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建制大型循环流化床炉火电机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雷凯[1](2019)在《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中的煤粉燃烧特性及重金属迁徙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污泥是污水处理的衍生品,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如病原体、激素和重金属等。污泥热处理技术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污泥的减量化,还能够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基于污泥热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并对其开展了模拟研究以及实验研究。首先,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进行了全流程模拟,通过模拟得到了系统热效率、系统总投资、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报期等热力学和经济学指标,并与煤粉直燃发电系统进行对比,评估了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虽然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的热效率较煤粉直燃发电系统的有所降低,但由于污泥焚烧具有补贴,因此其经济性更好。然后,利用单颗粒燃烧实验台,研究了煤粉颗粒在模拟的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的燃烧条件下的燃烧特性,分析了O2、CO2和H2O浓度对煤粉颗粒火焰形态、着火延迟、燃尽时间和燃烧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烟煤颗粒的着火模式为单相着火,且燃烧过程可分为挥发分燃烧和半焦燃烧两个阶段。O2浓度的升高对烟煤颗粒的燃烧起到了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燃烧火焰亮度上升,着火延迟和燃尽时间缩短,燃烧温度上升。相反地,CO2浓度的上升抑制了烟煤颗粒的燃烧,使其燃烧火焰亮度下降,着火延迟和燃尽时间变长,燃烧温度降低。H2O浓度的升高会抑制烟煤颗粒挥发分的燃烧,延长了挥发分的燃尽时间并降低了燃烧温度;但是能够促进其半焦的燃烧,缩短了半焦的燃尽时间并提高了燃烧温度。最后,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含水率对污泥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恒温水平管式炉和X荧光光谱分析仪研究了管式炉温度、O2、CO2和H2O浓度对污泥燃烧过程中Mn、Ni、Pb、Zn、Cu和Cr这六种重金属迁徙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污泥中含水率的升高会恶化污泥的燃烧,表现在降低污泥的着火指数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并提高了污泥燃烧的平均活化能。随着管式炉温度的升高,所研究的六种重金属的残留率均有所降低。随着O2浓度的升高,Mn和Ni的残留率先增大后减小;Pb、Cu和Cr的残留率逐渐增大;Zn的残留率逐渐减小。CO2一方面会降低燃烧温度以及半焦的孔隙率,另一方面还会促使重金属亚氧化物向稳定的氧化物转化,因此CO2浓度提高时,所研究的六种重金属的残留率均有所升高。H2O一方面会提高半焦的燃烧温度,另一方面还会提高半焦的孔隙率,因此H2O浓度提高时,所研究的六种重金属的残留率均有所降低。
陈峰[2](2019)在《生活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生活垃圾具有“高含水、高有机质、高混合度、低热值”的复杂特性,其中含水率是制约其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关键因素。降低生活垃圾含水率的常用技术有机械干化、热干化、生物干化等,但在投资、能耗、运行成本、运行稳定性和干化效率,及对周围环境友好性方面都有提升空间。其中,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是利用高温好氧微生物菌群在降解垃圾中有机质时所释放的热量,在干化仓内形成持续稳定的高温环境,将垃圾中的液态水蒸发为气态水,进入干化仓的低温低湿空气变成了高温高湿的气体后经由通风系统排出,进而快速去除垃圾中绝大部分水分的工艺。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多是好氧堆肥发酵等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存在干化温度低(35~45℃)、速度慢、周期长、干化效果不佳、产品热值仍然较低而难以资源化应用等诸多问题。提高生物干化温度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突破点,为此开展高温生物干化技术的工程化研究,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体系,对推动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走向“以废物变资源、废物变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开展了多类型的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工艺性能试验,通过对包括干化过程和效果影响因素、干化产品应用适宜性、以及干化烟气污染控制等的系统研究,确定了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工艺的工程运行条件;在此基础上,应用环境生物学、生化反应动力学、热力学等原理,通过建立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数学模型和过程控制方法,开展了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机理和优化控制策略研究。在构建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高温烟气、太阳能等余热辅助、小型一体化、烟气除尘脱硫脱硝等系列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方案,并通过工程案例分析,对该工艺进行了系统的技术经济评价。通过上述试验研究得到结论如下:(1)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是一种适合中国生活垃圾特点的干化方法,温度范围为50℃~70℃。(2)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垃圾的含水率由约58.9%逐步降低到约18.6%,减量化50%以上,垃圾低位热值由约9000kJ/kg提高至18000kJ/kg。(3)影响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的主要因素是有机质含量>微生物菌种>通风风量>仓体构造>氧气浓度>颗粒粒径>仓体保温性能,其中高温好氧微生物菌种、通风风量、仓体构造是决定性的外部影响因素。(4)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排放气体中NO、SO等浓度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排放标准限值;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不产生渗滤液,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不需要配套专门的废气和废水处理设施。(5)生活垃圾高温好氧干化后可制成垃圾衍生燃料(RDF),RDF在掺烧过程中锅炉燃烧稳定、燃烧排放污染物浓度低,高温好氧生物干化产物可以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RDF/原煤的掺烧质量比宜控制在5%~10%。(6)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垃圾堆体的温度变化规律与微生物的生长规律相吻合,证实了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的产热机理是遵循微生物分解合成规律的,干化过程中的热量来自于微生物分解垃圾中有机质所释放的热能。(7)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可将生物干化周期缩短至7d;干化过程可划分为温升期、高温期及温降期,各期历时为0.6d、5.6d、0.8d;水分去除主要在高温期;(8)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各阶段的控制策略:在干化初期以满足供氧量、快速升温为主要控制依据,干化中期以氧气供给保证微生物释放最大的热量与通风除湿吸收热量之间所建立的动态平衡为控制依据,干化末期以满足通风除湿为主并使仓内垃圾堆体温度快速降低。(9)该技术可用于现有垃圾焚烧和综合处理厂的改造项目,改造部分的工程投资约3万元/t、处理成本约23元/t、新增经济效益约66元/t。(10)采用本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我国生活垃圾可以采用“收集~好氧生物干化~压缩~转运”的收运模式和“粗破碎+高温好氧生物干化+RDF燃料制造+燃料焚烧(或综合利用)”的处理处置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效率。我国政府对环保产业的鼓励和扶持政策提供了巨大的垃圾处理供给市场,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顺应了这种市场需求变化,是一种解决中国生活垃圾“三高一低”难题的高效、经济、实用的垃圾生物预处理方法,未来会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宋盈盈[3](2018)在《中国环保产业发展阶段及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多项环保政策的出台,中国环保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目前,针对中国环保产业发展阶段和格局的识别、各子行业发展现状和潜力的判断、以及对环保企业发展水平判断的相关系统性研究较少,尚无法为政府进行环保产业规划和政策法规制定提供有效的支撑,制约了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环保产业整体阶段的判断、产业格局分布的研究、子行业发展潜力的判断和企业竞争力水平的分析和评价。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层层递进,以产业整体、重点子领域、从业企业三个维度对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展开分析,并立足现状,推测未来趋势。