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房颤动电转复后左心耳顿抑的预测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赵艳春[1](2020)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联合检测左心耳流速(Left atrial appendage velocity,LAAV)、左心房前后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D二聚体及脑钠肽前体,探讨其对非瓣膜性房颤(Non-val 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Left atrial thrombosis,LAT)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入选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非瓣膜性持续性房颤患者,完善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依据有无左心房血栓将患者分为两组,无血栓组及血栓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等)并计算CHA2DS2-VASc评分。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的左心耳流速,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 rdiography,TTE)测量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即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经(Lef t ventricle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le end syst olic volume,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le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入选患者次日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D-二聚体(D-dimer,D-D)、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 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Hcy(Homocysteine,Hcy)。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数据。结果(1)非瓣膜性房颤血栓组患者与无血栓组相比,血栓组平均年龄较高(65.05±10.5 vs 63.69±9.9)岁,高血压患病率较高(66.2%vs 58.1%),吸烟率较高(56.9%vs 42.9%)(P>0.05)。血栓组与无血栓组患者的性别、糖尿病、饮酒史无统计学差异,CHA2DS2-VASc评分均为3分(P>0.05)。(2)非瓣膜性房颤血栓组患者与无血栓组相比,血栓组左心耳流速明显减慢(26.5±9.1 vs 51.7±14.5)cm/s,左心房前后径增大(47.5±6.5 vs 47.3±5.5)mm,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56.9±9.5 vs 61.6±10.1)%(P<0.05)。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左心耳流速、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是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血栓组与无血栓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经、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非瓣膜性房颤血栓组患者与无血栓组相比,血栓组血清D-二聚体(1.2 vs 0.34)ug/l及脑钠肽前体(1196 vs 502)pg/ml升高(P<0.05)。血栓组同型半胱氨酸较无血栓组略高(17.2 vs 15.6)umol/l。(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左心耳流速(OR=0.83,95%CI:0.78-10.87,P<0.001)、左心房前后径(OR=1.09,95%CI:1.00-1.18,P=0.044)是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左心耳流速截点值为25.5cm/s,预测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45%,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左心耳流速联合左房前后径预测左心房血栓形成ROC曲线下面积为0.945。在二者基础上联合D-dimer及nt-pro-BNP预测左心房血栓形成ROC曲线下面积为0.948。结论(1)在NVAF患者LAT预测评估中,经食道超声测左心耳流速减慢较传统检测左心房血栓的指标更有效。单独使用CHA2DS2-VASc评分预测评估LAT存在不足。(2)左心耳流速联合左心房前后径及血清D-二聚体、脑钠肽前体提高了对NVAF患者LAT的预测能力,使得敏感性及有效性增加。
杨德彦[2](2019)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非常早期复发对晚期复发的预测作用》文中认为背景: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对于症状性房颤,导管消融是其节律控制的有效手段。房颤导管消融术后3个月内出现房颤早期复发很常见,其与晚期复发有关。要准确评估术后3个月内的早期复发情况常需要有创监测手段和频繁门诊随访,在临床上并不容易实现。大部分早期复发房颤发生在术后7天之内。7天之内的非常早期复发与晚期复发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非常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1日至2018年8月30日在 接受首次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通过连续无创心电监测,评估术后7天内房颤复发情况(非常早期复发)。每3个月1次房颤门诊随访评估晚期复发情况,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非常早期复发相关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非常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的关系。结果:在接受导管消融的88例阵发或持续性房颤患者中(阵发性占65.90%,女性占39.80%,平均年龄62.86±9.69岁),27例(30.68%)出现非常早期复发,非常早期复发距离消融5.41±2.02天,62.96%为多日发作,中位数房颤负荷为9.16%。早期复发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较低但和无早期复发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64.11±6.90%vs 67.44±8.06%,P=0.0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非常早期复发风险较低(OR 0.113,95%CI 0.014-0.927,P=0.042)。平均随访539.4±211.7天,17例(19.32%)出现晚期复发,有非常早期复发和无非常早期复发患者晚期复发分别有8例(29.63%,8/27)和9例(14.75%,9/6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房颤病程(HR 1.009,95%CI 1.001-1.016;P=0.025)、糖尿病(HR 3.471,95%CI 1.243-9.690;P=0.018)和非常早期复发(HR 4.884,95%CI 1.664-14.337;P=0.004)是晚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低负荷(房颤负荷<9.16%)(HR 6.470,95%CI 1.745-23.981;P=0.005)和高负荷(房颤负荷 ≥9.16%)(3.858,95%CI 1.045-14.249;P=0.043)非常早期复发、偏早的(术后≤3天)(HR 10.038,95%CI 2.273-44.3332,P=0.002)和偏晚的(术后 4~7 天)(HR 3.674,95%CI 1.089-12.394,P=0.036)非常早期复发均为晚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非常早期复发预测晚期复发的敏感性为47.06%,特异性为 73.24%。结论:房颤导管消融术后非常早期复发,无论复发房颤负荷和复发时段,均和晚期复发相关。
