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上海国际档案信息化暨现代化办公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举行“母亲河——黄浦江的昨天、今天、明天”图片展同时展出(论文文献综述)
汪靖婷[1](2020)在《休闲学视角下的综合档馆文化功能拓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吴晓妍[2](2019)在《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档案馆资源的意义及具体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发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内容。档案馆资源丰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在历史教学中所发挥的功能引起更多教师及相关研究者的重视。档案馆资源特别是档案是真实可靠的一手史料来源,以其独特的历史性、丰富性、真实性和原始性价值,对高中历史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有利于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史料实证素养,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更亲切更深刻的历史。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档案馆资源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档案馆作为科学文化事业单位,社会服务与公众教育功能在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各级档案馆也逐渐重视与高中历史教学的合作衔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档案馆资源,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多运用档案馆资源,充分发挥其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成为一线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实践相结合,叙述了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档案馆资源的意义,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当前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档案馆资源的现状及分析不足之处并试着探析原因,以访谈形式了解我省档案馆服务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提出了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档案馆资源的策略:丰富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性自主学习、开展馆校合作和开发选修课,并设计相关教育教学案例,以期为今后如何合理运用档案馆资源丰富历史教学,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圆[3](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成就斐然。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是与媒体的介入分不开的。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的方法、实证分析与价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个案剖析法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年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力图拓展公益慈善事业研究的学术空间,廓清人们对公益慈善的误解,以及深化对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规律的研究。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第一章是对改革开放以前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近140年的历史进行历史回顾。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并不只是存在于改革开放时期,在改革开放之前,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就已经出现并影响到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轨迹。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历史,需要将其置于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之中,尤其是在对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前期历史回顾中得出贯穿始终的经验和规律。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始于鸦片战争之后,新的传媒技术进入中国社会并改写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社会开始借助于刊印书籍图画宣传慈善观念、募款赈灾,其中《申报》就是典型;此外还仿效西方办义演、游园会进行慈善活动,在与以《申报》为代表的近代报刊结合后,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自此,无论是公益慈善的组织形式还是规模,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公益慈善事业进行了调整和改造,原来由社会兴办的公益慈善功能很大一部分被转移到公权力之上,新生政权直接参与民生问题的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左”倾思潮不断发酵并达到高潮,对媒体的管控,尤其是媒体对于公共生活的介入的管制愈来愈严密,进而造成了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在这一时期并不突出,陷入停滞。需要指出的是,要合理客观地看待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停滞状态,这里停滞更多是媒体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影响,而非代表这一时期中国公益慈善的整体状态。第二章是对复苏时期(1978-1994)的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梳理,着重探讨公益慈善复苏的历史条件、传统媒体的发展及其特点、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复苏的表现。改革开放之初,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大,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差距大,经济上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公益慈善事业复苏的经济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公益慈善事业走向复苏,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政府救灾思想由对国外的救助由拒绝到接纳的转变;由政府包揽到民间帮助的转变,为公益慈善事业复苏提供了思想条件。改革开放进程之中,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公益慈善的联系也在不断深化,以电视、报刊、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的发展,为公益慈善信息的传播准备了媒体条件。媒体对公益慈善的“复苏”表现在:推动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和理性回归;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共慈善事业;弘扬符合公益慈善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等等。