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杜海龙[1](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蓝希[2](2020)在《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保护、恢复和促进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可持续管理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遏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一直是各个国家不断坚持的可持续发展重要目标。从国内外相关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可以得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区域性质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导向仍保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面对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如何以精准量化、全面系统的形式对不同区域不同地类进行可持续利用评价,了解不同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性继而制定相对应的治理政策,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论文在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价值核算研究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归纳,梳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发展趋势,对文章涉及的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研究进行阐述;其次,在土地三大类的分类基础上重新确定研究区域用地分类,结合武汉市的用地情况,详细分析各类用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核算内容与计算方法;借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BOSSEL基本类定向指标进行计算,参考国内外社会经济标准以及武汉市近几年内各生态指标数值制定等级划分标准,结合综合评价法获得土地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利用评价子系统的综合指数值;最后,依据系统发展协调理论,对资源价值核算结果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综合数值进行协调度测算与公平性评价,并运用发展综合指标测度方法结合三种成果对武汉市2016年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做出合理、科学地评价,以进一步剖析并提出相应土地利用战略及保障机制与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构建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分析框架。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标准对武汉市的土地资源价值进行核算并获得资源价值发展指数值,依据基本类定向指标模型对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态势发展进行分析,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框架对系统协调度计算与公平性评价的模型进行改进,运用发展综合指标测度方法将态势发展数值结果、系统协调度结果、公平性评价结果进行综合测算,最终得出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该方法为以后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体系选择提供了一种新颖思路。(2)基于农用地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从武汉市农用地的经济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来看,远城区中的东西湖区、新洲区和汉南区均为弱可持续性,蔡甸区和黄陂区的可持续性等级则为中可持续,江夏区的经济可持续性最高,为完全可持续,主要原因为东西湖区和汉南区的农用地面积缩减速度较快,目前两个行政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重心也逐渐偏离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而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和新洲区,尤其是江夏区的农产品则依然为武汉市的主要农业发展区域;从生态可持续利用状况来看,远城区基本属于弱可持续以上等级,其中江夏区、黄陂区和新洲区等级达到了中可持续,主要原因为江夏区、黄陂区和新洲区的农用地面积占武汉市全市的比重较大,其具有的生态可持续利用价值也较于中心城区更高,而东西湖区农用地的生态可持续性为弱可持续,其主要原因在于区域近年来也有逐步向二三产业实现快速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与第一产业相关的农用地发展有所减弱。(3)基于建设用地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从武汉市建设用地的经济可持续评价情况来看,武汉市中心城区的7个行政区在经济可持续性方面均为可持续,几个行政区近年来的地价交易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远高于其他两大类的土地收益,而远城区的几个行政区也依托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生产速度、提高产出效率,其经济可持续性均处于中可持续等级;从建设用地的社会可持续利用等级水平来看,武汉市中心城区的社会可持续性均隶属于可持续等级,而远城区的社会可持续利用水平也均处于中可持续;从武汉市建设用地的生态可持续性情况来看,中心城区除去汉阳区、青山区为不可持续之外,包括远城区所有行政区,其可持续性等级均为弱可持续,主要原因在于汉阳区和青山区是以第二产业发展、尤其是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行政区,生态可持续性相较于其他几个行政区更低且污染排放量较其他几个行政区要高,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4)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未来发展对策建议在得到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农用地、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三个方面,结合当前政策形势,对武汉市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王柳柱[3](2020)在《基于三元结构的典型海岛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岛是重要的资源环境载体,进入“人新世”,海岛面临着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双重胁迫,是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2011年国务院设立了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舟山群岛新区。泗礁黄龙诸岛位于舟山群岛东北部海域,是舟山群岛新区联结长三角都市群的东大门和天然屏障,承担着引领海洋经济、守卫海洋国土的职责,兼具资源、环境、国防等多重属性,是我国“人-地”关系高度耦合的典型海岛系统之一。随着海洋经济的深入推进,对研究区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必然不断增加;同时,气候变化引起的降水不稳定及海平面上升等自然威胁,会进一步加剧海岛“人-地”系统之间的矛盾。2015年联合国发布的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提供了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框架,对标SDGs、海岛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仍然缺乏。论文以研究区多年基础数据为依据,应用系统分析法、弹性评价方法,对研究区海岛开发利用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判断海岛系统演化所处的阶段,以及当前海岛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区域资源、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两方面工作:(1)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区社会经济环境基础数据。论文搜集整理了研究区两次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的资料,2001年以来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和海岛海域开发利用数据。2008年起,结合工程项目实践,累计参与完成了研究区周边海域9个航次海域生态环境调查,获取了185个水质站位、106个沉积物站位、104个生态站位和23个潮间带断面的样品数据。(2)基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框架,构建了覆盖整个“岛陆-潮间带-周边海域”三元结构空间的海岛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将海岛系统划分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灾害五个子系统,共建议了59项指标,用于计算海岛可持续发展指数(Isl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ISDI)。基于构建的基本模型和研究区域基础数据库,论文筛选了29个可持续评价指标,计算出研究区2001~2018年的海岛可持续发展指数(ISDI)。同时,以识别研究区海岛开发的系统状态为目的,论文借鉴适应性周期理论,采用突变级数法,详细分析了海岛系统演化特征,识别判断出研究区海岛系统在适应性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双评价”的海岛管理模式。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区海岛开发对“岛陆-潮间带-周边海域”三元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2001年以来,研究区陆域环境经历了前期的破坏性开发后,环境管理不断加强,环境质量总体维持在优良状态。潮间带和周边海域动力环境发生局部变化,环境质量局部出现超标,整体评价结果仍为优良。海域生态系统多样性略有下降,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Marine Biodiversity Index,MBI)改变量(ΔMBI)为18.84,属于较显着影响。(2)社会、资源子系统是影响海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子系统,灾害子系统是影响海岛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因素。2001年~2018年,研究区海岛发展可持续呈增长趋势,但总体偏低。社会子系统发展显着落后于区域其他县区,人口外流严重、创新能力不足,是影响研究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可持续性在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但海岛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其可持续性难以长期维持。灾害子系统中,海平面升高是影响系统可持续性的长期因素。(3)依据适应性演化曲线,研究区目前高度可能处于巩固(k)阶段向释放(Ω)阶段转变的阶段,社会子系统是影响系统演化的最重要因子,资源子系统是决定系统状态的重要子系统。研究区社会子系统重要性最大,系统处于高度人为控制状态。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属于影响系统状态的慢变量。其中,资源子系统2015年起呈现下降趋势,与周边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MBI)变化一致。能否通过社会子系统对资源子系统做出及时、合理的调整,将决定系统未来演化方向。(4)构建新的海岛管理模式,增强社会子系统的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子系统的供给能力是未来海岛管理的重点。区域海岛管理应进行深刻变革,逐步建立起基于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双评价”海岛管理模式。研究建议,区域海岛系统管理的重点应该在资源子系统上,需要加强资源子系统的长期管理和养护,主要包括渔业资源养护、岸线资源合理规划。同时应加强人才引进,提高区域社会子系统的竞争力和革新能力,促进海岛系统的持续演化。
