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部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1例(论文文献综述)
尹春玲,张大炯,王娟[1](2021)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靳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靳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5月—2019年12月马鞍山市中医院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靳三针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水肿、疼痛、无痛关节活动度、手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为70.0%(28/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手肿胀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外展和外旋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肌力分级、手功能使用能力均显着改善(P均<0.05),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中的手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均明显增加(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靳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疗效确定,可明显缓解水肿和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与肌力,改善手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姜喜艳[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外治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检索近30年四大中文数据库(CNKI、WIP、Wan Fang、CBM)中有关中药外用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文献中涉及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此为依据,了解中药外用治疗SHS的研究现状,并探析中药外用治疗SHS的用药规律,为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肩手综合征”、“SHS”、“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复杂性区域性疼痛”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发表时间从1990年11月30日至2020年11月30日,在四大中文数据库中检索关于中药外用治疗中风后SHS的临床文献,并根据纳排标准逐一筛选,直至找到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每个文献的一般信息(包括基金资助情况、文献发表年限、文献来源、期刊名称、文献发文地区、中药外治干预类型)以及每个文献中的药物、中药种类及其性味归经。规范数据后,建立Excel表格,利用SPSS 26.0、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所规范后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结果:1.文献检索结果: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文献111篇。2.文献一般信息结果:所纳入文献的种类包含临床疗效观察、临床案例分析等,有26篇论文受基金资助,文献的发表数量主要集中于近10年,文献的主要来源是期刊论文,发文较多的地区是广东、浙江、江苏、河南,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干预措施是中药熏蒸。3.中药外用治疗SHS的一般用药规律结果:(1)111篇文献中涉及中药共143种,使用总频次为1086次。使用频次≥9次的中药34味,分别为红花、伸筋草、桂枝、川芎等,累计频次824次,占总频次的75.87%,为治疗SHS的高频中药。(2)根据药物性味归经分类,药性中常见的为温性药物,五味中常用的是辛味药物,归经中常用的是入肝经的药物。药物分类方面,频次最高的为祛风湿药,其次为活血化瘀药,再次是解表药和补虚药。(3)高频中药通过聚类分析可聚为5类:第一类:红花、伸筋草、川乌、桑枝、草乌、羌活、独活、细辛、秦艽。第二类:桂枝、透骨草、鸡血藤、威灵仙、艾叶、姜黄、防风、路路通。第三类:当归、川芎、地龙、黄芪、赤芍、桃仁、甘草、全蝎、牛膝。第四类:乳香、没药、白芷、延胡索、丹参。第五类:吴茱萸、芥子。(4)将高频中药进行关联分析,关联分析得出两味药的关联规律16组,三味药关联规律12组,四味药关联规律3组。常用二味药配伍组合有:川乌+红花、桑枝+红花、草乌+红花、草乌+川乌、乳香+没药等。常用三味药配伍组合有:川乌+红花+草乌、川芎+当归+红花、川乌+伸筋草+红花、川乌+伸筋草+草乌、当归+伸筋草+红花、草乌+伸筋草+红花、透骨草+伸筋草+红花、桂枝+伸筋草+红花、川芎+伸筋草+红花。常用四味药配伍组合是:草乌+川乌+伸筋草+红花。4.中药熏蒸治疗SHS的用药规律结果:(1)在所纳入的111篇文献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干预措施是中药熏蒸,出现总频次是36次。(2)36篇文献共涉及中药74味,所有中药出现总频次为374次,使用频次≥9次的药物共有16味,分别为红花、伸筋草、当归、桂枝等,16味中药使用总频次为233次,占中药总频次的62.30%,为高频中药。(3)将使用频次≥9次的16味中药进行关联分析,得出常用二味药配伍组合有:没药+乳香、红花+独活、川乌+草乌、伸筋草+羌活、伸筋草+草乌、红花+草乌、伸筋草+威灵仙。结论:1.近年来中药外用治疗SHS的文献研究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逐渐提高,发文数量南部地区多于北部地区,较为常用的中药干预措施是中药熏蒸。2.中药外用治疗SHS的核心药物是红花、伸筋草、桂枝、川芎等34味中药;药性以温性药为主,药味以辛味药为主,药物归经以入肝经为主;药物分类中,祛风湿药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活血化瘀药,再次是解表药和补虚药;经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药物组合,对其组方原则进行分析,发现均符合本病正气不足,又夹杂“风、寒、湿、瘀”的病因病机。3.中药熏蒸治疗SHS的核心药物是红花、伸筋草、当归、桂枝等16味中药;常用药对是没药+乳香、红花+独活、川乌+草乌等。
刘涛[3](2021)在《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策略及影像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三柱理论在治疗桡骨远端复杂骨折中的指导作用目的:研究和验证桡骨远端复杂骨折在三柱理论指导下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8年8月~2010年1月以三柱理论为基础,采用掌侧或掌背侧联合切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6例。AO分型:C3型3例,C2型6例,C1型7例。急诊手术1例,余均在4~7 d内手术。术中植骨2例。术中桡侧辅助固定6例,尺骨茎突固定4例,背侧辅助钢板固定2例。结果:经随访2~15个月(平均6.3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均获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按照Gartland-Werley(GW)评价系统进行评估,本组:优13例,良3例。结论:在三柱理论指导下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能够促进骨折准确复位,增强内固定的可靠性,避免复位丢失,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结果。第二部分桡骨远端乙状切迹背侧骨块不同治疗方法对腕关节功能影响的探讨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乙状切迹背侧移位骨块的不同治疗方法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对40例桡骨远端Frykman分型Ⅶ-Ⅷ型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分为可靠内固定和未可靠内固定(未固定或固定发生移位)两组进行随访,骨性愈合后患腕拍正位片并进行2mm层厚的CT平扫,重点检查下尺桡关节恢复程度,通过握力计及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客观全面地评价腕部功能,观察桡骨远端乙状切迹背侧移位骨块不同固定方法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2个月,平均7.5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3个月。