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指纹系统对现场指纹的检验(论文文献综述)
曹吉明[1](2021)在《《刑事技术》2011—2020年指纹学文献计量统计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刑事技术》杂志近年来指纹学研究文献载文特点和杂志的发展状况。方法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范式,对过去10年(2011—2020)《刑事技术》杂志指纹研究文献的产出趋势、研究机构、主要作者、高被引论文情况、获基金资助分布情况和学术研究热点等6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20年《刑事技术》杂志共发表指纹学研究论文197篇,约占总发文量的12%;58篇论文获各类基金资助共98项次,获基金资助占比29.44%;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总发文量最高,均在30篇以上;被引次数最高的前10篇论文中有7篇出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且这10篇论文中被引频次最高和下载量最高的也均出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指纹基础研究、指纹显现提取、指纹自动识别、指纹检验鉴定四个方面,发文量分别为13篇、98篇、10篇、49篇。结论过去10年,《刑事技术》杂志指纹学研究文献的整体质量在不断提高,其中2016年后获基金资助发文量明显增多,且国家级和公安部高质量基金发文量也逐步攀升,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指纹学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指纹三级特征研究、新型显现提取技术、指纹自动化识别系统和疑难指纹检验鉴定是目前指纹学领域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
徐杰,刘哲元,霍鑫,蒋敬,戴玉阳,胡王燕[2](2021)在《人工智能指纹识别技术在警务实战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大数据时代,海量指纹数据的汇聚对指纹识别系统的比对精度和速度带来了挑战。能否实现对现场指纹图片在海量样本库中的"以图搜图",即无需对指纹图片进行特征编辑即可快速比对(无特征比对),是一线部门提出的实战需求。本文以"云痕"智能指纹识别系统为例,介绍一种将人工智能引入指纹识别领域,采用自适应小波框架与主动式深度学习的比对技术和总线级协同计算的计算技术,建设指纹亿级数据库的技术创新,使得指纹的比对精度和速度得到提升。结合笔者单位警务工作,介绍了"云痕"系统应用于电脑端和移动端的指纹比对场景,对比分析了人工智能与传统指纹识别系统在指纹表述信息量及比对精度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并对人工智能在指纹识别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胡懿夫[3](2021)在《司法鉴定中指纹三级特征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指纹技术不论是在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越来越多的案件中出现的残缺、模糊、变形、重叠指纹成为了指纹技术的瓶颈。指纹三级特征作为微观细节特征,其相对稳定性、非普遍性具有极高的鉴定价值。因此如何在司法鉴定中应用指纹三级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价值。本文分为四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第一部分,对指纹三级特征的概念、分类及特征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对指纹三级特征所具有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其在司法鉴定中应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第二部分,借助两起案件对指纹三级特征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现阶段应用指纹三级特征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讨论,侧重于探讨指纹三级特征的鉴定标准、鉴定规范和科学性等问题。第三部分,通过寻找不同因素对指纹三级特征的影响,为指纹三级特征在司法鉴定中的注意事项厘清思路。第四部分,为指纹三级特征在司法鉴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主要讨论司法鉴定中,指纹三级特征的显现方法、加强对鉴定人的培养、建立合理、统一的指纹三级特征鉴定标准以及指纹三级特征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方向的发展。本文从指纹三级特征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希望能对当前不断发展的指纹三级特征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朱海[4](2021)在《论司法鉴定中的法证认知偏差》文中研究说明认知偏差是人们在对事物事件的感觉、知觉、分析、判断、决策等认知过程中,对客观事实发生的一种系统性地、无意识地偏离现象,它是人类认知缺陷的必然结果,而不是刻意为之的故意行为。司法鉴定人(简称鉴定人)使用法证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描述和比对检材,分析和解释检验结果,组织和撰写鉴定报告等一系列鉴定活动,符合人类的一般心理认知过程。因此,如果鉴定人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就可能得出错误的鉴定意见。自从在梅菲尔德指纹鉴定错案中发现认知偏差的重大影响后,对司法鉴定中认知偏差影响的持续研究,使许多国家的法学界、法证科学界、心理学界认识到司法鉴定中认知偏差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大多数法证科学学科既缺乏客观的测量方法,也没有可靠的测量工具。在这些领域,鉴定人实质上成为了主要的分析工具。即使在拥有可量化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的领域,从采集现场样本、确定检验样本、分析样本数据、解释检验结果从而得出鉴定意见,在这一系列鉴定过程中,人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鉴定过程的主观性容易使鉴定人受到认知偏差影响而出错,所以控制认知偏差对司法鉴定来说是一件关乎公平正义的事情。为此,本文将对司法鉴定中的认知偏差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本文由引言、三章正文和结语构成。引言部分介绍了有关司法鉴定中认知偏差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分别从研究跨度、研究深度、研究方法、研究主体四个方面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的来说,国外早就开始研究司法鉴定中的认知偏差问题,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国缺少对司法鉴定中认知偏差问题的关注,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研究的理论研究意义在于,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司法鉴定的偏差性,创造法证科学的新知识增长点,提供理解刑事错案的新视角,促进证据印证理论的深入研究;实践意义在于,通过控制司法鉴定中存在的认知偏差,提高科学证据的可靠性,提高司法鉴定实验室的控制质量,并从预防认知偏差的角度,对鉴定人提出了解信息相关性的职业伦理,完善鉴定人的职业伦理规则。