郑娅琳[3](2019)在《超声心动图2D-STI及RT-3D技术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左房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近年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治疗房颤取得一定疗效,但有一定的复发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术后左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及复发情况,研究表明左房功能可预测房颤的复发,有研究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频谱多普勒、组织多普勒等不同的超声技术评估房颤患者CPVI术前后左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及预测房颤的复发,结果证实超声参数对于评估CPVI术后左房功能及房颤的复发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但存在一些局限性,使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左房功能时受左心房几何形态的影响;使用频谱多普勒评估左房功能时受测量角度、左房和左室之间压力梯度以及心脏前后负荷状态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准确评估左房功能。近来,超声实时三维成像(RT-3D)、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等新技术被证实可用于精确评估左房结构和功能,提示运用该两项新技术更能准确评估术后左房功能的变化及预测房颤复发。[目的]本研究旨在联合应用超声心动图RT-3D、2D-STI两项新技术并结合常规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指标评估阵发性房颤(PAF)患者CPVI术前、术后不同心动周期左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情况。评估CPVI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手术效果,评估术后房颤患者的复发风险、为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研究组: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拟行CPVI的PAF患者40例进行数据的收集,40例均成功行CPVI,其中4例患者在随访中丢失,最终完整收集36例患者的检查数据。对照组:选取40例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2、所有患者均在行CPVI术前一天、术后3天、术后3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包括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血流多普勒显像、组织多普勒心肌显像(TDI)、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及实时三维容积成像(RT-3D)。行常规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测量左房前后径(LAAPD),左心房上下径(LAUDD)和左右径(LALRD),采集二尖瓣血流频谱时分别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及晚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和A峰,计算E/A的比值;测量二尖瓣环左心室舒张早期组织速度e’与舒张晚期组织速度a’,并获得E/e’比值;分别留取所需切面(心尖四腔、两腔、三腔)图像清晰且左房暴露完整的四个心动周期的图像并存图,以便进行后续脱机分析。3、应用STI技术脱机分析:测量左房前、下、后、外侧壁、房间隔等各壁的基底段、中间段于左心室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的峰值应变(Ss、Se、Sa)及应变率(SRs、SRe、SRa),计算各壁的峰值应变平均值(mSs、mSe、mSa)、峰值应变率平均值(mSRs、mSRe、mSRa)、整体应变率(GLSR);根据所得mSs的值及E/e’比值可计算左房僵硬度LAST(Left atrial stiffness,LAST)。同时在左房应变曲线上可测量左房各壁各节段对应的电机械传导时间(Electromechanical Conduction Time,EMT),即同步心电图上P波起点到舒张晚期左房峰值应变的时间,根据各节段的EMT计算左房各壁的平均电机械传导时间(mEMT)。4、运用Qlab软件及RT-3D技术即可得到左心房最小容积(left atrial minimum volume,LAVmin)、左心房最大容积(left atrial maximum volume,LAVmax)、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eft atrial presystolic volume,LAVp),根据所得容积,运用公式即可计算左心房射血分数(Left a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主动射血分数(Left atrial Active ejection fraction,LAAEF)、被动射血分数(Left atrial Passive ejection fraction,LAPEF)、扩张指数(Left atrial expansion index,LAEI),管道功能指数(Left atrial Pipeline Function Index,LAPFI)。[结果]1、PAF组与对照组的基本资料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年龄、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X2检验,性别、年龄、心率、基础疾病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常规超声参数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PAF组术前左房内径(LAAPD、LAUDD、LALRD)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峰、E/A显着增高(P<0.05),A峰显着降低(P<0.05);e’、a’较对照组减低(P<0.05)。PAF组LAVmax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1),LAVmin增大(P<0.05),LAEF、LAPFI、LAEI均减低,三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AF组和对照组术前应变率参数的比较:行CPVI术前PAF组与对照组的应变参数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示:PAF组患者左房各壁的应变较对照组减低,其中间隔Se、Sa、侧壁Ss、Sa、前壁Ss、Sa、下壁的Ss、Se;后壁的Ss、Se均显着减低(P<0.01),下壁Sa(P<0.05)。mEMT结果的比较:与术前比较,PAF组术后3天左房mEMT增大(P<0.05),术后3月左房mEMT较术后3天减小(P<0.05)。4、PAF组和对照组术前应变率参数的比较:CPVI术前PAF组与对照组相比,PAF组收缩期侧壁、下壁、后壁应变率及整体应变率较对照组减低(P<0.05);舒张早期侧壁、前壁、后壁应变率及总应变率减低;舒张晚期侧壁、前壁、后壁应变率及总应变率减低(P<0.05)。5、术后窦性节律组术前、术后3天、术后3月应变率的比较:术后3天窦性节律各壁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应变率较术前减低(P<0.01),术后3月应变率较术前及术后3天均升高(P<0.01)。6、房颤节律组术前、术后3天、术后3月应应变率比较:术后房颤复发的术前、术后3天、术后3月对比,术后3月间隔的SRe、侧壁SRs、SRa,下壁SRe,后壁的SRe、SRa,GLSRa与术后3天比较明显升高(P<0.01),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7、术后3月窦性节律组与房颤复发组左房各壁应变率参数的比较:术后3个月窦性节律组和房颤节律组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房颤组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后壁的SRs、SRe、SRa,及GLSRa明显减低(p<0.01),mEMT、GLSRs减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LSRe也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术后窦性节律组患者的术前术后左心房结构及RT-3DE功能参数比较:术后3天LAUDD、LALRD、LAEI与术前相比增大,LAEF、LAAEF与术前相比降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LAUDD、LALRD与术前及术后3天相比内径明显缩小(P<0.01),LAEF、LAAEF、LAEI与术前及术后3天相比明显升高(p<0.01)。9、术后房颤节律组术前术后左房结构及RT-3DE功能参数比较术后仍为房颤节律组术后3月LALRD较术后3天减小、较术前增大,LAEF、LAAEF与术前及术后3天相比降低(p<0.05)。10、术后3月窦性节律组与房颤复发组左房结构及RT-3DE功能参数比较术后3月房颤复发组与窦性节律组相比LAAPD、LAUDD、LALRD、LAV min、LAVmax、LAVP 增大,LAAEF、LAPFI、LAEI 减小(p<0.05)。[结论]1、超声心动图2D-STI和RT-3D技术可用于定量分析PAF患者CPVI术前、术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可用于临床评价CPVI术手术效果、提前预测房颤的复发。2、环肺静脉隔离术可以使房颤患者左房结构发生逆重构,使电重构发生逆转,使PAF患者的左房结构和功能得到明显改善。3、环肺静脉隔离术可导致左房功能一过性的降低左房,僵硬度增加,机械传导时间延长,而术后3月左房,僵硬度减低,机械传导时间缩短,功能明显改善,使PAF患者明显获益。