未出现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也未出现背侧伸肌腱激惹或肌腱断裂者。通过Gartland-Werley评分发现可靠内固定组预后优良率明显提高。与未可靠内固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骨远端乙状切迹背侧移位骨块给予复位并可靠内固定-,可以增加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显着改善腕关节功能。第三部分骨块特异性固定技术在复杂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目的:应用骨块特异性固定技术对Mayo分型Ⅲ~Ⅳ型桡骨远端骨折针对性固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Mayo Ⅲ~Ⅳ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33例,其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19~74岁,平均57.5岁。右侧13例,左侧20例。术中对骨块针对性内固定,术后进行影像测量分析,并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所有病例随访4~26个月,平均7.8个月。X线片示掌倾角、尺偏角恢复良好,桡骨无明显短缩。CT扫描发现有3例月骨窝关节面出现台阶,1例乙状切迹关节面分离,1例桡骨茎突旋转移位。应用GW评分,优23例,良7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9%。结论;骨块特异性固定可以增加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内固定效果,预防后期复位丢失,允许早期功能锻炼,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第四部分掌背侧联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四部分骨折的策略和效果目的:探讨掌背侧联合入路治疗复杂的桡骨远端四部分骨折的标准流程并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6年10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创伤骨科通过掌背侧联合入路治疗的38例(39侧)桡骨远端四部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2例(22侧),女性16例(17侧);年龄53.5岁(范围:25~79岁)。按照Melone分类,Ⅳ型33例(34侧),V型5例;按照Frykman分类,Ⅶ型15例(15侧),Ⅷ型23例(24侧);所有骨折类型均为AO/OTA分类的C3型。手术均采用掌背联合入路:先取掌侧改良Henry入路,掌侧接骨板固定桡骨茎突骨块和尺掌侧骨块;接着采用背侧入路,打开第三伸肌支持带并做V型皮瓣,显露和固定尺背侧骨块,必要时打开桡腕关节,复位游离的关节内骨块和关节面;必要时植骨支撑,以低切迹解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缝合时将伸肌支持带V型皮瓣垫在接骨板和伸拇长肌腱之间。术后3、6、12个月门诊随访,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复位、骨折愈合、内固定及骨关节炎等情况,同时记录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有无疼痛、握力、腕关节功能DASH评分和PRWE评分等。结果:38例(39侧)患者中,33例(34侧)完成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软组织感染、坏死及血管神经等并发症。38例(39侧)患者均获得骨折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范围2.5~5.7个月),未发生内固定失效。通过X线片和CT检查,证实有37例(38侧)获得解剖复位。关节活动度和握力均达到健侧(双侧患者除外)的85%以上。DASH评分为6.5分(范围0~17分),PRWE评分为9.3分(范围:0~20分)。结论:对于复杂的桡骨远端四部分骨折,采用掌背联合入路可以获得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允许早期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功能康复。第五部分腕管位透视法在桡骨远端骨折掌侧接骨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腕管位透视法在桡骨远端骨折掌侧接骨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手术治疗新鲜桡骨远端骨折62例,其中48例采用单纯掌侧接骨板固定的患者纳入研究,男21例,女27例;年龄17~75岁,平均(43.6±10.6)岁。按照AO/OTA骨折分型,A型15例、B型11例、C型22例。手术均采用掌侧改良Henry入路,自桡侧屈腕肌和桡动脉之间进入,骨折复位后选用解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均为双皮质钻孔,螺钉长度的选择以较测深尺测量的数据短1~2 mm为宜,以防止背侧皮质穿出。术中接骨板固定完成后常规行标准正、侧位和腕管位透视(前臂旋后,肘关节屈曲60°~70°,腕关节背屈,放射线球管对着大鱼际方向进行透视),将穿出背侧皮质的螺钉更换为短螺钉后再行腕管位透视,直至无螺钉穿出背侧皮质为止;术后常规行CT扫描进一步验证腕管位透视法的有效性。分别统计正、侧位和腕管位透视螺钉穿出背侧皮质的百分率,对比正、侧位和腕管位透视的检出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侧位透视发现5例患者螺钉穿出背侧皮质(10.4%,5/48),腕管位透视发现包括上述5例在内的16例患者螺钉穿出背侧皮质(33.3%,16/48),两种透视方法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有2例患者螺钉进入下尺桡关节,这仅在腕管位透视中能发现。对于穿出背侧皮质和进入下尺桡关节的螺钉术中即更换为短螺钉,总体的螺钉更换率为37.5%(18/48))。此18例患者术后CT扫描未见螺钉穿出背侧皮质或进入下尺桡关节。结论:与正、侧位透视相比,腕管位透视法能可靠地探测到螺钉的背侧皮质穿出,并能对下尺桡关节提供良好的术中透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雪男[4](2020)在《腹针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腹针疗法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为腹针疗法联合Bobath疗法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60例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脑病针康病区住院部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Bobath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腹针疗法。观察周期为4周,这期间两组患者每天接受1次治疗,每周6天。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评定两组患者以下4个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改良巴氏指数(MBI),疗程结束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有效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肩部疼痛减轻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及灵活性、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过4周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脱落病患。