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语言知识的汉字识别分类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雯[1](2020)在《朝鲜族儿童正字法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正字法意识(orthographic awareness)作为一种认知加工能力,主要是指利用正字法知识对汉字字形表征进行加工。每种文字都有自己的正字法规则(orthographic regularity),即“使文字的拼写合乎标准的方法”,人们对于这种规则的认知即为“正字法意识”。本研究采用实验法探究朝鲜族儿童在汉字笔画、结构、部件和部件位置意识上的发展特点;分析朝鲜族儿童汉字正字法意识对汉字识别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探究如何提高朝鲜族儿童的汉字识别能力,为提高朝鲜族儿童汉字识别能力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建议。本研究探讨朝鲜族儿童在笔画、结构类型、部件和部件位置水平上汉字正字法意识的发展情况,共分为三个实验。其中实验一采用5(年级:中班、大班、一、三、五年级)x3(笔画类型:真字、笔画缺失非字、笔画混淆非字)x2(学习情况:已学、未学)混合设计,探究不同年级朝鲜族儿童笔画意识的发展差异;实验二采用5(年级:中班、大班、一、三、五年级)x5(结构类型:单一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x2(学习情况:已学、未学)混合设计,探究不同年级朝鲜族儿童结构意识的发展差异;实验三采用5(年级:中班、大班、一、三、五年级)x4(部件类型:真字、假字、部件错误非字、部件位置错误非字)x2(学习情况:已学、未学)混合设计,探究不同年级朝鲜族儿童部件和部件位置意识的发展差异,并结合理论与实际的教学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讨论,得到以下结论:(1)朝鲜族儿童在笔画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大班开始萌芽,但五年级才趋于成熟的状态,拒绝笔画缺失非字的能力好于笔画混淆非字;(2)朝鲜族儿童在结构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学前阶段不具备结构意识,一年级开始具备结构意识,五年级的时候才趋于成熟的状态;结构类型的正确率高低表现为:上下结构>全包围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单一结构;(3)朝鲜族儿童在部件和部件位置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大班时部件位置意识开始萌芽,一年级时部件意识开始萌芽,部件位置意识早于、好于部件意识的发展,部件和部件位置意识好于假字意识的发展;(4)学前朝鲜族儿童对刺激的正确拒绝成绩表现为:部件>笔画>结构;入学后,朝鲜族儿童对刺激的正确拒绝成绩表现为:笔画>部件>结构;朝鲜族儿童汉字正字法意识的获得是一个从整体到部分的过程。并由此提出以下建议:(1)教师要根据朝鲜族儿童正字法意识的发展的年龄特点,针对性地采取汉字教学对策;(2)教师要根据朝鲜族儿童笔画、结构和部件意识的发展规律,灵活地采取汉字教学对策;(3)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汉字部件的教学;(4)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汉字的构字规则;(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朝鲜语解释汉字的构字规则;(6)增加与汉校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高若瑜[2](2020)在《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外汉语教学是中国教师面向外国学生开展的汉语教学。学习者异质性的文化背景和多样化的语言需求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要在语言实践中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合适的理论指导,对外汉语的教学设计未能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和文化异质性,导致对外汉语课堂活动流于形式、教学实践偏离教学预设。活动理论重视学习者主体性的理论秉赋,对文化情境的关注以及对活动系统的结构分析,非常契合对外汉语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文化情境的特性,为重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视角和思想资源。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将教学重心由“教”转变为“学”,实现了向“汉语学习活动设计”的转型。从设计理念上看,学习活动就是活动主体借助于中介工具作用于活动客体的过程。学习活动的发生和发展,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学习者对作为“潜在客体”的问题情境和学习任务不断形成新的理解和认识的过程。随着活动客体的转化和改变,随着从一个学习活动进入到下一个学习活动,学习者将在互动中实现拓展性学习,从而有效地推动他们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为了促进拓展性学习的发生和深化,对外汉语教学设计要重点关注汉语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创造性转化。在设计框架上,应该将活动系统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按照活动系统的基本模型对教学设计进行重构。具体而言,要实现从布置交际任务向建构活动客体、从个体语言学习向共同体语言学习、从采取教学措施向提供中介工具的转变。此外,教学设计者要对文化情境的特殊性和异质性进行深入分析,将文化情境作为教学设计的改进依据。活动客体是主体作用的对象,同时也是活动系统的标识。但是,只有学习者意识到客体的存在并在行动上对客体产生作用时,学习活动的客体才能够真正形成。活动客体的设计要遵循可持续性、与动机相整合以及横向拓展等三个原则。具体到汉语学习活动中,首先,汉语学习活动的客体应当体现为语言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汉语学习活动具有动态性,汉语学习活动的客体要经历从模糊到具体、从一个活动向另一个活动的转化过程。其次,汉语学习活动的客体应当与外国人的学习动机相整合。为了做到这一点,汉语学习有必要实现从课程标准到语言需求、从教材话题到交际话题、从课堂空间到现实语境的转变。再次,汉语学习活动的客体应当在语言交际中进行横向拓展。通过在价值理念、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审美品质等方面的拓展,使汉语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汉语。需要注意的是,横向拓展并非漫无边界的随意扩散,而是要符合汉语学习的原则。学习是共同体的学习,汉语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有着多元文化背景的汉语学习共同体。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应当构建“菌根式”的学习共同体,着力开发和利用对外汉语领域学生和教师多元化的特点。为了促进“菌根式”汉语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应当在跨文化交际中建构“共享客体”,采用多重合作模式促使汉语学习者跨越文化障碍。