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板栗虫害的综合治理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庞允舜[1](2021)在《温度对桃蛀螟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ée),属鳞翅目草螟科(Lepidoptera:Crambidae),是一种危害大田农作物、果树和经济作物的多食性害虫。近年来,随着我国种植结构调整、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和气候变化,桃蛀螟在我国黄淮海夏玉米产区危害逐年加重,对玉米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本试验运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理论,研究了21℃、24℃、27℃和30℃下桃蛀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特性,模拟了其未来90d的种群动态,确定了其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并预测了其发生世代数。旨在探索桃蛀螟暴发的机制,为该害虫的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明确了桃蛀螟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繁殖力等生物学参数。在21℃、24℃、27℃和30℃条件下均能完成一个世代。卵、幼虫、蛹和全世代发育历期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各处理间差异显着。不同温度下的平均寿命依次为44.06d、37.62d、30.63d和22.79d。成虫前期存活率和平均单雌产卵量均随着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24℃最高。各温度下存活率依次为0.633、0.847、0.717和0.610;平均单雌产卵量依次为57.69、116.69、100.7和64.01粒/雌。24℃下的发育速率较快、存活率和繁殖力均最高,是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在21℃、24℃、27℃和30℃条件下的净增殖率(R0)依次为17.31、53.73、36.92和19.84个后代个体;内禀增长率(r)依次为0.0539d-1、0.1059 d-1、0.1101 d-1和0.1045d-1;周限增长率(λ)依次为1.0554 d-1、1.1117 d-1、1.1164 d-1和1.1102 d-1;平均世代周期(T)依次为52.91d、37.63d、32.77d和28.59d。根据桃蛀螟在不同温度下的种群参数,运用TIMING软件模拟了其在不同温度下未来90d的种群动态。结果显示,不同温度下种群增长和龄期结构明显不同。21℃下种群发育速率显着小于其他温度处理,种群数量最少。24℃、27℃和30℃下的种群发育速率均较高,种群数量较大,3个温度下的种群数量在90d内呈交替上升趋势。利用直线回归法和直接最优法测定了桃蛀螟在不同阶段的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从两种方法的变异系数来看,直接最优法计算结果在各个阶段均优于直线回归法。卵、幼虫、蛹、产卵前期和全世代的发育始点依次为14.59℃、13.53℃、14.98℃、11.42℃和10.59℃,有效积温依次为39.41、195.71、105.35、37.39和483.92日度。基于该害虫的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与山东各代表性地区的月平均气温,预测了胶东(鲁东)、鲁西、鲁南、鲁北和鲁中地区桃蛀螟在2019~2020年的发生世代数。胶东地区发生世代数最少,为3.7~4.5代;鲁西、鲁南、鲁北和鲁中的发生世代较多,为4.5~5.1代。
杨文君[2](2020)在《当代油茶产业复兴问题研究 ——以永顺县高坪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油茶树作为传统木本植物,因其食用价值高,应用广泛,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油茶产业复兴所面临的问题,通常被认为品种不够优良,生产技术落后及资本不足等因素导致。长期以来,尽管油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但油茶产业未得到良好的发展。武陵山区属于喀斯特地貌地形区,其特征为土壤层薄,地表蓄水能力不强,抗寒能力低,土壤肥力低,其生态环境呈相对脆弱性,对外部变化的反应敏感性强,程度高,但是茶油种植正好可以适应此类生态环境。明清以来,油茶在武陵山区大量种植,成为民间百姓的主要食用油与经济作物,油茶也成为武陵山区百姓的一种文化因素。当代以来,在转基因食用油与诸多油料的冲击下,武陵山区的油茶产业种植开始走向衰败。在当今转基因油料占据主流的时代,如何更好发挥属于先民们创造的原生态饮食文化价值,对明清以来在武陵山区占据主流的油茶作物进行复兴,就显得尤为必要。有鉴于此,本文拟从武陵山其茶油栽培历史与的自然环境两个维度为视角,选取永顺县高坪村为田野点,对当代时期武陵山区茶油业如何复兴的问题展开研究。在武陵山区,由于山地降水量少,气候等因素,当地农户在长期的生活经验里,积累了丰富的本土生态知识,能从油茶产业中获得经济收益及生态收益。利用好地方性知识,就能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同时保护自身所在的生态环境。农户作为受益主体时,他们所关注的是自身利益,在与其他权力的博弈的同时,地方性知识的运用在面对利益时被舍弃,农户对油茶种植的意愿降低,油茶产业也面临着被放弃的境况。油茶产业作为林业产业的基本特征,和工业、农业是不一样的,要想在当代社会将传统的油茶产业进行复兴,就必须进行文化复兴。
