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此处用“liǎ”不妥(论文文献综述)
高丽杰[1](2021)在《外向型汉语量词词典编写研究 ——以《汉语量词图解词典》《看图学量词》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任红雨[2](2021)在《日本儿童初级汉语教材《汉语顶呱呱》的综合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际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汉语学习者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汉语非母语的儿童开始学习汉语。不同母语背景的儿童学习汉语的方式有所不同,且各自学习汉语的难点也有所差异,因而编写一套针对性强的儿童汉语教材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选取针对日本小学生编写的初级汉语教材《汉语顶呱呱》,尝试从总体版式、教材体例,话题与课文内容、语音、词汇和语料长度等角度来考察,全方位描写该教材状况,总结其优点与不足,以期为国别化儿童汉语教学及教材编写提出一些建议与设想。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方法、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及研究现状分析。第二章为儿童语言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及编写原则。第三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对《汉语顶呱呱》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包括编排体例、语言要素项目、话题与课文编排、练习项目、文化项目编排、插图设计及其配套资源等,在此基础上,总结该教材的特色之处。第四章为思考及建议。对《汉语顶呱呱》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与设想。
赵兵[3](2021)在《外国学生习得“然后”的偏误研究与教学对策》文中研究表明
朱福妹[4](2020)在《基于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的汉语典型体标记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演化语言学视野下,结合前贤关于汉语典型体范畴的研究成果,从三类研究现状(汉语典型体标记、汉语典型体标记演化为介词词内成分和汉语典型体标记演化为话语标记内部成分)对汉语典型体标记进行研究。考证过程中,密切关注当代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力图应用大量切实可行的前沿理论来解决汉语体范畴中的实际问题。首先,根据汉语小句整合的实际情况,构建词汇化与语法化界面及其观察窗口。界面看作是各种语言范畴和语言成分的输入输出的汇总之地,简言之,也就是词汇化与语法化互动的句法环境。因此,我们进一步构建观察窗口,从小句合并的进程中去发现哪类句式是语言成分容易发生质变的句法环境。小句合并的源头为各个分立的小句,即流水句,继而演化为关系句、紧缩式,其中连动式是至关重要的界面,上承紧缩式,又演化为动补式。其次,在词汇化与语法化界面中对汉语典型体标记追本溯源。因“着”和“过”演化路径复杂,且与前人研究颇多争议,因此各单立一节。“了”的前人研究最为全面和系统,直接结合前人成果和“着”和“过”进行横向比较。逐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明确源动词“着”的两条演变路径:结果体“着zháo”和持续体“着zhe”。结果体“着zháo”为情状体,在“V着O/L”结构中语义侧重于表结果的达成,因此演化为词汇体。典型体标记“着持续体”产生的原因:语义方面,源动词“着”语义核心指实体A的一面和实体B的一面相接触,且句中“着”与其前后组成成分语义关系疏离。句法方面,连动式“V着”结构在“同形生成”和“互补删除”原则的作用下,形成“V着+PP处所”和“PP处所+V着”这两种可选句法槽,并且“PP处所+V着”结构符合整个语言系统的动态发展,在双小句结构简化过程中,“着”发生重新分析,可以理解为持续体标记。(二)考察了源动词“过”的意义,表示主体对象经过的一个空间段,并不包含起点、终点,也不包括明确的方向,隐含的“方向”义完全由句中主体所在的路径决定。因此,“过”应归为位移或路径动词,并且“过”属于最简义位移动词。继而解释了连动式中“V过”成为优势语序的原因。(三)结合前沿理论中体系统的三个层次:动词的行为类型、词汇体和语法体。将汉语典型体标记“着、了、过”予以定性:第一层:动词的行为类型(aktionsart),“着、了、过”符合意义简化性特征,易于发生语法化。第二层:情状体(词汇体)“着结果体”,“V着O/L”句法结构共同表结果的达成。第三层:句子体(语法体)“着持续体、了、过”。三者存在共性,均为句子体(语法体),可分为三个步骤进行论述:第一步,将句子体“着持续体、了、过”进行横向比较,比较出“着持续体”的特异性,推断出“了、过”均为“完结体”;第二步,将同为完结体的“了、过”进行横向比较,“过”和“了”分别进入了“(过程)完结体阶段、(过程)新完成体阶段、(过程)老完成体阶段、(经历全程)完整体阶段”和“(结点)完结体阶段、(结点)新完成体阶段、(结点)老完成体阶段、(结点)完整体阶段”。第三步,最终揭示“过”和“了”在演化阶段中仍有不同表现和本质差异,得出“过”不具备成为词内成分和话语标记内部成分的根本原因。再次,考察了词汇化与语法化界面中的“X着/了”类双音介词产生。首先,考证了“X了”类双音介词的产生:“X”所在句子及物性强弱揭示了“X”的语法化路径,继而考证“X了”产生的动因是词汇化界面的义项专一化和韵律方面的需求。其次,考证了“X着”类双音介词的产生:揭示“X”在语法化界面中,源动词通过相似域之间的隐喻投射,确立了其介词性质;继而考证“X着”类双音介词产生的动因与“着”的背景化特质有关,同时也是词汇化界面的义项专一化和韵律方面的需求。最后,考察了词汇化与语法化界面中“X着/了”类话语标记的产生。“X着/了”类因源义的“自发性”和意义的“非限制性”,在嵌语语法的征派提取机制作用下,演化为具备意义的程序性,表话轮结束的话语衔接标记,并且“X了”类还进一步演化为具备可表言者主观评价的意义功能(表言者姿态)的功能,开启新话轮的演化程度较高话语标记。
张帆[5](2020)在《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文中认为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本土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影响中国乃至东亚思想和社会长达七百年。然而与理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形成反差的是,宋明理学的英译严重滞后于其它中国典籍,这也导致了西方对理学的长期视野盲区。理学英译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义理的译释难度,因此,对义理译释的考察成为探讨宋明理学英译的关键性问题。本研究对译者英译宋明理学的阐释过程及其对译文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大量的案例和译释对比,从文本性、层次性、境界性、边界性、视域性和形态性六个方面考察了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现象和译释特点。译释离不开文本,文本是译释的起点和终点。文本性是文本在反映特定交际规约时的特征,对文本性的配置决定了文本的类型。而在翻译中,决定文本性配置方式的则是译者的译释。通过译者的译释,文本呈现为不同文本性的混合,其中占据主导和焦点地位的文本性决定了文本的类型归属。理学文本的文本性主要体现在哲学性、宗教性和科学性三个方面,以哲学性为最主要的特征而兼有宗教性和科学性的特征。理学的文本类型因而可以看作以哲学文本为中心,以宗教文本和科学文本为两个端点的连续体。理学的译文文本可能会相对于原文文本在这个连续体上有所游移,其最终的位置取决于译者的译释。从文本的深度空间来看,从最表层的语言到最深层的义理,阐释者最终所能达到的深度反映了他的阐释层次。理学文本的义理深度和阐释开放性使得译者的阐释层次非常丰富。从对语言表层勘误校雠一直到对理学概念和义理的创造性译释,译者的阐释触角能够遍及理学文本的各个深度。对宋明理学译释在诸多层次上的描述与分析可以突破以往翻译研究阐释学进路偏于抽象思辨和宏观概括的特点,建立起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译释描述体系,这对于处于研究起始阶段的理学译释来说更具意义。从文本的译释高度看,将宋明理学的最高追求翻译出来是理学英译应当努力实现的目标。西方哲学以追求真理为终极目标,而中国哲学则往往以境界为最终旨归。但境界的高低需要译者的把握和体认,不同译者对境界的理解不尽一致。译者的译释决定了译文读者对宋明理学境界的感知,而对境界的感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宋明理学的总体认知。