为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各个层面的战略决策和引导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与理论方法支撑。首先,在宏观层面,结合产业发展周期理论创新性地提出环保产业周期扩展型发展模型并构建判断指标体系。通过对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环保产业相对成熟的国家产业数据对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并利用此模型对中国的产业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中国环保产业正处于成长期,且由于环境问题同时出现、共同治理,环保产业将维持较长时间的持续增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在当前发展阶段下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格局。分析中国环保企业的分布特点,并总结得出环保产业金字塔分层格局,对产业整体发展阶段形成有力支撑。其次,在中观层面,基于“波特5+1力”模型构建子行业发展潜力分析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从行业供需情况、竞争格局、议价能力、市场空间、行业壁垒、主要政策推动力、行业热点和发展阶段等8个维度,对“十三五”期间14个重点子行业相关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梳理,并利用专家打分法对环保重点子领域的产业发展潜力进行评估。在所有子行业中,水污染综合治理、环境监测和危废处理将是“十三五”期间最具发展潜力的子行业,且大部分子行业均处于成长期,进一步印证了我国环保产业的整体发展阶段。最后,在微观层面,在传统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内创新性的加入环保特色指标项,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中国54家环保上市企业为例开展实证分析,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在各子板块企业中,监测类企业整体竞争力优势突出,水处理企业平台化布局表现突出,固废处理企业外延并购拓展业务趋势明显。子行业发展潜力评估与企业竞争力评估中的行业分析互为补充,共同印证了环保产业的整体发展阶段和格局判断。
赵志锋[4](2018)在《燃煤锅炉PM2.5产生及排放特征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推进,我国已处于经济发展阶段中污染最为严重的“重化工时代”,大气环境问题突出,特别是以PM2.5引起的灰霾和臭氧引起的光化学烟雾为特征的大气复合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燃煤锅炉是我国大气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系统研究燃煤锅炉PM2.5产生及排放特征,对我国燃煤源PM2.5控制对策的制定,控制技术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进一步开展燃煤源PM2.5形成机理、对人体毒害性分析及环境影响等研究的基础。本文系统研究了49台燃煤锅炉燃烧方式、除尘过程及湿法脱硫过程对PM2.5浓度特征、形貌、元素组成、有机碳与元素碳含量的影响。此外,本文研究了各炉型PM2.5的排放因子及其危害性,研究了全国及各地区燃煤锅炉PM2.5的排放总量与各地区燃煤锅炉PM2.5的单位面积排放量。本文建立了以荷电低压撞击器为主体的稀释采样系统对燃煤锅炉PM2.5进行现场采样,通过荷电低压撞击器分析PM2.5的浓度及其分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PM2.5的形貌,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分析PM2.5的元素组成,通过碳分析仪分析PM2.5中有机碳与元素碳含量。通过燃煤锅炉PM2.5产生及排放浓度计算了其未控制及控制后的排放因子,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燃煤锅炉PM2.5危害性综合评价模型,研究了各型锅炉PM2.5的危害性。提出了燃煤锅炉PM2.5排放总量估算的关键技术方法,估算出2014年全国及各地区燃煤锅炉PM2.5排放总量,并计算了各地区燃煤锅炉PM2.5的单位面积排放量。燃烧方式对PM2.5浓度特征、形貌、元素组成、有机碳与元素碳含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燃烧方式的燃煤锅炉产生PM2.5的浓度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电厂煤粉炉产生PM2.5的形貌以球形为主,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多为不规则颗粒,工业层燃锅炉多为絮状颗粒,工业流化床锅炉主要为不规则颗粒和球形颗粒。各炉型产生PM2.5中Si和Al含量高于其它元素。工业层燃炉产生PM2.5中Si和Al的含量低于其他炉型,Na、S、有机碳与元素碳的含量则高于其他炉型。除尘过程对PM2.5浓度特征、形貌、元素组成、有机碳与元素碳含量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经过除尘器后,各炉型PM2.5的浓度分布曲线特征普遍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布袋除尘器反吹清灰过程会使PM2.5的分级除尘效率下降。布袋除尘器对超细颗粒的分级除尘效率会随粒径减小而降低。除尘过程会使电厂煤粉炉PM2.5形貌特征发生变化,对于其他炉型产生PM2.5的形貌特征则无显着影响。相比于除尘前,除尘后PM2.5中Si和Al的含量减少,As和Se的含量增加。经过静电除尘器后,PM2.5中有机碳与元素碳的含量明显增多,其它类型除尘器对PM2.5中有机碳与元素碳的含量则无显着影响。湿法脱硫过程对PM2.5浓度特征、形貌、元素组成、有机碳与元素碳含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湿法脱硫装置后,各炉型PM2.5主要呈现出细颗粒浓度增大,粗颗粒浓度减小的变化特征,其表面会出现块状、层状或絮状结构,有些PM2.5表面还会出现细小晶体柱结构。各炉型脱硫后PM2.5中Si、Al、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含量均减少,Ca和S的含量则增多。各型锅炉PM2.5排放因子的研究结果显示,工业层燃炉PM2.5未控制及控制后的粒数基排放因子均大于其他炉型。燃煤锅炉PM2.5危害性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工业层燃炉PM2.5未控制及控制后的危害性均明显高于其他炉型。燃煤锅炉PM2.5排放总量及单位面积排放量的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全国燃煤锅炉PM2.5排放总量约为47.31万吨。上海、天津、江苏、北京、浙江、山东、广东和辽宁八个省市的燃煤锅炉PM2.5单位面积排放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属于燃煤锅炉排放PM2.5一级污染区。
姜贺贺[5](2018)在《SN县6兆瓦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环保政策趋严,矿物能源使用受限,生物质逐渐成为可替代的有效可再生能源。而生物质气化燃烧发电、供热联产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创造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对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进行可行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以江苏省6兆瓦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可行性研究和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理论和方法,基于江苏省SN县的资源条件,通过实地调研,查阅文献资料,收集资源、电力、供热、环保等政策、产业信息,结合国内外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发展,从社会、技术、经济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开展整体和细节论证分析项目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市场分析,确定SN县电负荷、拟建项目周边区域热负荷的需求量:955MW、11.041万GJ,生物质原料供应量:50.57万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通过工程技术分析,结合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技术和方法,采用生物质气化发电多联产技术方案,选择2台DBSG-4500型上吸式气化反应器+4台DBXG-3000型下吸式气化反应器+1台30t/h次高温次高压燃气锅炉+1台C6-4.9/1.0型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的装配方式。该方案可充分利用废弃资源,先进的工艺流程可以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3)通过经济财务分析,该项目盈亏平衡点为62.44%,内部收益率(税后)12.15%,资本金净利润率32.27%,总投资收益率10.33%,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和抗风险能力。可行性研究表明,江苏省SN县实施6兆瓦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项目在技术上可行,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节能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体具备可行性。通过本研究为项目实施决策提供了依据,也为后续项目设计、建设等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刘永超[6](2014)在《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对电能需求的增加,还有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发电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保证提高热效率、增加发电量的同时,也要降低发电锅炉废弃污染物的排放。电站锅炉燃烧优化技术在提高热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某电厂300WM循环流化床锅炉,对人工蜂群算法进行了改进,还对燃烧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应用到了以下两方面:1)结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以锅炉的现场运行数据为输入量,建立了锅炉燃烧NOx排放和热效率的综合模型;2)对锅炉可调参量进行了优化,获得各参量的最佳配比,使锅炉在这种工况下工作,既能降低NOx排放浓度,也能提高锅炉热效率。将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与基本的人工蜂群算法和粒子群算法进行比较,说明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很好的预测NOx的排放浓度,具有很强的辨识能力和泛化能力,同时也表明了改进人工蜂群算法计算速度快的优点及优化数据上的优势。通过仿真试验,优化后NOx排放浓度得到明显降低,锅炉热效率也得到相应的提高,说明采用改进人工蜂群算法优化模型参数,进而建立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有很高的的精度和泛化能力,体现了其工程实用价值。