经过数据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肩痛部位以及卒中类型等一般资料的均衡性比较中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通过4周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VAS、FMA、PROM以及MBI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疗效(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针结合Bobath疗法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肩痛症状,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余丛洁[5](2020)在《针刀与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干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疗效评价》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针刀法联合康复训练、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和针刀与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对干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探索出一种能够干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最佳优化版治疗方案,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浙江省三家三甲医院,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招募75名患者。因后续有7名患者脱落,所以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68名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22名)为针刀法联合康复训练,乙组(23名)为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丙组(23名)为针刀与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三组均治疗4个疗程,累计4周,即28天。通过VAS疼痛评分、手肿胀程度测定、上肢Fugl-Meyer评分比较来评估三组施行不同治疗方案的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的肩部疼痛感、手肿胀程度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1、三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在治疗结束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甲乙组患者在2周后开始即有显着性改善(P<0.05),丙组患者在1周后便有显着性改善(P<0.05)。三组间比较的结果表明,在治疗4周后,丙组患者的疼痛感与甲乙组患者相比能够得到显着性的改善(P<0.05)。2、三组患者的手肿胀程度在治疗结束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减轻,甲丙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手肿胀程度便得到显着性改善(P<0.05),乙组患者在治疗3周后手肿胀程度便得到显着性改善(P<0.05)。三组间比较的结果表明,在治疗4周后,丙组患者的手肿胀程度与甲乙组患者相比能够得到显着性的改善(P<0.05)。3、三组患者的上肢Fugl-Meyer评分在治疗结束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甲乙丙三组患者均在治疗3周后开始,其上肢运动能力得到显着性改善(P<0.05)。三组间比较的结果表明,治疗3周后,丙组患者上肢运动能力较乙组患者得到显着性改善(P<0.05),治疗4周后,丙组患者上肢运动能力较甲乙组患者均得到显着性改善(P<0.05)。4、甲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91%,乙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61%,丙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5%,丙组疗效优于甲乙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单一针刀或针灸治疗,及针刀结合针灸治疗方案均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肩部疼痛感、手肿胀程度及上肢运动能力。2、相对于单一针刀或针灸治疗,针刀结合针灸法的治疗方案能显着提高患肢运动功能,缓解肩痛、水肿,延缓肌肉萎缩,大幅度提高卒中后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的进程。3、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针刀与针灸结合治疗的疗效越明显,且安全性高、治疗简便,利于社会推广。
冯秋娟[6](2020)在《祛瘀生新针法联合刺络药物罐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一项随机对照实验观察分析祛瘀生新针法联合刺络药物罐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验证祛瘀生新理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与相关问题,为其临床诊治规范化提供思路与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的病例均为宝安中医院脑病科、康复科确诊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病例观察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通过病人就诊顺序随机数字抽样并随机分配为两组,本研究最终收集6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基础内科治疗与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祛瘀生新针法联合刺络药物罐治疗,祛瘀生新针取穴:患侧肩髃、肩髎、曲池、手三里、内关,双侧合谷、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留针30min,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刺络药物罐法取穴:阿是穴,患侧肩髃、肩髎、尺泽、曲池、阳池、外关、阳溪,每5天治疗1次,3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视觉类比评分法(VAS)、关节肿胀程度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成果:1.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卒中分型、卒中病程、SHS病程及观察指标(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FMA评分及MBI评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2周与治疗4周后VAS评分、肿胀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着性降低(P<0.01),FMA评分、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着性升高(P<0.01)。3.治疗2周后,观察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肿胀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着性降低(P<0.05),FMA评分与M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着性升高(P<0.01)。4.治疗4周后,观察组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着性降低(P<0.05、P<0.01),FMA评分与M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着性升高(P<0.01)。5.2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2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26/3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瘀生新针法联合刺络药物罐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疗效明显,对比常规康复训练短期治疗更能改善患肢肿胀程度、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长期治疗在减轻肢体疼痛与关节肿胀、提高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具优势。