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1例(论文文献综述)
黄扬周,吴巧莲,叶青[1](2021)在《小柴胡汤雾化治疗梅核气55例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小柴胡汤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梅核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三明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门诊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以小柴胡汤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以小柴胡汤辨证中药口服治疗,5d为1疗程,休息2d,连续2个疗程。结果(1)两组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总有效率85.5%,优于对照组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可见5例不良反应。结论小柴胡汤雾化治疗梅核气可明显缓解患者咽部异物感,能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张建永[2](2021)在《小陷胸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的疗效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小陷胸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2月-2020年6月收治梅核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小陷胸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中医症状及咽部异物感分级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小陷胸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患者效果明显,能够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使咽部异物感得到有效缓解,有效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陈朝阳,韩新民[3](2021)在《半夏厚朴汤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半夏厚朴汤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等。目前,关于半夏厚朴汤的研究,仍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有待探讨:(1)虽然半夏厚朴汤应用广泛,但在分泌性中耳炎、抽动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方面仅有少量文献报道,因此有必要扩大临床样本量、加强临床观察研究,以验证其疗效。(2)目前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可引起咳嗽、分泌性中耳炎等,半夏厚朴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疗效,今后可就胃食管反流病并发症具体分类进行研究,更有针对性地指导用药。(3)目前许多临床实验的治疗组方案多为半夏厚朴汤合并其他治疗方法,今后可多进行单一应用半夏厚朴汤对比其他治疗方案的研究,提供更科学的数据参考。(4)检索到的临床试验研究中涉及的病例数均相对较少,有待制定更缜密的观察指标、研究方案等,可进一步深入探讨半夏厚朴汤的作用机制。(5)目前,半夏厚朴汤的动物实验研究较少,仍需进一步加强。
陈逸哲[4](2021)在《麦门冬汤方证研究及方药规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总结归纳麦门冬汤古代文献及方证应用,并且通过分析临床数据,从而确定麦门冬汤的常见加减药味、合方出现频率,并对麦门冬汤用药后常见的后续方证变化及所用方药规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麦门冬汤证的症状表现以及后续的病理机转规律。方法:本研究在9年8个月时间内,收集了北京东直门医院呼吸科专家门诊临床病例。从这些病案中,筛选服用麦门冬汤患者70人,采集和分析了所有的信息,包括:年龄、中医诊断、西医诊断、症状、痰象、舌象与脉象、配方加减、合方加减、后续变方。本研究计算了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比率,以百分率来表示麦门冬汤证最常见加减、服用麦门冬汤后的最常用后续方证变化。结果:在本研究的70例患者基础资料、临床症状、中西医诊断、药物加减、合方加减、后续变方的分析中得出患者女性46人(65.71%),略大于男性24人(34.29%),年龄方面,以51~60岁及61~70岁为主,分别占12人(17.14%)及21人(30%)。临床症状有50项,共293次,其中频数占前十名者为咳嗽(17.41%)、口干(11.60%)、咳痰(10.92%)、咽痒(8.87%)、纳差(3.41%)、气短(3.07%)、咽中异物感(3.07%)、不寐(3.07%)、乏力(2.73%)、气喘(2.73%)、咽中不利(2.73%),而舌象舌质以暗红舌(35.87%)、红舌(14.13%)、暗淡舌(11.96%)、裂纹舌(11.96%)、淡红舌(10.87%)为主,苔象以薄白苔(53.42%)、薄黄苔(23.29%)、腻苔(12.33%)为主。脉象以细弦(38.75%)、弦滑(18.75%)、细滑(13.75%)、沉脉(8.75%)为主。痰象当中,以白痰(63.16%)、黏痰(73.08%)、量少(54.17%)或无痰(33.33%)为主。中医病名归类方面,以咳嗽(37.14%)、肺痿(24.29%)、梅核气(8.57%)、虚劳(7.14%)以及内伤发热(5.71%)居多,西医病名归类以间质性肺病(27.14%)、慢性咳嗽(24.29%)、慢性支气管炎(15.71%)居多。并且无论是中西医诊断其病种分类皆以肺系疾病为主。药物加减方面,总共有62味,除麦门冬汤原方药味外,以牛蒡子(48.57%)、当归(40.00%)、黄芩(30.00%)、桑白皮(28.57%)、地骨皮(27.14%)、生石膏(22.86%)的出现频数最高。合方加减上共有13种合方以黄芩泻白散8例(22.22%)、泻白散7例(19.44%)、竹叶石膏汤5例(13.89%)出现频数最高。在70例服用麦门冬汤患者中,有效60例(85.71%),无效10例(14.29%),其中有26例(37.14%)为服用有效的后续变方。分别为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2例(7.69%)、小柴胡汤合苇茎汤2例(7.69%)、小柴胡汤合温胆汤2例(7.69%)、小柴胡汤合葛根汤1例(3.85%)、小柴胡汤合小青龙加石膏汤1例(3.85%)、小柴胡汤1例(3.85%)、大柴胡汤合合桂枝茯苓丸2例(7.69%)、麻杏石甘汤1例(3.8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1例(3.85%)、柴胡桂枝干姜汤2例(7.69%)、半夏泻心汤1例(3.85%)、瓜篓瞿麦丸合猪苓汤1例(3.85%)、乌梅丸1例(3.85%)、丹栀逍遥散1例(3.85%)、九味羌活汤1例(3.85%)、补中益气汤合二至丸1例(3.85%)、孔圣枕中丹1例(3.85%),麦门冬汤原方合栀子豉汤2例(7.69%)、麦门冬汤原方合封髓丹1例(3.85%)、麦门冬汤原方合升麻鳖甲汤1例(3.85%)。其中,柴胡类方证有15例(57.69%),半夏类方证有12例(46.15%),桂枝类方证有7例(26.92%),干姜类方证有5例(19.23%),非经方汤证4例(15.38%),麦门冬汤原方合方汤证4例(15.38%)。统计显示麦门冬汤方证后续变方最常见的为小柴胡汤,其中单用小柴胡汤为11.11%,配半夏厚朴汤、温胆汤、苇茎汤分别占据22.22%、22.22%、22.22%,葛根汤和小青龙加石膏仅占11.11%和11.11%。麦门冬汤方证后续变方的第二常见为大柴胡汤及柴胡桂枝干姜汤。结论:1、麦门冬汤对西医疾病如间质性肺病、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肺系疾病有良好治疗效果。2、结合历代医家经验总结及病案研究,可对麦门冬汤的症状及舌脉象、痰象进行补充。可为张仲景在麦门冬汤原文的简短描述中提供更多实用参考,症状方面可大致归类为火逆上气、咽喉不利、及全身表现等症状。火逆上气可补充:“气喘、咳嗽、喷涕、呕吐、咳血、咳唾涎沫不止等症状。”咽喉不利可补充:“咽干、咽痒、咽疼、食难下、痰声不湿等症状。”全身表现可补充:“发热、手足烦热、多汗、口渴等症状。”舌象上可补充:“暗红舌、暗淡舌、裂纹舌、淡红舌等。”脉象上可补充:“脉数、脉细弦、脉弦滑、脉细滑、脉沉等。”痰象上可补充:“痰白黏,量少或无痰。”以上总结可作为麦门冬汤方证现代临床参考。3、单味药及合方配伍加减,从历代文献可以总结出加没食子化痰止咳,加石膏止咳血,加天花粉治消渴,身热,并喘者。加石膏及竹叶止烦呕,降火逆。去半夏加北沙参治肺脉劳伤,血积等证。导师的经验当中,加当归加强治疗咳逆上气,加牛蒡子及山药使脾肺润而下逆气。合泻白散以清热降逆气,加黄芩清肺热及少阳郁热。合柴朴汤以清少阳郁热而兼有太阴里饮者。合清燥救肺汤以宣外感温燥之邪。合酸枣仁汤以治阳明虚热失眠。合栀子豉汤以治阳明郁热失眠,及心胸灼热,或有咳嗽者。4、从六经辨证来看,麦门冬汤方证当属阳明虚热证,在后续变方中,柴胡类方当属半表半里少阳证,提示麦门冬汤证经治疗后,疾病有向半表半里阳证转化趋势。半夏类方可以在麦门冬汤治疗之后,胃体尚虚,未完全恢复运化功能时,加强太阴阳明上下枢机开阖。桂枝类方的出现,有部分是因中途外感,此非麦门冬汤证后续正常病理机转。另外尚有太阴阳明病愈出表后,调和营卫加强太阳固卫之能以防邪气再犯的作用,干姜类方在麦门冬汤治疗后,若因清润太过,反变寒证痰证,或者中途外感,引动太阴伏饮者,则可投之,以再复胃阳,逐饮邪外出。综上对麦门冬汤治疗的一般规律及现代运用提供参考。