尹洪宁[4](2018)在《左心房结构与功能评估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后的临床价值》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的生活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人口预期寿命得到大幅提升,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2004年我国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35岁59岁人群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病率为0.42%,60岁以上人群为1.83%。而美国估计有300万到500万房颤患者,全球房颤患者则估测超过3300万。房颤不但可以增加缺血性卒中的风险,还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负担增加。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有症状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 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帮助维持窦性心律。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房颤的远期复发率高达52%。近些年来,基于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ing echocardiography,2D STE)测量左心房的二维应变和应变率可用于评估左心房功能,预测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价值得到了临床认可。近来已有研究表明三维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3DE)可以评估左心房的应变、应变率以及左心房心肌运动的非同步性,结果不但有较好的重复性,而且比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更加简便、快速。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房同步性是否有助于预测左心房大小正常或轻度扩大、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的复发尚不明确。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治疗房颤的微创治疗方式,已得到临床的广泛接受。早期射频消融能量直接作用于肺静脉周围的心房肌细胞,产生热损伤,引起心房肌细胞脱水、干燥、凝固、坏死,使消融线附近的心房肌细胞数目减少,心房肌收缩力下降;随着时间的演变,水肿消退、术后疤痕组织收缩,左心房结构和功能可出现重构。导管射频消融术应用过程中射频能量本身可造成心房肌细胞受损,从而影响心房结构及功能,但导管消融术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又有利于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善。两者的综合效果在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后近、中、远期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转归中作用是亟待探讨的问题。房颤患者行抗凝治疗可有效减少血栓形成并明显降低血栓栓塞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因此抗凝策略在房颤患者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临床地位。但由于抗凝药物需长期服用且存在潜在的出血风险,因此导致患者抗凝用药依从性较差,能坚持抗凝治疗的比率仅2.0%-6.6%。CHADS2评分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预测脑卒中风险的评分标准。自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在房颤治疗指南中推出CHA2DS2-VASc评分系统后,该系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评估,来指导抗凝药的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作为诊断左心房及左心耳血栓的金标准已经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但CHADS2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能否准确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房及左心耳血栓,与常规的超声参数相比孰优孰劣尚不明确。第一部分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房同步性在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目的:我们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 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 3DE)测量的左心房容积、功能以及非同步性指数Tmsv-SD是否能够预测左心房大小正常或轻度扩大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房颤的复发。方法:从2012年1月到2014年3月,15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我们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了导管射频消融术。本研究纳入标准是左心房大小正常或轻度扩大且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且首次接受肺静脉隔离术。排除标准是年龄<18岁、左心房中重度扩大(前后径>50mm)、左室射血分数减低(LVEF<55%)、怀孕、结构性心脏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开胸手术,二次肺静脉隔离术、房室传导阻滞、中度到重度瓣膜功能异常,超声检查时房颤发作或伴有其他心律失常。其中88例患者满足入选标准(60±10岁,男性63%),在导管射频消融术前窦性心律时进行超声检查,所有患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心房前后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室前后径(left ventricular diameter,LVD)、左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e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e volume,LVESV)、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二尖瓣血流频谱E波和A波速度、E波与A波的速度比值(E/A),应用组织多普勒获得二尖瓣室间隔和侧壁瓣环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舒张晚期速度峰值a’,应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容积,包括左心房最大容积(maximum left atrial volume,LAV-max)、最小容积(minimum left atrial volume,LAV-min)以及左心房收缩前容积(pre-atrial contraction left atrial volume,LAV-preA),左心房射血分数,包括左心房总射血分数(total left atrial emptying fraction,LAEF total)、被动射血分数(passive left atrial emptying fraction,LAEF passive)以及主动射血分数(active left atrial emptying fraction,LAEF active),左心房非同步性指数LA Tmsv-SD(左心房16个心肌节段达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的标准差)等。结果:1.随访时间11.7±3.6个月,房颤复发率为24%,成功组和复发组间年龄、性别、体重、身高、体表面积、合并疾病、CHADS2积分、房颤病史时间均没有差异。2.复发组与成功组相比左心房非同步指标LA Tmsv-SD更大(P<0.001)。3.复发组和成功组相比,左室内径、左室容积、左室舒张功能参数(包括E峰速度,A峰速度,E/A,DT,e’,E/e’)以及左心房容积、左心房射血分数和左心房整体长轴应变均没有统计学差异。4.复发组与成功组相比,左心房容积、左心房射血分数无统计学差异。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LA Tmsv-SD是预测左心房大小正常或轻度扩大、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PAF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主要预测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LA Tmsv-SD为14.5ms(AUC=0.88)是理想的区别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与否的截值,敏感性95.2%,特异性68.7%。结论:1.复发组与成功组相比左心房非同步指标LA Tmsv-SD更大。2.左心房非同步性指数LA Tmsv-SD是预测左心房大小正常或轻度扩大、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PAF房颤复发的主要预测因素。3.LA Tmsv-SD 14.5ms预测左心房大小正常或轻度扩大、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敏感性95.2%,特异性68.7%。第二部分超声评价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目的: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术对左心房大小正常和左心房扩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不同时期的影响。方法:临床诊断阵发性房颤并成功实施导管射频消融术的51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房容积指数将患者分为左心房正常组(≦34mL/m2,n=40例)和左心房扩大组(>34mL/m2,n=11例),术前和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监测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A)等左心房结构指标变化,并观察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EF passive),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EF active),左心房总射血分数(LAEF total),左心房整体应变,左心房应变率等指标探讨左心房功能的变化。全部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左心房扩大组患者年龄和房颤病史时间显着高于左心房正常组(63.6±4.5岁vs 58.0±9.9岁,80.6±19.4月vs 10.6±7.6月;P值分别为0.011和0.015);2.左心房扩大组左心房前后径、LAV-max、LAV-min、LAV-preA明显高于左心房正常组,(37.4±3.6 vs 33.5±4.4mm,75.7±11.7mL vs50.1±10.8mL,60.3±8.51mL vs 37.35±9.2mL,42.6±9.3mL vs 23.0±6.9mL;P值分别为0.003,<0.001,<0.001,<0.001);3.