张红伟[4](2019)在《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是也人口众多,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几十年中,始终要求在各行各业落实集约化发展的理念。就土地资源管理而言,凭借着我国国家制度的优势,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体系经历了从建立到相对比较完善的过程,对于提升我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背景下,还是出现了建设用地无序扩张、耕地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撂荒现象严重等问题,虽然现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较大程度上遏制了以上问题的发展,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根除以上现象。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国家经济发展路径已经从单纯追求经济总量转变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强调以生态环境为刚性约束的绿色发展。而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自然资源管理体系也正在重塑。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有必要重新梳理土地集约利用理念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两方面的演化路径,进而构建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从而科学刻画土地集约利用特征,在考虑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基础上,制定差异化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及体系,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外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集中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理念内涵、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或者测度方法。国外较少从地类的角度出发,较多考虑的是农业发展和城市发展,侧重于从时间尺度探讨影响因素与集约利用的关系及规律。国外研究的系统性思维较为明显,根据发展规律指导管理政策制定的思路值得借鉴,但是不利于具体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而国内研究侧重于数量的管控,有利于具体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新的时代背景下,资源节约集约、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优先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区域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理论、新型城镇化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为理论指导,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开展其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现实必要性和科学研究价值;进而分析了现阶段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管理的新要求,从针对对象、理念内涵、技术体系和预期目标上界定了本文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以新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评价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分析了其描述性统计特变量特征;通过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时空跃迁分析、空间耦合协调模型等探索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其次,分析了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引入相关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结果为基础,结合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分别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和资源环境保护及利用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揭示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基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分别测算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指数、耕地集约利用指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从描述性统计规律上来看,长江经济带同一指数不同评价单元的水平均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单元居多,且多分布在长江的中游和上游,而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单元则均主要分布在长江的下游。在时间上看,建设用地高值区和低值区的分布越来越分散,而耕地与其相反。而从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可以发现,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较于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分布较为集中,指数较小的单元和较大的单元均居多且分别集中于长江的中游和下游,高值区和低值区分布的集中程度变化较小。进一步从空间自相关性和耦合协调性角度来看,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耕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水平均呈现出较高的空间自相关性,从明显性上来看,依次为综合土地、耕地和建设用地,从时间尺度上看,建设用地的空间自相关性波动最大,从时空跃迁分析结果来看,发生空间相关性跃迁的较少,但是在空间自相关的显着性跃迁上较明显;而基于Getis-Ord Gi*的空间耦合协调度模型和传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计算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耦合度整体上处于极高的水平,耦合度是极好的状态,但是协调性较差,基本没有形成互相促进的协调发展格局,无论是空间的耦合度还是协调度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出较小的变化,且整体上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协同性较差,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地区的协同性则呈现出较好的局面。(2)全面阐释了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通过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内涵进行分析,论证了其定义的理论依据;而通过其影响机制分析,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是同时发生且存在的;同时,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又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促进或者抑制的作用;基于构建的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体系,结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发现长江经济带环境压力水平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明显的正向的作用关系和资源消耗水平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的负向的作用关系。另一方面,从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来看,经济结构的空间关联、地理集中程度等经济结构特征均影响着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而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效应分解来看,整体上,三产业无论是对建设用地还是耕地的影响均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建设用地角度来看,第一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为负,但是间接效应为正;然而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但是间接效应为负。从耕地角度而言,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但是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以上研究结果为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经济转型和土地集约利用协同发展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3)构建了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协同下的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了以土地集约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区为基础,考虑经济发展优先和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最终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转型发展相协同的差异化管控路径,以路径指导差异化管控政策的制定,最终形成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差异化管控思路。其次,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为依据,基于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别进行分区,分别分为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四级区;以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平均值作为基础,基于Kmeans聚类方法分别将长江经济带不同的评价单元按照资源消耗-环境压力强度进行分区,分别分为最高环境压力区、较高环境压力区、较低环境压力区、最低环境压力区和最高资源消耗区、较高资源消耗区、较低资源消耗区和最低资源消耗区;基于构建的长江经济带经济结构差异测算方法,从长江经济带地理集中程度的特征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和经济总量区域并不一定是重叠的,只有第二产业与经济总量的地理分布是重叠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呈现出较强的区域集中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而基于专业化程度对长江经济带主导产业进行分区,分区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不同评价单元可以分为第一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三,以以上三者的分区结果为基础,依据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提升和方向调整的差异化管控思路。有助于充分发挥区域协同效应,为最终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张利国[5](2019)在《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以丹江口库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人类土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新的高度。土地利用在不断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提供各类功能与服务的同时,也引起了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全球或区域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刻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并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国土集聚开发和分类保护相适应,立足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切实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战略部署。土地利用为人类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具有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等多功能特性,是评估土地利用效应、合理性及可持续性的重要视角和手段。