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电力》2002年1~4期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伟[1](2015)在《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出版技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明进化都与出版技术密不可分,出版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历史的真实缩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电子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崛起,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蓬勃发展。目前,从科技史角度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问题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几乎为空白。站在多学科视角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进行深入研究,梳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对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科学发展、深化中国出版史研究、完善出版史学科体系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长期、快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历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与发展、IPV6核心网及3G移动网络技术在期刊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等重大技术突破为线索,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背景,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过程划分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奠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繁荣,也带来了包括科技、文化、社会等在内的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中国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在这一时代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在这一时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始在我国出版领域得到应用,我国实现了一系列出版技术的突破。第一,实现了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重大突破,汉字实现了数字化;第二,激光照排技术实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使中国印刷业进入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崭新时期;第三,磁、光等信息存储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纸质信息存储方式,实现了信息存储的数字化。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奠定了我国出版领域数字化的基础,电子出版技术开始出现,中国出版业迎来了巨大变革。我国在对国外各类磁带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引进的基础上,研发了《中国高等院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CUJA)和《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光盘版);出现了以软盘形式出版的电子期刊;方正书版、科印微机排版系统、华光普及型(BD)排版系统、4S高级科技文献书刊编排系统、"WP"软件等计算机排版软件得到了初步应用,我国出现了期刊的数字化萌芽。1994年4月20日,一条带宽只有64K的国际专线接入中国,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在文化产业崛起、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逐步兴起。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出现及其在期刊出版领域中的应用赋于了传统期刊出版方式和运营模式以新的活力和内涵,同时也给期刊出版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网络信息技术在期刊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期刊采编技术、制版及印刷技术、发行及阅读技术的数字化变革,期刊出版逐步向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又一次重大变革。IPV6核心网的建立及移动3G通信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期刊稿件采编技术发展方面,期刊网络采编系统被广泛采用,一批期刊群采编平台得到了建设与发展,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期刊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期刊的数字发行与阅读发面,一些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得以建立,期刊发行实现了开放阅读、自由传播和资源共享;3G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开始从单纯的通讯工具转向移动媒体终端,三网融合、三屏功能合一技术进一步深入,数字期刊的移动终端阅读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采用P2P技术并集合了Flash动画、tvc视频、音频、web控件、3D技术和超级链接等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及手机网民数量的增长催生了手机阅读市场的壮大,VIVA无线新媒体手机杂志等一书手机期刊出版平台迅速发展。同时,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的变迁。我国一些数字期刊出版平台先后采用了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专业期刊平台呈现出市场分工逐步细化的态势;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期刊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期刊出版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史,其变迁过程呈现出迅速性、渐进性及集成性的特征;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文化产业的崛起与繁荣、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等因素推动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并对传统期刊出版业产生了双重影响。未来,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其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更为迫切;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目前,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在人才储备与培养、产业链条及行业标准、版权保护及监管机制、集群创新及赢利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要彻底扫除上述发展的障碍,实现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持续创新,就必须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要不断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在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形成期刊数字出版的集群创新机制及有效的赢利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实现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许伟[2](2015)在《龙羊峡、刘家峡河段梯级水库联合运用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结合黄河上游梯级水库及相关流域的特点,以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河段6座梯级水库为研究对象,对水电站群的联合运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对水电行业前景进行介绍,借此引入研究梯级水库联合调度的宏观背景、实际工程背景等,分析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水库(群)研究概况,并详细整理了国内外水库调度研究的进展,并结合实际分析了水库调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针对龙、刘河段的具体情况,分析了该河段水库需要承担的综合利用任务要求,并介绍了该河段水电开发状况及梯级电站的经济技术资料,为后续的水能计算、发电优化调度的研究提供物理基础。