左心房扩大组LAEF active、LAEF passive、LAEF total、左心房整体应变和左心房应变率均显着低于左心房正常组;4.左心房扩大组术后LAD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术后3个月LAV-max较术前显着减低,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未见进一步下降;左心房正常组的LAD、LAV-max、LAV-min和LAV-preA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与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5.左心房正常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LA A-SR与术前相比均显着减低,术后12个月LA A-SR比术后6个月LA A-SR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左心房扩大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左心房射血分数、左心房应变及应变率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左心房扩大组与左心房正常组相比年龄更大,房颤病史更长,左心房射血分数、左心房应变及应变率减低。2.左心房扩大组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容积缩小,但术前左心房大小正常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后左心房容积无明显缩小。3.导管射频消融术对术前左心房大小正常患者可造成心房肌舒张晚期应变率LA A-SR减低,但这种变化在左心房扩大组患者中反而不明显。第三部分超声参数、CHA2DS2-VASc和CHADS2评分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和左心房血栓高风险目的:探讨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评价超声参数、CHA2DS2-VASc评分和CHADS2评分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左心房血栓和左心房血栓高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923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其中持续性房颤患者7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845例。依据患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组如下:全部房颤左心房血栓组和全部房颤左心房非血栓组、全部房颤左心房血栓高风险组和全部房颤左心房血栓低风险组、阵发性房颤左心房血栓组和阵发性房颤左心房非血栓组、阵发性房颤左心房血栓高风险组和阵发性房颤左心房血栓低风险组;分别探讨超声参数、CHA2DS2-VASc评分和CHADS2评分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预测左心房血栓和左心房血栓高风险的价值。结果:1.无论全部房颤患者,还是阵发性房颤患者,随着CHA2DS2-VASc评分和CHADS2评分增加,左心房血栓和左心房血栓高风险发生率均升高。2.分别绘制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预测全部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全部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高风险、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和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高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664(95%CI 0.632-0.694),敏感度为52.9%,特异度为74.9%,界值>1,0.620(95%CI 0.588-0.651),敏感度为76.5%,特异度为49.9%,界值>1;0.678(95%CI 0.647-0.708),敏感度为50.7%,特异度为76.1%,界值>1,0.644(95%CI 0.612-0.675),敏感度为76.0%,特异度为51.2%,界值>1;0.667(95%CI 0.634-0.699),敏感度为86.0%,特异度为39.0%,界值>0;0.629(95%CI 0.596-0.662),敏感度为73.7%,特异度为51.5%,界值>1;各组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之间AUC值均无统计学差异。3.分别建立预测全部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全部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高风险、阵发性房颤左心房血栓和阵发性房颤左心房血栓高风险的新模型,并绘制ROC曲线和计算AUC值,分别为0.834(95%CI 0.808 to 0.857),敏感度为67.6%,特异度为89.0%,界值>1;0.828(95%CI 0.802 to 0.851),敏感度为65.3%,特异度为88.6%,界值>1;0.832(95%CI 0.805 to 0.857),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69.6%,界值>0;0.835(95%CI 0.808 to 0.859),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88.6%,界值>1。各组新模型AUC值均显着高于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结论:1.随着CHADS2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及危险分层的增加,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左心房血栓和血栓高风险的几率也逐渐增高。2.CHADS2评分总体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和血栓高风险的能力与CHA2DS2-VASc相等。3.新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和血栓高风险,为临床指导抗凝策略提高帮助。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5](2018)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文中提出一、前言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 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 有关心房颤动(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 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6](2018)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文中认为1前言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有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
尹广利[7](2018)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炎症、心肌损伤及左房功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已经日益引起全球的关注。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房颤最大的危害是脑卒中。全球房颤人数估计为3350万人,且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预计2060年房颤患者的例数将再增加2倍。由于房颤的住院人数日益增加,目前房颤的发病率已经明显超过了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房颤的临床治疗旨在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缓解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预防心房栓子脱落导致血栓栓塞事件发生,控制致残率及病死率。治疗房颤最积极的方法是恢复窦性心律。至今治疗房颤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药物治疗,包括房颤转复、控制心室率及抗凝等;房颤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导管冷冻消融术(Cryoballoon catheter ablation,CBCA);外科迷宫手术等。目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Catheter ablation)可以转复房颤并维持窦性节律,有效的控制房颤节律,作为转复房颤的一种方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早在20世纪中叶,MOE等提出“多发子波”学说后,CoX等根据这项学说创新性地提出了迷宫手术。1994年,Hassaguerre等在心房内进行了一项突破性的手术,发现了房颤触发灶,从而开启了经导管治疗房颤的新纪元。目前国外的指南指出房颤患者可以不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直接接受导管消融手术来维持窦性节律,明确提出房颤导管消融手术作为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一线治疗,而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可以经过多次消融治疗维持窦性心律,成功治愈了大部分房颤患者。