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诊断肝包虫病合并腹腔多发性巨大包虫病1例报告

B超诊断肝包虫病合并腹腔多发性巨大包虫病1例报告

一、B超诊断肝包虫病并腹腔多发巨大包虫病1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婷[1](2021)在《多模态影像技术在肝囊型包虫病分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技术(超声、CT、MRI)在肝囊型包虫病(hepatic cystic echinococcosis,HCE)分型中的价值;HCE分型反应病灶的活性,研究CT值和MRI表观扩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HCE分型与活性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同时用超声、CT、MRI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囊型包虫病患者309例412个病灶,肝外病灶98个,根据WHO分型标椎,将其分为5型。本研究探讨两部分,一是多模态影像技术在HCE分型中的应用价值,二是研究CT和MRI对HCE分型和活性的评价,具体如下:1.计算超声、CT、MRI在各型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比较之间差异,用Mc Nemar检验比较一致性;2.分析各型病灶的血清铁蛋白(SF)等实验室指标及病灶的大小,用F、Kruskal-Wallis H检验求出其差异性;3.计算三种方法分别检出病灶内合并脂滴、胆瘘及其他脏器的转移的个数;4.将CT、MRI的单项检查结果(CT值、ADC值)与CT和MRI的病理对照检查结果(CT值1、ADC值1)进行分析,分别对各型病灶囊液进行测量,计算5型肝囊性包虫的CT值、ADC值、CT值1、ADC值1,利用方差分析和秩相关检验,得出各型病灶的差异、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其临界值。结果:1.收集309例患者中,超声、CT分别检出CE1型67例、CE2型51例、CE3型55例、CE4型57例、CE5型37例,MRI检出CE1型65例、CE2型65例、CE3型68例、CE4型57例、CE5型33例。超声、C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大致相仿,CE1-CE5分别为:96.3%94.5%、78.5%100%、76.3%100%、100%94.8%、100%98.6%;各型分别与手术病理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分别为0.837、0.852、0.868、0.872、0.936;MRI对CE1型的敏感度、特异度为97.0%、99.2%,CE2-CE3型的敏感度、特异度为100%,CE4、CE5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4%100%、89.2%、100%;各型分别与手术病理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分别为0.962、1.000、1.000、0.872、0.936;CT、MRI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964,P>0.05)。2.根据手术病理分型计数,CE1型69例,CE2型65例,CE3型68例,CE4型70例,CE5型37例,各型SF、DBIL、IBIL、ALB、ALT、AFP、病灶长径、短经中,SF、IBIL、病灶的长径、短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DBIL、ALB、ALT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超声、CT、MRI检出病灶合并胆瘘的比例分别为3.9%、7.4%、10.3%;合并脂滴成分分别占3.2%、9.7%、11.3%;肝外病灶98例,超声、CT、MRI检出率分别为45.9%、96.9%、89.7%;4.HCE的5型病灶的CT值1、ADC值1、CT值、ADC值分别为:CE1型(5.38±1.94)HU(3.33±0.27)×10-3mm2/s(5.38±1.94)HU(3.33±0.27)×10-3mm2/s、CE2型(7.44±2.67)HU(3.16±0.17)×10-3mm2/s(7.62±2.67)HU(3.16±0.17)×10-3mm2/s CE3型(21.86±4.99)HU(2.62±0.24)×10-3mm2/s(22.07±5.89)HU(2.62±0.24)×10-3mm2/s CE4型(33.63±5.38)HU(2.42±0.11)×10-3mm2/s(33.63±5.38)HU(2.43±0.11)×10-3mm2/s CE5型(103.28±36.98)HU(2.20±0.086)×10-3mm2/s(103.28±36.96)HU(2.29±0.21)×10-3mm2/s,各型测量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E1、CE2型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型CT值1逐渐增高;CE1、CE2、CE3、CE4、CE5的ADC值1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型病灶的ADC值1逐渐降低。CT值1和ADC值1之间呈负相关(r=-0.657)。绘制ROC曲线,CT值1、ADC值1、CT值、ADC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6.2%、99.8%、91.0%、99.1%。结论:通过三种方法比较各型的敏感度、特异度,CT、MRI对肝囊型包虫各型病灶的特征性征象显示上更加清晰,以及MRI对分型诊断更加准确,对脂滴、胆瘘形成上,有其特有的优势。同时利用CT值、ADC值定量指标,更加精准的诊断各型病灶活性,肝囊性包虫不同类型其内的CT值和ADC值不同,可间接的反应病灶生长的活性。

