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苜蓿生长和营养物质动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程凯[1](2021)在《驼绒藜属两种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饲用品质动态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荒漠草原重要的饲用植物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和驼绒藜(C.latens)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其在不同浓度中性盐、碱性盐和干旱胁迫下的种子萌发特性和生理生化指标,综合评定华北驼绒藜和驼绒藜对盐、碱和干旱胁迫的耐受性;采集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6-10份的野生华北驼绒藜和驼绒藜以及常见豆科、禾本科牧草样本,检测其营养物质含量及体外消化率,分析驼绒藜属植物以及群落中常见牧草的营养物质6-10月份积累及动态变化规律,比较不同牧草在动物体内消化吸收效率,综合评价驼绒藜属植物的饲用价值。研究结果将为筛选优质抗逆牧草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200m M的盐、碱和20%的PEG胁迫对驼绒藜属植物种子萌发没有显着影响,高浓度的胁迫会显着抑制两种种子的萌发,并推迟萌发时间。当中性盐胁迫大于200m M、PEG大于20%、碱性盐大于250m M时,华北驼绒藜的萌发率显着高于驼绒藜(P<0.05)。2.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驼绒藜属2种植物的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剂含量及氧化损伤程度均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抗逆性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分析表明,华北驼绒藜耐受盐、碱、干旱能力均大于驼绒藜。3.对不同月份荒漠草原野生华北驼绒藜、驼绒藜以及常见豆科、禾本科牧草样本的营养品质检测结果发现,华北驼绒藜和驼绒藜的CP、EE、NDF、ADF的含量在各个月份普遍高于禾本科的针茅、羊草、披碱草,CP含量略低于豆科牧草紫花苜蓿。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驼绒藜属植物营养价值优于豆科牧草以外的其它牧草,各月份华北驼绒藜的营养价值均优于驼绒藜。4.体外产气法对8种牧草消化率评定结果显示,有机物消化率(IVOMD)变化范围为30.64%-73.04%,代谢能(IVME)变化范围为3.56MJ/kg-13.40 MJ/kg;7月紫花苜蓿的IVOMD(73.04%)和IVME(13.40 MJ/kg)最高,8-9月驼绒藜属牧草的IVOMD和IVME均显着高于其他牧草(P<0.05);营养品质的动态变化分析显示,华北驼绒藜的饲用品质始终优于驼绒藜
撒多文[2](2021)在《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营养品质变化特征与真菌群落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在畜牧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盐碱地发展苜蓿产业符合国家草牧业发展战略,由于缺乏系统的盐碱地苜蓿加工理论和技术,生产的苜蓿产品难以满足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因此,开展盐碱地苜蓿加工理论研究十分必要。论文以轻度(LS,含盐量1.66‰,碱化度2.60%)、中度(MS,含盐量2.33‰,碱化度3.09%)、重度(HS,含盐量4.33‰,碱化度8.02%)盐碱地和非盐碱地(CK,含盐量0.91‰,碱化度1.74%)种植的“中苜3号”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对盐碱地现蕾期紫花苜蓿茎叶结构、生理特征、营养品质、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性和干燥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影响盐碱地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关键因子,为盐碱地紫花苜蓿加工调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土壤盐碱化可导致紫花苜蓿叶片上表皮蜡质层和茎皮层增厚,不利于苜蓿水分散失。轻度盐碱地能够显着提高紫花苜蓿呼吸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P<0.05),中度、重度盐碱地对紫花苜蓿蒸腾速率(Tr)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干燥过程中(0~34h),盐碱地紫花苜蓿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呈下降趋势;32 h蒸腾作用停止,在34 h时气孔关闭;盐碱化程度越高,紫花苜蓿干燥速率、呼吸速率、Tr越低。(2)土壤盐碱化可影响紫花苜蓿生长过程中营养物质的积累,粗蛋白(CP)比对照平均增加了0.40%,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比对照平均降低了0.53%、1.24%,重度盐碱地紫花苜蓿CP含量为20.67%,相对饲用价值(RFV)为146.00,其营养品质高于轻度和中度盐碱地。干燥过程中(0~34h),盐碱化程度、干燥时间及两因素的互作效应对紫花苜蓿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差异极显着(P<0.01),干燥到34 h,轻度盐碱地紫花苜蓿营养品质最高,CP含量为22.00%,RFV为157.67。(3)盐碱地苜蓿真菌群落隶属于3个真菌门345个真菌属,隐球菌属(Cryptococcus)、链格孢属(Alternaria)为优势菌群,链格孢属具有一定的耐盐碱性。干燥过程中(0~34h),盐碱地紫花苜蓿真菌属的丰度值减小,多样性降低;霉变风险由低到高顺序为:中度盐碱地<轻度盐碱地<重度盐碱地。(4)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在干燥过程中(0~34 h),盐碱地紫花苜蓿茎叶结构、呼吸作用及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对其营养品质影响较大,关键因子为叶片气孔面积、含水量(MC)、气孔导度(Gs),汉纳酵母属(Hannaella)及链格孢属。
王晓龙[3](2021)在《苜蓿抗寒性鉴定及耐寒种质筛选》文中研究说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高产优质,适口性好,经济价值高,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其生态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有大面积栽培。本研究以国外引进和国内审定登记的10个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观察测定和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从种子、幼苗、田间植株直至根系入手对材料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理化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的鉴定评价,并利用转录组分析技术筛选研究与苜蓿抗寒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旨在探究苜蓿耐寒响应机理,为苜蓿耐寒品种选育、种质创新及分子育种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低温条件下,所有苜蓿材料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根长和芽长均呈下降趋势,萌发高峰期随温度降低而后延。6℃的温度条件为苜蓿材料萌发的临界温度,超过该温度全部品种发芽率均高于50%;低于该温度发芽率不及或部分达到50%。品种间简化活力指数、根长和发芽率差异显着,且与萌发时的温度条件相关,可以作为评价指标鉴定萌发期苜蓿的抗寒性。依据这几个指标的表现,经隶属函数筛选分析初步判定龙牧806、龙牧801、草原3号、肇东和公农2号苜蓿的耐寒能力较强。(2)苜蓿材料中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低温处理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之势,丙二醛(MDA)含量和电导率(EC)呈升高趋势,但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明显。低温处理6h后,品种龙牧801的Pro、SP和SS含量均最高,而草原3号和公农2号的SOD、POD活性最高;处理8h后,龙牧801和龙牧806的MDA含量及EC最低,龙牧801的SP和SS含量最高,而龙牧806和肇东苜蓿CAT、POD活性最高。据此可将全部材料按抗寒性等级分类,龙牧801、龙牧806和肇东苜蓿属于强抗寒性品种,草原3号、公农2号为较强抗性品种,敖汉、中苜1号、皇后苜蓿抗寒性较弱,420、赛迪苜蓿抗寒性较差。(3)品种越冬率与中性洗涤纤维、饲草产量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光合速率、叶片水汽压、可变荧光(Fv)、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呈显着正相关(P<0.05);越冬率与株高、节间长、相对饲用价值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品种草原3号、肇东、龙牧806、龙牧801和中苜1号苜蓿饲草产量较高,龙牧806和中苜1号苜蓿饲用品质优良,适宜在呼和浩特地区种植。(4)冬季尽管苜蓿停止生长,但根系内部的生理生化活动一直延续。随地温降低,根系内Pro、SS、SP、MDA、脱落酸含量和SOD、POD、CAT活性均普遍升高,至最冷的1月(气温、地温均最低)达到峰值,此后随温度回升有所下降;而EC也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秋眠等级越低、越冬率越高的品种,变化趋势越明显,且其根系内各种内含物的含量与活性在最冷时期显着高于其他品种。简言之,最冷时期根系内含物含量与活性的测定分析是甄别苜蓿品种抗寒性强弱的有效手段,依此排列的品种抗寒强弱顺序依次为:龙牧801>龙牧806>肇东>草原3号>公农2号>中苜1号>敖汉>皇后>420>赛迪。苜蓿越冬率与根颈大小及位置密切相关,根颈越大、入土越深、则翌年苜蓿越冬率越高。(5)从苜蓿根颈中共获得444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鉴定出7个低温响应转录基因和关键信号转导通路DEGs,分别从属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过氧酶体通路和转录因子家族(MYB、B3、AP2/ERF、WRKY),且主要富集在细胞部分(cell part)、细胞膜部分(membrane part)、对刺激反应(response to stimulus)和催化活性(catalytic activity)等细胞生理、代谢过程。7个DEGs经实时荧光定量(q RT-PCR)得出的结果与转录组测序(RNA-seq)结果趋于一致。论文研究探索出苜蓿种子萌发的临界温度,明确了根颈大小、入土位置与苜蓿越冬相关,提出幼苗期和越冬期苜蓿叶片和根系内各种内含物含量与活性的变化可以作为品种抗寒性鉴定的重要指标。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并优化苜蓿抗寒性鉴定评价体系,结合代谢组学或蛋白组学,深入揭示苜蓿抗寒响应机理。
