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LEX及其在PDA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佳慧[1](2021)在《真空辅助溶液浇注制备三维多孔泡沫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石油和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石油的泄漏和工业有机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对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与传统分离材料相比,三维(3-D)多孔分离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使油液较易吸收、存储、运输和连续去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3-D多孔聚合物材料的低成本性、易加工成型性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它们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油污吸收剂材料之一。本文重点研究3-D多孔聚氨酯(TPU)复合泡沫的制备、表面改性以及其油水分离性能。主要工作包括:1.采用真空辅助溶液浇注/粒子沥滤和热致相分离相结合技术制备TPU多孔3-D泡沫材料,研究成型工艺参数,如:浇注溶液浓度、去离子水含量等对TPU多孔泡沫的形貌、结构、孔隙率、吸油率和润湿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TPU浓度为8%和去离子水含量为8.5 ml时,制备获得的TPU三维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连通性能和较好的孔隙结构。可以通过调控成型工艺参数控制三维多孔材料的孔隙形态、结构以及孔隙率,吸油率和表面润湿性等。2.采用真空辅助溶液浇注/粒子沥滤和热致相分离相结合技术,以聚偏氟乙烯(PVDF)和TPU为原料,制备TPU/PVDF复合多孔泡沫。研究不同材料配方和不同粒径的盐颗粒对TPU/PVDF复合多孔泡沫的形貌、孔隙率、吸油率和润湿性能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PU/PVDF复合多孔泡沫显示出超亲油性和疏水性能。在蠕动泵辅助下,TPU/PVDF复合多孔泡沫可以连续分离油/水污染物,在多次循环后,仍保持98.5%的分离效率。同时复合多孔泡沫还具有乳液分离能力。因此,该复合多孔泡沫在污水处理以及海上石油泄漏中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3.为了进一步增强多孔泡沫的多功能性,通过超声辅助和涂层相结合技术,以TPU,二氧化钛(TiO2)和聚多巴胺(PDA)为原料,制备TPU/TiO2/PDA复合多孔泡沫。分别研究了复合多孔泡沫的形貌、结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表面润湿性能、油水分离性能以及光催化性能等。实验结果表明:TPU/TiO2/PDA复合多孔泡沫在空气中具有亲水和超亲油,水下超疏油和油下超疏水性能。仅在重力作用下,该复合多孔泡沫材料不仅可有效地分离油,分离水,而且可以分离乳液。此外,在可见光照射下,该复合泡沫对罗丹明B(RhB)催化1h,其去除率为96.05%。这是由于TiO2和PDA的协同作用,使复合多孔泡沫具有多功能性。
李倩[2](2021)在《MOFs基纳米材料制备及对U(Ⅵ)的去除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核能的广泛利用不可避免的带来核废料废水的大量排放,其中高放射性核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如何高效分离和富集放射性废水中的铀是环境友好和健康发展核能中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选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为支撑模板和前驱体牺牲模板高效合成了几种比面积高且表面官能团丰富的纳米复合材料,即聚多巴胺纳米复合材料(ZIF-67@PDA),空心结构双金属羟基氧化物(ZIF-67@LDH)和不同阴离子插层的单金属羟基氧化物(NO3-LDH、Br-LDH和C104-LDH)。通过宏观批实验结合不同光谱分析技术详细分析了 MOFs基纳米材料对U(Ⅵ)的去除性能和机理。具体研究方法和结论如下:(1)以MOFs材料ZIF-67晶体作为支撑模板,在盐酸多巴胺的水溶液中合成了具有良好水稳定性的ZIF-67@PDA材料。它具有有序均匀的多孔结构和丰富的含氧与含氮官能团,为U(Ⅵ)的去除提供了有效活性位点。在pH=4.5条件下,ZIF-67@PDA对U(Ⅵ)的饱和吸附量为175.82 mg·g-1,且动力学研究表明可以在60 min内快速达到吸附平衡。光谱分析证明U(Ⅵ)的去除主要靠材料表面酚羟基和胺基的络合作用。(2)以ZIF-67作为前驱体牺牲模板,以硝酸镍的醇溶液为刻蚀剂和原料,合成了具有空心结构的二元类水滑石材料ZIF-67@LDH。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08.81 m2/g,并具有良好的介孔和大孔结构。在pH=4.5条件下,U(Ⅵ)的饱和吸附量为326.04 mg·g-1,并且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反应。该材料在pH=5.0~8.0的宽范围内均对U(Ⅵ)保持着较高的去除效率,且去除效果几乎不受离子强度的影响,说明吸附剂与U(Ⅵ)之间主要以内层表面络合的方式结合。结合批实验和光谱分析证明U(Ⅵ)的去除主要取决于静电吸附和羟基官能团的络合作用。(3)以ZIF-67作为前驱体和金属源,选取不同阴离子钴盐(硝酸钴、溴化钴和高氯酸钴)的水醇混合溶液作为刻蚀剂和原料,进一步成功合成了不同阴离子插层的薄片状一元类水滑石材料NO3-LDH、Br-LDH和C104-LDH。光谱表征证明不同的阴离子插层可以有效改变LDHs的层间距。层间距(d003)大小依次为ClO4-LDH(0.878 nm)>NO3-LDH(0.781 nm)>Br-LDH(0.750 nm),其中 C104-LDH 对 U(Ⅵ)的饱和吸附量可高达1357.41 mg·g-1,且具有较好的循环再生性能。结合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层间距越大,能暴露的羟基官能团的位点越丰富,会更有利于对U(Ⅵ)的扩散吸附和络合去除。综上,本文利用MOFs材料作为支撑模板和牺牲模板成功合成了不同的吸附剂材料,为放射性废水净化和核素富集浓缩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其中本文利用的合成LDHs的方法高效可控,为不同类型LDHs的合成也提供了参考。
孙江[3](2021)在《基于希夫碱反应的表面动态共价化学体系的STM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对表面反应研究的日益深入,表面纳米结构的构建逐渐由之前的分子自组装向表面反应过渡。基于希夫碱反应的可逆性,可以将表面纳米结构的构建与动态共价化学结合,从而在表面制备新颖的纳米结构。另外,表面主客体化学也是构建表面纳米结构的重要手段。表面主客体化学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客体分子在孔状主体结构中的填充,另一种是客体分子对特定主体组装结构的诱导。基于客体分子的诱导作用,可以实现对表面动态化学组合库中特定产物生成的促进作用,从而放大该产物在组合库中所占比例。因此将希夫碱动态化学与主客体化学相结合,可以为表面纳米结构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基于此,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以高定向热解石墨(HOPG)为基底,以1,3,5-均苯三甲醛(BTA)和对苯二胺(PDA)为反应单体,通过表面希夫碱反应制备了表面二维共价有机网格COFBTA-PDA。以其为主体网格,选择了三种具有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客体分子,即蒄、铜酞菁和十六氟取代铜酞菁,在石墨表面构建了三种纳米主客体结构,并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三种纳米主客体结构进行了形貌表征。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讨论了不同构型COFBTA-PDA对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客体分子蒄、铜酞菁和十六氟取代铜酞菁均可以与石墨表面COFBTA-PDA形成主客体结构,其中十六氟取代铜酞菁与COFBTA-PDA之间通过氢键(F--H)相互作用,使得该主客体结构最稳定。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三种客体分子与COFBTA-PDA之间结合能的强弱顺序为十六氟取代铜酞菁>铜酞菁>蒄。以2,5-二辛氧基对苯二醛、5-氨基间苯二酸和4-氨基苯甲酸为反应物,在石墨表面构建了二组分和三组分希夫碱动态化学体系,并通过STM对表面上得到的纳米组装结构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基底通过对特定产物的选择性吸附促进了该产物在表面的生成,即放大了该产物在表面动态化学组合库中所占比例。在石墨表面观察到了客体分子蒄对特定主体组装结构的诱导作用,形成了三种主客体结构,分别为线性结构、交叉结构和Kagome结构。说明客体分子蒄可以通过共吸附形成更稳定的主客体结构来促进特定产物在石墨表面的生成。为了研究反应物上取代基对表面希夫碱动态化学的影响,以2,5-二辛氧基对苯二醛、4,4’-联苯二醛、3,3’-二羟基-4,4’-联苯二醛和5-氨基间苯二酸为反应物,在石墨表面分别构建了二组分和三组分希夫碱动态化学体系,研究了取代基对表面动态共价反应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4’-联苯二醛与5-氨基间苯二酸在室温条件下即可在石墨表面发生希夫碱反应,而3,3’-二羟基-4,4’-联苯二醛与5-氨基间苯二酸则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可发生表面希夫碱反应,形成有序组装结构,说明羟基的存在导致了产物的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从而影响了3,3’-二羟基-4,4’-联苯二醛反应的进行。另外,在石墨表面研究了两种不同二醛的醛-亚胺置换反应,发现3,3’-二羟基-4,4’-联苯二醛上羟基的存在阻碍了醛-亚胺置换反应的发生。以1,3,5-均苯三甲醛、2,5-二辛氧基对苯二醛、5-氨基间苯二酸和4-氨基苯甲酸为反应物,基于动态共价化学的原则,在石墨表面分别构建了二组分和三组分希夫碱动态化学体系。研究了石墨表面发生的胺交换反应以及醛-亚胺置换反应。实验发现1,3,5-均苯三甲醛与4-氨基苯甲酸通过表面希夫碱反应得到的产物二亚胺在石墨表面可形成之字型纳米组装结构,但在同一条之字型分子排中相邻的两个二亚胺分子之间互为对映异构体,由此得到了两种具有不同手性的平行四边形孔洞。也就是说,此时得到的之字型分子组装层为二维外消旋体。另外,蒄分子可以促进石墨表面动态化学组合库中特定产物的生成,并且促进石墨表面胺交换反应和醛-亚胺置换反应的发生。
