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某高边坡垂直支挡桩设计与工程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子聃[1](2021)在《基于锚杆预应力损失的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作为一种轻型支护体系,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并应用,它主要结合了预应力锚杆和混凝土框架的优点,是一种柔性支挡结构。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实际工程中,公路、铁路、以及不同基础工程的持续发展,产生了大量的边坡工程问题。但在框架预应力锚杆预应力损失相关的方面,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对于框架预应力锚杆预应力损失的研究,不仅有重要理论意义,更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引入蠕变耦合模型计算与数值仿真模拟结合的方法,基于前人的理论基础,具体工作如下:(1)总结并阐述了边坡的破坏特点、形状、和影响因素,指出边坡除人为因素外,在自然状态下主要受到降雨作用和结构面的影响。归纳并分析了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对比了不同分析方法之间差异性。(2)以甘肃陇南某边坡为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建立了边坡的模型,计算了不同工况下边坡的位移情况和安全系数改变情况,建立五种不同工况,探讨了不同情况下预应力损失对边坡不同级,同级不同排,以及安全系数的影响,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得出不同排锚杆与不同级边坡对安全系数与位移影响不同的结论,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边坡安全系数对不同影响因素敏感性大小,将影响因素进行排列,得出敏感性最大的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3)以岩土体的蠕变耦合模型为研究出发点,考虑蠕变耦合模型长期预应力预测时损失偏大的特性,探讨了岩土体流变模型的构成和基本原理,分析了不同蠕变耦合模型对不同土体的适用性,本文在(H-K)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H-3K)、(H-4K)、(H-5K)蠕变耦合新模型,并推导其本构方程、松弛方程和蠕变方程,并将工程实例中的监测数据反算出蠕变参数并代入编写的Matlab程序中进行了计算拟合,分别将其代入Matlab软件中进行拟合,并得出蠕变耦合模型应力损失规律。得出(H-3K)模型已可以满足工程需要的结论。
李伟[2](2021)在《新建路堤式桩板墙与既有悬臂式挡土墙的协同工作机理》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蓬勃发展,铁路既有线改建及邻近既有线新建项目日益增多,由于运输量以及运输路线的增加和城市建设对既有线路况的限制,既有支挡结构物不能满足帮宽路基收坡的要求,且无法承担新帮宽路基荷载时,需针对帮宽路基设置新的支挡结构,此时帮宽路基产生的土压力由新建支挡结构和既有支挡结构共同承担。本文以中卫至兰州铁路线引入兰州枢纽的某段既有悬臂式挡土墙边坡上新建桩板墙工程为依托,通过现场测试,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围绕新建桩板墙和既有悬臂式挡土墙的协同工作接力开展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查阅资料和阅读相关文献规范,了解国内外组合支挡结构工程和桩板墙工程相关的研究现状,对桩板墙的设计方法,工作机理及形式进行归纳,得到一些相关的土压力计算方法以及桩板墙设计的要求和内力计算方法。(2)通过在桩背侧及桩身埋设土压力传感器、钢筋计和测斜管并跟踪采集数据,分析组合支挡结构在路基帮宽填土荷载作用下桩身弯矩、位移以及土压力的变化规律。(3)使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仿真数值模拟分析,得到新建桩和既有墙的位移变化和土压力的分布规律,新建桩桩身的剪力以及弯矩的相关数据,利用相关数据绘制图形来展示出其相应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再通过改变桩长、桩间距以及桩截面尺寸的方法对比分析其桩身位移变形、内力变化规律和既有挡墙的土压力、位移变化。(4)分析既有路堤和组合支挡结构条件下悬臂式挡土墙土压力的分布特性,对其服役状态进行检算,评估既有挡墙服役状态,分析新建桩与既有墙的荷载占比得出新旧挡墙荷载分担比。
何江飞[3](2020)在《高陡黄土边坡加固工程加筋土-框锚结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最发育的地区之一,随着城镇开发不断深入,黄土区产生大量的人工开挖高陡边坡,由于这些高陡边坡紧邻居民区、厂矿及道路,施工作业面狭窄、支护空间受限,传统的治理方法难以实现灾害的快速修复。本文以某高陡黄土边坡加固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调查、室内模型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手段对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高陡黄土边坡失稳特征;基于协同作用理念,为解决黄土高陡边坡快速修复、支护结构变形位移大的问题,提出了加固高陡黄土边坡的“有限填土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基于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组合结构协同作用机理,并引入稳定系数和荷载分担比概念,探讨了有限填土加筋土与框锚组合结构稳定影响因素,并对各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组合结构稳定系数和结构荷载分担比随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得出锚索预应力设计参数对结构稳定系数和结构荷载分担比影响较大,为后续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提供参考。(2)开展了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有限填土加筋土与框锚结构的作用机理,验证了组合支护结构的协同作用效应。从应力角度分析了组合结构工作机理,根据附加应力法理论,建立了锚索预应力作用下土体的等效应力计算公式;引入条分法理论,建立了考虑预应力锚索附加应力的组合结构安全系数计算方法,通过工程算例分析,探讨了预应力与安全系数关系,表明本文计算方法较好体现了锚索预应力作用,同时表明锚索对支护体系整体稳定极为重要。(3)以铭帝1#边坡为工程背景,构建了有限填土加筋土与框锚组合结构的FLAC3D数值分析模型,考虑自然工况、降雨工况条件下及考虑坡顶交通荷载作用下,有限填土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的作用效应,并评价交通荷载对组合结构的稳定性影响。根据现场监测和数值计算结果获得了组合结构实际应用的变形特性及工作规律,验证了有限填土加筋土-框锚结构的有效性,成功解决了黄土高陡边坡快速修复、支护空间受限、常规加固方案变形量大及变形不协调关键技术难题。