祛瘀生新针法联合刺络药物罐对促进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康复与回归生活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王文熠,万福铭,丁淑强[7](2019)在《“筋骨三针疗法”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筋骨三针疗法"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CRPS-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脑卒中后CRPS-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主穴取内关、水沟、三阴交,每日1次,每周6次,共治疗3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筋骨三针疗法"治疗,取喙突骨点、肱骨大结节、盂下结节行筋膜扇形分离法,松解3~6针,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3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手部肿胀值、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水肿、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①治疗后及治疗后40 d,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手部肿胀值、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②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后40 d观察组的VAS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③治疗后及治疗后40 d两组比较,手部肿胀值及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骨三针疗法"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可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CRPS-Ⅰ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肢运动能力,且疗效可长期持续;本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末梢水肿可能无明显治疗效果。
张绍华[8](2019)在《腹针治疗高位脊髓损伤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腹针治疗对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心率变异性、血压变异性、神经代谢产物、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探讨腹针治疗在改善高位脊髓损伤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方面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预后及安全性,为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以腹针治疗作为观察组,穴位假针刺治疗作为对照组,将纳入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薄氏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假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天,共治疗12周,每次留针30分钟。以首次治疗前、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为观察时点,评价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患者在不同观察时点头晕、头痛中医症状积分及疗效、最高血压、最低血压、平均血压、体位变化时血压值、血压变异性(BPV)、能耐受最大站立角度、24小时总心搏、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心率变异性(HRV)、24小时尿肾上腺素含量、交感神经过反射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探索腹针在高位脊髓损伤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治疗方面的疗效、作用机制、预后及安全性。结果:1、72例患者中70例患者完成实验研究,其中治疗组脱落1例,完成35例,对照组脱落1例,完成3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发病原因、损伤节段、损伤程度、头晕中医症状积分、头痛症状积分、平均血压、BPV、平均心率、HRV、膀胱叩击时NE浓度、24小时肾上腺含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基线一致,有可比性。2、在中医症状方面,组内比较,治疗组患者在疗程结束及随访1月时头晕、头痛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头晕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随访1月时头晕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无明显降低,对照组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头痛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无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头晕、头痛症状积分较对照组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血压调节方面,组内比较,治疗组患者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最低收缩压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收缩压、最高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照,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治疗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较对照组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24hSSD、24hDSD、dSSD、dDSD、nDSD较对照组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能耐受最大站立角度及体位变化时血压调节方面,组内比较,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治疗组患者能耐受的最大站立角度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治疗组患者能耐受最大站立角度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卧位时血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治疗组由平卧位调整为坐位、由坐位调整为站立位时较对照组血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心率调节方面,组内比较,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治疗组平均心率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RV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的平方根(rMSSD)、相邻两个RR间期差>50ms的百分数(PNN50)、高频(HF)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LF)、LF/HF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对照组HF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治疗组平均心率较对照组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DNN、SDANN、rMSSD、PNN50、HF较对照组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F、LF/HF较对照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在神经递质测定方面,组内比较,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治疗组24小时尿肾上腺素含量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叩击膀胱时血浆NE浓度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治疗组24小时尿肾上腺素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叩击膀胱时血浆NE浓度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在血管内皮功能方面,组内比较,血清NO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T-1、sICAM-1、TXB2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血清NO较对照组有升高,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血清ET-1、sICAM-1、TXB2较对照组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腹针治疗能够改善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减轻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2、腹针治疗能提高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患者24小时平均血压、最低血压,降低最高血压,降低血压变异性。