穆凡[4](2020)在《澳大利亚核盘菌病毒多样性及低毒菌株SX276中RNA病毒分子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一种世界性的死体营养型植物病原真菌,可侵染700多种植物,每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真菌病毒是一类在真菌中复制和增殖的病毒,在核盘菌中普遍存在。部分真菌病毒侵染可以引致核盘菌致病力衰退,具有绿色防控菌核病的潜力。探究核盘菌群体及单个菌株中真菌病毒多样性,发现、鉴定新病毒,不仅为菌核病防控提供生防资源,也为丰富病毒圈进化的证据提供生物材料。本论文分析了来自澳大利亚的核盘菌中真菌病毒种类及多样性,并对低毒菌株SX276中携带的9种真菌病毒进行分子特性及其对核盘菌影响进行了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以来自于澳大利亚16种作物上的84株核盘菌菌株为材料,首次对澳大利亚的核盘菌中病毒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生物学特性分析发现84株菌株间在菌落形态和致病力等方面均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其中11株菌株表现出低毒特性。采用宏病毒组测序技术分析核盘菌菌株中的病毒种类。在84株核盘菌中,共测序获得285条与病毒相关contig,代表57种不同真菌病毒的基因组部分序列。基于基因组核酸类型划分,75%为正单链RNA(+ss RNA)病毒,14%为双链RNA(ds RNA)病毒,9%为单股负义链RNA(-ss RNA)病毒,及一个DNA病毒。在+ss RNA真菌病毒中,共发现了25种线粒体病毒,占58%。57种病毒隶属于13个不同的病毒科或属中,包括双分病毒科(4%)、减病毒科(5%)、内源病毒科(11%)、线粒体病毒科(44%)、灰葡萄孢欧尔密病毒科(4%)、芜菁花叶病毒科(7%)、丁型线性病毒科(2%)真菌单股负义链RNA病毒科(14%)、全病毒科(2%)、番茄丛矮病毒科(4%)、真菌多聚病毒科(2%)、葡萄孢双节段病毒属(2%)及真菌DNA病毒科(2%)。基于多重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57种真菌病毒中有60%(34/57)的新病毒。该发现丰富了现有的病毒资源库,增加了我们对病毒多样性,生态学和进化的整体认知。核盘菌菌株SX276是被9种真菌病毒复合侵染的低毒力菌株。菌株SX276菌落形态异常,产生少而小的菌核,菌丝尖端明显弯曲且分枝增多,对油菜致病力弱,是一株典型的低毒菌株。宏转录组测序的技术及数据组装分析,确定菌株SX276携带有9种不同的真菌病毒,包括7种+ss RNA病毒,1种-ss RNA病毒和1种ds RNA病毒。采用RACE等策略,获得了9种真菌病毒的全长基因组序列。基于基因组序列分析,8种真菌病毒隶属于6个病毒科(减病毒科、内源RNA病毒科、芜菁花叶病毒科、丁型线性病毒科、灰葡萄孢欧尔密病毒科、弹状病毒科)、1个病毒属(灰葡萄孢双节段病毒属)及1种分类地位未确定的病毒,表明菌株SX276中真菌病毒种类复杂。核盘菌丁型线性病毒3(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deltaflexivirus 3,Ss DFV3)为丁型线性病毒科的一个新成员,但与已发现的芜菁花叶病毒目病毒在基因组结构上显着不同,Ss DFV3基因组有三个RNA组分,编码两个隶属于同一超家族的解旋酶基因,且位于Ss DFV3不同RNA组分上,是首次发现的多节段丁型线性病毒。核盘菌真菌阿尔法病毒1(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mycoalphavirus virus 1,Ss MAV1)是一个未分类的+ss RNA病毒,其基因组仅有一条RNA片段;虽然在真菌中发现了与Ss MAV1亲缘关系较近的真菌病毒,但显着区别于已知病毒,Ss MAV1基因组编码两个解旋酶结构域,推测该病毒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解旋酶基因加倍事件。通过病毒粒子和核酸转染方法分析菌株SX276中欧尔密病毒、灰葡萄孢双节段病毒及减病毒对核盘菌的影响。SX276中两种核盘菌欧尔密病毒的ds RNA或/和ss RNA具有侵染能力,但不影响核盘菌基本生物学表型,灰葡萄孢双节段病毒是潜伏侵染,而减病毒与核盘菌低毒相关。真菌中首次发现弹状病毒。核盘菌弹状病毒1(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rhabdovirus 1,Ss Rh V1)基因组全长含11356 nt,其5?末端与3?末端反向互补。Ss Rh V1基因组(3?-5?)有5个开放阅读框(ORFⅠ-Ⅴ),推定编码5个蛋白。通过与已知弹状病毒多重比对分析,推定ORFⅠ、ORFⅣ和ORFⅤ分别编码核衣壳蛋白(N)、糖蛋白(G)和复制酶相关蛋白(L),ORFⅡ与ORFⅢ在NCBI数据库中未比对到任何保守的信息,编码未知功能的假定蛋白。Ss Rh V1基因组中有保守的转录起始信号及转录终止信号,但是未发现保守的转录间隔区。Ss Rh V1的L蛋白与水泡病毒属中皮理病毒(Piry virus)有35%的一致性,N和G蛋白也与其他弹状病毒有较低同源性(最高一致性为29%和25%)。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s Rh V1与已知的20个弹状病毒属未聚在一起,而是单独成一个进化分支,表明Ss Rh V1为弹状病毒科的一个新的成员。Ss Rh V1寄主是真菌,且其与已知弹状病毒同源性低,以及基因组结构等特性,建议以Ss Rh V1为模式种,成立一个新的属:核盘菌弹状病毒属(Sclerorhabdovirus)。Ss Rh V1会削弱核盘菌的生长速度,但不影响核盘菌的致病力。核盘菌内源RNA病毒3(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endornavirus 3,Ss EV3)与核盘菌低毒力相关,是菌株SX276的低毒因子。Ss EV3基因组全长为12631 nt,编码一个多聚蛋白,包含甲基转移酶(Mtr)、解旋酶(Hel)、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d Rp)及S7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s EV3与乙型内源RNA病毒属的成员聚为一进化簇,为该属的一个新成员。通过原生质体脱除真菌病毒以及真菌病毒水平传播研究,发现Ss EV3与核盘菌低毒紧密相关,是菌株SX276的主要低毒因子。Ss EV3的侵染引起核盘菌生长速度减慢,菌落形态异常,产菌核能力下降且致病力降低,呈现低毒特性;也能导致菌株抵抗不良非生物环境,包括高盐、高糖及高渗的能力变弱;产酸性物质能力下降,且不能降解酸性物质,在植物表面不能形成侵染垫。本研究对分离自澳大利亚的核盘菌群体及单个低毒菌株的病毒多样性进行研究,发现、鉴定了41种新的真菌病毒,首次在真菌中发现弹状病毒和多节段丁型线性病毒,并明确了内源RNA病毒是菌株SX276的主要的低毒因子,不仅丰富了真菌病毒的种类,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潜在的真菌病毒资源,也为研究病毒进化、生态学提供丰富的生物材料。
薛龙海[5](2020)在《多花黑麦草种带真菌及病害多样性的研究》文中认为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是一种高产优质牧草,在我国西南地区广泛种植。病害是限制多花黑麦草生产和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我国对其病害尚缺乏系统性研究。本研究于2015年2019年,通过对四川省多花黑麦草不同生育期的病害调查和36个品种的种带真菌及其致病性的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系统研究了多花黑麦草的真菌病害。发现新病害5个,分别为:链格孢叶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诺博核腔菌叶斑病(Pyrenophora nobleae)、稻梨孢叶斑病(Pyricularia oryzae)和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2.明确了多花黑麦草灰霉病的发病规律、发病条件及品种抗性。灰霉病发病高峰期为1月至2月;低温(15-20℃)高湿条件下,灰霉病扩散迅速,对多花黑麦草具有潜在的威胁。发现灰葡萄孢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最适培养基为PDA,最佳C源为D-半乳糖,最佳N源为D-亮氨酸;黑暗条件下显着促进菌丝的生长(P<0.05);10min水浴条件下的菌丝致死温度为47℃。发现阿伯德和冬青两个品种对灰霉病抗性较强。3.明确了多花黑麦草核腔菌叶斑病的发病规律。发病高峰期一般为4月至5月,个别年份发病率高达100%。典型病症呈棕色叶斑,带一圈黄色光晕,或棕色至暗棕色、网斑状病斑。明确了核腔菌叶斑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网斑核腔菌(P.dictyoides),其次为诺博核腔菌。4.明确了多花黑麦草的种带真菌区系。从36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的种子上共计获得921株真菌;其中曲霉属(Aspergillis)真菌534株,占所有分离菌株的58%,是最常见的种带真菌,其次分别为毛壳属(Chaetomium)及形态相似属真菌(12.7%)和核腔菌属(Pyrenophora)真菌(12.3%)。根据相关多基因序列特征和形态学特征,鉴定出种带真菌14属33种,其中25种为首次发现,分别为:疣孢漆斑菌(Albifimbria verrucaria)、鸭茅链格孢(Alternaria dactylidicola)、Aspergillis hiratsukae、赭曲霉(As.ochraceus)、As.Protuberus、假灰绿曲霉(As.pseudoglaucus)、赤曲霉(As.ruber)、聚多曲霉(As.sydowii)、金色毛壳(Arcopilus aureus)、螺卷毛壳(Chaetomium cochliodes)、高大毛壳(Ch.elatum)、Ch.rectangulare、近缘毛壳(Ch.subaffine)、旋丝毛壳(Collariella bostrychodes)、Co.carteri、直立毛壳(Dichotomopilus erectus)、印度毛壳(Di.indicus)、Di.pratensis、Di.variostiolatus、Fusarium torulosum、盾壳霉(Paraphaeosphaeria minitans)、燕麦生核腔菌(Pyrenophora avenicola)、三隔核腔菌(P.triseptata)、P.tritici-repentis和篮状菌(Talaromyces ucrainicus)。5.明确了种带真菌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发现疣孢漆斑菌、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灰葡萄孢、Ch.rectangulare、Fusarium torulosum、燕麦生核腔菌、燕麦核腔菌、网斑核腔菌、黑麦草核腔菌、圆核腔菌和三隔核腔菌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为种带致病真菌;与对照相比,种子的发芽率分别降低了100%、14%、9%、12.8%、20.2%、8.6%、8.6%、15.8%、23.3%、18.3%、和8.9%,发芽指数分别降低了100%、14.3%、13.1%、20%、29.8%、20.2%、11.8%、22.8%、22.5%、19.1%、和12.4%。
