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兴的临床科研方法学——循证医学(论文文献综述)
周旭,陈晓凡,聂鹤云,熊俊,张磊昌,汪海龙,朱卫丰[1](2021)在《基于促实践的《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生案例教学课程建设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中医药循证医学》是中医药学和循证医学理论与实践融合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作为科研素质培养课程面向中医药专业学位研究生开设。课程内容强调基于研究证据解决中医药临床问题,注重专业理论知识与中医药科研、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适合建设成为案例教学课程,以克服单纯理论教学法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等问题。研究立足《中医药循证医学》学科特点,围绕"一种理念、五项能力"的教学主线,成功建设了一套研究生案例教学优质课程和配套讲稿、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慕课平台,旨在从设计理念、流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总结《中医药循证医学》案例教学课程建设方法和经验。
石兆峰[2](2021)在《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中医临床治疗作为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个体化模式,其临床疗效虽然已经过长期验证,但是缺乏科学和客观的证据。当前以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为主导的群体化研究方法已应用于中医疗效评价之中,虽然规范了临床证据产出,但是带来了辨证论治特色缺失问题,难以满足个体化实践与分析的需求,与客观评价中医真实疗效水平尚有差距。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符合辨证论治特色的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成为亟需解决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通过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在时间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框架、探讨实施步骤,并结合具体疾病进行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系统研发以及临床验证,以期建立完整的方法研究和实践体系,实现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客观动态评价和长期预测指导,助力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研究方法: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分析当前群体化评价方法应用于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的局限性,凝练论文科学问题;基于本团队工作基础,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并明确其内涵和主体;从研究问题的结构化构建角度,参考PICO模型分析中医个体化诊疗和评价的思辨过程,转化形成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研究框架,探讨评价方法的实施步骤,以契合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完善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主体。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进行示范构建:1)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系统评价联合专家头脑风暴、聚类和因子分析,形成个体化结局指标汇总清单;2)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形成中医固定干预方法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汇总清单;3)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梳理形成个体化比较方法汇总清单;4)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多学科纵向数据模型,梳理形成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汇总清单。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形成的汇总清单,将固定干预措施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清单和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搭建形成个性化选用模块;选用个体化疗效比较方法中的“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搭建形成逻辑分析模块;选用纵向数据模型中的“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搭建形成外部调用分析模块。以三层架构为指导,分别采用Eclipse+JDK+SDK+ADT作为Android移动客户端系统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MySQL+Java Web+Tomcat作为系统后台服务器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设计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以信息化模式优化长时程评价方法。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注册登记研究设计,纳入10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于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对患者进行动态随访观察,选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量化评价自身治疗前后中医个体化疗效;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从个体层面解析疗效差异、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从患者层面预测长期个体化疗效趋势,结合疗效影响因素给予个体化指导。研究结果: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辨证论治诊疗的时空特征是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本论文科学问题是探索解决因个体差异在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明确随时间推移的每个访视点,中医都需要通过评价重新定义患者整体状态,其过程实践就是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是中医个体化诊疗数据的完整采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多时点动态分析和量化评价、中医个体化疗效的长期预测和指导;方法的主体初步选用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参考PICO模型并转化构成要素为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形成了中医个体化长时程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1)针对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纳入130篇随机对照试验,形成125项结局指标清单和7类指标准则层,指标合并优化后获得24项结局指标,使指标清单在全面合理的基础上突出层次重点。2)针对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纳入166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9种固定干预模式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对7项评价指标中疗效排名前10的共44类不同组合中成药进行汇总分析,展示了同一种中成药在不同指标中的疗效排序。3)针对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纳入74篇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汇总梳理得出5种比较模式: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个体疗效和公认疗效评价标准的比较、个体疗效和群体疗效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线性趋势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权重体系的比较。4)针对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纳入115篇文献和34种纵向数据模型,模型集中学科主要为数学,热点研究领域为医学。模型主要分为五大类:线性模型、混合效应模型、联合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梳理并呈现了模型与方法内涵的对应特征。上述示范构建为长时程评价方法中结局指标的个性化制定、个体化治疗优化选用、疗效量化比较方式设定、疗效个体化动态分析提供了支持和完善。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由客户端和后台管理两个区域和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的三层架构搭建。客户端区域由研究者登录、项目经理登录和系统管理员三大模块组成,后台管理区域由研究中心管理、试验管理、疾病管理、受试者管理、系统权限管理、统计分析功能六大模块组成。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搭建的信息化模块,Android系统客户端和后台服务器完成了个体化数据采集、录入和动态分析,初步实现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优化。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临床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循证目标成就评量分数呈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最后时点评分均显着高于基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对比中医个体化疗效显着。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的截距、斜率和二次斜率的均值、方差和相关系数显示回顾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且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既往不同个体对疗效的反馈不同,存在应答和提升迅速的个体;前瞻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而初始水平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治疗初期存在疗效反馈不同个体。模型协变量分析结果提示,回顾性研究中疗效初始水平和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是既往病史、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证候;前瞻性研究中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脉象,评量后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年龄、证候虚实类型和脉象(P<0.05)。以前瞻性研究中一名患者为例,时间序列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其中医个体化长期疗效较好,个体化指导提示患者需要关注随年龄增长可能带来的合并慢性疾病负担,结合证候和脉象偏虚需要注重补气活血。上述结果共同验证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临床可行性。结论:本论文紧扣辨证论治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探索建立了以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难题为导向、长时程评价方法构建为驱动、系统研发和临床应用相结合的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和实践体系,初步实现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动态评价、长期预测和个性化指导,能够助力中医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辅助和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
