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岳霖教授论主词存在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姜丰[1](2021)在《牟宗三逻辑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牟宗三被誉为现代新儒家第二代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与作为前辈的梁漱溟、熊十力相比,牟宗三的西方哲学功底更加深厚。而他的西学功底不仅在于对西方哲学流派的了解,更是建立在深厚的逻辑造诣基础上的。但遗憾的是,自20世纪末以来,在对牟宗三思想的研究已渐成显学情况下,关于牟宗三逻辑思想的专题研究仍可谓凤毛麟角。为了填补相应的学术空白,本文从逻辑哲学、形式逻辑、辩证法和名理之学等方面,对牟宗三的逻辑思想进行了系统化的阐释和解析。本文发现,牟宗三的逻辑思想中存在着由两条线索构成的独特结构。一条是通过自下而上的逻辑哲学追问,确立理性主义的逻辑观。另一条则是基于这一逻辑观,自上而下地对逻辑学科及其各种分支、路向、学说做出界定和评价。基于这一发现,本文的第一章主要阐释了作为牟宗三逻辑学说核心和起点的先验理性主义逻辑观的构建过程;第二章介绍了牟宗三从这一逻辑观出发,在广义逻辑概念下,对形式逻辑和归纳法的区分,以及对狭义的形式逻辑发展历程的独特阐发。第三章主要揭示了牟宗三在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之后,通过“层层剥蕉”式的反省,追问辩证法区别于形式逻辑和归纳法的本质的过程。第四章则通过梳理牟宗三关于中国“名理之学”的阐释,解析他在会通中西方哲学的立场下,对中国逻辑心灵和理智精神发展的看法。本文认为,尽管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值得商榷之处,但牟宗三在逻辑研究上仍展现出了独到的见解,他的逻辑思想有其全面性、系统性和独特性。无论是在其自身学术思想体系的建构上,还是在整个现代新儒家学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乃至中国逻辑思想的发展史上,牟宗三的逻辑思想都有被进一步探讨的价值和意义。
郝建宇[2](2020)在《论矛盾律的哲学基础 ——亚里士多德、金岳霖、胡塞尔矛盾律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苏日娜[3](2020)在《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文中研究说明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或逻辑斯蒂,数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的逻辑或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诞生于17世纪末,迄今为止,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数理逻辑最初是作为“运用数学方法的逻辑”而兴起的。随后,数学的发展提出并要求解决数学的逻辑和哲学基础问题,于是数理逻辑又进一步发展成主要是“关于数学的逻辑”,并且与数学基础理论相结合,成了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应用的数学科学。1920年,随着英国着名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数理逻辑的集大成者罗素(1872-1970)来华,数理逻辑正式传入中国。本文以1920-1966年间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挖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力图从整体上厘清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主要科学家的贡献和中外数理逻辑交流等情况,较为客观地反映其发展水平和特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1.分前史时期、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梳理数理逻辑的诞生及其各分支的发展历史。2.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数理逻辑的引介工作。分析了罗素来华之前,中国学者关于数理逻辑的探讨以及罗素《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围绕中国第一部数理逻辑译着《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探讨了数理逻辑被最初引进时中国学者的态度、学术水平与传播范围等问题。搜集了早期中国学者的数理逻辑论文,介绍了他们对集合论、数学基础、数理逻辑基础理论3个方面的引介工作。3.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中国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以汪奠基的《逻辑与数学逻辑论》、《现代逻辑》和金岳霖的《逻辑》3部具有代表性的着作为切入点,探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学者数理逻辑研究的方向、水平与贡献。特别探讨了各层次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一批数理逻辑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4.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的发展历史与特点。