曹师[6](2020)在《紫花苜蓿世界新病害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研究》文中提出紫花苜蓿病害是限制苜蓿生产的主要因素,而苜蓿根腐病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苜蓿产量和品质,还会加快苜蓿草地的衰退。为查明我国“草都”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苜蓿病害对苜蓿生产的影响,本学位论文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赤峰试验站(天山镇)对紫花苜蓿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种世界新病害,研究了其病原的生物学、生理学、致病性、侵染循环和对30个苜蓿品种的抗病性,获得如下结果:1.该地区病害有:苜蓿白粉病(Leveillula leguminosarum)、苜蓿锈病(Uromyces striatus)、苜蓿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苜蓿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p.)、苜蓿茎点霉叶斑病与黑茎病(Phoma medicaginis)、苜蓿小光壳叶斑病(Leptosphaerulina briosiana)、苜蓿壳针孢叶斑病(Spetoria medicaginis)和苜蓿根腐病(Fusarium spp.,Paraphoma sp.),共8种,其中茎点霉叶斑病与黑茎病、小光壳叶斑病、壳针孢叶斑病和苜蓿根腐病为最主要的病害。2.苜蓿异茎点霉根腐病的命名与症状:田间3龄植株根腐病的发病率为68%,根皮层中上段变黑、腐烂,根中柱变黄褐色、黑色,腐烂,而植株的地上部分无异常。优势菌为异茎点霉属(Paraphoma sp.),分离率为77.1%。采用种子接种和幼苗蘸根接种结果均表明该菌为紫花苜蓿的致病菌。根据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利用ITS、EF1-α和TUB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将该菌鉴定为根异茎点霉(Paraphoma radicina),其引致的苜蓿根腐病为世界新病害,据此将该病命名为苜蓿异茎点霉根腐病,英文名为Alfalfa Paraphoma Root Rot(APRR)。APRR的典型症状为:主要危害主根中上段,导致根皮层漆黑色、腐烂,根中柱变褐色、腐烂,茎叶部与健康植株无明显差异。该病的识别要点为:根皮层上着生黑色颗粒物,为其分生孢子器。3.苜蓿异茎点霉根腐病的危害:影响植株生长和导致种子腐烂。在培养皿上种子上接种1周,幼苗发病率为84%,幼苗死亡;幼苗经蘸根接种4周时,开始发病,接种2个月后,植株发病率达70%,且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均显着(P<0.05)低于对照,但未见植株死亡。4.异茎点霉根腐病的侵染循环和根异茎点霉的生物学特征:采集自发病田的土壤在温室种植苜蓿种子2月时,植株发病率为60%,病情指数为22.0,表明该病害可通过土壤传播,为土传病害之一。纯培养条件下测定结果显示,该菌的菌落在25℃30℃和pH 89条件下生长最好,但高于55℃无法生长。孢子萌发的最佳温度为25℃和pH 7,高于40℃无法萌发。根异茎点霉可利用碳源和氮源较广,在供试的所有碳源和氮源上均可生长。该菌极难产孢,在供试的8种培养基中,培养1周时仅在苜蓿根煎液培养基(ARA)上产孢,4周时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也可产孢,但在ARA上的产孢量显着高于PDA。5.对30份紫花苜蓿品种温室条件下蘸根接种根异茎点霉后各指标进行测定后发现,草原3号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90%和62.5,而龙威3010、甘农3号和超音速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着低于其他多数品种。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龙威3010、巨能2号和甘农3号对根异茎点霉具有较强的抗病性,为高抗品种,而草原3号和公农1号对该病原菌的抗病性较差,为感病品种。
于溪佳[7](2020)在《海盐诱导下哈茨木霉对潮霉素B的耐药机制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真菌耐药现象随之出现;同时由于近年来抗真菌药物研发进入瓶颈期,新抗生素的研发速度减慢,使得真菌耐药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因此,为缓解或解决真菌临床耐药问题,耐药分子机制的解析愈发重要和急迫。本文研究了海盐对哈茨木霉的潮霉素B耐受性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因素,并结合哈茨木霉基因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转录情况对耐药机制和相关基因靶点进行分析。针对盐对真菌耐药性产生影响的问题,本文利用浓度梯度调控,研究了海盐对哈茨木霉的潮霉素B耐受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盐的存在会显着提高海洋来源的哈茨木霉对潮霉素B的耐受性,使耐药浓度从40 μg/mL提高至500 μg/mL。六株真菌的潮霉素耐受性实验结果表明,海盐对五株其他海洋或陆地来源的真菌(两株塔宾曲霉,两株黑曲霉和一株毛霉)也有同样的作用。同时,海盐也可提高哈茨木霉对同类氨基糖苷抗生素G418以及非同类抗真菌药物多菌灵的耐受性。但这并非是由于海盐引起的渗透压改变或潮霉素B与离子发生螯合导致的,主要起到作用的是海盐中存在的一些金属阳离子包括K+,Na+,Mg2+和Ca2+,且作用强度为Ca2+>K+>Mg2+>Na+。阴离子中SO42-可能对耐药性有一定作用,而Cl-和Br-几乎不起作用。对海盐和潮霉素B存在下哈茨木霉的转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三种潜在的耐药机制。首先,海盐存在下真菌的细胞壁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发生变化,细胞壁厚度变为原来的2.3倍,可能形成生物膜,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药物的进入。其次,海盐和潮霉素诱导钠钾泵蛋白和药物转运蛋白的相关基因表达量上调,调节离子稳态及促进药物外排导致耐药性增加。最后,海盐和潮霉素可能激活了氨基糖苷钝化酶,使潮霉素B钝化从而提高哈茨木霉的耐受性。利用CRISPR Cas9技术对相关的显着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敲除,突变株的耐药实验结果表明,编码钠钾泵蛋白的M431DRAFT512552基因在盐诱导哈茨木霉的潮霉素B耐药性产生上起到较大作用,在含有海盐的PDA上,600 μg/mL潮霉素B对突变株Δ512552的抑菌率比野生型低19.06%;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突变株△504126对潮霉素B耐受性略有提高,在PDA和含有海盐的PDA上潮霉素B对突变株△504126的抑菌率分别比野生型低8.51%和7.50%;此外,氨基酸通道蛋白△506686突变株对潮霉素B的耐受性也略有变化,在普通PDA上对潮霉素B的最高耐受浓度从野生型的 50 μg/mL 提高至 70 μg/mL。本研究有望丰富真菌耐药机制的研究,为新的抗生素或药物研发提供可选择的作用靶点,这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降低耐药性菌株有重要意义。
陈华锋[8](2020)在《多巴胺环糊精聚合物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属、阳离子染料及其抗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机物、重金属及微生物污染是当今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三大问题。吸附技术一般着重应对前两种污染,而对微生物的去除及抗菌性能的研究较少。因此,研制出一种既能实现对水中有机物及重金属高效吸附,同时又有较好的抗菌性能的吸附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酯化交联、多巴胺自聚合改性及原位再生纳米银(Ag NPs)的方法,以环糊精为基体制备出一种复合材料CD-CA/PDA-xAg,并考察了它在去除重金属、阳离子染料和抑制微生物生长方面的应用。首先,以柠檬酸(CA)和β-环糊精(β-CD)的酯化交联产物CD-CA为基体材料,通过聚多巴胺(PDA)改性得到CD-CA/PDA。利用FT-IR、XPS、XRD等手段进行表征。通过对亚甲基蓝(MB)、孔雀石绿(MG)、结晶紫(CV)及铜离子(Cu2+)的吸附pH影响实验、吸附等温线及动力学实验,发现CD-CA和CD-CA/PDA对MB、MG、CV及Cu2+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和较宽的pH适应范围。同时,PDA与CD-CA相互促进,极大地增强了环糊精基体材料的吸附性能。等温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在PDA改性后,吸附材料对污染物逐步由单层吸附向多层吸附过渡。拟合计算得的数据显示,CD-CA/PDA对MB、MG、CV及Cu2+的吸附容量分别达到(582.95 mg/g,1.82 mmol/g),(1174.67 mg/g,3.22mmol/g),(473.01 mg/g,1.16 mmol/g)和(73.64mg/g,1.16 mmol/g)。另外,CD-CA和CD-CA/PDA对这四种污染物均属于化学吸附。CD-CA/PDA的串联吸附及吸附-再生实验显示其良好的连续吸附及重复吸附能力,证明了该材料的实际应用价值。CD-CA/PDA对所选目标污染物主要靠静电力作用,其次是分子间作用力、环糊精空腔的主客体包结作用及π-π堆叠作用等进行吸附。接着,利用CD-CA/PDA的表面邻苯二酚基团对Ag+的还原性,通过原位再生的方法制备了含银量不同的CD-CA/PDA-Ag吸附抗菌材料。EDS、FT-IR、XPS、TEM及FESEM等表征分析了各材料的银含量和银的负载对CD-CA/PDA的结构及性质的影响。同时,观察了 Ag NPs在材料上的分布情况。用不同银含量的CD-CA/PDA-Ag进行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erus)的抑菌圈形成实验及菌落单位形成实验。抑菌圈形成实验发现,材料的抑菌效果随着银含量的提升而提升;而菌落单位形成实验结果显示,材料的抑菌效果由银离子的释放情况、材料的颗粒度以及材料本体银的含量共同决定。其中,材料本身银含量是决定性因素。两种抗菌实验均表明CD-CA/PDA-Ag对E.coli的抑菌效果明显好于S.aureus,这是由于S.aureus作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更加厚且机械强度更好的细胞壁起到了保护作用。银含量也会影响CD-CA/PDA-Ag的吸附性能,发现随着银含量的提升,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会逐渐下降。最后,表面银含量为3.07%的CD-CA/PDA-0.5Ag保留有较佳的吸附和抗菌活性,可以能广泛应用于染料、重金属及微生物污染水体的净化上。