根据龙、刘河段梯级水库相关水文站历史径流资料,对黄河上游径流(来水量)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了解了黄河上游来水的丰枯情况、时间变化趋势、空间水量组成等,为水能计算、梯级优化调度提供数据支撑。根据已有资料,分析了龙、刘两库作为骨干水库的现状运用方式,以及龙羊峡初期运行长期处于低水位的原因。由于龙、刘两库相互配合调蓄,分析了两库在不同年份的调蓄特点。讨论了两水库年内泄放过程特点,尤其是刘家峡水库凌汛期泄放流量过程和龙羊峡水库汛期大量蓄水带来的特殊问题。建立了龙、刘河段梯级电站的多年发电优化的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逐次优化—遗传算法在该河段水库群优化调度实践中的应用,介绍了算法的编程实现过程(利用C++语言),给出了主、子程序模块的框架图,并介绍各函数模块涉及的具体内容。依托模型计算出梯级水库的多年平均发电量,作出龙、刘水库多年平均月泄放流量过程图以及梯级各水库基于月尺度的期望蓄水位及包络线图,并将调度结果与现状运用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了多年调节水库起调水位对联合调度发电的影响,并讨论了龙羊峡水库抵御不确定来水的能力。
郝晶莹[3](2015)在《户用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紧张已经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又一难题,太阳能作为最具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光伏并网发电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太阳能利用形式,必将成为人类发展的主要能量来源,受到广泛推广,应用。针对此,本文对户用单相光伏并网系统进行了设计与研究。本文对太阳能发电产业现状以及光伏发电的意义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户用光伏发电系统的利用现状。分析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结构分类和各个结构特点。比较选择了DC DC和DC AC电路。讨论了DC DC和DC AC电路原件参数设置。研究设计了200W户用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分析了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建立了光伏电池的模型。分析比较了几种常用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改进的变步长扰动观察法,并利用MATLAB的SIMULINK进行了仿真。仿真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其次,在控制策略上,阐述了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目标。对比了几种并网方式,选择了电压电流双闭环方式。用MATLAB/SIMULINK搭建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系统阐述了系统的构成和控制方法。给出了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案,并给出了模块的电路。本系统应用TMS320F2812为数字核心,制作了一台光伏并网逆变器样机,对样机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效率测试,样机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并且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王瑞芳[4](2014)在《撤拉族水库移民生活方式变迁研究 ——以M新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水库移民是一种非自愿性的工程移民,这一人口迁移过程不具有市场选择性,又因移民从原居住地搬迁进入安置地往往是一个突变过程,因此,这一过程必然导致移民居住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引起移民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本文主要以社会文化变迁理论和场域——惯习理论为支撑,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M村水库移民为研究对象,探讨水库建设使M村移民异地安置,传统生计生活方式被迫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民族传统文化的调适和重构。撒拉族水库移民受地理位置、社会习俗和宗教观念的影响,其生活方式变迁具有鲜明的特点。本文以搬迁前后的撒拉族M村水库移民生活为研究主题,以实地调查为主,结合文献研究,通过对移民生计方式、消费生活方式、婚姻家庭生活方式、宗教生活方式和闲暇生活方式的历时和共时的比较研究,主要考察其生活方式中变迁的内容和原因,兼论其不变之处,透视其生活方式变迁过程中存在的新情况老问题、新情况新问题。最终通过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水库移民就地安置模式的探讨,提出了建构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的思路。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是绪论。从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田野点介绍等方面加以概述。第二部分是主要内容,也是论文研究的重点。通过考察M村移民搬迁前的准备、搬迁中的纠结、搬迁后的问题,得知移民在建设新家园的过程中,生活中诸多问题凸显,亟待解决;深描场域变迁后,老村和新村形成强烈对比的生计模式,探讨空间位移下,国家权力和居住环境对生计模式的影响;探讨多种力量交织下移民消费生活方式的重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以及消费生活方式变迁导致村庄的社会分层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论述了迁移促使移民择偶观念、家庭结构和规模、家庭关系等发生的变化,但长期存在的宗教习俗和父系权力等传统惯习仍强烈地影响着婚姻家庭生活;围绕清真寺修建过程中的一波三折,探讨场域变迁下移民宗教信仰的强化以及信仰的代际差异;通过搬迁前后移民闲暇生活的比较,认为搬迁后移民闲暇生活呈现出闲暇时间增多、闲暇生活内容逐渐褪去民族特色、闲暇时光的文化生活反而变得更加贫乏等特点。第三部分是余论。认为水库移民生活方式的建构,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既要考虑其物质生活的可持续性,又要兼顾其内在的精神生活,做到“生计家园”和“精神家园”的统合。
邢建旭[5](2010)在《基于GIS配电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电力作为国家支柱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发电、输/变电和配电三个部分组成。其中配电网系统直接与最终用户相连接,因此配电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用户的用电状况。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配电网络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变化也越来越频繁,管理难度越来越高。研究和建立满足配网实际的配电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用意义,也将极大的提高配电网络的管理水平。本文对湖州电力局DMS系统的功能及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对系统建设相关的关键技术和应用经验进行了介绍与阐释。1.阐述了课题的背景、意义以及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方法。2.对配电管理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配电管理面临的挑战和传统配电管理模式的瓶颈这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以引出系统的建设思路。3.介绍了湖州电力局DMS项目的总体架构内容涉及软件体系架构、网络和硬件架构、软件平台等几个方面。4.介绍了湖州电力局DMS项目的系统存储方案5.阐述了湖州DMS项目中几条重要的配电管理功能设计原则,并给出大量配电管理实例来说明系统建设过程中这些设计原则的具体实现方式。同时,结合配电工作管理的要求和特点,对系统的数据挖掘思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6.阐述了DMS项目建设与实施过程中涉及的配网拓扑、一体化建模、自动成图、高级分析、工程设计等关键技术的设计理念,部分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的展开论述。