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人才市场走势(论文文献综述)
苏泽珊[1](2021)在《F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经营模式使得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出现新的矛盾——委托代理问题,而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效激励制度有效地缓解了上述问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公司发展的可持续性,甚至保持一定的业绩增长率,重中之重即是要解决委托代理这个难题,而股权激励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公司解决这一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股权激励在企业中应用日益常态化,也逐渐成为现代化公司优化治理结构的重要工具。并且随着相关文件的出台,这一机制逐步走向规范化,在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医药行业是一个与人们生活有很大关联性的行业,本文以F医药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其所实施的两期股权激励方案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F医药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现状,包括F医药公司的基本情况,股权激励的实施动因以及方案的内容和具体实施情况;其次对F医药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包括事件研究法下的市场效果分析,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下的经营效果分析,从短期效应来看,F医药的股价在股权激励方案草案公布期间有出现大幅波动,并且为正向的波动;从长期效应来看,股权激励后F医药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有明显提高,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在实施股权激励后未有明显改善,此外公司的研发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员工整体教育结构也明显有所改善;接下来对方案进行分析,以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作为参照标准,分析其方案中各要素设计是否合法、合规,然后采用直接计算法对股权激励的成本进行分析,结合实施效果和方案本身指出F医药股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上述分析过程,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对策,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研究结论。
朱翠明[2](2021)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应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人口老龄化问题,作为现代化进程中人与社会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新的阶段、新的矛盾、新的表现,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多年来,我们再一次面对的新时代转折的关口,这个关口不仅将对中国社会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作为普遍性的问题更是世界各国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在现代化进程中“率先突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价值,不仅仅是将抓住“全面超越的历史机遇”,更是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起到前导与示范作用。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的简称,本文将老龄化作为问题的研究出发点,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化进程相结合,研究在社会不同的阶段下,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不同变动特征的原因,只有找寻出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规律,才能从根本上解释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形成的原因,进而对老龄化本身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做出应对,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我们应当认识到,人口老龄化问题是由于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内部形态的连续转变,而使人与社会关系产生变化的结果。因此,需要将现代化与老龄化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研究,尤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结构和研究侧重点与前期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研究有一定区别,虽然分析侧重的角度不同,但目的都是为客观认识和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确实无法脱离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内部形态所发生的连续转变,而孤立地探讨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当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社会与人对立统一关系角度进一步深度挖掘。认识到人口老龄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内部形态的变化才是造成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同时,在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探寻社会中的“人”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而从“因”着手,找到最为准确和有效的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方向和方法,为早日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助力。第一章是绪论。首先,阐明了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遭遇到的社会现实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价值。其次,对国内外关于老龄化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老龄化的研究现状。老龄化问题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研究成果颇多,但在老龄化的理论发展方面还比较薄弱。最后,指出了创新与不足之处。由于研究侧重角度的不同,得到了一些较为有新意的见解,提出了未来人口衡定论,推测出人口年龄结构呈铅笔型形态等。第二章是文章研究过程中涉及到主要的基础理论。主要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为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第三部分为介绍国外人口及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理论。第三章从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着手,通过分析现代化进程与人口转变的关系,分析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和共性影响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总结了在不同人类社会阶段下体现出的不同人口特征,阐述了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并深层挖掘归纳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经验教训。第四章在世界步入老龄化背景下,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与人口关系变动情况及老龄化形成历程,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得出现代化进程与人口关系变动的原因,总结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原因,以及老龄化产生的具体问题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老龄化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第五章基于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得到实际数据支撑,发现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黄金分割规律,推论出现代化进程中未来人口结构形态的改变,并预测了中国至2050年各阶段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同时,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探寻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方向。第六章基于对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深入剖析,提出优化人口政策、完善养老制度、经济与教育手段并重等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策略、措施。
