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等离子体空气过滤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殷平[1](2021)在《疫情下的风机盘管空气净化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风机盘管机组的空气净化问题再度引起了空调界的高度重视。介绍了有关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阐述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发进展和现状,介绍了一种新研发的风机盘管机组空气过滤器。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过滤器效率高、阻力低,具备灭活病毒、杀灭细菌功能,其外形尺寸也适用于各类建筑的空调系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和平时均可明显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孙婷,刘凤娟[2](2021)在《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污染控制方法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室内空气中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容易引发人体健康问题。科学合理控制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有利于提升公共卫生防疫能力与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通过总结近年来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污染控制方法,包括通风换气、过滤除菌、紫外辐照、等离子体、光催化、臭氧消毒、过氧乙酸消毒、二氧化氯消毒、中药消杀等,提出新型材料推进消毒灭菌技术发展,开发高效的细菌病毒过滤材料、原位灭活技术与装置,并将其应用在暖通空调新风及空气净化系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钟浦城[3](2021)在《危废焚烧系统烟囱红烟排放原因分析及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危险废物焚烧处理具有无害化、资源化、减容化迅速的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危险废弃炉数量日益增多,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的污染物达标排放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在目前环保部门密切关注危废焚烧排放烟气中常规污染物和二恶英等污染因子达标排放的同时,某些危废焚烧炉烟囱排出的带色烟气的视觉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重点针对某危废焚烧企业的烟囱出现的红烟等有色烟羽排放问题,对红烟发生的机理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排查危废焚烧系统烟囱排放红烟的原因。通过分析各种有色烟羽形成的可能途径,发现红烟与烟气中的红色的三价铁化合物有关。而形成红烟的主要成因为布袋除尘器出口烟气中颗粒物中Fe元素含量较高,这部分含Fe颗粒物在脱酸塔吸收液中絮凝生长,形成了粒径更大的红色颗粒物,最后随烟气排放到大气中形成红烟。(2)基于分形理论,采用实验法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研究Fe(OH)3絮状物的生长规律;基于MATLAB平台开发了模拟Fe(OH)3絮状物生长的DLA模型;通过实验法得出Fe3+浓度和反应时间与絮状物大小和紧密程度呈正相关,而吸收液流动速度与絮状物大小和紧密程度呈负相关。(3)采用物理过滤降低脱酸塔吸收液中颗粒物的浓度,从源头阻断烟囱红烟生成途径。对于物理过滤无法过滤去除的小粒径有色颗粒物,使用化学试剂改性来消除烟气排放过程中的红烟,并建立了自动加药装置与红烟在线监控平台相结合的消除红烟装置,实现对红烟现象的实时监控和快速消除。过滤与化学药剂两者共同作用,成功解决该焚烧系统的红烟问题。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排查、采样分析,明确了该危废焚烧厂红烟生成的途径,提出了过滤、化学消色和图像识别相结合的综合解决方案,解决了危废焚烧厂的环保运行难题,对于固废焚烧中有色烟羽治理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治理途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房斌[4](2021)在《某机场航站楼生物气溶胶空气传播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机场航站楼人员复杂,集中程度高且停留时间较长,当内部出现传染性疾病时,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可能导致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以气溶胶形式存在的病原体可以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并通过空气传播方式扩散到较远距离。