7.最后,对DMS项目未来的深入开发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李建茹[6](2009)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着作权归属与合理使用制度》文中认为21世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数字传播技术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使远程教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给人类现有的法律制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技术发展十分敏感的着作权法律制度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须经着作权人许可方能使用他人作品,是着作权的基本规则。即使在互联网的数字环境下,我们也无法改变这一规则,这是由着作权的私权本质决定的。当然法律赋予权利人权利的同时也设定了适当的限制,使着作权人的个人利益(私权)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达到平衡。我国《着作权法》的第22条第6款规定了课堂教学的合理使用免责条件,2006年通过的《网络信息传播权保护条例》第8条规定了远程教育中适用法定许可制度。在当今网络条件下如此规定是否符合我国国情,我国着作权法中的“课堂教学”是否应当包括远程教育,以及现代远程教育中是否应当适用合理使用制度,这些问题尚待我们进行讨论和解决。笔者认为,现代远程教育相关的着作权立法研究及实现已经十分迫切。本文试图以着作权的法律性质为划分,结合着作权客体的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着作权归属与合理使用制度。本文以引言开篇,正文分为六个部分,最后是简短的结论。引言部分在阐述了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着作权研究背景之后,提出了关于着作权归属与合理使用制度的问题,指出大量的现代远程教育相关着作权问题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着作权归属与合理使用制度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即表明了写作的意义和价值,接着对本文的研究方法作了简单说明。第一部分“现代远程教育概述”。在分析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着作权相关问题之前必须要对现代远程教育的概念、发展和特点有所了解和理解,方能更好地把握与之相关的各种着作权问题并顺利解决问题。现代远程教育是远程教育的第三种形态,具有开放性、突破时空界限、自主学习模式、个性化教学与交互性、虚拟性和走向终身教育等特点。第二部分“现代远程教育对传统着作权的冲击”。与传统教育相比,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灵活、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有着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在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快速发展壮大中呈现出许多崭新的问题,给传统着作权保护理论以及我国现行着作权法律制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法律界引起了很多争议。笔者在这里就引起争议的几个概念作简单的介绍和分析,如课堂教学与网络课堂、网络课程、复制权与复制行为、网络传播权、技术措施、合理使用制度与法定许可制度等等。第三部分“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着作权归属”。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是网络课程,权利归属是实施着作权保护的基础,因而网络课程着作权的归属是我们讨论其他相关着作权问题的关键。笔者在本章重点讨论网络课程在不同的情形下的权利归属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主张为避免和减少权利纠纷,应该通过立法鼓励各方权利主体在课件制作前签署协议以约定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网络课程的权利归属,并对协议的内容和方式等进行规范。第四部分“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着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本章是文章的重要部分,重点分析现代远程教育中设置合理使用制度的可行性,进行一个法理研究、利益平衡、宪法研究以及比较法研究的讨论。无论是以法理学的研究角度,利益平衡理论的角度,宪法原则和宪法规定的角度,还是从中外立法比较的角度出发,我们都认为当今网络时代的现代远程教育中,合理使用制度依然有其存在价值和必要性,因此笔者认为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当适用合理使用制度。第五部分“美国远程教育立法对我国的启示”。我们应当大胆借鉴国外先进成熟的立法经验。美国《TEACH法案》是经过多年反复争辩和论证才制定出来的远程教育专门法案,理应成为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例子。本章对《TEACH法案》的立法背景、内容以及对我国的立法启示进行了详细分析。第六部分“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合理使用原则的具体应用”立足于我国的现实,探索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讨论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如何使用着作权的问题,即合理使用制度的具体应用。最后是结论。对全文作了总结,认为在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着作权保护的基础并没有动摇。我们应该立法鼓励各方当事人制作网络课件之前签署协议以约定权力的归属及相关问题。在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应当继续适用合理使用制度,并适当辅之以相应的限制,使着作权人的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达到真正的平衡,以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健康发展,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
李博[7](2009)在《上海绿色证书交易机制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的发展速度空前迅速。然而能源的消耗也在同步增长,中国的快速发展付出了重大代价,空气污染,酸雨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中国乃至国际的关注。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在快速发展的同样也面临着环境问题。由于建立绿色证书交易市场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所以绿色证书交易在发达国家已由概念变为现实,特别是在美国以及欧盟各成员国。制约上海清洁能源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企业缺乏使用清洁能源的动力,使用清洁能源的成本也要高于传统能源,二是发展清洁电力的资金严重短缺。而这两个问题恰好可以通过绿色证书的交易来解决。因为,通过规定绿色能源的供给比例,可以提高企业发展清洁电力的动力。同时,通过绿色证书的交易可以筹集发展清洁电力所需的资金。本文通过对绿色证书的特点的分析,以及长期绿色证书市场与短期绿色证书市场的区别,对绿色证书市场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接下来,在开展绿色证书市场的过程中,结合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金融中心,进一步推出期货远期等绿色证书金融产品将更有助于绿色证书市场的发展完善。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但丰富了绿色证书交易理论,而且为上海市绿色电力促进机制的完善,上海率先在全国建立绿色证书交易市场提供理论与政策指导。