本文主要使用比较研究法和交叉研究法,研究司法鉴定中认知偏差的发生机制、存在形式和作用机制,并总结现有消减司法鉴定中认知偏差的方法。第一章介绍了有关认知偏差的经典心理学研究,阐明影响认知偏差的感觉知觉、社会认知、推理、动机和情绪等因素,以及期望效应、确认偏差、信念偏差、首因效应、情绪一致性效应等不同种类认知偏差的存在形式。结合司法鉴定中使用的法证科学特点,从认知系统论的视野下审视司法鉴定中特有的法证认知偏差,分析法证认知偏差的特定影响因素,并从法证认知偏差的角度去认识鉴定人得出错误鉴定意见的心理原因。第二章分析了司法鉴定中法证认知偏差的存在形式和作用机制,以及偏差洪流与虚假印证之间的关系。法证认知偏差的存在形式主要有认知主体偏差和认知情境偏差两种。认知主体偏差包括期望效应、确认偏差、动机偏差、角色效应等;认知情境偏差包括情绪效应、展示效应、应激压力等。偏差级联效应和偏差雪球效应是两种法证认知偏差的作用机制。由于认知偏差具有内隐性和不易察觉性,认知偏差导致的错误鉴定意见很难被发现,在偏差级联效应和偏差雪球效应的作用下,往往会导致虚假印证的发生。第三章总结了现有控制消减法证认知偏差的消减策略。目前,国外学者提出的法证认知偏差消减策略有:情境管理员、线性顺序披露程序、证据列队、盲态复核、认知职业培训等五种。本文分别从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阐释了这些应对策略的原理支撑和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并以法证认知偏差为视角,对我国现行司法鉴定规范进行检视。
王佳[5](2020)在《杀人案件犯罪嫌疑人研判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杀人案件是指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行为构成的案件,其性质恶劣且后果严重。在杀人案件侦查分析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的研判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根据案件信息确定犯罪人特征进而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二是在确定的侦查范围内进行嫌疑人目标关联分析,进而对可能的目标人员进行犯罪嫌疑人排查。传统的嫌疑人研判主要依赖于专家经验分析,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随着公安数据的积累和信息化的进程,自动化研判模型成为实际警务新的需求,可以辅助专家决策,节约办案成本。本文针对嫌疑人研判中的犯罪人特征刻画和嫌疑人目标关联问题,进行了模型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针对杀人案件的特征分析问题:分析了国内杀人案件的宏观特征,包括犯罪人特征、被害人特征、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关系特征、使用工具特征等;应用数据挖掘算法分析了影响杀人案件发生率的社会因素及其重要度。研究工作可为之后的杀人案件的犯罪人特征的分析和刻画提供依据和数据支撑。针对杀人案件的犯罪人特征刻画问题:构建杀人案件案例表达模型,描述杀人案件的一般发生过程,提出案件的四大情景要素—“加害者、工具媒介、受害者和现场环境”;构建基于情景要素的犯罪人特征刻画模型,应用于杀人案件信息的演绎式推理分析,确定犯罪人可能的身份特征;当犯罪人身份特征无法直接推理得到时,研究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犯罪人特征刻画模型,应用于杀人案件信息的归纳式推理分析,确定犯罪人的其他特征,如性别、年龄、与被害人关系、有无犯罪前科等。研究构建的犯罪人特征刻画分析模型的输出结果可以为下一步嫌疑人目标关联提供支撑。针对杀人案件的嫌疑人目标关联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的目标关联模型,应用于犯罪嫌疑人的排查分析。模型梳理了目标特征的不同数据结构与关联度计算规则,计算目标人员的嫌疑度,进而进行目标排序,给出调查范围内最可能是嫌疑人的目标,为专家决策提供辅助支持,节约办案成本。
彭勇[6](2020)在《工业控制系统信息物理跨域风险分析技术和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ICS)是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石化、水利设施、交通设施和核设施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神经中枢。现代工控系统的本质是感知、计算、通信和控制功能深度融合的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随着工控系统同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的集成融合,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边界日益交叠,全球互联、信息和物理融合的新信息空间已初步形成。与此同时,网络安全威胁也从信息空间渗透到物理空间,震网事件等实证了网络攻击能对关键基础设施信息物理系统产生重大物理破坏后果,甚至影响国家安全。本文围绕如何建模、评估和抵御网络攻击对关键基础设施信息物理系统产生物理后果这一核心问题,针对什么是工控系统信息物理跨域攻击以及如何为工控系统开展风险评估和安全分析这两个问题开展研究。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针对什么是工控系统信息物理跨域攻击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关键基础设施信息物理系统(Critical Infrastructure-Cyber-Physical Systems,CI-CPS)体系结构模型、CI-CPS运行分析模型以及信息物理攻击形式化描述和建模,从而构建了普适于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工控系统信息物理跨域攻击分析框架。该框架能指导并应用于以工控系统信息物理跨域攻击为特点的工控系统风险评估、工控软件安全、工控系统实验平台和分析应用领域。2)在工控系统风险评估领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域划分和攻击模式优化的工控系统信息物理跨域攻击图分析方法,该方法降低了复杂度,提高了风险评估的可操作性;提出了一种结合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D-S证据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的定量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为国家标准“GB/T 37980-2019信息安全技术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检查指南”的实施提供了支持。3)在工控软件安全领域中,提出了一种以工控软件配置文件为污染源的基于动态污点分析的模糊测试(Fuzz测试)方法,改进了模糊测试方法,探索了工控系统应用软件安全黑盒测试的新方向;提出一种基于控制流混淆的安卓工业应用软件的代码保护方法,增强了混淆强度,降低了混淆成本,增加了代码保护强度。4)在工控系统实验平台方面和分析应用方面,提出并建设了虚实结合的工控系统综合实验平台,该平台能支持所提出的工控系统信息跨域攻击分析框架和相关研究;提出了特征化工业控制协议交互行为特征的工控系统场景指纹,该指纹具有广谱的工控系统网络攻击和异常发现能力,可进一步应用在工控系统网络威胁发现和异常检测等工作中。