在公共场所,由于病原体释放的不确定性,生物气溶胶空气传播途径的阻断尤为重要。加之空调通风系统会扩大生物气溶胶的传播范围,加速其空气传播,因此,在保证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以及满足室内热环境要求的情况下,制定生物气溶胶控制策略以降低人员感染风险,对疾病防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航站楼各区域功能、人员特点、空调系统以及气流组织等因素,分析了生物气溶胶的传播风险。针对高风险区域内空调回风对生物气溶胶的加速扩散作用,基于Fluent平台开发了一种考虑回风的污染物浓度UDF模型,并通过理论和实验方法进行了验证。该模型可以将送风口污染物浓度与包括回风口污染物浓度在内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动态关联,可用于带回风的空调系统的污染物模拟,适用于稳态及瞬态,并进行了并行化处理以提高效率。以国内安检区为例进行了气流组织模拟,并于现场调试期间通过空态测试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使用开发的UDF模型模拟了生物气溶胶的扩散。为了表征不同控制措施对生物气溶胶的控制效果,提出了去除率的概念,建立了室内空间污染物浓度与去除率的关系曲线。结合空调能耗、电机功率以及稀释倍数对典型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别于全新风运行的生物气溶胶控制策略。综合通风稀释、过滤、杀菌、个体防护措施提出的控制策略,不仅适用于机场航站楼,也可为采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其他公共建筑提供参考,对控制疫情以及流感等疾病的空气传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美彤[5](2021)在《介质阻挡放电结合原子荧光在重金属检测的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也称无声放电,是常温常压下产生微等离子体的一种有效方式。DBD不仅能够辅助化学蒸气发生,进行固体剥蚀进样,还可以被用作质谱离子源,光谱激发源或原子化器,兼容性良好。尤其是富集元素方面,DBD具有其独特优势,并可以结合各种类型的检测器(原子发射AES,原子吸收AAS,原子荧光AFS)检测微量级或痕量级元素,从而帮助食安、公安、市场监督相关执法人员实现现场快速、有效、准确地筛查食品与环境中有毒有害元素。DBD与原子光谱结合,在仪器小型化,低耗化,绿色化的发展上占有一定优势,且前景可观,更有待于其进一步商品化的实现。然而,DBD仍然存在富集元素范围窄、与其他进样技术结合少、机理研究不够透彻、实际样品应用方法开发不足等问题。本论文旨在发展DBD富集方法、探索与其他进样方式的结合策略、探究其机理并建立DBD在食品与环境安全中元素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本论文的绪论部分,首先对DBD的概念、性质和技术结合,以及在原子光谱分析方面的工作进展进行简单的介绍,随后,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了我们的研究工作:1.以铅为模型元素,结合氢化物发生(HG)进样方法,建立和评价了HG-DBD-AFS体系,并证明DBD同时作为AFS原子化器和富集装置的兼容性和稳健性。对DBD反应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将铅烷生成的酸度窗口从1%扩大至3.5%,使氢化物生成过程具有更好的分析稳定性和实用性。DBD首次被证明在铅元素富集和扩大铅烷生成的酸度窗口方面的有效性。具体过程为,在含O2气氛下DBD可将铅定量捕获在DBD石英表面,在含H2气氛下DBD实现(~100%)释放。Pb的绝对检出限(LOD)为5 pg(进样体积=1.2 mL),线性范围为0.05-100μg/L。研究结果与认证参考材料(CRM)值一致,地表水样品回收率为99-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通过气相分析物的富集,本实验将绝对LOD降低了10倍,并成功证明了HG-DBD-AFS体系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同时将此体系应用元素拓展至铅。2.以硒为模型元素,结合紫外蒸气发生(UVG)进样方法,建立UVG-DBD-AFS体系,拓展了DBD的应用面,为其后续的发展,应用和机理方向的研究提供了辅助材料支撑。UVG作为一种环境友好、高效的进样方法,来自UVG的挥发性硒形态比传统的氢化物要复杂得多。本实验首次将DBD微等离子体与硒的UVG进行气相富集的结合。在最优条件下,硒的绝对LOD为4 pg(进样体积=1.2 mL),线性范围为0.05-50μg/L。实验结果与水和土壤样品的CRMs值一致,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0-102%,RSD为1-10%。通过对气相分析物的富集,该方法将分析灵敏度提高了16倍。通过实验推断,UVG产生的H2Se,Se CO都以Se O2或亚硒酸盐的形式被捕获在DBD石英管表面,然后形成原子释放到检测区。UVG和DBD的结合可以促进方法的绿色化使用,推动仪器的小型化和便携式的发展,并揭示其在现场元素分析中的潜力。3.开发了一种重金属的气相分离富集技术,通过DBD集成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精确、准确地测定元素浓度。该技术是一种新型且有效的砷和锡分离分析技术。