兰芳[3](2020)在《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研究》文中提出“人才聚则事业兴”,在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攻坚时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三期叠加时代的中国发展与人才的集聚共享有着紧密的联系。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人才管理曾指出:要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党内外、国内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同时,在我国区域经济建设中,在国家的各项政策之下,区域金融集聚区纷纷被创建,随着其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升,区域金融的发展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通过金融人才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手段也越来越明确。从理论上来讲,金融人才的集聚既要依靠市场,又要依靠政府行为的创新。所以,有效吸引金融人才、加快金融人才集聚成为当前政府关注的重点。在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筑巢引凤”正成为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吸引金融人才,着力在本地打造金融人才集聚区。本文之所以选择政府行为作为研究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切入点,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外部环境对区域人才集聚的效应至关重要,而区域外部环境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政府的行为和绩效,它对人才集聚效应的产生与发挥具有宏观的支撑作用。这里的区域既是指行政区域,也指经济区域和地理区域。由于区域的差异性,不同区域的人才集聚模式只能借鉴,不能模仿,区域地方政府只有经过不断试错、多次博弈才能找到适宜于本区域人才集聚特点的合作机制。第二,政府提供的人才集聚环境表现为两种效应,分别是人才集聚的经济性效应和不经济性效应。当政府制定了合理的人才集聚政策和长期发展战略,为人才集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使人才集聚在不断的动态博弈中处于一种和谐的发展机制下,人才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组合达到理想状态时,人才集聚就表现为经济性效应;当政府没有制定或者制定了违背区域发展规律的人才集聚政策和长期发展战略,人才集聚中各要素就会相互冲突、形成内耗,使人才集聚总效应低于人才分散状态下的效应之和。如果人才集聚表现为经济性效应,那么政府就应该进一步加强人才集聚的相关政策和战略;如果人才集聚表现为不经济性效应,那么政府和企业就应该改变各自的战略政策或者采取措施防止人才集聚不经济效应进一步恶化。基于上述问题的提出,本文围绕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从理论、实证、对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分析。按照“政府行为的动因需求——现实考量——运行机制——绩效检验——路径提升”的思路,沿着从理论到事实,从事实到对策,理论结合事实并指导对策,事实检验理论和对策的途径,综合分析政府行为与人才集聚的逻辑关系问题,以期为区域金融人才的集聚与政府行为的良性互动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路与参考。首先,理论层面。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现实背景、写作目的以及理论与实践意义,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以及所用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的研究展望。随后对文章涉及的如政府行为、金融人才集聚等核心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界定。并分别对政府行为、人才集聚等相关基础理论做了归纳,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最后,梳理了相关文献。其次,事实层面。第一,对区域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动因需求进行分析。从行为对象层面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人才的积累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行为主体层面看,政府是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资源的提供者和管理者,同时,政府行为影响着组织和个体行为的选择。第二,对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现实情况进行了考量。首先,利用区位熵系数法完成了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金融人才集聚程度的测定,总结了各省市金融人才的集聚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区域当前在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通过对各区域间各级政府促进金融人才集聚的政府行为资料、政策文件的分析和对政府部门的深度访谈,整理分析了现有的政府行为内容,归纳总结当前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指出了政府在区域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主要的行为内容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制度建构行为、组织协调行为、经济管理行为和社会服务行为。同时指出政府在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也面临着各种困境、存在着不足。第三,通过实证方法检验了政府行为的绩效。主要采用面板回归模型从政府行为促进金融人才集聚的有效性,以及政府行为对金融人才集聚的区域联动效应检验两方面来分析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有效性。第四,对国外发达国家区域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经验梳理总结。选取美国、新加坡和日本作为借鉴对象,比较了不同国家促进区域人才集聚的具体政府行为模式,具体分析了不同国家的移民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法律环境建设举措及政府创新服务行为等。提炼国外政府在推动金融人才集聚中可供借鉴的经验,作为我国政府的参考借鉴。最后,对策层面。为进一步推动区域金融人才集聚,本文提出了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首先明确了政府的角色定位,而后从制度建构、组织协调、经济管理和社会服务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建议,完善政府政策体系、优化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以寻找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最佳契合模式。
张胜男[4](2020)在《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日渐成熟,人工智能开始步入商业化阶段,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人工智能产业链逐渐完善。受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驱动,人工智能开始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为传统产业重新赋能,带动传统产业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成为传统产业在智能化时代实现转型升级的有利武器。能源作为国家经济生活的支柱性产业,面临着能源资源日益枯竭、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能源管理系统日趋复杂多变等困境。2015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互联网+”、智慧能源等政策,加速了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进程,能源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首先深度解析了现阶段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状况与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发现当前仅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地区的人工智能发展较为成熟且发展增速迅猛,全国其他地区的人工智能发展仍处于萌芽阶段,尚未表现出蓬勃发展的迹象,人工智能的发展表现出严重的地区不平衡现象。因此在对地区层面上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研究中将上述五省作为代表省份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为客观、全面衡量当前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分别构建了两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鉴于人工智能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尚无先例可循,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衡量人工智能发展状况的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验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性。进而,采用熵权法分别对全国层面和代表省市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的各评价指标客观赋权,最终得到了2011-2017年间、全国层面和代表省市的人工智能和能源产业的综合发展指数,发现地区人工智能的技术水平、科研教育水平以及金融支持度是制约地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处于技术推动阶段。最终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的能源产业发展至瓶颈期,发展增速缓慢,而人工智能发展速度迅猛;在代表省市中,由于政治经济地位、自然资源禀赋等的差异,能源产业和人工智能发展均表现出不平衡的发展现状;其中,北京、上海的人工智能发展优于能源产业的,属于重科技轻能源的地区发展模式,广东和江苏的发展模式兼顾科技与能源的协同发展,浙江省人工智能和能源产业的发展及发展增速均处于较低水平。