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神》与《草叶集》比较谈(下)(论文文献综述)
彭冠龙[1](2014)在《郭沫若海洋体验与《女神》中“海的精神”》文中提出郭沫若是第一个在中国诗歌中注入了真正的"海的精神"的人,"海的精神"通过郭沫若的海洋体验进入《女神》中,具体表现为自由灵动的节奏和雄浑高昂的格调,这"海的精神"是《女神》"时代精神"的具体化,更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王玉春,胡博雅[2](2013)在《溯源与重审:新世纪以来的《女神》研究》文中提出新世纪以来的《女神》研究在一个更加开放多元、力主客观辩证的学术背景下展开。关于《女神》的源流影响、文化内蕴、比较研究等方面的考察多有拓展,表现出研究视野的开阔性。回归文学现场,对"泛神论""、浪漫主义"等概念的再解读,是新世纪以来《女神》深入探讨的焦点。而《女神》佚诗及相关文献的发掘整理,则为今后郭沫若研究的长足发展乃至突破奠定了重要基础,对其多元性与丰富性的进一步阐释探讨将是今后郭沫若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王玉春,胡博雅[3](2012)在《溯源与重审:新世纪以来的《女神》研究》文中提出新世纪以来的《女神》研究在一个更加开放多元、力主客现辩证的学术背景下展开。关于《女神》的源流影响、文化内蕴、比较研究等方面的考察多有拓展,表现出研究视野的开阔性。回归文学现场,对"泛神论"、"浪漫主义"等概念的再解读,是新世纪以来《女神》深入探讨的焦点。而《女神》佚诗及相关文献的发掘整理,则为今后郭沫若研究的长足发展乃至突破奠定了重要基础,对其多元性与丰富性的进一步阐释探讨将是今后郭沫若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谢玉娥[4](2004)在《2003年10~12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文中研究表明
王菁[5](2004)在《2003年郭沫若研究资料目录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永志[6](2003)在《《女神》与《草叶集》比较谈(下)》文中认为从《草叶集》、《女神》具有史诗、抒情诗的不同艺术品格谈起,着重从抒情主观性、雄浑的风格以及节奏、音调、形式等方面,分析它们抒情特点的差异;着重从中心形象的精神气质与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方面,肯定它们浪漫精神的一致。
二、《女神》与《草叶集》比较谈(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女神》与《草叶集》比较谈(下)(论文提纲范文)
(1)郭沫若海洋体验与《女神》中“海的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一)自由灵动的节奏。 |
(二)雄浑高昂的格调。 |
(三)海洋精神的作用 |
四、《女神》与《草叶集》比较谈(下)(论文参考文献)
- [1]郭沫若海洋体验与《女神》中“海的精神”[J]. 彭冠龙. 郭沫若学刊, 2014(01)
- [2]溯源与重审:新世纪以来的《女神》研究[J]. 王玉春,胡博雅. 郭沫若学刊, 2013(02)
- [3]溯源与重审:新世纪以来的《女神》研究[A]. 王玉春,胡博雅. 郭沫若与文化中国——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卷), 2012
- [4]2003年10~12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J]. 谢玉娥.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4(04)
- [5]2003年郭沫若研究资料目录索引[J]. 王菁. 郭沫若学刊, 2004(01)
- [6]《女神》与《草叶集》比较谈(下)[J]. 陈永志. 郭沫若学刊,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