第三章是对成长时期(1994-2004年)的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作用进行梳理。首先探讨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成长的态势:报刊杂志助力公益慈善事业的成长;电视媒体参与公共慈善事业;手机成为公益慈善事业募捐的新媒介;互联网开始引入公益慈善事业。其次探讨了媒体推动公益慈善理念的传播:倡导现代公益慈善意识;把公益慈善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动群众参与公益慈善;倡导现代财富理念。再次以“希望工程”为例探讨了媒体推动公益慈善品牌的创建的问题。最后,还就媒体监督公益慈善的信息公开和以1998年抗洪为例,探讨发挥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作用。第四章对发展时期(2005至今)的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作用进行梳理。这一时期,新媒体不断崛起,新旧媒体由并行竞逐到融合发展,带来传媒生态的重构,为媒体介入公益慈善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展现出新格局:报纸纷纷展开与新媒体的联姻,推出了网络公益频道、网络版报纸等电视媒体借助于新媒体通过创新策划,制作了 一批既有娱乐性又包含了公益因子的电视节目;公益慈善评选与展会在新旧媒体的推动下兴起。随着门户网站、网络论坛、博客、社交网站、微博的等互联网媒体的陆续出现,公益慈善的信息传播方式、资金募集途径、组织动员的路径、舆论监督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对公益慈善的介入从“传声筒”成为主导公益慈善新力量。作为互联网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典型案例——“免费午餐”充分利用依靠网络建立起一个公益慈善项目高效发展的新模式,开创了一个“微公益”的崭新时代,最大程度整合利用了各种媒体资源,拓宽了项目的宣传渠道及传播内容、有力动员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存在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既有类似汶川地震中正面推动,也有“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机构公信力危机。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带来的问题,必须通过法制来解决。《慈善法》的颁布,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法可依,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李雨[4](2014)在《绍兴市柯桥区(原绍兴县)档案馆基本陈列展览文本》文中研究表明档案馆的三项基本任务之一包括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而展览作为具有长期社会影响力的方式,能最为直接和有效地提升档案馆的综合实力。当今世界公认档案馆、博物馆具有相同的文化性质。在具体的工作中,两者互有交叉和渗透,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档案馆开始举办展览。在国际博物馆协会对于博物馆制定的最新定义中,将档案馆的常设陈列室也纳入了博物馆的范畴,所以在很多管理和功能上,档案馆可以吸取博物馆已有的经验,进一步的提升和改革。档案的形式多种多样,多元化的载体展示将呈现出丰富的信息资讯。笔者将立足于绍兴县的历史文化将系列档案串起,以档案为依托,展现绍兴县的历史人文和城市风貌,旨在打造一个具有绍兴特色的能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精品展览。
钟靖[5](2014)在《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媒介无处不在,它对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也因如此,将媒介作为环境研究逐渐成为传播学重要的研究范式。同时,近年对于“空间”的研究在学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空间实则为媒介。从媒介环境的视角研究空间,不但能发掘空间作为信息载体的特点,并且更能专注于探讨空间与社会的关系。由此,本文以“空间”和“权力”为逻辑起点,以上海人民广场作为空间媒介文本,将其作为研究城市文化传播的典型代表,针对它展开文化研究,重点在于研究广场空间的生产,空间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建构,进而探究广场空间的文化政治、文化实践与差异变化,以此解读人民广场的文化嬗变。并期待从一个侧面关照上海这座城市不同时期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特点,折射出上海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城市民众生活与文化水平变化,进而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把握不同时代上海城市空间的文化特征。并且期盼通过对上海人民广场的解析,揭示全国同类型城市中心广场的变迁特点、规律及广场文化嬗变的深刻原因。研究发现人民广场空间媒介的风格经历了由人为主导到物为支配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人民广场,作为群体而出现的人构成了广场的主体;九十年代以来的人民广场,标志性建筑组成的符号取代了散落于广场的个体建构出了广场的主要媒介景观。人民广场空间媒介生产或编码存在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其前身跑马厅长久持续性地传递着殖民者的权力话语,并且不断以此固化人们对跑马厅功能的认知。建国后的人民广场被打造成为巩固和强化政党合法性权力的政治空间,被重塑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符号。九十年代改建后的人民广场,由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人民大厦以及城市规划展示馆等风格不一的标志性建筑拼贴共同组建的人民广场整体空间,被作为集中传播与展示上海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新形象的窗口。广场空间传播呈现支配性(及主导性)、协商性和对抗性三种不同解码方式,以支配性和协商性为主要解码特点。支配性和协商性的解码行动总体上都可以归为符合权力编码的空间活动,占广场空间消费、传播与实践的绝大部分。而挑战性的解码行为则是对空间控制权的逾越与背反。人民广场的空间再现是处于支配地位的空间,但由于存在着不同的空间解码实践,由此会产生多维度的再现空间。其中由支配性解码空间实践活动建构而成的再现空间属于正式、主流的空间,符合权力的构想与定位。反之,挑战或对抗式的空间解码形成的再现空间则是边缘化的空间,并且仅有狭小有限的空间余地。人民广场的空间实践活动呈现由多元趋向于单一再回归多元的特点。权力控制力强化时,各种社会关系趋于组织化,被规范、整合,空间中的各种社会活动就趋于单一。权力控制减弱时,各种社会关系更加多维,空间消费、传播和实践的活力才会被真正释放,呈多元化特点。权力具体作用于人民广场空间(涵盖跑马厅时期),管理风格不断变化,体现出规范化——行政化——规范化的转变特点。在广场的整体空间-权力运作中,体现出从政治化到去政治化的风格转变,但去政治化并不意味着权力作用的减弱,权力是以一种更加隐而不显的方式进行着潜藏化运作,实则是去政治化的政治。
