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强强联合”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推进“强强联合”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一、促进“强强”联合 争取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论文文献综述)

董艳,石学彬,陈荣,陶书田[1](2021)在《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分析及对科技计划管理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国家科技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改革后形成的5类计划之一的重点研发计划,基于2016—2019年9月完成的3批立项项目有关信息,从不同领域立项数和立项资助金额、牵头承担单位、立项区域分布等层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国家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的力度和强度,除了基础配套领域,其他领域每年都有新的类型资助项目增加,社会环境领域项目数和经费数每年都排第一,高新技术领域次之,基础研究领域的重点专项投入最少,农业科技领域重点专项的投入不多且年均下降幅度最大,基础研究、农业科技领域的立项数和经费数明显低于前两个领域;与科研院所、企业相比,高校牵头承担项目数最多,项目平均经费却最低,这与高校牵头基础研究领域项目最多有一定关系,科研院所项目的总经费和平均经费最高,企业的某单项经费最高;资助项目多数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北京的项目数约是排第二的上海的四倍。基于研究结果,对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提出充分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效应、促进区域间互补协调发展、深挖牵头承担单位潜能等建议,同时对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提高研发起点和评审层次、引领科技发展方向、增设平台咨询服务功能以及以成果转化倒逼高质量实施等对策建议。

梁壮[2](2021)在《中国基础研究政策变迁趋势探讨 ——基于共词和聚类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我国与他国间科技联系也在加深,同时,国家间在科技领域中你追我赶的竞争也渐趋白热化。这个过程中,我国对于基础研究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在逐渐加深。基础研究政策是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指引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推动基础研究实现更大突破,充分发挥其源动力的作用,应在政策层面对基础研究发展保驾护航。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基础研究政策关注点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在研究中运用共词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和工具,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下辖各部委在1978—2019年期间发布的400份基础研究政策的历史发展轨迹、政策发文主体、以及政策工具进行了系统分析。我国基础研究政策数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政策理解加深总体呈上升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基础研究政策的政策聚焦点也随时代而变化。根据文件数量和关键事件的发生,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即1978年—1984年(恢复调整阶段)、1985—1994年(体系初建阶段)、1995年—2005年(改革发展阶段)、2006年—2011年(深化改革阶段)和2012年—2019年(战略发展阶段)。在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时期,通过系统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基础研究的发展道路,深入分析我国基础研究政策发展所处阶段、领域布局、施政重心等情况,了解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的政策聚焦点,及其演化趋势,建立高效合理的基础研究政策体系。在我国推进建设并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节点,对基础研究政策进行系统分析,为自主创新提供稳固的政策支持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发现,基础研究政策在各个阶段有着鲜明的政策聚焦点,在整体上存在着明显的演化趋势。政策制定者关于基础研究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对基础研究目标的制定与引导也越来越明确;但同时存在基于实用主义导向的基础研究政策渊源。最后本文,针对我国基础研究政策发展规律和经验,从增加经费投入、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基础研究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在基础研究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几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建议基础研究政策的完善必须基于对基础研究本质的正确把握,必须转变政策制定中的实用主义倾向,转变基础研究管理部门的职能,突出科学共同体在基础研究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推动中国基础研究良性发展的目标。

董金阳,刘铁忠,董平,鲁云蒙[3](2021)在《我国基础研究管理及科研合作模式的多层次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根据我国现行旨在发展基础研究的科技计划,提出自由探索型和需求攻关型两种基础研究管理模式。基于CNKI数据库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发文数据构建科研合作网络,从宏观网络整体、中观网络成分和微观基元模体3个尺度,总结我国基础研究的4种科研合作模式,并对比分析两种管理模式的优缺点。结果表明,需求攻关型管理模式具有更多平衡型和流线型科研合作模式,自由探索型具有更多单点型、流线型和核心型科研合作模式,两种管理模式均需要大幅提升科研合作广度与深度;需求攻关型可以补短板但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不足,自由探索型可以应对不确定性但无法快速修补短板,两者分别作为长短期方案结合使用才能解决我国基础研究的"卡脖子"问题。