陈壮[7](2020)在《可见光谱成像技术提取签字笔背景捺印指纹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签字笔背景捺印指纹通常是指带有签字笔书写字迹背景的各种类型书写纸张上的印油或印泥的捺印指纹。作为一种常见物证,完整地提取此类指纹对案件的破获起着关键作用。传统的提取方法有物证摄影、图像处理等,但是这些方法往往费时费力、操作复杂,适用范围小,因此寻找一种便捷、高效、无损的指纹提取方法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选取市场上常见的32个不同品牌不同颜色的印油或印泥(印油3个,印泥29个)、20个不同品牌不同颜色的签字笔以及8种不同类型的书写纸张,一共制作了32个印油或印泥指纹样本、5120个签字笔背景捺印指纹样本。本文基于可见光谱成像技术及光致发光原理完成实验样本的光谱数据采集及处理工作,通过直接图像观察与大量实验数据统计,科学量化地总结出签字笔背景捺印指纹提取的可靠数据和可行性技术方法,进一步对不同类型纸张上签字笔背景捺印指纹的提取、影响指纹提取的因素、指纹提取最优条件等进行实验研究,为实际公安工作和科研中签字笔背景捺印指纹提取提供数据信息和技术支撑。本文完成的工作:1、32个不同品牌不同颜色的印油或印泥的光致发光特性检验;2、复印纸、白板纸、牛皮纸、皮纸和新闻纸5种不同材质的空白书写纸张上3200个签字笔背景捺印指纹的提取实验;3、公安大学信件稿纸、得力方格信稿纸和金美莱二联票据纸3种具有不同复杂背景的书写纸张上1920个签字笔书写背景捺印指纹的提取实验;4、曝光量对指纹提取的影响因素实验;5、波长步进对指纹提取的影响因素实验。本文研究发现:1、可见光谱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检验印油或印泥的光致发光特性;2、可见光谱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消除复印纸、白板纸、牛皮纸、皮纸和新闻纸5种不同材质的空白书写纸张上签字笔书写背景,提取印油或印泥捺印指纹;同一激发光照射下,5种纸张上的指纹提取效果从好到差纸张排序依次为白板纸、复印纸、新闻纸、牛皮纸、皮纸;不同激发光照射下,指纹提取效果不同,就所选实验波段而言,指纹提取最佳激发波段为510 nm绿光;3、可见光谱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消除公安大学信件稿纸、得力方格信稿纸和金美莱二联票据纸3种纸张上的复杂背景和签字笔书写背景,提取印油或印泥捺印指纹;4、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曝光量影响指纹的提取效果,增加曝光量,指纹提取效果整体较好,为提高指纹检验正确率,应保证较大的曝光量;5、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波长步进越小,指纹提取效果越好,兼顾指纹提取效果与工作效率,应选择较小的波长步进值。
胡裕岭[8](2020)在《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发展与分歧(1904-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的变革离不开科学技术革命,法律的发展亦如此。当下的中美贸易战也再次告诉我们,谁掌握了核心基础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更多的经济贸易和法律规则的话语权。科学技术不仅事关经济利益、政治变革,而且事关民族兴亡、文化存续。反观中国近代法律大变革的历史,是时,既有国体衰败,列强侵扰,传统频遭质疑,政改瞬息万变,又有实业兴邦,人权浪潮,租界法权失落,西学持续涌入。1904年香港警察开始使用英国亨利制指纹分析法押印指纹,1905年,青岛巡捕局开始使用德国汉堡式指纹分析法查证犯罪嫌疑人,1918年夏全印赴上海公共租界学习亨利制指纹分析法……然而对这一时期指纹证据技术的系统性梳理尚处空白。温故而知新,述往事而思来者。考证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发展、技术分歧、本土探索等,不仅可丰富近代法律的研究,而且可为当下司法改革挖掘本土资源。本文以指纹证据技术在中国的引入和发展为研究对象,选取1904年至1949年为研究时间段,通过一系列史料考据和问题探讨,试图厘清中国指纹证据技术的历史发展脉络,考证指纹证据技术的早期实践和应用情况,阐释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路径和发展动因,分析指纹证据技术标准的争议与分歧,反思指纹证据技术引入发展与分歧视角下的检警关系、科学技术与司法关系等问题,以求补正指纹证据技术学术史上的部分漏误,探索证据科学发展规律以及为当下法治话语体系的构建和司法改革尤其是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挖掘本土资源,提供些许镜鉴。中国为何要引入指纹证据技术这门“西学”?法制的冲突首先是文化的冲突。指纹证据技术这门西学在清末时期引入中国并非易事。帝制中国晚期,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和天朝大国之说,已让士大夫阶层陷入对传统文化的盲目自信。他们视传统制度和经验为正统,稍有抵触者即视为异端。但随着西学东渐,西学在中国不断传播,传统经验已暴露出诸多不能自圆其说的科学性问题。直至康熙三年“历法狱案”爆发,表面上是历法较量,实则是中学与西学的话语权之争。然而如何看待和引入较为科学的西学,同时扞卫传统政体,统治者必须为其寻得合理的文化解释。“西法中源”,西方先进的历法和数学源自中华传统文明的学说首先为这一问题的回答拾得文化自信,但很快就在逻辑上不攻自破,既没有看到科学发展的普遍性,也未能解释为何西学在当时更先进于中学。直到鸦片战争再一次将“中弱夷强”的现实问题随着炮火摆在统治者面前。“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固有政治文化传统“体”不变的前提下,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用”的学说登上历史舞台。尽管存在洋务派的“补救”论和维新派的“会通”论等多种解释,但它一样没有回答“西学”何以领先“中学”何以落后的原因,甚至掩盖了体制上的弊病。1898年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号召“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主张“博采西学”。“西用”的范围进一步扩展。警察制度、检察官侦查机制等一系列近代刑事司法制度开始引入并建立起来,指纹证据技术自此被“名正言顺”地引入中国。在当时西方指纹证据技术何以领先于中国?中华文明或是世界上最早将手印或指纹印痕应用于证据领域的文明地区之一。从现有的中西方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是最早将手印纳入证据体系的国家。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了大量民间契约中以按捺手印为凭证的方法,这些凭证往往成为案件诉讼过程中的关键证据。按捺手印为凭证,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又称“下手书”“画指券”“画指节”“手摩”等。据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周代,而且在指纹纹线特征的识别与鉴定领域十分发达,曾被应用于司法个案。这种方法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领先地位,辐射影响极其深远。但中国古代对指纹的认识经验判断大于科学分析,始终未能成为一种科学,甚至存在经久失传的现象。如在清代曾有文献认为“画十字”与按捺指纹同义。直至19世纪西方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人类对指纹的科学认知。指纹证据技术便在近代皮纹学、解剖学等学科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高尔顿——亨利、武塞蒂赫等不同的指纹分类系统。指纹人各不同、终身不变的特性,使之得以应用到证据科学领域。阿根廷、印度、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纷纷将指纹正式纳入到证据体系中。受特殊的历史环境影响,指纹证据技术在中国的实践几乎与世界同步。据史料记载,至迟自1904年始,指纹证据技术在青岛、上海、香港等地区的侦查活动中得以实践。而且随着《字林西报(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大陆报(The China Press)》等近代报刊报道,指纹证据技术为国人所知并逐渐在中国萌芽兴起。