吕霞[6](2013)在《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运动 ——以天津历史街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天津的城市新区建设突飞猛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也进入法制化轨道,城市风貌日新月异。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建设仍存在着发展方向的问题,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也起步较晚,差距较大。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如何使城市建设尽快步入科学发展轨道,成为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学以及城市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本文从规划学和建筑学的视角出发,以历史研究为基础,以比较研究为方法,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依据,对中西方城市的发展和改造的实践和理论进行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并以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为例,进而对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策略,提出可行的考察和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理论研究角度,重新对“城市聚落”和相关的“社会生态”概念进行定义和阐述,并以其为框架,重点阐述城市的本体与功能在时序性中的辨证运动;从历史研究角度,尝试借鉴通史类城市历史研究的体例,以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视角,对中、外城市从古代、近代至现代的发展脉络进行纵向梳理,将城市聚落的时序性变化还原于史实中,对发展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客观评述。从比较研究的角度,重点阐述城市本体和功能在历时、共时和未时等时序中的规定性,以及特殊城市聚落所表现的城市本体和功能的矛盾与冲突;从实践检验的角度,以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为例,探讨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本体与功能在时序性中的辨证运动,总结城市改造的经验和教训。并以中新生态城为例,提出旧城改造的路径和我国城市应有的科学发展方向。从旧城改造的普遍性和高潮迭起的特殊现状中,能够看到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关于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的认知理念上的变化。在对城市本体和功能的理性认知与传承创新中,建立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尽量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尽快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尽早使旧城改造和整个城市建设步入科学、人性的发展轨道,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所在。
许峰[7](2012)在《空间视野下的“现代”上海 ——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埠是上海现代性的开端,正是在开埠以后,菜(市)场、跑马场(跑马厅)、公园等传入到上海,而棚户区也是在此时逐渐出现。开埠后各种新型空间的生产,实际上表征着各种新型社会关系的生产。有形的菜场在租界、华界内逐一设立,带动了规范、秩序、市场、契约、卫生、人道、法治、公益等无形的西方现代理念也在不知不觉之间渗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起到规训、培养的作用,而国人接受菜市场的过程也就是国人逐渐接受“现代”城市生活规范的过程。跑马厅这一空间的开创,本意是西人出于自身锻炼与娱乐的需要,但在无形之中成为西方向中国展示现代体育文明发展成果的橱窗和传播现代体育精神的温床;而国人从四面八方围聚到跑马厅、追捧春秋大跑马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国人接受西方现代竞技体育意识熏陶,认同西方先进文化植入的过程。不过,跑马厅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体育竞技场,还是西人耀武扬威的处所,华洋之间政治角力的漩涡中心以及不折不扣的名利场。外滩公园、虹口花园、顾家宅公园、兆丰公园等西式公园相继落成并向外国侨民及一小部分高等华人开放,在潜移默化之中促成了上海市民公共意识的觉醒及现代民主精神的勃发。以申园、张园(味莼园)、愚园、徐园、半淞园等为代表的亦公亦私的经营性私园的出现,标志着上海的传统园林建筑从封闭的私家园林向开放的经营性私园过渡,标志着从“私有”到“公享”的转变。而作为翘楚的张园,集公园、游乐场、会展中心、名利场、风月场以及政治漩涡中心于一身,清末民初之际上海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张园身上得到充分地展现。开埠以后的上海吸引了大批来自苏北的社会中下层人士到此谋生。被侮辱和被损害的“江北贱民”与被遗弃的“下只角”,这是苏北人及其聚居地闸北在晚清以来的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的形象,上海社会长期存在却在有意忽略、回避对于“苏北人”和“闸北”的地域歧视问题。实际上,苏北人自强不息,并非只是胸无点墨的“大老粗”,但是,对于闸北作为蛮荒之地及苏北籍产业工人作为化外之民的负面形象改造,一直要到2006年大宁国际商业广场的落成才初见成效。大宁国际在闸北的落户,一方面是在改变着闸北在上海人心目中一直以来作为贫民窟、“下只角”的负面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在这片一直以来是以劳动为美的工人区中播种下、催生出以休闲为美的中产阶级意识。中产阶级意识崛起在闸北,这一新型都市文化的产生,意味着上海正从传统的生产型社会逐步朝消费型、休闲型社会过渡。显而易见,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有一条明显的主线,一条关于“现代性”的主线,即上海不断地从传统向现代过渡,从乡土向摩登转型。但是这种过渡和转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纵观三角地菜场、跑马厅、张园、蕃瓜弄和大宁国际这几处在上海赫赫有名的空间,尽管属性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出现或者说生产却不约而同地折射出上海在开埠以后,中西杂糅、新旧交织、美丑并存、正负相随的独特城市风貌或者说是“地方性知识”。比如,菜场的产生既表现出强烈的世俗性又充满了浓厚的商业色彩,同时还打上了鲜明的政治干预烙印。跑马厅既是强身健体的竞技场同时又是敲骨吸髓销金窟,并且还是华洋冲突的政治漩涡中心以及斗富炫异的名利场。而作为“全国人之聚点”的张园不仅和跑马厅一样身兼多职,而且更加是以一种亦私亦公、不伦不类的形态出现。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代行了公园的职能,而且甚至比那些“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侨民公园更富于平等、公共、契约等的现代精神,也更像是“公”园。至于蕃瓜弄和大宁国际就更耐人寻味了。偏偏是在“不夜城”中,在“霓虹灯”下,大片的棚户区一望无际,大批的苏北人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而那座金碧辉煌,以休闲为天职的大宁国际不仅不是坐落在南京路、淮海路等沪上知名的温柔富贵乡,反而是诞生在闸北这个上海有名的“下只角”和苏北人的聚居地,并且不偏不倚,就在大宁国际的正东面就是“上工新村”——上海产业工人的样板居住区。一个是中产阶级的乐土,一个是劳动者的家园;一个以休闲、娱乐为特征,一个以“劳动光荣”、“劳工神圣”为标志。无论是哪一处空间,无一不是矛盾重重、张力重重,正是在多重力量的相互碰撞、共同作用下,终于,上海在曲折中不断前行,呈现出一种中西杂糅、新旧交织、美丑并存、正负相随的独特发展态势。尽管这条充满“上海特色”的发展道路是如此曲折,但主线依然十分清晰:随着菜场、跑马场、公园、生活中心等空间在上海的呱呱坠地,秩序意识、卫生观念、契约精神、公共意识、言论自由、体育精神、休闲观念等种种西方先进理念也逐渐植入、勃发,在不知不觉之中改变着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其结果不仅是上海民众的物质生活日趋现代,更重要的是上海民众的思想观念和上海的城市氛围日趋现代。这四处空间的生产过程都殊途同归地反映出开埠以后的上海正不断地从传统向现代过渡,从乡土向摩登转型。百年上海,百年中国。
