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羟色胺与精神相关性皮肤病(论文文献综述)
任梦雪,吴广延,高兴,隋建峰,李红丽[1](2021)在《不同致痒剂诱导建立大鼠瘙痒模型的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致痒剂诱导大鼠瘙痒模型的效果。方法选择3~4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240只,分为组胺依赖性致痒剂(磷酸组胺组、化合物48/80组)和非组胺依赖性致痒剂(5-羟色胺组、氯喹组、内皮素-1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40只。选取颈部和脸颊作为致痒区域,比较皮内注射后30 min内,注射不同剂量(低、中、高浓度)致痒剂后的致痒效果。采用后肢磁环结合行为记录箱系统记录大鼠后肢抓挠次数的差异;运用高浓度致痒剂注射后,采用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和甲苯胺蓝染色技术观察并对比分析致痒区域中皮肤短时内感觉神经末梢诱发电位的变化和皮下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变化。结果在组胺依赖性致痒剂组中,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仅化合物48/80在中、高浓度时可诱发颈部和脸颊的抓挠次数增多(P<0.05);皮内高浓度注射时可记录到感觉神经末梢诱发电位频率增多、振幅升高(P<0.05),在皮下组织血管旁观察到肥大细胞数目显着增多(P<0.05)。在非组胺依赖性致痒剂组中,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5-羟色胺、氯喹以及内皮素-1(中、高浓度)均能在颈部和脸颊成功诱发抓挠次数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采用皮内高浓度注射时,可记录到感觉神经末梢诱发电位频率增加,振幅升高(P<0.05)及皮下组织血管旁肥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5)。结论 5-羟色胺诱导大鼠瘙痒效果最佳,即低浓度能成功建模;而组胺依赖性致痒剂化合物48/80、非组胺依赖性致痒剂氯喹和内皮素-1仅在中、高浓度有效;组胺未能成功诱发出搔抓行为,难以用于建模。
闫敏[2](2021)在《火针联合自血疗法改善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状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火针联合自血疗法改善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状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本法治疗神经性皮炎提供临床依据,亦为瘙痒性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将66例神经性皮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依次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的33例患者采用火针联合自血疗法治疗,火针点刺皮损所在,3天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联合抽血对侧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4穴行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的33例则采取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治疗,日1次,每次10mg,连服30天为1个疗程,并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后的VAS评分、四条目瘙痒问卷评分、谢-川岛瘙痒严重度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的皮损形态评分和DLQI量表评分并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在总有效率上,治疗组为96.97%,对照组为81.25%,两组总有效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四条目瘙痒问卷评分、谢-川岛瘙痒严重度评分、皮损形态评分的比较后发现,治疗前两组组间各项分值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分值均有降低,提示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P<0.05)。3.DLQI量表评分:经治疗后,两组的DLQI量表评分均有降低,且对照组评分高于治疗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结束3个月随访后发现,在改善瘙痒症状复发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火针联合自血疗法和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神经性皮炎均有疗效,但火针联合自血疗法的临床疗效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要优于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2.火针联合自血疗法在改善患者瘙痒症状复发方面优于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3.火针联合自血疗法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确切,适宜临床推广。
郭丹丹[3](2021)在《地冬养心颗粒治疗心肾阴虚兼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现代社会人们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不节制,失眠的发生率逐年增长,本课题通过对“地冬养心颗粒”治疗心肾阴虚兼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研究,观察“地冬养心颗粒”治疗心肾阴虚兼脾虚型失眠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研究地冬养心颗粒的临床价值,提升失眠患者生活幸福感,造福人类。方法:该观察的试验对象来源于山西省中医院脑病科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住院部和门诊的患者,其中医证型符合心肾阴虚兼脾虚型失眠,西医诊断符合2017年《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失眠的标准,病例共收集96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各占48例,在治疗期间,因不同类型的干扰因素,对照组脱落6例、剔除5例,治疗组脱落2例、剔除3例,总共统计病例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九味镇心颗粒”治疗,以1个月为一疗程。观察组患者给予山西省中医院协定处方“地冬养心颗粒”治疗,日一剂,早晚温服。两组分别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对照组、治疗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失眠严重指数评分和中医临床证候及体征的变化;安全性指标: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脉搏、呼吸、体重),三大常规(血常规、粪便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和药物的不良反应。选择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1月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医证候积分和失眠症严重指数(IS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医证候积分和失眠症严重指数(ISI)评分均有所下降,治疗后治疗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医证候积分和失眠症严重指数(ISI)评分疗效方面高于对照组。该观察试验所用的药物均处于安全范围,在临床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生命体征、三大常规、肝肾功均未见异常。结论:研究发现“地冬养心颗粒”可一定程度上治疗心肾阴虚兼脾虚型失眠,改善其症状,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由此可使“地冬养心颗粒”更广泛应用于临床,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李敏[4](2021)在《柴胡疏肝散加味方对肝郁气滞型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方对肝郁气滞型PPPD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评价其对患者情绪、睡眠及中医证候等方面改善情况及用药安全性,为PPPD探索临床治疗的新思路。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6例肝郁气滞型PPPD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均给予心理疏导治疗。