张茜[9](2020)在《西南地区药用植物上Colletotrichum系统分类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是Corda于1831年建立的,是全球性分布的植物病原菌,可引起多种草本及木本植物采前及采后病害,导致大量的经济损失。自刺盘孢属建立以来,其分类地位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我们认为对西南地区药用植物上该属开展系统的研究是有必要的。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从中国西南4个省份(广西省、贵州省、四川省和云南省)采集到具典型病害症状的药用植物标本500余份,从其中的77份标本上分离到刺盘孢属真菌171株,寄主包括29科39种药用植物(百合科-竹根七、紫萼;冬青科-冬青;豆科-鸡血藤、龙须藤;杜鹃花科-杜鹃;胡椒科-假蒟;葫芦科-马交儿;姜科-莪术、姜、艳山姜;蜡梅科-蜡梅;木兰科-野八角;木犀科-木犀、女贞;葡萄科-翅茎白粉藤;漆树科-芒果;茜草科-栀子花;蔷薇科-枇杷、石楠;茄科-辣椒;忍冬科-荚蒾;三白草科-蕺菜;山茶科-茶树、山茶;山茱萸科-花叶青木;石蒜科-水鬼蕉;苏铁科-叉叶苏铁;天南星科-海芋、合果芋;五加科-八角金盘、常春藤、幌伞枫;苋科-牛膝;小檗科-十大功劳;芸香科-香橼;樟科-香樟;紫金牛科-紫金牛;棕榈科-袖珍椰子),分离到的刺盘孢属真菌分属于8个刺盘孢复合种(Acutatum、Boninense、Destructivum、Gloeosporioides、Magnum、Orchidearum、Spaethanium、Truncatum),其中超过50%的菌株属于Gloeosporioides复合种。通过多基因(ACT,CAL,CHS-1,HIS3,GAPDH,ITS和TUB2)联合和Ap Mat基因系统学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研究,共鉴定出25个种,其中14个新种。14个新种分别为C.citrus-medicae,C.disporopsis,C.fatsiae,C.gardeniae,C.hostae,C.huaxiense,C.ilexsis,C.ligustrumae,C.osmanthusae,C.piper-sarmentosumae,C.rhododendronsis,C.rosaceae,C.yangzhouense,C.zingiberae;11个已报道的种为C.boninense,C.fructicola,C.grevilleae,C.jiangxiense,C.karstii,C.liriopes,C.plurivorum,C.siamense,C.tabacum,C.truncatum,C.vittalense。其中C.siamense为优势种(30株)。本研究首次系统的对西南地区药用植物上的刺盘孢属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基本弄清了广西、贵州、四川和云南4省药用植物炭疽病病原种类。
徐倩茹[10](2020)在《指状青霉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风险和抗性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指状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引起的绿霉病是为害最严重的柑橘采后病害之一,可导致柑橘产业的巨大损失。当前登记的甾醇合成脱甲基抑制剂(DMI)类杀菌剂抗性问题日益严峻,亟需筛选新的替代药剂。本论文研究了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的生物活性以及指状青霉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风险和抗性机制,对将来利用啶酰菌胺防治柑橘绿霉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017年和2018年从全国五个地区采集并分离到189株指状青霉菌,通过测定啶酰菌胺对菌丝生长抑制的有效中浓度(EC50),建立了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基线,EC50值分布呈单峰,平均值为0.099±0.041μg/m L(SD)。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的啶酰菌胺和咯菌腈的EC50值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r=0.114,P=0.338)。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孢子萌发和对菌丝生长的EC50值之间相关性不显着(r=0.126,P=0.168)。100和200μg/m L啶酰菌胺对柑橘绿霉病的保护作用防效分别为67.3%和79.3%。20μg/m L啶酰菌胺延迟了指状青霉菌孢子在PDA上的萌发,萌发后的菌丝在无药PDA上的生长速率降低了77.4%,在柑橘果实上的致病力也下降了27.8%(P=0.002)。啶酰菌胺浓度为0.03(P=0.001)和0.12μg/m L(P<0.001)时显着降低了指状青霉菌在PDA上的产孢量,但产生的孢子致病力与对照相比无显着差异。用50μg/m L啶酰菌胺浸果后接种孢子悬浮液,果实上的病斑直径和产孢量分别减小了33.5%和81.3%,将果实上产生的孢子接种至无药的柑橘果实上,致病力与产孢量分别减小了30.1%和70.5%。啶酰菌胺使PDA上生长的菌丝形态变形,弯曲成弧状。浓度为0.03和0.12μg/m L的啶酰菌胺使靶标酶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分别降低42.4%和61.9%。啶酰菌胺浓度为0.12μg/m L时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71.1%和H2O2含量降低59.6%,但使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43.2%和超氧根阴离子含量升高61.9%。通过室内紫外诱导与药剂驯化共获得7株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在无药PDA上连续转接16代后,5株EC50值大于1000μg/m L的突变体抗性均能稳定遗传,而突变体HBWH20BR1的EC50值由193.2μg/m L降低为21.7μg/m L,另一突变体HBYCA44BR的EC50值由14.5μg/m L降低为4.3μg/m L。啶酰菌胺与同类型杀菌剂萎锈灵存在正交互抗性(r=0.817,P=0.002),但与咯菌腈(r=0.372,P=0.260)和咪鲜胺(r=-0.467,P=0.147)无交互抗性。与它们各自的亲本相比,7株抗性突变体在菌丝生长速率、孢子产量、孢子萌发率、致病力、以及对Na Cl、水杨羟肟酸和双氧水的敏感性等适合度方面没有统一的变化趋势,多数抗性突变体没有明显的适合度下降。抗性机制研究发现,所有抗性突变体的琥珀酸脱氢酶Sdh A、Sdh C和Sdh D亚基均未发生突变,对于Sdh B亚基,仅有抗性突变体JXGZ96BR1、JXGZ96BR2和HBYC51BR2在第243位由组氨酸突变为酪氨酸(H243Y),该突变可能与啶酰菌胺抗性有关。Sdh B和Sdh C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在不同的突变体之间没有统一的趋势。PDA中1000μg/m L的啶酰菌胺抑制突变体HBYC51BR1的产孢,分子机制研究表明啶酰菌胺处理后,突变体HBYC51BR1的产孢相关基因Brl A,Aba A和Wet A基因分别下调了99.3%、98.4%和80.8%,而对照菌株HBYC51BR2只有Wet A下调了47.7%。
二、FLEX及其在PDA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LEX及其在PDA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真空辅助溶液浇注制备三维多孔泡沫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溢油处理方法 |
1.3 常用的吸附材料 |
1.3.1 无机材料 |
1.3.2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
1.3.3 纳米材料 |
1.3.4 高分子材料 |
1.4 多孔泡沫的制备技术 |
1.4.1 发泡法 |
1.4.2 浸渍涂层 |
1.4.3 化学气相沉积法 |
1.4.4 碳化法 |
1.4.5 模板法 |
1.4.6 热致相分离法 |
1.4.7 溶剂浇注-粒子滤粒法 |
1.5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主要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真空辅助溶液浇注制备TPU多孔泡沫 |
2.4 真空辅助溶液浇注制备TPU/PVDF复合多孔泡沫 |
2.5 超声辅助制备TPU/TiO_2复合多孔泡沫 |
2.6 超声辅助制备TPU/TiO_2/PDA复合多孔泡沫 |
2.7 超声辅助制备TPU/TiO_2-PDA复合多孔泡沫 |
2.8 多巴胺涂层修饰制备TPU/PDA复合多孔泡沫 |
2.9 多孔泡沫的测试与表征 |
2.9.1 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2.9.2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
2.9.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9.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9.5 拉曼光谱(Raman) |
2.9.6 热失重分析(TGA) |
2.9.7 孔隙率测试 |
2.9.8 表面润湿性测试 |
2.9.9 光学显微镜 |
2.9.10 力学性能测试 |
2.9.11 化学需氧量(COD)消解仪和COD测试仪 |
2.9.12 吸附能力测试 |
2.9.13 稳定性测量 |
2.9.14 油水分离实验 |
2.9.15 乳液分离实验 |
2.9.16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三章 真空辅助溶液浇注TPU多孔泡沫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溶液浓度下的TPU多孔泡沫形貌分析 |
3.2.2 不同溶液浓度下的TPU多孔泡沫孔隙率及润湿性分析 |
3.2.3 不同含量去离子水下的TPU多孔泡沫的形貌分析 |
3.2.4 不同含量去离子水下的TPU多孔泡沫孔隙率及润湿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PU/PVDF复合多孔泡沫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不同质量比的TPU/PVDF复合多孔泡沫的表面形貌分析 |
4.2.2 不同质量比的TPU/PVDF复合多孔泡沫的孔隙率和润湿性分析 |
4.2.3 不同致孔剂粒径大小的TPU/PVDF复合多孔泡沫的形貌分析 |
4.2.4 不同致孔剂粒径大小的TPU/PVDF复合多孔泡沫的孔隙率和润湿性分析 |
4.2.5 TPU/PVDF复合多孔泡沫的表面成分分析 |
4.2.6 TPU/PVDF复合多孔泡沫的机械性能研究 |
4.2.7 TPU/PVDF复合多孔泡沫的表面润湿性分析 |
4.2.8 TPU/PVDF复合多孔泡沫的循环利用性研究 |
4.2.9 TPU/PVDF复合多孔泡沫油水分离性能和乳液性能分析 |