中国是通过何种方式引入和推广指纹证据技术的?没有证据科学支撑的法律制度难以实现其司法价值。清末民初政府虽然先后效仿日本等国家建立现代刑事诉讼制度,但当拷讯技术逐步废除,一时间失去证据科学的支撑,司法效能极其低下,司法官员互相推诿,甚至出现派员学习西方催眠术以资审案的闹剧。从中可见当时对西学证据科学的渴望。世界指纹证据技术应用的第一人、武塞蒂赫指纹分类系统的发明者胡安·武塞蒂赫访华传学,留学生归国以及租界地区的早期实践为统治者提供了指纹证据技术这门科学。民初司法部与内务部掀起在全国范围内学习传授指纹证据技术的热潮。政府通过开办指纹传习所、讲习所,在警校办设指纹专科、开设指纹课程,派遣惠洪、夏全印等赴租界学习,派遣留学生先后赴日本、奥地利、德国、美国学习指纹证据技术等方式引入和推广指纹证据技术。同时,夏勤、伍冰壶、张元枚等个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凭借一己之力为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和发展作出了不朽贡献。经过政府、社会和个人多方面的努力,指纹证据技术短短几年在中国得以实践,并几乎与日本、英国、美国等先进国家保持相当水平,且涌现出一大批指纹专家。司法部先后颁布《办理指纹须知》《试办指纹法令》作为指导手册以将其固定、统一下来,全面推广。上海、南京、天津、汉口、北平、重庆、青岛、汉口等城市警察部门先后建立起指纹专门机构。指纹证据技术的应用取得较大成效,在各地破获多起案件。何种指纹证据技术最为适合中国国情?民国政府尤为重视指纹证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在司法领域三令五申鼓励和支持该技术的推广,而且还曾将指纹证据技术应用于身份证件识别等领域。教育部甚至通令全国各国立大学、私立大学、省教育厅酌设指纹学科。指纹证据技术的知识甚至还出现在高考试题中。然而,中央政令不行、国家内政不一的政治环境在给了各地得以分别实践世界不同指纹证据技术的同时,也给发挥指纹证据技术功能、实现跨区域犯罪侦查协作带来重大障碍。指纹证据技术不仅在各省市存在地域之差,而且同一省市的监狱部门与警察部门所应用的技术标准也是五花八门。根据1935年的史料统计,在全国19个提供指纹办理情况的警察部门中,所采用的指纹技术标准有英国亨利制、德国汉堡式、法国爱蒙培尔制、阿根廷武塞蒂赫制以及中华式等多种,而且其中亨利制也有英式和夏全印式之分;汉堡式还有德式、日式之分。通过分析不同种指纹分析的初步(基本)、二步(附属)和三步(次附属)分析方法,可以发现武塞蒂赫制最为简单,基本分析仅有四大类,但难以应对较大的指纹样本量,因而有附属分析又分十六种,难免前者过于简单,后者又过于复杂。汉堡式与亨利制指纹分类基本相同,在斗形纹的区分上有所差别。在编码技术上,武塞蒂赫制依然最为简单,但查找起来每次至少要找出五个号码,而亨利制第一步仅需确定计数或不计数即可。如果到第二步继续查找,武塞蒂赫制恐怕要找出二十五个号码,而亨利制仅四个号左右即可查出。相比之下汉堡式则也非常简单,仅需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即可,但本质上与亨利制并无较大差异。分析发现,中华式并没有根据中国人的指纹特点加以本土化,而是将亨利制和爱蒙培尔制加以综合,甚至存在许多错误。1933年民国政府开启了指纹证据技术标准的统一之路,发现并决定以中国人指纹之特性定立指纹技术标准。然而技术的分歧与争议远远超过了技术探讨本身。分歧的背后却是师承关系、学源背景等力量的交织角逐。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政部通令警察部门采用亨利制标准,但并未与司法部达成一致意见。至1949年,指纹证据技术标准未能实现实质统一。透过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发展和分歧我们可以反思哪些问题和经验教训?回顾与反思1905年至1949年指纹证据技术在中国的引入和发展,可以看出其盲目性、重复性、世界性和依赖性的发展特征。从本文第一章西学引入文化解释的局限性中亦可以分析出其对指纹证据技术引之不谓来由、发展不问现实和争议流于人事的问题影响。同时,政治需求、学科教育、职业团体以及个人作用都对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发展和分歧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民国指纹证据技术诸多未竟之路也给我们当下带来些许启示。如指纹鉴定标准的统一应尽早确立,且应以国人指纹特征为依据;指纹鉴定标准的确立应有司法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共同组织专家委员会开展。除此之外,在指纹证据技术推广中,如何看待学历制教育与在职培训的利弊对当今警察教育乃至其他职业教育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历史镜鉴意义。短期的在职培训能够顺应技术与知识拿来主义之需,不仅见效快成本低,而且能够快速顺应社会的发展变革,但从根不上不能解决技术与知识的研发问题。然而学历教育完成了这一问题吗?似乎还值得更多地反思。透视指纹证据技术标准的分歧纷争,不仅可以窥见民国时期检警关系之变化以及侦查权力的扩张与异化,而且更可以从中探析科学和司法的关系,可以为指纹鉴定标准和采信规则的确立、证据科学与证据法学的发展以及司法改革中中国特色法治路径话语权的探索提供些思路。
李嘉玮[9](2020)在《聚集诱导发光指纹粉末的制备及其在MATLAB辅助潜指纹成像识别与匹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指纹是刑事调查中最重要的物理证据之一,指纹识别也是全世界最常用的生物识别技术。而犯罪现场的潜指纹往往难以被肉眼所察觉,因此,研究简单、快捷、低成本的潜指纹显影材料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在传统潜指纹成像材料的研究中难以准确客观地评估其潜指纹显现性能,极大地限制了潜指纹成像材料的开发。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的染料与指纹吸附性配体相掺杂,制备出新型AIE潜指纹粉末,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基材表面的潜指纹成像中。而在随后开发出一套基于MATLAB的潜指纹识别与匹配系统(AFIS),通过对潜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等步骤,对所制备的潜指纹材料的成像结果进行定量分析。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对AIE染料掺杂蒙脱土(MMT)制备AIE荧光指纹粉末并进行潜指纹成像研究。选取具有AIE特性的水杨醛吖嗪(SAA)掺杂入MMT配体以制备SAA@MMT荧光指纹粉末,后通过改变前体物质质量比例来优化制备工艺,灰度分析结果显示当SAA与MMT质量比为10%时所制备的SAA@MMT荧光指纹粉末的潜指纹成像效果最好,优于市售商业指纹粉末,且其在载玻片上的潜指纹图像可以清晰得显现出起点、终点、结合点和分叉点等细节特征信息。随后将SAA@MMT荧光指纹粉末应用在纸币,光盘,信用卡,大理石,铜箔,培养皿,塑料袋等光滑无孔基材表面上的潜指纹成像中,均获得了高对比度,高清晰度,高分辨率且优于市售商业指纹粉末的潜指纹图像。同时,SAA@MMT荧光指纹粉末被证明在长期储存过程(80天)中依然具有较为稳定的性质,其储存时间对潜指纹成像结果影响较小。此外,还探究了四苯乙烯(TPE)等其他AIE染料制备AIEgens@MMT荧光指纹粉末和其潜指纹成像效果。(2)对AIE染料掺杂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制备AIE荧光指纹粉末并进行潜指纹成像研究。选取SAA掺杂2-甲基咪唑锌盐(ZIF-8)制备SAA@ZIF-8荧光指纹粉末,并通过改变ZIF-8生长时间以优化制备工艺。透射电镜表征和灰度分析结果显示当ZIF-8生长时间为1 h时所制备的SAA@ZIF-8荧光指纹粉末结构更为均匀,潜指纹成像效果最好,且与市售商业指纹粉末相比具有更高的成像对比度,清晰度和更低成本。在实际测试中SAA@ZIF-8荧光指纹粉末适用于多种不同粗糙程度的无孔或多孔基材表面的潜指纹成像,且其在载玻片上的潜指纹图像在常温常湿环境下静置7天后依然具有和刚生成时相同的清晰度与对比度,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此外,证明了TPE等其他AIE染料同样可制备成AIEgens@ZIF-8荧光指纹粉末并进行相应的潜指纹成像。(3)对基于MATLAB的潜指纹识别与匹配系统进行研究。通过该系统对潜指纹图像和原指纹图像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图像分割、图像二值化、图像细化增强、特征提取、特征匹配,所设计的特征点匹配算法可计算得出潜指纹图像与所采集真实指纹图像之间的的差异值,其结果具有比传统灰度分析测试方法更高的分析效率和更准确直观的分析结果。随后用此系统验证了当SAA与MMT质量比为10%时,所制备SAA@MMT荧光指纹粉末潜指纹成像效果最好,与原指纹图像的平均差异值为0.0976,同时也验证了SAA@ZIF-8荧光指纹粉末的潜指纹成像效果优于SAA@MMT荧光指纹粉末,二者与原指纹图像的平均差异值分别为0.0781和0.0976均优于市售指纹粉末的0.1371。