李亚姝[4](2021)在《施钾对苗期紫花苜蓿抗蓟马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究施钾对苗期苜蓿抗蓟马的影响,本论文以紫花苜蓿品种甘农3号和甘农9号为试验材料,以北方苜蓿蓟马类优势害虫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用不同施钾量的苜蓿叶片饲喂牛角花齿蓟马,观察牛角花齿蓟马产卵选择、生长发育、成虫寿命和繁殖力的变化,同时测定了苜蓿叶片的钾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氨基酸含量;在网室盆栽条件下,牛角花齿蓟马持续为害7 d和14 d后,评价不同施钾处理下苜蓿的受害程度,测定苜蓿植株的生长指标、根茎叶生物量和营养物质含量,以及功能叶片和根颈中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在同一苜蓿品种叶片上,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牛角花齿蓟马的产卵量先降低后升高;各处理下,甘农9号苜蓿叶上的卵量均低于甘农3号;施钾后,两个品种苜蓿叶上牛角花齿蓟马卵的孵化率和1-2龄若虫存活率无显着变化,3-4龄若虫存活率和幼期总存活率显着降低;卵和1-2龄若虫的发育历期无显着变化,3-4龄若虫发育历期和幼期总发育历期延长;牛角花齿蓟马二代成虫寿命缩短,繁殖力减弱;苜蓿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及糖氮比增大,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相关分析表明:甘农3号苜蓿叶片钾含量与牛角花齿蓟马幼期总存活率和繁殖力无显着相关性,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糖氮比均与3-4龄若虫存活率和繁殖力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幼期总存活率呈显着负相关;甘农9号苜蓿叶片钾含量与均与3-4龄若虫存活率、繁殖力和成虫寿命均呈显着负相关,苜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糖氮比均与3-4龄若虫存活率和繁殖力呈显着负相关。2.在网室盆栽条件下,施钾后,甘农3号和甘农9号苜蓿的受害指数均显着下降;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苜蓿的株高和分枝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施钾后,苜蓿根、茎、叶中的生物量显着增加,根冠比增大;受害初期苜蓿叶和茎的生物量占全株比例较大,随着为害时间的持续,苜蓿各器官生物量增加明显,叶和根的生物量占全株比例较大。3.在网室盆栽条件下,施钾后,甘农3号和甘农9号苜蓿根、茎、叶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和淀粉的根冠比增大;随着为害时间的持续,施钾苜蓿的可溶性糖偏重于向叶和根中分配,各器官中淀粉含量均升高,较多的资源用于光合器官和贮藏器官的构建。4.在网室盆栽条件下,施钾后,苜蓿叶和根颈中的IAA、GA3含量均升高,ABA的含量减少;在受害初期,苜蓿叶中GA3的含量高于根颈,ABA的含量低于根颈,IAA含量则在两个部位中无明显差异;说明在虫口压力较小时,植株内的GA3在根颈中分配较多,有助于激发生长点、促进植株分枝的产生;随着为害时间的持续,苜蓿根颈中的IAA含量、叶和根颈中的GA3含量均明显增加,而根颈中的ABA含量明显增加。施钾苜蓿对牛角花齿蓟马成虫产卵产生显着的趋避性;施钾提高了苜蓿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及糖氮比,不利于若虫的生长发育,并使成虫寿命缩短、繁殖力下降,对牛角花齿蓟马产生了显着的抗生作用;钾主要通过增强苜蓿的生长性能、对生物量、碳水化合物和内源激素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进而提高了苜蓿对牛角花齿蓟马的耐害性,但过量施钾会导致苜蓿对蓟马的抗性减弱。本研究中最佳施肥量为60(K2O)mg/kg土。
李俊峰[5](2021)在《盐碱地苜蓿营养品质评价及抗营养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在我国耕地资源紧张和优质饲草短缺的背景下,利用盐碱地发展苜蓿产业既符合国家草牧业发展战略又能改变优质饲草缺乏的局面。试验地位于内蒙古河套地区包头市九原区,以“中苜三号”苜蓿为研究对象,以盐碱化程度及茬次作为切入点,开展盐碱化程度对苜蓿农艺性状、营养品质、抗营养因子等指标的动态规律及相关性研究,为盐碱地优质苜蓿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结合方差分析和因子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盐碱化程度对苜蓿农艺性状有显着性影响,轻度盐碱地各茬次苜蓿鲜草产量和株高最高,分别为2567.95kg/hm2和79.50cm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第一茬苜蓿产量、株高均显着高于第二、三茬次(P<0.05),叶片数、叶长、叶宽各茬次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盐碱化程度及茬次对苜蓿营养物质的积累有影响,粗蛋白质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与盐碱程度呈正向关系,重度盐碱程度比对照组平均增加了9.60%和42.31%;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分别下降10.90%和15.34%。(3)随盐碱化程度的增加苜蓿Na+、K+含量逐渐增加,重度盐碱地苜蓿Na+、K+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较对照组分别增加87.50%和30.83%。(4)盐碱化程度及茬次对苜蓿抗营养因子的积累有影响,重度盐碱地苜蓿植酸和总多酚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降低了13.4%和30.3%,皂苷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增加30.36%;轻度盐碱地苜蓿各茬次苜蓿草酸含量最高,单宁在各处理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
孙雷雷[6](2021)在《贮藏条件和时间对河西地区苜蓿干草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明确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对甘肃河西地区苜蓿干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收获的第一茬紫花苜蓿草捆为材料,分别用露天贮藏、苫布贮藏和储草棚贮藏三种方式,研究贮藏0 d、30 d、60 d、90 d、150 d、210 d、270d和360 d时苜蓿干草各营养指标的变化情况,并用PDA平皿培养法、形态鉴定法和r DNA-ITS序列分析法对真菌的数量和种类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合干草营养品质和真菌数量及青霉、曲霉的占比对苜蓿干草品质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了综合评价,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和贮藏条件相比,贮藏时间对苜蓿干草营养品质的影响更大。在为期一年的贮藏过程中,苜蓿干草的粗蛋白(CP)含量、粗脂肪(EE)含量、钙(Ca)含量和磷(P)含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明显下降趋势,粗灰分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显着增加,相对饲喂价值(RFV)则明显降低。三种贮藏方式中,露天贮藏的干草营养物质损失最大,360 d内蛋白质损失率是储草棚贮藏的1倍左右,粗灰分增加了17.00%,ADF和NDF分别增加了32.45%和27.70%,RFV下降了33.15%,Ca和P分别下降了85.00%和82.40%,干草品质最差。(2)贮藏条件和时间对苜蓿干草的真菌数量有显着影响。在为期360 d的贮藏过程中,苜蓿干草的真菌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贮藏30 d时,露天贮藏的真菌数量较刚打捆时急剧上升,增加了2倍左右;随后各处理的真菌数量逐渐下降,在贮藏210 d时达到最低值,随后又有所上升。当贮藏时间延长至360 d,苜蓿干草的真菌数量达到最大值。3种贮藏方式中,露天贮藏的真菌数量最多、变幅最大(4.57×103~1.74×104个·g-1),苫布贮藏的次之,储草棚内的苜蓿干草真菌数量最低、变幅最小(3.31×103~7.29×103个·g-1)。(3)从苜蓿干草中共检出真菌16属41种,包括曲霉属10种,镰刀菌属5种,青霉属4种,漆斑菌属3种,篮状菌属3种,毛霉属2种,其他属14种。其中优势属为曲霉属、链格孢属和枝孢属。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苜蓿干草的霉菌种类呈先增后降再增的趋势。从露天贮藏的苜蓿干草中检出真菌15属35种,不仅种类最多而且随贮藏时间波动最大。苫布贮藏和储草棚贮藏的干草中均检出真菌13属33种,但储草棚贮藏的苜蓿干草真菌种类变化较小。(4)结合苜蓿干草营养品质和真菌数量及青霉、曲霉的占比,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对苜蓿干草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甘肃河西地区,要保持苜蓿干草品质良好,储草棚贮藏不宜超过210 d、苫布贮藏不宜超过150 d、露天贮藏不宜超过90 d。
娄珊宁[7](2021)在《河西绿洲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生产力及其评价》文中认为放牧是草地经济、高效、绿色的利用方式之一,栽培草地是世界主要的食物生产基地之一,栽培草地的放牧利用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我国栽培草地的放牧管理研究不充分。为此,在河西绿洲建立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通过9年的放牧试验,研究植物与家畜生产力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从生态系统的视角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绵羊轮牧对栽培草地牧草生产的作用(1)轮牧对牧草产量的作用绵羊轮牧大麦、黑麦和小麦单播草地、苜蓿+高羊茅、苜蓿+无芒雀麦和苜蓿+无芒雀麦+高羊茅混播草地多年平均产草量为5.61、11.33、5.20、4.25、8.98和4.71 t/ha,粗蛋白产量分别为1.50、1.40、1.38、0.65、1.33和0.79 t/ha,代谢能产量分别为146.44、147.41、136.28、31.77、54.54和40.15 GJ/ha。轮牧草地6年平均产草量比刈割收获干草分别变化(+为增加,-为降低,下同)19.38%、46.10%、-11.79%(P>0.05)、-3.44%(P>0.05)、13.97%(P>0.05)和41.90%,粗蛋白产量分别变化204.32%、432.79%、324.38%、-2.03%(P>0.05)、27.77%和42.40%,代谢能产量分别变化200.55%、239.91%、-0.49%(P>0.05)、24.73%、和117.93%。小麦和苜蓿+高羊茅和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产草量的年际波动较大。放牧对一年牧草的增产贡献率更大。多年生牧草的产量受放牧和利用年限的综合作用。(2)轮牧对牧草品质的作用绵羊轮牧大麦、黑麦和小麦单播草地、苜蓿+高羊茅、苜蓿+无芒雀麦和苜蓿+无芒雀麦+高羊茅混播草地多年平均粗蛋白(CP)含量分别为11.53%、10.73%、10.60%、11.77%、9.63%和10.43%,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平均分别为47.28%、39.26%、47.61%、47.99%、41.63%和47.06%,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为23.26%、20.72%、25.75%、22.05%、18.89%和26.13%,干物质消化率(DMD)分均分别为71.72%、74.19%、68.55%、70.78%、72.76%和68.84%。