重点讨论了这一时期数理逻辑界为消除科学界和大众对数理逻辑的歪曲和误解所做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分析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开展与“12年远景规划”对数理逻辑的助推作用,总结了中国学者在数理逻辑理论与应用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以1952年“院系大调整”为背景,讨论了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情况。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民国时期,以傅种孙、张申府、金岳霖、汪奠基为代表的先行者们为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引介和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引介工作是谨慎的、负责的,也是先进的。他们的工作使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较高的起点和良好的基础,迈出了历史性的、坚实的一步。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国内学习和研究数理逻辑的人屈指可数,并没有广泛和稳固的发展基础。一些科学家的工作和具有前瞻性的成果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数理逻辑只是中学、大学课堂里讲授的内容,并没有成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3.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为使数理逻辑具备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中国数理逻辑学家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宣传与普及工作。20世纪五十年代,数理逻辑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数理逻辑发展已经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阶段进入专门研究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数理逻辑在逻辑演算、递归论及数理逻辑的应用等领域有比较集中的研究,尤其在逻辑演算、递归论两个领域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4.大学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转折。1927年,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开设数理逻辑课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内接受数理逻辑教育的第一批留学人员出国深造,师从世界知名大师学习。他们回国后,投身教育与科学研究第一线,开创了我国数理逻辑崭新的局面。5.国家政策是助推数理逻辑发展的重要动力。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颁布后,数学界及全国各地高等学校相应地开展了远景规划的实施工作。数理逻辑界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科学研究,构建了中国数理逻辑发展的新格局。
李心淼[4](2020)在《试析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文中研究表明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是英国着名哲学家和数理逻辑学家。学术界普遍认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把逻辑方法应用于哲学分析的经典之作,是“哲学的典范”。罗素关于摹状词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理解现代逻辑以及分析哲学的发展,全面理解和把握罗素的学术研究,以及推进非逻辑语词和现代逻辑的深入研究,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罗素研究摹状词的背景,主要包括:从莱布尼茨,经弗雷格到罗素,现代逻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指称难题以及前期指称理论的缺陷;罗素哲学研究的如下三个特点,(一)坚持逻辑原子主义的哲学观;(二)区分亲知的知识和描述的知识;(三)构建数理哲学体系。罗素关于摹状词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和他对一阶逻辑的理论研究,以及相应的现代逻辑分析方法的熟练掌握程度密切相关。1905年,罗素发表了《论指谓》一文,这是他研究摹状词的早期阶段。此时,罗素和怀特海的《数学原理》尚未发表,他正处在全力研究现代逻辑并以此推出数学的阶段。罗素在《论指谓》中关于摹状词的研究,采取了承接之前理论习惯的方式,对认识论原则和理论产生的效果做了较多介绍,涉及较少的一阶逻辑内容。这一时期,罗素对摹状词的定位是:一种特殊的指称词组。1910—1913年,三卷本《数学原理》相继出版;1918年,罗素发表《逻辑原子主义哲学》一文;1919年,《数理哲学导论》出版。这些,标志着罗素的摹状词研究进入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罗素对摹状词的研究,既包括对摹状词的重新定位,即摹状词是一种不完全符号,又包括娴熟地运用一阶逻辑技术改写摹状词所在的命题,以及构造摹状词定理。此外,罗素还讨论了摹状词的两种出现方式,即“初现”和“再现”,以及摹状词的扩展。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具有重大价值:第一,有效解决了哲学史上的指称难题;第二,推动了现代逻辑的形成和发展;第三,完善了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哲学体系。同时,这一理论也存在若干局限:第一,对摹状词及其性质的界定过于极端;第二,对语境因素的考察不足;第三,忽视了排中律的适用范围;第四,命题改写技术存在语言适用性差异。
