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出一株红斑丹毒丝菌(论文文献综述)
安泓霏[1](2020)在《宁夏地区牛子宫内膜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组方泡腾栓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宁夏具有适合发展奶产业和肉牛产业的自然条件,但中小型规模牛场和散养户的饲养量基数比较大,饲养水平不高导致产科疾病多发,尤其是牛子宫内膜炎最为常见。为了更好的治疗子宫内膜炎,本研究对宁夏6个市、县(区)开展牛子宫内膜炎流行病学调查,对导致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针对性地研制出一种治疗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方泡腾栓,并对该药物进行安全性评价和临床治疗实验,收到了良好疗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随机调查宁夏33个规模化养殖场和50个散养户,共抽检2 160头牛,结果显示:2016年1月12月宁夏平均发病率约为27.0%,各市、县(区)之间的发病率差异不显着(P>0.05),发病率与季节气候、饲养管理水平和牛年龄有相关性:发病率春秋季节较低,冬夏季节较高;规模养殖场全年发病率为18.5%,显着低于散养户发病率35.5%(P<0.05);随着牛年龄增长,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呈现高-低-高的趋势,其中4岁时发病率最低为17.17%,8岁时发病率最高为42.0%;不同品种的牛发病率差异不显着(P>0.05)。2.从宁夏6个市、县(区)抽检的180头份牛子宫内膜炎病料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20种细菌。其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检出率较高,检出率分别为53.3%、50.0%、28.9%和18.3%,其他细菌检出率较小;银川市和利通区以单一感染为主,单一感染率分别为60%和53.3%,其它地区均以混合感染为主;在单一感染的病例中,银川市、利通区、青铜峡市的优势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西吉县、彭阳县的优势病原菌为大肠杆菌;在混合感染的病例中,各地检出的病原菌的种类复杂,不具有规律性;通过药敏实验,测得各市、县(区)分离的主要致病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都产生了耐药性,磺胺类药物耐药率最高,β-内酰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和大环内酯类药物次之,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最低。3.选定泡腾栓作为研制药物剂型,对引起宁夏地区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进行中药体外抑菌试验,采用正交法筛选中药组方和泡腾栓辅料,确定中药组方为:连翘、黄连、黄柏、蒲公英、升麻、红花、柴胡、当归,泡腾栓辅料配比为:酒石酸∶碳酸钠碳酸氢钠混合物(1∶9)∶甘露醇乳糖混合物(1∶10)∶十二烷基硫酸钠∶中药干浸膏粉=0.25∶0.2∶0.15∶0.1∶0.3,确定的制粒工艺为滚压干法制粒,共制备三个批次的中药组方泡腾栓。经过质量检验,该处方及配比组成的颗粒外观合格,硬度大于6kg/cm2,脆碎度在0.5%以下,崩解时限在5min以内,重量差异在±5%以内,最小发泡量大于6mL,泡沫持续时间在5558min之间,变形温度在38.538.9°C,融变时限低于30min,需氧菌数量每克小于100cfu,霉菌和酵母菌每克小于10cfu,均符合药典规定,满足使用需求。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测得该中药组方泡腾栓的LD50≈5 788.32mg,属于实际无毒物质,家兔阴道大剂量给药后应激反应较小,对家兔眼睛有轻度刺激性,符合黏膜用药要求。经过临床治疗实验,中药组方泡腾栓治疗急性和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有效率均为90%,与抗生素恩诺沙星相比,不但治疗有效率高,还能更快促进牛恢复发情周期,大幅提高受孕率,尤其是对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显着,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魏文涛[2](2016)在《猪丹毒杆菌安徽株生物学特性及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猪丹毒是一种历史久远的细菌性传染病,在我国已有20余年很少见到。然而,近年来在我国广东、江苏、福建、云南、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区均有猪丹毒发病增多的报道。