与刈割收获干草相比,轮牧区6年平均CP含量分别提高0.83%、49.26%、24.51%、0.83%(P>0.05)、46.03%和13.63%(P>0.05),NDF含量分别变化0.80%(P>0.05)、-18.61%、8.89%、0.80%(P>0.05)、-20.51%和7.91%,ADF含量分别变化-0.99%、-29.78%、9.27%(P>0.05)、-0.99%(P>0.05)、-31.64%和10.17%(P>0.05),DMD分别变化0.24%(P>0.05)、9.18%、-2.46%(P>0.05)、0.24%(P>0.05)、10.26%和-2.52%(P>0.05)。多年生牧草品质的年际波动大于一年生牧草。放牧对一年生牧草品质的提升作用更明显。放牧与利用年限对多年生牧草品质的交互作用显着。(3)轮牧对栽培草地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绵羊轮牧大麦、黑麦和小麦单播草地、苜蓿+高羊茅、苜蓿+无芒雀麦和苜蓿+无芒雀麦+高羊茅混播草地的多年平均氮肥利用效率(NUE)分别为22.62%、35.52%、29.32%、9.32%、17.73%和9.03%,产草量的水分利用效率(WUEDM)分别为10.92、21.65、16.01、8.86、17.49和9.20 kg/ha/mm,粗蛋白生产的水分利用效率(WUECP)分别为1.21、1.90、1.56、1.02、1.94和0.99 kg/ha/mm。6年平均NUE,轮牧草地分别比刈割收获干草增多34.97%、49.85%、128.34%、18.95%(P>0.05)、40.88%和10.30%,WUEDM分别变化34.70%、1.18%(P>0.05)、69.29%、16.49%、21.24%和-11.47%(P>0.05),WUECP分别增长35.39%、49.67%、127.82%、19.31%、41.44%和11.38%。放牧对一年生草地氮肥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促进作用更显着,多年生混播草地的氮肥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受利用年限与利用方式的交互作用显着。结构方程模型(SEM)表明,降水对一年生栽培草地的产草量和氮利用效率有直接的正向作用,对多年生混播草地的产草量和氮利用效率的直接作用不显着;≥0℃积温对一年生栽培草地的产草量有直接负作用,对多年生混播草地的产草量有直接正向作用;≥0℃积温对一年生栽培草地和多年生混播草地的氮利用效率有直接正向作用。降水与≥0℃积温对牧草的蛋白含量没有显着性直接影响。多年生混播草地的氮利用效率还受到土壤温度的直接作用。放牧主要通过增加一年生和多年生栽培草地的产草量和CP产量来增加WUEDM和WUECP。2绵羊轮牧对家畜生产的作用(1)对放牧行为的作用绵羊的采食速度、觅食速度、采食量、采食时间/反刍时间和能耗随着时间与气温变化呈“驼峰”曲线变化,在全天气温最高时绵羊进行卧息反刍。成年母羊的采食行为对气温的敏感性较小。绵羊对单个食团的咀嚼次数、咀嚼时间及两个食团之间的咀嚼间隔时间随着时间和气温的增加而下降。绵羊的采食速度与一年生栽培草地的牧草产量正相关;成年母羊的采食行为随牧草量的变化波动较小。一年生草地放牧成年母羊的单个食团的咀嚼次数、咀嚼时间及两个食团之间的咀嚼间隔时间随牧草产量变化波动较小。多年生混播草地放牧成年母羊的单个食团的咀嚼次数、咀嚼时间及两个食团之间的咀嚼间隔时间随牧草产量的增加而下降。绵羊轮牧大麦、黑麦、小麦、苜蓿+高羊茅混播草地、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和苜蓿+无芒雀麦+高羊茅混播草地放牧的采食能耗占采食能的4.7%-4.9%,觅食能耗0.3%-0.8%。(2)对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的作用放牧与栽培草地类型对绵羊瘤胃液的p H、氨态氮、丁酸、戊酸摩尔比例和乙酸:丙酸无显着性差异。一年生单播草地放牧绵羊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乙酸比例、丙酸比例和异丁酸比例分别高于多年生混播草地13.9%、3.0%、0.1%和0.7%。多年生草地放牧绵羊的Shannon指数相比一年生草地放牧增加了17.32%(P<0.05)。多年生草地放牧绵羊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含量相比一年生草地放牧分别增加了0.28%和30.18%(P<0.05)。多年生草地放牧绵羊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软壁菌门(Tenericutes)的相对含量相比一年生草地放牧降低了1.02%、40.72%和26.69%(P<0.05)。(3)对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作用栽培草地类型和放牧管理对绵羊血清中的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IGG、IGA以及IGM含量无显着性影响;不同栽培草地类型和放牧管理对绵羊血清中的β-羟丁酸含量、游离脂肪酸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无显着性影响;小麦栽培草地放牧绵羊血清中的SOD含量和GSH-px含量最高。(4)对绵羊活体增重的作用多年生混播草地放牧绵羊的体增重大于一年生草地。轮牧绵羊的干物质采食量与牧草的粗蛋白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单驼峰”曲线变化,与牧草的代谢能呈正相关关系。绵羊的体增重随着气温的变化先增加后减少。成年母羊的体重受气温变化的波动较小。一年生草地轮牧绵羊的日增重与采食速度呈正相关关系,多年生混播草地轮牧绵羊的日增重与采食速度为“驼峰”型变化。一年生草地轮牧绵羊的日增重与觅食速度呈负相关关系,多年生混播草地轮牧绵羊的日增重与采食速度呈“驼峰”曲线变化。一年生草地与多年生混播轮牧绵羊的日增重与采食时间/反刍时间呈“马鞍”曲线变化。3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生产力与生态效益评价(1)食物当量评价放牧系统的生产力轮牧草地牧草的食物当量(Food equivalent unit,FEU)及其产量分别高于刈割收获干草8.62%和2.98%。其中,轮牧大麦、黑麦、小麦、苜蓿+高羊茅、苜蓿+无芒雀麦和苜蓿+无芒雀麦+高羊茅混播草地的食物当量产量相比收获干草增加了0.40、1.43、0.15、0.07、0.07和0.21倍。放牧一年生栽培草地的食物当量生产能力是15.20 FEU/ha,放牧多年生栽培草地的食物当量生产能力是21.23FEU/ha。(2)放牧系统的碳平衡根据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四个生产层、三个界面的碳输入和碳输出分析方法,放牧系统的碳平衡为碳汇,收获干草系统的碳平衡为碳源。四个生产层的碳平衡对放牧系统碳平衡的贡献率分别为0.1%、84.6%、-0.5%和-17.0%;对刈割收获干草系统碳平衡的贡献率为0.1%、49.7%、0.0%和-51.1%。放牧系统和收获干草系统的动物生产层和后生物生产层碳排放分别占系统碳排放的3.95%、96.05%、0%和100%。三个界面的碳平衡对放牧系统和收获干草系统碳平衡的贡献率为84.7%、49.8%、-0.5%、0.0%、-17.0%和-51.1%。刈割收获干草的碳排放来自于生产过程中的化肥、灌溉投入与牧草产品加工、流通过程中的碳排放,约是放牧系统的3倍。放牧系统的减排需关注动物生产层,从草地—家畜界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干草生产系统则需重视后生物生产层,从草畜系统—人类活动界面降低产品加工、流通过程的碳排放与碳输出。(3)基于生态系统视角的牧草评价基于草地生态系统多尺度与关键因素对一年生牧草综合评价。在农场(Farm)尺度,大麦的营养品质与产量优于黑麦与小麦,大麦的CP含量、产草量显着高于黑麦和小麦,NDF含量与ADF含量、干物质消化率与黑麦和小麦无显着性差异;大麦的经济效益显着高于黑麦,生态效益优于黑麦;大麦单位产草量的CO2当量排放显着低于小麦;大麦的能量产投比、可持续发展指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黑麦、小麦无显着性差异。在小区(Plot)尺度,黑麦与小麦的产草量高于大麦,黑麦单位产草量的CO2当量排放低于大麦和小麦,其他营养品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无显着性差异。在生态区域(Eco-region)尺度,黑麦的经济效益与能量产投比高于大麦和小麦,干物质消化率低于大麦和小麦,小麦的可持续发展指数高于大麦和黑麦。综合评价,大麦相对适宜于研究区放牧利用。西北内陆干旱区栽培草地—绵羊生产系统的优化模式建议重视一年生栽培草地与多年生混播栽培草地的面积比例、家畜放牧与收获干草的比例(即放牧与补饲结合),目标是植物和家畜生产力高,碳排放少。
马满鹏[8](2020)在《日粮中性洗涤纤维来源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旨在通过表观性能-消化-代谢三个层面,系统地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全混合日粮(TMR)对断奶犊牛生长和瘤胃发育的影响。首先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断奶犊牛生长、瘤胃发育、瘤胃微生物、瘤胃液的差异代谢产物和富集的代谢通路来揭示断奶犊牛阶段是否需要添加牧草作为主要的NDF来源;其次研究竹叶和茶叶渣作为粗饲料在断奶犊牛日粮中的应用。1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断奶犊牛生长和瘤胃发育的影响研究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TMR,研究断奶犊牛阶段是否需要添加牧草作为主要NDF来源。选取30头的断奶犊牛,分别饲喂苜蓿(AH)和大豆皮(SH)为主要NDF来源的TMR。试验全期75天,正试期60天。(1)饲喂SH日粮犊牛的饲料转换比(F/G)显着降低(P<0.05),粪排出量、摄入总能、粪能、尿能、甲烷能和粪氮显着降低(P<0.05),DM、OM、NDF和ADF的表观消化率显着提高(P<0.05),能量和氮的利用率显着提高(P<0.05);血清β-羟丁酸浓度显着降低(P<0.05)。(2)SH日粮显着提高犊牛瘤胃中TVFA、丙酸和丁酸浓度(P<0.05);瘤胃和瘤网胃鲜重、以及占宰前活重和复胃的比例显着提高(P<0.05),瘤胃肌层厚度、瘤胃壁厚度、瘤胃乳头高度和上皮厚度显着提高(P<0.05),瘤胃中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显着提高(P<0.05)。(3)通过16S r DNA技术对瘤胃液的微生物区系进行分析,相比AH日粮发现饲喂SH日粮犊牛的瘤胃液微生物多样性降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中的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Prevotella_1、Prevotellaceae_Ga6A1_group和Prevotellaceae_UCG-001的相对丰度下调(P<0.05);厚璧菌门(Firmicutes)中的Succiniclasticum、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gauvreauii_group和Erysipelotrichaceae_UCG-002的相对丰度上调(P<0.05),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Coprococcus_2的相对丰度下调(P<0.05)。(4)通过代谢组学分析瘤胃液中的差异代谢产物,相比AH日粮饲喂SH日粮时糖类,有机酸,脂质及类脂质,核苷、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微生素类代谢产物均上调(P<0.05,VIP>1,FC>2或FC<0.50),脂肪酸和羧酸类的代谢产物部分上调。并富集出氨基糖和和核苷酸糖代谢,硫胺素代谢,亚油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鞘脂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苯丙氨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酪氨酸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肌醇磷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的代谢通路(P<0.01,Impact value>0.10),使SH日粮瘤胃中VFA的代谢向丙酸、丁酸途径转移。