同时,还应当采取“拓展性互动设计”的方法,吸纳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工作之中。为了使汉语学习共同体在拓展和转型中保持生命力,有必要推动其在跨越边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包括根据文化情境调整合作模式、借助话语分析重构合作框架、利用社会交往吸纳外部成员等。中介工具是由教学设计者提供的具有模糊性的物品,经活动主体加工和改造后进行使用。中介工具的设计和使用应当采取“形成性干预”的原则,在不断拓展中介工具来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情境进行调整。在汉语学习中,中介工具的主要来源包括承载汉语知识的语言文本、源于言语交际的个体经验和历史演进中的各类模型。在使用中介工具时,应当用“镜像材料”认识语言问题,用多维模型分析语言问题,用系列工具解决语言问题。在完成汉语学习活动基本框架的设计之后,教学设计要进一步关注和设计汉语学习活动的推进过程。根据拓展性学习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学习行动,教学设计要促进拓展性学习循环的发展和实现。为了促进拓展性学习的发生,要将矛盾视为学习的动力而非障碍。通过对活动系统内外不同层级的矛盾进行分析,利用这些矛盾关系推动汉语学习活动的转化。同时,有必要加强活动系统与活动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推动汉语学习活动网络的建立,促进汉语能力的综合发展。总之,以改进对外汉语教学为目的、将活动系统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围绕活动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设计汉语学习活动,可以在方法论层面重构对外汉语的教学设计体系,更好地根据学习者和学习进程的特点来牵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成效。
李笑笑[3](2019)在《尼日利亚大学生汉字教学模式建构 ——基于OKO孔子课堂教学实践》文中指出OKO孔子课堂作为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孔子大学教学点之一,学生重视汉语且因深入学习需要,有较高的汉字学习需求。本文通过文献法、访谈、问卷调查、教学实验、偏误分析的方式,以乔伊斯与汉语教学模式研究传统为框架,考察了学生特点、教学支持系统,基于学生汉字认知发展的阶段特点与低情感过滤需求,建构了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重视学习者的自我建构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汉字教学模式。本文对已有汉字教学模式及尼日利亚汉语教学相关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学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然后通过访谈形式深入研究了不同班经历过不同汉字教学安排的学生的汉字学习看法、策略、能力等。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重点,并在一二级班进行试验。通过二级集中识字课实验及测试、课前调查课后测试,探讨汉字课的必要性、作用,学生学习汉字认知的偏误及难点,已有具象化教学的反馈。研究发现:1.尼日利亚学生对于汉字学习有一定畏难情绪,但也有学习热情,愿意从一级开始学习。2.独立汉字课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减少畏难情绪。3.初级学生识别偏误来源多样,除迁移,还包括拼音学习不牢固的干扰等;初级学生的汉字识别有整体记忆、特征提取的特点。4.尼日利亚学生希望教师提供汉字学习帮助,需要多样化教学方法,提出需要趣味教学,大量学生认为听写有效,编故事方法非常好但必须有教师引导。本文依据访谈、调查、教学实验等结果,设计了适应尼日利亚孔院的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明确划分教学阶段及内容、原则、学习评价等,提出各阶段目标与要求,给出操作程序示例,并对模式进行了评价。
朱雯[4](2019)在《泰国中学生汉字构形意识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文中指出本文通过纸笔测试的方法,对泰国AmataWittaya学校初级汉语水平的中学生在汉字习得过程中汉字构形意识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检测学生在汉字认读和汉字书写两个模式上的汉字构形意识形成发展情况,探讨泰国本土初级汉语水平的中学生在接受了一年的汉字教学后,汉字构形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特点。结合汉字构形意识分析结果以及泰国汉字教学影响因素,提出适应于泰国初级阶段学生的汉字课堂教学策略。本文一共五部分。第一部分归纳了国内外关于汉字构形理论与汉字构形意识的相关研究,并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基础以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二部分本文主要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进一步分析被试的汉字构形意识形成发展状况。研究发现:被试均已具有汉字构形意识,发展水平按年级递增。首先,汉字识别任务中,汉字构形意识在左右结构中的发展优于上下结构和独体结构,且部件位置意识与部件意识发展水平接近,部件位置意识略优于部件意识。其次,在汉字书写任务中,部件结构意识发展最好,左右结构和独体结构优于上下结构;左右结构与上下结构的布局意识较弱,部件意识优于布局意识;独体结构中布局意识优于部件意识。第三部分分析了影响汉字构形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学习时长和学习能力等。第四部分从汉字特点、学习者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以及学习者个体因素等方面对影响泰国汉语课堂汉字教学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最后一部分,本文结合研究结果,分析已有的对外汉字教学现状以及相关教学理论,认为泰国初级阶段汉字课堂教学需要适应学习者认知过程,考虑学习者个体因素,采用科学的教学步骤以及设计合理的课堂活动。
邬梦珂[5](2018)在《聋人高、低阅读水平者汉字识别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听觉通道的损伤,聋人通常无法获得所要阅读的某种有声语言的语音形式,因此大部分成年聋人的阅读水平仅能达到小学四年级的水平,但仍有少数聋人能达到典型成人阅读者的水平。目前学界对于高、低阅读水平聋人脑机制差异的研究依然局限在拼音文字阅读当中,而汉字作为典型的语标文字,其阅读识别的过程在人脑中的表征可能与拼音文字不完全一致。而目前研究聋人汉字阅读的文章仅有一篇(Li et al.,2014),但仅仅关注的是听力损伤后人脑阅读机制做出的适应性改变,但多是将典型的听人阅读者同低阅读水平的聋人相比较,没有考虑聋人和健听人阅读水平之间的差异,因此仍然缺乏针对中文阅读时高阅读水平聋人和低阅读水平聋人脑机制对比的研究。本研究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利用汉语书写系统的各种部件来区分汉字形、音、义三种亚词汇信息的脑机制,以及真字、假字和非字三类刺激在同一真字判断任务下大脑的不同活动,从而对比高、低阅读水平聋人被试以及高阅读水平聋人和典型听人阅读者在汉字识别过程中对字形、字音、字义信息加工的脑激活情况。高阅读水平聋人和听人在汉字识别的字形和字音加工过程中的神经机制存在一定的共性,说明人脑部分阅读网络并未因听力损伤而改变。其中,两组被试在视觉词形区的激活没有显着差异,表明早期的语音输入对聋人视觉词形区的发展并不是必要的。