艾乐[10](2020)在《斗型纹三角区域相似异源研究 ——基于百万级数据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指纹鉴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将犯罪现场提取的指纹与自动识别系统中存储的已知来源指纹进行特征比对,再通过专家检视复核以认定犯罪嫌疑人的方法。由于指纹具备“人各不同、终身基本不变”的特性,长期以来被视为证据之首,成为认定嫌疑人身份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现场指纹受到接触方式、接触客体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指印往往残缺不全,增加了指纹比对认定的难度,导致出现错误的鉴定意见。另一方面,个体接触物体的动作导致指纹三角区域更容易遗留在客体上,因此,犯罪现场勘察人员在现场提取到的指纹大多包括了三角区域。但三角区域的指纹纹线流向复杂,特征点出现频率高,导致异源指纹在该区域容易出现高度相似,极易给鉴定人员造成干扰。本文重点研究在百万级指纹数据库中,斗型纹三角区域特征点数量和质量对同源指纹在AFIS系统中排前率的影响;发现斗型纹三角区域相似异源现象的出现及分布规律;分析总结高度相似异源指纹出现的概率以及在质量变化的情况下,高度相似异源指纹对系统排名、专家鉴定造成的影响;改进传统指纹比对算法,提升同源指纹在候选列表中的排位。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斗型纹捺印指纹三角区域,在特征点数量不同、标注特征点方法不同的情况下,自动识别系统比对列表中同源和相似异源指纹的排位,并总结同源指纹和相似异源指纹出现的规律;2、研究现场指纹三角区域,在特征点数量不同、标注特征点方法不同的情况下,出现同源指纹的几率,提升鉴定人员对三角区域特征的理解能力,给出人工标注特征的方法建议,以提升同源指纹排位;3、重点研究现场指纹质量的变化,对高度相似异源指纹在识别系统候选队列中排名的影响,提升算法研究人员重视程度,研究改进算法;4、重点研究高度相似异源指纹对专家鉴定结果的影响,分析造成鉴定错误的主客观原因,警示高度相似异源指纹的存在及其对鉴定人员的影响;5、通过将相似三角形算法和SFIT特征融合匹配,形成STSF算法,提升识别算法对残缺指纹上特征的综合利用能力,提高同源指纹排位。本研究的结果表明:1、特征标注数量能影响同源指纹和相似异源指纹的出现率及排位,整体趋势为随着特征数量增加,同源指纹排前率提升,相似异源指纹下降;2、现场指纹清晰、特征数量较多时,应采取系统自动标注特征的方法有利于查询同源指纹,指纹不清晰、特征数量较少时,应采取人工标注、改变特征组合的方式多次查询。3、高度相似异源指纹在候选列表中出现率为1.5‰,指纹质量降低会影响同源、相似异源指纹的出现率;4、鉴定人员应严格遵守鉴定流程,不能过度自信,同时建议定期开展指纹鉴定实验,提升对相似异源指纹的认识;5、提出的STSF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能提升残缺指纹的识别能力,提升同源指纹在候选列表中的排位,降低高度相似异源指纹排位,减少相似异源的干扰。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斗型纹三角区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给同源指纹查询提供参考意见,有利于提升鉴定人员对相似异源的认知能力,降低鉴定出错的风险。同时,通过对传统指纹识别算法的改进,提高自动识别系统对残缺指纹上三角区域指纹特征点的辨识能力,提升同源指纹在候选列表中的排名。
二、应用指纹系统对现场指纹的检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指纹系统对现场指纹的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1)《刑事技术》2011—2020年指纹学文献计量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指纹研究文献产出趋势及整体分析 |
2.2 研究机构分析 |
2.3 作者分析 |
2.4 高被引论文分析 |
2.5 获基金资助分布情况 |
2.6 指纹学研究热点分析 |
2.6.1 指纹基础研究热点分析 |
2.6.2 指纹显现提取热点分析 |
2.6.3 指纹自动识别热点分析 |
2.6.4 指纹检验鉴定热点分析 |
3 小结 |
(2)人工智能指纹识别技术在警务实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智能及其在警务、法庭科学领域的应用 |
1.1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
1.2 机器学习与高性能计算 |
1.3 人工智能在警务领域的应用 |
2 人工智能指纹识别系统的技术特点 |
2.1 人工智能指纹识别的原理及核心算法 |
2.2 自适应小波框架与主动式深度学习的比对技术 |
2.3 总线级协同计算的计算技术 |
3“云痕”智能指纹识别系统的应用 |
3.1“云痕”智能指纹识别系统的基本情况 |
3.2“云痕”智能指纹识别系统的应用场景 |
3.2.1“云痕易指”——应用于电脑端的指纹比对 |
3.2.2“云痕易拍”——应用于移动端指纹比对第一,得55.58分。 |
4“云痕”智能指纹识别系统的技术优势 |
4.1 指纹表述信息量更大,比对精度更高 |
4.2 秒级反馈,比对速度更快 |
4.3 无需人工标注特征,即提即比,服务实战更快更精准 |
5 展望 |
(3)司法鉴定中指纹三级特征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指纹三级特征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文研究方法及结构 |
第一章 指纹特征的概述 |
第一节 指纹三级特征的界定、种类及特点 |
一、指纹三级特征的界定 |
二、指纹三级特征的种类 |
三、指纹三级特征的特性 |
第二节 指纹三级特征应用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
一、指纹三级特征应用的可能性 |
二、指纹三级特征应用的必要性 |
第二章 指纹三级特征在司法鉴定中应用现状 |
第一节 指纹三级特征在司法鉴定中实践应用分析 |
一、利用纹线边缘形态特征辅助进行指印鉴定 |
二、利用细点线辅助认定指印鉴定 |
第二节 指纹三级特征在司法鉴定中面临的困境分析 |
一、指纹三级特征的科学性受到质疑 |
二、指纹三级特征鉴定缺少规范 |
三、指纹三级特征认定标准无法统一 |
四、指纹三级特征的提取及显现技术有待提高 |
第三章 司法鉴定中指纹三级特征的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 |
第一节 司法鉴定中应用指纹三级特征的影响因素 |
一、捺印材料对指纹三级特征的影响 |
二、捺印力度对指纹三级特征的影响 |
三、衬垫物对指纹三级特征的影响 |
四、承痕客体对指纹三级特征的影响 |
第二节 司法鉴定中指纹三级特征的应用 |
一、应用指纹三级特征的条件 |
二、司法鉴定中应用指纹三级特征的注意事项 |
第四章 指纹三级特征在司法鉴定中应用的展望与构想 |
第一节 加强指纹三级特征鉴定科学性的研究 |