罗那[3](2020)在《江西南昌县主要森林病虫害调查研究及防控区域划分》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森林病虫害作为影响森林健康及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适应新形势下对森林病虫害工作的需要,通过对南昌县林业有害生物现状进行调查,全面查清我县林业有害生物基本情况,对维护该区域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昌县各乡镇为调查区域,进行森林病虫害现状调查,然后使用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主要气候因子对全县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影响,最后结合调查区域森林资源分布和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防控区域划分,以期为该区域今后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更加完善提供科学依据,为森林病虫害的宏观管理提供基础支撑。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南昌县森林病虫害现状调查通过对南昌县3年的调查,采集了植物病害标本320多份,林业害虫标本350多份,共鉴定出病害60种,害虫236种。未发现有全国林业检疫性病虫害分布,发现全国林业危险性林木病害6种,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6种,其它均属本土林业病虫害。分布范围较广的病害有18种,虫害有20种。危害比较大的森林病虫害有杨树锈病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马尾松赤枯病Pestalotia funerea Desm.、杉木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 schr.、松毛虫Dendrolimus、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主要林业病害在全县8个乡镇有发生,主要林业虫害主要在全县9个乡镇有发生,2010年至2019年南昌县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呈周期性上升与下降,总体来看保持平稳。2、主要气候因子对南昌县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影响气候因子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在国内外许多研究中都有证实。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本文选择温度、降水、湿度三项被普遍认为是对森林病虫害发生影响较大的气候因子作为讨论对象。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可得气候因子对南昌县7种主要森林病虫害的影响情况为:(1)温度、湿度、降水量对杨树锈病的发生均有一定影响;(2)降水量对松赤枯病的发生影响较大,温度与湿度对松赤枯病的发生影响很小;(3)湿度对杉木炭疽病的发生影响最大,降水量对杉木炭疽病发生的影响较大,温度影响最小;(4)松毛虫发生面积受温度与湿度影响较大,受降水量影响较小;(5)松墨天牛发生面积受温度影响最大,受湿度与降水量影响很小;(6)杨扇舟蛾发生面积受湿度与降水量影响较大,受温度影响较小,但三项气候因子对杨扇舟蛾的发生都有一定影响;(7)星天牛发生面积情况受温度影响较大,受湿度影响很小,降水量对星天牛的发生有一定影响。3、南昌县森林病虫害防控区域划分(1)基于森林资源分布可划分3个森林病虫害防控区域。区域一为杨树、樟树等阔叶树病虫害常发区,杉树(如池杉、水杉等)病虫害偶发区;区域二为松树病虫害常发区,杨树等阔叶树病虫害偶发区,同时为白蚁灾害潜在危险区;区域三为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分布区,病虫害种类多、发生面积小、发生程度轻。(2)基于2010-2019年南昌县森林病虫害在各乡镇的发生情况,以乡镇对单元进行动态划分。根据发生面积划分出轻灾区乡镇14个,中灾区乡镇3个,重灾区乡镇2个。根据成灾面积划分出轻灾区乡镇19个,中灾区乡镇0个,重灾区乡镇0个。根据成灾率划分出轻灾区乡镇19个,中灾区乡镇0个,重灾区乡镇0个。最后根据各乡镇综合指标得分排名情况进行防控趋势分析,提出防控对策。
芮瑜[4](2018)在《溧阳市板栗主要害虫发生及治理》文中指出溧阳是江苏省重要的板栗产区,为了充分的发挥溧阳市板栗资源的优势、推进溧阳市板栗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与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明晰溧阳市板栗的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情况,有针对性的给出科学有效的治理对策,将有助于提升溧阳市板栗的产量、品质。本文通过对溧阳市板栗的主要害虫及发生情况调查和针对两种重要害虫进行的剂防治筛选,得出了以下的结论:栗实象、栗瘿蜂、栗剪枝象鼻虫是当前溧阳市板栗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对溧阳市板栗的产量及质量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其中以栗实象及栗瘿蜂的危害最为突出。果实害虫以栗实象为主,不同地区的发生情况差距较大,杨村野猪岕20.0%最低,平桥村杨树岭81.9%最高。全市栗实象平均有虫株率为45.7±21.0%、栗实受害率为32.9±16.9%;其次为栗剪枝象鼻虫和桃蛀螟,全市平均有虫株率分别为24.3±6.4%和18.3±7.3%,受害梢率分别为11.4±3.0%和7.3±3.3%。枝干害虫以栗瘿蜂为主,且其有虫株率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梅岭村陈塘齐最高为41.9%,最低为吴村连鱼桥22.6%,全市平均有虫株率33.8±6.4%,平均受害梢率18.7±3.5%;其次为麻皮蝽,全市平均有虫株率18.6±2.0%;云斑天牛、栗绛蚧、栗大蚜、栗新链蚧为害相对较轻。叶片害虫以铜绿金龟子为主,全市平均有虫株率为16.1±2.5%;扁刺蛾次之,全市平均有虫株率为13.1%±0.7,不同种植区虫株率变化不大。栗实象与栗瘿蜂的药剂防治筛选表明,3%噻虫啉200倍液对栗实象的防治效果最佳,平均虫果率仅为8.53±0.50%,平均防效达83.16±0.99%;其次为2.5%溴氰菊酯1000倍液,平均防效为73.82±1.87%;生物源农药0.3%苦参碱100倍液与40%氧乐果1000倍液的平均防效未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性。10%吡虫啉的1500倍液、2000倍液以及2.5%溴氰菊酯1000倍液对栗瘿蜂的防效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分别达89.31±1.09%、86.16±1.09%、85.54±1.09%。针对栗实象的治理可选用3%噻虫啉200倍液,而针对栗瘿蜂的治理则可选用10%吡虫啉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1000倍液。