同时,该病在美国、日本、巴西等国家的发生也明显增多,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针对2012-2015年安徽地区临床分离鉴定的42株猪丹毒杆菌首先进行流行病学信息调查,并采用琼脂扩散沉淀实验鉴定血清型;PCR和序列分析技术检测spa A基因遗传变异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优势菌基因分型;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吖啶黄抗性实验检测吖啶黄敏感性,旨在了解当前安徽地区猪丹毒的流行特点以及致病菌株的差异,为猪丹毒致病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为安徽地区猪丹毒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在国内首次采用SYBR Green I染料法建立猪丹毒杆菌Real-Time PCR检测方法,为安徽地区猪丹毒的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结果显示:安徽地区猪丹毒在2-10月份均有发生,峰期为7-9月份,临诊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92.9%);42株猪丹毒杆菌分离株血清型均为1a型;表面保护性抗原A基因(spa A)与猪丹毒杆菌国内外参考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5%-100%,分离株均为Met-203、Ile-257型;分离株形成8个PFGE基因型,相似度达88.8%-100%,优势基因型为ER2(54.8%),弱毒疫苗G4T10和GC42株独立为同一个基因型;分离株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及氯霉素类药物的敏感率均在80%以上,而对氨基糖苷类和林克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在80%以上,100%的菌株可耐受4种及以上的药物,耐受5种及以上药物的比例达95.2%,其中以GEN+KAN+STR+CLI+LIN的构成比最大,为76.2%;有4株(9.5%)分离菌株具有吖啶黄抗性;建立的Real-Time PCR与猪源常见细菌无非特异性扩增,检测限度为20拷贝的核酸,比普通PCR高100倍以上,组内及组间重复变异系数在0.22-2.09之间,Real-Time PCR对小鼠感染样品的阳性检出率显着高于细菌分离鉴定和普通PCR(P<0.05),临床病例样品检测显示Real-Time PCR检出率显着高于普通PCR。结果表明:猪丹毒杆菌安徽株优势血清型为1a型,spa A基因同源性高,变异小,Met-203、Ile-257型菌株致病力强,是安徽地区猪丹毒发生与流行的主要致病菌型;猪丹毒杆菌安徽株PFGE基因型关系密切,PFGE基因型与分离地点和分离时间无明显相关性,分离株来源于同一克隆系,但在传播过程中存在变异,安徽地区猪丹毒的暴发与弱毒苗毒力返强无关;猪丹毒杆菌安徽株多重耐药性较强,GEN+KAN+STR+CLI+LIN的构成比为76.2%,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为治疗首选药物;在国内首次建立猪丹毒杆菌Real-Time 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比普通PCR灵敏100倍以上,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可用于临床样本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梁丽芬,李哲,雷宇,凌宁,周智[3](2015)在《肝硬化合并红斑丹毒丝菌性心内膜炎1例报告》文中指出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为心脏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所致,伴赘生物形成,瓣膜为其最常受累部位。该病多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者,个别情况亦可发生于正常心脏者,如细菌毒力强,患者极度衰弱[1]。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中,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和肠球菌属[2]。而红斑丹毒丝菌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极其少见,该菌属于丹毒丝菌属,为革兰阳性杆菌,以局部
靳光[4](2013)在《山西省奶牛子宫内膜炎流行状况调查与防治的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奶牛子宫内膜炎一般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发生在奶牛产后,是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防治不合理将会对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本研究旨在探讨山西省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并对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从分离的致病菌中筛选出毒力强,免疫原性好的菌株按常规方法制成菌苗,进行动物试验。本实验对山西省各大奶牛场进行子宫内膜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为15.6%,占奶牛繁殖障碍疾病的58.7%,规模奶牛场的发病率为15.5%,明显低于奶牛散养户18.8%。总体看,农民散养户在奶牛品种、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等诸方面条件均较差,这说明了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与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等诸多因素具有相关性。对患有子宫内膜炎的部分奶牛(155头)子宫分泌物进行采样,分别在厌氧和需氧条件下进行培养,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155份病样中共分离到埃希氏大肠杆菌73株,阳性率为(73/155);奇异变形杆菌42株,阳性率为(42/155):屎肠球菌11株,阳性率为(11/155);巴斯德氏菌6株,阳性率为(6/155);啮蚀艾肯氏菌11株,阳性率为(11/155);猪红斑丹毒丝菌6株,阳性率为(6/155);食酸丛毛单胞菌6株,阳性率为(6/155)。