第二节 促进指纹三级特征显现技术的发展 |
一、电化学发光成像技术 |
二、纳米材料显现技术 |
第三节 建立统一的指纹三级特征鉴定规范 |
一、建立统一的指纹三级特征鉴定标准 |
二、使用统一的指纹三级特征标注方法 |
第四节 培养鉴定人对于指纹三级特征的鉴定能力 |
第五节 促进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论司法鉴定中的法证认知偏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重点与方法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法证认知偏差与错误鉴定意见 |
第一节 认知偏差概述 |
(一)感觉与知觉 |
(二)社会认知效应 |
(三)推理、动机与情绪 |
第二节 法证认知偏差 |
(一)法证科学:一种认知活动 |
(二)法证认知偏差的概念辨析 |
(三)认知系统论视野下的法证认知偏差 |
第三节 错误鉴定意见 |
(一)错误鉴定意见的概述 |
(二)错误鉴定意见的分类 |
(三)法证认知偏差视野下的错误鉴定意见 |
第二章 司法鉴定中的法证认知偏差 |
第一节 法证认知主体偏差 |
(一)期望效应与确认偏差 |
(二)动机影响与动机偏差 |
(三)角色效应与对抗偏差 |
第二节 法证认知情境偏差 |
(一)情绪影响与刻板印象 |
(二)分布认知与展示效应 |
(三)应激状态与工作压力 |
第三节 法证认知偏差洪流 |
(一) “流”:偏差级联效应 |
(二) “洪”:偏差雪球效应 |
(三)偏差洪流与虚假印证 |
第三章 法证认知偏差的消减策略 |
第一节 情境信息管理员 |
(一)理论基础:认知污染 |
(二)实际应用:角色分离 |
第二节 线性顺序披露程序 |
(一)理论基础:延迟了解 |
(二)实际应用:顺序披露 |
第三节 证据列队 |
(一)理论基础:打破期望 |
(二)实际应用:填充样本 |
第四节 盲态复核 |
(一)理论基础:社会影响 |
(二)实际应用:盲态控制 |
第五节 职业培训 |
(一)理论基础:激发动机 |
(二)实际应用:提高认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杀人案件犯罪嫌疑人研判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杀人案件特征分析研究概述 |
1.2.2 犯罪人特征刻画研究概述 |
1.2.3 嫌疑人目标关联研究概述 |
1.2.4 相关研究难点与待解决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杀人案件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
2.1 本章引言 |
2.2 杀人案件类别及特点分析 |
2.2.1 按犯罪人特征分类 |
2.2.2 按犯罪人-被害人关系分类 |
2.2.3 其他分类方法 |
2.3 杀人案件犯罪特征分析 |
2.3.1 案例信息数据库构建 |
2.3.2 犯罪特征分析 |
2.4 杀人案件影响因素分析 |
2.4.1 影响因素度量矩阵构建 |
2.4.2 数据挖掘算法介绍 |
2.4.3 分析结果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情景要素的犯罪人特征刻画模型研究 |
3.1 本章引言 |
3.2 杀人案件证据信息梳理 |
3.2.1 现场证据信息要素梳理 |
3.2.2 场外证据信息要素梳理 |
3.3 杀人案件案例表达模型构建 |
3.3.1 典型案例分析 |
3.3.2 案例表达模型构建 |
3.4 基于情景要素的犯罪人特征刻画模型研究 |
3.4.1 基于情景要素的犯罪人特征刻画构建 |
3.4.2 模型应用分析 |
3.4.3 分析结果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犯罪人特征刻画模型研究 |
4.1 本章引言 |
4.2 贝叶斯网络犯罪人特征刻画模型构建 |
4.2.1 贝叶斯网络结点要素梳理 |
4.2.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犯罪人特征刻画模型构建 |
4.2.3 模型学习与评价 |
4.3 案例分析与模型讨论 |
4.3.1 案例库数据量充分性分析 |
4.3.2 模型应用分析 |
4.3.3 分析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模糊多准则决策的嫌疑人目标关联模型研究 |
5.1 本章引言 |
5.2 基于模糊多准则决策的案件目标关联模型构建 |
5.2.1 案件目标关联问题概述 |
5.2.2 嫌疑人目标关联模型数学定义 |
5.2.3 目标特征关联度计算 |
5.3 模型应用研究 |
5.3.1 案例与模型应用分析 |
5.3.2 模型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完成的相关学术成果 |
指导教师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6)工业控制系统信息物理跨域风险分析技术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物理安全研究 |
1.2.2 工控系统信息物理跨域风险研究 |
1.2.3 工业控制系统综合实验平台研究 |
1.3 论文研究路线、结构和创新 |
1.3.1 研究路线和结构 |
1.3.2 主要创新和成果 |
第二章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物理跨域攻击分析框架 |
2.1 引言 |
2.2 CI-CPS体系结构模型 |
2.2.1 工业控制系统参考模型 |
2.2.2 CI-CPS体系结构模型 |
2.3 CI-CPS运行双环分析模型 |
2.3.1 CI-CPS运行双环模型 |
2.3.2 CI-CPS运行双环模型形式化描述 |
2.3.3 工控系统信息物理攻击场景分析 |
2.4 信息物理攻击形式化和建模 |
2.4.1 信息物理攻击形式化 |
2.4.2 信息物理攻击建模 |
2.5 化工厂仿真系统攻击与影响分析 |
2.5.1 信息物理攻击实验方法 |
2.5.2 信息物理攻击影响度量 |
2.5.3 化工厂仿真系统 |
2.5.4 TE过程跨域攻击和影响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物理风险评估 |
3.1 引言 |
3.2 基于安全域条件约束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物理攻击图 |
3.2.1 问题的形式化定义 |
3.2.2 基于安全域条件约束的攻击图生成算法 |
3.2.3 基于安全域条件约束工控系统攻击图生成算法复杂度分析 |
3.2.4 实验分析 |
3.3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
3.3.1 工业控制系统风险评估层次结构建立 |
3.3.2 基于D-S证据理论的证据合成 |
3.3.3 工业控制系统风险评估流程 |
3.3.4 电厂控制系统的安全风险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业控制系统软件安全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动态污点分析的工业软件模糊测试 |
4.2.1 方法和流程 |
4.2.2 实验和结果 |
4.3 基于控制流混淆的工业应用软件保护 |
4.3.1 软件混淆技术 |
4.3.2 控制流混淆变换方法 |
4.3.3 应用软件实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控制系统综合实验平台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工业控制系统综合实验平台 |
5.2.1 典型工控系统体系结构 |
5.2.2 工控网络安全研究应用需求 |
5.2.3 工控综合实验平台建设 |
5.2.4 信息物理跨域攻击分析示例 |
5.3 工业控制系统场景指纹异常检测 |
5.3.1 工业控制系统实验场景 |
5.3.2 工业控制系统场景指纹提取方法 |
5.3.3 工业控制系统基于场景指纹的异常检测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7)可见光谱成像技术提取签字笔背景捺印指纹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签字笔背景捺印指纹提取的研究现状 |