余贵奇[5](2020)在《金岳霖归纳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休谟对归纳法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以后,“休谟问题”就一直困扰着哲学家。金岳霖是中国首位也可以说是唯一一位对“休谟问题”提出详细而又完备的解决方案的哲学家。金岳霖解决“休谟问题”的思想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对休谟哲学的批评、证明归纳原则是先验的永真的原则以及对于“秩序问题”的解决。对休谟哲学的批评是金岳霖解决“休谟问题”的前提与基础。金岳霖重点批评了休谟的“Idea”理论,指出休谟的“Idea”的含义太少,这一方面使他的哲学“出发点太窄,工具太不够用”而无法解决他所提出的哲学问题,另一方面休谟对于“Idea”的规定,使得他的哲学只有具体的意象而没有抽象的意念。不仅如此,休谟的“Idea”理论还使得在他的哲学中不存在真正的普遍的秩序,因为印象总是过去与已往的,根据已往的印象得到的秩序也是过去与已往的,而不能超越时空具有普遍性。最后,金岳霖指出,休谟的“Idea”理论自身就存在着矛盾。在金岳霖看来,正是休谟哲学中的这些问题导致他对于归纳推理的合理性的质疑。证明归纳原则是先验的永真的原则是金岳霖解决“休谟问题”的重要一步。“休谟问题”在逻辑上主要涉及的是归纳推论如何有效的问题,金岳霖认为只要归纳原则为真,归纳推论就是形式或逻辑上有效的。因此,金岳霖力图证明归纳原则是永真的。他将时间因素引入归纳原则,证明归纳原则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都永远是真,不会为将来所推翻。最后,金岳霖揭示出“休谟问题”的本质是“秩序问题”,并认为它真正追问的是“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如何可能”。金岳霖运用逻辑分析法指出“秩序问题”中的秩序就是事实的秩序,而事实的秩序就是由所与的秩序与意念的秩序结合成的,因为事实就是以意念接受所与的结果。由于意念的秩序与所与的秩序都不会为将来所推翻,因此事实的秩序也不会为将来所推翻,从而休谟的秩序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杨帆[6](2020)在《金岳霖《知识论》之真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岳霖是我国着名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知识论》是他的着作之一。他在该书中系统地探讨了真,真是其《知识论》的核心概念。金岳霖的真思想有深刻的理论来源,一方面受真之符合论的影响,他在批判继承真之符合论的基础上,重新发展了真之符合论。另一方面受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区分的影响,他从事实真理的角度讨论了真。另外,“以常识立论”和“非唯主的出发方式”这两个先决条件为其求真提供了理论前提。金岳霖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其《知识论》之真思想。所谓《知识论》之真思想,是指金岳霖在《知识论》中关于真的思想,也即金岳霖的真理论。金岳霖在区分真与真理的基础上,指出其《知识论》中的真是客观的、独立的、普遍的。基于真的特点,金岳霖以命题和事实的符合作为真的定义,所谓真就是命题与事实之间有一一相应的符合关系。为了检测命题与事实是否符合,金岳霖提出了真的标准,即融洽、有效和一致。同时,金岳霖认为归纳是获得真命题的唯一途径,只有“归纳原则永真”,才能保证真命题的客观性,他又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归纳原则永真”。金岳霖《知识论》之真思想对逻辑学和哲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金岳霖回答了真之符合论存在的历史难题,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真之符合论。金岳霖提出了“归纳原则永真”,严密而系统地论证了“归纳原则永真”,这为解决归纳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金岳霖对真的讨论,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但金岳霖的真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水源[7](2019)在《直言命题推理中的存在预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致力于对直言命题推理中的存在预设问题的分析。直言命题推理中的存在预设问题,体现出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明显差异。传统逻辑在处理四种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推理、判断变形推理以及直言三段论推理时,假定命题的主项和谓项所指称的类非空,即假定命题中的词项所指称的对象存在,存在预设是传统逻辑学家在对待直言命题推理时所默认的前提。现代逻辑因为引入逻辑量词得以对直言命题的形式结构进行更准确的刻画,由此可以清楚区分命题的存在含义与命题使用者在推理中使用的存在预设。本文主要的工作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本文针对国内外学界关于存在含义与存在预设问题发生的诸多误视与混淆,着力澄清了直言命题的存在含义与存在预设这两个关键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分辨二者的语义和语用层面。