闫媛媛[3](2021)在《基于循证与叙事构建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造口患者存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方面适应问题,使造口护理呈现专科性和复杂性特点,造口适应对于全面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造口适应过程复杂,有待探索一条有效途径全面解决造口患者身-心-社-灵综合需求。叙事循证医学模式提倡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的联合,初步开发出理论与实践的可操作模型,可使客观数据与主观体验相互联合,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在解决造口患者综合需求方面具有优势。目的:本研究基于叙事循证医学模式理论框架联合行动研究实施,探索造口患者适应需求,调查造口专科护理实践现状;探索肠造口患者适应因素影响机制;构建基于最佳证据的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检验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的有效性,探索标准化实践方案联合叙事护理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评估对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以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循环过程作为研究实施基本框架,在每阶段实施过程联合不同方法:第一阶段,以质性研究描述性现象学调查造口患者适应需求与造口专科护理现状;第二阶段,通过整合综述法获取造口适应相关文献,分析造口适应因素影响机制;第三阶段,以循证方法检索、筛选、评价、汇总造口适应最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分级和级别推荐,包括造口护理临床实践指南、造口专科护士角色与实践职责相关文献、第二阶段获取的造口适应相关文献;第四阶段,通过改良德尔菲法构建基于最佳证据,且适宜本土特色的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确定模式的具体维度和标准实践方案的具体条目;第五阶段,以叙事探究结合个案研究形式,探索标准化实践方案联合叙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途径及临床意义,完善造口适应实践模式。结果:(1)造口患者适应需求调查与造口专科护理现状:通过对11名造口患者及7名相关医务工作者半结构化访谈和现场观察得出四个主题类属:主题1:造口患者适应需求多元化,包含6个次级主题(生理性需求、支持性需求、信息需求、情感需求、社会文化适应需求、自我护理需求);主题2:造口患者适应过程与时间具有相关性;主题3:造口适应与个人经历有关;主题4:造口专科护理存在发展机遇。(2)造口适应因素分析:获取符合评价标准的造口心理-社会-文化适应相关文献22篇,获取45条相关证据,持续比较分析法得出结果,造口适应与支持具有相关性,通过作用于多种适应因素,促进造口患者达到个人-行为-环境的适应状态,由此构建造口适应支持要素模式图,包含3个适应条件:家庭支持、医疗支持、社会支持;9个适应因素:时间、认知、生理、心理、自我护理、信息、经济、文化、同伴支持;3个适应要素:个人、行为、环境。(3)造口适应最佳证据获取:共获取经AGREEII质量评价工具A级和B级推荐的造口护理相关临床实践指南8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造口专科护士角色与实践职责相关文献6篇,结合前期获取的造口心理-社会-文化适应22篇相关文献,共提取实践者、评估、专项护理、自我护理、健康教育、生活重建、出院前指导、延续护理8个类属,获取最佳汇总证据30项。(4)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实践方案构建:通过一轮改良德尔菲法达成专家共识,问卷函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86,最终确定造口适应实践模式6个维度:时间、实践者、实践内容、实践措施、实践工具、评价;时间维度:疾病诊断期、术后住院期、出院准备期、调整适应期4个分期;实践内容:评估、专项护理支持、信息支持、心理社会适应支持4项;实践措施:基于提取的30项最佳证据,以时间维度为纵轴,实践内容为横轴,确定每一阶段相应实践内容下具体执行措施,各执行措施以条目清单形式列出,可根据时间分期选择相应条目内容,共形成73条推荐建议;实践工具:提供经检验有效的相应工具;评价:各阶段过程性考核和综合评价。(5)叙事与循证联合可行性评估:以前期拟定的造口适应实践模式为指导依据,研究者运用叙事探究方式介入造口术后患者生活,与患者、家属及相关医务工作者形成三维叙事探究空间,选取其中3例造口术后参与者,以个案护理故事形式展示标准化护理方案执行联合叙事干预过程,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未发生并发症,或已发生并发症患者在干预后得到缓解。结论: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可实现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的联合,用于造口专科护理实践中,借助行动研究框架为最佳证据与人文关怀在同一情境下发挥共同作用提供理论基础;基于循证方法构建的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在造口专科性护理实践中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叙事与循证联合可用于造口适应实践的应用,叙事可发挥评估收集资料、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质性研究的联合作用,易于探索患者内心体验。
朱鹤[4](2021)在《内镜切除术围手术期抗凝药管理及其术后出血的循证医学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内镜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经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等被广泛应用。随着手术越来越复杂,其并发症逐渐受到关注,其中,术后出血(postprocedural bleeding,PPB)是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指南均将内镜切除术列为出血高或极高风险操作,因此,对PPB的预防和管理尤为重要。抗凝药被认为是内镜切除术发生PPB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最主要的代表是华法林和直接口服抗凝药(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DOACs),其中DOACs由于其稳定的药效动力学,日渐受到青睐,然而,也有研究表明,DOACs可能明显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目前已有多个临床研究比较DOACs和华法林对内镜切除术PPB的影响,但这些文献的结果存在争议,关于两者对内镜切除术PPB的影响孰优孰劣,尚需循证医学研究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对于DOACs和华法林在内镜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具体管理策略,例如是否需要停药,是否需要进行肝素桥接(heparin bridge,HB),各个国家和地区消化内镜学会发布的指南尚不统一,因此,亟需针对抗凝药围手术期具体管理策略方面的循证医学研究,帮助医生进行临床决策,为指南制定专家提供证据。综合上述背景,本研究提出了如下的临床问题:1.服用DOACs的患者内镜切除术的PPB发生风险是否低于华法林?2.围手术期这两种抗凝药物不同的管理策略对PPB有什么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了循证医学方法学的手段,对现阶段发表的文献进行全面的检索,分析文献特征,总结文献规律,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质量。同时,使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对文献中的数据进行合并,以比较DOACs和华法林内镜切除术的PPB风险和血栓栓塞的风险。并使用累积Meta和趋势检验,以分析结果随发表年份和样本量的累积而产生的趋势。同时针对不同的内镜切除术、病变部位、DOACs种类进行亚组分析。对于抗凝药围手术期的管理策略,分别使用传统Meta以及基于Bayesian框架下的网状Meta,比较结果的一致性,增强证据的强度,同时使用排序概率图对抗凝药管理策略的PPB风险进行排序,筛选出最佳方案。最后,分别使用敏感性分析、Meta回归、漏斗图对前述结果的异质性、稳定性、混杂因素及偏倚进行分析,评价证据的可信性。应用上述的方法,该研究得出了如下结果:1.经过系统的文献检索,共纳入30篇文献。分析文献特征,90.00%的研究出自日本学者,73.33%研究发表于2018年以后。各个研究使用的围手术期抗凝药管理策略不尽相同,只有5篇明确提到了遵循日本消化内镜学会发布的指南。NOS质量评价总得分范围为5-8分,平均6.67分。说明纳入的文献质量是可以接受的。2.通过提取文献中的数据发现,DOACs组有586例患者发生PPB,华法林组有1782例患者发生PPB。合并结果后DOACs组的PPB发生率明显低于华法林组(OR=0.867,95%CI:0.771-0.975;P=0.017,I2=1.6%)。在排除了低质量研究、非日本的研究、小样本研究后,结果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亚组分析显示,对于ESD,DOACs的PPB率明显低于华法林组(OR=0.786;95%CI:0.633-0.976;P=0.029,I2=0%)。而对于其他内镜切除方式、病变部位、DOACs的种类,两者的PPB发生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3.随着发表时间和样本量的累积,DOACs的内镜切除术PPB发生率具有明显低于华法林的趋势。4.对于抗凝药围手术期的管理策略,头对头的传统Meta分析和网状Meta分析均发现,HB能够明显增加华法林的PPB发生率(传统Meta:OR=1.918;95%CI:0.132-3.250;P=0.016,I2=6.9%;网状Meta:OR=0.44,95%CI:0.15-0.86)。但对于停药组、继续用药组,DOACs和华法林的PPB率没有显着性差异,HB也未能增加DOACs的PPB发生率。排序概率图显示,华法林术前停药不进行HB的策略最有可能成为PPB发生率最低的策略(61.75%)。5.敏感性分析提示上述结果是稳定的,具有中度异质性的亚组均找到了异质性来源。Meta回归分析显示发表时间、病变大小、研究设计类型均未对结果产生影响。综上,本研究基于循证医学方法学对文献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最终得到如下结论:1.DOACs组的总PPB发生率明显低于华法林,尤其在ESD术后。两者的PPB风险在其他内镜切除方式、病变部位、DOACs种类上均没有统计学差异;2.随着发表时间和样本量的积累,DOACs的PPB发生率具有明显低于华法林的趋势;3.对于抗凝药围手术期的管理策略,HB能够明显增加华法林PPB的风险。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首次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内镜切除术围手术期抗凝药及其管理策略对PPB的影响进行分析;2.使用了累积Meta等方法学手段,从循证医学的角度为临床研究的方向提供了数据支持;3.针对不同抗凝药的管理策略进行了传统Meta和网状Meta的对比,增加了证据的可信性。总之,该研究为临床决策和指南制定提供了高质量的循证医学的证据,其结论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
