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肝细胞癌(论文文献综述)
辜群利,李晖,陈婧[1](2022)在《抗血管生成疗法在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缺氧和持续性炎症刺激病理性血管生成。病理性血管生成是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细胞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病理因素之一。该文探讨肝纤维化向肝硬化、肝细胞癌进展过程中,病理性新生血管生成的特点及差异,并概述酪氨酸激酶抑制药、单克隆抗体、中药方剂或单味中药及其他抗血管生成药物在这三个阶段中的应用。
李艳[2](2021)在《ITGA5/ITGB1通过血管拟态介导肝细胞癌中Sorafenib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拟探索ITGA5/ITGB1相关血管拟态形成在Sorafenib治疗HCC耐药的分子机制,以期寻找可逆转Sorafenib治疗HCC耐药的新靶点,为后续HCC的临床联合用药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对GEO(Gene Expreesion Omnibus)数据库中GSE109211临床数据Sorafenib耐药与非耐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临床数据挖掘,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Sorafenib耐药与非耐药组间差异基因表达,缺氧评分以及肿瘤基质评分和免疫评分进行分析,并对差异基因进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信号通路富集,利用Kaplan MeierPlotter在线软件对ITGA5/ITGB1高表达与低表达的HCC患者生存进行分析。使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对Hep G2/Huh7细胞的增殖情况进行检测,并诱导肝癌细胞Sorafenib耐药株形成;通过质粒合成,构建慢病毒载体并感染Hep G2/Huh7细胞分别构建ITGA5和ITGB1高表达的细胞;分别利用WB(Western-Blot)、PAS(Periodic acid-schiff)染色以及缺氧探针和PI(Propidium iodide)染色技术对各细胞中蛋白与糖原表达、缺氧以及周期阻滞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建立肝癌皮下裸鼠模型检测各肝癌细胞的成瘤情况。结果:(1)生物信息学结果:通过组学差异分析发现Sorafenib耐药与非耐药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基因表达(P<0.05),KEGG信号通路富集后发现Sorafenib耐药的产生与细胞粘附和细胞外基质紧密相关,进一步发现Sorafenib耐药组中ITGA5/ITGB1基因的表达(P<0.01)以及间接反映肿瘤组织中血管成分占比的肿瘤基质评分(P<0.05)和免疫评分(P<0.05)均显着高于非耐药组,随后的生存分析显示,ITGA5/ITGB1分别低表达的HCC患者生存高于高表达组(P<0.01,P<0.1),另外,结果还显示Sorafenib耐药组HCC患者肿瘤组织中缺氧程度也高于非耐药组(P<0.01),且缺氧程度与ITGA5、ITGB1的表达呈线性关系。(2)诱导并筛选Sorafenib耐药的Hep G2/Huh7细胞,WB结果显示耐药细胞株中ITGA5/ITGB1以及其上游启动子RUNX1的表达显着高于野生型肝癌细胞,在Sorafenib耐药株诱导过程中肝癌细胞的缺氧以及糖原表达均增加,且Sorafenib耐药株的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S期。(3)通过WB验证显示成功构建出ITGA5/ITGB1分别高表达的肝癌细胞,且高表达株对Sorafenib的敏感性降低;另外,上调ITGA5/ITGB1后可诱导肝癌细胞中糖原表达增加以及缺氧程度的增加,并把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在G1/S期。(4)成功构建肝癌皮下裸鼠模型,并观察到ITGA5/ITGB1高表达组裸鼠出现肝内转移,提示上调ITGA5/ITGB1基因后可增加肝癌细胞的恶性程度。结论:基于此,我们认为Sorafenib抑制HCC中内皮细胞依赖的肿瘤血管生成方式,进一步加剧了肿瘤组织中缺氧程度,而在缺氧微环境下缺氧敏感转录因子RUNX1诱导高表达,进一步调控其下游血管拟态相关整合素蛋白ITGA5/ITGB1的过表达,介导HCC中血管拟态形成,最终诱导Sorafenib耐药形成。
潘利[3](2021)在《HCC相关的主要信号通路及相关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肝细胞癌(HCC)是指由肝细胞所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此种疾病患者早期多无显着临床症状,但病情进展至中晚期,其会出现肝区疼痛、黄疸、腹水、消瘦、发热、食欲缺乏等症状,对其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极为不利影响。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是一种蛋白激酶系统,主要由丝氨酸蛋白激酶、苏氨酸蛋白激酶所组成,在细胞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宿主肝细胞后,经过MAPK信号通路,可对细胞周期蛋白、炎症因子表达、HBV的复制等起到上调作用,从而会促进相关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临床常用一线靶向药物与二线靶向药物进行治疗,主要包括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瑞戈非尼、卡博替尼、雷莫芦单抗等,但有关其药物具体临床应用价值,相关研究较少。本文现就HCC相关的主要信号通路及相关分子靶向治疗现状进行以下综述,以期为临床有效治疗肝细胞癌提供可靠性依据。
刘皎皎[4](2021)在《“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方法观察“补肾生髓成肝”法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的疗效机制,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采用随机分组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肝病科的入选晚期肝癌患者共126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成3组,即西医对照组42例(以下简称西医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方案;补肾生髓成肝单独治疗组42例(以下简称中医组),采用地五养肝方、抗毒软坚方、左归丸合方化裁,辨证加减治疗方案;补肾生髓成肝综合治疗组42例(以下简称中西医组),采用西医治疗组方案基础上加上地五养肝方、抗毒软坚方、左归丸合方化裁,辨证加减。入选后有10例患者脱落(中医组6例,3例因失访脱落,3例因不能坚持治疗脱落;西医组4例,2例因异地就医不便退出,2例因不能坚持治疗脱落),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病例资料的共116例,西医对照组(西医组)38例、补肾生髓成肝综合治疗组(中西医组)42组、补肾生髓成肝单独治疗组(中医组)36例。该研究通过湖北省中医院伦理审查,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平台一级注册机构)完成临床试验注册,注册号:Chi CTR-IOR-17011439。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比三组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的生存率及生存期,对比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血常规、粪常规加潜血、肝功、血糖、血脂、肾功等指标,对比三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并对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2.依据治疗方案治疗3个月后分别收集中医组、西医组、中西组每组20名患者血清,共60份,正常人群血清18份。收集的血清-80℃冻存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肝病实验室。通过悬液芯片系统检测患者血清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Factor,G-CSF)、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6/8/18(Interleukin-6,IL-6,Interleukin-8,IL-8,Interleukin-18,IL-18)、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观察体现“补肾生髓成肝”的中药对这些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率及生存期比较: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中西医组、中医组和西医组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88.10%VS72.22%VS52.63%)、(71.43%VS58.33%VS34.21%)(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西组和西医组患者生存期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23.86±17.55VS20.08±19.86VS15.95±16.44)(P<0.05)。