张英[8](2008)在《辽宁电力供应链节能降耗系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节能降耗已经成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安全、资源和环境保护等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以辽宁电力供应链为例对电力工业进行节能降耗系统优化研究。首先研究发电侧、输配电侧、用电侧三个环节的节能降耗措施,通过数据分析比对,得出各环节的最优节能措施。其次通过建立火力发电企业成本和煤价关系模型和发售电侧峰谷电价联动优化模型研究煤电联动机制和电价联动机制对供应链整体联动的作用,得出两种联动机制是供应链整体联动的必要条件,对电力供应链节能降耗效果的系统优化起着重要的链接和推动作用。为电力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节能方案和降耗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李俏春[9](2008)在《变电站微机防误系统在石嘴山地区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网结构更加复杂,误操作事故对电网、设备、人身的安全威胁性和由此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变电站中采用防误操作闭锁装置己成为防止误操作事故的一种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本文在深入研究微机防误系统的闭锁系统基本原理、闭锁设计方案和特点以及结构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石嘴山地区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崇岗变电站的运行实际,从系统的组成与连接、各类主要数据文件的建立,以及系统初始化等多个方面,研究了FY2000型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安装与运行的全过程,为微机防误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可操作借鉴的具体实例,便于运行人员熟悉和掌握防误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功能实现的方法,切实做到“三懂二会”(懂防误装置的原理、性能、结构;会操作、维护)。另外,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在调研、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石嘴山地区变电站各类型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在硬件锁具和五防闭锁软件系统的安装、维护与运行中存在部分硬件锁具安装困难,一些电脑钥匙程序有逻辑混乱丢失现象,个别厂家的五防软件维护困难,模拟屏有时通讯不良,电脑钥匙和充电座配合不好,户外锁具易锈蚀等问题,并在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意见、维护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和管理措施。实践证明: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同其它类型的防误装置相比,具有智能化程度高、功能齐全、操作简单、维护和扩充方便,人机界面友好,元件操作逻辑规则易编辑输入,操作票的生成管理以及记录、统计等方面的功能更易实现,适用于主接线复杂变电站的防误闭锁等功能特点。该系统的应用使变电站设备运行和供电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人员责任事故、设备事故和故障发生的机率明显下降,检修维护费用也随之降低,对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以至进而引发的人身、电网和设备事故起到了重要作用。
武丹[10](2008)在《发电侧竞价上网与煤电厂商纵向一体化研究》文中提出电力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保证。1997年以来,电力行业逐步进行了旨在引入市场竞争的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了发电企业与电网公司之间的“厂网分离”。近几年,发电厂竞相增加装机容量,电力有过剩趋势。2003年12月,成立了五大发电集团,分割了全国的电力网络,开始逐步实行“竞价上网”改革,在发电侧引入竞争。因此,电力市场改革的第一步是“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竞价上网试运行期采纳单一买方模式。如果单一买方模式正式运行,势必会对发电侧带来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又会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上游煤炭市场。眼下,煤炭的市场价格完全放开,电煤价格一直猛涨,激化了煤炭、电力企业之间的矛盾。未来“厂网分离、竞价上网”后,发电厂必须独自承担煤炭价格上涨的成本。因此,发电厂肯定要寻找降低成本的出路。本文认为,要制定合理的电力竞价上网的运行方案,必须准确把握中国发电侧竞价上网对煤电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体影响。本文就发电侧竞价上网的背景、煤电矛盾的来龙去脉以及竞价上网对煤电纵向关系的影响进行准确分析,得到发电侧竞价上网对煤电纵向关系影响的基本预测,并根据发电厂的私人激励,提出煤电纵向一体化的政策建议。本文对发电侧竞价上网背景下的煤电纵向一体化及其社会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现代产业组织和博弈论研究方法,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研究范式基础上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并建立博弈模型展开研究。按照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范式,本文首先考察了在发电侧竞价上网、煤炭价格上涨这两个主要因素作用下,基于厂商私人激励的煤电纵向关系安排,认为发电企业有后向一体化的激励;接着研究了煤电后向一体化是否引起下游的电力报价合谋;之后借鉴电力竞价上网与煤电纵向关系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发电侧竞价上网的煤电纵向一体化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电力竞价上网激励发电企业降低成本、改进效率。其中一种途径是发电厂的后向一体化。对于发电厂来说,存在后向一体化的激励。纵向一体化出现的前提如果是发电厂和一个合意的煤炭企业一体化,消除了双重加价的非效率;一体化企业的电厂利用供应有保障的低价煤发电,降低了发电的边际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本文认为,纵向一体化具有竞争效应,或者效率效应,电力上网报价最终可能会降低。后向一体化也会使得社会福利增加。其次,纵向一体化引起的下游价格共谋。关系专用性投资的影响导致纵向一体化存在下游的价格共谋效应。下游的竞争对手会选择向纵向一体化企业买煤,煤电纵向一体化企业的最优煤炭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也高于竞争对手的边际成本。煤电一体化企业的边际成本最低,照道理讲应降低电价。但由于煤电纵向一体化企业以较高价格给发电部分的竞争对手供煤,如果电价降低,受成本影响,下游竞争对手无法降价,电力需求量减少,投入品煤炭需求量势必跟着下降,将会影响到一体化企业在煤炭部分的利润。因此,一体化企业不会降低电价。而且,由于担心一体化企业降低电价,这反过来也促使下游竞争对手选择向一体化企业买煤。当存在其它转换成本很低的交易方式情况下,煤电纵向一体化不会有利于下游价格的共谋,从而也不会违反国家加强发电业务竞争性的政策,有助于发电侧引入竞争,推动竞价上网。进一步,独占契约的效率效应。独立的煤炭、电力企业应用独占契约,不会引起下游价格共谋。发电企业若想保证煤炭供应,应接受煤炭企业的独占契约。但缔结这样契约的后果是煤炭批发价格直接等于其生产成本,按照煤炭需求量越来越大的中国市场现状,煤炭企业可能并不乐意提供这种契约。本文认为,在二部收费的独占契约中规定一笔小于零的转移支付,这意味着发电企业要花钱购买这份独占契约。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煤炭供应,还可以降低成本。最后,实行相应的煤电政策。通过法律形式鼓励纵向一体化,并且辅之以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政策环境。
二、《青海电力》2002年1~4期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电力》2002年1~4期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重点、难点 |
四、研究结构及主要内容 |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产业发展概况与历史分期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期刊与杂志 |
二、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与数字出版 |
三、期刊数字出版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概况 |
一、传统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展迅猛 |
二、多媒体网络杂志数字出版初具规模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值波动中增长 |
四、期刊数字出版高新技术层出不穷 |
第三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期 |
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三、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第一节 背景:改革开放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二、落后的出版技术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间的矛盾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
四、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社会的转型 |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 |