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每早一次,初始治疗剂量为5mg/次,6天后加至10mg/次,连续服用12周。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味方汤剂,每日一剂,每次100ml,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连续服用12周。疗效评估指标为眩晕残障评分(DHI)、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于入组前、治疗第4周和治疗第12周各进行一次测评并记录。所有临床数据资料均录入至Epidata3.1软件中,再导入至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中并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价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既往病史、DHI、HAMA、HAMD、PSQI及中医证候积分等评分比较上,各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在DHI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及PSQI评分上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评分下降更为显着,两组在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在DHI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及PSQI评分上与治疗第4周相比,均进一步下降,治疗组评分下降更明显,两组在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综合疗效: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0%,其中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9.57%,其中治愈0例,显效3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疗效: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第4周进一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96%,其中痊愈0例,显效4例,有效16例,无效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73.91%,其中治愈0例,显效1例,有效16例,无效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腹泻,有1例患者出现头晕、恶心、食欲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头晕加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方治疗肝郁气滞型PPPD患者临床疗效好,可显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治疗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睡眠情况较前均有明显改善。本研究在整个观察过程中,柴胡疏肝散加味方未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说明柴胡疏肝散加味方治疗肝郁气滞型PPPD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杨琼[5](2021)在《基于“湿热伏邪”理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历代医家伏邪学说的学术思想,探讨伏邪学说的思想内涵;研究湿热伏邪学说理论内涵,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例,探讨湿热伏邪学说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湿热伏邪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和血清生化代谢物特征;研究舌苔微生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病-证”间的相关性。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阅读古籍,整理文献,以时间为脉络,梳理历代医家“伏邪”学术观点,归纳“伏邪”的论点,总结“伏邪”的学术思想,探讨伏邪学说的内涵和意义。通过理论学习和文献分析,总结老师湿热伏邪学说的学术思想基本内容。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例,从理论角度探讨湿热伏邪的病因病机;从临床实践角度探讨湿热伏邪的诊疗思路。2试验研究: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第二部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的舌苔微生物菌群研究。2.1临床研究方法:按照疾病和证候诊断标准,纳入受试者共75例,其中试验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35例,对照组(非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40例。采集受试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信息,中医证候要素量表、主要中医证候要素评分量表和脾胃湿热证舌诊信息量表;记录受试者血生化检测结果;留存并检测受试者血清样本中的胃动素、胃泌素、5-羟色胺、P物质、表皮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水平,构建受试者临床资料数据库,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2舌苔微生物菌群研究方法:按照诊断标准,纳入受试者共38例,根据研究目的不同,本研究采取两组不同的分组方法。按照受试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分组: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组(GR)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组(FGR)。按照受试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和受试者中医证候分型分组: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组(SPWSR);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组(SPWXR);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组(FPWSR);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组(FPWXR)。通过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先对舌苔样本OTU聚类和物种注释,再分析舌苔菌群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物种?多样性分析、?多样性分析、物种组成成分;按照不同分组方案,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舌苔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舌苔微生物菌落间异同,最后对舌苔样本进行功能预测分析。结果1.理论研究结果:温病学起源于伏邪理论,伏邪学说的“伏寒化温”理论是温病学的最早的病因学理论,伏邪学说的“伏邪与新感”理论促进温病学的发展,充实了温病学理论。伏邪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是在历代诸多医家不懈努力下逐渐形成的。伏邪学说也存在诸多争议如伏邪的病因之争、伏邪与新感之争、伏邪的部位之争等,这些不同的观点促进了伏邪学说的发展和成熟。湿热伏邪是一类具有湿邪和热邪双重属性的邪气,且有潜伏特性,感邪之后移时而发。湿热伏邪致病特点是起病隐匿、病程较长、病势缠绵、反复发作。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隐匿、伏藏、热郁、湿阻、耗气、伤阴、成瘀、酿毒、反复、缠绵的特点,符合中医湿热伏邪发病特点,幽门螺杆菌可以认为是一种湿热伏邪,可用湿热伏邪的扶正、祛邪、透邪的方法治疗。2.临床研究结果2.1中医证候要素研究结果:脾胃湿热证的中医症状临床特点以中焦脾胃为中心,病证可累及五脏六腑和四肢九窍,并且可出现矛盾性症状。湿热伏邪与非湿热伏邪所导致的脾胃湿热证在症状分布和常见症状一致,但症状程度更轻。“口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比较特异性的症状。舌苔是诊断脾胃湿热证的重要参考标准,脾胃湿热证受者试的舌苔颜色为浅黄色或深黄色,焦黄色较少;脾胃湿热证受试者的苔质为腻苔、厚苔,或两者同见;较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受试者中厚苔更多。