但字义加工过程中高阅读水平聋人相较于听人在右前扣带回出现更强的激活,说明他们加工语义信息时在认知资源的调配上和听人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研究认为高阅读水平聋人和听人在对汉字的字形、字音两种亚词汇信息加工的脑激活网络上并没有表现出显着的差异,而听力状况可能仅影响了聋人对字义信息的加工情况。与低阅读水平聋人相比,高阅读水平聋人字形和字音加工中也没有表现出显着差异:字形加工时两组被试的双侧梭状回中部激活显着;字音加工过程中,两组聋人的比较也未发现显着差异。而字义加工过程中,高阅水平聋人的左额中回、额下回前部腹侧的激活比低阅读水平聋人组更强。因此本研究认为聋人阅读水平的差异与其汉字识别中对语义信息的加工能力有关。相关性分析则进一步发现了阅读水平和字形、字义加工脑区的激活显着相关。具体来说,聋人的阅读水平越高,其字形加工的双侧梭状回中部、左额中回和语义加工的颞中回、角回等脑区的激活就越强;而语音加工的脑区并未表现出与阅读水平显着的相关性。鉴于梭状回中部和颞中回等脑区普遍位于人脑腹侧阅读网络,同时在字形-语义映射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认为聋人阅读者可能更倾向于利用腹侧的字形-语义加工通路进行词汇通达。另外本研究还发现了聋人左颞上回在字形加工中的激活,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听觉皮层在原有听觉信息加工受损的情况下出现了跨通道的功能重组。本研究比较了高、低阅读水平聋人汉字识别神经网络之间的差异,从而更为直接的观察阅读水平对聋人脑功能的影响,排除了其他变量对脑皮层的影响。本研究所采用的隐性实验范式更为关注在文字识别中语音和语义信息的自动激活,这有别与已有关于聋人阅读中普遍采用的显性语音或语义任务,可以为我们了解聋人阅读的神经基础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张积家,王娟,陈新葵[6](2014)在《义符研究20年:理论探讨、实验证据和加工模型》文中研究指明义符研究是汉字研究中最具特色的领域之一。作为汉字的重要构字部件,义符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关注。语言学对于义符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当代语言学家多从质的角度和计算层面来探讨义符的种类、表义性、表义度和构字频率。认知心理学家多从亚词汇加工的角度探究义符对汉字词的识别、语义提取、语法分类和知觉加工的影响,探讨义符的主观熟悉性、位置、家族大小和一致性的作用。在研究的基础上,相继出现了数个义符参与汉字认知加工的模型——"两个网络系统模型"、"汉字词与图片命名与分类的综合模型"、"义符在词汇通达中表征和加工的综合模型"和"义符影响形声字加工的调节模型"。模型统合了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形声字认知理论注入了新的内容,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未来,义符研究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
玛依热·依布拉音[7](2013)在《联机手写维吾尔文字母与单词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联机手写维吾尔文字识别是模式识别领域的难题之一,也是一门综合性技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白板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联机手写输入做为一种自然、方便的输入方法,已经得到了高度重视,并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广泛使用的官方语言——维吾尔语的文字识别研究相对滞后,对联机维吾尔文手写识别技术的研究也非常少。维吾尔文字手写输入系统的研究不仅对其他民族文字手写输入系统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技术发展。维吾尔语文字是一种拼音文字,其书写方式与汉文和西文有很大不同。维吾尔文是从右到左写,每个词中所有字母连着写,且每一个字母在一个词的词首、词中和词尾所取的字形不一样。这些特点给维吾尔语文字的识别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在深入调研国内外联机手写识别技术的研究动态,并通过分析维吾尔文字母与单词自身的结构和书写特点,在联机手写维吾尔文字母识别、维吾尔文单词切分、维吾尔文单词识别等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首次分别建立了手写维吾尔文字母样本库和手写单词样本库。为了支持维吾尔文手写识别方面的研究,收集整理了联机手写数据库。维吾尔文字母样本库包括32个维吾尔文字母的四种不同书写类型(128类),由612个人书写,总共包含78336个样本。手写单词样本库包含常用的1460的单词,由400个人书写,总共有584000个维吾尔文单词。该数据库可用于手写字符识别、文档检索和笔迹鉴别等多方面的研究。二、提出了一种联机手写维吾尔文字母识别方案。选择在手写汉字识别技术中所提出来的归一化、特征提取、以及常用的分类方法,从中找出了最佳的技术选择。在实验对比中,本文采用了线性归一化(LN)、矩归一化(MN)、二分矩归一化(BMN)、中心边界对准(CBA)、改进的中心边界对准(MCBA)以及几种相应的伪二维归一化方法等八种不同的归一化预处理方法,基于坐标归一化的特征提取(NCFE)方法,以及MQDF(改进的二次分类函数)、DLQDF(判别学习型二次判别函数)、LVQ(学习矢量量化)、SVM(支持向量机)四种分类器。同时,再考虑字符在文档中的空间几何特征,进一步提高了识别性能。在128个维吾尔文字母类别、12,800个测试样本的实验中,正确识别率最高达到了89.08%,为进一步研究面向维吾尔文字母特性的识别技术奠定了重要基础。三、设计了一个基于DTW的联机手写维吾尔文字母识别系统框架。对预处理、特征提取、聚类分析和匹配识别等模块进行了较系统地理论和实验研究。在预处理中,采用了维吾尔文字母的线性归一化和基于点密度的一化的方法;特征提取中,采用了结合结构特征和统计特征的方法并提取了均匀采样特征、方向链表特征、网格方向特征、投影特征等;聚类分析中中采用基于最小生成树(MST)的动态聚类算法,分类器采用最近邻分类方法。测试结果表明,独立式、前连式、后连式、双连式字母的识别率分别达到74.67%,70.43%,63.33%,72.02%。出现在5个候选字母中的识别率达到94.34%,94.19%,93.15%,95.86%;四、提出了基于多分类器集成维吾尔文字母识别方法。多分类器组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个分类器的缺陷,因此它在模式识别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利用5种不同的特征提取方法构造了5个独立的分类识别器,采用了等权投票和不等权投票等两种策略将5种分类识别器进行了有效组合。其中,单分类器采用了基于动态时间弯折匹配距离的最近邻分类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集成策略的识别率明显高于单分类器的识别率,而且为特征的综合集成提供了多种有效途。五、通过对手写维吾尔文字中的字母连接特点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动态规划的联机手写单词分别方案。首先,对单词进行过切分。去掉单词中的附件部分后,通过分析主要笔划书写轨迹的形状,找出潜在的过分割点并合并被切分成的基本块与对应它的附加部分,得到基本字母片段序列;然后,再利用单字母分类信息和基于切分块的几何信息进行融合,采用动态规划算法来进行评价分析,从而寻找出最优的分割路径。对于联机单词样本进行的实验证明,该文所提出的算法对于维吾尔文单词的分割有很好的效果。六、提出了基于多步分割的维吾尔文单词切分方法。本文采用了先把单词分割成连体段,然后把连体段切分成字母的两级切分方案,并针对连体段分割问题和字母切分问题分别提出了连体段分割算法和字母切分算法。七、提出了基于词典驱动的、集成切分与识别的联机手写维吾尔文单词识别框架和方法。系统中把单词识别问题转化为一个词典中的词条与手写单词图像匹配的优化问题。维吾尔文单词识别的主要难点是字母在被识别之前不能准确地切分。解决方法是把字母分割与识别集成起来,通过组合搜索得到最优的切分和识别结果。第一步,利用过切分算法将单词进行切分,对相邻的基本片段进行组合形成切分候选网格。第二步,采用词典驱动的方法,将字母识别信息、几何信息和词典信息一起加入到单词识别系统的路径匹配过程。本文采用用置信度转换的方法,将分类器的输出转换成概率的形式,使参数调整更为方便。动态规划算法应用于单词识别过程中的最优路径匹配过程,得到最优识别结果。词典中的词条分别为100、500、1000、10000的情况下,单词识别实验结果分别为84%、78%、68%和47%。