筛选分离出山西省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株——埃希氏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并对其进行致病性试验、免疫原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菌株有致病性,免疫原性强。选分离的埃希氏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菌株为原料,采用常规实验室手段研制出菌苗,做生物免疫试验,并做大区接种实验。结果表明奶牛子宫内膜炎菌苗对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有良好的效果。
华立新,刘峰,杨瑞瑞[5](2012)在《猪红斑丹毒丝菌致腹腔感染及败血症一例》文中提出患者男,57岁,因"上腹部疼痛不适5 d,加重3 h"于2011年9月14日入院。发病5 d来,患者上腹剧烈间断性绞痛,呈阵发性加重,无放射疼,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8.2℃,无头痛、腹胀、腹泻、呕吐及其他不适,大小便正常。入院前曾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4 d,症状无明显缓解。患者有30年的饮酒史,既往有"高脂血症"1年余。查体:体温37.5℃,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平坦,未见胃肠
付宝庆,刘青华,常纪,杜静,王成英[6](2008)在《从耳道分泌物中分离出1株猪红斑丹毒丝菌》文中认为
林国跃,杜晓璐,王萍,张玥玥[7](2006)在《红斑丹毒丝菌致患儿泌尿道感染的实验诊断》文中研究说明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是丹毒丝菌病的病原菌。丰要发生于猪、人和多种家畜、家禽,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菌。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近年来有关该病原菌对人的致病性及感染情况,已有几例个案报道。 2004年4月,我科从1例泌尿道感染患儿尿中连续2次分离出红斑丹毒丝菌,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岁,因发热、下腹不适,伴尿频、尿急、尿痛, 有痒感,于2002年4月8日来院就诊。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门(-),白细胞3-8个/HP,红细胞0-3个/HP,连
赵慧[8](2005)在《特殊生境中产细菌素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益生特性分析》文中提出本论文目的在于从健康女性阴道中分离并鉴定产生细菌素、产酸能力强的优势乳杆菌,并对其益生特性作初步研究。分离得到得19 株乳杆菌通过菌落、菌株形态观察以及多项生理生化等常规鉴定,并且通过16S rRNA 基因序列测序鉴定,确定这19 株乳杆菌分属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内专性同型发酵类型中三个不同的种。其中1-1、1-2、1-3、1-7、51-1、51-4、52-1-1、52-1-2、52-3 共9 株为格氏乳杆菌( Lactobacillus gasseri ), 23-2-1 为唾液乳杆菌 (Lactobacillus.salivarius),23-2-2、23-4、23-5、23-8、32-3、46-1、46-2、46-3、50-3 共9 株为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crispatus)。 这19 株乳杆菌发酵过程中都产生细菌素,除了32-3,51-1,51-4 这3 株菌外,都产生过氧化氢。其36h 发酵液的pH 值都在4 左右。对革兰氏阳性指示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以及白色念珠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杆菌与乳酸球菌以及杆菌之间的拮抗作用实验中,杆菌对同一生境下的乳酸球菌几乎没有抑制作用,杆菌之间,除菌株46-2 对其他的杆菌有抑制作用外,其他的杆菌之间没有抑制作用。 因此这些从人体中分离出来的乳杆菌优势菌群,具有多种维持特殊生境健康的因素,这些作用协同放大,在微环境中会具有强烈的抑制病原菌的功能。本论文所研究的乳杆菌均来源于人体,如应用于人体作为微生态制剂则会具有强大的优势,符合当前女性特殊生境保健的“人性化”潮流。
刘文彬,汤雪晴,郑淑梅,刘华君,许红波[9](2004)在《脑囊虫病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原灵,陈亮,董新平,谢一俊,郑礼宝[10](2004)在《从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中检出红斑丹毒丝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从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出一株红斑丹毒丝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出一株红斑丹毒丝菌(论文提纲范文)
(1)宁夏地区牛子宫内膜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组方泡腾栓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
1 牛子宫内膜炎概述 |