周红芳[4](2021)在《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文中认为封闭导致落后,开放带来发展。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开放性和国际科技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创新战略的重要特征。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冲击,大国竞合博弈愈演愈烈,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逆全球化从经贸领域蔓延至科技领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从科研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体制和产业政策等方面打压中国科技发展,微观层面的开放式创新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开放式创新制约,全球科技在开放与保护的较量中艰难前行。但是从长远来看,全球化仍将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势。跨国公司的逐利行为和数字产业的技术革新都会推动全球化向前发展。科学从本质上讲是无国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人类共同的智慧。随着全球化研发和生产的发展以及跨国学术研究网络的出现,科学的发展愈发是一个全球合作的过程。从我国国内创新情况看,开放水平不高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彰显了高层次创新和高水平开放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但是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框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思想,广泛吸收耗散结构理论、熊彼特创新理论、制度经济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等理论知识,遵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纵贯式结构,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进行研究,并对我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对策建议。在全文中,坚持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在具体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文试图回答三个问题:①为什么要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②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什么,有哪些创新活动?它的基本特征、体系目标、运行环境是怎样?作为最鲜明的特征,开放度该如何衡量?③如何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论文在梳理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构成要素、主要特点、建立原则、运行机制和运行环境等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随后论文根据马克思对创新形式的划分,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建立了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实践分析框架:生产力层面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生产关系层面的制度创新。在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中,三大创新活动表现为:以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为核心的科学创新、以企业研发国际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以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在体系中,科学创新是基石,技术创新是关键,制度创新是保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整体。根据以上分析框架,论文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对中国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和创新活动进行定性分析,对创新开放度进行定量研究,分析了新冠疫情下逆全球化形势对中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最后根据美国、日本、德国和以色列等主要国家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经验和启示,提出对策建议。论文的研究发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开放是经济增长的外在环境。开放式创新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相对于企业层面的开放式创新,国家层面的开放式创新研究并不充分,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既有理论上的重要性,也有历史和现实的必要性。第二,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创新资源全球化配置建立起来的全面而开放的创新体系,这个体系由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科技和经济各部门、公共与私有机构之间相互作用,对内要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对外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体系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系统性和安全性等特征,有内向型开放和外向型开放两种模式。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第三,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可以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维度进行。科学创新的主体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活动国际化、科研成果国际化实现,国家应注重对巴斯德象限的科学研究,加大对国际大科学工程的建设。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通过跨国公司建立海外研发中心、跨国并购和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研发国际化,根据马克思全球化理论,要注意区分研发国际化的双重影响,趋利避害。制度创新的主体是政府,政府的制度创新主要通过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要在全球实现创新资源的配置,还会受到国际规则的影响。中国应该增强国内外规则的协调性,主动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订,提升国际治理的能力。第四,从知识开放、技术开放、资本开放、人才开放和制度开放五个要素分析,中国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水平十分有限,创新要素跨国流动水平不高,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借鉴美国、日本等创新强国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中国应从科学创新开放、技术创新开放、制度创新开放以及三大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升创新开放度,利用全球资源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第五,从新中国时期的巴统协议,冷战时期的瓦森纳协定,到中美贸易战,再到疫情期间中美科技领域部分脱钩,美国打压中国科技发展从未停止。