穆热艾合买提江·穆塔里夫[2](2021)在《肝囊型棘球蚴术后复发与残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回顾性收集我院就诊的肝囊型棘球蚴术后再次发现肝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研究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血清学检测(包虫四项)方法对肝囊型棘球蚴术后残腔积液与复发的鉴别中的临床价值,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早期进行正确的诊断,提高上述两种并发症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41例肝囊型棘球蚴术后再次发现肝囊性占位性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者的超声、CT和血清学检查结果。以手术/穿刺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绘制ROC曲线,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优登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一)超声的ROC曲线下(AUC)面积为0.853,CT检查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4。(二)超声对术后复发的诊断的敏感性为84.21%,特异性为86.36%,阳性似然比为6.18,阴性似然比为0.18,阳性预测值为84.21%,阴性预测值为86.36%;CT对术后复发诊断的敏感性为73.68%,特异性为59.09%,阳性似然比为1.80,阴性似然比为0.45,阳性预测值为60.87%,阴性预测值为72.22%;(三)超声对术后残腔积液的诊断的敏感性为86.36%,特异度为84.21%,阳性似然比为5.47,阴性似然比为0.16,阳性预测值为86.36%,阴性预测值为84.21%;CT对术后残腔积液的诊断的敏感性为59.09%,特异性为73.68%,阳性似然比为2.25,阴性似然比为0.55,阳性预测值为72.22%,阴性预测值为60.87%。结论:在对肝囊型棘球蚴术后残腔积液与复发的鉴别诊断中,(1)超声的诊断价值优于CT,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包虫四项血清学检查对鉴别诊断无参考意义。

那布拉江·艾合买提[3](2021)在《腹腔镜根治性手术治疗肝囊型棘球蚴病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手术治疗肝囊型棘球蚴病(Hepatic Cystic Echinococcosis,HCE)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相关临床分析。方法: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自200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囊型棘球蚴病并行腹腔镜根治性手术的共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是否中转开腹分为腹腔镜手术组(A组)和中转开腹组(B组),单因素分析相关临床资料与中转开腹的关系,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86例患者,46例中转开腹,单因素分析中两组在BMI(P=0.044),病灶大小(P=0.001),手术时间(P=0.029),出血量(P=0.048),性别(P=0.023),服用阿苯达唑史(P=0.043)病灶位于Ⅰ、Ⅶ、Ⅷ段(P=0.001),棘球蚴病灶紧贴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下腔静脉(P=0.036),有大的血管、胆管进入棘球蚴腔内(P=0.003),病灶位于左外叶(P=0.012),腹腔粘连程度(P=0.001),棘球蚴病灶分型(P=0.012),腹部手术次数(P=0.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BMI,病灶大小,病灶位于Ⅰ、Ⅶ、Ⅷ段,棘球蚴病灶紧贴肝静脉、门静脉、肝动脉、下腔静脉,腹腔粘连程度(Ⅳ级)(OR=1.68,2.32,3.51,3.42,1.50;95%CI=1.00-2.81,1.18-4.53,1.48-8.31,1.13-1.78,1.13-1.98;P=0.049,0.014,0.004,0.017,0.025)为独立危险因素,而病灶位于左外叶为保护因素(OR=0.54,95%CI=0.30-0.96,P=0.034)。结论:对于HCE患者,当BMI较高,病灶过大,病灶位于肝脏Ⅰ、Ⅶ、Ⅷ段,以及棘球蚴病灶紧贴重要的大血管和腹腔明显粘连难以分离时腹腔镜根治性手术容易中转开腹,而病灶位于左外叶时更有利于腹腔镜根治性手术的实施;结合这些因素我们术前可以更准确的评估HCE患者,完善术前准备,明确是否可以行腹腔镜根治性手术,降低开腹手术转化率。

王茂林[4](2021)在《肝泡型棘球蚴病合并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治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肝泡型棘球蚴病(AE)合并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临床诊疗,为更好地诊治此类患者提供经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4例肝泡型棘球蚴病合并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4例肝AE合并继发性CTPV的患者中行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ELRA)6例;肝切除术治疗8例,其中2例患者行根治性肝切除和血管重建,6例患者行姑息性肝切除。其余10例患者未行手术治疗。随访结果显示6例行ELRA的患者术后4例死亡,剩余2例患者中1例先后发生了门静脉吻合口狭窄和下腔静脉狭窄。8例行肝切除术的患者中,2例行根治性肝切除和血管重建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6例行姑息性肝切除的患者中3例出现了血管并发症,1例患者分期手术治疗后在等待ELRA的过程中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余2例术后病灶无明显进展,无血管并发症。未行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中7例死亡,剩余3例患者病灶较前进展。结论:根治性肝切除和血管重建是肝AE合并继发性CTPV的首选术式,寻找到可进行吻合的肝内门静脉主干或分支是手术关键;当合并有肝后下腔静脉及第二肝门受侵且剩余肝脏足够大时,可行ELRA;针对合并腹腔干及肝总动脉受侵,且合并病灶液化坏死,可采用姑息性肝切除联合阿苯达唑药物的治疗方案。