曾凡勇[5](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肖云丽,汪玉平,程水源,钟玉林[6](2014)在《我国板栗害虫研究概述》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板栗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干果之一。但在板栗生产和贮运过程中,常遭受多种虫害,严重制约着板栗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本文综合近年来板栗害虫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我国各地板栗害虫种类调查情况,概述了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板栗害虫的防治技术,以期为板栗害虫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合理防控提供基础资料。
王明月[7](2012)在《丽水板栗主要害虫危害调查与噻虫啉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虫害是影响板栗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掌握板栗主要害虫的种类和危害规律,研究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对提高栗园收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丽水市板栗主要害虫危害调查和2%噻虫啉微胶囊粉剂林间药效试验,得出了以下结论:1、栗瘿蜂、桃蛀螟、栗实象、栗皮夜蛾和剪枝象甲是当前丽水市板栗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板栗的产量和质量。2、噻虫啉防治栗瘿蜂。板栗最佳防治时间是7月上中旬,锥栗最佳防治时间是7月下旬。每公顷施药4.5kg、3.Okg和1.5kg,最高防治效果分别为94.71%、88.1%和78.48%。3、噻虫啉防治板栗桃蛀螟、栗实象和栗皮夜蛾栗。板栗最佳防治时间是7月中旬,锥栗最佳防治时间是7月下旬或8月上旬。每公顷施药4.5kg、3.0kg和1.5kg,最高防治效果分别是80.64%、73.05%和63.86%。4、噻虫啉防治剪枝象甲。板栗最佳防治时间是6月上中旬,锥栗最佳防治时间是6月下旬。每公顷施药4.5kg、3.0kg和1.5kg,最高防治效果分别是88.72%、78.11%和65.12%。5、噻虫啉对环境友好,持效期长、效果好,成本低,防治成本在450--150元/hm2之间,且喷粉作业省工省时,大大提高防治效率,有一药兼防多虫的效果,适合在山区板栗生产实践上推广应用。
况美华[8](2010)在《两种松梢蛾生物学特性和关键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微红梢斑螟和桃蛀螟为对象,对生物学特性、幼虫人工饲养技术、成虫对不同寄主枝条的嗅觉反应、高毒力菌株筛选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微红梢斑螟在江苏南京地区1年发生2~3代,以幼虫在害梢内越冬,雌雄性比5:9,化蛹率47.30%,羽化率71.43%。取食清水、10 %蜂蜜水和10 %糖醋液的成虫寿命差异不显着。成虫仅对白光有弱趋性,单盏黑光灯平均一夜引诱成虫19头。对不同树种的危害严重程度不同,火炬松>马尾松>黑松。螨类和隐翅虫类为蛀道内节肢动物主要类群。2.筛选出一种适合微红梢斑螟幼虫的人工饲料,主要成分为:松枝粉、干酪素、麦胚、大豆粉、蔗糖、葡萄糖、氯化胆碱和Vc等。3.健康火炬松枝条与马尾松枝条对微红梢斑螟的引诱作用均高于健康黑松枝条。有虫害枯梢浸提液比无虫害枯梢浸提液和健康梢浸提液引诱作用强。4.筛选出高毒力菌株白僵菌B15,该菌株造成微红梢斑螟死亡率达90%,孢子浓度为1×107/mL时的LT50为6d。5.取食针叶的桃蛀螟一年发生3代,以幼虫在虫苞内越冬。松树有虫梢7.6%,雌雄性比2:3,成虫多在22:00pm~8:00am羽化,羽化率为92.22%,高峰期为5月11日。补充营养对成虫寿命有显着影响。成虫有强趋光性,单盏黑光灯一夜最多可引诱成虫418头。6.桃蛀螟幼虫取食偏好性:黑松>马尾松>火炬松。温度和湿度影响幼虫的取食行为,但光照没有影响。火炬松、马尾松和黑松针叶的可溶性糖、蛋白质、黄酮和总酚含量存在极显着差异。马尾松枝条对成虫的引诱作用高于火炬松和黑松枝条,火炬松枝条的引诱作用高于黑松枝条。
王晓勤,温晓蕾,路常宽[9](2010)在《我国板栗害虫防治研究进展(综述)》文中研究说明板栗害虫在我国广泛分布、危害严重,本研究对其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综述。提出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林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协调利用物理防治,科学合理应用化学防治,创造有利于板栗生产、不利于害虫发生危害的生态环境,把板栗害虫损失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使板栗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以内。
丁仕升[10](2009)在《秦巴山区板栗疫病及主要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原产于中国,具有喜光、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等特性,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中国板栗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分布范围遍及包括海南省、重庆市在内的24个省(区)市,特别能抗栗疫病(Endothia parasjtica)。且栗果涩皮(种皮)易脱去,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甘栗”,出口量占世界栗果外销总量的80%以上,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型果品,也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资源。