第三节 汉字数字化与电子照排技术的突破 |
一、"748工程"与汉字数字化 |
二、彩色照排技术实现国产化 |
三、汉字照排技术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 |
第四节 信息存储技术的数字化发展 |
一、磁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五节 中国期刊的数字化萌芽 |
一、高校学报论文磁带文献库的研制 |
二、中文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的研制 |
三、软盘电子期刊的发行 |
四、计算机排版软件的初步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第一节 背景:文化产业崛起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 |
一、文化产业崛起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兴起 |
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革新 |
三、网络及信息存储技术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变革 |
一、期刊稿件采编流程的改变 |
二、期刊编辑模式的转变 |
三、计算机排版软件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制版及印刷技术的进步 |
一、CTP技术实现期刊的计算机直接制版 |
二、数字他直接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四节 期刊发行技术、阅读方式变迁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一、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发行技术变迁 |
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阅读方式变迁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第五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内涵及构成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轨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第一节 背景: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一、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变革 |
二、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 |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升级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广泛使用 |
二、期刊群采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
三、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四、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发行技术的进步 |
一、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的建立 |
二、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发行技术的应用 |
三、期刊手机出版发行技术的兴起 |
四、网络多媒体杂志的大量涌现 |
第四节 期刊阅读技术的革新 |
一、移动网络技术与期刊移动终端阅读 |
二、多媒体互动技术与期刊多媒体阅读 |
三、"开放存取"技术与期刊开放阅读 |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应用与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变迁 |
一、期刊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的采用 |
二、专业期刊平台市场分工的逐步细化 |
三、"网络发行量"概念的首次提出 |
四、"云计算"技术实现期剥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动因及影响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迅速性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渐进性 |
三、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集成性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技术基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经济动因: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三、社会动因: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 |
四、文化动因:从文化产业崛起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五、学科支撑: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方兴未艾 |
第三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影响 |
一、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 |
二、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 |
三、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 |
四、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 |
五、对传统期刊出版业的双重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 |
三、教育与科研是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
四、业界的合理竞争是推动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
五、要加强借鉴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 |
二、期刊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 |
三、"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
四、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
五、期刊数字出版技木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 |
第三节 当前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状况凸显 |
二、产业链条尚不健全,行业标准严重滞后 |
三、版权困局亟需破解,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集群创新水平不高,有效的赢利模式还未真正形成 |
第四节 提升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 |
二、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 |
三、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 |
四、促进期刊数字出版集群创新,逐步形成有效的赢利模式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龙羊峡、刘家峡河段梯级水库联合运用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宏观研究背景 |
1.1.2 实际工程背景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水库调度研究概况 |
1.2.1 水库优化调度的分类 |
1.2.2 水库优化调度技术 |
1.2.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工作 |
1.3.2 方法思路 |
1.4 研究的难点 |
1.5 小结 |
第2章 龙、刘河段水库群调度问题分析 |
2.1 龙、刘河段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情况 |
2.1.2 社会经济 |
2.1.3 主要干、支流概况 |
2.1.4 水文气象条件 |
2.2 综合利用要求 |
2.2.1 防洪、防凌任务 |
2.2.2 能源安全问题 |
2.2.3 工农业供水任务 |
2.2.4 生态问题 |
2.3 龙、刘河段水电开发状况 |
2.3.1 龙羊峡水电站 |
2.3.2 拉西瓦水电站 |
2.3.3 李家峡水电站 |
2.3.4 公伯峡水电站 |
2.3.5 积石峡水电站 |
2.3.6 刘家峡水电站 |
2.4 水库群调度基本资料 |
2.4.1 梯级经济技术资料 |
2.4.2 水位库容关系 |
2.4.3 尾水水位流量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龙、刘河段径流及水库现状运用方式 |
