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湿热条件下多孔吸湿体吸湿性能的实验研究

周期性湿热条件下多孔吸湿体吸湿性能的实验研究

一、周期性热湿作用下多孔吸湿体吸解湿性能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狄永浩,郑水林,李春全,孙志明,张欣超[1](2021)在《红辉沸石的孔结构调控及其调湿性能》文中研究表明采用酸浸、碱浸及碱浸-水热联合工艺对红辉沸石进行孔结构调控,并对处理前后样品的孔结构特性、成份组成、微观形貌及调湿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酸浸有利于增加红辉沸石中微孔及2~10 nm的小尺寸介孔数量,而碱浸有利于增加红辉沸石中2~50nm的介孔数量;碱浸-水热联合工艺可实现以较低碱浓度对红辉沸石孔结构调控;微孔的增加有利于提升红辉沸石的吸湿性能,而10~50 nm中大尺寸介孔及大孔的增加有利于提升红辉沸石的放湿性能;在相对湿度33%~75%的环境下,碱浸样品的吸放湿均衡性优于酸浸样品,经3.0 mol/L盐酸酸浸、5.0 mol/L氢氧化钠碱浸、0.6 mol/L氢氧化钠水热碱浸后样品的12 h调湿量分别可达4.44%、5.41%、3.72%,相比未处理红辉沸石分别增加4.62倍、5.84倍、3.71倍。

胡景波[2](2021)在《建筑调湿材料湿缓冲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和人员热舒适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对建筑能耗和围护结构寿命有着重要影响。与传统消耗大量能源的主动调湿方式不同,建筑调湿材料可利用其本身的多孔结构对周围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附以降低室内湿度峰值出现的频率和大小,缓解室内湿度波动,是一种被动式的湿度调节方式。然而目前关于调湿材料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材料吸湿量,对于材料整个吸放湿过程关注不够,并且对于调湿材料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仍缺乏足够研究。本文选取硅藻土、海泡石、坡缕石、生物质纤维作为调湿基材,石膏为胶结材料制作出调湿材料试件,并参考Nordtest方案实测了调湿材料在不同湿度区间内的吸放湿过程中材料质量变化和实际湿缓冲值。根据材料的湿容和蒸汽渗透系数的大小,将调湿材料分为A、B、C三类,接着通过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材料厚度、湿边界条件和表面传质系数对于不同种类材料调湿性能的影响。随后通过随机生成法构造了不同多孔介质微观拓扑结构,并基于Fick定律,分析了水蒸气在不同孔隙率以及不同孔隙结构的多孔介质中的扩散规律。结果表明,本文所选用的四种调湿材料都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的多孔性结构。在Nordtest方案规定的相对湿度区间内(33%-75%),坡缕石和生物质纤维样品的实际湿缓冲能力达到了Nordtest方案中对材料调湿性能等级划分中的“良好”级别,海泡石和硅藻土则分别达到了“中等”和“有限”级别;在高湿区间(75%-97%)内,四种材料的调湿性能都有明显增加。A类材料汽阻因子较大、湿容较小,当厚度仅为2mm~5mm左右时,其调湿能力基本就达到最大;B类材料汽阻因子较小、湿容较小,需要在20mm~30mm厚度之间才能使材料达到最大调湿能力;C类材料由于湿阻小、湿容大的特点,其调湿能力较大,并且达到最大调湿能力所需厚度比B类材料小。在不同的湿边界条件下,同一材料的吸放湿量存在显着差异,仅用某一特定环境下测得的湿缓冲值去评价材料实际应用中调湿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表面传质系数对材料的调湿能力有着明显的影响:表面传质系数在1×10-8kg/(Pa·m2·s)到7.35×10-8kg/(Pa·m2·s)之间对材料的调湿性能影响较大,当表面传质系数大于7.35×10-8kg/(Pa·m2·s)后,随着表面传质系数的增加,材料的调湿性能会有所增加,但变化不明显。对于不同孔结构的多孔介质,孔隙连通性越好,且孔道方向与水蒸气扩散方向一致的多孔介质多孔材料中水蒸气扩散达到稳态所需要的时间越小,并且右侧水蒸气平均浓度越大。

苑绍迪,刘芳,张潇,李子淳[3](2020)在《不同吸湿材料的墙体吸放湿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更好的分析墙体对室内环境的影响,降低能源的消耗,基于此想法研究了空气湿迁移对室内的建筑墙体和室内温度湿度的影响,由于依靠建筑墙体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可以对室内的温湿度进行有效调节,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建筑墙体的特性进行模拟计算,建立以温度和相对湿度为驱动势的建筑墙体热湿空气耦合传递方程(HAM),在模拟中利用有限元法进行耦合求解,利用此方法可以更好的分析建筑墙体对室内环境的不同影响效果。由于墙体具有一定的热湿传递,建筑墙体所应用的不同的吸湿材料会影响室内环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重点研究了三种不同吸湿材料:硅藻土(占总质量5%硅藻土,占总质量95%石膏和水),玉米秆(占总质量3%的玉米秆,占总质量97%的石膏和水),石膏(石膏和水制成,质量比为1:0.65),并对三种墙体的吸湿性能和对室内温湿度的调节能力进行模拟分析。在最终的计算研究中,结果表明,三种材料中硅藻土(5%硅藻土,95%石膏和水)是性能最好的调湿材料。

