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确定方法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兰海[1](2021)在《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与试验参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及交通事业的发展,车辆重载化倾向日趋明显,普通沥青路面难以适应。因此需选择性能较好的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发现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优异,但是需要确定合适的施工温度:施工温度过高,沥青容易老化;施工温度过低,沥青混合料无法充分发挥性能。但是,现阶段并非直接根据沥青混合料“粘度-温度”曲线确定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而是通过沥青的“粘度-温度”曲线法确定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对于基质沥青,用该方法得到的温度处于合理范围,但对于改性沥青,温度通常过高。因此,本文对搅拌试验机的拌和功率确定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施工温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搅拌试验机试验参数进行了仿真与试验探究。本文对胶粉高粘高弹沥青的反应机理、干法与湿法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通过马歇尔试验,研究了AC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分析利用粘温曲线确定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施工温度的不足之处,研究发现,可通过宾汉模型流变方程和沥青混合料拌和功率模型的相关性,建立基于功率的沥青混合料拌和粘度模型,采用等值拌和功率法确定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最佳施工温度。为满足确定合理施工温度的试验需求,对试验所用搅拌机进行改进,以立轴搅拌机为基础,加装变频调速装置、搭建功率测试系统。通过EDEM仿真软件模拟沥青混合料在搅拌缸中均匀性的变化情况,确定改进搅拌机的充盈率不宜低于50%,合理转速为200deg/s~250deg/s;通过检测拌和功率的试验方法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和重量为10kg~14kg(充盈率62.5%~87.5%),电机转速范围为35 r/min~50r/min(210deg/s~300deg/s),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一致性。用以上改进的搅拌机在合理的搅拌参数下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拌和,采用等值拌和功率的试验方法确定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为177℃,压实温度为155℃。由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拌和功率确定的施工温度,较胶粉高粘高弹沥青“粘度-温度”试验曲线确定的施工温度显着降低,与工程实际情况更吻合。根据以上研究成果,通过实体工程应用,对确定的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达到规范要求。
郭航[2](2020)在《季冻区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公路网的不断完善,道路在高温环境下铺筑所消耗的能源及产生的有害气体与日俱增,在强调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今天,更加节能环保的沥青温拌技术应运而生。本论文以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WMA-Foam)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热拌90#基质沥青混合料(HMA)为参照,通过沥青三大指标测试及配合比设计确定了WMA-Foam的温拌剂最佳掺量、最佳油石比以及最佳拌和温度等关键制备参数。利用盐溶液浸蚀及冻融循环作用模拟东北季冻区冬季路面运行工况,依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对经历0、5、10及15次盐冻融循环作用后的WMA-Foam及HMA分别进行了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和马歇尔冻融劈裂试验,测定并对比了两者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指标,分析总结了季冻区WMA-Foam路用性能变化规律。WMA-Foam制备工艺方面:温拌剂最佳掺量为0.2%、最佳油石比为4.8%、最佳拌和温度为138℃以及最佳压实温度为128℃。WMA-Foam路用性能对比测试方面:(1)WMA-Foam各项路用性能表现良好,均满足规范要求。在经历盐冻融循环前,对比HMA其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分别提高4.2%、13.0%;(2)在盐冻融循环工况下,WMA-Foam性能衰减较快,盐冻融循环达到10次后,各项性能下降速率加快,高温稳定性开始低于HMA,盐冻融循环达到15次后,水稳定性能提高幅度由13.0%降至5.3%,高温稳定性相比则降低了4.4%;(3)WMA-Foam低温抗裂性略差于HMA,且经历10次盐冻融循环后,性能下降速率加快,15次盐冻融循环过后性能降低了10.3%,其在长时间盐冻融循环工况下的路用性能有待进一步观察。总体来说,WMA-Foam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路用性能表现良好,均满足规范要求,但是受盐冻融循环影响较大;低温抗裂性略差,其在长时间盐冻融循环工况下的路用性能有待进一步观察。
谭荷[3](2020)在《天然胶乳改性沥青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交通道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沥青路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相应的材料要求也大大提升。聚合物改性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提高基质沥青性能的方法。天然胶乳(NRL)产量丰富、易就地取材且属于可再生资源,故将天然胶乳橡胶态的特性赋予沥青,从而起到改性作用,实现对现有普通沥青的各方面路用性能的提升。作为新材料和新工艺,天然胶乳改性剂的改性效果是否能充分发挥改性作用需进行充分验证。本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天然胶乳改性沥青制备工艺参数。通过常规性能、流变性能及傅立叶红外光谱等实验探究天然胶乳改性剂是否可以发挥改性作用。通过前期对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天然胶乳改性沥青低温性能较差,故选用SBS胶乳进行复配研究。最后选用AC-13沥青混合料级配,确定天然胶乳改性沥青和复合天然胶乳/SBS胶乳改性沥青(复合NRL/SBS胶乳改性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并结合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天然胶乳和基质沥青有较好的相容性,天然胶乳在基质沥青中分布均匀,形成明显的网状结构,提高了沥青的高温性能。复合天然胶乳/SBS胶乳改性沥青不仅改善了天然胶乳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也提高了SBS胶乳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天然胶乳改性沥青混合料和SBS胶乳改性沥青混合料均有优异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天然胶乳改性沥青混合料抗水侵害的能力要优于SBS胶乳改性沥青混合料,而SBS胶乳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能力要优天然胶乳改性沥青混合料。复合NRL/SBS胶乳混合料有良好的高温抗车辙、低温抗裂性能及抗水侵害的能力。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4](2020)在《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与路面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实际路面工程中所面临的典型问题、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面工程7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智能环保路面技术、先进路面材料、先进施工技术、路面养护技术、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及路面再生技术等。可为路面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春,郝培文[5](2020)在《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压实温度确定方法》文中认为通过简易的沥青混合料和易性试验提出了用于确定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压实温度的"扭矩温度曲线"试验流程,并采用马歇尔击实试验、路用性能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扭矩与温度具有良好的线性拟合关系,采用"扭矩温度曲线"可以快速确定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压实温度,且试验结果合理可靠,符合工程实践经验。不过,对于适宜沥青混合料拌和压实温度的扭矩范围,仍需针对不同品种沥青、不同种类集料、不同类型级配的混合料做进一步验证,以便经统计分析确定一个能够广泛适应各种沥青混合料的扭矩范围标准,从而使"扭矩温度曲线"具有更普遍的适用性。