开展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综合分区,以功能的合理、协调发挥为导向,优化区域开发与保护格局,保障土地资源具有持续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库区是由于水库兴建而形成的相对封闭的地域单元,我国是世界上库区最多的国家,其已成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重要的区域发展空间载体。库区往往具有地形条件复杂、生态敏感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等特性,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与冲突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其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是研究的热点,也是实现库区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开展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与综合分区的理论与方法梳理,并以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丹江口库区作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针对不同分区制定差异化土地利用政策体系,优化土地开发与保护格局,是促进库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也可为类似区域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以库区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导向,以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为切入点,以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为手段和契机,沿着“问题提出—理论梳理—方法体系构建—实证研究”的思路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理论体系梳理,主要对指导本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库区的基本问题及多功能内涵等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并阐述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的目标与原则,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分区方法体系构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构建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体系;二是阐述多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三是探索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方案。第四章至第六章以丹江口库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其中第四章简要介绍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过程。第五章首先从微观尺度分析了丹江口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以突出水资源保障功能对库区的重要性。进而从县域尺度分析了多功能的时空分异特征。最后,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开展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第六章对丹江口库区进行了多功能综合分区,并针对不同分区提出了差异化的政策建议。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提出了由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3个一级功能和9个二级功能构成的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结合库区土地利用的特征及对功能的特殊需求,上述方案在环境功能中分设“水资源保障功能”,突出了库区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性,体现了库区的特殊需求和定位。依据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本研究构建了由21个指标构成的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同样体现了库区的特殊性:首先针对水资源保障功能这一库区核心功能的评估,以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两个指标综合表征,上述指标可依据降雨、气温、土壤及土地利用等数据通过InVEST模型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避开了库区缺乏长时间各类环境监测数据的问题,提升了该指标体系的实用性,扩大了适用范围。其次,对于经济功能的评估,前人多选择了工业产出、第二产业产值等类型指标,本研究对这类指标的作用进行了淡化,体现了库区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避免大规模工业开发的特征与要求。(2)从微观尺度分析了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演变格局针对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重要性,从微观尺度分析了库区水源涵养以及土壤保持的地形梯度特征及空间自相关格局,深入剖析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该分析可为下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库区水资源安全的差异化政策建议提供支撑。丹江口库区水源涵养量15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空间聚集现象明显,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的特点;水源涵养强度随高程升高而波动明显,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500m1500m高程区间是水源涵养的优势区,需加强海拔为600m以下及坡度为5°以下区域的水源涵养功能保护。15年来,研究区土壤保持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土壤保持强度较大地区主要集中于丹江口库区中上游南部大巴山区;较弱的地区主要为下游的丹江口市、淅川县等地。800m1700m高程段是丹江口库区土壤保持的优势区域,海拔400m以下区域土壤保持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强烈,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保持强度呈增长态势,但在55°以上区域下降迅速。(3)从县域尺度全面分析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特征以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从县域尺度构建了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对库区土地利用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展开评价,并开展时空分异特征分析。丹江口库区中部以及南部大巴山区土地利用环境功能较高,并形成了以十堰、汉中和商洛为中心的低值聚集区,安康市城区土地利用环境功能长期处于中等水平。20002015年的15年间,土地利用环境功能总体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快速提升的区县主要集中于丹江口水库周边区县、丹江口水库上游的汉中盆地以及位于秦岭东部至伏牛山一带的商洛市周边。土地利用社会功能较高以上水平区县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部的河南四县至十堰城区一带,至2015年,以安康市为中心的周边区县成为社会功能新的高值聚集区;15年间,研究区大部分区县土地利用社会功能以缓慢提升和快速提升为主,中部土地利用社会功能增长较为明显。研究区土地利用经济功能分布格局年际变化不大,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以汉中及十堰为中心的东西两个地区,低水平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以及南部山区;15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经济功能整体处于缓慢提升态势,且中部提升速度高于东部和西部。(4)开展了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影响机理的定性分析及文献梳理,本研究构建了影响因素的备选指标体系,并介绍了指标筛选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构建方法。文章以丹江口库区为案例,筛选出地形起伏度、年均降雨量、地均GDP以及土地开发强度4个因素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展开影响因素研究。地形起伏度对土地利用环境功能和社会功能总体上呈现正向影响作用,对土地利用经济功能主要呈负面影响。年均降雨量对于环境功能主要以正向影响为主,对社会功能的影响规律不明显,而对土地利用经济功能的发挥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干扰作用,东部地区以正面影响为主,西部山区则主要体现为负面干扰。地均GDP对环境功能的影响分两个阶段,2005年以前,主要以促进作用为主,2005年以后,则主要为抑制作用;对土地利用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主要呈现正向作用。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对环境功能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土地利用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起到正向促进作用。(5)开展了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体系由于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目标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单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案的简单对比难以达到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目标。基于此,本研究集成运用“静态+动态”以及“定量+定性”的分区理念,将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的综合变化特征考虑在内,并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理念,重点考虑水资源保障功能对库区的重要性,构建了“初步分区+两步修正”的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思路。采用上述分区思路将丹江口库区划分为6个分区类型,分别为下游核心水体重点保护区、上游环境功能优势保持区、中上游环境功能重点强化区、下游社会功能改良区、中下游经济功能适度强化区以及中心城市经济功能优化发展区。在对上述各分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分区特征及功能定位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针对各分区提出了多功能发展组合模式及土地利用政策导向。特别地,针对丹江口库区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性,分别从综合分区管理以及垂直分区管理两个角度提出了水资源安全保障手段的分区匹配方案。最后,从生态补偿、跨区域政府合作以及生态立法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制度保障措施。
