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体外折叠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蛋白质体外折叠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一、蛋白质体外折叠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王贝贝[1](2021)在《羊皮胶原基DPP-Ⅳ抑制活性肽的制备及活性机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DPP-Ⅳ抑制剂已经成为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主攻方向之一,食源性DPP-Ⅳ抑制肽也因其高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备受关注。作为一种丝氨酸蛋白酶,DPP-Ⅳ酶可特异性地水解NH2端第二个含有Pro或Ala残基的肽,而羊皮胶原蛋白富含Pro,具有制备DPP-Ⅳ抑制肽的潜能,并且我国目前废弃羊皮资源浪费严重,造成了一定的环境压力。因此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羊皮胶原蛋白作为DPP-Ⅳ抑制肽前体蛋白的潜力、从羊皮中提取DPP-Ⅳ抑制活性肽的工艺、胶原肽具有DPP-Ⅳ抑制活性的原因、胃肠道消化过程对DPP-Ⅳ抑制胶原肽的降解以及如何去有效地保护活性肽。首先,使用计算机软件BIOPEP以羊皮胶原蛋白的一级结构为基础,预测其获得DPP-Ⅳ抑制肽的可能性,并结合常见蛋白酶的特异性作用位点模拟酶解羊皮胶原,比较不同蛋白酶水解羊皮胶原蛋白获得DPP-Ⅳ抑制活性肽的机率。结果表明,羊皮胶原蛋白在制备DPP-Ⅳ抑制活性肽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当使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Neutrase中性蛋白酶和Flavorzyme风味蛋白酶等三种酶可获得更高含量的DPP-Ⅳ抑制活性肽。其次,以蛋白提取率和水解度为指标,优化了羊皮脱脂、碱解和热解工艺,进一步以水解度和分子量分布为指标,分别得到了三种蛋白酶水解羊皮胶原的最佳工艺,此时水解产物中分子量小于1 k Da的肽段占比在39.83%~80.4%之间。通过体外和细胞两种手段,评价三种酶解羊皮胶原肽的DPP-Ⅳ抑制活性,其中Flavorzyme酶解胶原肽的DPP-Ⅳ抑制活性低于Alcalase和Neutrase酶解胶原肽,它们的IC50分别为49.52 mg/m L,26.02 mg/m L和20.66 mg/m L。为进一步了解胶原肽中具有DPP-Ⅳ抑制活性优势肽段的组成,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酶解胶原肽的肽段,并结合BIOPEP和Expasy Prot Param软件预测肽段的DPP-Ⅳ抑制活性和半衰期等性质。以预测DPP-Ⅳ抑制活性大于0.5为标准,筛选出的DPP-Ⅳ抑制活性优势肽段分布在7肽~10肽之间。根据预测活性对筛选的优势肽段由高到低排序,选取其中预测活性最高且相对含量最高的4条肽段进行合成及活性验证,并采用酶动力学和分子模拟对接探索DPP-Ⅳ抑制活性的机理。结果表明:GPAGPIGPV、GPAGPOGFPG显示较高的DPP-Ⅳ抑制活性,其IC50为84.19和67.12μM;GVVGLPG、GIOGVGPF的IC50为178.51和125.42μM。GVVGLPG、GIOGVGPF未与DPP-Ⅳ的活性位点结合,其对DPP-Ⅳ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GPAGPIGPV、GPAGPOGFPG可与DPP-Ⅳ的活性位点结合,其对DPP-Ⅳ的抑制属于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相结合的抑制。由于活性肽在胃肠道消化中易被消化酶降解,因此进一步采用Standard法模拟DPP-Ⅳ抑制活性肽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模拟消化后胶原肽的DPP-Ⅳ抑制活性均有所下降(15%~50%左右),肠道内消化带来的寡肽含量的下降(18%~30%左右)以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增加(30%左右)或许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同时对Alcalase、Neutrase和Flavorzyme三种酶解胶原肽模拟消化前后的肽段组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经胃肠道消化后各样本之间的差异减小,且主要在胃阶段被降解。为提高胶原肽对胃肠道消化的耐受性,使用肠溶胶囊对胶原肽进行保护,进一步的模拟消化实验结果显示:肠溶胶囊对具有DPP-Ⅳ抑制活性的胶原肽保护效果显着,活性提高10%~20%左右。

李方斯[2](2021)在《大米蛋白与核桃蛋白异源共架体的构建及其在高内相乳液制备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相比植物蛋白的获取过程,动物蛋白的生产过程耗费大量土地、淡水资源,同时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此外,以动物蛋白为主的膳食模式被证明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有密切联系。因此,植物蛋白资源开发是当今研究热点之一。遗憾的是,大多数植物蛋白水溶解性极差,该特性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进一步应用。例如,大米蛋白(RPs)是大米淀粉(糖)工业的副产物,核桃蛋白(WPs)则是核桃油产业副产物;两者的谷蛋白含量均很高,因此在中性下表现出极低的水溶解性。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传统方法,如蛋白酶、美拉德反应、超声波改性对其进行增溶改性。然而不论是物理、化学还是酶反应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无法实现两种蛋白的同步增溶。本研究采用异源共架技术首次实现了两种疏水蛋白质——RPs和WPs的同步增溶。这一结果是通过同时将两种蛋白质溶解在p H12溶液中,使其结构充分展开,再调回p H7使蛋白复性而得以实现的。通过调整RPs与WPs(R/W)的比例为1:2(w/w)可在将WPs几乎全部溶解的情况下,将RPs的溶解度提高到97.5%±2.2%。同时两种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得到了完整保留。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原有蛋白疏水聚集体被打破,蛋白质复合体(R/W=1:1,w/w)显现出了较为均一的球形形貌(≈100 nm)。蛋白质复合体重折叠过程动态表征的结果表明核桃蛋白的添加赋予蛋白质共架骨架结构刚性,使复合体在中性条件下实现疏水基团的包埋与亲水基团的暴露。充足的表面电荷(zeta-电位<-35 mv)实现了蛋白质复合体在中性条件下的高度胶体稳定性。受两种疏水蛋白通过非共价作用结合形成亲水胶体的启发,该技术被进一步应用于天然疏水性活性物质——芹菜素运载体系的构建。经过同样技术处理后,装载体系在最优的制备条件下(R/W=1:1.5,w/w、初始蛋白浓度1%、初始芹菜素浓度0.1%,w/v),可实现91.22%±1.07%的包封效率与98μg/mg±2μg/mg的装载能力。该运载体系呈现出均匀一致(≈100 nm)的球形,且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10 mg/m L)。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实验显示,经包封后的芹菜素生物可及性由15.72%±2.15%提升至52.72%±1.46%,证明了装载体系的有效性。最后,考虑到蛋白复合体结构上的特性,考察了其(R/W=1:1,w/w)作为高内相皮克林乳液(HIPPEs)稳定剂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开发了一款全植物基的核桃酱。当蛋白浓度(c)及油相体积分数(Φ)分别达到2%(w/v)及75%(v/v)以上,HIPPEs具有自支撑性并对应力有很强的抵抗能力。该HIPPEs(c=3%,Φ=75%)能在95℃下加热30分钟后仍保持稳定的油滴形态,表明该蛋白质复合体具有良好的软颗粒型皮克林稳定剂性质。通过调节离子强度(I>50 mmol/L)能赋予HIPPEs(c=2%,Φ=75%)高度的冻融稳定性(大于3个循环)。以核桃油、大米蛋白及核桃蛋白制备的全植物基核桃酱(蛋白质0.4%,脂肪75%,氯化钠0.1%,wt%)具备与市售蛋黄酱相似的流变性能,同时具备高冻融稳定性、低成本、健康绿色的特点,具有潜在的推广价值。

陈莹[3](2021)在《脱脂火麻仁粕挤压性质研究及产品开发》文中提出脱脂火麻仁粕(HPM)的蛋白含量高达60%~70%,经高水分挤压组织化后会形成与鸡胸肉相似的纤维结构,可直接应用于肉类替代食品中,且HPM中氨基酸组成丰富,十分接近人体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高,是理想的优质蛋白质来源。因此,研究组织化火麻仁蛋白(EHPM)在肉类替代品中的应用,既可以提高HPM的产品附加值,也为HPM的挤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艺和技术参考。首先,研究挤压工艺参数(加水量、挤压温度、螺杆转速、喂料速度)对EHPM品质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对挤压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加水量和挤压温度对EHPM品质影响最大,随着加水量的增加,产品的色度L*增加,硬度和咀嚼性降低,弹性和组织化度在加水量为50%时达到最高值;随着挤压温度的升高,产品的颜色、硬度和咀嚼性增加,弹性和组织化度在160℃达到最高值;螺杆转速和喂料速度对EHPM品质影响整体不显着。响应面优化后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挤压温度160℃、加水量50%、螺杆转速180 r/min、喂料速度18 kg/h,在该工艺条件下,组织化度的预测值为1.655。其次,通过DSC和NMR探讨了不同加水量下水分在挤压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结合水含量在挤压组织化过程中先增加随后保持不变(16%~24%),自由水含量先降低随后保持不变(2%~36%),水分在挤压过程中是从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且在低加水量(20%)过程中,HPM的自由水几乎全部转化为结合水(22.5%),而在中高加水量(40%~60%)过程中,HPM主要以自由水(32%)状态存在。然后探究了不同加水量(20%~60%)对EHPM的蛋白质特性影响及特定加水量下(低-20%、中-40%、高-60%)挤压过程中HPM从原料到组织化产品的蛋白质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水量的增加,EHPM的纤维化程度提高;SDS-PAGE图谱中50KDa条带变浅或消失,低分子量20 KDa条带变深;粒径由500 nm降低至200 nm,说明加水量会弱化蛋白质聚集程度,蛋白质溶解度实验证明这种变化是由二硫键和非共价键的共同作用结果;α-螺旋和β-折叠由60.8%降低至43.6%,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由41.3%增加至59.9%。在特定加水量挤压过程中,随着挤压过程的推进,机筒内HPM的蛋白特性表现出了相似的变化规律,如纤维结构的产生、分子的聚集,二硫键和非共价键交互作用维持蛋白结构等,但在中高加水量挤压过程中,纤维化程度更高,分子聚集交联程度更低,二级结构变化较小。最后,将工艺优化后的EHPM与市售组织化蛋白比较得到,EHPM的亮度L*为68.49、组织化度为1.65、硬度为6594.88、咀嚼性为7009.72、弹性为1.18、及NSI为90.2%,品质优于市售组织化蛋白;采用特定加工工艺开发出一款仿鸡胸肉产品,在品质各方面均接近市售鸡胸肉产品。

