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贵、滇部分地区下第三纪红色砾岩砾石结构痕迹及成因

鲁、贵、滇部分地区下第三纪红色砾岩砾石结构痕迹及成因

一、鲁、黔、滇三省部分地区下第三系红色砾岩中的砾石构造形迹及其成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余里洁[1](2019)在《强化生态浮床在河道水体修复中脱氮除磷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现如今很多河道呈现劣Ⅴ类水质状态,相当程度地影响了生态环境健康。鹿溪河生态水环境治理工程为改善鹿溪河劣Ⅴ类水质状态,促进城市建设与环境健康共同发展,设立了河流水质氮磷指标远期达到准Ⅳ类的目标。人工浮床是一种重要的河道生态修复技术,但传统浮床的净化效率有待提升。本文主要以基质、动物和组合植物浮床相组合建立强化浮床的方式,对劣Ⅴ类水质(氨氮:7.50±2.00mg/L,总氮:8.50±2.00mg/L,总磷:0.55±0.10 mg/L)脱氮除磷效果和净化机理进行了试验探究。(1)经过文献调研,结合植物净化效果及本地优势种属筛选得出了浮床的植物组合:水生美人蕉-黑藻-粉绿狐尾藻和风车草-黑藻-粉绿狐尾藻。(2)建立了基质筛选模型,选择了绿沸石、蛭石和砾石进行基质吸附性能试验研究,试验得出绿沸石的吸附性能最佳,绿沸石-蛭石其次,并通过基质与植物组合脱氮除磷得出绿沸石与美人蕉植物组合具备最佳脱氮除磷能力。(3)通过水生动物的适应性研究,根据各试验组动物存活率、溶氧量对水生动物适应性进行了试验检测,选择了螺蛳和三角帆蚌两种适应性较强的水生动物作为强化浮床试验的强化功能动物;(4)经过强化生态浮床试验,得出CSFB-1(Combined Strengthened Floating Bed-1,组合强化浮床-1)试验组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最佳,总氮去除率为47.76%-93.69%,夏季出水可达Ⅲ类水标准,出水浓度为0.43mg/L;总磷去除率为47.82%-83.83%,出水浓度在0.11-0.3mg/L,夏季出水达到Ⅲ类水标准,冬季达到准Ⅳ类水标准;氨氮去除率为:46.11%-94.00%,夏季出水可达Ⅲ类水标准,出水浓度达0.41mg/L;(5)绿沸石基质能稳定地强化浮床的净水效果,含基质的试验组除磷率在夏季均高于64%,冬季可达准Ⅳ类水质标准;(6)水体的自我净化主要通过沉降作用、吸附作用以及水中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同化得以实现。氮磷的去除主要以水体自净为主,基质其次,植物和底栖动物的净化贡献率虽然相对较少,但能有效强化浮床水质净化效果。(7)动植物的添加能改善微生物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CSFB试验组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均高于GZ(Green Zeolite,基质)试验组和ZSFB(Zeolite Strengthened Floating Bed,基质强化浮床)试验组,其中,变形菌门在微生物中丰富度最高。除此,动植物的添加还可能对反硝化菌组成产生影响,浮床基质富集的反硝化菌属多为异养反硝化菌属,其中,黄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芽孢杆菌属在水体脱氮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罗舜浩[2](2017)在《云南裂隙带主控热储类型及其形成条件》文中研究说明云南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类型繁多,早期对地热资源的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并且裂隙带主控型热储前人亦已有一定成果,但对裂隙带主控型热储的归纳分类及形成条件分析却不多,为了深入了解裂隙带主控型热储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形成条件,缓解当下人们对地热资源的有效合理开发利用,故此开展了本次研究。本论文通过收集、整理前人的研究调查资料,分析裂隙带主控型热储型地热系统的热源、热储、热流体通道、盖层条件及水化学特征,以典型实例为代表探索了裂隙带主控型热储地热系统形成条件和特征,建立相应的成因概念模型。本文将裂隙带主控型热储分为褶皱裂隙带型成热型、侵入岩裂隙带型成热型两大类,其中褶皱裂隙带型热储可分为层状热储褶皱裂隙带成热型与带状热储裂隙带成热型两种亚类,层状热储褶皱裂隙带成热型可划分为良好盖层层状热储褶皱裂隙带导通型、不良盖层层状热储褶皱裂隙带揭露型、良好盖层层状热储褶皱裂隙带主控成热型、良好盖层层状热储褶皱裂隙带埋藏型四种基本类型,带状热储裂隙带成热型可划分为良好盖层带状热储裂隙带成热型、不良盖层带状热储裂隙带成热型两种基本类型;因侵入岩裂隙带成热型在云南分布较少,故未对其进行细分。本文通过对选取的八个典型研究点的地热地质背景,地质构造条件,热泉的水化学性质等条件对其地热特征进行地质综合对比、分析研究,对研究类型典型实例做了成因分析并建立了对应的成因概念模式。层状热储褶皱裂隙带主控型中导通型与埋藏型层状热储皆为过去封存而成,矿化度一般较高,多在褶皱核部轴线上地形较低处出露,揭露型、主控成热型热储封闭性较差,与大气降水水力联系较强,矿化度相对较低;带状热储裂隙带成热型为带(脉)状热储,地下水循环程度较高,多在核部垂向无富水性强的地层中发育,垂向上无明显含水层,泉流量较小,矿化度一般较高;侵入岩裂隙带成热型成因与层状热储导通型相似,能形成中高温热储,矿化度一般较高。