新形势下中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应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下,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不同国别不同领域科技合作,探索更加柔性,更加灵活的合作模式,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主动引领全球治理良性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谭秀娟[5](2020)在《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国家和地区之间竞争的主要驱动力。地方政府通过制定科技创新补贴政策促进本地科技创新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补贴政策对于科技创新活跃度和产业经济具有重大影响,反映了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源流向扶植产业的方向和聚集的程度。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珠三角九市的科技创新补贴政策对相关主体的科技创新活跃度和产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扩散效应,从而更有利于形成区域协同创新格局,以及共同打造引领全国、辐射周边的创新发展战略高地。本文主要以珠三角九市2014-2018年期间有效执行的230份科技创新补贴政策为样本数。一方面通过文本量化的方法,从政策的有效执行时间、颁布主体、补贴对象和补贴方式等四个维度对政策文本进行频数统计和量化分析。由于不同的分类维度中存在交叉和重叠,因此形成一个多维度、多序列、多层次的相互关联的网络关系。通过这个网络关系反映出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的颁布情况、补贴政策的作用点、不同城市对科技创新补贴的范围及组合的偏好,以及科技创新补贴方式的合理性等内容。另一方面,以政策文本数量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科技创新补贴政策对产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活跃度的影响。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刘宇豪[6](2020)在《东莞重大科技专项评选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东莞市重大科技专项自2009年设立以来,年均支持预算约6000万元,年均带动社会资本投入项目研发1.41亿元,带动项目单位完成项目产业化收益约8900万元,对产业共性技术攻关突破、人才聚集、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推动作用,但从单位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科技成果产出、产业化收入情况看,远低于同地区风投和股权投资产生的效益比,约30%的项目存在进展不顺需延期或无法进行终止的情况,并始终面临与产业界实际技术需求贴合不紧密、项目的技术引导性较低,对解决产业界真实技术需求较为乏力等问题。其原因为产业界参与项目评选渠道有限、科技主管部门对技术需求真实性筛选能力有限、科技主管部门与产业界互通信息存在严重时延和可靠性保障。本文通过剖析东莞科技主管部门组织项目评选各个流程的存在问题,特别是如何与产业界互动、剖析产业界如何通过项目评选各个环节表达诉求,找出项目支持与产业界真实诉求“断裂”点,尝试提出一套产业界充分参与项目评选的政策方案。从再造项目评选流程、提升科技主管部门项目筛选能力、保障产业界参与项目评选渠道、优化项目支持模式四个方面促进重大科技专项评选与产业界技术需求精准对接。

姚科敏[7](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提出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陈欣[8](2018)在《创新驱动视域下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定不移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于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科技创新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加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深入剖析创新驱动视域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福州市作为福建省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科教资源丰富,同时面临“一带一路”、自贸区等国家战略先机,具有优渥的产业发展条件;然而,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成果产出及转化效率较低,未能形成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产业持续创新能力亟待提升。本文依据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创新驱动视域下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期实现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高端化及协同发展。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通过综合分析创新驱动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研究,对现存理论进行归纳评述,发现其中不足,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特色之处。第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践角度出发,提出创新1.0至3.0、持续创新链及创新共生体驱动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高端化及协同发展的三大机理,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第三,在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环境与优劣势、机遇与挑战等方面对福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为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入研究提供现实依据。第四,通过构建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运用多级优度综合评价方法对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从横向与纵向上分析优势与不足。第五,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和分析国内外城市实施高新技术产业战略的特点,结合福州市产业现实情况,为构建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战略提供思路。最后,基于驱动机理与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的评价,构建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驱动战略,并针对性提出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策。