对境界的译释代表了译释的高度,这也是宋明理英译学不同于一般哲学文本翻译的特殊之处。从文本之间的横向关系看,宋明理学内部流派纷呈,不同流派对同一概念或义理的阐发有所差异甚至截然相反。然而流派之间既相互颉颃又彼此渗透,使得其边界保持着一定的开放性和模糊性。理学英译者的译释往往会对流派之间的边界进行有意无意地重新划定,既可能是对原有边界的彻底重构,也可能是对边界模糊或清晰程度的重描,还可能是对边界的悬搁或标举。而宋明理学与外学也处于纠缠不清的关系。对于理学与佛教和道家的关系,不同的译者也会作出不同的译释处理,既有可能划清界线,突出理学的独立品性,也可能呈现甚至加强儒释道之间的暧昧关系。因此,无论是理学内部流派的边界还是理学与释道的边界,都有可能在译者的译释过程中发生位移与变化。从文本与背景域的关系来看,前见和视域是理解得以可能的先行条件。在翻译中,最终的译文往往译者视域与原文视域融合的产物,译者无法超越自己的视域去把握文本某种“自在”的原意。对理学的译释同样也受译者视域的影响,而在这当中,西方哲学的视域是最为常见却又往往不易察觉的一种视域。无论是西方译者还是中国译者,在英译宋明理学时都有可能在内容、思维和语言的层面不同程度地呈现出西方哲学视域的特点。从文本与学科形态的关系来看,根据译者的译释方法、译释重点和译释视角的不同,可以将宋明理学的译释分为经学形态、西学形态、汉学形态和国学形态四种。理学英译的经学形态是中国传统注经模式的跨语应用;理学英译的西学形态则以西方哲学来格义宋明理学;理学英译的汉学形态是在西方目光的投射下对作为东方异质他者的理学的一种形象和意义建构;理学英译的国学形态则突出理学的民族性和中国文化身份,对理学的译释呈现出中国哲学本土化翻译模式。宋明理学的译释现象是阐释和翻译的一般规律与理学的特殊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理学译释的研究既是对阐释学方法的建构式运用,又紧扣理学文本的特殊性。对宋明理学英译译释的分析将译释的各种可能性最大化,全面还原了译释的过程,归纳出理学译释的特点,从而为宋明理学日后的进一步英译提供了观照。
张孟晋[6](2019)在《唐代字样学文献数种综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字系统有诸多异於西方字母文字系统之处,异体字就是其中较为棘手的一个。汉字异体字的一个重要来源是源於人们任意书写而出现的错)滥用字体,不过随着文化发展、汉字使用愈发频繁,这些字体反而逐步被社会广泛接受,进而成为特定时期的书写俗体,有些更演进为异体。史上汉字书写最为)乱的时期当属南北朝至隋唐。唐初太宗时,曾命颜师古等人刊校字样,以求刊谬正俗,下笔有据。此後更掀起举国正字之风,史称“正字运动”。自唐之正字运动为世人关注,至以《干禄字书》爲代表之一众字书成为字样学的研究对象,多渠道还原唐代正字运动的实际情况,对各时期文献中的俗体异体字作分析和校勘,已为字样学之相关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然而受字书佚失,系统研究缺乏,证据短缺,价值不显等诸多问题困扰,字样学中的诸多问题仍令当今学者或不能做,或不愿做,研究成果甚微。基於此,本文拟对唐代的字样发展史及是时具有代表性的字样书作以清晰梳理,以求寻根究底,察衆人之忽略,现字样之价值。一则在对唐代“正字运动”重新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为世人在“正字运动”方面已经固化的认知当中提出些许新的认识;二则对异体字之产生、形成和发展作深入分析及研究,对《颜氏字样》(後文简称《颜氏》)、《正名要录》(後文简称《正名》)、《时要字样》、《干禄字书》、《分毫字样》等多本字样书作详细的校理分析,为俗体、异体的产生建立详细完整的证据资料库;三则在已有校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俗字字形产生的原因、发展途径、变化规律等,以期为当下汉字中一部分笔划、部件、部首等书写问题的出现找到根源和提供参考。本研究之主体部分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本文的绪论。第二章对字样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对《颜氏》、《正名》、《时要字样》、《分毫字样》、《干禄字书》五部字样学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校理分析和整理研究。第八章为结论。绪论,首先就研究方向的选择问题从两个方面作以解释;又从字样学的定义、应用范畴、广义与狭义之分、字样书与字书之关系、隋唐字形混乱原因等方面对字样学的字理问题进行讨论;最後,再对研究基础与方法、论文结构、以及本文所研究的范畴及特殊情况等进行了说明。第一章,文献综述。首先从字样学研究史入手,自宏观角度对国内外字样学领域内相关研究进行论述;之後,再从微观角度对《颜氏》等五部字样书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并对唐代後期所出现之《五经》、《九经》等字书详细分析,以求探究字样书与字书之联系。最後更对学界内所涉及之正字运动的相关遗留问题进行讨论。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对唐代具有代表性之《颜氏》、《正名》、《时要》、《分毫》、《干禄》五部字样书进行包括作者、背景、内容等多方面的整理研究,并对全部字样书中的每一条内容作文字与正字功能的分析,以探讨字样书产生及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第七章,在前六章对字样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唐代正字运动史的新认识。本研究之学术价值主要有二点:一、对隋唐时期正字运动及字样学史之再梳理。俗字,长久以来一直被很多人笼统认为是错字,於是便常常以错字处之,忽略了其自身特点及其所承载的历史价值。人们渐渐淡忘了隋唐时期曾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正字运动”,更不知很多人都曾为这一运动呕心沥血,为中国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做出贡献。时至今日有些人甚至连姓名都不曾出现於“正字运动”当中,实是憾事。本研究就是为了通过各种语料及史料的记载,努力将这一时期最真实的情况还原出来,让尘封的历史再次展现出来。二、为了能够探究由正体至俗体的演化过程,本研究将对《颜氏》、《正名》、《时要字样》、《分毫字样》、《干禄字书》五部字样书进行细致的分析及校理,结合共时与历时的发展特征,尽力将有关的汉字字形发展之途径与规律梳理清楚。本研究的成果将可用於多个方面,如1)隋唐时期汉字发展史的整理工作。重新对这一时期“正字运动”中的人、书、事进行梳理,更加关注细节及学界已固化认定的内容,这将有助於我们弄清楚更多隋唐正字运动时期的真实情况。2)对汉字字形演变的中古阶段作更为细致的探讨。对五部字样书的分析与校理,有助於从每一个字的变化中发现汉字发展的大体规律,上承上古时期的古代字体,下接近现代汉字的字体结构。这一系列完整的校理对於补充汉字在字体演变历史上的发展情况有着重要的意义。3)为现代汉字书写者提供汉字结构书写)误的理据分析及解决方案。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外国留学生,在初识汉字时,书写常有偏误发生。对隋唐时期俗字演变规律的分析与整理,有利於我们找到人类书写汉字发生偏误的大体倾向,通过总结规律并制定相应对策,以解决现代人们书写汉字时所产生的各类字体结构问题。
韩厚明[7](2018)在《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文中研究指明1983年底至1984年初,湖北江陵张家山M247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包含大量汉初法律文书,这是继睡虎地秦简之後法律简牍的又一重大发现。经过初步清理之後,这批竹简包括《历谱》、《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算数书》、《盖庐》、《引书》、《遣册》八种,共1200余枚竹简。《历谱》共18枚竹简,记录时代爲汉高祖四年(前203年)至吕后二年(前186年)後九月,其中简二记录有“新降爲汉”四字,是汉王朝创立过程中的真实写照。《二年律令》共540枚竹简,是汉初吕后二年的律令摘抄,共有汉律27种、《津关令》1种,这是汉代成体系法律简牍的首次发现,弥补了汉代法律史研究资料不足的遗憾。《奏谳书》共228枚竹简,内容爲秦及汉高祖时期奏谳文书摘录,保留了奏谳文书的基本格式,对研究秦及汉初司法审判制度有重要意义。《脉书》共66枚竹简,以病候及阴阳十一脉经、脉法等爲主要内容,大部分见於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比後者保存更完好。《算数书》共190枚竹简,是实用算题合集,内容形式与传世数学文献《九章算术》类似,比後者时代早二百余年。《盖庐》共55枚竹简,以申胥(伍子胥)与盖庐(吴王阖闾)的对话爲文本形式,具有浓厚的兵阴阳色彩。《引书》共112枚竹简,是首次发现成篇的汉代导引术文献,可与马王堆《导引图》相参照。《遣册》共41枚竹简,爲随葬物品清单,其中记录有书一笥,正与出土竹简相合。