周奇[5](2021)在《外科腹腔感染中关键临床问题的循证评价》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腹腔感染(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IAIs)是细菌侵入腹腔、腹膜后腔或腹腔脏器后对其造成损害而引起的一系列感染性疾病的统称。在腹腔感染病因部位方面,胆道部位引起的腹腔感染最为常见,约占32.6%;其次为胃肠道,约占24.1%,胰腺和肝脏引起的腹腔感染分别为19.1%和17.7%。而腹腔感染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较多,是女性的2倍。复杂性腹腔感染是继呼吸道感染(67.4%)之后引起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脓毒症的第二大病因,其导致的全球病死率约为10%。为了解决腹腔感染诊疗过程中众多有争议性的临床问题,全球多个国家及学术组织制订了腹腔感染相关的诊治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CPG),旨在提高全球腹腔感染诊疗规范。2018年,世界外科感染学会(World Surgery Infection Society,WSIS)启动了腹腔感染CPG的制订工作,并基于前期的专家咨询和两轮的临床问题调研,最终确定了本次WSIS腹腔感染CPG需要解决的29个关键的临床问题。本课题组将围绕其中6个关键临床问题,从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和临床研究三个层面进行循证评价,从而为WSIS指南的制订提供支持。方法:1):系统检索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CNKI、万方等数据库,纳入腹腔感染领域的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Meta分析(Systematic Review/Meta-Analysis,SR/MA)、临床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2)采用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GREE Ⅱ、AMSTAR-2、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等)、报告质量评价工具(RIGHT、PRISMA等)对上述腹腔感染领域纳入的临床实践指南、SR/MA进行评价,深入剖析影响腹腔感染CPG和SR/MA质量的因素。3)采用SR/MA的方法,对6个关键临床问题进行证据综合,系统总结腹腔感染领域中,术中腹腔冲洗术、经皮穿刺引流术、视频辅助腹膜后清创术、腹膜后脓肿引流术后引流管放置和结肠次全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对20篇腹腔感染CPGs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进行分析。AGREEⅡ指南方法学质量结果显示:所有指南得分≤60%,总的平均得分仅为33%。RIGHT报告质量评价结果显示:35个条目中,5个条目报告率不高于5%。总的平均报告率方面,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感染与重症医学学组和美国外科感染学会制订的指南报告质量最高,分别为83%和69%。2)对12篇腹腔感染领域的SR/MA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进行分析。AMSTAR-2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仅1篇SR/MA为高质量,75%的SR/MAs质量均为“极低质量”,其中91.7%的SR/MAs未进行研究的注册与计划书的撰写,83.3%的SR/MAs未提供排除研究的清单以及排除理由。PRISMA-2020报告质量评价结果显示:42个条目中,共有8个条目(19%)的报告率低于10%,其中研究的注册与计划书的内容报告不高于8%。3)基于WSIS提出的6个关键临床问题制作了 5个SR/MAs。研究结果显示:腹腔感染患者中,与未冲洗相比,术中腹腔冲洗并不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RR=0.57,95%CI:0.32~1.04,I2=24.0%)和脓肿形成率(RR=0.89,95%CI:0.55~1.44,I2=37.4%);术中经皮穿刺引流相对于传统开腹引流而言,能降低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死亡率(RR=0.52,95%CI:0.37~0.72,I2=0.0%)、胰瘘发生率(RR=0.36,95%CI:0.19~0.70,I2=0.0%)和术后出血率(RR=0.30,95%CI:0.17~0.53,I2=0.0%);视频辅助腹膜后清创术(VARD)相对于传统常规清创术而言,虽不能降低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IPN)患者的死亡率(RR=0.71,95%CI:0.43~1.16,I2=13.2%),但能降低胰腺瘘(RR=0.59,95%CI:0.39~0.89,I2=0.0%)等并发症的发生。腹膜后脓肿引流术后,与不放置引流管相比,放置引流管是否获益,目前尚无研究证据进行回答。结肠次全切除术相对于局部切除术而言,不能降低艰难梭菌结肠炎患者的死亡率(OR=1.07,95%CI:0.22~5.32,I2=49.8%)。结论:1)腹腔感染领域CPG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其中不声明利益冲突、不报告资金资助和不采用证据分级系统是CPG质量偏低的主要因素。2)腹腔感染领域SR/MAs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普遍较低,未进行研究注册与计划书撰写、未提供排除研究的清单以及排除理由是SR/MAs质量低的主要因素。3)6个关键临床问题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中腹腔冲洗不能降低IAIs患者死亡率和脓肿形成率;微创技术(经皮穿刺引流术、视频辅助腹膜后清创术)可降低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腹膜后脓肿引流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获益不清楚,更需更高质量的研究进行证实;次全切除术相对于局部切除术而言,不能降低艰难梭菌结肠炎患者的死亡率。
栾嘉[6](2020)在《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几十年高速经济发展,中国开始拓展国家发展战略,把卫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卫生与健康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并对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创新提出了新要求。科学的医学研究成果是临床决策的指南,也是国家制定卫生政策的依据。作为记载、传播医学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医学科技期刊承载着为各类医疗卫生决策提供证据的重任。然而,我国至今处于临床医学研究证据的“进口国”地位,多年来我国的临床指南主要参照欧美国家的指南或研究结果;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力与欧美国家相比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中文医学期刊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的质量一直未能获得国际业界的广泛认可。针对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我国医学期刊近年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深入查找并证实我国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聚焦医学期刊编辑部,探讨我国临床研究论文整体质量控制对策。首先,从论文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概念内涵的描述出发,梳理文献,结合专家访谈,对“临床研究论文质量”以及“影响因素”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界定“临床研究论文质量”“质量评价”与“质量影响因素”的概念并丰富其内涵。其次,采用“滚雪球法”抽取中文医学期刊近年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229篇,以研究注册率、伦理审查率、前瞻性研究患者知情同意等数据评价其伦理;以该篇论文发表之前国内同类研究论文篇数评估其创新性;以“国际医学报告清单”评估其报告质量;“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评估其方法学质量并评价其证据强度。结果显示:中文医学期刊近年发表了大量单中心(97.38%)、小样本(单组≤100例占77.3%)、纯阳性结果(99.22%)、高重复性(国内同类研究>10篇占37.11%)、低质量(报告率≤50%占85.15%,高偏倚风险论文占44.10%)的临床研究论文;研究注册率(3.06%)和伦理审查率(16.95%)均低;研究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均不可考。再次,结合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田野调查等方式募集、筛选中文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自行设计问卷,对纳入评估的229篇临床研究论文的作者、编辑部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模型显示:作者因素方面,专业阶层(学历、职称)对论文质量的直接影响较弱,而作者科学思维、科研方法学水平、对论文质量有较强的正向影响。机构环境方面,科研政策和组织监管均对论文质量有正向影响;科研资源既能直接对论文质量发挥正向影响,也能通过作用于科研政策和组织监管间接影响论文质量。编辑部(编辑)因素方面,编辑的专业能力、期刊管理水平、审稿人水平均对论文质量有正向影响;格式标准化要求对论文质量有负向影响。最后,采用析因设计证实以上可能因素对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作者与研究机构相关的23项可能影响因素里仅伦理审查1项与论文综合质量相关(χ2=11.075,P=0.010);在编辑部与编辑相关的18项可能因素中,编辑是否具有医学专业背景(χ2=21.533,P=0.000)、医学编辑的统计学水平(t=2.221,P=0.028)、编辑工作时间和精力用于版面形式消耗(t=-3.064,P=0.002)与期刊是否为核心期刊(χ2=4.714,P=0.034)等4项与论文质量显着相关。研究证明:期刊编辑部及编辑相关因素是国内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本研究结果,为控制我国医学临床研究论文质量,针对我国医学期刊编辑部管理构架提出:医学编辑必须具有医学相关专业背景,按照发展要求满足医学编辑数量并进行功能性分工,向学术型方向培养医学编辑等举措建议。针对编辑部审定稿流程提出:中文医学期刊亟待统一临床研究论文录用的基本标准,严格实行临床研究注册制度,复核研究的伦理审查,加强临床研究国际规范、评价工具以及报告清单的认知普及,注明利益冲突以及允许发表阴性结果等举措建议。针对医学编辑的职能拓展提出:医学编辑应在执行论文发表准入标准的同时做好作者教育,并为审稿人提供详细的审稿标准及必要的相关培训等举措建议。从而令中文医学期刊能够严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出口”关,真正服务于“健康中国”。