样品在酸性介质(2%HCl)中,通过与还原剂(10 g/L KBH4,1.5g/L KOH)在线反应,将分析物转化为挥发性氢化物形式(Sn H4和As H3)进而测定。因元素的性质不同导致释放条件的差异,由此可通过改变释放条件进行元素的释放分离。本实验首次采用原位DBD装置对砷和锡进行富集和分离,不但提高了HG-AFS的分析灵敏度,实现了元素分离;并推测了DBD元素分离的机理。具体过程是HG后,在含45 mL/min的空气气氛下用1.8 A捕获两种元素,经190 s Ar气吹扫,As在含120 mL/min H2气氛下用1.4 A释放,Sn在含180mL/min H2气氛下用1.8 A释放,之后采用AFS进行测定。研究了酸性介质浓度、硼氢化钾浓度、Ar/Air/H2流速等主要实验变量对元素分析信号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5-50μg/L,砷和锡的LOD分别为7 ng/L,9 ng/L。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在98-104%,且测量结果符合CRMs值。由此证明,该技术很有潜力,且非常适合于砷和锡的分离以及超痕量元素的测定。4.为了加强DBD富集技术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方法开发,我们分别建立了三种应用体系以检测实际样品中的有毒有害元素。(1)SLS-HG-in-situ DBD-AFS体系。采用悬浊液进样(SLS)氢化物生成方法与DBD-AFS结合用于生物样品中超痕量砷的检测。将制备好的样品悬浊液引入HG-DBD-AFS中,同时优化原位DBD的放电和工作气体条件,无需额外的富集就可分别获得8 pg(微量生物样品)和14 pg(人发样品)的LOD(进样体积=2 mL)。与传统的消解预处理结合原子光谱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在简便,快速,低成本,绿色和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非常适合测定生物样品中的痕量砷,进而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2)DL-HG-in-situ DBD-AFS体系。本实验利用原位DBD-AFS和改进的气液分离器,开发了一种血样中砷和铅的直接进样(DL)快速分析方法。血样经过多次稀释后,被引入后续的DBD-AFS系统进行检测。新设计的DS-HG能够有效地消除血液样本中蛋白质产生的泡沫。该方法分别得到砷LOD为7 pg(0.14ng/mL),铅LOD为8 pg(4 ng/L),并可在15分钟内实现包括样本预处理在内的总体分析。是一种简单、快速、低成本、绿色、安全的方法。特别适用于血样中砷和铅的快速检测,以便及时为患者提供中毒诊断信息。(3)HG-in-situ DBD-AFS体系。本实验的目的是采用开发的HG-in-situ DBD-AFS方法测定瓶装饮用水中迁移的锑含量。实验中详细研究了DBD捕获和释放锑的相关参数,获得了5 pg/mL Sb的LOD,具有良好的检测能力。与传统HG-AFS法相比,本方法将分析灵敏度提高7倍。此外,还研究了储存温度和时间对塑料瓶中Sb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适合于已迁移到瓶装水中的超痕量Sb的检测,并以此为依据,证明了长时间高温放置会加大塑料瓶中Sb的迁移量,以保护人类健康。
郭云涛,张东荷雨,张丽阳,彭思琦,罗海云,帖金凤,王新新[6](2021)在《新型冠状病毒等病原体空气消毒技术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等病原体引发的相关疾病已经多次给全球人类造成灾难。气溶胶是这些病原体传播的重要途径,快速高效的空气消毒对切断病原体传播至关重要。低温等离子体消毒技术是一种新型消毒技术,已被证明可灭活多种细菌、真菌、病毒、孢子等微生物,由于其高效消杀能力及环境友好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消毒技术中的关键因素,可将其分为物理消毒技术、化学消毒技术和综合消毒技术,该文总结了各种消毒技术的消毒机理、适用场景、研究现状和特点,以及各种技术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等病原体消毒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等离子体消毒技术用于中央空调空气消毒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最后以清华大学工字厅为例,证明了本研究团队研发的面放电等离子体消毒技术的实用性,为进一步拓展应用奠定了基础。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对于当前疫情防控及今后构建国家生物安全体系有重要意义。
殷平[7](2020)在《空气净化器用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评价与思考》文中认为空气净化器是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的一种期望值甚高的空气净化设备,但是依据既有空气净化器相关标准制造、已陆续投入国内防疫一线的空气净化器产品,所采用技术的合理性值得商榷,其去除新型冠状病毒性能的可靠性令人怀疑。讨论了可用于呼吸道传染疾病的空气净化器技术的特点,展望了可预防流行性疾病的空气净化器的应用前景。