李冰清[6](2019)在《产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价及提升机制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资源、资金不断向城镇汇集,城镇化、工业化水平显着提高,城镇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产业用地作为产业活动的基本载体,土地配置的科学性和利用的有效性是影响城镇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优化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产业用地利用政策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为1978年至2012年间城市外延式扩张阶段,经济产业发展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浪费及生态环境问题;第二为2012年后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纲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成为产业发展的新目标,产业用地利用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变革。在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新常态发展、信息技术革新背景下,优化产业用地利用,助力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高效、集聚、绿色、创新、协调发展成为带动城市经济绿色、稳步、高质增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新的发展理念下,我国产业用地利用管理的方式也应转变,产业用地利用的考核重点不再仅限于传统的适宜性、集约水平和投入产出效率等。随着绩效逐渐被纳入各地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将绩效考核的治理理念引入产业用地监管中,从狭义上以第二产业用地作为研究范围,即主要指城市工业用地,在分析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区域、企业发展的产业用地利用目标,总结不同尺度上的产业用地利用绩效的内容,并分析绩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索科学的产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价方法、构建绩效提升机制分析思路,以期促进产业用地优化利用、推进经济产业转型升级、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形成的主要结论如下:(1)产业用地利用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产业用地利用绩效的评价内容由利用目标决定。国家战略上,产业用地利用的目标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推动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引导经济增长方式向“GDP质量、数量并重”转变;区域发展中,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并促进区域间经济产业的协调发展;企业层次上,需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尽量减小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鉴于此,产业用地利用绩效表现在经济数量增长和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两个方面,提高单位用地经济产出和生产效率、减少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是宏观和微观尺度上的共性内容,而宏观上还应统筹规划产业用地利用格局,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并支持创新、新兴、先进产业发展,微观上强调调整各行业产业用地利用方式,支撑和统筹行业发展。基于SWOT框架,土地政策与产业类型、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结构可对产业用地利用绩效产生影响,除产业升级对绩效常产生正向影响外,其他因素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产生正向或负向的不同方向的作用。(2)产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价基于绩效的概念、各尺度产业用地利用绩效包含的内容及绩效影响因素,分别构建宏观和微观尺度产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目标层;第二层为一级准则层,从产业用地利用结果和利用行为两方面评价绩效;第三层为二级准则层,进一步使用经济数量增长、经济发展质量反映利用结果,使用土地政策与产业类型、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结构反映利用行为;第四层为指标层,为二级准则层的表征指标。考虑到不同的地区产业用地利用状态不同,以上指标的适用性有差异,将产业用地利用行为表征指标作为外源变量,将利用结果表征指标作为内生变量,运用SEM模拟外源变量对内生变量的影响路径,从利用行为表征指标中筛选对利用结果有显着影响的指标作为关键指标,删除影响不显着的指标,形成内容简洁、意义明晰、对区域产业发展针对性较强的产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系统对比常见评价方法,选取绩效编码法评价产业用地利用绩效状态,通过从下至上依次编辑二级准则层、一级准则层绩效代码,反映产业用地利用绩效水平,该方法有利于明晰产业用地利用责任。(3)产业用地利用绩效提升机制遵循“提升目标定位—障碍因子诊断—外部环境驱动—提升机制设计”的路径构建产业用地利用绩效提升机制。首先,根据产业用地利用结果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定位绩效提升的目标,追溯到二级准则层中经济数量增长和经济发展质量的绩效代码,将代码处于第3区的利用结果作为需提升的重要目标;其次,基于利用行为表征指标的理想值指数及由SEM拟合的利用行为表征指标与利用结果表征指标间的影响路径,通过障碍度模型计算利用行为表征指标对绩效提升的障碍程度,将障碍程度较高的指标作为绩效提升的发力点;再次,选取区域发展变量,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法揭示区位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程度对产业用地利用绩效的驱动效用,探索绩效提升的外部推力;最后,集成宏观和微观尺度研究成果,综合绩效提升目标、关键障碍因子和外部环境驱动效用,探索能促进绩效提升的政策、制度、方法、技术,构建产业用地利用绩效提升机制,助力产业用地利用目标实现,为调控区域产业用地利用格局、引导区域间经济产业统筹协调发展和制定精细化产业用地利用政策提供参考。(4)湖北省产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价及提升机制以湖北省为例开展宏观和微观尺度的产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价及提升机制实证研究,研究期为2014年与2016年。以省级及以上级别开发区作为产业功能区开展宏观尺度研究,根据SEM拟合结果选取11个指标评价产业用地利用绩效。编制产业功能区绩效代码发现,绩效较高的功能区在武汉“1+8”城市圈及湖北省“一主两副”城市集聚,绩效较低的产业功能区多分布于鄂西山区;从2014年到2016年,产业用地利用绩效明显上升,且武汉“1+8”城市圈的龙头地位不断突显。较多评价单元需优化经济发展质量,较少单元需提高经济产出数量。一方面,产业用地的单位土地固定资产投入、单位土地从业人数对经济数量增长的障碍度较大,土地建筑密度、单位土地从业人数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障碍度较大,是绩效提升的发力点;另一方面,产业用地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带动土地投入增加,社会进步程度对产业用地的经济发展质量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区位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共同助力于增加经济数量产出。以典型企业为单元开展微观尺度研究,根据SEM拟合结果选取10个指标开展绩效评价。各企业用地绩效代码显示,武汉“1+8”城市圈企业用地利用绩效较高,鄂西山区的绩效较低,新兴战略等先进产业的利用绩效较高,而传统企业的生产优势不再突显,大部分企业需要提升绩效。一方面,企业用地的土地单位产出税收、单位土地从业人数对经济数量增长的障碍度较大,生产用地比例、道路交通用地比例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障碍度较大;另一方面,企业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减小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但丰富的自然资源易造成产业生产的生态环境效应差、产业用地利用程度低,且地形条件较差的地区产业用地利用程度和道路比例较低。基于以上结果,宏观上从规划体系、考核制度、监测技术、监测措施等方面提出促进产业用地利用绩效提升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并提出支持新兴战略等先进产业发展的土地政策,优化鄂西产业用地经济发展质量的用地建议。微观上,区分不同产业类型分别分析绩效提升的发力点,设计关键障碍指标在各类产业用地上的理想值,指导产业用地开发利用,同时,针对典型企业的关键障碍指标,提出具体的约束、激励、监管机制,为产业用地利用提供精细化的整改建议。
郭晨星[7](2019)在《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时空分析》文中认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发展战略,西北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的建设腹地,沿线各城市将面临快速发展的新契机,但西北地区土地干旱缺水,生态系统脆弱。此外,还存在诸如城市用地浪费严重和低效利用等问题。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西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城市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中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基于此,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稀缺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首先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根据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中包含的链式因果关系,选取19个包含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三方面因素的指标构建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搜集整理31个城市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计算出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综合得分;其次,运用ArcGIS中的探索性空间分析工具,分析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间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自相关性,揭示出该区域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关系。同时,论文借助协调度函数计算出PSR框架下各子系统间的协调程度,来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系统中所包含的人地协调关系。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2016年较2006年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显着提升,且整个研究区域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呈现良性发展趋势;(2)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地域特征,其中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为明显。总体上,陕西省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关中地区、陕南地区、陕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则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特点;(3)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各城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总体偏低,区域发展水平不够均衡,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分布总体上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2006-2016年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出来的土地可持续利用集聚趋势与时序分析中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等级的全局演化过程完全对应;(4)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各城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与PSR系统协调度总体上呈正相关趋势。