朱小龙[9](2018)在《福建创新型企业的主要创新要素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型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依靠技术创新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企业。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及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机遇和新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题地位,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创新型企业是福建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为顺应经济发展步伐,福建省努力增强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本省综合竞争力。而主要创新要素是影响企业创新的关键,因此研究福建创新型企业主要创新要素现状和需求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结合国内外创新型企业在主要创新要素的研究现状,分别以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作为文章的理论支撑及结合专家学者在主要创新要素方面的研究成果,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福建创新型企业主要创新要素的子维度,最终确定人才、资金、技术主要创新要素的子维度。在主要创新要素子维度的确定基础之上,运用熵值法分别对福建大型和中小型创新型企业主要创新要素现状进行测度,发现在大型和中小型创新型企业中,依次对创新绩效影响由大到小为人才、资金、技术;其中,在大型和中小型创新型企业中人才和资金要素中影响最大的分别是研发人员比重、R&D研发投入比重,在大型创新型企业中,对技术要素影响最大的是企业技术研发机构数,而在中小型创新型企业中,对技术要素影响最大的是企业员工劳动生产率。结合熵值法结论,运用多元回归分别研究福建大型和中小型创新型企业主要创新要素的需求,结果与熵值法结论一致,同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同人才、资金、技术要素投入对在中小型创新型企业中比在大型创新型企业中影响更大。根据熵值法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结合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创新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有益经验,针对福建创新型企业在主要创新要素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和需求,在人才方面提出改进创新人才选聘制度、完善创新激励制度等,在技术要素方面提出加强企业员工培训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强化产学研合作,在资金方面提出企业应积极申请科技计划项目和创新融资机制等。

卢立珏[10](2018)在《地方高校科研转型的路径与策略 ——基于“三螺旋理论”框架的分析》文中认为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校的科学研究发展迅猛,科学研究从过去的少数大学(主要是研究型大学),扩大至整个高等教育领域的其它院校。地方大学是我国高校的重要部分,其参与科学与技术研究的活动和任务(主要表现形式是承担科研项目和参加学术交流等)也越来越多,学术成果的类别(论文、专利、技术等)与数量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政府与社会对高校在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有更多期待,地方高校必须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去。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迈进,质量建设与质量提升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题,高校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创新驱动和内涵式发展均要求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从数量发展转向质量提高。因此,转型是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转型?从现代大学科研发展历史来看,它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大学自身、政府、产业,即大学科研的发展除了自身努力外,还需要协调处理好与政府、产业的关系,政府的政策和行动影响大学科研的兴衰,与产业的关系影响着大学科研的规模和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正是从政府、大学、产业三者的关系出发,引入“三螺旋”理论,根据该理论关于区域空间建设的互动关系,紧紧围绕“促进地方高校科研转型的路径与策略”这一论题,通过文献梳理、案例与数据分析、政策研究、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对我国创新环境、科技和人才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地方大学科研组织和制度的问题等进行了整体性研究,形成了一些基本认识和结论。研究表明,走向“三螺旋”是地方大学科研转型的战略选择。需要通过知识空间、趋同空间、创新空间的构建实现地方大学科研组织的创新。其中,知识空间临界质量的打造是首位的,这是大学提升教学、科研、服务质量的内在力量和基础,构建有特色的研究中心是打造地方大学知识空间临界质量点的有效途径;趋同空间则有利于形成共识,走向开放创新、合作创新。创建地方高校的区域趋同空间有两条合作之路可走,一条是与地方产业技术合作,另一条是基于区域创新的国际科技合作。两条途径相辅相成,形成地方高校科研转型发展的“两翼”;而创新空间则是大学科研最终实现转型的孵化器和加油站。当前地方高校创新空间的创建,切实需要一些辅助机构的支持和组织上的创新,如技术转移办公室、风险资本、科技园等。为了促进“三螺旋”空间的建设与有效运转,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特别是相应的制度和政策的支持,建立促进地方高校科研转型的保障体系。一是要进一步深化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间接经费补偿这一杠杆机制;二是建立以促进成果转化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及激励机制;三是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促进地方高校科研转型和研究生教育联动发展;四是拓宽科技与人才的创新空间,为地方高校科研转型与新型师资建设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二、促进“强强”联合 争取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促进“强强”联合 争取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基础研究政策变迁趋势探讨 ——基于共词和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基础研究政策相关研究
        1.2.2 政策变迁研究
        1.2.3 中国基础研究政策变迁的相关研究
        1.2.4 政策文献计量的相关研究