孙树楷[4](2020)在《边坡锚索与抗滑桩支护受力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大型的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及建筑工程都涉及到自然边坡的开挖改造,挖方边坡一般需要采取支护措施来防止滑坡灾害。在常见的支护结构中,锚索和抗滑桩因其锚固和抗滑性能优越,在边坡支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的规范方法在计算锚索和抗滑桩受力时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如何确定锚索和抗滑桩的实际受力状态,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本文就锚索和抗滑桩这两种常见支护结构的受力问题展开研究。对于锚索支护,在挖方边坡施工中,随着边坡的开挖和锚索的逐层施加,不同位置的锚索力发挥程度并不同步,这就导致在边坡破坏时有些支护结构已经达到抗力极限,但有些支护结构尚未发挥所有抗力;同时不同的边坡破坏模式也影响锚索力发挥的同步程度。本文从考虑施工过程和破坏模式两个角度出发,运用增量法和应力位移场对边坡加固位置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增量法进行开挖施工的逐层稳定性计算,确定不同位置的锚索力发挥程度;同时应该根据边坡的破坏模式选择合理的加固位置,牵引式滑坡应重点加固坡脚,推移式滑坡应重点加固中上部。而对于抗滑桩支护,其在边坡垂直开挖情况下能起到很好的支护效果,但不同规范得到的滑面以上总土压力结果不一,有时甚至相差很大。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本文将各种规范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表明:第一,传递系数法中未考虑竖向力平衡,当滑面较小且桩面光滑时,水平土压力计算结果偏小;第二,基坑放坡法将放坡部分土体简单等效为荷载,再根据扩散角传递到桩上,这种简化计算法仅适用于计算放坡高度较小的工况。第三,本文提出的反力平衡法,其适用性广,不仅可以计算出库仑土压力结果,还可计算曲线滑面或其他不规则滑面的土压力。
韩彪[5](2020)在《广州高陂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抗滑设计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的拓展和完善,修建高速公路不可避免的会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开挖路堑导致山体原有平衡破坏。在机械化施工的扰动下,因工程开挖引起的老滑坡复活、工程滑坡及不稳定斜坡等带来的地质灾害是新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关键问题。本文依托的滑坡工程位于大埔至潮州高速公路沿线的高陂镇附近,在对该滑坡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该滑坡的稳定性、破坏行为及抗滑桩设计控制因素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取得了以下成果:(1)对滑坡所处地区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和地层岩性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滑坡稳定性与工程现状进行了评价。(2)根据监测资料,提出了基于现场监测位移的数值模拟参数反演分析法(即监测位移值与滑坡数值模拟值大致相符,滑带位置相吻合),以此确定建立模型能够准确反映滑坡现状;监测资料显示滑坡处于欠稳定状况,滑坡前缘形变量大于后缘,中部受到挤压,判断滑坡性质为牵引式滑坡。分析三种工况下滑坡的变形位移、滑带位置和塑性区分布,以滑坡典型断面为基础建立3个数值计算模型,提取滑带及坡脚处垂直路线方向平均位移值,基于计算所得的三种工况滑坡稳定系数值,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揭示了正常,暴雨,地震三种工况影响下滑坡破坏方式和稳定性变化规律。(3)根据高陂滑坡实际施工工况,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分别建立了 5种桩位、5种桩长、5种桩间距变化和4种排桩间距变化计算模型(共19个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加固方式下滑坡垂直路线方向位移、最大剪应变增量、塑性区分布及稳定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比研究得出,在滑坡加固治理过程中,改变桩位对滑坡治理效果最为明显,桩长、桩间距和排桩间距均影响滑坡的治理效果,综合考虑经济及施工环境因素,确定2号桩位为最佳布桩位置,桩长24m~27m,桩间距4m~6m,排桩间距15m~20m时滑坡治理效果最为明显。(4)对原滑坡治理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建立原设计方案数值计算模型,根据计算结果评价原设计方案,得出原设计方案由于布桩位置并非最佳桩位,抗滑桩不能完全发挥作用。针对此问题结合本文得到的抗滑桩加固结论,建立3×3共9种数值模型,交叉分析排桩间距和后排桩长变化时的滑坡加固效果,通过数值模拟分析9种工况下滑坡的塑性区变化和稳定系数,最终得出:桩长为27m、排桩间距20m时,滑坡治理效果为9种对比方案中最佳方案。此结论可用于施工设计借鉴,可作为未来施工参考。
刘一波[6](2020)在《错麽平寨1号滑坡体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对云南红河州某高速k107+680路堑高边坡工点为工程背景,以实际工程错麽平寨1号滑坡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滑坡进行现场勘察,较系统地概述了错麽平寨1号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研究了滑坡形成的机理和发育过程,并采用极限平衡法对错麽平寨1号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然后运用大型有限元岩土软件Midas GTS nx对路堑高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得出了滑坡在天然和降雨工况下的位移、应力、应变及安全系数等变化规律,基于以上研究基础,提出不同的防治方案,并对不同防治方案治理后的滑坡进行数值模拟,来验证和对比不同防治方案治理后的效果,以求拿出最佳的防治方案。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开挖边坡的监测,作出位移-时间变化折线图,成果分析得出,整个滑坡的水平和沉降位移逐渐增大,开挖的边坡呈不稳定趋势。2、对滑坡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滑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人类工程活动,对坡脚位置进行开挖,形成临空面,失去支撑力,这给滑坡造成了有利条件。后期加上降雨作用下,雨水渗入坡体,土体抗剪强度较低,使得坡体极易发生沿软弱面产生滑移,引发工程滑坡。3、运用大型有限元岩土软件Midas GTS nx对路堑高边坡建立二维模拟分析与评价,数值模拟分析揭示边坡在开挖前与开挖后的位移、应力、应变及安全系数等变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可知,整个开挖边坡处于不稳定或欠稳定状态,应立刻加强滑坡的防治措施。4、根据上述理论和数值模拟分析的基础上,对错麽平寨1号滑坡提出不同的四种防治方案,运用Midas GTS NX模拟技术分别对提出的四种治理措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出各防治方案下的治理效果,可以明显的看出方案四中的剪切应变带分布最小,滑动剪切应变带收敛最大,安全系数最高,为1.2500,位移场分布范围最小,综上所述,从防治效果及安全来看,方案四(坡脚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格构梁+砂浆锚杆+坡腰抗滑桩)为最佳的防治方案。
陈旭[7](2020)在《桩墙复合支挡结构在高填方边坡中的应用及数值模拟分析》文中提出贵州省地形崎岖,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地区,由于其地形地貌的特殊性,无论是在公路的修建还是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都难以避免遇到开山填谷的现象,接踵而至的又将是边坡的支护问题。边坡的支护型式多种多样,挡土墙、抗滑桩被广泛的应用于边坡的治理工程中,但二者也存在不同的缺陷,使得单一的支护结构型式难以满足工程的需求,桩墙复合支挡结构作为一种治理边坡的新型结构,综合了挡土墙及抗滑桩的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于土木工程中。但由于岩土工程区域的差异性,实际工况的复杂性,对桩墙复合支挡结构的理论研究往往滞后于工程实际,其力学特性、工作原理还需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依托贵州省某高填方边坡工程对桩墙复合支挡结构开展研究,提出了桩墙复合支挡结构的计算模型,并对实际工程进行了理论计算,最后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型加以分析,为类似的工程案例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与桩基托梁挡土墙进行对比,介绍了桩墙复合支挡结构的结构型式,并提出了计算模型,推导了该结构的内力计算公式。(2)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提出分别采用单排抗滑桩、门架桩及桩墙复合支挡结构作为主滑段治理措施的方案,并对三种方案进行了比选,最后运用理论公式对该桩墙复合支挡结构进行内力计算。(3)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建立桩墙复合支挡结构数值模型,与理论计算的挡土墙、抗滑桩受力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4)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建立了相同工况条件下单排抗滑桩、门架桩的数值模型,从受力特性、施工工艺及工程造价等方面分析单一支护结构型式与复合支挡结构作为高填方边坡支护结构的优缺点。