2.2血生化研究结果:两组脾胃湿热证受试者血生化检验指标有所差异,试验组AST、ALT、TBIL、DBIL、IBIL和HCY含量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CHOL、TG、LDL-C、APO-B、LP(a)、UA和GLU血清水平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部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3血清代谢物研究结果:两组脾胃湿热证患者血清中GAS、MTL、SP、EGF和EGFR含量不同,试验组血清中的GAS、MTL、SP、EGF和EGFR血清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舌苔微生态研究结果:3.1舌苔微生物菌群的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1)舌苔菌群Alpha多样性指数中的simpson指数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组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组两组舌苔样本间存在差异;舌苔样本在门、纲、目、科水平的主要菌落是相同的;两组在属水平和种水平的主要菌属组成之间存在差异。在考虑群落丰度的情况下,两组间舌苔样本在门和纲水平上相同,而在目、科、属和种水平上,两组舌苔样本菌落的平均相对丰度不同。(2)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两组志愿者舌苔微生物菌群的Alpha多样性指数是一致的,两组舌苔样本的优势菌种的丰度和构成比基本一致。两组舌苔在梭杆菌门和梭杆菌纲平均相对丰度有差异。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梭杆菌门和梭杆菌纲相对丰度下降。3.2舌苔微生物菌群的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舌苔微生物菌群的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受试者舌苔微生物菌落基本一致,且舌苔微生物菌落之间有进化关系,而通过unweighted-unifrac距离算法,对样本在OUT水平进行层级聚类,发现两样本的微生物菌落之间距离有近有远。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这三者之间PCoA不同,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物种组成成分分析和组间物种差异性分析结果:通过组内物种组成成分分析和组间物种差异比较,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舌苔微生物群落相对丰度在界、门、纲水平上是相同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差异物种是目水平上的微球菌目和巴氏杆菌目;在科水平上的微球菌科和巴氏杆菌科;在属水平上的罗斯氏菌属和嗜血杆菌属;在种水平上的副流感嗜血杆菌和微黄奈瑟氏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患者的舌苔菌落有所差异,主要体现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舌苔微生物菌群中的有害菌增多。3.4舌苔微生物菌群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舌苔微生物功能主要集中在DNA的转录翻译、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能量生产和转换、氨基酸转运和代谢、无机离子的运输和代谢,参与细胞膜的生产等功能。与脾胃湿热证有关的舌苔功能主要是DNA的转录翻译、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氨基酸转运和代谢、无机离子的运输和代谢,参与细胞膜的生产等功能。结论1.伏而后发的邪气均属于伏邪,伏邪虽是发病学概念,但可以用来阐释疾病的病因病机,其内容极其丰富,可用分类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2.湿热伏邪是一种特异性致病因素,可化燥伤阴,损络成瘀,酿瘀成毒。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湿热伏邪,可以应用湿热伏邪学说的治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3.湿热伏邪临床症状分布广泛,但症状程度更轻,“口臭”和“苔厚”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较为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可用来初步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4.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肝脏代谢和合成功能障碍,对糖脂代谢的影响不及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5.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舌苔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下降,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则影响舌苔微生物间相似性和物种进化关系;6.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舌苔微生物群落丰度下降,导致有益菌的减少和有害菌的增加。
杨晴晴[6](2021)在《以干支运气理论为基础探讨出生时运气先天禀赋与抽动障碍的相关性》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探究出生时干支运气禀赋对抽动障碍发病、达到临床控制的疗程及复发情况的影响。2.根据回顾性研究达到临床控制的疗程结果,探究此因素是否是影响抽动障碍短期疗效的因素。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本研究所收集的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儿科既往留存已临床控制的抽动障碍患儿共721例,将病例资料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登记录入患儿姓名、性别、就诊年龄、初次就诊时间、末次就诊时间、联系方式、并电话回访其停药后是否复发及复发相关情况。根据患儿的出生日期计算出干支,进而推演出岁运、主运、客运、司天、主气、客气,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探究抽动障碍患儿出生时干支运气禀赋的整体分布及各自分布是否符合期望分布、其与达到临床控制的疗程的相关性及其对抽动障碍停药后复发的影响。前瞻性研究:本研究所收集的病例来源于2020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儿科门诊病人。依据DSM-V的诊断标准及《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抽动障碍(修订)》中抽动障碍“肝亢风动证”的证治分类标准纳入3-18岁的患儿,根据回顾性研究中达到临床控制的疗程结果,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主气少阴君火组)与对照组(主气非少阴君火组)。观察两组患儿同一治疗周期下的疗效差异,探究主气因素中少阴君火因素较其他因素而言是否会对抽动障碍的短期疗效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回顾性研究:1.本研究纳入的721例抽动障碍患儿中,以男性患儿居多,占77.53%,女性患儿占22.47%,男女性别比例为3.45:1,与抽动障碍诊疗指南中男女比例一致,在年龄的分布中,以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多见。2.出生日期对应运气因素分布分析(1)单一因素五运因素中岁运、主运、客运及六气因素中主气、客气均无统计学差异,与抽动障碍的罹患无相关性。少阴君火司天时存在统计学意义,提示抽动障碍的罹患与少阴君火司天有一定的相关性。(2)综合因素出生时六气客主加临因素与抽动障碍的罹患无相关性,岁运-司天运气因素最多为太木-少阴君火、太土-少阳相火,且其整体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运气相合后根据岁运及六气的五行属性关系分为运气同化(天符、岁会、太乙天符、同天符、同岁会)与运气异化(天刑、顺化、不和、小逆)两部分,结果显示各因素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对于是否平气之年的判断自古以来有不同的推算方式,因此,不能明确表示气候的平和与否与抽动障碍的相关性。2.不同运气因素疗程在721例达到临床控制的抽动障碍患儿中,主气少阴君火因素的患儿达到临床控制的疗程最短,且主气中各因素两两比较可见,少阴君火与其余各因素均有差异,其余因素两两比对均无差异。3.复发情况在回访的287例抽动障碍患儿中,显示影响抽动障碍患儿复发的保护因素为岁运水运太过与木运太过、客运太金与太木、客气太阴湿土,危险因素为少阳相火司天。前瞻性研究:基于达到临床控制疗程结果显示静心止动方治疗12周后两组患儿总体有效,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主气少阴君火不是影响肝亢风动证抽动障碍患儿的短期疗效的因素。结论:1.出生时干支运气禀赋与抽动障碍的患病、达到临床控制的疗程及复发情况有一定的相关性。抽动障碍患病与少阴君火司天、岁运太木-司天少阴君火、岁运太土-司天少阳相火相关;达到临床控制的疗程中主气少阴君火疗程最短,停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为岁运水运太过与木运太过、客运太金与太木、客气太阴湿土,危险因素为司天少阳相火。2.静心止动方对TD患儿抽动症状疗效显着,但其短期疗效不受主气少阴君火因素的影响。