为探究全国及地区层面上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进程,基于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测度了2011-2017年间全国层面和代表省市中两系统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根据耦合协调度的阶段划分得到如下结果:统计期内,全国层面上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的耦合度处于较高水平,但在2012年开始才正式进入协调发展阶段;五个代表省市中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不尽相同,均表现出比较优异的耦合发展,但协调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北京最早实现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广东、江苏和浙江也相继实现了耦合协调发展,上海截至统计期末仍未实现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为探寻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对地区能源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本文以广东和江苏两省为代表,首先利用能源产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测算了2000-2017年间两省的能源产业综合发展指数。运用合成控制法,在考虑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财政支出、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以及科技水平这六项因素对能源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之后,观察了2000-2017年间两地的能源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受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省的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只要实现了耦合发展,就能够推进当地能源产业综合发展指数的提高,且年均增速均在20%以上。这一实证结果通过了安慰剂检验和排序检验,在10%的水平下显着,表明了实验结果的稳健性和有效性,从数据角度有力的证实了人工智能在重新赋能传统产业上的巨大潜力。考虑到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平衡现象,本文从人才培养视角出发,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人工智能市场上的人才供求关系与高校教育模式现状,指出要想发挥出人工智能对能源产业的增长驱动作用,在人工智能与能源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上可能的创新路径。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在如何推进地区间人工智能的协调发展、怎样因地制宜引导地区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的融合进程以及在加快转变人工智能领域的多学科背景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将人工智能的科技红利最大化,助力我国智慧能源的建设。该论文有图31个,表20个,参考文献125篇。
赵博[5](2020)在《欠发达地区基层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进问题研究 ——以W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才资源逐渐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助推器。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创新能力的不断深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人才资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7年,我国开始了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组建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大军已经成为新时代下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切实要求。欠发达地区基层政府要响应国家政策、紧跟时代潮流、发挥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首要任务就是做好对知识型和实干担当型人才的引进工作,然而欠发达地区存在先天区位劣势,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滞后,对人才的吸引力严重不足。因此,欠发达地区有必要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人才引进机制,根据欠发达地区的地方特色,有针对性的制订人才引进政策,促进基层政府干部年轻化,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增强人才队伍稳定性。近年来,W市根据自身实际,有重点、多领域、大规模的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大力推进政府人才结构改革,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才创造创新活力。本论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激励理论、人岗(职)匹配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人才流动理论为基础,利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和专家打分法,从政策发展历程、现状、实施成果等方面对W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进行分析,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一是高层次人才引进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二是高层次人才市场化调控功能不足;三是高层次人才发展环境急需改善。通过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剖析,针对W市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提出了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引导人力资源市场化转型、健全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发展环境的对策建议。本论文总结了W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经验和完善引进政策的建议,为W市高层次人才引进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为其他欠发达地区人才引进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陈妍[6](2019)在《云南JZ商贸有限公司市场拓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迅速兴起,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兴起,相应的,带动着建材的行业蓬勃崛起。在建材行业中,管道行业又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从室内的排水到用电,每家每户都需要管道的支撑,现如今又以塑料管道行业为主,塑料管道行业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不仅仅是迅速的,它的发展空间还是无比巨大的。鉴于塑料管道行业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并且此行业内必然还将有更多新进入者的涌入,但很多业内的企业因为缺乏清晰合理的战略布局规划,他们的市场竞争力不够,不仅企业规模停滞不前,盈利方法和业务模式都相对单一,所以很多管道业的中小企业发展举步维艰,生存也日趋困难。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面对那么多行业竞争对手,要怎样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握好时机,为公司在竞争中赢得优势,不仅仅是JZ公司亟待解决的现状,也是目前管道行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面临的课题。本文以云南JZ商贸有限公司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对JZ公司发展现状的分析,运用一系列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理论对公司未来发展规划展开研究,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市场拓展策略,也为今后类似企业提供相应参考价值。首先论文以JZ公司发展情况为出发点,再对JZ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外部环境通过宏观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竞争力分析三个方面进行,宏观环境又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行业环境分析了塑料管道行业年销售收入、年产量、管道运用终端、行业内企业分布、影响云南塑料管道行业因素、客户群体分析等;波特五力从现有企业及代理商竞争、替代品威胁、潜在竞争者进入、供应商议价能力、购买者议价能力五个方面对公司竞争力进行分析。然后基于内外部环境基础上进行SWOT分析,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研究得出JZ公司应选择的市场拓展策略。最后提出这些策略的实施保障措施,通过构建合理的公司结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优化财务管理和建设企业文化来保障策略的实施。不仅为JZ公司今后可持续化发展提供指导方向,也为相应类似中小企业提供参考价值。