1.1 常用的提取方法概述 |
1.1.1 物证摄影 |
1.1.2 数字图像处理 |
1.2 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
1.3 小结 |
2 可见光谱成像技术提取签字笔背景捺印指纹的理论依据 |
2.1 光谱成像技术概述 |
2.1.1 原理 |
2.1.2 分类 |
2.1.3 光谱成像技术在法庭科学领域的应用 |
2.2 荧光光谱成像技术概述 |
2.2.1 光致发光 |
2.2.1.1 荧光与磷光 |
2.2.1.2 荧光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 |
2.2.2 荧光光谱成像技术 |
2.2.2.1 荧光光谱成像装置的组成 |
2.2.2.2 荧光光谱成像技术在法庭科学领域内的实现流程 |
2.3 可见光谱成像技术提取签字笔背景捺印指纹的原理 |
2.4 小结 |
3 可见光谱成像技术提取签字笔背景捺印指纹的实验 |
3.1 实验概述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实验材料 |
3.2.2.2 样本制作 |
(一) 制作过程 |
(二)注意事项 |
3.2.2.3 激发光波段的选择 |
3.2.2.4 光谱数据处理方式的选择 |
3.2.3 实验操作 |
3.2.3.1 采集荧光光谱影像立方体 |
3.2.3.2 光谱数据处理及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印油或印泥的光致发光实验 |
3.3.1.1 实验结果 |
3.3.1.2 分析讨论 |
3.3.2 不同材质的空白纸张上签字笔背景捺印指纹的提取实验 |
3.3.2.1 实验结果 |
(一) 指纹提取效果区分标准 |
(二)不同材质的空白书写纸张上签字笔背景捺印指纹的提取结果 |
3.3.2.2 分析讨论 |
3.3.3 不同复杂背景的纸张上签字笔背景捺印指纹的提取实验 |
3.3.3.1 实验结果 |
(一) 指纹提取效果区分标准 |
(二)不同复杂背景的书写纸张上签字笔背景捺印指纹的提取结果 |
3.3.3.2 分析讨论 |
3.4 小结 |
4 可见光谱成像技术提取签字笔背景捺印指纹的影响因素实验 |
4.1 实验概述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内容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曝光量对指纹提取效果的影响 |
4.2.2.2 波长步进对指纹提取效果的影响实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曝光量对指纹提取效果的影响 |
4.3.1.1 实验结果 |
4.3.1.2 分析讨论 |
4.3.2 波长步进对指纹提取效果的影响 |
4.3.2.1 实验结果 |
4.3.2.2 分析讨论 |
4.4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415 nm 紫光照射下不同材质空白纸张上的样本实验结果 |
附录B 450 nm蓝光照射下不同材质空白纸张上的样本实验结果 |
附录C 510 nm绿光照射下不同材质空白纸张上的样本实验结果 |
附录D 415 nm紫光照射下不同复杂背景纸张上的样本实验结果 |
附录E 450 nm蓝光照射下不同复杂背景纸张上的样本实验结果 |
附录F 510 nm绿光照射下不同复杂背景纸张上的样本实验结果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发展与分歧(190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对象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价值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共识: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解释与基础 |
第一节 指纹证据技术引入的文化解释 |
一、西法中源 |
二、中体西用 |
三、博采西学 |
第二节 指纹证据技术引入的制度准备 |
一、警察制度建立 |
二、检察官侦查权的创设 |
三、刑事证据制度的法律探索 |
第三节 指纹证据技术传播的教育基础 |
一、留学制度 |
二、警察学校与司法传习所 |
三、翻译学术着作、创办警务杂志 |
第二章 萌芽:指纹证据技术的滥觞与早期实践 |
第一节 中华文明或最早将手印纳入证据体系 |
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指纹印痕的文明地区之一 |
二、中华文明最早将手印纳入证据体系 |
三、中国古代手印证据应用的特征与局限 |
第二节 指纹证据技术的科学发展起源于西方 |
一、指纹证据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 |
二、指纹证据技术的诞生与应用 |
第三节 西方指纹证据技术的传入与实践 |
一、近代报刊的报道 |
二、租界等地的实践 |
第三章 发展:指纹证据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考据 |
第一节 指纹证据技术的曲折前页 |
一、拷讯技术的存废之争 |
二、学习催眠术 |
第二节 指纹证据技术的传播途径 |
一、发明者亲授 |
二、官方办学 |
三、遣员学租界 |
四、派遣留学生 |
五、国内与国际交流 |
六、个人研究传播 |
第三节 指纹证据技术的实践情况 |
一、司法行政部门 |
二、警察部门 |
三、刑事案例考察 |
四、指纹证据技术实践的问题 |
第四章 分歧:指纹证据技术的标准之争 |
第一节 争议基础——各地实践差异 |
一、标准不同实践受阻 |
二、各地实践统计情况 |
第二节 争议焦点——技术标准之差 |
一、亨利制指纹分析法 |
二、武塞蒂赫制指纹分析法 |
三、汉堡式指纹分析法 |
四、爱蒙培尔制指纹分析法 |
五、中华式指纹分析法 |
六、几种分析方法的评述 |
第三节 争议背后——学说派系之争 |
一、师承关系与学源背景 |
二、人事关系 |
三、着说情况 |
四、地域差异 |
第四节 指纹证据技术统一之努力 |
一、技术标准的选择 |
二、技术统一计划 |
三、形式上的仓促统一 |
第五章 反思:指纹证据技术的发展镜鉴 |
第一节 指纹证据技术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
一、指纹证据技术发展特点 |
二、指纹证据技术发展的问题与文化因素 |
三、指纹证据技术发展的其它因素 |
四、民国指纹证据技术发展的启示 |
第二节 指纹证据技术的传承与培育方式 |
一、学术研究规范对技术传承的影响 |
二、技术培育方式的问题 |
第三节 指纹证据技术视野下的检警关系 |
一、检警指纹证据技术的并行发展 |
二、技术分歧下侦查权的扩张与异化 |
第四节 指纹证据技术视野下的科学与司法关系 |
一、证据科学于司法的价值 |
二、证据科学于司法的局限性 |
三、司法于证据科学的采信 |
参考文献 |
译名索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9)聚集诱导发光指纹粉末的制备及其在MATLAB辅助潜指纹成像识别与匹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指纹显现技术概述 |
1.2.1 潜指纹 |
1.2.2 潜指纹显现的传统方法 |
1.2.3 潜指纹显现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聚集诱导发光概述 |
1.3.1 聚集诱导发光的机理 |
1.3.2 聚集诱导发光的研究现状 |
1.3.3 聚集诱导发光在指纹成像中的应用 |
1.4 指纹识别与匹配系统概述 |
1.4.1 指纹图像预处理 |
1.4.2 指纹图像特征提取 |
1.4.3 指纹图像特征匹配 |
1.5 论文选题 |
第2章 实验试剂及表征仪器简介 |
2.1 实验购买的主要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手段 |
2.3.1 透射电镜测试 |
2.3.2 荧光光谱测试 |
2.3.3 X射线衍射技术 |
2.3.4 灰度分析测试 |