李钰[8](2020)在《基于指标体系的复杂高陡边坡风险评估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战略的实施,为建设完善的公路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在众多拟建和在建的公路网中很多公路属于山区公路,面临较为复杂的地理环境,建设期间在道路沿线形成了大量的路堑高陡边坡,对公路建设造成了极大的风险。因此,研究高陡边坡风险源的识别方法,建立合理的高陡边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于降低山区公路的建设风险尤为重要。本文对比分析了各种风险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并对适用于高陡边坡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整理。建议采用以AHP法为框架的等概率连续型数据离散方法、粗糙集理论以及正交设计分析方法的综合性高陡边坡风险评估方法。论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大型复杂隧道、高陡边坡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2016YFC0802201-2)为依托,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调研搜集山区公路边坡工点资料,岩质边坡131个、土质边坡64个并对资料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边坡风险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资料进行分析、实地考察以及查找相关文献,初步建立了岩质高陡边坡与土质高陡边坡风险评估体系的三级指标体系,为边坡风险评估主控因素的筛选提供依据。2)提出等概率连续型数据离散方法,并与等宽离散法做对比。运用MATLAB语言编写k NN分类程序得到两种离散方法的预测精度,前者预测精度较高。并将此方法确定为样本数据的主要处理方法,提高了粗糙集理论属性约简算法的精度。3)采用粗糙集理论属性约简算法中的基于遗传算法的属性约简算法,对岩质高陡边坡与土质高陡边坡初步风险评估指标中的因素进行筛选,确定了岩质高陡边坡风险评估的主控因素为坡高、坡度、粘聚力、内摩擦角、坡体结构以及日最大降雨量;土质高陡边坡风险评估的主控因素为坡高、坡度、粘聚力、内摩擦角以及日最大降雨量。为建立完善的高陡边坡指标体系打下基础。4)根据正交设计方法,结合Midas GTS NX软件建立边坡模型。使用极差分析方法与贡献率分析方法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各个主控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并通过改进贡献率法得出各个主控因素的权重,建立了完整的岩质高陡边坡与土质高陡边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5)基于Visual Studio 2013平台并结合C#进行开发了适用于本指标体系的名为“HASSRASS 1.0”高陡边坡风险评估软件系统,并将本软件系统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应用,提高了边坡风险评估的效率。以重庆市云阳县某高陡边坡工程为案例,完整的将高陡边坡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应用,同时对该工程提出风险源防范措施。
黄安平[9](2020)在《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地貌,在这些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会产生大量的高填方边坡。对于高填方边坡,坡顶位置一般会有建筑、道路、机场等,一旦失稳破坏,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有必要对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确保高填方边坡的长期稳定性。影响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种,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可以对这些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地采取相关措施来提供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稳定性因素敏感性研究方法等,然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向量相似度法、正交试验设计这三种敏感性研究方法,对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为了研究填土物理力学参数、边坡几何形状、地震作用等对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但传统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没有考虑到各因素的权重的不同,因此本研究中采用向量相似度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赋权,来改进传统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稳定性因素敏感性的评价更符合实际,填方区卸载平台宽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是影响高填方多级边坡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2)介绍了欧几里德距离和余弦相似度这两种常用的多要素综合指标评价方法。将这两种方法用于对影响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填土物理力学参数、边坡几何形状、地震作用等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并通过与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结果的对比来验证欧几里德距离和余弦相似度这两种方法用于计算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因素敏感性的可行性及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内摩擦角、卸荷平台宽度和粘聚力是影响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欧几里德距离相似度和余弦相似度两种方法都可以用于对边坡稳定性进行敏感性评价。(3)介绍了框架锚托板这种用于填方边坡的新型支挡结构,并以框架梁参数、拉杆参数和锚托板参数为参数敏感性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安排试验,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两种方法研究了这些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的敏感性排序结果一致,框架梁截面边长和锚托板长度对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最显着。