林心然[7](2021)在《羌月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风湿蕴肤证)及修复皮肤屏障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既往相关研究及导师临床治疗发现,羌月乳膏对治疗神经性皮炎(局限性)有较好的疗效。因此本研究以诊断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风湿蕴肤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激素类药物尤卓尔软膏作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皮肤屏障测试仪及皮损症状评分与自拟中医证候评分对受试者皮损的不同疗程阶段进行量化评分,以各项评分总分计算有效率与皮肤屏障观察指标为临床观察数据,评价羌月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风湿蕴肤证)的有效性与对皮肤屏障的修复情况,以及二者间的相关性。为丰富神经性皮炎外治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撑与临床依据。研究方法:采用非劣性随机阳性平行对照的方法。收集我科符合纳排标准的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用药为羌月乳膏,对照组用药为尤卓尔软膏,指导两组受试者均按照统一的方法用药,试验组用药疗程为28天,对照组按照用药说明疗程为14天。于三个时间观测点记录治疗情况,分别为治疗前、治疗14±3d、治疗28±3d。而后通过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记录和处理受试者的不良反应,最后对所有入组患者随访观察,评估复发情况。研究结果:1有效率对比:治疗14±3天后,试验组总有效率76.47%,对照组总有效率88.24%。治疗28±3天后,两组总有效率相等,均为88.24%,故比较两组治疗显效率,试验组显效率为79.41%,对照组显效率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6%,对照组尚未有不良反应报告。试验组复发率17.65%,对照组复发率26.37%。试验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经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2临床症状指标评分均值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临床症状总分均值为试验组22.79±0.30,对照组22.44±0.23,两组评分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分均值为试验组9.53 ±0.35,对照组10.65 ± 0.33,经比较两组评分均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主客观临床症状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皮损面积、色泽、肥厚程度、苔癣样变数目、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除主观症状(包括瘙痒及失眠焦虑症状)外,试验组的各项评分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的皮肤屏障指标评价对比:治疗前,试验组靶皮损的角质层含水量(SCH)、经皮水分流失(TEWL)、水分度(ML)、皮肤屏障评分值的均值分别为:12.33±6.15、10.29±0.89、55.29±2.50、70.15±1.18;对照组靶皮损的角质层含水量(SCH)、经皮水分流失(TEWL)、水分度(ML)、皮肤屏障评分值的均值分别为:10.06±2.24、11.44±1.14、60.38±2.11、69.94± 1.2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靶皮损皮肤屏障数值均与自身正常皮肤皮肤屏障数值对比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靶皮损的角质层含水量(SCH)、经皮水分流失(TEWL)、水分度(ML)、皮肤屏障评分值的均值分别为:23.41±13.68、2.97±0.33、62.00±2.13、80.88±0.91;对照组靶皮损的角质层含水量(SCH)、经皮水分流失(TEWL)、水分度(ML)、皮肤屏障评分值的均值分别为 14.79±1.99、8.35±0.90、60.29±1.88、72.47±0.93。除水分度评分(ML)经检验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项评分数值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5两组患者不同转归组的皮肤屏障修复情况对比: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组患者经皮水分流失(TEWL)进行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其余测量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及无效组患者经皮水分流失(TEWL)及皮肤屏障评分值对比,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其余测量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显效组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SCH)、经皮水分流失(TEWL)、皮肤水分度(ML)与皮肤屏障评分值分别与好转组、无效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且三组的数值评分依次降低,无效组皮肤屏障评分为最次,试验组药物对皮肤屏障修复程度优于对照组药物。研究结论:1羌月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神经性皮炎患者的皮损形态、面积、色泽、肥厚程度及苔癣样变数目。对于该病瘙痒症状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皮肤屏障,减少经皮水分流失值流失、促进表皮修复作用有关。2本研究对照组采用的药物是弱效激素尤卓尔软膏,两者均对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有治疗效果,羌月乳膏疗效非劣于尤卓尔软膏。3在皮肤屏障修复方面,羌月乳膏优于尤卓尔软膏,其疗效与皮肤屏障修复程度呈正相关,证明羌月乳膏在改善皮损症状方面更具有优势。4羌月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有缓慢持续作用,患者依从性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坚持使用可以发挥更好的疗效。
石娜[8](2021)在《穴位埋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约发生在25%-50%的绝经后女性中,患者常可出现全身乏力、骨痛等症状,且伴有较高的骨折发生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穴位埋线可以有效防治PMOP,但尚不清楚穴位埋线治疗PMOP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GM)可以影响人体骨量代谢,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代谢组学可以测量生物样品中所有代谢产物组成及其在内外刺激下的动态变化。我们拟通过观察穴位埋线对PMOP的治疗效果,并通过代谢组学及肠道菌群检测来初步探讨埋线治疗PMOP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一)临床部分将90名年龄在50-65岁之间,已自然绝经2年以上且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查符合OP的女性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药物组和药物+埋线组,每组各45例。去除脱落病例,最终药物组纳入统计42例,药物+埋线组纳入40例。药物组口服钙尔奇D,每日1次,每次2片;阿法骨化醇,1粒/次,每天1次,两种药物共同服用6个月。药物+埋线组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对脾俞、肾俞、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位进行埋线治疗,每周1次。脾俞等双侧穴位每次选用单侧治疗,中脘等单穴则交替选择,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进行腰椎及股骨颈BMD检测,检测血清骨保护素(OPG)、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雌二醇(E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并采用OP疗效判定、VAS评分、OP证候积分及脾胃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评定。(二)实验部分选择32只3月龄雌性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A空白组、B假手术组、C模型组及D埋线组,每组各8只。C组和D组切除双侧卵巢以制造PMOP模型,B组仅切除卵巢周围少量脂肪组织。A组、B组和C组不做任何干预,D组选取大鼠“肾俞”、“后三里”进行埋线治疗,两侧穴位交替进行,每1周埋线1次,连续治疗12周。