张贵军[8](2019)在《基于农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滨海区耕地生态安全研究》文中认为土地资源过度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会导致土地生态系统本身失衡,还会因为土地所提供产品的品质问题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土地安全问题已经在人类长期非理性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由土地承载安全问题升级为土地生态环境和功能安全问题,土地生态安全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耕地生态安全的内涵、评价体系、安全标准、评价方法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且多数研究空间尺度过大,缺乏反映耕地本身土壤养分含量、环境质量以及健康功能的地球化学元素分布信息,导致研究结果很难触及耕地生态安全的深层实质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农业地质地球化学背景调查成果为主要数据源并结合实地取样补测数据,获取了较为详尽的数据信息;结合耕地生态安全理论内涵研究、构建概念模型及评价体系,以环渤海区域的黄骅市为典型地域实施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整治分区,并展开耕地生态安全监测及保护策略体系研究。旨在推动土地生态安全理论研究,指导农业生态安全生产实践和加速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厘清了耕地生态安全内涵,构建了耕地生态安全概念模型研究从“生态安全”、“土地资源安全”及“土地生态安全”理论出发,考虑中国的人地关系背景及耕地利用的特点和要求,分析了耕地生态安全的系统动力学原理,将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界定为:承载安全、土地(土壤)环境安全、系统功能安全、后备保障安全、时空均衡、制度安全和产权安全7个方面的内容,并构建了县域尺度下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中承载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及系统功能安全是耕地生态安全的基本和核心要素;后备保障安全决定着耕地的持续供给;时空安全要求耕地生态安全的收益在不同代际、不同区域间公平分配,强调耕地资源的分配在时空2个尺度提供同等的发展权;制度安全和产权安全决定了耕地保护的外围制度和政策环境。(2)以黄骅市为例进行了耕地生态安全利用调查与监测评价研究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黄骅市(县级市)耕地利用情况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以农业地质地球化学背景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实地走访和踏勘,采集了大量土壤样品获取检测数据,收集了黄骅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成果、历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了黄骅市2015年耕地生态安全数据库;利用农用地分等数据平台,获取黄骅市耕地矢量数据图层及最小评价单元;选择单因素评价与分层次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依据相关规程、技术标准和已公示的研究结论设定合理的安全评价标准及分级标准,对黄骅市耕地进行生态安全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县域人均耕地占有量较为安全,弥补了粮食单产低的劣势,大部分区域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耕地承载率安全程度较高;耕地总体有机质含量较低,96.75%的区域处于临界安全及中度不安全水平;大部分耕地碱解氮含量不足,高度不安全面积达76.55%,中度不安全面积达23.09%,与氮肥的大量使用形成显着的反差;地下水埋深较浅,且地下水矿化度较高,限制着耕地土壤环境安全,37.81%的耕地呈中度盐渍化,超过20%的耕地盐渍化程度较高,属于中度和高度不安全级别,耕地的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的盐渍化程度空间相关性较高;黄骅市有超过90%的耕地土壤pH值偏高,处于临界安全状态;淡水资源贫乏极大地限制着黄骅市耕地灌溉保障率,仅有2.62%的水浇地能达到75%的灌溉保障率;耕地排水条件较差,12.06%的耕地排水条件处于高度不安全水平。黄骅市耕地施肥量普遍过高,但肥料的利用效率过低,重金属元素含量中,除了As和Ni元素含量呈现中度安全级别之外,其他6种重金属元素皆处于高度安全水平。(3)划定了耕地生态安全整治分区并对应提出分区监测管理及整治策略研究结合评价结果构建了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监测制度,并提取各指标不安全的区域,按照整治技术手段和监测管理措施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的原则,运用空间叠加法,划出耕地严格限制占用区、肥力提升区、盐渍化土整治及耐盐作物改良区、重金属污染防范区,并对应安排了整治及监管措施。(4)分类提出黄骅市盐渍化土的改良利用方式研究对黄骅市土壤盐渍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盐渍化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结合已有的盐渍化改良方法讨论了黄骅市轻度盐渍化土、中度盐渍化土和重度盐渍化土的适宜改良利用技术。建议滨海盐碱地的治理应遵循以适为主,以改为辅,杜绝大兴水土工程,提倡大力推广耐盐作物种植、优化滨海地区的种植制度,筛选具有生产和生态效益的乔、灌、草以及粮食作物来改良大量未利用盐渍化土地的景观和生态系统。(5)提出耕地后备保障安全及产权安全策略研究分析指出了黄骅市耕地后备保障安全的两方面对策与建议:一是通过耐盐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未利用盐渍化土地的利用率,增加耕地数量的有效供给,缓解现有耕地的生产压力,同时塑造该县域特有的盐渍化土壤景观生态系统;二是通过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挖掘土地利用结构性和空间性调整潜力,增加耕地补给并扩大耕地经营规模。研究通过分析现有耕地产权登记管理制度及保护绩效存在的缺陷,提出保障耕地产权制度安全应做到:稳定当前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并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培育新的安全利用及保护主体,将耕地纳入统一的土地权属登记审核制度,利用新技术建立耕地生态安全动态监测制度,适时适地地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并创新耕地生态安全保护机制。
史先刚[9](2019)在《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的速度飞速前进。城镇化建设虽然对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消费结构的转型提升以及产能过剩问题的缓解均有积极作用,但是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诸如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不协调、城市功能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城市建设的文化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层出不穷。而直接决定一个城市的空间形态、物质形态以及间接决定一个城市精神形态的关键是规划。这些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市规划相对短视,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社会、文化、政策层面的因素。同样,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借助于规划,只有转变观念,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城市规划中,引入项目规划中,从综合开发的视角定义和规划一个项目乃至于整个城市,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城市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基于以上背景,在回顾前人研究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综合开发的内涵和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结合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抽象出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即结合新城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现状,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根本宗旨,对新城区域内未来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环境等进行综合、全面、系统地谋划和部署,最终实现代际之间和同代人之间公平,人与自然协调的持续发展规划。基于城市综合开发视角,本文构建了包括生态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文化子系统和政策子系统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遴选出每一个子系统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最后从系统的角度,在对新城可持续规划评价的特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最终比选出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及基于距离的协调度的评价方法,来评价新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基于以上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本文以郑州滨河国际新城规划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对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指标进行约简,构建了一套便于评价的简化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滨河国际新城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并得出了郑州滨河国际新城在生态层面、社会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政策层面及整个新城规划的优劣。并从生态、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五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
杨孝雨[10](2019)在《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是当前土地管理和土地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因此开展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掌握区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而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工作,是今后解决我国土地资源问题的重要依据。本文围绕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进行评价研究,通过对东、中、西部区域的内部城市进行评价和对比研究,以期能为各区域今后提高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选取了东部地区的济南市和广州市、中部地区的武汉市和哈尔滨市、西部地区的渭南市和成都市,展开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和对比研究,具体的内容包含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数据来源五个小节;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和理论的介绍,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土地利用的适宜性以及变更土地利用方向的困难性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对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理论进行了相应的阐述;第三部分是基于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具体的内容包括模型改进的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区域不同指标的选取以及权重和水平方法的确定,其中权重的确定采用改进的熵值法,水平的确定采用改进的TOPSIS法;第四部分对各区域的城市即济南市、广州市、武汉市、哈尔滨市、渭南市和成都市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后文分析的需要对济南市和广州市的土地利用动态度进行计算,借以更好的了解各城市的土地利用现状;第五部分对各研究城市展开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工作,包括东、中西部各区域城市的评价结果分析,同时对东、中、西部区域进行各自区域内城市间的对比分析;第六部分在基于第五部分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结论,根据得出的结论进而提出今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第七部分对本文的不足和展望进行总结。
二、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2)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土地资源价值研究进展 |
1.3.2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
1.3.3 研究进展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区域概况 |
1.5.2 数据来源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基础理论研究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系统性理论 |