胡国平[10](2019)在《基于典型高铁路基蠕滑特性的新型耦合抗滑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某高速铁路蠕滑路基工程为依托,首先从工程的自然地理条件出发,综合现场监测、室内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探讨了路基发生蠕滑的机理。然后以安全、有效、快速整治运营高铁路基蠕滑病害为目标,基于现场勘测数据,结合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结果,重点分析了路基蠕滑发育的空间特性及蠕滑体下滑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初次提出了拱弦式耦合抗滑结构。其次,通过开展多工况模型试验分析了新型耦合结构的力学特性,确定了结构的最优布桩方式;基于最优的布桩方式,采用数值分析手段研究了新型结构耦合效应的形成机制,探讨了影响结构耦合效果的因素及相应的影响规律。再次,基于群桩计算的“弹性地基梁法”,考虑桩-土效应对抗滑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提出了新型耦合抗滑结构的理论计算方法。最后,将新型耦合抗滑结构应用于蠕滑路基整治中,计算了列车动荷载作用下路基的长期沉降,结果表明使用该结构加固的路基变形满足规范要求,达到了预期加固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现场调研、监测结果,结合室内试验和数值分析手段分析了路基蠕滑区周界、蠕滑方向、蠕滑成因及变形发展阶段,探讨了路基蠕滑的机理。(2)采用模型试验手段对蠕滑体的空间形态进行深入分析,并以现场勘测为基础,结合数值分析结果确定了蠕滑体的空间特征;针对蠕滑体的空间特性,首次提出了一种适宜于加固已运营高速铁路蠕滑路基的新型耦合抗滑结构—“拱弦式耦合抗滑结构”。(3)开展了4种工况的模型试验,测试了不同布桩方式下新型耦合抗滑结构的变形和力学特性,对比分析了各工况下结构的抗滑性能,确定了最优的布桩方式,即后部第一排布置8根抗滑桩的“弦式”布桩方式,同时各桩顶部需施加连系梁进行固结。(4)研究了新型耦合抗滑结构耦合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其形态特征,依据正交试验原理对结构耦合效应对各主要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进行分析,讨论了结构耦合极限承载力和结构、土荷载分担比随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5)通过增加“虚桩”对新型抗滑结构进行规则化,在现有“弹性地基梁法”的基础上,考虑耦合结构内部土体对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新型耦合抗滑结构的理论计算方法,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计算结果对比,检验了其准确性。(6)将新型耦合抗滑结构应用于蠕滑路基加固工程中,结合动力数值分析方法和路基长期沉降理论预测模型对加固后的路基长期沉降值进行计算,检验了新型抗滑结构的有效性,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加固条件下的路基变形情况。
二、某高边坡垂直支挡桩设计与工程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高边坡垂直支挡桩设计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锚杆预应力损失的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高边坡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框架预应力锚杆(索)研究现状 |
1.2.3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边坡稳定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边坡破坏类型及分类 |
2.2.1 圆弧破坏模式 |
2.2.2 折线破坏模式 |
2.2.3 崩塌破坏模式 |
2.3 边坡稳定性的传统分析方法 |
2.3.1 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2.3.2 极限平衡法 |
2.3.3 滑移线场法 |
2.3.4 极限分析法 |
2.3.5 有限元法及其他数值分析法 |
2.4 框架预应力锚杆(索)的分析 |
2.4.1 框架预应力锚杆(索)概述 |
2.4.2 框架预应力锚杆(索)支挡结构的组成 |
2.4.3 框架预应力锚杆(索)作用机理 |
2.4.4 框架预应力锚杆(索)支挡结构的施工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预应力损失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边坡简介 |
3.1.2 场地地层特征与构成 |
3.2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
3.2.1 边坡土体强度参数 |
3.2.2 常规土工试验 |
3.3 3#边坡治理方案 |
3.3.1 3#边坡支护设计方案 |
3.3.2 监测内容 |
3.4 数值模拟 |
3.4.1 模型与参数设置 |
3.4.2 建立模型与网格划分 |
3.4.3 锚杆预应力损失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
3.4.4 锚杆预应力损失对边坡位移的影响 |
3.4.5 锚杆预应力损失对边坡塑性区影响 |
3.4.6 不同级边坡锚杆预应力损失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3.4.7 锚杆预应力损失对不同排的影响 |
3.5 预应力锚杆支护边坡稳定性因素敏感性分析 |
3.5.1 土体重度?的影响 |
3.5.2 内摩擦角?的影响 |
3.5.3 弹性模量E的影响 |
3.5.4 锚杆间距的影响 |
3.5.5 锚固段直径的影响 |
3.5.6 预应力大小的影响 |
3.6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高边坡稳定性因素敏感性分析 |
3.6.1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主要计算步骤 |
3.6.2 序列矩阵的建立与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锚杆长期预应力损失计算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流变模型研究现状 |
4.3 岩土体流变模型 |
4.3.1 流变模型基本元件 |
4.3.2 基本流变模型 |
4.3.3 岩石加锚体流变本构模型 |
4.4 蠕变耦合模型与测量数据对比分析 |
4.4.1 岩土体蠕变参数计算 |
4.4.2 蠕变耦合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4.4.3 蠕变耦合模型推广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模型迭代反演计算程序代码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基金及项目 |
(2)新建路堤式桩板墙与既有悬臂式挡土墙的协同工作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压力计算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2 桩板墙的内力分析及应用研究现状 |
1.2.3 组合支挡结构协同作用及应用的研究现状 |
1.2.4 支挡结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支挡结构物的土压力计算理论及桩板墙设计 |
2.1 支挡结构的土压力 |
2.1.1 土压力理论简介 |
2.1.2 超载作用下的土压力 |
2.2 桩板墙的设计 |
2.2.1 布置原则 |
2.2.2 设计荷载及其分布 |
2.2.3 桩身内力和变形计算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新建桩板墙与既有悬臂式挡墙现场试验研究 |
3.1 试验概况 |