        1.2.5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基础研究政策的理论分析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基础研究
        2.1.2 基础研究政策
        2.1.3 政策变迁
    2.2 理论基础
        2.2.1 文献计量理论
        2.2.2 政策分析理论
        2.2.3 政策科学理论
第3章 基础研究政策库和主题词表的构建
    3.1 基础研究政策库的构建和分析
        3.1.1 政策文献的来源
        3.1.2 政策发布数量分析
        3.1.3 政策文种变化趋势
        3.1.4 政府部门名称变化统计
        3.1.5 政策颁布机构分析
    3.2 主题词表的构建与分析
        3.2.1 高频主题词提取
        3.2.2 构造共现矩阵和相异矩阵
        3.2.3 社会网络分析
        3.2.4 聚类分析
第4章 基础研究政策变迁量化分析
    4.1 基础研究政策主题变迁的动态分析
        4.1.1 恢复调整阶段: 1978—1984年
        4.1.2 体系初建阶段: 1985—1994年
        4.1.3 改革发展阶段: 1995—2005年
        4.1.4 深化改革阶段: 2006—2011年
        4.1.5 战略发展阶段: 2012—2019年
    4.2 我国基础研究政策演化趋势
        4.2.1 政策制定者对于基础研究认识更加深入
        4.2.2 中国基础研究政策依然存在着基于实用主义导向
        4.2.3 中央联动地方,高校企业并进的多层次演进
        4.2.4 引进来迈向走出去的国际科研合作
        4.2.5 人才政策的发展完善
第5章 基础研究政策的发展建议
    5.1 需要制订充分激发基础研究工作者内生动力的政策
    5.2 加强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
    5.3 讨论管理的边界和本质,规范管理秩序
    5.4 根据科技活动特性制定相应的评估机制
    5.5 重视高校在基础研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6 多维度政策加大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力度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我国基础研究管理及科研合作模式的多层次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基础、研究思路与数据来源
    1.1 概念界定
        1.1.1 基础研究管理模式
        1.1.2 基础研究科研合作网络
    1.2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1.3 数据来源
2 分析与讨论
    2.1 宏观网络整体分析
        2.1.1 度分布分析
        2.1.2 最短路径分析
        2.1.3 集聚系数分析
        2.1.4 重要节点分析
    2.2 中观网络成分分析
    2.3 微观基元模体分析
    2.4 科研合作模式
        (1)单点型:
        (2)流线型:
        (3)平衡型:
        (4)核心型:
3 结论与启示
    3.1 研究结论
    3.2 理论贡献
    3.3 管理启示

(4)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我国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价
    1.3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分析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
        1.4.2 具体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存在的不足
2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2.1 思想渊源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思想
        2.1.2 西方经济学中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思想
        2.1.3 简要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2.2 开放式创新理论
3 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客观依据
    3.1 理论依据
    3.2 历史依据
    3.3 现实依据
4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
    4.1 基本概念
        4.1.1 国家创新体系
        4.1.2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4.1.3 相关概念辨析
    4.2 构成要素
        4.2.1 行为主体因素
        4.2.2 投入和产出因素
        4.2.3 环境因素
    4.3 主要特点
        4.3.1 开放性
        4.3.2 系统性
        4.3.3 流动性
        4.3.4 安全性
    4.4 建立原则
        4.4.1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原则
        4.4.2 坚持两种创新资源和两个市场相结合原则
        4.4.3 坚持体现本国国情与符合国际规范相结合原则
        4.4.4 坚持开放合作与为我所用相结合原则
    4.5 目标体系
        4.5.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4.5.2 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4.5.3 提升本国在全球创新网络竞争力
    4.6 创新活动
        4.6.1 科学创新
        4.6.2 技术创新
        4.6.3 制度创新
        4.6.4 三大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
    4.7 体系运行
        4.7.1 运行模式
        4.7.2 运行机制
        4.7.3 运行环境
        4.7.4 演化路径
    4.8 开放水平的测度
        4.8.1 创新开放度的影响因子
        4.8.2 创新开放度衡量指标体系
5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一: 科学创新
    5.1 创新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
        5.1.1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主体
        5.1.2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人员的聚集地
        5.1.3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产出地
    5.2 创新形式:科学研究国际化
        5.2.1 人才培养国际化
        5.2.2 科研活动国际化
        5.2.3 科研成果国际化
    5.3 基于巴斯德象限的科学研究国际化
        5.3.1 国际大科学研究