艾斯卡·艾尼娃[5](2020)在《肝囊型包虫破入胆道的诊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肝囊型包虫(Cystic echinococcosis,CE)破入胆道的诊断与治疗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从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住院治疗的肝囊型包虫破入胆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结果、处理方法、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总结诊治特点。将外科处理方法分为单T管组(肝包虫外囊次全切除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双T管组(肝包虫外囊次全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双T管引流术)。结果:共收集33例肝囊型包虫破入胆道的患者的资料,性别比(男/女)为1:1.2,平均年龄为45.6岁,病灶平均直径12.9cm,临床表现主要是上腹痛(78.8%,27/33)、黄疸(45.5%,15/33)、发热(39.4%,13/33)、恶心呕吐(21.2%,7/33)。腹部B超提示包虫破入胆道有4例(12.1%,4/33)、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提示包虫破入胆道有8例(25.8%,8/31)、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提示提示包虫破入胆道有8例(61.5%,8/13)、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提示包虫破入胆道有7例(100%,7/7)。单T管组有25例,术后胆漏者5例(20.0%),术后残腔积液4例(16.0%);双T管组有5例,术后残腔积液1例(20.0%),无术后胆漏。3例患者单纯行ERCP术。30例手术患者均得到6月-5年的随访,均无复发,生活状态良好。结论诊断肝囊型包虫破入胆道的阳性率由高到低是MRCP、CT、腹部B超,MRCP对肝囊型包虫破人胆道病人具有诊断率高和无创等优点,ERCP不仅对包虫破入胆道有确诊意义,而且对此病术前及术后有重要应用价值;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治疗肝囊型包虫破入胆道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并成为首先的传统方法,在把握适应症的前提下,施行胆总管探查双T管引流术效果更佳。

刘辉[6](2020)在《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比较》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肝囊型包虫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2013年7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2例肝细粒棘球蚴感染的患儿(3-14岁)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将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8例患儿为腹腔镜组,传统开放手术54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基线信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8小时患儿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住院时间、残腔感染率、胆漏发生率、术后高钠血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等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残腔积液率、残腔感染率、术后高钠血症发生率、胆漏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8小时VAS评分、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相应的手术指征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肝囊型包虫病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相似,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视野清楚、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势。是安全、可行的,患儿家属更容易接受。