夏恒严[7](2011)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参数最优目标值确定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现锅炉的优化运行是电厂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它不仅对降低发电成本、提升电厂的竞争力具有利好作用,同时还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循环流化床(CFB)锅炉作为一种先进的劣质煤燃烧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生产领域,但目前已投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偏低,仍存在较大的节能空间。本文以锅炉效率作为性能指标,通过全面考虑影响锅炉效率的各种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首先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锅炉效率辨识模型,并通过利用遗传算法(GA)对模型进行寻优,实现了对锅炉运行参数的最优目标值的确定。紧接着通过结合机理模型和辨识模型,改进的锅炉效率“灰箱”模型使得最优目标值的确定变得更为合理。通过实例研究,将基于不同模型下所确定的最优目标值及所对应的锅炉效率等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基于这几种锅炉效率模型在确定锅炉运行参数最优目标值问题上各自的优缺点。根据我国对电厂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及CFB锅炉电厂的特点,本文完成了对CFB锅炉电厂节能减排监管优化系统的开发,并将实例研究所得锅炉运行参数最优目标值应用于该系统中,实现了对运行优化管理模块以及绩效考核模块的合理完善,进一步体现了本研究在CFB锅炉电厂节能减排工作中的现实意义。
刘志坦[8](2011)在《产业链视角下发电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电力体制改革八年来,电力产业在发电环节形成了五大发电集团为代表的央企发电集团和以粤电集团等为代表的地方国有发电企业,以及以保利协鑫等为代表的外资发电企业并存的发电企业竞争格局。八年来,一方面整个发电行业在电源结构优化、节能减排、整体装备及技术水平等方面取得了诸多发展成就,对社会经发展的支撑能力显着增强;另一方面,受煤电矛盾、电力体制改革不彻底等内外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发电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发展压力和诸多困难及不确定因素。发电环节是整个电力产业的龙头,处于电力产业链中的枢纽地位。发电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发电集团的健康发展,业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改革方向,并最终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对发电企业竞争力的来源、竞争力影响因素和路径以及如何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行业环境,如何采取适宜的发展战略等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上述现实背景,本文以五大发电集团为代表的发电集团为研究对象,以电力产业链为研究视角,对发电产业特性、发电集团竞争力影响因素、路径和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本文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创新:一是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同以往许多研究不同,本文从电力产业的现实问题出发,基于电力产业链的视角,以发电集团而非单个发电企业或某一独立下属发电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的视角更具全局性,研究对象的选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一定的新颖性,因而研究的结论对于解释当前发电行业的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普遍性和现实意义。二是现有理论体系的梳理和完善及新概念的提出。本文在产业链理论和电力产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构建了电力产业链理论体系和模型。同时重点研究了电力产业链纵向关系和电力产业链对发电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和对策,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电力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协同和横向多元化协同的核心概念,为进一步分析发电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和机理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工具。三是构建了发电集团竞争力分析及发展战略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型。本文从产业链的视角出发,首先构建了发电集团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电力体制改革后不同发展阶段的发电集团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首次提出了在当前阶段,发电集团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协同度和横向产业结构优化度指标是影响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这一新的理论观点。基于实证分析,本文构建了发电集团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方程路径模型和基于产业链的发电集团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的发展战略模型,提出了发电企业战略重点是提升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协同度和横向产业结构优化度的观点。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聚焦,即本文的第1章。首先从发电行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引出问题:电力体制改革八年来,影响发电企业竞争力的内外部因素和影响机理是什么?在当前电力体制改革还未最终完成,电力市场化程度还有限的情况下发电企业如何定位?在发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发电企业如何作为?在化石资源日益稀缺、环境压力日益紧迫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接着通过对电力体制改革前后有关发电企业战略和竞争力的有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评价,总结了目前研究的成果和局限性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进而,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力求形成的创新点做一个总体介绍。第二部分是理论演绎,即本文第2章、第3章和第4章。第2章对论文研究将涉及到的战略管理理论、竞争力理论和产业链理论进行简要地理论梳理。第3章首先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电力产业演进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对中外电力发展的模式和现状进行了对比;其次对电能产品和电力产业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发电行业的现状和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第4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构建了电力产业链的理论体系,这一章既是前两章理论演绎的成果,也为分析和解决论文第一部分所提出的问题搭建了理论平台。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即本文的第5章。本章分析了影响各发电集团竞争力的诸多因素并构建了影响发电集团竞争力的要素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产业链视角下发电集团竞争力分析模型和影响发电集团竞争力的因素及路径。最后分别对五大发电集团和国华电力、华润电力、粤电集团三个代表性发电集团的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和定性评价。第四部分是对策分析和案例,即本文的第6章和第7章。第6章在第5章发电集团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几个战略管理环节对发电集团的战略环境进行了分析,对主要发电集团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汇总、纵向横向对比和研究,并提出了当前及今后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建议。通过各发电集团的战略实践也可以进一步印证第5章研究的观点。第7章中本文以国电集团为案例,对其“十一五”五年来的转型发展之路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作为这前两章研究的实例。