4.2.10 TPU/PVDF复合多孔泡沫的润湿稳定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PU/TiO_2/PDA复合多孔泡沫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TPU/TiO_2/PDA复合多孔泡沫的表面形貌分析 |
5.2.2 TPU/TiO_2/PDA复合多孔泡沫表面成分分析 |
5.2.3 TPU/TiO_2/PDA复合多孔泡沫热稳定性分析 |
5.2.4 TPU/TiO_2/PDA复合多孔泡沫的机械性能分析 |
5.2.5 TPU/TiO_2/PDA复合多孔泡沫的润湿性分析 |
5.2.6 TPU/TiO_2/PDA复合多孔泡沫的油水分离性能分析 |
5.2.7 TPU/TiO_2/PDA复合多孔泡沫的催化性能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2)MOFs基纳米材料制备及对U(Ⅵ)的去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放射性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
1.2 MOFs材料概述 |
1.2.1 MOFs的结构性质 |
1.2.3 MOFs的合成 |
1.2.4 MOFs的应用 |
1.3 LDHs材料概述 |
1.3.1 LDHs的结构性质 |
1.3.2 LDHs的合成 |
1.3.3 LDHs的应用 |
1.4 PDA材料概述 |
1.4.1 PDA的结构性质 |
1.4.2 PDA的合成 |
1.4.3 PDA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2章 MOFs基LDH和PDA的制备及其对U(Ⅵ)的去除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材料的制备 |
2.2.3 材料的表征 |
2.2.4 批实验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的表征 |
2.3.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2.3.3 pH和离子强度的影响 |
2.3.4 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研究 |
2.3.5 吸附机理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MOFs基不同阴离子插层LDHs的制备和对U(Ⅵ)的去除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材料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的表征 |
3.3.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3.3.3 pH和离子强度的影响 |
3.3.4 吸附等温线研究 |
3.3.5 循环再生 |
3.3.6 吸附机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3)基于希夫碱反应的表面动态共价化学体系的STM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表面分子自组装构筑纳米结构 |
1.3 表面反应构筑纳米结构 |
1.3.1 乌尔曼反应 |
1.3.2 格拉泽偶联反应 |
1.3.3 硼酸缩合反应 |
1.3.4 希夫碱反应 |
1.3.5 表面动态共价化学 |
1.3.6 反应物上取代基对动态共价化学的影响 |
1.4 表面主客体化学 |
1.4.1 基于表面超分子化学的主客体纳米结构的构筑 |
1.4.2 基于表面COF的主客体纳米结构的构筑 |
1.5 本论文选题的主要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原料与实验方法 |
2.1 主要试剂及实验材料 |
2.2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 |
2.3 样品制备方法 |
2.3.1 以希夫碱共价有机网格为主体的表面主客体纳米结构构建 |
2.3.2 石墨表面及客体分子对特定希夫碱反应产物生成的促进作用 |
2.3.3 客体分子诱导的组装结构转变及其对表面动态共价库组分的影响 |
2.3.4 基于希夫碱动态化学的固液界面纳米结构构建 |
2.4 测试及表征方法 |
2.4.1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
2.4.2 核磁共振分析(~1H NMR) |
第3章 以希夫碱共价有机网格为主体的表面主客体纳米结构构建 |
3.1 引言 |
3.2 石墨表面共价网格主客体结构的构建 |
3.3 表面COF_(BTA-PDA)中六元环构型及主客体结合能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表面吸附及客体分子对特定希夫碱反应产物生成的促进作用 |
4.1 引言 |
4.2 固液界面二元动态共价化学体系的构建 |
4.3 固液界面三组分动态共价化学体系的构建 |
4.3.1 表面希夫碱反应产物在固液界面的选择性吸附 |
4.3.2 固液界面的胺转换反应 |
4.3.3 客体分子对动态化学组合库中特定组分生成的促进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客体分子诱导的组装结构转变及其对表面动态共价库组分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固液界面二组分动态共价化学体系的构建 |
5.2.1 4,4'-联苯二醛与5-胺基间苯二酸在石墨表面的希夫碱反应 |
5.2.2 3,3'-二羟基-4,4'-联苯二醛与5-氨基间苯二酸的表面希夫碱反应 |
5.3 固液界面三组分动态化学组合库的构建 |
5.3.1 石墨表面对反应产物的选择性吸附 |
5.3.2 固液界面的置换反应 |
5.4 客体分子对动态化学组合库中特定组分生成的促进作用 |
5.4.1 客体分子对4,4'-联苯二醛和5-氨基间苯二酸反应产物组装结构的诱导作用 |
5.4.2 客体分子对3,3'-二羟基-4,4'-联苯二醛和5-氨基间苯二酸反应产物组装结构的诱导作用 |
5.4.3 客体分子对表面三组分动态化学组合库中特定产物的放大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希夫碱动态化学的固液界面纳米结构构建 |
6.1 引言 |
6.2 固液界面二组分动态化学组合库的构建 |
6.3 固液界面三组分动态化学组合库的构建 |
6.4 基于动态共价化学的固液界面置换反应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澳大利亚核盘菌病毒多样性及低毒菌株SX276中RNA病毒分子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核盘菌的危害及菌核病防治 |
1.1 核盘菌及菌核病 |
1.1.1 核盘菌的生物学特性 |
1.1.2 核盘菌的危害及侵染循环 |
1.2 核盘菌的致病机理 |
1.2.1 水解酶类 |
1.2.2 草酸 |
1.2.3 侵染垫 |
1.2.4 分泌蛋白参与核盘菌侵染过程 |
1.2.5 其他致病相关基因 |
1.3 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
1.3.1 抗病育种 |
1.3.2 农业防治 |
1.3.3 化学防治 |
1.3.4 生物防治 |
2 真菌病毒的研究进展 |
2.1 真菌病毒的分类 |
2.2 真菌病毒的传播特性 |
2.2.1 水平传播 |
2.2.2 垂直传播 |
2.2.3 体外传播及介体传播 |
2.3 真菌病毒的生防潜力 |
2.4 宏病毒组学在真菌病毒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
2.5 真菌病毒的复合侵染及其相互作用 |
2.5.1 真菌病毒的复合侵染 |
2.5.2 真菌病毒复合侵染广泛存在的潜在原因 |
2.5.3 真菌病毒的相互作用 |
3 核盘菌病毒研究 |
3.1 核盘菌中病毒多样性 |
3.2 核盘菌与真菌病毒间的相互作用 |
3.3 本研究中涉及的主要病毒类群 |
3.3.1 弹状病毒科 |
3.3.2 内源RNA病毒科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澳大利亚核盘菌病毒多样性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核盘菌菌株的分离 |
2.3 核盘菌菌株生长速度的测定以及菌落形态的观察 |
2.4 核盘菌菌株致病力的测定 |
2.5 核盘菌菌株中dsRNA的提取及检测 |
2.6 核盘菌总RNA的提取 |
2.7 测序菌株混合样品质检 |
2.8 测序流程以及测序结果的分析 |
2.9 测序得到的病毒相关序列遗传进化分析 |
2.10 根据测序得到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验证病毒的存在 |
3 结果分析 |
3.1 核盘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
3.1.1 核盘菌菌株菌落形态的观察及生长速度的测定 |
3.1.2 核盘菌菌株致病力的测定 |
3.2 核盘菌菌株中含有丰富的dsRNA |
3.3 宏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分析 |
3.3.1 与全病毒和双分病毒相关的病毒序列信息及进化分析 |
3.3.2 与灰葡萄孢双节段病毒及多聚真菌病毒相关的病毒序列信息及进化分析 |
3.3.3 与减病毒相关的病毒序列信息及进化分析 |
3.3.4 与内源RNA病毒相关的病毒序列信息及进化分析 |
3.3.5 与线粒体病毒及灰葡萄孢欧尔密病毒相关的病毒序列信息及进化分析 |
3.3.6 与芜菁花叶病毒及番茄丛矮病毒相关的病毒序列信息及进化分析 |
3.3.7 负链RNA病毒的病毒序列信息及及进化分析 |
3.3.8 与真菌双生病毒相关的病毒序列信息 |
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核盘菌低毒菌株SX276中病毒种类鉴定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核盘菌菌株SX276生物学特性观察 |
2.3 菌株SX276的dsRNA的提取 |
2.4 菌株SX276总RNA的提取及质检 |
2.5 测序流程以及测序结果的分析 |
2.6 病毒序列的验证 |
2.7 病毒全长序列的克隆 |
2.7.1 克隆末端所需要的引物 |
2.7.2 加接头连接反应 |
2.7.3 加完接头后的RNA处理 |
2.7.4 反转录 |
2.8 PCR产物连接载体测序 |
2.9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分析及多重比对与进化分析 |
2.10 病毒粒子的提取 |
2.11 PEG介导的病毒粒子转染 |
2.12 原生质体再生脱除真菌病毒 |
3 结果分析 |
3.1 核盘菌菌株SX276的生物学特性 |
3.2 菌株SX276被9种不同的真菌病毒复合侵染 |
3.3 SsHV1/SX276和SsBV3/SX276 的基因组结构及其对寄主的影响 |
3.4 欧尔密病毒SsOV4/SX276和SsOV5 的分子特性及其对寄主的影响 |
3.4.1 欧尔密病毒SsOV4/SX276和SsOV5 的分子特性 |
3.4.2 SsOV4/SX276及SsOV5 的水平传播特性 |
3.4.3 SsOV4/SX276及SsOV5 对寄主生物学表型的影响 |
3.5 隶属于芜菁花叶病毒目的SsMTV2、SsDFV3 的分子特性 |
3.6 新型RNA病毒SsMAV1 的分子特性 |