许晓磊[7](2019)在《193例合并肝外器官累及的肝泡型包虫病病例特征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193例肝外器官受累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肝外转移器官与病灶位置等临床特征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中行外科干预的98例肝泡型包虫病的临床治疗策略,为流行地区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临床观察以及治疗等方面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详实的临床材料。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93例合并肝外器官累及的泡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肝泡型包虫病患者年龄、性别、组别、区域的差异,进一步探讨肝脏原发灶是否于肝外器官转移具有统计学意义。2.根据病灶分布情况,对其中98例行外科干预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准根治性切除组(n=61)、姑息性切除组(n=29)、肝移植组(n=8),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复发随访情况。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纳入的193例患者中,男89例,女104例,年龄范围572岁,中位年龄41岁,男女性别比1∶1.17;藏族以及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文盲占72.53%、小学占11.92%)是该病的重点人群;所有患者均来自青海境内,其中分布以青海果洛、玉树居多。2.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肝S8段(Hazard ratio[HR],1.877;95%confdence interval[CI]:1.026 to 3.437;P=0.041)与肝外器官肺转移密切相关;肝S7段(Hazard ratio[HR],5.689;95%confdence interval[CI]:1.913 to 16.915;P=0.002)与肝外器官脑转移具有显着相关性。3.98例行外科干预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其中准根治性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5.7%(34/61),其中低蛋白血症伴胸腔积液18例、肺部感染9例、切口感染3例、胆漏4例;术后复发率14.8%(9/61),随访期间死亡3例。姑息性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4%(12/29),其中胆漏合并残腔感染5例、肺部感染伴胸腔积液3例、2例梗阻性黄疸、1例切口感染、1例胆管-支气管漏;术后复发率17.2%(9/29),随访期间死亡3例。准根治性切除与姑息性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移植组8例患者中,1例为急性排斥反应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为凝血功能障碍致消化道出血、1例为肝肾综合症、余4例患者均获得长期生存。结论:1.肝内原发灶位置多位于右肝S7、S8段,肝脏邻近器官或组织多累及胆囊、肾脏、膈肌、胰腺等;肝外远隔转移器官多为肺、脑等,并且通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肝S8段原发灶与远隔器官肺转移密切相关,肝S7段病灶与脑转移显着相关,在肝外远隔特定器官转移诊断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2.肝泡型包虫病行准根治性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然后术后复发率却较低。对于肝外器官累及的这些复杂性肝泡型包虫病患者,临床中应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合多学科诊疗模式,遵循损伤控制外科原则,以使患者最大化收益。

王晓雷,郝文超,刘志军,李强,袁世发[8](2017)在《肝包虫病误诊为肝囊肿原因分析及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肝包虫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曾误诊为肝囊肿的肝包虫病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肝囊肿术后1.5年,再次发现肝脏囊性占位1年入院,经查体及相关医技检查考虑为肝多发囊肿,择期行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据术中所见考虑肝包虫病,遂中转开腹行肝包虫病相关外科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肝包虫病,术后予相应治疗,患者恢复顺利出院。结论肝包虫病内陆及沿海非疫区医疗机构平素罕见,易误诊。提高对该病认识、加强病史采集及积极合理利用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可减少或避免肝包虫病误诊误治。

张瑞青[9](2017)在《纳秒脉冲消融细粒棘球蚴感染的体内外实验治疗学评价》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纳秒脉冲电场(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led,nsPEF)消融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的体外和体内实验,开展新型非致热微创消融技术-纳秒脉冲针对E.g的治疗学评价。筛选纳秒脉冲消融技术有效治疗参数,评估其应用于肝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门静脉注射E.g原头蚴,模拟自然感染途径,建成小鼠肝E.g模型,经调控门静脉注射原头蚴数量,优化模拟临床CE致病模型,重现小鼠门静脉到肝脏的感染路径和病程特征。采用纳秒脉冲消融仪对该模型病灶进行治疗与评价,在体外实验中筛选在固定脉宽、频率下,有效消融E.g的电场强度和脉冲个数,并在小鼠模型上验证其剂量效应,获得适宜治疗E.g的电极布局。