最后,结论与展望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同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高龙[9](2011)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模糊神经网络与自适应模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枯竭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质量提高需求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为节省更多的能源,形成合理的资源配置,寻找一种高效的燃煤技术已经成为中国工业社会的迫切需要。循环流化床锅炉(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简称CFBB具有燃料适应性广、低污染、负荷调节性能优良等特点,在国内的电力行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由于内部结构复杂,存在参数时变、大时延、非线性以及强耦合等因素,使得CFB锅炉的推广应用受到了限制。如何提高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的控制品质已经成为电力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课题以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各输出量为对象,以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的工作效率为目的,在给出CFB锅炉燃烧系统结构和燃烧系统变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燃烧控制系统组成,分别阐述了各子系统的运行原理。介绍了神经网络控制和模糊控制基础知识,明确了神经元的结构,神经网络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算法。还介绍了模糊控制系统的发展和组成,并给出了模糊控制器结构。接着针对CFB锅炉的特性重点介绍了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和给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设计过程,并借助Matlab和Simulink软件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验证,应用到燃烧控制系统的结果说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适应CFB锅炉复杂的内部参数特性,控制效果良好。
高文永[10](2010)在《中国农业生物质能源评价与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农业生物质能及其相关产业,有效替代化石能源,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能源供应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及产业发展现状的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结合20002007年全国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物质资源可利用量、能源替代的现状与潜力进行定量研究;系统分析了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分布格局、经济带动效应;全面揭示了农业生物质能产业链条、发展模式、组织管理与产业政策的运行机理。为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及产业的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支撑。具体取得如下结论:(1)我国农业生物质可利用量总计为209.07亿t,折算煤当量分别为57821.3万t,其中秸秆、粪便和林木生物质量分别为1.90,8.99,2.99亿t,折算煤当量分别为7199.0,31315.9,17078.5万t。另外,所产稻壳生物质能折算煤当量1525.8万t,利用甘蔗与薯类转化乙醇折算煤当量2062.1万t;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山东、黑龙江、内蒙古、西藏与云南等省区;能源密度较高的省市有河南、山东、吉林和上海等4个大区域,其次为四川、湖南、河北、辽宁、北京、天津等地。预计2010年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可达到25069.55万t, 2015年可达到29 471.05万t。(2)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布局基本合理,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较快,农业生物质能实现了综合利用;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能力总体上离规划目标差距大,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原料瓶颈限制严重,产业化水平低,产业布局与发展规模可行规划缺失,废弃物资源利用率低,产业综合效益亟待提高,产业政策可操作性不强,利益相关体系不健全,产业链条系统性差等。(3)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在经济、环境与社会方面表现显着综合效益,带动周边发展,部分可以开发为CDM项目,具有循环经济的性质与基础;发展农业生物质能对传统能源相关产业不利影响可以避免,总体表现有利影响。基础较好的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在产能、规模及发展上表现突出,但部分产业需要在循环经济模式与原料转换方面进行优化调整,与国外相比,产业规模需要扩大,产品提供方式需要改变。及时制定相关的标准与规范,建立行业准入制度,是防止国外部分企业过度使用国内紧缺资源重要手段。(4)以沼气发酵为主体的能源利用模式是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举措。生物质发电模式能达到良好循环经济要求,结合生态环境治理发展能源林产业,有效防止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生物柴油的发展势头强劲,推广初期以植物油为原料需要政策补贴,同时需要建立原料基地。结合生物基材料功能特性,采用适宜发展模式,达到循环经济标准。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及其模式选择应考虑原料供应、规模尺度、产业布局、资源利用效率、产业链条、综合效应等问题,做到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相协调。(5)明确农业生物质资源的可利用量,是产业规划与合理布局的基础。相关行业标准与规范的制定,益于协调发展经济合作组织,理顺流通体系,降低生产成本。公众对生物质能及其产业接受的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统筹规划,从政策、资金、技术、原料管理、宣传教育等多方面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金融财税政策及其它扶持政策的制定能够明显刺激生物质能开发和利用。
二、国外建制大型循环流化床炉火电机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建制大型循环流化床炉火电机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中的煤粉燃烧特性及重金属迁徙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燃煤耦合污泥发电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复杂气氛下煤粉的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
1.2.3 污泥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
1.2.4 污泥燃烧过程中重金属迁移特性研究现状 |
1.2.5 现有研究的总结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的全流程模拟 |
2.1 引言 |
2.2 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的介绍 |
2.3 模拟方法 |
2.3.1 燃料转化单元的建立 |
2.3.2 换热及汽轮机单元的建立 |
2.3.3 烟气净化单元的建立 |
2.4 系统效率及经济性分析 |
2.4.1 系统效率计算方法 |
2.4.2 系统投资估算 |
2.4.3 内部收益率 |
2.4.4 投资回报期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系统热力学分析 |
2.5.2 系统经济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中的煤粉燃烧特性 |
3.1 引言 |
3.2 单颗粒燃烧实验方法介绍 |
3.2.1 实验样品 |
3.2.2 单颗粒燃烧实验台 |
3.2.3 双色比测温法 |
3.2.4 数据处理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烟煤颗粒的燃烧过程分析 |
3.3.2 O_2 浓度对烟煤颗粒燃烧特性的影响 |
3.3.3 CO_2 浓度对烟煤颗粒燃烧特性的影响 |
3.3.4 H_2O浓度对烟煤颗粒燃烧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污泥燃烧及其重金属迁徙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样品 |
4.2.2 热重分析实验 |
4.2.3 污泥燃烧性能参数计算方法 |
4.2.4 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 |
4.2.5 污泥灰渣制备及重金属含量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含水率对污泥燃烧特性的影响 |
4.3.2 燃烧性能评估 |
4.3.3 燃烧反应动力学分析 |
4.3.4 污泥及污泥灰渣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
4.3.5 炉温对重金属迁徙特性的影响 |
4.3.6 O_2 浓度对重金属迁徙特性的影响 |
4.3.7 CO_2 浓度对重金属迁徙特性的影响 |
4.3.8 H_2O浓度对重金属迁徙特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生活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国生活垃圾的成分、特点、处理技术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
1.1.1 中国生活垃圾的成分及特点 |
1.1.2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