(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大小比较:中西医组、中医组和西医组组间比较及前后测量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指标比较:中西医组患者治疗后直接胆红素水平、间接胆红素水平、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组治疗后胆碱酯酶水平较治疗前显着升高,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中西医组及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其他生化指标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水平,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肌酐水平比较,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以时间因素为源的主体内差异及以组别为源的主体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医组显着低于西医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量表积分比较:三组患者生理机能积分方面治疗后积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的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三个维度的积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组间比较后中西医组与中医组、西医组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三个维度的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HGF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明显高于中西医组、中医组及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2255.17VS1097.76VS1072.39VS882.67)(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GF的过度表达。(8)IL-6表达水平比较:中医组、中西医组及西医组均低于正常人群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638.03VS5166.45VS12842.5VS24559.34)(P<0.05)。中西医组、中医组IL-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IL-6的过度表达。(9)IL-18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及中医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20.345VS82.61VS78.58)(P>0.05),但均较正常人群组升高(75.16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同样可以促进IL-18的表达。(10)PDGF-BB表达水平比较:中医组相对中西医组、西医组降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677.18VS6140.6VS5534.885)(P>0.05)。但中医组低于西医组及中西医组,且更接近正常人群组(4401.67)。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可以抑制PDGF-BB的过度表达。(11)TNF-α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中医组及正常人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35.955VS244.93VS573.46VS1037.25)(P>0.05)。中西医组TNF-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可以更好的抑制TNF-α的过度表达。结论:“补肾生髓成肝”治疗晚期肝癌能够显着提高晚期肝癌患者3个月及6个月的生存率及生存期,改善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改善患者各种生化指标。明显降低晚期肝癌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补肾生髓成肝”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晚期肝癌患者HGF、PDGF-BB、TNF-α、IL-6的过度表达,同时升高晚期肝癌患者IL-18的表达,改善肝癌的肝再生微环境及其相关的炎症微环境、免疫微环境、血管新生微环境等。
毕意辉[5](2021)在《肝星状细胞来源的旁分泌信号分子IL-11促进肝细胞癌进展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大约90%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由慢性肝脏纤维性病变发展而来。在肝纤维化发展为肝癌之前,肝内微环境主要表现为炎症和纤维化这两个特点,我们称之为癌前微环境(premalignant microenvironment,PME)。在PME中,炎症主要由肝损伤导致的大量免疫细胞浸润引起,其中单核细胞分化为M1型巨噬细胞后通过分泌TGF-β,IL-1β,TNF-α,IL-6等促炎因子导致炎症快速扩大。肝内炎症的一个重要的效应细胞为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其受到TGF-β等细胞因子刺激后活化,进而转分化为肌成纤维母细胞样细胞,这种细胞的特征是通过大量分泌多种胶原蛋白、非胶原糖蛋白,蛋白聚糖等重塑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形成。近年来,研究发现在HCC中PME通常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共存。PME中的ECM包含大量的多功能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与TME中的肿瘤细胞相关作用,促进肿瘤增殖和转移。活化的HSCs作为PME中ECM的主要来源细胞,被认为是驱动HCC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具体调控机制仍不明确。因此本论文重点探究活化的HSCs是如何调控HCC进展的。将肝癌细胞与活化的HSCs共同培养后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我们发现肝癌细胞内大量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显着变化。对其中发生表达上调的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主要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细胞增殖(E2F target)等功能相关。进一步将肝癌细胞与活化的HSCs混合(10:90)植入裸鼠皮下,结果发现皮下瘤增殖迅速且出现大量肝癌细胞肝转移的现象,这与RNA-seq结果相一致。活化的HSCs以大量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成分为特点,因此我们猜测上述现象是由肝星状细胞通过旁分泌途径所产生的。旁分泌途径一般通过激活靶细胞内磷酸化信号转导来发挥功能,因此,我们将活化的HSCs来源的条件培养基(Condition Medium,CM)与肝癌细胞孵育10分钟,随后进行高通量蛋白磷酸化质谱实验。结果发现CM刺激导致肝癌细胞内促进肿瘤增殖和转移的JAKSTAT、MAPK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被显着激活,且Western Blotting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果,这提示活化的HSCs可以通过旁分泌途径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为了进一步探究HSCs的CM中发挥促肿瘤增殖和转移功能的关键旁分泌信号分子,并同时排除肝癌细胞自分泌的影响,我们利用RNA-seq分析了HSCs活化前后的转录水平变化,并分别对肝癌细胞和活化的HSCs来源的CM进行分泌蛋白质质谱分析。结果发现白介素-11(IL-11)在活化后的肝星状细胞内高表达且仅由肝星状细胞特异性分泌而肝癌细胞几乎不分泌,因此推测其可能是我们正在寻找的关键旁分泌信号分子。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证实肝癌细胞在介绍接受IL-11刺激后,肝癌细胞内的JAK-STAT、MAPK和PI3K-Akt信号通路显着激活。利用RNA干扰技术敲低肝癌细胞表面的IL-11受体(IL-11RA)后,由CM刺激引起的肝癌细胞内信号通路激活的现象被显着抑制。因此,上述结果均提示肝星状细胞可能通过旁分泌IL-11来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为了进一步在体内研究IL-11对肝癌细胞的影响,通过慢病毒感染,我们赋予了肝癌细胞自分泌IL11的能力。将获得分泌IL-11能力的肝癌细胞重新植入裸鼠皮下,观察发现该组裸鼠皮下肿瘤生长异常迅速,且在肿瘤长到一定体积后,裸鼠出现体重下降、腹部膨隆的恶病质现象。不仅如此,该组裸鼠肝脏内出现大量转移的肝癌细胞,而不能分泌IL11的肝癌细胞并不能发生肝转移。在探究IL11促进肝癌细胞转移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IL-11不仅可以在活体内诱导小鼠血管渗透性增加,其还是一种非经典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可以诱导中性粒细胞强烈的释放细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s extracellular traps,NETs)。NETs中包含大量的蛋白酶,这些蛋白酶可以切割肿瘤外围的基底膜,导致基底膜结构被破坏,进而帮助肿瘤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同时,在临床肝癌病人的组织内发现癌巢周围存在大量的IL-11,IL-11富集的区域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且伴随着大量NETs的释放。以上研究提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可以通过特异性旁分泌IL-11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同时诱导血管渗漏性增加并诱导中性粒细胞浸润,浸润的中性粒细胞在IL-11的作用下以释放NETs的方式破坏基底膜结构,促进肝癌细胞的远处转移。IL-11的这些功能都将促进肝癌的快速进展以及肝癌病人的生存率极大降低。因此由肝星状细胞特异性分泌的IL-11可能成为肝细胞癌精准治疗的新靶点。