近几年来,在秦巴山区由于板栗病虫害的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板栗的产量和质量,从而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要想获得板栗的优质高产,除选择优良品种和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外,病虫害的防治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本研究针对秦巴山区板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普查和定点调查,在查明秦巴山区板栗病虫害种类的基础上,弄清了主要病虫害在秦巴板栗产区的发生规律,分别制定了各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点;建立了板栗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模式,有重点的对板栗疫病、板栗雪片象、栗实象防治加以研究,其目的是通过观测板栗疫病的发病时期和寻找板栗疫病的侵染途径;通过药剂对比试验,来确立防治板栗疫病的最佳技术措施。对板栗雪片象、栗实象的研究主要从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观测入手,掌握其生活史规律,通过药剂喷杀实验,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即充分发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的作用,利用优质抗性品种,调控栗园生态环境,增强栗树抗病虫的能力;保护和利用天敌,合理利用生物制剂;选用植物源杀虫杀菌剂、矿物源杀虫杀菌剂、昆虫生长调节剂、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合成农药,达到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目的。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3月中旬至4月中旬是秦巴山区镇安县板栗疫病的高发期。冻伤、剪锯口、嫁接口等为板栗疫病的主要侵染途径。土壤瘠薄、过干过湿、缺乏有机质、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等是此病的诱因。因此,合理修剪、适当保护伤口、加强园地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性是防治板栗疫病的最基本技术措施。2.药剂筛选和用药时期是防治板栗疫病的关键。不同的药剂对疫病的防治效果相差很大,且各种药剂对真菌(菌丝或孢子器)的杀伤作用也不相同。试验表明,在陕西秦巴镇安栗产区,3月下旬采取刮皮涂药及全园喷洒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板栗疫病平均治愈率达84.3%,防治效果显着,可用于生产实践。3.嫁接时对感染疫病植株防治可显着提高成活率。着重采取自然引流、喷涂药剂、接后管理措施,嫁接成活率由不防治的20%提高到72%。4.板栗雪片象、栗实象在陕西秦巴山区发生与环境、品种关系密切。雪片象对柞板11号的危害最为严重;随着树龄的增大,雪片象的危害也呈加重的趋势;低海拔地区雪片象的危害重于高海拔地区;干旱年份雪片象发生严重;管理水平高的园子雪片象的发生与危害轻;人为活动频繁的地方,雪片象的发生轻。栗园附近野生茅栗密度大,板栗栗实象受害早则高,刺束长,硬性密生的品种受害轻,早、中熟品种受害较重,晚熟品种受害最重,最高可达65%以上。5. 5月中旬防治成虫产卵是防治雪片象的关键时节。以50%甲胺磷乳油和40%的氧化乐果为最佳药剂选择,以清除栗园杂物,捡净落地栗苞,是防治栗雪片象的基本措施。把防治成虫和防治幼虫、人工拣拾虫果的方法结合起来后,防治效果达到了92%; 8月中旬是防治栗实象的关键时期,用1000倍液的40%氧化乐果和800倍液的50%敌敌畏化学药液喷布树冠,可杀灭害虫,虫果率降低84.8%,可大量推广使用。
二、几种板栗虫害的综合治理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板栗虫害的综合治理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温度对桃蛀螟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桃蛀螟的研究现状 |
1.1.1 桃蛀螟的寄主和危害 |
1.1.2 生活史和发生规律 |
1.1.3 桃蛀螟的生态型 |
1.1.4 玉米品种对桃蛀螟的抗性鉴定 |
1.2 桃蛀螟的生态学特性 |
1.2.1 桃蛀螟的生理生态学 |
1.2.1.1 光对桃蛀螟的影响 |
1.2.1.2 温度对桃蛀螟的影响 |
1.2.1.3 寄主植物对桃蛀螟的影响 |
1.2.2 桃蛀螟的化学生态学 |
1.2.2.1 桃蛀螟的嗅觉功能与机制 |
1.2.2.2 桃蛀螟的性外激素 |
1.2.3 桃蛀螟的种群生态学 |
1.2.3.1 桃蛀螟的空间分布特征 |
1.2.3.2 桃蛀螟的时间分布特征 |
1.2.3.3 三种玉米害虫种间关系 |
1.3 桃蛀螟的防治技术 |
1.3.1 农业防治 |
1.3.2 物理防治 |
1.3.3 生物防治 |
1.3.4 化学防治 |
1.4 桃蛀螟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
1.5 昆虫两性生命表 |
1.6 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桃蛀螟在不同温度下的两性生命表 |
2.1.1 供试虫源和饲养方法 |
2.1.2 饲养器具 |
2.1.3 两性生命表试验方法 |
2.1.4 两性生命表数据分析 |
2.1.5 种群预测 |
2.1.6 数据处理与作图 |
2.2 桃蛀螟的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 |
2.2.1 试验方法 |
2.2.2 桃蛀螟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的拟合 |
2.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桃蛀螟在不同温度下的两性生命表特征 |
3.1.1 桃蛀螟各个阶段的发育历期 |
3.1.2 桃蛀螟各个阶段的存活率 |
3.1.3 桃蛀螟的繁殖力、成虫寿命、产卵天数、性比和蛹重 |
3.1.4 桃蛀螟的种群参数 |
3.1.5 桃蛀螟的年龄-龄期存活率曲线 |
3.1.6 桃蛀螟的特定年龄存活率和生殖力曲线 |
3.1.7 桃蛀螟的期望寿命和繁殖值曲线 |
3.1.8 桃蛀螟的种群预测 |
3.2 桃蛀螟的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 |
3.2.1 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 |
3.2.2 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的拟合 |
3.2.3 山东代表性地区桃蛀螟发生世代数的预测 |
4 讨论 |