张宜梅[3](2012)在《江北砾岩沉积环境及其快速胶结成因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江北砾岩是哈安姆提出的,与李春昱所说的江北砾石层以及刘兴诗提出的江北期砂、砾岩同为一种岩石。其中江北期砂、砾岩是最为科学的称呼,鉴于人们习惯于称呼江北砾岩,因此本文仍延续这个称号,但含义与江北期砂、砾岩相同。江北砾岩是第四系晚近阶段的一种次生表生胶结岩类,广泛分布于四川盆地及其邻近地区河流沿岸一级阶地,包括砾岩、砂岩。与其它河流沉积物不同,江北砾岩是在地表胶结成岩且只分布在一级阶地中上部。从表面看江北砾岩与混凝土极为相似,许多游客都误以为江北砾岩是散落的混凝土。然而学者们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纠正人们的认识,更多的是对其在地表胶结的原因感到好奇。因此各位学者都通过自己的研究对江北砾岩的胶结时代、胶结成因、胶结环境进行推测。前人对江北砾岩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但是争议较大且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如江北砾岩在地表快速胶结的成因等。江北砾岩的砾组分析及其测年表明,西师附中剖面的江北砾岩在24.3KaB.P.至10KaB.P期间,总体经历了细→粗→细两个沉积旋回。具体又可以细分为了七个小的粗→细的沉积旋回,在此基础上还叠加了更多更小尺度的粗、细变化,推测这些砾度的变化主要与气候干湿的频繁波动有关。根据研究重庆及其上游地区在24.3KaB.P至10KaB.P年期间整体降水过程为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具体而言,由于砾度有七次粗→细的过程,因此在24.3KaB.P至10KaB.P期间,重庆及其上游地区应该经历了七次降水多→少的过程,显示了24.3KaB.P至10KaB.P.期间重庆及其上游地区降水强度变化较大。其中22.5KaB.P前后沉积了长轴为31cm的砾石,表明当时的水动力十分强,重庆及其上游地区在该时期降水强度达到最大,但是该层的厚度较小,推测此次强降水过程时间较短。相对湿润期降水充沛,河流水动力较强,更大砾径的砾石被洪水带至河漫滩或边滩沉积。反之,相对干旱期降水较少,河流水动力较弱,能被带至该地沉积的砾石砾径相对较小许多细粒砂被带至此地沉积从而在砾岩中形成了许多砂岩或砂砾互层。因此,我们推测小尺度的砾石粗、细变化,主要与气候干湿的频繁波动有关。前人的研究分析表明,江北砾岩形成于24.3KaB.P至10KaB.P期间,重庆地区在这段时期气候变化的总趋势是由暖湿到干冷。本文通过对江北砾岩的Rb/Sr比值、磁化率数据的分析发现,砾岩的Rb/Sr比值大于砂岩的Rb/Sr比值并且砾岩的磁化率大于砂岩的磁化率。由于气候暖湿的条件下,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对江北砾岩的冲刷及侵蚀作用强,在此气候条件下Sr容易被淋溶带走,从而Rb/Sr比值较大。磁化率高值指示一种较暖湿气候环境,磁化率低值暗示干冷气候环境。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尽管重庆及其上游地区在24.3KaB.P至10KaB.P年期间,气候变化的总趋势是由暖湿到干冷。但是在24.3KaB.P.至10KaB.P.期间重庆及其上游地区反复经历了降水多→少的过程,显示了24.3KaB.P至10KaB.P期间重庆及其上游地区降水强度变化较大。在相对暖湿的情况下砾石堆积并胶结成砾岩,在相对干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砂岩。

王子忠[4](2011)在《四川盆地红层岩体主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层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境内的红层主要是分布于西北、西南及华南地区,尤以四川盆地分布最为广泛,也最为连续和典型。四川盆地人口密集,工农业等十分发达。然而,四川盆地红层地区水资源总量不足,径流时程分布不均,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就水能资源而言,虽然盆地区弱于川西高原地区,但其距离用电负荷中心近、交通发达,开发条件良好。四川盆地红层区已有了众多的水利水电工程实践,积累了大量成功的工程实例和经验,同时也存在诸如黑龙滩水库坝基岩体滑动、高凤山电站坝基石膏溶蚀、回龙宫隧洞膨胀岩等工程地质问题。目前四川盆地红层地区水能资源开发只完成资源总量的近50%、水利工程灌面建成率仅为11.5%,因而未来四川盆地红层区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存在广阔发展前景。因此,对四川盆地红层岩体特性及其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地归纳、分析与研究,在研究基础上有重多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教训,在工程实践中有广泛的实际需求,在成果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为此,作者二十年多年100余项四川盆地红层地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实践为依托,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对四川盆地红层岩体的主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为在四川盆地红层区实施的“再造一个都江堰”的水利发展战略,合理、有效地开发、保护水能和水利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方法依据。本文在对四川盆地红层建造-改造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盆地红层岩性、岩相以及红层岩性组合特征在盆地上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四川盆地红层区岩体物理力学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红层岩石及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同时还从沉积建造、构造与表生改造方面分析论述了四川盆地红层岩体的结构特征,然后对其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在此基础上,对水利水电工程建坝的红层岩体稳定问题及渗漏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最后研究了与红层岩体类岩溶及膨胀相关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依托100余项四川盆地红层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实例,论文系统分析总结了红层岩体的物理力学和岩体结构特征,以及相应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红层坝基岩体变形、抗滑、渗漏问题的基本模式和相应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方法,为系统分析、评价红层岩体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和方法。(2)通过对从侏罗纪到第三纪红层沉积相、岩性组合随地质时代的变化及其在盆地空间上的展布特征研究,得到了四川盆地红层岩石的建造特征。(3)基于四川盆地红层岩石近800余组试验资料的分类、统计、分析,得到了四川盆地红层岩石总体上属于软岩,其中,砂岩类岩石属于较软岩(15~31Mpa),泥质岩类岩石属于软岩(5~15MPa)或极软岩(小于5Mpa);红层岩体总体上质地软弱,结构上为软硬相间的层状岩体,软弱夹层大多沿砂泥岩界面或在泥质岩类软岩中作顺层分布。虽然四川盆地红层岩石总体上属于软岩范畴,但少数红层砂岩类岩石属于中硬坚硬岩石,泥质岩类岩石则属于较软岩中硬岩;这类强度较高的红层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周边的西北部地区;红层岩石强度在盆地空间上的这种分布特点与其沉积环境的差别有关。(4)根据红层岩石建造及构造改造主控因素,结合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将四川盆地红层岩体划分为3个工程地质分区,即盆西北区(Ⅰ)、盆中区(Ⅱ)、盆东区(Ⅲ),其中盆西北区(Ⅰ)又分为盆东亚区(Ⅰ-1)及盆北亚区(Ⅰ-2),并分析评价了各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5)基于红层岩体结构特征,提出了红层坝基岩体变形的9中类别及抗滑稳定的9种模式。论文归纳总结了影响每一类坝基岩体变形及抗滑的主要地质要素,并提出了相关问题的工程地质评价要点。(6)通过对红层岩体透水带形成的地质过程分析,依据近4000组压水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成果,提出了红层岩体渗透特性能主要受风化、卸荷等表生改造作用控制的观点。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红层地区坝基、坝肩渗漏的基本规律,提出了红层坝基渗流控制的主要对象是透水的风化带岩体,即防渗帷幕长度穿过风化带进入新鲜岩体适当深度即可。(7)基于铜头电站工程实例分析,得到了砾岩类岩溶发育强度小于常规灰岩岩溶强度的原因是其可溶性组分(CaO/MgO)差异决定的;基于四川盆地白垩系含膏盐红层类岩溶的分析,提出用K=(ABS(Vp类岩溶-Vp新鲜)/Vp新鲜)×100%来作为类岩溶强度评价因子;通过岩体声波Vp与岩体工程力学指标的回归关系,提出用类岩溶岩体声波Vp值来定量评价类岩溶弱化作用对岩体力学指标影响的初步方法。(8)以回龙宫隧洞围岩膨胀导致衬砌变形破坏机制的定性及数值模拟分析为典型实例,提出了膨胀岩隧洞施工、设计要点。