综上所述,发现断奶犊牛可以用非牧草纤维来源NDF(大豆皮)作为主要的NDF来源。2竹叶和茶叶渣在断奶犊牛饲料中的运用研究研究以竹叶或茶叶渣替代苜蓿干草为粗饲料的TMR对断奶犊牛生长、消化代谢、健康状况、瘤胃内环境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将45头断奶公犊牛随机区组分成3组,分别饲喂苜蓿(AH)、竹叶(BL)或茶叶渣(TR)为粗饲料来源的TMR。试验全期75天,正试期60天。(1)相比AH日粮,犊牛阶段饲喂BL日粮的体重、体尺增长率具有相似性(P>0.05),Ig A的浓度显着提高并改善犊牛的健康状况,BL日粮犊牛的DM和ADF的消化率、尿能、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消化能代谢率、氮的表观消化率均显着降低(P<0.05)。相比AH日粮饲喂TR日粮犊牛的体重、体尺增长率和氮沉积率显着降低(P<0.05),NDF消化率、粪氮显着升高(P<0.05)。相比AH日粮饲喂BL和TR日粮犊牛的抗氧化能力均显着降低(P<0.05)。(2)相比AH日粮,饲喂BL日粮的发酵参数、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具有相似性(P>0.05),瘤胃微生物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中的Ruminococcus_1菌属、螺旋体门(Spirochaetae)中的Treponema_2菌属的相对丰度下调(P<0.05)。相比AH日粮,饲喂TR日粮降低犊牛瘤胃中乙酸、乙丙比和NH3-N的浓度(P<0.05),显着提高丙酸浓度(P<0.05),同时提高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中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相对丰度上调(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中的Lachnospiracea_NK3A20_group的相对丰度下调(P<0.05)。综上所述,断奶犊牛阶段可以用24.38%的竹叶替代苜蓿干草作为粗饲料来源,茶叶渣作为粗饲料来源应降低添加水平。
张运婷[9](2020)在《外源磷酸二氢钾和黄腐酸对紫花苜蓿根瘤菌侵染、运移及定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根瘤菌-豆科植物作为最强大的共生固氮体系,拥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豆科植物种子内生根瘤菌是根瘤菌与种子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协同进化的产物,在与宿主植物构建共生固氮体系时要比土着根瘤菌具有更强的优先结瘤竞争力。但目前对根瘤菌侵入植物体内并运移、定殖于种子的途径和影响因素尚不清楚,可促进目标根瘤菌通过共生结瘤进入植物体内并运移至种子内定殖,构建目标根瘤菌与豆科良种种子共生体的研究也很少。本研究以两个苜猜品种WL343HQ紫花苜猜(Medicago sativa cv.WL343HQ,W)、甘农5号紫花苜蓿(M.sativa cv.Gannong No.5,G)以及三株青色荧光蛋白(CFP)标记根瘤菌株Rhizobium LH3436f(3436f)、Ensifer meliloti 12531f(12531f)和Rhizobium GN5f(gn5f)为材料,探索磷酸二氢钾(KH2P04)和黄腐酸(FA)对根瘤菌在苜蓿植株体内运移和定殖的影响。在苜蓿苗期,采用添加不同浓度磷酸二氢钾(KH2P04)和黄腐酸(FA)于三种标记根瘤菌菌液内,筛选出有利于各标记根瘤菌生长的KH2P04和FA浓度,然后分别将选定浓度的KH2P04和FA与相应的标记根瘤菌组合接种于苜蓿幼苗根系,检测根瘤菌侵入根系后在苜蓿幼苗体内运移和定殖的动态变化及对苜蓿幼苗生长影响的方法,筛选出适宜不同苜蓿品种的标记根瘤菌株和KH2P04、FA浓度。在苜蓿生殖生长期的花期和结荚期,分别采用涂抹花和荚果的方法接种添加了 KH2P04或FA的标记根瘤菌的方法,研究KH2P04和FA对三株标记根瘤菌在苜蓿体内运移和定殖的影响,获得如下结果:(1)标记根瘤菌液内添加不同浓度KH2P04和FA接种苜蓿幼苗根系,发现适宜浓度KH2PO4和PFA可促进苜蓿幼苗体内根瘤菌的运移及在根、茎、叶不同组织部位的定殖。对于WL343HQ紫花苜猜,50 mg/L KH2P04可促使3436f菌株大量定殖于苜蓿根系,定殖数量最高达到27075.12 cfu/g,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并快速运移至上部茎和上部叶中定殖,数量分别达到19.20 cfu/g、9.94 cfu/g;0.01%FA促使3436f菌株快速运移至苜蓿根、下部叶和上部茎。对于甘农5号紫花苜蓿,50 mg/L KH2P04促使gn5f菌株运移至根、下部茎、下部叶内并大量定殖,数量分别为31750.31 cfu/g、1381.32 cfu/g、49.99 cfu/g;0.02%和FA可使gn5f菌株从根系快速大量运移至叶中定殖,根、叶中数量分别达到 43640.90 cfu/g 和 313.24 cfu/g。(2)添加KH2PO4FA的标记根瘤菌接种于生殖生长期的苜蓿,对于WL343HQ紫花苜蓿,0.01%FA可促使3436f在根、茎、叶、雌蕊内大量定殖;0.08%FA可促进gn5f运移至茎、雌蕊和种子内并定殖。对于甘农5号紫花苜蓿,200 mg/L KH2P04可使3436f运移至根内并大量定殖,数量达到8887.27 cfu/g,并可运移至叶,且提高其定殖数量;0.06%FA可促使12531f在叶、花瓣、雄蕊、雌蕊内大量定殖,数量分别达到1550.74 cfu/g、85.67 cfu/g、7.67 cfu/g、60 cfu/g。(3)添加KH2P04对标记根瘤菌在苜蓿体内的定殖数量促进效应更好,FA对标记根瘤菌在苜蓿体内的定殖时长和稳定性的促进效应更好。(4)可促进标记根瘤菌在苜蓿种子内长期大量定殖的接种处理为:对于WL343HQ紫花苜蓿,添加0.01%FA的3436f根瘤菌液涂抹结荚期的苜蓿荚果接种,收获后6个月后的种子内根瘤菌定殖数量为23.08 cfu/seed;添加50 mg/LKH2P04的12531f及添加0.08%FA的gn5f菌液涂抹苜蓿花接种,收获6个月后的种子内根瘤菌定殖数量分别为22.69 cfu/seed、10.77 cfu/seed。对于甘农 5 号紫花苜蓿,添加 200 mg/LKH2P04 的 3436f及添加0.02%FA的gn5f根瘤菌液涂抹苜蓿花接种,收获6个月后的种子内根瘤菌定殖数量分别为 27.69 cfu/seed、21.04 cfu/seed。
康文彦[10](2020)在《灌水模式对内陆干旱草原区豆禾混播人工草地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内陆干旱草原区水资源匮乏,天然草地牧草产量低和草原植被群落退化日趋加重等问题严重限制着当地畜牧业和生态环境的循环发展,建植人工草地是提高内陆干旱草原区草地生产力和保障土壤环境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于2018-2019年在具有典型干旱气候的酒泉市肃州区铧尖乡试验基地展开。试验采用完全区组设计,设置7种灌水模式和2种种植方式,试验共1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通过探究不同灌水模式和种植方式对人工草地干物质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影响,旨在获得适宜于西北内陆干旱草原区草地高产、优质和节水的管理模式。得到如下结论:(1)不同灌水模式下,草地土壤含水量随灌水下限的提高而增大,两个生长季节中,CK处理的平均含水率均高于其他灌水处理,A4处理灌水量最少,土壤含水率最低。在建植期和返青期,不同处理之间土壤含水率无明显规律,但均表现为深层土壤含水率较高。拔节期水分调控各处理土壤含水率差异显着,灌水下限高处理的土壤含水率显着高于灌水下限低的处理,抽穗期A1、A2和A3处理的土壤含水率较拔节期明显增高。同一处理下,含水量随土层深度逐渐增大,受灌水和降雨影响,各处理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波动较大,而深层土壤含水率变化较小。随着牧草生育期推进,各处理深层土壤含水率逐渐减小。与苜蓿相比,无芒雀麦根系较浅,因此混播较单播草地深层土壤含水率随生育期降低的现象更明显。(2)2019年生长季节,同一灌水模式下,牧草干物质产量随着刈割茬次逐渐降低。牧草干物质产量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大,其中CK灌水模式干物质产量最高,2019年第一茬单播和混播的产量分别为3844.02 kg hm-2和8464.48 kg hm-2;A4灌水模式下干物质产量最低,2019年第三茬仅为1288.25 kg hm-2(单播)和2696.77 kg hm-2(混播)。牧草灌水量随灌水下限提高而逐渐增大,耗水量随着灌溉量的增大而增大。CK处理的灌水量显着高于其他各处理,其中2018年CK灌水模式下单播和混播的灌水量分别为277.91 mm和318.56 mm,A4灌水模式的灌水量最小,受降雨影响,2019年第二茬单播和混播的灌水量分别为40.23 mm和60.54 mm。牧草在拔节期水分亏缺后抽穗期复水,可以显着提高牧草产量。牧草在抽穗期对水分的敏感程度和需求程度高于拔节期。两个生长季节中,A1、A2和A3处理在抽穗期灌水下限提高后,产量较A4、A5和A6处理明显增大。适宜的灌水模式和种植方式可以显着提高牧草水分的利用效率。7种灌水模式中,A4处理的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单播和混播分别为2.07 kg hm-3和3.18 kg hm-3),CK处理的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最低,仅为0.89 kg hm-3(单播)和1.69 kg hm-3(混播)。与单播相比,混播条件下各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可显着提高36.36%-95.56%。A3处理在不显着降低产量的条件下,节约灌水量,提高牧草水分利用效率。可见,混播种植结合拔节期灌水下限65%FC,抽穗期灌水下限75%FC的灌水模式(A3处理)可获得较高的牧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3)不同灌水模式下,牧草的粗蛋白含量随灌水量降低而增大,CK处理下牧草粗蛋白含量最低,其中单播和混播条件下无芒雀麦粗蛋白含量最低值分别为9.58%和10.46%,苜蓿的粗蛋白含量最低值为17.26%。A4灌水模式下牧草粗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无芒雀麦在2019年第三茬A4处理下的粗蛋白含量最大,单播和混播分别14.97%和15.48%。同一灌水模式下,混播草地无芒雀麦粗蛋白含量较单播草地提高2.97%-3.63%。牧草纤维含量随着灌水量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CK和A4灌水模式下无芒雀麦和苜蓿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处理。A3灌水模式下无芒雀麦和苜蓿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小,无芒雀麦的酸性洗涤纤维在单播和混播中最小值分别为25.31%和23.62%,苜蓿最小值为22.51%。处理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变化规律与酸性洗涤纤维基本一致,随灌水量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CK和A4灌水模式下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处理,A3灌水模式下无芒雀麦和苜蓿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小,单播和混播中无芒雀麦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小值分别为35.44%和34.67%,苜蓿中洗洗涤纤维含量为31.26%。适当的水分胁迫可在节水的同时提高牧草粗蛋白产量,但过度的水分胁迫会明显降低牧草粗蛋白产量,其中A3和CK处理的粗蛋白产量无显着差异,A4灌水模式下牧草的粗蛋白产量显着低于其他处理。水分调控可以显着提改变牧草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A4灌水模式下牧草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单播和混播条件下分别为0.26 kg hm-3和0.66 kg hm-3,与单播相比,混播草地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可提高100.00%-219.29%。可见,混播种植结合拔节期65%FC,抽穗期75%FC的灌水模式可获得较优的牧草品质。