4.1 桃蛀螟在不同温度下的生命参数 |
4.2 桃蛀螟的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当代油茶产业复兴问题研究 ——以永顺县高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综述 |
二、国内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路线 |
二、文献整理 |
三、田野调查 |
四、研究限制 |
第一章 高坪村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环境 |
第二节 人文史地与信仰 |
第三节 土地制度与产业变迁 |
第二章 油茶产业的兴衰过程 |
第一节 油茶产业的兴盛期 |
第二节 油茶产业的衰败期 |
第三节 油茶产业现状 |
第三章 油茶产业复兴的背景 |
第一节 地区发展的文化需求 |
第二节 地区发展的经济需求 |
第三节 地区发展的生态需求 |
第四章 油茶产业复兴的矛盾 |
第一节 土地资源与产业推广的矛盾 |
第二节 原生品种与杂交品种的矛盾 |
第三节 传统知识与现代技术的矛盾 |
第四节 社会体系与种植管理的矛盾 |
第五章 油茶产业复兴的路径 |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种植的有机结合 |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采摘的有机结合 |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压榨的有机结合 |
第四节 传统与现代销售的有机结合 |
第六章 油茶产业复兴的反思 |
第一节 重视地方性知识的利用 |
第二节 完善油茶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 |
第三节 激活油茶产业的文化氛围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高坪村油茶产业田野调查图片 |
(3)江西南昌县主要森林病虫害调查研究及防控区域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森林病虫害研究概况 |
1.2.1 国外森林病虫害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森林病虫害研究进展 |
1.3 森林病虫害区域划分研究概况 |
1.3.1 区域划分的依据 |
1.3.2 区域划分的原则 |
1.3.3 国外区划研究概况 |
1.3.4 国内区划研究概况 |
1.4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调查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条件 |
2.1.5 森林植被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2.4 调查方法 |
2.4.1 森林病害调查 |
2.4.2 森林虫害调查 |
2.5 调查时间 |
2.6 森林病虫害区域划分依据 |
2.6.1 森林资源分布情况 |
2.6.2 各乡镇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 |
2.7 气候因子的选择 |
2.8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南昌县森林病虫害种类与特征分析 |
3.1.1 南昌县主要病害种类与特征分析 |
3.1.2 南昌县主要虫害种类与特征分析 |
3.2 南昌县主要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3.2.1 病害 |
3.2.2 虫害 |
3.2.3 总发生面积 |
3.3 南昌县主要森林病虫害防控区域划分 |
3.3.1 基于森林资源分布的划分结果 |
3.3.2 基于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划分结果 |
3.3.3 南昌县森林病虫害的防控对策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南昌县林木病害名录 |
附录二:南昌县虫害名录 |
附录三:南昌县部分森林病虫害分布图 |
附录四:南昌县部分病虫害生境照片 |
致谢 |
(4)溧阳市板栗主要害虫发生及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板栗 |
1.1.1 形态特征及分布情况 |
1.1.2 板栗的经济价值 |
1.1.3 我国板栗产业发展现状 |
1.2 为害板栗的害虫概况 |
1.2.1 板栗害虫种类 |
1.2.2 板栗害虫发生趋势 |
1.2.3 板栗害虫发生的影响因素 |
1.3 板栗害虫的防治 |
1.3.1 检验检疫 |
1.3.2 预测预报 |
1.3.3 农业防治 |
1.3.4 物理防治 |
1.3.5 生物防治 |
1.3.6 化学防治 |
1.4 溧阳市板栗生产现状及害虫防治概况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溧阳市板栗主要害虫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踏查法 |
2.1.2 标准地调查法 |
2.1.3 害虫标本采集与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溧阳市板栗害虫名录 |
2.2.2 为害板栗枝干的害虫情况 |
2.2.3 为害板栗叶片的害虫情况 |
2.2.4 为害果实的害虫情况 |
2.3 讨论 |
3 栗实象与栗瘿蜂防治药剂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园情况 |
3.1.2 供试药剂 |
3.1.3 供试昆虫 |
3.1.4 栗树果枝 |
3.1.5 试验方法 |
3.1.6 药效测定及防治效果评价 |
3.2 试验结果 |
3.2.1 栗实象药剂防治筛选试验 |
3.2.2 栗瘿蜂药剂防治筛选试验 |
3.3 讨论 |
4 溧阳市板栗主要害虫的治理对策 |
4.1 板栗害虫治理策略 |
4.1.1 加强林地管理措施,提高栗林自身抗性 |
4.1.2 充分利用越冬时机,降低害虫越冬基数 |
4.1.3 加强预测预报,提高治理的针对性 |
4.1.4 规范药剂使用,确保板栗安全生产 |
4.2 栗瘿蜂治理对策 |
4.3 栗实象治理对策 |
4.4 栗剪枝象鼻虫治理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几个定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专家访谈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