2.2.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2.4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第三章 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分析框架构建 |
3.1 土地资源价值核算分析 |
3.1.1 用地类型确定 |
3.1.2 资源价值核算内容 |
3.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态势分析 |
3.2.1 评价方法确定 |
3.2.2 指标因子择取 |
3.2.3 评价标准制定 |
3.3 系统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
3.3.1 系统协调度模型 |
3.3.2 系统公平性评价模型 |
3.3.3 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
第四章 武汉市土地资源价值核算研究分析 |
4.1 农用地价值核算 |
4.1.1 耕地价值核算 |
4.1.2 林地价值核算 |
4.1.3 园地价值核算 |
4.1.4 草地价值核算 |
4.2 建设用地价值核算 |
4.2.1 住宅用地与工矿仓储用地价值核算 |
4.2.2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与特殊用地价值核算 |
4.2.3 交通运输用地价值核算 |
4.3 未利用地价值核算 |
4.3.1 水域用地价值核算 |
4.3.2 其他土地 |
4.4 土地资源价值核算结果综合分析 |
第五章 武汉市土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1 土地经济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1.1 经济指标因子选取 |
5.1.2 经济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2 土地社会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2.1 社会指标因子选取 |
5.2.2 社会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3 土地生态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3.1 生态指标因子选取 |
5.3.2 生态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第六章 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分析 |
6.1 权重与发展指数值计算 |
6.1.1 基本类定向指标权重计算 |
6.1.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综合系统发展指数计算 |
6.2 系统协调度与公平性分析 |
6.2.1 综合系统协调度结果 |
6.2.2 综合系统公平性评价 |
6.3 评价结果分析 |
6.3.1 系统协调度结论分析 |
6.3.2 系统公平性评价结论分析 |
6.3.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三元结构的典型海岛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岛系统及评价研究现状 |
1.2.2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
1.2.3 系统突变及弹性理论 |
1.2.4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
2.2.1 气候气象 |
2.2.2 地质地貌 |
2.2.3 水文动力 |
2.2.4 海洋自然灾害 |
2.2.5 海洋资源 |
2.3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
2.4 研究区域海洋开发利用现状 |
2.5 主要研究方法 |
第3章 研究区社会经济环境基础数据 |
3.1 数据组成与来源 |
3.2 研究区社会经济及环境背景 |
3.2.1 区域社会经济背景 |
3.2.2 区域资源环境背景 |
3.3 研究区社会经济及环境现状 |
3.3.1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
3.3.2 资源环境及修复措施 |
3.4 研究区周边海域生态环境质量 |
3.4.1 数据来源及组成 |
3.4.2 数据统计分析及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岛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海岛可持续发展定义 |
4.2 海岛系统分析 |
4.2.1 海岛系统定义 |
4.2.2 海岛系统中的“人-地”关系 |
4.3 海岛“人-地”系统特征及状态变量 |
4.3.1 岛陆资源环境特征及人类活动 |
4.3.2 潮间带资源环境特征及人类活动 |
4.3.3 周边海域环境特征及人类活动 |
4.3.4 自然与人类活动的联结 |
4.3.5 海岛可持续发展系统状态变量 |
4.4 海岛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4.1 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 |
4.4.2 指标设置的基本原则 |
4.4.3 评价指标体系 |
4.4.4 评价属性及其他说明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泗礁黄龙诸岛可持续发展评价 |
5.1 研究区“人-地”系统发展变化概述 |
5.1.1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 |
5.1.2 研究区海洋环境变化分析 |
5.1.3 研究区社会-经济-环境变化总结 |
5.2 泗礁黄龙诸岛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3 泗礁黄龙诸岛可持续发展评价 |
5.3.1 可持续发展指数计算 |
5.3.2 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海岛系统状态演化分析及管理建议 |
6.1 研究区可持续发展状态值测算 |
6.1.1 梯级突变模型构建 |
6.1.2 海岛可持续发展系统状态值 |
6.1.3 系统状态转变的驱动力分析 |
6.1.4 系统状态转变中的快变量与慢变量 |
6.2 基于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双评价的海岛管理 |
6.2.1 研究区海岛管理现状 |
6.2.2 基于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双评价的海岛管理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件1:2011年5 月生态调查结果与评价 |
附件2:2019年5 月生态调查结果与评价 |
附件3:研究区常见植物名录 |
(4)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 |
2.1.2 土地集约利用 |
2.1.3 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
2.1.4 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人地关系理论 |
2.2.4 新型城镇化理论 |
2.2.5 生态文明理论 |
注释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范围界定 |
3.1.1 “长江经济带”概念的来源 |
3.1.2 长江经济带范围及研究单元 |
3.2 研究区概况 |
3.2.1 区位条件 |
3.2.2 自然地理条件 |
3.2.3 自然资源概况 |
3.2.4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时空分异特征 |
4.1 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
4.1.1 土地集约利用实践历程 |
4.1.2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新要求 |
4.1.3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背景下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
4.2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评价方法选择 |
4.2.3 结果初步分析方法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分异特征 |
4.3.1 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构建 |
4.3.2 空间自相关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
4.3.3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4.3.4 耦合协调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
5.1 影响机制分析 |
5.1.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
5.1.2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
5.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
5.2.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选取 |
5.2.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选择 |
5.2.3 回归结果及影响效应分析 |
5.3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
5.3.1 经济结构差异的表征 |
5.3.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构建 |
5.3.3 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
5.3.4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
6.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分区管控思路 |
6.2 土地集约利用、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分区 |
6.2.1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区 |
6.2.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 |
6.2.3 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 |
6.3 基于分区结果的不同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
6.3.1 经济发展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
6.3.2 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以丹江口库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 |
1.3.2 库区土地利用研究 |
1.3.3 研究进展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理论体系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地域分异理论 |
2.1.3 系统理论 |
2.1.4 人地协调理论 |
2.1.5 区位理论 |
2.2 库区基本概念及土地利用特征 |
2.2.1 库区的基本概念 |
2.2.2 库区土地利用特征 |
2.3 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梳理 |
2.3.1 土地利用多功能概念 |
2.3.2 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属性 |
2.3.3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的特殊性 |
2.4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构建 |
2.4.1 已有分类方案及适用性分析 |
2.4.2 基于水资源保护特殊需求的分类方案 |
2.5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目标与原则 |
2.5.1 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
2.5.2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目标 |
2.5.3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分区方法体系 |
3.1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体系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2 改进突变级数模型构建 |
3.2 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研究 |
3.2.1 基于微观尺度的水资源保障功能演变特征 |
3.2.2 县域尺度的多功能时空分异 |
3.3 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 |
3.3.1 影响因素分析与备选指标体系构建 |
3.3.2 GWR模型构建 |
3.4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方案 |
3.4.1 常用分区方法 |
3.4.2 现有分区方法适用性分析 |