李存娣[6](2020)在《VEGF-A及其受体VEGFR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血清中VEGF-A蛋白水平、HBV-DNA载量及HCC癌灶组织与正常肝组织中VEGF-A、VEGFR2 mRNA表达水平,分析VEGF-A与HCC患者病毒负荷、TNM分期、病理分期、血管侵犯和淋巴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探讨VEGF-A及其受体VEGFR2在HCC病程进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基于我国原发性肝癌规范诊疗标准(2017/2019版),选取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依据肿瘤分期分级进行分组。以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VEGF-A蛋白表达水平,qPCR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HBV-DNA载量;冰冻癌灶组织研磨后Trizol提取总RNA,逆转录后以PCR法检测VEGF-A、VEGFR2 mRNA表达;以GAPDH为内参,SPSS20.0分析各因子在肝癌患者与正常对照中的差异表达,SABC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VEGF-A、VEGFR2蛋白含量。分析肝癌患者各因子在不同TNM分期、病理分期的差异以及VEGF-A及其受体表达与患者血管侵犯和淋巴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及肝脏弹性与VEGF-A的相关性。结果:肝癌患者外周血VEGF-A及组织VEGF-A、VEGFR2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VEGF-A含量在不同TNM分期患者中差异显着(P=0.040),在不同病理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DNA载量与在不同病理分级、TNM分期间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VEGF-A与HBV-DNA表达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HBV-DNA(+)患者的HBV-DNA表达呈正相关;血清VEGF-A在肿瘤直径(d>5cm,d<5cm)(t=3.639,P=0.001)、血管浸润(+/-)(t=11.754,P=0.000)、淋巴结转移(+/-)(t=3.537,P=0.001)、HBV-DNA(+/-)(t=2.213,P=0.032)组的表达水平不同,前者血清VEGF-A均高于后者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组间表达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VEGF-A最佳临界值213ng/L作为高VEGF-A与低VEGF-A组绘制生存曲线,发现高VEGF-A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χ2=4.263,P=0.039)和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χ2=3.993,P=0.046)低于低VEGF-A组;且高VEGF-A组复发率高,血管侵犯风险高,TNM分期Ⅲ、Ⅳ者多,分化差。肝癌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血清中VEGF-A含量,分别为(297.30±239.30)ng/L和(167.00±119.41)ng/L,HCC 患者血清 HBV-DNA 含量为(1.79±4.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46,P=0.041)、(t=4.442,P=0.000)。不同 TNM 分期VEGF-A 与 HBV-DNA 水平为:Ⅰ期((193.25±96.88)ng/L,1.01±2.48),Ⅱ期((279.69±105.75ng/L,1.05±2.82),Ⅲ期((352.88±201.17)ng/L,2.95±3.20),Ⅳ期((429.89±280.25)ng/L,1.86±2.84),不同 TNM 分期 VEGF-A 蛋白表达水平差异(F=5.010,P=0.040)具有统计学意义,而HBV-DNA未见(F=1.523,P=0.221)。不同病理分化等级VEGF-A与HBV-DNA水平为:高分化((142.00士94.99)ng/L,1.57±2.70),中分化((316.81±198.73)ng/L,1.93±2.96),低分化((323.67±212.38)ng/L,1.57±2.86),不同病理分期分级间 VEGF-A(F=2.404,P=0.101)与HBV-DNA(F=0.090,P=0.914)表达水平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血清VEGF-A与HBV-DNA表达水平呈微弱相关(r=-0.161,P=0.264),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仅HBV-DNA(+)的HCC患者中,血清VEGF-A与HBV-DNA表达仍呈中度正相关(r=0.559,P=0.030)且具统计学意义(P<0.05)。VEGF-A 与 HBV-DNA 在 TNM-Ⅰ、Ⅲ期呈微弱相关(r=0.137,P=0.575;r=0.030,P=0.911),在 TNM-Ⅱ、Ⅳ期呈中度相关(r=-0.624,P=0.185;r=-0.489,P=0.18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A与HBV-DNA在不同分化阶段均呈微弱相关(r=-0.177,P=0.703;r=-0.063,P=0.736;r=0.149,P=0.64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影像学、组织病理等特征将HCC患者血清VEGF-A进行分组对比,发现VEGF-A在肿瘤直径分组(t=3.399,P=0.000)、血管浸润组(+/-)组(t=11.754,P=0.000)、淋巴转移(+/-)组(t=3.537,P=0.001)组、HBV-DNA(+/-)表达组(t=2.213,P=0.032)的表达水平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组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蛋白与白球比在肿瘤直径>5cm 组(t=3.745,P=0.000)(t=2.590,P=0.013)、血管浸润组(t=4.055,P=0.000)(t=2.734,P=0.009)、HBV-DNA(+)组(t=2.068,P=0.044)(t=2.434,P=0.019)均低于阴性组,而有无淋巴转移和性别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血清VEGF-A最佳临界值213ng/L分为高VEGF-A与低VEGF-A组,分别以事件“复发”“血管浸润”“TNM后期(Ⅲ、Ⅳ)”“低分化”为结局绘制HCC患者生存曲线。发现低表达VEGF-A组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χ2=4.263,P=0.039)和总体生存率(χ2=3.993,P=0.046)曲线较高,下降平缓,复发率低,血管浸润者(χ2=11.260,P=0.001)(χ2=12.302,P=0.000)少,处于 TNM-Ⅲ、Ⅳ期者(χ2=3.633,P=0.057)和(χ2=4.192,P=0.041)少,低分化者少(χ2=4.859,P=0.028)(χ2=5.702,P=0.017),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灶组织VEGF-A、VEGFR2的cDNA凝胶扫描结果显示,HCC患者组(18例)的 VEGF-A(t=6.061,P=0.000)及 VEGFR2(t=14.809,P=0.000)条带荧光强度均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A(F=4.751,P=0.017)、VEGFR2(F=3.514,P=0.044)在不同 TNM 分期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A(F=2.274,P=0.137、VEGFR2(F=2.192,P=0.146)在不同分化程度的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A与VEGFR2在HCC组织中表达呈高度正相关(r=0.844,P=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 HBV-DNA(+)组 VEGF 及 VEGFR2表达水平分别为(1.13±0.15)(0.95±0.13),高于 HBV-DNA(-)组(0.88±0.07)(0.72±0.06),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4.464,P=0.000)(t=3.555,P=0.003)。