翟浩[8](2020)在《针对甲醛处理的等离子体室内空气净化器研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有害气体长期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等离子体凭借高能活性基团和氧化粒子不仅可以有效分解甲醛、TVOC等主要空气污染物,而且能够杀灭细菌和病毒。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去除空气污染物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电场仿真、流体模拟与放电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大气压下形成稳定辉光放电的条件,设计了辉光放电极、阵列式放电模块、初效过滤模块、涵道装置、尾气处理层与交流电源。初步研制了针对甲醛处理的等离子体室内空气净化器,对于推动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与空气净化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研究结合单侧介质阻挡放电与非均匀电场分布机理,设计了空心桶型碳纤维螺旋式与双侧金属片式两种构型的放电极,为净化器实现稳定的大气压辉光放电提供了设备支持。通过Maxwell软件搭建电极模型,进行空间电场与电场线矢量分布仿真;在相同电压下,双侧金属电极的气体击穿场强(E≥3×106V/m)区域半径,较碳纤维螺旋式电极增大了35.5%,形成的弥散状等离子体体积扩大了约1.83倍。为了提高等离子体去除污染物的效率,设计了基于两种电极的多排阵列式放电模块,具有良好的辉光放电特性。其次,设计了配备ISO Coarse 70%级别滤芯的折叠式初效过滤模块,能够有效去除PM2.5及更大的固体颗粒物;经过与放电模块的调配测试,设计了参数为输出最高电压6k V、最高频率20k Hz的等离子体交流电源。通过GAMBIT和FLUENT流体软件分析了单根螺旋、双侧金属片与百叶窗三种阵列式放电模块在直通式风道内对空气流动的影响;模拟了气流在两侧进风型与扩口型风道内的速度矢量分布,结果表明增加气流的流通路径与配合交错式放电模块有利于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测试了单根螺旋式电极在60分钟内不同电压下的臭氧排放,结果均满足国家安全标准;并设计了以Mn O2为催化剂、活性炭为载体的尾气处理层,用于吸附分解辉光放电形成的臭氧。最后,对16根铜柱与14根镀镍铜丝两种螺旋式电极模块进行了放电测试,均可以形成大面积辉光放电,产生均匀性良好的等离子体。通过3m3实验净化舱与HTV型甲醛检测仪,测量甲醛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自然衰减,50分钟内甲醛浓度降低了大约1.85%,衰减曲线斜率约为0.0007。将三排放电模块组装为单个净化层,共含有21根辉光放电极,并在净化舱中测试对甲醛的初步去除效果;15次的数据记录表明,甲醛浓度降幅为30.53%,约为自衰减的16.5倍,而搭载120至135根电极的净化器样机理论上的甲醛去除率可达90%以上。
陈乾,钟小普,毛旭敏,金珍[9](2020)在《空气净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指出对近年来具有应用代表性的空气净化技术及具有发展潜力的耦合协同技术的净化原理进行阐述,然后对不同净化技术的净化范围和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汇总各类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最后对未来的净化技术进行展望。
李耀东,勾昱君,刘江涛[10](2019)在《空气净化技术探究》文中认为如何在治理大气污染环境过程中提供清洁、健康、清新的室内空气,是当前和今后要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目前,人们多采用空气净化技术来优化室内空气质量。空气净化技术能有效去除室内污染物,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文章综述了不同空气净化技术的原理、空气过滤理论和净化技术共同作用的协同效应。通过考虑污染物的种类,空气质量的改善情况,净化器的过滤性能,对目前空气过滤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优势,局限性和挑战进行了讨论,并对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二、新型等离子体空气过滤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等离子体空气过滤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疫情下的风机盘管空气净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标准和约束条件 |
2 现状 |
3 问题分析 |
1) 阻力问题。 |
2) 过滤效率问题。 |
3) 尺寸问题。 |
4) 净化技术或设备。 |
① 纤维滤料。 |
② 静电式过滤。 |
③ 低温等离子净化器。 |
④ 紫外线照射。 |
4 新型风机盘管过滤器研发 |
5 结论 |
(2)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污染控制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来源 |
2 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污染控制方法 |
2.1 通风换气法 |
2.2 过滤除菌方法 |
2.3 紫外辐照方法 |
2.4 等离子体技术 |
2.5 光催化方法 |