3、腹针治疗能提高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患者24小时平均心率,降低心率变异性迷走神经张力指标,提高心率变异性交感神经张力指标,降低心率变异性。4、腹针治疗能提高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患者肾上腺素含量,从而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膀胱叩击时交感神经过反射程度。5、腹针治疗能改善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6、腹针治疗高位SCI后心血管功能紊乱症,效果显着,且安全性好,无毒副作用,操作简单,容易为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
苏洪敏[9](2019)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腕部创伤性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腕部创伤性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腕部创伤性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患者1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温针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腕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腕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腕部创伤性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预后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吴钊泓[10](2019)在《滞针术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观察并比较滞针术与电针疗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研究方法将76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治疗上,观察组加用滞针术,而对照组加用电针疗法。两组取穴相同,并且疗程均为每次治疗30min,日1次,6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1d,共治疗两个疗程。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排水法、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法(FMA)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肿胀程度及上肢运动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VAS评分、肿胀程度、上肢FMA评分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两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肿胀程度、上肢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性改善(P<0.01)。(3)两疗程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肿胀程度、上肢FMA评分及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均较对照组有显着性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减痛率及消肿率均较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结论运用滞针术、电针疗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均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帮助消除患肢肿胀,并改善上肢运动功能,且滞针术较电针疗法对上述情况的改善更显着。
二、手部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部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靳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 |
1.3.1 临床疗效 |
1.3.2 主要临床症状体征 |
1.3.3 肌力分级 |
1.3.4 手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 |
1.3.5 手功能使用能力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
2.2 2组患者手肿胀、疼痛VAS评分、无痛关节活动度比较 |
2.3 2组患者肌力分级比较 |
2.4 2组患者手功能FMA评分、ADL评分比较 |
2.5 2组患者手功能使用能力比较 |
3 讨 论 |
(2)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外治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肩手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策略及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三柱理论在治疗桡骨远端复杂骨折中的指导作用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部分 桡骨远端乙状切迹背侧骨块不同治疗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探讨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三部分 骨块特异性固定技术在复杂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四部分 掌背侧联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四部分骨折的策略和效果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五部分 腕管位透视法在桡骨远端骨折掌侧接骨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桡髓端骨折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 |
外文论文 |
Acknowledgements |
山东大学学位论文修改情况说明表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腹针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收集资料 |
1.1.1 病例来源 |
1.1.2 病例分组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信息采集 |
2.2 治疗方案 |
2.2.1 基础治疗 |
2.2.2 对照组 |
2.2.3 观察组 |
2.2.4 疗程 |
2.3 观察指标 |
2.3.1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
2.3.2 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 |
2.3.3 被动关节活动度评分法(PROM) |
2.3.4 改良巴氏指数(MBI) |
2.3.5 有效率 |
2.4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比较 |
3.2 疗效比较 |
3.2.1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FMA、MBI以及PROM评分比较 |