治疗后检测大鼠股骨及胫骨BMD,血清E2、Ca、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1,25(OH)2D3、OPG、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RANK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内毒素(LP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p38),基于16S rRNA扩增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大鼠粪便GM的构成及丰度,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的组成及含量,使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检测粪便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研究结果](一)临床部分两组受试者治疗后腰椎及股骨颈BMD均高于治疗前,且BMD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虽然药物+埋线组较药物组的BMD有明显提高,但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及OP证候积分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1),与药物组相比较,药物+埋线组的OP证候积分下降更加明显(P<0.05)。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后,药物+埋线组脾胃功能评分与治疗前对比明显降低(P<0.01),而药物组治疗前后变化并不明显(P>0.05);药物+埋线组脾胃功能评分降低程度与药物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OP显效率差异显着(P<0.01)。药物+埋线组治疗后的血清E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两组E2在治疗6月后对比差异显着(P<0.05),但两组之间E2的增加趋势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OPG较治疗前显着增高(P<0.01);药物+埋线组对OPG增加的趋势优于药物组(P<0.01)。治疗后药物+埋线组RANK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药物组治疗前后RANKL变化不明显(P>0.05),药物+埋线组RANKL的降低程度优于药物组(P<0.01)。ALT、Cr及BUN治疗前后均处于正常水平范围,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后,药物+埋线组TC及T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药物组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药物+埋线组可明显降低TC及TG,效果优于药物组(P<0.01)。(二)实验部分模型组大鼠股骨和胫骨BMD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对比明显降低,埋线组BMD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E2、PTHrP、1,25(OH)2D3、OPG、OPG/RANKL及IGF-1较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明显下降,埋线组较模型组则出现了上升,除IGF-1外,其它指标两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模型组RANKL、TNF-α、IL-1、LPS、MAPK/p38较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埋线组较模型组均出现了一定水平的下降,除LPS外,其他指标两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GM丰度及物种组成经Alpha多样性分析,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Beta多样性分析,空白组与假手术组、空白组与模型组、空白组与埋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组间Beta多样性指数热图、PCoA分析、PCA分析及UPGMA聚类树中均可以看到,ABD三组物种组成及丰度更为接近,与C组有较大的差异。四组之间的菌群物种组成有一定的差别,对组间的差异物种进行T-test检验,可见OP模型发生变化的菌群主要包括柔膜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及梭杆菌门。D组乳酸杆菌目(科、属)、芽孢杆菌目及链球菌科(属)等益生菌的丰度明显高于C组。埋线干预的菌群主要包括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及梭杆菌门等,还对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及拟杆菌门下的不同分类水平菌群具有显着的干预作用。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对比,模型组各SCFAs含量均出现了显着下降(P<0.01或P<0.05),而埋线组变化并不明显(P>0.05)。埋线组SCFAs含量较模型组均出现了一定的上升,其中乙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及己酸含量与模型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埋线组主要在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皮质醇合成与分泌、库欣综合征、糖酵解和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维生素B6代谢等通路发生了显着变化(P<0.05);粪便中孕烯醇酮、色氨酸、胆红素等物质含量显着上调,而尿皮质醇、黄尿酸、3-hydroxy-5-pregnan-20-one、3-磷酸甘油醛、5-磷酸核酮糖等则出现明显下调(P<0.05)。埋线组与模型组相比,发生显着变化的通路主要包括色氨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血小板活化、亚油酸代谢、5-羟色胺能突触等;埋线组大鼠粪便中的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G2等代谢物含量较模型组均出现显着下调(P<0.05)。[研究结论]穴位埋线可有效改善PMOP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脾胃功能,主要通过提高雌激素、1,25(OH)2D3、PTHrP 及 IGF-1 水平,降低 TNF-α、IL-1、LPS 及 MAPK/p38 水平,调节OPG/RANKL系统以达到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作用。穴位埋线可以通过提高乳酸杆菌目(科、属)、芽孢杆菌目及链球菌科(属)等益生菌的丰度及SCFAs的含量,降低柔膜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及梭杆菌门等致病菌的丰度,最终达到防治PMOP的目的。色氨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血小板活化、亚油酸代谢、5-羟色胺能突触等通路可能是穴位埋线干预PMOP的主要作用通路。另外,穴位埋线可通过减少花生四烯酸及前列腺素的含量来减少或抑制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埋线治疗PMOP的机制之一。
张珏[9](2021)在《临床药师参与1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方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为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由病毒侵入神经所诱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临床中该疾病治疗最常发生且难以控制的并发症。本文中,临床药师对1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从药物使用、联用的角度讨论治疗方案的合理性,体现了临床药师在指导临床诊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李关健[10](2021)在《肠道菌群与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的关联分析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性欲减退障碍(Hypoactive sexual desire disorder,HSDD)是常见的女性性健康问题。HSDD主要指女性的性幻想或进行性活动的欲望的持续缺失,并伴明显的个人痛苦或影响伴侣关系。HSDD的发生可对女性的身体形象、自信等造成损害,且可能损害性伴侣及家庭关系。国外基于人群的大样本研究表明,约8%至13.6%的女性符合HSDD的诊断标准。在人类中,性欲是由大脑的关键区域通过各种神经递质的作用来调节的。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黑皮质素、催产素和加压素介导性兴奋,而5-羟色胺、阿片类药物、催乳素和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介导性抑制。HSDD与抑制增加或兴奋减少的神经心理状态有关,或两者皆有。肠道微生物与多种精神神经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变化影响大脑中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能和多巴胺能神经系统的功能,而这些途径和分子已被证明与人类性欲的水平密切相关。