3.1 流域径流分析 |
3.1.1 唐乃亥站来水 |
3.1.2 河口站来水 |
3.1.3 折桥站来水 |
3.1.4 红旗站来水 |
3.1.5 民和站来水 |
3.1.6 兰州站水量组成 |
3.2 龙、刘水库现状运用方式分析 |
3.2.1 龙、刘两库调蓄概况 |
3.2.2 不同年份调蓄特点 |
3.2.3 年内调蓄过程分析 |
3.2.4 特殊问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龙、刘河段梯级电站发电优化模型 |
4.1 概述 |
4.1.1 中长期运行的特点 |
4.1.2 中长期运行的最优准则和目标 |
4.1.3 发电运行的物理机制 |
4.1.4 水电站群最优运行方式的制定 |
4.2 梯级水电站中长期联合优化运行 |
4.2.1 梯级水电站间的水力联系 |
4.2.2 梯级水电站中长期优化运行模型 |
4.2.3 模型的输入和输出 |
4.3 水电站优化模型求解算法 |
4.3.1 逐次优化 -遗传算法原理 |
4.3.2 逐次优化 -遗传算法应用 |
4.3.3 逐次优化 -遗传算法优化注意事项 |
4.4 算法编程实现过程 |
4.4.1 主程序模块 |
4.4.2 子程序模块 |
4.5 龙、刘联合优化调度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年调节水库关键水位影响研究 |
5.1 概述 |
5.2 龙羊峡水库起调水位对联合调度的影响 |
5.2.1 多年系列影响 |
5.2.2 典型年影响 |
5.2.3 起调水位对出力的影响 |
5.2.4 不确定性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展望及建议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户用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光伏发电的发展及现状 |
1.3 户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户用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方案设计 |
2.1 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 |
2.2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分类 |
2.3 200W光伏并网系统结构设计 |
2.3.1 MPPT升压电路及其参数确定 |
2.3.2 逆变电路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最大功率跟踪及控制策略研究 |
3.1 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 |
3.2 光伏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方法比较 |
3.2.1 恒定电压控制法(CVT) |
3.2.2 短路电流比例系数法 |
3.2.3 插值计算法 |
3.2.4 扰动观测法(P&O) |
3.2.5 电导增量法(INC) |
3.2.6 改进的变步长扰动观察法 |
3.3 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并网控制 |
3.3.1 光伏并网技术的分类和控制目标 |
3.3.2 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比较 |
3.3.3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
3.3.4 电压外环电流内环控制方式模型 |
3.4 滤波电路中电感L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200W户用单相光伏逆变器的设计 |
4.1 户用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4.2 微处理器的选择 |
4.3 功率开关管的选择 |
4.4 功率变换电路的设计 |
4.4.1 短路硬保护电路 |
4.4.2 数据采样电路 |
4.4.3 辅助电源电路 |
4.4.4 开关驱动电路 |
4.5. 实验与测试结果 |
4.5.1 功能测试 |
4.5.2 效率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与创新点 |
5.2 创新点摘要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撤拉族水库移民生活方式变迁研究 ——以M新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五、田野点概况 |
第二章 移民搬迁与遗留问题 |
第一节 移民背景 |
一、积石峡水电站建设 |
二、搬迁前的准备工作 |
第二节 移民搬迁:从M老村搬迁到M新村 |
一、移民的态度:不想搬 |
二、地方政府的软硬兼施 |
三、是“欺骗”,还是“漫天要价”? |
四、村民的抗争 |
第三节 遗留问题与移民生活 |
一、移民后“生计家园”的资源配置问题 |
二、移民后“精神家园”的纽带问题 |
三、移民后新生代的“学校教育”问题 |
第三章 生计方式变迁 |
第一节 记忆里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
一、种地养殖搞园艺 |
二、经商 |
三、拉着骡子和马搞旅游 |
四、打工 |
第二节 现实中的无土地无依靠 |
一、爱恨交织的现实生活 |
二、挣扎在失地边缘 |
三、离土离乡谋生计 |
第三节 空间位移与生计方式变迁探讨 |
一、国家权力与生计方式变迁 |
二、居住环境与生计模式 |
第四章 消费生活方式变迁 |
第一节 消费结构变迁 |
一、吃喝花销加大 |
二、新家的装备 |
三、搬迁补偿基本用来盖新房 |
四、天平两端的教育投资 |
第二节 消费观念变迁 |
一、乡村场域改变:农民消费观念变迁的硬约束因素 |
二、乡村惯习:农民消费观念变迁的软约束因素 |
第三节 多种力量交织下消费生活方式变迁 |
一、消费生活方式变迁动力探析 |
二、消费生活方式变迁对移民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五章 婚姻家庭生活方式变迁 |
第一节 婚姻生活变迁 |
一、择偶观念的变迁 |
二、婚姻的缔结与变动 |
第二节 家庭生活变迁 |
一、传统家族组织 |
二、家庭 |
第三节 惯习作用下婚姻家庭生活方式变迁的探讨 |
一、宗教习俗制约着婚姻家庭生活 |
二、父系权力维系着婚姻家庭生活 |
第六章 宗教生活方式变迁 |
第一节 传统社区的文化记忆:清真寺 |
一、古老的清真寺及其功能 |
二、老村人们的宗教生活 |
第二节 一波三折的清真寺修建 |
一、如何安置老清真寺:政府与村庄之间的较量 |
二、村委与寺管会之间的纷争 |
三、村民们之间的争议:简单地修还是正式地修 |
四、向政府要资金 |
五、村民自筹剩余资金 |
第三节 场域变迁下宗教信仰的强化 |
一、宗教信仰的强化 |
二、信仰的代际差异 |
第七章 闲暇生活方式变迁 |
第一节 记忆中的闲暇生活:有限的时间和丰富的民族特色 |
一、闲散有余、闲暇不足 |
二、充满民族特色的闲暇活动 |
第二节 新村富裕的闲暇与贫乏的文化生活 |
一、以电视为中心的闲暇生活 |
二、手机:实用与娱乐并存 |
三、互联网:年轻人闲暇的新途径 |
四、闲暇生活的新场域:篮球场和村文化室 |
结论 |
一、可持续发展与水库生活方式的建构 |
二、另类安置模式:水库移民“生计家园”和“精神家园”的统合 |
附录 |
一、积石峡黄河电站库区M村四十六户移民要求提高核桃树的补偿标准 |
二、M村待解决事项 |
三、M村村民家中保存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 |
四、M村村民户主代表名单 |
五、主要访谈人物一览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5)基于GIS配电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背景与意义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2 配电生产管理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
2.1 配电生产管理面临的基本技术矛盾 |
2.2 配电网络面临的主要问题 |
2.2.1 配电网络规模日益庞大 |
2.2.2 建设改造任务繁重,配电网络变更日益频繁 |
2.2.3 配电网络接线方式日益复杂 |
2.2.4 电网信息管理方式落后,难以做到准确时共享和高效利用 |
2.2.5 可靠性管理方式落后,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
2.2.6 电网建设规划管理薄弱 |
2.3 配电生产管理现状对配电管理系统建设提出的要求 |
3 配电管理系统的概念与应用现状 |
3.1 引言 |
3.2 国外电网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
3.3 GIS系统概念及其发展趋势 |
3.4 GIS在配电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
3.4.1 GIS在电力系统应用的必要性 |
3.4.2 GI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范围 |
3.4.3 国内基于GIS的配电网络管理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
3.5 电网资源的概念 |
3.6 电网资源概念提出的背景 |
3.6.1 生产MIS系统 |
3.6.2 电力GIS系统 |
4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
4.1 概述 |
4.2 GIS在配电管理系统中的定位 |
4.2.1 GIS是数据平台之一 |
4.2.2 GIS是可视化展现工具 |
4.2.3 GIS是对电网资源进行数字化建模的必备工具 |
4.2.4 GIS为生产、经营业务提供必须的分析工具 |