曾凡斌[8](2010)在《公共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共档案馆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部门,为了在激烈竞争的信息社会求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不失为有效的途径。政府信息公开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建设法制政府、民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迈入有法可依的时代。公共档案馆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定场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拓展公共服务,满足公众需求,树立亲民、开放社会形象,公共档案馆勇敢的接受了挑战。《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一年多以来,以公共档案馆为依托,成立政府信息查阅中心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不但拓展了公共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缩短了与公众的距离、改善了社会形象及提升了社会地位,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公众获得政府信息的需求,充分的尊重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在我国民主发展历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与此同时,由于公共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尚属探索阶段,受社会形象、人才储备、政府信息资源缺失、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公共档案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中面临诸多的困难。为了不断完善公共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需要行政界、法律界、档案界等人士群策群力,通过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法规、加大公共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宣传力度、总结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及现行文件公开经验等措施,使公共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逐渐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王先岳[9](2010)在《写生与新山水画图式风格的形成》文中指出新中国的山水画改造运动既承续了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画革新的历史潮流,又浸淫在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之中。现实主义的独尊、大规模的普及性美术运动以及思想批判、改造运动等,都对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新中国山水画改造在“为谁画”、“画什么”、“怎么画”等问题上形成了新的时代规范和思想基础。它促使山水画家走出象牙之塔,走向社会和自然,进行对景写生,以创作匹配时代精神的新山水画。写生成为山水画改造革新的基本途径与手段,极大地改变了明清以降山水画重笔墨、轻造化和基本借助程式化手段以结景造境的创作方式,增强了山水画家对于自然造化的感悟力和对于语言图式的创造性,发展了相对停滞的技法语言,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图式革命,更从根本上变革了传统山水闲逸适性的文化观念。在写生过程中,山水画坛形成了京津、江南、西北、岭南等几个重要的地域群体。两个新兴的地域山水画派——新金陵画派、长安画派也随之迅速崛起。而且围绕写生与创新,还先后发生了关于中国画接受遗产问题、笔墨与创新关系问题的持续论争,这些论争对后来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写生方法上,山水画家们在观物即景的方式、对自然规律和特点的把握、对大自然的重新发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开拓。而且,中西写生观念和方法进一步融合,写生方式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另外,山水画家还在表现方法上做到了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创新性与继承性和借鉴性的统一,在对山川景物和笔墨语言关系的认识与把握、山水画意境的锤炼与营造等方面也有深刻的拓新与发展,这一切对新山水画图式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和影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山水画中出现了多种经典题材,形成了鲜明的时代意境。与此相应,山水画的语言图式风格也发生了深刻的时代嬗变,这主要体现在状物写形中的笔墨风格嬗变、色彩的新变与象征性运用、构图和透视的探索与新变等几个方面,山水画的审美趣味也不断趋向宏大、阳刚、明朗、浑厚,山水画成功地实现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图式的转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新山水画中存在的泛意识形态化思维模式以及它所延续的二十世纪前期以降以科学主义改造中国画的艺术观念,无疑使山水画在某种程度上付出了丧失意境营造与笔墨表现的沉重代价。这些问题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中国画发展之中,惟视绘画为文化、学术之公器与正确审视绘画之民族特性者才能真切感受到这种深刻的“文化焦虑”。
夏欣[10](2008)在《注解梦想—世界博览会主题的园林演绎研究》文中提出历届世界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博会)云集了各个时代最先进的文明成果、最具创新性的产品和理念。鲜明的主题是世博会区别于一般展览活动的最大特点,也是包括园林规划与设计在内的所有策划与展示活动的灵魂。当代世博园林由于具有多样化和复合化的表现形式,综合文化、艺术与科技的意象表达和注重交流氛围与信息传递的人性化设计等特点,并有着提升区域环境质量与特色、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延续场地文脉等作用,正在主题的演绎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从世博会主题体系的形成过程入手,深入分析和讨论世博主题对世博会园林发展的影响和两者之间由割裂到融合的过程。并通过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世博园林规划设计案例的分析与比较,探讨指导有形设计的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文化流变等无形因素,总结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的世博主题的园林演绎方法与途径,主要包括相地合宜、主题导入、体悟主题、有机融合、集成创新、延续主题等。论文以上海世博会园林规划设计为案例对演绎方法加以检验,并对未来世博园林的发展作了展望。
二、“2002年上海国际档案信息化暨现代化办公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举行“母亲河——黄浦江的昨天、今天、明天”图片展同时展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上海国际档案信息化暨现代化办公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举行“母亲河——黄浦江的昨天、今天、明天”图片展同时展出(论文提纲范文)
(2)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档案馆资源的意义及具体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 |
四、相关概念和关系说明 |
1.课程资源与历史课程资源 |
2.档案馆资源与历史课程资源 |
第一章 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档案馆资源的意义 |
第一节 高中历史教学拓展的现实需要 |
1.档案征引有利于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史料实证素养和思维 |