代传固[5](2010)在《黔东及邻区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文中提出根据黔东及邻区地质构造特征,划分出了四个构造旋回期,即洋陆转换阶段的武陵构造旋回期和加里东构造旋回期,板内活动阶段的燕山构造旋回期和喜马拉雅构造旋回期。采用造山带构造分析的原理、方法,对其各构造旋回期的物质结构、几何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对该地区物质结构的研究,首次对该地区进行了大地构造相的划分,并且根据不同的造山性质,提出了洋陆转换造山性质和板内造山性质的大地构造相划分方案,使之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本区不同造山性质的构造演化历程。通过对该地区几何结构的研究,发育的典型构造样式有(开阔、紧闭型)阿尔卑斯式褶皱、韧性(过渡性)剪切带、变质核杂岩构造、侏罗山式褶皱、逆冲推覆构造、平行走滑构造、地垒—地堑式构造等。通过对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和分析,提出该地区演化是从洋陆转换阶段向板内活动阶段演化,从活动型地壳向稳定型地壳演化历程。根据不同构造旋回期沉积盆地的性质、位置的迁移,典型构造样式的发育及其平面变化,不整合界面的性质、平面变化、界面上伏与下覆地层的关系及其平面变化,变质特征及变化等,首次提出了该地区武陵运动的中心位置为贵州梵净山北、湖南大庸、岳阳、平江一线,加里东运动的中心位置为广西罗城—龙胜、湖南通道一线,燕山运动形成的造山带中心位置应在研究区东侧的绍兴——萍乡——北海一线,喜山构造旋回期进入板内隆升活动阶段。提出该地区大地构造单元新的划分方案,即以师宗—松桃—慈利—九江一带为界,其北西为扬子陆块,以绍兴—萍乡—北海断裂带为界,其南东为华夏陆块,其间则为江南造山带,它是位于扬子陆块(北西侧)和华夏陆块(南东侧)之间的一个同级别构造单元。江南造山带尚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亚带,即以师宗——松桃——慈利——九江一带为北亚带,以广西罗城——龙胜——湖南桃江——景德镇一带为中亚带,以绍兴—萍乡—北海断裂带为南亚带,其间夹黔东—湘西中间地块、南宁—长沙中间地块。首次提出了江南造山带西南段是一个由武陵期造山亚带(即北亚带)、加里东期造山亚带(即中亚带)和燕山期造山亚带(即南亚带)共同构成的复合造山带。

王建强[6](2010)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及盆山耦合关系》文中研究指明沉积盆地与造山带是大陆地质研究中最基本的两大构造单元,作为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在大陆结构中相互依存,往往于统一的构造框架和动力学体制下形成和演化;从盆地中揭示造山过程,从造山带中探索盆地的形成机制,恢复不同时期盆山耦合系统及动力转换机制,必将更加有效、更深入的探索大陆造山带和沉积盆地形成、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物质迁移规律等。以沉积盆地“整体、动态、综合”研究的三原则为指导,运用改造盆地、原盆面貌恢复及盆山耦合等研究思路,综合地质分析法、矿物年代学方法、物源分析方法、剥蚀厚度恢复方法等,从区域构造格局出发,结合构造变动事件、主要时期盆地原始面貌等,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改造过程及盆山耦合关系进行了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矿物年龄资料,将盆地演化划分为晚三叠世延长期、中侏罗世延安期、直罗-安定期及早白垩世4个演化时期,晚白垩世以来可划分为:晚白垩世-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早中期、中新世晚期-上新世及第四纪5个改造阶段;对4个主要成盆期的原始盆地面貌进行了恢复,初步确定了盆地南部的沉积范围,认为发育鼎盛时期盆地延长期南界可达北秦岭,侏罗纪时期逐渐向北收缩,至早白垩世盆地南界仍位于今渭河盆地甚或秦岭北麓;延长期东界在冀、皖一带,侏罗纪有所收缩,直罗-安定期已西迁至太行山以西地区,而吕梁山地区大致限定了早白垩世盆地的东界;西南边界不同时期变化不大,始终位于六盘山西麓大断裂附近。盆地南部晚三叠世延长期构造背景活跃,其与南北古板块最终拼接、碰撞,秦岭造山关系密切,为中生代盆山耦合的开始,盆地南部具前陆盆地发育特征,秦岭造山带基本控制了该时期盆地南部物源,长7-长1时期盆地南北两大物源交汇于今环县-华池-黄陵一带;早中侏罗纪为坳陷盆地发育时期,盆地沉积中心向北发生明显迁移;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秦岭陆内造山强烈,逆冲推覆明显,盆地西南部呈现前陆盆地结构,以磨拉石沉积建造为主;早白垩世中晚期为伸展构造背景下坳陷盆地发育时期;渭河盆地古近纪的裂陷伸展沉降-沉积与秦岭造山带的快速隆升及强烈剥蚀密切相关,这是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又一期密切而重要的盆山耦合关系,两侧山体(尤其以北秦岭为主)不仅为其提供了充足的物源,而且以断块翘倾的形式控制了渭河盆地的沉积-沉降及向外扩张,彼此相关、耦合明显。中新生代两期盆山耦合-响应的研究,既抓住了盆地后期改造和原盆恢复的实质——区域动力学背景和来源,将改造和恢复统一到该区构造动力学演化的过程之中,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创新性。