2.3.5 MATLAB分析 |
第3章 SAA@MMT荧光指纹粉末的制备与潜指纹成像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指纹粉末潜指纹成像 |
3.2.2 测试与实验前的准备 |
3.3 结果讨论 |
3.3.1 SAA@MMT荧光指纹粉末的表征结果 |
3.3.2 SAA@MMT荧光指纹粉末的初步潜指纹成像 |
3.3.3 SAA@MMT荧光指纹粉末成像结果比较 |
3.3.4 SAA@MMT荧光指纹粉末与市售指纹粉末的比较 |
3.3.5 SAA@MMT荧光指纹粉末的稳定性 |
3.3.6 其它AIE染料的指纹粉末性能探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SAA@ZIF-8 荧光指纹粉末的制备与潜指纹成像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SAA@ZIF-8 荧光指纹粉末的制备 |
4.2.2 测试与实验前的准备 |
4.3 结果讨论 |
4.3.1 SAA@ZIF-8 荧光指纹粉末制备工艺的优化 |
4.3.2 SAA@ZIF-8 荧光指纹粉末潜指纹成像的细节特征点 |
4.3.3 SAA@ZIF-8 荧光指纹粉末与市售指纹粉末的比较 |
4.3.4 SAA@ZIF-8 荧光指纹粉末在各种基材表面的潜指纹成像 |
4.3.5 SAA@ZIF-8 荧光指纹粉末的稳定性 |
4.3.6 其它AIE染料的指纹粉末性能探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MATLAB的潜指纹图像识别与匹配系统 |
5.1 引言 |
5.2 设计部分 |
5.2.1 系统设计思想 |
5.2.2 系统设计流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图像预处理 |
5.3.2 指纹图像的细节特征提取 |
5.3.3 指纹图像匹配 |
5.3.4 指纹图像识别与匹配系统在指纹粉末对比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深圳大学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深圳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斗型纹三角区域相似异源研究 ——基于百万级数据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鉴定人认知能力研究 |
1.2.2 指纹鉴定准确性及可靠性研究 |
1.2.3 鉴定意见表述研究 |
1.2.4 基于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特征人工标注研究 |
1.2.5 指纹相似异源研究 |
1.2.6 指纹自动识别算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2 捺印斗型纹中三角区域相似异源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设计 |
2.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3 实验样本的制作、选取与录入 |
2.2.4 现场指纹特征标注方法 |
2.2.5 现场指纹特征标注数量 |
2.2.6 候选列表中同源指纹排位记录 |
2.2.7 候选列表中相似异源指纹的查询及记录 |
2.3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2.3.1 同源指纹排位结果分析及讨论 |
2.3.2 相似异源指纹查询结果分析及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现场指纹质量不同对检索结果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设计 |
3.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3 现场指纹的制作 |
3.2.4 现场指纹质量评估 |
3.2.5 现场指纹的录入 |
3.2.6 现场指纹特征标注方法 |
3.2.7 同源指纹及相似异源指纹的查询方法 |
3.3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3.3.1 同源指纹与相似异源指纹均未出现的情况分析及讨论 |
3.3.2 仅出现同源指纹的情况分析及讨论 |
3.3.3 仅出现相似异源指纹的情况分析及讨论 |
3.3.4 同源指纹与相似异源指纹同时出现的情况分析及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相似异源指纹对鉴定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设计 |
4.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3 参加实验人员 |
4.2.4 现场和档案指纹的选取 |
4.2.5 PIANOS指纹能力验证系统 |
4.2.6 实验操作 |
4.2.7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工作年限对鉴定结果的影响 |
4.3.2 对指纹检验鉴定价值的判断 |
4.3.3 鉴定人员自信程度对结果的影响 |
4.3.4 3015 指纹错误鉴定的原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指纹三角区域特征融合匹配STSF算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算法介绍 |
5.2.1 相似三角形算法改进 |
5.2.2 SIFT特征点匹配算法 |
5.2.3 改进的相似三角形匹配算法 |
5.2.4 STSF融合算法 |
5.3 STSF特征匹配算法验证实验 |
5.3.1 实验环境及数据集选取 |
5.3.2 评价指标 |
5.3.3 特征提取 |
5.4 实验结果 |
5.4.1 公开数据集和真实指纹集实验结果 |
5.4.2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及总结 |
6.2 对实战部门的建议 |
6.3 论文创新点 |
6.4 后续研究方向 |
在学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A:检索得到的高度相似异源指纹照片 |
附B:同源指纹和相似异源指纹均未出现的查询结果 |
附C:仅出现同源指纹的查询结果 |
附D:20组样本指纹查询结果 |
参考文献 |
四、应用指纹系统对现场指纹的检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刑事技术》2011—2020年指纹学文献计量统计分析[J]. 曹吉明. 刑事技术, 2021
- [2]人工智能指纹识别技术在警务实战中的应用[J]. 徐杰,刘哲元,霍鑫,蒋敬,戴玉阳,胡王燕. 刑事技术, 2021(03)
- [3]司法鉴定中指纹三级特征的应用研究[D]. 胡懿夫. 甘肃政法大学, 2021
- [4]论司法鉴定中的法证认知偏差[D]. 朱海. 中国政法大学, 2021(09)
- [5]杀人案件犯罪嫌疑人研判模型研究[D]. 王佳. 清华大学, 2020(01)
- [6]工业控制系统信息物理跨域风险分析技术和应用[D]. 彭勇.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7]可见光谱成像技术提取签字笔背景捺印指纹的实验研究[D]. 陈壮.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8]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发展与分歧(1904-1949)[D]. 胡裕岭.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9]聚集诱导发光指纹粉末的制备及其在MATLAB辅助潜指纹成像识别与匹配中的应用研究[D]. 李嘉玮. 深圳大学, 2020(10)
- [10]斗型纹三角区域相似异源研究 ——基于百万级数据库[D]. 艾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