3.1.1 试验背景 |
3.1.2 试验目的 |
3.1.3 试验仪器的准备与元器件的埋设 |
3.1.4 元器件布设 |
3.2 现场测试结果 |
3.2.1 土压力分布规律 |
3.2.2 桩板墙钢筋应力分析 |
3.2.3 桩身位移变形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新建桩板墙与既有悬臂式挡墙协同作用数值模拟研究 |
4.1 软件简介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模型尺寸和边界条件 |
4.2.2 单元体及本构的选择 |
4.2.3 模型简化 |
4.2.4 模型荷载选取 |
4.2.5 参数的选取 |
4.2.6 施工过程模拟 |
4.3 新建路堤式桩板墙与既有悬臂式挡土墙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组合支挡结构水平位移分析 |
4.3.2 新建帮宽路基对桩板墙和既有墙土压力的影响分析 |
4.3.3 新建帮宽路基对桩板墙剪力弯矩影响分析 |
4.3.4 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4.4 组合支挡结构受力特性研究 |
4.4.1 桩长变化下的影响分析 |
4.4.2 桩间距变化下的影响分析 |
4.4.3 桩截面尺寸变化下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既有悬臂式挡土墙服役状态评估及组合支挡结构荷载分担比的计算 |
5.1 既有悬臂式挡土墙服役状态评估 |
5.1.1 既有悬臂式挡土墙墙评估方法 |
5.1.2 既有悬臂式挡土墙服役状态评估计算内容 |
5.1.3 既有悬臂式挡土墙服役状态评估结果 |
5.2 新建桩板墙与既有悬臂式挡土墙的荷载分担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及成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高陡黄土边坡加固工程加筋土-框锚结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加筋土挡墙的研究现状 |
1.2.2 预应力锚杆(索)框架梁的研究现状 |
1.2.3 加筋土组合结构研究现状 |
1.2.4 协同作用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有限填土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的提出 |
2.1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1 位置与地形地貌 |
2.1.2 地层岩性 |
2.1.3 气象与水文地质条件 |
2.1.4 地质构造 |
2.1.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 研究区开挖型高陡黄土边坡失稳特征 |
2.2.1 开挖型高陡边坡失稳后壁特征 |
2.2.2 开挖型高陡边坡失稳后缘裂缝特征 |
2.2.3 开挖型高陡黄土边坡破坏过程 |
2.3 工程开挖型黄土物理力学特性试验 |
2.3.1 试验取样 |
2.3.2 试验方案 |
2.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开挖型高陡黄土边坡治理存在的问题 |
2.4.1 边坡通用治理修复技术 |
2.4.2 高陡黄土边坡治理存在的问题 |
2.5 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的提出 |
2.5.1 协同作用的理念 |
2.5.2 有限填土加筋土概念 |
2.5.3 有限填土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的提出 |
2.5.4 技术原理 |
2.5.5 基本特点 |
2.6 设计和施工关键技术问题 |
2.7 小结 |
3 组合结构作用机理及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3.1 边坡治理工程概况 |
3.2 组合支护结构数值计算模型建立 |
3.2.1 强度折减法的计算原理 |
3.2.2 FLAC3D的分析方法 |
3.2.3 模型建立 |
3.2.4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 组合结构协同作用机理 |
3.4 结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 |
3.4.2 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3.5 小结 |
4 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模型试验 |
4.1 试验目的及内容 |
4.1.1 试验目的 |
4.1.2 试验内容 |
4.2 模型相似比 |
4.3 试验模型设计 |
4.3.1 试验模型 |
4.3.2 试验材料的选取 |
4.3.3 试验方案 |
4.3.4 试验数据采集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水平位移 |
4.4.2 土工格栅应变 |
4.4.3 墙背土压力 |
4.4.4 锚杆应变 |
4.4.5 框架梁应变 |
4.5 组合结构作用机理分析 |
4.6 小结 |
5 基于协同作用的组合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 |
5.1 锚索预应力作用下的协同机理理论分析 |
5.2 考虑协同作用的锚索预应力值确定 |
5.3 锚索预应力等效计算 |
5.3.1 附加应力法基本理论 |
5.3.2 锚索预应力等效计算 |
5.4 基于协同作用的整体稳定性分析 |
5.4.1 稳定性计算模型 |
5.4.2 工程算例分析 |
5.5 小结 |
6 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
6.1 自然工况下组合结构的作用效果 |
6.1.1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6.1.2 变形特征 |
6.2 暴雨条件下组合结构的作用效果 |
6.3 交通荷载作用下组合结构的作用效果 |
6.4 边坡现场监测与效果评价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边坡锚索与抗滑桩支护受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支挡结构研究现状 |
1.3 现有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考虑施工过程及应力位移场的锚索受力研究 |
2.1 前言 |
2.2 考虑施工过程的锚索受力特性研究 |
2.2.1 考虑施工过程的边坡锚索力分布 |
2.2.2 考虑施工过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2.3 不同破坏模式下锚索受力特性研究 |
2.3.1 变模量弹塑性强度折减法 |
2.3.2 滑坡类型及判断标准 |
2.3.3 牵引式滑坡最优加固位置研究 |
2.3.4 推移式滑坡最优加固位置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平坡抗滑桩的受力计算问题 |
3.1 前言 |
3.2 平坡工况下不同计算方法比较 |
3.2.1 传递系数法 |
3.2.2 朗肯土压力理论 |
3.2.3 经典库仑土压力理论 |
3.2.4 粘性土库仑土理论 |
3.3 基于传递系数隐式解法的反力平衡法 |
3.3.1 公式推导 |
3.3.2 传递系数反力法在粘性土中的适用性分析 |
3.4 结合库仑土压力理论与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反力平衡法 |
3.4.1 传递系数法及传递系数反力法存在的不足 |
3.4.2 结合库仑土压力理论与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反力平衡法 |
3.4.3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斜坡抗滑桩的受力计算问题 |
4.1 前言 |
4.2 均质斜坡工况下不同基坑规范计算比较 |
4.2.1 广东省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放坡法 |
4.2.2 国家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放坡法 |
4.2.3 两种基坑规范放坡法的对比 |