本文认为,存在含义是由命题形式所决定的命题的逻辑含义,它直接反映的是形式逻辑中的命题表达式与其意义之间的关系问题;存在预设是命题使用者所附加给命题的语用含义,它实质上是一个主体相关的逻辑语用学概念,二者具有不同的性质。(2)本文通过对差等关系推理、反对关系推理、下反对关系推理、限制换位推理、限制换质位推理以及九个直言三段论弱式推理的考察及演绎证明表明:全称命题没有存在含义,特称命题具有存在含义,在直言命题推理过程中,当涉及从全称命题推导相应的特称命题时,为保证推理的有效性,需要引入适当的存在预设;除此之外的直言命题推理形式都不需要引入存在预设。(3)本文通过对存在含义与存在预设的区分,澄清以往学界有关存在预设的学术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因为缺乏对语义学概念与语用学概念的清晰分辨,在以往学界关于直言命题推理的学术思想中,误将命题的存在含义同命题使用者所附加给命题的存在预设相混淆,本文对此提出了解决方案。(4)本文对逻辑学基础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讨论逻辑教材中关于存在预设的处理所存在的问题。众多逻辑学导论教材在涉及直言命题推理的存在预设问题时,误将命题使用者附加给命题的存在预设当做命题本身的存在含义,导致出现各种不当解释以及理论不一致的情况,本文对此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澄清。
孙冰冰[8](2019)在《概念的诗:金岳霖形上体系中的逻辑与审美之维》文中提出本文试从逻辑与审美互渗相生的维度切入金岳霖的道形而上学,在惑起→建基→思致→遇合的论述结构中探究道形而上学作为“概念的诗”的理知之美与超越之美。第一章旨在绍述金岳霖建构道形上体系的学思背景。笔者通过对休谟问题以及康德对休谟问题的回应之得失的考察,先行揭示出金岳霖重建形而上学的导因;继而剖析金岳霖所论的存在于休谟哲学中的意念搁浅、秩序悬置及理势之间不调和的问题。第二章注重道形而上学的逻辑之维,从式能学说、共相理论与理势有别三方面进行描摹。第三章则特重指出道形而上学的审美之维系主要以其“天人合一”观为解释中心,“天人合一”观内含着的种种超越意识亦是此审美之维的特性所在。第四章是谓情与理的遇合,在前此章节内容的基础之上分析金岳霖形上思想的结构逻辑和审美价值。结语部分集中阐明金岳霖形上体系的丰富的现代意义。
陈波[9](2018)在《客观事实抑或认知建构:罗素和金岳霖论事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素发展了一种实在主义事实观,其核心论题是:世界包含事实,事实在外部世界中。他通过逻辑分析的原子,如各种"殊相"、谓词和关系,得到原子事实,由众多的原子事实通过否定词和量词的连接,得到负事实、普遍事实和存在事实,由此来说明世界的本体论结构。他把自己的这套学说叫做"逻辑原子主义"。金岳霖或许受到罗素及其哲学的影响,对有关事实的诸多问题做了系统的探讨。他发展了一种认知主义事实观,其核心论题是:事实是被接受和安排了的所与,更明确地说,事实是认知主体在感觉材料基础上所做的一种认知建构,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这种事实观与罗素的事实观迥然有别,得出了很多与后者截然相反的结论。
崔帅[10](2018)在《非经典逻辑视阈下的知识表征分析》文中指出机器智能化一直是人工智能追求的目标,而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机器智能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机器学习的研究正面临着一个困境,那就是,机器无法表征所有的人类推理知识以及现实世界事实。之所以如此,是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许多知识都呈现出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因而,如何丰富机器的表征力,实现对不同知识的表征与处理(也就是“机器可学习性问题”)就成为了计算机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作为新表征形式的非经典逻辑在保留经典逻辑形式化特征的同时也放弃了经典逻辑遵循的必然性推理特征,成为了当下机器可学习性问题最具潜力的研究方法。在此,我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所指的机器是由软件与硬件构成的趋向于智能化的计算机系统,而非简单的机械装置。论文立足于非经典逻辑的视角,考察了非经典逻辑的结构特征,并从非经典逻辑的形式结构以及推理技术上分析该类逻辑系统何以能表征多样的现实世界事实与知识。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章为第一部分,第二、三、四、五章为第二部分,第六章为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究了机器可学习性问题中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考察了当下机器可学习性研究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非经典逻辑特征的分析表明非经典逻辑是机器可学习性问题研究最具潜力的方法,该方法既具有较强的形式推理能力,又具有推理的不确定性特征,在保证推理有效性的同时丰富了推理的结果。论文的第二部分依据不同的逻辑系统对四类不同特征的知识进行了具体分析,为不确定知识的表征提供了潜在的研究路径。论文的第二章对比了可能世界语义学与情境语义学,阐明了可能世界可以被解释为情境,并指出模态逻辑具有与情境计算相类似的特征,可以尝试被用于表征情境知识。第三章揭示了语境是模糊性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因而提出通过语境的明晰来解决模糊性问题,并从两种不同语境逻辑的视角具体分析了模糊性问题。第四章则是详细分析了有意义的矛盾,阐述了次协调逻辑可以容纳有意义的矛盾,并依据四值结构和注释格结构具体阐释了矛盾的分析过程。而第五章作为对不完备经验知识的分析,则是在概率论的可信度解释上,通过计算证据对经验知识的支持度刻画了经验知识的可信度与有效性,并详尽的剖析了经验知识的修正过程。