目前学术界对肠道微生物群在性欲调节乃至HSD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了解是有限的。研究目的:为了研究HSDD女性肠道微生物和粪便代谢物的组成,增加对性欲水平低下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可能联系的理解,本研究假设并试图验证HSD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和粪便代谢物构成与性欲正常人群存在差异,而神经递质系统是肠道微生物和性欲调节系统之间作用的桥梁。方法:研究的第一部分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招募和诊断HSDD女性,并完善肠道微生物16S r RNA测序、非靶向LC-MS代谢组学检测和靶向SCFAS定量检测,探讨和评估HSDD女性和NHSD女性(无性功能障碍的女性)之间肠道微生物和粪便代谢物组成的差异。在第二部分研究中,采用粪菌移植的方法来干预大鼠的肠道菌群,将HSDD女性及NHSD女性的肠道菌群移植到雌性交配实验模型大鼠中,建立了HSDD女性的菌群移植大鼠模型。通过性行为学观察实验,并对模型大鼠的大脑前额皮质组织中的主要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浓度进行定量,来研究接受HSDD菌群移植对大鼠性欲望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索神经内分泌机制。结果:(1)研究的第一部分中,共有24名患有HSDD的女性和22名没有性功能障碍的NHSD女性被纳入研究。对46份粪便样本进行16S r RNA基因测序,发现HSDD女性较NHSD女性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有所增加,两组间肠道菌群物种组成结构存在显着差异。在属的水平上,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苯基杆菌属,棒状杆菌属,马赛菌属,产卟啉杆菌属及某未分类的放线菌属在HSDD女性粪便中富集,而瘤胃菌属在NHSD女性的粪便中富集。(2)粪便样本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表明HSDD女性粪便代谢表型与NHSD女性之间存在显着的差异,主要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组胺,去氧皮质酮,色胺,酪胺,四氢皮质酮,6-甲基喹啉,尿刊酸等。(3)靶向SCFAS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NHSD组女性相比,HSDD组女性粪便中丁酸含量显着增加。(4)斯皮尔曼相关分析表明,两组间肠道菌群差异属、粪便差异代谢物与包括FSFI-D评分在内的临床特征指标存在关联。(6)研究的第二部分中,HSDD-FMT(接受HSDD女性粪便移植的大鼠)组和NHSD-FMT(接受NHSD女性粪便移植的大鼠)组大鼠粪便微生物16S r 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HSDD-FMT组大鼠较NHSD-FMT大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有所增加。在属的水平上,NHSD-FMT组大鼠瘤胃球菌属丰度较HSDD-FMT组大鼠高,而葡萄球菌属丰度较HSDD-FMT组大鼠低。这反应人类HSDD女性和NHSD女性的肠道菌群总体多样性差异及部分差异菌群在受体大鼠中体现。(7)性行为学实验结果发现HSDD-FMT与NHSD-FMT大鼠,HSDD-FMT与模型对照组大鼠间Lordosis(弓背)、Solicitations(招揽)行为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这反映了雌性大鼠在接受了HSDD女性粪便菌群移植后性欲望水平降低。(8)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定量结果表明与NHSD-FMT组相比,HSDD-FMT组大鼠脑PFC区的5-HT和5-HIAA的浓度增加,NE浓度减少。此外,与NHSD-FMT组相比,HSDD-FMT组大鼠脑5-HIAA/5-HT比值升高,提示5-HT转化率升高。这反映移植HSDD女性的肠道菌群影响了受体大鼠PFC中包括5-HT在内的单胺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结论:(1)本研究发现HSDD女性的肠道菌群组成与NHSD女性存在差异。包括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等菌群的丰度增加,瘤胃菌属的丰度减少可能是HSDD的标志性菌群特征。(2)HSDD患者粪便中包括组胺、去氧皮质酮、6-甲基喹啉、色胺、丁酸在内的多种肠内代谢物水平与NHSD女性存在差异。这些代谢差异与肠道菌群构成差异相关,且可能在HSD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色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代谢通路。(3)本研究建立了HSDD女性的菌群移植大鼠模型,发现接受HSDD菌群移植后雌性大鼠的性欲望水平降低。人类HSDD女性和NHSD女性的肠道菌群总体多样性差异及部分差异菌群在受体大鼠中体现。特征性菌群及代谢产物对大脑单胺神经递质系统功能的影响可能是导致HSDD发病的部分机制。
二、5-羟色胺与精神相关性皮肤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羟色胺与精神相关性皮肤病(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致痒剂诱导建立大鼠瘙痒模型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致痒剂的种类、注射剂量和部位 |
1.3 抓挠行为的检测和分析 |
1.4 致痒区感觉神经末梢电活动记录 |
1.5 致痒区皮下组织肥大细胞染色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各组抓挠行为分析 |
2.2 各组致痒区感觉神经末梢放电活动变化 |
2.3 致痒区皮下组织肥大细胞分布变化 |
3 讨论 |
(2)火针联合自血疗法改善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状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地冬养心颗粒治疗心肾阴虚兼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对照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病例来源 |
3.病例选择 |
4 研究方法 |
5 观察指标 |
5.1 安全性指标 |
5.2 疗效性指标 |
6 疗效评价 |
7 统计学分析 |
8 研究结果分析 |
8.1 一般资料 |
8.1.1 病例随机分组情况比较 |
8.1.2 入组时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比较 |
8.1.3 入组时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比较 |
8.1.4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8.1.5 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各因子积分比较 |
8.1.6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8.1.7 治疗前两组患者失眠症严重指数积分比较 |
8.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疗效比较 |
8.2.1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8.2.2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比较 |
8.2.3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PSQI积分比较 |
8.2.4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PSQI积分疗效比较 |
8.2.5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失眠症严重指数积分比较 |
8.3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课题研究背景 |
2.现代医学对失眠发病机制的探索 |
3.中医对不寐的探索 |
4.中西医治疗失眠的现状与不足 |
5.导师对心肾阴虚兼脾虚型失眠的认识 |
6.地冬养心颗粒的组方分析 |
7.组方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 |
8.研究结果讨论 |
8.1 可行性分析 |
8.2 纳入病例分析 |
8.3 安全性分析 |
8.4 创新性分析 |
8.5 疗效分析 |
不足与展望 |
1.不足 |
2.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失眠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附表2 中医证候观测评分表 |
附表3 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 |
附表4 疗效指标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4)柴胡疏肝散加味方对肝郁气滞型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临床研究对象 |
1.2 一般情况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终止试验标准 |
2.6 脱落病例的处理 |
3 研究方案 |
3.1 研究分组 |
3.2 治疗方案 |
