀力现场试验及比较分析 |
5.6.1 冻胀压力测试结果分析 |
5.6.2 衬砌结构内力测试结果分析 |
5.7 冻胀压力原位测试结果的比较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施工期及运营期防冻措施及效果分析 |
6.1 施工期防冻措施及效果 |
6.1.1 施工期通风升温系统设计 |
6.1.2 施工期通风加热理论计算 |
6.1.3 施工期通风升温效果的现场测试 |
6.1.4 冰碛地层施工防冻措施 |
6.1.5 寒区富水裂隙硬岩地层注浆措施 |
6.2 运营期保温层材料选型及参数设计 |
6.2.1 保温隔热层材料选型 |
6.2.2 敷设保温层隧道气热耦合计算模型 |
6.2.3 计算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9)新疆伊犁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水毁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疆伊犁西部山区高速公路小流域洪水特征 |
2.1 G30 线赛里木-果子沟段沿线河流特征 |
2.1.1 河流形貌 |
2.1.2 河流断面 |
2.1.3 河床物质特征及其分类 |
2.1.4 河流水文特征及分类 |
2.2 G30 线赛里木-果子沟段沿线小流域设计流量研究 |
2.2.1 G30 沿线典型段落河流概况及基础资料 |
2.2.2 小流域洪水流量的计算 |
2.2.3 洪水冲刷计算 |
2.2.4 百年一遇设计流量 |
2.2.5 边坡防护处顺坝坝头局部冲刷计算 |
2.3 小结 |
第三章 新疆伊犁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水毁病害分析 |
3.1 项目区域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概况 |
3.1.1 自然地理地貌 |
3.1.2 工程地质概况 |
3.1.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3.1.4 气象水文 |
3.2 主要病害概述 |
3.2.1 泥石流 |
3.2.2 水毁 |
3.2.3 崩塌 |
3.2.4 滑坡 |
3.3 水毁病害分布范围 |
3.4 水毁病害诱发成因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新疆伊犁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水毁防治技术 |
4.1 新疆伊犁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水毁灾害防治的原则 |
4.1.1 区域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区段、分期分批整治 |
4.1.2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 |
4.1.3 水毁与其他灾害综合治理 |
4.1.4 因势利导、因害设防、讲求实效 |
4.2 新疆伊犁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水毁灾害防护措施与对策 |
4.2.1 公路水毁防治措施 |
4.2.2 公路水毁防治对策 |
4.2.3 公路水毁防治方案设计 |
4.2.4 公路水毁防治方案比选 |
4.3 新疆伊犁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水毁抢修 |
4.4 小结 |
第五章 伊犁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水毁防治工程实例 |
5.1 路基边坡与防护水毁修复工程 |
5.1.1 路基边坡与防护水毁典型灾点工程概况 |
5.1.2 路基边坡与防护水毁原因分析 |
5.1.3 路基边坡与防护修复工程设计 |
5.1.4 实施后效果评估 |
5.2 桥梁、涵洞水毁修复工程 |
5.2.1 桥梁、涵洞水毁洞典型灾点工程概况 |
5.2.2 水毁影响因素分析 |
5.2.3 工程方案设计 |
5.2.4 实施后效果评价 |
5.3 路基边坡间接防护工程 |
5.3.1 典型水毁间接防护工程概况 |
5.3.2 间接防护工程设计 |
5.3.3 实施后效果评价 |
5.4 路基水毁泥石流综合防治工程 |
5.4.1 泥石流典型灾点工程概况 |
5.4.2 泥石流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
5.4.3 工程方案设计 |
5.4.4 实施后效果评价 |
5.5 小结 |
结论 |
主要研究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山区二级公路避险车道安全性评估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收集国内外研究现状资料 |
1.3.2 避险车道设计方法研究 |
1.3.3 避险车道设计的安全评估 |
1.3.4 工程实例及应用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特色与创新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避险车道组成与设计方法 |
2.1 避险车道的定义 |
2.2 避险车道设置确定方法 |
2.2.1 工程经验法 |
2.2.2 事故频率法 |
2.2.3 坡道严重度分级系统法 |