张兆云[4](2021)在《“陇藜1号”藜麦清蛋白分离提取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2020年中国藜麦种植面积约2万公顷,其中甘肃种植面积约1万公顷,而“陇藜1号”为甘肃的主栽品种。藜麦是优质的植物蛋白源,蛋白质含量在12~23%。近年来,植物蛋白资源的开发及利用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藜麦清蛋白,本研究以甘肃主栽品种“陇藜1号”为试材,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清蛋白,通过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和对“陇藜1号”籽粒清蛋白理化性质(清蛋白亚基分布、氨基酸组成、内源荧光、紫外光谱、热稳定性、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600 MHz核磁共振图谱)、功能性质(溶解性、持油性、起泡及泡沫稳定性、乳化及乳化稳定性、柔性)、以及体外消化特性(水解度、游离氨基酸释放量、抗氧化活性、FTIR、扫描电镜结构)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旨在为藜麦清蛋白的进一步加工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陇藜1号”藜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5.78±0.37%;经Osberne分级,其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的含量分别为34.96%、23.86%、9.22%和3.49%。在超声功率354 W、料液比1:25.5(g/m L)、超声时间40 min、水浴温度36.9℃的条件下,藜麦清蛋白的提取量可达到63.25 mg/g。2.“陇藜1号”籽粒清蛋白的等电点为3.4,由多亚基构成,亚基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7.34、33.94、28.95、17.97 KDa;经酸水解法测得清蛋白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比值为32.95%;清蛋白Glu、Asp及Arg含量相对较高,而半胱氨酸(Cys)是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室温下,清蛋白的α-螺旋、β-折叠、无规则卷曲、β-转角含量分别为30.85%、30.58%、27.38%、11.19%。3.50~121℃热处理30 min清蛋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清蛋白巯基及二硫键含量在80℃之前巯基随温度升高不断增加,二硫键则不断降低;游离巯基在80℃达到最大值,为2.15 nmol/mg,二硫键在80℃时则最小,为3.75 nmol/mg,之后随温度不断增加,游离巯基不断下降,二硫键则不断增加。清蛋白最大热解温度为316℃,100~121℃热处理,清蛋白DTG最大峰值增大。经50~121℃热处理30 min,清蛋白内源荧光强度(FI)不断降低,最大吸收波长(λmax)增加;紫外吸收强度不断降低,最大吸收波长(λmax)发生4nm蓝移;α-螺旋含量逐渐降低,无规则卷曲含量有所增加,蛋白结构展开,向无序转变;扫描电镜发现清蛋白解离后又重新聚集,形成紧密的聚集体,表面孔隙增多、增大,121℃时表面形貌显着变化,孔隙最大。600 MHz核磁共振图谱发现,在1.77~2.28、2.28~2.79ppm区间,清蛋白的归一化相对百分含量均在121℃时最小,分别为13.66%、0.02%,较未处理组降低6.80%、6.16%;在2.79~3.30 ppm区间归一化相对百分含量在70℃时最小,为8.95%;在3.30~3.81 ppm之间,归一化相对百分含量在70℃时则最大,为5.70%。4.“陇藜1号”藜麦籽粒清蛋白在温度60℃时,其溶解性、乳化及乳化稳定性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4.73%、13.40 m2/g、70.96%;在温度70℃时,持油性、起泡性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55 g/g、103.17%,但泡沫稳定性最小,为39.85%;之后随温度升高,其溶解性、乳化及乳化稳定性、持油性、起泡性开始不同程度下降,但泡沫稳定性则不断增加。在50~121℃之间,随温度升高柔性不断增加,121℃时达到最大值,为0.348。5.NaCl浓度为0.75 mol/L时,“陇藜1号”藜麦籽粒清蛋白溶解性和起泡性最大,分别为97.73%、109.83%;NaCl浓度为0.50 mol/L时,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最好,分别为13.76 m2/g、66.68%;NaCl浓度为1.00~1.25 mol/L时,泡沫稳定性最好。6.胃部模拟消化清蛋白2 h时,水解度(DH)为18.56%,游离氨基酸(FAA)释放量为0.876 mg/100m L,蛋白颗粒明显变小,无序排列呈致密结构,孔隙较多,消化产物β-转角及β-折叠含量为16.30%和49.48%,α-螺旋及无规卷曲含量为18.88%和15.34%;再经小肠模拟消化3.0 h后DH为39.60%、FAA释放量为4.546 mg/100m L,蛋白颗粒变为絮状小颗粒,表面积进一步增大,β-转角、β-折叠、α-螺旋及无规卷曲含量分别为17.29%、33.11%、34.57%和15.02%。胃肠模拟消化结束后,清蛋白消化产物DPPH·、ABTS+·清除率、总还原力、Fe2+螯合率、Cu2+螯合率分别达到:58.43%、79.67%、0.280、67.99%、15.74%。

杨熙[5](2021)在《基于生物调控的高性能光微流激光传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灵敏、快速和低成本的生物标志物检测在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的光学传感器尚不能达到疾病早期诊断的要求,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瓶颈问题。(1)光和物质相互作用弱,难以实现高灵敏传感;(2)传感器制备重复性差,难以实现高灵敏的一次性使用;(3)步骤繁琐,难以实现快速检测。因此,如何同时实现一次性、高灵敏和快速的生化传感成为光学传感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上述瓶颈问题,本论文利用光微流激光高灵敏、高信噪比的特点,采用DNA结构、免疫反应、竞争结合等调控光微流激光的增益或损耗,引起激光输出特性显着变化,进而实现了对生化物质的高性能传感,在基于生物调控的光微流激光传感研究方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光微流激光免疫比浊法,利用免疫比浊反应调控激光损耗,实现了高灵敏的免疫球蛋白G(Ig G)和C反应蛋白(CRP)传感。通过在法珀(FP)腔内引入免疫比浊反应生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对激光产生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利用光学微腔和激光的放大作用,实现了检测下限为0.18 pg/m L、动态范围横跨5个数量级的Ig G传感,具有快速和免洗的优势。相对于腔增强荧光法,该方法的检测下限有数量级的提升。(2)设计并实现了集光学微腔和微流通道于一体的新型薄壁空心光纤(HOF),突破了传统光学微腔难以高重复批量制备的技术瓶颈,并实现了光微流激光的一次性免疫传感。研究发现:由光纤拉丝塔批量制备的低成本、高重复(δ=1.07%)HOF具有Q值高、光和物质相互作用强、阈值低等独特优势;基于HOF的一次性光微流激光也具有较高的重复性(δ=3.3%)。利用均相免疫反应调控激光损耗,实现了检测下限为11 n M的一次性、快速和免洗的蛋白质统计分析。(3)构建了宽门限范围的光微流激光逻辑门,成功实现了面向多分析物检测的快速数字化传感。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效应,利用i-基元DNA结构的可逆转变特性调控增益分子距离,进而循环调控激光输出。基于此,确定了Ag+、p H和谷胱甘肽(GSH)的浓度响应范围;并以i-基元DNA为载体,以激光作为输出信号,构建了光微流激光逻辑或门和逻辑禁门,开展了对Ag+、p H和GSH快速响应的数字化传感研究;相对于荧光而言,其门限范围提升了11倍。(4)提出了免洗出的生物分子交联方法,基于竞争结合方法调控增益分子数目,实现了一次性、高灵敏和快速的生物传感。利用HOF的毛细效应和轴向长度优势,将生物试剂依次吸入HOF进行特异性结合,实现了具有单层增益分子的免洗出光微流激光器。利用生物分子竞争结合调控HOF内壁增益分子数目,实现了检测下限为9.5 p M、检测时间为25 min的亲和素传感。与金标准96孔板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综合性能,检测下限提升了2个数量级、检测速度加快了约5倍。该工作突破了难以同时实现一次性、高灵敏和快速生化传感的技术难题。

王玄玉[6](2020)在《基于砷响应蛋白ArsR的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构建与优化》文中研究说明砷及其化合物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砷暴露威胁人类健康。目前的技术无法永久性消除砷污染,因此,砷污染的监测和检测则极为重要。砷污染检测的传统方法依赖于大型的化学分析仪器,费时费力通量低,且需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在专门的实验室才能开展。全菌生物传感器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砷检测新技术,方便、简单且灵敏。但由于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屏障以及细菌个体代谢反应的干扰等问题,导致检测结果的稳定性较差。为了解决全菌生物传感器的局限性,本研究利用全菌生物传感器的核心遗传编码组件:砷响应操纵子/报告基因,结合体外无细胞蛋白合成技术,构建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我们从已有的ArsR突变体库中筛选对砷响应灵敏且适于体外表达的突变体,野生型ArsR在体外对于砷响应不明显,筛选出的ep3 ArsR突变体在体外检测对50μg/L浓度的砷有明显响应,GPF荧光表达增强约3.4倍。2、检测到ep3 ArsR和GFP蛋白在体外均有表达,ArsR调控基因调节报告基因GFP的表达。3、研究了无细胞系统的组分提取和反应条件对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最佳检测条件是37℃、pH7.2下平衡30 min后添加As2O3标准溶液诱导2h,可以明显检测到GFP的表达水平上升。超声处理制备的源自E.coli Rosetta菌株的细胞提取物保持了较高的活性,利于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在体外执行转录翻译的功能。4、研究了不同的报告基因和不同强度的RBS结合序列对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性能的影响,发现无细胞系统中遗传回路的基本动力学不同于活细胞中的动力学,有效设计遗传编码的回路是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与生物传感器技术结合的关键因素。5、完成初步优化的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在0至50μg/L之间对于砷有良好线性响应,其检测限为3.65 μg/L,小于中国目前对饮用水质量标准允许的砷浓度(10μg/L)。本研究建立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检测砷的方法,为实现砷的检测快速准确检测提供新思路,同时促进基于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的生物传感器在实际环境毒性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杨媛[7](2020)在《大米蛋白共架改性机制及芹菜素装载与释放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米蛋白(Rice Proteins,RPs)是公认优质植物蛋白,具有优秀的低致敏性和生理活性。