4.3 输配一体、市县合一的建设思路 |
4.4 提出了建立面向供电企业的一体化电网资源模型的概念 |
4.4.1 设计原则 |
4.4.2 电网资源模型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
4.5 逐步建立面向供电企业的电网资源服务体系 |
4.5.1 电网模型的设计、实现和存储更具开放性 |
4.5.2 基于SOA对外提供服务 |
4.5.3 实现电网企业的信息集成 |
5 系统总体架构 |
5.1 设计总体目标 |
5.2 软件体系结构 |
5.3 硬件结构 |
6 系统数据存储方案 |
6.1 保证电网资源模型的开放性 |
6.2 提高电网资源模型的访问效率 |
6.3 保证电网模型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
6.4 充分发挥Oracle和GIS平台各自存储优势 |
6.5 节省系统建设成本 |
7 系统主要功能 |
7.1 配电网络编辑建模功能 |
7.1.1 图形显示与控制 |
7.1.2 查询统计 |
7.1.3 线路建模 |
7.1.4 站所内部建模 |
7.1.5 配电线路工程辅助设计 |
7.1.6 自动成图 |
7.2 配网高级分析功能(DAS) |
7.2.1 DAS概述 |
7.2.2 DAS体系结构 |
7.2.3 DAS对象模型 |
7.2.4 DAS算法介绍 |
7.3 配电工作管理功能(DWM) |
7.3.1 概述 |
7.3.2 总体结构 |
7.4 功能模块图 |
8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8.1 实时开放的电网服务平台 |
8.1.1 电网资源模型服务 |
8.1.2 图形展现服务 |
8.1.3 电网高级分析服务 |
8.2 一体化的电网拓扑模型 |
8.2.1 配电网络建模的范围 |
8.2.2 统一的电力网络设备数据模型 |
8.2.3 网络设备数据模型支持多数据空间 |
8.2.4 用户可定制、可重用的设备对象 |
8.3 高效的网络高级分析工具 |
8.3.1 DAS结构 |
8.3.2 DAS计算模型 |
8.3.3 潮流计算 |
8.3.4 状态估计 |
8.3.5 理论线损 |
8.4 基于网络拓扑的自动成图工具 |
8.4.1 自动生成 |
8.4.2 布局、布线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
8.4.3 增量更新 |
8.4.4 更新审批发布流程 |
8.5 基于图层控制的线路工程辅助设计管理工具 |
9 结论与展望 |
10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简历 |
(6)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着作权归属与合理使用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背景介绍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现代远程教育概述 |
一、现代远程教育的概念 |
二、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
三、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 |
(一) 开放性(Opening) |
(二) 突破时空界限 |
(三) 自主学习的模式 |
(四) 个性化教学与交互性(Interaction) |
(五) 虚拟性(Virtuality) |
(六) 走向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 |
第二章 网络时代远程教育对传统着作权的冲击 |
一、网络课堂与课堂教学 |
二、网络课程(online course) |
(一) 关于网络课程的误区 |
(二) 网络课程(online course)的概念 |
三、复制权与复制行为 |
(一) 少量复制 |
(二) 临时复制 |
(三) 作品数字化 |
四、网络传播权 |
五、技术措施 |
六、合理使用制度与法定许可制度 |
(一) 合理使用制度 |
(二) 法定许可制度 |
(三) 合理使用制度与法定许可制度的比较 |
第三章 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着作权归属 |
一、网络课程是否享有着作权 |
(一) 关于作品(work) |
(二) 网络课程的作品属性 |
(三) 教学资源库 |
二、网络课程的着作权归属 |
(一) 项目开发者创作的作品 |
(二) 委托软件公司制作的作品 |
(三) 学校与公司企业或者学校之间联合开发的作品 |
(四) 法律应当鼓励课件制作前签署着作权协议以约定权利的归属 |
第四章 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着作权合理使用制度 |
一、现代远程教育中适用合理使用制度的法理学分析 |
(一) 合理使用的法律性质 |
(二)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中适用合理使用制度的价值 |
(三) 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适用合理使用制度的法理依据 |
(四) 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继续适用着作权合理使用的必要性 |
二、现代远程教育中适用合理使用原则的利益平衡分析 |
(一) 利益与利益平衡 |
(二) 保护着作权(私权)是利益平衡的前提 |
(三) 着作权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公众利益 |
(四) 利益平衡是着作权法的核心思想 |
(五) 现代远程教育发展与着作权保护之间的利益选择 |
三、网络远程教育应适用合理使用制度的宪法学分析 |
(一) 两种教育模式的区别对待 |
(二) 现代远程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 |
(三) 适用法定许可是对现代远程教育的歧视 |
(四) 现代远程教育是实现教育平等和教育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
(五) 现代远程教育应当适用合理使用制度 |
四、远程教育环境下的着作权保护制度比较分析 |
五、小结 |
第五章 美国远程教育相关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一、美国《TEACH法案》的立法背景 |
二、美国《TEACH法案》的主要内容 |
(一) 扩大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范围,使之适用于远程教育中 |
(二) 对相关教师的要求 |
(三) 对教育机构的限制要求及其应尽的义务 |
(四) 教育机构应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加以控制 |
三、美国《TEACH法案》的影响 |
四、美国《TEACH法案》对我国的启示 |
第六章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中着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具体适用 |
一、我国法律对着作权限制制度适用的不同规定 |
(一) 课堂教育适用合理使用制度 |
(二) 网络远程教育适用法定许可制度 |
二、建构现代远程教育下的合理使用制度 |
(一) 扩大合理使用的范围,使之适应于网络远程教育中 |
(二) 细化合理使用的具体规定,实现网络教学发展与着作权保护之间的利益平衡 |
(三) 利用技术措施与合理使用制度相协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7)上海绿色证书交易机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上海建立绿色证书交易机制的意义 |
2.1 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对上海能源安全的作用 |
2.1.1 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
2.1.2 上海现有能源供应情况 |
2.2 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对上海环境保护的作用 |
2.2.1 上海环保情况 |
2.2.2 节能减排的要求 |
2.2.3 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及义务 |
2.2.4 对全国的示范作用 |
2.3 上海现有绿色能源机制及其问题 |
2.3.1 上海现有绿色能源机制 |
2.3.2 运行现状 |
2.3.3 问题原因 |
2.4 上海建立绿色证书交易机制的条件 |
2.4.1 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欧美比较 |
2.4.2 能源比较 |
第三章 国外经验借鉴 |
3.1 欧洲模式 |
3.1.1 欧盟依法实施绿色能源发展战略 |
3.1.2 荷兰 |
3.1.3 意大利 |
3.1.4 丹麦 |
3.1.5 英国 |
3.1.6 德国 |
3.2 美国模式 |
3.2.1 对绿色电力生产企业的扶持 |
3.2.2 对企业的优惠 |
3.2.3 对个人的优惠 |
3.2.4 政策方面支持 |
3.3 澳大利亚 |
3.4 对上海的启示 |
3.4.1 欧洲模式特点 |
3.4.2 美国模式的特点 |
3.4.3 对上海的借鉴作用 |
第四章 上海绿色证书交易机制 |
4.1 绿色证书的特点 |
4.1.1 建立基础 |
4.1.2 区分绿色证书来源 |
4.1.3 市场化交易 |
4.2 可交易绿色证书的长短期分析 |
4.2.1 可交易绿色证书的长期分析 |
4.2.2 可交易绿色证书的短期分析 |
4.3 绿色证书交易市场的运作 |
4.3.1 市场主体 |
4.3.2 具体运作 |
4.3.3 证书的可预支及可存储性 |
4.4 与绿色证书全国及国外交易机制的关系 |
4.4.1 地区之间的交易 |
4.4.2 跨国交易 |