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VEGF-A与VEGFR2主要分布于肝癌细胞胞浆,VEGFR2也见于血管内皮细胞。中分化肝癌细胞胞浆中VEGF-A着色颗粒丰富,而低分化肝癌细胞胞浆中VEGF-A着色颗粒未见明显增强。VEGFR2不仅高表达于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而且在中分化肝癌细胞胞膜和胞浆内VEGFR2着色强度最高,提示中分化肝癌细胞胞膜的内翻转能力仍较强,可将VEGFR2富集于细胞膜表面高表达。肝癌组织(18例)中VEGF-A、VEGFR2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3例)(P=0.045)(P=0.019),而两者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组中不同,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瞬时弹性成像术(transient elastography,TE)分析发现HCC患者肝硬度(15.41±3.96)kpa显着高于正常肝脏(4.76±1.32)kpa(P<0.05);组织 VEGF-A(r=0.488,P=0.040)与 VEGFR2(r=0.401,P=0.099)表达与肝脏硬度(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呈正相关,但VEGFR2与LSM的相关性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的VEGF-A、癌灶组织中的VEGF-A与VEGFR2明显升高。TNM分期高者,VEGF-A水平较高。血管浸润(+)、HBV-DNA(+)的肝癌患者VEGF-A水平升高更显着;HBV-DNA可促进肝癌患者VEGF-A过表达。组织VEGF-A与其受体VEGFR2表达呈正相关,二者的高表达促进肝癌生长;血清高VEGF-A者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较低,复发率较高。高表达VEGF-A、VEGFR2的肝癌患者LSM值明显增加,彼此呈中度正相关,并预示病情恶化、预后较差。图26;表27;参78。
张英英[7](2020)在《lncRNA CYTOR、miRNA378a与FEN1基因共同调控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何类型肿瘤的发生都离不开基因调控的异常,肝细胞癌的发生也不例外,但是如何在众多基因中筛选出与特定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靶基因是肿瘤基因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我们首先采用基因筛选的技术寻找与肝细胞癌发生和发展可能具有直接联系的敏感性基因FEN1,并通过临床和细胞实验进一步验证,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无论是靶向促癌基因还是抑癌基因,均不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遗传基因的转录和蛋白的功能表达还受到真核生物体内多种非遗传物质的影响,包括长链非编码RNAs和microRNAs。接下来我们试图分析lncRNA CYTOR影响肝癌细胞FEN1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和自噬的机制,这是文章的第二部分。紧接着深入探讨microRNA-378a影响肝癌FEN1基因表达调控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机制,这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尽管该研究结果不能很好证实 lncRNA CYTOR-microRNA-378a-FEN1是否能够构成竞争性网络调控机制参与肝癌细胞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但是为肝癌的靶向调控理论和临床干预提供了重要思路。最后,第四部分文章分析了原发肝细胞癌FEN1基因表达与细胞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能量代谢以及衰老发生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了肝癌细胞功能障碍与肿瘤间的关系。第一部分 肝癌中FEN1上调与肿瘤进展和预后相关背景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现时往往处于晚期,预后较差。有文献报道FEN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在肿瘤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的通过对多个肝癌队列中FEN1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进行研究,以探讨FEN1在肝癌进展过程中的作用,为肝癌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可能的标志物。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中肝细胞癌mRNA的表达水平来研究FEN1的表达。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396例肝细胞癌病例的组织芯片进行分析以证实FEN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使用Kaplan-Meier分析、单因素多因素方差分析来探究FEN1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来预测FEN1在肝细胞癌中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用体外试验来探究FEN1在肝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我们发现FEN1在多个肝细胞癌队列中高表达,无论是mRNA水平还是蛋白质水平。ROC曲线显示FEN1可以用作肝细胞癌的诊断预测因子。同时,高FEN1表达水平的患者比低FEN1表达水平的患者有较短的全因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更重要的是,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我们发现FEN1表达水平是肝细胞癌患者全因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子,预示着FEN1可能是肝细胞癌的潜在诊断因子。另外,通过体外试验检测c-Myc,Survivin和Cyclin D1的表达,发现FEN1的敲除抑制细胞的增殖和迁移,预示着FEN1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和DNA复制通路发挥着癌基因的功能。结论:FEN1是肝细胞癌的癌基因,可以作为诊断和预后标记物。第二部分 lncRNA CYTOR影响肝癌细胞FEN1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和自噬的机制背景研究表明,肿瘤基因组95%以上为非编码功能的RNAs,包括微小RNAs(mi RNAs)和长链非编码 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 RNAs)两类,通过 lnc RNAs-miRNAs-mRNAs形成复杂的关系网络,共同影响DNA分子的转录、翻译以及蛋白功能的表达,在多种疾病,尤其是肿瘤的增殖、分化、侵袭、转移、凋亡及自噬等多种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lncRNAs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被逐渐认识,通过基因芯片、全基因组测序及肿瘤代谢组学等高通量技术可以筛选到与肿瘤密切相关的多种lncRNAs差异性表达,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lncRNAs的靶向miRNAs或mRNAs,通过多种自动化生物富集信息技术探寻在细胞内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为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较完整的“反应链”。长链非编码RNA细胞骨架调节剂(Long non-coding RNA cytoskeleton regulator,CYTOR)也称为Linc00152,是首先在肝癌发生的研究中被发现,主要扮演促癌角色增强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抑制其凋亡进程;在人体肝癌组织中往往表达上调与肿瘤临床TNM分期增加、早期淋巴或血液转移、放化疗耐药性增强、较差的生存预后等有重要联系。CYTOR在其他多种恶性肿瘤,如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中也有异常表达,在不同的肿瘤中或上调或下调,发挥不同的作用。考虑可能与组织特性、靶向基因的不同有关。本研究第一部分已经指出,肝癌细胞和组织中FEN1基因表达上调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增强以及临床预后更差有直接关系。因此,我们推测lncRNACYTOR可能影响肝癌细胞FEN1基因的表达,调节细胞的凋亡和自噬活性,进而参与肝癌的发生过程。目的通过人体肿瘤组织和体外细胞实验验证肝癌细胞和组织中CYTOR表达上调能够影响FEN1基因的表达以及细胞的凋亡和自噬活性,为肝癌的发生机制和基因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本研究第一部分获得的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CYTOR和FEN1基因表达水平,Pearson检验分析相关性。