3.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3.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
3.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ROM评分比较 |
3.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
3.2.6 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认识 |
1.1 中医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起源 |
1.2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病因病机 |
1.3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
1.3.1 中药治疗 |
1.3.2 针刺治疗 |
1.3.3 推拿治疗 |
1.3.4 其他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研究 |
2.1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
2.2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评估 |
2.3 肩关节的结构解剖 |
2.4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发病机制 |
2.4.1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
2.4.2 软组织损伤 |
2.4.3 肩关节半脱位 |
2.4.4 肌张力异常因素 |
2.4.5 中枢神经因素 |
2.4.6 外周神经因素 |
2.4.7 误用综合征 |
2.4.8 其他因素 |
2.5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
2.5.1 良肢摆放 |
2.5.2 运动疗法 |
2.5.3 物理因子疗法 |
2.5.4 药物治疗 |
2.5.5 手术治疗 |
2.5.6 其他疗法 |
2.6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预后 |
3 腹针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研究进展 |
3.1 腹针疗法的起源和作用机理 |
3.2 腹针疗法的特点 |
3.3 腹针疗法的针刺要求 |
3.4 腹针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
4 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作用 |
4.1 Bobath疗法的起源及概念 |
4.2 Bobath疗法的技术要点 |
4.2.1 RIP反抑制模式 |
4.2.2 控制关键点 |
4.2.3 Bobath握手 |
4.3 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 研究结果分析 |
1.1 一般资料分析 |
1.2 临床疗效分析 |
1.2.1 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肩痛症状 |
1.2.2 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上肢运动功能 |
1.2.3 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评价肩关节活动度 |
1.2.4 改良巴氏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 |
1.2.5 有效率分析 |
2 腹针选穴分析 |
3 Bobath疗法联合腹针疗法的目的 |
4 安全性问题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研究近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针刀与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干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一、资料与方法 |
(一) 临床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
(二) 研究方法与流程 |
1. 临床分组及治疗 |
2. 观察指标 |
3. 观测时间 |
4?统计分析 |
二、结果 |
(一) 病例收集结果 |
1. 病例收集结果 |
2. 一般资料比较 |
(二) 安全性观测结果 |
(三) 评定结果 |
1. VAS疼痛评分 |
2. 手肿胀程度比较 |
3. 上肢Fugl-Meyer评分比较 |
4. 疗效分级比较 |
三、分析与讨论 |
(一) 脑卒中后SHS的认识 |
1. 脑卒中及脑卒中后SHS的概述 |
2. 脑卒中后SHS的病因病机 |
3. 脑卒中后SHS的临床表现 |
(二) 脑卒中后SHS的临床治疗策略及应用 |
1. 针刀治疗SHS |
2. 针灸治疗SHS |
(三) 本课题相关研究的分析 |
1. 对疼痛的影响 |
2. 对水肿的影响 |
3. 对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
(四) 不足与展望 |
四、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致谢 |
文献综述 针刀为主治疗卒中后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6)祛瘀生新针法联合刺络药物罐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研究概况 |
1.1.1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认识 |
1.1.2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病因病机 |
1.1.3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辩证分型 |
1.1.4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 |
1.2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1.2.1 脑卒中后SHS的流行病学研究 |
1.2.2 脑卒中后SHS的病因 |
1.2.3 脑卒中后SHS的发病机制 |
1.2.4 脑卒中后SHS的临床表现与分期 |
1.2.5 脑卒中后SHS的诊断标准 |
1.2.6 脑卒中后SHS的治疗 |
1.2.7 脑卒中后SHS的预后 |
1.3 脑卒中后SHS相关评估指标 |
1.3.1 评估量表 |
1.3.2 实验室指标 |
1.4 祛瘀生新理论研究进展 |
1.5 祛瘀生新针法 |
1.6 刺络药物罐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一般资料 |
2.1.2 诊断标准(详见附录2)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标准 |
2.1.6 脱落标准 |
2.2 样本含量估算及随机分组方法 |
2.2.1 样本含量估算方法(详见附录1) |
2.2.2 随机分组方法(详见附录1) |
2.3 治疗方案 |
2.3.1 基础治疗 |
2.3.2 观察组 |
2.3.3 对照组 |
2.4 观察项目 |
2.5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2.6 统计学方法 |
2.7 研究结果 |
2.7.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7.2 两组患者视觉类比评分法(VAS)比较 |
2.7.3 两组患者肿胀程度评分比较; |
2.7.4 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比较 |
2.7.5 两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MBI)比较 |
2.7.6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3.1 立题依据 |
3.2 祛瘀生新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选穴依据及作用机理 |
3.2.1 肩髃穴和肩髎穴 |
3.2.2 合谷穴和太冲穴 |
3.2.3 曲池穴和足三里穴 |
3.2.4 内关穴和三阴交穴 |
3.2.5 手三里穴和丰隆穴 |
3.3 刺络药物罐治疗SHS的依据及作用机理 |
3.4 研究结果分析 |
3.4.1 视觉类比评分法(VAS) |
3.4.2 肿胀程度评分 |
3.4.3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 |
3.4.4 改良Barthel指数(MBI) |
3.4.5 临床疗效评价 |
3.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7)“筋骨三针疗法”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观察组 |