齐丽丽[7](2010)在《山东省第三纪盐类矿产沉积主控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已知典型盐类矿床的地质信息、地球物理数据等各种相关资料,分析大汶口盆地及东营凹陷地区的地质及盆地演化特征、各矿区的盐类矿产剖面结构,以及各矿区盐类矿产成矿条件。据此来分析山东省第三纪盐类矿产的构造特征、地层分布、盐类矿产形成演化规律(岩盐矿床成因、赋矿层位及变化特征、岩盐成矿规律),进而对全省第三纪盆地的盐类矿产进行预测。本文所研究的山东省盐类矿产的主控因素主要包括,区域构造、古气候、古地理、物质来源、盆地的分割及次级构造洼地对盐沉积的控制、最深沉降的构造洼地与卤水分异。结合山东省第三纪盐类盆地特征,山东省的盐类矿产的成矿规律,对山东省第三纪盐类矿产进行了预测,主要分为三个预测区:一类预测区主要包括大汶口盆地、东营盆地、莘县盆地、东明盆地。二类预测区主要包括惠民凹陷、德州盆地、成武盆地、临清凹陷、冠县盆地、韩四盆地、成武盆地;三类预测区包括:平度盆地。

史春鸿[8](2010)在《滇中郝家河、六苴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在导师承担的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云南省牟定县郝家河铜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编号:200653098)、“云南省大姚县六苴铜矿小河-石门坝矿段接替资源勘查”(项目编号:200453001)以及“西南地区层控型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总结研究”(项目编号:20089943)的资助下完成。本文主要以郝家河、六苴两个铜矿床为研究对象,分析二者在矿区地层、含矿地层、岩石岩性、岩石组构、矿物及矿物组合、元素及元素分带规律等方面的一致性及差异性,并与国内外典型陆相砂岩铜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特征进行对比研究,为相似砂岩型的地层找矿提供科学依据。(1)郝家河、六苴铜矿床在地层、岩性、矿石类型、矿石矿物组成、金属矿物分带上具有一致性。(2)郝家河矿床在形成过程中受构造改造作用影响相对严重,表现在矿体规模、形态、产状及矿石组构上同六苴矿床比较更为复杂。(3)郝家河、六苴铜矿床岩石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具有几乎一致的特征,而微量元素特征有所不同,致使两矿床在微量元素分带上有所差异。(4)通过研究郝家河、六苴铜矿床马头山组岩石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构造判别图解,得出两地区源区构造背景主要为被动大陆边缘和活动大陆边缘;沉积物源的原始物质来自上地壳,以长英质为主,属于典型的大陆型沉积体系。结合分析,认为马头山组物源区主要为东侧具有稳定被动大陆边缘建造的康滇古陆和西侧组成为活动陆缘-造山作用产物的哀牢山造山带。(5)通过与国内外典型陆相砂岩铜矿床对比,发现它们在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含矿层岩性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成因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共性。

覃秀玲[9](2010)在《岩溶土洞稳定性分析及TDR监测预警研究 ——以桂—阳高速公路K9~K23段路基工程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桂林-阳朔高速公路K9~K23段路基工程为例,主要是针对目前国内的TDR监测技术的研究,想通过研究土洞(塌陷)的演化过程,找到一个合理的土洞失稳的判据,并对其稳定性作出评价;对不稳定的土洞采用TDR监测,考虑到其监测的困难性想通过模拟计算得出一个最佳的监测梁埋深与土洞顶板厚度及跨度的关系。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三方面调研了土洞失稳判据分析:○1无地下水活动时土洞稳定性;○2水位下降时土洞稳定性;○3地下水位恢复时土洞稳定性。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模拟研究了不同土洞跨度、不同的土层性质下土洞顶板的厚度的关系。最后对桂林-阳朔高速公路K9~K23段土洞稳定性做出分析。最后得出当土洞的稳定性可从稳定性系数和能承受最大荷载两方面考虑。○1土洞位于地下水位以上,且上部无附加荷载时,土洞的稳定性系数与土洞的埋深无关,其稳定性系数取决于土洞半径,半径越大,稳定性系数越小。○2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相同跨度的土洞,能承受最大荷载随土洞埋深增大而增大;也相对不容易发生塌陷;或者说浅层土洞比深层土洞更容易发生塌陷。○3土洞位于地下水水位以下时,土洞稳定性是跨度和埋深的函数。跨度相同时,埋深越大,土洞在无上部荷载时的稳定性系数越小;埋深相同时,跨度越大,土洞在无上部荷载时的稳定性系数越小,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越大。○4土洞在低水位时比高水位时稳定,因此,高水位时的稳定性对隐伏土洞的稳定性起控制作用。(2)不稳定的土洞采用TDR监测。首先通过模拟计算得出一个最佳的监测同轴电缆埋深与土洞顶板厚度及跨度的关系。再对TDR监测信号分析,并对应用到桂阳路段的信号进行采集分析评价。通过数值模拟得出当TDR同轴电缆埋设深度为2m时,可以得到最佳检测效果。最后对桂阳路段TDR检测信号分析发现除了在埋设x3线的TDR同轴电缆可能因为土洞变形造成的断点破坏以外,直至现在(论文完成之时)x1、x2、x4、x8线的监测波形基本一致,暂时没有存在因土洞变形造成的TDR同轴电缆产生剪切破坏。而x3线的断电破坏已经发出预警,达到了TDR监测预警的目的。

王清利[10](2008)在《天山及邻区古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年代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天山及相邻地区(大致从北纬40度至北纬46度之间的我国疆土)为主要研究地区,以区内古生代以来发生的主要构造、岩浆及成矿事件的时代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岩浆活动及成矿活动的构造环境分析,探讨天山及邻区古生代的大地构造演化机制。国家多次组织“305”、“973”等重大项目开展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及矿床学等方面的资料。为发现构造、岩浆、成矿事件间的联系及事件的演化规律,进一步提高研究深度,对现有资料进行系统总结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搜集整理了研究区古生代的构造事件、岩浆事件及成矿事件的年代学资料,并加以分析总结。此外,对东天山地区大规模的推覆事件、走滑事件及剪切带型金矿床作了重点解剖,开展了精细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厘定了该区推覆、走滑的活动时代及剪切带型金矿的形成时代。取得的主要进展有:(1)总结归纳并初步探讨了氩—氩年龄谱的基本类型及其地质意义,根据受扰动的氩—氩年龄谱识别出东天山地区金成矿后期的剪切构造事件。(2)总结了区内构造事件的年代学成果,并对东天山地区的推覆及走滑事件进行了40Ar/39Ar年代学研究,对天山及邻区古生代构造演化取得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3)通过对岩浆岩年代学成果的总结分析,发现研究区古生代与板块俯冲及碰撞相关的酸性岩浆活动的时空规律是:自东向西由老到新,自北向南由老到新。反映了塔里木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拼合过程是先北后南,先东后西逐步完成的。(4)总结发现新疆西部锡矿带自北向南形成时代由老到新,反映了哈萨克斯坦板块先与北部的准噶尔板块拼合碰撞,后与南部的伊犁板块拼合碰撞。(5)通过精细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厘定了东天山地区剪切带型金矿床的形成时代,并且发现自西向东金矿床形成时代由老到新,反映了该地区自西向东差异性隆升过程。(6)探索出依据碱性岩的碱质组合类型判别其产出构造环境的新方法;并对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及塔里木北缘的碱性岩产出的构造环境进行了判别,发现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的碱性岩形成于走滑剪张的构造环境,塔里木盆地北缘的碱性岩形成于拉张伸展环境。(7)对区内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发生的大规模弥散性伸展作用的机制提出了新解释,认为是大规模的软流圈地幔上侵结果。