1.1 牛子宫内膜炎的分类 |
1.1.1 产褥期子宫内膜炎 |
1.1.2 临床型子宫内膜炎 |
1.1.3 隐性子宫内膜炎 |
1.2 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 |
1.2.1 病原微生物感染 |
1.2.2 日粮营养失衡 |
1.2.3 环境因素 |
1.2.4 继发性因素 |
1.2.5 内分泌因素 |
1.2.6 遗传因素 |
1.3 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 |
1.3.1 临床诊断 |
1.3.1.1 直肠检查 |
1.3.1.2 阴道检查 |
1.3.1.3 超声波检查 |
1.3.2 实验室诊断 |
1.3.2.1 子宫分泌物检查 |
1.3.2.2 精液试验 |
1.3.2.3 尿液组胺检查 |
1.3.2.4 乳中孕酮含量检测 |
1.3.2.5 子宫组织与细胞检查 |
1.4 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
1.4.1 子宫内疗法 |
1.4.1.1 子宫冲洗治疗 |
1.4.1.2 子宫灌注治疗 |
1.4.1.3 子宫填塞药物治疗 |
1.4.2 全身抗菌治疗 |
1.4.3 激素治疗 |
1.4.4 激光治疗 |
1.4.5 其它疗法 |
1.5 牛子宫内膜炎的预防 |
1.5.1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1.5.2 加强牛产后护理和保健 |
2 泡腾栓剂的研究进展 |
2.1 栓剂简介 |
2.2 中药泡腾栓的研究概况 |
3 宁夏养牛业现状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宁夏地区牛子宫内膜炎流行病学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调查对象 |
1.1.2 采样地点 |
1.1.3 药品与试剂 |
1.1.4 耗材与仪器 |
1.2 方法 |
1.2.1 抽样方法 |
1.2.2 养殖基本情况调查 |
1.2.2.1 选址与布局(20分) |
1.2.2.2 设施与设备(30分) |
1.2.2.3 管理制度与人员配备(30分) |
1.2.2.4 环保要求与生产性能(20分) |
1.2.3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情况调查 |
1.2.3.1 临床症状检查 |
1.2.3.2 直肠检查 |
1.2.3.3 实验室诊断 |
1.2.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症状结果 |
2.2 子宫分泌物检查结果 |
2.3 养殖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
2.4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情况 |
2.5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和季节变化的相关性 |
2.6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和地域的相关性 |
2.7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和饲养模式的相关性 |
2.8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和年龄的相关性 |
2.9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和品种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养殖基本概况 |
3.2 宁夏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情况 |
3.3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和季节变化的相关性 |
3.4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和地域的相关性 |
3.5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和饲养模式的相关性 |
3.6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和年龄的相关性 |
3.7 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和品种的相关性 |
第三章 宁夏牛子宫内膜炎主要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试剂与药品 |
1.1.3 耗材与仪器 |
1.2 方法 |
1.2.1 子宫内膜炎患牛子宫分泌物的采集 |
1.2.2 细菌的分离培养 |
1.2.3 高智能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鉴定 |
2 结果 |
2.1 宁夏各县、市(区)分离菌株生化鉴定结果 |
2.2 宁夏各市、县(区)牛子宫内膜炎检出细菌的分布 |
2.3 宁夏各市、县(区)牛子宫内膜炎感染类型 |
2.4 宁夏各市、县(区)细菌的耐药率检测结果 |
3 讨论 |
3.1 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分离鉴定 |
3.2 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
第四章 治疗牛子宫内膜炎中药组方泡腾栓的研制 |
实验一 中草药组方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中草药 |
1.1.4 主要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中草药筛选 |