值得一提的是,墓葬还出土鸠杖一枚,这说明墓主人年事已高。张家山M247号汉墓自发掘至今已有34年,全部竹简释文公布於2001年,迄今已有16年,因其竹简内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论文总计上千篇,着作数十部,相关研究纷繁复杂,因此有必要对以往研究历史进行综合梳理,同时结合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竹简文本进行重新校勘,对疑难词汇进行辨析考证,这也是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所在。本论文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有三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M247号汉墓的发掘情况,墓葬的形制及随葬物品,墓主身份,论述出土竹简的主要内容及其释文公布情况,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重点内容是对张家山汉简各部分的研究综述,以期把握既往学界的研究概况。第二章张家山汉简释文校注,这部分以《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二年律令与奏谳书》所刊布的释文爲底本,吸收学界对竹简文本的校勘成果,参照整理者原图版及红外綫图版,对张家山汉简释文进行再校勘,对重点难点词汇进行校注,以疏通文意。第三章相关问题研究,包括《二年律令》编联整理与研究、重点词汇研究梳理与考证,如“颇”、“毋害”、“出入罪人”、“完刑”、“行钱”、“以上、以下”。下编主要内容是字词集释和参考文献。字词集释首先列举字词条目,其次选取有代表性的辞例1-5条,最後以时间爲序摘录学者研究成果,对其中需要补充及辨析的词条以按语形式说明。最後是本论文的参考文献。
郑玉贵[8](2017)在《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肯定否定的极性视角切入,运用结构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的相关问题做了较为全面地探讨。全文由十三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理论背景及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说明语料来源。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在宏观层面上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进行研究。第二章重点考察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类别。本章首先探讨极性词语与否定极性词语的概念,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否定极性副词”,接着对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进行探讨,提出界定该类副词的三个重要标准进而框定出其范围与具体成员。最后分别根据该类副词成员在语法意义和对否定结构的依赖程度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征进行类别划分,为进一步展开考察打下基础。第三章重点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在句法和语义方面表现出的共性和差异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在句法特征方面,主要从其句法功能、修饰成分、句法分布与辖域范围、对否定词的选择限制以及与否定词的共现语序等方面进行描写和解释。在语义特征方面,重点对该类副词成员具有的极量特征进行描写和分析,初步从极量角度探寻了该类副词倾向于与否定结构结合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在根据此类副词语法意义的分类基础上分别考察各类成员与含“不”“没(有)”“别”否定结构的分布组合情况。虽然同为否定极性副词甚或是内部的同一小类,其组合情况也并不完全一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第五章首先引介学界对情态的定义以及大致的分类,然后据此对各种否定结构可能包含的情态语义类型做分析,最后集中通过描写分析该类副词成员对否定结构的情态语义的选择限制进而考察否定极性副词内部各成员呈现出的情态语义特征。第六章详细描写部分否定极性副词与肯定结构的组合分布状况进而归纳出可共现的肯定结构具有的一些特征,并尝试解释一些肯定结构可以允准部分否定极性副词使用的原因。最后对否定极性副词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七章到第十章是在微观层面上对否定极性副词进行研究,分别从程度类、时间类、范围类和语气类四类否定极性副词中各选取一个词语进行个案研究,分别是“丝毫”“始终”“一概”和“万万”。各章首先利用北大语料库对这4个副词的语例进行定量调查和分析,为它们能否成为否定极性副词成员进行定性。接下来根据语料从它们与否定结构的强制性程度、与否定词的组合位置、组合自由度以及间隔距离等角度考察分析它们作为否定极性词语所表现出来的极性特征。然后调查它们的语境分布状况,重点分析与否定结构搭配时表现出的各种句法格式特征和语法意义、与之共现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的选择限制规律以及在句中表达的语用功能等进行考察。最后提出观点,认为这些副词的语境分布之所以受到限制是其自身的极量语义特征、强调的语用功能以及梯级逻辑等因素相互协调的结果。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是对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的否定极性副词进行对比研究。第十一章是在宏观层面对汉日否定极性副词分别从句法分布、语义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首先确立界定标准并框定出拟对比的汉日否定极性副词成员,然后分别从词语的构成方式、在实际使用时共现成分的类型差异、与否定词的语序及辖域关系、量性特征以及该类副词的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考察,总结并归纳出它们之间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第十二章是在微观层面对汉日否定极性副词中的日语“决して”与汉语“并”和“决/绝”进行个案对比分析。它们在各自的语言中都是典型的否定极性副词且语义上具有相通性。本章分别从否定的类型归属、各自的语义背景及用于否定句的语法意义、否定量域、共现成分的选择与限制等方面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之处,总结彼此对应及不对应的状况并尝试解释原因。第十三章是结语。
胡娟[9](2016)在《汉简帛医书五种字词集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王堆汉墓帛书[肆]》和《马王堆汉墓帛书[伍][陆]》中的《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杂禁方》,以及《武威汉代医简》是我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土的五部汉代简帛医书方药类文献。这批出土简帛文献,因在我国药物学、临床医学、文献学、文字学、语言学上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故自出土以来的四十余年间,引起了中医学、文献学、文字学、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并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其间出版的相关成果主要有《马王堆汉墓帛书[肆]》、《马王堆医书考注》、《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壹][贰]》、《马王堆出土文献译注丛书——五十二病方》、《马王堆古医书考释》、《五十二病方注补译》、《武威汉代医简》、《武威汉代医简注解》、《简帛医药文献校释》,等等。前人时贤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医简成书年代考证、简序梳理、释文正读、字词考释、残片缀合、句读勘误和临床应用、医学文化研究等方面。2014年,裘锡圭主编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伍][陆]》和李盛华、张延昌主编的《武威汉代医简研究集成》是这批简帛文献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是後出转精的集大成者。