3.3 研究观察指标 |
3.4 疗效评价标准 |
3.5 安全性评定标准 |
3.6 统计学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资料统计学分析 |
4.2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量表基线比较 |
4.3 治疗效果对比 |
4.4 病例脱落情况 |
4.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讨论 |
1 PPPD的病因病机分析 |
2 对照组药物选择分析 |
3 治疗组方药分析 |
4 疗效分析 |
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附表 |
附录3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基于“湿热伏邪”理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伏邪学说的理论探析 |
1.伏邪学说源流探讨 |
2.伏邪学说的学术思想内涵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湿热伏邪学说理论内涵及其在Hp感染中的应用 |
1.湿热伏邪学说理论的起源 |
2.湿热伏邪学说的基本内容 |
3.湿热伏邪学说在Hp感染中的应用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Hp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及方法 |
3.研究结果及分析 |
4.讨论 |
第四部分 Hp感染脾胃湿热证舌苔微生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3.试验结果 |
4.讨论 |
讨论和结论 |
1.本研究总结 |
2.创新点 |
3.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综述 舌苔微生态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6)以干支运气理论为基础探讨出生时运气先天禀赋与抽动障碍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抽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
1 抽动障碍概述 |
2 流行病学 |
3 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 |
3.1 遗传因素 |
3.2 神经递质 |
3.3 免疫及感染因素 |
3.4 心理及环境因素 |
4 诊断标准 |
5 西医治疗 |
5.1 健康教育及行为治疗 |
5.2 药物治疗 |
5.3 外科治疗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学对抽动障碍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名及沿革 |
2 病因病机 |
2.1 心肝有余,情志失调 |
2.2 脾常不足,饮食内伤 |
2.3 肺常不足,外邪侵袭 |
2.4 肾常虚,先天禀赋不足 |
3 治疗 |
3.1 内治 |
3.2 外治及综合疗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五运六气学说与疾病相关的研究进展 |
1 五运六气的基本内涵 |
1.1 五运 |
1.2 六气 |
1.3 运气相合 |
2 运气与疾病相关 |
2.1 运气与疾病发生 |
2.2 疾病治疗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回顾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选择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标准 |
2 临床观察指标 |
2.1 病历资料 |
2.2 运气资料转化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分析方法 |
5 结果与分析 |
5.1 一般资料 |
5.2 出生日期运气分布情况 |
5.3 运气因素下疗程分布 |
5.4 复发情况 |
6 讨论 |
6.1 一般资料 |
6.2 出生日期对应运气因素分布分析 |
6.3 不同运气因素疗程分析 |
6.4 复发情况分析 |
7 小结 |
研究二 前瞻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选择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标准 |
2 样本量估计 |
3 治疗方案 |
4 临床疗效观察 |
4.1 临床观察指标 |
4.2 临床疗效评定 |
5 质量控制 |
6 统计分析方法 |
7 结果与分析 |
7.1 基本资料比较 |
7.2 疗效对比 |
7.3 安全性评价 |
8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1:调查一般情况采集表 |
附录2:一般情况采集表(回访版) |
附录3: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 |
(7)羌月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风湿蕴肤证)及修复皮肤屏障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对神经性皮炎的论述与治疗 |
1 古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1.1 古代文献对病名的认识 |
1.2 古代文献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古代文献对本病的治疗举隅 |
2 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
3 现代中医对本病的临床治疗观察 |
3.1 内治法 |
3.1.1 从血瘀论治 |
3.1.2 从血虚论治 |
3.1.3 肝郁化火 |
3.1.4 风湿蕴热 |
3.2 外治法 |
3.2.1 洗剂 |
3.2.2 酒剂、酊剂 |
3.2.3 醋剂 |
3.2.4 熏蒸剂 |
3.2.5 膏剂(软膏) |
3.2.6 油剂 |
3.2.7 中医其他疗法 |
3.2.8 中西医联合外治 |
4 中医对与皮肤屏障的认识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西医学对神经性皮炎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西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精神心理方面 |
2.2 神经——内分泌——免疫方面 |
2.2.1 神经系统 |
2.2.2 免疫系统 |
2.2.3 内分泌系统 |
2.3 胃肠功能紊乱方面 |
2.4 机械物理刺激方面 |
2.5 遗传方面 |
2.6 其他方面 |
3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进展 |
3.1 系统治疗 |
3.1.1 抗组胺药 |
3.1.2 钙剂及维生素类 |
3.1.3 镇静安眠抗抑郁药 |
3.1.4 病损封闭 |
3.1.5 雷公藤制剂 |
3.1.6 免疫调节剂 |
3.1.7 其他药物治疗 |
3.2 局部治疗 |
3.2.1 糖皮质激素制剂 |
3.2.2 免疫调节剂 |
3.2.3 非甾体抗炎药 |
3.2.4 维生素D3衍生物 |
3.2.5 角质松解剂与维A酸类制剂 |
3.3 物理疗法 |
3.4 其他 |
4 西医对本病与皮肤屏障的认识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一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设计 |
2.1 设计类型 |
2.2 设计方法 |
2.3 样本量估算 |
3 研究对象 |
4 诊断标准 |
4.1 西医诊断标准 |
4.2 中医诊断标准 |
5 病例选择 |
5.1 纳入标准 |
5.2 排除标准 |
5.3 剔除标准 |
5.4 受试者退出的条件 |
5.4.1 受试者自行退出 |
5.4.2 研究者决定的退出 |
5.5 脱落病例的处理 |
6 治疗方案 |
6.1 治疗药物 |
6.1.1 治疗组药物 |
6.1.2 对照组药物 |
6.1.3 用药方法 |
6.1.4 注意事项 |
6.1.5 合并用药规定 |
6.1.6 研究设备 |
7 数据观察 |
7.1 一般数据观察 |
7.2 临床观察指标 |
7.2.1 皮肤屏障数据评分 |
7.2.2 皮损主客观症状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 |
8 时间节点 |
9 疗效评判 |
10 安全性评价 |
11 不良事件处理 |
12 统计方法 |
13 技术路线 |
二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一般情况 |
2.1 性别 |
2.2 年龄 |
2.3 职业 |
2.4 BMI指数 |
2.5 学历 |
2.6 民族 |
3 临床情况 |
3.1 病程 |
3.2 靶皮损部位 |
3.3 过敏史 |
3.4 治疗史 |
3.5 既往史 |
4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 |
4.1 治疗前评分对比 |
4.2 结果评分 |
5 不良反应 |
6 随访情况 |
三 结论与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与讨论 |
2 临床资料分析与讨论 |
3 治疗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 疗效分析 |
3.2 皮肤屏障数据分析 |
4 安全性及随访分析 |
5 药物分析 |
5.1 对照组药物选取 |
5.2 羌月乳膏方药分析 |
5.3 羌月乳膏疗效评价 |
6 神经性皮炎治疗与皮肤屏障修复关系探讨 |
结语 |