4.5 绿色证书机制对上海社会经济的影响 |
4.5.1 正面影响 |
4.5.2 负面影响 |
4.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8)辽宁电力供应链节能降耗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电力供应链节能降耗优化分析 |
2.1 发电环节节能降耗影响因素及节能措施 |
2.1.1 规划环节节能降耗措施 |
2.1.2 设计环节节能降耗措施 |
2.1.3 运行环节节能降耗措施 |
2.1.4 生产管理环节节能降耗措施 |
2.2 输配电环节节能降耗影响因素及节能措施 |
2.2.1 规划环节节能降耗措施 |
2.2.2 设计环节节能降耗措施 |
2.2.3 运行环节节能降耗措施 |
2.2.4 管理环节节能降耗措施 |
2.3 用电环节节能降耗影响因素及节能措施 |
2.3.1 用电环节节能降耗影响因素 |
2.3.2 节能措施 |
2.4 供应链整体联动影响因素和节能优化措施 |
2.4.1 影响我国电力供应链联动的主要因素 |
2.4.2 煤电联动机制设计 |
2.4.3 发电侧与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联动机制 |
第三章 辽宁电力供应链节能降耗系统优化算例分析 |
3.1 辽宁省发电环节节能降耗实例分析 |
3.1.1 辽宁电力供应链发电环节现状 |
3.1.2 辽宁发电厂节能降耗实例分析 |
3.2 辽宁抚顺新宾供电公司节能降耗效益分析 |
3.2.1 主要节能降耗措施算例分析 |
3.2.2 降损降耗优化措施效果统计分析 |
3.3 用电环节节能降耗优化措施算例分析 |
3.3.1 电蓄能技术算例分析 |
3.3.2 高效照明技术算例分析 |
3.3.3 电机调频技术算例分析 |
3.3.4 电力负控技术算例分析 |
3.3.5 合同能源管理算例分析 |
3.4 电力供应链系统联动算例分析 |
3.4.1 煤电联动节能降耗算例分析 |
3.4.2 发电侧与销售侧峰谷电价联动节能降耗算例分析 |
3.4.3 供应链的节能降耗算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9)变电站微机防误系统在石嘴山地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变电站防误闭锁的内容和原则 |
1.3 变电站防误闭锁装置种类及其特点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和可行性 |
2 变电站微机防误操作系统原理 |
2.1 微机防误操作闭锁系统闭锁原理 |
2.2 闭锁方案设计 |
2.3 石嘴山地区电网微机型防误操作闭锁系统结构模式 |
2.4 操作票专家系统功能 |
2.5 微机型防误操作闭锁系统特点 |
2.6 小结 |
3 变电站微机防误操作系统安装与运行 |
3.1 变电站结构说明 |
3.2 系统组成与连接 |
3.3 硬件的安装 |
3.4 应用软件(操作票专家系统)的安装 |
3.5 系统初始化 |
3.6 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的整体运行 |
3.7 小结 |
4 变店站微机防误操作系统在石嘴山地区应用存在问题分析 |
4.1 变电站微机防误操作系统的应用发展过程 |
4.2 使用的主要四类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的原理和特点 |
4.3 技术比较 |
4.4 经济比较 |
4.5 存在技术问题分析 |
4.6 维护中应注意的事项 |
4.7 管理措施 |
4.8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发电侧竞价上网与煤电厂商纵向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前提:基本概念界定 |
1.2.1 "厂网分离、竞价上网" |
1.2.2 煤电厂商纵向关系 |
1.2.3 煤电纵向一体化的价格共谋效应 |
1.3 理论的研究范式 |
1.4 研究框架和内容结构 |
1.4.1 论文研究框架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1.5 主要结论 |
1.5.1 发电侧竞价上网促使发电企业降低成本和上网电力价格 |
1.5.2 纵向一体化引起下游价格共谋 |
1.5.3 独占契约的效率效应 |
1.5.4 中国煤电产业链的反垄断政策 |
1.6 创新与不足 |
2 相关文献述评 |
2.0 引言 |
2.1 电力市场改革与煤炭市场相关研究述评 |
2.1.1 发电侧的竞争行为研究 |
2.1.2 电力市场相关研究文献 |
2.1.3 中国煤炭市场研究文献 |
2.2 煤电产业链纵向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
2.2.1 煤、电产业的纵向市场势力研究 |
2.2.2 煤电产业链纵向一体化专题研究 |
2.2.3 电煤契约的价格机制 |
2.3 纵向交易理论 |
2.4 市场圈定理论 |
3 发电侧竞价上网对煤电纵向关系的影响分析 |
3.0 引言 |
3.1 竞价上网机制的效率 |
3.1.1 发电侧竞价上网机制简述 |
3.1.2 竞价上网机制的效率分析 |
3.2 竞价上网的市场模式 |
3.2.1 国外的市场模式类型 |
3.2.2 中国单一买方模式的选择和概况 |
3.3 发电侧市场s-c-p分析及对煤电纵向关系的影响 |
3.3.1 市场结构分析 |
3.3.2 市场行为分析 |
3.3.3 市场绩效分析 |
3.3.4 未来煤、电纵向一体化趋向的分析 |
3.4 发电侧竞价上网的煤、电纵向市场结构 |
3.5 引入竞价上网的发电企业纵向一体化现状分析 |
3.5.1 政策导向 |
3.5.2 煤电一体化的实践举例 |
4 电力竞价上网与煤电纵向关系的国际经验 |
4.1 电力竞价上网的国际案例分析 |
4.1.1 引言 |
4.1.2 英国经验 |
4.1.3 美国经验 |
4.2 美国电煤市场的成功经验 |
4.2.1 美国煤炭市场机制 |
4.2.2 美国煤炭市场结构分析 |
4.2.3 结论 |
4.3 澳大利亚电力改革对燃煤电厂的经济效应——与CCGT相比 |
4.3.1 引言 |
4.3.2 燃煤发电和CCGT的国际技术背景 |
4.3.3 电力市场改革对燃煤发电汽轮机组与CCGTs选择的影响 |
4.4 主要结论和建议 |
5 基于发电侧竞价上网的煤电纵向一体化的激励 |
5.0 引言 |
5.1 未来发电侧竞价上网的市场条件 |
5.1.1 电力市场供需 |
5.1.2 未来煤炭市场可能状况 |
5.1.3 小结 |
5.2 发电厂商的后向一体化激励模型 |
5.2.1 基于未来市场条件的假设 |
5.2.2 模型 |
5.3 模型求解 |
5.3.1 U_1-D_1与U_2的价格与产量 |
5.3.2 下游发电厂商的利润 |
5.4 模型的主要结果分析 |
5.4.1 各种情况的价格、产量、利润比较 |
5.4.2 后向一体化的激励 |
5.4.3 社会福利效应分析 |
6 煤电纵向一体化的价格合谋效应 |
6.0 引言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模型 |
6.2.1 基本假设 |
6.2.2 模型描述 |
6.2.3 基本模型 |
6.3 对均衡解的分析 |
6.3.1 第1阶段不存在纵向一体化 |
6.3.2 U_1和D_1纵向一体化后的发电市场(第四阶段) |
6.3.3 U_1和D_1纵向一体化的煤炭市场(第三阶段) |
6.3.4 D_2会不会与U_2一体化(第二阶段) |
6.3.5 煤炭企业一体化条件(第一阶段) |
6.4 主要结论 |
6.4.1 均衡路径 |
6.4.2 价格共谋效应分析 |
7 煤电交易:纵向一体化和独占契约 |
7.1 引言 |
7.1.1 研究背景 |
7.1.2 独占契约模型与价格合谋效应模型的联系及差异 |
7.1.3 内容安排 |
7.2 模型思想 |
7.3 独占契约模型——发电企业差异化 |
7.3.1 模型 |
7.3.2 改进后的模型——上游唯一厂商的情况 |
7.3.3 改进的模型——上游双寡头垄断情况 |
7.3.4 U_1-D_1纵向分离为两个独立企业 |
7.4 主要结论 |
8 基于发电侧竞价上网的煤电政策 |
8.0 引言 |
8.1 煤电纵向一体化的政策研究 |
8.1.1 煤电纵向一体化的实践与相关政策 |
8.1.2 理论支持 |
8.1.3 煤电纵向一体化的政策环境 |
8.1.4 煤电纵向一体化的反垄断政策 |
8.2 煤电产业链的相关政策 |
8.2.1 电力竞价上网——英国模式 |
8.2.2 培育煤炭现货市场 |
8.2.3 培育电煤期货市场 |
参考文献 |
References |
后记 |
四、《青海电力》2002年1~4期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张立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2]龙羊峡、刘家峡河段梯级水库联合运用相关问题研究[D]. 许伟. 清华大学, 2015(08)
- [3]户用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研究[D]. 郝晶莹. 沈阳工程学院, 2015(07)
- [4]撤拉族水库移民生活方式变迁研究 ——以M新村为例[D]. 王瑞芳. 兰州大学, 2014(08)
- [5]基于GIS配电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 邢建旭. 浙江大学, 2010(03)
- [6]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着作权归属与合理使用制度[D]. 李建茹. 中国政法大学, 2009(09)
- [7]上海绿色证书交易机制设计[D]. 李博. 上海交通大学, 2009(S2)
- [8]辽宁电力供应链节能降耗系统优化研究[D]. 张英.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8(10)
- [9]变电站微机防误系统在石嘴山地区的应用研究[D]. 李俏春. 重庆大学, 2008(06)
- [10]发电侧竞价上网与煤电厂商纵向一体化研究[D]. 武丹. 复旦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