但是,由於这批出土的简帛方药文献,都是在我国印刷术发明以前的写本,因其书写材料或为竹简木牍,或为帛书,书写者又多为当时的中下层知识份子,用字不甚规范,书写较为随意、潦草,再加之书写时代古远,出土时破损严重,故给文字学、语言学、文献学、中医学和祝由术等的研究带来了极大困难。本文运用“综合归纳”和“比较互证”的研究方法,将前人对汉简帛医书方药类文献五种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并精选以下四类字词进行集释:(一)前人注本中有争议的;(二)前人虽无争议而本文认为结论有误的;(三)前人释义大致正确,但本文认为可以补充完善的;(四)部分前人注明“待考”的。由於本文集释体例的原因,本文集释词条中,暂不包含以下三类:(一)释文的漏释;(二)释文的补释;(三)句读的勘误。本文由以下五章构成:第一章绪论。内容包括:(1)题解和本文所研究语料的介绍;(2)各研究语料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成果介绍;(3)分析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4)阐明本文研究的价值和字词集释的方法、凡例。第二章普通字词集释(上):实词集释。本章集释的是除药名之外的普通字词当中“实词”一类,因实词类数量较多,单独成章。内分“动词集释”和“其他实词集释”两节,共集释“凄”“祝”等动词五十六条,集释其他实词(包括名词、形容词、量词等)“隋”“尤”等三十三条,共集释实词八十九条。第三章普通字词集释(下):虚词和短语集释。本章集释的是除药名之外的普通字词当中虚词和短语两类。内分“虚词集释”和“短语集释”两节,共集释“财”“决”等虚词八条,“抒浚”“再食浖”等短语二十一条。共集释虚词和短语二十九条。第四章药名字词集释。本章是对药物名称类字词的集释。内分“植物类药名字词集释集释”“动物类药名字词集释”“矿物类药名字词集释”三节,分别集释了“隐夫木”“并符”等植物方药名三十条;“男子洎”“飞虫”等动物方药名十二条;“最後是结语。是对本文的创新点进行总结。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一)对前人释文的勘误;(二)对前人注释的纠正;(三)对部分“待考”字词的考证。对汉代简帛医书方药文献字词的研究,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许多代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才能使之更加完善。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汉简帛方药文献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为更真实客观地还原古医书的面貌及理解古人的语义提供途径和思路,以期汉简帛方药文献的研究工作更加完善。
陈丽丽[10](2016)在《《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七、八卷补正》文中研究说明敦煌文献是指1900年道士王圆箓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所发现的一批文书,敦煌文献作爲第一手资料,其价值不言而喻,文献的发现甚至促进了一门新学科的建立。这批文书内容丰富,涉及广泛,语言风格多样,写卷还包含了大量的异体俗字、借字、)误字等,对敦煌文献进行整理和校録是敦煌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郝春文的《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録》作爲英藏敦煌非佛教文献的大型释读本,促进了敦煌学研究的发展,但由於主客观的原因,这套书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把《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録》第七、八卷的释文作爲研究对象,主要对释文作了补正工作。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给敦煌文献的进一步整理和校録带来一定的帮助。在结构安排上,本文分爲四个部分。第一章爲“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方法进行了叙述。第二章爲“《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録》补正”,通过认真核对原图版,查找异本,参考其它録本,深入分析字形词义等方法,按第七、八卷的编号补正了释文的疏误之处。第三章爲“释文研究的意义”,通过具体的例子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最後爲“结语”,概述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
二、此处用“liǎ”不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此处用“liǎ”不妥(论文提纲范文)
(2)日本儿童初级汉语教材《汉语顶呱呱》的综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1.2 相关问题说明 |
1.2.1 “儿童”的年龄界定 |
1.2.2 “初级”阶段教学内容的界定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分析 |
1.4.1 国别化汉语教材研究 |
1.4.2 对外汉语儿童教材及教学相关研究 |
1.4.3 国别化儿童汉语教材研究 |
第2章 儿童语言教材编写理论与编写原则 |
2.1 儿童语言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 |
2.1.1 儿童第二语言习得的特点 |
2.1.2 心理学理论 |
2.2 儿童汉语教材编写的原则 |
2.2.1 科学性原则 |
2.2.2 针对性原则 |
2.2.3 趣味性原则 |
2.2.4 实用性原则 |
第3章 《汉语顶呱呱》多角度分析 |
3.1 编写背景 |
3.2 编排体例 |
3.3 教学内容 |
3.3.1 语音项目 |
3.3.2 词汇项目 |
3.3.3 语法项目 |
3.3.4 话题与课文编排 |
3.3.5 练习项目 |
3.3.6 其他项目 |
3.4 整体特点 |
3.4.1 注重趣味性 |
3.4.2 “国别化”色彩鲜明 |
3.4.3 注重文化教学 |
3.4.4 主副课文搭配相得益彰 |
3.4.5 重视语言要素教学的复现率 |
第四章 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教材的编排科学性不足 |
4.1.2 配套教辅形式单调 |
4.1.3 未展现教学难点 |
4.2 相关建议 |
4.2.1 语言要素教学编排应有依据 |
4.2.2 练习形式应更加丰富 |
4.2.3 创新整合多种教学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的汉语典型体标记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和理论基础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理论基础 |
1.2 研究现状 |
1.2.1 体标记“着”的研究现状 |
1.2.2 体标记“过”的研究现状 |
1.2.3 体标记“了”的研究现状 |
1.2.4 演化为介词词内成分的研究现状 |
1.2.5 演化为话语标记内部成分的研究现状 |
1.2.6 现状总结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语料来源 |
第2章 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 |
2.1 什么是界面 |
2.2 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的确立 |
2.2.1 语法化与词汇化的互动关系 |
2.2.2 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的观察窗口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中典型体标记的溯源与定性 |
3.1 体标记“着”的产生 |
3.1.1 源动词“着”的功能 |
3.1.2 结果体“着1”的产生 |
3.1.3 持续体“着2”的产生 |
3.1.4 体标记“着”的总结 |
3.2 体标记“过” |
3.2.1 源动词“过”的功能 |
3.2.2 空间运动事件中“过”的词汇化模式 |
3.3 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中的“过、着、了”比较 |
3.3.1 词汇化界面:从连动式到动补式 |
3.3.2 语法化界面:典型体标记的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中典型体标记的发展之一——“X着/了”类双音介词 |
4.1 “X了”类双音介词的产生 |
4.1.1 “为了”的产生 |
4.1.2 “除了”的产生 |