谢昊岩[4](2020)在《调湿材料湿缓存能力评价及其在辐射空调房间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室内湿度影响着日常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如博物馆、画廊等场所以及纺织、造纸等生产工艺都对空气的湿度有着很高的要求。在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应用调湿材料是一种调控室内湿度、避免壁面处产生结露甚至滋生霉菌现象的被动式手段。调湿材料具有多孔特质,可以吸附水分子,也可以使水分子脱附。依靠自身的吸放湿能力,可使室内相对湿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然而,调湿材料湿缓存性能的动态评价指标MBV数学表达式的推导虽是基于传热理论进行的,由于传热发生在整个材料内部,不仅通过固体骨架传热,而且还通过内部孔道传热,但是湿组分的传递只能在内部孔道中进行,即传湿时的计算的体积应该只有孔的体积,但是推导过程中却取了整个材料所占体积,这就使得MBV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偏差较大。近年来,众多研究者针对模型进行了修正,但大多数都是基于对建模假设的改进来修正的,方法比较局限。因此,本文从材料内部孔结构出发,对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结果显示对于所有材料的MBV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都有了明显的减小,表明了此种修正方法的合理性。最后,还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同时应用调湿材料和辐射空调系统的房间的内部热湿环境进行了研究。基于美国劳伦斯实验室所开展的实验,在TRNSYS中选择了合适的热湿传递数学模型对测试小室进行建模,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10种材料在三种不同类型的工况中的调湿效果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调湿材料之后,室内空气含湿量波动范围明显降低,但在辐射空调温度范围内辐射换热对所研究的各种吸湿材料的整体吸放湿效果影响不大,材料调湿效果减小平均不到10%。同时,结果显示,对于不同湿负荷特点的工况,不同类材料,以及同类但不同种材料的调湿效果都各有不用,因此根据材料的物性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不同种类的材料所适用场合的建议。湿容大的材料在产湿时间长的场合中调湿效果更佳,而渗透阻力小的材料由于对环境变化更加敏感,因此更加适用于湿源强度大,产湿时间短的场合。

邱玉[5](2019)在《新型装配式建筑墙体材料热湿传递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新型装配式建筑墙板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材料热湿耦合传递性能参数的缺乏,墙板性能研究遇到了阻碍。本文对5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墙体材料包括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墙板(GRC板)、纤维水泥墙板(FC板)、陶粒泡沫混凝土墙板及自主研发的一种陶粒泡沫混凝土墙板和轻骨料混凝土墙板,通过理论分析、物理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其热湿耦合传递性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以空气含湿量和温度为驱动势的墙体热湿耦合传递模型,确定了模型求解所需的材料热湿物性参数。2)采用静态法试验研究了5种墙体材料在8种不同的相对湿度下的平衡含湿量,确定了BET公式及Caurie公式是较为合理准确的拟合公式。5种材料的平衡含湿量均随空气相对湿度单调递增,在相对湿度40%100%区间内快速增加。3)采用瞬态法试验研究了5种墙体材料在8种不同含湿量状态下的导热系数,得到了相应的拟合公式。导热系数随材料平衡含湿量单调递增,相对湿度88.6%100%区间内后增幅均变小,趋近于常数。4)采用透湿杯法试验研究了5种墙体材料的水蒸气扩散系数,得到了相应的拟合公式。水蒸气扩散系数均随相对湿度呈幂函数增加,在相对湿度050%区间内,增幅较小,可视为常数;在50%60%区间内,三种混凝土材料仍增幅较小,而两种水泥板材的水蒸气扩散系数已经快速增加;在80%100%区间内,快速增加。5)采用部分浸润法试验研究了5种墙体材料的液态水扩散系数,得到相应的拟合公式。液态水扩散系数随平衡含湿量单调递增,结合等温吸放湿曲线可以发现,在相对湿度070%区间内,变化很小,在70%88.6%区间内,各材料增长速度不同,但是在88.6%100%区间内,均快速增加。6)在前述基础上,对Ⅱ型陶粒泡沫混凝土外挂墙板和轻骨料混凝土夹心保温复合墙板这两种自主研发的新型装配式建筑墙板应用于其适用地区寒冷(B)区的热湿传递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墙板内部温度分布和水蒸气分压力分布,从墙板内部冷静和内表面结露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这两种自主研发墙板均适用于寒冷(B)区。

贾斌广,张大鹏,韩韬,苑绍迪,单宝琦[6](2019)在《基于软件模拟的调湿材料调湿性能对比》文中研究指明建立调湿墙体与室内外空气热湿耦合传递模型,在9:00—17:00室内出现散湿源、散热源的条件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模拟5种调湿墙体(编号为1~5,仅调湿材料不同)的热湿传递,以调湿墙体内壁面湿流密度的绝对值作为评价指标,筛选调湿性能最优的调湿材料。在5种调湿墙体中,调湿墙体4(调湿材料组成为:石膏质量分数75%,陶粒质量分数25%)内壁面湿流密度的绝对值大于其他4种调湿墙体,调湿墙体4采用的调试材料的调湿性能最优。

康文俊[7](2019)在《建筑地面热湿迁移过程对室内湿环境及空调负荷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底层地面常出现湿积累现象,当湿积累严重时可导致地面泛潮、细菌滋生、破坏建筑结构等问题。目前对建筑地面热湿状态的确定大多忽略地面的热湿迁移过程或将地面作为绝湿处理,而建筑底层地面的湿状态是地下湿组分到达地表面及湿空气在地表面凝结的综合作用结果,尤其对于浅层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其建筑地面湿积累现象更为严重,进而影响室内湿环境及空调负荷。因此,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地面热湿交换过程对室内湿环境及空调负荷的影响关系,特别考虑了不同浅层地下水埋深下对其的影响。在整体建筑热湿计算前通过二维土壤热湿传递计算得到地下土壤温度分布,获得了土壤热边界参数,进而计算地面绝湿前后及浅层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对室内湿环境及空调负荷的影响。热湿地区(武汉),考虑传湿后,空调期间地面在水蒸气压力梯度下放湿,潜热交换导致地表面温度降低;若不考虑地面结构湿传递,空调冷负荷预测时将会被高估21.7%,通过地面进入室内的湿量占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总湿量的48.3%,地面湿传递形成的潜热热流使空调的湿负荷大大增加,房间总负荷增大;而干热地区(西安),全天地面结构处于吸湿区,且考虑湿传递后,地表面温度略有升高,对地表面热湿流影响不明显;当考虑地下水时,地下水位埋深越浅,地面上层(水泥砂浆层)的含水量越大,且其对室内地表面温湿度的影响较为明显,以无地下水的工况作为基准,当地下水位埋深5m0.5m时,地面温度降低1.2%6.5%,地面湿度增加2.0%11.4%,地面热流增加5.8倍25.5倍,湿流增加13.7%28.4%。可见,若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对于浅层地表水丰富的热湿地区,在预测房屋冷负荷时将会高估,造成能源浪费,湿负荷预测偏低,造成湿积累现象。针对建筑底层地面湿积累问题,研究了防潮保温地面、架空地面两种地面防潮措施,并通过计算分析了改进后的地面结构对于地面防潮和室内湿环境及能耗控制的积极作用。防潮保温地面的最佳保温层厚度为140mm,较普通混凝土地面,地表面相对湿度降低约18.5%,地面上层(水泥砂浆层)的含水量降低约49.5%,地面潮湿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且地表面湿流在空调运行期间降低约39.0%,大大降低了室内湿负荷;架空层对于地面防潮的效果更为显着,地表面相对湿度降低约23.2%,水泥砂浆层含湿量降低约53.2%,且通过地面的湿流降低约37.9%,但架空地面导致地面结构外边界可与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湿交换,使得地面温湿度与室外气象参数接近,通过地面的得热量大,冷负荷增加。通过以上研究,获得了建筑地面热湿迁移过程对室内湿环境及负荷的影响关系,为准确计算室内环境及负荷提供依据,并研究了地面防潮措施,有效解决了地面湿积累问题。