2.1 历史沿革 |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2.2.3 教材和专着 |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2.3.1 国立中央大学 |
2.3.2 江苏昆虫局 |
2.3.3 上海商检局 |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
3.1 历史沿革 |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3.2.3 教材及专着 |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
4.1 历史沿革 |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4.2.3 教材及专着 |
4.2.4 重大科技成果 |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
5.1 历史沿革 |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5.2.3 教材及专着 |
5.2.4 重大科技成果 |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7.1.3 强化基础研究 |
7.1.4 凝练学科方向 |
7.1.5 追踪国际前沿 |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
7.3.1 基础研究方面 |
7.3.2 应用研究方面 |
7.4 结论与讨论 |
7.4.1 结论 |
7.4.2 讨论 |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
(6)我国板栗害虫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板栗害虫种类调查研究 |
2 板栗害虫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 |
2.1 栗园林地条件 |
2.2 降雨量 |
2.3 温湿度 |
2.4 板栗树龄 |
2.5 板栗嫁接方式 |
2.6 板栗生长物候期 |
2.7 板栗品种 |
2.8 营养物质含量 |
3 栗园害虫防治技术 |
3.1 严格检疫 |
3.2 加强预测预报 |
3.3 改善林地环境 |
3.4 人工捕杀与诱杀 |
3.5 水浸杀虫 |
3.6 化学防治 |
3.7 生物防治 |
4 结束语 |
(7)丽水板栗主要害虫危害调查与噻虫啉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板栗 |
1.1.1 板栗的生物学特性 |
1.1.2 板栗的价值与应用 |
1.1.3 我国板栗生产现状 |
1.2 板栗虫害发生的特点 |
1.2.1 栗园害虫种类 |
1.2.2 板栗害虫发生特点 |
1.3. 板栗害虫防治 |
1.3.1 检疫措施 |
1.3.2 营林措施 |
1.3.2.1 园址的选择 |
1.3.2.2 调整作物布局,改善水肥管理 |
1.3.2.3 种植抗虫品种 |
1.3.2.4 翻树盘或深耕 |
1.3.2.5 修剪防治 |
1.3.2.6 清除枯枝落叶 |
1.3.3 物理防治 |
1.3.3.1 人工捕虫 |
1.3.3.2 诱集害虫 |
1.3.3.3 辐射杀虫 |
1.3.3.4 水浸杀虫 |
1.3.3.5 酸溶液热处理和微波杀虫 |
1.3.4 生物防治 |
1.3.5 化学防治 |
1.3.6 板栗害虫的监测测报技术 |
1.4 国内噻虫啉防治技术研究概况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板栗主要害虫危害情况调查 |
2.1.1 踏查法 |
2.1.2 标准地调查法 |
2.1.3 固定监测点调查 |
2.2 试验材料 |
2.3 噻虫啉防治技术研究 |
2.3.1 防治对象的确定 |
2.3.2 试验设计 |
2.3.3 供试药剂及剂量 |
2.3.4 施药器械及施药方法 |
2.3.5 防治效果 |
2.3.5.1 栗瘿蜂防治效果检查 |
2.3.5.2 板栗桃蛀螟、栗实象和栗皮夜蛾防治效果检查 |
2.2.5.3 板栗剪枝象甲防治效果检查 |
2.3.6 数据的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丽水市板栗主要害虫种类 |
3.2 危害严重的5种板栗主要害虫危害情况调查及防治试验 |
3.2.1 栗瘿蜂 |
3.2.1.1 栗瘿蜂的危害特征 |
3.2.1.2 栗瘿蜂防治试验 |
3.2.2 桃蛀螟 |
3.2.2.1 桃蛀螟的危害特征 |
3.2.2.2 桃蛀螟危害调查 |
3.2.3 栗实象 |
3.2.3.1 栗实象的危害特征 |
3.2.3.2 栗实象危害调查 |
3.2.4 栗皮夜蛾 |
3.2.4.1 栗皮夜蛾的危害特征 |
3.2.4.2 栗皮夜蛾危害调查 |
3.2.5 板栗果实害虫防治试验 |
3.2.6 剪枝象甲 |
3.2.6.1 剪枝象甲的危害 |
3.2.6.2 剪枝象甲防治试验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丽水市板栗主要害虫种类 |
4.1.2 丽水板栗5种主要害虫危害情况 |
4.1.3 2%噻虫啉微胶囊粉剂防治板栗害虫效果 |
4.1.4 本研究创新点 |
4.2 讨论 |
4.2.1 板栗主要害虫种类及危害程度调查 |
4.2.2 噻虫啉防治效果 |
4.2.3 噻虫啉安全环保及残留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两种松梢蛾生物学特性和关键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微红梢斑螟研究概况 |
1.1 寄主与为害 |
1.2 形态特征 |
1.3 生活史与生活习性研究 |
1.4 人工饲料的研究 |
1.5 成虫对寄主的趋向性研究 |
1.6 防治技术研究 |
1.6.1 营林措施 |
1.6.2 灯诱灭虫 |
1.6.3 活体性引诱 |
1.6.4 化学防治 |
1.6.5 生物防治 |
2 桃蛀螟研究概况 |
2.1 形态特征 |
2.2 生活史与生活习性研究 |
2.3 幼虫食性分化与取食行为的研究 |
2.4 桃蛀螟防治技术 |
2.4.1 灯诱灭虫 |
2.4.2 化学防治 |
2.4.3 生物防治 |
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意义 |
3.1 项目来源 |
3.2 实验内容的选择和目的意义 |
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微红梢斑螟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微红梢斑螟生活史的研究 |