4.2 “X着”类双音介词的产生 |
4.2.1 语法化界面:“X”的性质 |
4.2.2 词汇化界面:“X着”类双音介词的产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中典型体标记的发展之二——“X着/了”类话语标记 |
5.1 嵌语和话语标记 |
5.1.1 何谓“嵌语”? |
5.1.2 何谓“话语标记”? |
5.2 “X了”类话语标记 |
5.2.1 “X”的语法化 |
5.2.2 “X了”的词汇化 |
5.2.3 “X了”的语法化 |
5.2.4 “X了”类话语标记总结 |
5.3 “X着”类话语标记 |
5.3.1 “X”的语法化 |
5.3.2 “X着”的词汇化 |
5.3.3 话语标记“X着”的产生 |
5.3.4 “X着”类话语标记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典型体标记“着、了、过”的共性与差异 |
6.2 “着/了”的进一步发展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题解 |
1.1.1 “宋明理学” |
1.1.2 “译释” |
1.1.3 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 |
1.1.4 “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 |
1.1.5 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 |
1.2 研究目标、方法和性质 |
1.3 研究特点和创新性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本研究理学英译文本来源综述 |
2.2 宋明理学英译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宋明理学英译译释总论 |
3.1 译释学总论 |
3.2 宋明理学的译释 |
第四章 宋明理学译释的文本性 |
4.1 宋明理学英译对宗教性的译释 |
4.1.1 宋明理学的宗教性 |
4.1.2 对宋明理学宗教性的译释 |
4.2 宋明理学英译对哲学性的译释 |
4.2.1 宋明理学的哲学性 |
4.2.2 对宋明理学本体性的译释 |
4.2.3 对宋明理学体系性的译释 |
4.2.4 对宋明理学逻辑性的译释 |
4.3 宋明理学英译对科学性的译释 |
4.3.1 宋明理学的科学性 |
4.3.2 对宋明理学科学性的译释 |
4.4 小结 |
第五章 宋明理学英译译释的层次性 |
5.1 创造性阐释学的阐释层次划分 |
5.2 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层次分析 |
5.2.1 理学译释的实谓层次 |
5.2.2 理学译释的意谓层次 |
5.2.3 理学译释的蕴谓层次 |
5.2.4 理学译释的当谓层次 |
5.2.5 理学译释的必谓层次 |
5.3 小结 |
第六章 宋明理学译释的境界性 |
6.1 宋明理学的境界 |
6.2 对宋明理学境界的译释 |
6.2.1 理学英译对境界的标举 |
6.2.2 理学英译对境界的拔高 |
6.2.3 理学英译对境界的拉低 |
6.2.4 理学英译对境界的窄化 |
6.2.5 理学英译对境界的异化 |
6.3 小结 |
第七章 宋明理学译释的边界性 |
7.1 宋明理学英译对理学内部边界的译释 |
7.1.1 宋明理学的流派 |
7.1.2 理学英译对流派边界的消弭 |
7.1.3 理学英译对流派边界的重构 |
7.1.4 理学英译对流派边界的勘定 |
7.1.5 理学英译对流派边界的标记 |
7.2 宋明理学英译对儒释道边界的重构 |
7.2.1 宋明理学与释道关系 |
7.2.2 理学英译对儒释关系的重构 |
7.2.3 理学英译对儒道关系的重构 |
7.3 小结 |
第八章 宋明理学译释的视域性 |
8.1 理学译释的哲学内容视域性 |
8.1.1 对张载的唯物论译释 |
8.1.2 对王阳明的主观唯心论译释 |
8.1.3 对程颢的主观唯心论译释 |
8.1.4 对王阳明的现象学译释 |
8.2 理学译释的哲学思维视域性 |
8.2.1 对体用关系的译释 |
8.2.2 对成圣过程的译释 |
8.2.3 对知行合一的译释 |
8.3 理学译释的哲学语言视域性 |
8.3.1 哲学名词的视域性 |
8.3.2 语言范畴的视域性 |
8.3.3 针对语言视域性的翻译策略 |
8.4 小结 |
第九章 宋明理学英译译释的形态性 |
9.1 宋明理学英译的经学形态 |
9.1.1 对关键词的训诂译释 |
9.1.2 以传解经的译释方法 |
9.1.3 经传合注的译释方法 |
9.1.4 以经解译的译释方法 |
9.1.5 以译解译的译释方法 |
9.1.6 历史考证的译释方法 |
9.1.7 版本对勘的译释方法 |
9.2 宋明理学英译的西学形态 |
9.3 宋明理学英译的汉学形态 |
9.4 宋明理学英译的国学形态 |
9.4.1 中国英语的构建 |
9.4.2 理学的国学整体观 |
9.5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 |
10.1 理学英译的译释类型 |
10.2 多维空间的译释分析 |
10.3 译释行为的总体特点 |
10.4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唐代字样学文献数种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论文引用文献简称表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 |
0.1.1 |
0.1.2 |
0.2 字样学定义 |
0.2.1 字样之定义 |
0.2.2 广义字样学与狭义字样学 |
0.2.3 字样学之特征 |
0.3 研究材料 |
0.4 研究方法 |
0.5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1 字样学研究概述 |
1.1.1 大陆地区之字样学研究 |
1.1.2 台湾学者之字样学研究 |
1.1.3 国外字样学研究 |
1.2 字样书研究 |
1.2.1 《干禄字书》研究 |
1.2.2 《正名要录》研究 |
1.2.3 《时要字样》研究 |
1.2.4 《分毫字样》研究 |
1.2.5 《五经文字》研究 |
1.2.6 《九经字样》研究 |
1.3 唐代正字运动研究 |
1.4 小结 |
第二章 唐代字样学之发起——《颜氏字样》 |
2.1 《颜氏字样》的作者 |
2.2 《颜氏字样》的成书背景 |
2.3 《颜氏字样》的再发现 |
2.4 对《颜氏字样》的新认识 |
2.5 《颜氏字样》校理 |
2.6 小结 |
第三章 正字初期的重要文献——《正名要录》 |
3.1 《正名要录》简介 |
3.2 《正名要录》的作者 |
3.3 《正名要录》的体例及内容 |
3.3.1 《正名要录》第一部分 |
3.3.2 《正名要录》第二部分 |
3.3.3 《正名要录》第三部分 |
3.3.4 《正名要录》第四部分 |
3.3.5 《正名要录》第五部分 |
3.3.6 《正名要录》第六部分 |
3.4 《正名要录》对《颜氏字样》的继承 |
3.5 《正名要录》字例考订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借鉴韵书体例的字样书——《时要字样》 |
4.1 《时要字样》简介 |
4.2 《时要字样》解题 |
4.3 《时要字样》的撰写时代 |
4.4 《时要字样》的创新与问题 |
4.5 《时要字样》抄写情况考察 |
4.6 关於《时要字样》的体例研究 |
4.7 《时要字样》体例中的区别提示 |
4.7.1 组词提示 |
4.7.2 连用提示 |
4.7.3 同类提示 |
4.7.4 反义提示 |
4.7.5 属类提示 |
4.8 《时要字样》校理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被误读和忽视的字样书——《分毫字样》 |
5.1 关於《分毫字样》 |
5.2 《分毫字样》的成书时代 |
5.3 《分毫字样》的内容和体例 |
5.3.1 区别字义的草率 |
5.3.2 分化字用的个人主张 |
5.4 《分毫字样》校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性字样书——《干禄字书》 |
6.1 《干禄字书》简介 |
6.2 《干禄字书》的作者 |
6.3 《干禄字书》对字样书的继承和发展 |
6.3.1 熔经典正字与社会正字於一炉 |
6.3.2 以四声为次 |
6.3.3 内容上的继承 |
6.3.4 体例上的继承 |
6.3.5 偏旁类推 |
6.4 《干禄字书》刻石 |
6.5 《干禄字书》校理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唐代正字运动之新认识 |
7.1 唐代正字运动的历史背景 |
7.2 正字运动的发起 |
7.3 分类正字警示 |
7.4 字样书的工具化 |
7.5 形近字辨析的单独提出 |
7.6 总结性字样书的出现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论文字形表 |
附录二 |
《颜氏字样》 |
《正名》 |
《时要字样·S5731》 |
《时要字样·S6117》 |
《时要字样·S6208》 |