刘烨[7](2020)在《七味都气丸化裁方基于MKK3/6-p38MAPK信号通路干预COPD稳定期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 的:1.基于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价中药复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2.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现代医家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及用药规律。3.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中药复方七味都气丸化裁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可能的作用机制和潜在靶点。4.设计动物实验基于MKK3/6-P38 MAPK信号通路探索七味都气丸化裁方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及机制。材料与方法:1中药复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全面检索6个电子数据库中关于中药复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随机对照实验。对检索到的文献由两名独立的研究者分别进行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文献质量及评估偏倚风险,若有分歧则协商解决,否则由第三名研究者进行裁决。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02)、中医症状积分、生存质量指标的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中药复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用药规律探索运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究COPD稳定期的基本治则、常用治法、药物选择与配伍规律。3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七味都气丸化裁方治疗C OPD稳定期的机制探索利用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出七味都气丸化裁方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OMIM及Genecrds数据库获取COPD的相关基因,筛选药物和疾病的关键交集基因,并根据交集基因构建PPI蛋白互作网络、进行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4基于MKK3/6-P38 MAPK信号通路七味都气丸化裁方干预COPD稳定期的疗效和机制实验研究4.1分组与给药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空白组12只,造模组48只。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氨茶碱组、中药组。对造模组采用气管滴注脂多糖联合持续熏烟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造模28天。造模结束次日开始进行灌胃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日二次以生理盐水灌胃;氨茶碱组和中药组分别以相应药物灌胃,其中氨茶碱组日二次灌胃,早灌胃为0.3125mg/mL氨茶碱混悬液,晚为同等体积生理盐水;中药组日二次采用0.452g/ml中药液灌胃。各组每次灌胃药液体积均为1mL/100g,每周称量一次大鼠体重,根据体重变化情况调整灌胃药量,灌胃共计28天。4.2取材所有大鼠取材前12h内禁食不禁水,造模后第57天进行取材,处死大鼠,采集样本。以10%水合氯醛过量麻醉处死大鼠,取肺组织,制备肺泡灌洗液。4.3研究内容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E1isa法检测大鼠肺泡灌洗液中IL-1β、TNF-a、IEN-γ表达水平;Western-Blot 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 BaxB cl-2、Fas/FasL、MKK3/p-MKK3、MKK6/p-MKK6、p38 MAPK/p-p38 MAPK 表达水平;RT-PCR 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 Bax/B cl-2、Fas/FasL、MKK3、MKK6、p38 MAPKmRNA转录水平。4.4统计方法实验结果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两组比较用t检验,多组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被认为统计学上具有显着性意义结 果:1中药复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中药复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干预COPD总有效率显着升高;能够更好的改善肺功能部分指标:提高FEV1%、FVC、FEV1/FVC;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提高PaO2值、降低paCO2值;降低中医症状评分:降低咳嗽评分、降低咳痰评分;改善生活质量:提高6MWT值;减少CAT评分值;降低mMRC值;降低BODE指数值。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中药复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用药规律探索中药复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数据挖掘共收录方剂232首,涉及中药206味。根据频数分析结果可知,单味药用药频率较高的是黄芪、甘草、茯苓等;药物种类以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等居多;药性多为温性、平性、微温;五味中,以甘味、苦味和辛味较为常见;归经以归肺脾两经药物较常选用。因子分析共提取17个公因子,主要体现扶正祛邪的基本治则。扶正包含的治法主要有补益肺肾、益气滋阴、敛肺固表等;祛邪主要包括化痰、祛湿、通络、活血等。基于治则,反映出COPD稳定期本虚标实的基本病机。对于公因子的药物组合进行分析发现,主要为六味地黄丸、二陈汤、三子养亲汤、七味都气丸等经典方剂的药物核心组成。聚类分析结果得出了泽泻-丹皮、白芍-桂枝、柴胡-川芎、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山茱萸-山药等药对/药组,可为今后临证处方提供参考。3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七味都气丸化裁方治疗COPD稳定期的机制探索应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共筛选七味都气丸化裁方中99个活性成分,352个靶点,C OPD疾病相关的基因5762个,筛选交集基因发现中药复方七味都气丸化裁方治疗COP D疾病的可能靶点共有253个,位于蛋白互作网络中心的靶点有MAPK1、MAPK3、T NF、IL6、FOS、JUN等。GO功能分析结果提示:相关的靶基因涉及的功能途径主要有脂多糖反应、活性氧反应、核受体活性、辅因子结合、膜筏、受体复合体等;KEGG通路富集结果提示:MAPK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细胞凋亡、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等多种信号途径可能作为七味都气丸化裁方作用于COPD的靶点。4基于MKK3/6-p38 MAPK信号通路七味都气丸化裁方干预COPD稳定期的疗效和机制实验研究4.1大鼠一般状态和肺组织病理结果:氨茶碱组和中药组可明显改善大鼠的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且中药组效果优于氨茶碱组。肺组织病理结果示,空白对照组大鼠肺泡大小均匀,肺泡壁薄厚适中,未见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肺泡壁增厚,肺泡不均匀,肺泡壁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氨茶碱组、中药组肺组织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4.2炎症因子IL-1β、TNF-α、IFN-γ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IL-1β、TNF-α、IFN-γ达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上调;与模型组比较,氨茶碱组、中药组IL-1β、TNF-α、IFN-γ表达水平显着下调,且中药组下调程度更明显。4.3凋亡分子及通路关键节点蛋白表达水平4.3.1 Bax/Bcl-2: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大鼠肺组织中Bax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调。与模型组比较,氨茶碱组、中药组Bax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调,且中药组下调水平较氨茶碱组更为显着;B cl-2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调,且中药组上调水平较氨茶碱组更为显着。4.3.2 Fas、FasL: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大鼠肺组织中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调;与模型组比较,氨茶碱组、中药组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调,且中药组下调水平较氨茶碱组更为显着。4.3.3 MKK3/p-MKK3: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大鼠肺组织中MKK3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MKK3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调。与模型组比较,氨茶碱组、中药组MKK3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调,且中药组上调水平较氨茶碱组更为显着;p-MKK3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调,且中药组下调水平较氨茶碱组更为显着。4.3.4 MKK6/p-MKK6: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大鼠肺组织中MKK6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MKK6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调。与模型组比较,氨茶碱组、中药组MKK6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调,且中药组上调水平较氨茶碱组更为显着;p-MKK6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调,且中药组下调水平较氨茶碱组更为显着。4.3.5 p38 MAPK/p-p38 MAPK: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大鼠肺组织中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调。与模型组比较,氨茶碱组、中药组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调,且中药组上调水平较氨茶碱组更为显着;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调,且中药组下调水平较氨茶碱组更为显着。4.4 mRNA 表达4.4.1 Bax/Bcl-2: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大鼠肺组织中Bax mRNA表达水平显着上调、Bcl-2 mRNA表达水平显着下调。与模型组比较,氨茶碱组、中药组Bax mRNA表达水平显着下调,且中药组下调水平较氨茶碱组更为显着;Bcl-2 mRNA表达水平显着上调,且中药组上调水平较氨茶碱组更为显着。4.4.2 Fas/FasL:与空白组相比,造模组大鼠肺组织中Fas、FasL mRNA表达水平均显着上调。与模型组比较,氨茶碱组、中药组Fas、FasL mRNA表达水平显着下调,且中药组下调水平较氨茶碱组更为显着。4.4.3 MKK3、MKK6、p38 MAPK:造模各组大鼠肺组织中 MKK3、MKK6、p38 MAPK mRNA转录水平与空白组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 论:1.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药复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相比,总有效率更高,对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缓解更显着,可降低中医症状评分、改善生活质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2.数据挖掘研究结果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本病病位在肺,继而累及脾、肾,久则伤及心、肝,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痰湿为主。扶正祛邪为COPD稳定期治则,扶正包含的治法主要有补益肺肾、益气滋阴、敛肺固表等;祛邪主要包括化痰、祛湿、通络、活血等。临证处方多以六味地黄丸、七味都气丸、二陈汤等为基根据病情酌情加减治疗。药物选择多选用补气药、化痰药、祛湿药等,以温性、平性,归肺经、脾经等及甘、苦、辛味药物较常选用。聚类分析与关联分析得出了部分纳入方剂的常用配伍,可为今后临证处方提供参考。3.根据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具有补益肺肾,化痰通络之功效的中药复方七味都气丸化裁方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治疗COPD。本方涉及药物活性成分99个,潜在靶点352个,疾病涉及基因5762个。结果筛选共获得交集基因253个;交集基因GO富集分析结果提示七味都气丸化裁方调控的基因主要涉及脂多糖反应、活性氧反应、核受体活性、辅因子结合、膜筏、受体复合体等功能途径;KEGG富集分析结果提示MAPK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细胞凋亡、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等多种信号途径可能作为潜在靶点在七味都气丸化裁方干预COPD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MAPK信号通路与COP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调控MAPK信号通路可能为七味都气丸化裁方干预COPD的潜在切入点。以此为基础在下一研究中,通过实验验证七味都气丸化裁方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与MAPK信号通路与细胞凋亡的内在联系。4.动物实验证实七味都气丸化裁方可通过下调IL-1β、TNF-α、IFN-γ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下凋MKK3、MKK6、p38 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抑制MKK3/6-p38 MAPK信号通路,进而调控内源性、外源性细胞凋亡途径发挥治疗C OPD稳定期的作用。