亲水性清蛋白的低含量和疏水性谷蛋白的高含量导致RPs水溶性差,进而限制其在食品领域的商业应用。化学法、酶法和物理法是当前提高RPs溶解度的主流改性手段,但均存在各自缺点,如效率低下、结构破坏、安全隐患及成本高昂等。本研究利用非共价作用制备水溶性食品天然胶-大米蛋白共架复合材料(PmRs和SmRs),分析其构建机理与增溶机制;利用共架体装载疏水性功能物(芹菜素),探究自组装体系(AP@PmRs和AP@SmRs)的装载性能;利用钙修饰载体的微观结构,通过体外实验评价芹菜素的释放效果和生物活性。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绿色环保、安全便捷的蛋白改性技术,开发二元或三元成分的共架体,为其在食品、生物和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发了改性大米蛋白共架体的pH循环制备方法。RPs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果胶)在pH 12.0下去质子化后再中和,得到稳定的三元复合物PmRs,此时RPs的溶解度提高至24倍。微观形态学显示,共架作用抑制了RPs的聚集,易与水氢键结合的亲水基团得到充分暴露;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明,PmRs的一级结构保持不变,非共价作用维持其结构;圆二色性、自发荧光、ANS荧光和紫外吸收光谱显示,在pH 9.0通过疏水作用双多糖与RPs结合,在中和过程中氢键作用使RPs抗折叠,部分结构展开;Zeta电位和表面疏水性验证,PmRs暴露出带电基团,具有胶体稳定作用。RPs与虫胶通过pH循环共溶剂得到二元复合物SmRs,此时RPs的溶解度从1.74%提高至90.26%。微观形态学显示,虫胶有效修饰RPs结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明,蛋白的一级结构保持不变,非共价作用参与共架;红外、X射线衍射、自发荧光和ANS荧光光谱显示,在pH 12.0~10.0之间通过疏水作用虫胶与RPs结合,疏水基团间的静电作用抵抗共折叠,抗折叠性随虫胶增加而增强并存在虫胶浓度依赖性;pH循环中表面电势的降低和表面疏水力的升高,证实折叠过程有利于RPs结构的可控改善。其次,研究了改性大米蛋白共架体的自组装行为和载体结构的可修饰性。单因素实验确定,SmR1.0是装载芹菜素的最佳载体,芹菜素初始投入0.2%(w/v)时,最大装载量为91.22 mg/g,最大装载率约为90.57%;X射线衍射验证芹菜素装载后结晶结构消失;0.1 mmol/L和0.2 mmol/L的Ca2+诱导SmRs屏蔽表面电荷,相邻颗粒相互连接,使球状结构依次转变为带状和网状,载体结构对装载性能影响较小。最后,表征了芹菜素-共架体的体外消化性和生物活性。模拟胃消化实验表明,受虫胶含量影响,0~10 min内芹菜素释放率可达75%~95%;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表明,SmR1.0和HepG-2细胞间亲和力很强;细胞活性实验表明,芹菜素具有有效的浓度依赖性抗增殖作用,且装载的芹菜素较游离状态表现出更高的细胞毒性。载体的微观结构影响细胞活性,顺序依次为球状<带状<网状。

姬中伟[8](2020)在《小米醇溶蛋白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与抗炎活性研究》文中提出小米蛋白具有低过敏性的优良特点,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小麦和大米,是一种良好的植物蛋白来源。小米蛋白的主要成分是醇溶蛋白,但由于醇溶蛋白含有大量疏水性氨基酸,难溶于水,存在酶水解度低、蛋白转化率不高等问题。此外,关于小米蛋白肽活性研究大多集中在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压等方面,而对于其他生理活性的研究有限,且对于其在细胞水平以及动物机体内的活性评价较为欠缺。本文首先研究了小米醇溶蛋白(MP)的结构特征,并利用超声和加热预处理对其进行改性,然后通过酶法制备了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小米醇溶蛋白肽(MPP)并考察了其活性稳定性;再次,应用细胞模型评价了MPP在细胞水平的抗氧化及抗炎活性,并探索了可能的作用机理;最后,研究了MPP在小鼠机体内的抗氧化及抗炎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X射线衍射(XRD)、圆二色谱(CD)、原子力显微镜(AFM)、氨基酸组成测定等方法分析了小米醇溶蛋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小米醇溶蛋白在11~25 kDa有3条谱带,17 kDa处谱带较明显。小米醇溶蛋白属于全α型结构,为非晶体无定形结构。小米醇溶蛋白呈圆棒状,外层表面光滑,包裹致密。小米醇溶蛋白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有谷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四种氨基酸占全部氨基酸总量的59.1%。此外,疏水性氨基酸占总量的44.8%,比例较高。(2)利用超声及热处理改变MP的二级结构以促进蛋白酶水解制备小米醇溶蛋白肽(MPP)。结果表明,超声15 min结合热处理15 min后,MP中的α-螺旋结构比例下降了22%,β结构比例增加了11.3%,MP的水溶解度明显增加,碱性蛋白酶的水解度超过30%,对比处理前均显着提升(p<0.05)。表明超声及热处理能够改变MP的二级结构,增加其水溶性和蛋白酶水解度。(3)利用超滤、凝胶色谱、RP-HPLC(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小米醇溶蛋白酶解产物(MPH)中分离、纯化抗氧化活性肽,鉴定其氨基酸序列,并考察其活性的稳定性。从分子量小于1 kDa的碱性蛋白酶水解产物(MPH-A-I)中分离出两种新型抗氧化肽:PFLF和IALLIPF,它们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149、134μMTE/g蛋白;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分别为1180、700μMTE/g蛋白。加工条件、食品原辅料、金属离子及胃肠道模拟消化对三种MPP(MPH-A-I、PFLF和IALLIPF)活性稳定性具有不同的影响。热处理会造成肽的活性降低,温度超过85℃三种肽活性均明显下降,过低或过高(小于6或大于8)的pH会明显降低肽的活性,pH为6~8时,三种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活性维持率均在85%以上;NaCl能够提升小米醇溶蛋白肽的DPPH自由基清能力。浓度为2~10 g/100 m L的蔗糖对于三种肽的抗氧化活性没有显着影响。柠檬酸对三种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当柠檬酸质量分数为0.2 g/100 m L时,三种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较空白分别提高了4%、11%、15%。山梨酸钾、苯甲酸钠在0.04~0.2 g/100 m L浓度范围内对三种肽的稳定性影响不明显,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均维持在原活性的85%以上。Cu2+、Zn2+对于三种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要明显大于K+、Mg2+、Ca2+。经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后,三种肽自由基清除活性会有所下降,但活性仍保持在处理前的83%以上。(4)利用H2O2诱导的人永生化上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 T)氧化损伤模型、脂多糖(LPS)刺激的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炎症模型,考察三种MPP(MPH-A-I、PFLF和IALLIPF)在细胞水平的抗氧活性及抗炎活性。结果表明,经三种肽保护处理后,HaCa T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产生的活性氧(ROS)水平显着下降(p<0.05),HaCaT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细胞保护酶的活力显着提升(p<0.05),而丙二醛(MDA)含量则显着下降(p<0.05),MPP在细胞内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当浓度达到250μg/m L时,IALLIPF能够有效阻止RAW264.7细胞分化,使其形态好转,细胞形态接近正常组状态。MPP能够有效抑制LPS刺激后RAW264.7细胞中一氧化氮(NO)的过量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三种促炎因子的合成,表现出良好的抗炎作用,且多肽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IALLIPF的抑制效果要好于MPH-A-I和PFLF。(5)通过研究核因子κB(NF-κB)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探讨MPP抗炎活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三种MPP均能够有效降低NF-κB抑制蛋白(IκBα)的磷酸化水平,以及p65蛋白的核转运,从而表明NF-κB信号通路在MPP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内促炎因子水平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小米醇溶蛋白肽能够显着降低RWA264.7细胞中三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蛋白——p38、Erk 1/2、JNK的磷酸化,由此推测,活性肽是通过MAPK信号通路抑制了促炎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6)分别利用D-半乳糖致氧化损伤小鼠模型及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结肠炎小鼠模型考察IALLIPF在动物机体内的抗氧化及抗炎活性。结果表明,灌胃IALLIPF能够缓解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氧化损伤,相比模型组,高剂量IALLIPF组(500 mg/kg·d)小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增加53%)以及血液、脑、心脏、肝脏中的SOD(增加59%~147%),CAT(增加30%~94%)和GSH-Px(增加35%~126%)的活性显着提升(p<0.05),氧化损伤标志物MDA含量显着下降(42%~64%)(p<0.05),IALLIPF在小鼠机体内表现出了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灌胃IALLIPF能够改善DSS诱导结肠炎小鼠的临床症状,降低其结肠组织中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TNF-α和IL-6的含量。与模型组对比,高剂量组(500 mg/kg·d)的MPO、TNF-α和IL-6含量分别下降了40%、59%和56%,且高剂量组的TNF-α和IL-6含量与空白组无显着差异(p>0.05),IALLIPF在小鼠机体内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