李玮[8](2017)在《湿迁移对建筑墙体及室内环境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夏季炎热,能源需求量大,准确计算制冷负荷,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对建筑墙体传热过程的研究是建筑采暖空调系统设计的基础,也是建筑能耗分析的依据。建筑墙体利用自身多孔吸放湿特性可有效调节室内的温湿度,降低夏季空调能耗。对建筑墙体内部热湿迁移的精确分析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墙体内部的温度及湿度变化及其对室内参数的影响,有效促进建筑节能。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究了湿迁移对建筑墙体和室内环境的影响。通过对建筑墙体热湿空气耦合传热传质过程的分析,建立了以温度和相对湿度为驱动势的建筑墙体热湿空气耦合传递方程,并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室内环境热湿平衡方程;再以建筑墙体内壁面为桥梁,将建筑墙体模型和室内环境模型整合成为建筑物热湿空气耦合传递模型(HAM模型)。基于本文所建的HAM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建筑墙体及室内环境的热湿耦合传递过程。首先对济南地区夏季典型建筑墙体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研究,分别探讨了普通建筑墙体和含有调湿层的建筑墙体的热湿空气耦合传递过程,结果表明:当室外温度高于建筑墙体温度时,考虑传湿工况下的墙体内部温度上升幅度和上升速率小于不考虑传湿时;相变潜热量占总传热量的比重大;初始条件相同时,建筑墙体内层为调湿层的工况下通过内壁面的湿流密度值是普通建筑材料内层工况的1.12倍,且调湿层吸收的湿分大于普通内层;计算选取的3种调湿材料中,通过硅藻土内层壁面的湿流密度最大,硅藻土的调湿性能最好。然后对含调湿材料的建筑墙体吸放湿特性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室内环境的温湿度因内部热源及湿源影响而出现波动时,利用调湿材料的吸放湿可以减弱室内环境温湿度的变化,室内参数的变化量与调湿材料性能密切相关;随厚度增加,调湿层的调湿能力增强,室内环境的温湿度场因外部扰动的波动明显减弱;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受相同外界条件影响升高时,24小时内考虑建筑墙体内壁面与室内环境的湿迁移时的室内相对湿度值比不考虑湿迁移的低0.05左右、温度值比不考虑湿迁移的高0.07℃左右,湿迁移对室内环境的温湿度的影响不可以忽略。最后搭建了1.6m*1.6m*2m温湿度可控小室,实现室内精确的温湿度控制,在墙体内部不同深度及室内布置测点,并利用高精度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对各测点进行温湿度监测,实验探讨建筑墙体及室内的温湿度变化规律,为数值模拟提供了相应的依据。