1 结论 |
2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
附表2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8)穴位埋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西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1.1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
1.2 骨质疏松症的细胞学基础 |
2. 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2.1 概述 |
2.2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
3.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
3.1 西医治疗 |
3.2 中医药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排除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脱落和剔除标准 |
3.4 终止标准 |
4. 伦理学 |
5. 试验设计 |
5.1 样本量估算 |
5.2 随机分组及随机隐藏的执行 |
5.3 盲法设计 |
5.4 知情同意及健康教育 |
6. 临床治疗 |
6.1 药物组治疗方案 |
6.2 药物+埋线组治疗方案 |
7. 主要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
7.1 腰椎(L2-4)及股骨颈骨密度检测 |
7.2 血清标本的采集及检测 |
8. 疗效标准评估 |
8.1 骨质疏松症疗效判定标准 |
8.2 视觉模拟(VAS)评分 |
8.3 骨质疏松症证候积分 |
8.4 脾胃功能评估 |
9. 统计分析 |
10. 结果 |
10.1 受试者基本情况对比 |
10.2 骨密度对比 |
10.3 疗效评估情况对比 |
10.4 血清指标结果 |
11.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造模与分组 |
1.3 干预方法 |
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 检测标本的收集 |
3.1 血清收集方法 |
3.2 粪便收集方法 |
3.3 股骨、胫骨收集方法 |
4. 实验步骤 |
4.1 骨密度的检测 |
4.2 血清指标的检测 |
4.3 肠道菌群的检测 |
4.4 短链脂肪酸的检测 |
4.5 代谢组学研究 |
5. 统计方法 |
6. 实验结果 |
6.1 骨密度结果 |
6.2 血清指标结果 |
6.3 肠道菌群结果 |
6.4 短链脂肪酸结果 |
6.5 代谢组学结果 |
6.6 代谢组学与菌群相关性分析 |
7.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二 脾胃功能评估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临床药师参与1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方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史摘要 |
2 用药分析及讨论 |
2.1 度洛西汀、曲马多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使用是否合理? |
2.2 非甾体抗炎药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否合理? |
2.3 阿片类药物联用是否合理? |
3 总结 |
(10)肠道菌群与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的关联分析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1 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简介 |
1.2 肠道微生物与精神神经疾病相关性简介 |
1.3 本课题研究简介 |
第一部分 基于16S rRNA测序及代谢组学技术的肠道微生物与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相关性研究 |
1 引言 |
1.1 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简介 |
1.2 16S rRNA测序简介 |
1.3 代谢组学技术简介 |
1.4 短链脂肪酸在微生物群-肠-脑交流中的作用简介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试剂 |
2.3 研究对象 |
2.4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参与者的临床信息 |
3.2 粪便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 |
3.3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 |
3.4 粪便靶向SCFAS定量分析结果 |
3.5 肠道微生物群、代谢产物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
4 讨论 |
4.1 HSDD 女性及NHSD 女性肠道菌群构成的测序结果总结 |
4.2 HSDD女性及NHSD女性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情况 |
4.3 HSDD女性及NHSD女性粪便靶向SCFAS定量分析情况 |
第二部分 HSDD女性的菌群移植对大鼠性欲望水平及单胺神经递质系统的影响 |
1 引言 |
1.1 粪菌移植治疗简介 |
1.2 交配实验模型大鼠及性行为观察研究简介 |
1.3 单胺神经递质简介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动物 |
2.4 粪菌移植所用菌液的制备和保存 |
2.5 粪菌移植 |
2.6 大鼠性行为学观察实验 |
2.7 标本采集及处理 |
2.8 大鼠肠道微生物16Sr RNA基因V4 区高通量测序 |
2.9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单胺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定量 |
2.10 统计学分析 |
2.11 第二部分研究总体流程 |
3 结果 |
3.1 实验大鼠一般情况 |
3.2 HSDD-FMT 组和NHSD-FMT 组大鼠粪便微生物测序结果 |
3.3 大鼠性行为学观察实验结果 |
3.4 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定量结果 |
4 讨论 |
4.1 大鼠性行为学观察实验结果分析 |
4.2 粪菌移植后的大鼠结肠内粪便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
4.3 大鼠PFC单胺类神经递质定量结果分析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FSFI) |
附表二: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 |
四、5-羟色胺与精神相关性皮肤病(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致痒剂诱导建立大鼠瘙痒模型的效果分析[J]. 任梦雪,吴广延,高兴,隋建峰,李红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21
- [2]火针联合自血疗法改善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状的临床研究[D]. 闫敏.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地冬养心颗粒治疗心肾阴虚兼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D]. 郭丹丹.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柴胡疏肝散加味方对肝郁气滞型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敏.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基于“湿热伏邪”理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D]. 杨琼.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以干支运气理论为基础探讨出生时运气先天禀赋与抽动障碍的相关性[D]. 杨晴晴.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羌月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风湿蕴肤证)及修复皮肤屏障临床观察[D]. 林心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穴位埋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D]. 石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临床药师参与1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方案分析[J]. 张珏. 药学研究, 2021(03)
- [10]肠道菌群与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的关联分析及机制研究[D]. 李关健.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