        5.3.2 “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
6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二: 技术创新
    6.1 创新主体:企业
        6.1.1 企业是研发投入的主体
        6.1.2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6.1.3 企业是技术发明的主体
    6.2 创新形式:研发国际化
        6.2.1 建立海外研发中心
        6.2.2 实施跨国并购
        6.2.3 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6.3 研发国际化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双重影响
        6.3.1 有利影响
        6.3.2 不利影响
7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三: 制度创新
    7.1 创新主体:政府
        7.1.1 政府是国家科技计划的制定者
        7.1.2 政府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导者
        7.1.3 政府是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者
    7.2 创新形式: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7.2.1 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
        7.2.2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7.2.3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7.3 国际规则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
        7.3.1 影响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国际规则
        7.3.2 相关国际规则变化趋势
        7.3.3 对中国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启示
8 中国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8.1 发展历程
        8.1.1 探索阶段(1949年—1977年)
        8.1.2 起步阶段(1978年—1991年)
        8.1.3 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2011年)
        8.1.4.深度融合阶段(2012年至今)
    8.2 创新活动
        8.2.1 以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为核心的科学创新
        8.2.2 以企业研发国际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
        8.2.3 以政府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
    8.3 开放水平测度
        8.3.1 国际比较
        8.3.2 总体评价
    8.4 逆全球化与中国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8.4.1 逆全球化下的挑战
        8.4.2 开放合作是大势
        8.4.3 中国优势
        8.4.4 应对策略
9 国际经验和重要启示
    9.1 国际经验
        9.1.1 美国经验
        9.1.2 日本经验
        9.1.3 德国经验
        9.1.4 以色列经验
    9.2 重要启示
        9.2.1 正确认识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关系
        9.2.2 正确认识自主创新和封闭式创新的关系
        9.2.3 正确认识“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关系
        9.2.4 正确认识局部开放和全面开放的关系
        9.2.5 正确认识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9.2.6 正确认识制造业开放和服务业开放的关系
        9.2.7 正确认识向发达国家开放和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的关系
        9.2.8 正确认识完善国内创新环境与进—步扩大创新开放的关系
10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 科创补贴政策促进珠三角九市科创及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2.1 科创补贴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理论依据
    2.2 科技创新补贴政策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2.3 科技创新补贴和政府投资基金之间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3 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3.1 样本的选择
    3.2 分析维度的确定
    3.3 定义分析单元与编码
    3.4 信度与效度评估
    3.5 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频数统计和量化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研究与开发投入比例结构失衡
    4.2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4.3 项目补助方式有待改进
    4.4 区域创新系统开放度有待提升
    4.5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强化
    4.6 本章小结
5 科创补贴政策对珠三角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效应的实证分析
    5.1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5.2 模型选择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实证分析
    5.5 主要结论
6 对策建议
    6.1 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支持力度
    6.2 加强创新平台的有效建设
    6.3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机制
    6.4 提高创新系统的开放性
    6.5 提升科技创新补贴资金效能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词

(6)东莞重大科技专项评选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界定
2 东莞市重大科技专项评选现状
    2.1 东莞市重大科技专项评选背景
    2.2 东莞市重大科技专项评选现状分析
3 重大科技专项评选的主要存在问题
    3.1 评选规划阶段,顶层设计无法跟上产业技术需求多变的节奏
    3.2 项目建议征集筛选入库、制定技术目录阶段,尚未建立产业界信服的“技术风向标”