1.1.3 中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
1.2 外国生活垃圾的特点与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
1.2.1 发达国家生活垃圾成分与特点 |
1.2.2 外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 |
1.3 生活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生活垃圾干化处理的重要性 |
1.3.2 常用的垃圾干化处理技术 |
1.3.3 垃圾生物干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4 生活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及其研现状 |
1.3.5 生活垃圾生物干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6 垃圾生物干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材料 |
2.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
2.1.3 试剂与好氧微生物菌种 |
2.1.4 试验材料的预处理 |
2.2 试验装置与启动运行 |
2.2.1 原生生活垃圾高温好氧干化的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
2.2.2 原生生活垃圾与污泥混合的高温好氧干化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
2.2.3 预破碎生活垃圾的高温好氧干化的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
2.2.4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烟气净化的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
2.2.5 垃圾衍生燃料(RDF)掺烧的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95] |
2.3 试验方法 |
2.3.1 主要的测试指标及方法 |
2.3.2 数据处理的方法 |
第三章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试验的效果 |
3.1.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温湿度变化规律的分析 |
3.1.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后垃圾的含水率 |
3.1.3 垃圾低位热值的变化规律 |
3.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
3.2.1 垃圾中有机物对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
3.2.2 高温好氧微生物菌种对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
3.2.3 垃圾颗粒度对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
3.2.4 氧气对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
3.2.5 通风系统对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
3.2.6 其他影响因素 |
3.2.7 主要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及主要控制因素 |
3.2.8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主要参数的控制范围 |
3.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对外部的影响及配套环保措施 |
3.3.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排放的气体及配套环保设施 |
3.3.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的水分排放及配套环保设施 |
3.3.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产物的安全性 |
3.4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产品的应用及结果研究 |
3.4.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产品对后续RDF制造的影响 |
3.4.2 垃圾衍生燃料(RDF)掺烧试验结果的研究[95] |
3.5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其它应用结果研究 |
3.5.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对烟气粉尘的去除效果分析 |
3.5.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对烟气脱硝的效果分析 |
3.5.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对烟气脱硫的效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机理及优化控制策略 |
4.1 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工艺机理 |
4.1.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微生物生长代谢规律 |
4.1.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生化产热机理 |
4.1.3 生活垃圾有机质含量与产热能力分析 |
4.1.4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的能量平衡 |
4.1.5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的物料平衡 |
4.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温湿度的变化规律 |
4.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的控制步骤与运行调控策略 |
4.4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脱硝脱硫与除臭机理 |
4.4.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处理技术对烟气的脱硝机理 |
4.4.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对烟气的脱硫机理 |
4.4.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除臭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通风系统设计计算方法 |
5.1 通风系统在高温好氧生物干化过程中的作用 |
5.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水分去除量的计算方法及步骤 |
5.3 通风系统理论通风风量的计算方法 |
5.3.1 需氧量法机械通风量的理论计算方法 |
5.3.2 能量平衡法机械通风风量的理论计算方法 |
5.3.3 机械通风风量的确定方法 |
5.4 通风系统风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
5.4.1 垃圾堆体的阻力 |
5.4.2 通风系统风阻的修正 |
5.4.3 通风系统风阻的调控方法 |
5.5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通风系统设计计算-以工程试验为例 |
5.5.1 工程试验概况 |
5.5.2 计算结果及验证 |
5.5.3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体系的构建 |
6.1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核心体系 |
6.1.1 物料预处理系统 |
6.1.2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仓系统 |
6.1.3 通风系统 |
6.1.4 微生物菌种接种系统 |
6.1.5 余热回收系统 |
6.1.6 垃圾输送系统 |
6.1.7 废气及臭气处理系统 |
6.1.8 废水处理系统 |
6.1.9 自动控制系统 |
6.2 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体系的拓展 |
6.2.1 高温烟气辅助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 |
6.2.2 太阳能热辅助与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结合的新技术 |
6.2.3 生活垃圾和污水厂脱水污泥共同干化的技术 |
6.2.4 餐厨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综合处理新技术 |
6.2.5 一体化高温好氧生物干化处理技术 |
6.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适用范围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
7.1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改造项目上的应用方案 |
7.1.1 工程概况 |
7.1.2 改造工程设计要点及关键环节 |
7.1.3 工程运行效果及技术经济性预计 |
7.2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改造项目上的应用方案 |
7.2.1 工程概况 |
7.2.2 工程设计要点及关键环节 |
7.2.3 工程运行效果及技术经济性预计 |
7.3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在垃圾衍生燃料(RDF)项目上的应用方案 |
7.3.1 项目概况 |
7.3.2 工程设计要点及关键环节 |
7.3.3 工程运行效果及技术经济性预计 |
7.4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海岛垃圾处理工程上的应用方案 |
7.4.1 工程概况 |
7.4.2 工程设计要点及关键环节 |
7.4.3 工程运行效果及技术经济性预计 |
7.5 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
7.5.1 对中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的思考 |
7.5.2 环保产业的政策所带来的本技术潜在应用领域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评定意见 |