杜林芊[6](2020)在《不同降粘剂对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温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新技术,能够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节省能源,且能够降低施工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目前国内外在温拌沥青领域已经开展了一系列试验性的探索,降粘剂的种类亦逐渐增多,例如德国Sasol—Wax公司研发的Sasobit、德国Eurovia Services公司研发的Aspha-Min、我国深圳海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EC120。同时全球范围内,运用温拌技术建设的道路数量正逐渐增多,我国各省市地区陆续制定了相关的技术规范。但降粘剂种类繁多,作用机理千差万别,产生的效果亦迥然相异,若运用不当,将对沥青性能带来负面影响。本文选取EC120和Sasobit两种降粘剂,选用70#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为基础原材料,采取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降粘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通过将两种降粘剂分别加入到两种沥青中,通过平行比较,探究沥青性能的变化。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对沥青粘度进行测试,分析不同降粘剂对沥青粘度的影响。高温下,在沥青中添加适量降粘剂,能够有效降低沥青的粘度。在70#基质沥青中添加EC120的最佳掺量为3.5%;在SBS改性沥青中添加EC120和Sasobit的最佳掺量为3%。通过对沥青常规指标的分析得知,低温下,降粘剂会降低沥青的针入度,在25℃、30℃时,当Sasobit和EC120的掺量大于等于3%,沥青的针入度至少降低20。当降粘剂掺量小于3%时,沥青的针入度指数呈上升趋势,表明降粘剂能够降低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当降粘剂的掺量为3%时,70#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分别提升了约30℃和40℃。降粘剂会降低沥青的延度,当70#基质沥青中降粘剂掺量大于3%、SBS改性沥青中降粘剂掺量大于2%,沥青延度降低至不能满足基本规范要求。对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分析得知,在70#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中掺入适量降粘剂,最终得到的沥青混合料搅拌和压实温度均下降30℃左右;掺入降粘剂后,70#基质沥青混合料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温度分别是110℃和120℃;降粘剂能够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会产生负面影响,但试验结果依然能满足基本规范要求。通过本文的试验结果可知,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较好,降粘剂EC120能够发挥更好的降粘效果。本文不仅为沥青温拌技术的提升提供了参考,也为沥青降粘剂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朱俊材[7](2020)在《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作用机理及其温拌沥青结(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米材料凭借其特殊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等特性,可有效改善沥青性能,利于应对当前繁重的交通状况和复杂的环境条件。同时,纳米材料改性沥青很好地解决了现有聚合物改性沥青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易发生离析和老化等问题,已成为国内外沥青材料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氧化石墨烯(GO)作为一种碳基纳米材料,其表面丰富的含氧官能团使其易与聚合物相容并改善其热性能、力学性能和拉伸性能。本文采用GO作为改性剂对AH-70#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进行改性,并研究其性能及其作用机理。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不同GO掺量对沥青结合料常规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研究GO改性沥青的组成成分、胶体结构、化学特性(FTIR)、热性能(DSC)和微观形貌(AFM),从宏/微观角度深入分析了 GO对不同沥青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GO可使沥青的针入度减小、软化点升高、延度变化不大、黏度增大,表明GO可改善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但对低温抗裂性能影响不大。流变性能测试结果显示GO可显着改善沥青的车辙因子、失效温度、黏弹性和高温抗车辙能力。GO对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最佳掺量分别为0.05%和0.2%。此外,组分分析结果显示GO的加入可吸附沥青中轻组分而聚集转变为胶质和沥青质,并改善其胶体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其高温稳定性。FTIR分析发现GO可与基质沥青发生化学反应和物理共混,而与SBS改性沥青仅存在物理共混。DSC分析表明GO对沥青低温抗裂性能影响不大,但可显着改善沥青的交联程度。AFM试验表明GO可显着改变沥青的“蜂状”结构,形成稳定的片状褶皱结构,并使其表面粗糙度增大。为适应现代社会倡导的节约资源和绿色环保发展理念,改善GO改性沥青应用的局限性,采用温拌添加剂(Sasobit和废食用油(WCO))对GO改性沥青进行改性,并研究相应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添加3%Sasobit可改善GO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和抗永久变形能力,但对其疲劳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而WCO的作用相反。单独或复合使用3%Sasobit和5%WCO均可显着降低GO改性沥青的黏度,从而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压实温度。FTIR结果显示GO与温拌剂(3%Sasobit,5%WCO或两者的混合物)复合对基质沥青的作用机理包括化学反应和物理共混,并可改变其氢键作用。此外,DSC分析发现Sasobit虽能提高GO改性沥青的交联密度,但对其低温抗裂性能会有不利影响,而WCO却能同时提高GO改性沥青的交联密度和低温抗裂性能。采用AC-13C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研究GO与温拌添加剂(Sasobit、WCO或两者的混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单独添加GO或与Sasobit复合使用时均可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抗永久变形能力、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但对其低温抗裂性能会有不利影响,而添加WCO却相反。高温性能优异的0.05%GO+3%Sasobit复合改性沥青结(混)合料适用于炎热的南方地区。具有优异的抗疲劳开裂性能和低温性能的0.05%GO+5%WCO复合改性沥青结(混)合料适用于寒冷的北方地区。高、低温性能优良的GO+Sasobit+WCO复合改性沥青结(混)合料适用于所有地区。