我国于1999年首次开展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目前已取得了很大进步。房颤患者接受导管消融手术治疗后,可使绝大部分房颤患者获益,显示出良好治疗前景。但房颤消融术后仍存在一定复发率,如何降低房颤术后复发率问题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发现,在转复房颤恢复为窦性心律后,左心功能并不能立即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是由于房颤转复后心房发生无效收缩所导致。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左心房和左心耳会发生短暂性机械功能失调,这种现象称为心房顿抑。心房顿抑现象发生于房颤恢复为窦性心律后的即刻,左房功能下降可以持续数天至数月。心房顿抑的发生与房颤转复方式无关。房颤射频消融术转复房颤为窦性心律后,出现心房顿抑,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射频消融损伤心肌组织后继发心房出现水肿及瘢痕,导致左房内径(LA)一过性增大和左房射血分数(LAEF)短暂性下降。并且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后一段时间内依旧存在血栓栓塞风险,其原因与房颤转复后左心房功能下降及左心房功能恢复不全有关。随着临床上术后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心房顿抑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目前认为,心房顿抑的临床治疗策略是:尽快使左心房顿抑的心肌恢复收缩和舒张功能,目前已经有小规模的实验证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可帮助顿抑的心房肌尽快恢复其机械功能,但仍需等待大规模临床试验来进一步证实。另一方面就是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及血栓栓塞事件发生。心房顿抑发生后应用抗凝剂治疗,常见的抗凝剂是华法林,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后的抗凝治疗应持续至心房机械功能恢复。在抗凝治疗期间,上消化道出血及脑出血等风险严重危害到患者,且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也增加了出血的发生率。因此,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如何减轻心房顿抑的程度,缩短心房顿抑的时间和促进心房功能尽快恢复正常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研究认为心房顿抑可能与心房肌细胞的炎症有关。且炎症反应是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房颤早期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房颤射频消融术后会出现左心房功能下降,影响了手术的治疗效果。另外,目前研究发现房颤射频消融术会导致一定的心肌组织损伤,故术后会出现一定程度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有研究显示房颤消融术后心肌损伤程度与炎症指标升高水平呈现一定程度正相关,但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炎症指标变化、心肌损伤程度和术后心房功能变化以及复发之间有无关系,目前尚无肯定结论。本研究试图了解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炎症、心肌损伤标记物及左房功能的变化趋势和恢复时间,进一步了解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心房顿抑时间和程度以及术后房颤复发的相关因素。不仅可以为房颤消融术后的患者制定合理的抗凝方案,有效预防血栓栓塞,而且降低术后抗凝治疗的成本,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出现,为临床指导房颤消融术后抗凝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炎症及左房功能的变化。第二部分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对心肌组织损伤的影响。第三部分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炎症及早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第一部分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炎症及左房功能的变化目的: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左心房功能明显下降,本研究试图了解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炎症变化和左房顿抑恢复时间。方法:入选53例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术前和术后进行肘静脉采血,用以测定白细胞总数、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变化。通过超声二维血流频谱图像和在二维超声图像的基础上采用斑点追踪技术,在消融术前及术后第7、14、21、28天,第60、90天,测定左房射血分数,左房应变及应变率。术后根据患者症状,12导联体表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随访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情况。结果: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所有炎性指标较术前水平随时间呈现增加趋势(P<0.05)。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凝血指标于术后第3天至术后第7天达到最高水平。左心房射血分数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第7天明显下降(P<0.05),并在术后第14天至术后第21天呈现缓慢增高趋势,在术后第28天恢复回到术前水平。左心房应变和应变率于术后第7天明显下降(P<0.05),然后在随后的随访各时间段内呈现缓慢增加。左心房射血分数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第7天与hs-CRP水平相关。小结:1.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左心房功能下降及左心房顿抑,在术后第1周最明显,1个月逐渐恢复。因此房颤射频消融术后需要抗凝治疗至少1个月。2.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第1周存在高炎症反应和高凝状态,提示术后1周可能容易出现血栓栓塞事件,需加强抗凝治疗。第二部分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对心肌组织损伤的影响目的:房颤射频消融术后会导致左房心肌细胞的坏死及破坏,但是消融术后一定时间内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变化情况尚不清楚。我们旨在了解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后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变化趋势,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一科成功行环肺静脉隔离术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发生持续时间小于7天)患者75例。所有患者均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2、3天,第7、14天各采血1次,检测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I。给予所有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术后制动、补液等常规治疗以及持续心电监测3天。门诊随访计划在术后第1、2、3、4周和2、3个月。术后随访患者每个月进行2次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记录心律失常是否复发。结果:共入选75例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一科行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前、术后第1、2、3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先上升后逐渐下降趋势。较术前相比,CK在术后第1天显着升高并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在术后第2、3天逐渐下降,于术后第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4天继续下降,较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术前相比,CK-MB在术后第1天显着升高并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在术后第2、3天逐渐下降,于术后第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4天继续下降。较术前相比,cTnI在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并达高峰,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c TnI在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逐渐下降,于术后第7天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14天继续下降,但较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结: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存在轻度心肌损伤,术后前3天出现CK、CK-MB、cTn I升高并达到高峰,至术后第7天逐渐下降。