刘军军[9](2020)在《花生水代法提油过程中蛋白质结构变化规律及回收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水代法(Aqueous extraction processing,AEP)提油工艺具有提取条件温和、油品质量好、资源利用率高和环境友好等特点,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水代法提油工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近几年基本实现了产业化,但是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蛋白质等副产物的回收与利用技术不完善、水资源消耗大和废水量多等。本课题在研究AEP工艺过程中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性质变化的基础上,考察了水相蛋白质的回收方式及其对蛋白品质的影响,建立了微滤-超滤联用技术从AEP水相中回收蛋白质、膜透过液进入下一轮AEP循环使用的工艺路线,为此,得到全溶性花生蛋白和花生蛋白聚集体(Peanut protein aggregates,PPA)。经中试,证明此工艺路线可行。最后,使用超声波处理提高PPA功能性质和并对改性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研究了工业化AEP工艺过程中蛋白质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工业化AEP提取条件(pH 9.0、60oC)下,约有75%的蛋白质进入水相;花生蛋白在AEP过程中,组分组成及结构发生改变,伴花生球蛋白I减少而伴花生球蛋白II和花生球蛋白增加,聚集体含量从5.1%增加到7.5%,同时游离巯基从初始的0.59μM降至0.43μM。AEP过程并未影响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但是三级结构发生变化,蛋白质结构变得更加致密,表面疏水性上升。开展了水相蛋白质的回收方式对蛋白粉品质影响的研究。采用酸沉-喷雾干燥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两种工艺回收水相蛋白质,得到的蛋白粉蛋白质纯度分别为75.40%和59.80%,溶解度分别为63.75%和27.67%。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工艺得到的蛋白粉纯度和溶解度很低,在食品工业的应用中受到限制,因此不是AEP水相蛋白质的最佳回收方式。进一步对比了三种提油工艺(AEP,浸出法和预榨浸出法)同样利用酸沉法回收得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性质。研究发现,水代法花生蛋白粉(Peanut protein powder of AEP,PPP of AEP)的纯度较低、灰分和残油率较高;PPP of AEP中花生伴球蛋白Ⅱ的相对含量低于从浸出法花生粕中提取得到的花生蛋白粉和从预榨-浸出法花生粕得到的花生蛋白粉,而花生伴球蛋白Ⅰ的相对含量则相反。PPP of AEP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中有大分子聚集体的存在,二级结构与其他工艺制备PPP相同,但是三级结构更为疏松;另外,PPP of AEP的溶解度较低,乳化稳定性与泡沫稳定性较差,但持水性较高,这是由于PPP of AEP的残油(~2.8%)均较高,严重限制了其功能性质。考察了干燥方式对花生蛋白结构与功能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干燥方法对花生蛋白粉的表面形态、二级结构和功能性质均有显着影响。与喷雾干燥的花生蛋白粉相比,冷冻干燥的花生蛋白粉的溶解度和持水持油性较高,但是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较低。开展了膜技术回收水相花生蛋白的研究。研究发现,微滤(聚偏二氟乙烯微滤板式膜,0.45μm)对AEP水相蛋白质的截留率为55.76%,截留PPA的蛋白纯度为82.12%,残油率为1.83%。比较了不同超滤膜孔径和操作条件对微滤透过液中花生蛋白质的截留率和脱盐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超滤条件为:1 kDa超滤膜、pH 9、1.5 Bar和30oC,蛋白截留率为81.21%,截留的蛋白纯度为73.32%,残油率为0.32%。工艺总蛋白回收率为89.57%,将工艺进行中试放大生产,总蛋白回收率为88.49%。探究了超滤透过液在AEP工艺中再循环使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循环三次后的超滤透过液-AEP的油脂得率仍然达到95.30%,只是略微低于去离子水-AEP的油脂得率的96.51%(p>0.05)。在蛋白质得率方面,前者为71.35%,略低于后者的75.70%(p<0.05)。以上结果表明,超滤透过液-AEP工艺可行,产品得率变化不大,可有效降低工艺中水和碱的用量,并大幅度减少废水的排放量。进一步探究了微滤过程中引起蛋白质聚集的原因和聚集作用力,并对其体外消化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循环泵送是微滤过程中引起蛋白质聚集的主要因素。PPA与花生分离蛋白具有相近的等电点值,但是PPA分子表面含有更多的疏水基团。PPA的体外消化率仅略低于PPI。PPA的二级结构中β-折叠含量较多,这表明PPA聚集程度更高。此外,SDS-PAGE的分析说明有更多的伴花生球蛋白ⅠI参与到蛋白质聚集的形成,不溶作用力分析显示疏水相互作用是限制PPA溶解性的主要因素,其次为二硫键。最后,采用超声波处理改善PPA的溶解性和乳化性,研究了改性PPA制备得到的乳液的稳定性,并进一步研究了超声处理后花生蛋白粒径、蛋白质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二级结构和二硫键的变化,揭示超声处理提高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功率对PPA溶解度影响显着(p<0.05)。随着超声功率的提高,溶解度和乳化性大幅上升,改性PPA制备得到的乳液粒径较小、ζ-电位较高,表现出较高的贮藏稳定性,且载油量较高,可达60%。分析了超声处理对PPA溶解度、相对分子量分布、粒径分布、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热稳定性等,发现低超声功率(200 W-500 W)时,在空化作用的剪切作用下不溶性颗粒分散溶解和可溶性蛋白质聚集体生成,而当超声功率提高到800 W时,可溶性聚集体发生解离。

谭力[10](2020)在《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营养、结构及组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具有卓越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的双蛋白体系备受关注。优质动植物蛋白结合实现优势互补的双蛋白科学发展策略已被提出,但现有研究和应用集中在乳蛋白和大豆蛋白,与水产蛋白相关的双蛋白体系研究极少。为此,本研究混合不同质量比的罗非鱼肉和大豆豆粕,通过碱溶-等电点沉淀法制备了罗非鱼分离蛋白(Tilapia Protein Isolate,TPI)、5种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Tilapia-Soybean Protein Co-precipitates,TSPC3:1、TSPC2:1、TSPC1:1、TSPC1:2和TSPC1:3)和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对其营养质量、结构特征及蛋白质组成进行研究,探讨了TSPC较TPI和SPI的优势,并为蛋白质品质的评定提供了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TPI、TSPC和SPI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90%,且TSPC的基本成分、大部分氨基酸组成和体外蛋白质消化率(in vitro protein digestibility,IVPD)介于TPI和SPI之间。SDS-PAGE电泳显示TSPC包含来自TPI和SPI的蛋白亚基组分。与TPI和SPI相比,TSPC2:1和TSPC1:1的色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最高,且TSPC1:1还显示了色氨酸和组氨酸的最高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与其它比例的TSPC相比,TSPC1:1中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的AAS均高于SPI。5种TSPC中,TSPC1:1的体外蛋白质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rotein digestibility corrected amino acid score,PDCAAS)为0.86,营养价值最好。因此,通过碱溶-等电点沉淀法制备的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是平衡罗非鱼蛋白和大豆蛋白的营养质量,开发罗非鱼-大豆双蛋白体系的有效策略。2、TSPC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均高于TPI。在中性p H条件下,TSPC1:3的溶解度达81.90%,热变性温度为90.30°C。紫外光谱和圆二色光谱的变化表明,TSPC的局部结构不同于TPI和SPI。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在TSPC中同时存在TPI和SPI的结构,其主要的二级结构是α-螺旋和β-折叠,且五种TSPC的结构呈现不规律的变化。TSPC1:1的结构是独特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氨基酸组成影响蛋白二级结构,其中蛋氨酸对α-螺旋的影响最大(R=0.975,p<0.01),苯丙氨酸对β-折叠的影响最大(R=0.913,p<0.01)。α-螺旋显着影响IVPD(R=0.954,p<0.01)。就溶解性而言,α-螺旋呈显着负相关,β-折叠呈正相关(R=0.743)。因此,TSPC有应用于食品加工的潜力,且二级结构与氨基酸组成、消化率和溶解性密切相关,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是主要相关因素。3、通过蛋白质全谱分析在TPI、TSPC1:1和SPI中分别鉴定到2222种、5092种和5878种蛋白,其中TSPC1:1独有989种蛋白。与TPI和SPI相比,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注释发现TSPC1:1特有细胞聚集(cell aggregation)和其他生物部分(other organism part和other organism)三种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显示TSPC1:1特有45条KEGG通路,这些结果说明TSPC1:1能参与更多的生化功能和代谢途径。此外,对TSPC1:1特有各种类型的N-聚糖生物合成(Various types of N-glycan biosynthesis)通路的研究表明,参与该通路的含有Glycos_transf_1域的蛋白质(Glycos_transf_1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和α-1,2-甘露糖苷酶(alpha-1,2-Mannosidase)这两种蛋白属于TSPC1:1独有的989种蛋白。总体分析,TSPC1:1较TPI和SPI在蛋白组成、GO功能和KEGG通路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具有更多的生物学功能,值得进一步应用于食品工业。

二、蛋白质体外折叠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蛋白质体外折叠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羊皮胶原基DPP-Ⅳ抑制活性肽的制备及活性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
1 绪论
    1.1 Ⅱ型糖尿病的现状与治疗概述
        1.1.1 糖尿病的现状
        1.1.2 Ⅱ型糖尿病的成因与治疗
        1.1.3 二肽基肽酶(DPP-Ⅳ)与DPP-Ⅳ酶抑制剂