《时要字样·Дx02391A》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上编 |
第一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竹简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墓主身份 |
第二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的公布与研究 |
一、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发布前的研究状况 |
二、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及图版公布 |
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三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研究综述 |
一、《二年律令》研究综述 |
二、《奏谳书》研究综述 |
三、《脉书》研究综述 |
四、《算数书》研究综述 |
五、《盖庐》研究综述 |
六、《引书》研究综述 |
七、《遣册》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历谱 |
第二节 二年律令 |
第三节 奏谳书 |
第四节 脉书 |
第五节 算数书 |
第六节 盖庐 |
第七节 引书 |
第八节 遣策 |
第三章 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二年律令》编联探讨 |
第二节 汉代副词“颇”浅论 |
第三节 “毋害”词义辨析 |
第四节 “出入罪人”释义及相关问题探讨 |
第五节 完刑的再认识 |
第六节 “行钱”本义考 |
第七节 秦汉户赋缴纳对象分析 |
下编 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8)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关注现代汉语否定现象的缘由 |
1.1.2 将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作为研究对象的考虑 |
1.1.3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考虑 |
1.2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
1.2.1 研究对象 |
1.2.2 语料来源 |
1.3 研究方法和意义 |
1.3.1 研究方法 |
1.3.1.1 描写和解释相结合 |
1.3.1.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1.3.1.3 归纳和对比相结合 |
1.3.1.4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背景 |
1.4.1 极性词语的梯级模型理论 |
1.4.2 关联理论 |
1.4.3 预设理论 |
1.4.4 主观性与主观化 |
1.4.5 标记理论 |
1.5 相关研究动态 |
1.5.1 否定极性词语相关研究概况 |
1.5.1.1 国外的否定极性词语研究 |
1.5.1.2 国内的否定极性词语研究 |
1.5.2 否定极性副词相关研究概况 |
1.5.2.1 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与类别 |
1.5.2.2 微观层面的对比研究与历时考察 |
1.5.3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类别 |
2.1 引言 |
2.2 否定极性词语概念的提出 |
2.2.1 极性词语与否定极性词语 |
2.2.2 否定范畴与否定句的界定 |
2.2.3 否定极性词语的类别 |
2.3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界定 |
2.3.1 否定极性副词的范围 |
2.3.2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界定与判定标准 |
2.3.2.1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界定 |
2.3.2.2 否定极性副词的判定标准 |
2.3.3 与否定极性副词相关的几点说明 |
2.4 否定极性副词的分类 |
2.4.1 按照语法意义的分类 |
2.4.2 根据对否定性语境依赖程度的类别划分 |
2.4.2.1 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
2.4.2.2 非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
2.4.3 根据与否定词组合自由度的类别划分 |
2.4.3.1 自由组合类 |
2.4.3.2 不自由组合类 |
2.4.3.3 限制组合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否定极性副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及成因 |
3.1 引言 |
3.2 否定极性副词的句法特征 |
3.2.1 句法功能的单一性和附属性 |
3.2.2 句法分布与辖域范围 |
3.2.3 对否定词的选择 |
3.2.4 对句类的选择 |
3.2.4.1 对陈述句的选择限制 |
3.2.4.2 对感叹句的选择限制 |
3.2.4.3 对祈使句的选择限制 |
3.2.4.4 对疑问句的选择限制 |
3.3 否定极性副词的语义特征 |
3.3.1 语义弱化或虚化 |
3.3.2 语义指向特征 |
3.3.3 极量特征 |
3.4 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因 |
3.4.1 极量否定极性副词的形成机制 |
3.4.1.1 自然语言的肯定与否定公理 |
3.4.1.2 违背肯定与否定公理的语言现象 |
3.4.1.3 关联标记模式对极量与肯否极性关系的解释 |
3.4.2 非极量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与否定结构的组合分布特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与含“不”否定结构的组合 |
4.2.1 否定极性副词+不+VP |
4.2.2 否定极性副词+不+助动词+VP |
4.2.3 否定极性副词+V+不+X+(O) |
4.2.4 否定极性副词+不+AP |
4.2.5 否定极性副词+A+不+X |
4.2.6 与含“不”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
4.3 与含“没(有)”否定结构的组合 |
4.3.1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VP |
4.3.2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AP |
4.3.3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NP |
4.3.4 与含“没(有)”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
4.4 与含“别”否定结构的组合 |
4.4.1 时间类成员 |
4.4.2 程度类成员与范围类成员 |
4.4.3 语气类成员 |
4.4.4 与含“别”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否定结构情态语义的选择限制考察 |
5.1 引言 |
5.2 情态的定义和类型 |
5.2.1 情态的定义 |
5.2.2 情态的类型 |
5.3 否定结构的情态类型 |
5.3.1 具备情态义的否定结构 |
5.3.2 不具备情态义的否定结构 |
5.4 对否定结构的情态语义选择 |
5.4.1 时间类成员 |
5.4.2 程度及范围类成员 |
5.4.3 语气类成员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与肯定结构的组合状况及语用功能分析 |
6.1 引言 |
6.2 与肯定结构组合的否定极性副词 |
6.2.1 强否定极性副词 |
6.2.2 弱否定极性副词 |
6.3 可共现肯定结构的特征 |
6.3.1 与隐性否定动词连用 |
6.3.2 与隐性否定副词连用 |
6.3.3 与隐性句否定表达共现 |
6.3.4 与其他词形成固定搭配 |
6.3.5 与非典型动词的连用 |
6.3.6 语境中临时获得消极否定语义 |
6.3.7 其他 |
6.4 可用于肯定结构的原因 |
6.4.1 语言的动态性 |
6.4.2 语言使用的个性差异 |
6.4.3 肯定结构与否定含义 |
6.5 否定极性副词的语用功能 |
6.5.1 增强语气 |
6.5.2 提高否定等级,凸显否定 |
6.5.3 主观性功能 |
6.5.4 反预期功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丝毫”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7.1 引言 |