4.3 均质斜坡工况下坡顶裂缝深度的确定 |
4.4 均质斜坡工况下不同计算方法比较 |
4.4.1 滑动面入口位于斜坡上 |
4.4.2 滑动面入口位于坡顶平面 |
4.4.3 对比结论 |
4.5 非均质斜坡工况下不同计算方法比较 |
4.6 桩支护下反力平衡法内力计算 |
4.6.1 刚性桩与弹性桩 |
4.6.2 受荷段内力计算 |
4.6.3 嵌固段内力计算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案例 |
5.1 工程案例1 |
5.1.1 工程概况 |
5.1.2 设计放坡方案对比 |
5.1.3 优化支护方案对比 |
5.2 工程案例2 |
5.2.1 试验方案 |
5.2.2 计算结果分析 |
5.3 工程案例3 |
5.3.1 工程概况 |
5.3.2 地质条件及支护方案 |
5.3.3 数值模拟 |
5.3.4 土压力对比分析 |
5.4 工程实例4 |
5.4.1 工程概况 |
5.4.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
5.4.3 试验段土层支护方案 |
5.4.4 数值模拟 |
5.4.5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广州高陂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抗滑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滑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滑坡监测研究现状 |
1.2.3 抗滑桩优化设计数值模拟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概况 |
2.1 自然地理环境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水文特征 |
2.1.4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水文环境 |
2.2.4 地质构造 |
2.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分析 |
2.2.6 滑坡工程地质特征 |
(1)滑坡周界及变形破坏特征 |
(2)滑坡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现场监测数据的滑坡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
3.1 监测孔布置及监测数据分析 |
3.1.1 监测孔布置 |
3.1.2 垂直路线方向监测位移分析 |
3.1.3 监测位移分析结论 |
3.2 FLAC3D计算不同工况下滑坡稳定性 |
3.2.1 模型建立 |
3.2.3 正常工况下稳定性分析 |
3.2.4 暴雨工况下稳定性分析 |
3.2.5 地震工况下稳定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FLAC~(3D)的抗滑桩加固滑坡设计参数分析 |
4.1 结构单元基本原理 |
4.2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
4.2.1 滑坡原设计概况 |
4.2.2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4.2.3 数值模拟参数的选取 |
4.2.4 数值模拟计算过程与方案 |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桩位变化模拟 |
4.3.2 桩长变化模拟 |
4.3.3 桩间距变化模拟 |
4.3.4 排桩间距变化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5 设计方案优化数值模拟分析 |
5.1 原设计方案数值模拟分析 |
5.1.1 原设计方案简述 |
5.1.2 原设计方案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5.1.3 优化设计方案数值模拟分析 |
5.2 优化后设计方案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3 优化设计方案与原方案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参与的实践项目 |
(6)错麽平寨1号滑坡体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2 路堑高边坡滑坡治理研究现状 |
1.2.3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1.3.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错麽平寨1号滑坡体工程地质特征 |
2.1 研究区域自然环境及工程地质条件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地理位置 |
2.1.3 气象与水系 |
2.1.4 地形地貌 |
2.1.5 地层岩性 |
2.1.6 区域地质构造 |
2.1.7 水文地质条件 |
2.2 错麽平寨1号滑坡体工程地质特征 |
2.2.1 滑坡体的分布特征 |
2.2.2 滑坡体的结构特征 |
2.2.3 滑坡类型及规模 |
2.2.4 滑坡体的变形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错麽平寨1号滑坡体机理及稳定性分析 |
3.1 路堑高边坡滑坡监测数据分析 |
3.1.1 滑坡监测 |
3.1.2 现场监测点布设 |
3.1.3 滑坡体地表水平位移数据分析 |
3.1.4 滑坡地表竖直位移数据分析 |
3.2 路堑高边坡滑坡破坏原因分析 |
3.2.1 产生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2.2 滑坡的发育过程 |
3.2.3 滑坡形成的机理分析 |
3.3 滑坡体稳定性分析 |
3.3.1 极限平衡法稳定性分析 |
3.3.2 错麽平寨1号滑坡体稳定性定量计算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值模拟滑坡体稳定性分析 |
4.1 MIDAS GTS NX软件概况 |
4.1.1 Midas GTS NX软件基本介绍 |
4.1.2 边坡工程中的本构模型选取 |
4.1.3 计算方法的选取-强度折减法(SRM) |
4.2 开挖边坡建模 |
4.2.1 错麽平寨1号滑坡体计算模型建立 |
4.2.2 模型计算参数 |
4.2.3 确定边界条件及模拟工况 |
4.3 边坡模拟结果分析 |
4.3.1 原状边坡模拟结果分析 |
4.3.2 开挖边坡模拟结果分析 |
4.3.3 边坡稳定性对比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错麽平寨1号滑坡体防治技术研究 |
5.1 工程滑坡防治 |
5.1.1 滑坡防治原则 |
5.1.2 滑坡治理基本工程措施 |
5.2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概述 |
5.2.1 预应力锚索 |
5.2.2 抗滑桩 |
5.2.3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
5.3 错麽平寨1号滑坡体治理方案设计 |
5.3.1 滑坡的具体治理设计方案 |
5.3.2 支护结构参数选取 |
5.4 基于数值模拟防治方案对比分析及优选 |
5.4.1 治理方案边坡分析模型建立 |
5.4.2 治理后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5.4.3 防治方案优化选择及布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7)桩墙复合支挡结构在高填方边坡中的应用及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桩墙复合支挡结构计算 |
2.1 桩墙复合支挡结构简介 |
2.2 挡土墙受力分析 |
2.3 土压力计算 |
2.4 滑坡推力计算 |
2.5 冠梁计算 |
2.6 抗滑桩计算 |
2.7 小结 |
第三章 桩墙复合支挡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
3.3 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
3.4 工程治理措施及评价 |
3.5 桩墙复合支挡结构内力计算 |
3.6 小结 |
第四章 桩墙复合支挡结构数值模拟分析 |
4.1 有限元法概述 |
4.2 有限元法的计算步骤 |