李盾[5](2021)在《皮部浅刺法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皮部浅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咽异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皮部浅刺法的取效机制,为治疗咽异感症提供临床参考及独特的治疗思路。方法:招募60例患有咽异感症的门诊及大学校园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皮部浅刺法进行治疗,皮部浅刺法选取部位为咽喉部、腹部及下肢部。咽喉部取上至廉泉穴水平,下至天突穴水平的任脉与足阳明胃经皮部区域;腹部取以神阙为中心,上至下脘穴水平,下至气海穴水平,左右至前正中线各旁开2寸的任脉、足阳明胃经皮部区域;下肢部取上界至三阴交穴水平、下界至太冲穴水平的足厥阴肝经与足阳明胃经皮部区域。针对上述皮部区域采用单手进针法,快速旋转进针刺入真皮层,施以小幅度(小于90度)高频率(120-160次/min)捻转针刺手法,行针10-20秒后,留针候气30min,各针间距掌握在5-15mm。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进行治疗,取穴参考2016年《中医耳鼻咽喉科学》,针刺选取廉泉穴,针尖向上刺至舌根部,嘱患者做吞咽动作,至异物感减轻或消失时出针,再取合谷、内关、天突穴,垂直进针,平补平泻,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30min。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7次为单次疗程,共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指标为格拉斯哥爱丁堡咽喉症状评价量表(Glasgow-Edinburgh Throat Scale,GETS)、中医症状临床记录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和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组内差异。结果:1.脱落情况:治疗组入组30例,无脱落,完成30例;对照组入组30例,脱落1例,完成29例。2.基线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GET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HAMA积分、HAMD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各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同组内GET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HAMA积分、HAMD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的组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GET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HAMA积分、HAMD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评价: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均未出现异常;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晕针、断针以及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中,仅部分患者在治疗中出现因针刺导致的皮下出血现象,在做到及时的对应处理后能够继续治疗,无后遗反应发生;本次研究过程中无因不良事件退出治疗的病例。结论:1.皮部浅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均能够改善咽异感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皮部浅刺法与常规针刺法针对咽异感症的治疗效果相当,具有临床可行性。2.皮部浅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均能改善咽异感症患者的中医整体证候,皮部浅刺法在此方面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3.皮部浅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均能改善咽异感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皮部浅刺法在此方面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
王畅[6](2021)在《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文中提出治法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其上承病因病机,下统方药,在理、法、方、药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独特体现。历代医家无不重视对治法的研究。采用医史文献学、考据学、归纳与总结等研究方法,构建了暖肝治法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暖肝治法的定义及适用范围,厘清其学术发展源流,系统归纳了其功效,总结其在临床中的运用。论文主体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中医“肝”相关的理论问题。具体包括(1)中医对“肝”的解剖认识概括成命名时期、功能概括时期、丰富发展时期、中西医交流互鉴四个时期。(2)“肝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3)中医文献中少见“肝阳虚”的原因。(4)关于“肝无补法”的提法有失偏颇。(5)肝为“刚脏”,是对肝脏不易见阳虚病机而易见阴虚病机的病机易趋性和病证表现的概括。(6)梳理了历代对“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认识过程。(7)对“肝藏血”生理功能的进行了阐释。(8)肝与小便的调控及生殖功能的发挥密切相关。(9)肝之所以称为“将军之官”,是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10)“罢极之本”一词主要有“耐受疲劳”和“遣散气血到周身”两种含义。(11)“肝生于左”并非指的是肝的实际解剖部位,而是对其功能特点的高度概括。第二部分提出了“暖肝”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认为暖肝法适用于治疗肝阳不足或寒凝肝脉所引起的寒性病证。暖肝法的适用范围是肝寒证,包括肝阳虚证、肝气虚证、肝血虚证、寒凝肝脉证、肝郁气滞证等诸证中有寒象者。比较了暖肝与疏肝、泻肝、补脾与补肾这几组治法,阐释了其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三部分梳理了散落在中医古籍中有关“肝寒”和“暖肝”的内容,将暖肝治法学术源流划分先秦两汉、晋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其理论特点分别概括为理论奠基、深化病机、创制新方、崇尚温补的四个阶段。第四部分归纳了暖肝治法的功效与临床运用,暖肝治法下又可以再分为八个证治原则,分别是(1)暖肝散寒,理气止痛法;(2)暖肝温阳,舒筋通脉法;(3)暖肝行血,补虚养血法;(4)暖肝通阳,行气解郁法;(5)温敛肝气,缩尿起痿法;(6)暖肝和胃,降逆止呕法;(7)暖肝通阳,化气行水法;(8)暖肝补虚,调摄冲任法。第五部分对《临证指南医案》中对暖肝法的运用进行数据发掘,数据挖掘结果与文献分析结果相互应证。