    3.3 项目指南制定阶段,产业界意见吸收不够充分
    3.4 项目受理与形式审查阶段,缺乏组织灵活性
    3.5 专家评审与结果公示阶段,专业性不强,纠偏机制作用低下
    3.6 项目立项与启动支持阶段,对项目启动资源集聚的引导力较弱
    3.7 因评选过程质量低下,导致项目研发过程存在一定风险
4 重大科技专项评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未做到充分政府回应,评选过程中纠偏校准机制不健全
    4.2 政府与产业界对各评选环节的信息交互不对称,存在一定博弈
    4.3 评选环节未能准确定位项目技术就绪度
5 优化重大科技专项评选机制的建议与对策
    5.1 优化评选工作顶层设计,构建多方协同共享的项目评选模式
    5.2 提升主管部门对项目入库、目录梳理的技术真实性筛选能力
    5.3 对申报指南进行“再论证”,减少重复资助提升支持精准度
    5.4 处理好广泛发动申报和严格形式审查的“宽与严”的关系
    5.5 聚焦专业性、连贯性和项目纠偏能力,全面优化专家评审
    5.6 立项后强化项目的服务,引导各方资源注入项目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东莞市重大科技专项评选问题访谈人员名单
    附录 B 东莞市重大科技专项评选问题访谈提纲与访谈记录
致谢

(7)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2.1.1 科技的含义
        2.1.2 科技观的含义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3.2.1 创新性
        3.2.2 人民性
        3.2.3 时代性
        3.2.4 前瞻性
        3.2.5 开放性
        3.2.6 保障性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4.1 科技创新观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4.3 科技战略观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4.4 科技人才观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4.5 科技伦理观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创新驱动视域下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特色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探析
    2.1 基于创新1.0至3.0驱动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机理研究
        2.1.1 驱动力形成机理
        2.1.2 跨越式发展机理
        2.1.3 路径探析
    2.2 基于持续创新链驱动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的机理研究
        2.2.1 持续创新链的构成
        2.2.2 高端化发展机理
        2.2.3 路径探析
    2.3 基于创新共生体驱动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机理研究
        2.3.1 驱动力形成机理
        2.3.2 协同发展机理
        2.3.3 路径探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及创新环境分析
    3.1 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3.1.1 创新投入与产出现状
        3.1.2 创新平台建设现状
        3.1.3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3.2 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PEST分析
        3.2.1 政治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社会环境
        3.2.4 技术环境
    3.3 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SWOT分析
        3.3.1 优势要素
        3.3.2 劣势要素
        3.3.3 关键机遇
        3.3.4 主要挑战
    3.4 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SWOT-PEST矩阵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
    4.1 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4.2.1 可拓多级优度评价方法的基本介绍
        4.2.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3 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及分析
        4.3.1 纵向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纵向评价及分析
        4.3.3 横向指标权重的确定
        4.3.4 横向评价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战略及启示
    5.1 国内典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战略及启示
        5.1.1 发展概况
        5.1.2 创新战略
        5.1.3 创新战略的启示
    5.2 国外典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战略及启示
        5.2.1 发展概况
        5.2.2 创新战略
        5.2.3 创新战略的启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创新驱动视域下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及对策研究
    6.1 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驱动战略
        6.1.1 创新驱动战略构建思路
        6.1.2 战略目标
        6.1.3 战略实践内容
        6.1.4 战略参与主体
        6.1.5 产业战略联盟与重大创新专项
        6.1.6 战略区域合作
    6.2 创新驱动视域下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6.2.1 顺应创新范式转变,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
        6.2.2 深化区域对接机制,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
        6.2.3 构筑区域共生网络,促使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
        6.2.4 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强化产业创新支撑
        6.2.5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打造福州特色产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福建创新型企业的主要创新要素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2.1 企业的资源基础理论