陈璐[8](2012)在《基于演化原型框架的汉字教学设计及其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重点研究基于演化原型框架的教学设计,将立足点置于国际汉语教育的大环境中,选取汉字教学为例,尝试将教学设计领域的理念及其实现步骤较为系统地应用在汉字教学设计中,并客观地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论文的总体结构来源于演化原型框架的四个组成部分,分别为分析、构造、运行、评价。在原型表示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国际汉语教育汉字教学的特点,提出汉字教学设计的演化原型研究框架。汉字教学设计的演化原型框架由四个主要模块组成:模块一为汉字教学设计分析,模块二为汉字教学预成设计;模块三为汉字教学生成设计及运行实验;模块四为汉字教学设计结果分析与改进。通过四大模块的研究,形成首个汉字教学设计原型,并为后续迭代提供汉字教学设计框架。第一章首先对选题的背景、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重点以及难点等进行阐述,然后对学习理论、经典模型、原型法教学设计、汉字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综述。第一章的小结中,根据Hype曲线分析了国际汉语教育中汉字教学设计所处的阶段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指出对基于演化原型框架的汉字教学设计,要有客观的认识。第二章进行汉字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研究。本章的汉字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学习理论连续谱研究,进行汉字教学设计的连续谱理论分析。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本研究提出了汉字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连续谱,将学习理论与知识获得阶段、知识特征、以及语言学习阶段逐级对应。第二部分进行汉字教学设计的多媒体设计理论研究。如何使各个媒体要素发挥作用,是多媒体理论研究的重点。教学设计引起的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的总和,不能超过学习者工作记忆容量。本研究运用多媒体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提出汉字教学设计的六大要点。第三章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对汉字的形、音、义特征进行研究。第二章中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并不具体针对汉字教学,因此,本章期望通过教学设计视角下的汉字特征分析,将第二章的学习理论研究、多媒体设计理论研究与具体的汉字特征研究联系起来。通过这样的分析,能为演化原型的前端分析进行预热。这一章分析了汉字的字形特征、字音特征以及字义特征,尝试提出作为第二语言文字系统的汉字特征识别加工模型,为汉字教学设计提供来自认知心理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字形、字音、字义的教学设计分析。以上的研究是基于演化原型框架的汉字教学设计的基础研究,完成基础研究后,进入演化原型框架进行汉字教学设计的具体研究。第四章进行汉字教学设计前端分析。汉字教学设计首先根据目标这一要素,与学习理论的连续谱相契合,构成了汉字教学设计五级连续谱。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汉字教学设计的需求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以及学习者分析,并提出在国际汉语的汉字教学设计中,学习者可以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开始,逐渐进入实践共同体的核心。第五章对汉字教学设计的预成设计进行研究。对教学资源选择、相关材料开发,非教学材料设计,教学设计工具运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教学设计五级连续谱基础上,构建了各级汉字教学设计参考模型。参考模型研究属于预成设计研究的内容,同时为生成设计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准备,是从预成设计向生成设计的过渡。第五章的研究构成演化原型的第二模块:汉字教学预成设计。其研究结果与第一模块的原型结合。第六章进行汉字教学生成设计研究。生成设计主要根据上述研究所获得的原型基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各级的汉字生成设计,并进行了生成设计运行实验设计。根据国际汉语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汉字教学设计的特点,本研究运行采用准实验设计,包括不相等对照组准实验和时间序列准实验。研究方法以评价研究为主,结合行动研究的方法。第六章属于演化原型的第三个模块:汉字教学生成设计及运行实验。第七章进行运行实验的分析,通过不相等对照组准实验和时间序列准实验的结果分析,可以发现汉字教学设计的确可以实现较好的效果。但在生成设计的运行实验中,受到学习者、教师,软硬件等因素交叉作用,会对教学设计效果产生较大影响。本研究采用准实验设计的意义正是需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因为教学设计的意义就在于在实际环境中发挥效用。通过实验分析,可以总结出,原型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已经明确,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原型教学设计在不同的环境中,实施效果波动较大。进一步分析后,发现这种生成设计的有效性与其教学设计质量呈显着正相关。由于教学设计质量的不稳定,导致教学设计效果的波动。因此,要保证原型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同时如何保证教学设计质量的稳定,就成了原型改进需要讨论的问题。第八章针对第七章的研究结果,引入学习对象研究。学习对象的特性,可以满足演化原型教学设计的改进需要。可重用性是学习对象最重要的性质。而教学设计原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于教学设计质量的问题,通过可重用性的建设,可以解决教学设计质量的不稳定性。第七章和第八章组成第四模块:汉字教学设计结果分析与改进,该模块的研究结果与其它三大模块的原型,共同组成首个汉字教学设计原型。