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弹状病毒SsRhV1的分子特性及生物学特性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核盘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
2.3 核盘菌菌株dsRNA的提取 |
2.4 核盘菌菌株总RNA的提取及病毒检测 |
2.5 病毒全长序列的克隆 |
2.6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分析及多重比对与进化分析 |
2.7 病毒粒子的提取及观察 |
2.8 核盘菌原生质体再生 |
2.9 弹状病毒SsRhV1基因的表达模式 |
2.9.1 含有Poly(A)的mRNA分离与富集 |
2.9.2 基因的3?与5?RACE |
2.10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分析及多重比对与进化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弹状病毒SsRhV1基因组特性 |
3.2 弹状病毒SsRhV1的转录调控信号及基因表达模式 |
3.3 弹状病毒SsRhV1的系统发育分析 |
3.4 SsRhV1与其他弹状病毒代表种基因组结构比较分析 |
3.5 弹状病毒SsRhV1的病毒粒子特性观察 |
3.6 弹状病毒SsRhV1对寄主生物学特性潜在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内源RNA病毒SsEV3 的分子特性及生物学特性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核盘菌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
2.3 总RNA的提取及病毒检测 |
2.4 核盘菌内源RNA病毒SsEV3 全长c DNA序列的克隆 |
2.5 SsEV3基因组结构分析及遗传聚类分析 |
2.6 核盘菌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 |
2.7 对峙培养进行病毒水平传播能力测定 |
3 结果分析 |
3.1 内源RNA病毒SsEV3 基因组特性分析 |
3.2 内源RNA病毒SsEV3 的遗传进化分析 |
3.3 仅含有SsEV3的核盘菌原生质体再生菌株的获得 |
3.4 SsEV3与核盘菌低毒特性相关 |
3.5 SsEV3导致寄主产菌核能力下降 |
3.6 SsEV3导致寄主降解酸性物质能力下降 |
3.7 SsEV3引起核盘菌抵抗非生物胁迫的能力下降 |
3.8 SsEV3导致寄主不能形成侵染垫 |
4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全文结论与讨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附表 |
附录2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多花黑麦草种带真菌及病害多样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多花黑麦草真菌病害的研究 |
1.2 牧草种带真菌区系的研究 |
1.3 真菌分类学的研究 |
1.3.1 灰葡萄孢属 |
1.3.2 核腔菌属 |
1.3.3 毛壳属及形态相似属 |
1.3.4 曲霉属 |
1.4 病害与种带真菌的相互关系 |
第二章 灰霉病及品种抗病性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调查区概况及病害调查 |
2.2.2 病原菌的分离和形态学观察 |
2.2.3 生物学特性测定 |
2.2.4 DNA的提取、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
2.2.5 致病性测定 |
2.2.6 抗性品种的筛选 |
2.2.7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3.1 病症及田间发病动态 |
2.3.2 病原菌形态学和多基因序列鉴定 |
2.3.3 生物学特性 |
2.3.4 致病性测定 |
2.3.5 抗性品种的筛选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核腔菌叶斑病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调查区概况 |
3.2.2 病害调查与标本采集 |
3.2.3 病原菌的分离和形态学观察 |
3.2.4 DNA的提取、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
3.2.5 致病性测定 |
3.3 结果 |
3.3.1 病症及田间发病动态 |
3.3.2 病原菌形态学和多基因序列鉴定 |
3.3.3 致病性测定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链格孢、稻梨孢和核盘菌病害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调查区概况及病害调查 |
4.2.2 病原菌的分离和形态学观察 |
4.2.3 DNA的提取、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
4.2.4 致病性测定 |
4.3 结果 |
4.3.1 病症及田间发病动态 |
4.3.2 病原菌形态学和多基因序列鉴定 |
4.3.3 致病性测定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种带真菌区系及核腔菌属真菌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5.2.2 形态学观察 |
5.2.3 DNA的提取、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
5.2.4 致病性测定 |
5.3 结果 |
5.3.1 种带真菌区系 |
5.3.2 核腔菌属真菌的形态学和多基因序列鉴定 |
5.3.3 致病性测定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种带毛壳属及形态相似属真菌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6.2.2 形态学观察 |
6.2.3 DNA的提取、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
6.2.4 致病性测定 |
6.3 结果 |
6.3.1 形态学和多基因序列鉴定 |
6.3.2 致病性测定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种带曲霉属及其它属真菌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7.2.2 形态学观察 |
7.2.3 DNA的提取、扩增、测序 |
7.2.4 致病性测定 |
7.3 结果 |
7.3.1 病原菌形态学和多基因序列鉴定 |
7.3.2 致病力测定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项目资助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紫花苜蓿世界新病害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紫花苜蓿概述 |
2.1.1 起源与分布 |
2.1.2 紫花苜蓿的应用价值及草产量和畜牧现状 |
2.2 紫花苜蓿地上病害 |
2.3 紫花苜蓿根腐病 |
2.3.1 分布与危害 |
2.3.2 紫花苜蓿根腐病病原种类及症状 |
2.3.3 紫花苜蓿根腐病的防治 |
2.4 异茎点霉属研究进展 |
2.4.1 异茎点霉属的命名历史 |
2.4.2 异茎点霉属的分类 |
2.4.3 异茎点霉属真菌与寄主的关系 |
第三章 紫花苜蓿病害田间调查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调查地信息及苜蓿栽培状况 |
3.2.2 调查方法与标本采集 |
3.3 结果 |
3.3.1 苜蓿地上病害 |
3.3.2 紫花苜蓿根腐病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异茎点霉属(Paraphoma sp.)真菌的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田间症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
4.2.2 紫花苜蓿异茎点霉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
4.2.3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
4.3 结果 |
4.3.1 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田间症状及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
4.3.2 病原菌的分离和形态特征研究 |
4.3.3 系统发育分析 |
4.3.4 致病性测定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根异茎点霉(P.radicina)的生物学特性和侵染途径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5.2.2 不同碳、氮源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
5.2.3 温度对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5.2.4 pH对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5.2.5 菌丝和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
5.2.6 传播途径的测定 |
5.3 结果 |
5.3.1 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5.3.2 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落生长影响 |
5.3.3 温度对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5.3.4 pH对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5.3.5 菌丝和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
5.3.6 传播途径的测定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根异茎点霉根腐病(P.radicina)的抗病品种筛选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土壤灭菌及供试菌株和紫花苜蓿品种 |
6.2.2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育苗和接种 |
6.2.3 各指标数据的测定、抗根腐病综合评价和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接种后症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