王东升[8](2020)在《聚乙烯类废塑料裂解蜡改性沥青温拌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生产温度过高,不仅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施工过程中还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和粉尘,污染周围环境,危害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此外,过高的温度会造成沥青老化,导致沥青路面提前开裂、使用寿命缩短。温拌沥青混合料(WMA)技术在不影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生产和碾压过程的温度,节能减排,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目前温拌剂生产成本较高,价格昂贵,这严重限制了温拌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基于此,本研究从减少环境污染、塑料资源化利用的角度出发,选用聚乙烯类废塑料(废弃HDPE和LDPE按1:1比例混合)为裂解原材料,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高温裂解产物WMa-1和WMa-2作为70#道路石油沥青的有机降黏温拌剂,温拌剂掺量依次为2%、4%、6%、8%、10%,以人工搅拌的方式制备废塑料裂解蜡温拌沥青。主要研究内容为:(1)对温拌沥青的常规物理性能、降黏效果以及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各技术指标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合适的温拌剂及其最佳掺配比例;(2)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温拌沥青结合料的使用性能,简要分析两种废塑料裂解蜡的作用机理;(3)对温拌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最佳油石比和最佳施工温度,并评价其温拌效果;(4)对废塑料裂解蜡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三大路用性能进行评价。沥青结合料研究表明,WMa-1和WMa-2与基质沥青相容性较好,不产生离析现象;WMa-1能提高沥青的高温性能,而WMa-2可以改善沥青的低温性能;WMa-1和WMa-2均能有效降低沥青的高温黏度,且WMa-2的降黏效果更显着,但WMa-1在降低沥青高温黏度的同时还能增大沥青的低温黏度,更适合作为沥青温拌剂;掺量为6%时,WMa-1温拌沥青综合性能最佳,因此确定其最佳掺配比为6%;此外,在此掺量下,WMa-1温拌沥青具有良好的抗热氧老化性能和存储稳定性。微观研究表明,废塑料裂解蜡与沥青作用机理为物理共混,因其具备良好的分散和润滑作用而降低了沥青的高温黏度。沥青混合料试验表明,AC-13C型废塑料裂解蜡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为4.8%,最佳碾压温度约116℃,比普通热拌沥青降低约24℃;在路用性能方面,废塑料裂解蜡能够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但对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能有一定负面影响。
毕研秋[9](2020)在《基于多级分散体系的沥青混合料流变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粘弹性材料,其在负载条件下的响应取决于加载速率和温度。基于流变学对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温度及应力依赖性等流变行为进行研究是沥青材料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根据近代胶浆理论可将沥青材料视为一种沥青、胶浆及混合料的多级网状结构分散体系,但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往往将结合料、胶浆及混合料的性能独立进行研究,造成各分散尺度间的性能表征关联性脱节。本文围绕沥青、胶浆及混合料流变特性评价方法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及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分级体系(沥青、胶浆和混合料)角度对沥青材料的流变性能进行研究。本文基于沥青及胶浆的动态剪切流变实验,同时考虑老化效应的影响,系统研究了沥青及胶浆的高低温条件下的流变特性及指标表征;基于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响应实验,综合比较了基于沥青性质的混合料动态模量预测模型适用性及基于胶浆性质的混合料动态模量预测模型适用性。本文部分成果可用于原材料的筛选,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完善以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预测及改善。主要研究结论总结如下:从拌和及压实阶段量化表征沥青混合料建设期的工作性。为研究集料的几何特征对沥青混合料拌和阶段流变性能的影响,开发了一种沥青混合料拌和流变仪,用于测试混合料拌和过程中的流变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集料尺寸的增加,混合料的拌和流变特性变差。在拌和期间,对于不含沥青的集料而言,屈服应力对形状指数变化最敏感;对含沥青的集料而言,屈服应力对棱角性变化最敏感;而对级配混合料而言,屈服应力对筛分直径变化最敏感。拌和稳定阶段,集料的筛分直径对拌和流变特性的影响最敏感,形状指数次之,而棱角性对拌和流变特性的影响较为不敏感。采用设计压实阶段的能量指标DCEI能较好表征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流变特性。在沥青粘度200~400c P范围内,胶浆粘度1~3 Pa.s的范围内,DCEI值呈现一个低峰值区域,与Stribeck曲线理论相一致,随胶浆粘度的增长,沥青混合料压实过程中的流变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走势。此外,随平均砂浆膜厚度的增长,DCEI值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胶浆粘度及厚度与DCEI关系曲线符合高斯公式线形走势。将Stribeck摩擦理论应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过程,则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过程存在边界润滑,混合润滑及流体润滑等三种状态。综合比较基于沥青性质的混合料动态模量预测模型适用性及基于胶浆性质的混合料动态模量预测模型适用性,可以得出:基于沥青性质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预测模型,相同因素条件下比较而言,改进的Hirsch模型预测结果较接近于测量值,其次为Witczak 1-40D模型。而基于胶浆性质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预测模型,|E*|预测值始终低于测量值,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微力学模型的假设与实际HMA混合料的特性间存在差异。两种模型预测精度受因素变化影响有所差异,基于胶浆性质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预测模型对于高度改性沥青混合料适用性较好,两种模型均在密级配及适当粉胶比区间条件下表现良好。沥青结合料/胶浆G*与混合料|E*|在对数坐标下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公式形式为y=a+bx+cx2,拟合优度在0.99以上。不同结合料类型及粉胶比的G*-|E*|曲线双对数坐标曲线间存在显着差异性,而不同级配类型、集料类型及填料类型的沥青G*-|E*|曲线双对数坐标曲线间差异性较为不显着。沥青G*-混合料|E*|曲线更接近于线性相关,而胶浆G*-混合料|E*|曲线更接近于一元二次方程相关。