(3)中国环保产业发展阶段及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环保产业日益成为国家产业发展的重点 |
1.1.2 目前对环保产业发展阶段的分析尚不清晰 |
1.1.3 现阶段环保企业发展特点与存在问题仍有待研究 |
1.2 文献调研 |
1.2.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 |
1.2.2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
1.2.3 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
1.2.4 文献综述结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环保产业发展阶段研究 |
2.1 环保产业发展生命周期理论及其特征分析 |
2.1.1 传统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1.2 环保产业发展特点 |
2.1.3 环保产业的发展周期特征 |
2.1.4 环保产业发展周期特征与指标体系构建 |
2.2 美日两国环保产业发展周期研究及指标体系验证 |
2.2.1 美国环保产业发展周期分析 |
2.2.2 日本环保产业发展周期分析 |
2.3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周期分析与经验借鉴 |
2.3.1 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2.3.2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借鉴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格局研究与预测 |
3.1 中国环保产业分布格局研究 |
3.1.1 数据来源及筛选标准 |
3.1.2 环保企业地理分布研究 |
3.2 环保产业金字塔型发展格局分析 |
3.2.1.金字塔顶层结构 |
3.2.2.金字塔中层结构 |
3.2.3.金字塔底层结构 |
3.2.4.金字塔结构和未来的发展预测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环保子行业发展潜力研究 |
4.1 环保产业子行业分类 |
4.2 重点子行业筛选 |
4.3 子行业分析框架建立 |
4.4 环保行业重点子行业分析 |
4.4.1 水处理行业 |
4.4.2 大气污染治理行业 |
4.4.3 固体废物治理行业 |
4.4.4 土壤修复 |
4.4.5 环境监测 |
4.5 小结 |
第五章 环保子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
5.1 子行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方法 |
5.1.2 子行业发展潜力评估指标体系 |
5.1.3 指标体系确定 |
5.2 发展潜力评估指标体系赋权 |
5.2.1 指标赋权方法的选择 |
5.2.2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5.2.3 构建递阶层次模型 |
5.2.4 专家咨询 |
5.2.5 权重计算 |
5.3 重点子行业发展潜力评价结果分析 |
5.3.1 不同子行业内部评分对比 |
5.3.2 子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对比 |
5.3.3 子行业盈利能力对比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环保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证分析 |
6.1.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方法 |
6.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6.1.2 指标体系设计方法 |
6.2.指标设定 |
6.2.1 一般性竞争力评价指标 |
6.2.2 环保特色竞争力评价指标 |
6.3.指标确定 |
6.3.1 确定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的设计 |
6.3.2 数据分析结果 |
6.4.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6.4.1 构建递阶层次模型 |
6.4.2 专家咨询 |
6.4.3 权重计算 |
6.5.上市公司实证分析 |
6.5.1 环保行业整体格局分布 |
6.5.2 数据筛选及标准化 |
6.5.3 上市公司竞争力水平总体分析 |
6.5.4 各子行业竞争力水平分析 |
6.5.5 典型案例分析 |
6.6.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燃煤锅炉PM2.5产生及排放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PM_(2.5)的危害 |
1.1.2 世界各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大气PM_(2.5)限值对比 |
1.1.3 我国大气PM_(2.5)污染状况及污染主要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燃煤锅炉PM_(2.5)的研究现状 |
1.3.1 PM_(2.5)产生特征的研究现状 |
1.3.2 污染物控制技术对PM_(2.5)排放特征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3 燃煤锅炉PM_(2.5)排放因子的研究现状 |
1.3.4 燃煤锅炉PM_(2.5)危害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
1.3.5 燃煤锅炉PM_(2.5)排放总量的相关研究现状 |
1.4 现有研究的总结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研究方案 |
2.1 研究对象 |
2.1.1 燃煤锅炉的选择 |
2.1.2 煤种的选择 |
2.1.3 烟气净化装置的选择 |
2.1.4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2.2 采样方法 |
2.2.1 采样方法概述 |
2.2.2 采样点布置 |
2.2.3 采样系统 |
2.2.4 采样流程 |
2.3 分析方法 |
2.3.1 粒数及质量浓度分析 |
2.3.2 形貌特征分析 |
2.3.3 化学成分分析 |
2.4 质量保证及控制方法 |
2.4.1 采样系统可靠性保证 |
2.4.2 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保证 |
2.5 实验系统误差分析 |
第3章 燃煤锅炉PM_(2.5)的产生特征 |
3.1 燃煤锅炉产生PM_(2.5)的浓度分布 |
3.1.1 电厂煤粉炉PM_(2.5)产生浓度分布 |
3.1.2 电厂CFB锅炉PM_(2.5)产生浓度分布 |
3.1.3 工业层燃炉PM_(2.5)产生浓度分布 |
3.1.4 工业流化床锅炉PM_(2.5)产生浓度分布 |
3.1.5 燃烧方式对PM_(2.5)浓度分布的影响 |
3.2 燃煤锅炉PM_(2.5)的产生浓度 |
3.2.1 PM_(2.5)及PMx的产生浓度 |
3.2.2 PM_(2.5)中PMx的含量 |
3.2.3 PM_(2.5)累积质量浓度分布的研究 |
3.3 燃煤锅炉产生PM_(2.5)的形貌特征 |
3.4 燃煤锅炉产生PM_(2.5)的元素组成 |
3.4.1 PM_(2.5)中组成元素含量 |
3.4.2 PM_(2.5)中毒害性元素含量 |
3.5 燃煤锅炉产生PM_(2.5)中OC及EC的含量 |
3.6 燃煤锅炉PM_(2.5)中的产生机制对其产生特征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除尘过程对PM_(2.5)排放特征的影响 |
4.1 燃煤锅炉除尘后PM_(2.5)的浓度分布 |
4.1.1 电厂煤粉炉除尘后PM_(2.5)浓度分布 |
4.1.2 电厂CFB锅炉除尘后PM_(2.5)浓度分布 |
4.1.3 工业层燃炉除尘后PM_(2.5)浓度分布 |
4.1.4 工业流化床锅炉除尘后PM_(2.5)浓度分布 |
4.2 燃煤锅炉除尘后PM_(2.5)的浓度 |
4.2.1 除尘后PM_(2.5)及PMx的浓度 |
4.2.2 除尘后PM_(2.5)中PMx的含量 |
4.2.3 除尘后PM_(2.5)累积质量分布的研究 |
4.3 除尘器类型对燃煤锅炉PM_(2.5)排放特征的影响 |
4.3.1 除尘器类型对PM_(2.5)及PMx脱除效率的影响 |
4.3.2 除尘器类型对PM_(2.5)分级脱除效率的影响 |
4.4 燃煤锅炉除尘后PM_(2.5)形貌特征 |
4.5 燃煤锅炉除尘后PM_(2.5)的元素组成 |
4.5.1 除尘后PM_(2.5)中组成元素含量 |
4.5.2 除尘后PM_(2.5)中毒害性元素含量 |
4.6 燃煤锅炉除尘后PM_(2.5)中OC及EC的含量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湿法脱硫过程对PM_(2.5)排放特征的影响 |
5.1 燃煤锅炉WFGD后PM_(2.5)的浓度分布 |
5.2 燃煤锅炉WFGD后PM_(2.5)的浓度 |
5.2.1 WFGD后PM_(2.5)及PMx的浓度 |
5.2.2 WFGD后PM_(2.5)中PMx的含量 |
5.2.3 WFGD后PM_(2.5)的累积质量分布的研究 |
5.2.4 除尘器与WFGD对PM_(2.5)及PMx的联合净化效率 |
5.3 燃煤锅炉WFGD后PM_(2.5)的形貌特征 |
5.4 WFGD对燃煤锅炉PM_(2.5)的元素组成 |
5.4.1 WFGD后PM_(2.5)中组成元素含量 |
5.4.2 WFGD后PM_(2.5)中毒害性元素含量 |
5.5 燃煤锅炉WFGD后PM_(2.5)中OC及EC含量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燃煤锅炉PM_(2.5)的危害性评估 |
6.1 燃煤锅炉PM_(2.5)排放因子的研究方法 |
6.2 燃煤锅炉PM_(2.5)未控制排放因子 |
6.3 燃煤锅炉PM_(2.5)控制后排放因子 |
6.4 燃煤锅炉PM_(2.5)危害性综合评价 |
6.4.1 PM_(2.5)危害性相关的重要因素 |
6.4.2 PM_(2.5)危害性相关因素重要性的量化 |
6.4.3 PM_(2.5)危害性评价模型建立 |
6.4.4 PM_(2.5)危害性评价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燃煤锅炉PM_(2.5)排放总量的研究 |
7.1 燃煤锅炉按容量的分类及其排放因子 |
7.2 燃煤锅炉生产活动数据 |
7.3 燃煤锅炉PM_(2.5)排放总量的估算及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燃煤工业分析及元素分析 |
附录B 燃煤锅炉PM_(2.5)排放因子 |
附录C 燃煤锅炉分类 |
附录D 2014年我国燃煤锅炉活动水平数据列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SN县6兆瓦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理论综述 |
2.1 可行性研究相关理论 |