二、苜蓿生长和营养物质动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苜蓿生长和营养物质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驼绒藜属两种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饲用品质动态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引言 |
1.1 牧草抗逆性研究进展 |
1.1.1 逆境胁迫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2 牧草应对逆境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 |
1.1.3 抗逆牧草的选育 |
1.2 牧草饲用品质研究进展 |
1.2.1 我国牧草营养研究现状 |
1.2.2 牧草应用价值评价 |
1.2.3 牧草饲用品质的动态变化研究进展 |
1.3 驼绒藜属植物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驼绒藜属植物简介 |
1.3.2 驼绒藜属植物种子生理研究进展 |
1.3.3 驼绒藜属植物抗逆特性研究进展 |
1.3.4 驼绒藜属植物应用价值研究 |
1.4 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驼绒藜属两种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的生理特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种子采集 |
2.1.2 主要耗材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种子萌发实验 |
2.2.2 植物幼苗的培养 |
2.2.3 幼苗的非生物胁迫处理 |
2.2.4 驼绒藜属植物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2.2.5 驼绒藜属植物抗逆性评价方法 |
2.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对两种驼绒藜属植物萌发的影响 |
2.3.2 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对两种驼绒藜属植物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
2.3.3 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对两种驼绒藜属植物活性氧清除能力的影响 |
2.3.4 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对两种驼绒藜属植物表征氧化损伤程度的影响 |
2.3.5 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对两种驼绒藜属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影响 |
2.3.6 两种驼绒藜属植物抗逆性隶属函数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驼绒藜属两种植物与其他常规牧草饲用品质月份动态的比较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牧草样品的采集 |
3.1.2 牧草样品的处理 |
3.1.3 主要化学试剂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3.1.5 牧草营养价值测定的指标和方法 |
3.1.6 牧草品质评定实验 |
3.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牧草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 |
3.2.2 牧草营养成分价值评定 |
3.2.3 牧草体外产气量月份动态变化分析 |
3.2.4 牧草不同月份的有机物消化率和代谢能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营养品质变化特征与真菌群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盐碱地资源概况 |
1.3 国内外苜蓿产业发展现状 |
1.3.1 国外苜蓿产业发展现状 |
1.3.2 国内苜蓿产业发展现状 |
1.4 盐碱地苜蓿研究现状 |
1.4.1 盐碱地苜蓿茎叶解剖结构研究 |
1.4.2 盐碱地苜蓿生理特征研究 |
1.4.3 盐碱胁迫对苜蓿营养物质的影响 |
1.5 苜蓿干草调制生理特性和营养物质研究 |
1.5.1 苜蓿干草调制过程中生理特征研究 |
1.5.2 苜蓿干草调制过程中营养物质研究 |
1.6 苜蓿附着微生物研究 |
1.7 苜蓿大田收获技术研究及干草品质评定标准 |
1.7.1 苜蓿大田收获技术 |
1.7.2 苜蓿刈后田间干燥技术 |
1.7.3 苜蓿干草品质评定标准 |
1.8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9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9.1 研究内容 |
1.9.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气候 |
2.1.2 天气情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茎叶结构变化研究 |
2.3.2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生理特征动态变化研究 |
2.3.3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营养品质动态变化研究 |
2.3.4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真菌群落动态变化研究 |
2.4 测定方法 |
2.4.1 电镜结构样片制作和观测方法 |
2.4.2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2.4.3 营养指标测定方法 |
2.4.4 真菌多样性测试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2.5.1 数据整理 |
2.5.2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茎叶结构变化 |
3.1.1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叶结构的变化 |
3.1.2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茎结构的变化 |
3.1.3 紫花苜蓿茎叶结构与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对应关系 |
3.2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生理特征动态变化 |
3.2.1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含水量的变化 |
3.2.2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 |
3.2.3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气孔导度的变化 |
3.2.4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
3.2.5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蒸腾速率的变化 |
3.2.6 紫花苜蓿生理特征与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对应关系 |
3.3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营养品质动态变化 |
3.3.1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及对应关系 |
3.3.2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粗纤维含量变化及对应关系 |
3.3.3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及对应关系 |
3.3.4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脂肪含量变化及对应关系 |
3.3.5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粗灰分和矿物质含量变化及对应关系 |
3.3.6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相对饲用价值的变化 |
3.3.7 盐碱地紫花苜蓿营养指标的整体关联分析 |
3.3.8 盐碱地紫花苜蓿营养品质评价 |
3.4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真菌群落动态变化 |
3.4.1 盐碱地紫花苜蓿真菌Alpha多样性分析 |
3.4.2 盐碱地紫花苜蓿真菌群落组成 |
3.4.3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真菌群落的变化 |
3.4.4 盐碱地紫花苜蓿真菌生态功能群分析 |
3.4.5 盐碱地紫花苜蓿真菌霉变风险评价 |
3.5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营养品质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
3.5.1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茎叶结构变化对主要营养物质的影响 |
3.5.2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生理特征变化对主要营养物质的影响 |
3.5.3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对主要营养物质的影响 |
3.5.4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影响营养品质的因子综合分析 |
4 讨论 |
4.1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茎叶结构变化规律的探讨 |
4.2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生理特征变化规律的探讨 |
4.2.1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含水量及干燥速率变化 |
4.2.2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生理特征变化 |
4.3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刈割后干燥过程中营养品质变化规律探讨 |
4.3.1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蛋白质变化 |
4.3.2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纤维变化 |
4.3.3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变化 |
4.3.4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粗脂肪和脂肪酸变化 |
4.3.5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粗灰分和矿物质变化 |