胡志波[9](2017)在《硅藻土及复合材料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湿度是评价室内环境舒适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过高或过低的相对湿度对人类的工作和学习均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常用的湿度调节方法是采用空调等机械式调节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不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调湿材料依靠自身的吸放湿性能,根据环境相对湿度的变化自动调节空气中的水分含量,是新型建筑节能环保材料。硅藻土具有质轻、高孔隙率、优良的吸附性能、化学稳定性、低价无毒、储量丰富等优点,是调湿材料的理想原料之一。近十年来,以硅藻土作为原料制备调湿材料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以硅藻土为原料制备硅藻土环保壁材或硅藻泥成为当前环保领域专家和企业研究开发的热点。但是目前对于硅藻土孔结构和表面特性的研究不足,利用硅藻土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的构效关系调控硅藻土调湿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不多。硅藻泥产业中多通过调节原料的种类和用量等配方方法或原料的混合方式提高硅藻泥的调湿性能,针对硅藻土本身孔隙结构和表面特性的调控和开发高效硅藻土复合材料的研究较少,制约了硅藻泥等硅藻环保壁材调湿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所以深入研究硅藻土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以及硅藻土调湿性能与孔结构、表面特性的构效关系,优化硅藻土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制备高效的硅藻土复合调湿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的研究现状和现实需求,本论文以我国主要的优质硅藻土—吉林临江一级硅藻土为原料,以硅藻土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调湿性能以及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的构效关系为研究内容,采用煅烧、碱溶和磨矿3种矿物加工工艺对硅藻土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进行调控,并研究煅烧温度、碱用量和磨矿时间对硅藻土孔结构和表面特性和调湿性能的影响,分析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的关系和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以硅藻土为原料,制备了硅藻土/重质碳酸钙复合调湿材料、硅藻土/白炭黑复合调湿材料和硅藻土/羟基氧化铝复合调湿材料3种新型无机硅藻土复合调湿材料,并研究了材料的制备机理、结构特性和应用性能,结合动力学分析和热力学分析对硅藻土的调湿机理进行了探讨,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硅藻土孔隙结构的调节与孔结构和表面特性的变化规律以临江一级硅藻土为原料,分别在不同的煅烧温度、碱用量和磨矿时间下进行煅烧、碱溶扩孔和机械研磨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XRD)、粒度分析、低温氮吸附、压汞法(MIP)、分形理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Boehm滴定法、热分析(TG-DSC)等检测手段对不同孔结构调节方法处理的硅藻土的晶体组成、粒度分布、比表面积、孔体积、孔径分布、孔隙表面粗糙度和孔结构不均匀性、表面形貌、内部孔道结构、表面基团、表面羟基密度等孔结构和表面特性进行了表征,采用BET理论分析了硅藻土的比表面积和介孔孔体积;采用t-plot法基于de Boer模型分析了硅藻土的微孔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采用BJH模型和DFT模型基于等温吸附曲线分析了硅藻土的比表面积和介孔孔体积随孔径的变化规律;基于Washburn方程采用压汞法分析了硅藻土的大孔孔体积的孔径分布;基于氮吸附原理,采用FHH分形模型对等温吸附数据进行分段拟合,分析硅藻土的表面分形维数和介孔体积分形维数,定量评价硅藻土的孔隙表面粗糙度和介孔结构不均匀性;基于压汞法测试结果,采用Menger海绵模型和热力学关系模型分析经煅烧、碱溶和磨矿处理的硅藻土大孔孔隙的分形维数,定量表征大孔孔隙的不均匀性。结果表明:硅藻土的多孔结构是由介孔和大孔组成的三维孔隙结构,硅藻土中基本上不含有微孔结构,经碱溶表面刻蚀可以产生一定量的微孔孔隙,硅藻土结构内部存在一定量的盲孔,可经机械研磨作用打开,硅藻土中大孔所占的比例大于介孔孔隙的比例。硅藻土的介孔受煅烧处理影响较大,碱溶可以同时调控介孔和大孔孔隙,大孔孔隙较介孔孔隙易经机械研磨而破坏。硅藻土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表面分形维数和体积分形维数可用于表征硅藻土的表面粗糙度和孔隙结构的不均匀性。采用FHH模型和热力学关系模型可以较好地分析磨硅藻土介孔和大孔结构的分形维数。热力学关系模型对大孔孔隙分形特征的拟合效果优于Menger海绵模型。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硅藻土的比表面积和介孔体积呈下降趋势,大孔比例增加。硅藻土的表面分形维数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孔隙表面粗糙度降低,表面趋向光滑;在煅烧温度低于800℃时,介孔孔体积分形维数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介孔结构不均匀性降低,煅烧温度超过800℃时,介孔结构的变形,介孔体积分形维数反而增大,介孔结构变复杂。在煅烧温度高于600℃时,大孔孔隙的分形维数降低,高温煅烧下硅藻土的大孔表面的粗糙度和不均匀性降低。硅藻土表面羟基发生缩合,表面羟基数量较少,表面活性位点减少,表面羟基密度在800℃时达到最小值2.117个/nm2。随着碱用量的增加,比表面积和介孔体积先减小后增大,硅藻土的表面分形维数、介孔孔体积分形维数和大孔孔隙的分形维数整体上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大,孔隙表面粗糙度和不均匀性先减小后增大。硅藻土表面羟基密度先增大后减小,与碱溶硅藻土的比表面积的变化规律负相关。随着磨矿时间的延长,比表面积和介孔孔体积随研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大孔孔隙的比例逐渐减小,硅藻土的表面分形维数和介孔孔体积分形维数随磨矿时间的延长变化幅度较小,与硅藻土在研磨过程表面粗糙度和介孔孔隙结构受机械研磨作用影响较小有关。大孔孔隙的分形维数逐渐增大,机械研磨使得硅藻土的大孔表面的粗糙度和不均匀性增加。硅藻土表面羟基密度先增大后减小。(2)硅藻土孔隙结构的调节对硅藻土调湿性能的影响在不同的温湿度环境下对煅烧、碱溶和磨矿处理的硅藻土进行72h的吸放湿实验,结果表明硅藻土在不同温湿度下的调湿性能随着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或相对湿度差值)的增大而增强,硅藻土的放湿量与其吸湿量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均呈正相关关系,硅藻土吸湿性能的高低决定了其放湿性能的强弱。硅藻土的调湿性能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煅烧温度达到1000℃时,硅藻土的调湿性能下降显着。硅藻土的调湿性能随着碱用量的增加而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硅藻土的调湿性能随着磨矿时间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规律,本研究磨矿实验条件下,磨矿时间为90min时,硅藻土的调湿性能最大。(3)硅藻土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硅藻土调湿性能的构效关系硅藻土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对硅藻土的调湿性能有显着影响,硅藻土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的构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硅藻土的比表面积、介孔孔体积、大孔体积所占的比例、表面粗糙度、孔结构的不均匀性和表面羟基数量是决定硅藻土调湿性能的重要因素。硅藻土的调湿性能与比表面积、介孔孔体积、表面粗糙度、孔结构的不均匀性和表面羟基数量正相关,与大孔孔体积所占的比例负相关。介孔对硅藻土调湿性能的影响大于大孔,介孔对比表面积的影响大于大孔,介孔结构较大孔可以在较低的外界蒸汽压下发生毛细管凝聚,显着提高硅藻土的湿容量。大孔结构在调湿过程中主要充当水蒸气分子扩散的通道,并作为水蒸气分子吸附和储存的空间。硅藻土孔隙表面存在大量的羟基基团,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羟基基团通过与水蒸气分子形成氢键作用提高硅藻土的吸湿量;硅藻土及其复合调湿材料的孔隙比表面积和孔隙表面粗糙度以及孔结构分布的不均匀性影响羟基基团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而改变硅藻土及其复合材料的调湿性能。(4)硅藻土复合调湿材料的制备与调湿性能以硅藻土和重质碳酸钙为原料,采用均混焙烧法制备了硅藻土/重质碳酸钙复合调湿材料(DE/GCC),以硅藻土、氢氧化钠和硫酸为原料,采用部分碱溶-酸析法制备了硅藻土/白炭黑复合调湿材料(DE/S)。以硅藻土、氢氧化钠和结晶氯化铝为原料,采用水解沉淀-水热成型法制备了硅藻土/羟基氧化铝复合调湿材料(DE/A)。采用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粒度分析、低温氮吸附、压汞法(MIP)、分形理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分析(ED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Boehm滴定法、热分析(TG-DSC)、接触角等检测手段对硅藻土复合调湿材料的制备机理、孔结构和表面特性进行了表征,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下测试了复合调湿材料的调湿性能,并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循环利用性能,结果表明:(1)重钙在750℃下分解生成氧化钙,部分氧化钙与硅藻土的二氧化硅在高温下生成硅酸钙,部分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氢氧化钙,使得硅藻土表面具有较大的表面羟基密度和表面酸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DE/GCC的比表面积、介孔体积、表面粗糙度和介孔孔隙的不均匀性较DE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DE/GCC的吸湿能力较DE增强,放湿性能低于DE,有一定的循环吸放湿能力,放湿量明显弱于吸湿量,DE/GCC吸湿性能的改善得益于表面羟基含量和表面能的增加,孔隙结构的恶化不利于DE/GCC综合调湿性能的提高,需要进一步优化孔结构。(2)部分硅藻土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备白炭黑的前驱体硅酸钠,再经硫酸酸析陈化生成白炭黑,未碱溶的硅藻土作为白炭黑的载体和复合材料的骨架结构。白炭黑颗粒包覆在硅藻土表面,并均匀分散在硅藻土大孔孔隙中。DE/S的比表面积和介孔体积较DE有明显提高,含有一定量的微孔结构,大孔比例减少;表面粗糙度增大、孔隙不均匀性增强,表面羟基数量增大,表面能增强。DE/S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98%和33%下的72h吸附量和72h脱附量分别为32.042%和24.944%,吸放湿量提高到DE的47倍以上,具有良好的调湿性能;在216h循环吸放湿过程中,3个周期内的放湿量均达到吸湿量的75%以上,具有良好的循环调湿性能。(3)硅藻土的多孔结构作为羟基氧化铝制备的微反应器和载体,水热过程控制羟基氧化铝的晶型和形貌。制备的羟基氧化铝为针状结构,均匀包覆在硅藻土的孔隙表面,羟基氧化铝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介孔结构,增加了硅藻土介孔孔隙的不均匀性。DE/A表面具有丰富的硅羟基和铝羟基,增加了硅藻土表面的活性吸附位点和表面能。DE/A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98%和33%下的72h吸附量和72h脱附量分别达到29.127%和23.090%,吸放湿量较DE提高了47倍以上,在216h循环吸放湿过程中,3个周期内的放湿量均达到吸湿量的75%以上,具有良好的循环调湿性能。(5)硅藻土及其复合调湿材料动力学、热力学分析和调湿机理采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对DE、DE/S和DE/A在不同温湿度下吸放湿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利用多孔介质的热力学原理,应用热力学理论建立DE、DE/S和DE/A对水蒸气吸附的热力学参数,根据克劳修斯-克拉佩龙(Clausius-Claperon)方程计算分析了硅藻土及其复合材料的等温吸附热。结果表明:硅藻土及其复合调湿材料(DE、DE/S和DE/A)的吸放湿过程复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适合于DE及其复合调湿材料材料(DE/S和DE/A)的吸湿过程,特别是高湿度环境下的吸湿动力学分析,而硅藻土及其复合调湿材料的放湿过程不符合颗粒内扩散模型。准二级动力学可以较好地反映硅藻土及其复合调湿材料的吸放湿动力学机制。DE、DE/S和DE/A的等温吸湿是典型的可冷凝蒸汽在孔隙物质中的S型曲线物理吸附。硅藻土及其复合材料的等温吸附热大于0,硅藻土及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吸湿过程为吸热,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吸湿,主要的吸附作用力为氢键作用和范德华力。