2.2 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项目概况及可行性研究范围确定 |
3.1 项目概况 |
3.2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
3.3 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 |
3.4 本章小结 |
4 6MW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分析 |
4.1 市场分析 |
4.2 工程技术分析 |
4.3 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 |
4.4 环境保护分析 |
4.5 项目进度及劳动定员分析 |
4.6 风险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
1.4 本文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及其燃烧优化 |
2.1 锅炉概述 |
2.1.1 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作原理 |
2.1.2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优势 |
2.2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 NOX生成机理 |
2.2.1 热力型 NO_x |
2.2.2 燃料型 NO_x |
2.2.3 快速型 NO_x |
2.3 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的计算 |
2.3.1 循环硫化床锅炉热效率的计算方法 |
2.3.2 循环流化床锅炉反平衡计算热效率法 |
2.3.3 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损失的计算 |
2.4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优化要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支持向量机理论与人工蜂群算法 |
3.1 机器学习和统计学相关内容 |
3.1.1 机器学习 |
3.1.2 VC 维 |
3.1.3 经验风险最小化 |
3.1.4 结构风险最小化 |
3.2 支持向量机 |
3.2.1 支持向量机的优点 |
3.2.2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思想 |
3.2.3 支持向量机分类 |
3.2.4 支持向量机回归问题 |
3.3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
3.4 人工蜂群算法 |
3.4.1 人工蜂群算法的生物模型 |
3.4.2 人工蜂群算法的数学原理 |
3.5 人工蜂群算法的改进及测试 |
3.5.1 人工蜂群算法的改进(M-ABC) |
3.5.2 改进人工蜂群算法仿真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模型 |
4.1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的分析 |
4.1.1 建模方法的选择 |
4.1.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里内积核函数的选取 |
4.1.3 本文试验对象和数据样本的来源 |
4.2 循环流化床锅炉 NO_X排放量模型的建立 |
4.2.1 LSSVM 里的 C 和δ~2对 NO_x模型的影响 |
4.2.2 循环流化床锅炉 NO_x 排放浓度的模型 |
4.2.3 算法对比分析 |
4.3 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模型的建立 |
4.3.1 LSSVM 里的 C 和 δ~2对锅炉热效率模型的影响 |
4.3.2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热效率的模型建立 |
4.3.3 算法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优化 |
5.1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优化分析 |
5.2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优化的过程 |
5.3 循环流化床锅炉单目标优化 |
5.3.1 以降低 NO_x排放浓度为目标的优化 |
5.3.2 以提高锅炉热效率为目标的优化 |
5.4 循环流化床锅炉多目标的优化 |
5.4.1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的综合模型 |
5.4.2 循环流化床锅炉多目标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参数最优目标值确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循环流化床锅炉介绍 |
1.2.1 国内外循环流化床发展动态 |
1.2.2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作过程 |
1.3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1.3.1 锅炉运行参数最优目标值确定的传统方法 |
1.3.2 锅炉运行参数最优目标值确定的其他先进方法 |
1.3.3 最优目标值确定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介绍 |
第二章 锅炉参数运行最优目标值确定传统方法介绍 |
2.1 研究对象锅炉概况 |
2.2 机理模型下最优目标值的确定 |
2.2.1 机理模型下锅炉效率的计算 |
2.2.2 设计值作为最优目标值的锅炉效率计算 |
2.2.3 历史最优运行值作为最优目标值的锅炉效率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BP网络锅炉运行参数最优目标值确定的研究 |
3.1 人工神经网络与BP网络概述 |
3.2 遗传算法概述 |
3.3 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概述 |
3.4 锅炉效率辨识模型的建立 |
3.4.1 网络结构和初始参数的设置 |
3.4.2 网络训练与预测 |
3.5 遗传算法寻优确定最优目标值 |
3.5.1 算法流程 |
3.5.2 模型建立与编程实现 |
3.5.3 实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锅炉运行参数最优目标值确定方法的改进 |
4.1 排烟温度网络模型的简化 |
4.2 排烟温度网络模型的改进 |
4.3 锅炉效率"灰箱"模型结构 |
4.4 案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锅炉运行参数最优目标值确定的应用 |
5.1 CFB锅炉电厂节能减排监管优化系统概述 |
5.2 运行优化和绩效考核模块中最优目标值动态更新的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成果 |
6.2 本文尚未解决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产业链视角下发电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发电企业战略管理和竞争力研究文献回顾及评述 |
1.3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对象及目标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的创新点 |
1.4 概念界定 |
1.5 小结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战略管理与竞争力理论综述 |
2.1.1 战略管理理论综述 |
2.1.2 竞争力理论综述 |
2.2 产业链理论综述 |
2.2.1 产业链理论演进及研究现状概述 |
2.2.2 产业链理论在电力产业研究应用现状 |
2.3 小结 |
3 电力产业发展及特性研究 |
3.1 世界电力产业演进分析及现状 |
3.1.1 世界电力产业演进分析 |
3.1.2 世界电力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3.2 中国电力产业发展演进分析 |
3.2.1 中国电力产业发展演进 |
3.2.2 中外电力发展比较分析 |
3.3 电力产业特性分析 |
3.3.1 电能产品特性分析 |
3.3.2 电力产业特性分析 |
3.4 发电行业现状及发电市场结构分析 |
3.4.1 我国发电行业现状 |
3.4.2 发电市场结构分析 |
3.5 小结 |
4 电力产业链理论研究 |
4.1 电力产业链定义及模型 |
4.2 电力产业链的类型和分类 |
4.3 电力产业链特性及市场结构研究 |
4.3.1 电力产业链的特性 |
4.3.2 电力产业链纵向市场结构 |
4.4 电力产业链纵向关系研究及实践 |
4.4.1 电力产业链纵向关系 |
4.4.2 煤电产业链纵向关系中的煤电矛盾 |
4.5 电力产业链对发电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 |
4.5.1 电力产业链对发电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
4.5.2 发电产业应对电力产业链影响的对策 |
4.6 小结 |
5 产业链视角下发电集团竞争力分析及评价 |
5.1 影响发电集团竞争力因素分析 |
5.2 产业链视角下发电集团竞争力分析模型及实证研究 |
5.2.1 结构方程模型 |
5.2.2 基于PLS的发电集团竞争力分析实证研究 |
5.3 主要发电集团竞争力评价及分析 |
5.3.1 五大发电集团竞争力评价 |
5.3.2 国华电力、华润电力和粤电集团竞争力评价 |
5.4 小结 |
6 发电集团战略选择及实施建议 |
6.1 战略形成机理 |
6.2 发电集团战略环境分析 |
6.2.1 发电行业"十一五"发展现状 |
6.2.2 发电集团战略环境分析 |
6.3 发电集团选择战略及评价 |
6.3.1 主要发电集团发展战略综述 |
6.3.2 发电集团发展战略评价 |
6.4 发电集团战略实施的建议 |
6.5 小结 |
7 案例分析: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战略实践 |
7.1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简介 |
7.1.1 产业发展 |
7.1.2 资本运营 |
7.1.3 科技创新 |
7.1.4 企业文化 |
7.2 "十一五"国电集团转型成果及经验 |
7.3 "十二五"国电集团公司战略环境分析及目标 |
7.3.1 国电集团所面临的形势 |
7.3.2 "十二五"主要目标任务 |
7.4 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结论与讨论 |
8.2 创新点及实践价值 |
8.3 论文的局限性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参考报告及书目 |
二、参考期刊 |
三、网站资料 |
附录一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二 发电集团近年主要经营数据 |