2.6 臭氧消毒方法 |
2.7 过氧乙酸、二氧化氯消毒方法 |
2.8 中药消杀方法 |
3 研究展望 |
(3)危废焚烧系统烟囱红烟排放原因分析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危险废物定义及我国危险废物处置概况 |
1.1.1 危险废物来源与分类 |
1.1.2 危险废弃物危害 |
1.1.3 危险废物的处置方法 |
1.2 危险废物焚烧系统常规污染物排放控制 |
1.3 危险废物焚烧厂的红烟排放问题 |
1.3.1 该危废焚烧厂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红烟排放问题介绍 |
1.3.2 国内固废焚烧厂排放的红烟情况及原因分析 |
1.3.3 有色烟羽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2.实验方法与分析设备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装置及成分分析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危废焚烧系统烟囱红烟成因分析 |
3.1 红烟产生原因分析 |
3.2 焚烧系统排放红烟路径分析 |
3.2.1 尾部烟气污染物测试分析 |
3.2.2 红烟中红色颗粒物成分分析 |
3.2.3 布袋除尘器除尘效果分析 |
3.2.4 湿法脱酸塔内吸收液成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Fe(OH)3 絮状物生长规律研究 |
4.1 分形理论 |
4.2 DLA模型模拟Fe(OH)3 絮状物生长规律 |
4.2.1 不同粒子数时的分形体形状 |
4.2.2 不同粒子数时的最大回转半径及分形维数变化 |
4.3 试验法研究Fe(OH)3 絮状物生长规律 |
4.3.1 不同浓度和反应时间对絮状物生长的影响 |
4.3.2 不同搅拌速度对絮状物生长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红烟治理措施研究 |
5.1 前言 |
5.1.1 脱酸塔吸收液颗粒物来源 |
5.1.2 脱酸塔吸收液颗粒物脱除方案选择 |
5.2 实验装置介绍 |
5.3 过滤法对吸收液颗粒物脱除效果分析 |
5.3.1 吸收液颗粒物浓度较高的脱除效率 |
5.3.2 吸收液颗粒物浓度较低时的脱除效率 |
5.3.3 不同粒径颗粒物中Fe元素含量比较 |
5.4 药剂添加法消除红烟 |
5.4.1 焦亚硫酸钠对红烟消除效果试验 |
5.4.2 自动加药装置 |
5.5 红烟在线监控平台 |
5.5.1 红烟在线监控平台作用 |
5.5.2 设计思路 |
5.5.3 主要实现的功能 |
5.5.4 操作使用说明 |
5.5.5 红烟在线监控平台运行效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内容与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4)某机场航站楼生物气溶胶空气传播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物气溶胶不同粒径的运动特性 |
1.2.2 生物气溶胶传播方式 |
1.2.3 空调系统对生物气溶胶传播影响 |
1.2.4 污染物浓度分布预测方法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机场航站楼生物气溶胶传播风险分析 |
2.1 生物气溶胶的输运特性 |
2.1.1 生物气溶胶定义 |
2.1.2 生物气溶胶对人体的危害 |
2.1.3 生物气溶胶的传播方式 |
2.2 机场航站楼及空调系统 |
2.2.1 航站楼概况 |
2.2.2 空调系统形式 |
2.2.3 室内气流组织方式 |
2.3 机场航站楼生物气溶胶传播风险 |
2.3.1 生物气溶胶传播风险分析 |
2.3.2 生物气溶胶传播控制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回风的污染物浓度UDF模型 |
3.1 考虑回风的污染物模拟 |
3.1.1 常用CFD软件的循环风功能 |
3.1.2 UDF模型的建立 |
3.2 实例分析 |
3.2.1 恒温室概况 |
3.2.2 室内污染物浓度理论模型 |
3.2.3 恒温室污染物模拟 |
3.2.4 模拟结果分析 |
3.2.5 实验测试 |
3.3 理论、模拟及实验验证 |
3.4 UDF模型的并行化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场航站楼典型区域模拟分析 |
4.1 航站楼国内安检区概况 |
4.2 空态模拟及测试 |
4.2.1 物理模型 |
4.2.2 边界条件 |
4.3 气流组织空态测试 |
4.3.1 测试工况 |
4.3.2 实验仪器 |
4.3.3 模拟与实验验证 |
4.4 生物气溶胶模拟 |
4.4.1 物理模型 |
4.4.2 生物气溶胶输运模型 |
4.4.3 边界条件及工况 |
4.5 模拟结果分析 |
4.6 生物气溶胶污染物控制策略制定 |
4.6.1 不同去除率与空间污染物浓度关系 |
4.6.2 新风稀释及过滤对空调系统能耗影响 |
4.6.3 其他控制措施 |
4.6.4 控制策略制定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5)介质阻挡放电结合原子荧光在重金属检测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介质阻挡放电简介及发展 |
1.1.1 等离子体 |
1.1.2 介质阻挡放电 |
1.2 介质阻挡放电与进样技术的结合 |
1.2.1 蒸气发生 |
1.2.1.1 氢化物发生 |
1.2.1.2 光化学发生 |