刘露[10](2016)在《氧化镁基调湿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氧化镁为主要原料,采用物理发泡技术,通过添加改性矿物材料,加水混合成浆体后浇注成型,获得氧化镁基复合调湿材料。首先对具有吸放湿特性的矿物材料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后矿物材料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及吸放湿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然后以轻质氧化镁为主要原料,磷酸二氢钾为激发剂,硼酸为缓凝剂,通过物理、化学发泡法制备氧化镁基多孔材料。采用单一变量法探究了发泡剂种类及掺量、原料配比(M/P)对氧化镁基多孔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添加改性矿物材料,制备出氧化镁基复合调湿材料,研究改性矿物材料种类及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物理性能和吸放湿量大小和速度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和实验结果如下:(1)本文选用吸湿性能较好的硅藻土和海泡石为研究对象,通过酸浸-焙烧对硅藻土、海泡石进行改性,并用XRD、XPS、FT-IR、SEM、孔隙比表面分析仪对样品进行分析表征。研究了酸浸、焙烧对硅藻土和海泡石比表面积、孔结构及吸放湿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硅藻土、海泡石的调湿机理。结果表明:酸浸、焙烧改变了硅藻土、海泡石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硅藻土、海泡石的结构和表面性质是决定其吸放湿能力的两大因素。经过酸浸-焙烧的硅藻土,吸湿率可成倍增加。海泡石经酸浸后,孔道中的方解石等杂质被溶解,其吸湿率可达到1.018%。(2)通过物理、化学发泡法制备氧化镁基多孔材料。采用单一变量法探究了发泡剂种类及掺量、原料配比(M/P)对氧化镁基多孔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选用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的轻质氧化镁为主要原料,磷酸二氢钾为激发剂,硼酸为缓凝剂,采用物理、化学发泡的方法可以制备出孔径大小分布不同的多孔氧化镁基材料。材料的性能与其体积密度及气孔率密切相关。当以复合发泡剂F4为发泡剂,加入量为0.75%、M/P为4/1、硼酸掺量为10%、水灰比为0.90时,可制得体积密度为490kg/m3、导热系数为0.1725W/(m·K)、抗压强度为0.304MPa的多孔材料。(3)以磷酸镁胶凝材料为主要原料,采用物理发泡技术,通过添加改性矿物材料,加水混合成浆体后浇注成型,获得多孔氧化镁基复合调湿材料。研究改性矿物材料种类及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吸放湿量大小和速度的影响,并表征氧化镁基体中孔结构。结果表明:硅藻土、海泡石可以均匀地分布在氧化镁基复合调湿材料中,当改性矿物材料的掺加量为20%时,可制备出导热系数为0.1362W/(m·K)、抗压强度为0.568MPa、饱和吸湿量为3.1529g(85%RH)、饱和放湿量为2.8581g(25%RH)的复合调湿材料,其在较高的湿度在表现出好的吸湿性能。