崔博雅[8](2020)在《银杏叶制剂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疗效的系统评价及其作用机制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我国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患病人数众多并呈持续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CHD的患病率为12.3%;DM的成人患病率达10.4%。CHD与DM互为危险因素已得到广泛共识,研究表明我国CHD住院患者中并发DM的患病率约为52.9%。CHD合并DM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给人民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对于CHD合并DM的治疗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银杏叶制剂广泛应用于CHD的治疗中。据文献报道及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银杏叶制剂对DM的治疗亦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探索银杏叶制剂治疗CHD合并DM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开展以下研究。研究目的1、基于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的方法了解中西医治疗CHD合并DM的研究现状,把握研究热点,预测未来研究发展趋势。2、基于系统评价方法为银杏叶制剂治疗CHD与DM安全性及有效性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初步探讨银杏叶制剂治疗CHD合并DM的潜在可能性。3、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银杏叶制剂治疗CHD合并DM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研究一文献研究1、中西医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1.1中医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以“冠心病and糖尿病”、“中医”、“中药”等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中医药治疗CHD合并DM的研究,采用CiteSpace5.1.R6软件对上述检索方法获得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详实了解中医药治疗现况,对近三年中医药治疗CHD合并DM的研究,从剂型、方药、疗效指标等方面做进一步统计分析。1.2西医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因相关研究数量较多,为选取质量较高更能代表国际趋势的文献。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 为检索库,以“Coronary Heart Disease”AND“Diabetes”为主题词检索近十年有关CHD合并DM的研究,采用CiteSpace5.1.R6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2、银杏叶制剂治疗冠心病与糖尿病的系统评价2.1银杏叶制剂治疗冠心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再评价以“银杏叶”、“冠心病”、“Meta分析”、“系统评价”等关键词检索中外数据库关于银杏叶制剂治疗CHD的系统评价,根据预先制定的纳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采用AMSTAR2与GARDE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与证据等级评价。2.2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以“糖尿病”、“银杏叶”、“银杏叶提取物”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外数据库关于银杏叶制剂治疗DM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根据事先制定的纳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等,采用Jadad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不良反应等疗效指标进行Meta分析,以评价银杏叶制剂治疗D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二机制研究银杏叶制剂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探索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银杏叶制剂治疗CHD合并DM的作用机制。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获得银杏叶有效活性成分并进行筛选。检索Th 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GAD、Drug bank 等数据库,获取 CHD、DM 疾病相关靶点,筛选银杏叶有效成分与疾病的共有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采用Cluo go软件对关键靶标进行GO富集及KEGG通路分析。研究结果研究一文献研究1、中西医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1.1中医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共检索文献587篇。对该领域研究较为深入,发文量最高的为倪青研究者。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目前研究热点集中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等。未来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治疗CHD合并DM的作用机制研究。近三年中医药治疗CHD合并DM文献共有38篇,治疗方式以汤剂治疗为主(35篇)、其次为中成药(2篇)、注射剂(2篇)、针灸治疗(1篇),共涉及疗效评价指标41种。证型以气阴两虚兼瘀血、痰浊内阻为最常见类型,治法以活血、祛痰、益气养阴为主。1.2西医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最终纳入研究17265篇。发文量前5位的国家为美国、英格兰、中国、意大利、德国。Grundy SM、Ridker PM研究者发文量最多,中心性最高,为该领域学术核心。研究热点集中于对本病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治疗。未来研究趋向于采用循证医学手段为临床决策寻找依据。2、银杏叶制剂治疗冠心病与糖尿病的系统评价2.1银杏叶制剂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再评价本研究最终纳入7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包含2项英文研究、5项中文文献,采用AMSTAR2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提示研究质量总体偏低。采用GRADE对纳入文献进行证据等级评价,结果提示证据质量为低与极低。2.2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本研究纳入5篇研究文献,其中2篇为中文文献、3篇为英文文献,共计纳入257名试验者研究数据。DM病程为1-8年,治疗周期为15天-18个月,制剂类型包括片剂及注射剂。文献总体质量一般。Meta分析的结果提示:银杏叶制剂联合西药或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制剂,FPG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1.47 95%C1[-2.19.-0.75]P<0.0001);银杏叶制剂联合西药或对照组治疗上加用银杏叶制剂,PBG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2.4895%Cl[-3.36,-1.59]P<0.0001);银杏叶制剂联合西药或对照组治疗上加用银杏叶制剂,HbA1C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37 95%Cl=[-0.74,-0.01]P=0.05)。研究二机制研究银杏叶制剂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探索本研究结果提示银杏叶可作用于CHD与DM的共同靶点29个,这些靶点为银杏叶治疗CHD合并DM的潜在作用靶点。其中关键靶标主要包括:IL6、NOS3、TNF、TP53、PT GS2、IL1B、VEGFA、PPARG、CRP等。通过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银杏叶作用于CHD合并DM的生物学过程主要为急性炎症反应的调节(regulation of acute infl ammatory response)、脂质储备的负性调节(negative regulation of lipid storag e)、神经炎症反应的调节(regulation of neuroinflammatory response)。与银杏叶治疗CHD合并DM相关的主要通路包括:VEGF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等。结论研究一文献研究1.中西医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中医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CHD合并DM的治疗中,并且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仍存在文献质量较低、疗效指标不一、缺乏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等问题。西医治疗多采用降脂、降糖、抗凝等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药物服用量较大,长期应用药物的副作用及多种药物的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反应难以避免。寻找一种经济、有效、安全性较高的,CHD与DM共同受益的药物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2、银杏叶制剂治疗冠心病与糖尿病的系统评价2.1银杏叶制剂治疗冠心病的系统评价再评价研究表明银杏叶制剂可有效改善CHD患者血脂水平、临床症状、心电图等相关指标,安全性较好。但因纳入的研究较少、质量偏低,故对指导临床治疗价值有限,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及机制研究。2.2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对银杏叶制剂治疗DM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银杏叶制剂联合西医基础治疗与对照组相比可有效降低FPG、FBG、HbA1C的水平,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但是纳入的研究较少,随访时间较短,远期疗效及安全性仍不确定,仍需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研究二机制研究银杏叶制剂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探索研究结果提示,银杏叶中的槲皮素、儿茶素、芝麻素等活性成分是治疗CHD合并DM的重要成分。银杏叶主要通过VEGF、AGE-RAGE信号通路,调控NOS3、VEGF的表达,同时抑制IL-6、IL1β等炎症因子的表达,达到治疗CHD合并DM的目的。综上所述,采用文献计量学及循证医学手段研究证明,银杏叶制剂对于治疗CHD合并DM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基于网络药理学手段进一步初步探索了银杏叶制剂治疗CHD合并DM的相关靶点及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未来仍需实验及临床研究进一步证明。