2.档案馆的各类展览有助于历史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
3.各级档案馆是高中历史教师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的宝贵资源库 |
第二节 档案馆资源的独特价值与公众教育功能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与各级档案馆的性质 |
2.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与公众教育 |
第二章 高中历史教学与档案馆资源结合的现状与分析 |
第一节 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档案馆资源现状的调查问卷 |
1.问卷的制定和内容 |
2.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3.问卷调查的结果 |
第二节 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档案馆资源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
1.调查问卷分析 |
2.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档案馆服务于高中历史教学现状的访谈调研 |
1.福建省三明市档案馆的调查情况 |
2.福建省档案馆的调查情况 |
3.福建省档案馆服务于高中历史教育活动的现状分析 |
第三章 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档案馆资源的策略和案例 |
第一节 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档案馆资源的策略 |
1.合理利用档案馆资源丰富课堂教学 |
2.鼓励学生利用档案馆资源进行研究性自主学习 |
3.馆校合作共建历史实践基地 |
4.发掘档案馆特色资源开设校本课程 |
第二节 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档案馆资源的案例 |
1.档案馆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案例——伟大的抗日战争 |
2.馆校合作案例——上海市档案馆馆校合作,共建历史教育课外实践基地 |
3.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案例——福建辛亥革命 |
结语 |
附录1 福建辛亥革命图片 |
附录2 对福建省档案馆馆方工作人员的访谈 |
附录3 针对高中历史教师的调查问卷 |
附录4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档案馆资源的情况调查结果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历史分期问题 |
四、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一章 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历史追溯 |
第一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兴起 |
一、刊印书籍图画宣传慈善观念、募款赈灾 |
二、《申报》——近代慈善事业的亲历者 |
三、仿效西方办义演、游园会募款赈灾 |
第二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停滞 |
一、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日趋式微 |
二、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逐步陷入停滞 |
第二章 媒体介入复苏时期的公益慈善事业(1978-1994) |
第一节 公益慈善事业复苏的历史条件 |
一、公益慈善复苏的经济环境 |
二、公益慈善复苏的政治环境 |
三、公益慈善复苏的思想条件 |
第二节 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复苏 |
一、改革开放初期传统媒体的发展 |
二、传统媒体报道公益慈善的特点 |
第三节 传统媒体助推公益慈善的复苏 |
一、推动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回归理性 |
二、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公益慈善 |
三、弘扬符合公益慈善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 |
第三章 媒体介入成长时期的公益慈善事业(1994-2005) |
第一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成长的态势 |
一、报刊杂志助力公益慈善事业的成长 |
二、电视媒体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发端 |
三、手机成为公益慈善事业募款的新媒介 |
四、互联网引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初始 |
第二节 媒体推动公益慈善理念的传播 |
一、倡导现代公益慈善意识 |
二、公益慈善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发动群众参与公益慈善 |
四、倡导现代财富观念 |
第三节 媒体推动公益慈善品牌的创建 |
一、公益慈善品牌的创立 |
二、希望工程品牌的创建 |
第四节 媒体监督公益慈善的信息公开 |
一、媒体监督的定义和作用 |
二、接受媒体的监督:他律的强制性 |
三、借助媒体主动发布信息:自律的必要性 |
第五节 媒体动员公众参与公益慈善——以'98抗洪为例 |
一、报刊成为宣传报道的主阵地 |
二、电视赈灾义演取得的非凡成绩 |
三、邮票、彩票发行成为新型的募款渠道 |
四、通过举办展览、印刷画册宣传抗洪精神 |
五、余波:企业失信催生《捐赠法》出台 |
第四章 媒体介入发展时期的公益慈善事业(2005至今) |
第一节 新媒体的崛起及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 |
一、新媒体的崛起彻底颠覆传播格局 |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从并行竞逐到融合发展 |
第二节 传统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发展的新格局 |
一、传统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
二、公益慈善评选与展会兴起 |
第三节 互联网:从“传声筒”成为主导公益慈善新力量 |
一、互联网公益慈善的发展历程 |
二、互联网公益慈善与传统公益慈善之间的差异 |
三、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转变 |
第四节 “免费午餐”推动形成公益慈善发展的高效模式 |
一、理想照进现实——“免费午餐”发起的背景及成绩 |
二、媒体在“免费午餐”项目中的决定性作用 |
三、行动改变中国:“免费午餐”的特殊意义 |
第五节 媒体对公益慈事业发展产生的双向作用 |
一、汶川地震中媒体的正面推动作用 |
二、“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机构公信力危机 |
第六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所带来的问题及其法制化解决 |
一、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
二、媒体介入公益慈善挑战的法制化解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绍兴市柯桥区(原绍兴县)档案馆基本陈列展览文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专硕毕业论文形式 |
二、展览内容文本设计要求 |
三、绍兴市柯桥区(原绍兴县)档案馆的项目背景 |
四、展览设计流程 |
五、展览内容文本策划流程 |
1、选题研究 |
1.1 档案馆和博物馆的关系 |
1.2 档案馆的作用 |
1.3 中国档案馆展览开展状况 |
六、设计依据 |
第一部分:展览文本设计思想 |
一、本展览文本设计理念 |
二、本展览总传播目的设定 |
三、本展览主题定位 |
四、本展览主题结构 |
五、展览内容文本编写内容 |
第二部分:展览内容大纲 |
序厅 |
第一展厅 清代的绍兴县 |
第一单元 行政建置 |
第二单元 商业贸易 |
第三单元 田地契约 |
第四单元 文教成就 |
第五单元 光复会与辛亥革命 |
清代其他档案馆藏品展示 |
第二展厅 民国的绍兴县 |
第一单元 党派与政权 |