方法:(1)采集临床B超和CT诊断为单囊型肝囊型包虫病CE,通过手术获取CE患者的原头蚴,经过1%浓度胃蛋白酶消化后判断原头蚴活性,配制浓度分别为2000个/100ul、200个/100ul、100个/100ul原头蚴混悬液,经C57BL/6小鼠门静脉主干注射后观察小鼠的死亡率,计算小鼠E.g的成囊率和分布,B超随访观察E.g囊肿的生长速率;(2)B超筛查C57BL/6小鼠肝E.g囊肿,观察固定脉宽350nm,频率1Hz/s,50脉冲数下,不同场强(21、14、7、0kV/cm)作用后1周、4周、8周肝E.g囊肿的大小、形态改变、囊壁结构改变判断纳秒脉冲对小鼠肝E.g囊肿的消融抑制效应。(3)观察固定脉宽350nm,频率1Hz/s下,不同场强(29、21、14、7、0kV/cm)和脉冲数(50、100)作用后第1、3、7天原头蚴的形态、活动度、完整性,判断纳秒脉冲对其的杀伤效应,HE染色观察原头蚴结构的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原头蚴超微结构改变;采集临床B超和CT诊断为多子囊型CE患者,选取直径5-10mm、光亮透明,弹性好的CE囊肿,观察固定脉宽350nm,频率1Hz/s下,不同场强(29、21、14、0kV/cm)和不同脉冲数(50、100)作用后第1、3、7天E.g囊肿内层塌陷情况判断纳秒脉冲对其的杀伤效应,HE染色观察E.g囊肿壁结构的变化。结果:(1)建立门静脉接种原头蚴的小鼠模型:2000个/100ul、200个/100ul、100个/100ul原头蚴混悬液经门静脉主干注射后小鼠感染率分别为90%(9/10)、100%(10/10)、63.6%(7/11),成囊率分别为0.7%4.1%,0.6%1.9%,0.6%3.9%。病理切片显示注射后1周内,大部分原头蚴体积固缩,7天时原头蚴周围形成明显的炎症带,21天时可见存活的原头蚴发育出囊泡,42天时原头蚴细胞团消失,发育成一囊型病灶;(2)获得纳秒脉冲治疗小鼠肝脏原位e.g囊肿的有效剂量:小鼠e.g囊肿在纳秒脉冲治疗仪脉冲后21kv/cm脉冲组小鼠e.g直径的增长在脉冲后1、4、8周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呈缩小趋势,脉冲后1、4、8周的直径分别缩小1.4mm、1.2mm、1.7mm,肉眼观e.g囊肿壁增厚,透明度消失,而对照组小鼠e.g囊肿光滑透明,壁较薄、弹性较好,腔内囊液充盈清亮张力高,病理切片显示脉冲后8周e.g外纤维组织增厚,炎症反应带增宽明显;14kv/cm脉冲组小鼠e.g直径的增长在脉冲后8周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呈缩小趋势,脉冲后1、4、8周的直径增长分别为-0.4mm、0.4mm、-0.1mm;7kv/cm脉冲组小鼠e.g直径的增长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对照组在脉冲后1、4、8周的直径增长分别为0.2mm、1.3mm、4.3mm。(3)纳秒脉冲对体外培养的原头蚴和e.g囊肿的的杀灭存在剂量效应:脉冲后第1、3天,29、21kv/cm脉冲组的原头蚴的杀伤率与对照组存在差别(p<0.05),50脉冲数下29、21kv/cm脉冲组第1天杀伤率分别为16.5%、12.9%,第3天的杀伤率分别为19%、12.6%;脉冲后第7天,29、21、14kv/cm脉冲组的原头蚴的杀伤率与对照组存在差别(p<0.05),50脉冲数下29、21、14kv/cm脉冲组第7天杀伤率分别为71.7%、64.3%、48.3%。100脉冲数下29、21kv/cm脉冲组第1天杀伤率分别为32.3%、15.6%,第3天的杀伤率分别为32.3%、16.7%,100脉冲数下29、21、14kv/cm脉冲组第7天杀伤率分别为79.2%、68.7%、49.2%,透射电镜见脉冲后原头蚴体表完整性被破坏;脉冲处理后e.g囊肿第1天发生明显的内层塌陷,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脉冲场强越大,塌陷率越高,50脉冲数、29kv/cm场强下,1、3天的塌陷率分别为75%、100%,21kv/cm场强下,1、3、5天的塌陷率分别为50%、75%、100%,14kv/cm场强下,1、3、5、7天的塌陷率分别为25%、62.5%、75%、75%,100脉冲数、29kv/cm场强下,1、3、5、7天的塌陷率分别为62.5%、87.5%、87.5%、100%,21kv/cm场强下,1、3、5、7天的塌陷率分别为50%、75%、75%、100%,14kv/cm场强下,1、3、5、7天的塌陷率分别为75%、87.5%、87.5%、100%。结论:(1)经小鼠门静脉注射e.g原头蚴可以成功建立小鼠e.g感染模型,注射200个原头蚴可以得到较高的感染率和较合适的囊泡个数,囊泡生长个数约1-4个,可以较好的模拟临床ce;(2)21kv/cm场强可以明显消融小鼠e.g,棘球蚴囊肿壁增厚,透明度消失,14kv/cm场强可以明显抑制小鼠e.g的生长;7kv/cm场强对小鼠e.g的生长无抑制作用。纳秒脉冲对小鼠e.g囊肿具有剂量效应,需要优化治疗参数,只有在足够高的电场强度下才能获得消融及抑制生长作用。(3)固定脉宽350nm,频率1hz/s下,29、21kv/cm电场强度下对原头蚴的杀伤效应较明显;e.g单囊肿对纳秒脉冲的消融效应较敏感,固定脉宽350nm,频率1hz/s下,29、21、14kv/cm电场强度下脉冲后第1天内层塌陷明显,场强越高、脉冲越数则e.g囊肿内层塌陷越早,提示纳秒脉冲在包虫病的消融临床应用上需要分型施治,选择恰当的适应症,根据WHO分型选择合适病例,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