第三部分则是对不确定性知识表征问题的哲学思考,从逻辑学视角揭示了知识表征问题在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的转变,表明了非经典逻辑是一种语形分析与语义分析相结合、语境与计算相融合的研究方法,并且该方式还试图实现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的统一。而从知识论视角来看,知识因证据和语境而具有多元性,并指出知识是可错的。结束语从不确定性知识的表征、大数据分析的需求以及形式研究方法的变革概述了机器学习以及人工智能的研究将走向可计算化,进而指出计算主义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从物理架构、研究方式、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四个方面简要地分析了计算主义的发展;且在此基础上,简要的说明了常识推理、自然语言、生物动力模型以及机器学习的样本数据将是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整体而言,本文首先对机器可学习性问题的概念、特征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从四个角度进一步考察非经典逻辑如何表征多样的、模糊的、不确定的知识,并从哲学视角阐释了非经典逻辑在知识表征问题解决中的适应性与合理性。本文的目的在于:依托于非经典逻辑分析其对不同类型知识表征的合理性,表明非经典逻辑是机器可学习性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也是机器智能化研究的新颖路径,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哲学意义。
二、金岳霖教授论主词存在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岳霖教授论主词存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牟宗三逻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系统梳理和“翻译”牟宗三的逻辑思想 |
(二)补齐牟宗三学术思想研究的“短板” |
(三)为进一步探讨牟宗三逻辑思想的价值和意义做准备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一阶段:牟宗三理论文本的介绍和传播 |
第二阶段:对牟宗三学术思想的整体定位 |
第三阶段:研究视野的拓展与主题的分类细化 |
第四阶段:对牟宗三哲学思想的继承与扬弃 |
三、研究思路、框架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先验理则——牟宗三对逻辑本质的超越追问 |
第一节 逻辑、逻辑学与逻辑哲学的区分 |
第二节 逻辑与非逻辑:思之理与有之理 |
一、逻辑与形而上学:从本体界的存有论中解放逻辑 |
二、逻辑与科学:逻辑不是现象界实然者之理 |
三、逻辑与认识论:思维之理不等于思维对象之理 |
第三节 逻辑的体与用:纯逻辑与方法学 |
一、方法标准与法成标准——“思之理”两重内涵的澄清 |
二、认识心的自持与外用——逻辑体用之分的先验基础 |
三、逻辑之体的反显——纯逻辑与方法学的区别 |
第四节 逻辑的表达与本质:系统的多与理则的一 |
一、批判逻辑“学说化”:表达上的多不妨碍本质上的一 |
二、逻辑系统形式的解析:“摄多归一”的大系统演进 |
三、逻辑系统意指的解析:唯显推理自身而已 |
四、逻辑系统超越的解析:先验理则的自我展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纯理的展现历程——牟宗三对形式逻辑的澄清 |
第一节 传统逻辑:“方法”追求背后的纯理基础 |
一、传统逻辑中多种成分相混并存 |
二、主谓句法只承载逻辑的“方法标准”追求 |
三、质量推演系统展现作为纯理的“法成标准” |
第二节 符号逻辑:逻辑纯理特性的充分展现 |
一、逻辑代数对传统逻辑的形式化扩充 |
二、真值蕴涵系统对逻辑代数“反身的转化” |
三、严格蕴涵系统对逻辑意义的进一步澄清 |
第三节 归纳法:纯理起用展现的认知程序 |
一、设准:认识心假立范畴以指导归纳 |
二、归纳:设准要求被证实以成普遍陈述 |
三、演绎:按归纳所得通例进行推断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形而上学中的方法——牟宗三对辩证逻辑的反省 |
第一节 对唯物辩证法的评判 |
一、缘起:参与关于形式逻辑的论战 |
二、深入:探索唯物辩证法的本质 |
三、延展:反对将辩证法赋予具体事实 |
第二节 对认识论上辩证作用的澄清 |
一、认识论的辩证被溯源为“纯理自见之自用” |
二、辩证作用的第一次表现——经验知识的发展 |
三、辩证作用的第二次表现——理型结构的发现 |
第三节 对形而上学中辩证法的阐释 |
一、辩证法只能在超知性层面上表现 |
二、就“精神表现底发展过程”言辩证 |
三、就“形而上的绝对真实”言辩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逻辑心灵的发展与转进——牟宗三对中国名理之学的解读 |
第一节 先秦名家开启对名实问题的名理分析 |
一、名家因抽象化的名理之辩获得独立性 |
二、“合同异”:惠施对“名”的相对性的阐发 |
三、“离坚白”:公孙龙的逻辑、认识论、存有论洞见 |
第二节 《墨辩》对名家话题的发展与争鸣 |
一、宗教的抽象感与常识的具体感构成了墨学的精神气质 |
二、《墨辩》对公孙龙“定彼此、正名实”名实观的发展 |
三、《墨辩》在“积类”问题上对公孙龙《通变论》的完善 |
四、《墨辩》与公孙龙“离坚白”思想的对立 |
第三节 荀子《正名篇》展现先秦“逻辑心灵” |
一、荀学凸显了知性层面的“认识心”、“逻辑心” |
二、《正名篇》中名实的讨论触及逻辑学开端 |
第四节 魏晋名理中逻辑心灵的超越转进 |
一、审美与智悟——魏晋名理的人学与形上学内涵 |
二、外延真理与内容真理——先秦名家之学与魏晋名理的对列 |
三、狭义名理与广义名理——认识心的超越转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牟宗三从理性主义逻辑观出发重构逻辑学分类 |