2.2 对照组 |
3 疗效观察 |
3.1 观察指标 |
3.2 统计学处理 |
3.3 治疗结果 |
4 讨论 |
(8)腹针治疗高位脊髓损伤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
1.1.1 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的中医病因 |
1.1.2 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的中医病机 |
1.2 腹针治疗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理论依据 |
1.2.1 腹针治疗对督脉功能恢复作用的研究 |
1.2.2 腹针治疗对重建脑中枢与脏腑联系作用的研究 |
1.2.3 腹针治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
1.3 传统针刺治疗自主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 |
1.3.1 传统针灸对交感神经系统作用的临床研究 |
1.3.2 传统针灸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的研究 |
1.4 中药治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研究 |
1.4.1 中药对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 |
1.4.2 中药对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 |
1.5 现代医学对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的研究 |
1.5.1 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特点 |
1.5.2 心血管自主神经支配的解剖基础 |
1.5.3 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发病机制的研究 |
1.5.4 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治疗进展 |
1.6 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观测指标的研究 |
1.6.1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 |
1.6.2 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 |
1.6.3 心脏交感神经成像技术 |
1.6.4 免疫组织化学神经纤维染色法 |
1.6.5 神经递质的检测 |
1.6.6 肌肉交感神经电位检测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前言 |
2.2 对象与方法 |
2.2.1 病例来源 |
2.2.2 诊断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 |
2.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2.6 终止实验标准 |
2.2.7 样本量估算 |
2.2.8 随机分组 |
2.2.9 盲法的实施 |
2.2.10 治疗方案 |
2.2.11 观测指标 |
2.2.12 研究实施过程质量控制兙俥 |
2.2.13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兙俥 |
2.3 研究结果 |
2.3.1 基线资料的比较 |
2.3.2 结局指标比较 |
2.3.3 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分析 |
2.4 讨论 |
2.4.1 腹针治疗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
2.4.2 腹针治疗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的机制探讨 |
2.4.3 对照组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
2.4.4 关于本课题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腕部创伤性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 2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
3 讨论 |
(10)滞针术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认识 |
1.1.1 肩手综合征的表现及分期 |
1.1.2 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1.1.3 肩手综合征的现代医学治疗 |
1.2 祖国医学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认识 |
1.2.1 祖国医学对卒中后SHS的概述 |
1.2.2 祖国医学对卒中后SHS病因病机认识 |
1.2.3 祖国医学对卒中后SHS的治疗 |
1.3 滞针术的概况 |
1.3.1 滞针术与滞针的区别 |
1.3.2 滞针术的起源与发展 |
1.3.3 滞针术的基本操作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中止、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 |
2.1.6 样本量估计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方法 |
2.2.2 治疗方法 |
2.2.3 不良事件及处理 |
2.2.4 观察指标与方法 |
2.2.5 疗效评价指标与方法 |
2.2.6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一般资料的比较 |
2.3.2 疗效评价指标的比较 |
2.3.3 依从性、脱落率及不良事件观察 |
第三章 讨论 |
3.1 针刺选穴的依据 |
3.2 疗效评价指标说明及选择依据 |
3.3 结果分析 |
3.3.1 疼痛评定 |
3.3.2 肿胀评定 |
3.3.3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 |
3.4 滞针术作用分析 |
3.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四、手部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靳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疗效观察[J]. 尹春玲,张大炯,王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19)
- [2]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外治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用药规律研究[D]. 姜喜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策略及影像学研究[D]. 刘涛. 山东大学, 2021(10)
- [4]腹针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研究[D]. 王雪男.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针刀与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干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疗效评价[D]. 余丛洁.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祛瘀生新针法联合刺络药物罐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冯秋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筋骨三针疗法”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J]. 王文熠,万福铭,丁淑强. 中国针灸, 2019(12)
- [8]腹针治疗高位脊髓损伤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的研究[D]. 张绍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9]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腕部创伤性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临床观察[J]. 苏洪敏. 光明中医, 2019(09)
- [10]滞针术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D]. 吴钊泓.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