第二单元 革命烽火 |
第三单元 金融财政 |
第四单元 社会事业 |
第三展厅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绍兴县 |
第一单元 行政区划 |
第二单元 人民政权建立 |
第三单元社会主义改造 |
第四单元 改革开放前的曲折发展 |
○绍兴县票证 |
第四展厅 改革开放后的绍兴县 |
第一单元 绍兴新县城 |
第二单元 中国轻纺城 |
第三单元 乡镇企业(资料缺) |
第四单元 文化强县 |
第五单元 美丽乡村 |
专题:水利工程 |
○绍兴县古水文环境 |
第一单元 鉴湖☆ |
第二单元 围垦海涂☆ |
第三单元 河湖工程 |
专题:绍兴县档案局(现柯桥区档案馆)发展 |
第一单元 发展溯源 |
第二单元 管理服务 |
第三单元 馆藏荟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广场意义的演变 |
三、空间、权力的界定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五、研究主题、框架与方法 |
第一章 人民广场前尘回顾 |
第一节 权力角逐下的跑马厅 |
第二节 跑马厅——新型公共空间的出现 |
第三节 微型公共政治舞台——权力的显性展示 |
第四节 体育休闲娱乐之所——权力的隐性渗透 |
第五节 跑马厅的衍生空间 |
第二章 空间生产与权力敞视 |
第一节 “政治化”广场的生产 |
第二节 城市市民广场的重构 |
第三节 广场空间品质的进深解读 |
第三章 单音独鸣与众声喧哗 |
第一节 庆典仪式:政治狂欢的集体记忆 |
第二节 泛政治化宣传的形成与消解 |
第三节 展览:观看的单一到多元 |
第四节 体育:革命化向休闲化的演进 |
第五节 娱乐的遮蔽与启封 |
第四章 广场空间的控制与对抗 |
第一节 广场“规训”:权力的控制 |
第二节 广场管理下的遵从与挑战 |
第三节 非常态:广场的异质活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摊贩与黑车管理下的生存博弈 |
第五章 人民广场的叙事与扩散 |
第一节 广场叙事与印象 |
第二节 人民广场的扩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运动 ——以天津历史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聚落研究的缘起——城市理论和实践的矛盾 |
1.2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框架 |
1.3 城市发展的时序性 |
1.3.1 本文时序性的涵义 |
1.3.2 本文所述时序的特定规定性 |
1.4 城市聚落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1.4.1 城市聚落的字义和词义辨析 |
1.4.2 词义的组合辨析 |
1.4.3 城市聚落的性质 |
1.4.4 城市聚落的类型 |
1.4.5 城市聚落诸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1.5 社会生态的定义及特性阐述 |
1.5.1 社会生态的定义及阐述 |
1.5.2 社会生态的特性及阐述 |
1.6 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中的“城市聚落”理论探讨简介 |
1.6.1 “聚落”概念在国内建筑和城市规划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
1.6.2 国外学者关于城市聚落理论研究的简介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城市的聚落性考察 |
2.1 早期聚落的生成 |
2.1.1 原始聚落和农业聚落的生成 |
2.1.2 原始聚落生成的例证 |
2.1.3 早期奴隶制城市聚落的生成 |
2.1.4 早期奴隶制城市聚落生成的例证 |
2.1.5 我国封建时期早期城市聚落的格局 |
2.1.6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聚落的例证 |
2.2 封建都城政治中心聚落的“礼制”和特性 |
2.2.1 《周礼-考工记》与封建政治中心聚落规划“礼制”的形成 |
2.2.2 封建都城政治中心聚落格局一致性和稳固性的例证 |
2.3 唐、宋间城市居住聚落的大裂变 |
2.3.1 “千年宵禁”的坊里——秦汉到隋唐的封闭居住聚落 |
2.3.2 有名无实的坊里——宋代以后居住聚落的嬗变 |
2.4 “市”对古代城市聚落形成的影响 |
2.4.1 宋代以前的“市” |
2.4.2 宋朝的“市”——《清明上河图》的启示 |
2.4.3 对城市分区的影响 |
2.4.4 水运和贸易对城市聚落兴衰的影响 |
2.5 古代特殊的城市聚落 |
2.5.1 “囚”城——改朝换代的政治统治产物 |
2.5.2 城记——不同朝代所建立的组合城市 |
2.5.3 “蕃坊”——古代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的特殊聚落 |
2.5.4 军市——军事聚落 |
2.5.5 古典园林等游憩聚落 |
2.6 明清以来向现代城市聚落的嬗变 |
2.6.1 向现代城市聚落嬗变的背景 |
2.6.2 向现代城市聚落嬗变的特征 |
2.7 殖民主义侵略下输入的现代城市聚落 |
2.8 建国后城市聚落的发展 |
2.8.1 城市发展的波折时期 |
2.8.2 改革开放后的稳定和高速发展时期 |
2.8.3 商业地产——改变城市面貌的共时性主要聚落 |
2.9 我国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时序性运动考察的若干结论 |
2.9.1 城市聚落的形成与特点 |
2.9.2 封建社会政治生态对政治中心聚落本体与功能的决定性影响 |
2.9.3 封建城市政治中心聚落中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辨证运动 |
2.9.4 社会经济生态对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决定性影响 |
2.9.5 社会文化生态对城市聚落的影响 |
2.9.6 特殊城市聚落的本体与功能 |
2.10 小结 |
第三章 世界城市的聚落性考察 |
3.1 早期城市聚落的契合与差异 |
3.1.1 金字塔与石头城 |
3.1.2 玛雅的金字塔与石头城 |
3.1.3 古埃及和玛雅城市聚落的契合与差异 |
3.2 光荣与伟大——奴隶制时期雅典和罗马的比较 |
3.2.1 雅典和卫城 |
3.2.2 罗马和角斗场 |
3.3 欧洲中世纪至近、现代城市中心聚落的多样性变迁 |
3.4 现代城市——工业革命对世界城市聚落的革命性影响 |
3.4.1 工业革命对欧洲城市聚落规模和结构的深刻影响 |
3.4.2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与城市聚落的根本转变 |
3.4.3 现代建筑对传统建筑和城市聚落影响的例证 |
3.5 世界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运动考察的若干结论 |
3.5.1 欧洲城市聚落历时性发展中的多样性 |
3.5.2 世界现代城市聚落共时性发展中的一致性 |
3.5.3 城市聚落在共时与历时时序中的融合与冲突 |
3.5.4 时序性和城市本体与功能的关系 |
3.6 小结 |
第四章 天津历史城市聚落的时序性考察 |
4.1 天津城市概况的解析 |
4.1.1 一条河的独生子 |
4.1.2 双城记 |
4.1.3 三岔河口 |
4.1.4 四方城的老城厢 |
4.1.5 五大道与五马路 |
4.1.6 九国租界——八比一的城市聚落大扩张 |
4.1.7 百年记事 |
4.2 天津城市聚落化的历时性考察(18601949 年) |
4.2.1 租界的形成 |
4.2.2 城市的聚落化 |
4.3.3 聚落化时期的城市聚落例证 |
4.2.4 上海、武汉租界聚落与天津租界聚落的比较 |
4.2.5 城市的聚落化对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4.2.6 城市的聚落化时期对城市风貌的影响 |
4.2.7 恶化的社会生态对城市聚落的影响 |
4.3 天津城市聚落的共时性考察(1949 年——至今) |
4.3.1 我国城市建设波折时期的天津城市聚落的演化 |
4.3.2 我国城市建设稳定高速发展时期天津城市聚落的演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天津新聚落化时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复兴 |
5.1 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
5.1.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针和法规的确立 |
5.1.2 天津外国租界遗留历史文化街区的分布和聚落性简况 |
5.1.3 天津租界遗留历史文化街区的聚落性分析 |