3.4.3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思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 |
4.1.2 研究区范围界定 |
4.1.3 自然地理概况 |
4.1.4 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过程 |
第五章 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
5.1 基于微观尺度的水资源保障功能时空格局 |
5.1.1 水源涵养功能时空演变特征 |
5.1.2 土壤保持功能时空演变特征 |
5.2 县域尺度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 |
5.2.1 土地利用环境功能时空分异 |
5.2.2 土地利用社会功能时空分异 |
5.2.3 土地利用经济功能时空分异 |
5.2.4 土地利用总功能时空分异 |
5.3 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 |
5.3.1 模型变量的筛选及建模 |
5.3.2 地形起伏度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3.3 年均降雨量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3.4 地均GDP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3.5 土地开发强度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丹江口库区多功能综合分区与差异化政策建议 |
6.1 基于系统聚类的初步分区 |
6.2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修正 |
6.2.1 基于主导功能综合变化的分区修正 |
6.2.2 基于功能权衡分析的分区修正 |
6.3 分区方案合理性及各分区特征 |
6.3.1 分区方案合理性分析 |
6.3.2 各分区特征及功能定位 |
6.4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管控与政策建议 |
6.4.1 多功能发展与土地利用政策导向 |
6.4.2 水资源安全保障手段分区匹配 |
6.4.3 制度保障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产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价及提升机制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综合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产业用地 |
2.1.2 绩效评价 |
2.1.3 产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价 |
2.1.4 提升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土地区位论 |
2.2.4 系统理论 |
2.2.5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6 目标管理理论 |
2.2.7 理论基础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三章 产业用地利用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产业用地利用目标 |
3.1.1 国家战略目标 |
3.1.2 区域发展目标 |
3.1.3 企业发展目标 |
3.2 产业用地利用绩效 |
3.2.1 宏观尺度产业用地利用绩效 |
3.2.2 微观尺度产业用地利用绩效 |
3.3 产业用地利用绩效的影响因素 |
3.3.1 基于SWOT框架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2 影响路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3 宏观和微观尺度评价指标体系 |
4.1.4 评价指标的解释及量化 |
4.2 关健指标识别 |
4.2.1 识别模型述评 |
4.2.2 结构方程模型 |
4.3 评价方法 |
4.3.1 评价方法述评 |
4.3.2 绩效编码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用地利用绩效提升机制 |
5.1 提升机制的分析框架 |
5.1.1 产业用地利用绩效提升机制的内涵 |
5.1.2 产业用地利用绩效提升机制构建 |
5.2 产业用地利用绩效的障碍因子诊断 |
5.2.1 理想值评估 |
5.2.2 障碍度测算 |
5.3 区域发展与产业用地利用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
5.3.1 区域发展对产业用地利用绩效的驱动作用分析 |
5.3.2 区域发展变量选取 |
5.3.3 典型相关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6.1.1 研究区概况 |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 宏观尺度产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价 |
6.2.1 产业功能区用地绩效关键评价指标筛选 |
6.2.2 产业功能区用地绩效代码编制及评价 |
6.2.3 产业功能区用地绩效提升目标和障碍因子诊断 |
6.2.4 区域发展对产业功能区用地绩效的驱动效用 |
6.3 微观尺度产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价 |
6.3.1 典型企业用地绩效关键评价指标筛选 |
6.3.2 典型企业用地绩效代码编制及评价 |
6.3.3 典型企业用地绩效提升目标和障碍因子诊断 |
6.3.4 区域发展对典型企业用地绩效的驱动效用 |
6.4 产业用地利用绩效提升机制分析 |
6.4.1 宏观、微观尺度评价结果分析 |
6.4.2 宏观尺度产业用地利用绩效提升机制 |
6.4.3 微观尺度产业用地利用绩效提升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时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土地 |
2.1.2 土地可持续利用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PSR模型内涵 |
2.2.2 人地关系理论 |
2.2.3 资源稀缺理论 |
3.丝路西北段区域发展与土地利用现状 |
3.1 区域发展现状 |
3.1.1 城市性质分析 |
3.1.2 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
3.1.3 区域生态环境状况 |
3.2 区域城市土地利用现状 |
3.2.1 城市土地资源条件 |
3.2.2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
3.2.3 存在问题 |
4.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构建目标 |
4.1.2 构建原则 |
4.1.3 指标体系说明 |
4.2 数据来源 |
4.3 评价步骤 |
4.3.1 权重的确立及方法 |
4.3.2 权重计算 |
4.3.3 综合得分计算 |
4.3.4 PSR系统协调度计算 |
5.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时空分析 |
5.1 时序变化分析 |
5.1.1 总体分析 |
5.1.2 区域差异分析 |
5.2 空间差异分析 |
5.2.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2.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 系统协调度分析 |
6.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致谢 |
(8)基于农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滨海区耕地生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外耕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2 数据来源 |
1.4.3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1.4.4 工作底图的编制及数据库的构建 |
2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及概念模型的构建 |
2.1 耕地生态安全的背景分析 |
2.2 耕地生态安全理论基础 |
2.2.1 生态安全及土地生态安全理论 |
2.2.2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2.2.3 土地利用外部性理论 |
2.2.4 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6 耕地稀缺理论 |
2.2.7 系统学理论 |
2.3 土地生态安全内涵的界定 |
2.3.1 生态安全的概念及内涵 |
2.3.2 土地生态安全和土地资源安全的概念及内涵 |
2.4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解析及界定 |
2.4.1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解析 |
2.4.2 耕地生态安全的动力学机制 |
2.4.3 耕地资源保护与耕地生态安全的关系 |
2.4.4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构成 |
2.5 耕地生态安全概念模型的构建 |
2.6 县域小尺度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 研究区域概况及耕地安全利用调查 |
3.1 黄骅市自然环境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及水文特征 |
3.1.4 土壤类型及植被 |
3.2 黄骅市社会经济环境 |
3.3 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 |
3.3.1 土地利用现状 |
3.3.2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
3.4 耕地安全利用调查 |
3.4.1 黄骅市耕地数量及粮食安全状况调查分析 |
3.4.2 黄骅市耕地承载力变化调查分析 |
3.4.3 耕地质量调查分析 |
3.4.4 耕地土壤环境调查分析 |
3.4.5 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 |
3.4.6 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调查 |
3.4.7 土地利用程度及经济投入程度调查 |
3.4.8 自然灾害影响调查 |
3.4.9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 |
3.5 小结 |
4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
4.1 生态安全监测评价尺度的确定 |
4.2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2.2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3 数据采集及建库 |
4.4 指标评价及安全分级方法 |
4.5 指标安全评价标准的确立 |
4.5.1 属于农用地分等评价指标的安全标准 |
4.5.2 承载安全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
4.5.3 生态环境安全指标安全标准的确定 |
4.5.4 系统功能安全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
4.5.5 后备保障安全及供给均衡评价标准的确定 |
4.6 评价结果及结果分析 |
4.6.1 承载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4.6.2 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4.6.3 系统功能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4.6.4 后备保障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4.6.5 资源供给均衡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4.7 小结 |
5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监测及整治分区 |
5.1 县域耕地生态安全全要素监测制度 |
5.2 耕地生态安全整治分区方法 |
5.3 整治分区结果及对应措施 |
5.3.1 耕地严格限制占用区 |
5.3.2 肥力提升区 |
5.3.3 盐渍土整治工程和耐盐作物改良示范区 |
5.3.4 重金属污染防范区 |
6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限制条件分析及改良技术 |
6.1 耕地生态安全限制要素交互作用分析 |
6.2 黄骅市耕地土壤盐渍化限制分析 |
6.2.1 盐渍化土地的土壤性状 |
6.2.2 土壤盐渍化程度 |
6.2.3 土壤盐渍化成因及影响因素 |
6.3 耕地灌溉水资源限制条件分析 |
6.4 土壤盐渍化改良 |
6.4.1 轻度盐渍化土的改良利用 |
6.4.2 中度盐渍化土的改良利用 |
6.4.3 重度盐渍化土的改良 |
7 黄骅市耕地后备保障安全及产权制度安全 |
7.1 耕地后备保障安全 |
7.1.1 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 |
7.1.2 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调整 |
7.2 耕地产权制度安全建设 |
7.2.1 现行耕地产权制度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 |
7.2.2 现有耕地保护制度保护绩效分析 |