然后利用肝癌Hep-G2细胞株,体外构建CYTOR上调、下调和空质粒并转染Hep-G2,RT-qPCR法检测转染效率,选择稳定表达的细胞系,培养48h后RT-qPCR法检测细胞FEN1基因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分子Caspase-9、bcl-2和bax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检测自噬小体数量,RT-qPCR法检测自噬基因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A(LC3)mRNA水平。结果肿瘤组织中CYTOR和FEN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earson检验发现,CYTOR和FEN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空质粒转染组相比,CYTOR上调组Hep-G2细胞中CYTOR和FEN1表达水平显着升高,细胞凋亡率下降,凋亡分子Caspase-9、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自噬小体数量减少,自噬基因Beclin-1和LC3 mRNA表达水平也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YTOR下调组细胞中CYTOR和FEN1表达水平显着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Caspase-9、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自噬小体数量增多,Beclin-1和LC3 mRNA表达水平也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组织和细胞中lncRNACYTOR表达升高,可能影响FEN1基因表达,进而抑制细胞的凋亡和自噬活性,参与肝癌的发生过程。第三部分 microRNA-378a影响肝癌FEN1基因表达调控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机制背景microRNAs作为真核生物体内广泛分布的一类非编码RNA,被证实在靶向沉默转录基因表达,在多种生理和病理改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密切相关。经高通量基因测序筛选发现,microRNA-378a(miR-378a)在肝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上调,与肿瘤的多个临床特征如TNM分期、淋巴结和血液转移、组织分化级别、化疗耐药性以及生存结局具有直接相关性。miR-378a可能通过靶向沉默一个或多个转录基因参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调控过程。我们推测miR-378a可能与FEN1基因表达存在靶向调控关系。目的探讨miR-378a在肝癌细胞中表达与FEN1基因的靶向调控关系,是否影响细胞增殖和周期分布、炎症因子表达和血管新生,以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机制。方法选择肝癌细胞株Hep-3b和Hep-G2,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准确敲除 miR-378a 基因,构建 PX458-miR-378a-sg RNA1 和 PX459-miR-378a-sg RNA2重组质粒,共转染至Hep-3b和Hep-G2细胞中,培养得到稳定的单克隆细胞株,基因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miR-378a表达进行鉴定。实验分组:Hep-3b和Hep-G2细胞正常培养组(对照组)、miR-378a基因敲除转染Hep-3b和Hep-G2细胞组(miR-378a敲除组),各组分别培养48h后,采用RT-qPCR法检测FEN1基因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炎症因子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新生的关键蛋白分子缺氧诱导因子(HI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信号通路TGF-β和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经基因测序和 RT-qPCR 法证实,PX458-miR-378a-sg RNA1 和 PX459-miR-378a-sg RNA2重组质粒共转染Hep-3b和Hep-G2细胞后,miR-378a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达到了基因敲除的目的;并筛选出稳定低表达的单克隆细胞株。培养48h后,与Hep-3b和Hep-G2对照组比较,miR-378a敲除组FEN1基因表达量显着升高,细胞增殖率增加,细胞周期中G2/M期百分比增多,炎症因子IL-6和TNF-α表达水平增加,血管新生蛋白HIF-α和VEGF表达量增加,信号通路TGF-β和NF-κB蛋白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p-3b和Hep-G2对照组间比较、Hep-3b和Hep-G2的miR-378a敲除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不明显(P>0.05)。结论miR-378a表达升高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通过靶向沉默细胞FEN1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增殖活性和分裂周期分布、炎症因子表达和血管新生,可能介导TGF-β和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发挥相关作用。miR-378a或许是肝癌靶向治疗的重要潜力位点。第四部分 原发肝细胞癌FEN1基因表达与细胞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能量代谢以及衰老发生的关系背景我们前期研究已经探讨了 FEN1基因在原发肝细胞癌中存在异常表达,可能与LncRNA-miRNA构成复杂的关系网络,调控细胞的增殖、凋亡、自噬、侵袭和转移等恶性行为。基因的功能表达最终需要落实到细胞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中,肝细胞是机体主要的物质和能量代谢场所。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肝癌的发生与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两者可相互作用,促进疾病的发生。高糖环境可增加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多种促癌活性因子表达、糖基化产物对细胞直接产生毒性作用以及强烈的氧化应激反应等。基于此,该研究主要探讨FEN1基因是如何影响肝癌细胞的生长代谢过程的。目的分析原发肝细胞癌FEN1基因表达与细胞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能量代谢以及衰老发生的关系,进一步阐述FEN1基因异常表达与肝癌发生的内在联系。方法选择肝癌Hep-G2细胞株体外培养,实验分成四组:空白对照组、低浓度葡萄糖干预组(1mmol/L)、中浓度组(5mmol/L)和高浓度组(10mmol/L),共同培养72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FEN1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胰岛素抵抗相关蛋白-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肿瘤发生相关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细胞衰老相关蛋白-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缺氧诱导因子(HIF)-lα,细胞内铁死亡通路蛋白质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能量代谢指标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活力以及腺苷三磷酸(ATP)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和低浓度组相比,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肝癌细胞FEN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G-FBP和AGEs、VEGF和TGF、β-Gal和HIF-1α以及GPX4蛋白表达均显着增加,ROS、SOD、MDA和GSH水平升高,HK和PK活力以及ATP含量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上述指标也明显高于中浓度组(P<0.05),但对照组和低浓度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高糖环境能够诱导肝癌细胞FENI基因表达,影响细胞胰岛素抵抗、诱导肿瘤发生、调节细胞衰老机制、影响细胞能量代谢、氧化应激以及铁相关代谢,为肝癌的发生机制和针对性干预提供了重要依据。