5.2 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区更新改造的检讨 |
5.2.1 老城厢的历史和文化概述 |
5.2.2 老城厢改造的规划、拆迁和建设过程 |
5.2.3 老城厢改造更新对历史风貌的毁坏 |
5.2.4 关于老城厢改造的商榷 |
5.2.5 老城厢、估衣街等传统文化保护街区改造的反思 |
5.3 历史文化街区的聚落意象分析 |
5.3.1 连接与断裂以解放桥和金刚桥为例 |
5.3.2 新生与遗存——以三个火车站为例 |
5.4 关于天津城市聚落文化的反思 |
5.4.1 城市文化的百年迷失 |
5.4.2 关于天津城市聚落文化的反思 |
5.5 天津城市的新聚落化——海河综合开发 |
5.5.1 海河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城市新聚落的未时性形态 |
5.5.2 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在新聚落中的区位 |
5.5.3 海河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建设和展望 |
5.6 中新生态城慢行交通的聚落性及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启示 |
5.6.1 中新生态城的确立和建设 |
5.6.2 中新生态城的交通慢行生态系统 |
5.6.3 慢行生态交通对历史街区改造的启示 |
5.7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 |
(7)空间视野下的“现代”上海 ——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 |
第一章 小菜场的文化规训与视觉整饬——以虹口“三角地菜场”为例 |
第一节 “规范”与“秩序”观念的建立 |
第二节 “卫生”、“整洁”与“动物保护”意识的植入 |
第三节 “市场”与“契约”精神的产生 |
第四节 租界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
第五节 房地产开发作用下的“现代性”重构与不断复制的“现代”精神——当代三角地菜场的重建与扩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竞技场·政治漩涡中心·销金窟·名利场——身兼多职的上海跑马厅 |
第一节 驰马角胜的竞技场——竞技体育意识的植入 |
第二节 华洋角力的政治漩涡中心 |
第三节 敲骨吸髓的销金窟——被金钱扭曲的价值观 |
第四节 斗富炫奇的名利场 |
第五节 身兼多职的跑马厅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共意识的觉醒与民主精神的勃发——从私有走向公享的上海园林 |
第一节 从私园到公园——清末民初的上海园林 |
第二节 海天胜景数张园——众园之首的张氏味莼园 |
第三节 从张园的收费、服务看上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蕃瓜弄”到“大宁国际”——中产阶级意识崛起在闸北 |
第一节 霓虹灯下的“黑人”与“下只角” ——现当代文学中的“苏北人”形象及“闸北”景观 |
第二节 “大宁国际”:休闲,让生活更美好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参加的科研活动 |
致谢 |
(8)公共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三) 研究目的 |
(四) 研究方法 |
二、公共档案馆的演变及定位 |
(一) 档案馆发展历程简论 |
(二) 公共档案馆的定位 |
三、公共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背景 |
(一) 政府信息公开发展历程简论 |
(二) 公共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必要性 |
(三) 公共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比较优势 |
四、公共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现状及困境 |
(一) 公共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现状 |
(二) 公共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困境 |
五、公共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发展路径 |
(一) 充分发挥档案网站的效用 |
(二) 加大公共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宣传力度 |
(三) 完善公共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制度设计 |
(四) 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 |
(五) 未来公共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发展的思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写生与新山水画图式风格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解题 |
二、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二) 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四、基本观点 |
第一章 写生图新:新中国文艺诉求与二十世纪前期山水画革新思潮的融合 |
第一节 革故鼎新: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画革新思潮及艺术实践 |
一、"美术革命"与中国画革新思潮 |
二、二十世纪前期山水画革新实践 |
1. 融会中西:写实与表现的选择及实践 |
2. 以古开新:山水画传统的内部回归 |
3. 写生创新:外师造化与审美拓展 |
三、新中国成立前后(1949-1950)中国画革新(改造)思潮的再兴 |
第二节 时代契机:新中国初期山水画发展的思想文化背景 |
一、第一次文代会对山水画发展的导向意义 |
二、新年画运动的范式意义 |
1. 创作立场的转变 |
2. 创作方法的选择 |
3. 时代风格的形成 |
三、现实主义的独尊与衍变对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
四、文艺批判运动与山水画家的思想改造 |
第三节 话语转换:新中国文艺诉求与山水画革新思潮的融合 |
一、为谁画:"为工农兵服务"——山水画价值功能的重塑 |
二、画什么:"表现现实生活"——山水画题材内容的新变 |
三、怎么画:"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山水画笔墨技法的因革 |
第四节 写生图新:山水画革新途径的探索、时代特征及文化蕴涵 |
一、写生倡导与中央美院国画革新领导小组的成立 |
二、新中国山水画写生的时代特征 |
三、"写生图新"——新中国山水画写生的文化蕴涵 |
第二章 踪迹大化:山水画家地域群体及写生实践历程 |
第一节 古都新风:京津画家写生兴起及李可染写生的特点和意义 |
一、京津山水画家群体及画学渊源 |
二、京津画家山水写生与接受遗产问题之论争 |
三、从"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到"采一炼十":李可染山水写生及其特点和开拓意义 |
第二节 水乡墨韵:江南画家写生实践与新金陵画派的崛起 |
一、江南山水画家群体及画学渊源 |
二、创作方式的分化及写生基本状况 |
三、"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傅抱石率团写生与新金陵画派的崛起 |
第三节 情满关山:西北写生传统的拓展与长安画派的崛起 |
一、西安山水画家群体与西北自然人文风物 |
二、写生传统的再拓展与长安画派的崛起 |
三、"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石鲁写生创作及其引发的笔墨与创新关系之论争 |
第四节 粤海观澜:岭南写生传统的继承与拓展 |
一、岭南山水画家及其画学渊源 |
二、"一切为了表现我们伟大的时代":岭南写生传统的继承与拓展 |
第三章 法自我立:山水画写生方法及表现规律的探索 |
第一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式写生工具的出现及意义 |
一、传统山水画写生工具 |
二、新式写生工具的出现及意义 |
第二节 "身所盘桓,目所绸缪":观物即景的方法与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和重新发现 |