陈楠楠[7](2020)在《蒲辅周仲景经方医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蒲辅周是近代着名中医学家,他精研仲景学说,擅用经方治病,应用仲景方药治病屡建奇功,堪称近世名医运用经方之佼佼者。他的医案主要收集在《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中。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探究蒲辅周经方医案及经方运用情况,以期对蒲辅周经方医案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通过对经方运用情况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蒲辅周运用经方的特点,为中医临床工作者运用经方提供参考。方法:本课题以《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为研究对象,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①文献综述部分,对于蒲辅周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搜集、筛选、整理、归纳和总结,掌握蒲辅周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现状。②经方医案研究部分,在现有的经方医案研究的基础上,对经方医案纳入标准做出定位,收集和整理出《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中的经方医案。(2)统计分析法:①经方医案研究部分,利用Microsoft Excel频数统计方法,将《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两书的经方医案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经方医案统计表,在此基础上,进行蒲辅周经方运用特点的研究。利用Microsoft Excel频数统计方法,将内科、妇科、儿科和其他科中的经方医案分别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从而对经方医案有进一步的了解。(3)对比分析法:在经方运用特点的研究部分,参照《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相关条文,对比蒲辅周和张仲景对经方的运用,并根据两者的异同点,分析、总结蒲辅周运用经方的情况。结果:(1)现有的关于蒲辅周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研究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但关于蒲辅周经方医案的研究较少,缺乏对蒲辅周运用经方情况的系统研究。(2)《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两书所载的226例医案中,经方医案有108例,占比47.7%,涉及到的经方56首,使用频次最多的是麻杏甘石汤、甘麦大枣汤、理中丸(汤),其次是苇茎汤、四逆散、黄芪建中汤、竹叶石膏汤、射干麻黄汤、芎归胶艾汤、苓桂术甘汤、酸枣仁汤、白虎汤、半夏厚朴汤、肾气丸、当归芍药散、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附子汤、桂枝加葛根汤、麻黄汤等等。(3)经方医案在内科、妇科、儿科、其他科都有涉及。①内科案例中的经方医案有53例,占比约49.1%。涉及经方有34首,其中甘麦大枣汤和理中汤运用频次最多,均为9次。治疗的病证以脾胃病证最多,其次是气血津液病证、肺系病证、肝胆系病证、心系病证和肢体经络病证。②妇科案例中的经方医案有14例,占比约13%。涉及的经方共11首,其中芎归胶艾汤频次最高,为5次。治疗的病证以月经病最多,其次是产后病。③儿科案例中的经方医案共33例,占比约31%。涉及的经方有21首,其中麻杏甘石汤、苇茎汤、射干麻黄汤、竹叶石膏汤出现的频次较高,治疗疾病以肺系病证最多。④其他案例中的经方医案最少,仅9例。涉及的经方有8首。(4)经方运用研究方面,①蒲辅周运用经方临证思维特点可总结为:治病求本,本于阴阳;心主藏神,治心病要重调神;四诊合参,动态观察病程;寒温统一,用经方治疗温病。②蒲辅周继承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对经方运用的规律和方法,处方精炼,辨证精细,此外,蒲辅周根据病情灵活化裁经方,或巧妙的以经方与经方或经方与时方合方,扩大了经方应用范围。就经方的药物组成方面,对于一些药物的运用,他亦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经验,常能进行合理替代,取长补短,提高了病患的接受度,对临床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启发。结论:通过对蒲辅周经方医案及蒲辅周运用经方的研究,不仅对蒲辅周经方医案有了全面、系统和详细的了解,而且还学习了蒲辅周运用经方的临证经验,加深和拓展了我们对经方的理论认识,同时有助于开拓我们临床运用经方的思路,对于提高我们临床的诊疗水平具有很大的意义。
金宗炎[8](2020)在《基于六经八纲理论的射干麻黄汤后续方证动态观察与方药规律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总结归纳射干麻黄汤用药后常见的后续方证动态变化,总结归纳方药规律。通过分析临床数据,从而确定射干麻黄汤的常见加减药味、出现频率以及对应的临床症状,总结射干麻黄汤证的症状表现以及与之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情况。方法:本研究在6年8个月的时间内,收集了北京东直门医院呼吸科专家门诊的6725例临床病例。从这些病案中,443病人服用了射干麻黄汤。443病例中有201例从初诊开始服用射干麻黄汤。本研究采集和分析了所有的信息,包括:年龄、诊断、服用西药、临床表现、舌象与脉象、处方、配方加减和随访后续症状。本研究计算了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比率,以百分率来表示射干麻黄汤证最常见加减、服用射干麻黄汤后的最常用后续方证变化,归纳出射干麻黄汤所治疗的疾病。结果:本研究收集的201例射干麻黄汤的病例中,包括了 126例女性(62.7%)与75例男性(37.3%)。分为4个年龄段,大多数集中在41到60岁年龄段,有97例(48.2%),61到90岁的年龄段有54例(26.9%),21到40岁的年龄段有39例(19.4%),1到20岁的年龄段有1 1例(5.5%)。收集的射干麻黄汤方证201个病例中,最常见的治疗疾病为哮喘(60.2%),其次为咳嗽(19.1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2.4%)、支气管炎(6%)、过敏性鼻炎(4.5%),肺气肿(3.5%)、上呼吸道感染(0.5%)、肺心病(0.5%)、肺癌(0.5%)和喉炎(0.5%)。哮喘占疾病诊断的比率为60.2%,因此进一步分为不同类型的哮喘,包括:哮喘急性发作(57.8%)、哮喘稳定期(36.4%)、咳嗽变异性哮喘(CVA)(5.8%)。该研究中服用射干麻黄汤治疗最常见的症状有11种,包括:咳嗽伴痰(84%)、咽中哮鸣(54%)、喘息(45%)、咯黏痰(27%)、气短(21%)、大便溏(21%)、上呼吸道哮鸣(19%)、流涕(14%)、喉痒(13%)、喷嚏(13%)、胸闷(9%)。初诊诊为射干麻黄汤201例中,有14种加减,即石膏(66%)、柴胡(57%)、黄芩(57%)、当归(36%)、炙甘草(36%)、桑白皮(8%)、茯苓(6%)、桔梗(4%)、党参(4%)、薏苡仁(3%)、辛夷(2%)、干姜(1%)、陈皮(1%)、白芍(1%)。在201例服射干麻黄汤的病例中,有65例(32%)出现后续变方。本研究共观察到36种射干麻黄汤后续变方,其中14种方证发现了多次,22种仅发现了一次。按重复率排序,在射干麻黄汤后续变方最常见的14个方证为:半夏厚朴汤(18%)、小柴胡汤(13%)、小青龙加石膏汤(13%)、薏苡桔梗败酱散(11%)、甘露消毒丹(7%)、麻杏苡甘汤(7%)、定喘汤(6%)、桂枝加厚朴杏子汤(5%)、苇茎汤(5%)、麻杏石甘汤(5%)、厚朴麻黄汤(4%)、六君子汤(2%)、麻黄附子细辛汤(2%),麦门冬汤(2%)。射干麻黄汤方证后续变方中,26%属于柴胡类方证,而17%属于桂枝类方证。