王维伟[8](2020)在《LncRNA BZRAP1-AS1介导THBS1甲基化在肝细胞癌血管生成中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死亡率很高。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最近已出现作为癌症发展和进程中的调节剂,并可作为新的治疗靶标。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探讨LncRNA BZRAP1-AS1与肝细胞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临床肝细胞癌组织样本及肝细胞癌细胞系中LncRNA BZRAP1-AS1的表达情况;荧光原位杂交(FISH)、核质分离法检测BZRAP1-AS1在肝细胞癌细胞内的定位;小管形成实验显示体外血管生成情况;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生成试验显示体内血管生成情况。qRT-PCR检测基因表达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亚硫酸盐修饰测序法(BSP)、RNA Pull-down、RNA免疫共沉淀(RIP)、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检测BZRAP1-AS1、DNMT3b、THBS1的相互作用关系。采用BALB/C裸鼠构建肝癌细胞移植瘤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体内血管生成情况。结果:LncRNA BZRAP1-AS1在肝细胞癌组织及肝细胞癌细胞系中高表达,FISH、核质分离结果显示BZRAP1-AS1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小管形成实验、CAM实验显示过表达BZRAP1-AS1提高血管生成能力;进一步探讨其机制发现,qRT-PCR结果显示过表达BZRAP1-AS1下调THBS1 mR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Aza可减弱这种作用;MSP、BSP结果显示过表达BZRAP1-AS1增加THBS1甲基化程度;RIP、RNA Pull-down的结果显示BZRAP1-AS1与DNMT3b相互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ChIP结果显示BZRAP1-AS1、DNMT3b可富集在THBS1启动子区。在肝癌荷瘤体内模型中,HE染色结果显示过表达BZRAP1-AS1移植瘤组织血管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过表达BZRAP1-AS1移植瘤瘤体微血管密度增加、CD31表达水平增加。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BZRAP1-AS1与DNMT3b相互作用并将DNMT3b募集到THBS1启动子,导致CPG位点高甲基化和基因沉默,正向调控肝细胞癌的血管生成。
冯倩倩[9](2020)在《RACGAP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病理类型约85-90%为肝细胞癌。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2015年肝癌新增病例约370,000例,发病率仅次于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严重威胁我国公民的身心健康。虽然目前手术、射频消融术、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其它的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但肝癌的治疗效果并不满意,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因此,寻找新的与肝癌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变得极其重要。RACGAP1是Rho GTP酶激活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在人体内广泛表达。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RACGAP1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并且与多种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但RACGAP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在国内少见报道。目的研究RACGAP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RACGAP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1.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肝细胞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中RACGAP1的表达水平,分析RACGAP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2.利用UALCAN在线工具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RACGAP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3.利用GEPIA在线工具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RACGAP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ACGAP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RACGAP1在肝细胞癌中的高表达与TNM分期、病理分级、肿瘤直径有关(P<0.05)。2.UALCAN结果显示RACGAP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P<0.05);RACGAP1在肝细胞癌中的高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有关(P<0.05).3.GEPIA结果显示RACGAP1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率显着低于低表达的患者(P<0.05)。结论1.RACGAP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2.RACGAP1的高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的TNM分期、病理分级、肿瘤直径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估患者病情发展的潜在生物标记物。3.RACGAP1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有望成为是评估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张伟[10](2019)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37例乙肝病毒相关性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剂量为500mg/天或因3/4级不良反应而下调剂量至250mg/天,直至肿瘤进展或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联合恩替卡韦0.5mg/天。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 S),次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以及安全性指标。采用最新修订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和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NCI CTCAE 4.0版)分别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率,并计算中位生存时间。结果截止末次随访,37例患者死亡,中位PFS为2.7月,中位OS为6.4月;分层分析显示,TACE治疗失败组患者的中位PFS和中位OS均较FOLFOX4治疗失败组及索拉非尼治疗失败组患者有增加趋势;ORR为8.11%(3/37),DCR为51.35%(19/37);治疗2个周期后KPS有较大提高;临床症状改善率为62.16%(23/37);治疗2个周期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为(1096.68±285.46)μ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阿帕替尼的不良反应常见,包括总胆红素升高59.46%、AST/ALT升高59.46%、高血压48.65%、蛋白尿45.95%、手足综合征40.54%、食欲减退43.24%、疲劳24.32%、中性粒细胞减少32.43%、血小板减少27.03%等;但多为轻中度不良反应,为患者耐受且可以控制。3/4级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8.11%、高血压5.41%、血小板减少5.41%、AST/ALT升高5.41%、胆红素升高8.11%、中性粒细胞减少2.70%、疲劳2.70%、上消化道出血2.70%;其中,4级不良反应为高血压危象2.70%和危及生命的严重上消化道出血2.70%。未出现5级不良反应。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晚期肝细胞癌是安全有效的,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肝细胞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肝细胞癌(论文提纲范文)
(1)抗血管生成疗法在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中病理性血管生成的特点及形成过程 |
2 抗血管生成疗法在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中的应用 |
2.1 酪氨酸激酶抑制药(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s) |