张笑娜[7](2019)在《复星医药并购格兰德制药绩效研究及其启示》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跨国并购已成为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重要方式。跨国并购一方面可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并促进行业良好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布局,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医药行业健康发展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题中之义。在国家医药产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医药行业加速整合的大背景下,医药企业跨国并购热情高涨。2016年7月复星医药向印度格兰德制药发起收购要约,2017年10月完成并购。复星医药并购格兰德制药被视为中印制药合作的典范。本文选取复星医药并购格兰德制药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并购动因与并购绩效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我国企业尤其是医药企业跨国并购提供参考。本文除导论外共分五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该部分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跨国并购相关理论以及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的文献,并对医药企业并购绩效的文献进行整理。在并购动因方面把国内外学者的理论按企业战略角度和管理角度进行划分,在绩效评价方法上多数文献采用短期事件法与财务指标法,在对医药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上国内外学者选择从技术创新和研发周期变化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第三部分为复星医药并购格兰德制药的案例介绍。该部分先对我国医药企业并购现状与动因进行分析进而引出对复星医药和格兰德制药的基本介绍,梳理并购过程与阻力并对并购动因进行总结分析。第四部分为复星医药并购格兰德制药绩效分析。首先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短期并购绩效,通过计算预期和超额收益来评价并购是否给股东带来价值。其次运用财务指标法分析长期并购绩效,通过对具体的财务指标进行横向比较来衡量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最后从复星医药并购格兰德制药的动因入手分析其并购后的发展状况得出企业非财务绩效的表现。第五部分为总结与启示。该部分通过总结此次并购过程中复星医药的表现,梳理可供我国其他医药企业在通过并购实现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经验借鉴。文章认为,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受政策影响较深,国家对于创新药研发的支持以及对医药行业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这驱使着医药企业在完善产业链的同时,通过对外扩张来补足短板,提升竞争力。复星医药选择格兰德制药的动机是为了推进复星医药的“4IN”战略,通过外延式扩张来完善产品链,开拓国际市场,满足国际化战略布局的需要。在并购绩效评价方面,文章通过事件研究法计算出超额收益大于零,表明并购在短期内可为股东创造价值。通过对比同时段的云南白药和恒瑞医药的财务指标,文章对复星医药的中长期财务表现进行了分析,发现在盈利能力方面复星医药的销售毛利率处于行业中上水平,净资产收益率低于其他两家,表明复星医药的盈利能力略有下降。在营运能力方面,复星医药的存货周转率偏高,总资产周转率较低,资产利用能力偏弱,营运能力略有下降。在成长能力方面,复星医药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在并购后期稳步提升,表明其未来发展趋势良好。在偿债能力方面,复星医药当期的债务比例上升,财务压力较大。在非财务绩效分析方面,研究发现复星医药的品牌价值得到提升,国际化制造能力得以强化,有利于加快集团国际化战略布局。最后本文基于案例实际,指出我国医药企业在并购活动中应注重战略能力的获取,积极应对国外投资政策的变化同时应利用好并购后期的整合协同效应;基于绩效分析指出复星医药在经营绩效上值得借鉴有成长能力研发能力以及并购整合能力。
韩联郡[8](2019)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度重于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建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其落脚点则是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方能形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造就科技人才的生动局面。因此,本文以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从资源视角对人才资源的特性以及科技人才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对新中国60年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分析,并基于政策文本对科技人才政策从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称谓和政策体系四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最后借助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探讨了科技人才政策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逻辑。全文分七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第二章为立论基础。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故首先在人才资源视角下对科技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度安排。第三章主要对60年间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宏观历史梳理。首先,对建国后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溯源;其次,以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节点对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分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1976年)、经济体制探索阶段(1977-1991年)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9年);然后,对三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文本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分阶段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维度有四个方面: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的称谓和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比较。描述性分析以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包括科技人才数量、留学生人数与归国留学生比例、R&D经费及其强度、专利授权量、论文产出、成果数量和新产品增加值等数据,实证性分析则是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科技人才政策绩效的测度指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第六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借鉴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即“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首先,对SSP范式理论做了概述;其次,对SSP范式在本研究的适用性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SSP范式下的三要素进行了阐释,并对SSP范式下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再次,通过具体分析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政策收益,总结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演变与政策绩效提升的关系;最后,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探讨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绩效”函数的对应规则建立在结构与状态匹配度基础之上,在三个历史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是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直接原因,而推动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即“超越意识形态”思想的应用、科技人才市场化的管理范式的形成。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国家经济体制从宏观上决定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科技人才管理体制范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此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探索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规律对于科技人才政策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认为,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人才,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市场化是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不应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或者受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李海宾[9](2019)在《新时代下中国劳动报酬占比走势分析》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中国劳动报酬占比却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这不仅不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阻碍了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围绕中国劳动报酬占比这一课题,众多学者进行了研究。但是新时代时期中国经济呈现了新的特征,影响劳动报酬占比的因素出现了新的变化。基于此,文章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劳动报酬占比的走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首先,文章分析并指出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呈现的新特征,主要有:(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想;(2)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坚持“稳中求进”;(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4)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5)第三产业已经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次,文章从全国、分地区、各省三个层次对1999-2017年中国劳动报酬占比数据进行了直观描述,发现中国劳动报酬占比走势大致呈现“U型规律”,且于2007年开始进入“U型规律”右端,即上升阶段。