4.3 数值模型建立 |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及对比 |
4.5 桩墙复合支挡结构与普通抗滑桩对比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基于指标体系的复杂高陡边坡风险评估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确定方法研究现状 |
1.2.2 边坡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发展趋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论文结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高边坡风险数据库及风险因素分析 |
2.1 基于数据库和行业规范的“高陡”边坡的特征厘定 |
2.1.1 数据库建立 |
2.1.2 基于数据库和行业规范的高陡边坡特征的确定 |
2.2 基于数据库资料的高边坡破坏类型 |
2.2.1 崩塌破坏 |
2.2.2 滑坡 |
2.2.3 错落 |
2.2.4 坍塌 |
2.3 基于数据库的高边坡风险因素分析 |
2.3.1 边坡几何特征 |
2.3.2 边坡地质条件 |
2.3.3 气象水文条件 |
2.3.4 地震 |
2.3.5 人类活动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数据库的改进AHP法的指标初步建立 |
3.1 基于粗糙集与正交设计的AHP法的改进 |
3.1.1 AHP法简述 |
3.1.2 改进AHP法 |
3.2 基于数据库的高陡边坡风险指标的初选 |
3.2.1 指标筛选的原则 |
3.2.2 基于数据库的高陡边坡风险因素指标选取 |
3.3 基于等概率法的连续型数据的离散 |
3.3.1 各专家学者对评价指标的量化 |
3.3.2 连续型数据离散方法简介 |
3.3.3 等概率法的连续型数据离散理论 |
3.3.4 基于等概率法的连续型数据的离散 |
3.4 离散型数据的离散 |
3.5 运用k NN算法检验等概率数据离散方法的可行性 |
3.5.1 k NN算法简介 |
3.5.2 编写k NN算法检验等概率离散方法的可行性 |
3.6 指标体系因素量化表的建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等概率离散法-粗糙集理论的主控因素分析 |
4.1 粗糙集理论 |
4.1.1 粗糙集理论概述 |
4.1.2 粗糙集理论基本原理简介 |
4.2 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研究及应用 |
4.2.1 粗糙集属性一般约简算法 |
4.2.2 基于遗传算法的属性约简算法 |
4.2.3 基于等概率离散法-遗传算法的属性约简算法 |
4.2.4 ROSETTA软件系统简介 |
4.3 基于样本数据库建立决策表 |
4.4 高陡边坡主控风险因素筛选 |
4.4.1 基于等概率离散法-遗传算法的属性约简流程 |
4.4.2 岩质边坡稳定性主控因素的确定 |
4.4.3 土质边坡稳定性主控因素的确定 |
4.5 优化后层次结构的建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正交设计的高陡边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确立 |
5.1 正交试验规划与设计 |
5.1.1 正交设计理论 |
5.1.2 基于正交设计的主控因素分析实施步骤 |
5.2 试验计算 |
5.2.1 Midas GTS NX软件概述 |
5.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 数据分析及主控因素权重确定 |
5.3.1 直观分析法 |
5.3.2 贡献率分析 |
5.3.3 基于改进贡献率法的主控因素权重确定 |
5.4 评估体系的建立 |
5.4.1 岩质边坡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 |
5.4.2 土质边坡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 |
5.4.3 初步评估体系计算方法与风险等级分级标准 |
5.4.4 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以及适用性 |
5.5 专项风险评估体系与计算方法 |
5.6 高陡边坡风险评估软件系统HASSRASS 1.0 的开发 |
5.7 高陡边坡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重庆市云阳县某高陡边坡工程施工风险评估 |
6.1 工程概况 |
6.1.1 地形地貌 |
6.1.2 气象水文条件 |
6.1.3 地质条件 |
6.1.4 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
6.2 K4+940~K5+270 段(左侧)路段风险评估 |
6.2.1 岩质边坡指标体系数据调查 |
6.2.2 边坡风险评估 |
6.3 K4+940~K5+270 段(左侧)路段专项风险评估 |
6.3.1 风险源辨识 |
6.3.2 开挖事故可能性估测 |
6.4 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成果和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成绩与学术成果 |
(9)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
1.2.1 地质构造 |
1.2.2 土体类型及参数 |
1.2.3 边坡几何形状 |
1.2.4 地震 |
1.2.5 降雨及地下水 |
1.2.6 支挡结构 |
1.3 边坡稳定性研究发展现状 |
1.3.1 静力稳定性计算方法 |
1.3.2 动力稳定性计算方法 |
1.4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研究发展现状 |
1.4.1 正交试验设计法 |
1.4.2 灰色关联分析法 |
1.4.3 向量相似度法 |
1.4.4 层次分析法 |
1.5 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算法的高填方多级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高填方边坡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 |
2.3 传统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
2.4 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建立 |
2.4.1 构建参考矩阵和指标矩阵 |
2.4.2 序列因子的无量纲处理 |
2.4.3 计算关联系数矩阵 |
2.4.4 向量相似度法确定各因素权重 |
2.4.5 评价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 |
2.5 工程实例分析 |
2.5.1 工程概况 |
2.5.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2.5.3 影响因素与边坡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 |
2.5.4 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法处理数据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的向量相似度分析及可行性验证 |
3.1 引言 |
3.2 向量相似度法 |
3.2.1 构造参考向量组和指标向量组 |
3.2.2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3.2.3 欧几里德距离相似度 |
3.2.4 余弦相似度 |
3.2.5 评价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 |
3.3 工程实例分析 |
3.3.1 建立高填方边坡有限元模型 |
3.3.2 计算边坡安全系数 |
3.3.3 各影响因素与边坡稳定性的相关性 |
3.3.4 向量相似度的计算与分析 |
3.3.5 对计算结果合理性的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框架锚托板支护参数对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敏感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影响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主要支护参数 |