仅发现一次的后续方证有22种,包括柴胡类方证与桂枝类方证,共计1 1种,即柴胡桂枝汤加石膏、柴胡桂枝干姜汤加石膏、大柴胡汤加石膏、柴朴汤加味、六味柴胡汤去半夏加天花粉与桔梗、四逆散、桂枝汤、桂枝加荆防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茯苓、桂枝茯苓丸。其他方证有11种,即定喘汤、泽漆汤加石膏、旋覆代赭汤去甘草加味、桃核承气汤、枳术汤加茯苓、排脓散加白茅根甘草、排脓汤、栀子豉汤加桔梗杏仁石膏、赤小豆当归散、酸枣仁汤、血府逐瘀汤。本研究归纳了 14个常见的射干麻黄汤方证后续变方,其中有4个方证发现在10%以上的病例,7个方证发现了 5%至9%的病例。每一变方能影响后续治疗方案与六经辨证,因此进一步研究与分析最常见的4种射干麻黄汤方证后续变方。射干麻黄汤方证后续变方最常见的为半夏厚朴汤方证(23%),单服半夏厚朴汤者占40%,配小柴胡汤合用占40%,与常见加味有加桔梗(26.7%)、石膏(26.7%)、杏仁(20%)。射干麻黄汤方证后续变方的第二常见为小柴胡汤方证,占17%。后续单服小柴胡汤占9%,配半夏厚朴汤合用占63.6%,与常见加味为石膏(54%)、桔梗(45%)、杏仁(36%)、当归(18%)。射干麻黄汤方证后续变方第三常见的为小青龙加石膏汤方证占27%,配半夏厚朴汤合用占9.1%,与常见加味为柴胡,黄芩和当归,各占45.5%。射干麻黄汤方证后续第四常见变方为薏苡桔梗败酱散,经常配苇茎汤(55.6%),麻杏苡甘汤(44.4%)小柴胡汤(22.2%)合用,与常见加味为加桑白皮(44.4%)、柴胡(33.3%),黄芩(33.3%),半夏(33.3%)芦根(33.3%)。结论:1本研究观察到36种射干麻黄汤方证后续变方。36种方证中,14种方证发现多次,22种方证仅发现一次。其中4个方证出现在10%以上的病例种,7个方证出现在5%至9%的病例中。最常见的射干麻黄汤方证后续变方为半夏厚朴汤,临床上表现为从太阳太阴阳明合病常变为太阳太阴合病。半夏厚朴汤方证的症状包括咳嗽伴痰、胸闷与咽痛。第二常见的射干麻黄汤方证后续变方为小柴胡汤加石膏(54%),小柴胡汤加桔梗(45%)。该变方证明为从太阳太阴阳明合病变成少阳阳明合病。小柴胡汤加石膏桔梗与射干麻黄汤两方均能治疗咳嗽,咽喉痛,胸闷与气短,所以该变证有临床意义。此外,后续用的小柴胡汤方证的63.6%配半夏厚朴汤变为三阳太阴合病证。第二与三常见的后续变方发现有同样次数,所以这两个方证有相同的临床意义。第三常见的后续变方为小青龙加石膏汤。射干麻黄汤方证与小青龙加石膏汤方证的六经辨证相近,可治疗不少同样的症状,即:咳嗽伴痰,喘鸣,气喘,胸闷等。因此临床变证有意义。第四常见的射干麻黄汤后续变方为合用薏苡桔梗败酱散。该方常配苇茎汤(55.6%),麻杏石甘汤(44.4%)小柴胡汤(22.2%)。2射干麻黄汤配柴胡类方有26%的后续变方,而配桂枝类方有17%,指向病势向少阳及太阳中风证的发展倾向。四分之一的射干麻黄汤方证后续变方为柴胡类方证,从六经辨证来看,射干麻黄汤方证当属表里证而柴胡类方当属半表半里证,提示射干麻黄汤证经治疗后,疾病有向半表半里阳证转化趋势。桂枝类方证也占17%是证明用麻黄类方治疗表证后,转以桂枝类调和营卫以防邪气再犯。3本研究归纳了射干麻黄汤方证常见后续变方,配方与加减,以便今后应用射干麻黄汤治疗呼吸疾病时参考。
王伟斌[9](2019)在《基于古今医案的郁证辨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郁证是以情志因素为主要致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的一种中医疾病,常见于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现代医学疾病。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各方面压力逐渐增大,情志类疾病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传统中医药对于郁证的认识和治疗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且疗效明显。在中国医药数千年的发展历史长河里,历代医家将自己的诊疗过程记录,累积了大量宝贵的医案,其中也包括郁证的相关诊疗经验记载,中医医案研究是中医药学术研究和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古代郁证医案和现代郁证医案为数据基础,以数据挖掘为主要研究方法,对郁证的辨治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现代临床郁证诊疗和中医医案研究提供借鉴。1.研究目的收集整理古代、现代郁证医案,构建结构化的古代郁证医案数据库、现代郁证医案数据库;分析挖掘郁证辨治规律,发现古今郁证辨治规律变化,为现代郁证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2.研究内容及方法(1)文献调研,确定疾病范围对10年内出版发表的相关教材、标准、专业书籍进行调研,进一步明确现代郁证的概念、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以及鉴别诊断等内容,确定疾病筛选范围。(2)制定纳入、排除标准根据数据来源不同,结合古代医案特点、现代医案特点、现代医案文献特点,分别制定古代郁证医案纳入、排除标准,现代郁证医案纳入、排除标准,现代郁证医案文献纳入、排除标准。(3)数据整理建立数据库利用文本识别软件对古代医案和现代医案文献进行文本化处理,筛选医案,利用医案拆分软件等对纳入的古代郁证医案、现代郁证医案,进行医案结构化;填充数据、清洗数据、术语规范化,医案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处理主要参考《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古代汉语词典》《中医大辞典》等。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构建结构化的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4)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TCM Miner、SPSS 22.0等软件对古代郁证医案和现代郁证医案分别进行数据挖掘,基于数理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分别对医案的病因、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信息进行分析,并解读结果。3.研究结果构建了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数据库包含结构化郁证医案共2348案,共4079诊次。其中古代郁证医案364案,共461诊次;现代郁证医案1984案,共3618诊次。古代郁证发病患者多为20-49岁之间的中青年女性;发病原因多为情志因素,忧、思致病最多;常见症状以失眠最多。常用治法以化痰、疏肝、解郁健脾为主;治疗使用的高频方剂有归脾汤(27次)、逍遥散(22次)、加味逍遥散(15次)等;高频中药包括茯苓(186次)、陈皮(115次)、甘草(113次)、人参(101次)、当归(98次)、白术(94次)、酸枣仁(80次)等;中药性味归经属性多为温性、平性、苦味、辛味,归脾经、肺经;常用中药组合有白术-茯苓、茯苓-甘草、茯苓-当归、白术-甘草等;常用核心方剂以丹栀逍遥散为基础加减。其中明代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包括:人参(50次)、甘草(49次)、茯苓(49次)、当归(47次)、白术(45次)、黄芪(32次)、柴胡(28次)、栀子(26次)、酸枣仁(26次)等;性味归经多为温性、平性,辛味、苦味,归脾经、肺经药物;常用药物组合有:白术-茯苓、白术-人参、当归-人参、甘草-人参等;核心方以归脾汤为基础加减。其中清代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包括:茯苓(137次)、陈皮(89次)、茯神(68次)、白芍(67次)、甘草(64次)、郁金(63次)、牡丹皮(58次)、半夏(57次)、香附(55次)、酸枣仁(54次)等;性味归经多为温性、平性,甘味、苦味、辛味,归肺经、脾经为主;常用中药组合有:陈皮-茯苓、茯苓-甘草、白术-茯苓、当归-茯苓等;核心处方以丹栀逍遥散合归脾汤为基础加减。现代郁证发病患者集中在20-59岁,多为中青年女性。常见的症状有:失眠、纳呆、心烦、抑郁、胸部胀闷、乏力、咽喉部异物感、神疲、心悸等;舌脉以舌红、苔黄、脉弦最为常见。常用治法为疏肝理气、解郁、化痰、安神等;治疗使用的高频方剂有逍遥散(278次)、半夏厚朴汤(162次)、甘麦大枣汤(147次)、归脾汤(104次)、温胆汤(92次)、柴胡疏肝散(91次)等;高频中药包括柴胡(1546次)、茯苓(1210次)、当归(1167次)、白芍(1109次)、郁金(1091次)、甘草(939次)、炙甘草(752次)、香附(624次)、大枣(614次)、川芎(605次)、制半夏(577次)、石菖蒲(576次)、陈皮(558次)、厚朴(553次)、炒酸枣仁(535次)等;药物属性多为温性、平性,苦味、辛味,归脾经、肺经、肝经、心经;常用中药组合有:白芍-柴胡、当归-柴胡、柴胡-郁金、当归-白芍、当归-白芍-柴胡等;核心处方为酸枣仁汤、柴胡舒肝散、二陈汤加减。