1.2.2 电热蒸发进样 |
1.2.3 液态进样 |
1.3 介质阻挡放电在原子光谱中的应用 |
1.3.1 DBD作为AAS原子化器 |
1.3.2 DBD作为AFS原子化器 |
1.3.3 DBD在发射光谱上的应用 |
1.3.4 DBD诱导化学蒸气发生 |
1.4 DBD在气相富集领域的应用 |
1.5 DBD的固体剥蚀作用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HG-DBD-AFS的方法建立与性能验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分析程序 |
2.2.4 XPS分析 |
2.2.5 ICP-MS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氢化物发生条件优化 |
2.3.2 DBD结构的优化 |
2.3.3 捕获及释放条件的优化 |
2.3.3.1 铅的捕获 |
2.3.3.2 铅的释放 |
2.3.4 机理研究 |
2.3.5 干扰实验及方法分析性能评价 |
2.3.6 实际样品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UVG-DBD-AFS测定水样中硒含量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UVG富集分析 |
3.2.4 XPS分析 |
3.2.5 原位FOS分析 |
3.2.6 ICP-MS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甲酸浓度和紫外光照射时间对Se的UVG影响 |
3.3.2 捕获及释放条件的优化 |
3.3.2.1 硒的捕获 |
3.3.2.2 硒的释放 |
3.3.3 机理研究 |
3.3.4 干扰实验及方法分析性能评价 |
3.3.5 实际样品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DBD-AFS体系:基于环境温度微等离子体的元素气相分离新方法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 HG-in-situ DBD-AFS的分析程序 |
4.2.4 微波消解ICP-MS |
4.2.5 XPS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氢化物发生条件优化 |
4.3.2 砷和锡的共捕获 |
4.3.3 砷和锡的单独释放 |
4.3.4 机理研究 |
4.3.4.1 捕获元素的沉积模式 |
4.3.4.2 释放模式 |
4.3.4.3 元素释放的热力学或动力学过程 |
4.3.5 干扰实验及方法分析性能评价 |
4.3.6 实际样品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HG-DBD-AFS体系实际应用:测定微量生物样品中的铅,砷及瓶装水中锑的迁移量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药品 |
5.2.2 实验仪器 |
5.2.3 样品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LS-HG-in-situ DBD-AFS体系 |
5.3.1.1 气液分离器 |
5.3.1.2 悬浊液样品制备 |
5.3.1.3 KBH_4浓度 |
5.3.1.4 捕获和释放 |
5.3.2 酸蛋白沉淀DS-HG-in-situ DBD-AFS体系 |
5.3.2.1 酸提取和蛋白质沉淀 |
5.3.2.2 捕获和释放砷 |
5.3.3 直接稀释DS-HG-in-situ DBD-AFS体系 |
5.3.3.1 消泡器 |
5.3.3.2 样品制备 |
5.3.3.3 捕获和释放过程 |
5.3.4 HG-in-situ DBD-AFS体系 |
5.3.4.1 氢化物发生条件 |
5.3.4.2 捕获和释放条件 |
5.3.4.3 瓶装水中Sb迁移的研究 |
5.3.5 干扰实验及方法分析性能评价 |
5.3.6 实际样品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型冠状病毒等病原体空气消毒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各类消毒技术 |
1.1 物理消毒技术 |
1.1.1 过 滤 |
1.1.2 静电吸附 |
1.1.3 加 热 |
1.1.4 紫外线 |
1.1.5 电离辐射 |
1.2 化学消毒技术 |
1.2.1 化学类消毒剂 |
1.2.2 臭 氧 |
1.2.3 催化消毒技术 |
1.3 综合消毒技术 |
1.3.1 等离子体 |
1.3.2 等离子体活化水 |
1.3.3 其他综合消毒技术 |
1.4 各种消毒技术的特点对比 |
2 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应用关键技术 |
1) 放电结构设计。 |
2) 电源技术。 |
3) 副产物消除技术。 |
3 面放电等离子体消毒应用实例 |
4 结 论 |
(7)空气净化器用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评价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关于空气净化器标准 |
1.1 微生物去除 |
1.2 颗粒物去除 |
1.3 气态污染物去除 |
2 国内疫情中部分空气净化器的性能分析 |
3 讨论 |
3.1 A公司的空气净化器 |
3.2 B公司空气净化器 |
3.3 C公司空气净化器 |
3.4 D公司空气净化器 |
3.5 具有除病毒能力空气净化家电 |
4 疫情中的空气净化器 |
4.1 高效空气过滤器 |
4.2 紫外线杀菌灯 |
5 结论 |