1.2 微红梢斑螟受害情况调查 |
1.2.1 试验地的设置 |
1.2.2 受害情况调查方法 |
1.3 蛀道内节肢动物与天敌的调查 |
1.4 各虫态的饲养方法 |
1.5 幼虫室内饲养观察 |
1.6 成虫对光的趋性和补充营养习性的研究 |
1.6.1 成虫对光的趋性 |
1.6.2 野外灯诱实验 |
1.6.3 成虫在不同营养条件下的寿命 |
1.6.4 成虫补充营养习性研究 |
1.7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微红梢斑螟的外部形态特征 |
2.2 微红梢斑螟的生活史 |
2.3 微红梢斑螟受害情况调查 |
2.3.1 受害株率 |
2.3.2 受害枝梢情况 |
2.4 微红梢斑螟蛀道节肢动物种类及天敌 |
2.5 各虫态生长发育情况 |
2.5.1 老熟幼虫体长、体宽、头壳宽和体重的测定 |
2.5.2 化蛹过程 |
2.5.3 越冬代微红梢斑螟的化蛹率﹑化蛹进度 |
2.5.4 微红梢斑螟的蛹重 |
2.5.5 微红梢斑螟蛹的长度 |
2.5.6 微红梢斑螟蛹的宽度 |
2.5.7 羽化过程 |
2.5.8 越冬代微红梢斑螟的羽化率、羽化进度 |
2.5.9 微红梢斑螟的性比及重量 |
2.6 成虫对光的趋性和补充营养习性 |
2.6.1 成虫对光的趋性 |
2.6.2 成虫补充营养习性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2 讨论 |
3.2.1 蛹的变化对野外判别蛹的发育阶段的影响 |
3.2.2 越冬代的发育时间对虫情测报的影响 |
3.2.3 成虫对光的趋性 |
3.2.4 成虫补充营养习性 |
第三章 微红梢斑螟人工饲料及成虫对寄主植物的趋向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利用半纯饲料饲养微红梢斑螟 |
1.2.1 人工饲料的配方及配制方法 |
1.2.1.1 人工饲料的配方 |
1.2.1.2 人工饲料主要成分制备 |
1.2.1.3 饲料配制方法 |
1.2.2 饲养方法 |
1.2.3 测定方法 |
1.3 试验样品的来源 |
1.4 仪器设备 |
1.5 试验方法 |
1.5.1 样品浸提 |
1.5.2 成虫饲养 |
1.5.3 成虫对枝条及提取液的趋向性 |
1.5.4 微红梢斑螟雄成虫对雌成虫的趋向性反应 |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微红梢斑螟不同配方人工饲料的筛选 |
2.2 配方Ⅰ与新鲜松树枝条饲养的微红梢斑螟的发育情况 |
2.3 成虫对不同寄主的趋向性 |
2.3.1 不同日龄成虫对不同种松树枝条的趋向性 |
2.3.2 不同日龄成虫对火炬松不同梢头提取液的趋向性 |
2.3.3 不同性别成虫对不同寄主的趋向性 |
2.3.4 不同性别成虫对火炬松不同梢头提取液的趋向性 |
2.4 微红梢斑螟雄成虫对雌成虫的趋向性反应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2 讨论 |
3.2.1 对微红梢斑螟人工饲料的筛选 |
3.2.2 人工饲料的优点 |
3.2.3 配制微红梢斑螟人工饲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
3.2.4 微红梢斑螟成虫对不同寄主的趋向性 |
3.2.5 微红梢斑螟成虫对火炬松不同枝条的趋向性 |
第四章 微红梢斑螟高毒力病原真菌菌株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供试昆虫 |
1.1.3 培养基 |
1.2 仪器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1.3.1.1 菌落生长性状观察 |
1.3.1.2 产孢量测定 |
1.3.1.3 孢子萌发率测定 |
1.3.2 生物测定 |
1.3.2.1 菌液的准备 |
1.3.2.2 测定方法 |
1.4 数据采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1 培养形态 |
2.1.2 不同菌株的平均生长速度比较 |
2.1.3 不同菌株的产孢量比较 |
2.1.4 不同菌株的孢子萌发率比较 |
2.2 生物测定 |
2.2.1 接种供试菌株后微红梢斑螟幼虫的死亡率 |
2.2.2 B15 菌株与肿腿蜂共同接种微红梢斑螟的死亡率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2 讨论 |
3.2.1 微红梢斑螟毒力测定 |
3.2.2 高毒力病原真菌的筛选 |
3.2.3 B15 菌株与肿腿蜂共同接种微红梢斑螟 |
第五章 桃蛀螟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方法 |
1.1.1 桃蛀螟生活史的研究 |
1.1.2 越冬状况调查 |
1.1.3 越冬幼虫室内饲养和观察 |
1.1.4 成虫的生物学 |
1.1.5 野外灯诱与性诱实验 |
1.2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桃蛀螟的形态特征 |
2.2 桃蛀螟的年生活史 |
2.3 桃蛀螟的生物学特性 |
2.3.1 桃蛀螟的越冬状态 |
2.3.2 越冬代桃蛀螟的蛹重 |
2.3.3 越冬代桃蛀螟蛹的长度 |
2.3.4 越冬代桃蛀螟蛹的宽度 |
2.3.5 桃蛀螟越冬幼虫的性比 |
2.3.6 越冬代桃蛀螟的羽化率、羽化进度 |
2.3.7 桃蛀螟的羽化时辰节律 |
2.3.8 不同营养条件下的成虫寿命 |
2.3.9 野外灯诱与性诱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2 讨论 |
3.2.1 取食针叶的桃蛀螟越冬状况 |
3.2.2 取食针叶的桃蛀螟补充营养 |
3.2.3 关键防治技术研究 |
第六章 桃蛀螟幼虫取食行为及成虫对寄主植物的趋向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食料植物 |
1.3 仪器设备 |
1.4 试验方法 |
1.4.1 桃蛀螟幼虫取食行为的观察 |
1.4.2 明暗条件对取食量的影响 |
1.4.3 温度和湿度对桃蛀螟幼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
1.4.4 桃蛀螟对不同寄主针叶取食偏好性的研究 |
1.4.5 不同种松树针叶化合物成分测定 |
1.4.5.1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1.4.5.2 蛋白质含量测定 |
1.4.5.3 黄酮含量测定 |
1.4.5.4 总酚含量测定 |
1.5 桃蛀螟成虫对寄主的趋向性实验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桃蛀螟幼虫取食行为特征 |
2.2 环境因子对昆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