再次,文章结合新时代背景,对现有众多文献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得出城镇化、产业结构、人力资本、资本深化这四个因素是影响新时代时期中国劳动报酬占比走势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文章还提出了三个可能对新时代时期中国劳动报酬占比走势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分别是新一代劳动力群体、人口结构、对外直接投资。然后从理论分析以及经验分析两个角度逐个对这三个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构建决定中国劳动报酬占比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分析城镇化水平、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对外直接投资、资本深化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进一步构建了计量模型对2013-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新一代劳动力群体、对外直接投资、资本深化、人口结构这五个因素对中国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显着且为正,城镇化水平对中国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显着但为负。最后,文章提出了提高中国劳动报酬占比的政策建议。
徐倪妮[10](2018)在《基于政策文献计量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变迁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人才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科技人才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关键作用不容忽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逐渐认识到科技人才的重要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科技人才政策,提升了我国科技人才整体素质和能力。1978年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反映了中央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形势和需求制定相应政策的探索性过程,总体上可分为恢复调整、体系初立、转型完善、战略发展和发展创新五个阶段。在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挑战,探究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特征和路径,并提出政策完善的建议,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我国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政策文献计量等方法,从政策的发布数量、文种类型和发文机构三个维度对1978年至2016年间出台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系统梳理,通过运用扎根理论的开放性编码方法提取政策文献的主题词,借助相关统计分析软件对政策主题词进行共词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不同时期政策的重点、主要目标及采取的关键措施,归纳总结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变迁的主要走势、特征和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各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聚焦点之间存在显着的变迁演化联系,推动政策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国家战略需要、科技人才自身的需求等方面。最后,本研究分析了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存在的几点不足,并提出了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快企业培养科技人才政策制定,加强人才激励与流动政策的制定,提高政策协同性并建立评估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完善建议。
二、云南人才市场走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人才市场走势(论文提纲范文)
(1)F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股权激励相关理论 |
2.1 股权激励概述 |
2.1.1 股权激励的内涵 |
2.1.2 股权激励的要素 |
2.1.3 股权激励的模式 |
2.1.4 股权激励的意义 |
2.2 股权激励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双因素激励理论 |
第三章 F医药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 |
3.1 F医药公司基本情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股权结构 |
3.2 F医药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动因 |
3.2.1 公司战略发展需要 |
3.2.2 提升公司竞争力 |
3.2.3 提高员工忠诚度 |
3.3 F医药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内容 |
3.3.1 2013年第一期股权激励方案 |
3.3.2 2015年第二期股权激励方案 |
3.3.3 两期股权激励方案的差异对比 |
3.4 F医药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情况 |
3.4.1 2013 年第一期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情况 |
3.4.2 2015 年第二期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情况 |
第四章 F医药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分析 |
4.1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市场效果分析 |
4.1.1 F医药第一期激励方案市场效果分析 |
4.1.2 F医药第二期激励方案市场效果分析 |
4.2 基于财务指标的经营效果分析 |
4.2.1 盈利能力分析 |
4.2.2 营运能力分析 |
4.2.3 偿债能力分析 |
4.2.4 发展能力分析 |
4.3 基于非财务指标的经营效果分析 |
4.3.1 研发能力分析 |
4.3.2 人力资源分析 |
第五章 F医药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分析 |
5.1 F医药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要素分析 |
5.1.1 激励对象分析 |
5.1.2 授予数量分析 |
5.1.3 授予价格分析 |
5.1.4 解锁条件分析 |
5.1.5 时间要素分析 |
5.2 F医药公司股权激励方案成本分析 |
5.3 F医药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
5.3.1 激励对象数量少、范围小 |
5.3.2 激励有效期较短 |
5.3.3 研发支出资本化条件设置模糊 |
5.3.4 业绩考核指标不全面 |
5.3.5 缺乏个人业绩考核指标 |
第六章 F医药公司股权激励改进对策和保障措施 |
6.1 方案改进对策 |
6.1.1 合理扩大激励数量和规模 |
6.1.2 适当延长股权激励方案有效期 |
6.1.3 明确研发支出资本化条件 |
6.1.4 完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
6.1.5 科学设置个人业绩考核指标 |
6.2 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
6.2.1 加强公司治理 |
6.2.2 完善资本市场 |
6.2.3 制定监督制度 |
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现代化与人口老龄化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现代化概述 |
2.1.2 人口老龄化 |
2.2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主要内容 |
2.2.1 “两种生产”理论 |
2.2.2 生产方式决定人口发展理论 |
2.2.3 人口再生产理论 |
2.2.4 人与社会关系理论 |
2.3 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2.3.1 中国领导人关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理论 |
2.3.2 国内学者关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理论 |
2.4 国外关于人口及人口老龄化的理论 |
2.4.1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
2.4.2 保罗·埃里奇的人口爆炸论 |
2.4.3 兰德里的人口转变理论 |
第3章 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人口老龄化 |
3.1 工业革命促成人口年龄结构向老龄化转变 |
3.1.1 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变化 |
3.1.2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变化 |
3.1.3 第三次工业革命世界人口向老龄化转变 |
3.2 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的成因 |
3.2.1 死亡率和出生率变化是表层原因 |
3.2.2 人与社会关系变化是深层原因 |
3.3 现代化进程中老龄化问题的共性影响 |
3.3.1 导致人口生育率降低 |
3.3.2 使人与社会矛盾尖锐 |
3.3.3 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
3.3.4 将促使生产关系调整 |
3.4 资本主义国家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不足 |
3.4.1 使人的生产屈从于物质资料生产 |
3.4.2 强调老龄化措施作用忽略根本矛盾 |
3.4.3 忽视中产阶层对人口结构调整作用 |
3.4.4 社会资源过于集中造成生育率低迷 |
第4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人口老龄化 |
4.1 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与老龄化的形成历程 |