7.2 “丝毫”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7.2.1 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
7.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7.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7.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7.3 “丝毫”的句法特征 |
7.3.1 “丝毫”的语法功能及词性探讨 |
7.3.1.1 作状语的“丝毫” |
7.3.1.2 做定语的“丝毫” |
7.3.1.3 做宾语的“丝毫” |
7.3.2 副词“丝毫”的句法格式特征 |
7.3.2.1 丝毫+否定动词+NP |
7.3.2.2 丝毫+否定副词+(助动词)+VP |
7.3.2.3 丝毫+V+否定词+C+(NP) |
7.3.2.4 否定词+助动词+丝毫+VP |
7.3.2.5 丝毫+否定词+AP |
7.3.2.6 丝毫+A+否定词+C |
7.4 “丝毫”的语用功能分析 |
7.4.1 通过焦点表述加强否定语气 |
7.4.2 通过强调“反预期信息”加强否定语气 |
7.4.3 通过全量否定加强否定语气 |
7.4.4 通过凸显主观性加强否定语气 |
7.5 “丝毫”与否定亲和的语用认知阐释 |
7.5.1 基于客观世界肯定否定公理的解释 |
7.5.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7.5.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始终”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8.1 引言 |
8.2 “始终”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8.2.1 倾向性否定极性副词 |
8.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8.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8.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8.3 “始终”的各层面分析 |
8.3.1 “始终”的语义分析 |
8.3.1.1 表主观长时 |
8.3.1.2 表持续 |
8.3.2 “始终”的句法分布 |
8.3.2.1 “始终”位于主谓语之间 |
8.3.2.2 “始终”位于句首 |
8.3.2.3 “始终”与其他词的连用 |
8.4 “始终”的语境分布状况 |
8.4.1 “始终”与肯定结构共现分析 |
8.4.1.1 “始终”与状态动词 |
8.4.1.2 “始终”与动作动词 |
8.4.1.3 “始终”与变化动词 |
8.4.1.4 “始终”与形容词 |
8.4.2 “始终”与否定结构共现分析 |
8.4.2.1 “始终”+没(有)+(助动词)+VP∕AP |
8.4.2.2 “始终”+不+(助动词)+VP∕AP |
8.4.2.3 “始终”+V不 C |
8.5 “始终”的极性分布规律 |
8.5.1 “始终”与[+持续性]谓语情状类型 |
8.5.2 “始终”与[-持续性]谓语情状类型 |
8.6 “始终”的语用功能分析 |
8.6.1 主观评价 |
8.6.2 客观描述 |
8.6.3 焦点表述 |
8.6.4 对预期的否定 |
8.6.4.1 “始终”搭配肯定结构的否定作用 |
8.6.4.2 “始终”搭配否定结构的否定作用 |
8.7 “始终”极性特征隐现的语用认知阐释 |
8.7.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8.7.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 |
8.7.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 |
8.7.3.1 “始终”的扩域和增强信息度的功能 |
8.7.3.2 “始终”隐藏极性特征的原因 |
8.7.3.3 “始终”显现极性特征的原因 |
8.8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一概”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9.1 引言 |
9.2 “一概”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9.2.1 倾向性否定极性副词 |
9.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9.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9.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9.3 “一概”的语境分布特征 |
9.3.1 “一概”与显性否定表达共现 |
9.3.1.1 格式“一概+否定词+VP” |
9.3.1.2 格式“一概+否定词+AP” |
9.3.1.3 格式“一概+其他+否定词+其他” |
9.3.1.4 格式“否定词+一概+VP” |
9.3.1.5 格式“否定词+其他+一概+VP” |
9.3.2 “一概”与隐性否定表达共现 |
9.3.2.1 与词语否定表达共现 |
9.3.2.2 与句否定表达共现 |
9.3.3 “一概”与肯定表达共现 |
9.4 与“一概”有关的语义问题 |
9.4.1 否定量域 |
9.4.1.1 全量否定 |
9.4.1.2 部分否定 |
9.4.2 “一概”的语义特征分析 |
9.4.2.1 表统括整体 |
9.4.2.2 表方式 |
9.4.2.3 表定量 |
9.4.3 语义特征对句法的制约 |
9.4.3.1 “一概”不能离谓的定位特征 |
9.4.3.2 “一概”不能直接被否定词否定 |
9.5 “一概”的语用功能分析 |
9.5.1 焦点表述 |
9.5.2 凸显主观性 |
9.5.2.1 主观评价 |
9.5.2.2 主观视角和主观情感 |
9.5.2.3 主观倾向 |
9.5.3 突出强调反预期信息 |
9.5.3.1 “一概”搭配否定表达的否定功能 |
9.5.3.2 “一概”搭配肯定表达的否定功能 |
9.6 “一概”与否定相亲和的允准动因 |
9.6.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9.6.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 |
9.6.3 主观增量 |
9.7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万万”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10.1 引言 |
10.2 “万万”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10.2.1 强制性否定极性副词 |
10.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10.2.3 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10.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10.3 “万万”的语义分析 |
10.3.1 副词“万万”的句类分布 |
10.3.2 副词“万万”句的句式语义 |
10.3.2.1 “万万”+不+(助动词)+VP |
10.3.2.2 “万万”+V不 C |
10.3.2.3 “万万”+没(有)+VP |
10.3.2.4 “万万”+没(有)+NP |
10.3.2.5 “万万”与其他否定词 |
10.3.3 副词“万万”的语法意义 |
10.3.3.1 “万万”与否定词的共现语序规律 |
10.3.3.2 “万万”的语法化过程 |
10.3.3.3 “万万”的语境分布演变 |
10.4 副词“万万”的语用功能分析 |
10.4.1 传信评价 |
10.4.2 焦点表述 |
10.4.3 凸显主观性 |
10.5 “万万”与否定结构相亲和的语用认知阐释 |
10.5.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10.5.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10.5.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10.6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对比分析 |
11.1 引言 |
11.2 相关研究概况 |
11.3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与构词方式 |
11.3.1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及数量 |