现代郁证医案中肝气郁结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柴胡(299次)、当归(240次)、白芍(226次)、郁金(220次)、香附(175次)、茯苓(154次)、炒酸枣仁(115次)、川芎(114次)、甘草(113次)等;核心处方以柴胡舒肝散为基础加减。气郁化火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柴胡(350次)、郁金(266次)、白芍(262次)、当归(221次)、茯苓(184次)、石菖蒲(167次)、甘草(162次)、川芎(140次)、合欢皮(127次)等;核心处方以逍遥散合定志丹为基础加减。痰气郁结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茯苓(260次)、厚朴(210次)、甘草(175次)、柴胡(131次)、陈皮(129次)、郁金(128次)、半夏(122次)、桔梗(97次)等;核心处方以半夏厚朴汤合二陈汤加减。心神失养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柴胡(164次)、大枣(149次)、当归(143次)、甘草(114次)、白芍(108次)、郁金(107次)、炒酸枣仁(105次)、茯苓(103次)等;核心处方以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减。心脾两虚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当归(177次)、柴胡(176次)、白芍(137次)、炙甘草(133次)、茯苓(131次)、黄芪(114次)、党参(101次)、郁金(95次)、白术(88次)等;核心处方以归脾汤为基础加减。心肾阴虚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当归(106次)、柴胡(101次)、茯苓(78次)、白芍(68次)、郁金(65次)、炒酸枣仁(64次)、丹参(56次)、甘草(53次)、合欢皮(50次)、川芎(45次)、五味子(41次)、茯神(41次)、夜交藤(36次)、黄连(36次)、党参(31次)、黄芪(31次)、石菖蒲(29次)、山药(27次)、生地黄(27次)、熟地黄(25次)等;核心处方以天王补心丹合柴胡舒肝散加减。利用本研究所纳入的现代郁证医案训练的SVM分类模型,计算出郁证各证型诊断特征性症状;如肝气郁结证(嗳气,气短,胁胀等)、气郁化火证(大便干燥,口苦,易怒等)、痰气郁结证(咽喉部异物感,嗳气,胁胀等)、心神失养证(善忧好哭,胆怯,恐惧等)、心脾两虚证(嗳气,纳呆,入睡难等)的高权重症状,对于心肾阴虚证的高权重症状计算准确度较低。4.研究结论古代郁证发病患者以中青年女性为主;病因以情志因素为主,忧思致病最多;发病首先影响心神,肝脾受病明显;治疗重视肝脾,以健脾为主;明代郁证治疗以补脾、疏肝为主;清代郁证治疗以健脾、疏肝为主。现代郁证发病患者以中青年女性为主;发病涉及五脏,舌象脉象特征明显;治疗肝脾同治,重在疏肝,不忘安神。现代郁证的分型论治紧扣病机,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要治疗原则,其中肝气郁结证辅以安神;气郁化火证辅以清热、养血、安神;痰气郁结证辅以健脾、化痰;心神失养证辅以养心、安神、健脾;心脾两虚证辅以补益气血、健脾、养心;心肾阴虚证辅以养血、滋阴、清热、安神。基于SVM的分析方法可以较好的发现郁证的症状-证型关系。古代和现代郁证患者均以中青年女性为主要患病人群,现代郁证患者古代患者的年龄段增宽10岁。现代郁证医案的诊疗较古代更重视舌象。现代医家较古代医家在郁证辨证中,注重总结疾病的发展规律,按照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机变化将郁证分型论治,用药紧扣病机,更具有针对性。古今郁证治疗均注重调和肝脾、安神,但现代医家更重疏肝。
周平生[10](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半夏及其经方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采用知识挖掘技术,在病证要素理论的指导下,从《伤寒杂病论》注疏文献中系统梳理含半夏经方的主治症状、主治病机和药物功效,进一步疏证半夏的主治功用及其在经方中的配伍应用规律。从而为临床更好的使用半夏及含半夏经方提供借鉴。方法:1.文献摘录、校勘与文献数据库构建:以《伤寒杂病论》中含半夏的42首经方及其相关的72条经典条文为研究对象,搜集具有代表性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18部注本文本,通过复印、录入、校对后输入Access数据库中进行管理,并对每一条条文的注疏文本进行统一编码,形成研究文本,并分类汇总输出,作为本次研究的附录文本。2.含半夏经方知识库构建:(1)在文献数据库基础上,构建知识加工窗体,从研究文本中提取含半夏经方条文的病证要素知识元,包括病位、病机、证候相关症状;(2)提取全方、半夏单味药及半夏配伍的主治功效、主治症状知识元;(3)知识加工过程由经过培训的学生进行提取,每条文本均由2位同学分别进行加工,加工后的文本通过数据库进行汇总对比,再经老师团队进行审核校对后形成用于分析的知识库。3.数据分析:根据疏证目的构建含半夏经方与证候要素之间的查询,分类输出各证候要素之间的关联频数以及共性频数,并根据展示的需要进行汇总输出,所有分析均在SAS9.4软件平台上进行。具体疏证内容包括:含半夏经方主治病机、主治症状的共性规律,半夏单味药的主治功用、主治症状,半夏加减、配伍、剂量、最简方分析。分析结果以列表的形式展示,证候要素疏证结果来源在表中注明疏证文本编号,以便于在附录文本中定位查询。半夏配伍的分析方法采用经方数据库数据,经方数据库包括《伤寒杂病论》252个方剂的组成,采用关联规则和卡方检验方法分析,分别计算半夏与任意中药配伍的频数、置信度和卡方检验P值,对P<0.05的配伍进行深入讨论。结果:本研究通过对《伤寒杂病论》及其注书中半夏及含半夏经方的疏证研究,从病证要素的多个层面对《伤寒杂病论》中半夏及其经方进行了较为系统分析,分别对含半夏经方全方、半夏最简方、半夏单味药、半夏在经方中的加减、半夏配伍和半夏应用剂量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统计,初步总结了半夏及含半夏经方的主治功用。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一、构建了含半夏经方注疏文献库,文献库文本按照经方进行分类编码并形成了研究文本(详见附录)。二、含半夏经方疏证结果1.含半夏经方的证候要素统计分析的结果(仅列出占比前10位的证候要素):(1)主治病位频数:含半夏经方主治病位以胃(心下)、肺、心、脾、少阳、上焦为主,涉及胸隔、咽、表等部位。频数占比前10位的病位有胃153次(32.48%)、心下85次(18.05%)、肺65次(13.8%)、少阳50次(10.62%)、胸46次(9.77%)、咽32次(6.79%)、心31次(6.58%)、表23次(4.88%)、膈22次(4.67%)、脾20次(4.25%)。(2)主治病邪要素频数:含半夏经方主治病邪方面以内生五邪的内寒病邪频数最高,火热其次,以病理产物的饮、水、痰为主。频数占比前10位的病邪有内寒102次(28.57%)、内热85次(23.81%)、外热85次(23.81%)、饮57次(15.97%)、水56次(15.69%)、痰23次(6.44%)、内火17次(4.76%)、外火17次(4.76%)、支饮12次(3.36%)、痰饮9次(2.52%)。(3)气血津液运动异常频数:含半夏经方主治气机异常以气上、气逆、气上冲、升降失常为主。频数占比前10位的气血津液运动异常要素有气逆24次(36.92%)、气滞9次(13.85%)、气上冲8次(12.31%)、升降失常7次(10.77%)、气郁7次(10.77%)、气陷4次(6.15%)、阳浮3次(4.62%)、气闭3次(4.62%)、气结2次(3.08%)、气阻1次(1.54%)。2.含半夏经方全方方解(1)含半夏经方(全方)主治功效频数统计结果(仅列出频数前10位主治功效):根据分析结果,含半夏经方(全方)的主治功效可以概括为15个方面,分别是去水饮、和解、消散、清泻、解表、补益、降逆、温运、祛痰湿、开宣、调血养血、攻下、收敛、去邪及润燥。频数占比前10位的主治功效有降逆56次(10.79%)、和解39次(7.51%)、去水33次(6.36%)、除饮28次(5.39%)、止呕18次(3.47%)、和胃17次(3.28%)、解表17次(3.28%)、去邪12次(2.31%)、发汗11次(2.12%)、补中11次(2.12%)。(2)含半夏经方(全方)主治症状频数统计结果(仅列出频数前10位主治症状):含半夏经方(全方)的主治症状范围极其广泛,根据分析结果,含半夏经方(全方)的主治症状可以概括为25类,分别是呕吐、痞满、外感寒热、内伤寒热、二便异常、呼吸异常、脉证异常、痛症、燥、烦、口舌咽喉不利、头项面目异常、饮食异常、上逆、痰涎、语声异常、肠胃功能异常、汗出异常、肿胀、心悸、睡眠、经带异常、黄疸、形体病变、二阴病变等。