4.1.1 1950-1970 年:农业经济形态人口进入爆发增长期 |
4.1.2 1971-1980 年:工业经济形态人口与社会发展协调 |
4.1.3 1981-2010 年:人口增速下降并向老龄化趋势过渡 |
4.1.4 2011-2020 年:服务经济形态促使老龄化程度加深 |
4.2 中国人口老龄化形成的特殊性原因 |
4.2.1 50-60 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
4.2.2 计划生育加速人口年龄结构转化 |
4.2.3 可支配收入低造成生育欲望下降 |
4.2.4 主体经济结构变化促老龄化形成 |
4.3 中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具体问题 |
4.3.1 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 |
4.3.2 社会与家庭负担加重 |
4.3.3 加速社会养老保险枯竭 |
4.3.4 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分化 |
4.3.5 社会文化逐渐趋于保守 |
4.4 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4.4.1 将对传统经济增长依存点产生强烈消极影响 |
4.4.2 促使区域间发展失衡加速贫富两极分化程度 |
4.4.3 长期看有利于加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蝶变 |
第5章 人口结构隐含规律与中国老龄化走势及展望 |
5.1 基于“两种生产”理论发现人口年龄结构的人口黄金分割 |
5.1.1 “两种生产”理论决定了人口黄金分割的必然 |
5.1.2 人口黄金分割揭示了死亡率与出生率博弈关系 |
5.1.3 人口黄金分割解释了现代化国家的繁荣与衰退 |
5.1.4 人口黄金分割失衡对“两种生产”产生反作用 |
5.2 以人口黄金分割推论人口结构形态的改变 |
5.2.1 过去-人口扩张型的金字塔形态 |
5.2.2 现在-出生率收缩型的菱形形态 |
5.2.3 未来-人口衡定型的铅笔形形态 |
5.3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 |
5.3.1 2021-2025 年老龄人超过0-14 岁人口 |
5.3.2 2026-2035 年将出现人口负增长 |
5.3.3 2036-2050 年进入重度老龄社会阶段 |
5.4 中国老龄化问题应对的目标和原则 |
5.4.1 老龄化问题解决的阶段性目标 |
5.4.2 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基本原则 |
第6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应对措施 |
6.1 优化人口政策 |
6.1.1 提倡适度放开生育政策 |
6.1.2 以人口黄金分割结构平衡为调整基准 |
6.1.3 政策需考虑与社会各因素的动态匹配 |
6.1.4 追求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和素质结构 |
6.2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
6.2.1 统筹推进养老保障“三支柱”互补 |
6.2.2 改进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多渠道增值 |
6.2.3 健全企业年金制度以降低运营风险 |
6.2.4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拓宽保障覆盖面 |
6.3 经济与教育手段并重 |
6.3.1 改变生养抚育造成的财富挤出效应 |
6.3.2 提升人口素质以弥补人力资源缺口 |
6.3.3 扶持“成人二次教育”推动多维就业 |
6.3.4 建立就业公共信息体系提供引流服务 |
6.4 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
6.4.1 推动以信息科技化为载体O2O老年服务体系建设 |
6.4.2 建立含医疗、教娱、关爱及监控的综合服务中心 |
6.4.3 建立社区互助体系鼓励适龄老年人发挥就业余热 |
6.4.4 发展以基层社区为主干线的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 |
6.5 深化社会养老服务 |
6.5.1 多渠道扶持与支撑家庭养老模式 |
6.5.2 建立居家养老“三级”服务体系 |
6.5.3 注重综合性福利养老服务体建设 |
6.5.4 培育和推动民间组织的养老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缘由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缘由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政府行为 |
(二)人才与人才集聚 |
(三)区域金融人才集聚 |
二、理论基础 |
(一)政府行为相关理论 |
(二)人才集聚相关理论 |
(三)区域集聚经济学理论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政府行为研究综述 |
(二)关于人才集聚研究综述 |
(三)关于政府行为对人才集聚作用研究综述 |
(四)简要评述 |
第二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动因分析 |
一、金融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反馈效应 |
(一)金融人才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机制 |
(二)研究设计 |
(三)实证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二、政府行为影响着组织和个人的行为选择 |
(一)从人才角度出发 |
(二)从政府角度出发 |
(三)从区域共享角度出发 |
第三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现实考量 |
一、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金融人才集聚比较 |
(一)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现状分析 |
(二)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共性问题 |
二、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政府行为实践 |
(一)长三角地区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
(二)珠三角地区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
(三)京津冀地区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
(四)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内容 |
三、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困境 |
(一)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与人才流动障碍 |
(二)人才集聚政策同质与引才留才机制保守 |
(三)政府行政权力主导与市场力量调动乏力 |
(四)人才评价体系缺乏与政府政策效力不足 |
(五)激励机制滞后与人才积极性不足 |
第四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绩效分析 |
一、政府行为促进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实证检验 |
(一)实证模型设定 |
(二)变量定义与样本选取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二、政府行为对金融人才集聚的区域联动效应检验 |
(一)模型构建 |
(二)变量选取与统计描述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三、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的政府行为绩效评价 |
第五章 国外区域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比较与借鉴 |
一、国外政府推动区域人才集聚的具体实践 |
(一)美国 |
(二)新加坡 |
(三)日本 |
二、国外区域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典型模式分析 |
(一)基础服务型政府行为模式 |
(二)战略指导型政府行为模式 |
(三)计划控制型政府行为模式 |
三、国外区域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经验借鉴 |
(一)明确政府的角色地位,政府行为本土化 |
(二)坚持市场的主导地位,政府行为辅助化 |
(三)遵循区域的个性发展,政府行为协同化 |
第六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 |
一、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
(一)领路者:完善科学目标规划 |
(二)监督者:强化组织运行管控 |
(三)服务者:重视载体环境建设 |
(四)赋能者:强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模式 |
二、创新制度建构行为 |
(一)重视人才集聚的制度环境,宏观调控人才资源 |
(二)健全人才集聚法治和信用体系建设 |
(三)保持政策连贯性,升级迭代创新政策 |
(四)强化政策协调性,加强区域的协同共生 |
三、完善组织协调行为 |
(一)创新聚才引智机制 |
(二)完善市场化引才育才机制 |
(三)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
(四)推进区域金融人才互认机制,创新人才共享渠道 |
四、提升经济管理行为 |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宏观经济环境 |
(三)关注和引导优质企业发展,加强区域金融产业集聚 |
(四)完善政府对人才的经济投入,建立多元化管理机制 |
五、优化社会服务行为 |
(一)营造良好的金融人才环境平台 |
(二)促进人才集聚服务机构发展 |
(三)完善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监督体系 |
(四)优化金融教育理念,实施科学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人工智能相关研究 |
2.2 “互联网+”模式的智慧能源相关研究 |
2.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3 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
3.2 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
3.3 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耦合模型的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融合关系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2 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的耦合关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融合发展对地区能源产业的影响研究 |