11.3.2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构词方式 |
11.4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极性敏感特征 |
11.4.1 否定极性副词的允准成分类型 |
11.4.2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极性敏感分类 |
11.4.2.1 极强否定极性副词 |
11.4.2.2 强否定极性副词 |
11.4.2.3 弱否定极性副词 |
11.5 与否定词的语序及辖域关系对比 |
11.5.1 与否定词的语序关系 |
11.5.2 宽域型和窄域型否定极性副词 |
11.6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量性特征 |
11.6.1 极小量否定极性副词 |
11.6.2 极大量否定极性副词 |
11.6.3 极大量与极小量之间的流动关系 |
11.7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对比分析 |
12.1 引言 |
12.2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否定类型 |
12.2.1 汉语界对“否定的性质与类型”的观点 |
12.2.2 日语界对“否定的性质与类型”的观点 |
12.2.3 “并”“决/绝”的否定类型归属 |
12.2.4 “决して”的否定类型归属 |
12.3 从否定类型看“决して”与“并”“决/绝” |
12.3.1 作用于“语义否定”的“决して”与“决/绝” |
12.3.2 作用于“语用否定”的“决して”与“并”“决/绝” |
12.3.2.1 语境预设 |
12.3.2.2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语义背景 |
12.4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语法意义 |
12.4.1 “决して”的语法意义 |
12.4.2 “决/绝”“并”的语法意义 |
12.5 “决して”与“并”“决/绝”表达的否定含义 |
12.5.1 完全否定 |
12.5.2 部分否定 |
12.5.2.1 “决して”与部分否定 |
12.5.2.2 “并”与部分否定 |
12.6 对共现成分的选择与限制 |
12.6.1 对形容词的选择与限制 |
12.6.2 对句类的选择与限制 |
12.6.3 与“预设否定”专用表达呼应的“决して” |
12.7 本章小结 |
第十三章 结语 |
13.1 基本观点与结论 |
13.2 本文的特点与创新 |
13.3 今后的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汉简帛医书五种字词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解题及研究材料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汉简帛医书的价值 |
第四节 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五节 字词集释的原则、方法和凡例 |
第二章 普通字词集释(上):实词集释 |
第一节 动词集释 |
第二节 其他实词集释 |
第三章 普通字词集释(下):虚词和短语集释 |
第一节 虚词集释 |
第二节 短语集释 |
第四章 药名字词集释 |
第一节 植物类药名字词集释 |
第二节 动物类药名字词集释 |
第三节 矿物类药名字词集释 |
结语 |
附录一 待考字词 |
附录二 汉简帛医书五种字词集释索引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10)《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七、八卷补正(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
引书简称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録》补正 |
斯一四六七 失名医方集 |
斯一四六七背 一 失名医方集 |
斯一四六八 一 推初得病日鬼法 |
斯一四七三+斯一一四二七背 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九八二年)具注历日并序 |
斯一四七三背 礼忏文摘抄 |
斯一四七五背 一六 某年三月六日灵图寺僧神寂便麦契 |
斯一四七七 祭驴文一首 |
斯一四九四 杂抄(卧(6禅师看心法等) |
斯一四九七 三 小少黄宫养赞 |
斯一四九七背 五更转(曲子喜秋天) |
斯一五一三 二 老子十方像名经卷上 |
斯一五一九 二 辛亥年十二年七日後某寺直岁法胜所破油面历 |
斯一五一九背 某寺藏经书目 |
斯一五二二 A 斋仪 |
斯一五二二 A 背 二 斋文抄 |
斯一五二二 B 二 佛事文摘抄 |
斯一五二三+上博四○ 沙州刺史兼豆卢军使李庭光莫高灵岩佛窟之碑并序 |
斯一五二三背 一 杂文 |
斯一五六三 甲戌年(公元九一四年)五月十四日西汉敦煌国圣文神武王勅 |
斯一五八八 叹百岁诗 |
斯一五八九背 一 十六阿罗汉图榜题抄 |
斯一六○三 庄子郭象注(天道篇第十三) |
斯一六〇五+斯一九〇六 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戒法(6妙经 |
斯一六二四+斯一七七六(2)背 僧传摘抄(惠能禅师、僧伽大师、万回和尚等) |
斯一六二四背+斯一七七六(2) 天福七年(公元九四二年)大乘寺交割常住什物点检历 |
斯一六二五 天福叁年(公元九三八年)十二月六日大乘寺诸色斛斗入破历算会牒 |
斯一六二五背 二 唐京师大庄严寺僧释智兴判 |
斯一六三一 一 名数汇集名抄 |
斯一六三五 泉州千佛新着诸祖师颂并僧慧观序 |
斯一六五三背 一 某寺付面历 |
斯一六七四 杂抄(三种三宝、金刚五礼文、五阴山诗) |
斯一六八六 吐蕃时期某斋文稿 |
斯一六八六背 |
伯二五七三+斯一七二二 一 兔园册府卷第一、第二 |
斯一七二五背 一 沙州祭文并祭祀所需物品牒抄 |
伯三三五六+斯一七二八 道要灵只神鬼品经 |
斯一七七四 天福柒年(公元九四二年)十二月大乘寺法律智定等一伴交历 |
斯一七七四背 一 寺门首立禅师颂 |
斯一七八一 一 散华赞文 |
斯一八〇七 一 西方阿弥陀佛礼文抄 |
斯一八一〇 励忠节钞卷第一 |
斯一八二三 A 亡斋文抄(亡考文、亡妣文) |
斯一八二四 受十戒文 |
斯一八三五 失名类书(劝纳谏) |
斯一八五七 老子化胡经并序 |
斯一八八○A+斯一一四四六 CV+斯一一四四六 D+斯一八八○B 唐永徽二年(公元六五一年)东宫诸府职员令 |
斯一八九一 孔子家语王肃注卷第十 |
斯一八九七 龙德肆年(公元九二四年)敦煌乡百姓张某甲雇工契 |
斯一九〇四 慈悲道场忏法摘抄 |
斯一九二〇 百行章一卷并序 |
斯一九三一 礼忏文摘抄 |
斯二〇〇九 沙州官衙什物点检历 |
第3章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録》释文研究的意义 |
3.1 有助於正确释读敦煌文献 |
3.2 有助於字书的补充和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録 1 |
附録 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此处用“liǎ”不妥(论文参考文献)
- [1]外向型汉语量词词典编写研究 ——以《汉语量词图解词典》《看图学量词》为例[D]. 高丽杰.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日本儿童初级汉语教材《汉语顶呱呱》的综合考察[D]. 任红雨. 安阳师范学院, 2021
- [3]外国学生习得“然后”的偏误研究与教学对策[D]. 赵兵. 南昌大学, 2021
- [4]基于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的汉语典型体标记演化研究[D]. 朱福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D]. 张帆.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唐代字样学文献数种综合研究[D]. 张孟晋. 吉林大学, 2019(02)
- [7]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D]. 韩厚明. 吉林大学, 2018(12)
- [8]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D]. 郑玉贵.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9]汉简帛医书五种字词集释[D]. 胡娟. 西南大学, 2016(12)
- [10]《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七、八卷补正[D]. 陈丽丽. 河北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