4.2.1 框架锚托板加固机理 |
4.2.2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支护参数 |
4.3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4.3.1 工程概况 |
4.3.2 试验方案 |
4.3.3 建立边坡模型 |
4.3.4 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并计算Fs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极差分析 |
4.4.2 方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基金及项目 |
(10)基于典型高铁路基蠕滑特性的新型耦合抗滑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降雨入渗下路基边坡灾变机理研究现状 |
1.2.1 降雨入渗对土的强度影响研究 |
1.2.2 降雨入渗对路基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
1.3 滑体空间效应研究现状 |
1.3.1 滑体空间效应分析方法研究 |
1.3.2 考虑滑体空间效应的抗滑措施研究 |
1.4 抗滑结构研究现状 |
1.4.1 单体式抗滑结构研究 |
1.4.2 组合式抗滑结构研究 |
1.4.3 围桩-土耦合式抗滑桩研究 |
1.5 高速铁路过渡段路基变形控制标准 |
1.5.1 差异沉降控制标准 |
1.5.2 折角控制标准 |
1.6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思路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主要创新点 |
1.6.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某高铁路基蠕滑机理分析 |
2.1 概述 |
2.2 蠕滑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水文特性 |
2.2.3 地层岩性 |
2.3 蠕滑区的变形特征 |
2.3.1 蠕滑区的平面特征 |
2.3.2 蠕滑区的立面特征 |
2.3.3 变形阶段分析 |
2.4 全风化云母石英片岩的力学特性 |
2.4.1 基本物理力学特性 |
2.4.2 强度衰减特性 |
2.4.3 非饱和特性 |
2.5 降雨入渗作用下路基变形特性分析 |
2.5.1 计算模型建立 |
2.5.2 计算结果分析 |
2.5.3 蠕滑体的形态分析 |
2.6 蠕滑机理分析 |
2.6.1 蠕滑成因分析 |
2.6.2 蠕滑机理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基蠕滑特性分析及新型耦合抗滑结构提出 |
3.1 蠕滑体空间效应模型试验研究 |
3.1.1 试验概况 |
3.1.2 试验工况 |
3.1.3 试验结果分析 |
3.2 路基蠕滑特性分析 |
3.2.1 蠕滑体的几何特性 |
3.2.2 下滑力的分布特性 |
3.3 新型耦合抗滑结构的提出 |
3.3.1 高速铁路对邻近施工的要求 |
3.3.2 新型抗滑结构的提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耦合抗滑结构物理模型试验分析 |
4.1 理论依据 |
4.2 试验设计 |
4.2.1 试验坡体材料 |
4.2.2 试验模型桩 |
4.2.3 试验工况 |
4.2.4 试验过程 |
4.3 试验数据采集 |
4.3.1 土压力数据的采集 |
4.3.2 应变数据的采集 |
4.3.3 位移数据的采集 |
4.4 试验结果分析 |
4.4.1 工况一试验结果分析 |
4.4.2 工况二试验结果分析 |
4.4.3 工况三试验结果分析 |
4.4.4 工况四试验结果分析 |
4.5 不同工况的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5.1 位移对比分析 |
4.5.2 弯矩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耦合抗滑结构耦合特性分析 |
5.1 抗滑结构耦合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形态特征 |
5.1.1 分析方法及计算模型 |
5.1.2 结构内部应力拱及其形成过程 |
5.1.3 桩-土相对位移分布规律 |
5.2 抗滑结构耦合效应参数敏感性分析 |
5.2.1 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 |
5.2.2 正交试验分析 |
5.3 抗滑结构耦合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桩径对结构耦合特性的影响 |
5.3.2 主控桩间距对结构耦合特性的影响 |
5.3.3 桩周土体参数对结构耦合特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耦合抗滑结构理论计算分析 |
6.1 考虑桩-土效应的理论计算方法 |
6.1.1 理论计算模型 |
6.1.2 “弹性地基梁法”—桩体变形及内力计算 |
6.1.3 “桩-土效应”—桩体变形及内力计算 |
6.1.4 新型抗滑结构的变形及内力计算 |
6.2 考虑桩-土效应的理论计算方法应用及检验 |
6.2.1 路基边坡下滑力计算 |
6.2.2 理论计算结果分析 |
6.2.3 数值模拟计算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动荷载作用下路基长期变形分析 |
7.1 动荷载作用下路基长期变形计算方法 |
7.2 动力分析模型建立 |
7.2.1 动力边界条件 |
7.2.2 列车荷载的选取与施加 |
7.2.3 计算方法及步骤 |
7.3 动荷载作用下路基瞬态响应分析 |
7.3.1 特征值分析 |
7.3.2 时程分析 |
7.4 动荷载作用下路基长期变形分析 |
7.4.1 计算参数的确定 |
7.4.2 计算结果分析 |
7.5 不同加固条件下路基长期变形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某高边坡垂直支挡桩设计与工程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锚杆预应力损失的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高边坡稳定性分析[D]. 李子聃.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2]新建路堤式桩板墙与既有悬臂式挡土墙的协同工作机理[D]. 李伟.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高陡黄土边坡加固工程加筋土-框锚结构作用机理研究[D]. 何江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4]边坡锚索与抗滑桩支护受力特性研究[D]. 孙树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广州高陂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抗滑设计优化研究[D]. 韩彪.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错麽平寨1号滑坡体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技术研究[D]. 刘一波.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桩墙复合支挡结构在高填方边坡中的应用及数值模拟分析[D]. 陈旭. 贵州大学, 2020(04)
- [8]基于指标体系的复杂高陡边坡风险评估及应用研究[D]. 李钰.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9]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D]. 黄安平.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10]基于典型高铁路基蠕滑特性的新型耦合抗滑结构研究[D]. 胡国平.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