刘澳林[9](2020)在《应用专家共识方法制订中医药领域病例—对照研究技术规范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文献研究通过系统检索所有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12月已发表的中医药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报告质量评价,发现方法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制订调查问题评估的条目池。2.专家共识调查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的方式对调查问题条目进行第一轮评估,根据第一轮意见征询的结果,根据专家意见对问卷进行修改。形成第二轮专家咨询条目,重复以上方法统计分析结果。第三轮问卷调查结束后对存在问题进行再讨论,确定最终版本,形成中医药领域病例-对照研究技术规范。方法:1.文献研究电子检索六大数据库已发表的中医药领域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采用国际认可的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和报告规范STROBE声明检查清单(引言和方法两个部分)对纳入文献分别进行评价。同时结合定性描述的方法对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为专家共识问卷条目池提供依据。2.专家共识调查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第一轮专家调查,根据回收的意见和统计分析结果,为第二轮问卷调查提供草案。第二轮咨询对意见分歧较大问题进行讨论,形成第三轮调查问卷。第三轮咨询对存在问题再讨论。完成三轮德尔菲调查之后书写调查报告。结果:1.方法学质量评价和报告质量评价最终纳入文献289篇,中医证候、症状、体质和基因检查是中医领域病例-对照研究关注的热点。文献的方法学评价发现,低质量文献(3-4分)占17.0%(49篇)、中质量文献(5-6分)占59.8%(173篇)、高质量文献(7-8分)占23.2%(67篇)。报告质量评价结果发现,很多文献没有报告全面的信息,例如在配比的应用、偏倚控制和质量控制方面缺乏详细的报告,但在研究目的和统计分析方面报告较为详细。相关分析发现,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呈弱相关(rs,=0.246,P<0.001)。提示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专家调查问卷提供了基础和素材。2.三轮德尔菲专家调查根据文献研究的结果,参考国际上方法学技术规范制定的过程,最终制定出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阶段和报告阶段的46个条目。(1)专家积极系数:有44位专家参与了本研究的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分别为:73.3%、86。4%、86.8%,说明本课题受到参与问卷调查专家们的高度关注,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可信度。(2)专家权威系数:三轮问卷专家转为系数分别为:0.82,0.85,0.86。(3)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三轮问卷调查变异系数分别为:0.2229、0.1043、0.0801。三轮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356,0.349,0.422。对协调系数进行统计学检验,P值均<0.001,说明专家的协调性好。其中,关于如何测量中医证候、体质的时点和以及选择新发病例方面是专家意见较多的条目。结论:1.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呈弱相关。中医领域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整体质量尚可,但是高质量文献偏少,在配比、质量控制等方面尚存在报告不足的问题,需要在研究设计阶段和报告阶段有技术规范指导。2.专家调查结果显示,中医领域的病例-对照研究要注意涉及到中医特色方面。技术规范样稿涉及研究设计阶段和报告阶段,可以提高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
肖晶旻[10](2020)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定性研究方法探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未来的循证医疗决策及临床实践指南的修订提供意见及建议。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评价近两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基于文献回顾结果,结合中医药循证医学领域患者价值观及偏好的研究进展,在扎根理论的指导下,选取广州市两家医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有关患者治疗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半结构式定性访谈。通过访谈录音及文字笔记收集访谈资料,访谈后将访谈录音逐字转录为文字资料,遵循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及撰写备忘录等原则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文献回顾共纳入相关文献862篇,中药汤剂和针灸是近两年研究数量较多的两种干预措施;中成药的临床研究数量较少;中医外治疗法方面,近两年外治法应用广泛,涉及外治疗法种类众多,研究的热点仍然集中在普通针刺上。检索过程中未见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价值取向相关的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共纳入14名患者,通过资料分析获得一级编码中的意义单元318个,一级编码20个,二级编码5个。最终确定本研究的核心范畴为“稳定病情”,具体包括“疾病认知”、“对中医的态度”、“人际关系”、“医疗环境”、“治疗期望”五个范畴。“疾病认知”是患者对于患病带来的影响,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情况及由此产生的对于治疗的各种利弊权衡;“对中医的态度”指的是患者对于中医治疗DPN的看法及其就医取向;“人际关系”指的是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于人际交流的关系衡量;“医疗环境”是在就医过程中患者对于就医选择的考虑;“治疗期望”是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治疗效果和治疗体验的期待。结论: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年的患者希望病情经过治疗得以稳定,在期望能够得到有效、持续的治疗效果基础上,更加青睐副作用小及便利舒适的治疗方式。影响患者治疗意愿的因素中,患者对具有调理作用的中药汤剂存在明显偏好,对于其他中医药疗法的偏好因个体对疾病及治疗方案认知的差异而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治疗效果,患者家属在治疗中会与患者的心理状态互相影响,而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是促进临床决策的重要条件之一。目前临床研究中的用药及患者依从性情况与真实临床诊疗仍有一定差距,未来在临床诊疗中应当结合患者对治疗措施的偏好和经验,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建立具有中医特色DPN慢病管理系统以改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和医患关系。开展更多患者对具体中医治疗方式的意愿方面的循证研究。DPN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意见的形成过程中也应适当结合患者对于干预措施及其安全性的意愿及看法。
二、新兴的临床科研方法学——循证医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兴的临床科研方法学——循证医学(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促实践的《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生案例教学课程建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案例教学课程内容 |
2 案例教学课程设计理念 |
3 教学案例库结构框架 |
4 教学案例设计理念 |
5 教学案例编撰格式 |
6 案例教学方案 |
6.1 教学模式 |
6.2 教学方法 |
6.3 典型案例举例 |
6.3.1 案例名称 |
6.3.2 案例内容 |
6.3.3 案例问题 |
6.3.4 解决方案 |
6.3.4.1 循证医学PICOS模式分解问题 |
6.3.4.2 选择4大中文医学文献数据库 |
6.3.4.3 以P+I+S要素构建检索策略 |
6.3.4.4 需提取的文献数据包括 |
6.3.4.5 要点总结 |
7 教材和慕课平台建设 |
8 教学案例库建设的经验思考 |
9 案例教学理念和哲学观点 |
10 小结 |
(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热点与前沿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 |
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科学问题 |
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工作基础 |
3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和主体 |
3.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 |
3.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主体 |
4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 |
4.1 问题研究模型的梳理和选择 |
4.2 参考PICO模型的研究框架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 |
1 疾病范例选择依据 |
2 要素一: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3 要素二: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 |
3.1 资料与方法 |
3.2 研究结果 |
4 要素三: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 |
4.1 资料与方法 |
4.2 研究结果 |
5 要素四: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 |
5.1 资料与方法 |
5.2 研究结果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 |
1 系统模块设计准备 |
1.1 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 |
1.2 个体化干预方法优化清单 |
1.3 个体化比较方法的选用 |
1.4 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选用 |
1.5 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的制定 |