        1.1.4 Ⅱ型糖尿病的氧化应激
    1.2 胶原蛋白及其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1.2.1 胶原蛋白概述
        1.2.2 胶原蛋白基生物活性肽
        1.2.3 DPP-Ⅳ抑制肽的研究现状
        1.2.4 抗氧化活性肽简介
        1.2.5 生物信息学在活性肽中的研究现状
    1.3 生物活性肽在胃肠道消化中的研究
        1.3.1 活性肽在胃肠道消化中的研究现状
        1.3.2 胃肠道消化中活性肽保护的研究进展
    1.4 论文立题背景及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羊皮胶原蛋白肽的制备
        2.2.2 主要成分的测定
        2.2.3 氨基酸组成分析
        2.2.4 二级结构测定
        2.2.5 蛋白提取率测定
        2.2.6 水解度测定
        2.2.7 分子量测定
        2.2.8 葡聚糖凝胶柱分离
        2.2.9 DPP-Ⅳ抑制活性的测定
        2.2.10 细胞实验
        2.2.11 抗氧化活性测定
        2.2.12 胶原肽肽段的液质分析
        2.2.13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14 分子模拟对接
        2.2.15 酶动力学的测定
        2.2.16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及保护
        2.2.17 肠溶胶囊保护胶原肽
        2.2.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19 计算公式
3 结果与讨论
    3.1 具有DPP-Ⅳ抑制活性的羊皮胶原肽的预测与制备
        3.1.1 生物信息法预测羊皮胶原蛋白的DPP-Ⅳ抑制活性
        3.1.2 单酶酶解羊皮胶原蛋白肽的制备
        3.1.3 酶添加量对单酶酶解胶原肽基本结构的影响
        3.1.4 双酶酶解羊皮胶原蛋白肽的制备
        3.1.5 纯化分离胶原蛋白肽的组分及分子量
        3.1.6 小结
    3.2 羊皮胶原肽的DPP-Ⅳ抑制活性及肽段分析
        3.2.1 胶原肽的DPP-Ⅳ抑制活性
        3.2.2 胶原肽的酶切位点差异
        3.2.3 纯化分离胶原肽的DPP-Ⅳ抑制活性
        3.2.4 胶原肽肽段组成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2.5 胶原肽的抗氧化活性
        3.2.6 小结
    3.3 DPP-Ⅳ抑制肽的作用机制
        3.3.1 合成肽的DPP-Ⅳ抑制活性
        3.3.2 合成肽与DPP-Ⅳ酶的结合方式
        3.3.3 合成肽与DPP-Ⅳ酶的分子对接
        3.3.4 小结
    3.4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前后DPP-Ⅳ抑制活性胶原肽的变化分析
        3.4.1 胶原肽的体外模拟消化
        3.4.2 体外模拟消化后胶原肽的DPP-Ⅳ抑制活性
        3.4.3 体外模拟消化前后胶原肽的主成分(PCA)分析
        3.4.4 DPP-Ⅳ抑制活性胶原肽的胃、肠道消化
        3.4.5 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胶原肽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3.4.6 小结
    3.5 DPP-Ⅳ抑制活性胶原肽的胃肠道保护
        3.5.1 肠溶胶囊保护胶原肽体外模拟消化后的分子量分布
        3.5.2 肠溶胶囊保护胶原肽体外模拟消化后的DPP-Ⅳ抑制活性
        3.5.3 肠溶胶囊保护胶原肽体外模拟消化后的抗氧化活性
        3.5.4 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2)大米蛋白与核桃蛋白异源共架体的构建及其在高内相乳液制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植物蛋白
        1.2.1 植物蛋白简介
        1.2.2 大米蛋白研究现状
        1.2.3 核桃蛋白研究现状
        1.2.4 植物蛋白改性研究现状
    1.3 异源共架技术概述
        1.3.1 定义
        1.3.2 研究现状
    1.4 芹菜素运载体系
        1.4.1 芹菜素简介
        1.4.2 芹菜素运载体系研究现状
    1.5 高内相皮克林乳液
        1.5.1 乳液及乳液稳定剂
        1.5.2 蛋白质作为乳液稳定剂的特性
        1.5.3 高内相皮克林乳液
        1.5.4 乳液失稳机制
        1.5.5 乳液检测技术
    1.6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6.1 立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大米蛋白-核桃蛋白异源共架体的构建及芹菜素的装载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
        2.2.4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蛋白质复合体的溶解度
        2.3.2 蛋白质复合体的结构表征
        2.3.3 重折叠蛋白质复合体的构象表征
        2.3.4 蛋白质复合体的表面特性
        2.3.5 装载芹菜素的蛋白质复合体结构表征
        2.3.6 芹菜素运载体系制备条件优化
        2.3.7 芹菜素运载体系体外模拟胃肠消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蛋白质复合体作为高内相乳液稳定剂进行核桃酱的开发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设备
        3.2.4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制备条件对HIPEs的影响
        3.3.2 不同环境因素对HIPEs的影响
        3.3.3 全植物基核桃酱制备
    3.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脱脂火麻仁粕挤压性质研究及产品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对照表
1 绪论
    1.1 HPM概述
        1.1.1 HPM组成及营养功能性质
        1.1.2 HPM的生产及应用
        1.1.3 HPM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2 植物蛋白肉产业发展概述
        1.2.1 植物蛋白肉的简介
        1.2.2 可食用蛋白质的供需现状及问题
        1.2.3 国内外植物蛋白肉产业发展现状
        1.2.4 植物蛋白肉的发展潜力
    1.3 挤压组织化技术概述
        1.3.1 高、低水分挤压技术
        1.3.2 挤压组织化影响因素
        1.3.3 水分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1.3.4 蛋白质特性在挤压过程中的变化
    1.4 立题背景及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1.1 主要材料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HPM基本成分的分析
        2.2.2 挤压试验
        2.2.3 加水量对EHPM特性影响实验
        2.2.4 挤压过程中特定加水量对HPM特性影响实验
        2.2.5 质构的测定
        2.2.6 色度的测定
        2.2.7 组织化度的测定
        2.2.8 氮溶解指数(NSI)的测定
        2.2.9 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
        2.2.10 低场脉冲核磁共振分析(NMR)
        2.2.11 微观结构分析(扫描电镜SEM)
        2.2.12 还原性SDS-PAGE凝胶电泳
        2.2.13 体积排阻高效液相色谱
        2.2.1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测定
        2.2.15 蛋白质化学交联作用分析
        2.2.16 圆二色谱分析测定
        2.2.17 多角度粒度与高灵敏度Zeta电位分析
        2.2.18 感官评定的测定
        2.2.19 仿鸡胸肉产品制备
        2.2.20 数据统计
3 结果与讨论
    3.1 HPM理化性质分析
        3.1.1 主要成分分析
        3.1.2 氨基酸组成分析
        3.1.3 热力学性质分析
    3.2 挤压条件对EHPM品质的影响
        3.2.1 加水量的影响
        3.2.2 挤压温度的影响
        3.2.3 螺杆转速的影响
        3.2.4 喂料速度的影响
        3.2.5 EHPM品质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3.2.6 挤压工艺参数对EHPM产品品质指标的回归分析
        3.2.7 响应面优化挤压工艺参数
        3.2.8 内容小结
    3.3 挤压条件对EHPM感官的影响
    3.4 HPM挤压组织化过程中水分的形态及分布
        3.4.1 DSC分析水分在HPM挤压组织过程中水分形态及分布
        3.4.2 NMR分析HPM挤压组织过程中水分形态及分布
        3.4.3 内容小结
    3.5 加水量对EHPM特性的影响
        3.5.1 EHPM分子量及分布
        3.5.2 EHPM微观形态的变化
        3.5.3 EHPM二级结构的变化
        3.5.4 EHPM化学交联作用的变化
        3.5.5 内容小结
    3.6 挤压过程中特定加水量对HPM特性的影响
        3.6.1 低加水量(20%)对HPM特性影响
        3.6.2 中等加水量(40%)对HPM特性影响
        3.6.3 高加水量(60%)对EHPM特性的影响
        3.6.4 内容小结
    3.7 仿鸡胸肉EHPM评价及应用研究
        3.7.1 EHPM及其同类产品的品质评价
        3.7.2 仿鸡胸肉EHPM的品质评价
        3.7.3 内容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论文
    专利
附录Ⅱ:仿鸡胸肉产品图

(4)“陇藜1号”藜麦清蛋白分离提取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Abbreviation)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藜麦研究概述
        1.1.1 藜麦简介
        1.1.2 藜麦籽粒营养组成
    1.2 植物蛋白质研究进展
        1.2.1 植物蛋白质提取方法
        1.2.2 Osberne蛋白质分级分离
        1.2.3 植物蛋白结构性质研究
        1.2.4 植物蛋白功能性质研究
        1.2.5 植物蛋白体外消化性质研究
    1.3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陇藜1号”籽粒清蛋白提取工艺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试剂