4.3.6 盐碱地紫花苜蓿干燥过程中营养品质评价 |
4.4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后干燥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探讨 |
4.5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干燥过程中影响营养品质关键因子探讨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7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苜蓿抗寒性鉴定及耐寒种质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苜蓿生态生物学 |
1.2 苜蓿品种适应性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萌发期耐寒性研究 |
1.3.2 幼苗期耐寒性研究 |
1.3.3 形态结构与抗寒性 |
1.3.4 秋眠性与抗寒性 |
1.3.5 根系性状与抗寒性 |
1.3.6 抗寒基因表达研究 |
1.3.7 转录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萌发期耐寒性 |
2.3.2 幼苗期耐寒性 |
2.3.3 生物学特性与农艺性状 |
2.3.4 越冬期根系生理 |
2.3.5 越冬后期根系性状 |
2.3.6 转录组测序分析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萌发期种子对低温的响应 |
3.1.1 恒温梯度下种子萌发特性 |
3.1.2 变温梯度下种子萌发特性 |
3.1.3 萌发期抗寒性综合评价 |
3.2 幼苗期生理及基因对低温的响应 |
3.2.1 苜蓿幼苗对低温的生理响应 |
3.2.2 幼苗期抗寒性综合评价 |
3.2.3 抗寒基因对低温的响应 |
3.3 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与抗寒性 |
3.3.1 生物学特性及农艺性状 |
3.3.2 耦合作用及相关性分析 |
3.3.3 光合荧光特性 |
3.4 越冬期根系生理对低温的响应 |
3.4.1 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变化 |
3.4.2 根系膜系统及酶活性变化 |
3.4.3 根系抗寒性综合评价 |
3.5 越冬后期的根系构成 |
3.5.1 根颈直径、入土深度及主根直径 |
3.5.2 侧根数、侧根直径、位置及根颈干重 |
3.5.3 根系表面积、体积、根长及根尖数 |
3.5.4 根颈体积和表面积 |
3.5.5 地下生物量 |
3.5.6 根系构成与耐寒相关性分析 |
3.6 转录组分析 |
3.6.1 测序及数据组装 |
3.6.2 功能注释 |
3.6.3 DEGs鉴定 |
3.6.4 差异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 |
3.6.5 转录因子 |
3.6.6 qRT-PCR验证 |
4 讨论 |
4.1 萌发期苜蓿抗寒性 |
4.2 幼苗期苜蓿抗寒性 |
4.3 生长期苜蓿抗寒性 |
4.3.1 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与抗寒性 |
4.3.2 光合荧光特性与抗寒性 |
4.4 苜蓿根系生理与抗寒性 |
4.5 苜蓿根系构成与抗寒性 |
4.6 转录组分析 |
4.6.1 抗氧化系统与抗寒性 |
4.6.2 转录因子参与抗寒性 |
4.6.3 激素信号转导与抗寒性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施钾对苗期紫花苜蓿抗蓟马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施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1.1 氮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1.2 磷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1.3 钾肥对植物的影响 |
1.2 钾对植物抗虫性的影响 |
1.2.1 施钾对植物趋避性的影响 |
1.2.2 施钾对植物耐害性的影响 |
1.2.3 施钾对植物抗生性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施钾苜蓿对牛角花齿蓟马产卵及生命参数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钾处理苜蓿叶片上牛角花齿蓟马成虫的产卵量 |
2.2.2 不同钾处理苜蓿叶片上牛角花齿蓟马幼期各龄期的存活率 |
2.2.3 不同钾处理苜蓿叶片上牛角花齿蓟马幼期各龄期的发育历期 |
2.2.4 不同钾处理下牛角花齿蓟马二代成虫寿命及产卵量 |
2.2.5 不同钾处理下苜蓿叶片中营养含量以及糖氮比 |
2.2.6 施钾苜蓿叶片各营养含量和糖氮比与牛角花齿蓟马各生命参数间的相关关系 |
2.3 讨论 |
第三章 施钾对苗期苜蓿根冠生物量分配及抗蓟马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钾处理下苜蓿受害指数的变化 |
3.2.2 不同钾处理下苜蓿株高和分枝数的变化 |
3.2.3 不同钾处理下苜蓿生物量、根冠比、茎叶比的变化 |
3.3 讨论 |
第四章 施钾对苗期苜蓿营养物质分配及抗蓟马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测定与可溶性糖根冠比和淀粉根冠比的计算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钾处理下苜蓿可溶性糖含量和根冠比的变化 |
4.2.1.1 为害7 d后苜蓿根茎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根冠比的变化 |
4.2.1.2 为害 14 d 后苜蓿根茎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根冠比的变化 |
4.2.2 不同钾处理下苜蓿淀粉含量和根冠比的变化 |
4.3 讨论 |
第五章 施钾对苗期苜蓿内源激素及抗蓟马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钾处理下苜蓿功能叶片和根颈中IAA含量的变化 |
5.2.2 不同钾处理下苜蓿功能叶片和根颈中GA_3含量的变化 |
5.2.3 不同钾处理下苜蓿功能叶片和根颈中ABA含量的变化 |
5.3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导师简介 |
(5)盐碱地苜蓿营养品质评价及抗营养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苜蓿产业发展及展望 |
1.2.1 国内苜蓿产业发展现状 |
1.2.2 国外苜蓿产业发展现状 |
1.3 土壤盐碱化对苜蓿的影响 |
1.4 苜蓿营养品质和农艺性状的研究 |
1.5 抗营养因子的研究进展 |
1.5.1 抗营养因子的概念 |
1.5.2 抗营养因子的分类 |
1.5.3 饲料中抗营养养因子对动物的影响及生理学反应 |
1.5.4 抗营养因子作用 |
1.6 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
1.7 论文的整体思路及研究技术路线图 |
1.7.1 论文的整体思路 |
1.7.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盐碱化程度对各茬次苜蓿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 |
2.3.2 盐碱化程度对各茬次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 |
2.3.3 盐碱化程度对各茬次苜蓿Na~+、K~+的影响研究 |
2.3.4 盐碱化程度对各茬次苜蓿抗营养因子的影响研究 |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1 生产性能及常规营养指标 |
2.4.2 抗营养因子的测定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盐碱化程度对各茬次苜蓿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 |
3.1.1 盐碱化程度对各茬次初花期苜蓿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 |
3.1.2 盐碱化程度对各茬次盛花期苜蓿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 |
3.2 盐碱化程度对各茬次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 |
3.2.1 盐碱化程度对各茬次初花期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 |
3.2.2 盐碱化程度对各茬次盛花期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 |
3.3 盐碱化程度对各茬次苜蓿Na~+、K~+的影响研究 |
3.3.1 盐碱化程度对各茬次初花期苜蓿Na+、K+的影响研究 |
3.3.2 盐碱化程度对各茬次盛花期苜蓿Na+、K+的影响研究 |
3.4 盐碱化程度对各茬次苜蓿抗营养因子的影响研究 |
3.4.1 盐碱化程度对各茬次初花期苜蓿抗营养因子的影响研究 |
3.4.2 盐碱化程度对各茬次盛花期苜蓿抗营养因子的影响研究 |
3.5 盐碱化程度对苜蓿农艺性状、营养物质、盐碱离子及抗营养因子的综合分析 |
4 讨论 |
4.1 土壤盐碱化程度和刈割次数对苜蓿农艺性状影响研究 |
4.2 土壤盐碱化程度和刈割次数对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 |
4.3 盐碱化程度对各茬次苜蓿Na+、K+的影响研究 |
4.4 土壤盐碱化程度和刈割次数对苜蓿抗营养因子的影响研究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贮藏条件和时间对河西地区苜蓿干草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干草贮藏技术研究进展 |
1.2.1 贮藏方式对干草品质的影响 |
1.2.1.1 露天贮藏 |
1.2.1.2 储草棚贮藏 |
1.2.1.3 苫布贮藏 |
1.2.2 贮藏时间对干草品质的影响 |
1.2.3 牧草生长、收获及贮藏过程中的带菌情况 |
1.2.4 真菌的鉴定方法 |
1.2.5 霉变对干草品质的影响 |
1.3 干草质量评定标准 |
1.3.1 感官方面 |
1.3.1.1 颜色 |
1.3.1.2 植物学组成 |
1.3.1.3 含水量 |
1.3.1.4 叶量的多少 |
1.3.1.5 气味 |
1.3.1.6 病虫害的感染情况 |
1.3.2 营养成分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贮藏条件和时间对苜蓿干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及处理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处理下苜蓿干草各指标的方差分析 |
2.2.2 苜蓿干草贮藏过程中CP含量动态变化 |
2.2.3 苜蓿干草贮藏过程中EE含量动态变化 |
2.2.4 苜蓿干草贮藏过程中粗灰分含量动态变化 |
2.2.5 苜蓿干草贮藏过程中ADF含量动态变化 |
2.2.6 苜蓿干草贮藏过程中NDF含量动态变化 |
2.2.7 苜蓿干草贮藏过程中RFV动态变化分析 |
2.2.8 苜蓿干草贮藏过程中Ca含量动态变化 |
2.2.9 苜蓿干草贮藏过程中P含量动态变化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贮藏条件和时间对苜蓿干草真菌数量和种类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贮藏及取样方法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3.1 干草样菌悬液的制备 |
3.1.3.2 真菌数量检测(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 |
3.1.3.3 真菌的分离和纯化 |
3.1.3.4 真菌的形态学观察 |