2.2 单克隆抗体 |
2.3 其他抗血管生成药物 |
2.4 抗血管生成中药或复方 |
3 结束语 |
(2)ITGA5/ITGB1通过血管拟态介导肝细胞癌中Sorafenib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肝细胞癌 |
1.1.1 肝细胞癌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与诱导因素 |
1.1.2 肝细胞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
1.2 抗血管生成分子靶向药Sorafenib |
1.2.1 Sorafenib抗肿瘤分子机制与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
1.2.2 Sorafenib在肝细胞癌中诱导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1.3 肿瘤组织中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 |
1.3.1 依赖内皮细胞的肿瘤的血管生成方式 |
1.3.2 不依赖内皮细胞的肿瘤血管生成 |
1.4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与创新 |
第二章 血管拟态介导Sorafenib在 HCC耐药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
2.1 材料 |
2.1.1 细胞株与实验动物 |
2.1.2 主要仪器设备与耗材 |
2.1.3 主要试剂 |
2.1.4 实验试剂配制 |
2.2 方法 |
2.2.1 生物信息学方法 |
2.2.2 细胞复苏 |
2.2.3 细胞培养与传代 |
2.2.4 CCK-8 细胞增殖测定 |
2.2.5 Sorafenib耐药株筛选 |
2.2.6 ITGA5/ITGB1 高表达株诱导筛选 |
2.2.7 Western-Blot |
2.2.8 PAS染色 |
2.2.9 缺氧检测 |
2.2.10 周期测定 |
2.2.11 皮下肝癌裸鼠模型建立 |
2.3 统计学方法 |
2.4 结果 |
2.4.1 临床研究数据生物信息学统计结果 |
2.4.2 Sorafenib 耐药的 HepG2/Huh7 肝癌细胞株 |
2.4.3 建立ITGA5/ITGB1 分别高表达的Hep G2/Huh7 肝癌细胞株 |
2.4.4 体内验证性结果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
3.1 全文总结 |
3.2 本文存在的三点不足 |
3.3 未来的工作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3)HCC相关的主要信号通路及相关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HCC相关的主要信号通路 |
2 分子靶向药物在肝细胞癌治疗中应用 |
2.1 索拉菲尼应用效果分析 |
2.2 仑伐替尼应用效果分析 |
2.3 瑞戈非尼临床效果分析 |
2.4 卡博替尼临床效果分析 |
2.5 雷莫芦单抗应用效果分析 |
(4)“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名称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剔除标准 |
2.4 退出标准 |
2.5 中止标准 |
2.6 观察指标:包括安全性观察指标和疗效性观察指标 |
2.7 疗效判断 |
3 治疗方法 |
4 统计学分析 |
5 结果 |
5.1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5.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率及生存期比较 |
5.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大小比较 |
5.4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
5.5 三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5.6 三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
5.7 观察指标对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
讨论 |
1 “补肾生髓成肝”对晚期肝癌患者生存率及生存期的影响 |
2 肝癌肝再生微环境及“补肾生髓成肝”的改善作用 |
3 “补肾生髓成肝”对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
4 “补肾生髓成肝”对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机制研究 |
1 研究样本及方法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实验操作流程 |
2 统计学处理方法 |
3 结果 |
3.1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正态性检验结果 |
3.2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在各组人群中表达的差异性 |
3.3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补肾生髓成肝”疗法相关研究进展 |
2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再生微环境防治肝癌的疗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一 肝癌微环境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中医药影响肝癌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医证候评分量表 |
SF-36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5)肝星状细胞来源的旁分泌信号分子IL-11促进肝细胞癌进展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细胞 |
2.3 构建的质粒及细胞株 |
2.4 药品与试剂 |
2.4.1 抗体 |
2.4.2 细胞培养相关试剂 |
2.4.3 细胞处理相关试剂 |
2.4.4 分子生物学相关试剂 |
2.4.5 生化实验相关试剂 |
2.4.6 动物实验相关试剂 |
2.5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6 qPCR引物序列 |
2.7 本文所使用的专业数据处理软件 |
2.8 本文所使用的统计方法 |
3 实验方法 |
3.1 分子克隆实验 |
3.1.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3.1.2 质粒构建过程 |
3.1.3 从cDNA文库钓取基因 |
3.2 细胞实验 |
3.2.1 细胞培养 |
3.2.2 细胞冻存和复苏 |
3.2.3 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提取和纯化 |
3.2.4 过表达细胞株的构建 |
3.2.5 Knock out细胞株的构建 |
3.2.6 siRNA敲低实验 |
3.2.7 LX2 细胞条件培养基的制备 |
3.2.8 肝癌细胞磷酸化实验 |
3.2.9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实验 |
3.2.10 荧光定量PCR实验(RT-qPCR) |
3.2.11 中性粒细胞Transwell实验 |
3.2.12 中性粒细胞NETs释放实验 |
3.3 小鼠IL11(m IL11)重组蛋白体外纯化实验 |
3.4 动物实验 |
3.4.1 裸鼠皮下瘤实验 |
3.4.2 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
3.4.3 Hepa1-6 细胞肝脏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3.4.4 IL-11 小鼠单克隆中和抗体的制备 |
3.4.5 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3.4.6 石蜡切片RNA-FISH实验 |
4 结果 |
4.1 活化的HSCs促进HCCs增殖和转移 |
4.1.1 EGFP-HCCLM3和m Cherry-LX2 细胞系共培养及分选后进行RNA-seq测序 |
4.1.2 RNA-seq结果的分析 |
4.1.3 Luciferase-HCCLM3和LX2 细胞共培养后的裸鼠皮下瘤实验 |
4.2 活化的肝星状细胞通过旁分泌IL11 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 |
4.2.1 肝星状细胞来源的条件培养基(Condition medium,CM)引起肝癌细胞内磷酸化水平变化的实验 |
4.2.2 RNA-seq检测肝星状细胞激活前后的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 |
4.2.3 肝星状细胞LX2 来源的条件培养基CM的蛋白质质谱分析 |
4.2.4 体外实验验证IL11 在肝星状细胞内特异性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的影响 |
4.2.5 体内实验验证IL11 对肝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
4.3 IL11 促进中性粒细胞趋化并诱导其释放NETs |
4.3.1 IL11 引起裸鼠血液内嗜中性粒细胞增多 |
4.3.2 IL11 可以诱导中性粒细胞趋化 |
4.3.3 重组小鼠IL11(rm IL11)的表达与纯化及在体内诱导中性粒细胞趋化 |
4.3.4 IL11 是一种强中性粒细胞NETs释放的诱导剂 |
4.3.5 人肝癌组织标本内可以检测到大量IL11 在癌巢周围分布 |
4.3.6 RNA-FISH实验验证IL11 在人肝癌组织内由肝星状细胞特异性分泌 |