2.2.4 公路避险车道设计细则[5]方法 |
2.2.5 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制动器的温度预测模型 |
2.2.6 图示法 |
2.2.7 避险车道设置综合评估方法 |
2.3 避险车道设计参数研究 |
2.3.1 避险车道组成 |
2.3.2 避险车道平面设计 |
2.3.3 纵断面线形 |
2.3.4 避险车道的长度 |
2.3.5 避险车道横断面设计 |
2.3.6 识别视距 |
2.4 避险车道道床结构研究 |
2.4.1 避险车道床结构设计 |
2.4.2 避险车道道床材料选择 |
2.5 避险车道附属设施设计 |
2.5.1 减速消能设施设计 |
2.5.2 服务车道 |
2.5.3 锚块 |
2.5.4 照明 |
2.5.5 监控设备 |
2.5.6 电话 |
2.5.7 防污、排水系统 |
2.6 避险车道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
2.6.1 交通标志 |
2.6.2 标线 |
2.6.3 轮廓标 |
2.6.4 护栏 |
2.6.5 隔离设施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避险车道设计的因素分析及安全评估模型构建 |
3.1 影响避险车道设计的因素 |
3.1.1 驶离匝道设计参数 |
3.1.2 制动床设计参数 |
3.1.3 附属设施 |
3.1.4 交通安全设施 |
3.2 避险车道设计评估体系 |
3.2.1 评估体系构建原则 |
3.2.2 避险车道设计评估体系建立 |
3.3 避险车道设计的安全评估模型构建 |
3.3.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3.3.2 模湖综合评判法简介 |
3.3.3 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
3.3.4 模糊综合评估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避险车道设计及安全性评估 |
4.1 工程概况 |
4.1.1 技术标准 |
4.1.2 路线设计 |
4.1.3 路基路面工程 |
4.1.4 桥梁工程 |
4.1.5 隧道工程 |
4.1.6 路线交叉 |
4.1.7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
4.2 车辆运行速度分析 |
4.2.1 公路运行速度段落划分 |
4.2.2 运行速度计算模型及影响因素 |
4.3.2 车辆运行速度计算 |
4.3 避险车道设置确定 |
4.3.1 基于工程经验法设计 |
4.3.2 基于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制动器温度预测模型计算 |
4.3.3 基于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试验车制动毂温度预测模型计算 |
4.3.4 综合结果分析 |
4.4 大竹山避险车道设计及安全性评估 |
4.4.1 设计概况 |
4.4.2 评价标准及参数选择 |
4.4.3 安全性评估 |
4.4.4 设计改善建议 |
4.5 待设庙下元避险车道设计建议 |
4.5.1 庙下元地段地形、地质条件 |
4.5.2 庙下元避险车道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
4.5.3 庙下元避险车道设计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成果 |
致谢 |
四、高速公路砾石隧道设计之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TBM洞挖料用作混凝土骨料和胶凝砂砾石骨料的试验研究[D]. 王婧红.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2]基于砾石土层孔隙曲折效应的幂律流体渗透注浆机理及结石体固结效应研究[D]. 卢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3]浅埋偏压大断面隧道洞口段施工稳定性研究 ——以格鲁吉亚3003号隧道为例[D]. 赵慧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3)
- [5]浅谈卵砾石层隧道施工技术[J]. 金星辉. 运输经理世界, 2020(10)
- [6]卵砾石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施工技术研究[D]. 王云青.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7]白鹤桥隧道支护结构分析与稳定性评价[D]. 李永强.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8]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冻胀特性及防冻研究[D]. 严健.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9]新疆伊犁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水毁防治技术研究[D]. 凌新鹏. 长安大学, 2019(01)
- [10]山区二级公路避险车道安全性评估及应用研究[D]. 黄明坚. 南华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