第三部分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炎症及早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目的:导管射频消融术的出现为临床治疗房颤提供了新的根治心房颤动的方法,但术后存在一定复发率仍是导管射频消融术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炎症对心脏手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影响引起大量关注。本研究旨在研究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炎症变化与早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一科成功行环肺静脉隔离术(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CPVI)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90例,其中包括阵发性房颤(房颤发生持续时间小于7天)患者53例,持续性房颤(房颤发生持续时间大于7天)患者37例。所有患者均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2、3天,第7、14天,各采血1次,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I。给予所有心房颤动患者术后制动、补液等常规治疗以及持续心电监测3天。门诊随访计划在术后第1、2周、3周、4周和第2、3个月。房颤术后复发被定义为任何房性心律失常≥30秒。早期复发被定义为发生于房颤消融术后3个月内通过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记录到的任何房性心律失常≥30秒。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随访第1个月开始,术后随访患者每个月进行2次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记录心律失常是否复发。另如有症状即刻做心电图。结果: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后,Hs-CRP在术前、术后第1、2、3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术前水平随时间呈现增加趋势。术后第2、3天较术前显着升高并达高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逐渐下降,但较术前仍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在射频消融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先上升后逐渐下降趋势。术后第2、3天及术后第7天较术前升高并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术后第14天逐渐下降,较术前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K-MB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前、术后第1、2、3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先上升后逐渐下降趋势。较术前相比,CK-MB在术后第1天显着升高并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在术后第2、3天逐渐下降,于术后第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cTnI在射频消融术前、术后第1、2、3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先上升后逐渐下降趋势。较术前相比,cTnI在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并达高峰,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cTnI在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逐渐下降,于术后第7天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14天继续下降,但较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升高程度(OR=2.864,95%CI:1.493-5.493,P=0.002)是房颤早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小结:1.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第1周内存在高炎症反应及高凝状态。2.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前3天存在轻度心肌损伤。3.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Hs-CRP升高程度是房颤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第1周存在高炎症反应和高凝状态,提示术后1周可能容易出现血栓栓塞事件,需加强抗凝治疗。2.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左心房功能下降及左心房顿抑,在术后第1周最明显,1个月逐渐恢复。因此房颤射频消融术后需要抗凝治疗至少1个月。3.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存在轻度心肌损伤,术后前3天出现CK、CK-MB、cTnI升高并达到高峰,至术后第7天逐渐下降。4.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Hs-CRP升高程度是房颤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周忠泉,王玉璟,易绪英,马莎,杨沙宁,杨学新,邓士兵[8](2017)在《洋地黄类药物对慢性房颤电转复后左房机械功能异常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洋地黄类药物对慢性房颤电转复后发生心房顿抑患者的左房及左心耳机械功能有无改善作用。方法:在慢性房颤转复后即刻发现有心房顿抑54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洋地黄组与对照组。转复后1周内,前者接受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后者接受安慰剂治疗。转复前、转复后即刻、转复后1d及转复后1周,分别行经胸壁及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测量跨二尖瓣血流速度及左心耳血流速度。结果:慢性房颤电转复成功后即刻,洋地黄组及对照组左心耳最大排空速度(LAA-PEV)和左心耳最大充盈速度(LAA-PFV)均降低。1d后,两组的E波(73.0±16.8cm/s vs 77.1±22.8cm/s)、A波(63.0±14.0cm/s vs 51.7±12.6cm/s)、E/A比率(1.7±0.7cm/s vs 1.7±0.8cm/s)、LAA-PEV(23.7±8.4cm/s vs 21.7±9.8cm/s)、LAA-PFV(26.2±9.9cm/s vs 24.4±8.4cm/s)和左心耳排空分数(LAA-EF)(31.4%±9.0%vs 30.2%±10.7%)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两组的E波(72.8±16.9cm/s vs 72.0±18.8cm/s)、A波(64.7±16.6cm/s vs 61.0±15.6cm/s)、E/A比率(1.3±0.4 vs 1.5±0.7)、LAA-PEV(40.7±10.0cm/s vs 33.9±12.9cm/s)、LAA-PFV(43.0±14.2cm/s vs 35.3±11.0cm/s)和LAA-EF(42.4%±12.4%vs39.3%±11.3%)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洋地黄组与对照组左房内自发超声显影发生率在转复后1d为11.5%vs 8.7%,转复后1周为9.5%vs 11.1%(P>0.0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洋地黄类药物对慢性房颤电转复后左房及左心耳机械功能异常无改善作用,也不能减轻左房内自发超声显影,这可能与洋地黄加重细胞内钙超载和减慢心率作用有关。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等代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员会,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董建增,华伟,黄从新,黄德嘉,黄鹤,江洪,蒋晨阳,李莉,刘少稳,刘兴鹏,刘旭,刘育,马长生,马坚,孟旭,商丽华,苏曦,唐其柱,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夏云龙,杨杰孚,杨新春,杨延宗,杨艳敏,姚焰,张澍,郑哲[9](2015)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文中提出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董建增,华伟,黄鹤,江洪,李莉,刘少稳,刘旭,刘兴鹏,刘育,马长生,马坚,孟旭,商丽华,苏曦,唐其柱,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夏云龙,杨杰孚,杨新春,杨延宗,杨艳敏,姚焰,郑哲[10](2015)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文中指出自2012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以来的三年间,有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新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不断问世,有些刷新了对房颤发生机制的认识,如Rotor学说、自主神经调节学说等;有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催生了新的治疗观及/或完善了