二、逻辑哲学追问在牟宗三思想体系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三、牟宗三在中西会通视域下审视逻辑所代表的理智精神 |
四、牟宗三逻辑思想的局限与不足 |
五、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期刊论文类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数理逻辑发展史概述 |
2.1 前史时期(古典形式逻辑时期) |
2.1.1 古典形式逻辑发展史简述(至17 世纪末) |
2.1.2 数理逻辑诞生的科学基础与思想基础 |
2.2 第一阶段 |
2.2.1 数理逻辑指导思想的提出 |
2.2.2 布尔代数与关系逻辑的建立 |
2.3 第二阶段 |
2.3.1 集合论及其悖论 |
2.3.2 数学基础三大学派对数理逻辑的贡献 |
2.3.3 公理集合论的创建 |
2.3.4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及其意义 |
2.3.5 逻辑演算的建立与发展 |
2.4 第三阶段 |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数理逻辑的引进 |
3.1 罗素《数理逻辑》讲演及其影响 |
3.1.1 《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 |
3.1.2 《数理逻辑》讲演的内容及其影响 |
3.2 《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 |
3.2.1 《罗素算理哲学》成书背景与内容 |
3.2.2 《罗素算理哲学》引起的学术争论 |
3.3 张申府对数理逻辑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 |
3.3.1 张申府生平 |
3.3.2 数理逻辑学术活动与贡献 |
3.4 数理逻辑其他方面的引介 |
3.4.1 集合论与数学基础的引介 |
3.4.2 数理逻辑基础理论的引介 |
3.5 小结 |
第4章 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1920-1949) |
4.1 汪奠基《逻辑与数学逻辑论》与《现代逻辑》 |
4.1.1 《逻辑与数学逻辑论》 |
4.1.2 《现代逻辑》 |
4.2 金岳霖的数理逻辑贡献 |
4.2.1 金岳霖生平 |
4.2.2 《逻辑》及其影响 |
4.3 数理逻辑教育的初步开展 |
4.3.1 中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
4.3.2 高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
4.4 留学人员的数理逻辑学习与研究 |
4.4.1 留学人员基本情况 |
4.4.2 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 |
4.5 小结 |
第5章 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49-1966) |
5.1 数理逻辑的宣传与普及 |
5.1.1 对数理逻辑唯心主义的批判 |
5.1.2 数理逻辑科学价值的宣传 |
5.2 数理逻辑科学研究的全面开展 |
5.2.1 数理逻辑领域的学术交流 |
5.2.2 “12 年远景规划”中的数理逻辑 |
5.3 数理逻辑各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
5.3.1 理论研究成果 |
5.3.2 应用研究成果 |
5.4 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 |
5.4.1 高等院校专门人才的培养 |
5.4.2 科研机构专门人才的培养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民国时期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
6.1.1 第一代数理逻辑学家的卓越贡献 |
6.1.2 数理逻辑是引介的对象,而非研究的对象 |
6.1.3 数理逻辑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创新的局面 |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
6.2.1 数理逻辑从教学研究相结合到专门研究的阶段 |
6.2.2 国家政策助推数理逻辑的发展 |
6.2.3 中国数理逻辑学家的国际影响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试析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主要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罗素研究摹状词的背景 |
一、现代逻辑的发展 |
二、指称难题以及前期指称理论的缺陷 |
(一)指称难题 |
(二)前期指称理论的缺陷 |
三、罗素哲学研究的三个特点 |
(一)坚持逻辑原子主义的哲学观 |
(二)区分亲知的知识和描述的知识 |
(三)构建数理哲学体系 |
第二章 罗素摹状词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摹状词是一种特殊的指称词组 |
(一)区别名称和指称词组 |
(二)对一般指称词组所在命题的简单改写 |
(三)对摹状词所在命题的简单改写 |
二、摹状词是一种不完全符号 |
三、运用一阶逻辑改写包含摹状词的命题 |
(一)运用一阶逻辑改写包含摹状词命题的基本方法 |
(二)对包含摹状词的命题进行改写 |
四、构造与摹状词相关的定理 |
五、区分摹状词的“初现”和“再现” |
六、扩展摹状词的范围 |
第三章 罗素摹状词理论的价值和局限 |
一、罗素摹状词理论的价值 |
(一)有效解决了指称难题 |
(二)推动了现代逻辑的形成和发展 |
(三)完善了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哲学体系 |