        2.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2.2.4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陇藜1号”主要营养组成
        2.3.2 牛血清蛋白标准曲线
        2.3.3 “陇藜1号”籽实主要蛋白含量分析
        2.3.4 单因素试验结果
        2.3.5 响应面试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陇藜1号”籽粒清蛋白理化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试剂
        3.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3.2.3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清蛋白粉末蛋白质及水分含量
        3.3.2 清蛋白等电点
        3.3.3 清蛋白氨基酸组成
        3.3.4 清蛋白亚基分子量分布
        3.3.5 温度对清蛋白巯基及二硫键含量的影响
        3.3.6 清蛋白热稳定性
        3.3.7 温度对清蛋白紫外扫描光谱的影响
        3.3.8 温度对清蛋白内源荧光光谱的影响
        3.3.9 温度对清蛋白红外光谱的影响
        3.3.10 温度对清蛋白扫描电镜结构的影响
        3.3.11 温度对清蛋白~1H核磁图谱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陇藜1号”籽粒清蛋白功能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试剂
        4.2.3 仪器与设备
        4.2.4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温度对藜麦清蛋白持油性的影响
        4.3.2 温度及盐浓度对清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4.3.3 温度及盐浓度对清蛋白的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4.3.4 温度及盐浓度对清蛋白的乳化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4.3.5 温度对清蛋白柔性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清蛋白体外消化产物抗氧化活性及结构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药品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水解度变化
        5.3.2 消化产物抗氧活性变化
        5.3.3 消化产物游离氨基酸分析
        5.3.4 消化产物二级结构变化
        5.3.5 消化产物微观结构变化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导师简介

(5)基于生物调控的高性能光微流激光传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
    1.2 光微流激光技术
        1.2.1 光微流激光概述
        1.2.2 光微流生物激光的研究现状
        1.2.3 光微流生物激光的传感应用
    1.3 本论文研究意义与章节安排
        1.3.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3.2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光微流激光传感基本理论
    2.1 光学微腔的主要性质与参数
        2.1.1 品质因子和模式体积
        2.1.2 谐振原理和自由频谱范围
    2.2 光微流激光理论
        2.2.1 激光速率方程
        2.2.2 激光阈值条件
    2.3 光微流激光传感机理
        2.3.1 微腔调节机制
        2.3.2 增益调节机制
        2.3.3 损耗调节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微流激光的高灵敏免疫比浊分析
    3.1 免疫比浊法的原理
    3.2 光微流激光免疫比浊法的实现
        3.2.1 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
        3.2.2 传统单次透射法
        3.2.3 腔增强荧光法
        3.2.4 光微流激光的高灵敏Ig G检测
    3.3 基于纳米粒子的光微流激光免疫比浊法
        3.3.1 原理分析
        3.3.2 特性表征
        3.3.3 C反应蛋白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微流激光的一次性传感研究
    4.1 一次性光微流激光器的实现
        4.1.1 光纤微腔的批量制备
        4.1.2 实验装置
        4.1.3 一次性光微流激光器的表征
    4.2 光微流激光的一次性免疫传感
        4.2.1 反应时间曲线
        4.2.2 蛋白质的一次性传感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光微流激光逻辑门的数字化传感研究
    5.1 DNA调控光微流激光
        5.1.1 原理分析
        5.1.2 实验装置
        5.1.3 特性表征
    5.2 光微流激光数字化传感的实现
        5.2.1 光微流激光逻辑门的响应研究
        5.2.2 快速和宽门限范围的数字化传感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免洗出光微流激光的蛋白质检测
    6.1 免洗出光微流激光器的实现
        6.1.1 免洗出光微流激光器的制备
        6.1.2 免洗出光微流激光器的特性表征
    6.2 基于免洗出光微流激光器的蛋白质传感
        6.2.1 检测时间优化
        6.2.2 结合位点优化
        6.2.3 一次性、高灵敏、快速和免洗出的蛋白质检测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工作
    7.2 主要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基于砷响应蛋白ArsR的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构建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砷及其毒性概述
        1.2.1 砷污染概况
        1.2.2 砷毒性概述
    1.3 砷检测的技术及其原理
        1.3.1 物理化学检测方法
        1.3.2 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
    1.4 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
        1.4.1 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的的概述
        1.4.2 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的研究进展
        1.4.3 基于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的生物传感器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1.5.1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2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5.3 主要研究意义
第2章 基于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的砷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实验主要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不同突变型全菌砷生物传感器的体内诱导表达
        2.3.2 不同突变型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体外诱导表达
        2.3.3 体外表达质粒pUC18-His-wt-GFP和pUC18-His-ep3-GFP的构建
        2.3.4 His标签对于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体内和外砷诱导的影响
        2.3.5 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调控基因与报告基因的表达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突变型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细胞提取物的的优化
        3.3.2 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的反应条件的优化
        3.3.3 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不同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的构建
        3.3.4 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不同报告基因
        3.3.5 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不同RBS结合序列的表达载体的构建
        3.3.6 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不同RBS结合序列
        3.3.7 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砷浓度剂量效应
        3.3.8 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特异性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研究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清单
附录B 表清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大米蛋白共架改性机制及芹菜素装载与释放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大米蛋白概述
        1.1.1 结构组成及提取方法
        1.1.2 营养价值、功能特性及生理活性
        1.1.3 改性研究现状
    1.2 共架改性技术概述
        1.2.1 非共价作用
        1.2.2 共架法研究现状
    1.3 芹菜素概述
        1.3.1 结构组成及理化性质
        1.3.2 生理活性
    1.4 自组装技术装载功能物概述
        1.4.1 分子自组装
        1.4.2 装载疏水性功能物
    1.5 立题背景及意义
        1.5.1 立题背景
        1.5.2 立题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共架体的制备