1.2.2 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 |
1.2.3 供试菌液的制备 |
1.2.4 中草药抑菌正交实验 |
1.2.5 中草药组方的确立与体外抑菌效果观察 |
2 结果 |
2.1 中草药组方筛选正交设计试验结果 |
2.2 中草药组方抑菌试验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 中药组方泡腾栓的制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泡腾栓辅料的选择 |
1.2.2 中药和辅料的预处理 |
1.2.3 泡腾栓辅料配比优选实验 |
1.2.4 中药组方泡腾栓制备工艺流程 |
1.2.5 中药组方泡腾栓质量检查 |
2 结果 |
2.1 中药组方泡腾栓辅料配比优选结果 |
2.2 正交实验结果方差分析 |
2.3 中药组方泡腾栓质量检查结果 |
2.3.1 外观检查 |
2.3.2 硬度、脆碎度和崩解时限检查 |
2.3.3 重量差异检查 |
2.3.4 pH值、发泡量、泡沫持续时间测定 |
2.3.5 变形温度、融变时限和微生物限度测定 |
2.3.6 中药组方泡腾栓抑菌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三 中药组方泡腾栓安全性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实验器材与药品 |
1.2 方法 |
1.2.1 小鼠腹腔给药急性毒性预实验 |
1.2.2 小鼠腹腔给药急性毒性正式实验 |
1.2.3 家兔阴道给药急性毒性实验 |
1.2.4 家兔Draize眼部刺激试验 |
2 结果 |
2.1 小鼠腹腔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
2.2 家兔阴道给药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
2.3 家兔Draize眼部刺激试验结果 |
3 讨论 |
3.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分析 |
3.2 家兔眼部刺激试验结果分析 |
实验四 中药组方泡腾栓对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药品 |
1.1.2 实验器材 |
1.1.3 实验动物 |
1.2 方法 |
1.2.1 实验分组与设计 |
1.2.2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
2 结果 |
2.1 两种药物对急性、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 |
2.2 两种药物对患病牛发情时间和受孕率的影响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猪丹毒杆菌安徽株生物学特性及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列表 |
文献综述 |
1. 猪丹毒的病原学 |
1.1 形态和培养特性 |
1.2 血清型和致病性 |
1.3 表面保护性抗原 |
1.4 分子分型技术 |
2. 猪丹毒的流行病学 |
3. 猪丹毒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 |
4. 猪丹毒的实验室诊断 |
5. 猪丹毒杆菌的药物敏感性 |
6. 猪丹毒的防治 |
7. 结语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受试菌株 |
1.1.2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
1.1.3 抗生素粉剂 |
1.1.4 实验动物 |
1.1.5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流行病学信息采集 |
1.2.2 猪丹毒杆菌的血清型鉴定 |
1.2.3 猪丹毒杆菌的spaA基因序列测定 |
1.2.4 猪丹毒杆菌的PFGE分型 |
1.2.5 猪丹毒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
1.2.6 猪丹毒杆菌对吖啶黄的敏感性检测 |
1.2.7 猪丹毒杆菌Real-Time PCR方法的建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猪丹毒的流行病学信息 |
2.2 猪丹毒杆菌的血清型鉴定 |
2.3 猪丹毒杆菌的spaA基因序列分析 |
2.3.1 spaA基因扩增 |
2.3.2 pMD19-T-spaA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2.3.3 spaA基因测序结果 |
2.3.4 分离株spaA基因序列比对 |
2.3.5 分离株spa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
2.4 猪丹毒杆菌的PFGE分型 |
2.5 猪丹毒杆菌的MIC |
2.6 猪丹毒杆菌对吖啶黄的敏感性 |
2.7 猪丹毒杆菌Real-Time PCR方法的建立 |
2.7.1 PCR扩增 |
2.7.2 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2.7.3 Real-Time 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
2.7.4 Real-Time 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
2.7.5 Real-Time PCR敏感性分析 |
2.7.6 Real-Time PCR特异性分析 |
2.7.7 Real-Time PCR重复性分析 |
2.7.8 Real-Time PCR方法的应用 |
3 讨论 |
3.1 安徽地区猪丹毒的流行特征 |
3.2 猪丹毒杆菌安徽株的优势血清型 |