二、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局限 |
(一)对摹状词及其相关性质的极端化界定 |
(二)对语境因素的考察不足 |
(三)对排中律适用范围的忽视 |
(四)命题改写技术的语言适用性存在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金岳霖归纳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为何说归纳法是“哲学的耻辱”? |
第一节 归纳法的历史溯源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为归纳法所做的种种辩护方案及其失败根源 |
一 穆勒的“自然齐一律” |
二 罗素的“归纳原则” |
三 莱欣巴赫的“渐近归纳法” |
四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
第三节 由归纳法是“哲学的耻辱”到本文的选题 |
一 研究综述 |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对休谟哲学的批评 |
第一节 对休谟“idea”的批评 |
一 “出发点太窄,工具太不够用” |
二 只有具体的意象,而无抽象的意念 |
第二节 对休谟秩序理论的批评 |
第三节 对休谟关于普遍与特殊理论的批评 |
第二章 归纳原则是先验的永真的原则 |
第一节 归纳原则的表述形式 |
一 采用罗素对归纳原则的表述 |
二 归纳原则的符号形式 |
第二节 证明归纳原则是先验的永真的原则 |
第三章 休谟问题是秩序问题 |
第一节 从“休谟问题”到“秩序问题” |
第二节 “事实”理论 |
一 所与 |
二 意念 |
三 关于“事实”理论的辩护 |
第三节 事实的秩序 |
一 意念的秩序 |
二 所与的秩序 |
三 关于“事实的秩序”的辩护 |
第四章 对金岳霖归纳思想的评价 |
第一节 前人对金岳霖归纳思想的评价 |
第二节 对金岳霖归纳思想的再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金岳霖《知识论》之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知识论》之真思想的理论来源和理论前提 |
1.1 《知识论》之真思想的理论来源 |
1.1.1 真之符合论的发展 |
1.1.2 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的区分 |
1.2 《知识论》之真思想的理论前提 |
1.2.1 “以常识立论” |
1.2.2 “非唯主的出发方式” |
第二章 《知识论》之真思想的主要内容 |
2.1 真的特点 |
2.2 真的定义 |
2.2.1 “真之承载者”:命题 |
2.2.2 “真之制造者”:事实 |
2.2.3 命题与事实的符合 |
2.3 真的标准 |
2.3.1 融洽 |
2.3.2 有效 |
2.3.3 一致 |
2.3.4 标准的超时空化 |
2.4 真的保证 |
2.4.1 “归纳原则永真” |
2.4.2 “归纳原则永真”的证明 |
第三章 《知识论》之真思想的评价 |
3.1 《知识论》之真思想的价值 |
3.1.1 对真之符合论的超越 |
3.1.2 对归纳问题的贡献 |
3.1.3 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
3.2 《知识论》之真思想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直言命题推理中的存在预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存在含义与存在预设的概念澄清 |
1.1 存在含义的概念澄清 |
1.2 存在预设的概念澄清 |
1.3 存在含义与存在预设概念的历史脉络 |
1.4 语义预设、语用预设与预设语用学概念的层面分辨 |
小结 |
第2章 传统词项逻辑中的存在预设问题 |
2.1 对当关系推理中的存在预设问题 |
2.1.1 矛盾关系推理 |
2.1.2 差等关系推理 |
2.1.3 反对关系推理 |
2.1.4 下反对关系推理 |
2.2 判断变形推理中的存在预设问题 |
2.2.1 限制换位推理 |
2.2.2 限制换质位推理 |
2.2.3 其他的判断变形推理 |
2.3 直言三段论推理的存在预设问题 |
2.3.1 小项存在预设 |
2.3.2 中项存在预设 |
2.3.3 大项存在预设 |
小结 |
第3章 存在预设问题的学术思想分析 |
3.1 斯特劳森的预设思想 |
3.2 金岳霖的预设思想 |
3.3 周礼全的预设思想 |
小结 |
第4章 逻辑教材中的存在预设问题分析 |
4.1 国际经典逻辑教材中的存在预设问题分析 |
4.1.1 《逻辑学导论》 |
4.1.2 《逻辑与哲学:现代逻辑导论》 |
4.1.3 《简明逻辑学导论》 |
4.2 国内经典逻辑教材中的存在预设问题分析 |
4.2.1 《形式逻辑》 |
4.2.2 《普通逻辑》 |
4.2.3 《逻辑新引》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概念的诗:金岳霖形上体系中的逻辑与审美之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给“形而上学”以生命 |
第一章 惑起:休谟问题与金岳霖的迷殢之思 |
第一节 休谟问题及其“火星”意义 |
一、因果论或归纳说 |
二、康德回应的得与失 |
第二节 金岳霖论休谟哲学的缺陷 |
一、意念搁浅与秩序悬置 |
二、“理与势底不调和” |
第二章 建基:金岳霖形上体系中的逻辑之维 |
第一节 式能学说 |
一、式——“逻辑底泉源” |
二、能——得之于宽义经验的“纯料” |
三、“居式由能莫不为道” |
四、式能学说超乎传统本体论建构法的破与立 |
第二节 共相理论 |
一、从柏拉图到罗素 |
二、从可能界到共相界 |
三、共相的关联与道之分合 |
四、共相理论的成败相依 |
第三节 理势有别 |
一、个体的变动 |
二、“理有固然,势无必至” |
三、理势新言的合理性与其回应休谟问题的积极意义 |
第三章 思致:金岳霖形上体系中的审美之维 |
第一节 无极——“道演”的理论始限 |
一、混沌实质 |
二、所谓“近乎能” |