2.2.1 明暗条件对幼虫取食量的影响 |
2.2.2 温度对取食行为的影响 |
2.2.2.1 温度对取食次数的影响 |
2.2.2.2 温度对一次取食时间的影响 |
2.2.2.3 温度对总的取食时间的影响 |
2.2.3 湿度对取食行为的影响 |
2.2.3.1 湿度对取食次数的影响 |
2.2.3.2 湿度对一次取食时间的影响 |
2.2.3.3 湿度对总取食时间的影响 |
2.3 桃蛀螟对不同针叶树取食偏好性的研究 |
2.3.1 取食不同松树针叶幼虫的选择性指数 |
2.3.2 取食不同松树针叶幼虫的日取食量及其变化趋势 |
2.3.3 取食不同松树针叶幼虫的日食指数及其变化趋势 |
2.4 不同松树针叶化合物成分测定 |
2.4.1 不同松树针叶可溶性糖含量 |
2.4.2 不同松树针叶蛋白质含量 |
2.4.3 不同松树针叶黄酮含量 |
2.4.4 不同松树针叶总酚含量 |
2.5 不同日龄桃蛀螟成虫对寄主的趋向性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2 讨论 |
3.2.1 桃蛀螟食性分化 |
3.2.2 营养成分对桃蛀螟幼虫取食偏好性的影响 |
3.2.3 桃蛀螟对寄主的趋向性 |
3.2.4 幼虫取食量的测定方法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1 微红梢斑螟生物学特性 |
2 微红梢斑螟人工饲料及成虫对寄主植物的趋向性 |
3 微红梢斑螟高毒力病原真菌菌株的筛选 |
4 桃蛀螟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
5 桃蛀螟幼虫取食行为及成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行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已发表文章 |
详细摘要 |
(9)我国板栗害虫防治研究进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板栗虫害发生的特点 |
1.1 栗园害虫种类 |
1.2 板栗害虫发生特点 |
2 板栗害虫防治 |
2.1 检疫措施 |
2.2 林业措施 |
2.2.1 园址的选择 |
2.2.2 调整作物布局, 改善水肥管理 |
2.2.3 种植抗虫品种 |
2.2.4 翻树盘或深耕 |
2.2.5 修剪防治 |
2.2.6 清除枯枝落叶 |
2.3 物理防治 |
2.3.1 人工捕虫 |
2.3.2 诱集害虫 |
2.3.3 辐射杀虫 |
2.3.4 水浸杀虫 |
2.3.5 酸溶液热处理和微波杀虫 |
2.4 生物防治 |
2.5 化学防治 |
3 板栗害虫的监测测报技术 |
4 讨 论 |
(10)秦巴山区板栗疫病及主要虫害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板栗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
1.2.1 板栗疫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
1.2.2 栗雪片象防治研究进展 |
1.2.3 栗实象研究进展 |
1.3 秦巴山区板栗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1 秦巴山区板栗发展现状 |
1.3.2 秦巴山区板栗病虫害防治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 |
1.4.2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板栗疫病防治试验研究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材料与方法 |
2.2 板栗雪片象生物学特性观测及防治试验研究 |
2.2.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板栗栗实象防治试验研究 |
2.3.1 研究地区 |
2.3.2 调查方法 |
2.3.3 防治试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板栗疫病病害调查与防治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1 板栗疫病病害调查结果 |
3.1.2 板栗疫病病害防治试验结果 |
3.1.3 结果分析 |
3.1.4 嫁接时板栗疫病防治 |
3.2 板栗雪片象生物学特性观测及防治实验结果分析 |
3.2.1 板栗雪片象生物学特性 |
3.2.2 板栗雪片象与发生环境的关系 |
3.2.3 雪片象的发生规律 |
3.2.4 药效测定试验 |
3.2.5 3 种药剂残效试验 |
3.2.6 林间防治试验 |
3.2.7 综合防治 |
3.3 板栗栗实象生物学特性观测与防治结果与分析 |
3.3.1 板栗栗实象形态特征 |
3.3.2 板栗栗实象生物学特性 |
3.3.3 板栗栗实象防治试验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几种板栗虫害的综合治理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温度对桃蛀螟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D]. 庞允舜.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当代油茶产业复兴问题研究 ——以永顺县高坪村为例[D]. 杨文君. 吉首大学, 2020(03)
- [3]江西南昌县主要森林病虫害调查研究及防控区域划分[D]. 罗那.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4]溧阳市板栗主要害虫发生及治理[D]. 芮瑜. 扬州大学, 2018(05)
- [5]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6]我国板栗害虫研究概述[J]. 肖云丽,汪玉平,程水源,钟玉林. 环境昆虫学报, 2014(03)
- [7]丽水板栗主要害虫危害调查与噻虫啉防治技术研究[D]. 王明月. 浙江农林大学, 2012(06)
- [8]两种松梢蛾生物学特性和关键防治技术研究[D]. 况美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5)
- [9]我国板栗害虫防治研究进展(综述)[J]. 王晓勤,温晓蕾,路常宽.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
- [10]秦巴山区板栗疫病及主要虫害防治技术研究[D]. 丁仕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