二、心房颤动电转复后左心耳顿抑的预测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房颤动电转复后左心耳顿抑的预测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1)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心房颤动血栓形主要预测指标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非常早期复发对晚期复发的预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按字母表顺序)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目的 |
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检索方法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纳入流程和入选结果 |
2. 基线资料采集与整理 |
3. 房颤消融及消融相关资料采集与整理 |
3.1 射频消融设备 |
3.2 射频消融过程 |
3.3 射频消融相关资料采集与整理 |
4. 房颤消融术后处理 |
4.1 无创心律监测仪 |
4.2 无创心律监测 |
4.3 出院时药物使用情况 |
5. 随访及房颤复发判定 |
5.1 术后7天随访及非常早期复发 |
5.2 术后门诊随访及晚期复发 |
6.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全部患者基线特点 |
2. 非常早期复发 |
2.1 VER发病率和VER患者临床特点 |
2.2 VER患者房颤负荷分布和发作时间分布 |
2.3 VER的危险因素 |
3. 晚期复发 |
3.1 随访情况及LR发病率 |
3.2 LR患者临床特点 |
3.3 LR的危险因素 |
讨论 |
研究临床意义和创新点 |
研究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律失常早期复发 |
引言 |
1. 定义 |
2. 发病率 |
3. 发作特点 |
3.1 发作形式 |
3.2 发作规律 |
3.3 发作时症状 |
4. 危险因素 |
5. 机制 |
5.1 一过性炎症 |
5.2 肺静脉左房传导 |
5.3 非肺静脉房颤触发灶 |
5.4 一过性自主神经功能失衡 |
6. 临床意义:预测晚期复发 |
6.1 早期复发可以预测晚期复发 |
6.2 早期复发的时间与晚期复发风险相关 |
6.3 早期复发的负荷与晚期复发风险相关 |
6.4 早期复发的形式与晚期复发风险相关 |
7. 预防与治疗 |
7.1 预防 |
7.2 治疗 |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导管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预测因素 |
引言 |
1. 临床因素 |
1.1 房颤类型 |
1.2 年龄 |
1.3 性别 |
1.4 高血压病 |
1.5 糖尿病 |
1.6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
1.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
1.8 房颤家族史 |
1.9 消融术后房颤早期复发 |
2. 心电指标 |
2.1 体表心电图指标 |
2.2 心内电生理指标 |
3. 影像学指标 |
3.1 超声心动图 |
3.2 心脏CT |
3.3 心脏核磁 |
4. 生物标志物 |
4.1 脑钠肽 |
4.2 血清球蛋白 |
4.3 红细胞分布宽度 |
4.4 可溶性ST2 |
4.5 可溶性高度糖化终末产物受体 |
4.6 促甲状腺素 |
4.7 超敏肌钙蛋白T |
4.8 肾小球滤过率 |
4.9 骨桥蛋白 |
4.10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 |
4.11 血清尿酸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工作 |
1. 发表学术文章 |
2. 会议摘要接受 |
3. 参加学术会议 |
致谢 |
(3)超声心动图2D-STI及RT-3D技术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左房结构与功能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左心房结构与功能评估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后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房同步性在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超声参数与CHA2DS2-VASc和CHADS2评分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风险价值的比较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超声预测心房颤动患者转复后复发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
2.1 房颤的流行病学 |
2.1.1 房颤的患病率 |
2.1.2 房颤的致残率、致死率及医疗负担 |
2.2 房颤的危害 |
2.2.1 脑卒中及血栓栓塞 |
2.2.2 心衰 |
2.2.3 心肌梗死 |
2.2.4 认知功能下降、痴呆 |
2.2.5 肾功能损伤 3 房颤的分类 4 房颤的发生机制 |
4.1 电生理机制:房颤的发生需触发和维持机制。 |
4.1.1 触发机制 |
4.1.2 维持机制 |
4.2 病理生理学机制 |
4.2.1 心房重构 |
4.2.2 自主神经系统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 的作用 |
4.2.3 遗传学基础 |
4.2.4 其他 5 房颤的临床评估 |
5.1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
5.1.1 症状 |
5.1.2 体征 |
5.2 实验室检查 |
5.3 影像学检查 |
5.3.1 经胸超声心动图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 |
5.3.2 TEE |
5.3.3 心腔内超声 (ICE) |
5.3.4 X线胸片 |
5.3.5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或头颅磁共振成像 (MRI) |
5.3.6 心脏磁共振成像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MRI) |
5.4 房颤的监测和诊断 |
5.4.1 心电图 |
5.4.2 动态心电图 |
5.4.3 植入式起搏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ICD) 及心电事件记录仪等 |
5.4.4 心脏电生理检查 |
5.4.5 新型检测手段 |
5.4.6 其他检查 6 房颤的危险因素和合并疾病的管理 |
6.1 高血压 |
6.2 糖尿病 |
6.3 肥胖 |
6.4 睡眠呼吸暂停 |
6.5 酒精 |
6.6 运动 7 房颤的卒中预防 |
7.1 卒中与出血评分 |
7.1.1 血栓栓塞危险评估 (CHADS2和CHA2DS2-VASc积分) |
7.1.2 抗凝出血危险评估 (HAS-BLED评分) |
7.2 抗栓药物选择 |
7.2.1 抗血小板药物的评价 |
7.2.2 华法林 |
7.2.3 NOAC |
7.2.4 选择抗凝药物应考虑的事项 |
7.3 房颤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 |
7.3.1 老年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 |
7.3.2 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的房颤患者抗栓治疗 |
7.3.3 卒中后患者的抗凝治疗 |
7.4 抗栓治疗的中断和桥接 |
7.4.1 抗栓治疗的中断 |
7.4.2 抗栓治疗的桥接 |
7.4.3 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的抗凝 |
7.5 抗凝治疗时出血事件的防治 |
7.5.1 减少抗凝出血的策略 |
7.5.2 抗凝出血并发症的治疗 |
7.5.3 有出血风险或发生出血事件患者的抗凝治疗 |
7.6 经皮左心耳封堵 8 心室率控制 |
8.1 控制心室率的药物 |
8.2 房室结消融+植入永久起搏器 9 节律控制 |
9.1 药物复律与电复律 |
9.1.1 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窦性心律 |
9.1.2“口袋药” (‘pill in the pocket’) 复律策略 |
9.1.3 电复律 |
9.1.4 复律前后的抗凝治疗 |
9.2 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 |
9.2.1 抗心律失常药物 |
9.2.2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
9.3 导管消融 |
9.3.1 经导管消融房颤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9.3.2 能源 |
9.3.3 房颤导管消融术式和终点 |
9.3.3. 1 CPVI |
9.3.3. 2 CPVI基础上复合术式 |
9.3.3. 3 复杂碎裂心房电位 (CFAEs) 消融 |
9.3.3. 4 转子样激动的标测及消融 |
9.3.3. 5 左房神经节丛消融 |
9.3.4 并发症及处理 |
9.3.4. 1 心脏压塞和/或穿孔 |
9.3.4. 2 栓塞并发症 |
9.3.4. 3 肺静脉狭窄 |
9.3.4. 4 左心房-食管瘘/左心房-心包瘘 |
9.3.4. 5 膈神经损伤 |
9.3.4. 6 食管周围迷走神经损伤 |
9.3.4. 7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 |
9.3.4. 8 血管并发症 |
9.3.5 围术期管理 |
9.3.6 随访及复发病例处理[48] 1 0 房颤的外科和杂交手术治疗 |
1 0.1 房颤的外科治疗 |
1 0.1.1 迷宫手术 |
1 0.1.2 心脏外科手术同期房颤消融的现状 |
1 0.1.3 微创外科房颤手术 |
1 0.2 房颤的内外科杂交手术 1 1 特殊人群的房颤消融治疗 |
1 1.1 运动员 |
1 1.2 老年人 |
1 1.3 肥厚型心肌病 |
1 1.4 预激综合征 |
1 1.5 心衰 |
1 1.6 年轻人 1 2 急性房颤的治疗 |
1 2.1 急性房颤发作的定义 |
1 2.2 急性房颤的危害 |
1 2.3 急性房颤的评估 |
1 2.4 房颤的急诊处理策略 |