第九章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张大敏[9](2010)在《基于变精度粗糙集的手写体汉字识别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是当前模式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手写体汉字笔划种类繁多、不同人的书写差异较大等因素的存在,特征选取及分类识别仍是手写体汉字识别中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了变精度粗糙集理论相关概念方法与手写体汉字识别之间的关系,将手写体汉字图像的特征属性作为条件属性,汉字样本的真实属性作为决策属性,构建出了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决策信息系统。尝试采用变精度粗糙集理论中的特征约简和模型推理方法来研究解决手写体汉字的特征选取和分类识别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决策信息系统的构建。从粗糙集理论的广义信息系统角度出发,将多种手写体汉字特征融合成一组多维手写体汉字特征向量作为条件属性,将汉字样本真实性先验知识作为决策属性,构建出一种手写体汉字识别决策信息系统。2.手写体汉字的特征属性约简。基于变精度粗糙集模型,给出了近似依赖度和互信息增量两种手写体汉字特征属性重要度的定义,设计出了手写体汉字特征属性的近似约简算法,能有效地对手写体汉字冗余特征属性进行约简。3.手写体汉字的容错识别。针对手写体汉字识别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规则置信度的规则融合识别方法,给出了三种不同情况下的手写体汉字识别策略,提高了推理决策规则的泛化能力,减少了汉字的拒识率。4.手写体汉字识别实验。选取SCUT-IRAC手写体汉字图像数据库中25类共1000个手写体汉字图像样本,对文章研究的基于变精度粗糙集的手写体汉字识别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高雅静[10](2010)在《基于模糊笔画方向特征的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系统》文中研究表明汉字识别是用计算机自动辨识印刷在纸上或人写在纸上的汉字,它属于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的范畴。汉字识别涉及到模式识别、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形式语言与自动机、模糊数学、组合数学、信息论、中文信息处理等学科,也涉及到语言文字学、心理学、仿生学等,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本文首先对汉字图像的预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对样本图像的二值化、归一化、平滑去噪、字符切分、汉字细化处理等。模糊数学为解决计算机的精确运算与人脑思维具有模糊性这一矛盾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在特征提取方面,本文引入了模糊数学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笔画方向特征的提取方法,解决了因手写体笔画随意性而使得提取的子笔画不稳定的问题;并通过对字符点阵图像的模糊划分,克服笔画的位置对特征提取的影响。计算字符边缘点“横”、“竖”、“撇”、“捺”的模糊笔画属性特征,并将其与模糊网格相结合,生成模糊笔画统计特征。在分类器设计中,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的特征及在手写体汉字识别中的应用及人工神经网络的BP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神经元数目选取、BP算法参数确定等问题。探讨了BP神经网络在MATLAB环境下的实现,并给出了BP神经网络分类器建立、训练和仿真的实现方法。本文采集了十一个常用大写汉字“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作为样本,并对样本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模糊笔画特征提取方法解决了在抽取子笔画时的不稳定性问题。
二、利用语言知识的汉字识别分类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语言知识的汉字识别分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朝鲜族儿童正字法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假设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多层次交互激活模型 |
2.2 多层次格式塔双向加工模型 |
2.3 语言迁移理论 |
2.4 支架式教学模式 |
第三章 正字法意识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1: 朝鲜族儿童汉字笔画水平上正字法意识及其发展 |
3.2 实验2: 朝鲜族儿童汉字结构类型水平上正字法意识及其发展 |
3.3 实验3: 朝鲜族儿童汉字部件和部件位置水平上正字法意识及其发展 |
第四章 总分析与讨论 |
4.1 朝鲜族儿童汉字笔画水平上正字法意识发展的分析 |
4.2 朝鲜族儿童汉字结构类型水平上正字法意识发展的分析 |
4.3 朝鲜族儿童汉字部件和部件位置水平上正字法意识发展的分析 |
4.4 关于朝鲜族儿童正字法意识整体发展趋势的分析 |
4.5 朝鲜族儿童正字法意识对汉字识别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正字法意识笔画实验调查问卷 |
附录C 正字法意识结构实验调查问卷 |
附录D 正字法意识部件实验调查问卷 |
附录E 幼儿园中班实验材料 |
附录F 幼儿园大班实验材料 |
附录G 小学一年级实验材料 |
附录H 小学三年级实验材料 |
附录I 小学五年级实验材料 |
(2)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课堂活动: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重点与难点 |
二、偏离预设: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实践困境 |
三、活动理论: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重构视角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一、活动理论 |
二、学习活动 |
三、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活动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二、活动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三、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根据活动结构设计论文研究思路 |
二、通过案例分析解读教学设计原理 |
三、使用比较研究凸显理论应用价值 |
第二章 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理念 |
第一节 拓展性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指向 |
一、为汉语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而设计 |
二、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创造性转化而设计 |
三、为汉语学习活动的形成和演化而设计 |
第二节 活动系统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 |
一、从布置交际任务到建构活动客体 |
二、从个体语言学习到共同体语言学习 |
三、从采取教学措施到提供中介工具 |
第三节 文化情境作为教学设计的改进依据 |
一、语言学习的文化情境 |