5.1 合成控制法 |
5.2 变量选择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人工智能人才发展现状与人工智能-能源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建议 |
6.1 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现状 |
6.2 人工智能人才供应现状 |
6.3 人工智能教育现状 |
6.4 人工智能-能源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欠发达地区基层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进问题研究 ——以W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人才强国战略”的演进历程 |
1.1.2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工作的不断发展 |
1.1.3 国内各地“人才争夺战”一直未歇 |
1.2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和不足 |
1.5.1 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欠发达地区 |
2.1.2 高层次人才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激励理论 |
2.2.2 人岗(职)匹配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人才流动理论 |
第3章 W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 W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发展历程 |
3.2 W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发展现状 |
3.3 W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基于访谈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2 影响因素重要性计算 |
第4章 W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W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的问题 |
4.1.1 高层次人才引进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
4.1.2 高层次人才市场化调控功能不足 |
4.1.3 高层次人才发展环境急需改善 |
4.2 W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问题原因剖析 |
4.2.1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
4.2.2 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单一,缺乏吸引力 |
4.2.3 高层次人才利用和培养机制不够健全 |
第5章 W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对策建议 |
5.1 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体系 |
5.1.1 多渠道宣传,做好信息完全对称 |
5.1.2 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监督管理,建立容错纠错机制 |
5.1.3 人才选拔手段多措并举,构建科学完备的人才选拔机制 |
5.2 引导人力资源市场化转型 |
5.2.1 完善人才数据库建设 |
5.2.2 加强专业的人才市场制度化建设 |
5.2.3 提升政府购买人力资源服务的职能 |
5.3 健全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发展环境 |
5.3.1 制订高层次人才晋升制度 |
5.3.2 重视加强高层次人才的教育培训 |
5.3.3 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发展的资金投入 |
5.3.4 提高公共基础设施供给能力,配合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有效实施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云南JZ商贸有限公司市场拓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五节 主要研究方法 |
第六节 论文的特色和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塑料管道的相关理论 |
一、塑料管道的概念 |
二、塑料管道的几大产品分类 |
第二节 市场拓展的相关理论 |
一、市场拓展的概述 |
二、市场拓展的原则 |
第三节 理论工具介绍 |
一、PEST分析 |
二、波特五力模型 |
三、SWOT分析 |
四、4Ps理论 |
第三章 云南JZ商贸有限公司发展概述 |
第一节 JZ公司发展简介 |
第二节 JZ公司组织结构 |
第三节 JZ公司市场拓展现状 |
一、产品品类缺乏 |
二、价格体系有待完善 |
三、销售渠道不足 |
四、推广模式单一 |
第四章 云南JZ商贸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宏观环境分析 |
一、政治环境分析 |
二、经济环境分析 |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四、技术环境分析 |
第二节 塑料管道行业环境分析 |
一、塑料管道行业年销售收入 |
二、塑料管道行业年产销量 |
三、塑料管道终端运用 |
四、塑料管道行业企业的分布 |
五、影响云南塑料管道行业因素分析 |
六、客户群体分析 |
第三节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竞争力分析 |
一、现有企业及代理商竞争 |
二、替代品威胁 |
三、潜在竞争者进入 |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
五、购买者议价能力 |
第五章 云南JZ商贸有限公司SWOT分析 |
第一节 竞争优势(strengths) |
一、强大品牌支撑 |
二、产品丰富畅销 |
三、产品质量优异 |
四、JZ公司自身优势 |
第二节 竞争劣势(weaknesses) |
一、公司架构方面 |
二、营销模式方面 |
三、经营模式方面 |
四、财务管理方面 |
第三节 机会(opportunities) |
第四节 威胁(threats) |
第六章 云南JZ商贸有限公司市场拓展策略 |
第一节 云南JZ商贸有限公司市场拓展思路与目标 |
一、公司市场拓展总体思路 |
二、公司未来目标 |
第二节 云南JZ商贸有限公司市场拓展策略 |
一、产品策略 |
二、价格策略 |
三、渠道策略 |
四、宣传促销策略 |
第七章 云南JZ商贸有限公司市场拓展策略实施与保障 |
第一节 优化部门结构 |
第二节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
一、加强员工培训 |
二、建立良好激励机制 |
第三节 优化财务管理 |
第四节 建设企业文化 |
一、物质文化 |
二、制度文化 |
三、精神文化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复星医药并购格兰德制药绩效研究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有关并购动因的研究 |
2.1.1 基于企业战略层面的研究 |
2.1.2 基于管理者层面的研究 |
2.2 有关并购绩效的研究 |
2.2.1 有关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 |
2.2.2 有关医药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第3章 复星医药并购格兰德制药案例介绍 |
3.1 我国医药企业跨国并购现状与动因 |
3.1.1 我国医药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
3.1.2 我国医药企业跨国并购动因 |
3.2 并购双方与并购过程介绍 |
3.2.1 并购双方介绍 |
3.2.2 并购过程概述 |
3.3 复星医药并购格兰德制药动因分析 |
3.3.1 丰富集团产品线 |
3.3.2 开拓全球销售渠道 |
3.3.3 突破市场进入壁垒 |
3.3.4 扩大品牌影响力 |
第4章 复星医药并购格兰德制药绩效分析 |
4.1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绩效评价 |
4.1.1 数据选择 |
4.1.2 短期股价表现 |
4.1.3 超额累计收益 |
4.2 财务绩效评价 |
4.2.1 盈利水平略有下降 |
4.2.2 偿债能力下降 |
4.2.3 营运能力略有下降 |
4.2.4 成长能力良好 |
4.3 非财务绩效评价 |
4.3.1 市场价值得到提升 |
4.3.2 核心营收得到提升 |
4.3.3 研发能力得到加强 |
4.3.4 赢得跨国市场份额 |
4.4 绩效评价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启示 |
5.2.1 并购案例启示 |
5.2.2 并购绩效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一资源”视角下的科技人才政策供给 |
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2.1.1 人才资源的概念 |
2.1.2 人才资源的特性 |
2.1.3 “第一资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2 人才政策与人才资源开发 |
2.2.1 人才资源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
2.2.2 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 |
2.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建构 |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历程 |
3.1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溯源 |
3.2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分期 |
3.3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3.1 过渡时期政策框架的形成 |
3.3.2 全面建设时期政策的曲折 |
3.3.3 “文革”期间政策的偏离 |
3.4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4.1 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 |
3.4.2 科学建制化的恢复和发展 |
3.4.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 |
3.5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5.1 “第一资源”共识的形成 |
3.5.2 科技人才管理体制的变革 |
3.5.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四章 基于政策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