6.3.2 各生长指标的测定 |
6.3.3 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和抗根腐病的综合评价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海盐诱导下哈茨木霉对潮霉素B的耐药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真菌耐药现象 |
1.2 真菌耐药机制研究现状 |
1.2.1 药物转运能力的改变 |
1.2.2 药物靶标的改变 |
1.2.3 代偿和代谢途径的利用 |
1.2.4 生物膜的形成 |
1.3 氨基糖苷类药物抗性机制研究现状 |
1.3.1 胞内药物浓度的降低 |
1.3.2 药物靶标的修饰 |
1.3.3 药物钝化酶的修饰 |
1.3.4 潮霉素B抗性机制研究现状 |
1.4 盐对真菌生理状态影响研究现状 |
1.4.1 盐离子转运机制及稳态调节 |
1.4.2 盐对真菌生长代谢的影响 |
1.4.3 盐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
1.5 木霉研究现状 |
1.5.1 木霉的组学研究现状 |
1.5.2 盐胁迫与木霉的研究现状 |
1.6 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
1.7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案 |
第二章 海盐对哈茨木霉耐药性的影响及作用因素探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培养基的配制 |
2.3.2 不同浓度抗真菌药物培养基的配制 |
2.3.3 接菌方法 |
2.3.4 代谢产物的萃取及处理方法 |
2.3.5 代谢产物的液质检测方法 |
2.3.6 核磁检测方法 |
2.3.7 菌丝形态的观察 |
2.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2.4.1 海盐对不同真菌的潮霉素B耐受性影响 |
2.4.2 海盐对哈茨木霉的不同药物耐受性影响 |
2.4.3 渗透压对哈茨木霉的潮霉素B耐受性影响 |
2.4.4 不同离子对哈茨木霉等真菌的潮霉素B耐受性影响 |
2.4.5 离子螯合对哈茨木霉的潮霉素B耐受性影响 |
2.4.6 不同培养条件下菌丝形态及细胞壁的变化 |
2.4.7 不同培养条件下代谢产物的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盐对哈茨木霉及其潮霉素B耐受性影响的转录组学分析与分子机制探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装置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的准备 |
3.3.2 表达量的计算及表达差异分析 |
3.3.3 差异基因功能注释 |
3.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4.1 差异表达基因数量分析 |
3.4.2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类及富集 |
3.4.3 差异表达基因KOG功能注释及富集 |
3.4.4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
3.4.5 各种相关基因筛选 |
3.4.5.1 糖类代谢及转运相关基因 |
3.4.5.2 离子转运蛋白相关基因 |
3.4.5.3 药物转运蛋白相关基因 |
3.4.5.4 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相关基因 |
3.4.5.5 转录因子相关基因 |
3.4.5.6 其他基因 |
3.4.6 哈茨木霉对潮霉素B耐药分子机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耐药相关基因敲除突变株的构建及其潮霉素耐受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同源臂片段的构建 |
4.3.2 敲除质粒的构建 |
4.3.3 原生质体制备与转化 |
4.3.4 基因组DNA提取 |
4.3.5 转化子的验证 |
4.3.6 抗性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4.1 目标敲除基因 |
4.4.2 敲除同源臂片段的构建 |
4.4.3 敲除转化子的筛选验证 |
4.4.4 Δ512552突变株耐药性研究 |
4.4.5 Δ504126突变株耐药性研究 |
4.4.6 Δ506686突变株耐药性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引物列表 |
致谢 |
研究结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8)多巴胺环糊精聚合物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属、阳离子染料及其抗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资源现状 |
1.1.1 染料污染 |
1.1.2 重金属污染 |
1.1.3 微生物污染 |
1.1.4 吸附处理技术 |
1.2 环糊精吸附材料性质及其研究进展 |
1.2.1 环糊精及其多功能材料的进展 |
1.2.2 环糊精类多功能材料的环境应用 |
1.3 聚多巴胺改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聚多巴胺简介 |
1.3.2 聚多巴胺材料在水污染中的应用 |
1.4 抗菌材料介绍 |
1.4.1 多功能材料在水污染中的抗菌应用 |
1.4.2 含银抗菌材料在环境领域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内容与含义 |
1.6 课题来源 |
第2章 聚多巴胺改性环糊精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及仪器设备 |
2.1.2 材料制备步骤 |
2.1.3 吸附材料优化实验 |
2.1.4 材料表征及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
2.2 结果和讨论 |
2.2.1 材料的表征分析 |
2.2.2 材料吸附性能优化 |
2.3 本章总结 |
第3章 聚多巴胺改性CD-CA对阳离子染料及铜离子的吸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 |
3.1.2 污染物溶液配制 |
3.1.3 实验详细步骤 |
3.1.4 吸附剂表征及分析方法 |
3.2 结果和讨论 |
3.2.1 初始溶液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2.2 吸附等温线研究 |
3.2.3 吸附动力学研究 |
3.2.4 串联吸附实验 |
3.2.5 吸附剂再生研究 |
3.2.6 吸附机理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载银抗菌吸附剂的制备和表征及其吸附和抗菌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药剂和仪器 |
4.1.2 抗菌吸附剂的制备 |
4.1.3 实验步骤 |
4.1.4 抗菌吸附剂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抗菌吸附剂的表征分析 |
4.2.2 银含量对抗菌性能的影响 |
4.2.3 吸附剂吸附性能优化 |
4.2.4 抗菌机理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西南地区药用植物上Colletotrichum系统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病害重要性 |
1.2 刺盘孢属真菌分类概况 |
1.2.1 分类现状 |
1.2.2 分类历史 |
1.3 刺盘孢属真菌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形态学研究方法 |
2.2.1 植物病害标本野外采集 |
2.2.2 菌株分离纯化及菌种保存 |
2.2.3 形态学观察 |
2.2.4 数据处理 |
2.3 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 |
2.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2 PCR扩增 |
2.3.3 PCR产物检测及测序 |
2.3.4 数据处理 |
2.4 致病性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中国西南地区刺盘孢属真菌分离结果 |
3.2 中国西南地区刺盘孢属真菌系统发育学研究 |
3.2.1 Acutatum复合种的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2.2 Boninense复合种的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2.3 Destructivum复合种的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2.4 Gloeosporioides复合种的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2.5 Dracaenophilum、Magnum和 Orchidearum复合种的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2.6 Spaethanium复合种的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2.7 Truncatum复合种的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2.8 刺盘孢属真菌单基因MP树特征性指数分析 |
3.3 中国西南地区刺盘孢属真菌形态学特征 |
3.3.1 新种的描述 |
3.3.2 已报道种的鉴定和描述 |
3.3.3 未定种 |
3.4 部分刺盘孢菌的致病性 |
4 总结与讨论 |
4.1 刺盘孢属真菌的普遍存在性 |
4.2 刺盘孢属真菌的检出率的差异性 |
4.3 刺盘孢属的交互感染性 |
4.4 刺盘孢属的DNA基因条形码评价 |
4.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表 |
(10)指状青霉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风险和抗性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指状青霉菌 |
1.1.1 指状青霉菌和柑橘绿霉病 |
1.1.2 指状青霉菌抗药性的发生 |
1.2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 |
1.2.1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简介 |
1.2.2 啶酰菌胺 |
1.2.3 植物病原菌对啶酰菌胺的抗药性风险 |
1.2.4 植物病原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发生情况及抗性机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的抑制作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菌株及供试柑橘 |