二、周期性热湿作用下多孔吸湿体吸解湿性能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期性热湿作用下多孔吸湿体吸解湿性能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红辉沸石的孔结构调控及其调湿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样品制备
    1.2 调湿性能测定
    1.3 分析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酸浸和碱浸处理对红辉沸石孔结构的影响
    2.2 酸浸和碱浸处理对红辉沸石调湿性能的影响
    2.3 碱浸-水热联合工艺对红辉沸石孔结构及调湿性能的影响
    2.4 不同处理条件下红辉沸石的结构表征与对比
3 结论

(2)建筑调湿材料湿缓冲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调湿材料分类及调湿性能研究现状
        1.2.2 调湿机理研究现状
        1.2.3 调湿材料的调湿性能评价指标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多孔材料热湿传递理论基础
    2.1 多孔材料基本参数
        2.1.1 多孔材料结构参数
        2.1.2 多孔材料的湿物性参数
    2.2 多孔材料中热湿迁移的理论模型
    2.3 本章小结
3 调湿材料湿缓冲值的实验测试
    3.1 调湿材料样品制作
        3.1.1 材料选择
        3.1.2 试件制作
        3.1.3 调湿材料的微观形貌
    3.2 实际湿缓冲值的测量
        3.2.1 实验原理与方法
        3.2.2 稳定相对湿度环境的获得方法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各种因素对材料调湿性能的影响分析
    4.1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4.1.1 软件简介
        4.1.2 湿传递过程的数学模型
        4.1.3 数值模型的验证
    4.2 材料选择
    4.3 材料厚度对其调湿性能的影响
        4.3.1 A类材料模拟结果分析
        4.3.2 B类材料模拟结果分析
        4.3.3 C类材料模拟结果分析
    4.4 不同湿边界条件对材料调湿性能的影响
        4.4.1 不同湿度区间对材料调湿性能的影响
        4.4.2 不同湿度变化波形对材料调湿性能的影响
    4.5 表面传质系数对不同调湿材料性能的影响
        4.5.1 表面传质系数的确定
        4.5.2 表面传质系数对材料调湿性能影响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多孔介质孔隙结构对湿传递的影响
    5.1 引言
    5.2 四参数随机生成法重构多孔介质
        5.2.1 四参数随机生成法基本原理
        5.2.2 QSGS法构造出不同孔隙结构的多孔介质
    5.3 多孔材料湿传递过程的微观模拟
        5.3.1 湿扩散模型
        5.3.2 模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调湿材料湿缓存能力评价及其在辐射空调房间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调湿材料的分类以及性质的研究现状
        1.2.2 调湿材料的热物理性能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
        1.2.3 关于调湿材料调湿能力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2 热湿传递理论及计算模型
    2.1 调湿材料的热湿耦合传递理论
        2.1.1 一维热湿传递理论
        2.1.2 多维热湿传递理论
    2.2 表面吸放湿理论及常用计算模型介绍
        2.2.1 调湿材料表面吸放湿理论
        2.2.2 常用计算模型对比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调湿材料的动态吸放湿性能评价指标的研究
    3.1 动态吸放湿性能评价指标的提出——湿缓冲值
    3.2 湿缓冲值的理论模型
        3.2.1 理想湿缓冲值
        3.2.2 实际湿缓冲值
    3.3 湿缓冲值的分类
    3.4 常用湿缓冲值模型
        3.4.1 JIS关于MBV的关联式
        3.4.2 ISO/DIS24353 模型
    3.5 湿缓冲值计算关联式现存问题
    3.6 湿缓冲值模型的修正
        3.6.1 湿缓冲值模型误差分析
        3.6.2 模型修正及结果验证
    3.7 本章小结
4 RCPC系统CAV系统房间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4.1 RCPC系统与CAV系统对比实验
        4.1.1 实验条件及实验过程
        4.1.2 实验结果分析
    4.2 建模与验证
        4.2.1 软件介绍
        4.2.2 模型建立
        4.2.3 数学模型
        4.2.4 模型验证
    4.3 本章小结
5 辐射换热对调湿材料调湿效果的影响研究
    5.1 材料选择
    5.2 夏季工况模拟结果分析
        5.2.1 模拟工况设置
        5.2.2 A类材料模拟结果分析
        5.2.3 B类材料模拟结果分析
        5.2.4 C类材料模拟结果分析
    5.3 冬季工况模拟结果分析
        5.3.1 模拟工况设置
        5.3.2 A类材料模拟结果分析
        5.3.3 B类材料模拟结果分析
        5.3.4 C类材料模拟结果分析
    5.4 短周期爆发型负荷场所的应用
        5.4.1 模拟工况设置
        5.4.2 A类材料模拟结果分析
        5.4.3 B类材料模拟结果分析
        5.4.4 C类材料模拟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新型装配式建筑墙体材料热湿传递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新型装配式建筑墙体热湿传递模型的建立
    2.1 墙体热湿传递模型
    2.2 墙体热湿传递特性参数
    2.3 本章小结
3 新型装配式建筑墙体材料热湿传递性能参数试验研究
    3.1 试验方案
    3.2 干密度和孔隙率
    3.3 等温吸放湿曲线
    3.4 导热系数
    3.5 水蒸气扩散系数
    3.6 液态水扩散系数
    3.7 本章小结
4 新型装配式建筑墙体热湿传递性能分析
    4.1 墙体构造
    4.2 墙体温度分布
    4.3 墙体水蒸气分压力分布
    4.4 墙体热湿传递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软件模拟的调湿材料调湿性能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模型建立
3 模拟结果及分析
4结论