罗浩原[10](2020)在《基于旋转平板粘度测试方法的沥青施工温度预测及粘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越来越多的采用各类改性沥青、温拌-改性沥青作为铺筑材料,但现行的道路沥青测试规范却并未针对改性沥青给出施工温度的预测方法。而广泛使用的布氏旋转粘度测试方法(Brookfield Viscosity Test)由于无法控制测试过程中的剪切速率,其预测得到的改性沥青施工温度会显着偏高15-25℃,带来沥青老化、能耗浪费等问题;该方法也难以反映出改性沥青添加温拌剂后的粘度与施工温度变化,且整个测试操作复杂、效率低下,这与工程测试的实际需求是相矛盾的。在大量开展改性及温拌改性沥青施工温度预测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对国内外沥青粘度测试设备和施工温度预测方法的广泛调研,本研究认为:要实现改性沥青施工温度的准确快速预测,关键是要有可主动控制剪切速率的粘度测试设备,并在合适的剪切速率下对于改性沥青的粘温曲线进行准确测量。基于此,本研究开展了如下工作:(1)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沥青表观粘度测试方法—旋转平板粘度测试方法(Rotational Plate Viscosity Test,RPV),其利用应变控制的优势实现了在沥青粘度测试过程中对剪切速率的主动控制。本文系统性的介绍了旋转平板粘度测试的理论原理,设备硬件、程序实现和操作方法,并对其核心参数——剪切速率的确定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2)利用新的旋转平板粘度测试方法和传统的布氏粘度测试方法分别对8种代表性沥青胶结料的施工温度进行预测,并指导混合料试件制作,结果表明:对基质沥青而言,新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中繁琐的转子和转速更换问题,测试效率提升至少3倍以上,试验精度提升近1倍;在SBS、SBR类改性沥青的测试过程中,新方法有效规避了传统方法测试时会出现的剪切变稀效应而导致的施工温度预测偏高问题;在3种温拌SBS改性沥青的测试中,新方法能在保证混合料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地反映出温拌剂的降温节能性能。(3)除了采用固定剪切速率的施工温度预测试验外,通过丰富测试过程中的剪切速率控制模式,旋转平板粘度测试方法还拓展出了3项与沥青粘度、温度、剪切速率有关的研究性试验,包括反映沥青粘度对温度和剪切速率双重依赖性的粘度-温度-剪切速率综合扫描试验,反映沥青在低剪切速率下触变现象的稳态剪切试验以及表征触变性大小的滞后环试验。这些试验有助于完整展现沥青的粘流性能,也为得到一些常见的沥青性能评价指标,如零剪切粘度0、无限剪切粘度∞等提供快速便捷的测试方法。(4)利用旋转平板粘度测试方法的拓展试验对70#和SBS改性沥青展开测试,全面展现了两种沥青粘度对温度和剪切速率的双重依赖性,确立了“剪切速率路径”的概念,并对其中的“剪切变稀现象”和“触变现象”展开了深入分析,揭示了传统方法预测施工温度偏高的本质原因,并尝试建立了反映SBS改性沥青粘度的温度-剪切速率二元回归模型,为今后能更加精确地预测沥青施工温度和研究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质提供了基础。旋转平板粘度测试方法基于目前正在广泛推广使用动态剪切率流变仪及25mm圆形平板夹具进行试验,具备较强的工程推广潜力,其灵活的拓展性能也为深入研究沥青粘度-温度-剪切速率特性提供了一条新的实现途径。
二、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确定方法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确定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与试验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胶粉改性沥青研究现状 |
1.2.2 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确定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沥青混合料搅拌试验装置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胶粉高粘高弹沥青与混合料性能 |
2.1 胶粉高粘高弹沥青定义与生产工艺 |
2.2 胶粉高粘高弹沥青特性与评价指标 |
2.2.1 胶粉高粘高弹沥青特性 |
2.2.2 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性能评价指标 |
2.3 混合料路用性能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确定方法研究 |
3.1 粘温曲线确定沥青施工温度 |
3.1.1 基质沥青施工温度确定 |
3.1.2 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施工温度的确定 |
3.2 广义粘度模型建立 |
3.2.1 沥青混合料拌和功率模型 |
3.2.2 沥青混合料流变性能 |
3.2.3 基于功率确定沥青混合料广义粘度 |
3.3 等值拌和功率法确定混合料施工温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搅拌试验机改进 |
4.1 搅拌试验机改进 |
4.2 搅拌器形状 |
4.3 搅拌缸分析 |
4.4 变频调速装置 |
4.5 功率测试系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搅拌机合理搅拌参数研究 |
5.1 EDEM仿真确定搅拌机工作参数 |
5.1.1 EDEM软件简介 |
5.1.2 EDEM软件模拟沥青混合料搅拌原理分析 |
5.1.3 仿真参数设置 |
5.1.4 EDEM软件确定搅拌机充盈率 |
5.1.5 EDEM软件确定合理转速 |
5.2 搅拌参数试验研究 |
5.2.1 拌和功率与沥青混合料重量之间关系 |
5.2.2 拌和功率与电机转速之间关系 |
5.2.3 试验方案 |
5.2.4 试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确定与应用 |
6.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6.2 AC-20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6.2.1 原材料 |
6.2.2 配合比设计 |
6.2.3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
6.3 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最佳施工温度的确定 |
6.3.1 试验参数确定 |
6.3.2 试验方案 |
6.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 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实体工程应用 |
6.4.1 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生产 |
6.4.2 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运输 |
6.4.3 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摊铺 |
6.4.4 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压实 |
6.4.5 试验段质量检测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季冻区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现存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季冻区应用现状 |
1.2.3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温拌沥青制备参数确定 |
2.1 温拌沥青技术原理 |
2.1.1 发泡温拌技术 |
2.1.2 有机温拌技术 |
2.1.3 表面活性温拌技术 |
2.2 温拌沥青的选择及制备工艺 |
2.2.1 温拌技术的选择 |
2.2.2 试验原材料 |
2.2.3 温拌沥青制备工艺 |
2.3 沥青三大指标测试与对比 |
2.3.1 针入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2 延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3 软化点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温拌剂最佳用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温拌沥青混合料制备参数确定 |
3.1 原材料的规格与检测 |
3.1.1 粗集料 |
3.1.2 细集料 |
3.1.3 填料 |
3.2 配合比设计 |
3.2.1 级配设计 |
3.2.2 最佳油石比 |
3.3 温拌沥青混合料最佳拌和温度 |
3.3.1 试验方案确定 |
3.3.2 最佳拌合温度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盐冻融循环作用下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4.1 试件制备及试验方案确定 |
4.1.1 试件制备 |
4.1.2 盐冻融循环方案的制定 |
4.2 高温稳定性 |
4.2.1 高温病害机理 |
4.2.2 性能评价方法及指标 |
4.2.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3 低温抗裂性 |
4.3.1 开裂机理及评价方法 |
4.3.2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4 水稳定性 |
4.4.1 水损害机理及评价方法 |
4.4.2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3)天然胶乳改性沥青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 |
1.2.2 国内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 |
1.3 论文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
1.5 技术研究路线 |
第2章 改性沥青制备研究 |