3.1.3.5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苜蓿干草真菌数量的方差分析 |
3.2.2 苜蓿干草贮藏过程中真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
3.2.3 苜蓿干草中真菌形态学观察 |
3.2.4 苜蓿干草中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
3.2.5 不同贮藏条件下苜蓿干草真菌种类的变化 |
3.3 讨论 |
3.3.1 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对苜蓿干草真菌数量的影响 |
3.3.2 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对苜蓿干草真菌种类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贮藏条件下苜蓿干草品质的综合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导师简介 |
(7)河西绿洲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生产力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作物―家畜综合生产系统的类型 |
1.2.2 栽培草地-家畜综合生产系统的生产力研究 |
1.2.3 放牧对栽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
1.2.4 放牧对家畜生产力的影响 |
1.3 研究的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3 研究目标 |
1.3.4 研究内容 |
1.3.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栽培草地种植 |
2.2.2 放牧管理 |
2.3 观测指标、样品收集及相关参数的测定与计算 |
2.3.1 饲草生产力 |
2.3.2 家畜生产力 |
2.3.3 粪便及凋落物分解 |
2.3.4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综合评价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1 饲草生产 |
2.4.2 家畜生产 |
第三章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植物生产力特征 |
3.1 放牧对一年生栽培草地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
3.2 放牧对多年生牧草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
3.3 栽培草地的农学特征 |
3.3.1 籽实产量 |
3.3.2 栽培草地的农学特征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3.3.3 栽培草地产量与营养品质的结构方程模型 |
3.4 放牧对一年生牧草水氮利用效率的作用 |
3.5 放牧对多年生牧草水氮利用效率的作用 |
3.6 水氮利用效率的结构方程模型 |
3.7 讨论 |
3.7.1 放牧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7.2 气候因素对栽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
3.7.3 栽培草地的生产力形成机制与优化管理 |
3.8 小结 |
第四章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家畜生产力 |
4.1 放牧行为与能耗 |
4.1.1 采食行为 |
4.1.2 反刍行为 |
4.1.3 行为能耗 |
4.1.4 放牧行为与牧草产量的关系 |
4.2 家畜采食量 |
4.2.1 干物质采食量动态 |
4.2.2 采食量与牧草品质的关系 |
4.3 家畜日增重 |
4.3.1 活体日增重动态 |
4.3.2 放牧行为与日增重的关系 |
4.4 瘤胃发酵参数 |
4.5 瘤胃微生物 |
4.6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
4.7 讨论 |
4.7.1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放牧行为特征 |
4.7.2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瘤胃发酵参数与微生物 |
4.7.3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
4.8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栽培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评价 |
5.1 基于栽培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食物当量计算 |
5.1.1 植物生产的食物当量 |
5.1.2 栽培草地的食物生产能力 |
5.2 基于栽培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多尺度与关键因子牧草评价(MSDF) |
5.2.1 牧草品质/饲料价值评价 |
5.2.2 社会经济评价 |
5.2.3 生态评价 |
5.3 讨论 |
5.3.1 牧草食物当量的影响因素 |
5.3.2 牧草的多尺度评价 |
5.4 小结 |
第六章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碳平衡分析 |
6.1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中的羊粪与枯落物分解特征 |
6.2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碳平衡分析 |
6.2.1 基于4 个生产层的碳平衡计算 |
6.2.2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3 个界面的碳平衡分析 |
6.2.3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碳平衡分析的输入/输出法 |
6.3 讨论 |
6.3.1 放牧对碳平衡的影响 |
6.3.2 影响碳平衡分析的其他因素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日粮中性洗涤纤维来源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日粮纤维水平和来源对犊牛生长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研究 |
1 犊牛对纤维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 |
2 纤维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3 纤维对犊牛胃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
4 纤维对犊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5 纤维对犊牛胃肠道发酵参数、VFA吸收和转运功能的影响 |
第二节 经济作物副产物资源在反刍动物中的利用 |
1 大豆皮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
2 经济作物副产物资源及饲料化利用 |
3 竹叶和茶叶渣的利用前景 |
第三节 组学技术在犊牛营养研究中的运用 |
1 基于16S RDNA技术在瘤胃微生物中的运用 |
1.1 瘤胃食糜微生物区系 |
1.2 瘤胃微生物功能 |
1.3 瘤胃壁黏附细菌的多样性及影响因素 |
2 代谢组学在反刍动物营养上的研究运用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犊牛生长和瘤胃发育的影响 |
第一节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犊牛生长、消化代谢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
1.3 饲养管理 |
1.4 样品收集与试验数据的测定 |
1.4.1 饲料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1.4.2 生长性能的测定 |
1.4.3 粪、尿样的收集与分析 |
1.4.4 血液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长性能 |
2.2 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
2.3 能量利用 |
2.4 氮代谢 |
2.5 血清生化指标 |
3 讨论 |
3.1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日粮对断奶犊牛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3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断奶犊牛能量利用的影响 |
3.4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断奶犊牛氮代谢的影响 |
3.5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断奶犊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二节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犊牛屠宰性能、瘤胃发育和瘤胃酶活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
1.3 饲养管理 |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1 屠宰性能的测定 |
1.4.2 复胃发育 |
1.4.3 瘤胃液发酵参数的测定 |
1.4.4 瘤胃食糜酶活的测定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屠宰性能 |
2.2 瘤胃内环境和发酵参数 |
2.3 瘤胃发育 |
2.4 瘤胃和皱胃食糜酶活性 |
3 讨论 |
3.1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犊牛屠宰性能的影响 |
3.2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犊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3.3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犊牛瘤胃发育的影响 |
3.4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犊牛瘤胃酶活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节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犊牛瘤胃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和材料方法 |
1.2 样品采集 |
1.3 瘤胃微生物(16S rDNA)测定与分析 |
1.3.1 瘤胃微生物(16S rDNA)测定与分析 |
1.3.2 基于16S rDNA瘤胃微生物的生物信息分析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瘤胃微生物测序基础数据处理结果 |
2.2 多样性指数分析 |
2.3 瘤胃微生物的差异菌属 |
2.4 基于差异优势菌群与瘤胃发酵和发育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差异菌群 |
4 小结 |
第四节 以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犊牛瘤胃液代谢组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动物饲养和管理 |
1.2 瘤胃代谢组的测定和分析 |
1.2.1 测定流程、代谢物提取和上机检测 |