(7)建筑地面热湿迁移过程对室内湿环境及空调负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围护结构热湿耦合迁移过程分析
        1.2.2 热湿迁移过程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1.2.3 热湿迁移过程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1.3 论文目的、研究内容、创新点及研究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的创新点
        1.3.4 研究路线
2 整体建筑热湿耦合迁移过程分析
    2.1 整体建筑热湿耦合迁移过程分析的研究方法
        2.1.1 理论分析
        2.1.2 数值计算
    2.2 围护结构热湿耦合传递控制方程
        2.2.1 湿传递控制方程
        2.2.2 热传递控制方程
        2.2.3 定解条件
    2.3 室内空气热湿平衡控制方程
    2.4 数学模型验证
        2.4.1 实验验证过程
        2.4.2 验证结果
    2.5 本章小结
3 建筑地面结构热湿耦合迁移过程对室内湿环境的影响
    3.1 研究地区选取及边界参数确定
        3.1.1 室外边界参数确定
        3.1.2 土壤温湿边界参数确定
    3.2 计算工况设置
    3.3 地面湿迁移对地表面温湿状态的影响
        3.3.1 绝湿与非绝湿地面对比
        3.3.2 地下水位埋深变化
    3.4 地面湿迁移对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
        3.4.1 绝湿与非绝湿地面对比
        3.4.2 地下水位埋深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建筑地面结构热湿耦合迁移过程对空调负荷的影响
    4.1 分析方法
    4.2 地面湿迁移对夏季室内空调负荷的影响
        4.2.1 绝湿与非绝湿地面对比
        4.2.2 地下水位埋深变化
    4.3 地面湿迁移对冬季室内空调负荷的影响
        4.3.1 绝湿与非绝湿地面对比
        4.3.2 地下水位埋深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建筑地面防潮措施及防潮后的效果
    5.1 分析方法
    5.2 铺设防潮保温层
        5.2.1 最佳保温层厚度
        5.2.2 改善后的室内湿环境
        5.2.3 防潮后的地表面热流
    5.3 采用架空地面
        5.3.1 改善后的室内湿环境
        5.3.2 防潮后的地表面热流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8)湿迁移对建筑墙体及室内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调湿理论及调湿材料的研究进展
        1.2.2 墙体热湿耦合理论及实验的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建筑墙体及室内环境热湿空气耦合传递数学建模
    2.1 建筑墙体热湿空气耦合机理描述
    2.2 建筑墙体热湿空气耦合数学模型
        2.2.1 连续性方程
        2.2.2 传质守恒方程
        2.2.3 能量守恒方程
        2.2.4 多孔介质内的流动方程
    2.3 定解条件
    2.4 室内热湿空气耦合数学模型
        2.4.1 室内空气湿分平衡方程
        2.4.2 室内空气热平衡方程
    2.5 小结
第3章 建筑墙体热湿空气耦合传递模型的数值求解及验证
    3.1 有限元方法
    3.2 网格无关性验证
    3.3 建筑墙体热湿空气耦合传递模型验证
    3.4 整体建筑物HAM模型验证
    3.5 小结
第4章 建筑墙体以及室内热湿环境的耦合分析
    4.1 建筑墙体的热湿耦合过程分析
        4.1.1 普通建筑墙体内的热湿耦合传递过程分析
        4.1.2 含调湿层的建筑墙体热湿耦合传递过程分析
    4.2 含调湿材料的建筑墙体吸放湿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4.2.1 调湿材料物性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4.2.2 不同调湿材料层厚度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4.2.3 调湿材料湿迁移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4.3 小结
第5章 建筑墙体及室内热湿空气耦合传递特性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原理与方案
    5.2 实验测试系统
        5.2.1 温湿度可控小室
        5.2.2 实验墙体及测点布置
        5.2.3 实验设备
        5.2.4 实验步骤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符号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9)硅藻土及复合材料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湿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1.2 调湿材料
    1.3 调湿材料研究现状
        1.3.1 硅胶调湿材料
        1.3.2 无机盐调湿材料
        1.3.3 有机高分子调湿材料
        1.3.4 无机矿物调湿材料
        1.3.5 生物质调湿材料
    1.4 无机矿物复合调湿材料研究现状
        1.4.1 无机矿物/有机高分子复合调湿材料
        1.4.2 无机矿物/无机盐复合调湿材料
        1.4.3 无机矿物/生物质复合调湿材料
        1.4.4 无机矿物基复合调湿材料
    1.5 多孔矿物材料
        1.5.1 多孔矿物材料及其孔结构特性
        1.5.2 多孔矿物材料孔结构特性研究进展
    1.6 硅藻土与调湿材料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7.1 研究意义
        1.7.2 研究内容
        1.7.3 研究方法
    1.8 本章小结
2 实验原料、试剂、设备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原料、试剂和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研究方法
        2.2.1 硅藻土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
        2.2.2 硅藻土复合调湿材料的制备与调湿性能
        2.2.3 硅藻土与硅藻土复合调湿材料的动力学、热力学研究
    2.3 材料表征及性能检测
        2.3.1 X射线衍射(XRD)
        2.3.2 粒度分析
        2.3.3 氮吸附法孔结构分析
        2.3.4 压汞法孔结构分析(MIP)
        2.3.5 分形特征分析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2.3.7 能谱分析(EDS)
        2.3.8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2.3.9 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10 表面羟基密度
        2.3.11 热重分析(TG-DSC)
        2.3.12 表面能分析
        2.3.1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ICP)
        2.3.14 调湿性能
    2.4 本章小结
3 煅烧处理硅藻土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
    3.1 实验条件
    3.2 结果与表征
        3.2.1 X射线衍射
        3.2.2 粒度分析
        3.2.3 氮吸附孔结构分析
        3.2.4 压汞法孔结构分析
        3.2.5 分形特征
        3.2.6 表面形貌分析
        3.2.7 红外光谱分析
        3.2.8 表面羟基密度
        3.2.9 热重分析
        3.2.10 调湿性能
        3.2.11 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的关系
    3.3 本章小结
4 碱溶扩孔硅藻土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
    4.1 实验条件
    4.2 结果与表征
        4.2.1 X射线衍射
        4.2.2 粒度分析
        4.2.3 氮吸附孔结构分析
        4.2.4 压汞法孔结构分析
        4.2.5 分形特征
        4.2.6 表面形貌分析
        4.2.7 红外光谱分析
        4.2.8 表面羟基分析
        4.2.9 调湿性能