2.1 试验原材料性能 |
2.1.1 沥青 |
2.1.2 天然胶乳 |
2.1.3 SBS胶乳 |
2.1.4 集料和矿粉 |
2.1.5 试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 试验设计方案 |
2.3 试验方法 |
2.3.1 天然胶乳改性沥青制备 |
2.3.2 天然胶乳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
2.4 天然胶乳改性沥青制备工艺及参数确定 |
2.4.1 正交实验方法 |
2.4.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2.4.3 稳定剂掺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天然胶乳改性沥青性能与机理研究 |
3.1 改性沥青常规性能研究 |
3.1.1 基本性能 |
3.1.2 离析试验 |
3.1.3 布氏黏度 |
3.1.4 老化试验 |
3.2 流变性能研究 |
3.2.1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
3.2.2 弯曲梁流变实验 |
3.3 改性机理研究 |
3.3.1 荧光显微镜实验 |
3.3.2 傅立叶红外光谱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NRL/SBS胶乳改性沥青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复合NRL/SBS胶乳改性沥青制备 |
4.1.1 SBS胶乳改性沥青制备 |
4.1.2 复合NRL/SBS胶乳改性沥青制备 |
4.2 复合NRL/SBS胶乳改性沥青基本性能研究 |
4.2.1 单掺SBS胶乳改性沥青基本性能 |
4.2.2 复合NRL/SBS胶乳改性沥青基本性能 |
4.3 复合NRL/SBS胶乳改性沥青常规性能研究 |
4.3.1 离析实验 |
4.3.2 布氏黏度 |
4.3.3 老化试验 |
4.4 流变性能研究 |
4.4.1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
4.4.2 弯曲梁流变实验 |
4.5 改性机理研究 |
4.5.1 荧光显微镜扫描实验 |
4.5.2 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然胶乳改性沥青及复合NRL/SBS胶乳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
5.1 沥青混合料拌和工艺研究 |
5.1.1 集料级配选定 |
5.1.2 最佳油石比确定 |
5.1.3 拌和工艺研究 |
5.2 高温性能研究 |
5.3 低温性能研究 |
5.4 水稳定性能研究 |
5.4.1 浸水马歇尔试验研究 |
5.4.2 冻融劈裂试验研究 |
5.5 应用价值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4)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 引言(长沙理工大学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智能环保路面技术 |
1.1 自净化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1.1.1 光催化技术 |
1.1.2 自清洁技术 |
1.1.3 其他自净化技术 |
1.1.4 自净化路面技术发展展望 |
1.2 凉爽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1.2.1 路面热反射技术 |
1.2.2 相变调温技术 |
1.2.3 其他路面调温技术 |
1.2.4 凉爽路面技术发展前景 |
1.3 自感知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
1.3.1 基于外部手段的感知技术 |
1.3.2 基于感知元件的感知技术 |
1.3.3 基于自感知功能材料的感知技术 |
1.3.4 自感知技术发展前景 |
1.4 主动除冰雪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
1.4.1 自应力弹性铺装路面 |
1.4.2 低冰点路面 |
1.4.3 能量转化型路面 |
1.4.4 相变材料融冰雪路面 |
1.4.5 主动融冰雪路面研究前景 |
1.5 自供能路面技术(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
1.5.1 道路压电能量采集技术 |
1.5.2 道路热电能量采集技术 |
1.5.3 光伏路面能量采集技术 |
1.5.4 路域能量采集技术发展前景 |
1.6 透水降噪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
1.6.1 透水降噪路面材料组成设计 |
1.6.2 路面材料性能与功能 |
1.6.3 路面功能衰变与恢复 |
1.6.4 透水降噪路面发展前景 |
2先进路面材料 |
2.1 自愈合路面材料(由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2.1.1 基于诱导加热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2 基于微胶囊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3 其他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4 自愈合路面材料发展展望 |
2.2 聚氨酯混合料(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
2.2.1 聚氨酯硬质混合料 |
2.2.2 聚氨酯弹性混合料 |
2.2.3 多孔聚氨酯混合料 |
2.2.4 聚氨酯桥面铺装材料 |
2.2.5 聚氨酯混合料的服役性能 |
2.2.6 聚氨酯混合料发展前景 |
2.3 纤维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
2.3.1 碳纤维 |
2.3.2 玻璃纤维 |
2.3.3 玄武岩纤维 |
2.3.4 合成纤维和木质纤维 |
2.3.5 纤维改性沥青发展前景 |
2.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
2.4.1 多聚磷酸改性剂的制备与生产 |
2.4.2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性能 |
2.4.3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 |
2.4.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改性机理 |
2.4.5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与传统聚合物改性沥青对比分析 |
2.4.6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技术发展展望 |
2.5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
2.5.1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制备 |
2.5.2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性能 |
2.5.3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相关规范 |
2.5.4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发展前景 |
2.6 桥面铺装材料(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
2.6.1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 |
2.6.2 环氧沥青混凝土 |
2.6.3 桥面铺装材料发展前景 |
3先进施工技术 |
3.1 装配式路面(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
3.1.1 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铺面 |
3.1.2 地毯式柔性铺面 |
3.1.3 装配式路面发展前景 |
3.2 智能压实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
3.3.1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理念 |
3.3.2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要点 |
3.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发展前景 |
3.4 大温差路面修筑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
3.4.1 大温差作用下沥青路面性能劣化行为 |
3.4.2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要点 |
3.4.3 大温差地区路面设计控制 |
3.4.4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发展前景 |
4路面养护技术 |