二、鲁、黔、滇三省部分地区下第三系红色砾岩中的砾石构造形迹及其成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鲁、黔、滇三省部分地区下第三系红色砾岩中的砾石构造形迹及其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强化生态浮床在河道水体修复中脱氮除磷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前言
        1.1.1 河道污染
        1.1.2 河道修复的定义与原则
        1.1.3 河道修复方法
    1.2 生态浮床技术
        1.2.1 生态浮床的概述
        1.2.2 生态浮床的研究与应用
    1.3 课题的提出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浮床植物选择研究
    2.1 浮床植物的作用与选择原则
        2.1.1 浮床植物的作用
        2.1.2 浮床植物的选择原则
    2.2 浮床植物系统的初选
    2.3 植物的试验研究
        2.3.1 试验水样的研究与配置
        2.3.2 试验植物与方法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1 植物生长情况
        2.4.2 植物净水效果
    2.5 小结
3 基质与植物组合试验研究
    3.1 基质试验研究
        3.1.1 浮床基质的作用与选择原则
        3.1.2 基质的初选
        3.1.3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2 基质与植物组合试验研究
        3.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
4 水生动物的适应性试验研究
    4.1 水生动物的作用与选择原则
        4.1.1 水生动物的作用
        4.1.2 水生动物的选择原则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水生动物的初选
        4.2.2 试验方法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5 强化浮床净水试验研究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装置
        5.1.2 试验配水
        5.1.3 试验方法和测试指标
        5.1.4 试验结果数据处理方法
    5.2 浮床试验与结果分析
        5.2.1 DO和 pH变化
        5.2.2 氨氮检测结果与分析
        5.2.3 总氮检测结果与分析
        5.2.4 总磷检测结果与分析
        5.2.5 氮磷贡献率
        5.2.6 微生物检测与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及获奖情况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2)云南裂隙带主控热储类型及其形成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热类型分类研究
        1.2.2 壳幔热流值研究
        1.2.3 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和成因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裂隙带主控型热储类型分类及其依据
    2.1 按热通道形成机理划分大类
    2.2 按热储类型划分亚类
    2.3 按盖层条件划分亚类
    2.4 按热源划分亚类
    2.5 小结
第三章 (似)层状热储褶皱裂隙带主控型
    3.1 不良盖层层状热储裂隙带主控揭露型
        3.1.1 地层岩性
        3.1.2 地质构造
        3.1.3 含水层组及富水性
        3.1.4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3.1.5 温泉形成条件分析
        3.1.6 热流体化学特征分析
        3.1.7 热储成因浅析
    3.2 良好盖层层状热储裂隙带主控成热型
        3.2.1 地层岩性
        3.2.2 地质构造
        3.2.3 含水层组及富水性
        3.2.4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3.2.5 温泉形成条件分析
        3.2.6 热流体化学特征分析
        3.2.7 热储成因浅析
    3.3 良好盖层层状热储裂隙带主控导通型(二叠系灰岩区)
        3.3.1 地层岩性
        3.3.2 地质构造
        3.3.3 含水层组及富水性
        3.3.4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3.3.5 研究区已有钻孔资料
        3.3.6 温泉形成条件分析
        3.3.7 热储层温度核算
        3.3.8 热储成因浅析
    3.4 良好盖层层状热储裂隙带主控导通型(震旦系白云岩区)
        3.4.1 地层岩性
        3.4.2 地质构造
        3.4.3 含水层组及富水性
        3.4.4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3.4.5 研究区已有钻孔资料
        3.4.6 温泉形成条件分析
        3.4.7 热化学流体特征分析
        3.4.8 热储成因浅析
    3.5 良好盖层层状热储裂隙带主控埋藏型
        3.5.1 地层岩性
        3.5.2 地质构造
        3.5.3 含水层组及富水性
        3.5.4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3.5.5 研究区已有钻孔资料
        3.5.6 温泉形成条件分析
        3.5.7 热化学流体特征分析
        3.5.8 热储成因浅析
第四章 带(脉)状热储裂隙带成热型
    4.1 不良盖层带(脉)状热储裂隙带成热型
        4.1.1 地层岩性
        4.1.2 地质构造
        4.1.3 含水层组及富水性
        4.1.4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4.1.5 温泉形成条件分析
        4.1.6 热流体化学特征分析
        4.1.7 温泉水循环深度计算结果
        4.1.8 热储成因浅析
    4.2 良好盖层带(脉)状热储褶皱裂隙带成热型
        4.2.1 地层岩性
        4.2.2 地质构造
        4.2.3 含水层组及富水性
        4.2.4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4.2.5 温泉形成条件分析
        4.2.6 热流体化学特征分析
        4.2.7 温泉水循环深度计算结果
        4.2.8 热储成因浅析
第五章 侵入岩裂隙带成热型
    5.1 地层岩性
    5.2 地质构造
    5.3 含水层组及富水性
    5.4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5.5 温泉形成条件分析
        5.5.1 温泉的出露条件
        5.5.2 侵入岩裂隙带对地热的影响
        5.5.3 地质构造发展浅析
    5.6 热流体化学特征分析
    5.7 热储温度核算
        5.7.1 矿物平衡法
        5.7.2 阳离子温标法
    5.8 地热田成因浅析
第六章 裂隙带主控型热储形成条件及其特征
    6.1 不良盖层带状热储裂隙带成热型
        6.1.1 形成条件
        6.1.2 控制因素
        6.1.3 热储特征
    6.2 良好盖层带状热储裂隙带成热型
        6.2.1 形成条件
        6.2.2 控制因素
        6.2.3 热储特征
    6.3 不良盖层(似)层状热储裂隙带揭露型
        6.3.1 形成条件
        6.3.2 控制因素
        6.3.3 热储特征
    6.4 良好盖层(似)层状热储裂隙带导通型
        6.4.1 形成条件
        6.4.2 控制因素
        6.4.3 热储特征
    6.5 良好盖层(似)层状热储裂隙带主控成热型
        6.5.1 形成条件
        6.5.2 控制因素
        6.5.3 热储特征
    6.6 侵入岩裂隙带主控成热型
        6.6.1 形成条件
        6.6.2 控制因素
        6.6.3 热储特征
    6.7 良好盖层层状热储裂隙带主控埋藏型
        6.7.1 形成条件
        6.7.2 控制因素
        6.7.3 热储特征
第七章 结论及不足
    7.1 结论
    7.2 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从事项目目录