二、汉语学习情境的文化异质性 |
三、教学设计改进的文化情境理据 |
第三章 汉语学习活动的客体设计 |
第一节 促进语言能力可持续性发展的活动客体 |
一、基于“行为表现区”的客体设计理念 |
二、从模糊到具体的客体形成过程 |
三、在改造中不断演进的客体转化过程 |
第二节 与外国人学习动机相整合的活动客体 |
一、从课程标准到语言需求 |
二、从教材话题到交际话题 |
三、从课堂空间到现实语境 |
第三节 在言语交际中横向拓展的活动客体 |
一、横向拓展的知识学习机制 |
二、汉语知识横向拓展的路径 |
三、汉语知识横向拓展的边界 |
第四章 汉语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 |
第一节 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认识学习共同体 |
一、生产方式变革与学习主体的演化 |
二、多元化的外国学生与汉语教师 |
三、“菌根式”的汉语学习共同体 |
第二节 在“共同构造”的过程中建构学习共同体 |
一、在跨文化交际中建构“共享客体” |
二、以多重合作模式跨越文化障碍 |
三、以“拓展性互动设计”彰显学生的主体性 |
第三节 在“跨越边界”的过程中发展学习共同体 |
一、根据文化情境调整合作模式 |
二、借助话语分析重构合作框架 |
三、利用社会交往吸纳外部成员 |
第五章 汉语学习活动的中介工具设计 |
第一节 汉语学习活动中介工具的设计理念 |
一、“双重刺激法”的学习机制 |
二、“形成性干预”的使用原则 |
三、从中介语向中介工具的转化 |
第二节 汉语学习活动中介工具的主要来源 |
一、承载汉语知识的语言文本 |
二、源于言语交际的个体经验 |
三、历史演进中的各类模型 |
第三节 汉语学习活动中介工具的使用方式 |
一、用“镜像材料”认识语言问题 |
二、用多维模型分析语言问题 |
三、用系列工具解决语言问题 |
第六章 汉语学习活动的推进过程 |
第一节 汉语学习活动的循环机制 |
一、拓展性学习的外显行动 |
二、拓展性学习的理想循环 |
三、汉语学习活动的循环过程 |
第二节 以矛盾关系推动汉语学习活动的转化 |
一、认识矛盾:从学习障碍到学习动力 |
二、分析矛盾:汉语学习活动系统中的关系层级 |
三、利用矛盾:推动汉语学习活动的转化 |
第三节 以活动网络促进语言能力的融合 |
一、从个体间到系统间的“共享客体” |
二、从单项语言能力到综合语言能力 |
三、汉语学习活动网络的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参照表 |
附录二 :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案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尼日利亚大学生汉字教学模式建构 ——基于OKO孔子课堂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对外汉字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尼日利亚汉语教学研究综述 |
第三章 模式构建的现实基础 |
第一节 教学对象特点分析 |
第二节 教学支持系统分析 |
第三节 汉字学习及汉字课相关访谈 |
第四章 模式构建的实验基础 |
第一节 教学实验设计 |
第二节 课前调查与课后反馈 |
第三节 集中识字课及诊断测试分析 |
第四节 教学实验总结与反思 |
第五章 教学模式结构与评价 |
第一节 教学模式总体框架 |
第二节 阶段1:分散教学 |
第三节 阶段2:集中识字,认写分流 |
第四节 阶段3:集中识字,认写合流 |
第五节 教学模式评价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泰国中学生汉字构形意识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目的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汉字构形理论研究 |
1.2.2 汉字构形特点研究 |
1.2.3 汉字构形与习得研究 |
1.2.4 汉字构形意识的实验研究 |
1.3 本文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阅读法 |
1.4.2 实验法 |
1.4.3 统计分析法 |
第二章 汉字构形意识测试及结果分析 |
2.1 理论依据 |
2.1.1 语言学理论基础 |
2.1.2 认知心理学理论基础 |
2.2 汉字构形意识基本内容 |
2.2.1 概念 |
2.2.2 研究内容 |
2.3 汉字构形意识测试 |
2.3.1 测试对象 |
2.3.2 测试材料 |
2.3.3 试题设计 |
2.3.4 设计意图 |
2.3.5 测试过程 |
2.4 测试结果分年级分析 |
2.4.1 数据分析方法及目的 |
2.4.2 汉字识别任务构形意识分析 |
2.4.3 汉字书写任务构形意识分析 |
2.4.4 汉字构形意识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
第三章 影响汉字构形意识发展的因素 |
3.1 学习时长 |
3.2 学习能力 |
第四章 影响汉字教学的因素 |
4.1 汉字本身的复杂性 |
4.2 语言学习环境 |
4.2.1 社会环境 |
4.2.2 学校环境 |
4.2.3 课堂环境 |
4.3 影响汉字教学的个体因素 |
4.3.1 学习动机 |
4.3.2 学习态度 |
4.3.3 语言学能 |
第五章 汉字课堂教学策略 |
5.1 合理安排汉字课堂教学步骤 |
5.1.1 生字教学的教学步骤 |
5.1.2 汉字复习的教学过程 |
5.2 科学掌控课堂汉字信息输入 |
5.2.1 借助合理的教学手段帮助理解 |
5.2.2 掌握合适的信息输入量 |
5.3 适度运用课堂教学活动 |
5.3.1 培养部件结构意识与部件位置意识 |
5.3.2 培养部件意识 |
5.3.3 培养汉字布局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测试题 |
附录2 汉字识别任务检测结果 |
附录3 汉字书写任务检测结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聋人高、低阅读水平者汉字识别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二章 聋人阅读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节 阅读的认知神经机制概述 |
一、字形加工的相关脑区 |
二、字音加工的相关脑区 |
三、语义加工的相关脑区 |
四、汉字阅读的特殊脑区 |
第二节 听人阅读水平的个体差异及其神经机制 |
一、高、低阅读水平听人阅读网络的差异 |
二、低阅读水平听人阅读网络的功能障碍 |
第三节 聋人阅读水平的个体差异及其神经机制差异 |
一、影响聋人阅读水平的主要因素 |
二、高低水平聋人阅读者的神经机制差异 |
第四节 前人研究的局限性与本文研究目标 |
第三章 聋人高、低阅读水平者汉字识别fMRI研究 |
第一节 实验目的 |
第二节 实验设计 |
一、被试 |
二、刺激材料及任务 |
三、实验流程 |
第三节 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第一节 高阅读水平聋人被试和听人对照组的实验结果 |
一、行为学数据 |
二、脑成像数据 |
第二节 高、低阅读水平两组聋人被试的实验结果 |
一、行为学数据 |
二、脑成像数据 |
第五章 综合讨论 |
第一节 高水平聋人和听人汉字识别过程的脑机制差异 |
一、听人汉字识别过程中的字形、字音、字义加工 |
二、听人阅读者汉字识别过程与高阅读水平聋人被试的对比 |
第二节 高、低阅读水平聋人汉字识别神经机制上的差异 |
一、字形加工 |
二、字义加工 |
三、字音加工 |
第三节 聋人阅读者汉字识别神经机制与阅读水平的关系 |
一、聋人阅读水平与字形加工中脑激活之间的相关分析 |
二、聋人阅读水平与语音加工中脑激活之间的相关分析 |
三、聋人阅读水平与语义加工中脑激活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义符研究20年:理论探讨、实验证据和加工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语言学的义符研究 |