3.3 猪丹毒杆菌安徽株spaA基因的遗传进化 |
3.4 猪丹毒杆菌安徽株的PFGE基因型 |
3.5 猪丹毒杆菌安徽株的药物感受性 |
3.6 猪丹毒杆菌安徽株对吖啶黄的敏感性 |
3.7 猪丹毒杆菌Real-Time PCR方法的建立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3)肝硬化合并红斑丹毒丝菌性心内膜炎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病历资料 |
3讨论 |
(4)山西省奶牛子宫内膜炎流行状况调查与防治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 |
1.1 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外因 |
1.1.1 病原微生物感染 |
1.1.2 子宫内膜的损伤 |
1.1.3 胎衣滞留 |
1.1.4 营养因素 |
1.1.5 光照、运动 |
1.1.6 其它因素 |
1.2 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内因 |
1.2.1 遗传因素 |
1.2.2 年龄与胎次 |
1.2.3 物理屏障 |
1.2.4 激素调节 |
2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分类 |
2.1 急性子宫内膜炎 |
2.2 急性纤维素性子宫内膜炎 |
2.3 坏死性子宫内膜炎 |
2.4 隐性子宫内膜炎 |
2.5 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 |
2.6 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 |
2.7 慢性脓性卡它性子宫内膜炎 |
3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诊断 |
3.1 直肠检查 |
3.2 阴道检查 |
3.3 实验室诊断 |
3.3.1 精液生物学诊断 |
3.3.2 子宫颈口粘液白细胞检查 |
3.3.3 子宫内膜检查 |
3.3.4 子宫内膜活检 |
3.3.5 含硫氨基酸诊断方法 |
3.3.6 尿液化学检查法 |
4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
4.1 子宫内疗法 |
4.1.1 子宫冲洗 |
4.1.2 子宫灌注 |
4.1.3 子宫填塞法 |
4.2 全身疗法 |
4.3 中药疗法 |
4.4 激素疗法 |
4.5 激光疗法 |
5 预防 |
6 本课题的提出 |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材料 |
1.1 被检奶牛 |
1.2 供试样品 |
1.3 试验动物 |
1.4 主要培养基 |
1.5 主要药品 |
1.6 主要仪器设备和实验器材 |
2 试验方法 |
2.1 山西省奶牛子宫内膜炎流行病学调查 |
2.1.1 调查内容 |
2.1.2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方法 |
2.2 山西省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2.2.1 病样采集 |
2.2.2 菌种分离 |
2.2.3 菌种鉴定 |
2.3 主要分离菌致病性试验及菌株筛选 |
2.4 奶牛子宫内膜炎菌苗的研制 |
2.4.1 菌种继代 |
2.4.2 细菌增殖 |
2.4.3 纯检及灭活 |
2.4.4 疫苗制备 |
2.4.5 疫苗检验 |
2.5 致病菌的免疫原性研究 |
2.5.1 最佳免疫剂量试验 |
2.5.2 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的免疫原性试验 |
2.5.3 判定标准 |
2.6 奶牛子宫内膜炎生物免疫试验 |
2.6.1 现地免疫试验 |
2.6.2 大区免疫试验 |
2.7 数据处理 |
试验结果 |
1 山西省奶牛子宫内膜炎流行病学调查 |
1.1 奶牛场的基本情况 |
1.2 调查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 |
2 奶牛子宫内膜炎防治实践 |
2.1 山西省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2.2 主要分离菌致病性试验及菌株筛选 |
2.3 奶牛子宫内膜炎菌苗的研制 |
2.3.1 无菌检验结果 |
2.3.2 物理性状检验结果 |
2.3.3 安全试验结果 |
2.4 致病菌的免疫原性研究 |
2.4.1 最佳免疫剂量试验结果 |
2.4.2 致病菌的免疫原性试验结果 |
2.5 奶牛子宫内膜炎生物免疫试验 |
2.5.1 现地免疫试验结果 |
2.5.2 大区免疫试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建议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6)从耳道分泌物中分离出1株猪红斑丹毒丝菌(论文提纲范文)
讨 |
论 |
(8)特殊生境中产细菌素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益生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一、乳酸菌及其有关属 |
二、乳酸细菌的分类方法 |
2.1 细菌分类学 |
2.2 用于细菌分类鉴定的特征及类别 |
2.3 细菌的分类系统 |
2.3.1 伯杰氏细菌分类系统 |
2.3.2 原核生物分类系统 |
2.4 多相分类和多相鉴定及其技术 |
2.4.1 多相分类和鉴定 |
2.4.2 分类鉴定技术及其应用范围 |
三、乳酸菌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
3.1 乳酸菌在医学中的应用 |
3.2 乳酸菌在饲料中的应用 |
3.3 乳酸菌在食品中的应用 |
四、女性阴道菌群分析 |
4.1 国外研究 |