(3)江北砾岩沉积环境及其快速胶结成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砾岩的研究现状
        1.2.2 江北砾岩的研究现状
        1.2.3 砾组分析、磁化率、Rb/Sr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江北砾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采样剖面描述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的地理位置
        2.1.2 研究区的气候特征
        2.1.3 研究区的地质地貌特征
        2.1.4 研究区的水文特征
    2.2 采样剖面描述
第三章 江北砾岩的沉积环境
    3.1 砾组分析
        3.1.1 砾石的成分
        3.1.2 砾石的砾度
        3.1.3 砾石的砾态
    3.2 江北砾岩的沉积环境
第四章 江北砾岩的胶结环境
    4.1 西师附中剖面江北砾岩铷/锶及其环境意义
    4.2 西师附中剖面江北砾岩填隙物磁化率及其环境意义
    4.3 江北砾岩的胶结环境
    4.4 江北砾岩快速胶结成因探讨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江北砾岩的沉积环境
        5.1.2 江北砾岩的胶结环境
        5.1.3 江北砾岩的胶结年代及其在地表快速胶结的成因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四川盆地红层岩体主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中国红层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及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
        1.1.2 四川盆地红层与水利与水电建设工程
        1.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红层形成的地质环境
        1.2.2 红层的岩石学特征
        1.2.3 红层岩体工程特征
        1.2.4 红层坝基岩体稳定
        1.2.5 红层坝基岩体渗漏
        1.2.6 红层岩体的特殊地质问题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四川盆地红层岩体建造-改造特征研究
    2.1 概述
    2.2 四川盆地红层成岩期岩相古地理演化史
        2.2.1 陆内坳陷盆地沉积期(J_1~J_2)
        2.2.2 山前坳陷盆地沉积期(J_2~K_1)
        2.2.3 陆内盆地萎缩期(K_1~E)
    2.3 四川盆地红层沉积环境、沉积相与岩性组合模式
        2.3.1 红层岩石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2.3.2 四川盆地的红层岩石的岩性组合
    2.4 红层的岩石学特征
        2.4.1 物质组成
        2.4.2 结构与构造
    2.5 构造及表生改造作用
        2.5.1 构造改造作用
        2.5.2 表生改造作用
    2.6 小结
第3章 红层岩体物理力学特征
    3.1 与红层岩体物理力学指标相关的几个问题
        3.1.1 与红层岩石及岩体相关的概念及红层岩体分类
        3.1.2 红层岩石(体)的物理力学指标分类
    3.2 岩石物理力学特征
        3.2.1 不同时代岩石的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分析
        3.2.2 各类岩石物理力学指标特征
        3.2.3 岩石物理指标与力学指标关系分析
    3.3 岩体力学特征
        3.3.1 红层岩体结构特征概述
        3.3.2 力学参数及其取值概述
        3.3.3 红层岩体现场试验成果及相关规律
        3.3.4 红层岩体软弱夹层特征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四川盆地红层工程地质分区及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概述
    4.1 四川盆地红层工程地质分区
        4.1.1 工程地质分区的形成及分区要素
        4.1.2 工程地质分区
    4.2 红层地区与坝型选择的工程地质问题
        4.2.1 红层坝基岩体总体特征及其建坝适宜性的初步评价
        4.2.2 大坝所需天然建筑材料特点及总体评价
        4.2.3 坝型选择及已建水利水电工程坝型统计分析
    4.3 红层岩体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概述
        4.3.1 红层建坝岩体稳定问题
        4.3.2 红层岩体渗漏
        4.3.3 红层岩体特殊工程地质问题
    4.4 小结
第5章 红层坝基岩体稳定分析
    5.1 红层坝基岩体变形
        5.1.1 概述
        5.1.2 与坝基岩体变形相关的红层坝基岩体分类
        5.1.3 各类岩体主要变形特点及其变形问题分析
        5.1.4 不同变形类别的红层坝基岩体工程实例
        5.1.5 小结
    5.2 红层坝基岩体抗滑稳定
        5.2.1 概述
        5.2.2 红层岩体抗剪强度特点
        5.2.3 红层岩体坝基抗滑稳定类型
        5.2.4 红层岩体坝基抗滑稳定工程实例分析
        5.2.5 小结
第6章 红层渗漏问题研究
    6.1 红层透水带的形成与分布
        6.1.1 透水带的形成
        6.1.2 红层河谷岩体透水带分布特点
    6.2 红层岩体透水带特点
        6.2.1 与渗透特性相关红层岩体分类
        6.2.2 不同类别红层岩体渗透特点
    6.3 坝址区渗漏与防渗设计要点
        6.3.1 概述
        6.3.2 河床坝基渗漏的数值模拟分析
        6.3.3 绕坝渗漏的数值模拟分析
        6.3.4 红层岩体坝址区渗漏评价
    6.4 坝址区防渗设计原则及要点探讨
第7章 红层岩体特殊工程地质问题
    7.1 红层类岩溶
        7.1.1 砾岩类岩溶
        7.1.2 含膏盐的泥质岩类岩溶
    7.2 类岩溶小结
    7.3 红层膨胀岩
        7.3.1 概述
        7.3.2 膨胀岩与引水隧洞围岩的变形破坏实例分析
        7.3.3 膨胀围岩隧洞衬砌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7.3.4 膨胀岩隧洞设计施工要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1. 参与的科研项目
    2.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5)黔东及邻区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交通位置
    1.2 黔东及邻区研究历史及其认识
    1.3 江南造山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3.1 造山带物质结构分析——大地构造相研究
        1.3.2 造山带几何结构分析——构造解析研究
        1.3.3 工作方法
2. 区域地质慨况
    2.1 地层
        2.1.1 中元古代
        2.1.2 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
        2.1.3 晚古生代至中三叠世
        2.1.4 晚三叠世至新生代
    2.2 岩浆岩
        2.2.1 火山岩
        2.2.2 侵入岩
    2.3 变质岩
        2.3.1 区域变质岩
        2.3.2 混合岩化作用及混合岩
        2.3.3 热接触变质岩
        2.3.4 动力变质岩
    2.4 构造
        2.4.1 构造运动
        2.4.2 构造旋回期的划分
        2.4.3 区域性深大断裂带
3. 武陵构造旋回期地质构造特征
    3.1 武陵构造旋回期物质结构分析
        3.1.1 汇聚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
        3.1.2 碰撞—陆内造山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
    3.2 武陵构造旋回期几何结构分析
        3.2.1 典型构造样式
        3.2.2 空间变化及其构造位置
4. 加里东构造旋回期地质构造特征
    4.1 加里东构造旋回期物质结构分析
        4.1.1 离散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
        4.1.2 汇聚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
        4.1.3 碰撞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
        4.1.4 陆内造山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
    4.2 加里东构造旋回期几何结构分析
        4.2.1 典型构造样式
        4.2.2 空间变化及构造位置
5、燕山—喜马拉雅构造旋回期地质特征
    5.1 燕山—喜马拉雅构造旋回期物质结构分析
        5.1.1 裂陷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
        5.1.2 挤压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
        5.1.3 隆升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系
    5.2 燕山—喜马拉雅构造旋回期几何结构分析
        5.2.1 典型构造样式
        5.2.2 构造位置及性质
6、黔东及邻区构造演化
    6.1 武陵构造旋回期(中元古代)
    6.2 加里东构造旋回期(新元古代—早古生代)
    6.3 燕山构造旋回期(晚古生代—早白垩世)
    6.4 喜山构造旋回期(晚白垩世—第四纪)
7、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及盆山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科学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指导思想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主要开展的工作
    1.6 主要认识及创新性
2 盆地南部及周邻地质构造特征
    2.1 区域构造位置
    2.2 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2.2.1 盆地南部
        2.2.2 渭河盆地
        2.2.3 秦岭造山带
        2.2.4 西南缘六盘山弧形构造带
        2.2.5 山西地块
    2.3 盆地南部及周邻中生代地层发育与划分对比
        2.3.1 盆地南部中生代地层发育及划分
        2.3.2 盆地与周邻中生界主要时期同期发育地层对比
3 盆地南部渭北隆起发育时限探讨
    3.1 上覆地层特征
    3.2 构造特征
    3.3 渭北隆起裂变径迹特征
    3.4 发育时限及演化
    3.5 盆地南部区域隆升特点
4 渭河盆地地质构造特征与发育演化
    4.1 沉积充填特征
        4.1.1 古近系
        4.1.2 新近系
        4.1.3 第四系
    4.2 构造特征
        4.2.1 断裂分布及特征
        4.2.2 构造分区及特征
    4.3 盆地发育演化
        4.3.1 前新生代基底地层时代分析
        4.3.2 沉积-构造演化
5 秦岭造山带的形成演化
    5.1 秦岭主要构造单元及特征
        5.1.1 华北板块南部
        5.1.2 商丹古缝合带(SF_1)
        5.1.3 南秦岭地块
        5.1.4 勉略古缝合带(SF_2)
        5.1.5 扬子板块北缘
    5.2 秦岭中生代花岗岩体
        5.2.1 印支期花岗岩体
        5.2.2 燕山期花岗岩体
    5.3 秦岭造山带后期隆升特点
    5.4 秦岭造山带形成演化
6 盆地南部中生代主要时期原盆面貌恢复
    6.1 盆地演化-改造阶段划分
    6.2 晚三叠世延长期原盆面貌恢复
        6.2.1 残存地层展布及沉积特征
        6.2.2 沉积物源分析
        6.2.3 原始面貌探讨
    6.3 中侏罗世原盆面貌特征
        6.3.1 延安期原盆面貌特征
        6.3.2 直罗-安定期原盆面貌特征
    6.4 早白垩世原盆面貌恢复
        6.4.1 残存地层展布及沉积特征
        6.4.2 沉积物源分析
        6.4.3 下白垩统剥蚀厚度恢复
        6.4.4 原始面貌探讨
7 盆地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过程及盆山耦合关系
    7.1 中生代盆地演化及构造属性
        7.1.1 晚三叠世延长期
        7.1.2 早中侏罗纪
        7.1.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
        7.1.4 早白垩世
    7.2 中生代盆山耦合关系探讨
        7.2.1 区域动力学环境耦合
        7.2.2 盆地属性的变化
        7.2.3 沉积中心的变迁
        7.2.4 沉积物源的变化
        7.2.5 物源区大地构造背景判别
    7.3 晚白垩世以来改造过程及盆山耦合
        7.3.1 晚白垩世-古新世末期
        7.3.2 始新世-渐新世
        7.3.3 中新世早中期
        7.3.4 中新世晚期-上新世
        7.3.5 第四纪
主要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山东省第三纪盐类矿产沉积主控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概况
    1.4 研究的内容、工作路线及研究方法
2 区域地质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水文概况
    2.3 区域地球物理
3 第三纪含盐系基本结构特征
    3.1 含盐系剖面结构
    3.2 含盐系盐类矿物
    3.3 含盐系地球化学特征
    3.4 小结
4 盐岩沉积模式及其成因探讨
    4.1 盐岩形成及沉积模式综述
    4.2 盆地演化与成盐
    4.3 构造与成盐
    4.4 丰富的物质来源
    4.5 适宜的古气候、古地理条件
    4.6 小结
5 第三纪盐类矿产主控因素分析
    5.1 山东省区域构造与成盐的关系
    5.2 物质来源与成盐的关系
    5.3 古气候和古地理条件与成盐关系
    5.4 盆地的分割及次级构造洼地对盐沉积的控制
    5.5 最深沉降的构造洼地和卤水的分异
    5.6 山东省控制盐矿分布的主要因素
6 山东省盐类矿产沉积盆地预测
    6.1 中新生代盆地的形成机制
    6.2 山东省盐类矿产预测
7 结论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硕士学习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参考文献