附录三 分析计算的相关数据 |
后记 |
(9)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模糊神经网络与自适应模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循环流化床技术发展概况 |
1.2.1 国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 |
1.2.2 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 |
1.3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自动控制技术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CFB 锅炉结构及燃烧过程控制原理 |
2.1 CFB 结构及工艺简介 |
2.1.1 CFB 锅炉结构 |
2.1.2 CFB 锅炉工艺流程 |
2.1.3 循环流化床的优点 |
2.1.4 CFB 锅炉的特点 |
2.1.5 CFB 锅炉的优点 |
2.2 CFB 锅炉燃烧过程控制系统的目标和特点 |
2.2.1 CFB 锅炉燃烧过程控制目标 |
2.2.2 CFB 燃烧过程控制特点 |
2.3 CFB 锅炉燃烧过程控制系统 |
2.3.1 主蒸汽压力控制系统 |
2.3.2 床温控制系统 |
2.3.3 风量控制系统 |
2.3.4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 |
2.3.5 料层差压控制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神经网络理论及模糊控制原理 |
3.1 神经网络理论 |
3.1.1 神经元模型 |
3.1.2 神经网络的结构 |
3.1.3 神经网络的基本学习算法 |
3.2 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
3.2.1 BP 网络结构 |
3.2.2 BP 算法原理 |
3.3 模糊控制理论 |
3.3.1 模糊控制的特点 |
3.3.2 模糊控制系统组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糊神经网络及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设计 |
4.1 模糊神经网络概述 |
4.1.1 模糊神经网络的特点 |
4.1.2 模糊神经网络分类 |
4.2 FNNC 和FNNI 设计 |
4.2.1 FNN 结构 |
4.2.2 FNN 学习算法 |
4.2.3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结构 |
4.3 自适应模糊控制概述 |
4.4 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结构 |
4.5 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设计 |
4.5.1 问题描述 |
4.5.2 基本模糊控制系统 |
4.5.3 稳定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设计 |
4.5.4 保证参数有界的投影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系统仿真 |
5.1 燃烧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
5.1.1 床温被控对象数学模型 |
5.1.2 汽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 |
5.1.3 送风(一次风)量扰动下床温对象的数学模型 |
5.2 基于BP 神经网络的解耦 |
5.3 燃烧控制系统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国农业生物质能源评价与产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生物质能利用现状 |
1.2.2 农业生物质能资源来源 |
1.2.3 农业生物质能资源量及其潜力 |
1.2.4 农业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 |
1.2.5 农业生物质能及其产业发展 |
1.2.6 农业生物质能利用的环境问题 |
1.2.7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2.8 我国生物质能的发展战略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2 实证调查地点概况 |
2.2.1 北京市基本概况 |
2.2.2 河南省基本概况 |
2.3 数据来源 |
2.4 研究方法 |
2.4.1 数据处理 |
2.4.2 农业生物质资源评价 |
2.4.3 折标能源量 |
2.4.4 农业生物质潜力预测 |
2.4.5 实证调查与分析 |
第三章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资源评价与趋势预测 |
3.1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资源蕴藏量 |
3.1.1 农业生物质能资源测算方法 |
3.1.2 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与可利用量 |
3.1.3 禽畜粪便资源量 |
3.1.4 薪柴与林木生物质资源 |
3.1.5 城市垃圾与废水 |
3.1.6 可利用的蕴藏量总体概况 |
3.2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源蕴藏量分析 |
3.2.1 农业生物质能源蕴藏量及其地理分布 |
3.2.2 农业生物质能源密度 |
3.3 未来农业生物质能源供给潜力分析 |
3.4 区域发展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与效应评价 |
4.1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评估 |
4.1.1 我国农村生物质能利用发展状况 |
4.1.2 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能力 |
4.1.3 典型生物质能产业状况 |
4.1.4 北京市秸秆利用实证分析 |
4.1.5 全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布局分析 |
4.2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效应评价 |
4.2.1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经济效应分析 |
4.2.2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环境效应评价 |
4.2.3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社会带动效应分析 |
4.2.4 河南天冠企业集团综合效益简要分析 |
4.3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现状问题分析 |
4.3.1 原料供应仍然是发展的瓶颈 |
4.3.2 产业化的技术水平仍需提高 |
4.3.3 产业布局与发展规模需要规划 |
4.3.4 产业的综合效益有待提高 |
4.3.5 产业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
4.3.6 利益相关体系需要及时建立 |
4.4 农业生物质能发展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预测 |
4.4.1 对传统能源与相关产业的影响 |
4.4.2 对农、林业生产及其加工业的影响 |
4.4.3 对其它产业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技术模式研究 |
5.1 以沼气发酵为主体的能源利用模式 |
5.1.1 “四位一体”的能源利用模式 |
5.1.2 大型养殖场的沼气利用模式 |
5.2 燃料乙醇产业模式 |
5.3 农业生物质发电能源利用模式 |
5.4 生物柴油的利用模式 |
5.5 结合生物基材料的综合利用模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与政策建议 |
6.1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利益连接机制研究 |
6.1.1 产业相关者分析 |
6.1.2 原料生产系统简要分析 |
6.1.3 能源使用者调研分析 |
6.2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组织管理模式 |
6.3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流通体系研究 |
6.4 政策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录 |
四、国外建制大型循环流化床炉火电机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烟气循环式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系统中的煤粉燃烧特性及重金属迁徙特性的研究[D]. 雷凯.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2]生活垃圾高温好氧生物干化技术研究及应用[D]. 陈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3]中国环保产业发展阶段及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D]. 宋盈盈. 清华大学, 2018(04)
- [4]燃煤锅炉PM2.5产生及排放特征的研究[D]. 赵志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5]SN县6兆瓦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D]. 姜贺贺.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6]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优化研究[D]. 刘永超. 燕山大学, 2014(01)
- [7]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参数最优目标值确定的研究[D]. 夏恒严. 山西大学, 2011(05)
- [8]产业链视角下发电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刘志坦. 武汉大学, 2011(07)
- [9]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模糊神经网络与自适应模糊控制研究[D]. 高龙. 燕山大学, 2011(10)
- [10]中国农业生物质能源评价与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 高文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