4.3.7 IL11 高表达的肝癌组织内存在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且这些中性粒细胞大量释放NETs |
4.4 靶向IL11 和中性粒细胞干预肝细胞癌进展 |
4.4.1 IL11 在小鼠肝纤维化时期开始表达升高,并特异性由肝星状细胞分泌 |
4.4.2 小鼠肝癌细胞He Pa1-6 的皮下及原位肝癌移植瘤实验 |
4.4.3 IL11 中和抗体的制备与功能验证 |
5 讨论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关于靶向肝星状细胞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6)VEGF-A及其受体VEGFR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说明清单 |
引言 |
1 VEGF-A及其受体VEGFR2结构、功能及信号通路 |
1.1 VEGF-A及其受体VEGFR2结构与功能 |
1.1.1 VEGF-A及其受体VEGFR2结构 |
1.1.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生理功能 |
1.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信号传导 |
1.2 肝细胞癌生长的细胞分子机制 |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细胞癌中表达 |
1.3.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 |
1.3.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细胞癌患者局部病灶中表达 |
1.4 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靶向药物治疗肝细胞癌 |
2 肝癌患者外周血VEGF-A表达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临床资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4 实验方法 |
2.2.5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肝癌患者血清VEGF-A及HBV-DNA表达 |
2.3.2 肝癌患者(不同病理分期、分级)血清游离VEGF-A、HBV-DNA含量 |
2.3.3 肝癌患者血清游离VEGF-A与血清HBV-DNA载量相关性分析 |
2.3.4 TNM不同分期肝癌患者血清游离VEGF-A与血清HBV-DNA载量相关性分析 |
2.3.5 不同分化程度肝癌患者血清游离VEGF-A含量与血清HBV-DNA载量相关性分析 |
2.3.6 不同病理表现肝癌患者血清VEGF-A表达 |
2.3.7 血清VEGF-A与患者总体生存曲线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曲线的关系 |
2.4 讨论 |
小结 |
3 肝癌患者癌灶组织VEGF-A、VEGFR2表达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临床资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4 实验方法 |
3.2.5 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肝细胞癌CT影像学特征 |
3.3.2 肝癌患者癌灶组织中VEGF-A、VEGFR2 mRNA表达 |
3.3.3 肝癌患者(不同病理分期、分级)肝活检(手术切除)组织中VEGF-A、VEGFR2表达 |
3.3.4 肝癌患者肝活检(手术切除)组织VEGF-A、VEGFR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3.3.5 HBV-DNA(+/-)的肝癌患者肝活检(手术切除)组织中VEGF-A、VEGFR2的表达水平 |
3.3.6 肝癌组织中VEGF-A及VEGFR2免疫组化染色 |
3.3.7 肝癌患者肝脏瞬时弹性成像(Transient elastography,TE)强度及其与VEGF-A、VEGFR2表达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lncRNA CYTOR、miRNA378a与FEN1基因共同调控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肝癌中FEN1上调与肿瘤进展和预后相关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第二部分 lncRNA CYTOR影响肝癌细胞FEN1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和自噬的机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microRNA-378a影响肝癌FEN1基因表达调控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原发肝细胞癌FEN1基因表达与细胞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能量代谢以及衰老发生的关系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 |
综述 肝细胞癌(HCC)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LncRNA BZRAP1-AS1介导THBS1甲基化在肝细胞癌血管生成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LncRNA BZRAP1-AS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LncRNA BZRAP1-AS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
2.2 LncRNA BZRAP1-AS1在肝细胞癌细胞内的定位 |
2.3 LncRNA BZRAP1-AS1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LncRNA BZRAP1-AS1、DNMT3b、THBS1的相互作用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LncRNA BZRAP1-AS1与肝细胞癌的血管生成的关系 |
2.2 LncRNA BZRAP1-AS1与DNMT3b、THBS1之间的作用关系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LncRNA BZRAP1-AS1在体内对肝细胞癌进展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LncRNA BZRAP1-AS1、DNMT、THBS1在肝细胞癌细胞系中的作用 |
2.2 LncRNA BZRAP1-AS1在体内促进肝细胞癌血管生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BZRAP1-AS1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RACGAP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肝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附录B 个人简历 |
附录C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肝细胞癌(论文参考文献)
- [1]抗血管生成疗法在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中的应用进展[J]. 辜群利,李晖,陈婧. 医药导报, 2022(01)
- [2]ITGA5/ITGB1通过血管拟态介导肝细胞癌中Sorafenib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D]. 李艳.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HCC相关的主要信号通路及相关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J]. 潘利. 中国处方药, 2021(06)
- [4]“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D]. 刘皎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
- [5]肝星状细胞来源的旁分泌信号分子IL-11促进肝细胞癌进展的机制研究[D]. 毕意辉.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6]VEGF-A及其受体VEGFR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 李存娣.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3)
- [7]lncRNA CYTOR、miRNA378a与FEN1基因共同调控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研究[D]. 张英英. 郑州大学, 2020(02)
- [8]LncRNA BZRAP1-AS1介导THBS1甲基化在肝细胞癌血管生成中的机制研究[D]. 王维伟. 郑州大学, 2020(02)
- [9]RACGAP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冯倩倩.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10]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D]. 张伟. 蚌埠医学院, 2019(01)
标签:肝细胞论文; 肝癌论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论文; 细胞生长因子论文; 肝癌晚期治疗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