频数占比前10位的主治症状有呕吐144次(27.75%)、咳嗽65次(12.52%)、干呕61次(11.75%)、心下痞满57次(10.98%)、下利49次(9.44%)、喘息45次(8.67%)、发热44次(8.48%)、口渴39次(7.51%)、不欲食32次(6.17%)、心烦28次(5.39%)。3.含半夏经方最简方分析:仅用两味药的半夏最简经方有小半夏汤、半夏干姜散、生姜半夏汤、半夏麻黄丸、苦酒汤5首。半夏最简方均以半夏为君药,剂型多为丸散,且多通过配伍姜、蜜、醋等制毒缓性药物以制半夏毒性。三、半夏单味药疏证统计分析结果1.半夏的主治功效频数统计结果(仅列出频数前10位主治功效):半夏的核心功效以降逆止呕、去水下痰、蠲饮、止痛等为主,但在配伍应用中,半夏功效的外延非常广,包括可以应用于健脾和胃、散肝、治胁满、发声音等。频数占比前10位的主治功效有降逆118次(51.3%)、止呕47次(22.43%)、去水26次(11.3%)、和胃23次(10%)、破壅22次(9.57%)、散逆18次(7.83%)、涤痰12次(5.22%)蠲饮12次(5.22%)、散结11次(4.78%)、涤饮和利水分别为10次(4.35%)。2.半夏主治症状频数统计结果。注家对半夏单味药的主治症状描述较少,本研究中只统计到少量的半夏主治症状,其频数统计结果为(仅列出频数占比10%以上主治症状):呕吐18次(100%)、喘、咳、倚息均为2次(11.11%)。四、半夏配伍分析结果42首经方中,与半夏配伍置信度最高的是人参,具有显着性意义的药物有11味,分别是人参、生姜、大枣、干姜、黄芩、细辛、五味子、柴胡、黄连、麦门冬、附子。总结本研究中半夏配伍的常见药对(卡方检验P<0.05)有:半夏人参药对17次(40.48%)、半夏生姜药对17次(40.48%)、半夏大枣药对16次(38.1%)、半夏干姜药对13次(30.95%)、半夏黄芩药对12次(28.57%)、半夏细辛药对8次(19.05%)、半夏五味子药对7次(16.67%)、半夏柴胡药对6次(14.29%)、半夏黄连药对5次(11.9%)、半夏麦冬药对3次(7.14%)、半夏附子药对1次(2.38%)。五、半夏加减条文疏证《伤寒杂病论》42首含半夏的经方中,半夏根据或然证变化加减运用的分别有《伤寒论》40条小青龙汤、96条小柴胡汤以及146条柴胡桂枝汤。在小青龙和小柴胡汤中均是“去半夏”,在柴胡桂枝汤中是“加半夏”。半夏加减中以去半夏为主,条件分别是“若渴”“若胸中烦而不呕者”,“渴”和“胸中烦”,均是“火”“热”伤津的表现。半夏性味辛温,易耗伤津液,“阴虚、津伤者慎用”。而在半夏主治症状中出现“渴”,是因痰饮阻滞,津液不得输布所致,治以半夏祛痰饮。六、半夏剂量疏证: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半夏的使用剂量为39g,然而经方中半夏应用剂量较大,以大半夏汤中半夏用量最大,其用量为2升,根据米制单位(1升=200ml=128g)计量换算,折合为256g,其他含半夏经方剂量参照该换算标准,大部分用量都在64g和32g。可见,半夏在经方中的使用剂量均比现代药典规定的使用剂量要大。查阅文献,现代临床也存在大剂量(120g)使用半夏治疗痞逆较甚、顽固呕结或不寐证等。这说明半夏在煎煮、配伍得当的情况下,大剂量使用是安全的。结论:1.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18部注本的文献进行梳理,系统的整理了半夏及其经方的主治功效、主治症状、主治病位及药物配伍的内容,形成了半夏及其经方证治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其中揭示了隐藏在这些文献中关于半夏及其经方在主治功效、主治症状、主治病位及药物配伍等多方面知识中的逻辑联系,这些隐藏的逻辑联系扩展和完善了半夏及其经方证治系统知识体系的外延,丰富了半夏及其经方的理论,同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指导作用。2.本研究利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对半夏及其经方进行疏证研究,通过对半夏及其经方证治知识数据库之间的关联,更为系统、精准的分析出了半夏及其经方证治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同时,挖掘技术通过建立数据库之间的查询,为每一个特定知识点的查询提供了方便,这是传统疏证研究难以实现的。本研究中现代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对其他中药及经方的文献数据挖掘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二、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小柴胡汤雾化治疗梅核气55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辨证标准 |
1.4 纳排标准 |
1.5 方法 |
1.6 观察指标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疗效比较 |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2)小陷胸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的疗效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3)半夏厚朴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消化系统疾病 |
1.1 胃食管反流病 |
1.2 胃炎 |
1.3 其他 |
2 呼吸系统疾病 |
2.1 慢性咽炎、咽喉炎 |
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2.3 其他 |
3 内分泌系统疾病 |
4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
4.1 抑郁症 |
4.2 ICU综合征 |
4.3 失眠 |
4.4 其他 |
5 结语 |
(4)麦门冬汤方证研究及方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麦门冬汤现代临床运用 |
2. 麦门冬汤药理研究进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麦门冬汤古代文献及方证研究 |
第一节 麦门冬汤出处及相关条文研究 |
1 麦门冬汤出处及沿革 |
2 《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桂林古本伤寒论》所载麦门冬汤条文 |
3 《肘后备急方》所引麦门冬汤条文 |
4 《备急千金要方》所引麦门冬汤条文 |
5 《外台密要》所引麦门冬汤条文 |
6 《圣济总录》所引麦门冬汤条文 |
第二节 麦门冬汤历代医家注解 |
1 麦门冬汤方义分析 |
1.1 论滋养肺胃气津 |
1.2 论调畅上下枢机 |
1.3 论壮水收逆下气 |
第三节 麦门冬汤方证补充及方药加减运用 |
1 麦门冬汤方证补充 |
2 麦门冬汤方药加减运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标准 |
6 设计方案 |
7 资料整理方法 |
8 技术路线图 |
第二节 临床资料和研究结果 |
1 病名统计分析 |
2 症状统计分析 |
3 舌象及脉象统计分析 |
4 痰象统计分析 |
5 性别、年龄统计分析 |
6 二便统计分析 |
7 方药统计分析 |
第三节 研究讨论 |
第四节 课题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皮部浅刺法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
1.4 受试者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疗程与观察时点 |
3 疗效观察指标 |
3.1 主症评分 |
3.2 中医症状积分 |
3.3 焦虑状态积分 |
3.4 抑郁状态积分 |
4 疗效评价 |
4.1 主症评分疗效评定 |
4.2 中医症状积分疗效评定 |
4.3 焦虑状态积分、抑郁状态积分 |
5 统计方法 |
6 临床观察结果 |
6.1 基线情况比较 |
6.2 治疗效果 |
6.3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皮部浅刺法的理论探讨 |
1.1 皮部浅刺法的操作 |
1.2 皮部理论概述 |
1.3 皮部浅刺法的取效机制探讨 |
1.4 针刺治疗咽异感症机制探讨 |
2 研究结果分析 |
2.1 GETS评分 |
2.2 中医症状积分 |
2.3 HAMA积分、HAMD积分 |
3 皮部浅刺法的优势 |
3.1 针刺安全性较高 |
3.2 患者接受程度较高 |
3.3 易于推广使用 |
4 本课题不同以往研究之处 |