7.2.3 耕地产权制度安全措施体系设计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发展现状 |
1.1.2 合理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难点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回顾 |
2.1 文献综述 |
2.1.1 城市发展规划研究 |
2.1.2 城市规划方案评价研究 |
2.1.3 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2.2 理论回顾 |
2.2.1 系统论 |
2.2.2 可持续发展 |
2.2.3 城乡规划学 |
2.3 本章小结 |
3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 |
3.1 城市综合开发的内涵 |
3.1.1 城市开发的内涵 |
3.1.2 城市综合开发内涵 |
3.2 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 |
3.2.1 新城发展规划内涵 |
3.2.2 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 |
3.3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 |
3.3.1 面向社会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
3.3.2 面向经济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
3.3.3 面向自然环境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
3.3.4 面向文化特色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
3.3.5 面向政府政策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特点 |
4.2 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1 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4.2.2 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单个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
4.3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构建 |
4.3.2 生态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3 社会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4 经济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5 文化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6 政策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模型构建 |
5.1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特点 |
5.2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确权 |
5.2.1 主观赋权法应用及其优缺点 |
5.2.2 客观赋权法应用及其优缺点 |
5.2.3 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应用及其优缺点 |
5.2.4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5.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模型构建 |
5.3.1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
5.3.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模型构建 |
5.4 基于距离的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
5.4.1 协调度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
5.4.2 基于距离的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以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为例 |
6.1 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的基本概况 |
6.1.1 滨河国际新城社会环境规划概况 |
6.1.2 滨河国际新城经济环境规划概况 |
6.1.3 滨河国际新城生态环境规划概况 |
6.1.4 滨河国际新城文化环境规划概况 |
6.2 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 |
6.2.1 评价指标的筛选 |
6.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2.3 各子系统及规划指标的评价 |
6.2.4 评价结果分析 |
6.3 郑州市滨河国际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协调性评价 |
6.3.1 各子系统的发展评价 |
6.3.2 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议 |
7.1 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地位 |
7.1.1 坚持系统的、长期的和全局的指导思想 |
7.1.2 重视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在新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
7.2 经济子系统 |
7.2.1 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
7.2.2 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 |
7.2.3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
7.3 社会子系统 |
7.3.1 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7.3.2 注重社会公平,减少贫富差距 |
7.4 生态子系统 |
7.4.1 自然资源利用 |
7.4.2 自然环境保护 |
7.5 文化子系统 |
7.5.1 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
7.5.2 运用恰当的实践方法 |
7.6 政策子系统 |
7.6.1 可持续发展政策 |
7.6.2 公众参与与过程监督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 |
8.3 主要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指标筛选调查问卷 |
B 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专家调查问卷I |
C 综合开发视角下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调查问卷II |
D 主观赋权法及其优缺点 |
E 客观赋权法及其优缺点 |
F 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及其优缺点 |
G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H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J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研究 |
1.3.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内涵研究 |
1.3.3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目标研究 |
1.3.4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数据来源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土地资源基本特征概念 |
2.1.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
2.1.2 土地利用的合理性 |
2.1.3 土地利用的适宜性 |
2.1.4 变更土地利用方向的困难性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系统理论 |
3. 基于PSR模型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3.1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
3.1.1 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
3.1.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3.2 基于熵值法和TOPSIS法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3.2.1 评价指标标准化的确定 |
3.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3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可持续利用水平计算 |
4. 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
4.1 典型城市选取依据 |
4.2 东部典型区域土地利用状况 |
4.2.1 济南市土地利用状况 |
4.2.2 广州市土地利用状况 |
4.3 中部典型区域土地利用状况 |
4.3.1 武汉市土地利用状况 |
4.3.2 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状况 |
4.4 西部典型区域土地利用状况 |
4.4.1 渭南市土地利用状况 |
4.4.2 成都市土地利用状况 |
5.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5.1 评价流程 |
5.2 评价结果分析 |
5.2.1 东部典型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
5.2.2 中部典型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
5.2.3 西部典型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
5.3 评价结果对比 |
5.3.1 东、中、西部各地区内部区域评价结果对比 |
6.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1.1 基于各区域评价结果的结论 |
6.1.2 基于区域评价对比分析的结论 |
6.2 土地可持续利用建议 |
6.2.1 东、中、西部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 |
6.2.2 东部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 |
6.2.3 中部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 |
6.2.4 西部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 |
7. 不足与展望 |
7.1 不足之处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2]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 蓝希.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3]基于三元结构的典型海岛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柳柱. 南京大学, 2020(12)
- [4]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D]. 张红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5]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以丹江口库区为例[D]. 张利国.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6]产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价及提升机制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李冰清.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7]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时空分析[D]. 郭晨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基于农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滨海区耕地生态安全研究[D]. 张贵军.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1)
- [9]城市综合开发视角下的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评价研究[D]. 史先刚. 重庆大学, 2019(01)
- [10]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实证研究[D]. 杨孝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