4.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 政策分类的依据 |
4.3 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初步统计 |
4.3.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
4.3.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 |
4.3.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 |
4.4 科技人才政策演变模式与特征 |
4.4.1 数量的演变 |
4.4.2 发布机构的演变 |
4.4.3 政策对象称谓的演变 |
4.4.4 体系的演变 |
第五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评估 |
5.1 评估方法的选择 |
5.2 各阶段政策绩效的描述性评析 |
5.2.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政策绩效 |
5.3 基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5.3.1 测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
5.3.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
5.3.3 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政策绩效的关系 |
第六章 基于SSP范式理论的绩效分析与检验 |
6.1 SSP范式理论概述 |
6.2 政策绩效SSP范式分析的初步设计 |
6.2.1 SSP范式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6.2.2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三要素 |
6.2.3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 |
6.3 SSP范式下的科技人才政策分析 |
6.3.1 政策状态 |
6.3.2 政策结构 |
6.3.3 政策选择的收益分析 |
6.3.4 结构演变与绩效提升 |
6.4 政策绩效提升的动因分析 |
6.4.1 超越意识形态:绩效提升的逻辑起点 |
6.4.2 人才市场化:绩效提升的基本途径 |
6.5 提升政策绩效的一个框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9)新时代下中国劳动报酬占比走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新时代下中国经济新特征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 |
第二章 中国劳动报酬占比的度量及现状分析 |
2.1 中国劳动报酬占比的定义与度量 |
2.2 劳动报酬占比的现状分析 |
2.2.1 全国劳动报酬占比现状 |
2.2.2 分地区劳动报酬占比现状分析 |
2.2.3 各省劳动报酬占比的现状分析 |
第三章 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及述评 |
3.1 经典收入分配理论回顾 |
3.1.1 古典经济学的要素分配理论 |
3.1.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 |
3.1.3 新古典经济学的分配理论 |
3.1.4 凯恩斯主义的分配理论 |
3.2 劳动报酬占比的走势研究 |
3.3 影响劳动报酬占比走势的主要因素分析 |
3.3.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变化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分析 |
3.3.2 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分析 |
3.3.3 人力资本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分析 |
3.3.4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分析 |
3.3.5 对外贸易水平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分析 |
3.3.6 技术进步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分析 |
3.3.7 资本深化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分析 |
3.3.8 影响劳动报酬占比的其它因素 |
3.3.9 简要评价 |
第四章 影响劳动报酬占比因素的进一步分析 |
4.1 新一代劳动力群体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 |
4.1.1 理论分析 |
4.1.2 经验分析 |
4.2 人口结构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 |
4.2.1 理论分析 |
4.2.2 经验分析 |
4.3 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 |
4.3.1 理论分析 |
4.3.2 经验分析 |
第五章 劳动报酬占比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面板数据的选择 |
5.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5.3 理论模型 |
5.4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5.4.1 描述性分析 |
5.4.2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 |
5.4.3 实证结果 |
5.4.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及提高劳动报酬占比的建议 |
6.1 结论 |
6.2 提高劳动报酬占比的建议 |
6.2.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
6.2.2 大力发展教育与改善劳动力流动效率并行 |
6.2.3 优化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
6.2.4 注重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大力发展养老产业 |
6.2.5 保持合理适度的投资规模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0)基于政策文献计量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政策变迁的相关研究 |
1.2.2 科技人才政策的相关研究 |
1.2.3 中国科技人才政策变迁的相关研究 |
1.2.4 政策文献计量的相关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科技人才政策变迁的理论分析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科技人才 |
2.1.2 科技人才政策 |
2.1.3 政策变迁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文献计量学 |
2.2.2 扎根理论 |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库和主题词表的构建 |
3.1 科技人才政策库的构建 |
3.1.1 政策文献的来源 |
3.1.2 政策发布数量分析 |
3.1.3 政策文种类型分析 |
3.1.4 政策颁布机构分析 |
3.2 科技人才政策主题词表的构建 |
3.2.1 开放性编码 |
3.2.2 提取主题词 |
第四章 科技人才政策变迁实证研究 |
4.1 研究过程 |
4.1.1 筛选高频主题词 |
4.1.2 构造共现矩阵和相似矩阵 |
4.1.3 中心性分析 |
4.1.4 聚类分析 |
4.2 科技人才政策主题变迁的动态分析 |
4.2.1 恢复调整阶段:1978-1984年 |
4.2.2 体系初立阶段:1985-1992年 |
4.2.3 转型完善阶段:1993-2002年 |
4.2.4 战略发展阶段:2003-2010年 |
4.2.5 发展创新阶段:2011-2016年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1.1 政策变迁的主要走势 |
5.1.2 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5.1.3 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 |
5.2 科技人才政策存在的不足 |
5.2.1 青年科技人才政策作用有限 |
5.2.2 忽视企业培养科技人才作用 |
5.2.3 人才激励与流动政策不完善 |
5.2.4 政策缺乏协同性和效果评估 |
5.3 科技人才政策的完善建议 |
5.3.1 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 |
5.3.2 加快企业培养科技人才政策制定 |
5.3.3 加强人才激励与流动政策的制定 |
5.3.4 提高政策协同性并建立评估机制 |
5.4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四、云南人才市场走势(论文参考文献)
- [1]F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D]. 苏泽珊.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应对研究[D]. 朱翠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3]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研究[D]. 兰芳. 吉林大学, 2020(08)
- [4]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D]. 张胜男.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欠发达地区基层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进问题研究 ——以W市为例[D]. 赵博.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6]云南JZ商贸有限公司市场拓展策略研究[D]. 陈妍.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7]复星医药并购格兰德制药绩效研究及其启示[D]. 张笑娜.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8]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D]. 韩联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新时代下中国劳动报酬占比走势分析[D]. 李海宾.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5)
- [10]基于政策文献计量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变迁研究[D]. 徐倪妮.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