2.1.2 供试药剂及试剂 |
2.1.3 仪器设备 |
2.1.4 培养基制备、母液配制 |
2.1.5 供试菌株的分离纯化 |
2.1.6 供试菌株的活化、孢子悬浮液及接种菌饼的制备 |
2.1.7 指状青霉菌对啶酰菌胺敏感性基线的建立 |
2.1.8 啶酰菌胺和咯菌腈对指状青霉菌菌丝生长EC50值相关性分析 |
2.1.9 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EC50值相关性分析 |
2.1.10 啶酰菌胺在柑橘果实上对柑橘绿霉病的保护作用 |
2.1.11 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孢子萌发率及萌发后菌丝的生长和致病力的影响 |
2.1.12 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孢子产量及孢子致病力的影响 |
2.1.12.1 PDA上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孢子产量及孢子致病力的影响 |
2.1.12.2 果实上啶酰菌胺处理对指状青霉菌孢子产量及孢子致病力的影响 |
2.1.13 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
2.1.14 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菌丝体内活性氧(ROS)含量的影响 |
2.1.14.1 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菌丝体内超氧根阴离子(O2-)含量的影响 |
2.1.14.2 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菌丝体内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影响 |
2.1.15 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影响 |
2.1.16 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2.1.17 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2.1.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指状青霉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基线 |
2.2.2 啶酰菌胺和咯菌腈对指状青霉菌菌丝生长EC50值相关性分析 |
2.2.3 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EC50值相关性分析 |
2.2.4 啶酰菌胺对柑橘绿霉病的防效 |
2.2.5 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孢子萌发及萌发后菌丝生长和致病力的影响 |
2.2.6 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孢子产量及孢子致病力的影响 |
2.2.6.1 PDA中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孢子产量及孢子致病力的影响 |
2.2.6.2 果实上啶酰菌胺处理对指状青霉菌孢子产量及孢子致病力的影响 |
2.2.7 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
2.2.8 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菌丝体内ROS含量的影响 |
2.2.9 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SOD和 POD酶活性的影响 |
2.2.10 啶酰菌胺对指状青霉菌靶标酶SDH酶活性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指状青霉菌对啶酰菌胺抗性风险及抗性机制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与柑橘 |
3.1.2 供试药剂及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1.4 培养基制备、母液配制和菌株活化 |
3.1.5 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的诱导 |
3.1.6 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的抗性稳定性 |
3.1.7 啶酰菌胺与其它杀菌剂的交互抗性 |
3.1.8 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的适合度 |
3.1.8.1 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及其亲本的菌丝生长速率、孢子产量及孢子萌发速率 |
3.1.8.2 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及其亲本的致病力 |
3.1.8.3 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及其亲本对渗透压的敏感性 |
3.1.8.4 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及其亲本对水杨羟肟酸(SHAM)的敏感性 |
3.1.8.5 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及其亲本对双氧水的敏感性 |
3.1.9 指状青霉菌琥珀酸脱氢酶基因的进化分析 |
3.1.10 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琥珀酸脱氢酶(SDH)突变位点分析 |
3.1.10.1 指状青霉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3.1.10.2 PCR引物的设计及合成 |
3.1.10.3 琥珀酸脱氢酶基因(SDH)PCR扩增 |
3.1.10.4 电泳检测及测序 |
3.1.11 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及其亲本琥珀酸脱氢酶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3.1.11.1 指状青霉菌总RNA的提取 |
3.1.11.2 反转录合成cDNA |
3.1.11.3 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的设计 |
3.1.1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1.12 分生孢子形成过程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3.1.12.1 指状青霉菌总RNA的提取 |
3.1.12.2 反转录合成cDNA |
3.1.12.3 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3.1.1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1.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的诱导及其抗性水平 |
3.2.2 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的抗性稳定性 |
3.2.3 啶酰菌胺与其它杀菌剂的交互抗性 |
3.2.4 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的适合度 |
3.2.4.1 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及其亲本的菌丝生长速率、孢子产量和孢子萌发速率 |
3.2.4.2 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及其亲本的致病力 |
3.2.4.3 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及其亲本对渗透压的敏感性 |
3.2.4.4 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及其亲本水杨羟肟酸(SHAM)的敏感性 |
3.2.4.5 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及其亲本对H2O2的敏感性 |
3.2.5 指状青霉菌琥珀酸脱氢酶基因进化分析 |
3.2.6 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琥珀酸脱氢酶基因突变位点分析 |
3.2.7 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及其亲本琥珀酸脱氢酶基因表达量分析 |
3.2.8 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分生孢子形成过程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Sdh基因序列测序结果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投稿论文 |
致谢 |
四、FLEX及其在PDA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真空辅助溶液浇注制备三维多孔泡沫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D]. 吴佳慧. 福建工程学院, 2021(02)
- [2]MOFs基纳米材料制备及对U(Ⅵ)的去除研究[D]. 李倩.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基于希夫碱反应的表面动态共价化学体系的STM研究[D]. 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4]澳大利亚核盘菌病毒多样性及低毒菌株SX276中RNA病毒分子特性研究[D]. 穆凡.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5]多花黑麦草种带真菌及病害多样性的研究[D]. 薛龙海. 兰州大学, 2020(01)
- [6]紫花苜蓿世界新病害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研究[D]. 曹师. 兰州大学, 2020(09)
- [7]海盐诱导下哈茨木霉对潮霉素B的耐药机制探究[D]. 于溪佳.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8]多巴胺环糊精聚合物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属、阳离子染料及其抗菌性能研究[D]. 陈华锋. 华东理工大学, 2020
- [9]西南地区药用植物上Colletotrichum系统分类学研究[D]. 张茜. 贵州大学, 2020(04)
- [10]指状青霉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风险和抗性机制的研究[D]. 徐倩茹.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