1.2.2 数据处理 |
1.2.3 代谢组学数据预处理和多元统计分析 |
1.2.4 代谢途径的构建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瘤胃液代谢组数据预处理基本概况 |
2.2 代谢物鉴定 |
2.3 通路鉴定 |
2.4 关键差异代谢产物以及代谢通路网络关系 |
3 讨论 |
3.1 苜蓿或大豆皮为主要NDF来源的日粮对代谢组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竹叶和茶叶渣在断奶犊牛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
第一节 竹叶和茶叶渣日粮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
1.3 饲养管理 |
1.4 样品收集与试验数据的测定 |
1.4.1 饲料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1.4.2 生长性能的测定 |
1.4.3 腹泻与粪便评分 |
1.4.4 粪、尿样的收集与分析 |
1.4.5 血液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长性能 |
2.2 体尺增长率 |
2.3 粪便指数和腹泻率 |
2.4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
2.5 能量利用 |
2.6 氮代谢 |
2.7 血清生化和抗氧化免疫指标 |
3 讨论 |
3.1 竹叶和茶叶渣日粮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竹叶和茶叶渣日粮对断奶犊牛粪便指数和腹泻率的影响 |
3.3 竹叶和茶叶渣日粮对断奶犊牛消化代谢的影响 |
3.4 竹叶和茶叶渣日粮对断奶犊牛血清生化、抗氧化免疫指标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二节 竹叶和茶叶渣日粮对断奶犊牛瘤胃内环境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3 饲养管理 |
1.4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
1.4.1 瘤胃液的采集与发酵参数的测定 |
1.4.2 瘤胃微生物(16S rDNA)测定与分析 |
1.4.3 基于16S rDNA瘤胃微生物的生物信息分析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瘤胃发酵参数 |
2.2 测序基础数据处理结果 |
2.3 多样性指数 |
2.4 差异菌群 |
3 讨论 |
3.1 竹叶和茶叶渣日粮对断奶犊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3.2 竹叶和茶叶渣日粮对断奶犊牛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本文总体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导师简介 |
(9)外源磷酸二氢钾和黄腐酸对紫花苜蓿根瘤菌侵染、运移及定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 |
1.1.1 植物内生菌 |
1.1.2 内生菌与宿主植物的互作 |
1.1.3 内生菌在宿主植物内的运移与定殖 |
1.2 内生根瘤菌研究进展 |
1.2.1 内生根瘤菌及其与宿主的关系 |
1.2.2 内生根瘤菌的运移与定殖研究进展 |
1.2.3 外源物质对根瘤菌运移与定殖的影响 |
1.3 磷酸二氢钾和黄腐酸对根瘤菌的影响研究 |
1.3.1 磷酸二氢钾对根瘤菌的影响 |
1.3.2 黄腐酸对根瘤菌的影响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促进苜蓿幼苗体内根瘤菌运移及定殖的磷酸二氢钾适宜浓度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三株标记根瘤菌适宜生长的KH_2PO_4浓度筛选 |
2.2.2 标记根瘤菌添加KH_2PO_4接种后在苜蓿幼苗体内运移及定殖情况 |
2.2.3 标记根瘤菌添加KH_2PO_4接种对苜蓿幼苗单株结瘤数及根瘤等级的影响 |
2.2.4 标记根瘤菌添加KH_2PO_4接种对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KH_2PO_4对三株标记根瘤菌生长及在苜蓿幼苗体内运移和定殖的影响 |
2.3.2 标记根瘤菌添加KH_2PO_4接种对苜蓿幼苗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促进苜蓿幼苗体内根瘤菌运移及定殖的黄腐酸适宜浓度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三株标记根瘤菌适宜生长的FA浓度筛选 |
3.2.2 标记根瘤菌添加FA接种后在苜蓿幼苗体内运移及定殖情况 |
3.2.3 标记根瘤菌添加FA接种对苜蓿幼苗单株结瘤数及根瘤重的影响 |
3.2.4 标记根瘤菌添加FA接种对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FA对三株标记根瘤菌生长及在苜蓿幼苗体内运移和定殖的影响 |
3.3.2 标记根瘤菌添加FA接种对苜蓿幼苗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磷酸二氢钾和黄腐酸对生殖生长期苜蓿体内根瘤菌运移及定殖的促进效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KH_2PO_4和FA对花期接菌的苜蓿营养器官内标记根瘤菌运移与定殖的促进效应 |
4.2.2 KH_2PO_4和FA对花期接菌的苜蓿繁殖器官内标记根瘤菌运移与定殖的促进效应 |
4.2.3 KH_2PO_4和FA对结荚期接菌的苜蓿营养器官内标记根瘤菌运移与定殖的促进效应 |
4.2.4 KH_2PO_4和FA对结荚期接菌的苜蓿繁殖器官内标记根瘤菌运移与定殖的促进效应 |
4.2.5 KH_2PO_4和FA对收获种子6个月后苜蓿种子内标记根瘤菌定殖数量的促进效应 |
4.3 讨论 |
4.3.1 KH_2PO_4和FA对生殖生长期苜蓿体内标记根瘤菌运移与定殖的促进效应 |
4.3.2 接种时期对生殖生长期苜蓿体内标记根瘤菌运移与定殖的促进效应 |
4.3.3 KH_2PO_4和FA对收获种子6个月后苜蓿种子内标记根瘤菌定殖数量的促进效应 |
4.4 小结 |
第5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10)灌水模式对内陆干旱草原区豆禾混播人工草地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灌溉模式和种植方式对人工草地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
1.2.2 灌溉模式和种植方式对人工草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2.3 灌溉模式和种植方式对人工草地牧草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方案和研究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1 气象资料 |
2.4.2 土壤体积含水率 |
2.4.3 牧草生育进程 |
2.4.4 干物质产量 |
2.4.5 粗蛋白含量及产量 |
2.4.6 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 |
2.4.7 牧草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
2.5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不同灌水模式和种植方式对草地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
3.1 试验期间的气象状况 |
3.2 牧草生育进程 |
3.3 生育时期内土壤含水率 |
3.3.1 2018年土壤含水率 |
3.3.2 2019年土壤含水率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灌水模式和种植方式对牧草干物质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1 牧草干物质产量 |
4.1.1 无芒雀麦干物质产量 |
4.1.2 苜蓿干物质产量 |
4.1.3 总干物质产量 |
4.2 灌水量及耗水量 |
4.3 牧草水分利用效率 |
4.4 讨论 |
4.4.1 不同灌水和种植模式对牧草干物质产量的影响 |
4.4.2 不同灌水和种植模式对牧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五章 不同灌水模式和种植方式对牧草品质的影响 |
5.1 牧草粗蛋白含量 |
5.1.1 无芒雀麦粗蛋白含量 |
5.1.2 苜蓿粗蛋白含量 |
5.2 粗蛋白产量 |
5.2.1 无芒雀麦粗蛋白产量 |
5.2.2 苜蓿粗蛋白产量 |
5.2.3 总粗蛋白产量 |
5.2.4 牧草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 |
5.3 酸性洗涤纤维含量 |
5.3.1 无芒雀麦酸性洗涤纤维含量 |
5.3.2 苜蓿酸性洗涤纤维含量 |
5.4 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
5.4.1 无芒雀麦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
5.4.2 苜蓿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
5.5 讨论 |
5.5.1 不同灌水和种植模式对牧草粗蛋白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
5.5.2 不同灌水和种植模式对牧草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5.3 不同灌水和种植模式对牧草纤维含量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项目资助 |
四、苜蓿生长和营养物质动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驼绒藜属两种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饲用品质动态变化的研究[D]. 程凯. 内蒙古大学, 2021
- [2]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割后营养品质变化特征与真菌群落结构研究[D]. 撒多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苜蓿抗寒性鉴定及耐寒种质筛选[D]. 王晓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4]施钾对苗期紫花苜蓿抗蓟马的影响[D]. 李亚姝.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5]盐碱地苜蓿营养品质评价及抗营养因子研究[D]. 李俊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6]贮藏条件和时间对河西地区苜蓿干草品质的影响[D]. 孙雷雷.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7]河西绿洲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生产力及其评价[D]. 娄珊宁. 兰州大学, 2021(09)
- [8]日粮中性洗涤纤维来源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发育的影响[D]. 马满鹏.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9]外源磷酸二氢钾和黄腐酸对紫花苜蓿根瘤菌侵染、运移及定殖的影响[D]. 张运婷.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10]灌水模式对内陆干旱草原区豆禾混播人工草地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效应研究[D]. 康文彦.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