4.1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
4.1.1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病害识别 |
4.1.2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表面构造分析 |
4.1.3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
4.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智能养护(北京工业大学侯越老师提供初稿) |
4.3 功能性/高性能预防性养护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
4.3.1 裂缝处治 |
4.3.2 雾封层 |
4.3.3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 |
4.3.4 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 |
4.3.5 薄层罩面和超薄罩面 |
4.3.6 预防性养护技术发展趋势 |
4.4 超薄磨耗层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4.4.1 国内外超薄磨耗层发展历史 |
4.4.2 国内外常见超薄磨耗层技术简介 |
4.4.3 超薄磨耗层材料与级配设计 |
4.4.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5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 |
5.1 基于数值仿真方法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
5.1.1 基于有限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5.1.2 基于离散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5.1.3 未来展望 |
5.2 路面多尺度力学试验与仿真(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
5.2.1 基于纳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
5.2.2 基于细微观结构观测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
5.2.3 未来展望 |
5.3 微观力学分析(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
5.3.1 分析微观力学模型 |
5.3.2 数值微观力学模型 |
5.3.3 未来展望 |
5.4 长寿命路面结构(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
6固废综合利用技术 |
6.1 工业废渣(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
6.1.1 钢渣再利用 |
6.1.2 其他工业废渣 |
6.1.3 粉煤灰再利用 |
6.2 建筑垃圾(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
6.2.1 建筑固废再生骨料 |
6.2.2 建筑固废再生微粉 |
6.3 生物油沥青(长安大学张久鹏老师提供初稿) |
6.3.1 生物沥青制备工艺 |
6.3.2 生物沥青改性机理 |
6.3.3 生物沥青抗老化性能 |
6.3.4 生物沥青再生性能 |
6.3.5 生物沥青其他应用 |
6.3.6 生物沥青发展前景 |
6.4 废轮胎 |
6.4.1 大掺量胶粉改性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6.4.2 SBS/胶粉复合高黏高弹改性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6.4.3 温拌橡胶沥青(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7路面再生技术 |
7.1 热再生技术(北京工业大学郭猛老师提供初稿) |
7.1.1 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 |
7.1.2 温拌再生技术 |
7.1.3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洁净化技术 |
7.1.4 热再生技术未来展望 |
7.2 高性能冷再生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7.2.1 强度机理研究 |
7.2.2 路用性能研究 |
7.2.3 微细观结构研究 |
7.2.4 发展前景 |
(5)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压实温度确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材料 |
1.1 原材料技术指标 |
1.2 级配 |
2 配合比设计 |
3 和易性试验 |
4 试验验证 |
4.1 压实温度验证———马歇尔击实试验 |
4.2 路用性能验证 |
5 结语 |
(6)不同降粘剂对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案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沥青 |
2.1.2 降粘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沥青试验方法 |
2.2.2 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 |
2.3 温拌改性沥青制备工艺 |
2.4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性能和路用性能 |
2.4.1 施工性能 |
2.4.2 路用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3 温拌改性沥青粘度特性研究 |
3.1 沥青粘度概述及沥青粘度测试方法 |
3.1.1 沥青粘度概述 |
3.1.2 测试方法 |
3.2 不同降粘剂对沥青粘度的影响 |
3.2.1 温拌改性沥青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 |
3.2.2 温拌改性沥青粘温曲线 |
3.2.3 温拌改性沥青粘度与施工温度的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4 不同降粘剂对改性沥青常规指标的影响分析 |
4.1 不同降粘剂掺量对改性沥青针入度的影响 |
4.2 不同降粘剂掺量对改性沥青软化点的影响 |
4.3 不同降粘剂掺量对改性沥青延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降粘剂对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
5.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5.1.1 级配设计 |
5.1.2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5.2 不同降粘剂对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压实温度的影响 |
5.3 不同降粘剂对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
5.4 不同降粘剂对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 |
5.5 不同降粘剂对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的影响 |
5.6 不同降粘剂对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作用机理及其温拌沥青结(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米材料改性沥青概述 |
1.2.1 纳米材料简介 |
1.2.2 纳米材料改性沥青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
1.2.2.1 纳米材料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 |
1.2.2.2 纳米材料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 |
1.3 温拌改性沥青的研究应用 |
1.4 GO改性沥青 |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2 GO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原材料 |
2.1.1 沥青 |
2.1.2 氧化石墨烯 |
2.2 GO改性沥青的制备 |
2.3 GO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研究 |
2.3.1 GO改性沥青针入度 |
2.3.2 GO改性沥青软化点 |
2.3.3 GO改性沥青延度 |
2.3.4 GO改性沥青黏度 |
2.4 GO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研究 |