冉博[10](2016)在《小儿肝囊型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文中指出目的:总结小儿肝囊型包虫病包虫囊肿特点并对不同术式在小儿肝囊型包虫病中的应用疗效进行评价,通过对小儿肝囊型包虫病术后并发症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通过影像学及血清学诊断在小儿肝囊型包虫病中的应用,探索术前正确诊断小儿单囊型肝包虫病的最佳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细粒棘球蚴抗原B1重组蛋白(rEgAgB1),探讨其对小儿肝囊型包虫病的血清学诊断价值,并将表达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影响rEgAgB1在小儿囊型包虫病血清中表达相关因素。方法:1回顾性分析总结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91例14岁以下(包含14岁)肝囊型包虫病患儿,对患者性别、就诊时年龄、症状、囊肿特征(位置、大小、数量)、手术方案、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治疗方案包括:改良内囊摘除组、外囊次全切除术与外囊完整剥离术。分别对患者性别、体征、有无胆漏、肝包虫囊肿个数、肝包虫囊肿破裂、有无合并其他脏器包虫、包虫大小、术式与术后并发症相关性进行探讨;2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小儿肝囊型包虫及肝囊肿的肝脏病变共100例,其中单囊型肝包虫50例,单纯性肝囊肿50例,分别进行影像学超声、CT检查及实验室包虫四项检查,计算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将超声与包虫试验、CT与包虫试验相结合,评估联合诊断价值;3将构建的rEgAgB1原核表达质粒(pET28a-EgAgB1)转化至E coli中,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高纯度rEgAgB1,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及HCF分别对25例小儿包虫病血清及25例正常儿童血清进行ELISA和Immunoblotting方法检测,并回顾性分析25例小儿肝囊型包虫病临床资料,探讨患者年龄、族别、症状、分型、有无合并其他脏器、包虫数量、包虫大小与rEgAgB1在血清中表达关系。结果:1)共有191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行改良内囊摘除术(A组)63例,外囊次全切除术组(B组)89例,外囊完整剥离术式(C组)39例。通过对三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①手术时间,外囊次全切除术组(B组)占时显着低于外囊完整剥离术式(C组),而与改良内囊摘除术(A组)无显着性差异;②术中出血量,外囊次全切除术组(B组)术中出血量显着低于外囊完整剥离术式(C组),而与改良内囊摘除术(A组)无显着性差异;③术后带管时间,改良内囊摘除术(A组)术后带管时间显着长于外囊次全切除术组(B组)和外囊完整剥离术式(C组);④住院天数,改良内囊摘除术(A组)住院天数显着长于外囊次全切除术组(B组)和外囊完整剥离术式(C组);⑤术后残腔并发症(残腔积液、残腔感染、残腔胆漏),外囊次全切除术组(B组)显着低于改良内囊摘除术(A组),而与外囊完整剥离术式(C组)无显着性差异;术后共有26例患儿发生并发症。单因素统计分析显示术后发生并发症与腹痛、包虫囊肿与胆道相通、术前包虫囊肿破裂相关,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进行单因素分析时未控制其他因素干扰,将P小于0.1的变量纳入到多因素回归模型,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腹痛、包虫囊肿与胆道相通、包虫囊肿破裂变量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是危险因素。2超声在诊断单囊型肝包虫病中灵敏度为96.00%,特异度为98.00%,CT在诊断单囊型肝包虫病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62.00%,包虫四项诊断单囊型肝包虫病灵敏度为86.00%,其检测特异度为72.00%。超声与包虫试验联合诊断灵敏度为82%,特异度为100%。CT与包虫试验联合诊断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82%。3用rEgAgB1为抗原对25例小儿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血清进行IgG1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9例为阳性,血清诊断阳性率为76%。对25例正常小儿血清检测,血清诊断无阳性结果,检测特异度为100%;用rEgAgB1为抗原对25例小儿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血清进行IgG4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显示9例为阳性,血清诊断阳性率为36%,对25例正常小儿血清检测,血清诊断无阳性结果,检测特异度为100%。分析25例小儿包虫囊肿病人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独立样本t检验及卡方检验得出:年龄、族别、症状、包虫大小与rEgAgB1在小儿肝囊型包虫病患者中表达阳性无相关性(P>0.05)。肝内多发及有无合并其他脏器这两个因素与rEgAgB1在小儿肝囊型包虫病患者中表达阳性有相关性(P<0.05)。结论:⑴小儿肝囊型包虫病相比成人,其包虫囊肿具有独特的特点。其生长速度快,包虫囊壁薄,合并其他脏器包虫囊肿发生率高,而且包虫囊肿中CE1型居多,包虫囊肿张力大,较成人易破裂,包虫囊肿合并胆漏发生率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相结合可明确术前诊断。外囊次全切除术为首选术式,如病灶大部分位于肝脏实质内,可行改良的内囊摘除术,如术中包虫残腔合并胆瘘,术中胆道造影可有效降低术后残腔并发症。腹痛、术中包虫囊肿与胆道相通和包虫术前破裂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显着高于其他患者,可能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⑵在鉴别诊断小儿肝囊型包虫病与单纯性肝囊肿中,超声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应为首选。如仅为诊断,CT因其放射性不应作为常规检查,但如需手术,可行CT明确囊肿大小位置与血管胆道关系,为手术入路提供佐证。免疫学检查是对影像学检查的重要补充,尤其在鉴别诊断囊性占位有困难时,可提高诊断品质;⑶rEgAgB1在小儿包虫血清学诊断中具有高特异性表达,能够有效提高特异度,但灵敏度较低,IgG1亚型抗体的检测显着高于IgG4亚型抗体,其临床诊断和随访价值有待今后大样本验证。