一、山水画家观物即景的方式 |
1. 李可染:万物静观皆自得 |
2. 傅抱石:游—悟—记—写 |
3. 石鲁:观物以探真 |
4. 陆俨少:从"默记"到"对写" |
5. 关山月:真境逼神境,心头到笔头 |
二、对自然规律和特点的把握 |
三、对大自然的重新发现 |
第三节 "造化在手,吞吐大荒":中西写生传统的融合及写生方式的多样化 |
一、目识心记和古法写生 |
二、速写勾稿和以文佐图 |
三、素描写生 |
四、水墨对景写生和对景创作 |
第四节 "追光蹑影,通天尽人":写生与山水画表现规律的探索 |
一、山水画表现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
1. 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
2. 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
3. 创新性与继承性、借鉴性的统一 |
二、对山川景物和笔墨语言之关系的认识与把握 |
三、山水画意境的锤炼与营造 |
第四章 江山多娇:新山水画时代意境与图式风格的形成 |
第一节 笔墨江山:新山水画题材内容的选择及其时代意境 |
一、工农建设和城乡新貌山水画 |
二、革命历史和革命圣地山水画 |
三、自然山川与人文景观山水画 |
四、毛泽东诗意山水画 |
第二节 图式嬗变:写生与山水画语言风格的形成 |
一、状物写形中的笔墨风格新变 |
1. 皴法创造与传统皴法风格新变 |
(1) "抱石皴"的成因与风格演变 |
(2) "色墨混皴"法的创造及风格 |
(3) 传统皴法的风格新变 |
2. 树法、云水法的笔墨新创及风格特征 |
3. "逆光"、"留白"及"夜景山水"的创造与笔墨结构特征 |
4. 描绘新生事物的笔墨技法 |
二、色彩的新变与象征性运用 |
三、构图和透视的探索与新变 |
结语:新山水画的历史地位及写生对后世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
一、新山水画的历史地位与艺术得失 |
二、写生对后世山水画发展的影响与现实启迪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注解梦想—世界博览会主题的园林演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对象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进展与研究目的 |
1.2.1 研究进展 |
1.2.1.1 回顾性研究 |
1.2.1.2 关联性研究 |
1.2.1.3 世博会官方报告 |
1.2.1.4 国内世博会研究进展 |
1.2.2 研究目的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基本框架 |
2. 从炫耀到交流——世博会主题演绎体系的形成 |
2.1 世博会的产生 |
2.1.1 世博会的雏形——古代集市 |
2.1.2 近代的世博会 |
2.1.3 博览业的发展 |
2.1.4 作为城市大事件的当代世博会 |
2.1.5 博览会园林与现代博览旅游业的发展 |
2.2 世博主题演绎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
2.2.1 早期世博会的分类系统与世博主题的产生 |
2.2.2 主题体系与分类体系并存的过渡期 |
2.2.3 世博会主题演绎体系的发展与成熟 |
2.3 小结 |
3. 从割裂到交融——世博园林发展与主题演绎体系的关系 |
3.1 无主题的世博会与早期世博园林 |
3.1.1 花房式建筑与工业革命成就的展示 |
3.1.2 世博会对艺术与文化的关注 |
3.1.3 世博园林中娱乐休闲设施的引入 |
3.2 作为建筑外环境的世博园林——从分类体系向主题演绎体系的过渡 |
3.2.1 过渡期的世博园林与独立娱乐休闲区的出现 |
3.2.2 世博园林与城市美化运动 |
3.2.3 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世博园规划设计——战后和平与建设为主的世博主题演绎 |
3.3 世博园林规划设计的进一步发展与对多元化主题的演绎 |
3.3.1 多元化的主题——世博会与世博园的综合开发 |
3.3.2 进步的新道路——城市区域复兴与尊重自然 |
3.3.2.1 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崭新面貌——2000汉诺威世博会园林规划与设计 |
3.3.2.2 自然的睿智与永续利用——2005爱知世博会的园林规划与设计 |
3.4 各时期世博园林之比较研究 |
3.4.1 无主题时期世博园林对城市公共绿地建设的影响 |
3.4.2 过渡时期欧美独立娱乐区的规划设计的异同 |
3.4.3 主题时期汉诺威与爱知世博会的园林演绎比较 |
3.5 小结 |
4. 从展示到互动——世博园林的主题演绎方法与途径 |
4.1 相地合宜——从规划高度引入具有前瞻性的园林设计理念 |
4.1.1 世博会选址与城市的关系 |
4.1.2 世博主题对选址的影响 |
4.1.2.1 世博主题对基址文化的关注与要求 |
4.1.2.2 世博主题对基址周边经济发展状况的要求 |
4.1.2.3 世博主题对基址自然地理环境的要求 |
4.1.3 前瞻性的园林设计理念的重要作用 |
4.2 主题导入——现象学与符号学原理的应用 |
4.2.1 现象学对世博园林的影响 |
4.2.2 符号学对世博园林的影响 |
4.3 体悟主题——从环境知觉体验出发的互动式园林设计 |
4.4 有机融合——灵活的空间布局与复合型场地设计 |
4.5 集成创新——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
4.6 延续主题——临时性与后续利用并重的设计方式 |
4.6.1 完全保留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
4.6.2 保留框架,原址改造 |
4.6.3 完全拆除,改变用途 |
4.7 小结 |
5. 从概念到形式——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的园林演绎 |
5.1 上海2010世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5.2 选址城市滨水棕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新城区 |
5.3 世博公园——人、自然、城市和谐共处的生态城市新主张 |
5.3.1 世博公园设计理念的形成 |
5.3.2 空间组织对理念的演绎 |
5.3.3 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 |
5.3.4 完善的会后利用对主题理念的延续 |
5.4 城市实践区——正生态效益实践未来都市发展新设想 |
5.5 江南造船厂改造利用——发掘场地特征,重拾城市记忆 |
5.6 上海世博会园林规划与建设中的不足 |
5.7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附录: 历届世博会主题一览 |
致谢 |
四、“2002年上海国际档案信息化暨现代化办公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举行“母亲河——黄浦江的昨天、今天、明天”图片展同时展出(论文参考文献)
- [1]休闲学视角下的综合档馆文化功能拓展研究[D]. 汪靖婷. 湖北大学, 2020
- [2]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档案馆资源的意义及具体策略研究[D]. 吴晓妍.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D]. 方圆.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4]绍兴市柯桥区(原绍兴县)档案馆基本陈列展览文本[D]. 李雨. 复旦大学, 2014(03)
- [5]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D]. 钟靖.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6]城市聚落本体与功能的时序性运动 ——以天津历史街区为例[D]. 吕霞. 天津大学, 2013(12)
- [7]空间视野下的“现代”上海 ——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D]. 许峰. 上海大学, 2012(07)
- [8]公共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研究[D]. 曾凡斌. 山东大学, 2010(09)
- [9]写生与新山水画图式风格的形成[D]. 王先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09)
- [10]注解梦想—世界博览会主题的园林演绎研究[D]. 夏欣.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