2.4.1 DSR试验研究 |
2.4.2 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MSCR)研究 |
2.4.3 BBR试验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GO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研究 |
3.1 GO改性沥青组分与胶体结构分析 |
3.1.1 GO改性沥青组分分析 |
3.1.2 GO改性沥青胶体结构研究 |
3.2 GO改性沥青化学特性 |
3.2.1 FTIR试验 |
3.2.2 GO改性沥青FTIR试验结果讨论 |
3.3 GO改性沥青热性能分析 |
3.4 GO改性沥青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
3.4.1 GO改性沥青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
3.4.2 GO改性沥青表面微观结构定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GO与温拌添加剂改性沥青的力学性能和改性机理 |
4.1 材料选择及GO/温拌添加剂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 |
4.1.1 原材料及性能参数 |
4.1.2 试样制备 |
4.2 GO/温拌添加剂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 |
4.2.1 常规性能 |
4.2.1.1 三大指标 |
4.2.1.2 黏-温特性 |
4.2.2 流变性能 |
4.2.2.1 DSR频率扫描 |
4.2.2.2 MSCR试验 |
4.2.2.3 疲劳性能 |
4.2.2.4 低温抗裂性能 |
4.3 GO/温拌添加剂复合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 |
4.3.1 FTIR试验 |
4.3.2 DSC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GO与温拌添加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研究 |
5.1 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5.1.1 原材料 |
5.1.2 矿料级配设计 |
5.1.3 确定最佳油石比 |
5.2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
5.2.1 力学性能 |
5.2.2 高温稳定性 |
5.2.2.1 车辙试验 |
5.2.2.2 抗剪强度试验 |
5.2.3 低温抗裂性 |
5.2.4 水稳定性 |
5.2.4.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5.2.4.2 冻融劈裂试验 |
5.2.4.3 GO与温拌添加剂影响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作用机理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GO改性沥青 |
6.1.2 GO与温拌添加剂复合改性沥青结(混)合料 |
6.2 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聚乙烯类废塑料裂解蜡改性沥青温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温拌沥青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废塑料处理现状 |
1.3 废塑料裂解蜡改性沥青的可行性分析 |
1.3.1 技术可行性分析 |
1.3.2 经济可行性分析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及废塑料裂解蜡温拌沥青制备工艺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废塑料 |
2.1.2 基质沥青 |
2.1.3 集料 |
2.2 试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2.2.1 试验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3 废塑料裂解蜡温拌沥青制备工艺 |
2.3.1 废塑料裂解蜡裂解工艺 |
2.3.2 废塑料裂解蜡改性沥青制备方法 |
第三章 温拌沥青胶结料性能研究 |
3.1 常规物理性能分析 |
3.1.1 废塑料裂解蜡对沥青针入度的影响 |
3.1.2 废塑料裂解蜡对沥青软化点的影响 |
3.1.3 废塑料裂解蜡对沥青低温延度的影响 |
3.2 废塑料裂解蜡降黏效果分析 |
3.3 温拌沥青流变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温拌沥青使用性能及裂解蜡作用机理分析 |
4.1 温拌沥青使用性能研究 |
4.1.1 老化性能研究 |
4.1.2 存储稳定性评价 |
4.2 废塑料裂解蜡作用机理分析 |
4.2.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2.2 差热(DSC)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温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5.1 原材料与级配设计 |
5.1.1 原材料 |
5.1.2 集料级配设计 |
5.1.3 配合比设计 |
5.2 热拌沥青混合料理论拌和与压实温度的确定 |
5.3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5.4 沥青混合料温拌效果试验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 |
6.1 高温稳定性能 |
6.1.1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
6.1.2 车辙试验 |
6.2 低温抗裂性能 |
6.3 水稳定性能 |
6.3.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6.3.2 冻融劈裂试验 |
6.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建议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基于多级分散体系的沥青混合料流变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沥青结合料分散尺度流变特性研究进展 |
1.2.1 测试方法 |
1.2.2 评价指标 |
1.2.3 老化程度的影响 |
1.3 沥青胶浆分散尺度流变特性研究进展 |
1.3.1 填料分散相性质对胶浆特性的影响 |
1.3.2 填料分散相性质对沥青混合料的影响 |
1.3.3 沥青分散介质-填料分散相相互作用理论 |
1.3.4 沥青分散介质-填料分散相间相互作用评价模型 |
1.4 沥青混合料分散尺度流变特性研究进展 |
1.4.1 建设期沥青混合料工作性流变学评价研究进展 |
1.4.2 服役期沥青混合料流变特性研究进展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沥青结合料分散尺度的流变特性及流变参数关联性研究 |
2.1 材料及实验 |
2.1.1 材料的选择与制备 |
2.1.2 实验设计及参数选择 |
2.2 沥青粘温曲线及温度敏感性 |
2.3 沥青线性粘弹特征(高温) |
2.3.1 原样沥青频率主曲线(高温) |
2.3.2 老化对沥青频率主曲线的影响(高温) |
2.4 沥青高温重复蠕变和恢复流变特征 |
2.4.1 沥青高温重复蠕变恢复流变规律 |
2.4.2 沥青高温重复蠕变恢复粘塑性应变VP模型 |
2.5 沥青高温多重应力蠕变恢复流变特征 |
2.6 沥青线性粘弹特征(低温) |
2.7 沥青中温疲劳特征研究 |
2.8 沥青老化敏感性流变指标的确定及各流变参数关联性分析 |
2.8.1 沥青结合料老化指标敏感性分析 |
2.8.2 沥青流变参数相关性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胶浆分散尺度的流变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
3.1 材料及实验 |
3.1.1 材料的选择 |
3.1.2 实验设计 |
3.2 沥青胶浆粘温曲线及影响因素研究 |
3.2.1 沥青类型对胶浆粘度的影响 |
3.2.2 体积分数对胶浆粘度的影响 |
3.2.3 填料类型对胶浆粘度的影响 |
3.3 沥青胶浆线性粘弹特征(高温) |
3.3.1 结合料类型对胶浆频率主曲线影响(高温) |
3.3.2 体积分数对胶浆频率主曲线影响(高温) |
3.3.3 填料类型对胶浆频率主曲线影响(高温) |
3.4 沥青胶浆高温重复蠕变和恢复流变特征 |
3.4.1 沥青类型对重复蠕变恢复曲线影响 |
3.4.2 体积分数对重复蠕变恢复曲线影响 |
3.4.3 填料类型对重复蠕变恢复曲线影响 |
3.4.4 胶浆蠕变恢复粘塑性应变VP模型 |
3.5 沥青胶浆高温多重应力蠕变恢复流变特征 |
3.5.1 沥青类型对MSCR流变特征影响 |
3.5.2 体积分数对MSCR流变特征影响 |
3.5.3 填料类型对MSCR流变特征研究 |
3.6 沥青胶浆线性粘弹特征(低温) |
3.6.1 结合料类型对胶浆频率主曲线影响(低温) |
3.6.2 填料体积分数对胶浆频率主曲线影响(低温) |
3.6.3 填料类型对胶浆频率主曲线影响(低温) |