4.2 国内研究 |
4.3 阴道微生态 |
4.4 乳杆菌作为优势菌群及其作用 |
五、乳杆菌活菌制剂在妇科领域的应用 |
5.1 妇科炎症 |
5.2 乳酸杆菌制剂 |
第二章 产细菌素的乳杆菌的筛选 |
一、材料与培养基 |
1.1 样品来源 |
1.2 主要仪器 |
1.3 培养基 |
1.4 主要试剂 |
1.5 主要方法 |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 菌落形态观察 |
2.2 菌体形态观察 |
2.3 透射电镜图片 |
三、实验总结 |
第三章 乳杆菌的常规鉴定 |
一、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的培养条件 |
1.2 菌种鉴定主要方法 |
1.2.1 温度生长实验 |
1.2.2 从葡萄糖和葡萄糖酸盐产酸产气试验 |
1.2.3 糖醇产酸实验 |
1.2.4 从精氨酸产氨试验 |
1.2.5 过氧化氢酶测定 |
1.2.6 抗酸染色 |
1.2.7 溶血实验 |
1.2.8 乳酸层析实验 |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 温度生长与从葡萄糖/酸盐产酸产气试验结果 |
2.2 糖醇产酸实验结果 |
2.3 乳酸层析实验结果 |
2.4 其它实验结果 |
三、实验小结 |
第四章 乳杆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仪器 |
1.2 主要试剂 |
1.2.1 提取细菌DNA的试剂 |
1.2.2 核酸电泳试剂 |
1.2.3 PCR反应相关试剂 |
1.2.4 PCR产物纯化试剂 |
1.3 主要方法 |
1.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1.3.2 DNA模板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
1.3.3 目的DNA片段的PCR扩增 |
1.3.4 PCR产物的回收 |
1.3.5 目的DNA片段序列测定 |
二、实验结果 |
2.1 乳杆菌提取总DNA模板电泳图谱 |
2.2 PCR产物电泳图谱 |
2.3 PCR产物回收后电泳图谱 |
2.4 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 |
2.5 比对结果 |
三、实验小结 |
3.1 格氏乳杆菌 |
3.2 唾液乳杆菌 |
3.3 卷曲乳杆菌 |
四、讨论 |
第五章 分离得到的乳杆菌有益作用的初步探讨与分析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培养基 |
2.2 细菌素活性检测用敏感菌株 |
2.3 Nisin标准液的配制 |
2.4 细菌素抑菌活性的测定 |
2.5 过氧化氢产生试验 |
2.6 拮抗实验 |
三、结果与讨论 |
3.1 Nisin标准曲线 |
3.2 19 株乳杆菌pH及细菌素效价测定结果 |
3.3 对指示菌的抑制效价 |
3.4 过氧化氢检测实验结果 |
3.5 拮抗实验结果 |
四、实验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一、乳杆菌的鉴定 |
二、乳杆菌益生作用初步探讨 |
英文摘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四、从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出一株红斑丹毒丝菌(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夏地区牛子宫内膜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组方泡腾栓的研制[D]. 安泓霏.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2]猪丹毒杆菌安徽株生物学特性及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 魏文涛. 安徽农业大学, 2016(05)
- [3]肝硬化合并红斑丹毒丝菌性心内膜炎1例报告[J]. 梁丽芬,李哲,雷宇,凌宁,周智.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5(09)
- [4]山西省奶牛子宫内膜炎流行状况调查与防治的实践[D]. 靳光.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3)
- [5]猪红斑丹毒丝菌致腹腔感染及败血症一例[J]. 华立新,刘峰,杨瑞瑞.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2(01)
- [6]从耳道分泌物中分离出1株猪红斑丹毒丝菌[J]. 付宝庆,刘青华,常纪,杜静,王成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05)
- [7]红斑丹毒丝菌致患儿泌尿道感染的实验诊断[J]. 林国跃,杜晓璐,王萍,张玥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6(01)
- [8]特殊生境中产细菌素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益生特性分析[D]. 赵慧. 辽宁师范大学, 2005(03)
- [9]脑囊虫病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研究[J]. 刘文彬,汤雪晴,郑淑梅,刘华君,许红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4(12)
- [10]从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中检出红斑丹毒丝菌[J]. 原灵,陈亮,董新平,谢一俊,郑礼宝.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