        2.3.2 溶解度的测定
        2.3.3 共架体的形态表征
        2.3.4 共架体的结构分析
        2.3.5 共架体的表面特性
        2.3.6 共架体装载芹菜素
        2.3.7 载体结构的修饰
        2.3.8 模拟体外消化
        2.3.9 细胞实验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共架体的溶解度表征及筛选
    3.2 共架体的形态表征
        3.2.1 双多糖-大米蛋白共架体的微观形态
        3.2.2 虫胶-大米蛋白共架体的微观形态
    3.3 双多糖-大米蛋白共架体的形成机理表征
        3.3.1 共架体的一级结构
        3.3.2 共架体的二级结构
        3.3.3 ANS荧光光谱
        3.3.4 自发荧光光谱
        3.3.5 紫外吸光光谱
        3.3.6 表面特性
    3.4 虫胶-大米蛋白共架体的形成机理表征
        3.4.1 共架体的一级结构
        3.4.2 共架体的二级结构
        3.4.3 X射线衍射
        3.4.4 自发荧光光谱
        3.4.5 ANS荧光光谱
        3.4.6 表面特性
    3.5 共架体装载芹菜素及表征
        3.5.1 芹菜素的装载及筛选
        3.5.2 X射线衍射
        3.5.3 自组装体系的微观形态
        3.5.4 体外消化实验
        3.5.5 细胞摄取实验
        3.5.6 细胞活性实验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小米醇溶蛋白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与抗炎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小米蛋白简介
    1.2 小米蛋白肽的制备研究现状
        1.2.1 蛋白酶水解法
        1.2.2 微生物发酵法
        1.2.3 物理改性辅助酶解方法
    1.3 小米蛋白肽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3.1 抗氧化活性
        1.3.2 免疫调节作用
        1.3.3 抑菌活性
        1.3.4 抑制ACE、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酶活性
        1.3.5 肽的活性稳定性研究
    1.4 肽的抗氧化及抗炎活性评价方法
        1.4.1 体外化学法
        1.4.2 细胞实验法
        1.4.3 动物实验法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小米醇溶蛋白的结构表征及其酶解工艺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小米脱脂方法
        2.3.2 小米蛋白的提取
        2.3.3 SDS-PAGE分析
        2.3.4 圆二色光谱分析(CD)
        2.3.5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6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AFM)
        2.3.7 氨基酸组成分析
        2.3.8 超声及热处理方法
        2.3.9 酶解工艺方法
        2.3.10 溶解度测定
        2.3.11 水解度测定
        2.3.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小米蛋白的分子量分布
        2.4.2 小米蛋白的二级结构
        2.4.3 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2.4.4 小米蛋白的形态特征
        2.4.5 小米醇溶蛋白的氨基酸组成
        2.4.6 超声及热处理对小米醇溶蛋白结构的影响
        2.4.7 超声及热处理对小米醇溶蛋白溶解度的影响
        2.4.8 超声及热处理对小米醇溶蛋白水解度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米醇溶蛋白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鉴定及活性稳定性评价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活性肽的超滤分离
        3.3.2 活性肽的分子量分布测定
        3.3.3 活性肽的凝胶色谱分离及RP-HPLC分离纯化
        3.3.4 活性肽的抗氧化能力测定
        3.3.5 活性肽的氨基酸序列测定
        3.3.6 活性肽的化学合成
        3.3.7 肽的抗氧化活性稳定性评价
        3.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分子量小米醇溶蛋白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
        3.4.2 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3.4.3 合成肽的抗氧化活性验证
        3.4.4 温度对小米醇溶蛋白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4.5 pH对小米醇溶蛋白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4.6 食品原辅料对小米醇溶蛋白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4.7 金属离子对小米醇溶蛋白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4.8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对小米醇溶蛋白肽抗氧化活性稳定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米醇溶蛋白肽在细胞内的抗氧化及抗炎活性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胞培养与分组
        4.3.2 细胞毒性实验(CCK-8)
        4.3.3 HaCaT细胞内ROS测定
        4.3.4 HaCaT细胞内MDA、GSH含量和SOD、CAT活力的测定
        4.3.5 RAW264.7细胞中NO含量检测
        4.3.6 促炎因子浓度检测
        4.3.7 Western blot检测
        4.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小米醇溶蛋白肽对HaCaT细胞毒性的影响
        4.4.2 小米醇溶蛋白肽作用于HaCaT细胞后的ROS荧光染色结果
        4.4.3 小米醇溶蛋白肽对HaCaT细胞内MDA、GSH含量的影响
        4.4.4 小米醇溶蛋白肽对HaCaT细胞内SOD、CAT酶活的影响
        4.4.5 小米醇溶蛋白肽对RAW264.7细胞毒性及形态的影响
        4.4.6 小米醇溶蛋白肽对RAW264.7 细胞释放NO及合成TNF-α、IL-6和IL-1β的影响
        4.4.7 小米醇溶蛋白肽对RAW264.7 细胞中p-IκBα和 NF-κB表达的影响
        4.4.8 小米醇溶蛋白肽对MAPK信号通路中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米醇溶蛋白肽在动物机体内的抗氧化及抗炎活性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模型分组与给药处理
        5.3.2 血清和组织匀浆液制备
        5.3.3 组织和血清中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的测定
        5.3.4 DSS诱导小鼠模型分组与给药处理
        5.3.5 结肠炎症症状评估方法
        5.3.6 MPO、TNF-α以及IL-6浓度的检测
        5.3.7 数据统计与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的一般行为学观察
        5.4.2 小米醇溶蛋白肽对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5.4.3 小米醇溶蛋白肽对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血清中T-AOC、细胞保护酶活性及MDA水平的影响
        5.4.4 小米醇溶蛋白肽对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脑组织中细胞保护酶活性及MDA水平的影响
        5.4.5 小米醇溶蛋白肽对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心脏组织中细胞保护酶活性及MDA水平的影响
        5.4.6 小米醇溶蛋白肽对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肝脏组织中细胞保护酶活性及MDA水平的影响
        5.4.7 小米醇溶蛋白肽对DSS诱导结肠炎小鼠的临床症状的影响
        5.4.8 小米醇溶蛋白肽对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MPO、TNF-α以及IL-6 含量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附图
附录 Ⅱ: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花生水代法提油过程中蛋白质结构变化规律及回收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简写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花生蛋白和油脂提取技术现状
        1.1.1 花生的营养与应用
        1.1.2 花生资源利用情况
    1.2 花生油提取技术
        1.2.1 传统花生油提取方式
        1.2.2 水代法同时提取花生油及蛋白质
    1.3 植物蛋白的提取技术
    1.4 植物蛋白聚集体
    1.5 植物蛋白的改性方法
        1.5.1 提高溶解度
        1.5.2 改善持水性
        1.5.3 提高凝胶性
        1.5.4 提高起泡性
        1.5.5 改善乳化性
    1.6 立题的依据和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7.1 主要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AEP提取过程对花生蛋白结构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水代法工艺流程
        2.3.2 蛋白回收率
        2.3.3 凝胶过滤色谱
        2.3.4 SDS-PAGE
        2.3.5 游离巯基的测定
        2.3.6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2.3.7 内源荧光光谱
        2.3.8 圆二色谱
        2.3.9 自然态花生蛋白的制备
        2.3.10 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AEP提取条件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2.4.2 AEP提取条件对水相花生蛋白组成的影响