(8)滇中郝家河、六苴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砂岩铜矿研究概况
    1.2 矿区研究概况
        1.2.1 滇中砂岩铜矿研究概况
        1.2.2 郝家河铜矿床工作概况
        1.2.3 六苴铜矿床工作概况
    1.3 论文研究概况
        1.3.1 选题依据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3 主要工作量
        1.3.4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3.1 盆地内部构造
        2.3.2 盆地边界构造
    2.4 岩浆岩
    2.5 区域矿产
第三章 郝家河、六苴铜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层特征
        3.1.1 郝家河铜矿区地层
        3.1.2 六苴铜矿区地层
        3.1.3 郝家河、六苴矿区地层特征对比
    3.2 矿区构造
        3.2.1 郝家河铜矿区构造
        3.2.2 六苴铜矿区构造
        3.2.3 郝家河、六苴铜矿区构造对比
    3.3 马头山组特征
        3.3.1 岩石特征
        3.3.2 矿物特征
    3.4 矿体特征
        3.4.1 郝家河铜矿床矿体特征
        3.4.2 六苴铜矿床矿体特征
        3.4.3 郝家河、六苴铜矿床矿体特征对比
    3.5 矿石特征
        3.5.1 郝家河铜矿床矿石特征
        3.5.2 六苴铜矿床矿石特征
        3.5.3 郝家河、六苴铜矿床矿石特征对比
    3.6 金属矿物分布规律
        3.6.1 郝家河铜矿床金属矿物分布规律
        3.6.2 六苴铜矿床金属矿物分布规律
        3.6.3 郝家河、六苴铜矿床金属矿物分布规律对比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郝家河、六苴铜矿床马头山组地球化学特征
    4.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属性
        4.1.1 岩石组分特征
        4.1.2 沉积物源属性分析
    4.2 矿石地球化学特征
        4.2.1 矿石主量元素特征
        4.2.2 矿石微量元素特征
        4.2.3 矿石稀土元素特征
    4.3 微量元素富集规律
        4.3.1 郝家河铜矿床元素垂向分布规律
        4.3.2 六苴铜矿床元素垂向分布规律
        4.3.3 郝家河、六苴铜矿床微量元素垂向分布规律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郝家河、六苴铜矿床与国内外典型砂岩铜矿床地质特征对比研究
    5.1 地质特征方面
    5.2 成因方面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图版Ⅰ 地层地质特征
图版Ⅱ 构造地质特征
图版Ⅲ 岩石(矿石)标本照片
图版Ⅳ 岩石(矿石)组构镜下照片