2 系统设计方法 |
2.1 整体设计 |
2.2 安卓核心组件与生命周期 |
2.3 系统搭建工具 |
2.4 运行环境 |
3 研究结果 |
3.1 系统操作界面展示 |
3.2 系统模拟数据测试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 |
1 回顾性研究部分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结果 |
2 前瞻性研究部分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基于循证与叙事构建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造口适应意义 |
1.2 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整合研究 |
2 理论基础 |
2.1 叙事循证医学模式 |
2.2 行动研究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意义 |
4 技术路线图 |
5 概念界定 |
6 研究内容 |
6.1 成立行动研究小组 |
6.2 研究步骤 |
6.3 研究方法 |
7 伦理问题 |
8 质量控制过程 |
8.1 方法控制 |
8.2 研究团队协作完成 |
8.3 提高研究者可信度 |
第一部分 造口适应需求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参与者 |
3 研究内容 |
3.1 研究过程 |
3.2 研究工具 |
3.3 数据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主题1:造口患者适应需求多元化 |
4.2 主题2:造口患者适应过程与时间具有相关性 |
4.3 主题3:造口适应与个人经历有关 |
4.4 主题4:造口专科护理存在发展机遇 |
5 讨论 |
5.1 造口患者多元适应需求亟待关注 |
5.2 造口患者个人经历与社会文化具有相关性 |
5.3 造口患者适应过程与时间具有相关性 |
5.4 造口专科实践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
6 反思评价 |
第二部分 造口适应因素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过程 |
3.1 确定研究主题 |
3.2 文献检索 |
3.3 证据筛选与提取 |
3.4 数据评估 |
3.5 数据分析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第三部分 造口适应最佳证据总结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2.1 肠造口护理相关指南评价研究 |
2.2 造口专科护士角色与实践相关文献质量评价 |
2.3 肠造口适应最佳证据总结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4.1 纳入指南整体质量较高 |
4.2 造口专科护士角色定位 |
5 反思评价 |
第四部分 造口适应模式实践方案的初步建构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对象 |
4 研究内容与统计结果 |
4.1 文献回顾与证据整合 |
4.2 改良德尔菲函询调查 |
4.3 改良德尔菲专家论证会 |
5 研究结果 |
5.1 《造口适应实践模式》构建 |
5.2 《造口适应标准化实践方案》构建 |
6 讨论 |
6.1 造口评估工具有待进一步完善 |
6.2 《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构建的重要性 |
6.3 《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构建的科学性 |
7 反思评价 |
第五部分 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可行性评估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收集数据方法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2.6 伦理原则 |
3 研究结果 |
3.1 患者资料 |
3.2 个案研究结果 |
4 讨论 |
4.1 叙事在造口适应实践中的作用 |
4.2 叙事在护理中的应用 |
5 反思评价 |
第六部分 讨论与建议 |
1 讨论 |
1.1 研究设计的适宜性分析 |
1.2 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在专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探讨 |
2 未来建议 |
2.1 加强造口专科护理体系完善 |
2.2 研究的可持续性改进与优化 |
2.3 本研究后续展望 |
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一个理论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内镜切除术围手术期抗凝药管理及其术后出血的循证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内镜切除术后出血的研究进展 |
1.1.1 内镜切除术后出血的发生概况 |
1.1.2 内镜切除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 |
1.1.3 内镜切除术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
1.1.4 内镜切除术后出血的介入时机 |
1.2 抗凝药对内镜切除术后出血的影响 |
1.2.1 抗凝药对内镜切除术后出血的影响概况 |
1.2.2 华法林 |
1.2.3 直接口服抗凝药 |
1.3 循证医学在该领域的重要作用 |
1.4 本研究的设计思路和创新点 |
第2章 本课题应用的循证医学方法学内容 |
2.1 研究方案的注册和同行审议 |
2.2 文献的检索策略 |
2.3 研究筛选 |
2.4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5 数据提取 |
2.6 亚组的设定 |
2.7 质量评价 |
2.8 数据统计 |
2.8.1 文献系统评价部分 |
2.8.2 传统Meta分析 |
2.8.3 累积Meta分析 |
2.8.4 网状Meta分析 |
2.8.5 Meta回归 |
2.8.6 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的检测 |
第3章 结果 |
3.1 文献系统评价 |
3.1.1 文献检索结果 |
3.1.2 纳入文献的特征 |
3.1.3 质量评价 |
3.1.4 纳入文献的发表年份和样本量统计 |
3.2 DOACs和华法林对内镜切除术后出血的影响 |
3.2.1 DOACs和华法林对术后出血发生率的总体影响 |
3.2.2 DOACs和华法林对术后出血发生率影响的变化趋势 |
3.2.3 DOACs和华法林对内镜切除术后出血影响的亚组分析 |
3.3 不同抗凝药管理策略对术后出血的影响 |
3.3.1 传统Meta分析结果 |
3.3.2 网状Meta分析结果 |
3.4 DOACs和华法林对内镜切除术后血栓栓塞风险的影响 |
3.5 Meta回归分析结果 |
3.6 敏感性分析及异质性评价 |
3.7 发表偏倚的评价 |
第4章 讨论 |
4.1 文献系统评价结果的讨论 |
4.2 DOACs和华法林对内镜切除术后出血的影响 |
4.3 围手术期抗凝药管理策略及其对术后出血的影响 |
4.4 该研究的局限性 |
4.5 本研究的优势和创新点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外科腹腔感染中关键临床问题的循证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腹腔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
1.1.2 腹腔感染临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1.1.3 腹腔感染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 |
1.1.4 循证评价的重要性 |
1.2 研究内容 |
1.2.1 临床实践指南层面 |
1.2.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层面 |
1.2.3 临床研究层面(制作新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资料 |
1.3.2 主要的研究方法 |
1.3.3 技术流程图 |
第二章 全球腹腔感染指南循证评价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检索 |
2.3.2 纳入排除标准 |
2.3.3 文献筛选 |
2.3.4 数据提取 |
2.3.5 指南质量评价 |
2.3.6 推荐意见分析 |
2.3.7 数据分析 |
2.4 研究结果 |
2.4.1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2.4.2 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
2.4.3 报告质量评价结果 |
2.4.4 方法学质量评价和报告质量评价相关分析 |
2.4.5 指南推荐意见一致性分析和证据分析 |
2.5 讨论 |
2.6 结论 |
第三章 腹腔感染关键临床问题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检索 |
3.3.2 纳入排除标准 |
3.3.3 文献筛选 |
3.3.4 数据提取 |
3.3.5 质量评价 |
3.3.6 数据分析 |
3.4 研究结果 |
3.4.1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3.4.2 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
3.4.3 报告质量评价结果 |
3.4.4 关键临床问题系统评价遴选策略初步构建 |
3.5 讨论 |
3.6 结论 |
第四章 腹腔感染关键临床问题的系统评价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目的 |
4.3 研究方法 |
4.3.1 文献检索 |
4.3.2 纳入排除标准 |
4.3.3 文献筛选 |
4.3.4 数据提取 |
4.3.5 方法学质量评价 |
4.3.6 证据质量评价 |
4.3.7 数据分析 |
4.4 结果 |
4.4.1 KQ1与KQ2系统评价结果 |
4.4.2 KQ3系统评价结果 |
4.4.3 KQ4系统评价结果 |
4.4.4 KQ5系统评价结果 |
4.4.5 KQ6系统评价结果 |
4.5 讨论 |
4.6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腹腔感染指南检索策略 |
附录Ⅱ 腹腔感染系统评价检索策略 |
附录Ⅲ KQ1/KQ2系统评价制作检索策略 |
附录Ⅳ KQ3系统评价制作检索策略 |
附录Ⅴ KQ4系统评价制作检索策略 |
附录Ⅵ KQ5系统评价制作检索策略 |
附录Ⅶ KQ6系统评价制作检索策略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控制相关理论研究 |
2.1 临床研究的定义 |
2.2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评价概念辨析 |
2.3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概念辨析 |
2.4 本研究涉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概念及其评价方式 |
2.5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控制的概念辨析 |
2.6 小结 |
第3章 中文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现况的抽样调查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我国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质性访谈 |
4.1 访谈目的 |
4.2 访谈设计 |
4.3 访谈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中文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我国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建立及作用机理阐释 |
6.1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
6.2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探索性因子分析 |
6.3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及修正 |
6.5 修正后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分析 |
6.6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关系及机理探讨 |