3.7 沥青胶浆流变特性与沥青结合料流变特性相关性 |
3.7.1 沥青与沥青胶浆间关联性指标 |
3.7.2 填料临界体积分数的确定 |
3.7.3 沥青-填料相互作用指标分析 |
3.7.4 老化作用对沥青-胶浆相关性指标的影响 |
3.7.5 沥青-胶浆复数剪切模量相关性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设期沥青混合料分散尺度的工作性流变学分析 |
4.1 材料及设备开发 |
4.1.1 材料的选择 |
4.1.2 沥青混合料拌和流变仪设备的开发及校验 |
4.1.3 沥青混合料拌和流变仪测试参数的确定 |
4.1.4 沥青混合料拌和流变特性评价指标 |
4.2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数字图像评估系统(ADIES)开发 |
4.3 集料几何参数的选择及计算 |
4.3.1 几何参数的选择 |
4.3.2 集料几何参数统计分析 |
4.4 压实流变参数的选择 |
4.5 拌和阶段集料分散相对沥青混合料拌和流变特性影响机制分析 |
4.5.1 单粒径集料分散相拌和流变特性 |
4.5.2 单粒径集料分散相混合料流变特性 |
4.5.3 级配混合料流变特性 |
4.6 集料分散相几何特性与混合料拌和流变特性灰关联分析 |
4.7 沥青/胶浆介质对沥青混合料压实流变特性影响机理分析 |
4.7.1 沥青/胶浆介质粘度对压实流变特性的影响 |
4.7.2 砂浆介质厚度对压实流变特性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服役期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主曲线及预测模型研究 |
5.1 材料及实验 |
5.1.1 材料的选择 |
5.1.2 实验设计 |
5.2 混合料动态模量主曲线影响因素研究 |
5.2.1 沥青类型对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 |
5.2.2 级配类型对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 |
5.2.3 粉胶比对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 |
5.2.4 集料类型对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 |
5.2.5 填料类型对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 |
5.3 基于沥青介质性质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预测研究 |
5.3.1 沥青-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预测模型概述 |
5.3.2 沥青-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预测模型适用性分析 |
5.3.3 沥青-沥青混合料模量相关性分析 |
5.4 基于胶浆介质性质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预测研究 |
5.4.1 胶浆-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预测模型 |
5.4.2 胶浆-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预测模型适用性分析 |
5.4.3 胶浆-混合料模量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本文主要结论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未来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基于旋转平板粘度测试方法的沥青施工温度预测及粘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出现的物理量注释 |
文中出现的主要英文缩写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粘度测试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2 沥青施工温度预测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3 改性沥青粘度-温度-剪切速率特性的研究现状 |
1.3.4 综述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旋转平板粘度测试方法的研究 |
2.1 测试所用的设备 |
2.2 旋转平板粘度测试核心公式的推导 |
2.3 旋转平板粘度测试核心参数——剪切速率的选定 |
2.4 旋转平板粘度测试操作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方案与试验材料 |
3.1 试验方案 |
3.2 试验材料 |
3.2.1 温拌剂 |
3.2.2 沥青 |
3.2.3 矿料 |
3.3 标准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旋转平板粘度测试方法的施工温度预测研究 |
4.1 对于70#、110#基质沥青的测试结果 |
4.1.1 70#、110#基质沥青的粘温曲线 |
4.1.2 70#、110#基质沥青的施工温度 |
4.2 对于SBS、SBR改性沥青的测试结果 |
4.2.1 SBS、SBR改性沥青的粘温曲线 |
4.2.2 SBS、SBR改性沥青的施工温度 |
4.3 对于温拌-SBS改性沥青的测试结果 |
4.3.1 温拌-SBS改性沥青的粘温曲线 |
4.3.2 温拌-SBS改性沥青的施工温度变化 |
4.4 通过空隙率检验施工温度预测结果 |
4.5 旋转平板粘度方法的测试效率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旋转平板粘度测试方法的沥青“粘-温-剪”特性的研究 |
5.1 粘度关于温度、剪切速率的综合扫描测试 |
5.1.1 70#基质沥青的粘度综合扫描测试 |
5.1.2 SBS改性沥青的粘度综合扫描测试 |
5.2 剪切路径对于沥青施工温度预测值影响的研究 |
5.2.1 剪切路径对70#基质沥青施工温度预测值的影响 |
5.2.2 剪切路径对于SBS改性沥青施工温度预测值的影响 |
5.3 沥青触变效应的研究 |
5.3.1 稳态剪切试验 |
5.3.2 滞后环试验 |
5.4 沥青剪切变稀特性的研究 |
5.4.1 70#基质沥青的剪切变稀现象 |
5.4.2 SBS改性沥青的剪切变稀现象 |
5.5 SBS改性沥青粘度-温度-剪切速率综合回归模型的建立 |
5.5.1 回归模型的建立 |
5.5.2 回归模型的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旋转平板粘度法固定剪切速率下的粘温曲线测试程序操作步代码 |
附录2 旋转平板粘度法粘度-温度-剪切速率综合扫描程序操作步代码 |
附录3 旋转平板粘度法稳态扫描测试程序操作步代码 |
附录4 旋转平板粘度法滞后环测试程序操作步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确定方法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胶粉高粘高弹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与试验参数研究[D]. 兰海. 长安大学, 2021
- [2]季冻区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 郭航.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4)
- [3]天然胶乳改性沥青制备与性能研究[D]. 谭荷.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4]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J].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 中国公路学报, 2020(10)
- [5]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压实温度确定方法[J]. 王春,郝培文. 公路, 2020(08)
- [6]不同降粘剂对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D]. 杜林芊.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7]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作用机理及其温拌沥青结(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 朱俊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
- [8]聚乙烯类废塑料裂解蜡改性沥青温拌性能研究[D]. 王东升.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9]基于多级分散体系的沥青混合料流变特性研究[D]. 毕研秋. 长安大学, 2020(06)
- [10]基于旋转平板粘度测试方法的沥青施工温度预测及粘度特性研究[D]. 罗浩原. 西南交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