(9)岩溶土洞稳定性分析及TDR监测预警研究 ——以桂—阳高速公路K9~K23段路基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岩溶土洞(塌陷)机理研究
        1.2.2 岩溶土洞塌陷预测及评价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内容
第2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气候
        2.1.2 水系及水文特征
        2.1.3 土壤与植被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2.3 地貌与新构造运动
    2.3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2.3.1 地形地貌
        2.3.2 地层岩性
        2.3.3 地质构造
        2.3.4 水文地质
        2.3.5 岩溶(基岩)
        2.3.6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第3章 研究区岩溶土洞及塌陷发育特征
    3.1 隐伏土洞类型及其发育特征
        3.1.1 隐伏土洞规模与埋深
        3.1.2 隐伏土洞密度
        3.1.3 隐伏土洞发育与基岩关系
        3.1.4 隐伏土洞活动性
    3.2 土洞塌陷类型及其发育特征
        3.2.1 土洞塌陷类型
        3.2.2 土洞塌陷的特征
    3.3 土洞形成及塌陷的形成机制分析
        3.3.1 土洞及塌陷形成机制的一般认识
        3.3.2 桂阳路土洞塌陷形成机制
第4章 土洞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4.1 土洞稳定性的静力学分析
        4.1.1 土洞稳定性的静力学分析方法
        4.1.2 已发生塌陷土洞的验证分析
        4.1.3 隐伏土洞稳定性的分析
    4.2 土洞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4.2.1 计算模型及模拟方案
        4.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4.3 土洞稳定性的综合评价
第5章 土洞(塌陷)TDR 监测预警研究
    5.1 TDR 监测预警的基本原理
    5.2 TDR 监测预警的临界顶板厚度
        5.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5.2.2 结果分析
    5.3 TDR 监测预警的信号研究
        5.3.1 同轴电缆的剪切变形对TDR 波形的影响
        5.3.2 同轴电缆的拉伸变形对TDR 波形的影响
    5.4 桂-阳路监测分析及预警
        5.4.1 监测设备及测线布置
        5.4.2 监测初步结果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天山及邻区古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年代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二章 ~(40)/~(39)Ar定年技术
    第一节 ~(40)Ar/~(39)Ar定年方法基础及发展过程
    第二节 ~(40)Ar/~(39)Ar定年技术新进展
    第三节 ~(40)Ar/~(39)Ar年龄谱的地质意义
    小结
第三章 天山及邻区地质背景
    第一节 地层
    第二节 构造
    第三节 岩浆活动
    小结
第四章 天山及邻区古生代构造事件年代学研究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构造事件的形成时代
    小结
第五章 天山及邻区古生代岩浆事件年代学研究
    第一节 岩浆活动概况
    第二节 岩浆事件的特征及活动时代
    小结
第六章 天山及邻区古生代成矿事件年代学研究
    第一节 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
    第二节 成矿事件的年代学研究
    小结
第七章 天山及邻区古生代构造、岩浆及成矿事件关系探讨
    第一节 构造事件与岩浆活动的关系探讨
    第二节 构造、岩浆对成矿作用的影响及控制
    小结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图
作者简介

四、鲁、黔、滇三省部分地区下第三系红色砾岩中的砾石构造形迹及其成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强化生态浮床在河道水体修复中脱氮除磷效果研究[D]. 余里洁. 重庆大学, 2019(01)
  • [2]云南裂隙带主控热储类型及其形成条件[D]. 罗舜浩. 昆明理工大学, 2017(11)
  • [3]江北砾岩沉积环境及其快速胶结成因探究[D]. 张宜梅. 西南大学, 2012(08)
  • [4]四川盆地红层岩体主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系统研究[D]. 王子忠.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2)
  • [5]黔东及邻区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D]. 代传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6)
  • [6]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及盆山耦合关系[D]. 王建强. 西北大学, 2010(12)
  • [7]山东省第三纪盐类矿产沉积主控因素的研究[D]. 齐丽丽. 山东科技大学, 2010(03)
  • [8]滇中郝家河、六苴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D]. 史春鸿.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3)
  • [9]岩溶土洞稳定性分析及TDR监测预警研究 ——以桂—阳高速公路K9~K23段路基工程为例[D]. 覃秀玲.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5)
  • [10]天山及邻区古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年代学研究[D]. 王清利.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8(04)

标签:;  ;  

鲁、贵、滇部分地区下第三纪红色砾岩砾石结构痕迹及成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