5 课题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咽异感症(梅核气)的中医临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中医“肝”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中医对“肝”的解剖认识 |
第二节 “肝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 |
第三节 “肝阳虚”源流及文献中少见“肝阳虚”的原因探讨 |
第四节 “肝无补法”之说的探讨 |
第五节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考释 |
第六节 “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再认识 |
第七节 “肝藏血”生理功能阐释 |
第八节 肝与小便及生殖功能的关系 |
第九节 肝为“将军之官”的理论内涵 |
第十节 肝为“罢极之本”的理论内涵 |
第十一节 关于“肝生于左”的考释 |
第二章 暖肝治法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暖肝治法的定义与适用范围 |
第二节 暖肝治法的相关概念解析 |
第三节 暖肝与疏肝、泻肝、补肾、补脾的区别与联系 |
1. 暖肝与疏肝 |
2. 暖肝与泻肝 |
3. 暖肝与补肾 |
4. 暖肝与补脾 |
第三章 暖肝治法的学术源流 |
第一节 先秦两汉——理论奠基 |
第二节 晋唐时期——深化病机 |
第三节 宋元时期——创制新方 |
第四节 明清时期——重视温补 |
第四章 暖肝治法的功效与运用 |
第一节 暖肝散寒,理气止痛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二节 暖肝温阳,舒筋通脉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三节 暖肝行血,补虚养血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四节 暖肝通阳,行气解郁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五节 温敛肝气,缩尿起痿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六节 暖肝和胃,降逆止呕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七节 暖肝温阳,化气行水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八节 暖肝补虚,调补冲任 |
1. 功效阐释 |
2. 代表方药 |
3. 主治病证举要 |
4. 证治验案举隅 |
第五章 《临证指南医案》运用暖肝法的数据挖掘 |
第一节 暖肝治法相关医案的频数统计 |
第二节 暖肝治法相关药物的频数统计 |
第三节 暖肝药物关联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暖肝治法的代表药物整理 |
第三节 暖肝治法的代表方剂整理 |
第四节 小茴香历代本草文献整理 |
第五节 缩泉丸用茴香考 |
1《魏氏家藏方》中有关“缩泉丸”的原始记载 |
2 后世传抄过程中将两首“缩泉丸”混淆 |
3 现代《方剂学》教材因袭讹误 |
4 缩泉丸配伍茴香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蒲辅周仲景经方医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蒲辅周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现状 |
1 蒲辅周生平医事研究 |
2 蒲辅周学术思想的研究 |
2.1 整体观念,重视气候 |
2.2 辨证论治,治病求本 |
2.3 寒温一统,融会百家 |
2.4 重视体质,未病先防 |
2.5 中西结合,积极倡导 |
3 蒲辅周临证经验的研究 |
3.1 各科疾病经验的研究 |
3.2 治法及方药运用的研究 |
3.3 其他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蒲辅周经方医案及经方运用特点的研究 |
第一章 蒲辅周经方医案的研究 |
1.1 研究资料和方法 |
1.2 医案纳入标准 |
1.3 结果及讨论 |
1.4 总结 |
第二章 蒲辅周经方运用特点的研究 |
2.1 麻杏甘石汤 |
2.2 理中汤(丸) |
2.3 甘麦大枣汤 |
2.4 苇茎汤 |
2.5 四逆散 |
2.6 黄芪建中汤 |
2.7 竹叶石膏汤 |
2.8 射干麻黄汤 |
2.9 芎归胶艾汤 |
2.10 苓桂术甘汤 |
2.11 酸枣仁汤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8)基于六经八纲理论的射干麻黄汤后续方证动态观察与方药规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射干麻黄汤方义及医家经验总结 |
1 射干麻黄汤方义 |
2 医家经验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射干麻黄汤的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
1 射干麻黄汤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2 射干麻黄汤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射干麻黄汤证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设计方案 |
1.7 技术路线 |
2 临床资料和结果 |
2.1 一般临床资料 |
2.2 临床症状与疾病资料 |
2.3 射干麻黄汤加味比较 |
2.4 射干麻黄汤方证后续变方比较 |
2.4.1 射干麻黄汤后续变半夏厚朴汤方证 |
2.4.2 射干麻黄汤后续变小柴胡汤方证 |
2.4.3 射干麻黄汤后续变小青龙加石膏汤方证 |
2.4.4 射干麻黄汤后续变薏苡桔梗败酱散方证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法立方依据 |
1.1 射干麻黄汤的六经治疗 |
2 临床分析 |
2.1 射干麻黄汤的症状与疾病分析 |
2.2 射干麻黄汤的药物加减分析 |
2.3 射干麻黄汤后续方证分析 |
2.3.1 后续变半夏厚朴汤方证 |
2.3.2 后续变小柴胡汤方证 |
2.3.3 后续变小青龙加石膏汤方证 |
2.3.4 后续变薏苡桔梗败酱散方证 |
2.3.5 后续变甘露消毒丹方证 |
2.3.6 后续变麻杏苡甘汤方证 |
2.3.7 后续变定喘汤方证 |
2.3.8 后续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证 |
2.3.9 后续变苇茎汤方证 |
2.3.10 后续变麻杏石甘汤方证 |
2.3.11 后续变厚朴麻黄汤方证 |
2.3.12 后续变六君子汤方证 |
2.3.13 后续变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 |
2.3.14 后续变麦门冬汤方证 |
2.3.15 仅发现一次的柴胡与桂枝类的后续方证 |
2.3.16 仅发现一次的止咳祛痰后续方证 |
2.3.17 仅发现一次的祛痰利尿排便的后续方证 |
2.3.18 仅发现一次的排脓的后续方证 |
2.3.19 仅发现一次的活血化瘀的后续方证 |
3 总结与讨论 |
3.1 课题研究结果 |
3.2 课题总结 |
3.3 研究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古今医案的郁证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1.1 古代医案数据来源 |
3.1.2 现代医案数据来源 |
3.1.3 文献调研 |
3.1.4 数据检索 |
3.2 数据纳入排除标准 |
3.2.1 现代医案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3.2.2 医案纳入及排除标准 |
3.3.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的构建 |
3.4. 数据规范 |
3.4.1 古代医案名词术语规范 |
3.4.2 现代医案名词术语规范 |
3.5 数据挖掘方法及工具 |
3.5.1 数据挖掘方法 |
3.5.2. 数据挖掘工具 |
4 研究结果及结果分析 |
4.1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构建结果 |
4.1.1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数据情况 |
4.1.2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功能 |
4.2 古代医案研究结果及分析 |