        2.4.3 AEP提取条件对水相花生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
        2.4.4 AEP提取条件对水相花生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2.4.5 AEP提取条件对水相花生蛋白游离巯基的影响
        2.4.6 AEP提取条件对水相花生蛋白三级结构的影响
        2.4.7 AEP提取条件对水相花生蛋白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提油方法对花生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提油方法
        3.3.2 干燥方法
        3.3.3 基本成分分析
        3.3.4 结构性质测定
        3.3.5 花生分离蛋白的制备
        3.3.6 功能性质的测定
        3.3.7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水相蛋白回收方式的比较
        3.4.2 提油和干燥方法对花生蛋白粉基本成分的影响
        3.4.3 提油和干燥方法对花生蛋白结构的影响
        3.4.4 提油和干燥方法对花生蛋白粉功能性质的影响
        3.4.5 灰分和残油率对花生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膜技术回收水相花生蛋白及透过液在AEP的循环利用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4.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膜分离回收水相蛋白的工艺流程
        4.3.2 卷式膜回收水相蛋白的中试
        4.3.3 膜通量的测定
        4.3.4 花生蛋白的测定
        4.3.5 花生蛋白截留率的测定
        4.3.6 浓缩系数的测定
        4.3.7 蛋白和油脂得率的测定
        4.3.8 膜清洗剂清洗效果的测定
        4.3.9 花生分离蛋白的制备
        4.3.10 蛋白酶水解率的测定
        4.3.1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4.3.12 凝胶过滤色谱
        4.3.13 SDS-PAGE
        4.3.14 聚集作用力分析
        4.3.15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微滤回收AEP水相花生蛋白
        4.4.2 超滤回收AEP水相花生蛋白
        4.4.3 膜技术回收AEP水相花生蛋白的中试
        4.4.4 超滤透过液在AEP中的循环利用
        4.4.5 微滤过程中蛋白聚集体的形成
        4.4.6 微滤截留花生蛋白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4.4.7 不同蛋白酶对微滤截留花生蛋白的水解作用
        4.4.8 微滤截留花生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
        4.4.9 微滤截留花生蛋白分子内相互作用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声波处理改善花生蛋白聚集体功能性质及其机理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超声处理
        5.3.2 溶解度的测定
        5.3.3 乳化及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5.3.4 凝胶过滤色谱
        5.3.5 SDS-PAGE
        5.3.6 ζ-电位的测定
        5.3.7 粒径的测定
        5.3.8 游离巯基的测定
        5.3.9 内源荧光光谱
        5.3.1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5.3.11 X-射线衍射
        5.3.12 差示热量扫描热分析
        5.3.13 统计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超声处理对微滤截留花生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5.4.2 超声处理对微滤截留花生蛋白乳化性质的影响
        5.4.3 超声处理改性微滤截留花生蛋白的机理探究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营养、结构及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双蛋白
        1.1.1 双蛋白的发展概述
        1.1.2 双蛋白的加工特性
        1.1.3 双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
    1.2 罗非鱼蛋白
        1.2.1 罗非鱼的资源概述
        1.2.2 罗非鱼分离蛋白的组成
        1.2.3 罗非鱼分离蛋白的加工特性及应用
    1.3 大豆蛋白
        1.3.1 大豆的资源概述
        1.3.2 大豆分离蛋白的组成
        1.3.3 大豆分离蛋白的加工特性及应用
    1.4 共沉淀蛋白
        1.4.1 共沉淀蛋白的发展概述
        1.4.2 共沉淀蛋白的物理特性
        1.4.3 共沉淀蛋白的营养特性
        1.4.4 共沉淀蛋白的功能特性
        1.4.5 共沉淀蛋白的感官特性
    1.5 研究方法
        1.5.1 蛋白质营养评价
        1.5.2 蛋白质二级结构测定
        1.5.3 蛋白质组学技术
    1.6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2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制备及营养评价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制备流程
        2.3.2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pH溶解曲线实验
        2.3.3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制备
        2.3.4 基本成分分析
        2.3.5 SDS-PAGE电泳
        2.3.6 氨基酸组成分析
        2.3.7 体外蛋白质消化率
        2.3.8 氨基酸评分和体外蛋白质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
        2.3.9 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罗非鱼-大豆蛋白混合物的pH溶解曲线
        2.4.2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基本成分
        2.4.3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SDS-PAGE电泳分析
        2.4.4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2.4.5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营养评价
    2.5 本章小结
3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结构与性质的相关性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制备
        3.3.2 溶解性的检测
        3.3.3 热稳定性的检测
        3.3.4 紫外光谱检测
        3.3.5 圆二色谱检测
        3.3.6 红外光谱检测和二级结构分析
        3.3.7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溶解性分析
        3.4.2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热稳定性分析
        3.4.3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紫外光谱分析
        3.4.4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圆二色谱分析
        3.4.5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红外光谱分析
        3.4.6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
        3.4.7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二级结构与其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制备
        4.3.2 蛋白质组学分析流程
        4.3.3 蛋白酶解
        4.3.4 液相色谱分离
        4.3.5 质谱检测
        4.3.6 生物信息学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鉴定
        4.4.2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GO功能注释分析
        4.4.3 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KEGG通路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四、蛋白质体外折叠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羊皮胶原基DPP-Ⅳ抑制活性肽的制备及活性机制分析[D]. 王贝贝. 江南大学, 2021(01)
  • [2]大米蛋白与核桃蛋白异源共架体的构建及其在高内相乳液制备中的应用[D]. 李方斯. 江南大学, 2021(01)
  • [3]脱脂火麻仁粕挤压性质研究及产品开发[D]. 陈莹. 江南大学, 2021(01)
  • [4]“陇藜1号”藜麦清蛋白分离提取及性质研究[D]. 张兆云.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5]基于生物调控的高性能光微流激光传感研究[D]. 杨熙.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6]基于砷响应蛋白ArsR的无细胞砷生物传感器的构建与优化[D]. 王玄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大米蛋白共架改性机制及芹菜素装载与释放的应用研究[D]. 杨媛. 江南大学, 2020(01)
  • [8]小米醇溶蛋白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与抗炎活性研究[D]. 姬中伟. 江南大学, 2020(01)
  • [9]花生水代法提油过程中蛋白质结构变化规律及回收应用技术研究[D]. 刘军军. 江南大学, 2020(01)
  • [10]罗非鱼—大豆共沉淀蛋白的营养、结构及组成研究[D]. 谭力.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标签:;  ;  ;  

蛋白质体外折叠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