二、B超诊断肝包虫病并腹腔多发巨大包虫病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超诊断肝包虫病并腹腔多发巨大包虫病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多模态影像技术在肝囊型包虫病分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引言
第1章 多模态影像技术在肝囊型包虫病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
        1.1.3 影像检查方法与扫描参数
        1.1.4 WHO分型
        1.1.5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各型病灶基本资料的情况
        1.2.2 超声、CT、MRI检出不同类型囊型病灶的个数及其敏感度、特异度
        1.2.3 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病灶直径差异性分析
        1.2.4 超声、CT、MRI分别检出合并脂滴、胆瘘、肝外病灶的情况
    1.3 讨论
        1.3.1 包虫病概述
        1.3.2 CE1-CE5 型在超声上的特征及诊断价值
        1.3.3 CE1-CE5 型在CT上的特征及诊断价值
        1.3.4 CE1-CE5 型在MRI上的特征及诊断价值
        1.3.5 超声、CT、MRI对检出合并脂滴、肝外病灶、胆瘘的分析
        1.3.6 超声、CT、MRI联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的分析
    参考文献
第2章 CT和MRI对肝囊型包虫病分型与活性的评价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对象纳入、排除标准
        2.1.3 影像检查方法与扫描参数
        2.1.4 WHO分型
        2.1.5 影像学分析
        2.1.6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肝囊型包虫病各型病灶的CT、MRI表现
        2.2.2 各组病灶CT 值_1、ADC 值_1、CT 值、ADC 值之间的比较
        2.2.3 各组病灶之间CT值_1和ADC值_1的相关性
        2.2.4 各组病灶之间CT 值_1和 ADC 值_1、CT 值和 ADC 值的ROC曲线分析结果
    2.3 讨论
        2.3.1 HCE早期诊断的困难和联合诊断的重要性
        2.3.2 CT值和ADC值在HCE活性诊断中的价值及联合诊断的优势
        2.3.3 CT值和ADC值联合诊断对临床治疗的价值
        2.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文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附录 A 附图
附录 B 综述 多模态影像技术在肝囊型包虫病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2)肝囊型棘球蚴术后复发与残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技术路线图
    3 资料收集与数据处理
        3.1 超声扫描方法
        3.2 CT 扫描方法
        3.3 血清学方法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肝囊型棘球蚴病术后残腔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3)腹腔镜根治性手术治疗肝囊型棘球蚴病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观察指标
    2.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手术方法
        2.3 参考指标
    3.质量控制
    4.统计分析
结果
    1.一般资料
    2.单因素分析
    3.多因素分析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腹腔镜治疗肝囊型包虫病的研究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4)肝泡型棘球蚴病合并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资料收集与方法
        2.1 收集资料
        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2.3 术前处理
        2.4 术前评估
        2.5 手术方法
        2.6 术后随访
        2.7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肝包虫病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5)肝囊型包虫破入胆道的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临床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3 一般资料
    2 治疗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6)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7)193例合并肝外器官累及的肝泡型包虫病病例特征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193 例合并肝外器官累及患者的临床资料