1.1 义符的种类和表意性 |
1.2 义符的表义度 |
1.3 义符的构字频度 |
2 认知心理学的义符研究 |
2.1 义符影响形声字的词汇识别 |
2.2 义符影响形声字的语义提取 |
2.3 义符影响形声字的语法分类 |
2.4 义符影响汉字形声字的知觉 |
2.5 义符的家族效应 |
2.5.1 词汇识别中的义符家族效应 |
2.5.2 语义决定中的义符家族效应 |
3 义符参与形声字加工的模型 |
3.1 汉字认知加工的“两个网络系统模型” |
3.2 汉字词与图片命名与分类的综合模型 |
3.3 义符在词汇通达中表征和加工的模型 |
3.4 义符的家族大小和一致性影响形声字加工 的调节模型 |
4 研究展望 |
(7)联机手写维吾尔文字母与单词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维吾尔文字识别的研究意义 |
1.3 文字识别研究范围与本文定位 |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贡献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2 联机手写文字识别概述 |
2.1 联机手写识别及其过程 |
2.2 联机手写识别基本原理及特点 |
2.3 联机手写识别的发展与现状 |
2.4 联机手写识别主要方法 |
2.4.1 基于结构的识别方法 |
2.4.2 基于统计的识别方法 |
2.4.3 结构和统计相结合的识别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维吾尔文字及其识别研究现状 |
3.1 引言 |
3.2 维吾尔文字母集 |
3.3 维吾尔文字母的基本特点 |
3.4 维吾尔文单词的结构特征 |
3.5 维吾尔文字识别的技术难点 |
3.6 维吾尔文字识别的研究现状 |
3.7 本章小结 |
4 联机手写维吾尔语字母和单词数据库的建设 |
4.1 引言 |
4.2 数字化仪 |
4.3 书写者的选择及书写要求 |
4.4 数据采集的板式设计 |
4.5 样本存储格式与收集 |
4.6 本章小结 |
5 联机手写维吾尔文字母识别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字符识别的基本步骤 |
5.3 联机手写维吾尔文字母识别对比研究 |
5.3.1 字母识别框架 |
5.3.2 归一化方法的比较 |
5.3.2.1 归一化方法 |
5.3.2.2 实验结果 |
5.3.3 基于改进的NCFE特征的字母识别 |
5.3.3.1 改进的归一化组合特征提取NCFE |
5.3.3.2 实验结果 |
5.3.4 分类器的比较 |
5.3.4.1 修正二次判别函数 |
5.3.4.2 辨别学习二次判别函数 |
5.3.4.3 学习矢量量化 |
5.3.4.4 支持向量机 |
5.3.4.5 实验结果 |
5.4 基于DTW的联机手写维吾尔文字母识别 |
5.4.1 线性与非线性归一化 |
5.4.2 特征提取方法 |
5.4.3 基于最小生成树(MST)的动态聚类方法 |
5.4.4 动态时间弯折(DTW)匹配识别方法 |
5.4.5 实验结果 |
5.5 基于多分类器集成的维吾尔文手写字母识别 |
5.5.1 独立分量分类器的构造 |
5.5.2 多分类器的VOTING集成策略 |
5.5.3 实验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联机手写维吾尔文单词的分割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切分技术概述 |
6.3 切分的评价准则 |
6.4 联机维吾尔文单词过切分方法 |
6.4.1 过切分算法 |
6.4.2 实验结果 |
6.4.2.1 实验数据 |
6.4.2.2 实验结果 |
6.5 基于动态规划的联机维吾尔文单词的分割方法 |
6.5.1 切分框架 |
6.5.2 单字母识别信息和切分块的几何信息 |
6.5.3 基于动态规划的路径搜索 |
6.5.4 实验结果 |
6.6 基于多步分割的联机维吾尔文单词切分方法 |
6.6.1 维吾尔文连体段统计 |
6.6.2 单词分割成连体段 |
6.6.2.1 连体段分割算法 |
6.6.2.2 实验结果 |
6.6.2.3 连体段错误切分分析 |
6.6.3 连体段切分成字母 |
6.6.3.1 字母切分算法 |
6.6.3.2 切分结果实例 |
6.7 本章小结 |
7 集成切分与识别的联机手写维吾尔文单词识别 |
7.1 引言 |
7.2 单词(字符串)识别方法分类 |
7.2.1 基于整词的识别方法 |
7.2.2 基于切分的识别方法 |
7.2.2.1 先切分后识别的方法 |
7.2.2.2 集成分割与识别的方法 |
7.3 基于词典驱动的识别系统框架 |
7.4 集成切分与识别的维吾尔文单词识别 |
7.4.1 预处理技术 |
7.4.2 构造切分候选网格 |
7.4.3 单字母识别器 |
7.4.4 几何信息模型 |
7.4.5 路径匹配过程 |
7.4.5.1 问题描述 |
7.4.5.2 基于动态规划的路径匹配 |
7.4.6 置信度转换 |
7.4.7 实验结果与分析 |
7.4.7.1 维吾尔语词典的设计 |
7.4.7.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8)基于演化原型框架的汉字教学设计及其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论述 |
1.2 文献综述 |
1.3 小结 |
第二章 汉字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
2.1 汉字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研究 |
2.2 学习理论连续谱研究 |
2.3 语言学习阶段与学习理论连续谱的对应关系分析 |
2.4 汉字教学设计的多媒体设计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教学设计视角下的汉字特征 |
3.1 教学设计视角下的汉字特征研究 |
3.2 汉字形、音、义特征加工机制研究 |
3.3 基于特征研究的字形教学设计分析 |
3.4 基于特征研究的字音教学设计分析 |
3.5 基于特征研究的字义教学设计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汉字教学设计前端分析 |
4.1 汉字教学设计前端分析研究 |
4.2 汉字教学设计需求分析 |
4.3 汉字教学设计内容分析 |
4.4 汉字教学设计学习者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汉字教学预成设计 |
5.1 汉字教学预成设计研究 |
5.2 汉字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设计分析 |
5.3 汉字教学设计材料开发分析 |
5.4 其它预成设计因素分析 |
5.5 汉字教学设计各级模型构建 |
5.6 小结 |
第六章 汉字教学生成设计及运行实验设计 |
6.1 汉字教学生成设计 |
6.2 一级汉字教学生成设计 |
6.3 二级汉字教学生成设计 |
6.4 三级汉字教学生成设计 |
6.5 四级汉字教学生成设计 |
6.6 五级汉字教学生成设计 |
6.7 汉字教学设计运行实验设计思路 |
6.8 运行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分析 |
6.9 不相等对照组准实验设计分析 |
6.10 单组时间序列准实验设计分析 |
6.11 生成设计运行实验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2 小结 |
第七章 汉字教学设计运行实验结果分析 |
7.1 不相等对照组准实验结果分析 |
7.2 一级汉字教学设计准实验结果分析 |
7.3 二级汉字教学设计准实验结果分析 |
7.4 三级汉字教学设计准实验结果分析 |
7.5 四级汉字教学设计准实验结果分析 |
7.6 五级汉字教学设计准实验结果分析 |
7.7 教学设计质量与效果分析 |
7.8 时间序列准实验结果分析思路 |
7.9 D组时间序列准实验结果分析 |