4.2.1 古代(明、清)医案综合分析结果 |
4.2.1.1 医案数据概况 |
4.2.1.2 患者一般情况 |
4.2.1.3 辨证信息分析结果 |
4.2.1.4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
4.2.2 明代医案分析结果 |
4.2.2.1 医案数据概况 |
4.2.2.2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
4.2.3 清代医案分析结果 |
4.2.3.1 医案数据情况 |
4.2.3.2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
4.3 现代医案研究结果及分析 |
4.3.1 现代医案综合分析结果 |
4.3.1.1 医案数据情况 |
4.3.1.2 患者一般情况 |
4.3.1.3 辨证信息分析结果 |
4.3.1.4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
4.3.2 现代医案分型治疗分析结果 |
4.3.2.1 肝气郁结证 |
4.3.2.2 气郁化火证 |
4.3.2.3 痰气郁结证 |
4.3.2.4 心神失养证 |
4.3.2.5 心脾两虚证 |
4.3.2.6 心肾阴虚证 |
4.3.3 症状-证型关系分析结果 |
4.3.3.1 各证型医案数据情况 |
4.3.3.2 症状-证型权重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郁证医案数据库构建探讨 |
5.2 古代郁证辨治规律探讨 |
5.3 现代郁证辨治规律探讨 |
5.4 古今郁证辨治规律对比探讨 |
6.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半夏及其经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病证要素概念及分类的分歧 |
1.2 中药功效主治描述的不统一 |
1.3 半夏及含半夏经方系统性研究不多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研究思路 |
3.1 含半夏经方知识库的构建 |
3.2 病证要素的精准定位 |
3.3 基于病证要素的含半夏经方功效主治疏证研究 |
3.4 含半夏经方功效主治疏证结果的修正完善及半夏主治表示的构建 |
文献综述 |
1 历代本草及医家关于半夏的论述 |
1.1 春秋时期(初始认识时期) |
1.1.1 首次记载 |
1.1.2 外用入药 |
1.2 秦汉时期(泛化使用时期) |
1.2.1 《神农本草经》记载 |
1.2.2 内服入药 |
1.2.3 广泛应用 |
1.3 唐宋时期(规范记载时期) |
1.3.1 官修本草记载 |
1.3.2 提出了半夏转输津液、补虚降逆功效 |
1.4 金元时期(应用发展时期) |
1.4.1 药理认识 |
1.4.2 发展了半夏针对痰证的运用 |
1.5 明清时期(系统研究时期) |
1.5.1 发展了半夏行湿而通大便的理论 |
1.5.2 扩大半夏的配伍及治疗范畴 |
1.5.3 提出“半夏主和,可润可燥”论点 |
1.6 现当代时期(现代机理研究) |
1.6.1 化学成分 |
1.6.2 药理作用 |
2 半夏的炮制及分类 |
2.1 半夏炮制的历史沿革 |
2.2 半夏炮制与分类 |
2.2.1 姜半夏 |
2.2.2 清半夏 |
2.2.3 法半夏 |
3 半夏在经方中的功效概述 |
3.1 降逆止呕 |
3.2 化痰蠲饮 |
3.3 消痞散结 |
3.4 涤痰利咽 |
3.5 交通阴阳 |
3.6 调节气机 |
4 半夏的临床应用概述 |
4.1 失眠 |
4.2 呕吐 |
4.3 咳痰 |
4.4 温胆汤证 |
4.5 半夏泻心汤证 |
4.6 半夏厚朴汤证 |
4.7 生用 |
4.8 反用 |
4.9 其他 |
5 半夏的常用配伍 |
5.1 半夏生姜相配 |
5.2 半夏干姜相配 |
5.3 半夏麦冬相配 |
5.4 半夏旋覆花相配 |
5.5 半夏天南星相配 |
5.6 半夏藿香相配 |
5.7 半夏天麻相配 |
5.8 半夏秫米相配 |
5.9 半夏黄芩相配 |
5.10 半夏附子相配 |
5.11 半夏与西药搭配使用 |
6 半夏的毒性及使用禁忌 |
6.1 半夏的毒性 |
6.2 半夏的使用禁忌 |
7 半夏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7.1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
7.2 对消化系统作用 |
7.3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
7.4 对生殖系统作用 |
7.5 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
8 《伤寒杂病论》中半夏的使用情况 |
8.1 《伤寒杂病论》中半夏的使用类别 |
8.2 《伤寒杂病论》中含半夏经方的剂型 |
8.3 《伤寒杂病论》含半夏经方的功效应用 |
8.3.1 治疗胃气上逆证 |
8.3.2 治疗胃寒厥逆证 |
8.3.3 治疗少阳呕逆证 |
8.3.4 治疗痞满证 |
8.3.5 治疗支饮证 |
8.3.6 治疗肺气上逆证 |
8.3.7 治疗妊娠呕吐证 |
8.3.8 治疗结胸证 |
8.3.9 治疗少阴咽痛证 |
8.3.10 治疗梅核气证 |
8.3.11 治疗瘀血徵瘕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经典注书的选定 |
1.2.2 含半夏经方知识文本的搜集 |
1.2 方法 |
1.2.1 半夏知识加工协同研究平台搭建 |
1.2.2 含半夏经方证治知识库的构建 |
1.2.3 经方半夏证治知识的规范与校对 |
1.2.4 传统疏证理论指导下运用信息挖掘技术进行含半夏经方功效主治的疏证 |
1.2.5 技术路线图 |
2 结果 |
2.1 含半夏经方条文病证要素概貌分析(共同主治功效) |
2.1.1 含半夏经方病位频数统计分析 |
2.1.2 含半夏经方病邪频数统计分析 |
2.1.3 含半夏经方气血津液运动状态频数统计分析 |
2.2 含半夏经方方解分析 |
2.2.1 含半夏经方全方概貌分析 |
2.2.2 含半夏经方功效分类分析 |
2.2.3 含半夏经方病位分类分析 |
2.2.4 含半夏经方主治症状分类分析 |
2.2.5 含半夏经方主治功效分类分析 |
2.2.6 半夏最简方分析 |
2.3 半夏应用分析 |
2.3.1 半夏功效分析 |
2.3.2 半夏主治症状分析 |
2.3.3 半夏配伍分析 |
2.3.4 半夏加减条文分析 |
2.3.5 半夏使用剂量分析 |
3 讨论 |
3.1 方法学讨论 |
3.2 疏证结果讨论 |
3.2.1 半夏中药疏证结果讨论 |
3.2.2 含半夏经方疏证结果讨论 |
3.2.3 疏证结果相关问题说明 |
3.3 研究的创新与经验总结 |
3.3.1 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3.3.2 所获经验总结 |
4 结论 |
5 不足与展望 |
5.1 不足之处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含半夏经方注疏原文(另附) |
2、答辩委员会名单 |
个人简介 |
四、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小柴胡汤雾化治疗梅核气55例临床观察[J]. 黄扬周,吴巧莲,叶青.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24)
- [2]小陷胸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的疗效总结[J]. 张建永. 中国社区医师, 2021(24)
- [3]半夏厚朴汤研究进展[J]. 陈朝阳,韩新民. 河南中医, 2021(06)
- [4]麦门冬汤方证研究及方药规律分析[D]. 陈逸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皮部浅刺法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盾.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D]. 王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蒲辅周仲景经方医案研究[D]. 陈楠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基于六经八纲理论的射干麻黄汤后续方证动态观察与方药规律探析[D]. 金宗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基于古今医案的郁证辨治规律研究[D]. 王伟斌.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半夏及其经方研究[D]. 周平生.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