        3.1.1 一般资料
        3.1.2 临床特征
        3.1.3 临床变量与是否远隔器官转移的关系
        3.1.4 对常见远处转移器官部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3.2 193 例患者中行外科干预的98 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临床资料
        3.2.1 98 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临床资料
        3.2.2 手术方式
        3.2.3 术中术后情况
        3.2.4 术后并发症及短期随访情况
第4章 讨论
    4.1 不同性别肝泡型包虫病例数分析
    4.2 不同族别肝泡型包虫病例数分析
    4.3 不同年龄患者肝泡型包虫病例数分析
    4.4 不同文化受教育程度肝泡型包虫病例数分析
    4.5 不同区域肝泡型包虫病例数分析
    4.6 肝泡型包虫病影像学诊断
    4.7 肝泡型包虫肝外转移途径
    4.8 实验室诊断
    4.9 治疗方法
        4.9.1 准根治性切除
        4.9.2 姑息性切除
        4.9.3 肝移植
        4.9.4 其他
    4.10 小结与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纳秒脉冲消融细粒棘球蚴感染的体内外实验治疗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经门静脉注射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小鼠肝脏细粒棘球蚴模型的建立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纳秒脉冲消融小鼠肝脏细粒棘球蚴的实验研究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纳秒脉冲体外消融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和细粒棘球蚴囊肿的实验研究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脉冲电场及细粒棘球蚴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10)小儿肝囊型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不同术式在小儿肝囊型包虫病的应用评价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手术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小儿肝囊型包虫病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患者临床资料
        1.3 研究内容
        1.4 相关因素及其赋值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影像学与包虫免疫学检测对小儿肝囊型包虫病的诊断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 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B1的研制及其对小儿肝囊型包虫病的血清学诊断价值初步评价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细粒棘球蚴病诊断抗原新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四、B超诊断肝包虫病并腹腔多发巨大包虫病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模态影像技术在肝囊型包虫病分型中的应用[D]. 李婷. 青海大学, 2021(01)
  • [2]肝囊型棘球蚴术后复发与残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分析[D]. 穆热艾合买提江·穆塔里夫.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3]腹腔镜根治性手术治疗肝囊型棘球蚴病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分析[D]. 那布拉江·艾合买提. 新疆医科大学, 2021
  • [4]肝泡型棘球蚴病合并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治分析[D]. 王茂林. 新疆医科大学, 2021
  • [5]肝囊型包虫破入胆道的诊治分析[D]. 艾斯卡·艾尼娃.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6]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比较[D]. 刘辉.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7]193例合并肝外器官累及的肝泡型包虫病病例特征性分析[D]. 许晓磊. 青海大学, 2019(04)
  • [8]肝包虫病误诊为肝囊肿原因分析及文献复习[J]. 王晓雷,郝文超,刘志军,李强,袁世发. 临床误诊误治, 2017(02)
  • [9]纳秒脉冲消融细粒棘球蚴感染的体内外实验治疗学评价[D]. 张瑞青.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8)
  • [10]小儿肝囊型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D]. 冉博. 新疆医科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B超诊断肝包虫病合并腹腔多发性巨大包虫病1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