6.7 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 |
7.1 研究结论 |
7.2 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控制对策 |
7.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7.5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七味都气丸化裁方基于MKK3/6-p38MAPK信号通路干预COPD稳定期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中药复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中药复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用药规律探索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三 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七味都气丸化裁方治疗COPD稳定期的机制探索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四 基于MKK3/6-p38 MAPK信号通路七味都气丸化裁方干预COPD稳定期大鼠的疗效和机制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中医药干预COPD靶点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系统评价在中医药临床研宄中的应用现况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银杏叶制剂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疗效的系统评价及其作用机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技术路线图 |
英文缩略词 |
文献综述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
1、流行病学 |
2、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
2.1 心脾气虚,痰浊瘀滞 |
2.2 气阴两虚,血脉阻滞 |
2.3 毒瘀日久,损伤心络 |
3、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
3.1 胰岛素抵抗 |
3.2 高血糖 |
3.3 血脂异常 |
4、银杏叶制剂治疗冠心病与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
4.1 银杏叶制剂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
4.2 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研究一 文献研究 |
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 |
1.1 中医药研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 |
1.2 西医研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2、银杏叶制剂治疗冠心病与糖尿病的系统评价 |
2.1 银杏叶制剂治疗冠心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
2.2 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
研究二 机制研究 银杏叶制剂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探索 |
1、材料与方法 |
1.1 银杏叶有效活性成分筛选 |
1.2 疾病靶点检索及筛选共有靶点 |
1.3 构建蛋白互作网络 |
1.4 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结果 |
2.1 银杏叶活性成分筛选 |
2.2 疾病相关靶点筛选 |
2.3 PPI网络构建及关键靶点分析 |
2.4 GO及KEGG通路富集 |
3、讨论 |
3.1 银杏叶治疗CHD合并DM有效成分探讨 |
3.2 银杏叶制剂治疗CHD合并DM的作用机制 |
4、小结 |
结语 |
致谢 |
研究生个人简历 |
参考文献 |
(9)应用专家共识方法制订中医药领域病例—对照研究技术规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 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 |
(二)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
(三) 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的发展历史 |
二、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及应用在中医药领域的意义 |
(一) 病例-对照研究及其特点 |
(二) 病例-对照研究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意义 |
三、病例-对照研究报告规范的发展 |
四、病例-对照研究技术规范的研制 |
五、定性研究概述 |
(一) 定性研究的含义和用途 |
(二) 德尔菲法 |
六、国内外病例-对照研究的发展及现状 |
(一) 国外病例-对照研究的发展 |
(二) 我国病例-对照研究的发展历史 |
第二章 中医领域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分析及其方法学质量与报告质量的分析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过程和方法 |
(一) 检索策略 |
(二) 纳入与排除标准 |
(三) 文献管理和筛选 |
(四) 数据提取 |
(五) 方法学质量与报告质量评价 |
(六) 统计分析方法 |
四、结果 |
(一) 一般情况 |
(二) 纳入文献的研究主题 |
(三) 纳入研究的暴露因素情况 |
(四) 纳入研究的结局分类情况 |
(五) 暴露因素的测量方法 |
(六) 样本量估算情况 |
(七) 配比方法情况 |
(八) 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九) 方法学质量与报告质量的相关分析 |
(十) 中医领域病例-对照研究技术规范相关条目的形成 |
五、讨论 |
第三章 中医药病例-对照研究技术规范的制订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
(一) 制订研究计划 |
(二) 成立研究工作小组 |
(三) 文献整理与分析 |
(四) 建立问卷条目池 |
(五) 遴选专家 |
(六) 德尔菲法调查 |
(七) 统计分析 |
(八) 技术路线图 |
三、结果 |
(一) 问卷构成 |
(二) 专家特征 |
(三) 第一轮调查咨询结果 |
(四) 第二轮调查咨询结果 |
(五) 第三轮调查咨询结果 |
四、讨论 |
(一) 文献分析及条目池的形成 |
(二) 具体条目及意见分析 |
(二) 三轮专家调查情况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一 |
致谢二 |
(10)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西医研究现状 |
1.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定义、诊断及流行病学 |
1.1.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西医发病机制 |
1.1.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西医治疗 |
1.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现状 |
1.2.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病名 |
1.2.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 |
1.2.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 |
1.3 患者价值观及偏好 |
1.3.1 患者价值观及偏好的定义 |
1.3.2 患者价值观及偏好的研究方法 |
1.3.3 患者价值观及偏好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
1.4 定性研究 |
1.4.1 定性研究的定义、特点 |
1.4.2 定性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 |
1.4.3 定性研究与循证医学 |
1.4.4 定性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
第二章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的文献回顾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2.1 资料与方法 |
2.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访谈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案 |
3.2.1 理论框架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研究对象 |
3.2.4 研究工具 |
3.2.5 预访谈 |
3.2.6 访谈资料收集 |
3.2.7 资料管理与资料分析 |
3.2.8 质量控制 |
3.2.9 技术路线图 |
3.2.10 伦理审查 |
3.2.11 结果报告 |
3.3 预访谈结果 |
3.4 正式访谈结果 |
3.4.1 访谈对象一般资料 |
3.4.2 核心范畴及各范畴定义 |
3.4.3 疾病认知 |
3.4.4 对中医的态度 |
3.4.5 医疗环境 |
3.4.6 人际关系 |
3.4.7 治疗期望 |
第四章 讨论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结果总结 |
4.2.1 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不一 |
4.2.2 患者凭借自己的经验看待中医 |
4.2.3 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治疗 |
4.2.4 医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
4.3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四、新兴的临床科研方法学——循证医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促实践的《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生案例教学课程建设与思考[J]. 周旭,陈晓凡,聂鹤云,熊俊,张磊昌,汪海龙,朱卫丰. 时珍国医国药, 2021
- [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D]. 石兆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基于循证与叙事构建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D]. 闫媛媛.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4]内镜切除术围手术期抗凝药管理及其术后出血的循证医学研究[D]. 朱鹤. 吉林大学, 2021(01)
- [5]外科腹腔感染中关键临床问题的循证评价[D]. 周奇. 兰州大学, 2021(11)
- [6]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 栾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
- [7]七味都气丸化裁方基于MKK3/6-p38MAPK信号通路干预COPD稳定期的疗效及机制研究[D]. 刘烨.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银杏叶制剂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疗效的系统评价及其作用机制探索[D]. 崔博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应用专家共识方法制订中医药领域病例—对照研究技术规范的研究[D]. 刘澳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10]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D]. 肖晶旻.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