        4.2.10 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的关系
    4.3 本章小结
5 机械研磨硅藻土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
    5.1 实验条件
    5.2 结果与表征
        5.2.1 X射线衍射
        5.2.2 粒度分析
        5.2.3 氮吸附孔结构分析
        5.2.4 压汞法孔结构分析
        5.2.5 分形特征
        5.2.6 表面形貌分析
        5.2.7 红外光谱分析
        5.2.8 表面羟基密度
        5.2.9 调湿性能
        5.2.10 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的关系
    5.3 本章小结
6 硅藻土复合调湿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6.1 硅藻土/重质碳酸钙复合调湿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6.1.1 硅藻土/重质碳酸钙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6.1.2 硅藻土/重质碳酸钙复合材料的调湿性能
    6.2 硅藻土/白炭黑复合调湿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6.2.1 硅藻土/白炭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6.2.2 硅藻土/白炭黑复合材料的调湿性能
    6.3 硅藻土/羟基氧化铝复合调湿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6.3.1 硅藻土/羟基氧化铝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6.3.2 硅藻土/羟基氧化铝复合材料的调湿性能
    6.4 本章小结
7 硅藻土调湿材料动力学、热力学及调湿机理分析
    7.1 动力学分析
    7.2 热力学分析
    7.3 调湿机理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论文主要结论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8.3 论文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氧化镁基调湿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调湿材料的概述
        1.2.1 调湿材料的研究现状
        1.2.2 无机矿物类调湿材料
        1.2.3 无机矿物的改性方法
        1.2.3.1 擦洗法
        1.2.3.2 酸浸法
        1.2.3.3 焙烧法
        1.2.3.4 其他改性方法
    1.3 多孔镁基材料的研究
        1.3.1 磷酸镁胶凝材料
        1.3.2 发泡材料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实验内容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无机矿物原料
        2.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过程
        2.2.1 无机矿物的改性
        2.2.1.1 酸浸
        2.2.1.2 焙烧
        2.2.2 多孔镁基材料的制备
        2.2.2.1 泡沫预制
        2.2.2.2 浆体制备
        2.2.2.3 注模
        2.2.3 多孔镁基复合调湿材料的制备
    2.3 研究方法
        2.3.1 DSC-TG热分析
        2.3.2 XRD物相分析
        2.3.3 XPS元素分析
        2.3.4 红外光谱分析
        2.3.5 表面形貌分析
        2.3.6 矿物孔结构分析
        2.3.7 镁基多孔材料分析
        2.3.7.1 性能测试
        2.3.7.2 体积密度
        2.3.7.3 气孔率
        2.3.7.4 孔结构分析
        2.3.8 吸放湿性能测试
        2.3.8.1 吸湿试验
        2.3.8.2 放湿试验
第三章 改性对无机矿物孔结构及调湿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酸浸-焙烧对硅藻土孔结构及吸放湿性能的影响
        3.2.1 酸浓度对硅藻土吸湿率的影响
        3.2.2 DSC-TG热分析
        3.2.3 XRD物相分析
        3.2.4 XPS元素分析
        3.2.5 红外光谱
        3.2.6 表面形貌
        3.2.7 氮气吸附-脱附曲线及孔结构
        3.2.8 酸浸、焙烧对吸放湿性能的影响
        3.2.9 硅藻土调湿机理
    3.3 酸浸-焙烧对海泡石孔结构及吸放湿性能的影响
        3.3.1 酸浓度对海泡石吸湿率的影响
        3.3.2 XRD物相分析
        3.3.3 XPS元素分析
        3.3.4 红外光谱分析
        3.3.5 表面形貌分析
        3.3.6 氮气吸附-脱附曲线及孔结构分析
        3.3.7 酸浸、焙烧对吸放湿性能的影响
        3.3.8 海泡石调湿机理分析
        3.3.8.1 表面吸附
        3.3.8.2 毛细管凝聚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氧化镁基多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4.1 引言
    4.2 发泡剂种类对多孔材料的影响
        4.2.1 XRD物相分析
        4.2.2 多孔材料的性能
        4.2.3 宏观孔结构分析
        4.2.4 SEM形貌分析
    4.3 发泡剂掺量对多孔材料的影响
        4.3.1 表面形貌
        4.3.2 体积密度及气孔率
        4.3.3 平均孔径及孔径分布
        4.3.4 多孔材料的性能
    4.4 原料配比M/P对多孔材料的影响
        4.4.1 XRD物相分析
        4.4.2 体积密度及气孔率
        4.4.3 平均孔径及孔径分布
        4.4.4 多孔材料的性能
    4.5 发泡材料机理及性能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氧化镁基复合调湿材料的研究
    5.1 引言
    5.2 无机矿物种类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5.2.1 XRD物相分析
        5.2.2 复合材料微观形貌
        5.2.3 复合材料的宏观形貌
        5.2.4 复合材料的性质
        5.2.5 复合材料的调湿性能
    5.3 无机矿物掺量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5.3.1 矿物掺量对材料力学及热性能的影响
        5.3.2 矿物掺量对材料调湿性能的影响
        5.3.3 复合材料的调湿性能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四、周期性热湿作用下多孔吸湿体吸解湿性能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红辉沸石的孔结构调控及其调湿性能[J]. 狄永浩,郑水林,李春全,孙志明,张欣超. 硅酸盐学报, 2021(07)
  • [2]建筑调湿材料湿缓冲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胡景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不同吸湿材料的墙体吸放湿性能研究[J]. 苑绍迪,刘芳,张潇,李子淳.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20(04)
  • [4]调湿材料湿缓存能力评价及其在辐射空调房间中的应用研究[D]. 谢昊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新型装配式建筑墙体材料热湿传递性能研究[D]. 邱玉.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6]基于软件模拟的调湿材料调湿性能对比[J]. 贾斌广,张大鹏,韩韬,苑绍迪,单宝琦. 煤气与热力, 2019(04)
  • [7]建筑地面热湿迁移过程对室内湿环境及空调负荷的影响研究[D]. 康文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湿迁移对建筑墙体及室内环境的影响[D]. 李玮. 山东建筑大学, 2017(10)
  • [9]硅藻土及复合材料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与调湿性能研究[D]. 胡志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02)
  • [10]氧化镁基调湿材料的研究与应用[D]. 刘露. 安徽建筑大学, 2016(04)

标签:;  ;  ;  

周期性湿热条件下多孔吸湿体吸湿性能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