7.10 E组时间序列准实验结果分析 |
7.11 小结 |
第八章 汉字教学设计的原型改进 |
8.1 原型改进总体思路 |
8.2 基于学习对象的汉字教学设计分析 |
8.3 汉字教学设计的粒度优化范围分析 |
8.4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基于演化原型框架的汉字教学设计概要 |
9.2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主要贡献 |
9.3 研究中的不足与今后改进的方向 |
附录 |
附录1 汉字教学设计各级内容索引表 |
附录2 部分问题设计选例 |
附录3 文中所示测试代码 |
附录4 不相等对照组准实验实施时间记录 |
附录5 汉字测试样例一 |
附录6 时间序列准实验实施时间记录 |
附录7 汉字测试样例二 |
附录8 不相等对照组准实验数据 |
附录9 教学设计评价指标 |
附录10 教学设计评分数据 |
附录11 时间序列准实验数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基于变精度粗糙集的手写体汉字识别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手写体汉字识别概述 |
1.1.1 手写体汉字识别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
1.1.2 手写体汉字识别的流程步骤 |
1.1.3 手写体汉字的特点及其识别方法分析 |
1.1.4 当前的研究热点 |
1.2 粗糙集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图像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基于变精度粗糙集理论的手写体汉字识别决策信息系统 |
2.1 变精度粗糙集理论概述 |
2.1.1 标准粗糙集理论的基本概念 |
2.1.2 变精度粗糙集理论的基本概念 |
2.2 手写体汉字识别决策信息系统构建 |
第三章 手写体汉字图像的特征提取 |
3.1 手写体汉字图像的预处理 |
3.2 手写体汉字的特征提取方法 |
3.2.1 基于结构的特征提取方法 |
3.2.2 基于统计的特征提取方法 |
3.2.3 基于结构和统计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 |
3.2.4 手写体汉字的多特征融合 |
第四章 手写体汉字的特征属性约简 |
4.1 手写体汉字特征属性重要度的定义 |
4.1.1 基于近似依赖度的属性重要度定义 |
4.1.2 基于互信息增量的属性重要度定义 |
4.2 手写体汉字特征属性约简 |
4.2.1 手写体汉字特征属性核的求取 |
4.2.2 基于启发式信息的特征属性约简算法 |
第五章 手写体汉字的容错识别 |
5.1 手写体汉字识别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
5.2 多条规则完全匹配时的识别策略 |
5.3 没有规则完全匹配时的识别策略 |
5.4 基于变精度粗糙集的手写体汉字识别流程 |
第六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
6.1 手写体汉字图像的特征提取实验 |
6.2 手写体汉字的特征约简实验 |
6.3 手写体汉字的识别实验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手写体汉字图像实验样本 |
附录二 手写体汉字识别决策信息表 |
附录三 约简后的手写体汉字识别决策信息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基于模糊笔画方向特征的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手写体识别的意义及研究背景 |
1.2 手写体识别的发展概况 |
1.3 手写体汉字识别的问题与困难 |
1.4 本文的结构 |
第二章 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概述 |
2.1 汉字的输入 |
2.2 预处理 |
2.2.1 二值化 |
2.2.2 平滑 |
2.2.3 汉字切分 |
2.2.4 规范化 |
2.2.5 细化 |
2.3 特征提取 |
2.4 分类识别 |
2.5 后处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模糊笔画方向特征提取 |
3.1 特征提取的方法 |
3.2 手写体汉字笔划的定义及特征分析 |
3.3 手写体汉字的子笔划及其提取 |
3.3.1 手汉体汉字像素点的方向代码 |
3.3.2 子笔划的提取 |
3.3.3 子笔划分割提取的改进 |
3.4 模糊子笔划及其提取 |
3.4.1 模糊像素点的方向代码及提取 |
3.4.2 模糊笔划提取的改进 |
3.5 基于模糊笔画方向的统计特征 |
3.5.1 模糊网格 |
3.5.2 模糊笔画边缘点的方向属性特征 |
3.5.3 字符的模糊笔画属性特征 |
3.5.4 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工神经网络在汉字识别中的应用 |
4.1 人工神经网络 |
4.1.1 人工神经网络特征 |
4.1.2 在手写体汉字识别中的应用 |
4.2 BP神经网络 |
4.2.1 BP神经网络原理 |
4.2.2 BP网络算法的实现 |
4.2.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机构设计 |
4.2.4 BP神经网络的学习与训练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系统方案设计 |
5.1 系统的组成及识别步骤 |
5.2 数据库设计 |
5.3 前台图像处理模块分析 |
5.3.1 前台图像处理程序功能图 |
5.3.2 汉字识别模块分析 |
5.4 识别实验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利用语言知识的汉字识别分类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朝鲜族儿童正字法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D]. 王晓雯. 延边大学, 2020(06)
- [2]基于活动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研究[D]. 高若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尼日利亚大学生汉字教学模式建构 ——基于OKO孔子课堂教学实践[D]. 李笑笑. 厦门大学, 2019(08)
- [4]泰国中学生汉字构形意识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D]. 朱雯. 山西大学, 2019(01)
- [5]聋人高、低阅读水平者汉字识别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D]. 邬梦珂. 江苏师范大学, 2018
- [6]义符研究20年:理论探讨、实验证据和加工模型[J]. 张积家,王娟,陈新葵.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3)
- [7]联机手写维吾尔文字母与单词识别研究[D]. 玛依热·依布拉音. 武汉大学, 2013(06)
- [8]基于演化原型框架的汉字教学设计及其效果研究[D]. 陈璐.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4)
- [9]基于变精度粗糙集的手写体汉字识别方法的研究[D]. 张大敏.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4)
- [10]基于模糊笔画方向特征的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系统[D]. 高雅静. 天津师范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