(8)针对甲醛处理的等离子体室内空气净化器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室内环境空气现状 |
1.1.2 当前室内空气治理技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技术 |
2.1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产生过程 |
2.2 大气压环境下辉光放电可行性分析 |
2.3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机理分析 |
2.3.1 等离子体去除甲醛机理 |
2.3.2 等离子体去除其他污染物机理 |
2.4 其他空气净化技术比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净化装置中电极模块的设计与放电特性研究 |
3.1 单侧介质阻挡放电特性分析 |
3.2 非均匀电场下介质阻挡放电极的设计 |
3.2.1 碳纤维螺旋式电极放电特性与分析 |
3.2.2 绝缘层厚度对放电特性的影响分析 |
3.2.3 碳纤维螺距对放电特性的影响分析 |
3.3 双侧金属片螺旋式电极放电特性与分析 |
3.4 阵列式电极模块的放电特性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净化器的整体设计与研究 |
4.1 净化器的构成及设计思路 |
4.2 初效过滤模块及等离子体电源设计 |
4.3 净化器的风道设计与流体仿真研究 |
4.3.1 不同放电模块在风道中的流体模拟分析 |
4.3.2 不同风道内的速度矢量分布与流体分析 |
4.4 尾气处理层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空气净化器性能检测 |
5.1 实验设备及检测仪器 |
5.1.1 空气净化实验舱 |
5.1.2 甲醛及臭氧检测仪 |
5.1.3 气体污染物发生装置 |
5.2 实验步骤及安排 |
5.3 检测结果与分析 |
5.3.1 放电模块的放电效果检测与分析 |
5.3.2 甲醛自然衰减检测与分析 |
5.3.3 净化层去除甲醛性能检测与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空气净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单一空气净化技术原理 |
1.1 纤维过滤技术 |
1.2 活性炭及类似材料 |
1.3 静电除尘 |
1.4 低温等离子体 |
1.5 光催化技术 |
1.6 其他净化技术 |
2 协同型空气净化技术介绍 |
2.1 吸附-光催化技术 |
2.2 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技术 |
3 空气净化技术净化范围及优缺点 |
4 空气净化技术发展方向 |
5 空气净化技术展望 |
1)具有针对性的污染物净化范围。 |
2)降低使用噪声。 |
3)低浓度污染物情况下持续保持净化效率。 |
4)具有可降解性,避免二次污染。 |
(10)空气净化技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空气净化技术理论 |
1.1 经典过滤理论 |
1.2 空气净化技术的特点 |
1.2.1 过滤净化技术 |
1.2.2 活性炭吸附净化技术 |
1.2.3 水洗净化技术 |
1.2.4 静电净化技术 |
1.2.5 等离子净化技术 |
1.2.6 光催化技术 |
2 各种空气净化技术间的协同作用 |
3 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
4 结论 |
四、新型等离子体空气过滤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疫情下的风机盘管空气净化技术研究[J]. 殷平. 暖通空调, 2021(11)
- [2]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污染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 孙婷,刘凤娟. 环境生态学, 2021(09)
- [3]危废焚烧系统烟囱红烟排放原因分析及治理研究[D]. 钟浦城. 浙江大学, 2021(01)
- [4]某机场航站楼生物气溶胶空气传播控制策略研究[D]. 房斌.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5]介质阻挡放电结合原子荧光在重金属检测的研究及应用[D]. 刘美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6]新型冠状病毒等病原体空气消毒技术综述[J]. 郭云涛,张东荷雨,张丽阳,彭思琦,罗海云,帖金凤,王新新.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 [7]空气净化器用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评价与思考[J]. 殷平. 暖通空调, 2020(09)
- [8]针对甲醛处理的等离子体室内空气净化器研制[D]. 翟浩.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9]空气净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陈乾,钟小普,毛旭敏,金珍. 制冷与空调, 2020(02)
- [10]空气净化技术探究[J]. 李耀东,勾昱君,刘江涛.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9(03)