第二节 自然与人 |
一、人在“道演”中 |
二、目的、心与知识 |
三、尽性得体与天人关系 |
四、“天人合一”的圣人人生观 |
第三节 太极——“道演”的理论终限 |
一、理势皆纯 |
二、所谓“近乎式” |
三、“无极而太极”的中国思想史情味 |
四、从太极“虽未达而仍可言”看理想的超越美 |
第四章 遇合:逻辑与审美互渗相生的概念的诗 |
结语关于金岳霖形上体系之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非经典逻辑视阈下的知识表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机器可学习性的概述 |
1.1 机器可学习性的概念分析 |
1.1.1 学习与可学习性的联系 |
1.1.2 机器学习与机器可学习性的联系 |
1.1.3 机器可学习性中的知识表征 |
1.2 不确定知识的表征 |
1.3 机器可学习性的特征 |
1.4 机器可学习性的研究模式 |
1.4.1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模式 |
1.4.2 基于非经典逻辑的研究模式 |
1.5 小结 |
第二章 机器可学习性中的情境知识分析 |
2.1 知识情境化表征的语义学基础 |
2.1.1 可能世界语义学 |
2.1.2 情境语义学 |
2.1.3 可能世界语义学和情境语义学的关系 |
2.2 知识情境化表征的形式分析 |
2.2.1 情境计算 |
2.2.2 模态逻辑 |
2.3 知识情境化表征的时空特征分析 |
2.3.1 时间特征表征 |
2.3.2 空间特征表征 |
2.4 知识情境化表征的意义 |
2.5 小结 |
第三章 机器可学习性中的模糊知识分析 |
3.1 模糊性知识的语境依赖性 |
3.1.1 连锁推理中的谓词模糊问题 |
3.1.2 主词或句子的语义模糊问题 |
3.1.3 模糊知识的语境相干性 |
3.2 连锁推理中谓词一阶模糊的语境分析 |
3.2.1 边界情形与谓词模糊 |
3.2.2 容忍度 |
3.2.3 模糊谓词的可行语境 |
3.2.4 语境依赖函数的稳定性 |
3.3 谓词高阶模糊的语境分析 |
3.3.1 高阶模糊 |
3.3.2 确定算子的引入 |
3.3.3 边界间隙表征 |
3.3.4 谓词高阶模糊的分析 |
3.4 主词或句子的语义模糊消除 |
3.4.1 主词或句子模糊的语境逻辑解释 |
3.4.2 多语境的桥规则转换 |
3.5 小结 |
第四章 机器可学习性中的矛盾分析 |
4.1 矛盾表征的思想溯源 |
4.1.1 矛盾表征系统建立的动因 |
4.1.2 矛盾表征系统的历史考察 |
4.2 矛盾与不一致性概念分析 |
4.2.1 矛盾概念的解释 |
4.2.2 矛盾与次协调思想 |
4.2.3 次协调思想与不一致性 |
4.3 矛盾表征的标注逻辑分析 |
4.3.1 四值逻辑 |
4.3.2 注释格结构 |
4.3.3 赋值函数 |
4.3.4 否定连词分析 |
4.4 矛盾表征的二值注释分析 |
4.4.1 注释与证据的关系 |
4.4.2 二值注释格结构 |
4.4.3 确定度与矛盾度 |
4.4.4 确定性间隔和真正的确定度 |
4.4.5 真正的证据度和标准化矛盾度 |
4.5 矛盾表征的意义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机器可学习性中的不完备的经验知识分析 |
5.1 基于归纳逻辑对经验知识表征的辩护 |
5.1.1 经验知识归纳推理的否定 |
5.1.2 经验知识可归纳表征的辩护 |
5.1.3 基于概率的归纳逻辑 |
5.2 不完备经验知识的概率分析 |
5.2.1 概率意义的阐释 |
5.2.2 概率与证据的关系 |
5.2.3 条件概率分析 |
5.2.4 不完备经验的概率分析 |
5.3 经验知识库的修正 |
5.3.1 经验知识的添加 |
5.3.2 经验知识的替代 |
5.3.3 经验知识的删除 |
5.4 经验知识表征的意义 |
5.5 小结 |
第六章 机器可学习性研究的哲学意义 |
6.1 知识的非经典逻辑表征价值 |
6.1.1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整体性研究 |
6.1.2 语境分析与计算表征的融合 |
6.1.3 语形分析与语义分析的结合 |
6.1.4 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的统一 |
6.2 基于非经典逻辑表征的知识的真理观 |
6.2.1 逻辑真的重新认识 |
6.2.2 知识的多元化 |
6.2.3 非确定性论证的合理性 |
6.2.4 知识的“可谬论” |
6.3 人类理性的计算化发展 |
6.4 小结 |
结束语:走向计算主义的机器学习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金岳霖教授论主词存在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牟宗三逻辑思想研究[D]. 姜丰.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论矛盾律的哲学基础 ——亚里士多德、金岳霖、胡塞尔矛盾律思想研究[D]. 郝建宇. 南京大学, 2020
- [3]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D]. 苏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试析罗素的摹状词理论[D]. 李心淼. 河南大学, 2020(02)
- [5]金岳霖归纳思想研究[D]. 余贵奇. 郑州大学, 2020(02)
- [6]金岳霖《知识论》之真思想研究[D]. 杨帆. 河北大学, 2020(08)
- [7]直言命题推理中的存在预设问题研究[D]. 水源. 南京大学, 2019(07)
- [8]概念的诗:金岳霖形上体系中的逻辑与审美之维[D]. 孙冰冰.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9]客观事实抑或认知建构:罗素和金岳霖论事实[J]. 陈波. 学术月刊, 2018(10)
- [10]非经典逻辑视阈下的知识表征分析[D]. 崔帅. 山西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