1 2.5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急性房颤的处理 |
1 2.6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处理 |
1 2.6.1 急性房颤的抗凝治疗 |
1 2.6.2 急性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
1 2.6.3 急性房颤的节律控制 |
1 2.6.3. 1 复律的适应证 |
1 2.6.3. 2 复律的最佳时机 |
1 2.6.3. 3 复律的方式 |
1 2.7 急性房颤处理流程及随访 1 3 起搏治疗与房颤 |
1 3.1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的可能机制 |
1 3.2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临床疗效的评价 |
1 3.3 右心室起搏对房颤的影响 |
1 3.4 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 1 4 尚待研究明确的重要临床问题 |
1 4.1 房颤导管和外科消融中尚未解决的问题[42, 48] |
1 4.2 房颤抗凝或其他卒中预防治疗中尚未解决的问题[42, 48] |
1 4.3 房颤其他证据不足的领域 |
(7)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炎症、心肌损伤及左房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炎症及左房功能的变化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对心肌组织损伤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炎症及早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洋地黄类药物对慢性房颤电转复后左房机械功能异常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慢性房颤电转复后复发情况 |
2.2 超声检查结果 |
2.3 心率 |
3 讨论 |
(10)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论文提纲范文)
1 房颤的分类及机制 |
1. 1 房颤的分类 |
1.2房颤的机制 |
1.2.1电生理机制 |
1. 2. 2 病理生理学机制 |
1. 3 房颤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疾病 |
2房颤的病理生理及预后 |
2.1房颤的病理生理变化 |
2. 2 房颤与栓塞 |
2. 3 房颤与心衰 |
2. 4 房颤的其他后果 |
3 临床评估 |
3. 1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
3. 2 实验室检查 |
3. 3 影像学检查 |
3. 4 心电学检查 |
3. 4. 1 心电图 |
3. 4. 2 动态心电图、心电事件记录仪等 |
3. 4. 3 心脏电生理检查 |
3. 4. 4 运动试验 |
3. 5 其他检查 |
3. 6 临床诊断与评价 |
4 抗栓治疗 |
4. 1 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及出血风险评估 |
4.1.1血栓栓塞危险评估(CHADS2和CHA2DS2-VASc积分) |
4. 1. 2 抗凝出血危险评估( HAS-BLED评分) |
4. 2 抗栓药物选择 |
4. 2. 1 抗血小板药物 |
4. 2. 2 口服抗凝药物 |
4. 3 抗栓治疗的中断和桥接 |
4.4非药物抗栓治疗 |
5 控制心室率 |
5. 1 控制心室率的优缺点及目标 |
5. 2 控制心室率的药物 |
5. 2. 1 洋地黄类药物 |
5. 2. 2 β 受体阻滞剂 |
5. 2. 3 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
5. 2. 4 其他口服室率控制药物 |
5. 3 房室结消融+ 植入永久起搏器 |
建议 |
6 节律控制 |
6. 1 节律控制的优缺点 |
6. 2 电复律和药物复律 |
6. 2. 1 复律时的抗栓治疗 |
建议 |
6. 2. 2 电复律 |
6. 2. 3 药物复律 |
建议 |
6. 3 复律后维持窦律 |
6. 3. 1 维持窦律的药物 |
6. 3. 2 何时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建议 |
6. 4 经导管消融房颤 |
6. 4. 1 导管消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建议 |
6. 4. 2 房颤导管消融术式及策略 |
6. 4. 3 房颤导管消融的终点 |
6. 4. 4 非射频能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 |
6. 4. 5 围术期管理 |
6.4.6随访及复发病例处理[358] |
6. 4. 7 并发症及处理 |
6. 5 起搏器植入预防房颤 |
6. 5. 1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的可能机制 |
6. 5. 2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临床疗效的评价 |
6. 5. 3 稳定心室率的起搏方式 |
6. 5. 4 右心室起搏对房颤的影响 |
建议 |
6. 6 植入电子装置对房颤评估价值 |
6. 7 房颤的外科治疗 |
6. 7. 1 COX III手术 |
6. 7. 2 COX IV手术 |
6. 7. 3 微创外科房颤手术 |
建议 |
7 特殊类型的房颤患者 |
7. 1运动员 |
7. 2老年人 |
7. 3肥厚型心肌病 |
建议 |
7. 4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建议 |
7. 5 甲状腺功能亢进 |
建议 |
7. 6 急性非心源性疾病 |
7. 7 慢性阻塞性肺病 |
建议 |
7. 8 预激综合征 |
建议 |
7. 9 心衰 |
建议 |
7. 10 家族性( 遗传性) 房颤 |
建议 |
7. 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
建议 |
7. 12 心脏外科围手术期房颤 |
7. 12. 1 心脏手术后房颤的预防 |
7. 12. 2 术后房颤的节律控制 |
7. 12. 3 术后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
7. 12. 4 术后房颤的抗凝治疗 |
建议 |
8 急性房颤发作的急诊处理 |
8. 1 急性房颤发作的定义 |
8. 2 急性房颤发作的处理流程 |
8. 3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急性房颤发作 |
8. 4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发作 |
8. 4. 1 急性房颤发作的抗凝治疗 |
8. 4. 2 急性房颤发作的心室率控制 |
8. 4. 3 急性房颤发作的房颤复律 |
建议 |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 |
1急诊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
2急诊房颤的抗凝 |
3急诊房颤的转复 |
四、心房颤动电转复后左心耳顿抑的预测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 [1]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研究[D]. 赵艳春.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2]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非常早期复发对晚期复发的预测作用[D]. 杨德彦.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5)
- [3]超声心动图2D-STI及RT-3D技术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左房结构与功能的变化[D]. 郑娅琳.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5)
- [4]左心房结构与功能评估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后的临床价值[D]. 尹洪宁. 河北医科大学, 2018(02)
- [5]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04)
- [6]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04)
- [7]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炎症、心肌损伤及左房功能的研究[D]. 尹广利. 河北医科大学, 2018(12)
- [8]洋地黄类药物对慢性房颤电转复后左房机械功能异常的作用[J]. 周忠泉,王玉璟,易绪英,马莎,杨沙宁,杨学新,邓士兵.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12)
- [9]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等代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员会,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董建增,华伟,黄从新,黄德嘉,黄鹤,江洪,蒋晨阳,李莉,刘少稳,刘兴鹏,刘旭,刘育,马长生,马坚,孟旭,商丽华,苏曦,唐其柱,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夏云龙,杨杰孚,杨新春,杨延宗,杨艳敏,姚焰,张澍,郑哲.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05)
- [10]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董建增,华伟,黄鹤,江洪,李莉,刘少稳,刘旭,刘兴鹏,刘育,马长生,马坚,孟旭,商丽华,苏曦,唐其柱,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夏云龙,杨杰孚,杨新春,杨延宗,杨艳敏,姚焰,郑哲.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