        2.1.1 企业的资源基础理论主要内容
        2.1.2 对福建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启示
    2.2 竞争优势理论
        2.2.1 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2.2.2 对福建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启示
    2.3 技术创新理论
        2.3.1 技术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2.3.2 对福建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启示
第三章 国内外创新型企业的主要创新要素发展态势研究
    3.1 典型国家创新型企业的主要创新要素发展态势
        3.1.1 美国
        3.1.2 英国
        3.1.3 德国
    3.2 我国及若干省(市)创新型企业主要创新要素发展态势
        3.2.1 国家层面
        3.2.2 北京
        3.2.3 安徽
    3.3 对福建的启示
第四章 福建创新型企业主要创新要素的现状及评估研究
    4.1 福建创新型企业主要创新要素的发展概况
    4.2 福建创新型企业创新要素的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4.2.1 主要创新要素子维度的理论推理
        4.2.2 主要创新要素子维度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4.2.3 主要创新要素子维度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4.2.4 主要创新要素子维度的确定
    4.3 基于熵值法的福建创新型企业主要创新要素测度
        4.3.1 研究方法的选择
        4.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4.3.3 基于熵值法的主要创新要素测度分析
    4.4 福建创新型企业主要创新要素的测度结果分析
        4.4.1 人才方面
        4.4.2 技术方面
        4.4.3 资金方面
第五章 福建创新型企业主要创新要素的需求研究
    5.1 福建创新型企业主要创新要素的需求调查设计
        5.1.1 需求调查表的设计
        5.1.2 数据收集与数据预处理
    5.2 创新要素需求的多元回归分析
        5.2.1 因子检验与提取
        5.2.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5.2.3 需求测度结果
    5.3 需求结果分析
第六章 完善福建创新型企业创新要素的对策建议
    6.1 人才方面
        6.1.1 改进创新人才选聘制度
        6.1.2 建立与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6.1.3 积极培育企业员工创新思维
    6.2 技术方面
        6.2.1 加强培训与提高劳动生产率
        6.2.2 积极与外界沟通
        6.2.3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6.3 资金方面
        6.3.1 积极申请、承担科技计划项目
        6.3.2 创新融资机制
        6.3.3 积极引进资本市场资金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36家企业线上访谈名单
附录二: 调查问卷
附录三: 185份有效问卷企业名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10)地方高校科研转型的路径与策略 ——基于“三螺旋理论”框架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3 核心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理论基础与时代背景
    2.1 区域三螺旋空间理论
    2.2 产业技术变革的时代呼唤:产学研深度融合
    2.3 创新驱动:国家层面的框架与地方政府的行动
3.温州医科大学之反应:一所区域行业大学的特色研究及其行动战略
    3.1 知识空间:特色发展,造峰填谷
    3.2 趋同空间(一):国际教育与研究的快速发展
    3.3 趋同空间(二):医院和医学院的结合——医学研究独特的双螺旋
4.温州大学之道路: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科研发展及其转型探寻
    4.1 知识空间:学术数量繁荣与临界质量累积
    4.2 趋同空间:国际交流的增加
    4.3 应用型大学的科研使命及其创新机制探寻
5.走向三螺旋:地方高校科研转型的路径突破与组织创新
    5.1 打造地方大学知识空间的临界质量:有特色的研究中心
    5.2 创建地方高校的区域趋同空间:地方产业研究院与区域要素合作共同体
    5.3 探索地方大学的创新空间:必要的辅助性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6.迈进新时代:构建促进地方高校科研转型的制度保障体系
    6.1 间接成本补偿:大学科研经费管理与改革的杠杆
    6.2 促进成果转化:建立地方高校科研评价及激励机制的新生态
    6.3 大力发展专业学位:促进地方高校科研转型与研究生教育联动发展
    6.4 拓宽科技与人才的创新空间:注入地方高校科研转型新动能
7.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的基本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促进“强强”联合 争取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论文参考文献)

  • [1]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分析及对科技计划管理的启示[J]. 董艳,石学彬,陈荣,陶书田. 科技管理研究, 2021(22)
  • [2]中国基础研究政策变迁趋势探讨 ——基于共词和聚类分析[D]. 梁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我国基础研究管理及科研合作模式的多层次对比研究[J]. 董金阳,刘铁忠,董平,鲁云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08)
  • [4]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D]. 周红芳. 四川大学, 2021
  • [5]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量化研究[D]. 谭秀娟. 暨南大学, 2020(05)
  • [6]东莞重大科技专项评选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宇豪. 暨南大学, 2020(07)
  • [7]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8]创新驱动视域下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 陈欣. 福州大学, 2018(03)
  • [9]福建创新型企业的主要创新要素评估研究[D]. 朱小龙. 福州大学, 2018(03)
  • [10]地方高校科研转型的路径与策略 ——基于“三螺旋理论”框架的分析[D]. 卢立珏.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推进“强强联合”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